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南缘的历史演变

毛乌素沙地南缘的历史演变

一、毛乌素沙地南沿的历史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夏悦,王国会,沈禹颖,马景永[1](2021)在《黄土高原草地植被的嬗变》文中指出草地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原安全与国家生态安全息息相关。黄土高原作为我国重要的草原分布地,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探究黄土高原草地植被演变历程对该地植被的恢复重建及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史料探究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黄土高原草地植被的嬗变历程。研究表明:在地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更新世到全新世中期,黄土高原草地植被随气候变迁经历了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的多次转变。到全新世晚期,由于暖期结束、气候总体变冷变干、人口基数增加和农耕文明的发展,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向干草原转变,草原带逐渐南移,草地植被破坏严重,面积不断减少,荒漠草原分布范围变广。随着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展开,生态建设成效逐渐凸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草)、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试点等生态项目实施下,黄土高原的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如今黄土高原山青草盛,绿意盎然,植被恢复已经到达区域水资源承载的极限,生态建设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仍需要探索新的治理思路与模式。

卢卓瑜,崔建新,张晓虹,李鹏[2](2021)在《清至民国毛乌素沙地佟哈拉克泊复原及演变研究》文中认为干旱区湖泊是环境变迁中最为敏感的地理实体之一,因此一直是历史沙漠地理研究中的重要载体。清代毛乌素沙地南缘的佟哈拉克泊又称清湖、青山湖,其定位及所纳河流今天仍有争议。通过运用古今地名定位、史料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等方法,判断佟哈拉克泊位于今天的靖边县宁条梁镇以北的平坦地带,所纳河流应为今天的红柳河,在清末以后逐渐消亡。毛乌素沙地是人类活动改变自然环境的典型地区,佟哈拉克泊的消失跟小冰期气候背景下清代禁留地放垦、伙盘地开发有很大关系。因此,佟哈拉克泊的复原与演变研究对于揭示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刘思源[3](2021)在《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北农牧交错带位于毛乌素沙地东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农牧业交错演替,具有明显的交错过渡性、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水资源紧缺性。当前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治理和利用已具规模且不断扩大、农业用水量持续增长。若仍保持现有无序扩张的趋势,当开发规模超过水资源支持能力,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协调研究区内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意义。本文针对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明确了水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键作用,开展了水资源模拟预测;以水资源对沙地农业开发的支持能力为约束,建立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并采用改进的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探索水资源调控下的沙地农业利用的适宜规模,为交错带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提升、经济社会稳固发展提供支持。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VAR模型分析了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的动态影响,明确了水资源在沙地农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选取了交错带农业发展过程中紧密相关的水资源、农业经济、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依据典型指标建立了多变量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法定量地分析了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过程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水资源综合占比在总用水量、农业用水量、农林牧渔总产值、沙地面积及生态服务价值等指标中贡献度分别为94.44%、90.93%、58.86%、86.39%、70.93%,说明水资源在交错带农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性资源的角色,是主要影响因素和资源动力。(2)基于TOPMODEL模型和WAS模型联合模拟了交错带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对未来交错带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预测。利用TOPMODEL模型开展基于DEM的径流过程模拟,采用启发式分割算法进行历史径流资料的突变点分析,确定1979年为突变点所在年份,划分1980-2000年为率定期,2001-2018为验证期,率定期和验证期模型的效率用WAS模型对交错带供水情况进行预测,得到交错带在北京气候模式BCC-CSM1.1下RCP2.6、RCP4.5、RCP8.5三种降雨情景的2025年可供水量分别为15.14亿m3、14.46亿m3 和 14.70 亿 m3,2030 年分别为 18.84 亿 m3、18.45 亿 m3 和 18.72 亿 m3。(3)构建了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并设置了多元调控情景。根据沙地农业可用水量的区间量化原理,明确了用水上限,获得了 2018年和2025年交错带沙地农业可用水量分别为 19113 万 m3、17880.5 万 m3,2030 年 RCP2.6、RCP4.5、RCP8.5 降雨情景下分别为25571.6万m3、23928.8万m3、26390.8万m3。基于Markov模型对交错带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预测,2025、2030年沙地农业利用的可开发沙地规模分别为2992.41km2和2763.72km2。从水资源条件、节水措施及农作物种植结构三个角度设置调控情景,包括降雨情景(3种)、节水情景(3种)、种植情景(7种),共形成63种方案集。(4)采用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思想和ε占优机制的oε策略改进的NSGA-Ⅱ算法,求解了水资源调控模型。