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栀子有效成分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楠[1](2020)在《中药栀子不良反应与肝肾毒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了栀子的合理应用,了解栀子不良反应,本文以栀子为研究对象,围绕其毒副作用及其肝肾毒性机制开展相关研究,期望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明确栀子可引起不良反应的成分,阐明栀子对肝、肾毒性影响,探讨其毒性分子机制,使栀子在发挥药理活性作用的基础上,避免或减轻毒性作用,为栀子资源的开发和临床合理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与结果】1 基于体外细胞筛选栀子肝毒性成分采用LC-ESI-MS/MS法对栀子主要化合物进行指认鉴定,并通过CCK-8法比较了栀子提取物及其化学成分作用后的正常大鼠肝细胞(BRL-3A)存活率,筛选栀子可引起不良反应的化学成分,并进一步对细胞毒性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提物抑制率高于醇提物抑制率,并鉴定出栀子水提物中山栀苷、京尼平苷酸、羟异栀子苷、京尼平-1-龙胆双糖苷、绿原酸、栀子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和西红花酸等9种化学成分;CCK-8法筛选出环烯醚萜类成分山栀苷、羟异栀子苷、京尼平-1-龙胆双糖苷、栀子苷和代谢产物京尼平对细胞有抑制作用,细胞周期检测栀子苷及京尼平可引起细胞周期G2/M阻滞,S期延长,细胞凋亡率随着给药浓度增加而增加,细胞数量明显减少。2 栀子在大鼠体内的肝肾毒性研究为了进一步评价栀子对大鼠肝、肾毒性影响,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水提物组(165mg/kg、330 mg/kg、660 mg/kg)、栀子苷组(50 mg/kg、100 mg/kg、200 mg/kg)和京尼平组(25 mg/kg、50 mg/kg)进行给药,取大鼠肝、肾组织,常规石蜡切片后H&E染色,显微观察病理学变化;采用比色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生化指标和炎性因子。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给药后大鼠肝、肾脏器指数升高,高剂量组大鼠死亡数量较多,其AST、ALT、ALP、CRE和BUN指标水平显着升高,炎性因子TNF-α、IL-6β、NO含量也不同程度提高,病理检测显微观察下肝、肾组织在高剂量组发生了显着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肿胀。3 栀子肝毒性的转录组学研究基于转录组学技术对栀子给药前后的大鼠肝组织进行基因测序与分析,质量评估合格后将样品进行文库制备与测序,进行基因比对,找到差异表达基因,利用GO、KEGG数据库进行基因表达分析,阐明基因功能及富集通路,随后应用q-PCR对Rhoc、Akr7a3、Gpx2、Isg20、Tmed3、Cbr1等共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正常肝组织基因比对,栀子水提物给药组筛选出312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下调基因有1703个,上调基因有1419个,GO分析主要富集在细胞迁移的调节过程,KEGG主要富集在脂肪酸生物合成、蛋白酶体等通路;栀子苷给药组筛选出61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下调基因有370个,上调基因有247个,GO分析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活性过程,KEGG主要富集在昼夜节律、生物合成等通路;京尼平给药组筛选出145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下调基因有686个,上调基因有765个,GO分析主要富集在胆汁酸与胆盐转运过程,KEGG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代谢等通路;三个给药组中共有176个相同的差异表达基因,其验证m RNA表达结果与分析数据一致。4 栀子引起大鼠肝肾毒性分子机制研究应用比色法对大鼠的肝、肾组织中SOD、GSH和MDA水平进行检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肾组织中NF-κBp65和Caspase-3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肾组织中Nrf2、HO-1、NF-κBp65、Cox-2、i NOS、Caspase-3和Bax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利用分子对接模拟技术进一步计算TNFR1配体与受体的结合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给药栀子水提物、栀子苷和京尼平后大鼠肝肾组织中SOD、GSH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降低,MDA水平增加,NF-κBp65、Cox-2、i NOS、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Nrf2、HO-1蛋白表达降低;栀子苷、京尼平与TNFR1蛋白分子对接结合能分别为-7.34 kcal/mo L和-6.97kcal/mo L。【结论】经过对栀子中10个化学成分的体外筛选发现环烯醚萜类成分是栀子引起毒性不良反应的主要成分,其肝肾毒性作用机制与栀子成分可激活炎性通路,降低抗氧化应激能力有关,进而促进细胞凋亡,并在细胞转导、代谢、氧化还原等方面出现转录基因差异表达,因此栀子不要超出药典规定用量或长期服用,本研究为栀子的毒理学研究及其合理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史永平,孔浩天,李昊楠,李晓彬,张云,韩利文,田青平,刘可春[2](2019)在《栀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文中认为栀子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也是我国卫生部发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药材。