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开发:出路何在?

商品房开发:出路何在?

一、商品房开发:出路何在?(论文文献综述)

刘灿,韩文龙[1](2013)在《小产权房的出路何在——基于产权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文中认为小产权房问题的本质是产权制度问题,即经济意义上的产权和法律意义上的产权相互分离,经济意义上的产权没有被正式的法律制度承认和赋权。从产权经济学的理论视角来看,要解决小产权房的问题就需要通过分解和组合土地与房屋的所有权及使用权等,同时引入"规划指标权",以此来扩大产权主体的范围,增加产权的权利内涵和创新产权规则,最终形成多元的组合式房屋产权格局。

马俊驹,王彦[2](2014)在《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理论突破和法律路径——结合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平等入市进行研究》文中提出小产权房是农民集体自发维权和住房供求市场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对现行法律的大规模违反,其无解的原因在于法理上的两难选择。随着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应该跳出原有的法律思维,直接承认小产权房为集体土地上的商品房,无须缴纳土地出让金,在补交必要税费的基础上予以确权发证。这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必然选择。

程秀建[3](2019)在《我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财产权领域最根本的制度设计,各国都对土地制度作出了基于历史与国情的独特安排。我国独有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既牵引着农村,又联结着城市,具有独特的制度品格。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成与完善,作为稀缺土地资源的宅基地的资产功能日益显现。建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忽视了其经济属性,实践中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与农民缺乏必要的财产性收入来源的矛盾凸显,严重制约了农村、农民的发展。放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通过市场配置宅基地资源已成当下改革的必然进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在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下,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我国现行法上并无有关宅基地“资格权”的表述,为寻求中央政策文件关于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丰富内涵在法律上的妥善表达与实现,需要在我国现行法体系下,以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文件为目标导向,结合实践反馈的经验,建构“三权分置”下的宅基地使用权法权结构。本文分为三个模块,七章内容。全文以第四章关于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解读为联结,围绕坚持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探索共享富民为价值导向的宅基地用益物权法治创新这一主线展开论证。第一章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一般阐释。通过对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生成及演化溯源,系统地梳理了70余年来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迁历史。建国初期,在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指导下,新中国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构。为配合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国策,通过农业、农村向工业、城市提供原始积累。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与户籍制度双重管制下的城乡二元治理方式将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之上。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构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工程,承载着诸如居住、社会保障、财产、社会控制等复杂的功能。立基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之上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具有强烈的公法色彩,在特定历史背景及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宅基地使用权,拥有不同于传统大陆法系一般用益物权的独特秉性:在宅基地产权制度上,“两权分离”基础上形成“一宅两制”;在宅基地利用制度上,行政配置主导与市场配置辅助的双轨配置;在宅基地分配制度上,居住保障基础上构建了一户一宅、无偿分配、永久使用;在宅基地流转制度上,严格限制流转。正是由于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生成的复杂历史背景与承载的多重功能,决定了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改革的难度。第二章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构建于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已经部分完成其历史使命,并因逐渐固化成型的宅基地利用格局在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中的重要的作用,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得以延续至今。但是,“权能残缺”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已不能因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甚至成为扼制农村振兴、阻碍农业发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实践中,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隐形流转的屡禁不止以及涉宅基地使用权交易的纠纷叠增,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面临重重困境,表现为既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战略发展要求,又无法达致满足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目标,且有逐步走向管理失控的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时代的变迁。“后乡土社会”下农村社区封闭性与人口非流转性已打破。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构所依托的“乡土社会”生活图景发生变迁。其二,功能的演化。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性功能凸显。此消彼长之间,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负载的居住及保障功能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逐渐减弱。其三,制度的供给。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供给不足,由于立法价值偏差以及成文法的滞后性,造成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落后。第三章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改造路径。市场经济条件下,出于经济效益的要求,当代民法制度催生了对效率的追求。从“所有”到“利用”的物权观念发展,要求实现“物尽其用、物尽其利”。缺乏处分权能的宅基地使用权使得宅基地及农民房屋成为农民手中的“死产”。新型城镇化发展方略下,以乡村为面向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对既有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作出转变,应当更注重农民需要什么,而不是农民可以继续做什么。事实上,作为农民拥有的重要财产性权利,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助于农民实现财产性收入的实质增加。因此,推进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革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以及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人地捆绑”的松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引发了制度功能的转变,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具备了实践可能性。虽然在理论上对于放活流转仍村争议,但多数学者已经提出,不宜将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身份限制与宅基地使用权本身的物权属性予以混淆。严格限制农户处分宅基地的做法无异于是将所有的农民都视为“禁治产人”,与现代法律的“理性人”假设不相符。自2005年起,国家在天津等地先后开展了两轮的宅基地流转试点。通过对两轮改革试点的经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1.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革应坚持以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探索共享富民为价值导向的宅基地用益物权法治创新为主线。2.实施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三个前置性问题分别是宅基地应如何估值、改革应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以及如何理顺城乡关系。3.实施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三条不可突破的底线是坚持集体所有制不可变革、确保耕地红线不可突破以及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第四章为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解读。改革起于农村,源自实践。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革遵循了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惯常模式,即:自实践中自发探索到试点实践和政策先行,待成熟后以法律形式确认固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因实践需要而生成,从多年中央政策中关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连贯表达可见,其实质是农地“三权分置”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领域的延伸与扩展。经由语义逻辑对“分置”与“分离”的辨析,“分置”概念更符合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法律表达。通过对政策文本中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深刻意蕴的解读,可以发现“三权分置”改革的内在逻辑:落实集体所权为起点,保障农户的资格权是关键,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是落脚点及核心。推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在强化与落实集体所有权,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实现三方主体共享宅基地权利以及围绕宅基地建构权利,完善民法典权利体系等方面均具有重大意义。第五章为“三权分置”之下的集体所有权的立法表达。沿波溯源,我国集体所有权制度源于农村土地合作化运动。经过国家政治动员而迅速开展的农村土地合作化实践构建了独具中国特色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其建构之初主要作为一项社会变革工具而运行,并未明确区分集体所有制与集体所有权,直至物权法才第一次明确以“集体所有权”的表述方式将其与国家所有权、私人所有权相并列。通过对既有理念的检讨,集体所有权在性质上符合“新型总有说”理论,属于特殊的共同共有。通过对集体所有权在宪法与民法两个维度的考察,民法上的所权制度设计应在尊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不应将公有制简单视为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而试图照搬西方的物权制度建构我国的农村土地法权体系。实践中,由于主体界定不明、权能残缺以及实现机制阙失造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弱化和虚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彰显了宅基地使用权“自物权化”的同时,极有可能因忽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集体所有权制度的时代功能,而对集体所有权产生新的冲击。因而,集体所有权的法制回应注意在以下三个层面展开:其一,明确集体所有权主体的二元性并将授予其特殊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其二,厘清集体所有权的特殊运行机制,完善其实现机制;其三,赋予集体所有权完整的权能,实现管理权能的回归。第六章为“三权分置”政策中资格权的法制因应。通过对实践及理论上关于宅基地资格权内涵及法律属性的梳理,指出成员权与用益物权两个视角下资格权可能的制度安排与妥适性,证成宅基地资格权的法律属性为集体成员权。宅基地资格权的概念与表述仅在中央政策文件中以通俗用语载明,并无实体法上的意义。立法上仍坚守集体成员权的制度建构,而非创设新的宅基地资格权。物权法上的规范表达从“农民集体”到“本集体成员集体”的转变,意味着对农民集体成员权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事权利的确认。集体成员权制度建构为集体土地利用困境提供制度依据,集体成员权是连接集体成员与成员集体的纽带。完善的集体成员权制度有利于集体所有权的实现与集体成员权益的保护,并能为成员集体内部秩序生发提供制度支撑。由于集体成员权与成员息息相关,具有明显的人法属性,已然溢出了传统民事权利的范围。因此,应将其作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纳入到民法典分则物权编之中。第七章为“三权分置”政策中使用权的法实现。分置的使用权是“三权分置”政策的落脚点,应当在现行法体系内作出妥适的规制。通过对“三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实践样态分析,循着宅基地“资格权”属于成员权的权利内容的论证逻辑,分置后的使用权在性质上属于去除身份性的纯粹用益物权,从而在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领域形成“集体所有权+集体成员权(资格权)+宅基地使用权(分置后)”的权利结构。回归到政策本意对“三权分置”作进一步的检讨,“三权分置”后三权在法实现过程中实际表现为“四权”,分由三类权利主体享有,即“集体所有权+集体成员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其他社会主体)”。“三权分置”为宅基地使用权上市流转奠定了基础,但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并非全无风险。不容忽视的是,资本的嗜血性与农民对抗资本侵蚀能力的弱质性。在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宅基地作为农民生产、生存保障的必要性依然存在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中央政策文件亦不无警醒的提出放活应予“适度”,即以不损害集体所有权的实现为前提,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关键,严格落实一个“不得”和“两个严格”。否则,放活使用权将会遭遇集体所有权有被虚置、农民有居无处所以及使用权自身运行等诸多风险。财产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实现,就农村发展而言,因其资源禀赋不同,并非均质化的世界,在放活土地使用权方面应作出区分,对不同的农村实际设定不同的管理目标。从宅基地分散、零碎的固有属性来看,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应扩展其经营性功能,以期实现宅基地的分散经营与规模利用又结合。农民房屋作为农民享有所有的权的重要财产,实现其财产性收益的核心是放活转让与抵押,变资产为资本。实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直触农村土地制度核心。这是兴村振兴发展战略下国家为农村稳定、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作出的重大改革举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如何将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内涵完整的映射到法律规范之中,将其转化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法律制度以及这一法律制度的建构会对其他相关农地法律制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均应给予密切的关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应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之上进行,以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三农”问题为依归,而非照搬西方物权理论追求理论上的纯粹与卓越。基于我国特有的产权制度,在历史的视野下寻求资格权及使用权在现有法律体系框架内的妥适表达,是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能否落到实处的法制要求和条件。通过集体成员权制度建构完善,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能够达成剥离宅基地使用权负载的身份属性与社会保障功能、实现了宅基地使用权完全用益物权化的使命。