以沙地农业利用规模最大为原则,选取了 15种推荐方案,各方案下榆阳区和神木县可开发规模占未利用沙地比例最低,2018年、2025年和2030年中最大占比分别为(18.57%,4.08%)、(7.06%,28.6%)、(5.01%,0%);占比最高的区域为府谷县和定边县,分别为(100%,31.24%)、(100%,47.82%)、(100%,100%),交错带2018年、2025年和2030年中可开发规模最大占比分别为24.54%、14.71%、29.99%。总体来看,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间低的状态。结果表明,在大量依靠引调水工程的前提下,交错带在各情境下水资源仍无法支撑未利用沙地的完全开发,水资源分布不均且形势紧张。(5)利用水土资源匹配指数法研究了交错带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变化。交错带沙地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指数主要分布范围是[53.07,122.14],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与利用规模呈现出不匹配状态。在空间分布上,榆阳区和神木县匹配系数始终<0,呈现出地多水少、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不足现象;府谷县2018、2025、2030年指数范围分别在[1.77,1.98]、[3.36,5.84]、[-0.39,1.71],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与开发规模保持在均衡范围内,水土资源匹配状况最优;交错带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呈现出从东北部地多水少向西南部水多地少过渡,基本与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空间分布情况相印证。沙地农业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各县区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呈现出空间差异性,节水效率的提升有助于提升水土资源匹配程度,高效的农业灌溉管理措施仍是改善交错带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的有效途径。

丽丽[4](2021)在《毛乌素沙地苔藓植物分类与环境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毛乌素沙地是四大沙地里地理位置最靠西北部、紧邻荒漠地区的沙地,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以往的研究中,大尺度上进行群落层片和分布格局调查,目前还没有开展毛乌素沙地苔藓植物的分类与水分生态幅度、耐旱形态适应性和小尺度上苔藓植物物种分布的研究,因此,在植被类型复杂多样、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生态学功能显着的毛乌素沙地开展苔藓植物分类及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有较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次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毛乌素沙地采集的310余份标本进行鉴定,发现16科32属75种(包括变种),苔类3科、3属、6种,藓类13科、29属、69种。其中物种较多的科有丛藓科Pottiaceae(12属、29种);柳叶藓科 Amblystegiaceae,(4 属、12 种);真藓科Bryaceae(2 属、10 种)。物种数较多的属有真藓属Bryum(9种);对齿藓属Didymodon,(8种);镰刀藓属Drepanocladus(6种);扭口藓属Barbua(4种);柳叶藓属Amblystegium(4种)。同时编制了其科、属、种检索表,描述了科、属、种主要的形态特征,提供了所有物种的形态解剖结构图以及标本号、分布区和生境记录。(2)研究区75种苔藓植物可划分为10种生长型:其中苔类分为4种生长型,包括:小型茎叶体苔类(1种)、小型叶状体苔类(2种)、中型叶状体苔类(2种)和大型茎叶体苔类(1种);藓类分为6种生长型,包括:小型顶蒴藓类(22种)、中高型顶蒴藓类(22种)、大型顶蒴藓类(3种)、小型侧蒴藓类(10种)、中型侧蒴藓类(4种)、大型侧蒴藓类(8种)。根据苔藓植物在研究区的分布状况把75种苔藓植物可以初步分为以下几种水分生态幅度类型,苔类分为①中旱生-旱中生植物(1种)、②中旱生-中生植物(2种)、③旱中生-中生植物(1种)、④中生植物(2种);顶蒴藓类分为①旱生植物(1种)、②旱生-中旱生植物(1种)、③中旱生植物(1种)、④旱生-旱中生植物(2种)、⑤旱生-中生植物(4种)、⑥中旱生-中生植物(4种)、⑦旱生-湿中生植物(2种)、⑧旱中生-中生植物(7种)、⑨中生植物(12种)、⑩旱中生-湿中生植物(2种)、(11)中生-湿中生植物(8种)、(12)湿中生-湿生植物(3种);侧蒴藓类分为①中生植物(8种)、②中生-湿中生植物(2种)、③中生-湿生植物(1种)、④湿中生-湿生植物(3种)、⑤湿生植物(8种)。75种苔藓植物的水分生态幅度的频率为在旱生生境里出现过10次,中旱生生境里出现过17次,旱中生生境里出现过25次,中生生境里出现过55次,湿中生生境里出现过21次,湿生生境里出现过15次。(3)4种苔类、8种藓类总体上都具有保持、吸收水分和适应干旱的形态特征,小疣冠苔(Manniatriandra)和西伯利亚疣冠苔(M.sibririca)腹面具覆瓦状排列的鳞片,可有效降低阳光照射对植物体的损害;白边钱苔(Riccia albolimbata)颜色为灰白色,可以反射阳光;肥果钱苔(R.sorocarpa)叶状体厚与宽近乎等长,可以减少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积,营养丝表面无色透明细胞有反光和降低水分蒸发能力;真藓(Bryum argenteum)叶片上部无叶绿体,无色透明,增强反光作用;绿色流苏藓(Crossidium chloronotos)、盐土藓(Pterygoneurum subsessile)和芦荟藓(Aloina rigida)有专门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丝体或栉片,绿色流苏藓和盐土藓叶片细长透明毛尖具有反光作用和保水作用。(4)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发现,影响沙地柏(Sabbina vulgaris)灌丛苔藓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光照强度、凋落物盖度、空气湿度、土壤水分和生境类型;影响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半灌丛苔藓植物分布的环境因子有光照强度、生境类型、草本盖度、凋落物盖度、微地形和空气湿度;影响沙漠大峡谷苔藓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坡度、凋落物盖度、基质稳定性、基质类型和微地形;各样地样方与物种分布格局较好的反映了不同微生境的环境差异。

