一、发展民族高等教育迎接国家经济发展“重心”西移(论文文献综述)
刘世清,袁振国[1](202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发展的百年征程与历史经验》文中认为教育是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的基石和动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革命阶段,打碎旧的一套、开辟民主教育的新道路;建设阶段,全面接管整顿、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探索;改革阶段,优先发展、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新征程;迈进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开创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境界。在探索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优先服务国家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教育公平。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领导中国教育由弱到强、从边缘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教育现代化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杨开忠,王媛玉,胡校[2](2021)在《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的空间经济基础》文中认为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两阶段下降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转移—分享分析法定量分析东北地区工业增长中结构性和区位性转移增长变化,发现空间格局不经济是东北振兴的主要障碍。基于此,建立密度、距离、分割、异质性等"4D"空间特性计量模型分析造成东北地区经济地理低效的主要区位性因素。研究发现,人口集聚规模效应不显、距离劣势导致市场潜力偏低、市场分割程度较高、异质性竞争力不突出是导致东北地区空间格局不经济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通过空间规划,促进城市之间协同发展;改善交通,积极融入新全球化流动空间;智能转型,以信息化、数字化改造克服空间分割劣势;因地制宜,建设别具一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措施重塑东北振兴经济地理的战略路径。
曲成举[3](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王通[4](2019)在《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地理空间结构(人口流动)和社会阶层结构(阶层流动)中的位置变化。从社会整体来看,社会流动是阶层结构优化的重要形式;从成员个体来看,社会流动是社会成员改善阶层状况或改变阶层类型的关键机制。兼具公共和个人双重属性的社会流动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面之一,是解读政治生活的关键视角。根据FJH假设的基本原理,社会流动模式是由社会的分工结构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在“两化叠加”(现代化和后现代化两个历史阶段近乎于嵌套在一起的时代特征)的时代背景下,描述和解释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流动的特征和规律具有理论和实践等双重价值。对于社会阶层关系的解读,马克思主义阶级范式和韦伯主义阶级范式是两种不同的理论逻辑。具体到社会流动分析,前者以阶层类型转变为聚焦,侧重于解读社会成员在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等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变化,是一种结构性社会流动逻辑;后者偏重于阶层状况的升降变化,是对社会成员在高低有序的地位体系中位置变化的分析,是一种指标性社会流动逻辑。在社会转型期,结构性社会流动逻辑更适合形成对中国社会基本面变迁的有效解读。从历史变迁来看,中国的结构性社会流动模式经历了限制性阶段、区别性阶段和赋能性阶段等转变。这一历史进程是制度性阻滞作用不断弱化,而制度性支持作用日渐显示,同时,社会成员的个人能动作用日益强化的变化过程;并且,呈现出社会流动路径的多元化和社会流动机会的非农化等发展趋势。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是指中国社会流动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其中,社会转型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形成的基础性因素;城乡关系变迁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成因的基本线索;乡城社会流动为主要形式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典型表现。这种特殊性具体表现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层次。在宏观层面,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对比来看,中国社会流动突显社会转型和政府主导等发展性特征,同时,城乡关系变迁和能动作用强化是社会流动模式变迁的重要线索。在中观层面,从社会成员在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中的流动来看,人口流动与阶层流动的含义重合、结构性社会流动与指标性社会流动的结果重合以及乡城社会流动与城城社会流动的时代重合等是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重要特征。在微观层面,乡城社会流动作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主流形式,可以分为联根式社会流动、脱嵌式社会流动和发展式社会流动等三种结果;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相关数据来看,三种乡城社会流动形式的比重分为为45.15%、39.87%和11.54%(其他形式占比为3.43%)。这构成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涵义。形成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础性成因在于中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成员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等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的伴生性现象。但是,农村人口基数大以及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上述转型过程的长期性;发展性城乡二元结构和制度性城乡二元结构并存增加了上述转型过程的复杂性;地区间产业布局差异以及公共服务水平梯度格局使得人口流动具备了阶层流动的属性。这构成中国社会流动格局的结构性成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释放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潜力;伴随社会流动,农村社会流动人口由“进城诉求”向“融城需求”转变,产生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需求。在中国社会流动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城市社会的人口容量和流动机会等现实制约并没有降低中国社会流动的规模,以非正规就业等形式进行流动成为中国流动人口的能动性选择。在具体的社会流动过程中,贫富差距扩大以及社会资本差距等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流动能力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但是,贫富差距的相对合理水平以及信任文化的可塑属性等则为社会成员的能动精神提供了作用空间。然而,基础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差距弱化了农村社会成员获得优质流动机会的能力,这对政府强化社会公平职能提出了实质需求。对当前的社会流动格局进行综合归纳是学术研究的基本任务。对此,部分媒体和学者偏向于进行阶层固化的解读,并使得阶层固化成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热门标签”。