张先贵[4](2014)在《我国土地管理权行使方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是由土地规划权、土地用途管制权、土地开发许可权、土地征收权、土地登记权、土地税收权、土地监督权等构成的一组权力束。在概念的界定上,应区分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上的土地管理权仅指国家以实现土地资源属性上所承载的公益目标而对土地资源进行管制的权力,主要包括土地规划权、土地用途管制权、土地开发许可权和土地征收权等内核心权力。广义上的土地管理权指国家以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与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目的而实施的国土资源宏观控制和管理的权力,不仅包括狭义上的土地管理权,还包括土地登记权、土地税收权和土地监督权等配套性权力。将土地规划权、土地用途管制权、土地开发许可权和土地征收权等归结为狭义上的土地管理权,并将其定性为土地管理权的内核性权力,是最能反映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的本质性内涵,体现出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有别于其他行政管理权的根本差异所在。在坚持大陆法系公私法二元划分的背景下,我国的土地管理领域一直被视为公法领域,土地管理法被视为是以土地利用管理为核心的土地行政法。反应到法权模型层面,围绕土地管理权的规范配置和制度设计践行的是国家本位主义和行政权主导模式。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主从支配和纵向隶属关系表现的非常明显。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利益诉求并没有在规范的配置层面得到应有的回应和保障,这与国家集中分配土地资源的计划体制一脉相承,可以说,以命令和服从为基本特征的单一公法方式基本上主导着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行使的整个过程。然而,近年来,在我国土地管理领域不断发生的土地管理失灵现象,譬如,“小产权房”、“以租代征”、征地纠纷以及擅自变更容积率等违法事件屡禁不止、层出不穷。一方面,对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法律制度产生了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亦在现行法层面暴露出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存在明显的系统性缺陷。为此,学界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改革建议和方案,但遗憾的是,现有的方案和建议存在程度不同的硬伤和缺陷,即,要么仍然固守单一的公法方式主导着我国土地管理权行使的整个过程,而忽视对多元化市场主体利益诉求的回应和保障;要么是践行单一的私法方式,突破现行的体制,对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基本格局进行重大变革,而存在高风险、高成本以及社会转型时期不具有可行性等弊端;要么是没有在现行法层面为我国当今的土地管理权法律制度改革提供最为直观和有效的切入口,更遑论为改革提供具体的操作路径。有鉴于此,为避免改革的方向和路径陷入错位和偏差,本文立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遵循社会转型时期的渐进式改革路线,践行“体制内回应型改革”模式的理念和精神,从有效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出发,首先在澄清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性的研究,指出应当对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行使方式进行改革,即,改变单一的公法方式主导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行使的整个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引入相应的私法方式或者将私法的规范嵌入到管制规范结构体系中,践行公私法相互合作的土地管理权行使方式,以实现对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利益诉求的有效回应和保障,这是应对当下我国土地管理失灵困境,实现我国土地管理权法律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引入相应的私法方式来实现我国的土地管理目标,并不意味着对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借助于公法的方式来实现其目标的全盘否定,相反,我们仍然应该坚持公法作为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行使的主要方式,只有在借助于公法的方式实现我国土地管理目标面临失灵的背景下,方可借助于私法的方式。实际上,无论是践行单一的公法方式还是践行单一的私法方式来实现我国的土地管理目标,都是一种极端化的选择,是我国土地管理权在行使方式层面所不可承受之重。至于如何借助于私法的方式或者说私法的规范如何嵌入到管制规范结构体系中,应视各项不同的土地管理权法律制度而进行不同的类型化设计和展开。据此,本文将这一特征概括为土地管理权行使的公私法合作方式。在方法论层面,我国土地管理权行使方式之公私法合作的具体方案应主要围绕土地规划权行使方式、土地用途管制权行使方式、土地开发许可权行使方式以及土地征收权行使方式四个方面展开。而为了保障上述具体方案能够顺利的运行,在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层面,遵循立法论和解释论的研究范式,应主要围绕容积率交易的法律规制、土地开发权交易的法律规制、“地票”交易的法律规制、土地征收权的法律完善四个方面展开。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在逻辑结构层面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对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及行使基本理论进行厘清,重点对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概念予以澄清,以为下文研究划定范围和边界。第二章立足于我国当下土地管理权行使失灵这一问题意识,概括学界对失灵的诊断和处方,并分别对其进行反思。第三章是在上一章的基础上指出解决失灵的必由之路为转变我国土地管理权行使方式,即由公法迈向公私法合作,并对其正当性进行详细论证。第四章从方法论层面就我国土地管理权行使方式之公私法合作的具体方案进行深度分析。第五章就我国土地管理权行使方式之公私法合作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进行系统性研究。