唐国栋[5](2021)在《沙区光伏阵列地表形变规律及其动力学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恰好是光热资源丰富区,且土地占用成本低,成为建设规模化地面式光伏电站的理想场所。随着大规模太阳能光伏阵列在沙漠地区兴建,施工对地表扰动导致沙丘活化为风沙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沙源,地表风蚀和堆积过程引起的微地貌变化不仅威胁着光伏组件固定结构的稳定性,而且加速地表沙尘释放速率损耗光伏电板发电效率。本研究利用野外观测和风洞试验方法,研究光伏电板扰动下气流场分布规律、风沙输移特征和地表形态变化之间的动力关联,揭示沙区建设光伏阵列后微地貌发育和演变过程,为科学规划沙区光伏电站地表防沙治沙技术方案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沙区光伏阵列整体对近地层风沙运动的影响与光伏阵列与风向之间的夹角(以下简称“夹角”)显着相关。夹角为±90°时阵列内风速和输沙率降低幅度最大,阵列内200cm高度范围内风速平均降低64.25%(夹角范围为85°~90°),输沙率平均降幅达到84.7%(夹角范围为56°~83°);夹角在±22.5°附近时风速和输沙率降低幅度最小,地表20cm高度处风速降低范围为0~20%,在板间50cm和100cm高度处甚至存在微弱的风速放大效应,输沙率平均降低30%以上。具体光伏阵列近地表层风速和输沙率降幅随夹角变化规律为:夹角0°→22.5°变化时下降,夹角22.5°→45°变化时迅速增强,夹角45°→90°变化时缓慢增强至峰值;夹角0→-90°变化时规律基本一致,但夹角为负值比同样夹角为正值时光伏阵列内近地层风速和输沙率降幅更大。(2)光伏阵列局部风速流场分布规律:夹角接近+90°时,整体呈现出板前区域风速最高、两侧逐渐降低的扁“倒V”型;夹角接近0°时,风速剖面特征整体呈“W”型。板间、板前和板后区域风速相对较高,板下区域风速较低,且中部高于两侧;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夹角为正值时,相较于0°夹角时,随着夹角增大板前和板下区域风速升高,板间和板后区域风速降低;夹角为负值时,处于迎风侧的板间和板前区域风速较高,板下区域风速呈下降趋势,板后区域风速回升至接近均值水平。光伏阵列局部风沙输移特征:随着夹角增大,板前位置风沙输移高度更加贴近地表,而板间和板后位置风沙输移高度则表现出较强的向上层移动趋势。双参数指数模可以很好的模拟光伏阵列内3个典型部位近地层30cm高度范围内输沙率随高度的变化规律。(3)沙区建设光伏阵列后微地貌演变过程:边缘区南北侧表现为板下和板前区域地表土壤被吹蚀,板间形成堆积沙垄,东西侧表现为土壤流失和基柱出露;腹地区当夹角为正值时,在电板汇流加速作用下同样使下沿地表土壤被吹蚀,在板前和板间区域形成堆积;夹角为0°,在光伏电板斜向下的导流作用下使下沿地表土壤被吹蚀,在板前附近区域堆积;夹角为负值时,在“狭管效应”作用下电板下沿处风速增大导致地表土壤被吹蚀,在板下和板后区域堆积。最终在不同风况条件下腹地区形成以电板下沿为轴线的扁“V”型风蚀沟槽。(4)本研究光伏阵列次生风沙危害防治建议:“边缘固沙、两侧防风、内设风沟”。具体针对沙漠地区建设光伏阵列后边缘区域地表土壤流失严重现象,疏导气流基础上做好地表固沙措施;两侧是气流进入光伏阵列腹地的主要“通道”,不仅要做好固沙措施,还需要设置具有防风功能的机械沙障或防护林,以达到削弱气流进入光伏阵列时的初始动能,从而降低光伏阵列内风沙活动强度;针对光伏电站腹地区域,建设时应提前在光伏电板下沿位置设置“导风沟槽”,使得过境风沙流在近地表传输时接近平衡态,以削弱近地表风蚀和堆积活动强度。此外,根据研究区域风能环境应强化光伏阵列北侧和西侧的防护。

兰措卓玛[6](2021)在《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文中认为欧亚大陆史前跨大陆的物质传播和文化交流是当前国际学术界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尤其“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后,对沿线区域间交流路线的研究愈发显得重要。青藏高原是欧亚文明交汇的重要区域,也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同时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又是人类对高原环境适应的典型区域,研究这一区域早期交流路线的形成与演变对了解青藏高原的早期交流历史,以及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和模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的研究均为考古证据和文献资料支持下的概念化路线,尚缺少精细化和具体化研究,导致对高原早期人类互动交流的详细演进过程认识十分有限。鉴于此,本研究采用自然因子包括海拔、坡度、植被、河流作为成本数据,与新石器-历史时期遗址点数据共同构成研究的数据源,以图作为理论基础,使用GIS工具,将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的重建抽象成带权图(网络)上的路径搜索问题,并基于成本最小原则,使用最优路径重建旧石器-历史时期的交流路线。具体操作是使用Arc GIS(ESRI)软件中的本地Python地理处理工具执行脚本计算,使用随机点间加权流量累积模型,重建旧石器时期路线;使用考古遗址点、聚落点构成的节点集,使用节点间加权联通模型,重建新石器-青铜-历史时期路线;最后,结合古气候、考古证据、文献记载等多项证据从人类适应性角度分析其发展演变及驱动因素。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旧石器时期重建路线约10万km,路线整体上从边缘向腹地扩张,从低海拔逐步向高海拔行进,经过延续的长线进入高原高海拔区间,而且通过短线在高海拔区间活动,活动范围遍布整个高原;新石器时期路线总路线长度约为16900km,共提取出15条主干路线,路线主要沿河湟谷地-澜沧江、长江流域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河谷地带分布;青铜时期的总路线长度约为16300km,共提取出18条主干路线,在新石器时期路线的基础上,东北部、东部、东南部、西南部的路线整体向高海拔地区延伸;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总长度约为39700km,共提取出28条主干路线,东北区、东部区均出现了深入腹地的网络,尤其是腹地路线的出现和向西部延伸的路线以及东南部路线的复杂化,使得路线呈现复杂路网。该重建结果与考古证据印证的“彩陶之路”、粟黍农业传播路线、“玉石之路”、麦作-驯化羊、马-青铜冶金技术的传播路线,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的东北部和西南部与“丝绸之路”的联系、“羌中道”、“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高度重合,说明重建结果的可靠性。(2)旧石器时期-历史时期的路线总体呈现随机-分散型、边缘-廊道型、边缘-腹地型、复杂-路网型的发展演变。末次冰盛期高原极端气候促进了技术革新,细石器技术的盛行使高原出现狩猎采集人群,路线呈现随机-分散是人类为适应高原狩猎活动的行为表现。新石器时期适宜的环境背景下,仰韶文化的粟黍农业种植技术在适宜该农业发展的区域传播扩散,这些分散的小型农业基地成为串联新石器路线的基础。青铜时期受制于恶劣的气候条件,粟作农业的种植受到挑战,但跨大陆麦类作物、驯化羊、马的传入,拓展了人类向高海拔种植农业和发展牧业的空间,导致重建路线向高海拔地区延伸。历史时期农业产品的多元化和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人口数量增加,形成稳定的聚落,功能齐全且稳定的聚落为复杂路网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伴随着聚落间复杂的政治、贸易、文化互动,重建路线呈现复杂网络型。(3)重建路线完整呈现了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人类复杂的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是路线形成的最终结果,同时反映出的是人类自身、生产方式以及互动交流强度对高原的逐步适应过程。为了适应逐步升高的海拔从而控制走路的成本,早期人类会选择高原河谷作为通道,河谷内坡度较缓、海拔相对较低,植被相对较好,河流的补给充足,相对含氧量较高,这是人类为适应高原自然环境做出的生物适应性行为。从生业模式的角度来看,高原的生业模式经历了旧石器时期的狩猎采集经济-新石器时期农业+狩猎采集经济并存-青铜时期农业+游牧经济全面发展-历史时期农牧业经济+商贸、政治、文化等互动交流不断深入的发展过程;这与旧石器时期人类表现出对高原资源的简单索取-发展至新石器时期对高原宜农区域的主动占据-青铜时期对高海拔区域的开拓-历史时期对高原全面开发利用的交流行为模式相对应;而生业和交流行为模式的发展演变直接影响路线形成的模式,这一模式表现出新石器时期分散的小型粟作农业区域首先串联起稳定的路线-青铜时期农、牧业混合交界带形成稳定路线-历史时期稳定的路线在聚落间形成的发展模式。从交流强度来看,新石器时期的交流互动是仰韶文化通过高原南部边缘对川西、云南等地的影响,并沿雅鲁藏布江与南亚的互动交流,发展至青铜时期由中亚-沿新疆-河西走廊至高原北缘的互动交流加强,历史时期则是南、北边缘的交流不断强化,伴随着与中原王朝对该地区复杂的政治、文化互动,以及商业贸易的强有力刺激,内外部交流全面加强的结果。

