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格管理——基层物价部门的基本职能(论文文献综述)
廖正航[1](2021)在《基于医改环境下的医院价格管理工作完善提升对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现有医改环境下,医院价格管理工作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重新制定医院价格管理工作的管理目标和工作框架,才能适应医改环境,从而进一步提升医院价格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本文以此为基础,首先介绍医改环境下医院价格管理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然后阐述医院价格管理工作本身存在的不足,最后集中分析医院价格管理工作完善提升的对策,以此来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徐燕[2](2021)在《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下宝鸡市市场价格监督检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梦迪[3](2021)在《我国铁路货运定价优化方法与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在逐步完善,政府对价格的管制逐渐放松,铁路运输企业参与运输市场竞争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同时,我国产业结构正在加快调整,货物运输结构不断优化,“公转铁”政策也在向前推进。在当前政策形势及运输市场发展趋势的推动下,在充分利用好货运定价权限的同时,铁路运输企业对货运定价方法及策略的优化调整,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论文从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经济效益角度出发,关注我国铁路货运定价方法的优化改进,通过分析当前铁路货物运价体系架构及其优化方向,将复合两部定价方法引入铁路货运定价领域,提出基于货运作业过程和运输需求特点的铁路货运两阶段复合定价模型,从外部、内部两个角度研究执行该定价模型对其他部门、行业以及对铁路运输企业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动态调整的铁路货运价格管理策略。论文的研究结果不但为铁路货物运价的制定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也为调整货物运输定价策略、优化铁路货运价格体系和管理方式、提升铁路运输企业货运经营收益提供策略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铁路货物运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研究。围绕我国铁路货物运价管理体系、运价形成机制、计价形式、定价基础、差别定价结构等方面开展研究讨论,提出铁路企业货运价格改革的重点是改进货物运价定价方法,并从定价目标、计价形式、定价方法、差别定价等方面提出定价优化方向。(2)铁路货物运价计价形式和定价方法改进研究。在铁路运输企业收益最大化定价目标的前提下,对现行铁路货运定价进行计价形式和定价方法的改进,并基于铁路货物作业过程和运输需求差异,提出按照货物运输需求实行差别定价的铁路货运两阶段复合定价模型,最后使用福利分析法检验并证明了两阶段复合定价的合理性。两阶段复合定价能够满足当前铁路货物运价体系的优化需求,并对计价形式、定价方法、差别定价等起到改进效果,能够帮助减少社会福利损失、增强铁路运输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及实现对货主的公平。(3)铁路货运两阶段复合定价模式下,价格水平的变动影响研究。利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考察铁路货运价格调整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及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效应;利用向量自回归思想,考察市场竞争环境下铁路货运价格与公路货运价格间的联动关系。经检验,由定价方法改变而带来铁路货运价格水平的变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效应较广,但总体影响程度较低;对公路货运价格会产生持续、小强度的反向冲击影响。(4)铁路货运两阶段复合定价模式下,铁路货运计价形式研究。对货物运输需求进行分析,使用需求函数和需求弹性检验了不同货物品类运输需求的差异性,研究设计铁路货物运价计价步骤和分品类运价率表设计方案,提出能够动态调整的铁路货物运价管理策略。本论文主要创新点包括:(1)设计并构建了可应用于铁路货物运价计价过程的两阶段复合定价模型,是复合两部定价理论在铁路货运定价领域的应用扩展。(2)实证检验了铁路货运价格变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为铁路货运价格调整及实施浮动价格策略提供新依据,进一步深化对铁路货运价格影响效应的研究。(3)解析并验证了铁路货运价格与公路货运价格水平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为铁路货运定价策略的发展革新提供研究参考。(4)分析并探讨了货运计价形式和定价方法变革对铁路企业价格管理方式的影响,提出突破既有运价号限制、按货物品名大类进行精细计价的两阶段复合定价方案,为铁路运输企业市场化定价提供了新途径。图18幅,表24个,参考文献125篇。
毛浩冉[4](2021)在《C市急救中心收支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公立医院面临的行业内外部压力愈发增大,其经营管理策略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高变革,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建设就不得不题为重点。从外部环境来看,政府对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日益攀升,陆续出台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公立医院的审计工作,这使得诸多公立医院管理层面的问题浮出水面,而这些问题大都出自于内部控制的失调。同时,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等新医改政策使得公立医院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危机。从内部环境来看,医疗贪腐事件的频频发生、医院收支规模的日益扩大化、各类投融资合作制的医联体运行模式等,都加大了公立医院的管理难度。新的历史格局下,公立医院想实现逆转性的崛起,就必须要形成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各经营业态的有序,有效降低各类风险,促进公立医院的高效、协调、可持续性发展。本文选取了内部控制处于萌芽阶段的C市急救中心作为案例对象,运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访谈、案例分析、流程图绘制等方法对其收支业务内部控制进行优化研究。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及相关概念与理论,然后从C市急救中心的基本情况入手,阐述其收支业务内控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了该医院收支业务单位层面存在收支内控意识不足、欠款风险应对薄弱、存在信息孤岛等问题,在业务层面存在医疗收费定价管理不善、退费控制薄弱、未建立完整的债务控制制度等问题,经分析内外部原因后,提出了加强员工收支内控意识、对欠款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完善医疗收费价格定价管理等优化措施,同时从整体业务控制流程考虑,绘制了收支业务内部控制几大模块的流程图,使内控流程更加清晰,从而整体优化C市急救中心的收支业务内部控制。