作为对当前社会流动问题的集中揭露,这一命题具有一定价值,但也存在夸大社会风险或放大社会问题的偏向,同时,具有理论和事实等双重缺陷。这启示我们对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进行更加准确和全面的概括。以社会流动成本变迁作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综合概括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因为,伴随户籍制度等政治经济改革进程,社会成员跨越制度阻隔的成本降低;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为社会流动增加了权利保障,同时也增加了政府及其他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单位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扩招等降低了传统流动路径的实际效能,这意味着社会流动群体个人成本的增加。从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视角看,保障畅通且公平的社会流动机制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分担社会流动成本。这成为流动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政府职能转变是中国社会流动机制变迁的重要线索。比如,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以及政府与个人关系等政府职能范围的变迁产生了社会流动机会和流动路径效能等方面的变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优化流动社会的治理机制也应该以政府职能转变为着力主线:从政府职能体系维度强化社会职能和优化职责体系;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维度确立政府边界和建设有为政府;从城乡关系变迁维度突出政府责任和推进城乡融合。
杨昊千[5](2019)在《西安城市文化与新闻报刊事业关系研究(1931-1945 )》文中认为报刊作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媒介和城市现代化的引擎,为舆论宣传阵地和城市公共空间提供着思想言论,同时在启迪民智、传播思想、城市更新等方面积极作用明显。其现代化过程也直接或间接呈现出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和城市精神文化风貌,是研究近代城市社会文化史的重要资料。西安作为中国城市史研究中绕不过的城市样本,同样具有报刊业发展的历史沉淀与文化基因。本文即以近代中国十四年抗战时期为历史背景,以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作为城市研究样本。采用城市文化与媒介文化互动的视角,通过跨学科研究法、历史文献考证法研究城市文化与新闻报刊事业发展历程,对西安城市文化与报刊业的关系进行宏观考察。以期呈现“陪都时间”与“抗战时期”西安的城市景观、文化空间与历史情境,丰富关中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进而透析近代城市媒介文化的发展状况与传播进程,重新认知城市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性想象。本文分为《绪论》《西安城市发展历程与新闻报刊事业进程》《西安城市现代化与新闻报刊事业共进》《西安城市文化与新闻报刊事业的互动》《结语》共五部分进行相关问题探讨。正文第一章《西安城市发展历程与新闻报刊事业进程》从城市史的维度对西安城市历史文化发展进行“长安、西安、西京”三个主要阶段的划分及回顾,进而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变迁进行分析。同时从新闻传播史的维度对抗战前后西安报刊业发展进程分阶段进行考察。侧重对抗战时期报业的成长背景、历史演变、发展特征与深远意义进行了宏观整理与分析。第二章《西安城市现代化与新闻报刊事业共进》以民国政府“开发西北”“西京计划”为两个主要切入点,通过对经济、人口、文教、规划等因素的考察,对城市文化发展的物质层面进行探讨。进而揭示政治、经济等因素对报刊业及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并从现代性视角论述报刊事业在业态层面的现代化启程。第三章《西安城市文化与新闻报刊事业的互动》则着眼在城市文化与媒介文化在城市文化精神层面的互动,分析新闻报刊业在广告、副刊、社论等层面对市民文化的推动,社会各界笔下的城市现代化叙事、媒介如何承载与呈现城市记忆等议题,从而探讨城市文化与新闻报刊业所塑就的媒介文化如何形成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其城市文化具有典型性、复杂性和时空性,存在着历史品质与地方力量,历史文化是西安的城市根基与灵魂。在近代社会与文化变迁的语境中,以报刊为代表的媒介文化与城市文化关系密切,其本身亦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与报刊间存在着立体、生动、多元的互动关系,深刻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近代报刊的观察与解读正是对城市现代性的重新想象与呈现,进而推动城市文化在物质、制度、行为、心态等文化层的发展。而城市也将近代报刊业纳入城市变迁与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之中,为其繁荣发展创造历史条件与社会环境。在两者彼此的关照与互动中,城市文化得以不断丰富与延续。本文对西安这座“坐标式”城市近代重要历史发展阶段的考察与探讨,也是对城市文化与媒介文化研究的学术前景与现实意义的一次深度思考。
赵作权[6](2019)在《西部如何不再遥远:加快中国经济重心西移进程》文中研究说明如何让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当前紧迫的政策议题。本文基于学术界对经济空间发展的规律和组织变革的认识,试图从未来发展趋势角度为西部地区(主要是指"胡焕庸线"以西地区或远西地区)发展勾画出一个轮廓略显清晰的图景。首次提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空间从"沿海之国"、"平原之国"到"大陆之国"的三阶段进程论。并从中国的经济重心西移进程、市场作用的有限性和突破"胡焕庸线"的切入点等三方面探讨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西部地区发展需要国家以东西向布局中国经济、精细的制度设计,应该发挥立法、网络组织特别是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等新机制的作用。
侯叶[7](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张勇[8](2017)在《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在历史上,开封曾经是七朝古都,且自元、明、清、中华民国以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都是河南的政治中心。但自清始,其省会地位曾发生过动摇。清初,迫于明末黄河决口造成的破坏,开封各级衙署被迫迁出。晚清时期,由于黄河水患,道光皇帝曾提出迁移河南省会之议。抗战时期,迫于日寇的威胁,河南省会被迫迁出开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背景下,由于郑州市具有位于河南省适中位置、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矿产资源丰富等发展经济的优势,而开封则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比如资源匮乏、处于黄泛区中心位置、面临黄河水患威胁等。两市的发展前景反差巨大,为了发展河南地方经济、实现工业化,方便对全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城市工作的领导,河南省地方领导向中央提出省会由开封迁郑州请求,并获得批准。河南省政府在1950年就开始将郑州市作为未来省会进行规划,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还未开始,国家没有大的建设任务,河南省以及郑州市只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规模建设。1952年9月19日郑州市被中央批准为河南省会,自1953年开始,省政府聘请苏联专家对郑州市进行了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下,郑州市开始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为省会迁移做准备。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郑州。