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台山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培[1](2021)在《河北省野生苔草资源调查引种及宽叶苔草耐阴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苔草属(CarexL.)植物种类丰富,形态多样,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全球苔草属植物种类约2000种,我国超过500种,其中河北省占45种。苔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植株低矮、生长快、抗性强、耐践踏、耐瘠薄等特点,且部分还有着一定的园林观赏性,是我国重要的植物资源。苔草属植物既是优良的草坪草种,又具有较高的牧草价值,同时其园林应用对改善我国地被植物种类单调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对苔草属植物资源开发及利用不充分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结合前人的研究,对河北省内的野生苔草资源进行了调查,同时对调查到的苔草属植物进行引种观测及综合性状评价,并对其中的宽叶苔草进行了耐阴性研究。本次试验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生苔草资源调查研究。通过对河北省内9个调查地点的调查,共发现野生苔草属植物22种并成功引种;调查发现,多数苔草属植物分布在海拔1000-2000m之间,且在河北省内,承德、张家口山区野生苔草分布较为集中;大部分苔草属植物生长在林下、沼泽、水边等较阴湿的环境中,尖嘴苔草、早春苔草、扁秆苔草等少数几种在路旁、草甸等光强较大、较干旱的地方也有分布;苔草属植物大多成丛分布,且部分苔草存在种间或与禾本科植物伴生的情况;野生苔草属植物原生地的土壤中有机质及各类养分的含量均较为丰富,且在中性、弱酸性或弱碱性的土壤中苔草属植物均能正常生长。(2)引种苔草的综合性状评价。通过对22种野生苔草的引种观测及综合形状评价发现,苔草属植物多在3月中下旬左右返青,5月上中旬进入始花期,5月中下旬进入盛花期持续20 d左右,在6月份多数苔草属植物进入末花期,6月上中旬至8月中下旬,苔草属植物开始进入果熟期,并从9月下旬开始逐渐枯萎;多数苔草属植物植颜色鲜亮、质地柔软、绿期长、抗性强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适合在园林中作为地被植物或与其它植物配置应用。如早春苔草、矮丛苔草等适合作为大面积地被植物种植,宽叶苔草、四花苔草等适合用于林下地被植物应用,柄苔草、尖嘴苔草等花期观赏性及丛生能力较强,适合作为观赏草与其他植物配置应用,而毛鞘苔草、鸭绿苔草等生长参差不齐、叶质粗糙、易倒伏、观赏效果较差,不宜在园林中应用。(3)宽叶苔草的耐阴性研究。通过比较不同遮荫处理下宽叶苔草的形态特征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了遮荫梯度对宽叶苔草形态、光合生理及其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荫梯度的逐渐增大,在形态特征方面,随着遮荫梯度的逐渐增大,宽叶苔草的各项形态指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叶绿素荧光参数方面,随遮荫梯度的逐渐增大,宽叶苔草的Fo、Fm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Fv/Fo和Fv/Fm值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能量分配比率方面,φPo和φEo值随着遮荫梯度的增大而增大,Ψo值随遮荫梯度的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φDo的值随遮荫梯度的增大逐渐降低;在比活性参数方面,ABS/RC和DIo/RC值随遮荫梯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TRo/RC值随遮荫梯度的增大而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ETo/RC值随遮荫梯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宽叶苔草的耐荫性较强,适合在70%-90%重度遮荫环境下生长。河北省野生苔草资源丰富,但我们对其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草坪草研究方面。因此我们要重视野生苔草资源的潜在应用价值,对其进行更深更广的研究,使其发挥出更大的园林应用价值。本试验通过对河北省野生苔草资源的调查引种及耐阴性研究,为今后对苔草属植物资源的选育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丰富我省地被植物种类具有重要意义。