通过文献阅读发现,大多数研究仅仅从整体层面研究医院内部控制体系,较少从业务层面研究,所以本文尝试从收支业务为视角出发,理清其收支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同时为其绘制流程图,推进研究成果落实见效,以期本文为同级别的医院提供收支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的良好借鉴,为研究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霞霞[5](2020)在《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公用事业价格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提是厘清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用注重发挥政府作为市场“游戏规则”制定者与裁判员的作用。价格监管作为政府规范市场的重要行政职能之一,在现时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其监管理念及模式也应随着政府执政理念、职能的转变而适时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相适应的价格监管制度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效运行,维护价格秩序,优化营商环境,保护经者和消费者的权益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维护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现时,我国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水平,政府只对其价格行为进行监管,3%以下涉及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商品和服务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因公用事业涉及民众生活的基础方面,事关国计民生和千家万户,意义重大,为了保证公用事业的公益性及其惠民的本质,政府对公用事业的价格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干预,政府部门对公用事业价格进行监管的本意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国家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利益。但现实中,由于监管理论、制度的滞后,定价的不科学,监督检查的缺位与不足,导致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公用事业领域也常常发生价格秩序混乱的现象,如供水、供电、燃气等公用事业领域存在的不正当价格、乱收费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及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化德县作为内蒙西部的一个小城市,公用事业领域价格问题同样严峻而突出,文本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公用事业价格监管理论,实践经验,对化德县目前公用事业价格监管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改进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张骁华[6](2020)在《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完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问题核心是完善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借以实现药品市场中政府以市场化手段进行价格干预的目标,最终达成平抑药品价格、促进医药领域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果。本研究的社会背景是医疗花费飞速上涨,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医保基金风险水平升高,公民健康权实现受到威胁;本研究的立法背景是《药品管理法》的修订,《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和《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本研究的国家战略背景是《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的发布。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是药品采购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政府适时适度干预价格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兼具行政化与市场化特征,具有复杂性、多维度、交叉性以及共生性的特点。本文坚持以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完善为问题导向、以实现药品市场政府以市场化手段进行价格干预为目标,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方法,解析我国药品采购价格制度历史和现状,比较域外主要经济体相关药品价格管理制度,剖析我国现行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的结构性问题及原因,并对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本文包括引言、正文三章和结论。引言提出了本文的核心问题即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完善,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即实现药品市场政府以市场化手段进行价格干预,同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本研究所进行的研究范围与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对国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本章以我国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的历史沿革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国家药品采购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并提出了现行《价格法》、《药品管理法》框架下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立法形式、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形成机制、国家药品采购价格保障机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的法律责任和相关制度建设六个方面的18个问题。第二章剖析我国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现存结构性问题的成因,并指出其健康权利属性变化、患者选择权的不完全性、药品的经济和民生二重性、药品市场的寡头垄断性、信息不对称性和需求刚性,以及高科技创新性和宏观战略地位的过保护性六点内部固有成因,以及健康领域供需不平衡矛盾突出、药品价格市场调节机制失灵、本土制药企业重营销轻研发创新投入不足和上游原料药价格垄断四点外部市场成因。第三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价格法》相关、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立法、国家药品采购价格触发机制、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形成机制、国家药品采购价格保障机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的法律责任和相关制度七个方面共20点建议。最后,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如下结论:无论理论还是实践,政府对药品价格适时适度的干预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政府价格干预不能是粗暴简单的行政命令,政府应该更多的参与市场,以市场化的手段调节市场的失衡、失灵与失速;制度的构建与设计应该着眼于市场发展,着力于精细立法,使其有效平衡市场各主体之间失衡的法律关系和利益关系,推动药品价格回归内在价值,使市场回归社会本源秩序。