魏姿芃[7](2021)在《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文中提出在过去40年间城乡要素快速流动变化的过程中,我国传统乡村受到城市发展要素的极大冲击,乡村问题愈演愈烈。为破解“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我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涉农战略措施。国家政策的稳步推进有效缓解乡村问题,提升乡村经济水平,但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也加剧乡村土地空废化、环境污损化、特色消亡化等问题,持续的人类活动干扰严重影响景观格局的演变过程,但现有研究极少涉及对乡村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的深入剖析。为协调乡村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本文从景观格局演变的角度出发,以中南地区典型乡村——捞刀河畔乡村为对象,从中观视角出发探究近20年来,在国家涉农政策引导下,乡村大力发展时期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建立了景观动态变化模型及驱动力分析模型,探讨影响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并分析各驱动因子对景观格局影响程度的差异。以期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实落地和未来新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点:①分析框架的提出。结合现有理论基础和本研究的中观尺度及研究目的,建立乡村二级景观分类系统,构建景观动态变化模型和驱动力分析模型,并结合景观指数法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及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的技术路线;②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动态分析。从景观质心迁移、单一景观动态变化度、景观转移矩阵、综合动态度、斑块类型水平指数变化、景观水平指数变化等方面对2003、2011、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并根据景观格局变化过程进一步对2011、2013、2015、2017、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的景观指数变化进行深入研究;③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分析。在驱动力分析模型下,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理论,分析2011-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各驱动因子关系,寻找影响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综合探讨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国家政策-气候-社会经济-地类驱动机制;④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美丽乡村建设。以景观格局演变及主要驱动因子作为切入点,结合乡村发展进程及研究期内的美丽乡村建设,将破碎化致因与乡村现存问题整体思考、联动分析,并给予建议与启示。本研究主要结论有:①提出一套针对乡村景观格局及驱动力研究的中观尺度研究框架;②建立主要驱动因子及乡村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得到平均气温因子、研究区总户数、研究区总人口数以及水库坑塘、农村居民点、耕地景观斑块面积是影响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乡村社会发展、乡村农业产业发展、乡村产业革新和典型“乡村病”是影响研究区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③结合捞刀河畔乡村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为旗帜,给予其景观格局视角下的相关建议与启示。

赵天翔[8](2021)在《草木灰改良沙土路基边坡力学稳定性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沙灾害是毛乌素沙地穿沙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低的主要原因,道路两侧多采用种植沙生灌木的方式防风固沙。由于沙生灌木不易种植,成长缓慢,多采用草木灰施肥,加速植物生长发育。本文通过研究毛乌素沙地穿沙公路边坡土中掺加不同掺量草木灰,对路基边坡力学稳定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为草木灰在路基边坡防护的应用提供依据。本文以国道338与省道215交界处路基边坡坡顶、坡中、坡底三个坡位沙土为研究对象,以剪切破坏为研究背景,首先从土体物理特性试验开始,研究了不同坡位下沙土的颗粒级配特征、天然干密度;其次,通过重型击实试验研究了不同草木灰掺量的特性;再次,通过直接剪切试验研究了草木灰掺量(5%、10%、15%、20%)和应力条件(50、100、200、300 k Pa)对草木灰混合沙土剪切力学特性影响规律;最后,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微观试验,探究不同掺量的草木灰对压实后的土体微观结构和孔隙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其形成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草木灰能够提高混合沙土最佳含水量下对应的最大干密度。(2)在不同应力下,坡中沙土的剪应力峰值或水平位移对应得剪应力均大于同垂直应力下的坡顶和坡底沙土。在边坡坡顶、坡中、坡底混合沙土中掺入草木灰对内摩擦角的影响较小,整体呈波浪线,相比素土内摩擦角的增长和减小幅度在10%左右;当草木灰掺量为15%~20%时,其粘聚力和抗剪强度明显增加,当草木灰掺量为15%时,混合沙土粘聚力的增加最大,且草木灰的掺量在15%,垂直应力200 k Pa以下时提升抗剪强度效果较大。(3)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得出不同草木灰掺量下试样的SEM微观图像,观察发现混合沙土的微观结构形态以“骨架状”为主,草木灰颗粒对沙粒间孔隙起到填充作用,降低了小、中孔隙占比量,有效改变混合沙土中的孔隙大小和颗粒级配;草木灰颗粒的增加导致了大孔隙占比量增多,加强了土体的透气性和渗透性。