王俣璇[5](2019)在《格式条款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格式条款体现了现代经济生活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其天然地具有其正反社会效应,一方面,格式条款发挥着简化和促进市场交易的重要功能。格式条款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的灵活性与敏感性的影响下,公司等市场主体不断修正与完善交易中的权利义务配置,形成足以吸引交易相对人的格式条款,以推动经济活动的便捷化、规模化运作。而另一方面,格式条款由于其排除协商的特征,不免存在使经济地位上处于弱势的普通消费者丧失缔约自由之虞。由于市场竞争的不充分甚至垄断,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等原因,市场自身对格式条款的负效应的抑制功能被削弱,甚至导致交易双方权利义务的失衡,从而损害普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沦为经济强者压迫弱者的工具。格式条款的双重社会效应,既反映法律与市场两种调整思路的博弈,也体现着民法理论内部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的相互扶持与妥协。从格式条款的调整路径来看,一方面,法律应当放手市场,避免对市场竞争的贬损和对自由社会秩序的状害,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对格式条款的规制与导向作用;另一方面,法律应作为市场失灵或市场极端逐利性的矫正手段,以防止权利义务关系的畸形失调,实现基本的公平正义价值。从民法的基本原则角度视之,格式条款由当事人一方单独制定,相对人仅具有“take it or leave it”的二元性选择,这一合同的发展趋势本身即是对传统契约自由原则的巨大挑战,美国学者格兰特·吉尔莫所言的“契约的死亡”之虞即体现于格式条款与意思自治原则的冲突之上,需要学理上的解释与协调。传统理论的理想模式下,契约自由即是契约正义,法律对格式条款的规制只需触及程序层面。而到了现代,随着消费者问题、格式条款问题的日趋严重,民法不再坚守形式意义上的意思自治与合同自由,实质化成为民法演变的最显着特征。现代契约法的中心问题已由契约自由变为契约正义。如何在格式条款问题中实现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民法基本价值,更是当代法学面对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将从合同法基本理论出发,穿插结合法经济学视角,按照“规制目标制定-规制范围限定-规制实然性分析-规制应然性设计”的行文思路组织篇章架构,逐步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基本问题。第一章是对格式条款规制的正当性和监管目标的证成,包括格式条款规制应如何回应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两大合同基本原则的要求,以及格式条款规制如何实现目标的精确化两个问题。缔约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以及相对方选择缔约伙伴的自由的限制并不能体现格式条款对于契约自由的侵蚀。格式条款对契约自由原则的冲击的根源只能在于格式条款的格式性本身,合同法维护契约自由的正当性和有效性即只能通过对信息压迫的矫正体现。格式条款对契约正义原则仅造成间接减损,以契约正义原则作为格式条款的监管要求,主要出于三重考虑:第一,反映契约正义的“条款内容”为监管识别提供便利性;第二,契约正义原则针对双方权利义务分配,其监管效果具有直接性;第三,契约正义原则为监管注入公共目标,具有防止社会价值整体受损的阻却作用。现代法时代下,格式条款的正负外部性由此为监管目标、监管逻辑以及监管力度等的设定提出多层次要求。从价值层面,格式条款的规制首先面临监管目标的精确化问题。契约自由原则对格式条款的效率要求应当为帕累托改进而非卡尔多-希克斯改进,而自愿性协商被认为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结果的途径,也即,“受交易影响的每一个人均同意这一交易”。这一目标之下,格式条款规制以对意思自治的维护为限具有正当性。契约正义原则则要求双方合作剩余的分配达到竞争水平,提供方因格式条款的非议价性在博弈中获得优势,当条款的分配结果不符合给付均衡的民法基本原理,监管的介入就在契约正义要求下具有正当性。从路径层面,格式条款问题的非绝对性与复杂性也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市场模式与国家模式作为监管手段的二元性划分的绝对逻辑,也缓和了公法与私法的分明边界。市场模式与国家模式,均为国家介入监管的路径,要求以国家强制力为其效力保障,与自由放任的经济理念相区别,是对私人合同关系的积极引导或矫正。与格式条款相关的概念如“附合合同”、“样板文本”、“小字条款”、“标准化合同”、“标准化格式合同”等,各国理论对其格式条款赋予不同归纳方法。格式条款具有预先制定性、标准化、非协商性、附合性和重复使用性等特点。从其法律属性看,格式条款存在“契约说”与“规范说”之争,这一定性直接决定条款的监管路径问题。从经济视角来看,格式条款可解读为商品、产品质量属性,以及公共产品。在我国,法律监管对象呈现出由“格式合同”向“格式条款”、从“法律行为”到“意思表示”的转变,监管的精准性得以提升。沿此思路,格式条款规制对象可进一步限缩,具体分类标准如核心给付条款与附随条款的划分、商业合同条款与消费者合同条款的划分,以及是否为免责条款、是否规定主要权利的划分。第二章对我国当前格式条款规制的立法、行政及司法规制实态进行总结。我国形成以《合同法》为核心,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险法》及《反垄断法》为配合的法律规范群。合同法规范路径下,《合同法》第39条、第40条、第52及53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0条呈现出路径驳杂且逻辑似有抵触的规范形态,学界争论颇多。如何从中抽取并整合具有连贯性、协调性的规范进路成为落实格式条款规制的前提问题。最高法院公布的十余件公报案例中,法院在规范选择上侧重有别,裁判倾向上亦有区分,整体呈现出信息规制与内容控制规范动态均衡、互为补充的裁判逻辑。地方法院在审判实践中似对最高法院立场有所偏离。“提示与说明义务”因法律解释空间较大、为法官预留了充分的自由裁量权,而成为适用率较高的效力判断规则。部分并非出自信息矛盾的格式条款问题,被归入信息规制项下草率解决。除《合同法》以外,《中国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以合同法规制范式为参照,建立了消费者合同领域的格式条款规制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7条在合同法信息规制基础上,结合保险合同特色,对提供方提示与说明义务规则加以延伸。格式条款质量低下问题,从其根源来看,存在信息不平等与市场地位不平等两类生成路径,《合同法》以及基于《合同法》信息规制与内容控制模式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保险法》均偏重对信息不平等的矫正。《反垄断法》则从经济地位角度对格式条款规制范围及规制手段进行解读,回应市场地位不平等引起格式条款质量低下的情况,成为上述部门法规则的有益补充。在司法路径之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险法》及《反垄断法》均授权对格式条款施加行政监管,监管主体包括原国家工商管理部门、原银监会、原保监会、证监会以及原反垄断执法机关。信息规制与内容控制规范为格式条款规制的两种基本路径,为我国合同法所采用。信息规制路径在我国体现为格式条款提供方提示与说明义务的施加,内容控制路径则包括格式条款内容的特别规范、显失公平规则、公平原则等。两类路径互不干涉,但在功能上互为补充,共同服务于格式条款质量的改进。各国及各历史阶段对二者的运用各有偏重。如何权衡两类规制力度、如何对其适用加以扩张或限缩,则需动用监管智慧,结合国情及市场状态加以判断。以下第三章与第四章分别就信息规制和内容控制规范的规范逻辑、现状及改进方式进行阐述,而格式条款解释作为内容控制之辅助,则置于第五章讨论。以下三章共同构成本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讨论格式条款的信息规制理论,信息规制因其事先性和市场性而被视为实现意思自治和保障市场竞争机制的通道。根据行为法经济学理论,市场机制异化的原因为,有限理性使消费者在认知层面和决策层面存在障碍,且对于特定条款,即使理性消费者亦会根据“成本-效益”分析而选择合理忽略。对此,提示义务的功能在于矫正双方信息的不平等,实现对阅读义务的替代;而说明义务则用于矫正专家与业余人的智识差距。根据行为人信息接收与处理的特征,信息披露存在层次化与实质化两方面的改进可能。层次化改进可以条款显着性或条款异常性为标准,并以实证调研为判断方式。实质化改进的路径如标准化信息提供、第三方信息加工以及“菜单式”合同创新等。此外,可借用软家长主义助推思路实现监管的改进。对于信息规制的力度和边界的确定,则应注重与法律行为法规范体系的分工与配合。第四章讨论格式条款的内容规制规范。我国对格式条款的内容控制既包括不当条款内容规范及公平原则,还包括免责条款控制规范、基于公共秩序的内容控制规范,以及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民法基本原则。不过,这些原则均需要法院根据双方交易的具体情节加以个案判断。从格式条款规制的适格性来看,我国法上的显失公平规则、乘人之危规则以及公共秩序对条款效力的控制规范应当以合同而非条款为对象;不当格式条款内容规范以及免责条款规范则明确规定适用于条款而非合同整体。从各规范具体判断维度来看,不当格式条款规范、免责条款规范集中考虑给付均衡的实现,而不以双方合意度也即意思自治的充足作为评价标准;而诚实信用原则与公序良俗制度则从意思自治与给付均衡双重视角入手,对格式条款效力进行考量。第五章讨论解释规则对格式条款的规制作用。意思主义与表示主义的之争暴露出“意思与表示分立”理论的局限性,内心真意与外观行为均不能当然地、独立地在合同解释过程中发挥影响法律效果的后果。我国坚持客观解释规则作为格式条款解释的基本路径,仅当其无法穷尽解释时,不利解释规则才发挥作用。我国实践中存在对不当解释规则的体系定位的误读现象,这就不免造成规则的误用和错用,反而在结果上矫枉过正,既违背了解释的中立态度,亦侵蚀了内容控制规范的价值功能。信息规制与内容控制规范虽各有改进之空间,但仍存在效果上的极限阈值或“天花板”;此外,司法进路本身亦存在个案性、事后性、非行业性、非市场性等效果限制。当三至五章提及的规制手段达到效果极限而无法应对现实需求时,毋宁诉诸行政路径,结合美国、以色列、德国等制度经验,构建以经济视角下的“产品监管”为模型、以事先审批为模式的监管路径,也即第六章提出的最低质量标准模式。格式条款的事先性规制路径,也即施用行政手段,将格式条款内容的审查提前化,配合事先性信息规制的规制尝试,以实现经营者信息披露成本、多数消费者信息处理成本、重复性司法成本的缩减。具体而言,应建立由“最低质量标准”和“安全性质量标准”组成的双层质量标准体系。对于未通过前者的格式条款,禁止其进入市场;对于通过前者但未达到后者标准的格式条款,提供方应施加实质性信息披露;对于通过后者的格式条款,提供方仅须履行形式性信息披露。该制度以统一的行政监管作为司法监管的前置性环节,在节约审判压力的同时促进评价标准的贯一性。