尹洲[7](2020)在《重庆市医疗改革政策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强调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医疗政策作为公共政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聚焦民生,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医疗政策改革的状况,反映在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方面,体现政府的社会治理水平。医改政策的制定因牵扯到众多利益团体的切身利益,所以通过社会参与,才能够保障各方利益的表达和实现。社会参与制度的建设正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式。2015年3月31日重庆市发生了一起“医改群体性事件”。4月1日,重庆市卫计委、市物价局在面对民情抗议下应急叫停了实施仅7天的医改政策,重庆医改受挫。重庆市通过纠错机制总结经验教训,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于2017年重新推出新医改政策并取得了成功。本论文以此政策优化过程,通过运用政策过程、政策工具、参与式民主等理论,和案例研究、文献研究和对比研究等方法,揭示出过程中医改政策的决策缺乏公众的参与和对民意的回应,是导致重庆医改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原因,表明医改政策与决策程序缺乏对公众利益的重视,反映了地方政府在决策上缺乏“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和意识,并且对公众的参与缺乏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分析出社会参与民生政策过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现阶段在制度和机制上应完善对社会参与的保障,构建有利于政府治理的参与文化。通过探寻医改政策中民意表达的内在机制,反思和改善政府决策和回应机制,为政府构建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提供参考。本论文以重庆市医疗改革政策先受挫后成功的实证对比,梳理了重庆市医改的背景、做法和政策过程,剖析了案例中受挫的原因和成功的因素,提出了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陈述选题背景,阐明选题意义。厘清有关民生、民生政策、协商民主、社会参与等相关概念。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医改概况和特征的研究总结,分析了重庆市医改的背景。第三部分,通过整理重庆市医改政策相关材料,详细描述了重庆市医改的目标、做法、问题及医改政策过程。第四部分,通过对比分析重庆市2015医改与2017新医改的政策过程,揭示了2015受挫和2017成功的关键性因素。第五部分,即是本文的启示章节,对于地方政府出台公共政策的建议。第六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展望。
王怡娜[8](2020)在《新医改背景下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09年3月起,中国新医改的帷幕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拉开,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对我国医疗机构的改革提供了政策性的指导。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为了社会的焦点问题,而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核心内容,同时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则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所在,因此,如何加强和优化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不能不成为一个亟待回应的课题。无可置疑,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具有公共性,它是政府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载体之一,与政府的公共卫生产品供给有直接的关系,因而,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改革理所当然成为新一轮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影响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政府的政策导向则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方面,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要体现其公益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医院服务的特殊性又使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不能不受市场竞争和服务成本的影响。因此,本文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和价格规制理论,对新医改背景下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优化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实践应用价值。新医改背景下的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的服务价格管理改革体现在: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细化并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实现医疗服务的价格项目定价的科学化、制度化,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表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是,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目前,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中尚存在如下问题: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机制及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合理依据、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设置不科学、项目限价的管理模式与价格调整的目标适应性差、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缺乏与之相应的管理办法、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存在滞后现象。探究原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诸如政府财政补偿低、物价管理部门人员的知识能力欠强、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监管的力度不足、价格调节机制缺乏弹性。优化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思路在于,积极借鉴河北、江苏、上海、厦门等省市在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良好经验,针对自身实际存在的问题及不合理现象,积极探索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有效途径,包括:第一,开展全成本测算,强化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营管理;第二,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结构,抵制“一刀切”;第三,坚持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最高限价,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第四,建立科学规范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加强医院内部价格管理工作,维护医患两方的利益。第六,加强政府的财政补偿和监管职能,重视专业人员培养。