王鑫[2](2020)在《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资源调查与评价》文中提出本研究以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生蓝色花卉资源为研究对象,自2018年7月~2019年11月,对该区域内11个资源丰富地点的蓝色花卉资源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将调查中发现的蓝色花卉进行了鉴定和分类,并对其中部分种类进行了繁殖试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区域内共有野生蓝色花卉23科58属86种,含属、种较多的科为唇形科,菊科。单科单属的科有11个,占总科数的47.83%。有42属为单属单种野生蓝色花卉,占总种数的48.84%。区域内草本花卉有77种,木本花卉6种,藤本花卉3种,其中多年生草本超过了全部调查种类的2/3。草本花卉资源种类占有绝对优势。盛花期在6~8月。(2)将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应用价值作为评价指标,下设20个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区域内的86种蓝色花卉进行综合评价,总分值大于4分为Ⅰ级,3.5~4分为Ⅱ级,3~3.5分为Ⅲ级,小于3分为Ⅳ级。结果表明:Ⅰ级有蓝盆花、华北耧斗菜和紫花耧斗菜等14种,这些野生花卉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具有优秀的生态价值和应用价值,可以优先大力推广,使其科学合理的运用到城市绿化中。Ⅱ级包括三花莸、鸭跖草、香薷等33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3)以综合评价结果较高的华北耧斗菜和紫花耧斗菜为例,种子采收于2019年5月,分别在2019年9月和2020年3月进行了种子萌发试验。2019年9月两种耧斗菜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耧斗菜和华北耧斗菜种子成熟后不经过低温打破休眠便可萌发。变温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其萌发均有影响,最佳萌发条件均为200 mg/L的GA3浸泡24 h,光照8 h,昼20℃/夜15℃,发芽率分别为59.33%、48.67%。2020年3月试验结果表明:种子贮藏10个月后,发芽率为0,种子丧失生命力,寿命较短;2019年7月进行大叶铁线莲的扦插实验,发现不同浓度的IBA对大叶铁线莲的嫩枝扦插影响明显,能够明显促进大叶铁线莲的扦插生根,最佳处理为浓度600 mg/L的IBA浸泡30 s,平均生根率、存活率和根系长度分别达到61.67%、61.33%和5.92 mm。
支强,刘坚,赵思思,王瑞泽[3](2020)在《产业链与生态链耦合视域下五台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旅游资源丰富的五台山展开深入调查,并基于产业链与生态链耦合机制对五台山现有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五台山具有开发体育旅游的资源优势,其登山、露营、民俗体育等项目可以为五台山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旨在为当地的体育旅游项目进一步开发提出政策建议。
黄郎[4](2020)在《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贵州省拥有极为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但目前对于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较为薄弱。为掌握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观赏特性、生态地理分布和蕴藏量,摸清其物种格局并分析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贵州城市绿化树种影响的差异性,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以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筛选出开发利用潜力较大的种类,并基于Arc GIS软件对其进行园林绿化区域规划。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省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维管木本植物797种,占贵州省维管束植物科的9.95%,隶属于106科288属,科属数量分别占贵州维管束植物总科属数量的42.06%与16.17%;优势科有23科,优势属有10属,其中裸子植物8科17属30种,双子叶植物94科257属736种,单子叶植物4科14属31种,并涵盖了乔灌藤三类生活型的植物,以乔木型居多,灌木次之,木质藤本最少。