近年来,栀子在药品及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栀子的品质评价问题也成为了该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结合质量标志物概念,基于化学成分、临床新用途相关性、可测成分、传统药性功效、入血成分和贮藏时间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栀子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栀子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吕辰子[3](2020)在《栀子不同炮制工艺与抗炎作用相关性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以栀子为研究对象,运用热分析技术,分别对栀子原药材及其不同有效成分的热解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优化不同炮制品(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炮制工艺;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黄疸肝炎动物模型实验,展开对栀子不同炮制工艺与抗炎作用相关性的研究。方法:1.运用热重-微商热重(TG-DTG)技术,分别对栀子总环烯醚萜类提取物、栀子总黄酮类提取物、栀子总有机酸类提取物、栀子苷对照品、绿原酸对照品、熊果酸对照品、栀子原药材、栀子浸出物进行热解燃烧特性研究,解析栀子不同炮制品(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最适炮制温度范围。2.在热分析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试验设计方法对栀子不同炮制品(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进一步优化,分别得出最佳炮制工艺。3.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通过多种相关网络数据库,对栀子有效成分进行收集,筛选与抗炎相关的活性化合物和靶标蛋白,收集栀子与抗炎相关基因,构建栀子与抗炎作用相关的韦恩图、“药物/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图、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图,以及栀子发挥抗炎作用潜在的核心靶点通路分析图等。4.以ANIT诱导的黄疸肝炎作为炎症模型,分别设空白组、模型组、炒栀子组、焦栀子组以及生栀子组进行药效学试验,检测各组小鼠血清AST、ALT、总胆红素、IL-6等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各组小鼠肝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及通过16SrRNA测序对比各组小鼠胃肠微生态变化,分析差异菌群与栀子发挥抗炎作用之间的关联性,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与相关药效学实验,进一步探究栀子抗炎作用机制。结果:1.通过解析栀子各有效成分热解特性曲线得出,栀子炒黄最适炮制温度范围为165.9℃200℃之间,栀子炒焦最适温度范围为216.2290℃之间,栀子炒炭最适炮制温度范围为290.3387.0℃。2.由响应曲面实验结果得出栀子不同炮制工艺最优参数为:炒栀子炒制温度179℃,炒制时间5.70min;焦栀子炒制温度240℃,炒制时间3.7min;栀子炭炒制温度329.94℃,炒制时间5.91 min。3.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56个与抗炎相关活性化合物,215个与抗炎功能相关交集基因,胰岛素(INS)和蛋白酶B1(AKT1)为栀子与抗炎功能的PPI网络图中心,KEGG代谢通路富集结果分析得出20条栀子与抗炎相关的高频共性KEGG信号通路,其中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和NF-kappaB信号通路频率较高,表明栀子发挥抗炎作用与这些通路关系密切。4.各组小鼠血清指标及细胞因子表达检测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ST、ALT、总胆红素、IL-6含量显着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生栀子组、炒栀子组、焦栀子组均能显着降低小鼠血清中AST含量(P<0.05);生栀子组、炒栀子组可显着降低小鼠血清中中ALT含量(P<0.05),焦栀子组仅有降低趋势,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相比,生栀子组可显着降低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6表达水平(P<0.05),炒栀子组、焦栀子组无明显趋势;与模型组相比,生栀子组与炒栀子组均可显着降低小鼠血清中总胆红素含量(P<0.05),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焦栀子组仅有降低趋势,无统计学差异。5.各组小鼠肝脏病理切片结果显示:生栀子组、炒栀子病变程度较轻,模型组小鼠肝脏灶性肝细胞坏死,结构被破坏。生栀子组与炒栀子肝组织灶性坏死较轻,且有炎细胞浸润,焦栀子组肝脏灶性坏死严重。6.肠道微生态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动物胃肠微生物科水平上,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Lactobacillaceae(乳酸杆菌)丰度下降(P<0.05);Bacteroidaceae(类杆菌)丰度显着升高(P<0.05),Enterobacteriaceae(肠杆菌科)、Helicobacteraceae(螺杆菌科)、Enterococcaceae(肠球菌科)丰度均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相比,生栀子组、炒栀子组、焦栀子组Lactobacillaceae(乳酸杆菌)丰度均增加,无统计学差异,炒栀子组增加明显;生栀子组和炒栀子组Bacteroidaceae(类杆菌)丰度均降低,无统计学差异,焦栀子组无明显变化;生栀子组和炒栀子组Enterobacteriaceae(肠杆菌科)和Enterococcaceae(肠球菌科)、Helicobacteraceae(螺杆菌科)均丰度无降低趋势,但焦栀子组丰度明显降低,趋近与空白组,无统计学差异。肠道微生态结果表明Lactobacillaceae(乳酸杆菌)可能为栀子发挥抗炎作用的潜在生物标志菌,在栀子抗炎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本研究通过热分析实验对栀子原药材及其活性成分的热解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不同炮制品(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最适炮制温度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工艺优化,量化不同炮制品工艺参数,相比于传统炮制方法可利于控制饮片质量。通过网络药理学和肠道微生态实验两种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对优化后炮制工艺进行抗炎作用研究,探寻炮制工艺与药效机制内在联系,旨在进一步揭示栀子炮制机理。本研究构建的“基于热分析技术与系统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炮制工艺-药效机理相关联研究评价模式,可为今后客观量化表征中药炮制工艺参数,改进传统炮制工艺,阐释炮制机理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提供借鉴。