郎小颖[9](2020)在《新医改背景下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现状与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医院是治疗疾病、提供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关系人民健康的重大民生问题,是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重大举措。2009年,我国新医改拉开序幕,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工作中的“大头”与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新医改的成功与失败。在通过17个国家试点城市和30多个省级试点城市的改革路径探索后,公立医院如何建立“强化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运行新机制目标,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体现非营利性、福利性、服务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迫切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加以解决。本选题以第三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级试点城市——淮安市作为研究对象,在综合阐述公立医院相关概念基础上,首先基于问卷调查法对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的地点选择市区公立医院、城乡结合处公立医院与县区公立医院,避免因为地域差异造成分析数据上的偏差,阐述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举措,探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问题表现为优质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制度保障不够充分、医疗价格管理亟需加强与卫生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主要原因来自于政府角色定位不准确、改革目标任务不明确、医保发展方向不清晰与药品流通秩序不规范。其次,以英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为例,同时与上海申康、山东潍坊、陕西神木等城市为例进行对比,总结国内外公立医院改革的经验做法,为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借鉴。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公立医院改革的经验借鉴,从加强优质资源供给、完善配套管理机制、推进“三医联动”、加快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黄妍[10](2020)在《社区养老PPP模式的应用规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末,我国已正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发展阶段。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增长快、南北地区差异大、与国家经济发展规模不相适应等特点导致我国承担着沉重的养老负担。由于我国人口政策、家庭结构、居住方式的变动,“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失独家庭、单亲家庭、失能失智老人的日益增多,使得单纯以居家养老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功能已经逐渐弱化,越来越难适应当前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国情,开始衍生出其他与居家养老相结合的模式。为了促进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缓解我国老年人养老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提出要打造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创新社会养老服务机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是每个人对老年生活的美好期盼,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政府与市场合作协同的角度入手,积极探索多元化主体提供养老服务的机制,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能力,解决我国养老服务供需矛盾。PPP模式是指在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打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以此为原则积极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使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需求得到相应满足。社区养老服务作为典型的公共产品以及服务,供给主体应为基层政府,但由于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服务效率低下导致的政府失灵问题,政府所供给的养老服务数量、质量都无法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运用PPP模式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充分发挥政府与社会资本各方的优势,有效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质量,缓解社区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本文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参考借鉴学术界既有的研究成果,放眼于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社区养老PPP模式的应用规范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从PPP模式、社区养老与社区养老PPP模式的概念界定入手,框定研究范围,以新公共管理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合作治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为研究社区养老PPP模式的推进确立基础。第二部分从功能适用性、技术适用性和条件适用性三个角度对社区养老PPP模式进行适用性分析。第三部分主要论证社区养老PPP模式应用的分析框架,从社区养老PPP模式应用的基本流程出发,总结出社区养老PPP模式的整体分析框架并论证其合理性,分别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同规则、防范规则与风险规则,而后从不同的视角分析这三个规则中的内在逻辑,说明其存在于整体分析框架中的必要性。最后,分别从合同规则、防范规则与风险规则三个层面具体来研究PPP应用于我国社区养老中的优化方案。通过本文对社区养老PPP模式的研究,为我国将来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建设性思路。