观赏用途上48.06%的物种可以用于观花,且观花特性多样,以白色系为主,红色系及黄色系次之,最少的为蓝紫色系花卉;观花期主要集中在春季;花径在1-3cm的观花植物居多,其次是3-5cm、>5cm两类,花相类型以星散花相、团簇花相与线条花相较为主。观叶植物相对观花类较少,观形植物与攀援植物为包含物种数最少的类型,竹类共有18种。从园林用途上看,最丰富的的一类为花灌木类,其次为独赏树、庭荫树类,盆栽及造型类、行道树、防护树、木质藤本类、植篱类相对较少,最少的为地被类与室内装饰类。(2)在水平分布上,贵阳市、黔南州以及铜仁印江、江口等地所含野生木本观赏植物最多,其次为黔东南州南部、黔西南州南部、遵义西北部等地区;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地方如六枝特区、普安、晴隆、镇远、三穗等地,仅有不到60种;主要表现为在原生性较好的区域以及保护区所在区域物种丰富度较高。基于海拔尺度的垂直分布上,物种丰富度增长趋势呈现为单峰状态,在海拔500~1500m区间段内物种丰富度最高。总的来看,基于海拔尺度的垂直分布上呈现出垂直差异高于水平差异的特点,以及喜热物种偏南和耐寒物种偏北的变化趋势。(3)本着遵循自然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以城市绿化建设为导向、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以1月平均气温及行政区划为Ⅰ级指标,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最低温、7月平均气温作为辅助指标;降雨量、1月极端低温、7月平均最高温、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积温以及贵州省植被区划作为Ⅱ级指标,以基于DEM的多元线性回归+残差内插法为操作方法,Arc GIS软件为制图基础,将贵州省园林绿化区域划分为8个区,分别为:黔西南、黔南温热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Ⅰ区)、赤水温热湿润园林绿化区(Ⅱ区)、黔南、黔东南温暖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Ⅲ区)、黔西南温暖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Ⅳ区)、黔东、黔东南温和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Ⅴ区)、黔中、黔北温和湿润园林绿化区(Ⅵ区)、黔西温凉湿润园林绿化区(Ⅶ区)、威宁、赫章寒冷湿润园林绿化区(Ⅷ区)。(4)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797种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综合评价并进行分级,得出观赏价值较高、抗性较好的一级观赏植物(>4)有28种;二级观赏植物(3.6~4)122种,综合价值稍低于一级但可作为资源开发的坚实后备资源;三级(3.2~3.6)、四级(<3.2)各有398种、249种,部分物种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但因资源少或适应性较差等问题而列入此类,不建议大规模开发。根据所有植物的综合得分情况,将开发应用潜力评价等级为一级与二级(评分>3.6)的植物列为开发潜力较大的对象,并将其进行城市应用区域规划得出:园林绿化区Ⅲ区与Ⅵ区观赏植物数量为最丰富的地区,高达129种与127种,其次为Ⅰ区、Ⅴ区、Ⅶ区,各有109种、96种、82种,最少的区域为Ⅳ区、Ⅱ区、Ⅷ区,分别有44种、40种、28种;总的表现为Ⅲ区>Ⅵ区>Ⅰ区>Ⅴ区>Ⅶ区>Ⅳ区>Ⅱ区>Ⅷ区。
胡会泽[5](2020)在《五台山食药用真菌资源及“台蘑”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017-2019年间,对山西五台山地区大型真菌进行资源调查,采集到550份标本,采用传统分类学和分子生物学结合研究的方法,鉴定出大型真菌181种,隶属于2门、6纲、15目、37科、76属。中国新记录5种,分别为:腓骨杯桩菇Clitopaxillus fibulatus P.-A.Moreau、极地棱孢伞Atractosporocybe polaris Gulden&E.Larss.、相似鹅膏Amanita simulans Contu、苦味斜盖伞Clitopilus amarus A.de Haan、灰色高柄离褶伞Lyophyllum canescentipes Clémen?on&A.H.Sm.。通过市场调研和相关书籍的查询得出:食用菌67种,占总种数的37%,主要集中在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和蘑菇科Agaricaceae,主要种为:大白桩菇Leucopaxillus giganteus(Sowerby)Singer、紫丁香蘑Lepista nuda(Bull.)Cooke、香杯伞Clitocybe odora(Bull.)P.Kumm.、粗壮杯伞Clitocybe robusta Peck等;药用真菌32种,占总数的17.7%,主要集中在口蘑科,主要种为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Fr.)Fr.