韦应欣[9](2021)在《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的发育分布驱动因子与生态价值评估》文中认为生物结皮在荒漠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多种生态功能,植被冠层往往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发育场所。目前,在区域尺度上,冠层下与冠层间生物结皮的发育状况环境驱动因子以及生物结皮生态价值定量评估两方面的研究仍较为匮乏。为此,本研究选择跨越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的毛乌素沙地(42612km2),在该区全域均匀布设了44个典型样方,分别调查冠层下与冠层间藓、藻两类生物结皮的发育状况与各类环境因子,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和秩相关分析(Sperman),探讨了二者的关系并识别了主要环境驱动因子,同时使用分类回归树算法(CART)构建冠层下与冠层间两类结皮发育状况的预测模型。其次,在该区全域记录了194个生物结皮分布点,利用气候、植被、地形、土壤栅格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Max Ent)预测了该区生物结皮的分布格局与面积。第三,沿该区降雨梯度设置了9个样点,分析并计算了单位面积生物结皮养分积累量,同时通过文献调查获取该区单位面积生物结皮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固碳释氧量,采用市场价值法计算了单位面积生物结皮各项生态价值,基于生物结皮面积预测结果,计算了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分项与综合生态价值。主要结论如下:(1)区域尺度上,植被覆盖度、坡度、坡向是冠层下与冠层间藓、藻结皮发育状况的三大驱动因子。冠层下两类结皮覆盖度与植被覆盖度正相关,而冠层间则为负相关,藓结皮趋向分布在阴凉潮湿的冠层下,而藻结皮在冠层间也能够良好生长;冠层间藓结皮覆盖度、冠层下与冠层间藻结皮覆盖度与土壤养分正相关,而冠层下藓结皮覆盖度则为负相关;冠层下、冠层间两类结皮覆盖度与放牧干扰强度均负相关;在坡度较大的阳坡或半阳坡上,冠层下、冠层间藻结皮,以及冠层下藓结皮覆盖度、厚度较高,而在阴坡或半阴坡上,冠层间藓结皮的覆盖度、厚度较高;冠层下与冠层间藻结皮覆盖度、冠层下藓结皮厚度与年均最高温度正相关。冠层下两类结皮覆盖度与年均风速正相关,而冠层间则为负相关。气候水分盈亏量与冠层间两类结皮覆盖度,以及藓结皮厚度正相关,而冠层间则为负相关。(2)区域尺度上,构建了冠层下与冠层间藓、藻结皮发育状况的预测模型。通过决定系数(R2)与均方根误差(RMES)对以上模型予以验证,结果显示:模型总体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植被覆盖度在冠层下藓结皮,以及冠层间藓结皮与藻结皮的覆盖度预测模型中贡献度最大;坡度在冠层下藻结皮,以及冠层间藓结皮的抗剪强度预测模型中贡献度最大;有机质含量与年均最高温度分别在冠层下与冠层间藓结皮的厚度预测模型中贡献度最大。(3)构建了区域尺度生物结皮空间分布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为:毛乌素沙地的生物结皮总面积为13636km2,占全域的32%,并且在东南部分布面积最大,在中部、东北、西南部次之,西北部、西南缘、东北缘最低,总体上,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呈递增趋势。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率、水蒸气分压力、年均风速、坡向、气候水分盈亏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实际蒸发散量、土壤湿度是影响生物结皮空间分布的9个主导因子。(4)基于毛乌素沙地单位面积生物结皮每年的养分积累、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固碳释氧量,采用市场价值法计算单位面积生物结皮各项生态价值,基于生物结皮分布面积预测结果,评估该区生物结皮分项及综合生态价值。结果显示: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四项功能的生态价值总量为12.47亿元·a-1,每公顷的生态价值为914.75元·a-1。其中,防风固沙服务价值最高,为6.16亿元·a-1,占总生态价值的49.32%,涵养水源和固碳释氧服务价值次之,分别为3.26亿元·a-1和3.06亿元·a-1,占总生态价值的26.14%和24.49%,养分积累服务价值相对较低,为13.1万元·a-1,仅占总生态价值的0.01%。

韩光辉,张宝秀,李并成[10](2021)在《王北辰的历史地理研究及其学术贡献》文中提出王北辰精通日语,一生服务于教育事业,后半生致力于历史地理研究,将文献搜集与野外考察紧密结合,学术研究与地方社会需要相联系,对历史时期毛乌素沙地、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环境变迁做出了精深的研究,与此同时在历史地图编绘、历史文化宣传与遗迹保护、历史地理专着翻译等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

二、毛乌素沙地南沿的历史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乌素沙地南沿的历史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2)清至民国毛乌素沙地佟哈拉克泊复原及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介绍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历史文献所见佟哈拉克泊
        3.1.1 城川古湖与佟哈拉克泊定位问题的提出
        3.1.2 利用历史文献定位佟哈拉克泊
        3.1.3 小石砭地区的水环境
    3.2 清代三大图中佟哈拉克泊的位置
        3.2.1 清廷三大图的数字化
        3.2.2 佟哈拉克泊定位结果
    3.3 佟哈拉克泊的消亡与驱动力分析
        3.3.1 佟哈拉克泊的消失
        3.3.2 佟哈拉克泊消亡的驱动力分析
4 结论

(3)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1.3.2 自然系统多变量互馈关系研究进展
        1.3.3 水资源调控的思想演变与方法进展
    1.4 问题提出及思考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案
        1.6.2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范围及概况
    2.1 陕北农牧交错带范围界定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土壤植被
        2.2.3 自然资源
    2.3 社会经济现状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4.1 水资源分布情况
        2.4.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5 荒漠化特征及治理历程
        2.5.1 荒漠化现状及特征
        2.5.2 荒漠化动态演进
        2.5.3 水土流失现状
    2.6 区位特殊性及重要意义
        2.6.1 交错性与过渡性
        2.6.2 水土资源紧缺性
        2.6.3 生态环境脆弱性
        2.6.4 区位特殊性
    2.7 本章小结
3 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影响分析
    3.1 VAR模型介绍
    3.2 指标选取及相关性分析
    3.3 VAR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3.3.1 序列平稳性检验
        3.3.2 Johansen协整检验
        3.3.3 模型参数估计
        3.3.4 模型检验