二、价格管理——基层物价部门的基本职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价格管理——基层物价部门的基本职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医改环境下的医院价格管理工作完善提升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医改环境下医院价格管理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 |
1.1 医改环境下医院价格管理工作的作用 |
1.2 医改环境下医院价格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
2 医院价格管理工作本身存在的不足 |
2.1 医院对价格管理工作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
2.2 医院价格管理工作信息化严重落后 |
2.3 医院新增项目收费申报过程滞后现象明显 |
2.4 医院的其他科室与价格管理科缺少沟通和联系 |
3 医院价格管理工作完善提升的对策分析 |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管理目标和发展定位,形成健全的价格管理体系 |
3.2 建立健全医院价格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
3.3 建立完善信息化医院价格管理系统,全面实现信息化功能 |
3.4 优化缩短新增项目申报的工作流程 |
3.5 加强医院的其他科室与价格管理科的沟通和联系 |
3.6 及时获取国家医疗方面政策和改革方向 |
4 结语 |
(3)我国铁路货运定价优化方法与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政府规制经济理论 |
2.1.2 非线性定价 |
2.1.3 两部定价 |
2.2 文献综述 |
2.2.1 我国铁路货物运价改革研究 |
2.2.2 铁路货运定价策略应用研究 |
3 我国铁路货物运价管理研究 |
3.1 我国铁路货物运价体系 |
3.1.1 我国铁路经营管理现状 |
3.1.2 铁路货物运费管理权限现状 |
3.1.3 我国铁路货物运费基本组成 |
3.2 我国铁路货物运价形成机制及计价形式 |
3.2.1 铁路货物运价形成机制的演变过程 |
3.2.2 铁路货物运输计价形式发展历程分析 |
3.3 铁路货运定价基础及差别定价结构研究 |
3.3.1 现行铁路货运的定价基础 |
3.3.2 铁路货运差别定价结构 |
3.4 铁路货运定价优化方向研究 |
3.4.1 明确铁路货运定价目标 |
3.4.2 优化铁路货运计价形式 |
3.4.3 改进铁路货运定价方法 |
3.4.4 体现运输量的差别定价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作业过程和需求特点的铁路货运定价优化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铁路货物运价过渡优化方案:两阶段定价模型 |
4.2.1 铁路货运计价形式优化研究 |
4.2.2 自然垄断企业的定价方法比选 |
4.2.3 铁路货运两阶段定价模型 |
4.3 铁路货物运价最终优化方案:两阶段复合定价模型 |
4.3.1 铁路货物运价两阶段复合定价模型设计 |
4.3.2 基于货物品类的定价菜单方案 |
4.4 铁路货运两阶段复合定价模式下的福利比较 |
4.4.1 基本分析框架 |
4.4.2 最优统一两部定价 |
4.4.3 最优复合两部定价 |
4.4.4 福利比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铁路货运价格调整影响及联动关系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铁路货运价格调整的宏观影响研究 |
5.2.1 基于投入产出的价格影响模型 |
5.2.2 铁路货运价格波动影响效应研究 |
5.2.3 铁路货运价格对价格的影响研究 |
5.3 铁路货运价格与公路货运价格的联动关系研究 |
5.3.1 向量自回归理论 |
5.3.2 公路、铁路货运价格联动关系模型 |
5.3.3 公路、铁路货运价格的联动关系影响研究 |
5.4 铁路货运价格调整影响的研究小结 |
5.4.1 宏观方面影响 |
5.4.2 中观方面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铁路货运价格管理策略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铁路货物运输需求特征分析 |
6.2.1 铁路货物运输需求的差异分析 |
6.2.2 货物运输需求差异的实证检验 |
6.2.3 铁路货物运输需求差异特征研究 |
6.3 铁路货运分品类计价方案设计 |
6.3.1 铁路货物运输需求划分方案 |
6.3.2 铁路货物运价分品类计价方案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7.2 本文的研究结论 |
7.3 主要创新贡献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铁路货运杂费收费项目标准表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C市急救中心收支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内部控制的内涵 |
2.1.1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要素 |
2.1.2 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 |
2.1.3 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
2.2 公立医院收支业务内部控制的内涵 |
2.2.1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特点 |
2.2.2 公立医院收支业务内部控制的概念与目标 |
2.2.3 公立医院收支业务内部控制的方法 |
2.3 理论基础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系统控制理论 |
2.3.3 风险管理理论 |
2.3.4 流程管理理论 |
第三章 C市急救中心收支业务内部控制现状 |
3.1 C市急救中心概况 |
3.1.1 C市急救中心基本情况 |
3.1.2 C市急救中心组织架构 |
3.1.3 C市急救中心收支业务的特点 |
3.2 C市急救中心收支业务的内部控制现状 |
3.2.1 收入控制制度现状 |
3.2.2 票据控制制度现状 |
3.2.3 支出控制制度现状 |
3.2.4 债务控制制度现状 |
第四章 C市急救中心收支业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单位层面的问题 |
4.1.1 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 |
4.1.2 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
4.1.3 控制活动存在的问题 |
4.1.4 信息与沟通存在的问题 |
4.1.5 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
4.1.6 单位层面的问题统计 |
4.2 业务层面的问题 |
4.2.1 收入控制方面的问题 |
4.2.2 票据控制方面的问题 |
4.2.3 支出控制方面的问题 |
4.2.4 债务控制方面的问题 |
4.2.5 业务层面的问题统计 |
4.3 C市急救中心收支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内部原因 |
4.3.2 外部原因 |
第五章 C市急救中心收支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的策略与保障 |
5.1 C市急救中心单位层面收支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
5.1.1 收支业务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策略 |
5.1.2 收支业务风险评估的优化策略 |
5.1.3 收支业务控制活动的优化策略 |
5.1.4 收支业务信息与沟通的优化策略 |
5.1.5 收支业务监督机制的优化策略 |
5.1.6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的优化策略总结 |