省会的迁移给开封市的经济以及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开封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才克服了困难。郑州市为迎接省会迁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市政建设、整顿交通秩序、加强物资供应等,保证了河南省直机关顺利迁郑州。河南省委为省直机关的迁移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对因省会迁移而产生的人事与组织关系变更,省委组织部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省会迁走后,为了解决开封市的城市定位问题以及尽量减轻省会迁离对开封市经济的影响,河南省委决定将郑州地委专署由荥阳迁往开封市;在开封市的帮助下,郑州地委专署顺利入驻开封市,并改名为开封专区。河南省会迁移后留下的房产以及场地由开封市负责接收,开封市接收后作了相应处置,并在接收过程中积极维护本市利益。省会迁移郑州促进了该市的快速发展。其经济蒸蒸日上、技术工人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医疗卫生事业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增强,从而使该市迅速成长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新省会郑州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时期中央与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以及随省会迁来的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的充实。开封市失去了省会地位,其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事业萎缩,文化事业衰落,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口数量增长迟缓、结构也趋向不合理。导致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大批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随省会迁离开封,极大地削弱了开封市城市发展的能力。一五期间,开封市属于非重点建设城市,其建设得不到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开封市还必须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的发展。河南省会变迁对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省会变迁改变了河南省的城市布局,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历史基础;同时省会变迁也导致了开封市经济发展滞缓。在文化方面,省会变迁使河南传统的文化中心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双面性作用,对河南省的文化传播产生影响。在教育方面,省会变迁也是导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名校缺失的原因之一。总之,省会作为一个区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它的变迁必将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国家,故全国政治中心享有支配资源的绝对优势,然后依次是省级区域政治中心、地区级区域政治中心、县级区域政治中心等。每级行政中心在本辖区内享有支配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意味着城市发展资源集聚中心的转移。因此,成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往往各方面发展较快,而失去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则发展缓慢,或者从此衰落。同时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会对该区域整体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郑春勇[9](2012)在《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产业转移,是当前国内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也是一个为许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所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研究的核心旨趣在于从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来考察政府在国内产业转移中的作用,总结其规律性,探讨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政府如何更好地促进区域产业转移的建议。自建国伊始,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现象就一直存在。比较典型的是发生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三线”建设和转轨时期的“东锭西移”。这两次区域产业转移,虽然时代背景不同、政府干预的方式不同,但均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效果不甚理想。而当前国内正在发生的产业转移与以前的区域产业转移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因为,现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正在逐步转型,主体功能区规划也正在付诸实践,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破解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等难题也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已经着手的重点工作。但从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形势来看,我国面临的处境并不乐观: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发达国家推行制造业再造和产业回归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顺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开始凸显,不仅发达国家争相到印度、越南等国进行投资,就连我国沿海省市的产业也纷纷向这些地区转移。由此导致我国陷入了东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总量减少、中西部地区可能错失发展机遇的困境。就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而言,呈现出北上、西进和区域整合的基本态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地介入了产业转移,并采取了不少干预措施。在中央政府层面,从国务院、发改委、商务部和工信部的相关举措来看,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层次分明的立体式干预特点。同时,在干预方式上,注重树立典型;在干预手段上,偏重政策引导;在领域选择上,突出国计民生重点行业和特殊领域;在产业布局上,突出重点、错位发展;在方向顺序上,从东到西,中部试验、西部推行,中西并举。此外,在中央政府推动区域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由于政策传导路径的差异还形成了三种作用机制,大致为:中央政府——央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中央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在地方政府层面,产业转出地政府、产业承接地政府的表现区别较大,即使同为转出地或同为承接地,政府介入产业转移的力度也各不相同,由此,也就形成了四种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主动调整、被动适应、积极引进、消极承接。其中,前两种是产业转出地政府的行为模式,后两种是产业承接地政府的行为模式。但是,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又是在动态变化的。