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浒》艺术杂谈(论文文献综述)
罗紫鹏[1](2021)在《抉微与论文:清末民初文人对古代小说批评之检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小说创作的增长、西方小说理论的引入,清末民初时期的小说评论空前繁荣,对中国古代小说批评之批评也同时展开。清末民初的批评者一致肯定小说批评的重要价值,在赞赏古代小说批评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也有部分批评者指出古代考索抉微式小说批评、评点辞章式小说批评所存在的问题。在借用西方小说理论概念的基础上,天游、解弢等批评者提出小说批评"以能达作者意旨为贵"、古代小说批评是"论文"而"非论小说"的观点,中国的小说批评也在这些讨论中不断变革,逐渐出现现代意义上的小说理论与批评。
陈智淦[2](2021)在《林语堂评《水浒传》——以赛珍珠《水浒传》英译本序言译文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外学术界并未注意林语堂为赛珍珠《水浒传》英译本(1948年)所写的4200余字的英文序言。林语堂在该英文序言中客观阐述了《水浒传》为何是"一部怒书"的具体原因,又结合历史背景概括了小说的故事源流、文学性质、作者身份和《水浒传》各个不同版本(包括赛珍珠《水浒传》70回英译本)的演变、异同和优劣。该序言是林语堂向国外读者和学术界传递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力见证,也为我们在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视野下评价《水浒传》提供了有益启发。
何勇[3](2021)在《《蜀籁》熟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蜀籁》是四川遂宁人唐枢编辑的四川方言熟语集子,留存了民国及民国以前湖北、云贵、江西和陕西等地与四川方言接触后形成的四川口语实际。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婚丧习俗,社会生产、生活等,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及文化传统,是地区生活史和人文史研究的重要辅助材料。本文对《蜀籁》进行了细致的梳理研究,利用该书中丰富的语言材料,借助田野调查、方言志书和古籍文献等,对《蜀籁》中已消失或行将消失在实际中的部分四川方言熟语条目进行了梳理、阐释。从而可以看到四川人民综合运用比喻、引申、谐音、对偶、双关等修辞手法塑造的一个个极具四川地域特色的方言熟语,展示了四川人民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表现了源远流长的蜀地文化和深厚久远的人文底蕴。
魏丽芬[4](2021)在《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以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及方法为切入点,梳理明清养生学概况和明清涉医小说戏曲概况,总结明清养生学的特点,归纳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希冀探析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之间的关联;通过分析比较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中医养生理论的异同,甄别优劣;探析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对现代养生的启示。方法本论文属于文学与养生学交叉学科文献研究,通过个案研究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重要文本作个案研究,归纳其养生理论和方法。用比较学的方法,对有代表性的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作对比研究。结果本文对涉医题材的明清章回体小说和传奇进行梳理,逐一查阅,厘定符合条件的章回体小说有12部,分别为《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野叟曝言》、《镜花缘》、《醒世姻缘传》、《老残游记》、《绿野仙踪》、《医界现形记》;传奇有8部,分别为:《牡丹亭》、《邯郸记》、《性天风月通玄记》、《巧团圆》、《怜香伴》、《凰求凤》、《意中缘》、《草木传》。梳理养生理论研究概况,分别从上古秦汉时期、魏晋隋唐时期、两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四个阶段概述养生理论发展情况,总结明清养生学的特点:重视药饵和饮食养生、重视老年养生、运动养生术形成体系、重视命门保养、养生方法简要易行。通过对明清涉医小说戏曲逐一研究,分析其中蕴含的养生理论与方法,归纳整理为八个方面。关于饮食养生理论,主要体现在食疗、节制饮食、饭后消食、体虚调养等。关于医药的养生理论,主要体现在治未病、疾病诊治和瘟疫防治等方面。关于茶酒养生理论,分别体现在:茶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具有提神醒脑、健胃消食、养颜美容、解酒健脾等功能;酒具有疏通血脉、祛风驱寒的作用,同时可以作为药引,或制成药酒后,更能增强酒的补益之功或行血之效。关于节欲养生理论,主要包括纵欲伤身、房中术等方面。关于情志养生理论,主要体现在七情致病、七情调理等方面。关于运动养生理论,主要体现在武术、气功、游赏等方面。关于节令习俗养生理论,主要体现在节气时令养生和传统习俗养生方面。关于人生箴言养生理论,主要包含小儿喂养、读书、做人、修炼、节欲等方面。通过对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进行比较,发现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有很多相同之处,体现在药饵与饮食养生、老年养生、节欲养生等方面。