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发光分析和生物发光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于雪芝[1](2016)在《基于单链抗体的牛奶中21磺胺和20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生物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动物性食品中化学性危害物的残留问题是食品安全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高效、灵敏、快速、多残留的免疫分析方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免疫分析中传统的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一经制备,后期改造的可能性很小。而重组抗体可从基因水平上对抗体进行修饰、改造、定向标记、体外表达,而且其单价结合特性,灵敏度更高。荧光素酶由于其发光强度高,发光迅速,适合于原核表达,以其为基础的生物发光技术由于灵敏度高,光谱范围广等优点在兽药残留检测领域已经引起关注。本论文开展了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生物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研究,旨在为兽药残留监控提供快速、灵敏、高通量的检测手段。以1:1融合表达的方式分别将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和海肾荧光素酶(Renilla luciferase, Rluc)与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olones, FQs)的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 scFv)进行定向标记,构建了FQs-scFv-ALP和FQs-scFv-Rluc融合蛋白。分别建立了可检测20种FQs的化学发光直接竞争免疫分析方法(CL-cdELISAFQs-scFv-ALP)和可检测20种FQs的生物发光直接竞争免疫分析方法(BL-cdELIS AFQs-scFv-Rluc)。以诺氟沙星(Norfloxacin,NOR)分别建立标准曲线,CL-cdELISAFQs-scFv-ALP中NOR的IC50值为0.15μg/L,线性范围为0.04-1.08μg/L,牛奶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氮吹,PBS复溶的方法处理后可消除基质效应,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 LOD)为 0.021μg/L,与其他19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交叉反应率介于0.43-133.89%; BL-cdELISAFQs-scFv-Rluc中NOR的IC50值为0.031 μg/L,线性范围为0.006-0.16μg/L,牛奶样品采用直接稀释40倍的方法可消除基质效应,LOD为0.124μg/L,与其他19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交叉反应率介于0.45-129.7%。以欧盟规定牛奶中必检的五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CIP)、恩诺沙星(Enrofloxacin, ENR)、马波沙星(Marbofloxacin, MAR)达氟沙星(Danofloxacin, DAN)以及氟甲喹(Flumequine, FLU)进行添加回收试验,其中CL-cdELISAFQs-scFv-ALP的批内和批间添加回收率分别为78.2-119.4%和79.6-117.4%,变异系数分别为3.1-11.4和4.4-10.3%。BL-cdELISAFQs-scFv-Rluc的批内和批间添加回收率分别为78.4-117.2%和77.8-117.9%,变异系数分别为6.9-13.4%和7.4-12.9%。对比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两种方法的IC50值比传统ELISA方法分别降低了约2倍和10倍,生物发光的IC50值比化学发光的IC50值低大约5倍,而且耗时短,牛奶样品处理简单,虽然生物发光的变异系数大于化学发光,但是回收率均介于75-120%,变异系数小于15%,均达到了兽药残留分析的要求。构建了磺胺类药物(S ulfonamides, SAs)单链抗体与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 Fluc)的融合蛋白(SAs-scFv-Fluc)。基于FQs-scFv-Rluc 和 SAs-scFv-Fluc,建立了同时检测牛奶中21种磺胺类和20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多残留直接竞争生物发光免疫分析方法(DBL-cdELISA)。以NOR和磺胺二甲基嘧啶(Sulfamethazine, SMZ)分别建立标准曲线,NOR和SMZ的IC50值分别为0.051μg/L和0.211μg/L。与其他19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交叉反应率介于0.56-130.46%,与其他20种磺胺类药物的交叉反应率介于2.25-1406.67%。牛奶稀释80倍可消除基质效应,NOR和SMZ的LOD分别为0.232μg/L和1.894μg/L。分别选取五种氟喹诺酮类药物(CIP, ENR, MAR, DAN以及FLU)和五种磺胺类药物(SMZ,磺胺二甲氧嘧啶(Sulfadimethoxine, SDM),磺胺喹恶林(Sulfaquinoxaline, SQX),磺胺间甲氧嘧啶(Sulfamonomethoxine, SMM)以及磺胺甲基异恶唑(Sulfamethoxazole, SMX))进行添加回收试验。五种FQs的添加回收率为76.6-118.4%,变异系数为5.7-9.7%五种SAs的添加回收率为79.2-118.6%,变异系数为5.4-9.6%,满足兽药残留检测的相关要求。双荧光素酶的使用可使底物同时加入,信号同时采集,实现了基于双酶标记的固相免疫分析方法中两类物质的同时检测。以海肾荧光素酶和腔肠素为能量供体,量子点为能量受体,氟喹诺酮类药物为模式药物,建立了基于单链抗体的生物发光能量共振转移(QD-BRET)均相免疫分析体系。海肾荧光素酶的最适底物为腔肠素h, QD-BRET的福斯特距离为7.86nm,供体与受体之间的距离为8.9nm。以ENR建立标准曲线,其IC50值为0.782μg/L,线性范围为0.023-25.60μg/L, LOD为2.54 ng/L。与7种代表性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交叉反应率介于2.55-111.6%,与第二章第三章的交叉反应率一致。五种氟喹诺酮类药物(CIP、ENR、MAR、DAN以及FLU)批内和批间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78.5-118.2%和79.3-116.6%,变异系数均小于10%。虽然本方法灵敏度不及DBL-cdELISA,但本方法是一个均相的分析方法,省去了包被、洗涤等步骤,耗时短,操作简单,并且可以满足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检测要求。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基于单链抗体和荧光素酶融合蛋白的均相和非均相生物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均可用于牛奶中磺胺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检测,在最大残留限量之下可检测21种磺胺类药物和20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化学发光相比,生物发光灵敏度高,耗时短,且牛奶样品处理简单,不同荧光素酶的联合应用,可实现多种物质的同时检测。此外本研究初步证明,基于量子点的QD-BRET体系可用于小分子物质的检测,可作为兽药残留监控中快速、灵敏、高通量的检测手段。
李保新[2](2002)在《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从1877年首次发现化学发光现象以来,人们对化学发光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已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发展过程。化学发光是在没有光、电、磁、声、热源激发的情况下,由化学反应或生物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光辐射。以此为基础的化学发光分析,由于可以进行发射光子计量,又没有外来激发光源存在时散射光背景的干扰,因而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检出限可达10-12~10-21mol),很宽的线性范围(3~6个数量级),同时仪器设备又很简单、廉价、易微型化,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发展非常迅速。