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麻术中指脉波扩张原因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田倩,麦思聪,孟尽海[1](2018)在《电针刺激对全麻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的辅助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穴位电针刺激对全身麻醉下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的辅助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PLIF术的患者78例,年龄18~59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26例。3组均行全凭静脉麻醉。A组(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在A组基础上复合百会、四神聪、双侧内关电针刺激)、C组(在B组基础上复合双侧合谷、足三里电针刺激)。B组、C组患者均于手术前1天、麻醉诱导前30min给予相应穴位电针刺激。记录3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用药量,患者入室、切皮、上内固定、拔管、离室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指脉氧饱和度(SpO2),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3组各剔除1例。B组、C组瑞芬太尼用量少于A组(P<0.05),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丙泊酚、舒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胺用量以及术后第1天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入室、切皮、上内固定、拔管、离室时的MAP、HR和SpO2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C组恶心、呕吐发生比例均少于A组(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复合百会、四神聪、双侧内关电针刺激可以减少全麻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药量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覃莹莹[2](2016)在《从MAPK/P38信号通路探讨电针分娩疼痛的镇痛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临床研究目的:临床研究旨在采用电针穴位对分娩产妇进行镇痛,设立空白对照组、电针穴位组以及药物镇痛组,对各组产妇分娩镇痛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y scale,VAS)评分及疗效评分,并对电针分娩镇痛的母婴安全性进行评价,从而为产科临床工作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方法:选择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空白对照组、药物镇痛组、电针三阴交加合谷组、辩证取穴组,每组30例。即:空白对照,自然分娩组;电针三阴交加合谷组;辩证取穴组;药物镇痛组。临床观察电针分娩镇痛VAS评分、疗效评分,比较四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产后不良反应、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率情况。最后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镇痛VAS评分及疗效评分:镇痛前、镇痛后1小时、第一产程宫口开7-8cm时、第二产程宫口开全时电针穴位组及药物镇痛组优于空白组,电针穴位组内三阴交加合谷穴、辩证取穴组无显着性差异;电针穴位组及药物镇痛组总有效率较空白组高,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产程:电针穴位组在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较空白组产程缩短,电针穴位组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结果:四组不良反应、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产后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穴位组不良反应均少于空白组及药物镇痛组,电针穴位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三阴交加合谷穴、辩证取穴组均可有效的减轻分娩疼痛,无母婴并发症,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基础研究目的:基础研究方面探究电针对分娩大鼠中枢信号传导通路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影响,为分娩镇痛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对针刺镇痛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依据。方法:将未交配性成熟的SD雌鼠150只,分别与SD雄鼠合笼,选用造模成功的SD雌鼠12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空白组30只,合谷加三阴交组30只,夹脊穴组30只,药物镇痛组30只。空白对照组30只,未进行任何处理,自然分娩;电针穴位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实用大鼠针灸穴位图谱定位大鼠腧穴,于临产开始选用不同穴位电针给予镇痛;药物镇痛组30只,于临产开始给予盐酸瑞芬太尼静脉镇痛。4组均采用热水甩尾痛阈测定法测大鼠的痛阈,比较四组大鼠分娩镇痛的效应,运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脑灰质顶叶区、脊髓腰椎彭大端及子宫肌层MKP-1、P38、PLA2及PGE2基因、蛋白含量。最后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痛阈值方面:(1)干预前,各组大鼠的痛阈值差异无显着性(p>0.05)。(2)干预后:电针穴位组及药物镇痛组优于空白组(P<0.05),电针穴位组内合谷加三阴交组与夹脊穴组差异无显着性(p>0.05)。信号传导通路MKP-1、P38、PLA2及效应分子PGE2:(1)基因表达方面:各组大鼠大脑灰质顶叶区MKP-1、P38、PLA2基因表达量无显着差异(p>0.01);电针组及药物组大鼠脊髓腰椎膨大端P38、MKP-1基因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及药物组大鼠脊髓腰椎膨大端PLA2基因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穴位组及药物镇痛组优于空白组。电针穴位组内合谷加三阴交组与夹脊穴组差异无显着性(p>0.05)。(2)蛋白表达方面:各组大鼠大脑灰质顶叶区MKP-1、P38、PLA2蛋白表达量无显着差异(p>0.01);电针组及药物组大鼠脊髓腰椎膨大端P38、MKP-1蛋白灰度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及药物组大鼠脊髓腰椎膨大端PLA2、PGE2蛋白灰度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穴位组及药物镇痛组优于空白组。电针穴位组内合谷加三阴交组与夹脊穴组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1)不同穴位电针可使大鼠分娩痛阈值升高,具有镇痛作用。(2)不同穴位电针可使P38、MKP-1在脊髓腰椎膨大段基因、蛋白表达量升高,在大脑灰质顶叶区无显着变化。不同穴位电针可使PLA2、PGE2在脊髓腰椎膨大段及子宫肌层基因、蛋白表达量下降,在大脑灰质顶叶区无显着变化。