二者不同之处在于: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中基本不涉及命门养生;关于养生术方面,明清涉医小说戏曲主要体现在武术、气功修炼,除《金瓶梅》提及按摩导引,《红楼梦》提及导气之术,《绿野仙踪》提及导引之法,其他很少涉及导引术;明清涉医小说戏曲不仅注重老年养生,更注重女性养生,因为女性是明清小说戏曲描述和关注的主要对象;关于节令和习俗养生方面,明清涉医小说戏曲涉及较多,中医养生书籍中偶有记载,不够全面;明清涉医小说戏曲中关于人生箴言养生包罗万象,涵盖养生保健、做人道理、修炼等,而中医养生理论主要包含医师箴言,关于疾病治疗、养生保健。通过比较,甄别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和方法的优劣,用于指导现代养生。探析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对现代养生的关照,为现代养生提供借鉴和参考,为现代社会提供一种生活方式,为传承传统养生文化提供一种范式。结论从哲学的角度而言,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之间存在关联,两者之间拥有共通的哲学思维:天人合一和阴阳学说。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看,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具有的社会功能——以文养身、以戏代药,与中医养生理论的社会功能一致。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大体一致,也有不同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偏重从中医学角度来探讨,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则偏重从文化学、社会学角度来阐发;中医养生典籍偏重专业知识,供世人潜心学习;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偏重文学艺术,供人们阅读欣赏。因体裁不同,明清小说戏曲善于描述生活、表现人生,因而更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更能真实地反映出明清时期广大民众的养生状况。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比较而言,更多涉及文化层面,具有文化养生的功能,且因小说戏曲文学体裁的因素,更加具备警世、批判等社会功能,这是它的可取之处。其不合理之处在于明清时期的某些社会习性,如贪酒、纵欲等。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现代社会健康养生提供指导,为传统养生文化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范式,丰富了传统文化研究领域,对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申雨静[5](2021)在《《星期》与1920年代通俗文学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星期》是1920年代通俗文学期刊的代表,于1922年3月5日出版,主要由着名通俗作家包天笑负责主编工作,本刊“在世”时间比较短,前后一共发行不到一年,在1923年2月11日停刊,共出版50期。《星期》是一份小型综合性周刊,每周日刊发一期,售价一角,由大东书局负责印刷和发行销售。第一章对《星期》整体进行简要的概述。首先是《星期》的刊发情况,其中介绍了创刊的文化背景、出版过程、出版时间和销量。其次,《星期》的整体印刷甚是精美。在第二节中,详细分析了《星期》的封面和插图。根据图画内容,封面可大致分为三大类。同时封面和插图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和本期所发表的作品内容密切相关,呈现出明显的“图文互动”。第三节论述了《星期》的营销方式和广告,这是《星期》销量不断攀升的重要因素。最后介绍了《星期》高水平的作家队伍,不仅有包天笑、毕倚虹等老牌作家,还有张无诤、伊凉等后起之秀,也有彤影女士、恽玉等女性作家。正是《星期》上这些作家,用自己优美的文笔,创作了丰富多样的作品,组成了《星期》这部绚丽多彩的文学杂志。第二章通过和包天笑之前主编的刊物做比较,如《小说画报》等,探究包天笑主持《星期》时编辑方针的变与不变。他办刊一贯坚持有明确的读者定位、紧随社会热点、关注社会问题和不同流俗的办报风格。同时在编辑《星期》时,编辑策略又有所调整,不仅与读者交流沟通增多,还取消了具体栏目设置。这与当时文学消费市场的变化有密切关系。第三章首先介绍了1920年代文学和文学消费市场的变化。面对调整之后的市场,通俗杂志的面貌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通俗文学的决战在市场,谁更多地占领了市场,谁就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星期》的“小报化”特点就是包天笑为扩大销量而采取的策略。《星期》在栏目设置和选择登载夸张化、标题化的作品同小报类似,但这部分作品在其中占比较小。所以《星期》只是有些小报的特点,而非小报。同时,与之前在论战中保持沉默不同,通俗作家开始以《星期》为阵地,对新文学家的批判有所回应,不过大都比较平和理性。第四章主要探究《星期》与1920年代通俗文学的创作之间的关系。首先是围绕《星期》开展的理想小说、婚姻问题、侦探小说、生育问题、婢妾问题和武侠小说这6次主题征文活动,不仅扩大了《星期》的知名度,增加销量,发现了许多优秀作品,还发掘出一些文坛后起之秀,并且这六个主题是之后通俗文学创作常见的主题。同时在《星期》中常见的作品类型,如社会、言情、武侠、侦探小说等,也体现了1920年代通俗文学创作的趋向:社会性小说增加;言情小说创作侧重面的有所变化,欢情比重上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星期》中刊登的武侠小说,通过开展武侠征文,不仅宣传了这一文学类型,还发掘了一些善作武侠小说的作家,如向恺然等,间接推动了通俗文学1923年武侠热潮的到来。总之,《星期》杂志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和研究价值。它推动了1920年代通俗文学的发展,是研究1920年代通俗文学发展绕不开的一本刊物。