、田野蘑菇Agaricus arvensis Schaeff、大白桩菇Leucopaxillus giganteus(Sowerby)Singer等。有毒真菌37种,占总数的20.4%。食药同源真菌23种,占总数的12.7%。此外还有74种经济价值不明确真菌。本文提供了181种大型真菌的物种名录,记录了每个种的标本号、生境、经济价值。通过对五台山食药用真菌资源的调查,完善五台山大型真菌多样性名录,挖掘更多可利用的食药用真菌,为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五台山地区大型真菌资源提供基础数据。在野外采集的基础上,结合民间走访和市场调研,获得“台蘑”标本110份。经过文献考证、形态学鉴定,发现“台蘑”在民间主要分为“银盘”、“香蕈”、“水皮”和“秋露白”4大类,包括4个主要种和8个混杂种:“银盘”以白桩菇属Leucopaxillus Boursier中的大白桩菇Leucopaxillus giganteus(Sowerby)Singer为主,混杂为鳞杯伞Clitocybe squamulosa(Pers.)P.Kumm.和棒柄瓶杯伞Ampulloclitocybe clavipes(Pers.)Redhead;“香蕈”以香蘑属Lepista(Fr.)W.G.Sm.中的紫丁香蘑Lepista nuda(Bull.)Cooke为主,混杂为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Schumach.)Singer、肉色香蘑Lepista irina(Fr.)H.E.Bigelow和腓骨杯桩菇Clitopaxillus fibulatus P.-A.Moreau;“水皮”以杯伞属Clitocybe(Fr.)Staude中的香杯伞Clitocybe odora(Bull.)P.Kumm.为主,混杂为落叶杯伞Clitocybe phyllophila(Pers.)P.Kumm.、极地棱孢伞Atractosporocybe polaris Gulden&E.Larss.和林缘香蘑Lepista panaeolus(Fr.)P.Karst.;“秋露白”以杯伞属Clitocybe(Fr.)Staude中的粗壮杯伞Clitocybe robusta Peck为主,混杂为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Schumach.)Singer。此外还鉴定出10种食用种。对“台蘑”4种主要种、8种混杂种以及10种可食用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线条图绘制,同时提供了“台蘑”及相关种共22种的检索表,为五台山地区大型真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亢海英,曹勇,成克武[6](2020)在《小五台山涧口风景植物观赏型划分》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风景植物及其类型划分,针对传统的观赏植物概念及其划分方法在自然环境中野生观赏类植物资源分类中的不足,建立了风景植物的概念和类型划分体系,并对小五台山涧口风景植物进行了调查和类型划分。结果表明:(1)将风景植物界定为自然环境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个体或其群体,将其分类体系划分为单一观赏特征类风景植物、多个观赏特征类风景植物、整株观赏类风景植物和集群观赏类风景植物4大类;(2)小五台山涧口共有风景植物种类74科204属402种,其中单一观赏特征类风景植物319种、多个观赏特征类风景植物53种,整株观赏类风景植物39种,集群观赏类风景植物44种,风景植物以单一观赏特征类为主。
亢海英,曹勇,成克武[7](2020)在《小五台山涧口风景植物资源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野外调查,对小五台山涧口风景植物资源的数量、种类组成、优势科、优势属和生活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山涧口共有风景植物种类74科204属402种,风景植物优势科为蔷薇科、菊科、毛茛科、豆科和虎耳草科(含20种以上),属组成以铁线莲属(13种)、委陵菜属(8种)为主;植物生活型构成以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种类数分别为32、74、281和15种。
马瑞鑫,姜杰,祁永,侯微,刘桂霞[8](2018)在《河北省蓝色野生花卉资源调查》文中研究说明蓝色花系植物相对于各色花系植物种类较少,为加深理解,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河北省蓝色野生花卉资源,通过近2a的野外调查与资料整理,编制了河北省蓝色野生花卉名录.名录收录了蓝色野生花卉131种,隶属23科59属,对调查植物的生活型、花期及生境等方面进行了归纳,针对现状,从其经济价值和可利用程度出发,对蓝色系野生花卉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提出了建议.