王文利[6](2018)在《违法合同的效力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一起合同纠纷案件无论当事人是否主张诉争合同无效,裁判者均需审查合同的效力,如若认定诉争合同有效,则需在裁判文书中表述诉争合同系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无悖于法律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如若认定合同违法而无效,则需引用违反具体强制性规定法条,因此每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均无法回避合同效力之审查,存在合同效力的司法识别问题。作为一个价值判断问题,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即违法合同效力的司法识别须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合同违法即无效,自当无从研究此类合同效力,然则强制性规定类型化肇始,无论立法者是否予以规定此概念,违法合同不一定无效已深入法治思维之中,如何进行司法识别责无旁贷成为研究对象。当企及探究强制性规定类型精确化、标准化沦为无法实现之幻想,放弃则欲罢不能,如何判定违法合同的效力依旧是司法实务中疑难杂症。《民法总则》第153条未采纳强制性规定类型化概念,源于理论与实务界争议较大、无明确区分标准。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空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之概念,立法未予采纳极具正当性,不仅在于无明确司法识别标准,更主要困境为如何界定之,概皆源于强制性规定类型化系法学概念,并非法律或言立法术语。现因上述原因虽未纳入立法之中,但如何司法识别违法合同的效力依然系裁判难点之一,可谓沉珂痼疾未除,又添并发症,争议不仅未平复,相反更加激烈。探究违法合同之效力,如若继续固持沿循强制性规定类型标准化之路径,因其固有性质使然,无法实现初衷。如何精准识别违法合同效力,仍需自法律历史中探寻,因人类的各种社会制度均起源于蒙昧社会,发展于野蛮社会,成熟于文明社会,法律制度亦不例外。欲探寻法律体系中细枝末叶,需自无效合同规则的历史演化肇始。强制性规定和违反之无效合同先于国家、法律存在,起源于远古时代之禁忌和违反禁忌的合同。无效合同规则的成因基础为公平、良知、正义、效率,分别系其民法学、伦理学、哲学、经济学基础。有效合同自有价值判断理念,合同有效的基石为鼓励交易、契约自由、等价交换等,鲜有探讨违法合同无效规则的理念,无效合同规则亦应存有其相应价值判断理念:维护交易秩序是其首要需求,保障契约自由是其必然结果,鼓励和促进交易是其内在目的。强制性规定源于氏族禁忌,先于法律而存在,其类型化并非如我国学者误传系史公尚宽先生所创,细究其雏形可追溯至罗马法中将限制性法律或禁止性法律划分为不完善法律、不完全完善法律及完善法律,在我国系“舶来品”,其继受中存在诸多失误,其中之一,当下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对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效力认定存在极端两极化,即过于宽松和苛求。对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无效合同效力认定,矫枉过正,如苛求认定有效,随意扩大无效的范围。其成因无外乎学术研究存在误识、理论准备不足、司法识别路径指向不明。虽强制性规定类型标准、精确化是无法实现的梦想,但仍具有相当的价值功能:根本性转变了裁判者的理念、慎重对待违法合同的效力、不轻易否定合同效力。为防止公法过分干涉意思自治、保持适度管制,需要对强制性规定加以一定限制,两分法起到了在私法领域桥头查验欲进入国家管制、分辨强制性规定对私法行为效力影响的审核作用。两分法作为一种严格预防强制性规定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否定的守桥者(裁判者)手中检测仪器之一,规制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尊重和守护意思自治是守卫者使用两分法之本分,其价值功能亦在此。强制性规定类型化并非唯一司法识别违法合同效力利器,识别强制性规定类型需考量立法目的、衡量相冲突利益、法益之种类、交易安全,其所禁止者,究系针对双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等,加以认定。不仅如此,还应当考量无效后果、法律效果、诚实信用原则及公平、公正原则。综合考量各种影响合同效力之因素,慎重适用强制性规定否定合同效力,尽量减少无效合同之认定。我国无效法律行为规则的历史演化,特别是违法合同效力之司法识别,系改革开放伴生物,随前者不断深化而变化,历经任意无效、限制无效至严格限制无效之清晰可见脉络。其进步性不可小觑,但因我国改革开放仍然在路上,故现行规则及其适用依然存在不足,突出表现在违法合同效力之司法识别中:适用法律依据不规范、认定合同无效扩大化、强制性规定类型化识别有误、裁判无效依据有误、请求确认合同无效是否适用诉讼时效自相矛盾。特别是在法律适用上存在适用《合同法》第52条不规范:依据该条认定合同有效;不直接适用该条认定合同无效;笼统适用该条;混用该条各项。无效扩大化表现为:有瑕疵合同认定为无效;委托理财合同保底条款认定无效于法无据;将未生效合同判定无效。诸多司法识别失误主要源于司法实践忽视法律适用、强制性规定泛滥、强制性规定类型化识别认识模糊。矫治上述缺失首先须在立法上清理限缩强制性规定,慎重判定违法合同无效,在此基础上奉行“存疑推定有效”之规则,具体而言,不轻易否定合同效力;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不因部分无效否定整体合同效力;法定撤销及解除优先于无效。在违法合同中,违反资格准入强制性规定的嗣后补正合同,作为特例,此类合同主要是指房屋买卖、房屋租赁、土地使用权出让、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已达成合意,合同已成立甚至履行,但出卖方、租赁方、出让方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或自始至终未依法取得相关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消防验收安全合格证、出让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地产开发经营资质证书及依法被法院查封财产后擅自处分的合同,合同标的物或其建筑行为因此存在瑕疵,但存在取得相应许可证或涤除瑕疵可能性的合同。该类合同异于无效合同补正及无效合同转换,虽合同内容具有一定瑕疵,但存在涤除瑕疵可能性,并不因此无效。无论自违法合同无效规则的基础、理念,抑或违法合同效力之司法识别,均旨在限制强制性规定即公权力对意思自治过度干预,尊重当事人合意,尽量认可合同有效,严格控制违法合同无效之司法判定,鼓励交易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孟伟[7](2006)在《日常生活的政治逻辑 ——以1998-2005年间城市业主维权行动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商品住宅区“业主维权行动”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假定“业主维权行动”,反映的是城市社区日常生活问题性的“小事件”,但可以牵动政府与民间、利益与权利、权利与权力、权利与规则、管制与民主、自治与治理等“大问题”。因此,以“业主维权行动”这种商品住宅区日常生活事件切入,可以对当代中国公共政治发展进行必要的理论省察。 为此,本研究以发生在深圳商品住宅区的两例“业主维权行动”为研究文本,以客观描摹、对比分析、交替叙事、互相印证的“事件——过程”性研究方法,对“业主维权行动”的发生机制、对象性关系、演进逻辑、行动指向等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力图再现商品住宅区日常公共政治生活的原生形态,阐释其产生的公共政治价值。 本研究认为“业主维权行动”,主要是商品住宅区业主对日常生活发生的“资本侵权”或其他组织侵权问题的“抵制”;是对自身合法权益及应有权利的“维护”和“主张”;同时受利益、权利、规则、秩序的内在关联性制约,以积极行动向公共政治层面延伸。这种“抵制”、“维护”、“主张”和“延伸”,实际是私有产权人在新制度背景下,对日常真实生活处境中产生的要求进行的行动性表达,是私有物业产权人在公共政治舞台上“粗陋”但有生命力的“登场”。其对公共政治发展的价值在于呈现“要求与承认”的权利关系;提出权威规则的民间创制问题;彰显“是公民”与“做公民”统一的公民行动精神。