吕玥茜[6](2021)在《论早期中国侦探小说中的侦探形象》文中认为早期中国侦探小说中的侦探形象虽然脱胎于西方侦探小说,但在几十年的本土化发展中造就了与西方侦探形象不同的人格、精神特征。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济世情怀、侠义精神,时而流露出来的清高淡泊、寄情山水、超然于世的处事态度,以及针砭时弊、审视社会,面对深陷泥淖的国家感到焦虑无力的一面,都体现出早期中国侦探小说中侦探形象不同于西方古典侦探小说中侦探形象的独异之处。在构建这些侦探形象的时候,作家都沿袭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塑造个性化人物形象的方式,使用了中国古典文学中表现人物的常用手法。通过研究早期中国侦探小说中的侦探形象,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侦探小说虽缘起于对西方侦探小说的模仿因袭,但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具有了很强的“中国化”特色。本文分六章来论述早期中国侦探小说中的侦探形象。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明确了早期中国侦探小说的概念,界定了研究的范围和梳理了研究的现状。第二章主要讨论早期中国侦探小说创作的生成基础。中国侦探小说创作的生成基础主要有两个,一是启蒙思潮下西方侦探小说的引进,二是公案小说与侦探小说的融合。第三章主要将早期中国侦探形象进行分类研究,一共分为三类:私家侦探、业余侦探和侠盗侦探。第四章主要结合中国传统审美趣味和儒墨文化对人物形象的影响,概括出早期中国侦探形象的传统特征分别为:坚守道义的济世情怀、扶弱兼爱的侠义精神、谦逊淡泊的人生态度和纵情山水的生活情调。第五章主要结合特定时代下的社会历史语境,探究侦探形象反映的时代特征,分别是:危急存亡之下高涨的爱国救亡情绪,以及物欲横流中日益加深的现实焦虑。第六章试图挖掘作家在塑造侦探形象时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作家用古典元素和现代元素的交织,塑造出有中国特色的侦探形象;以及采用皴染手法层层递进,渲染出中国侦探独特的形象特征。结语部分立足于学界对中国侦探小说源流问题的争论,提出早期中国侦探小说具有民族性特征,中国侦探具有独特精神气质和道德观念。而在当今西洋文明的继续冲击下,中国侦探小说乃至中国文学文化应当如何吸收国外精华的同时保留自身的文化特性,这一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思考。
张蓬[7](2021)在《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新式教育制度、白话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新文学作品教学等方面的分析,发掘新文学在酝酿、发生、发展中与“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影响。“新文学”借助教育制度奠定了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通过国文教科书编写加速了传播,影响了学生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同时“新文学”也全面推动了国文教育改革,加快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学创作、经典形成等方面。为了清晰地呈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双视角,以国文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经典形成,旨在通过以上分析促进当下文学教育中对“新文学”作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选择,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等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五章,尝试从现存国文教育制度文件、发行量大且出版权威的代表性国文教科书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史料分析,探究中学“国文教育”与“新文学”之间在文学传播、知识生产、经典形成、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章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制度演变的考察,论证了学制和教育宗旨的变迁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的媒介、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双潮合一”,确立了“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地位。第二章以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传播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文学如何通过国文教科书进行传播。