伍志军[3](2016)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勒扎括约肌对术后肛门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勒扎肛门括约肌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为丰富临床减轻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治疗方法提供较为充足的临床依据和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所有病例资料均来源于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2月1日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确诊为混合痔并接受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治疗的患者。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勒扎组30例,非勒扎组30例。两组采取的基础术式均为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勒扎组加用肛门括约肌勒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3、5、7、10、14d)换药时、换药后、大便时、大便后、活动时、晚睡间疼痛程度和换药后、大便后疼痛持续时间及肛门功能、水肿等情况,并通过SPSS 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混合痔术后第5d换药时、换药后、大便时、大便后、活动时、晚睡间,两组疼痛程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第7d换药时、换药后、大便时、大便后、活动时,两组疼痛程度有差异性(P<0.05);术后第10d大便时、大便后、活动时,两组疼痛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5、7、10d换药后及大便后,两组疼痛持续时间差异性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两组肛门水肿情况比较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总体满意度统计分析,两组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勒扎应用于混合痔手术中可较为明显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缩短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减少术后创面水肿机率,且对肛门功能影响不大。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医生尝试和推广。
李静[4](2014)在《植物神经功能/焦虑状态与三阴交穴针刺得气 ——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一部分,该试验的另一部分为得气与针刺即刻镇痛效应关系的研究。由于得气发生的不可控性,试验设计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与得气量表二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选择毫针不同刺法作为得气和不得气的诱导方法,即粗针、浅刺、施手法(使之得气,亦称期望得气)/细针、浅刺、不施手法(使之不得气,亦称期望不得气);得气量表则选择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自制得气量表,在针刺后确认是否得气(即实际得气和实际不得气)。目的:(1)评价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非经期时的植物神经功能和焦虑状态,观察其在痛经发作并接受三阴交穴针刺时的得气状况,分析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从该角度为得气的机体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临床依据。(2)观察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在痛经发作并接受三阴交穴针刺前后的焦虑状态变化,以了解针刺三阴交穴是否具有缓解焦虑的即刻效应;分析该效应与得气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从该角度探讨得气与经穴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1)在针刺前,于治疗前一个月经周期结束后3-7天对两组患者进行植物神经检测;评价患者行经之前一周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2)对每位受试者进行证型评估,符合寒湿凝滞型型诊断标准且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P≥ 40mm时,纳入四个临床中心,共计96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中央完全随机方案将96例受试者随机均等分为期望得气组和期望不得气组,于痛经发作第一天,针刺前、起针即刻、起针后10min进行焦虑视觉模拟评分(VAS-A),由针灸师对患者三阴交穴行毫针针刺,期望得气组用Φ0.3×40mmg管针,深度1-1.2寸,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提插捻转30秒;期望不得气组用Φ0.18×13mm毫针,深度0.1-0.2寸,留针30分钟,不施手法。结果:(1)依照期望得气与否分组比较:期望得气组与植物神经功能的kendall相关系数为0.10,P=0.4>0.05;与焦虑的kendall相关系数为0.14,P=0.26;期望不得气组与植物神经功能的kendall相关系数为-0.11,P=0.34>0.05;与焦虑程度的kendall相关系数为0.23,P=0.051>0.05;依照实际得气与否进行分组比较:(①AD组(不同得气状态下不同毫针刺法):A:粗针、深刺、手法组得气与植物神经功能的相关性kendall相关系数为0.10,P=0.4>0.05;与焦虑的相关性:kendall相关系数为0.14,P=0.26>0.05。D:细针、浅刺、非手法组得气与植物神经功能的相关性kendall相关系数为-0.27,P=0.26>0.05;与焦虑的kendall相关系数为0.45,P=0.07>0.05。②AC组(实际得气前提下不同毫针刺法与植物神经功能相关性的比较)A:粗针、深刺、手法组得气与植物神经功能的相关性kendall相关系数为0.10,P=0.4>0.05;与焦虑程度的相关性kendall相关系数为0.14,P=0.26>0.05;C:细针、浅刺、非手法组得气与植物神经功能的相关性:kendall相关系数为-0.10,P=0.49>0.05,与焦虑程度相关性kendall相关系数为-0.01,P=0.94>0.05。②CD组(相同毫针刺法条件下实际是否得气与植物神经功能相关性的比较)C:实际得气组与植物神经功能的相关性kendall相关系数为-0.10,P=0.49>0.05。与焦虑程度相关性kendall相关系数为-0.01,P=0.94>0.05。D:实际不得气组与植物神经功能的相关性kendall相关系数为-0.27,P=0.26>0.05,与焦虑的相关性:kendall相关系数为0.45,P=0.07>0.05;依照不同植物神经功能和焦虑状态进行分组比较:85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中有44例是副交感神经兴奋或亢进状态(52%),4l例是植物神经功能正常(48%);24例是焦虑状态(28.24%),61例是非焦虑状态(72%)①植物神经功能正常和异常组组间得气比例无显着差异(X2=0.194,P=0.659),85例所有患者植物神经功能与得气之间kendall相关系数是0.06,P=0.48 (P>0.05);植物神经正常组与得气的kendall相关系数是0.011,P=0.93,植物神经异常组与得气的kendall相关系数是0.05,P=0.64。②非焦虑组和焦虑组组间得气比例无显着差异(X2=0.087.P=0.77);85例所有患者HAMA分值和得气情况的kendall相关系数是0.12,P=0.14;非焦虑组与得气的kendall相关系数是0.23,P=0.02<0.05;焦虑状态组与得气的kendall相关系数是-0.004,P=0.98。(2)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伴焦虑状态在期望得气组和期望不得气组间VAS-A值无显着差异(P>0.05);不同毫针刺法前提下实际得气组和实际不得气组患者治疗前后、起针后10分钟与针刺前VAS差值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不同毫针刺法前提下实际得气两组患者间治疗前后、起针10分钟后与针刺前VAS-A差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毫针刺法前提下,实际得气和实际不得气两组间治疗前后VAS差值、起针后10分钟与针刺前VAS差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非经期的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中植物神经功能正常者占47.13%,副交感神经兴奋者占39.08%,副感神经亢进者占11.49%交感神经异常者兴奋者占0.02%;焦虑状态者占28%,非焦虑状态者占72%。尚未发现植物神经功能正常与否与得气相关。初步发现焦虑状态与得气不相关,而非焦虑状态与得气相关,推测后者可能比较容易得气,该心理因素或许是得气的机体影响因素之一。下一步可对未进行辨证分型的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相关研究,以了解不同证型该病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和焦虑状态,分析其与得气的关系,从而更全面地反映这一生理和心理因素可否作为得气的机体影响因素之一。以上仍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样本量证实。(2)毫针不同刺法下的得气状态和相同毫针刺法的得气状态对针刺三阴交穴缓解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焦虑即刻效应均无明显影响,提示目前的观察尚不能说明得气对针刺缓解焦虑即刻效应有影响。