5.2 C市急救中心业务层面收支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
5.2.1 收入控制的优化策略 |
5.2.2 票据控制的优化策略 |
5.2.3 支出控制的优化策略 |
5.2.4 债务控制的优化策略 |
5.2.5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优化策略总结 |
5.3 C市急救中心收支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的保障措施 |
5.3.1 政策与制度保障 |
5.3.2 人才与资金保障 |
5.3.3 信息与技术保障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C市急救中心收支业务内部控制访谈提纲及部分记录 |
附录2:C市急救中心内部控制现状调查问卷 |
(5)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公用事业价格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比较研究法 |
3.访谈研究法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论文的创新性 |
2.论文的不足之处 |
一、公用事业价格监管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公用事业的含义 |
2.公用事业的特点 |
3.价格监管的含义 |
(二)理论依据 |
1.公共物品理论 |
2.市场失灵理论 |
3.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化德县公用事业价格监管现状 |
(一)公用事业价格监管机构设置 |
(二)公用事业价格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 |
(四)公用事业价格成本监审 |
(五)公用事业定价方法 |
(六)价格决策听证会 |
(七)公用事业价格监督检查 |
(八)化德县公用事业价格监管访谈结果分析 |
三、化德县公用事业价格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一)化德县公用事业价格监管存在的问题 |
1.公用事业价格监管机制不顺畅 |
2.公众对公用事业价格不满情绪严重 |
3.公用事业价格执法难 |
4.存在滋生权利寻租的漏洞 |
5.公用事业价格监管队伍素质与执法要求不匹配 |
6.公用事业价格监管社会参与不足 |
(二)化德县公用事业价格监管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1.定价部门与监督检查部门沟通缺乏 |
2.公用事业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 |
3.各方利益难以调和 |
4.对价格监管机构的监督不足 |
5.价格监督检查队伍结构不合理 |
6.群众维权意识不强 |
四、国内外公用事业价格监管先进经验及其启示 |
(一)国外公用事业价格监管先进经验及其启示 |
1.美国公用事业价格监管经验 |
2.法国公用事业价格监管经验 |
3.国外公用事业价格监管经验对化德县的启示 |
(二)国内公用事业价格监管先进经验及其启示 |
1.杭州公用事业价格监管经验 |
2.黑龙江公用事业价格监管经验 |
3.国内公用事业价格监管经验对化德县的启示 |
五、完善化德县公用事业价格监管的对策 |
(一)建立定价部门与监督检查部门沟通与协调的长效机制 |
(二)建立科学的公用事业产品定价机制 |
(三)强化公用事业价格监督检查依法执法力度 |
(四)加强对价格监管机构的监督 |
(五)加强价格监督检查执法队伍建设 |
(六)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社会共治氛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化德县公用事业价格监管访谈提纲 |
(6)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标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范围 |
第一章 我国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现状与问题 |
一、我国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的现状 |
二、现行《价格法》的问题 |
(一)民生商品概念问题 |
(二)价格形成机制问题 |
(三)价格程序法问题 |
三、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立法层面的问题 |
(一)实体法体系化问题 |
(二)法定主体问题 |
(三)法律位阶问题 |
(四)药品价格程序法问题 |
四、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形成机制的问题 |
(一)系统化、多元化问题 |
(二)数据及合法性问题 |
(三)国际化问题 |
(四)评标管理制度问题 |
(五)专家论证与社会参与问题 |
五、国家药品采购价格保障机制的问题 |
(一)量化采购的制度保障问题 |
(二)采购回款的约束机制问题 |
六、药品采购价格制度的法律责任问题 |
七、相关制度建设问题 |
(一)新药评审和用药指导法律制度问题 |
(二)公立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问题 |
(三)其他相关制度问题 |
第二章 我国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问题成因 |
一、内部固有成因 |
(一)健康权属性特征的变化 |
(二)患者选择权的不完全性 |
(三)药品的经济、民生二重性 |
(四)药品市场的寡头垄断性 |
(五)信息不对称性和需求刚性 |
(六)高科技创新性和宏观战略地位过保护性 |
二、外部市场成因 |
(一)健康领域供需不平衡矛盾突出 |
(二)药品价格市场调节机制失灵 |
(三)本土制药企业重营销轻研发,创新投入不足 |
(四)上游原料药价格垄断 |
第三章 我国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完善对策 |
一、现行《价格法》的建议 |
(一)明确民生商品的内涵和外延 |
(二)完善多元化价格形成机制 |
(三)构建价格程序法 |
二、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立法层面的建议 |
(一)推动药品采购价格实体法专项立法 |
(二)明确药品采购价格制度的法定主体 |
(三)提高药品采购价格法律制度的法律位阶 |
(四)构建药品采购价格程序法立法 |
(五)推动卫生健康领域以支付为核心的组织制度改革 |
三、国家药品采购价格触发机制的建议 |
四、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形成机制的建议 |
(一)科学的药品分类采购管理机制 |
(二)数据采集的法律依据与药品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和区块链技术应用 |
(三)加强药品价格国际合作 |
(四)完善评标专家管理制度,提高评标标准的全面性 |
(五)构建药品采购价格的听证制度 |
五、国家药品采购价格保障机制的建议 |
(一)强化“以量换价”制度化保障,保证中标企业利益 |
(二)合同有效执行的制度化保障措施 |
六、明确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的法律责任 |
七、相关制度的建议 |
(一)新药评审法律制度和临床用药指导法律制度 |
(二)公立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议 |
(三)其他相关制度的建议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1996-2020年颁布的药品价格相关文件 |
附录2 第115、116届美国国会药品价格相关法律法规法案 |
致谢 |
(7)重庆市医疗改革政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理论基础 |
1.4.1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4.2 主要的理论范畴 |
1.4.3 政策分析的模型 |
1.5 创新之处与成果 |
第二章 重庆市医疗改革的背景 |
2.1 我国医疗改革的概况 |
2.1.1 我国医疗改革的历程 |
2.1.2 我国医疗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和教训 |