龚文君[8](2017)在《小产权房问题及“转正”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产权房作为中国特色产物已存在将近二十年。在集体土地不得出让、转让、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任何建设需要使用土地必须申请使用国有土地的法律、政策约束下,小产权房因敢于公然违背国家、法律意志而一直被政府部门视为非法主体并欲拔之而后快,只是强大的住房刚性需求以及小产权房和集体土地的你情我愿,使得这一违法主体不仅没有被政府清理掉,反而在农村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以星火燎原之势快速发展壮大。早在2012年就有调研数据显示,1995年到2010年全国共新增小产权房面积7.6亿之多。现在社会上,一边是购房者急切盼望小产权房转正的心底呼唤,一边是国家有关部门严禁小产权房建设和买卖的三令五申。如何去评判这一巨大的社会问题尤其是该如何解决成为了急需研究的课题。为了探究小产权房为何被认定为违法,本文通过重塑合法宅基地房的产生过程并进行比较得出:小产权房违反了国家规定的宅基地只能供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使用和城市居民不得到农村建设和购买房屋的要求。由于无法获取国土部门和房管部门颁发的合法大产权,自然也就得不到法律的保障。可是,没有法律保障的事物却如此受欢迎,必然有着其深层的原因。本文通过对小产权房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挖掘,发现它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急剧转型、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迁移和城镇化作用力逐渐显现的社会大背景下,它的产生似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本文从民众建设和买卖小产权房的行为动机进行分析,发现它也是“个人利得最大化”人性驱使的必然结果。面对这个“必然的产物”,有必要去重新对它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审视。为了还原小产权房的真实面目,本文事实求是地对小产权房的正面作用和反面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小产权房在解决普通民众住房需求、平抑商品房价格、实现农民致富、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及推动小城镇发展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它也存在侵害国家利益、损害政府和法律权威以及制造矛盾隐患的不良行为。对于小产权房被诟病的违法问题,本文也从法律和法理角度分别展开论证,并得出小产权房违法事实客观,但违法理由不充分的结论。同时,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小产权房,本文专门针对“生养它的母亲”——小城镇这一最有发言权的对象进行了侧面了解。发现其在破解小城镇发展困境、刺激小城镇发展进而推动城市群发展巨轮方面有着惊人的能力。为了明确小产权房的去路,本文从现实上存在的三条路径:全部拆除、继续搁置和采取措施合法化,分别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全面拆除不可行、继续搁置也不可能,只有采取措施合法化的结论。根据问题解决宜早不宜迟的思路,在确定合法化的路径后应尽快构建小产权房的转化对策。小产权房由于兹事体大,处置不当就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本文在对策设计时首先明确了“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确保购房者总利益不减少、确保集体利益不减少、确保宅基地本质不改变”这四个基本原则。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借鉴“增减挂”、“占补平衡”、“产权共有”等成功案例的思维方式,学习余江县正在开展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精髓,根据城市居民和农民两类不同购买对象的不同属性,创新性的提出了“宅基地置换”模式和“商品房置换+政府收购”模式的解决对策。