袁岚,唐炜,王剑,傅国强[5](2014)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全麻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控制性降压期间脑氧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患者行控制性降压期间的脑保护作用。方法: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或Ⅱ级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复合针麻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控制性降压以减少术中出血。其中复合针麻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双侧鱼腰、风池30min经皮穴位电刺激,并持续至手术结束,刺激参数:采用2Hz/100Hz的疏密波,电流强度812mA。对照组采用假穴位经皮穴位电刺激(与复合针麻组相同的穴位向内旁开1寸)。分别在降压开始前(T0),降压至目标平均动脉压(MAP)后20min(T1)、40min(T2)和停止降压后20min(T3),抽取颈内静脉球部和桡动脉血液进行血气分析,记录各时间点MAP、心率(HR)、动脉血氧含量(CaO2)、静脉血氧含量(CjvO2)、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各时间点MAP、HR、Ca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和T3时CjvO2升高,Da-jvO2和CERO2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复合针麻组T2、T3时CjvO2升高,T2时Da-jvO2和CERO2降低(均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降低全麻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控制性降压期间脑氧代谢率,具有脑保护作用。
霍婷婷[6](2013)在《减少全麻药副作用的两种策略区域阻滞和针麻的并发症调查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自维也纳人Koller发现局部应用可卡因有止痛效应后,麻醉药的使用经历了百余年的历程,给外科手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目前,麻醉学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麻醉技术和药物的不断更新,因麻醉导致的并发症已经越来越少。1944年Gillespie统计的因麻醉导致的死亡率为1/1000;而到了上世纪60年代Memery(1965)报告的麻省私人医院的麻醉死亡率已经减少到了1:3145,1999年美国医学机构(Institute of Medicine,IOM)下属卫生保健质量委员会的报告指出,近年来麻醉安全大大改善,已证实的麻醉死亡率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万分之二下降到二十世纪末的二十万至三十万分之一[1-4],因而麻醉的安全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但是,这并不能说明麻醉是绝对安全的,在如今的医疗条件下如果再出现因麻醉而导致的死亡,是很不被人们接受和极其严重的事件。2009年美国麻醉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关于调查从1999年至2005年间全美因麻醉导致死亡的病例有2211例[5],其中有46.6%是因为麻醉药物过量所引起的,又有42.5%是因为麻醉药物的副反应所引起的。并且绝大部分的药物不良反应是因为全身麻醉药物过量应用所导致的,因此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就成为降低因麻醉所导致死亡的重要策略。区域阻滞麻醉已经被国内外证实在复合全麻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的减少麻醉药品的用量[6-8],并且很多手术单独使用区域阻滞麻醉可以避免全麻带来的并发症,因此,区域阻滞麻醉就成为一个非常有效的减少全麻药物所导致并发症的措施之一。而区域阻滞麻醉的安全性如何?它又有哪些并发症呢?为了了解区域阻滞麻醉的情况,法国[9]、瑞典[10]、美国等发达国家针对区域阻滞麻醉的并发症做了很多临床多中心、大样本调查,而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资料。因此,调查中国区域阻滞麻醉并发症的现状就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本研究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牵头,联合全国11家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的麻醉中心,进行了为期25个月的多中心区域阻滞麻醉的临床调查,主要调查目前中国区域阻滞麻醉的并发症发生的类型比例、性别差异、科室分布及相关因素,以了解在中国区域阻滞麻醉并发症的现状,为中国麻醉的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数据。除了区域阻滞麻醉可以减少全麻中麻醉药物的用量以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临床工作者首先证明,针刺能够有效应用于包括开颅、开胸[11]等高难度复杂手术,起到一定镇痛的作用。我们实验室也证实了针刺具有协同药物麻醉的效应,可以减少全麻中麻醉药物的用量。因此进一步推广针刺麻醉是减少全麻药物用量的途径之一。对针刺麻醉的效应和机制进行研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过去有研究证明针刺运用于麻醉有镇痛效应,这也是其运用于麻醉的一个主要原因。镇静作用是全麻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但针刺是否有镇静作用还不清楚,因此本课题就针刺的镇静作用进行了人体实验研究,并通过功能磁共振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了可能的相关机制。第一部分多中心区域阻滞麻醉并发症调查目的调查全国11所三级甲等教学医院麻醉中心临床实施区域阻滞麻醉操作的病人,统计发生区域阻滞麻醉并发症的类型比例、性别差异、科室分布及相关因素。方法首先召集全国11家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的相关负责麻醉医生进行调查前培训和统一标准;调查时在上级医生的指导和监管下由临床麻醉医生填写《区域麻醉神经并发症记录单》,并由专职的麻醉医生进行术后并发症的随访调查,并及时将记录单的数据输入建立的ACCESS2003数据库中。该调查共进行了25个月,最后利用SQLserver系统进行数据汇总,分析中国目前区域阻滞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本课题在25个月的调查研究中,共收集11家三级甲等医院麻醉中心进行区域阻滞麻醉操作的病例106569份,其中因急诊等原因未及时录入而流失了4228例,流失率为4%。完成调查的所有病例中包括硬膜外麻醉35698例,腰硬联合麻醉49673例,腰麻12723例,臂丛麻醉8316例和颈丛麻醉701例。发生各种并发症的一共有313例,发生率为29.4/104,包括:严重并发症37例(其中Horner征9例,喉返神经阻滞6例,心脏骤停1例,血肿2例,抽搐5例,导管折断1例,截瘫1例,马尾综合症2例和异常广泛阻滞10例),发生率3.5/10,000;头痛145例,发生率1.4/103;暂时性神经激惹131例,发生率1.2/103。发生的313例并发症中有23例有超过7天的残余症状。在严重并发症中男性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104;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104,男女间无明显差异。调查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科室是血管外科(7.7/104),最少的是产科、胸外科和整形外科。椎管内麻醉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最高的是骶管麻醉(28/104)。神经阻滞麻醉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是颈丛麻醉(1.4%);在臂丛麻醉中用易感法定位进行麻醉的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有19例,而应用超声引导的方法进行臂丛麻醉的只有2例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通过全国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临床调查,我们提供了中国区域阻滞麻醉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并发症的比例、在临床各个外科分布的情况、男女分布的情况、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中各类麻醉方法所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比例以及临床中使用B超引导下进行的臂丛麻醉发生并发症的数据。本临床调查填补了我国区域阻滞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空白,为探讨应对策略提供了资料,对临床区域阻滞麻醉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第二部分针麻的镇静作用和机制研究目的探讨针麻是否可以降低BIS值而产生镇静作用,并用功能磁共振的方法探讨针刺产生镇静作用的机制。