化学发光分析法在无机物、有机痕量和超痕量分析领域内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化学发光分析法在多类复杂有机物质,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核酸、DNA、激素、生物碱及各类药物及毒物的检测,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多种抗体和抗原的免疫分析,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受体芯片、酶芯片、微流控芯片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而且呈现出上升趋势。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高灵敏度的、有效的分析手段,推动了这方面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也为化学发光分析法提供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手段,出现了许多新的化学发光法,如纳米发光、发光成像、发光活体分析,大大促进了化学发光的发展及应用。目前,在化学发光分析研究中主要有两大方向:化学发光新体系的研究和新技术在经典化学发光体系中的应用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也就集中在两个方面。 本论文在全面总结和论述化学发光分析的原理、化学发光反应机理及分析应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偶合化学发光分析法、化学发光分析法与液相色谱及毛细管电泳联用技术、化学发光传感器等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并系统研究了几类新型的化学发光分析法,设计出了一系列新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且稳定响应的流通式化学发光传感器,并把一 两南帅他人学博1:学位论义 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江、新技术的叭穴些新的技术引入化学发光分析中,从而把化学发光分析法应用范田扩大到药理学研究中。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电生试剂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研究 充分利用电化学和流动注射分析技术,提出了电生不稳定试剂化学发光分析法的新思想。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流通式电解池,并充分利用流动注射分析法的特点,采用恒电流电解技术,分别在阳极氧化低价稳定的*、Br、Co’\Mn’\Ag\Cu’”,从而在线定量地产生相应的、具有氧化性的不稳定试剂CIO。BrO、早Co’\Mn’\Ag’\Cu’-,并使这些不稳定试剂在线与试液中的待测物质发生反应,产生化学发光。基于此原理,己成功地建立了测定异烟姘、哇宁、庆大霉.素、毗派酸、卡托普利、金霉素、铂离于、亚硫酸根等化学发光新方法。 在这类化学发光新方法中,不稳定氧化剂是山电化学反应在线产生的,从而消除了山其不稳定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其浓度可用改变电解电流大小来加以调控。我们还发现在设计的电解池和反应池中进行化学发光反应时,电生试剂呈现出初生态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能获得较强的化学发光强度。这是用其它方法制备的相同试剂所不具有的;另外,山于电生试剂的成分单一,试剂纯净,避兔了化学法制备试剂所引进杂质的干扰。另一方面,在这类化学发光新方法中,我们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流通式电化学发光池,其中把电解地与化学发光池彼此分离,设计在流路的不同位置。这样设计可以使电化学反应和化学发光反应在不同的区域发生,能够确保它们均在各自最佳条件下进行的,两者之间也不可能产生干扰;样品可以不进入电解池,不会对电极产生污染;化学发光信号在发光池中检测,不存在电极对光学信号所带末的十扰。 这类化学发光新方法的提出,大大地改善了原有0 化学发光体系和 BrO化学发光体系的分析性能,并使这些非常规氧化剂 CO’\ Mfl’\ Ag’\ CLI’“首 凸次应用于化学发光分析中。这对研究化学发光反应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并拓宽了化学发光类型及应用范围。毛二、新型流通式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本论文改变传统光学传感器静态晌应模式,把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引入传感器的设计中,克服以往定静态响应模式的缺点,建立动态响应模式,设计出流通式化学发光传感器,并且在传感器分于识别系统作了研究,完成了一系列性能优良流通式光学传感器。 一2一 的南帅他人学博卜学位论文 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浊、新技术的研大 1、首次提出流通式化学发光组织传感器。组织传感器国内外都己经厂展了 研究工作。但是,目前在这类生物传感器中,换能器几乎全部是电流型的电化 学换能器。这类传感器中,一般通过物理的方法,把极其少量的生物材料固定 在电极上。山于生物材料的固定量极少,故其生物催化活性不会?
苏晓霄[3](2017)在《基于糖肽类抗生素亲和作用的化学发光法检测革兰氏阳性菌》文中认为革兰氏阳性菌是一类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最主要的致病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造成食物中毒,败血症,脓毒症等严重危害;蜡样芽孢杆菌和藤黄微球菌同样也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和严重感染;变异链球菌是人类龋病的主要致病微生物,常见于牙菌斑中。鉴于革兰氏阳性菌对人类,动物的危害,发展灵敏,简单,即时的革兰氏阳性致病菌的检测新方法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化学发光分析法是一种依据于体系中待测物浓度与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在一定条件下呈线性定量关系的原理,利用仪器对体系化学发光强度的检测,进而确定待测物含量的一种痕量分析方法。而生物发光是一种生物体系中发生的化学发光,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可见光。ATP发光是一种最常见的生物发光,它的反应机理是荧光素酶在荧光素和氧气的存在下,催化消耗ATP而产生较强的光辐射信号。本文基于化学发光分析法,利用糖肽类抗生素与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间的亲合作用建立了两种致病菌检测的新方法。1)基于万古霉素功能化磁性颗粒的生物发光分析法检测革兰氏阳性菌的活菌总量。本文基于万古霉素的亲和作用建立了一种利用生物发光法检测革兰氏阳性菌活菌总量的新型分析策略。本项工作中,万古霉素作为一种新型分子识别试剂,修饰在羧基化的磁性颗粒上用于从样品基质中快速分离和富集革兰氏阳性菌。随后裂解捕获的细菌,使三磷酸腺苷从细菌细胞内释放,进而通过采集生物发光反应产生的发光信号来定量检测革兰氏阳性菌的活菌总量。实验结果表明,四种革兰氏阳性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变异链球菌在1×102-1×107 CFU ml-1范围内均与生物发光强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测限均为33 CFU mL-1(信噪比=3)。由于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死菌对该方法的检测几乎没有干扰,该策略用于检测活的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同时该策略可成功地应用于食品和药物样品的加标回收实验,所得回收率范围为72%-120%。该策略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特异性较高,检测时间短等优点,并且在药品质量控制、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潜能。2)基于双位点分子识别模式的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变异链球菌本文基于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种利用双位点分子识别模式检测变异链球菌的新型分析策略。在这项工作中,替考拉宁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识别试剂,修饰在羧基化的磁性颗粒上用于识别和捕获变异链球菌。为了进一步提高该策略的特异性,利用大鼠免疫球蛋白G2a能够特异性结合变异链球菌细胞壁上G蛋白这一特点,我们在大鼠免疫球蛋白G2a上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作为第二种分子识别试剂以及信号探针,然后通过采集磁性颗粒捕获到的变异链球菌的化学发光信号来定量检测样品基质中的变异链球菌。结果表明,变异链球菌在1×102-1×106CFU ml-1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3 CFU mL-1(信噪比=3)。该策略可成功应用于食品、药物和生物样品的加标回收实验,所得回收率在83%-110%之间。