刘会娟[9](2020)在《小产权房存在的问题及合法化途径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小产权房多年以来一直是社会议论和关注的焦点,我国目前的法律对其也作出了种种的限制,认为小产权房是违法建筑。但是小产权房因为其低廉的价格受到了广大购房者的追捧,如果过分强调它的"违法性"而对其进行强拆,也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所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可以通过分类解决、稳定房价以及集体土地所有制改革等措施来实现小产权房的合法化。

白雨露[10](2020)在《就地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就地城市化是乡村振兴的特殊路向。区别于其他的城市化模式,就地城市化给乡村社会带来了价值困惑、文化断裂、村落终结等特殊问题。这些问题投射到教育领域,使得就地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教育亟待解决发展特色缺失、社区互动缺失、家长教养缺位、学生动力缺乏等具体问题。与此同时,当前乡村教师承担的实然社会责任却无法满足就地城市化背景下教育发展的特殊需要,国内外学术界对就地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也少有研究。因此,探讨就地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培育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教师社会责任是促进乡村学校转型的重要支点,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培育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作为乡村社会转型的见证者和亲历者,“熟人”身份使得“我”更容易描绘就地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社会现状与乡村教育问题。作为一名本科阶段社会学专业的“困惑者”、硕士阶段教育学专业的“入门生”以及即将成为城镇教师的“候选人”,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之后,“我”开始思考乡村教师在就地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责任,并试图通过本研究探寻其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可能路径。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主要对研究的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重难点和创新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的内涵解析。本部分以厘清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相关概念为前提,遵照“从普遍到特殊”的原则,主要分析责任、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感,以及乡村教师社会责任、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等基本概念,并对“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一词所涉及的责任内容、责任范畴、培育特点等要素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所谓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将法律、道德、职业、社会期望等要求内化于心而形成的主观认识、内心体验以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是乡村教师对自身在社会发展中所承担责任的认知,反映着乡村教师从社会责任行为到社会责任意识的认同,体现着乡村教师的贡献与使命。第三部分就地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教师的社会责任。本部分运用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和个案访谈等方法,对就地城市化这一特殊背景下乡村社会转型样态、乡村教育发展问题、乡村教师的应然与实然社会责任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就地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教师的实然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乡村社会的消防员、乡村学校的公务员、乡村学生的督导员等,其应然社会责任主要包括城乡文化的融合者、社区互动的组织者、家庭教育的帮助者、学生成长的摆渡人等。第四部分就地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主要依据。本部分从理论依据、政策依据、现实依据三个方面,对就地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主要依据进行了分析。理论依据包括社会学中角色与责任的规定性、伦理学中自由与责任的统一性、心理学中社会责任感“知情意行”的统一、教育学中师德规范的要求;政策依据包括关于乡村教师的专题政策、关于师德建设的主题政策、关于教师责任的重要讲话;现实依据包括就地城市化背景下的道德危机与教育问题以及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承担的现实问题。第五部分就地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基本路径。本部分以社会学视野下的身份认同、伦理学视野下的德性伦理、心理学视野下的地方情感以及教育学视角下的师德师风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路径。主要路径有重拾角色价值、厘清责任边界;坚定教育信仰、唤醒责任自觉;增强地方认知、丰富情感体验;内化职业规范、转向教师关怀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社会学家多将农民市民化的完成视为城市化的终点。从本研究来看,就地城市化区域在社会面貌上虽与乡村大不相同,但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社区内的社会关系、治理体系等都与市民存在较大区别,其农民身份仍处在漫长的市民化过程,也将以文化意义长期存在。因此,面对任教区域“半城市化”与“城乡结合”的社会实质、面对尚未完成市民转型的学生及其家长,本文依旧使用“就地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教师”这一概念,以此特指在就地城市化进程中,为乡村教育转型与变革做出重要贡献的教师们。

二、商品房开发:出路何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商品房开发:出路何在?(论文提纲范文)

(1)小产权房的出路何在——基于产权经济学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小产权房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现实困境
    (一) 历史背景
    (二) 现实困境
        1. 供求悖论
        2. 制度困境
        3. 利益分配困境
        4. 治理困境
四、小产权房问题的本质是产权制度问题
五、小产权房的出路:产权的分解与组合
    (一) 产权状态描述
        1. 一般产权的描述
        2.“规划指标权”的引入
    (二) 产权的分解
    (三) 产权组合
        1. 所有权的组合
        2. 使用权的组合
    (四) 产权规则的创新
    (五) 新产权规则的解释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2)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理论突破和法律路径——结合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平等入市进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产权房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其引发的社会矛盾
    ( 一) 小产权房问题的现状
    ( 二) 小产权房问题的原因
    ( 三) 小产权房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
二、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理论瓶颈和突破
    (一)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理论瓶颈
        1.小产权房虽然违法但有其合理性
        2. 法治的威严和统一决定了政府难以承认小产权房
    ( 二) 解决小产权房合法地位的理论突破
        1. 承认小产权房合法地位的理论依据
        2. 禁止集体进行土地开发缺乏理论依据
三、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路径及其比较
    ( 一) 两种路径及其比较分析
    ( 二) 路径选择后的配套措施
结语