    3.4 脉冲响应
    3.5 方差分解
    3.6 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影响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TOPMODEL和 WAS模型的交错带水资源预测
    4.1 模型基本原理
        4.1.1 TOPMODEL模型
        4.1.2 WAS模型
    4.2 子流域单元划分
    4.3 TOPMODEL模型构建及校验
        4.3.1 下垫面参数提取
        4.3.2 模拟效果及模型参数校验
    4.4 WAS模型构建与模拟验证
        4.4.1 拓扑关系
        4.4.2 数据基础
        4.4.3 模拟验证
    4.5 基于TOPMODEL和 WAS模型的水资源预测
        4.5.1 规划年气候情景模式
        4.5.2 规划年水资源量预测
    4.6 本章小节
5 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构建
    5.1 水资源调控模型的理论基础
        5.1.1 模型框架
        5.1.2 模型原理
    5.2 可用水量区间量化分析
        5.2.1 可用水量区间量化
        5.2.2 可用水量上限分析
        5.2.3 传统行业需水预测
        5.2.4 沙地农业可用水量潜力分析
    5.3 可开发沙地规模预测
        5.3.1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结构分析
        5.3.2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动态演变
        5.3.3 土地利用空间转移变化分析
        5.3.4 基于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类型预测
    5.4 调控情景设置
        5.4.1 多元情景分析
        5.4.2 调控情景设置
    5.5 水资源调控模型构建
        5.5.1 目标函数
        5.5.2 约束条件
    5.6 本章小结
6 沙地农业利用适宜规模及空间格局变化
    6.1 基于正交?占优策略改进的NSGA-Ⅱ算法
        6.1.1 正交设计初始化种群
        6.1.2 ε占优策略
        6.1.3 NSGA-Ⅱ算法
        6.1.4 模型求解流程
    6.2 沙地农业利用适宜规模分析
        6.2.1 各县区适宜规模分析
        6.2.2 交错带适宜规模分析
    6.3 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空间分布
    6.4 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6.5 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变化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毛乌素沙地苔藓植物分类与环境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国外苔藓植物研究进展
    1.2 国内苔藓植物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意义
第2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特征
    2.5 植被特征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野外调查方法与标本鉴定
        3.1.1 调查方祛
        3.1.2 样方调查
        3.1.3 标本鉴定
    3.2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1 苔藓植物物种分类
        3.2.2 苔藓植物生长型-生活型
        3.2.3 苔藓植物的水分生态幅度分析
        3.2.4 苔藓植物的耐旱形态适应性
        3.2.5 苔藓植物的微生境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毛乌素沙地苔藓植物分类
    4.1 耳叶苔科Frullaniaceae
        4.1.1 耳叶苔属Frullania Raddi
    4.2 疣冠苔科Grimaldiaceae
        4.2.1 疣冠苔属Mannia Opiz
    4.3 钱苔科Riociaccae
        4.3.1 钱苔属Riccia L.
    4.4 牛毛苔藓科Ditrichaccae
        4.4.1 角齿藓属Caratodon Brid.
    4.5 凤尾藓科Fissidentaccae
        4.5.1 凤尾藓属Fissidens Hedw.
    4.6 大帽藓科Rncalyptacese
        4.6.1 大帽藓属Encalypta Hedw.
    4.7 丛蓟科Pottiaceae
        4.7.1 丛本藓属Anoectangium Schwaegr.
        4.7.2 净口藓属Gymnostomum Nees et Harnsch.
        4.7.3 小石藓属Weissia Hedw.
        4.7.4 反扭藓属Timmiella(De Not.)Limpr.
        4.7.5 扭口藓属Barbula Hedw.
        4.7.6 对齿藓属Didymodon Hedw.
        4.7.7 红叶藓属Bryoerythrophyllum Chen.
        4.7.8 盐土藓属Pterygoneurum Jur.
        4.7.9 流苏藓属Crossidium Jur.
        4.7.10 芦荟藓属Aloina Kindb.
        4.7.11 赤藓属Syntrichia Brid.
        4.7.12 墙藓属Tortula Hedw.
    4.8 葫芦藓科Funariaccae
        4.8.1 葫芦藓属Funaria Hedw.
    4.9 真藓科Bryaceae
        4.9.1 银藓属Anomobryum Schimp.
        4.9.2 真藓属Bryum Dill.
    4.10 木灵藓科Orthotrichaceae
        4.10.1 木灵藓属Orthotrichum Hedw.
        4.10.2 木衣藓属Drummondia Hook. ex Drumm.
    4.11 白齿藓科Leucod ont aceae
        4.11.1 白齿藓属Leucodon Schwaegr.
    4.12 碎米藓科Fabro niaceae
        4.12.1 碎米藓属Fabronia Raddi
    4.13 薄罗藓科Lesk eac eae
        4.13.1 细枝藓属Lindbergia Kindb.
    4.14 柳叶藓科Amblystegiaceae
        4.14.1 牛角藓属Cratoneuron(Sull.)Spruc.
        4.14.2 细湿藓属Campylium(Sull.)Mitt.
        4.14.3 柳叶藓属Amblystegium B.S.G.
        4.14.4 镰刀藓属Drepanocladus(C.Muell.)Roth.
    4.15 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
        4.15.1 青藓属Brachythecium B.S.G.
    4.16 灰藓科Hypnaceae
        4.16.1 金灰藓属Pylaisiella Kindb. ex Grout. —Pylaisia B.S.G.