该策略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等特点,可以为复杂样品中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陈扬,陆祖宏[4](2001)在《发光标记分析及其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化学发光、生物发光、电致化学发光中最重要的发光体系 :增强鲁米诺体系、吖啶酯发光体系、碱性磷酸酶 /1 ,2 二氧环乙烷体系、荧火虫荧光素 荧光素酶及联吡啶钌发光体系的原理 ,标记检测方法 ,最近的进展及在核酸领域的应用。对近年来新发展的发光标记方法作了介绍并分析了该领域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吕家根[5](2003)在《自发电池激发的电致化学发光的分析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电致化学发光(ECL)在化学分析领域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检测方法。ECL是一种由电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发光现象。在电极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后,被反应能激发的分子以光辐射的形式去活化时就产生了ECL。对这一由电解而产生的光辐射现象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上一世纪。1927年首次观察到Grignard试剂的电致发光现象,1929年又发现了鲁米诺的电致发光。接下来的研究工作大多集中在对电致发光现象的机理研究。在光化学研究领域,这方面的工作开展的较早并较为深入。其中对多环芳烃-金属络合物的电致发光研究最为透彻。 ECL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较宽线性范围的分析方法。这是由于ECL是电化学反应激发而产生的。通常来讲电化学发光的过程为,发光反应物由电化学反应生成并在电极表面扩散,之后它们可以相互反应或与溶液中的其它物质分子反应产生ECL。这种无光源激发模式使ECL具有非常低的背景,使用简单的仪器就可以获得高的灵敏度。由于发光反应发生在电极的表面,可以实现原位发光检测,这也使灵敏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采用电化学激发的方法,可以从时间和电位控制等方面实现较高的分析选择性。相对于其它分析方法在检测时往往需要加入必须的反应试剂,结果造成样品稀释并使检测峰型展宽,ECL由于可以在电极上原位生成反应试剂,尤其是生成一些不稳定的试剂,从而使以上问题得以克服和改善。这也是ECL常被用于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及流动注射分析的检测器的原因。ECL还可以实现多参数同时检测,除测定光强度外,还可进行时间和波长分辨分析。一些电致发光试剂如钌的络合物,可以在电极上循环反应发光。这一特点不仅提高了发光强度,同时也节省了试剂。更重要的是,将此类试剂固定化,就可以制作成无外加试剂、可多次使用的传感器。总之,与电化学分析相比较,ECL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与化学发光相 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自发电池激发的电致化学发光分析应用研究比较,ECL具有反应可控性强等许多优点。 尽管ECL具有以上所述的诸多优点,但在分析工作中实际广泛应用的发光体系并不多。最为突出的是钉络合物体系,其中联毗陡钉的应用最为广泛。鲁米诺体系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分析应用体系,因其可检测过氧化氢的特点而被用于制作各种酶传感器。因多环芳烃类ECL体系多数需要在有机溶剂中使用,其应用受到了较大的制约。最近发展起来的氧化物覆盖阴极的ECL体系具有发光寿命和发光波长分辨的优点。ECL分析仪器通常由各个研究小组自行制作,仪器微型化是其发展的趋势。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到ECL分析仪器的微型化。到目前为止的所有文献报道,都是使用外加的电源来实现ECL激发的。而一般所使用的电源,在其尺寸和价格等方面与微型化的ECL检测系统,特别是与微型化芯片匹配显得极不协调。市售的小型电池也许是一个解决方案,但考虑到诸如电位可调性、使用过程中电位的下降、电池的贮存寿命、废弃电池可能产生的污染以及应用于一次性芯片时的成本等因素,它就不是一个理想的电源了。为了获得能够有效激发ECL反应的化学原电池,经过对 100多种金属电对的实验发现,由锌、铝与铂。金、银所组成的电池具有稳定的ECL激发能力。本论文中考虑到加工和成本等因素,主要采用了铝/银电对制作原电池。实验发现这种电池具有输出电位高,电位可调、稳定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以上原电池被用于钙、异烟姘及阿昔洛韦等样品的分析应用当中,实现了微型化的ECL分析。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探索了将合金直接用于ECL激发的可能性。铜-锌合金被选择用于初步的研究。对过氧化氢分析实验的结果显示出乐观的研究前景c由于合金当中的金属原子簇具有很小的尺寸,可以成为高密度的原于簇电极阵列,特别适合于制作成ECL检测芯片的激发电源,因此这一研究思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除以上研究工作外,本论文还开展了如活体采样ECL检测铜代谢过程、药物蛋白交互作用的荧光分析、生物发光分析以及微流控芯片气体驱动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具体摘要如下:1.在线自发电池激发的电致化学发光-流动注射分析应用 2 西南帅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自发电池激发的电致化学发光分析应用研究u)在线自发电源激发的流动注射电致化学发光测定异烟胁门 一个川/Ag原电池拟合在流动注射流路当中进行了异烟盼的ECL分析。在实验条件下,该原电池输出电位稳定(if6士1%)mV,通过更换介质或调节浓度实现电位可调(130mV-560 mV人根据异烟盼存在可以增敏鲁米诺电致化学发光的性质,对三个厂家生产的异烟朕药片当中的药物含量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与标准方法吻合。方法具有很宽的线性范围u刀xlo“乙3.0x10”’mol·L’\高的灵敏度u刀d-’mOI工”‘)及良好的重现性门.67%,11-11人实验结果初步证实了利用在线自发电池进行微型化鲁米诺ECL分析
高玉祺[6](2018)在《基于萤火虫萤光素及1,2-二氧杂环丁烷的小分子发光探针研究》文中指出发光(luminescence),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本质是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以光(包括紫外光,可见光以及红外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的电磁辐射过程。发光现象的本质就是某些物质将不同形式的激发能量转变成光能并且将之释放的过程。依照激发能量的来源,可以发光分成以下几种类型:热致发光(therm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以及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顾名思义,生物发光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合物与特殊的酶作用后,释放出光的现象;而化学发光是指,在某些(放热)化学反应中处于激发态的反应产物恢复到基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的现象。这两种发光现象,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因而生物发光可看作是一种需要酶参与的特殊形式的化学发光。发光现象很早就为人们发现熟知,并应用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从法医学领域用于血迹检测的鲁米诺,到制作荧光棒所用的草酸酯类,再到临床免疫分析常用的吖啶酯类。同时,各种发光物质也应用于环境分析、食品及药物检验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包括免疫测定或非免疫测定,诊断、监测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等等。近几年来,基于发光原理发展的发光成像技术(luminescence imaging),与传统成像技术相比,具备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检测迅速等优点,这种非侵袭性成像技术包括生物发光成像(bioluminescence imaging,BLI)和化学发光成像(chemiluminescence imaging,CLI),在活体细胞甚至活体动物成像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商业前景。在生物发光成像研究中,大多采用D-萤光素(氨基萤光素)-萤火虫萤光素酶生物发光体系。人们对于这种生物发光体系的作用机理,研究最为透彻。在这一体系中,在ATP、O2和Mg2+存在的条件下,D-萤光素(氨基萤光素)被萤光素酶催化氧化,发出黄光。因此利用“cage”的策略,对D-萤光素(氨基萤光素)结构中的6’-羟基(氨基)修饰后,可以设计出用来检测某些生物活性小分子或者酶的生物发光探针。