其中政府教育部门的权力、教科书编写者的个人兴味制约着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筛选,也影响了新文学知识的生产。从1920年代“新文学”开始进入国文教科书,到1940年代战争背景下,“国定本”以党化教育的名义对新文学作品的排挤,再到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坚决选用新文学作品以反抗“国定本”的压制,都体现了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经典化形成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新文学对国文教学改革的促进。从“问题教学法”、“道尔顿制”实验到“精读”“略读”法,新文学选文帮助国文教育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新文学也促进了国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改革,教科书中的新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文,不仅促进了学生现代文体意识的形成,也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被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得到了考试制度的官方认可,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第四章分析了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与国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新文学作家倡导白话文,自主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带去新文化、新思想。从教经历也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他们将自己的教育理想诉诸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新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加速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章探讨了国文教育在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现代语文教科书中那些不可缺少的现代文学“经典篇目”,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经典本质外,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还有教育、政治等其他外部力量的参与,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对于“新文学”来说,“国文教育”是一个最佳的传播途径。清末以降的学制改革和教育宗旨演变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领域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教育的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新文学与国文教育的全面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借助国文教育这一途径,推行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审美观念及书写范式的形成。但是受到教育权力机制的约束和教育者个人视野及志趣的影响,国文教育对新文学存在着“限制性”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文学促进了国文教学改革,引领了民国教育的新风尚,加速了其现代化进程。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新文学选文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文体意识,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国文教育中被强化,新文学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典”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赵普光[8](2021)在《精神生成的文化根须——鲁迅书话及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的一生都与书密切相连。他在读书、搜书、写书、编书、校书等过程中,与书结缘。检视鲁迅留下的数量非常庞大的书话不难发现,鲁迅以其远见与风姿,卓然屹立于现代文坛书林。他的书话属于别样的世界。鲁迅书话的体例、格调既熔铸古今,又自成体系。更为重要的,鲁迅书话体现出其独特的阅读趣味、思想取径及文化取向。书话是观照作家精神生成的文化根须的重要通道,在此意义上,以书话为镜可以窥见鲁迅如何成为鲁迅的某些密码。