蒙秋霞,赵悠悠,张强,李娓,牛宇[9](2018)在《山西野生木本油脂植物资源现状分析》文中指出为掌握山西省野生木本油脂植物资源现状,采用实地踏查、试验分析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内主要山地、自然保护区不同野生木本油脂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含油率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并用索氏提取法测定33种木本油脂植物的含油率。结果表明:山西省野生木本油脂植物共43科84属168种。目前开发利用较多的种类有翅果油树、中国沙棘、文冠果等,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有榛属、朴属、山胡椒属、盐肤木属、卫矛属、南蛇藤属、梾木属、槭属、栾树属、野茉莉属、连翘属等。对山西省野生油脂植物的种类组成、取用部位、用途以及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保护与利用建议。
张毓,王庆刚,田瑜,徐靖,阙灵,杨光,池秀莲[10](2018)在《华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药用维管植物的保护状况》文中研究说明开展已有就地保护体系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状评估有利于科学指导下一步保护规划工作。本研究收集华北地区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考察报告、多样性研究报告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整理构建了华北地区药用维管植物保护名录数据库,并利用此数据库分析了该地区药用维管植物的就地保护状况。结果发现:华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程度保护了2 364种药用维管植物,隶属于165科800属;其中,1 710个物种(占总数的72.34%)受保护程度一般,分布的保护区数量少于10个,仅62个物种(占总数的2.62%)受到有效保护,分布的保护区数量大于30个;不同保护类型的保护区对药用维管植物所发挥的保护作用不同,森林生态类型保护区发挥的保护作用最大,保护了华北地区89.04%(2 105/2 364种)的药用维管植物。研究认为华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该地区药用维管植物的就地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有保护状况可进一步完善,尤其应该重视森林生态类型保护区的建设工作以及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规划。
二、五台山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台山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省野生苔草资源调查引种及宽叶苔草耐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园林地被植物研究进展 |
1.1.1 地被植物野生资源调查引种研究进展 |
1.1.2 地被植物耐阴性研究进展 |
1.2 苔草属植物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苔草属植物分类学研究 |
1.2.2 苔草属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 |
1.2.3 苔草属植物应用价值研究 |
1.2.4 苔草属植物耐阴性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河北省野生苔草资源调查研究 |
2.1.2 引种苔草的观测评价 |
2.1.3 宽叶苔草的耐阴性研究 |
2.2 方法 |
2.2.1 河北省野生苔草资源调查研究 |
2.2.2 野生苔草原生地土壤性状调查研究 |
2.2.3 野生苔草引种及综合性状评价 |
2.2.4 宽叶苔草的耐阴性研究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河北省野生苔草资源调查现状分析 |
3.1.1 调查地概况 |
3.1.2 不同调查地苔草的分布状况 |
3.1.3 综合分析河北省野生苔草分布状况 |
3.1.4 野生分布生境特点 |
3.1.5 生长分布状态 |
3.1.6 苔草属植物间伴生情况 |
3.1.7 生物学性状分析 |
3.2 野生苔草原生地土壤性状调查分析 |
3.2.1 雾灵山野生苔草原生地土壤性状调查分析 |
3.2.2 小五台山野生苔草原生地土壤性状调查分析 |
3.3 野生苔草引种及综合性状评价结果 |
3.3.1 引种苔草的物候观测情况 |
3.3.2 引种苔草的综合性状评价 |
3.4 宽叶苔草的耐阴性研究 |
3.4.1 遮荫对宽叶苔草形态特征的影响 |
3.4.2 遮荫对宽叶苔草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河北省野生苔草资源调查 |
4.2.2 野生苔草原生地土壤性状调查分析 |
4.2.3 苔草属植物的引种评价 |
4.2.4 遮荫处理对宽叶苔草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2)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资源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野生花卉资源调查研究进展 |
1.2.1 华北地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 |
1.2.2 蓝色野生花卉资源调查研究 |
1.3 调控蓝色花形成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
1.4 植物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
1.5 野生花卉引种驯化和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
1.5.1 引种驯化研究 |
1.5.2 种子繁殖研究 |
1.5.3 扦插繁殖研究 |
1.5.4 组织培养繁殖研究 |