鲁米诺、草酸酯、吖啶酯等物质需要活性氧(reactive oxygenspecies,ROS)来引发化学发光;而1,2-二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的化学发光,不需要活性氧来引发,反应条件较为温和,并且可以适用于水相体系。在化学发光成像研究中,更多使用1,2-二氧杂环丁烷化学发光体系。同样利用“cage”的策略,以特定基团修饰3-酚羟基,能够得到针对某种待测物(小分子或者酶的)化学发光探针。在本论文中,我们充分利用探针设计经验和药物化学知识背景,开展相应的研究。本论文中涉及的课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基于萤火虫萤光素体系,我们对氨基萤光素进行相应修饰,进行了缺氧生物发光探针研究;第二,我们将丁炔基团连到1,2-二氧杂环丁烷的苯环上,得到了钯离子化学发光探针,并对其活性进行测试;第三,基于1,2-二氧杂环丁烷,我们设计、合成用于生物巯基化合物化学发光成像的小分子探针,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评价;第四,基于1,2-二氧杂环丁烷结构,设计、合成并评价了用于硒化氢成像的化学发光探针;第五,基于1,2-二氧杂环丁烷化学发光体系,开展了次氯酸探针的相关研究工作。第一部分 缺氧生物发光探针的研究肿瘤组织中,由于血管的缺失或异常,会导致血液供应不足,进而造成缺氧。可以说,缺氧是实体肿瘤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病理状态。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微环境因子,缺氧在肿瘤的增殖,转移,侵袭,血管新生以及抗免疫和耐药性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生物体内,当实体瘤直径增加到350 μm左右时,就表现出缺氧状态,因而缺氧成像在癌症早期诊断中显得至关重要。为了实现缺氧成像,人们探索并开发了许多种不同类型的成像方法,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磷光成像(phosphorescence imaging)、荧光成像(fluorescence imaging)等。为了构建一种能够实现检测活体动物模型中组织缺氧的发光成像方法,我们决定基于萤光素-萤火虫萤光素酶体系开展相应生物发光探针的研究工作。在这一课题中,我们采用“cage”的策略,将偶氮基团引入到氨基萤光素上,得到相应的缺氧生物发光探针(hypoxiabioluminescentprobe,HBL)。在缺氧条件下,探针HBL能够被还原成氨基萤光素,进而能够在萤火虫萤光素酶作用下表现出生物发光活性,最终实现对被分析体系缺氧状态的监测。相关实验结果不仅再次佐证了肿瘤的大小与缺氧程度存在动态相关性,而且证明了该探针能够通过介导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实现对活细胞模型和活体动物模型中缺氧状态的可视化监测。第二部分钯离子化学发光探针的研究钯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贵金属元素,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玻璃制造业和精细化学品工业。钯难以生物降解,易于通过食物链富集。钯元素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危害。因此,我们需要探索一种能够有效、快速、准确地检测环境样品甚至生物样品中钯元素的方法。尽管用于钯元素检测的传统方法很多,而且能够保持较高的灵敏度。然而,这些方法大都需要复杂的样品预处理过程、精密控制的实验条件、较为昂贵的仪器以及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同样采用“cage”的策略,将丁炔基团通过碳酸酯结构与1,2-二氧杂环丁烷的芳环连接起来,我们设计并合成了本课题研究的化学发光探针PCL。在钯离子催化下,探针结构中的丁炔基团会脱除并且生成激发态的高能活性中间体,释放出高能活性中间体,通过CIEEL机理,发出可见光,从而实现对钯离子的化学发光成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能够从体外水平,到细胞水平,再到动物水平实现钯离子可视化监测。尽管探针中的碳酸酯结构,可能会限制探针在强碱性环境或者复杂生物样品中的灵敏度,然而这一课题的研究,为化学发光成像的探索提供了研究经验,也为这一成像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明朗前景。第三部分 生物巯基化合物化学发光探针的研究我们知道,巯基往往在生物大分子中扮演活性位点的角色,同时,含有巯基的小分子化合物,比如半胱氨酸(cysteine,Cys)、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等,也具有特殊的作用。生物巯基化合物(biothiols)在维持内环境的氧化还原平衡和新陈代谢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报道称,各种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生物巯基化合物的含量异常,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对生物巯基化合物进行定性检测和定量分析,不论是对学术研究,还是对临床应用,都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多种传统仪器分析方法都能够用于生物巯基化合物定性定量分析。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率以及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化学发光探针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利用巯基的亲核性,我们选取烯烃或者氯代烷烃结构作为Michael加成反应的反应位点,基于1,2-二氧杂环丁烷结构设计了两种用于生物巯基化合物检测的化学发光探针,TCL-1和TCL-2。生物巯基化合物会脱去亲电性的识别基团,产生高能活性中间体,随后通过CIEEL机理,释放出光能,进而实现对生物巯基化合物的可视化监测。随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相应的化学发光成像实验。我们发现,即使在近中性水溶液中,探针TCL-2也无法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因而这一探针无法应用于生物成像的研究。庆幸的是,TCL-1能够在水相体系中,分别实现对溶液、活细胞和生物体内生物巯基化合物的可视化监测。同时,这一化学发光探针对复杂生物样品中的生物巯基化合物也有响应。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能够丰富生物巯基化合物的发光成像方法,并拓展化学发光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第四部分 硒化氢化学发光探针的研究硒(Selenium)是人及动物体内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硒原子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活性位点,构成许多有着重要功能的硒蛋白。这些硒蛋白(和硒酶),对于免疫调节,机体发育,脂质氧化,消炎解毒,癌症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无机硒,亚硒酸钠在临床上常用作补硒药物。人们发现,这种价格低廉的补硒药品在癌症治疗方面也有潜在应用价值。研究表明,亚硒酸钠被生物体内的GSH和硫氧还蛋白酶系统还原后,产生内源性的硒化氢。这一活性小分子具有某些特殊的生理和病理活性。为了进一步探索硒化氢的生理功能和抗癌机制,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可靠、快速的测试方法。鉴于硒化氢具有比硫化氢更强的亲核性,我们将1,2-二噻烷与1,2-二氧杂环丁烷相连,设计并合成了硒化氢化学发光探针SeCL。幸运的是,初步活性测试结果跟我们预期的一样,SeCL对硒化氢表现出足够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活细胞与亚硒酸钠共孵育后所产生的硒化氢,也能够被该探针检出。我们希望这一新型化学发光探针能够用于体内硒化氢的成像,进一步了解这一活性小分子的生理功能以及硒的抗癌机制。第五部分 次氯酸化学发光探针的研究次氯酸是生物体内一种极其重要的强效杀菌氧化剂,为保护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过量表达的次氯酸,能够破坏细胞结构,造成健康组织的损伤,甚至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病变、急性冠脉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肺损伤、肾功能障碍甚至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因此,开发出一种能够用于活体样品的次氯酸(或次氯酸盐)成像检测方法,对某些疾病的诊断预警,以及阐明免疫系统反应的基本过程,是至关重要并且必要的。迄今为止,由于检测技术的限制,人们尚不能充分理解次氯酸(或次氯酸根)的生理病理作用。因此,人们开发了多种检测次氯酸的方法,电化学分析方法以及光学成像分析方法,都能够用于检测次氯酸。然而,光学成像分析方法在操作成本、选择性、灵敏度、分辨率等方面,都具有更大的优势。基于次氯酸(次氯酸根)对硫代酯结构的亲电加成反应机制,我们以二甲氨基硫代甲酸酯结构作为识别基团,使用1,2-二氧杂环丁烷作为化学发光平台,设计并合成了次氯酸化学发光探针(HCCL)。经过初步测试,我们发现探针HCCL对次氯酸(次氯酸根)能够表现出较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实验结果符合我们的预期。在后续实验中,我们期望探针能够对细胞及动物中的次氯酸进行化学发光成像,从而为充分掌握次氯酸的生理和病理活性,提供一个方便、快速、可靠的检测平台。综上所述,本论文涉及到五类小分子发光探针的研究,能够从体外水平到细胞水平再到动物水平,分别实现对缺氧、钯离子、生物巯基化合物、硒化氢和次氯酸的可视化监测。尽管在相关实验中,这五类小分子发光探针都有较好的表现,然而,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不仅要对发光团进行修饰,以获得较高的发光量子产率和较长的发射波长,使之适用于深层动物组织的成像,还要结合化学生物学相关知识,设计出更优良的识别基团,从而实现发光成像方法在药物研发、生命过程研究以及临床检测方面的应用。