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转出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会相互转化,承接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也会相互转化,甚至转出地政府的行为模式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会转化成承接地政府的行为模式。政府干预对我国的区域产业转移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在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的作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意大利、韩国等国政府推动本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做法。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的区域产业转移,应该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央部委与省级政府的关系以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具体来讲就是要分层定位各级政府的职能、促进部际协作、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加强省部合作、发展良性互动的政企关系。在操作层面,应该根据产业转移成熟度来选择政府干预的时机,在区域产业转移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政府作用,同时,要加强转出地政府与承接地政府之间的合作。另外,为了更好地实施区域产业转移战略,还应该适当满足企业和企业家的合理诉求。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政府干预的合理限度。
王毅[10](2010)在《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实体,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存在内在的空间秩序和特定的空间发展模式。城市的物质空间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城市自身发展的历史脉络,而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内部、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应。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数量、规模在不断膨胀,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活动的展开,城市空间发生着快速而剧烈的变化,许多历史城市的个性正在丧失,对城市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和意义深远。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是城市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议题。对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制定更为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方略,引导城市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南京是我国着名古都,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并与古城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作为长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之一同其它城市一样经历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给古城带来巨大的变化,使古城传统风貌受到影响,导致古城文化逐渐淡化和失落。本文以南京为例,从其演进的历史脉络入手,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试图厘清其发展轨迹、空间特征、动力机制等。首先分阶段地对南京城市的空间演变进行社会发展背景分析。其次,对南京城的选址思想、营建模式和演化进程进行研究,分层次地剖析城市深层结构与物质形态的互动关系,探求其内在机制。然后,分单元地重点研究南京空间结构形态的组织模式和要素特征。最后,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研究进行讨论和总结,提出对未来空间营造的思考和展望,剖析症结,提出对策,以期对南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二、发展民族高等教育迎接国家经济发展“重心”西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民族高等教育迎接国家经济发展“重心”西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发展的百年征程与历史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革命阶段:打碎旧的一套,开辟民主教育的新道路 |
(一)党的创建时期:将教育作为革命斗争的武器,积极开展工农教育 |
(二)苏维埃根据地时期: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举办多种形式教育 |
(三)抗日战争时期:适应战争需要,提出系统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
(四)解放战争时期:扩大教育界统一战线,推进教育工作重心转移 |
二、建设阶段:全面接管整顿,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探索 |
(一)过渡时期:对旧的教育制度进行根本改造,服务工农与生产建设 |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确立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曲折中探索前行 |
三、改革阶段:优先发展,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新征程 |
(一)解放思想、拨乱反正 |
(二)教育改革全面启动 |
(三)教育改革全面深化 |
(四)教育进入综合改革新阶段 |
四、迈进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开创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境界 |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百年发展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
(二)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三)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优先服务国家需要 |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教育公平 |
(2)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的空间经济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东北地区经济地位演变 |
(一)研究方法 |
1.工业在全国空间布局中的变化系数。 |
2.转移—分享分析。 |
(二)结果分析 |
1.布局变化。 |
2.工业增长份额分解与区位迁移方向。 |
三、影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性因素实证分析 |
(一)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四、导致东北地区“空间格局不经济”的原因 |
(一)人口集聚规模效应不显 |
(二)距离劣势导致市场潜力偏低 |
(三)市场分割程度较高 |
(四)异质性竞争力不突出 |
五、重塑东北振兴经济地理的战略路径 |
(一)加强空间规划,促进区域间城市协调发展 |
(二)改善交通,积极融入新全球化流动空间 |
(三)智能转型,以信息化、数字化改造克服空间分割劣势 |
(四)因地制宜,建设别具一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
(3)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
1.3.2 选题的创新性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