1.6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资源调查研究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时间与范围 |
2.2.2 调查方法与内容 |
2.2.3 种子采集和制作标本 |
2.2.4 鉴定和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名录 |
2.3.2 科属分析 |
2.3.3 生活型分析 |
2.3.4 花期分析 |
2.3.5 应用类型初步分析 |
2.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蓝色野生花卉综合价值评价 |
3.1 评价对象 |
3.2 评价体系的建立 |
3.2.1 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分层结构模型的构建 |
3.2.2 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依据 |
3.2.3 各项指标的赋分标准 |
3.2.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3.3 评价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部分种类的繁殖技术研究 |
4.1 野生花卉种类的选择 |
4.2 两种耧斗菜属植物的种子萌发试验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大叶铁线莲扦插繁殖试验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名录 |
(3)产业链与生态链耦合视域下五台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旅游与体育旅游 |
1.2 产业链与生态链耦合 |
2 五台山体育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 |
2.1 自然资源优势 |
2.2 人文资源优势 |
3 五台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产业链现况 |
3.1 上游产业链 |
3.2 中游产业链 |
3.2.1 接待业 |
3.2.2 交通业 |
3.2.3商业 |
3.3 下游产业链 |
4 五台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链现况 |
5 产业链与生态链融合视域下五台山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培植 |
5.1 五台山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
5.2 五台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产业链与生态链的耦合过程 |
5.3 产业链与生态链耦合视角下的五台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布局 |
6 结语 |
(4)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
1.2.2 园林植物区域规划研究进展 |
1.3 目的意义 |
1.4 研究区概况 |
1.4.1 地理位置 |
1.4.2 气候条件 |
第2章 物种多样性与分布格局 |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1.1 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名录的确定 |
2.1.2 多样性格局的构建 |
2.2 物种组成多样性 |
2.2.1 物种组成概况 |
2.2.2 生活型分析 |
2.2.3 科属区系成分分析 |
2.3 分布格局多样性 |
2.3.1 水平分布格局 |
2.3.2 垂直分布格局 |
2.4 观赏特性多样性 |
2.4.1 观赏用途多样性 |
2.4.2 木本花卉多样性 |
2.5 园林用途多样性 |
第3章 资源开发应用潜力评价 |
3.1 开发利用潜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
3.1.1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
3.1.2 评分标准 |
3.2 评价结果 |
3.2.1 各指标总权重值确定 |
3.2.2 综合评分及等级划分 |
3.2.3 综合评价结果 |
第4章 基于气候因子的贵州省园林植物应用区域规划 |
4.1 区划原则 |
4.1.1 遵循自然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的原则 |
4.1.2 以城市绿化建设为导向 |
4.1.3 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
4.2 区划指标 |
4.2.1 绿化区划分指标 |
4.2.2 温度带划分指标 |
4.2.3 干湿区划分指标 |
4.3 区划方法 |
4.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2 基于DEM的多元线性回归+残差内插法(混合插值法) |
4.4 区划结果 |
4.4.1 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特征 |
4.4.2 温度带区划 |
4.4.3 干湿区区划 |
4.4.4 绿化区划 |
4.5 园林绿化区物种组成及开发利用分析 |
4.5.1 总体物种组成 |
4.5.2 可优先开发利用物种组成 |
4.5.3 各区物种组成及开发利用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 Ⅱ 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名录 |
附录 Ⅲ 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评价分值统计表 |
附录 Ⅳ 贵州省部分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图片赏析 |
(5)五台山食药用真菌资源及“台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五台山地区自然概况 |
1.2 五台山大型真菌研究概况 |