2.2 我国地方政府医疗改革现状 |
2.2.1 我国地方政府制定医改政策的目标和做法 |
2.2.2 我国地方政府医疗改革的主要经验 |
2.3 重庆市医疗改革政策出台的背景 |
2.3.1 医药分开政策出台背景和改革目标 |
2.3.2 公立医院收支严重依赖药品和检查 |
2.3.3 医疗服务价格行政定价偏低 |
2.3.4 医疗改革进入深水区 |
第三章 重庆市医疗改革政策描述 |
3.1 重庆市2015医改政策的主要做法和目标 |
3.1.1 医改政策的解读 |
3.1.2 医改政策的制度配套 |
3.1.3 医改政策的主要目标 |
3.2 重庆市2015医改政策的决策和执行 |
3.2.1 医改政策的决策 |
3.2.2 医改政策的执行 |
3.3 医改政策执行中各方的反应和民意的表达 |
3.3.1 医改政策执行中各方的反应 |
3.3.2 医改政策执行中民意的表达 |
3.4 政府对民意的回应 |
3.4.1 政府宣布医改政策中止 |
3.4.2 政府追究医改失败责任 |
3.4.3 民意推动2017新医改政策 |
3.5 重庆市2017新医改政策的决策和执行 |
3.5.1 新医改政策的决策 |
3.5.2 新医改政策的执行 |
3.6 重庆市2017新医改政策的成效 |
第四章 重庆市医疗改革政策的决策分析 |
4.1 社会参与政策决策的作用 |
4.1.1 社会参与可以减少政策制定的盲目性 |
4.1.2 社会参与决策过程可以维护社会稳定 |
4.1.3 社会参与决策过程可以提升民众对政府的认同和支持 |
4.2 社会参与政策决策的制约因素 |
4.2.1 公众自身因素影响参与政策决策 |
4.2.2 政府对社会参与态度影响政策决策 |
4.3 重庆市医改政策决策模式的分析 |
4.3.1 社会参与前期调研及论证工作优化了医改政策的决策 |
4.3.2 社会参与医改配套政策及试点工作完善了医改政策的决策 |
第五章 重庆市医疗改革政策的执行分析 |
5.1 社会参与政策执行的作用与制约因素 |
5.1.1 社会参与政策执行的作用 |
5.1.2 社会参与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 |
5.2 社会参与前期培训和政策宣传夯实了政策执行的基础 |
5.2.1 政策执行的前期培训 |
5.2.2 政策执行的政策宣传 |
5.3 部门间协同参与推动了医改政策的执行 |
5.3.1 医保部门协同参与匹配了医保政策 |
5.3.2 医改执行过程重视部门协同信息互通 |
5.3.3 部门间协调参与构建高效回应公众机制 |
第六章 重庆市医疗改革政策的评估与监控分析 |
6.1 社会参与政策评估与监控的作用与制约因素 |
6.1.1 社会参与评估与监控的作用 |
6.1.2 社会参与评估与监控的制约因素 |
6.2 社会参与医改决策过程中的评估与监控有利于保障政策的有效性 |
6.2.1 社会参与不足致评估与监控实施不力 |
6.2.2 社会参与充分使评估与监控实施有力 |
6.3 社会参与医改执行过程中的评估与监控有利于保证政策的达成度 |
6.3.1 评估与监控实施及时,避免了群体事件扩大 |
6.3.2 社会参与评估与监控保障了政策的顺利执行 |
第七章 重庆市医疗改革政策优化的启示 |
7.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须重视公众参与 |
7.1.1 增强公众政治参与意识 |
7.1.2 提升公众政治参与能力 |
7.1.3 拓宽公众参与的制度渠道 |
7.2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须完善医改配套政策 |
7.3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须完善政府治理体系 |
7.3.1 完善政务公开制度 |
7.3.2 完善公民听证制度 |
7.3.3 完善政策回应机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新医改背景下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研究的背景 |
2、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
1、理论工具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研究的主要思路 |
2、研究的创新点 |
二、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公共性及其价格影响因素 |
(一)概念解析 |
1、公立医院 |
2、医疗服务价格 |
(二)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公共性 |
1、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与政府供给公共卫生产品有关 |
2、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是新医改的组成部分 |
(三)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因素 |
1、国家财政政策 |
2、医疗服务成本 |
3、市场竞争 |
4、医疗服务的供求关系和经济状况 |
三、我国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演进与河南省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改革 |
(一)我国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的阶段性调整 |
1、计划经济时期实施医疗服务低价格 |
2、新医改前实施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有滞后性 |
3、新医改后深入完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
(二)新医改背景下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改革 |
1、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
2、细化并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
3、实现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定价透明化 |
4、实行药品零加成 |
5、取消耗材加成 |
四、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尚存在的问题 |
1、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机制不完善 |
2、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设置不规范 |
3、项目限价的管理模式与价格调整的目标不相适应 |
4、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缺乏科学性 |
5、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及时 |
(二)问题的致因分析 |
1、政府财政的补偿低 |
2、物价管理部门人员的知识能力欠强 |
3、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监管的力度不足 |
4、价格调节机制缺乏弹性 |
五、优化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思路 |
(一)借鉴他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有益经验 |
1、河北省放开个性化医疗服务的政府管制 |
2、江苏省取消“以药补医”完善财政补偿机制 |
3、上海市优化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机制 |
4、厦门市酌情将提高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纳入医保 |
(二)探寻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优化的对策 |
1、开展全成本测算,强化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营管理 |
2、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结构,抵制“一刀切” |
3、坚持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最高限价,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