(3)我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进路
第一章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一般阐释
    第一节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源起
        一、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嬗变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演化发展趋势
        三、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设定的历史背景回溯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功能及特性
        一、宅基地使用权概念及特征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功能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属性
第二章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现实困境
        一、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发展现状描绘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现实困境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时代变迁: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构的社会生活图景变迁
        二、功能演化: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性功能凸显
        三、供给不足: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供给不足
第三章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改造路径
    第一节 现代化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改造的必要性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改造的可行性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理论研究的现状
        一、宅基地使用权理论研究梳理
        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理论争鸣
    第三节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实践
        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改造的出路
第四章 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解读
    第一节 生成逻辑:源于实践的宅基地“三权分置”
        一、实践创新: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生成
        二、语义逻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语言表达
    第二节 语词转换:政策文本中的宅基地“三权分置”
        一、文本分析:政策文本中的宅基地“三权分置”
        二、冲击与回应: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理论溯源: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理论基础
        一、理论梳理: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理论依据
        二、法权建构: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民法学基础
第五章 “三权分置”下集体所有权的立法表达
    第一节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生成及性质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生成溯源
        二、集体所有权属性的理论梳理
        三、集体所有权属性的多维度思考
    第二节 集体所有权的现实困境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困境
        二、“三权分置”对集体所有权的冲击
    第三节 落实集体所有权的法制回应
        一、明确集体所有权归属主体
        二、完善集体所有权的实现机制
        三、赋予集体所有权完整的权能
第六章 “三权分置”政策中资格权的法治因应
    第一节 宅基地资格权的法律属性
        一、宅基地资格权的内涵认知
        二、宅基地资格权的性质厘定
        三、宅基地资格权是集体成员权表现形式
    第二节 宅基地“三权分置”下的集体成员权表达
        一、我国集体成员权制度的生成与性质
        二、集体成员权的权能
        三、作为成员权的宅基地资格权的法制回应
第七章 “三权分置”政策中使用权的法实现
    第一节 “三权分置”视野下的宅基地“使用权”
        一、分置的使用权的法律属性
        二、“三权分置”的四权实现
        三、“三权分置”政策下放活宅基地使用权
    第二节 使用权“适度放活”的实现路径
        一、宅基地使用权“适度放活”的实现路径
        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的实现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4)我国土地管理权行使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二)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进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进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及行使基本理论的厘清
    第一节 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基本理论
        一、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的概念重释
        二、我国土地管理权的历史演进分析
        三、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的正当性解释
    第二节 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行使基本理论
        一、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的行使类型
        二、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的行使主体
        三、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的行使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行使的失灵及诊断
    第一节 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行使的失灵
        一、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擅自变更农用地用途管制
        二、地方政府违反土地开发许可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擅自变更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土地管制
        四、土地征收权行使带来的资源非优化配置与社会纠纷
    第二节 学界对失灵的诊断与处方
        一、单一的公法方式
        二、单一的私法方式
        三、折中方式
    第三节 对学界诊断与处方的反思
        一、单一公法方式不能根本上解决失灵现象
        二、单一私法方式不具有可行性
        三、折中方式的可取性与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土地管理权行使方式的转变:由公法迈向公私法合作
    第一节 公私法基本理论
        一、公私法二元区分制度的产生和确立
        二、公私法二元区分的基本标准
        三、对公私法二元区分的反思与超越
        四、正确对待公私法关系的现代境遇——对立与合作
    第二节 土地管理权行使方式域外经验考究:公私法合作
        一、英美法系土地管理权行使的公私法合作方式
        二、大陆法系土地管理权行使的公私法合作方式
        三、评析
    第三节 我国土地管理权行使方式之公私法合作的诉求与趋势
        一、单一的方式被实践证明不可取
        二、公私法合作顺应土地管理权市场化方向改革的内在诉求
        三、公私法合作符合现代社会行政法发展的基本趋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土地管理权行使方式之公私法合作的具体方案
    第一节 土地规划权行使方式
        一、容积率指标的行政计划配置
        二、容积率指标的市场化交易
    第二节 土地用途管制权行使方式
        一、土地开发权限制
        二、土地开发权交易
    第三节 土地开发许可权行使方式
        一、用地指标的行政计划配置
        二、用地指标的市场化交易:“地票”交易模式
    第四节 土地征收权行使方式
        一、土地征收决定的行政行为
        二、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的市场化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土地管理权行使方式之公私法合作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第一节 容积率指标交易的法律规制
        一、容积率指标交易的法律性质
        二、容积率指标交易的法律调整
        三、容积率指标交易风险的法律防范
    第二节 土地开发权交易的法律规制
        一、为何需要确立中国特色土地开发权
        二、土地开发权与土地发展权的区别及法律意义
        三、土地开发权的法律性质定位
        四、土地开发权交易的法律调整
    第三节 “地票”交易的法律规制
        一、“地票”交易的法律性质
        二、“地票”交易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关系
        三、“地票”交易风险的法律防范
    第四节 土地征收权法律制度的完善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博期间学术成果简介

(5)格式条款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三、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一) 本文主要创新点
        (二)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格式条款规制目标的再认识
    第一节 从卡尔多-希克斯改善到帕累托改善: 契约自由原则要求的再造
        一、格式条款对契约自由原则的冲击
        二、帕累托改善的形式证成
        三、格式条款规制的正当性基础之一: 意思自治的维护
    第二节 格式条款的博弈分析:契约正义原则要求的再造
        一、格式条款对契约正义原则的冲击
        二、合作剩余分配的异化
        三、格式条款规制的正当性基础之二: 给付均衡的矫正
    第三节 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目标下的国家模式
        一、公法路径与私法路径二分法的勘误
        二、国家模式与市场模式二分法的勘误
        三、由事后监管向事先监管的延伸
    第四节 规制范围的限定:司法实践与交易实践视域下的格式条款
        一、格式条款的认定标准
        二、格式条款法律性质的基本理论
        三、格式条款的法经济学解读
        四、规制单位:格式合同亦或格式条款
        五、格式条款规制的层次化要求
第二章 我国格式条款法律规制实态
    第一节 格式条款的《合同法》规范逻辑
        一、第39条第1款与第40条关系辨析
        二、第40条与第52、53条逻辑关系的辩证分析
        三、第40条与《合同法解释二》第10条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以《合同法》为依据的格式条款司法审判实态
        一、最高法院的监管逻辑:动态均衡的实践
        二、地方各级法院的监管逻辑:信息规制的强化与异化
    第三节 格式条款的其他部门法规制路径
        一、格式条款的消费者法规制路径
        二、格式条款的保险法规制路径
        三、格式条款的反垄断法规范路径
第三章 格式条款信息规制理论的反思与修正
    第一节 市场机制的异化:传统磋商程序之困境
        一、有限理性下的消费者认知局限
        二、有限理性下的消费者决策困境
        三、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理性忽略”
        四、逆向选择模型:低质量格式条款的生成机制
    第二节 信息规制标准:格式条款提供方的提示与说明义务
        一、格式条款提供方的提示义务
        二、格式条款提供方的说明义务
    第三节 信息披露的层次化改进
        一、以条款显着性为标准
        二、以条款异常性为标准
        三、以实证研究为标准
    第四节 信息规制的实质化改进
        一、标准化信息提供
        二、信息加工手段的创新:第三方机构与质量评级
        三、合同创新:格式合同的“组合式”/“菜单式”设计
        四、电子商务中电子格式条款的披露创新
    第五节 信息规制的法律效果
        一、未成立与无效之辩
        二、提示与说明义务作为成立要件之证成
    第六节 软家长主义助推与信息规制之配合
        一、软家长主义助推的决策辅助功能
        二、信息规制与助推的适用范围厘定
        三、助推的具体适用方法
    第七节 信息规制与法律行为法的分工
        一、法律行为法的功能定位与规制立场
        二、信息义务的标准:以法律行为法为参照
        三、信息规制的功能性重构
第四章 格式条款的内容控制理论
    第一节 传统型与现代型内容控制规范的适用
        一、格式条款内容控制规范的立法体例
        二、我国传统型与现代型内容控制规范体系
        三、合同亦或条款——内容控制规范群适用范围的划分
    第二节 格式条款内容控制的特别规范
        一、不当条款进路的具体化:合同法第40条
        二、公平原则的适用:合同法第39条第1款
        三、免责条款的特别规则:合同法第53条
    第三节 一般内容控制规范及合同法基本原则的适用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
        二、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
        三、显失公平原则的适用
        四、商事交易特殊规则的适用
第五章 格式条款的解释规则
    第一节 大陆法系格式条款解释规则:以客观解释为原则
        一、意思主义与表示主义之争
        二、客观解释规则:以通常理解为解释
        三、不利解释规则
    第二节 美国法上的格式条款解释规则:非情境化标准
        一、合同解释的基本原则: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第211(1)条
        二、格式条款解释原则: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第211(3)条
第六章 格式条款的事先性审查:最低质量标准路径
    第一节 双重规制路径的功能界限
        一、信息规制效果的局限性
        二、内容控制效果的局限性
    第二节 规制逻辑的结构性转变:事先性标准的优越性
        一、基于规制成本的优化选择:由事后规制到事先规制
        二、对于规制技术的优化选择:规则与标准的折衷
    第三节 最低质量标准制定的制度尝试
        一、格式条款的备案制度
        二、格式条款标准化的尝试
    第四节 格式条款最低质量标准的建构模式
        一、双重质量标准结构的设想
        二、格式条款最低质量标准的运用模式
        三、各国格式条款监管机构与监管立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违法合同的效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动因
    二、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三、研究状况
    四、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违法合同的“法”规范:强制性规定
    第一节 强制性规定的概念诠释
        一、强制性规定的范围
        二、相关概念辨异
        三、强制性规定的祛魅
    第二节 强制性规定类型化的演变
        一、类型化的现实性
        二、类型化的追根溯源
        三、类型化继受的缺失
    第三节 类型化既存问题成因
        一、法源误区
        二、储备不足
        三、识别路径指示不明
    第四节 二分法类型化的适用功能
        一、二分法类型化的功效
        二、二分法类型化的考量
        三、类型化精准目标的践行
        四、未入典并不是废弃
    小结
第二章 违法合同无效规则的判断理论
    第一节 违法合同无效规则的历史演化
        一、无效合同的起源
        二、民法总则第153条对无效合同规则的影响
        三、我国无效合同规则发展趋势
    第二节 违法合同无效规则的建构基础
        一、民法学基础:公平
        二、伦理学基础:良知
        三、哲学基础:正义
        四、经济学基础:效率
    第三节 违法合同无效规则的理念
        一、首要需求:交易秩序之维护
        二、必然结果:契约自由之保障
        三、内在目的:鼓励和促进交易
    小结
第三章 违法合同效力的司法识别
    第一节 司法识别误区
        一、裁判文书适用法律条文不规范
        二、合同无效认定扩大化
        三、强制性规定类型识别错位
        四、合同无效判定依据不当
        五、适用诉讼时效认知不一
    第二节 无效合同司法识别误区的成因
        一、忽视法律适用
        二、强制性规定滥觞
        三、强制性规定类型识别不清
    第三节 无效合同识别误区之矫治方法
        一、清理限缩强制性规定
        二、慎重判定违法合同无效
        三、确定存疑推定有效规则
    小结
第四章 违法合同的特例:嗣后补正合同效力
    第一节 嗣后补正合同创设的必要性
        一、嗣后补正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二、嗣后补正合同现存困境
        三、嗣后补正合同缺失性
    第二节 域外启示
        一、违法合同未必无效
        二、违法合同嗣后补正效力的法益权衡
        三、违法合同有效的法律后果不足为鉴
    第三节 嗣后补正合同的性质
        一、嗣后补正合同异于合同效力补正
        二、嗣后补正合同不同于无效合同转换
        三、嗣后补正合同的有效性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日常生活的政治逻辑 ——以1998-2005年间城市业主维权行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视角与假设
    三、研究策略与方法
    四、基本结论与叙述框架
第一章 业主生活的历史背景
    一、城市土地制度改革
    二、城市商品住宅区兴趣
    三、物定管理引入
    四、新权利关系
第二章 日常生活隐蔽的危机
    一、卖“楼花”和“入伙”
    二、“货不对板”和“蚕食”
    三、事件引发冲突
第三章 业主组织与资源动员
    一、“业委会”与“临时联络小组”
    二、“问卷调查”与“公开信”
    三、“维权从投诉开始”
    四、行动经费筹集
第四章 业主组织与资本组织博弈
    一、商议僵局
    二、业主“集体诉讼”
    三、地产公司诉业主“侵权”
    四、“游戏法律的闹剧”
    五、转机和困境
第五章 从利益诉求到权利诉求
    一、“红线图内寸土不让”
    二、业主“偷步”
    三、移交“四图”
    四、要求重选“管家”
    五、“无法取生的博弈”
第六章 社区事务的行政干预
    一、行政“确权”
    二、行政主导选聘
    三、妥协的背后
第七章 业主自主与行政管理制冲突
    一、业主自主选聘
    二、“红头文件”权威
    三、一场没有结论的争执
    四、《导则》与《草案》
第八章 业主维权逻辑
    一、日常利益相关性基础
    二、日常生活“问题”导向
    三、主张产权者应有权利
    四、以生成新秩序为根本目标
    五、走向制度性政治参与
第九章 业主维权策略
    一、公共问题化策略
    二、社会性说服策略
    三、集体行动策略
    四、自主行动策略
第十章 业主维权有效性分析
    一、维权有效性
    二、维权目的理性
    三、行动策略合理
    四、宏观制度与地方性
    五、不确定性作用
第十一章 业主维权与公共政治
    一、要求与承认的权利关系
    二、权威规则的民间创制问题
    三、以行动彰显公民精神
参考文献
后记