杜雨桐[9](2020)在《《铁旗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铁旗阵》为清宫所制之连台本戏。本文以文献学方法为基础,结合传世剧本和档册记载,对其相关情况进行研究,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通过对学术界截至目前关于清宫承应戏研究状况的回顾,找准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清宫连台本戏《铁旗阵》。进而从清宫戏曲史料的发现与整理、清宫连台剧目的关注与着录、清宫连台本戏的探究及开掘等三方面,在清宫戏整体研究的大环境中聚焦至《铁旗阵》研究本身,用更为宏观的历史视角、更为多元的立体洞见、更为贴近内廷演剧实际把握其在清宫中的搬演情况。第二章,从创作背景、编制时间、剧本体制、题名意旨等四个方面,基本廓清《铁旗阵》相关外围问题。在历代宫廷演剧不断由礼乐传统向个人娱乐递变发展的背景下,此种趋势在清宫臻至巅峰。为满足娱乐观赏需要,清宫编制了包括《铁旗阵》在内的大量连台本戏。《铁旗阵》的编制也蕴含着宣传伦理道德的宗旨在其中。第三章,从存世剧本和剧本改编两个方面,对《铁旗阵》剧本的相关情况进行系统梳理。首先,对目前所能看到的《铁旗阵》之六部总本、两部曲谱、一部串关、五部题纲、十部串头(排场)、一部角本等六种不同类型演剧用本,进行全面详细梳理,考证其大体使用年底。其次,对昆弋本《铁旗阵》和乱弹本《铁旗阵》之异同,特别是二者在所唱曲目和剧中人员数量方面的差别进行比较。第四章,从演出记录、舞台调度、动作程式等三个方面,对《铁旗阵》的演出情况进行梳理。在纠正《清升平署存档事例漫抄》《清升平署志略》关于《铁旗阵》演出情况载录的错讹基础上,根据清宫升平署档案中所载,结合前文关于存世剧本的考证,对《铁旗阵》在清宫中的文献记载进行补充。目前,见有确切记载的《铁旗阵》演出共有六次,其中道光朝四次、咸丰朝一次、光绪朝一次。第五章,《铁旗阵》和《昭代箫韶》同为清宫连台本大戏,亦皆敷衍杨家将之故事,且二者之间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这在清宫连台本戏中可谓独树一帜。国图本《铁旗阵》被一分为二,成为目前通常所见之《铁旗阵》和《昭代箫韶》。对比其与《昭代箫韶》之相关出目,可见《昭代箫韶》经过调整关目、修改曲目、润色宾白、变换人物、添加穿戴等五方面的修改。
钟闻[10](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提出
二、《水浒》艺术杂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浒》艺术杂谈(论文提纲范文)
(3)《蜀籁》熟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蜀籁》简介 |
1.2 《蜀籁》研究现状 |
1.2.1 《蜀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蜀籁》语言背景及方言熟语文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意义 |
1.4 本文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蜀籁》熟语概述 |
2.1 惯用语 |
2.2 谚语 |
2.3 歇后语 |
2.4 其他 |
第三章 《蜀籁》熟语文化内涵 |
3.1 《蜀籁》反映的地方文化风俗 |
3.1.1 婚俗 |
3.1.2 丧俗 |
3.1.3 其他风俗 |
3.2 《蜀籁》反映的社会生产生活 |
3.2.1 社会生产 |
3.2.2 社会生活 |
3.2.3 娱乐方式 |
3.3 《蜀籁》反映的生活智慧 |
第四章 《蜀籁》所辑方言本字考 |
第五章 《蜀籁》熟语例释 |
4.1 三字格 |
4.2 四字格 |
4.3 多字格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养生理论概述 |
1 明清以前养生理论概述 |
1.1 上古秦汉时期养生理论 |
1.2 魏晋隋唐时期养生理论 |
1.3 两宋金元时期养生理论 |
2 明清养生理论概述 |
2.1 明清养生理论形成背景 |
2.2 明清养生理论概况 |
2.3 明清养生学特点 |
第二部分 明清小说戏曲概述 |
1 明清小说戏曲概况 |
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背景 |
2.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介绍 |
2.2 小结 |
第三部分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的关联 |
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哲学思维的相通性 |
1.1 天人合一 |
1.2 阴阳学说 |
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社会功能的相通性 |
2.1 以文养身 |
2.2 以戏代药 |
第四部分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研究 |
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 |
1.1 饮食养生 |
1.2 医药养生 |
1.3 茶酒养生 |
1.4 节欲养生 |
1.5 情志养生 |
1.6 运动养生 |
1.7 节令习俗养生 |
1.8 人生箴言养生 |
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所反映的养生文化状况 |
2.1 明清涉医小说所反映的养生文化状况 |
2.2 明清涉医戏曲所反映的养生文化状况 |
第五部分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之比较 |
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之异同 |
1.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相同之处 |
1.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不同之处 |
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和方法的优劣之处 |
2.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和方法的可取之处 |