方法15名年龄在20岁至35岁的年轻受试者,女性8位,男性7位。随机分为3组(n=15):电针组(EA):电针刺激双侧风池穴、安眠穴、合谷穴、神门穴、足三里以及三阴交穴;旁开组(Con):电针刺激所选穴位旁开1-2cm处;对照组(Sham):将电极片固定在所选穴位上,但不进行电刺激。每位受试者均在随机三天中同一时间段(晚18点-21点)内、相对恒定温度(18-22°C)、湿度(30%-40%)的条件下,避免任何噪音的干扰,分别进行三种不同的实验测试。在实验开始前嘱受试者静卧休息15min后,先进行fMRI扫描17mim,分别按照定位像、T2加权平扫、T1加权薄层平扫、BOLD(血氧水平依赖扫描)和PASL(脉冲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的顺序,然后立刻进行30min的电针刺激。在电针过程中每5min记录受试者的血压、心率、指脉氧饱和度以及BIS值;电针刺激结束后再进行17min的fMRI扫描,顺序是定位像、T1加权薄层平扫、BOLD(血氧水平依赖扫描)。结果1)BIS值的组内比较:电针组:电针刺激各时间点的BIS值均下降,均与刺激前(0min)的BIS值有差异(P<0.001),而电针过程中各时间点的BIS值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旁开组:仅电针后5min、10min及15min的BIS值略有下降,与0min间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07,0.004,0.010),但刺激后其余时间点(20min、25min和30min)与0min的BIS值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照组:除10min的BIS值低于0min的(P<0.05)外,余时间点各组间的BIS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BIS值的组间比较:电针组与另两组的BIS值在0min无差异;5min时电针组均比旁开组及对照组的BIS值低,有统计学差异(分别是P=0.010及P=0.045);10min时电针组与旁开组及对照组的BIS值均有统计学差异(分别是P=0.035及P=0.014);15min时电针组与对照组的BIS值也有统计学差异(P=0.036),与旁开组的BIS值无差别(P=0.067);20min时电针组与对照组的BIS值有统计学差异(P=0.031),与旁开组的BIS值也有统计学差异(P=0.008);25min时电针组与旁开组及对照组的BIS值均有统计学差异(分别是P=0.014及P=0.018);30min时电针组与旁开组的BIS值也有统计学差异(P=0.043),但与对照组的BIS值无差别(P=0.229)。2)功能磁共振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旁开组和对照组相比较,电针后ReHo存在差异的脑区有双侧前扣带回、双侧额上回内侧、左侧额上回,这些脑区ReHo都是降低的。在P值小于0.05,采用AlphaSim校正后团块大小超过85个体素的条件下没有发现ReHo增高的脑区。结论1)电针刺激可以明显降低BIS值,证明电针刺激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这可能是针刺麻醉效应的机制之一。2)实验中电针对大脑双侧前扣带回(ACC)、双侧额上回内侧(MPFC)以及左侧额上回具有显着的负激活效应。从而降低人脑默认网络(DMN)的激活使其司职的自发心理状态的监控及其他高级认知活动减弱,从而达到使受试者镇静的效应。
高淅[7](2013)在《电针预处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心脏保护作用》文中认为伴随老年人群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增高,这些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的心脏危险性也随之增高。一些调查显示,老年患者术前存在冠状动脉疾病或曾有心肌梗死病史者,围术期发生心肌梗死或再梗死的比例超过5.5%,此类患者非心脏手术后1周,24%-41%出现心肌缺血,若发生再梗死其死亡率达50%-83%。准确的术前评估,充分的术前准备则有利于减少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国内外普遍研究证实,β受体阻断药可以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手术的预后。但在最新出版的《非心脏手术围术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新指南》中,则指出围术期患者并不是都适用β受体阻滞剂。研究表明,电针可能对于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未病先防的作用,为揭示针刺抗心肌缺血的机制,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做出了大量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从神经追踪和神经电生理的躯体一内脏相关性研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电子纤维镜对心脏缺血针刺后的心脏形态学研究,到心电生理、血流动力学检测心脏功能的研究,以及放射免疫方法的神经一内分泌研究等都做出了大量工作。因此,本研究拟用电针预处理的方法,探讨电针预处理的不同时间对全麻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腹部手术心脏保护作用的影响,同时,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全麻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腹部手术的心脏保护作用。第一部分电针预处理的不同时间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心脏保护作用的影响目的观察不同时间预处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腹部手术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全麻老年冠心病患者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60(男29,女31)例,年龄60~80岁。随机将其分为电针1天组、电针3天组、电针5天组和对照组。电针刺激双侧“内关”(PC6)、“列缺”(LU7)、“云门”(LU2)穴(“华佗”牌SDZ-Ⅱ型电子针疗仪)。具体实施方法如下:输出脉冲疏密波,频率设定为1.5HZ(疏波5-6Hz、密波25-30Hz),强度设定为2-4mA(2.34-6.24mA),30min/d,分别连续治疗1d、3d、5d。分别术前、术后2h、术后24h、术后72h采集静脉血标本,测定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上述各时间点监测记录ECG,随访了解术后心绞痛、心肌缺血、心衰发生率以及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结果纳入符合试验条件的患者共60例,每组患者15例。四组患者术前年龄及体重等一般资料组间没有显着差异;四组患者术后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开始升高,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术后心脏不良事件比较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在电针预处理3天及电针预处理5天组有明显降低。结论术前给予电针预处理3天与电针预处理5天对全麻进行腹部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具有保护作用。第二部分观察电针预处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心脏保护作用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腹部手术的心脏保护作用,为电针技术广泛用于临床,预防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全麻老年冠心病患者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80(男41,女39)例,年龄60岁~80岁,将其分为电针预处理组和对照组(美国临床注册编码:NCT01507805)。电针刺激双侧“内关”(PC6)、“列缺”(LU7)、“云门”(LU2)穴(“华佗”牌SDZ-Ⅱ型电子针疗仪)。具体实施方法如下:输出脉冲疏密波,频率设定为1.5HZ(疏波5-6Hz、密波25-30Hz),强度设定为2-4mA(2.34-6.24mA),30min/d,连续治疗3d。分别于术前、术后2h、术后24h、术后72h采集静脉血标本,测定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上述各时间点监测记录ECG,随访了解术后心绞痛、心肌缺血、心衰发生率以及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于术前、术后第五天做超声心脏彩超检查,以了解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纳入的76例患者有68例完成试验,其中电针预处理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术前年龄及体重等一般资料组间没有显着差异;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TnI水平与hs-CRP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且组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cTnI水平与hs-CRP水平都显着升高,电针预处理组在术后24h血清cTnI水平及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术后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概率下降(p<0.05)。