    4.17 结果与讨论
第5章 毛乌素沙地苔藓植物环境适应性
    5.1 苔藓植物物种组成与水分生态幅度分析
        5.1.1 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分析
        5.1.2 苔藓植物生长型和水分生态幅度分析
        5.1.3 结果与讨论
    5.2 代表性苔藓植物耐旱形态结构适应性分析
        5.2.1 代表性苔类植物形态结构比较分析
        5.2.2 代表性藓类植物形态结构比较分析
        5.2.3 结果与讨论
    5.3 不同生境苔藓植物微生境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3.1 沙地柏灌丛苔藓植物微生境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3.2 油蒿半灌丛苔藓植物微生境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3.3 沙漠大峡谷苔藓植物微生境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3.4 结果与讨论
第6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沙区光伏阵列地表形变规律及其动力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资助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太阳能光伏发展现状
        1.1.2 存在的问题
    1.2 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光伏阵列风致干扰效应
        1.3.2 光伏阵列地表风沙输移规律
        1.3.3 光伏电站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
        1.3.4 光伏板面降尘对发电效率的影响
        1.3.5 研究现状的评述
    1.4 科学问题
    1.5 研究目标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
    2.6 植被
    2.7 光热资源
    2.8 小结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试验光伏电站概况
        3.2.2 沙区光伏电站稳定运营期地表形态测量
        3.2.3 沙区光伏阵列扰动下近地表风沙运动规律野外观测
        3.2.4 不同夹角条件光伏阵列地表形态变化规律风洞模拟试验
    3.3 技术路线
4 沙区光伏电站安全稳定运营面临的环境挑战
    4.1 沙区光伏阵列扰动下地表形态特征
    4.2 稳定运营期光伏阵列地表形貌特征
        4.2.1 光伏阵列迎风侧边缘区地表形态特征
        4.2.2 光伏阵列中部腹地区地表形态特征
        4.2.3 光伏阵列背风侧边缘区地表形态特征
    4.3 微地貌变化对光伏电站安全稳定运营的影响
    4.4 小结
5 沙区光伏阵列近地层风速流场的干扰效应
    5.1 光伏阵列整体的风致干扰效应
        5.1.1 不同风速风向条件光伏阵列队近地层风速变化率的影响
        5.1.2 光伏阵列近地层风速变化规律
        5.1.3 光伏阵列近地层风向变化规律
    5.2 光伏阵列局部近地表水平风速剖面特征
    5.3 光伏阵列局部垂直风速剖面特征
        5.3.1 光伏电板典型部位风速变化特征
        5.3.2 光伏电板典型部位风速廓线特征
    5.4 小结
6 沙区光伏阵列干扰下近地表风沙输移特征
    6.1 光伏阵列干扰下近地层输沙率变化特征
    6.2 光伏阵列局部典型部位风沙流结构
    6.3 光伏阵列局部典型部位输沙通量模型
    6.4 小结
7 沙区建设光伏阵列后地表形态演化过程
    7.1 光伏阵列地表蚀积关键动力区间提取
    7.2 不同夹角条件光伏阵列地表蚀积变化规律
    7.3 不同夹角条件对光伏阵列地表形态变化的贡献
        7.3.1 0°夹角地表侵蚀和堆积特征
        7.3.2 夹角为正值时地表侵蚀和堆积特征
        7.3.3 夹角为负值时地表侵蚀和堆积特征
    7.4 光伏阵列地表形貌演变过程
        7.4.1 光伏阵列边缘区地表形态演变过程
        7.4.2 光伏阵列腹地区地表形态演变过程
    7.5 小结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1.1 沙区光伏阵列对过境气流的影响
        8.1.2 沙区光伏阵列地表风沙输移特征
        8.1.3 沙区光伏阵列内地表风蚀和堆积过程
        8.1.4 沙区光伏阵列内次生风沙危害防治建议
    8.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旧石器时期人类在青藏高原的交流
        1.2.2 新石器-青铜时期人类在青藏高原的交流
        1.2.3 历史时期青藏高原的交流
        1.2.4 人类与文化交流路线的研究方法综述
        1.2.5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历史文化概况及阶段划分
        2.1.3 现代交通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模型构建
        2.3.1 构建最低成本(W)
        2.3.2 随机点间加权流量累积联通模型(E)
        2.3.3 节点间加权联通模型(E)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青藏高原交流路线的重建结果
    3.1 旧石器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3.1.1 基于NDVI权重的重建结果
        3.1.2 基于NPP权重的重建结果
        3.1.3 基于坡度权重的重建结果
    3.2 新石器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3.2.1 东北路线区
        3.2.2 东部路线区
        3.2.3 东南路线区
        3.2.4 西南路线区
    3.3 青铜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3.3.1 东北路线区
        3.3.2 东部路线区
        3.3.3 东南路线区
        3.3.4 西南路线区
    3.4 历史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3.4.1 东北路线区
        3.4.2 东部路线区
        3.4.3 东南路线区
        3.4.4 西南路线区
        3.4.5 腹地路线区
第四章 重建路线的演变过程
    4.1 旧石器时期-随机分散型
    4.2 新石器时期-边缘廊道型
    4.3 青铜时期-边缘腹地型
    4.4 历史时期-复杂网络型
    4.5 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演化与人类适应关系
    5.1 地理环境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5.1.1 地形地貌
        5.1.2 坡度
        5.1.3 植被
        5.1.4 河流
    5.2 环境演变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5.3 生业模式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5.3.1 狩猎采集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5.3.2 农业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5.3.3 农牧业并重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5.4 交流强化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5.5 聚落-战争因素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7)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地域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理论与概念
        1.3.1 相关理论
        1.3.2 相关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1.4.2 景观格局研究现状
        1.4.3 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力研究现状
        1.4.4 研究进展小结
    1.5 研究内容与展望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展望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实地调查法
        1.6.3 模型分析法
        1.6.4 统计分析法
    1.7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道路交通
        2.1.3 气候特征
        2.1.4 自然资源
        2.1.5 社会概况
        2.1.6 经济发展概况
    2.2 研究区概况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 数据概况
        2.3.2 景观分类系统
        2.3.3 数据处理
        2.3.4 景观动态变化模型
        2.3.5 景观格局指数
        2.3.6 驱动力分析模型方法
3 2003-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动态变化