5.4.2 铁路运营管理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
6.1.1 党组织的建立 |
6.1.2 青年团的建立 |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
6.2.3 发动政治运动 |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
6.3.2 改造经济制度 |
6.3.3 改革行车制度 |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
(4)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选题价值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一、章节结构 |
二、技术路线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相关概念与基本涵义 |
第一节 概念梳理与辨析 |
一、阶级与阶层 |
二、社会阶层与社会分层 |
三、社会流动:结构性社会流动与指标性社会流动 |
第二节 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涵义 |
一、中英文研究成果的总体概况及具体比较 |
二、对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涵义的初步总结 |
第二章 新中国社会流动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从二元阻隔到有序推进的政策变迁 |
一、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限制性社会流动阶段(1949-1984) |
二、经济体制转轨背景下的区别性社会流动阶段(1984-2003) |
三、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的赋能性社会流动阶段(2003至今) |
第二节 制度作用变迁与能动机制强化并存的演变规律 |
一、制度因素:作用机制变迁与新生制度问题 |
二、能动机制:多元选择与非农趋势 |
第三章 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基本格局 |
第一节 当前社会流动的总体概况 |
一、当前结构性社会流动的基本现状 |
二、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当前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 |
一、形成背景: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演变 |
二、基本类型:联根式流动、脱嵌式流动与发展式流动 |
第四章 中国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基本成因 |
第一节 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动力机制 |
一、社会流动特殊性的结构性动力成因 |
二、社会流动特殊性的能动性动力成因 |
第二节 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制约机制 |
一、先赋性差距:经济收入差距与社会资本差距 |
二、后致性差距:基础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不均 |
第五章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的反思 |
第一节 阶层固化命题的问题指向与理论来源 |
一、阶层固化命题的问题指向 |
二、阶层固化命题的理论来源 |
第二节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事实维度的反思 |
一、贫富差距现状:纵向对比与横向比较 |
二、教育机制影响:农村的社会基本面变迁 |
三、对阶层固化命题基于事实维度反思的总结 |
第三节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的逻辑反思 |
一、问题研判的片面性:形而上,而非辩证性 |
二、现实所指的含混性:局部问题,抑或全局特征 |
三、分析单位的混淆性:阶层分化,还是社会流动 |
四、对阶层固化命题基于逻辑维度反思的总结 |
第六章 对于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综合概括 |
第一节 以社会流动成本变迁为理论总结的原因 |
一、社会转型: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结构性致因 |
二、制度变迁: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生态性致因 |
第二节 社会流动成本的含义及构成 |
一、基本涵义 |
二、基本内容 |
三、主体构成 |
第三节 当前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表现、问题及诉求 |
一、基本表现 |
二、现实问题 |
三、基本诉求 |
第七章 优化流动社会治理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政府职能体系维度:强化社会职能,优化职责体系 |
一、政府职能重心转移:突出公共服务,强化社会职能 |
二、政府间纵向关系调整:治理重心下移,优化职责配置 |
三、政府间横向关系补缺:强化府际合作,构建伙伴关系 |
第二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维度:确立政府边界,建设“有为政府” |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维护公平竞争,消除流动障碍 |
二、政府与社会关系:发挥政府主导,推动多元治理 |
三、政府与个人关系:明确责任边界,激励能动精神 |
第三节 城乡关系变迁维度:突出政府责任,推进城乡融合 |
一、城市维度: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加社会流动容量 |
二、城乡结合部:强化社会治理能力,推动管理机制变迁 |
三、农村维度: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寻求内生增长动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一.个人简历 |
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西安城市文化与新闻报刊事业关系研究(1931-1945 )(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时间范围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时间范围 |
三、文献综述 |
(一) 近代报刊研究现状 |
(二) 城市文化研究现状 |
(三) 城市文化与媒介文化的关系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西安城市发展历程与新闻报刊事业进程 |
第一节 西安城市历史沿革及发展定位 |
一、王朝重心的历史文化都城“长安” |
二、动荡边缘的中国西北重镇“西安” |
三、战略地位空前提升的陪都“西京” |
第二节 近代西安新闻报刊业发展进程 |
一、战前西安新闻报刊事业成长简况 |
二、抗战时期新闻报刊事业兴盛轨迹 |
三、新闻报刊事业的发展特征及深远意义 |
第二章 西安城市现代化与新闻报刊事业共进 |
第一节 开发西北浪潮中的古城西安新生 |
一、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现代化转型 |
二、人口增长密切影响城市近代化 |
三、文化教育进步提升城市软实力 |
第二节 西京计划指引下的现代城市规划 |
一、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
二、关注城市文化古迹与文物保护 |
第三节 西安新闻报刊事业的现代性考察 |
一、印刷出版与发行业务层面的考察 |
二、办报(刊)群体与政府管理层面的考察 |
三、新闻理念与传播观念层面的考察 |
第三章 西安城市文化与新闻报刊事业的互动 |
第一节 新闻报刊事业助推市民文化发展 |
一、广告建构下的社会观念与生活方式 |
二、副刊社评促进观念更新与意识觉醒 |
三、通俗化的实践多元化关注大众文化 |
第二节 城市记忆与媒介记忆呈现城市精神 |
一、守望西安城市历史文化记忆与传承 |
二、抗战记忆丰富城市文化精神的内涵 |
三、社会各界笔下城市现代化历程记载 |
第三节 西安城市文化与大众媒介相辅相成 |
一、西安城市文化推动与滋养大众媒介 |
二、大众媒介致力塑造与重构城市文化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西部如何不再遥远:加快中国经济重心西移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中国的经济重心西移进程———从“沿海之国”到“大陆之国” |
三、只靠市场驱动西部地区很难崛起, 中国难以实现经济重心向西移动 |
四、宏观布局经济重心西移, 积极探索突破“胡焕庸线”的切入点 |