结论术前给予电针预处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李柳骥[8](2007)在《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因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变化,疾病谱较之过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危害性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对该类疾病的综合研究,对于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典型表现及类似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预防调摄等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现代以来,中医对该病更为重视,在逐步完善其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理论的同时,当代医家在继承发挥古代医家观点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新的研究手段以及现代医学观点,就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治疗等提出了许多新思路,积累了众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在系统搜集古今中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学方法为主,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及现状,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力图全面反映历代医家诊治该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参考资料,也必将有助于开拓该病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古代文献研究,重在阐述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名、病因病机、病证分类、治则治法、预防调摄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代胸痹心痛处方及医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心绞痛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新的治疗观点。下篇为现代文献研究,重在反映冠心病心绞痛的当代研究概况,全面总结了1949年以来国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特点、各家论治观点、名医治疗经验、处方用药进展、各类治疗方法等,并旁及基础研究及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全面把握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现状、促进本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论述,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分析了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现实意义;在继承古今医家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心绞痛治疗当重扶阳、调气的观点,并举出了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的“扶阳四法”,认为从肺脾二脏入手调理气虚、气滞病机,扶助正气,壮大阳气,祛除阴邪,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之关键,从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大柱,刘兴华,刘德平[9](1981)在《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处理(附1050例分析)》文中指出 本院在157,673例次手术中,合并有高血压的手术病人为1050次,占0.7%。由于血压增高,血液动力发生变化,尤其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引起心血管、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及其功能状态的改变,所以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现就此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广东省人民医院麻醉科针麻组[10](1977)在《针麻术中指脉波扩张原因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针刺作用下指脉波的扩张现象已引起重视,并作为针刺调整作用的重要论据之一,但作者认为针麻术中影响指脉波扩张的因素甚多;且与手术步骤有密切关系,不能单纯用针刺的调整作用来解释,在引用这类资料时应特别慎重。本文对40例针麻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及40例针麻胃次全切除术术中指脉波扩张的时机、发生率、扩张程度进行了分析,扩张的标准为较前波幅增大33%以上,同时对比了其他单位的资料,结合术中影响指脉波扩张
二、针麻术中指脉波扩张原因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麻术中指脉波扩张原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电针刺激对全麻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的辅助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排除及剔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2.3 剔除标准 |
1.3 电针刺激和麻醉方法 |
1.3.1 各组取穴 |
1.3.2 电针操作与管理 |
1.3.3麻醉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2 3组腰椎手术患者术中不同时点MAP、HR、SpO2比较 |
2.3 3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胺用药量和术后VAS评分比较 |
2.4 3组腰椎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2)从MAPK/P38信号通路探讨电针分娩疼痛的镇痛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1.4 病例分组 |
1.5 治疗药物 |
2 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临床疗效标准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处理 |
3 观察结果 |
3.1 镇痛前后VAS评分比较 |
3.2 镇痛疗效比较 |
3.3 产程时间比较 |
3.4 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比较 |
3.5 产后不良反应、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率比较 |
基础研究部分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器材及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模型的建立 |
2.2 分组 |
2.3 大鼠痛阈测定 |
2.4 标本采集(各组大鼠在接受以上治疗方法,产下最后一个鼠仔时,即刻进行标本采集) |
2.5 Real-time PCR检测法 |
2.6 Western Blot检测方法 |
2.7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痛阈值结果比较 |
3.2 四组大鼠中枢MKP-1、P38、PLA2mRNA表达 |
3.3 四组大鼠中枢MKP-1、P38、PLA2、PGE2蛋白表示 |
4 讨论 |
4.1 中西医对分娩的认识 |
4.2 中西医对疼痛的认识 |
4.3 分娩疼痛的机制 |
4.4 分娩疼痛对母婴的影响 |
4.5 分娩镇痛必要性及现状 |
4.6 针灸对分娩疼痛的认识 |
4.7 电针镇痛对MKP-1、P38、PLA2信号通路的影响 |