2.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和方法的不合理之处 |
第六部分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
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的当代价值 |
1.1 饮食养生——素食营养补元气,粥汤美味益健康 |
1.2 医药养生——女性保健重常识,医学美容贵天然 |
1.3 茶酒养生——常饮香茗醒胃脾,适量饮酒行血气 |
1.4 节欲养生——清心寡欲养真气,养精蓄锐利安康 |
1.5 情志养生——情志平和益身心,七情过激伤五脏 |
1.6 运动养生——舒筋活络调气血,适度运动平阴阳 |
1.7 节令习俗养生——传统佳节添喜庆,节令养生迎吉祥 |
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的启示 |
2.1 为现代社会养生提供范式 |
2.2 为养生学研究提供新视角 |
2.3 为养生文化传承与创新开拓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星期》与1920年代通俗文学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星期》概述 |
第一节 《星期》的刊发情况 |
第二节 《星期》的封面和插图 |
第三节 《星期》的营销方式和广告 |
第四节 《星期》的作家群体 |
第二章 《星期》编辑方针与1920 年代通俗期刊面貌的调整 |
第一节 包天笑一贯坚持的编辑方针 |
第二节 包天笑编辑方针的调整 |
第三章 《星期》“小报化”与1920 年代文学消费市场的变化 |
第一节 《星期》的“小报化”销售策略 |
第二节 《星期》杂志:新旧文学论争的阵地 |
第四章 《星期》与1920 年代通俗文学的创作 |
第一节 《星期》征文活动与1920 年代通俗文学热点主题 |
第二节 《星期》作品的类型化与1920 年代通俗文学创作趋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6)论早期中国侦探小说中的侦探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早期中国侦探小说概念界定 |
1.2 早期中国侦探小说研究综述 |
1.2.1 清末民初至20 世纪40 年代 |
1.2.2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
1.3 关于早期中国侦探小说的侦探形象研究 |
1.4 研究的意义、方法与创新点 |
1.4.1 问题的引出 |
1.4.2 研究的意义 |
1.4.3 研究的思路 |
1.4.4 研究的方法 |
1.4.5 研究的创新点 |
2 早期中国侦探小说创作的生成基础 |
2.1 启蒙思潮下西方侦探小说的引进 |
2.2 公案小说与侦探小说的融合 |
3 早期中国侦探形象的分类 |
3.1 私家侦探 |
3.2 业余侦探 |
3.3 侠盗侦探 |
4 早期中国侦探形象的传统特征 |
4.1 坚守道义的济世情怀 |
4.2 扶弱兼爱的侠义精神 |
4.3 谦逊淡泊的人生态度 |
4.4 纵情山水的生活情调 |
5 早期中国侦探形象的时代特征 |
5.1 爱国救亡情绪 |
5.1.1 科学器物层面的启蒙与反思 |
5.1.2 思想制度层面的改进与调和 |
5.2 现实焦虑 |
5.2.1 民间立场下的反叛与关切 |
5.2.2 伦理失常下的焦虑与渴求 |
6 早期中国侦探形象的构建策略 |
6.1 古典与现代元素的交织呈现 |
6.1.1 通过服饰描写反映侦探心理 |
6.1.2 影像化的动作特写 |
6.1.3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表达 |
6.2 皴染手法层层递进 |
6.2.1 重神轻形 |
6.2.2 正衬反衬 |
6.2.3 环境渲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知识身份”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文学”演变 |
一、晚清学制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奠基 |
二、民初教育改革对“文学教育”地位的确定 |
三、“五四”时期教育制度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强化 |
第二节 新文学与国文教育“联姻” |
一、“言文一致”的必然结果 |
二、文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
三、“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利益共谋 |
第二章 新文学以国文教科书为媒介的传播 |
第一节 192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新文学兴味的体现 |
一、《白话文范》的“新思潮”倾向 |
二、《初中国语文读本》的新文学经典倾向 |
三、《初级国语读本》的“新文学理念”倾向 |
四、编者个人因素对新文学选文编排的影响 |
第二节 193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文学教育”观的转变 |
一、“新思潮”的延续与深化 |
二、“文艺性”的强调与凸显 |
三、从“文学”到“文章” |
第三节 1940 年代国文教科书中新文学的“遮蔽”与“反抗” |
一、“国定本”对“新文学”的有意遮蔽 |
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对“新文学”的坚持 |
三、国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特征 |
第三章 新文学对国文教育改革的推动 |
第一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阅读教学改革 |