1. 以东西向布局中国经济, 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区和西北经济走廊 |
2. 以开展西部地区产业竞争力集群竞赛、建立集群网络组织为抓手, 推动空间产业组织变革 |
3. 立法支持西部地区走创新发展之路, 推进大学、研究机构和医院卓越提升 |
4. 在伊犁开展西部未来城市试点, 重点推进少数资源富集地区大规模城市化发展 |
(7)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
(一) 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 |
(二) 国内有关中国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研究 |
(三) 海外及港台相关研究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四、研究对象与概念说明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概念说明 |
第一章 河南省会变迁动因 |
第一节 开封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清、民国开封省会地位的动摇 |
一、清初驻开封各级衙署的被迫迁出 |
二、晚清时期的迁省会之议 |
三、民国时期河南省会的迁移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动因 |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的国内经济背景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及省级行政中心变迁 |
三、郑州成为河南省新省会的优势 |
四、开封发展的瓶颈 |
五、河南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契合 |
小结 |
第二章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与初步建设 |
第一节 郑州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 |
一、郑州市新省会的初步规划 |
二、苏联专家与新省会城市规划 |
第三节 新省会郑州市的初步建设 |
一、新省府工程 |
二、郑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相关建设机构的变化 |
三、郑州市的全面建设任务 |
四、迅速壮大的基本建设队伍 |
五、坚持勤俭节约的建设原则 |
第四节 城市扩建中的征地 |
一、郑州市留用土地以及建设征地概况 |
二、郑州市土地征用相关政策及调整 |
三、郑州市征地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省内外积极支援新省会建设 |
一、郑州市各界的大力支援 |
二、郑州市群众积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
三、来自省内外的支援 |
小结 |
第三章 河南省会迁移过程及相关问题解决 |
第一节 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应对 |
一、省会迁郑的部署 |
二、省会迁郑前开封市政府的调查工作 |
三、开封市受影响群众对省会迁移的反映 |
四、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 |
五、开封市政府应对民生经济困难的对策 |
第二节 郑州市迎接河南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一、省会迁郑筹备机构的成立 |
二、郑州市迎接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三、欢迎迁郑委员会对筹备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
四、郑州市民众对筹备工作的积极响应 |
五、省会迁郑筹备工作的基本完成 |
第三节 省会迁移中的组织工作与组织关系调整 |
一、河南省委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
二、留汴与迁郑:省委及政府的人事组织调整 |
第四节 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 |
一、郑州专区由荥阳迁开封 |
二、开封专区的成立以及专市关系 |
三、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的影响 |
第五节 开封市政府接收迁郑单位移交房产场地及其处置 |
一、开封市政府对迁郑单位房产的接收 |
二、开封市对房产的处置与分配 |
三、房产及场地移交中的问题及解决 |
小结 |
第四章 新省会郑州市的崛起 |
第一节 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工人成长 |
一、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 |
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
三、工人技术力量的成长 |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 |
一、郑州市城市建设概况 |
二、郑州市快速发展的市政建设 |
三、郑州市政建设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与日俱进的教育事业 |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 |
二、从无到有的高等教育 |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
四、稳中有进的基础教育 |
五、郑州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日趋繁荣的文化事业 |
一、省级文化科研机构迁郑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 |
二、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
第五节 日益改善的医疗卫生事业 |
一、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概况 |
二、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
三、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原因分析 |
第六节 郑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
一、职工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
二、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 |
三、人民幸福感增强 |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开封省会地位丧失与发展的滞缓 |
第一节 发展滞缓的经济 |
一、开封市与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 |
二、开封市与郑州市投资额对比 |
三、作为非重点建设城市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 |
四、发展缺乏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投资 |
第二节 总体萎缩的教育事业 |
一、发展迟缓的基础教育 |
二、停滞的职业教育 |
三、萎缩的高等教育 |
四、开封市教育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文化发展走向衰落 |
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随省会迁郑州 |
二、文化娱乐设施发展的停滞 |
三、文艺表演团体的缩减 |
四、开封市文化发展衰落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卫生事业发展缓慢 |
一、发展滞缓的卫生事业 |
二、缩减的卫生事业经费 |
三、开封市卫生事业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
第五节 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 |
一、开封市人口增减变化 |
二、开封市人口结构变化 |
三、开封市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城市的发展 |
二、郑州市周围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 |
三、郑州市周边因资源而兴起的新兴省辖市 |
四、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基地 |