4.8 电针镇痛对PGE2效应分子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勒扎括约肌对术后肛门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病例选择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一般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2.1 组别分类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及评价 |
2.5 观察时段 |
2.6 数据统计分析 |
结果 |
1.术后第 1d疼痛程度比较 |
2.术后第 3d疼痛程度比较 |
3.术后第 5d疼痛程度比较 |
4.术后第 7d疼痛程度比较 |
5.术后第 10d疼痛程度比较 |
6.术后第 14d疼痛程度比较 |
7.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比较 |
8.大便后疼痛持续时间比较 |
9.术后总体满意度的比较 |
10.术后肛门功能的比较 |
11.术后肛门水肿情况的比较 |
12.手术后临床疗效比较 |
讨论 |
1.痔病病因 |
1.1 祖国医学对“痔”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痔疮”的认识 |
2.疼痛的认识 |
2.1 祖国医学对疼痛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疼痛的认识 |
3.勒扎的认识 |
3.1 祖国医学对挂线法(勒扎同理)的认识 |
3.2 现代医学对挂线法(勒扎同理)的认识 |
3.3 勒扎的原理 |
3.4 勒扎的优点 |
3.5 勒扎的不足 |
3.6 勒扎的适应症 |
3.7 勒扎的禁忌症 |
3.8 勒扎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
4.内括约肌痉挛的认识 |
5.结果分析 |
5.1 术后第 1d疼痛程度分析 |
5.2 术后第 3d疼痛程度分析 |
5.3 术后第 5d疼痛程度分析 |
5.4 术后第 7d疼痛程度分析 |
5.5 术后第 10d疼痛程度分析 |
5.6 术后第 14d疼痛程度分析 |
5.7 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长短分析 |
5.8 大便后疼痛持续时间长短分析 |
5.9 术后肛门功能情况的分析 |
5.10 术后肛门水肿发生情况的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痔术后疼痛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4)植物神经功能/焦虑状态与三阴交穴针刺得气 ——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关于针刺得气的机体影响因素研究概况 |
摘要 |
前言 |
1 研究内容 |
2 讨论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针灸治疗焦虑症近15年研究现状 |
摘要 |
前言 |
1 研究内容 |
2 讨论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
理论探讨一 得气与机体影响因素的关系及其效应研究思路探讨 |
摘要 |
前言 |
1 得气的内涵 |
2 得气与机体影响因素的关系 |
3 机体得气与效应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理论探讨二 植物神经与经络、腧穴、疾病、证候关系研究的思考 |
摘要 |
前言 |
1 研究内容 |
2 讨论 |
3 小结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一) 非经期不同植物神经功能和焦虑状态者在痛经发作时针刺得气情况的观察 |
摘要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二) 得气对针刺三阴交穴缓解焦虑即刻效应的影响 |
摘要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三) 试验整体技术路线图 |
(四) 统计分析组 |
总结 |
结论 |
下一步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立题依据 |
三、假说、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研究方案 |
五、可行性分析 |
六、创新点与特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5)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全麻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控制性降压期间脑氧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麻醉方法 |
1.3 控制性降压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术中各时间点心率、血压比较 |
2.3 两组脑代谢各项指标比较 |
3 讨论 |
(6)减少全麻药副作用的两种策略区域阻滞和针麻的并发症调查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多中心区域阻滞麻醉并发症的临床调查 |
1 参与单位及调查流程 |
2 调查项目与内容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针麻的镇静作用和机制 |
0 受试者的筛选 |
1 仪器设备 |
2 实验流程 |
3 电针预处理方法 |
4 功能磁共振数据采集 |
5 功能磁共振数据预处理 |
6 统计学处理 |
7 结果 |
8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电针预处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心脏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不同时间的电针刺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心脏保护 |
1 材料 |
1.1 麻醉及监护仪器 |
1.2 麻醉药物 |
1.3 观察对象 |
1.4 试验分组 |
2 方法 |
2.1 电针预处理的实施方案 |
2.2 麻醉方法 |
2.3 统计处理及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电针预处理对围术期 cTnI 及 hs-CRP 变化的影响 |
3.3 电针预处理对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电针预处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心脏保护作用研究—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1 资料 |
1.1 麻醉及监护仪器 |
1.2 麻醉药物 |
1.3 观察对象 |
1.4 试验分组 |
1.5 随机区组盲法 |
2 方法 |
2.1 电针预处理的实施方案 |
2.2 麻醉方法 |
2.3 统计处理及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两组患者术中相关特征及麻醉药物用量比较见下表 |
3.3 电针预处理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3.4 电针预处理对围术期 cTnI 变化的影响 |
3.5 电针预处理对围术期 hs-CRP 变化的影响 |
3.6 电针预处理对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
3.7 电针预处理对患者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影响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古代文献研究 |
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
1.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1 病名萌芽期 |
1.1.2 病名内涵充实期 |
1.1.3 病名内涵争议期 |
1.1.4 病名初步统一期 |
1.2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概念考辨 |
1.2.1 心痛与胸痛、膈痛 |
1.2.1.1 心痛 |
1.2.1.2 胸痛与膈痛 |
1.2.2 胸痹与心痹、胸痹心痛 |
1.2.2.1 胸痹与心痹 |
1.2.2.2 胸痹心痛 |
1.2.3 厥心痛与真心痛 |
1.2.3.1 厥心痛 |
1.2.3.2 真心痛 |
1.2.4 卒心痛与久心痛 |
1.2.4.1 卒心痛 |
1.2.4.2 久心痛 |
1.2.5 九种心痛 |
1.2.6 心胃痛(心脾痛)与心疝、心中寒 |
1.2.6.1 心胃痛(心脾痛) |
1.2.6.2 心疝与心中寒 |
1.2.7 病名之辨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 病因认识 |
2.1.1 风寒为首,外邪侵袭 |
2.1.2 思虑过度,七情内伤 |
2.1.3 饮食不节,痰饮由生 |
2.1.4 劳逸失度,气血不调 |
2.1.5 脏腑虚弱,他脏及心 |
2.2 病机分析 |
2.2.1 心痛发作机理 |
2.2.1.1 不通则痛 |
2.2.1.2 牵引作痛 |
2.2.1.3 不荣则痛 |