李兰英,徐勤,许丽,闻艳丽,武利庆,任淑贞,刘刚[7](2015)在《化学发光分析仪计量校准用生物化学反应标准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的是微弱光信号,传统的物理标准光源光强度往往超出其检测范围,难以用于计量校准。为此,该文建立并优化两种生物化学模拟发光标准体系。将8-羟基喹啉(8-Ox)引入鲁米诺-过氧化氢-金属离子体系中,实现发光方式由闪光型到辉光型的转变,在100 s内发光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仅为1.1%;由此建立发光强度稳定的化学发光标准体系,利用此体系考察化学发光分析仪的重复性、交叉污染、线性相关系数。利用三磷酸腺苷(ATP)-荧光素-荧光素酶反应,建立生物发光标准体系,考察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灵敏度。为化学发光分析仪日常的校准工作以及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的制订提供实验基础。
刘雅婷[8](2019)在《高强度长时间化学发光功能化材料及其分析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首先综述了化学发光基本概念、化学发光功能化材料以及基于化学发光功能化材料的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化学发光功能化材料具有优异的化学发光活性、生物相容性、易于自组装和良好的稳定性等优点,可作为分析探针或分析界面发展生物分析方法。绝大多数已知的化学发光功能化材料表现出闪光型光发射,它们已被应用在临床诊断、食品安全和环境检测等领域对各种分析物进行测定,并且具有高灵敏度以及宽线性范围等优点。然而,闪光型化学发光反应很快,往往会导致分析精确度较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长期以来,高强度、长时间的化学发光是化学发光领域一直追求的目标。在分析化学领域,在分析时间内具有稳定的化学发光发射能够提高分析的精确度和重现性。此外,已有的化学发光功能化材料的合成方法存在步骤较繁琐、试剂易脱落或泄露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改进合成方案,优化发光试剂、催化剂与纳米材料的组合,获得发光性能更加优异的双功能化纳米材料也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论文以“高强度长时间化学发光功能化材料及其分析应用”为研究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合成了两种高强度长时间化学发光功能化材料,研究了其化学发光强度和持续性方面的特性,并探讨了相关发光机理。提出了新的化学发光功能化纳米材料的合成思路,在不需要添加络合剂的条件下,合成了两种新型的化学发光试剂和催化剂功能化的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化学发光特性,并将其用作化学发光纳米分析界面,发展了一种无标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标志物和肽素的快速灵敏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天然材料壳聚糖(CS)、化学发光试剂N-(4-氨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ABEI)和催化剂钴离子(Co2+),合成了一种模拟萤火虫高强度长时间化学发光的ABEI/Co2+/CS水凝胶材料。当该水凝胶与H2O2反应时,其发光在暗室中肉眼可见,且持续时间超过150小时。研究发现:99.8%Co2+被固定在水凝胶骨架上,而89.5%ABEI分散在水凝胶孔洞中,且H2O2在水凝胶中扩散速率很慢,提出了新的“辉光”型化学发光机理-慢扩散控制的异相催化作用机理。当加入氧化剂H2O2,其缓慢扩散进入水凝胶,被位于活性中心的催化剂Co2+分解产生活性自由基,接着与化学发光试剂反应产生化学发光。由于Co2+的螯合和异相化作用增强了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且具有微米/纳米孔洞和高粘度的水凝胶大大降低H2O2的扩散速度,从而产生了强而长的化学发光。本项工作在化学发光动力学和催化特性方面模拟了萤火虫生物发光,其发光时间明显优于现有的长时间化学发光体系,如酶参与的化学发光体系和过氧化草酸酯化学发光体系,且该水凝胶合成简单、环境友好、生物兼容性好,为发展无标记纳米化学发光新一代体外诊断技术奠定重要的基础。与此同时,在冷光源、生物传感器、微芯片和生物成像等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2、合成了具有双催化体系的Co2+/辣根过氧化物酶(HRP)/ABEI功能化CaCO3微球(HRP/ABEI/Co2+-CaCO3 MPs)。该材料展现出高强度“辉光型”化学发光发射,其发光在暗室中肉眼可见,并可持续近8小时。与仅包含单一催化剂的ABEI/Co2+-CaCO3微球和HRP/ABEI/CaCO3微球相比,具有双催化体系的HRP/ABEI/Co2+-CaCO3微球在化学发光反应启动后的前3小时内能产生更强的化学发光。此外,在发光强度方面,与上一工作中的ABEI/Co2+/CS水凝胶相比,本工作的材料在发光反应启动后的第1个小时内具有显着更强的光发射。HRP/ABEI/Co2+-CaCO3 MPs优异的化学发光性能归因于我们将多孔CaCO3微球的高负载能力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由Co2+/HRP组成的双催化体系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该材料是中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高强度和持续性的发光特性,在生物分析、生物成像、环境监测和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充分利用了聚多巴胺丰富的表面活性基团,通过简单的合成策略制备了ABEI和Co2+双功能化的聚多巴胺纳米球复合材料(Co2+-ABEI-PDA)。首先,利用多巴胺分子在碱性条件下的自聚性,获得了聚多巴胺纳米球。然后将化学发光试剂ABEI的氨基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共价连接到PDA的苯环上,并利用聚多巴胺中的吡咯N以及儿茶酚的羟基与催化剂Co2+发生螯合,将大量催化剂Co2+同时固载在PDA纳米球上,得到ABEI和Co2+双功能化聚多巴胺纳米球。该Co2+-ABEI-PDA纳米球表现出优异的化学发光活性,与不含催化剂的ABEI-PDA纳米球相比,其发光强度增强了近4000倍,超过了使用Cr3+、Pb2+、Fe2+、Fe3+、Cu2+、Cd2+、Mn2+、Hg2+、Ni2+、Au3+来代替 Co2+所合成的各种其他金属离子-ABEI-PDA纳米球。该优异的化学发光特性可归因于以下两方面因素的综合:固载在PDA中的Co络合物能够有效地削弱PDA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其对ABEI-H2O2体系的化学发光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该工作通过选择具有丰富活性官能团的纳米材料作为固载化学发光试剂和催化剂的载体,在不需要使用螯合剂的情况下,实现了化学发光试剂和催化剂高效负载在纳米界面上,获得了发光性能优异的新材料。为设计具有优异化学发光性能的化学发光双功能化纳米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4、充分利用了聚多巴胺较好的还原性、丰富的表面活性基团以及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合成了多功能化聚多巴胺纳米球复合材料Co2+-ABEI-AuNPs-PDA。该Co2+-ABEI-AuNPs-PDA具有优异的化学发光特性。进一步地,在该材料上组装识别元素抗体分子,以得到高化学发光性能的免疫分析界面,由此构建了一个无标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平台用于检测AMI标志物和肽素。该分析平台用于检测和肽素时,展现了 10-12~10-7g/mL的较宽线性范围和较低的检测限3.25×10-13g/mL。该分析平台还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与稳定性,可用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和肽素进行检测,在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倪艳菡[9](2020)在《组织蛋白酶B开启生物发光应用于肿瘤成像》文中提出组织蛋白酶B(CTSB)是一种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与溶酶体中的蛋白转化和降解有关。