(8)小产权房问题及“转正”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和原因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3 研究的实践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小产权房概述
    2.1 认识小产权房
    2.2 小产权房发展现状
        2.2.1 小产权房在我国发展情况
        2.2.2 国家对小产权房的态度
    2.3 小产权房的分类
        2.3.1 根据使用的土地分类
        2.3.2 根据开发主体分类
    2.4 产生小产权房的原因
        2.4.1 现实原因
        2.4.2 制度原因
3 小产权房利弊及出路分析
    3.1 小产权房利弊的综合性分析
        3.1.1 小产权房的正面效应
        3.1.2 小产权房的负面效应
        3.1.3 小产权房合法性分析及评价
    3.2 小产权房有益于小城镇发展的专项性分析
        3.2.1 小城镇及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
        3.2.2 小产权房与小城镇发展的内在逻辑
    3.3 小产权房转正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3.1 小产权房转正的必要性
        3.3.2 小产权房转正的可行性
4 小产权房转正的政策建议
    4.1 对策设计的几个重要原则
    4.2 宅基地置换模式
        4.2.1 模式的定义和适用对象
        4.2.2 对策形成的思路和辩证分析
        4.2.3 相关利益群体的有益性分析
    4.3 商品房交换+政府收购模式
        4.3.1 模式的定义和适用对象
        4.3.2 对策形成的思路和辩证分析
        4.3.3 相关利益群体的有益性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就地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重难点和创新
一、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的内涵解析
    (一)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感
    (二)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
二、就地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教师的社会责任
    (一)就地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社会的变化
    (二)就地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教育面临的问题
    (三)就地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教师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就地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主要依据
    (一)理论依据
    (二)政策依据
    (三)现实依据
四、就地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基本路径
    (一)身份认同与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培育
    (二)德性伦理与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培育
    (三)地方情感与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培育
    (四)师德师风与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培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商品房开发:出路何在?(论文参考文献)

  • [1]小产权房的出路何在——基于产权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 刘灿,韩文龙. 当代财经, 2013(02)
  • [2]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理论突破和法律路径——结合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平等入市进行研究[J]. 马俊驹,王彦. 法学评论, 2014(02)
  • [3]我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 程秀建.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4]我国土地管理权行使方式研究[D]. 张先贵. 南京大学, 2014(05)
  • [5]格式条款规制研究[D]. 王俣璇. 山东大学, 2019(02)
  • [6]违法合同的效力问题研究[D]. 王文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7]日常生活的政治逻辑 ——以1998-2005年间城市业主维权行动为例[D]. 孟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2)
  • [8]小产权房问题及“转正”路径研究[D]. 龚文君. 江西财经大学, 2017(03)
  • [9]小产权房存在的问题及合法化途径探析[J]. 刘会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7)
  • [10]就地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 白雨露.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商品房开发:出路何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