2.2.2 疾病产生机理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与证候分类 |
3.1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分类 |
3.2 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分类 |
3.2.1 《金匮要略》之辨证 |
3.2.1.1 胸痹之辨证 |
3.2.1.2 心痛之辨证 |
3.2.2 病因辨证 |
3.2.3 八纲辨证 |
3.2.3.1 寒热辨证 |
3.2.3.2 虚实辨证 |
3.2.4 气血辨证 |
4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 |
4.1 治则概述 |
4.1.1 辨证治则 |
4.1.1.1 阴阳辨证治则 |
4.1.1.2 表里辨证治则 |
4.1.1.3 虚实辨证治则 |
4.1.1.4 寒热辨证治则 |
4.1.1.5 气血辨证治则 |
4.1.1.6 脏腑辨证治则 |
4.1.2 胸痹心痛辨病治则 |
4.2 治法概述 |
4.2.1 药物疗法 |
4.2.1.1 祛邪诸法 |
4.2.1.2 扶正诸法 |
4.2.1.3 扶正祛邪诸法 |
4.2.1.4 心病专药 |
4.2.2 针灸、按摩与导引 |
4.2.2.1 针灸 |
4.2.2.2 按摩 |
4.2.2.3 导引 |
4.2.3 其他疗法 |
4.2.3.1 外治法 |
4.2.3.2 食疗药膳 |
4.2.3.3 心理疗法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调摄 |
5.1 心绞痛的预防 |
5.1.1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
5.1.2 起居有常,寒温适宜 |
5.1.3 饮食有节,戒烟限酒 |
5.1.4 不妄作劳,动而中节 |
5.2 心绞痛的调摄 |
5.2.1 精神 |
5.2.2 饮食 |
5.2.3 运动 |
5.2.4 禁忌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专题研究 |
6.1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处方用药研究 |
6.1.1 研究意义与入选标准 |
6.1.2 古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小方概况 |
6.1.2.1 汉唐时期 |
6.1.2.2 宋元时期 |
6.1.2.3 明清时期 |
6.1.3 讨论 |
6.1.3.1 汉唐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2 宋元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3 明清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2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医案研究 |
6.2.1 研究意义及入选标准 |
6.2.1.1 研究意义 |
6.2.1.2 入选标准 |
6.2.2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医案分析 |
6.2.2.1 元明时期医案 |
6.2.2.2 清~民国时期医案 |
6.2.3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证治规律探讨 |
6.2.3.1 元明时期与清~民国时期用药规律比较 |
6.2.3.2 证治规律 |
7 冠心病心绞痛相关问题探讨 |
7.1 肝心痛意义探讨 |
7.1.1 概念源起与发展 |
7.1.2 现代应用 |
7.1.2.1 理论阐述及辨证分型 |
7.1.2.2 临床研究 |
7.1.3 意义探讨 |
7.2 扶阳在心绞痛治疗中的地位 |
7.2.1 阴阳关系,阳为主导 |
7.2.2 心痛病机,“阳微”为主 |
7.2.2.1 心阳虚 |
7.2.2.2 肺阳虚 |
7.2.2.3 脾阳虚 |
7.2.2.4 肾阳虚 |
7.2.3 治重阳气,古今一贯 |
7.2.4 扶阳含义,“温补通回” |
7.2.4.1 温阳散寒 |
7.2.4.2 补气助阳 |
7.2.4.3 通阳宣痹 |
7.2.4.4 回阳救逆 |
7.3 论心绞痛祛邪首当调气 |
7.3.1 心痛标证,其“本”在气 |
7.3.2 调气之法,重在脾肺 |
7.4 热证心痛辨析 |
7.4.1 古籍所载,郁热为多 |
7.4.2 今人发挥,痰热郁毒 |
7.4.2.1 理论上,阐发郁热伤络、热毒学说 |
7.4.2.2 临床上,审证应用清法治热证心痛 |
7.4.3 评述 |
下篇 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1.3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1.3.1 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
1.3.2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
1.4 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4.1 心绞痛的诊断 |
1.4.2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
1.5 心绞痛的治疗 |
1.5.1 抗心肌缺血的综合防治 |
1.5.2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1.5.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 |
2.1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1 心绞痛的病因 |
2.1.2 心绞痛的病机 |
2.2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 |
2.2.1 宏观辨证 |
2.2.2 微观辨证 |
2.2.2.1 脂质代谢方面 |
2.2.2.2 心功能方面 |
2.2.2.3 微循环方面 |
2.2.2.4 血小板形态与功能方面 |
2.2.2.5 血液流变学方面 |
2.2.2.6 氧自由基方面 |
2.2.2.7 血管活性物质方面 |
2.2.2.8 免疫功能方面 |
2.2.2.9 激素方面 |
2.2.2.10 同型半胱氨酸方面 |
2.2.2.11 其他方面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论治 |
3.1 辨证分型治疗 |
3.1.1 分3 型治疗 |
3.1.2 分4 型治疗 |
3.1.3 分5 型治疗 |
3.1.4 分6 型治疗 |
3.1.5 分7 型治疗 |
3.1.6 分8 型治疗 |
3.1.7 分10 型治疗 |
3.2 各家论治观点研究 |
3.2.1 从八纲论治 |
3.2.1.1 从虚实论治 |
3.2.2 从病邪论治 |
3.2.2.1 从痰湿论治 |
3.2.2.2 从瘀血论治 |
3.2.2.3 从痰瘀论治 |
3.2.2.4 从火邪论治 |
3.2.2.5 从毒论治 |
3.2.2.6 从郁论治 |
3.2.3 从脏腑论治 |
3.2.3.1 从肾论治 |
3.2.3.2 从脾论治 |
3.2.3.3 从肝论治 |
3.2.3.4 从肺论治 |
3.2.3.5 从胆论治 |
3.2.3.6 从胃论治 |
3.2.3.7 从五脏六腑论治 |
3.2.4 其他 |
3.2.4.1 从阴虚论治 |
3.2.4.2 从络论治 |
3.2.4.3 从营卫失调论治 |
4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
4.1 冉雪峰:利膈通络消症散结治心绞痛 |
4.2 曹惕寅:重疏导心经逆气,用药贵乎轻灵 |
4.3 蒲辅周:主用两和散治心痛 |
4.4 李斯炽:法遵辨证论治,扶正兼以祛邪 |
4.5 岳美中:心痛病因阳虚受寒,化瘀辅以通阳行气 |
4.6 秦伯未:气血不利为病机,养血扶阳以治本 |
4.7 张伯臾:注重心肾并治,推崇膏方调治、散剂善后 |
4.7.1 病机认识 |
4.7.2 治疗大法 |
4.7.3 临床用药特点 |
4.8 赵锡武: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胸痹 |
4.9 宋孝志:脏腑分型论治心绞痛 |
4.10 袁家玑:重视痰邪致病,通阳化痰为治 |
4.11 任应秋:辨证论治冠心病,扶阳通营为先务 |
4.12 郭士魁:主以通法治心痛 |
4.13 俞慎初:治心痛不离“补虚”、“通脉” |
4.14 邓铁涛:治重调脾护心、益气除痰 |
4.15 万友生:自拟丹络蒌薤汤疗胸痹 |
4.16 董建华:辨病辨证相结合,理气活血基本方 |
4.17 陆芷青:病机气阴痰瘀,辨证舌脉为凭 |
4.18 路志正:胸痹治从脾胃、肝 |
4.19 颜德馨:心痛分三期,法用温、通、补 |
4.20 方药中:重视心肾,阴阳平调 |
4.21 周信有:自拟心痹一号方,益气温肾祛痰瘀 |
4.22 高辉远:辨证兼用自拟方 |
4.23 焦树德:辨证虚实,心肺并调,气血同治 |
4.24 张琪:辨证八法治心痛 |
4.25 印会河:胸痹治同肝着,方用旋覆花汤 |
4.26 周次清:祛邪为主,常法有四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固定方加减与中成药治疗 |
5.1 固定方加减治疗 |
5.1.1 祛邪诸法 |
5.1.1.1 活血化瘀法 |
5.1.1.2 疏肝行气法 |
5.1.1.3 温阳散寒法 |
5.1.1.4 行气活血法 |
5.1.1.5 通阳活血法 |
5.1.1.6 消积化滞法 |
5.1.1.7 软坚破结法 |
5.1.1.8 化痰祛瘀法 |
5.1.1.9 化痰通阳法 |
5.1.1.10 活血通鼻窍法 |
5.1.1.11 散寒息风通络法 |