它在许多生物学事件如肿瘤的起始、生长、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食管癌、胃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结肠癌、胶质母细胞瘤、乳腺癌等多种人类癌症均与组织蛋白酶B密切相关,因此组织蛋白酶B作为一种有吸引力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癌症诊断。迄今为止,许多用于CTSB检测(或成像)的光学方法已被开发出来,包括荧光、比色法、化学发光等。其中,荧光因其操作简单、实时反馈而被广泛使用。然而,来自检测样品的自荧光,以及荧光团的光漂白的限制,干扰了荧光检测的准确性。生物发光(BL)是起源于活无脊椎动物的一种自然现象,在与酶的反应后发出可见光。与荧光相比,生物发光不需要光激发,因此生物发光具有相对低的背景和更高的信噪比。此外,生物发光探针通常是其生物前体的衍生物,因此毒性比荧光探针小,与生物体具有较好的兼容性。近年来,荧光素酶-荧光素的生物发光体系已被用于高灵敏检测葡萄糖、次氯酸盐、半胱氨酸、蛋白酶等多种生物分析物,在体外以及生物体内均表现出良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作为一种有效的光学检测手段,生物发光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受上述调研的启发,我们合理地设计了一个组织蛋白酶B激活的生物发光探针Val-Cit-AL。当氨基荧光素结构的氨基与瓜氨酸(Cit)的羧基相连时,整个探针处于失活状态。在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催化下,组织蛋白酶B从氨基与羧基的连接处裂解Val-Cit底物,得到氨基荧光素,并且伴随着生物发光现象,用于体外、活细胞和肿瘤中的CTSB检测。我们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探针可能会用于在啮齿类动物模型中诊断与组织蛋白酶B相关的疾病,并评估组织蛋白酶B在更多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
李振煜[10](2013)在《基于微流控芯片的ATP生物发光检测系统》文中认为三磷酸腺苷(ATP)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从微生物到高等动植物的活体细胞内的能量载体,检测ATP能够快速判断样品中的活细胞数目,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环境监测、药物筛选等多个领域。基于萤火虫荧光素发光反应的生物发光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ATP检测手段。目前,ATP生物发光检测普遍依赖大型生化发光检测仪,试剂消耗大、成本高、操作步骤繁琐,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推广。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生化检测装置具有尺寸小、试剂消耗量低、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本研究将ATP生物发光法与微流控芯片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基于微流控芯片的ATP生物发光检测系统,主要工作涉及:光检测模块设计,ATP生物发光反应探索,微流控芯片设计与优化,流路构建与控制,光路的耦合匹配等研究内容。对ATP检测结果显示,基于一种创新的5层结构微流控芯片,该系统可实现10-4~10-9mol/L浓度范围内的ATP定量检测,具有线性度高(R2=0.9967),试剂消耗量少(15uL),响应快(<3min)等特点和技术指标。另外,研究还将ATP生物发光法应用于水体微生物检测,结合低温离心浓缩法进行微生物富集和加热煮沸法进行细胞ATP提取,可在30分钟内实现水质样品中微生物数目的检测,检测下限达100cfu/mL,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微生物含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生物发光检测系统,在ATP快速检测中体现出诸多优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二、化学发光分析和生物发光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学发光分析和生物发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单链抗体的牛奶中21磺胺和20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生物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小分子化合物单链抗体研究进展 |
1.3 抗体定向标记技术 |
1.4 多残留免疫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
1.5 生物发光研究进展 |
1.6 生物发光能量共振转移研究进展 |
1.7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检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生物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同时检测磺胺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生物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QD-BRET应用于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初步探索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部分 电生试剂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研究 |
第一章 在线电生次氯酸根化学发光体系测定氨氮 |
第二章 在线电生次溴酸根化学发光体系测定肼 |
第三章 在线电生Mn(Ⅲ)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
第四章 在线电生Co(Ⅲ)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
第五章 在线电生Ag(Ⅱ)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
第六章 在线电生[Cu(HIO_6)_2]~(5-)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金霉素 |
第二部分 新型流通式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 |
第一章 全固定化流通式化学发光D-氨基酸传感器 |
第二章 流通式溶胶-凝胶化学发光传感器 |
第一节 流通式溶胶-凝胶化学发光过氧化氢传感器 |
第二节 微透析采样与溶胶-凝胶化学发光传感器联用测定家兔血糖浓度 |
第三章 流通式化学发光组织传感器 |
第一节 流通式化学发光植物组织传感器测定乙醇酸 |
第二节 微透析采样流通式植物组织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测定血液中游离多巴胺 |
第三部分 化学发光新体系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
第一章 流动注射N-溴丁二酰亚胺(NBS)化学发光体系测定脲 |
第二章 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测定芦丁 |
第三章 测定利福平的化学发光新体系 |
第四章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异烟肼药物溶出试验中的应用 |
第五章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在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研究中应用 |
第六章 不溶性固体氧化剂化学发光分析法 |
第一节 铋酸钠固体氧化剂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
第二节 二氧化铅固体氧化剂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
第三节 二氧化锰固体氧化剂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糖肽类抗生素亲和作用的化学发光法检测革兰氏阳性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细菌的危害 |
1.2 致病菌检测现状 |
1.2.1 常规的培养方法 |
1.2.2 基于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方法 |
1.2.3 基于分子识别模式的检测方法 |
1.2.4 其它检测方法 |
1.3 新型分子识别试剂 |
1.4 磁性颗粒及其应用 |
1.5 化学发光分析法 |
1.5.1 化学发光反应基础原理 |
1.5.2 化学发光分析法基本原理 |
1.6 常见的化学发光反应体系 |
1.6.1 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 |