一、“人生问题”选文引发“问题教学法” |
二、艺术性选文引发“道尔顿制”教学实验 |
三、新文学教育引发“精读”“略读”改革 |
第二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写作教学改革 |
一、语体文作文观的形成 |
二、写作教学内容的明确 |
三、写作指导方法的转变 |
第三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考试改革 |
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
二、考核内容的改变 |
第四章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创作与国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
第一节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
一、周氏兄弟的“儿童本位”思想 |
二、叶圣陶与朱自清的国文教育观 |
第二节 国文从教经历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以学生为假想读者群的“范文式”创作 |
二、以抒发个人教育理想为目的的创作 |
三、从教经历影响在作家写作风格中的体现 |
第三节 新文学中的“教育书写” |
一、以“教育批判”为主题的创作 |
二、以“儿童为本”的创作 |
三、为教育助力的新文学读物编辑 |
第五章 国文教育视野下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反思 |
第一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 |
一、散文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二、小说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三、新诗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四、戏剧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第二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成因 |
一、符合选文标准 |
二、具有教学价值 |
三、文化斗争需要 |
四、自我经典化努力 |
第三节 国文教育对新文学“经典”产生的影响 |
一、节选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二、删改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三、教学阐释对原作的影响 |
四、教育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文参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及新文学选文篇目 |
后记 |
(8)精神生成的文化根须——鲁迅书话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鲁迅书话的体例 |
1.序(题)跋式 |
2.目录式 |
3.案语式 |
4.文抄体 |
5.杂文式 |
6.书信、日记以及广告式 |
二、鲁迅书话的格调 |
1.学人之文 |
2.文人之学 |
三、鲁迅书话中的版本意识 |
四、知识结构与思想资源 |
五、阅读选择与文化取向 |
(9)《铁旗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 |
第2章 《铁旗阵》剧本编创 |
2.1 创作背景 |
2.2 编制时间 |
2.3 剧本体制 |
2.4 题名意旨 |
第3章 《铁旗阵》版本叙录 |
3.1 存世剧本 |
3.2 剧本改编 |
第4章 《铁旗阵》舞台搬演 |
4.1 演出记录 |
4.2 舞台调度 |
4.3 动作程式 |
第5章 《铁旗阵》与《昭代箫韶》之比较 |
5.1 调整关目 |
5.2 修改曲目 |
5.3 润色宾白 |
5.4 变换人物 |
5.5 添加穿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水浒》艺术杂谈(论文参考文献)
- [1]抉微与论文:清末民初文人对古代小说批评之检讨[J]. 罗紫鹏. 中国文学研究, 2021(03)
- [2]林语堂评《水浒传》——以赛珍珠《水浒传》英译本序言译文为中心[J]. 陈智淦. 闽台文化研究, 2021(02)
- [3]《蜀籁》熟语研究[D]. 何勇.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4]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研究[D]. 魏丽芬.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星期》与1920年代通俗文学的发展[D]. 申雨静.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论早期中国侦探小说中的侦探形象[D]. 吕玥茜.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D]. 张蓬.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精神生成的文化根须——鲁迅书话及其意义[J]. 赵普光. 社会科学, 2021(01)
- [9]《铁旗阵》研究[D]. 杜雨桐. 辽宁大学, 2020(07)
- [10]《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J]. 钟闻. 水浒争鸣, 2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