4、建立动态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维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
5、加强医院内部价格管理工作,维护医患两方的利益 |
6、加强政府的财政补偿和监管职能,重视专业人员培养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医改背景下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现状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2 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3 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的现状调查 |
3.1 基本情况 |
3.2 调查设计 |
3.3 主要做法 |
4 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存在的问题 |
4.1 优质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 |
4.2 制度保障不够充分 |
4.3 医疗价格管理亟需加强 |
4.4 卫生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
5 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政府角色定位不够准确 |
5.2 改革目标任务不够明确 |
5.3 医保发展方向不够清晰 |
5.4 药品流通秩序不够规范 |
6 国内外公立医院改革的典型做法及经验借鉴 |
6.1 国外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做法 |
6.2 国内其他地区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做法 |
6.3 启示与借鉴 |
7 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的优化路径 |
7.1 加强优质资源供给 |
7.2 完善配套管理机制 |
7.3 推进“三医联动” |
7.4 加快信息平台建设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社区养老PPP模式的应用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 |
2.关于社区养老PPP模式的研究 |
3.文献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研究创新点 |
2.研究不足 |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1.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概念界定 |
2.社区养老服务的概念界定 |
3.社区养老PPP模式的概念界定 |
(二)社区养老PPP模式的理论基础 |
1.新公共管理理论 |
2.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3.公共产品理论 |
4.合作治理理论 |
三、社区养老PPP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
(一)社区养老PPP模式的功能适用性 |
1.优化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结构 |
2.解决我国养老资金困境并缓解财政压力 |
3.提高养老服务的供给效率及专业化水平 |
(二)社区养老PPP模式的技术适用性 |
1.对PPP模式应用范围的相关规定 |
2.完善项目筛选过程 |
3.基于合同的合作关系 |
(三)社区养老PPP模式的条件适用性 |
1.养老服务业发展持续看好 |
2.老年人养老观念改变 |
3.养老服务收费机制逐渐成熟 |
四、社区养老PPP模式应用的分析框架 |
(一)社区养老PPP模式基本流程 |
1.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
2.签订社区养老PPP服务合同 |
3.确定PPP运作模式 |
4.提供养老服务行为 |
5.达到养老服务目标 |
(二)社区养老PPP模式整体分析框架及其合理性 |
1.合同规则 |
2.防范规则 |
3.风险规则 |
(三)三种关系的分析视角 |
1.主体间服务交易分析 |
2.主体不正当行为分析 |
3.合作主体动机外因素分析 |
五、合同规则:主体间服务交易分析 |
(一)项目合同:社区养老PPP合同体系的关键 |
(二)合同关键问题分析 |
1.VfM分析:PPP应用的前提 |
2.招投标制度 |
3.服务项目与标准 |
4.回报机制 |
5.基于存量资源运用的PPP模式 |
6.信息互通与互相监督制度 |
7.绩效评估与补贴挂勾制度 |
8.合同终止制度 |
(三)本章小结 |
六、防范规则:主体不正当动机行为分析 |
(一)基于基层政府不正当动机行为防范 |
1.防范财政负担的PPP审批制度 |
2.防范履职懈怠全过程公示制度 |
3.社会资本主体资格制度 |
(二)基于社会主体不正当动机行为防范 |
1.基层政府与专门机构监管制度 |
2.服务标准化制度 |
3.服务行为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制度 |
4.服务对象投诉制度 |
(三)基于基层政府和社会主体共谋的防范 |
1.社会主体与基层政府无合同之外利益关系制度 |
2.服务价格管制制度 |
3.审计制度 |
(四)本章小结 |
七、风险规则:合作主体动机外因素分析 |
(一)风险的定义 |
(二)风险配置原则 |
1.风险分担与控制力对称原则 |
2.风险合理转移原则 |
3.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原则 |
4.风险上限原则 |
5.风险动态分担原则 |
(三)风险管理 |
1.项目风险识别 |
2.项目风险分担 |
3.项目风险应对 |
(四)本章小结 |
八、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价格管理——基层物价部门的基本职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医改环境下的医院价格管理工作完善提升对策分析[J]. 廖正航. 经济管理文摘, 2021(13)
- [2]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下宝鸡市市场价格监督检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徐燕. 西北大学, 2021
- [3]我国铁路货运定价优化方法与管理策略研究[D]. 张梦迪.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4]C市急救中心收支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研究[D]. 毛浩冉.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5]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公用事业价格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D]. 王霞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3)
- [6]国家药品采购价格制度完善研究[D]. 张骁华.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3)
- [7]重庆市医疗改革政策优化研究[D]. 尹洲.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8]新医改背景下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优化研究[D]. 王怡娜. 郑州大学, 2020(03)
- [9]新医改背景下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现状与问题研究[D]. 郎小颖.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社区养老PPP模式的应用规范研究[D]. 黄妍.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