5.1.2 扶正诸法 |
5.1.2.1 益气温阳法 |
5.1.2.2 益气养阴法 |
5.1.2.3 益气养心法 |
5.1.2.4 温通心阳法 |
5.1.2.5 益气健脾法 |
5.1.2.6 益气补肺法 |
5.1.2.7 补肾法 |
5.1.2.8 调补心肾法 |
5.1.2.9 滋阴益气补肾法 |
5.1.3 扶正祛邪诸法 |
5.1.3.1 益气活血法 |
5.1.3.2 滋阴活血法 |
5.1.3.3 温阳活血法 |
5.1.3.4 通络益气法 |
5.1.3.5 益气化痰祛瘀法 |
5.1.3.6 益气温阳活血法 |
5.1.3.7 益气养阴活血法 |
5.1.3.8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 |
5.1.3.9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 |
5.1.3.10 补肾涤痰法 |
5.1.3.11 补肾活血法 |
5.1.3.12 温肾化痰祛瘀法 |
5.1.3.13 补脾和胃法 |
5.1.3.14 健脾活血祛痰法 |
5.1.3.15 养心化痰通络法 |
5.1.3.16 补心益肾祛瘀法 |
5.1.3.17 补脾益肺、理气活血法 |
5.1.3.18 补心益肾、化痰祛瘀法 |
5.2 中成药治疗 |
5.2.1 丸剂 |
5.2.1.1 滴丸 |
5.2.1.2 微丸与浓缩丸 |
5.2.2 散剂 |
5.2.3 煎膏剂与流浸膏剂 |
5.2.4 片剂 |
5.2.5 胶囊剂 |
5.2.6 合剂(口服液) |
5.2.7 颗粒剂(冲剂) |
5.2.8 注射剂 |
5.2.9 气雾剂、喷雾剂 |
5.2.10 软膏剂 |
5.2.11 膏药 |
5.2.12 其他剂型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单味药物治疗 |
6.1 根类 |
6.1.1 三七 |
6.1.2 丹参 |
6.1.3 西洋参 |
6.1.4 当归 |
6.1.5 麦冬 |
6.1.6 刺五加 |
6.1.7 黄芪 |
6.1.8 葛根 |
6.1.9 缬草 |
6.2 根茎类 |
6.2.1 大蒜 |
6.2.2 川芎 |
6.3 果实类 |
6.3.1 山楂 |
6.3.2 刺蒺藜 |
6.4 花类 |
6.4.1 红花 |
6.4.2 鸡冠花 |
6.4.3 蒲黄 |
6.5 叶类 |
6.5.1 茶叶 |
6.5.2 银杏叶 |
6.6 茎藤类 |
6.6.1 桑寄生 |
6.7 全草类 |
6.7.1 长白瑞香 |
6.7.2 回心草 |
6.7.3 灯盏细辛 |
6.7.4 红景天 |
6.7.5 苦碟子 |
6.7.6 香青兰 |
6.7.7 穿心莲 |
6.7.8 绞股蓝 |
6.7.9 益母草 |
6.7.10 淫羊藿 |
6.8 动物类 |
6.8.1 水蛭 |
6.8.2 地龙 |
6.8.3 熊胆 |
7 冠心病心绞痛的针灸、穴位、推拿、气功治疗 |
7.1 针灸疗法 |
7.1.1 体针疗法 |
7.1.1.1 辨证分型治疗 |
7.1.1.2 固定处方治疗 |
7.1.2 耳针疗法 |
7.1.2.1 耳穴电针法 |
7.1.2.2 耳穴贴压法 |
7.1.3 头针疗法 |
7.1.4 腕踝针疗法 |
7.1.5 第二掌骨侧针法 |
7.1.6 温针疗法 |
7.1.7 电针疗法 |
7.1.8 灸法 |
7.1.8.1 艾条灸法 |
7.1.8.2 隔物灸法 |
7.1.9 刺血疗法 |
7.1.10 其他针灸疗法 |
7.1.10.1 信息治疗仪穴位治疗 |
7.1.10.2 微波针灸治疗 |
7.1.10.3 指穴敏感点治疗 |
7.1.11 综合疗法 |
7.1.11.1 电耳针配合体针、穴位注射 |
7.1.11.2 针刺配合灸法 |
7.1.11.3 针刺配合耳穴埋针 |
7.2 穴位疗法 |
7.2.1 穴位注射法 |
7.2.1.1 西药注射 |
7.2.1.2 中药注射 |
7.2.2 穴位埋植法 |
7.2.2.1 穴位埋线法 |
7.2.2.2 穴位埋藏微型助压器 |
7.2.3 穴位贴压法 |
7.2.3.1 辨证取穴贴压 |
7.2.3.2 固定穴位贴压 |
7.2.4 其他穴位疗法 |
7.3 推拿疗法 |
7.3.1 压痛点推拿 |
7.3.2 心区局部推拿 |
7.3.3 足反射区推拿 |
7.3.4 全身推拿 |
7.4 气功疗法 |
7.4.1 治疗原理 |
7.4.2 治疗冠心病功法简介 |
7.4.3 冠心病辨证施功 |
7.4.3.1 治疗虚证功法 |
7.4.3.2 治疗实证功法 |
7.4.4 临床应用 |
7.4.4.1 内气疗法 |
7.4.4.2 外气疗法 |
7.4.4.3 内气与外气结合疗法 |
8 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疗法 |
8.1 中药与非药物疗法结合治疗 |
8.1.1 中成药与药浴、刮痧、体疗结合法 |
8.1.2 中成药与针灸结合法 |
8.1.3 汤剂与体针、耳针结合法 |
8.1.4 汤剂与针灸、气功结合法 |
8.1.5 汤剂与耳穴贴药结合法 |
8.2 西药与针灸结合治疗 |
8.3 非药物疗法相互结合治疗 |
8.3.1 拔罐、贴敷、温灸结合法 |
8.3.2 温灸、拔罐、穴位注射结合法 |
8.3.3 穴位注射与食疗结合法 |
8.3.4 针灸与氧疗结合法 |
8.3.5 穴位按摩与耳压结合法 |
9 冠心病心绞痛的食疗与护理 |
9.1 冠心病心绞痛的饮食疗法 |
9.1.1 冠心病辨病与辨证食疗 |
9.1.1.1 冠心病食疗方 |
9.1.1.2 冠心病的辨证食疗 |
9.1.2 临床应用 |
9.1.2.1 单味食品治疗冠心病 |
9.1.2.2 辨证配膳治疗冠心病 |
9.2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
9.2.1 冠心病护理常规 |
9.2.1.1 环境安排 |
9.2.1.2 起居护理 |
9.2.1.3 情志护理 |
9.2.1.4 服药护理 |
9.2.1.5 饮食护理 |
9.2.1.6 排泄护理 |
9.2.2 疾病护理 |
9.2.2.1 危重期护理 |
9.2.2.2 缓解期护理 |
9.2.3 心绞痛辨证施护 |
10 国外中医药治疗心绞痛相关研究 |
10.1 针灸 |
10.1.1 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
10.1.2 针刺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10.2 中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I.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 |
II. 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III.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
IV.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
V.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
VI.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
VII.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
四、针麻术中指脉波扩张原因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电针刺激对全麻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的辅助作用[J]. 田倩,麦思聪,孟尽海.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11)
- [2]从MAPK/P38信号通路探讨电针分娩疼痛的镇痛机制[D]. 覃莹莹.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05)
- [3]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勒扎括约肌对术后肛门痛的疗效观察[D]. 伍志军.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 [4]植物神经功能/焦虑状态与三阴交穴针刺得气 ——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D]. 李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8)
- [5]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全麻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控制性降压期间脑氧代谢的影响[J]. 袁岚,唐炜,王剑,傅国强. 针刺研究, 2014(01)
- [6]减少全麻药副作用的两种策略区域阻滞和针麻的并发症调查及机制研究[D]. 霍婷婷. 第四军医大学, 2013(04)
- [7]电针预处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心脏保护作用[D]. 高淅. 第四军医大学, 2013(03)
- [8]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 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9]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处理(附1050例分析)[J]. 王大柱,刘兴华,刘德平. 山西医药杂志, 1981(02)
- [10]针麻术中指脉波扩张原因的分析[J]. 广东省人民医院麻醉科针麻组. 针刺研究, 197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