1.3 关于“台蘑”资源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五台山大型真菌物种资源名录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研究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2.2.1 大型真菌资源名录 |
2.3 五台山食药用真菌资源利用状况调查 |
第三章 五台山“台蘑”及相关种的资源鉴定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获得“台蘑”标本 |
3.2.2 形态学和分子学观察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台蘑”及相关种共22种分种检索表 |
3.3.2 “台蘑”及相关种的种类及描述 |
3.4 台蘑的合理开发及保护策略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1.1 大型真菌资源调查 |
4.1.2 “台蘑”及相关资源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22种“台蘑”及相关种的线条图绘制 |
附录 B:五台山市场调研照片及大型真菌部分生境照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小五台山涧口风景植物观赏型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风景植物的分类 |
2.2 野外调查和数据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山涧口风景植物的总量 |
3.2 山涧口风景植物的观赏型 |
3.2.1 单一观赏特征类风景植物 |
3.2.1. 1 观干类 |
3.2.1.2观叶类 |
3.2.1. 3 观花类 |
3.2.1. 4 观果类风景植物 |
3.2.2 多个观赏特征类风景植物 |
3.2.3 整株观赏类风景植物 |
3.2.4 集群观赏类风景植物 |
4 结论与讨论 |
(7)小五台山涧口风景植物资源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种类组成 |
3.2 优势科 |
3.3 优势属 |
3.4 生活型 |
3.4.1 乔木类 |
3.4.2 灌木类 |
3.4.3 草本类 |
3.4.4 藤本类 |
4 结论 |
(8)河北省蓝色野生花卉资源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调查地点 |
1.2研究区自然概况 |
1.3调查方法 |
1.3.1资料收集整理 |
1.3.2线路调查 |
1.4调查时间 |
1.5蓝色野生花卉的界定方法 |
2调查结果与分析 |
2.1河北省蓝色野生花卉名录 |
2.2 河北省蓝色野生花卉资源类型 |
2.2.1 蓝色野生花卉生活型分析 |
2.2.2 蓝色野生花卉植物科系分析 |
2.3 野外调查所得部分蓝色花卉图片 |
3河北省蓝色野生花卉应用前景 |
3.1地被、庭院、绿化带、花坛植物 |
3.2盆栽观赏 |
3.3干花、切花、插花生产 |
3.4药用植物 |
4讨论 |
5建议 |
(9)山西野生木本油脂植物资源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调查地区自然概况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山西野生木本油脂植物的资源种类与分布 |
2.2 区系分布 |
2.3 取用部位和用途 |
2.4 开发利用现状 |
2.5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
3 结论与展望 |
(10)华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药用维管植物的保护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方法 |
1.1 保护区内分布的维管植物名录获取 |
1.2 药用维管植物保护名录数据库构建 |
1.3 物种受保护程度评价标准 |
2 结果 |
2.1 保护区内药用植物的保护情况 |
2.1.1 保护区总体的保护情况 |
2.1.2 不同保护区的保护情况 |
2.1.3 不同类型保护区的保护情况 |
2.2 不同药用维管植物受保护程度 |
3 讨论 |
四、五台山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省野生苔草资源调查引种及宽叶苔草耐阴性研究[D]. 张家培.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2]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资源调查与评价[D]. 王鑫.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5)
- [3]产业链与生态链耦合视域下五台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支强,刘坚,赵思思,王瑞泽.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0(03)
- [4]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D]. 黄郎. 贵州大学, 2020(04)
- [5]五台山食药用真菌资源及“台蘑”的研究[D]. 胡会泽.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6]小五台山涧口风景植物观赏型划分[J]. 亢海英,曹勇,成克武. 安徽农学通报, 2020(10)
- [7]小五台山涧口风景植物资源特征分析[J]. 亢海英,曹勇,成克武. 安徽农学通报, 2020(08)
- [8]河北省蓝色野生花卉资源调查[J]. 马瑞鑫,姜杰,祁永,侯微,刘桂霞.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9]山西野生木本油脂植物资源现状分析[J]. 蒙秋霞,赵悠悠,张强,李娓,牛宇. 中国油脂, 2018(06)
- [10]华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药用维管植物的保护状况[J]. 张毓,王庆刚,田瑜,徐靖,阙灵,杨光,池秀莲. 生物资源,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