五、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一、文化中心的转移及其双面性作用 |
二、高等教育发展滞缓、名校缺失的缘由之一 |
三、省会变迁对河南省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
小结 |
结语 |
一、国内外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考察 |
二、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关系 |
附录 |
附表一: 清代黄河决口次数与河南河患纪要表 |
附表二: 民国开封黄河水患情况 |
附表三: 省直机关迁郑影响情况综合调查表 1954年7月5日 |
附表四: 郑州市城市人口调查表 |
附表五: 郑州市幼儿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含3个表格) |
附录一: 省府迁郑后对救济工作的安排 |
附录二: 关于欢迎省会迁郑各项筹备工作的报告 |
附录三: 郑州市欢迎迁郑委员会的三次筹备工作检查情况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的研究 |
二、 国内的研究 |
三、 对相关研究的简单评价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二、 区域产业转移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三、 府际关系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一、 基本概念 |
二、 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
三、 研究方法 |
四、 本文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及政府作用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代的区域产业转移:“三线”建设 |
一、 “大三线”建设中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
二、 “大三线”建设中区域产业转移的成效 |
三、 “小三线”建设中的区域产业转移:以上海为例 |
四、 “三线”建设中的政府作用及其反思 |
第二节 转轨时期的区域产业转移:“东锭西移” |
一、 “东锭西移”的概况 |
二、 “东锭西移”实施效益评估 |
三、 “东锭西移”的个案分析 |
四、 “东锭西移”中的政府表现及其评价 |
第三章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背景与动力 |
一、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转型 |
二、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限制 |
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
四、 破解产业同构难题的任务 |
五、 国际产业转移动向的影响 |
第二节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目标、特点与路线 |
一、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相关主体 |
二、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目标 |
三、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类型 |
四、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特点 |
五、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总体路线 |
第四章 中央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分析 |
第一节 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依据 |
一、 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
二、 加快区域产业转移进程 |
三、 减少产业转出的负面影响 |
四、 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 |
第二节 中央政府促进区域产业转移的主要举措 |
一、 国务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指导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
二、 发改委: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
三、 商务部:实施“东桑西移”和“万商西进”工程、支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设立产业转移促进中心 |
四、 工信部:引导纺织产业转移、编制产业转移指导目录、举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 |
第三节 中央政府干预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
一、 中央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特点分析 |
二、 中央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三种作用机制 |
三、 中央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效果分析 |
四、 影响中央政府干预效果的若干因素分析 |
五、 中央政府干预可能会导致的问题 |
第五章 地方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分析 |
第一节 区域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及其转化 |
一、 转出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主动调整与被动适应 |
二、 承接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积极引进与消极承接 |
三、 地方政府不同行为模式之间的转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干预的典型案例分析:广东“双转移” |
一、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背景 |
二、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举措 |
三、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成效 |
四、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困境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干预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
一、 地方政府干预的对内效果 |
二、 地方政府干预的外在效果 |
三、 地方政府干预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国外区域产业转移中政府作用的典型经验 |
第一节 美国的区域产业转移 |
一、 美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
二、 美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 |
三、 启示 |
第二节 意大利北方向南方的产业转移 |
一、 意大利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
二、 意大利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 |
三、 启示 |
第三节 韩国首都圈向地方的产业转移 |
一、 韩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
二、 韩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 |
三、 启示 |
第七章 关于改善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作用的探讨 |
第一节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的总体分析 |
一、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距离的影响 |
二、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方向的影响 |