1.6.2 1, 2-二氧杂环丁烷类化学发光体系 |
1.6.3 过氧化草酸酯类化学发光体系 |
1.6.4 吖啶酯类化学发光体系 |
1.6.5 电化学发光体系 |
1.6.6 生物发光体系 |
1.7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万古霉素偶联磁性颗粒的生物发光法检测革兰氏阳性菌的活菌总量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材料 |
2.2.2 仪器 |
2.2.3 细菌的复苏、培养及计数 |
2.2.4 vanc-MPs的制备 |
2.2.5 vanc-MPs捕获率的计算 |
2.2.6 vanc-MPs抑菌圈实验 |
2.2.7 SEM表征 |
2.2.8 革兰氏阳性菌的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基于vanc-MPs检测革兰氏阳性菌的原理 |
2.3.2 vanc-MPs的功能性分析 |
2.3.3 条件优化 |
2.3.4 特异性分析 |
2.3.5 革兰氏阳性菌的检测 |
2.3.6 加标回收实验 |
2.4 结论 |
第3章 基于替考拉宁偶联磁性颗粒的化学发光法检测变异链球菌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2.3 细菌的复苏、培养及计数 |
3.2.4 tei-MPs的制备 |
3.2.5 HRP-大鼠IgG2a的制备 |
3.2.6 FITC标记替考拉宁与RBITC标记大鼠IgG2a的制备 |
3.2.7 双位点识别模式的荧光表征 |
3.2.8 SEM表征 |
3.2.9 tei-MPs捕获率的计算 |
3.2.10 tei-MPs抑菌圈实验 |
3.2.11 变异链球菌的化学发光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基于tei-MPs检测变异链球菌的原理 |
3.3.2 tei-MPs的功能性分析 |
3.3.3 条件优化 |
3.3.4 特异性分析 |
3.3.5 变异链球菌的检测 |
3.3.6 加标回收实验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一览表 |
(4)发光标记分析及其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发光 |
1.1 增强鲁米诺发光体系 |
1.2 吖啶类化合物 |
1.3 碱性磷酸酶/1, 2-二氧环乙烷发光体系 |
2 生物发光体系 |
3 电致化学发光体系 |
4 发光分析新的标记方法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
(5)自发电池激发的电致化学发光的分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电致化学发光分析的研究 |
第一章 电致化学发光分析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关于电致化学发光的理论探讨 |
第三章 在线自发电源激发的流动注射电致化学发光测定异烟肼 |
第四章 在线自发电池激发的电致化学发光拟合流动注射体系测定蔬菜和乳制品当中的钙 |
第五章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阿昔洛韦 |
第六章 原子簇微电极阵列原位电致化学发光的研究 |
第二部分 其它发光分析应用研究 |
第一章 酸雨胁迫下小麦微弱延迟发光及其生理、生态变化相关性研究 |
第二章 气体氧生物发光传感器 |
第三章 微透析采样荧光法研究6-硫鸟嘌呤与蛋白结合作用 |
第四章 电化学发光新体系及其在原位、在线、实时监测家兔血液铜代谢过程中的应用 |
第五章 新型化学发光微流控芯片检测中毒小鼠全血中的氰化物含量 |
第六章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肼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萤火虫萤光素及1,2-二氧杂环丁烷的小分子发光探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ABBREVIATION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发光的由来 |
1.2 发光的优势 |
1.2.1 荧光探针以及荧光成像的特点 |
1.2.2 发光探针以及发光成像的特点 |
1.3 发光的机理 |
1.3.1 生物发光的机理 |
1.3.2 化学发光的机理 |
1.4 发光底物的优化与选择 |
1.4.1 生物发光底物的优化与选择 |
1.4.2 化学发光底物的优化与选择 |
1.5 发光探针的设计思路 |
1.5.1 生物发光探针的设计思路 |
1.5.2 化学发光探针的设计思路 |
1.5.3 发光信号的分析 |
第二章 缺氧生物发光探针的研究 |
2.1 引言 |
2.1.1 缺氧与肿瘤 |
2.1.2 缺氧的检测方法 |
2.1.3 缺氧生物发光探针的合理设计 |
2.2 实验试剂、仪器和方法 |
2.2.1 实验中用到的主要试剂 |
2.2.2 实验中用到的主要仪器 |
2.2.3 主要实验方法 |
2.3 缺氧探针的活性评价 |
2.3.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2 课题研究小结 |
第三章 钯离子化学发光探针的研究 |
3.1 引言 |
3.1.1 钯与重金属污染 |
3.1.2 钯的检测方法 |
3.1.3 钯化学发光探针的合理设计 |
3.2 实验试剂、仪器和方法 |
3.2.1 实验中用到的主要试剂 |
3.2.2. 实验中用到的主要仪器 |
3.2.3. 主要实验方法 |
3.3 钯离子化学发光探针的活性评价 |
3.3.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2 课题研究小结 |
第四章 生物巯基化合物化学发光探针的研究 |
4.1 引言 |
4.1.1 生物巯基化合物与健康 |
4.1.2 生物巯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
4.1.3 生物疏基化合物探针的合理设计 |
4.2 实验试剂、仪器和方法 |
4.2.1 实验中用到的主要试剂 |
4.2.2 实验中用到的主要仪器 |
4.2.3 主要实验方法 |
4.3 生物巯基化合物化学发光探针的活性评价 |
4.3.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2 课题研究小结 |
第五章 硒化氢化学发光探针的研究 |
5.1 引言 |
5.1.1 硒与健康 |
5.1.2 硒化氢的检测方法 |
5.1.3 硒化氢化学发光探针的合理设计 |
5.2 实验试剂、仪器和方法 |
5.2.1 实验中用到的主要试剂 |
5.2.2 实验中用到的主要仪器 |
5.2.3 主要实验方法 |
5.3 硒化氢化学发光探针的活性评价 |
5.3.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2 课题研究小结 |
第六章 次氯酸化学发光探针的研究 |
6.1 引言 |
6.1.1 次氯酸与健康 |
6.1.2 次氯酸的检测方法 |
6.1.3 次氯酸化学发光探针的合理设计 |
6.2 实验试剂、仪器和方法 |
6.2.1 实验中用到的主要试剂 |
6.2.2 实验中用到的主要仪器 |
6.2.3 主要实验方法 |
6.3 次氯酸化学发光探针的活性评价 |
6.3.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2 课题研究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附录Ⅱ 化合物的核磁、液相谱图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化学发光分析仪计量校准用生物化学反应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储备液的配制 |
1.2.2 工作溶液的配制 |
1.2.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化学发光标准体系的建立 |
2.1.1 添加 8-羟基喹啉初步实现稳定辉光型信号 |
2.1.2 优化反应体系的稳定性 |
2.2 生物发光标准体系的建立 |
2.3 生物化学发光标准体系在仪器计量 校准 中的 应用 |
2.3.1 测量重复性 |
2.3.2 交叉污染 |
2.3.3 线性相关系数 |
2.3.4 灵敏度 |
3 结束语 |
(8)高强度长时间化学发光功能化材料及其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化学发光概论 |
1.2.1 化学发光概念及分析原理 |
1.2.2 化学发光反应动力学及信号测量 |
1.2.3 常见的液相化学发光体系 |
1.2.4 化学发光反应中的催化剂 |
1.3 化学发光功能化材料概述 |
1.3.1 化学发光功能化金属材料 |
1.3.2 化学发光功能化碳材料 |
1.3.3 化学发光功能化聚合物材料 |
1.4 基于化学发光功能化材料的分析方法 |
1.4.1 基于标记的分析方法 |
1.4.2 无标记分析方法 |
1.5 本课题的提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仿萤火虫高强度长时间化学发光水凝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试剂与溶液 |
2.2.2 ABEI/Co~(2+)/CS水凝胶的合成 |
2.2.3 ABEI/Co~(2+)/CS水凝胶的表征 |
2.2.4 H_2O_2在水凝胶中扩散系数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BEI/Co~(2+)/CS水凝胶的合成与表征 |
2.3.2 ABEI/Co~(2+)/CS水凝胶的化学发光性能 |