    3.1 景观质心分布动态变化
    3.2 景观类型结构变化
    3.3 景观类型动态转移
        3.3.1 2003-2011年景观类型动态转移分析
        3.3.2 2011-2019年景观类型动态转移分析
        3.3.3 综合动态度分析
    3.4 2003-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3.4.1 2003-2019斑块类型水平尺度指数变化
        3.4.2 2003-2019景观水平尺度指数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
    4.1 2011-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4.2 捞刀河畔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选取及处理
    4.3 驱动力分析模型的构建
    4.4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4.5 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4.5.1 对整体关联矩阵及关联序分析
        4.5.2 对各景观指数关联序分析
    4.6 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综合分析
        4.6.1 国家政策因素
        4.6.2 自然环境因素
        4.6.3 社会经济因素与地类因素
        4.6.4 国家政策-气候-社会经济-地类变化驱动机制综合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美丽乡村建设
    5.1 捞刀河畔乡村现存主要问题
        5.1.1 研究区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5.1.2 主要问题
        5.1.3 解决思路
    5.2 建议与启示
        5.2.1 培育乡村新型经营主体
        5.2.2 综合整治乡村土地要素
        5.2.3 融合提升乡村产业要素
        5.2.4 升级优化捞刀河畔田园综合体,联动镇域美丽乡村整合发展
        5.2.5 确定乡村发展模式,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8)草木灰改良沙土路基边坡力学稳定性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穿沙公路防治沙害研究现状
        1.2.2 边坡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1.2.3 草木灰的研究现状
        1.2.4 土体微观结构的研究现状
        1.2.5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地理环境特征及草木灰概况
    2.1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2 研究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2.3 风沙地区公路路基边坡常见病害及成因
        2.3.1 风蚀
        2.3.2 沙埋
    2.4 穿沙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护形式
        2.4.1 穿沙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2.4.2 风沙地区边坡防护形式
3 沙土的物理特性及击实特性
    3.1 沙土的物理特性
        3.1.1 沙土天然含水量
        3.1.2 沙土颗粒粒径组成分析
    3.2 沙土击实特性研究
        3.2.1 沙土击实试验
        3.2.2 击实试验方法与击实仪器
        3.2.3 沙土击实试验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路基边坡各部位沙土直接剪切试验研究
    4.1 直接剪切试验
        4.1.1 抗剪强度理论
        4.1.2 直接剪切试验条件与设计
        4.1.3 直接剪切试验目的
    4.2 直接剪切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沙土剪应力-剪位移曲线
        4.2.2 草木灰对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
        4.2.3 草木灰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草木灰掺量对土体微观结构特性的影响
    5.1 电镜试验原理及试验设计
        5.1.1 电镜试验原理
        5.1.2 电镜试验设计
    5.2 电镜试验结果分析
        5.2.1 电镜图像及分析
        5.2.2 孔隙变化分析
    5.3 草木灰颗粒在混合沙土里的作用机理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的发育分布驱动因子与生态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生物结皮发育与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1.2.2 生物结皮的生态价值
        1.2.3 生物结皮研究的数理统计方法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2.1 生物结皮发育状况的环境影响因子
        2.2.2 生物结皮空间分布预测
        2.2.3 单位面积生物结皮的生态功能
    2.4 数据处理
        2.4.1 典范对应分析与秩相关分析
        2.4.2 分类回归树模型
        2.4.3 最大熵模型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生物结皮发育状况的环境驱动因子
    3.1 冠层下生物结皮发育状况的环境驱动因子
        3.1.1 基于典范对应分析的冠层下生物结皮发育状况
        3.1.2 冠层下生物结皮发育状况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2 冠层间生物结皮发育状况的环境驱动因子
        3.2.1 基于典范对应分析的冠层间生物结皮发育状况
        3.2.2 冠层间生物结皮发育状况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生物结皮的发育状况预测
    4.1 冠层下生物结皮发育状况的预测模型
        4.1.1 冠层下生物结皮发育状况预测模型的评估
        4.1.2 冠层下生物结皮发育状况预测模型的环境因子相对重要性
    4.2 冠层间生物结皮发育状况的预测模型
        4.2.1 冠层间生物结皮发育状况预测模型的评估
        4.2.2 冠层间生物结皮发育状况预测模型的环境因子相对重要性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生物结皮的空间分布预测与生态价值评估
    5.1 生物结皮的空间分布预测模型
        5.1.1 模型评估
        5.1.2 模型的主导因子贡献率
        5.1.3 模型主导因子的单变量响应曲线
        5.1.4 生物结皮的空间分布状况
    5.2 生物结皮生态价值评估
    5.3 讨论
        5.3.1 生物结皮的空间分布预测
        5.3.2 生物结皮的生态价值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毛乌素沙地南沿的历史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高原草地植被的嬗变[J]. 夏悦,王国会,沈禹颖,马景永. 草业科学, 2021(09)
  • [2]清至民国毛乌素沙地佟哈拉克泊复原及演变研究[J]. 卢卓瑜,崔建新,张晓虹,李鹏. 干旱区地理, 2021(04)
  • [3]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D]. 刘思源.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毛乌素沙地苔藓植物分类与环境适应性研究[D]. 丽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
  • [5]沙区光伏阵列地表形变规律及其动力学机制[D]. 唐国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6]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D]. 兰措卓玛.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7]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D]. 魏姿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8]草木灰改良沙土路基边坡力学稳定性的效应研究[D]. 赵天翔.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9]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的发育分布驱动因子与生态价值评估[D]. 韦应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10]王北辰的历史地理研究及其学术贡献[J]. 韩光辉,张宝秀,李并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21(02)

标签:;  ;  ;  ;  ;  

毛乌素沙地南缘的历史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