三、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领域的影响 |
四、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时机的影响 |
五、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效益的影响 |
第二节 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内部协调 |
一、 分层定位各级政府的职能 |
二、 促进部际协作 |
三、 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 |
四、 加强省部合作 |
五、 发展良性互动的政企关系 |
第三节 政府介入区域产业转移的时机与限度 |
一、 根据产业转移成熟度来选择政府干预的时机 |
二、 在区域产业转移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政府作用 |
三、 加强转出地政府与承接地政府之间的合作 |
四、 满足企业和企业家的合理诉求 |
五、 把握政府干预的合理限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学术成果 |
(10)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区范围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 南京概况 |
1.5.1 自然环境 |
1.5.2 建置沿革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市 |
2.1.2 空间营造 |
2.1.3 城市形态 |
2.1.4 城市空间结构 |
2.1.5 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关系 |
2.1.6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复合涵义 |
2.2 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研究进展 |
2.2.2 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理论的进展 |
2.3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的深层结构 |
2.3.1 政治政策结构 |
2.3.2 经济技术结构 |
2.3.3 社会文化结构 |
2.3.4 建设环境结构 |
3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
3.1 古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
3.1.1 先秦勾吴 |
3.1.2 六朝时期 |
3.1.3 南唐时期 |
3.1.4 明清时期 |
3.2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
3.2.1 先秦原始聚落 |
3.2.2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
3.2.3 六朝时期 |
3.2.4 南唐时期 |
3.2.5 明清时期 |
3.3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
3.3.1 选址思想 |
3.3.2 规划模式 |
3.3.3 演化轨迹 |
3.3.4 动力机制 |
3.4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
3.4.1 架 |
3.4.2 核 |
3.4.3 轴 |
3.4.4 群 |
3.4.5 界面 |
4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
4.1 近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
4.1.1 晚清时期 |
4.1.2 民国时期 |
4.2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
4.2.1 晚清时期 |
4.2.2 民国时期 |
4.3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
4.3.1 规划模式 |
4.3.2 演化轨迹 |
4.3.3 动力机制 |
4.4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
4.4.1 架 |
4.4.2 核 |
4.4.3 轴 |
4.4.4 群 |
4.4.5 界面 |
5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
5.1 现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
5.1.1 政治概述 |
5.1.2 经济概述 |
5.1.3 社会概述 |
5.2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
5.2.1 三年恢复时期(1949~1952年) |
5.2.2 "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 |
5.2.3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5年) |
5.2.4 "文革"动乱时期(1966~1976年) |
5.3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
5.3.1 规划模式 |
5.3.2 演化轨迹 |
5.3.3 动力机制 |
5.4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
5.4.1 架 |
5.4.2 核 |
5.4.3 轴 |
5.4.4 群 |
5.4.5 界面 |
6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
6.1 当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
6.1.1 政治概述 |
6.1.2 经济概述 |
6.1.3 社会概述 |
6.2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
6.2.1 调整阶段(1979~1985年) |
6.2.2 探索阶段(1986~1991年) |
6.2.3 更新阶段(1992~2000年) |
6.2.4 突破阶段(2001年至今) |
6.3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
6.3.1 规划模式 |
6.3.2 演化轨迹 |
6.3.3 动力机制 |
6.4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
6.4.1 架 |
6.4.2 核 |
6.4.3 轴 |
6.4.4 群 |
6.4.5 界面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回顾 |
7.2 展望 |
7.2.1 现行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
7.2.2 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3 发展设想 |
7.2.4 城市风貌保护 |
7.2.5 城市空间特色塑造 |
7.2.6 环境整治 |
7.2.7 综合防灾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发展民族高等教育迎接国家经济发展“重心”西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发展的百年征程与历史经验[J]. 刘世清,袁振国. 教育研究, 2021(11)
- [2]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的空间经济基础[J]. 杨开忠,王媛玉,胡校. 经济纵横, 2021(10)
- [3]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4]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D]. 王通. 南开大学, 2019(05)
- [5]西安城市文化与新闻报刊事业关系研究(1931-1945 )[D]. 杨昊千.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西部如何不再遥远:加快中国经济重心西移进程[J]. 赵作权. 西部论坛, 2019(01)
- [7]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8)
- [9]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郑春勇. 南开大学, 2012(07)
- [10]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D]. 王毅. 武汉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