2.3.3 ABEI/Co~(2+)/CS水凝胶发光与其它非酶以及酶促化学发光体系的比较 |
2.3.4 金属离子的优化 |
2.3.5 化学发光条件的优化 |
2.3.6 ABEI/Co~(2+)/CS水凝胶的长时间发光图像 |
2.3.7 ABEI/Co~(2+)/CS水凝胶的高强度长时间发光的机理探究 |
2.4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过渡金属离子/酶双催化剂/发光试剂的功能化碳酸钙微球的高强度辉光型化学发光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试剂与溶液 |
3.2.2 HRP/ABEI/Co~(2+)-CaCO_3 MPs的合成 |
3.2.3 HRP/ABEI/Co~(2+)-CaCO_3 MPs的表征 |
3.2.4 化学发光的测量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HRP/ABEI/Co~(2+)-CaCO_3 MPs的合成与表征 |
3.3.2 HRP/ABEI/Co~(2+)-CaCO_3 MPs的化学发光行为 |
3.3.3 HRP/ABEI/Co~(2+)-CaCO_3 MPs的条件优化 |
3.3.4 HRP/ABEI/Co~(2+)-CaCo_3 MPs卓越的化学发光性能 |
3.3.5 HRP/ABEI/Co~(2+)-CaCO_3 MPs的化学发光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N-(4-氨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和Co~(2+)双功能化聚多巴胺纳米球的合成与化学发光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溶液 |
4.2.2 Co~(2+)-ABEI-PDA纳米球的合成 |
4.2.3 Co~(2+)-ABEI-PDA纳米球的表征 |
4.2.4 化学发光的检测 |
4.2.5 自由基清除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o~(2+)-ABEI-PDA纳米球的合成 |
4.3.2 Co~(2+)-ABEI-PDA纳米球的表征 |
4.3.3 Co~(2+)-ABEI-PDA纳米球的化学发光性质 |
4.3.4 Co~(2+)-ABEI-PDA纳米球的条件优化 |
4.3.5 Co~(2+)-ABEI-PDA纳米球中ABEI和Co~(2+)的含量测定 |
4.3.6 Co~(2+)-ABEI-PDA的化学发光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化学发光多功能化聚多巴胺纳米球的无标记免疫分析新方法测定和肽素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化学试剂与溶液 |
5.2.2 Co~(2+)-ABEI-AuNPs-PDA纳米球的合成 |
5.2.3 Co~(2+)-ABEI-AuNPs-PDA纳米球的表征 |
5.2.4 无标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平台的构建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o~(2+)-ABEI-AuNPs-PDA纳米球的合成与表征 |
5.3.2 Co~(2+)-ABEI-AuNPs-PDA纳米球的化学发光性能及条件优化 |
5.3.3 无标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平台的构建及表征 |
5.3.4 无标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平台对和肽素的测定 |
5.3.5 无标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平台的选择性 |
5.3.6 无标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平台用于患者血清样品中和肽素的测定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致谢 |
(9)组织蛋白酶B开启生物发光应用于肿瘤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组织蛋白酶B简介 |
1.1.1 组织蛋白酶族简介 |
1.1.2 组织蛋白酶B的结构与分布 |
1.1.3 组织蛋白酶B的生理学功能 |
1.1.4 组织蛋白酶B的病理学功能 |
1.1.5 组织蛋白酶B作为药物靶点 |
1.2 组织蛋白酶B的检测方法 |
1.2.1 荧光成像法用于组织蛋白酶B检测 |
1.2.2 比色法用于组织蛋白酶B检测 |
1.2.3 化学发光法用于组织蛋白酶B检测 |
1.2.4 电化学方法用于组织蛋白酶B检测 |
1.2.5 磁共振成像法用于组织蛋白酶B检测 |
1.3 生物发光简介 |
1.4 荧光素类似物的发展及应用 |
1.5 生物发光技术的应用 |
1.5.1 生物发光应用于酶的检测 |
1.5.2 生物发光应用于阴阳离子的检测 |
1.5.3 生物发光应用于细胞过程的检测 |
1.6 论文的选题及设计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组织蛋白酶B开启生物发光应用于肿瘤成像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试剂与仪器型号 |
2.2.2 化合物AL, Val-Cit-AL以及Cit-Val-AL的合成路线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Val-Cit-AL的体外酶切实验 |
2.3.2 细胞的生物发光成像研究 |
2.3.3 裸鼠皮下肿瘤的生物发光成像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基于微流控芯片的ATP生物发光检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 |
1.1.1 三磷酸腺苷(ATP)检测 |
1.1.2 微流控芯片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化发光检测装置 |
1.2.2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生物化学发光检测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工作 |
第二章 ATP生物发光反应研究 |
2.1 生物发光反应机理 |
2.2 光电检测模块设计 |
2.2.1 高灵敏度光电检测器件 |
2.2.2 光电检测模块搭建与测试 |
2.3 利用生物发光法的ATP浓度检测 |
2.3.1 简易检测装置搭建 |
2.3.2 实验试剂与检测步骤 |
2.3.3 检测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利用生物发光法的水质微生物检测 |
3.1 检测原理 |
3.2 检测方法 |
3.3 检测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生物发光检测系统 |
4.1 引言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2.1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与制作 |
4.2.2 检测系统构建 |
4.2.3 实验试剂与检测步骤 |
4.2.4 检测结果与分析 |
4.3 微流控系统的优化设计 |
4.3.1 芯片结构的优化 |
4.3.2 检测流程的优化 |
4.3.3 优化后的检测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化学发光分析和生物发光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单链抗体的牛奶中21磺胺和20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生物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研究[D]. 于雪芝.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2]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D]. 李保新. 西南师范大学, 2002(02)
- [3]基于糖肽类抗生素亲和作用的化学发光法检测革兰氏阳性菌[D]. 苏晓霄. 西南大学, 2017(02)
- [4]发光标记分析及其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J]. 陈扬,陆祖宏. 化学通报, 2001(09)
- [5]自发电池激发的电致化学发光的分析应用研究[D]. 吕家根. 西南师范大学, 2003(03)
- [6]基于萤火虫萤光素及1,2-二氧杂环丁烷的小分子发光探针研究[D]. 高玉祺. 山东大学, 2018(01)
- [7]化学发光分析仪计量校准用生物化学反应标准体系研究[J]. 李兰英,徐勤,许丽,闻艳丽,武利庆,任淑贞,刘刚. 中国测试, 2015(03)
- [8]高强度长时间化学发光功能化材料及其分析应用[D]. 刘雅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9]组织蛋白酶B开启生物发光应用于肿瘤成像[D]. 倪艳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10]基于微流控芯片的ATP生物发光检测系统[D]. 李振煜. 浙江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