刘静婷[4](2020)在《栀子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变化与肝肾损伤的关联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栀子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及其肝肾毒性的变化,明确栀子炮制是否具有减轻肝肾毒性的作用,并通过化学成分与肝肾毒性的关联分析明确炮制减毒的物质基础,为栀子不同炮制品的合理使用及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生栀子采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2010年版《湖南地方炮制规范》和1988年版《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各炮制三批炒栀子(CZ1-CZ3)、焦栀子(JZ1-JZ3)、栀子炭(TZ1-TZ3)和姜栀子(JGZ1-JGZ3)药材。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生栀子(SZ1)、炒栀子(CZ1-CZ3)、焦栀子(JZ1-JZ3)、栀子炭(TZ1-TZ3)和姜栀子(JGZ1-JGZ3)药材中的6种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综合分析栀子炮制前后6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2.正常SD大鼠灌胃给予7.5 g·kg-1剂量的生栀子(SZ1)、姜栀子(JGZ1-JGZ3)、炒栀子(CZ1-CZ3)、焦栀子(JZ1-JZ3)、栀子炭(TZ1-TZ3)水提液,连续给药3 d后,检测血清ALT、AST、TBIL、CREA、BUN指标的水平,计算肝脏和肾脏指数,并对肝脏和肾脏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同时利用免疫组化的检测手段初步探讨栀子不同炮制品对肝组织中NLRP3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检测血清中IL-18和IL-1β指标的水平。3.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分别将栀子炮制前后的肝肾毒性指标与6种化学成分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然后将栀子炮制前后的肝肾毒性指标+6种化学成分含量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了解栀子不同炮制品种与6种化学成分含量及肝肾毒性之间的关系,明确6种化学成分与肝肾毒性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从总体来看,栀子炮制前后6种化学成分的总量变化趋势为生栀子﹥姜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栀子苷含量的变化趋势为生栀子﹥炒栀子﹥姜栀子﹥焦栀子﹥栀子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含量的变化趋势为生栀子﹥姜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姜栀子﹥生栀子﹥焦栀子﹥炒栀子﹥栀子炭;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含量的变化趋势为炒栀子﹥姜栀子﹥焦栀子﹥生栀子﹥栀子炭(含量为0);栀子苷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为焦栀子﹥栀子炭﹥生栀子﹥炒栀子﹥姜栀子。栀子炮制前后6种化学成分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但6种化学成分总含量是下降的。2.正常大鼠灌胃给予相同剂量(7.5 g·kg-1)的栀子不同炮制品水提液3 d后,与空白组相比,生栀组ALT、AST和TBIL均显着性升高(P<0.01);与生栀组相比,其他各给药组的ALT、AST均显着性降低(P<0.01或P<0.05),姜栀组、焦栀组和炭栀组的TBIL均显着性降低(P<0.01)。栀子不同炮制品对正常大鼠造成不同程度的肝损伤,顺序为生栀组﹥炒栀组﹥姜栀组﹥焦栀组﹥炭栀组,其中生栀组肝损伤最严重,炭栀组肝损伤最轻。与空白组相比,生栀组CREA、BUN指标均显着性升高(P<0.01);与生栀组相比,焦栀组和炭栀组的CREA、BUN指标均显着性降低(P<0.01),且姜栀组的BUN指标明显降低(P<0.05)。栀子不同炮制品对正常大鼠造成不同程度的肾损伤,顺序为生栀组﹥炒栀组﹥姜栀组﹥焦栀组﹥炭栀组,生栀组肾损伤最严重,而炭栀组肾损伤最轻。与空白组相比,生栀组、炒栀组、姜栀组、焦栀组、炭栀组的IL-18指标均有所升高,但各组与空白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生栀组相比,其他各组的IL-18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相比,生栀组、姜栀组、焦栀组、炭栀组的IL-1β指标均略微升高,但各组与空白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生栀组相比,炒栀组的IL-1β指标略低于生栀组,其他各给药组与生栀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相比,栀子不同炮制品给药组肝组织中NLRP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略微升高,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生栀组相比,焦栀组和炭栀组肝组织中NLRP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略微降低,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3.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13个栀子不同炮制品以6种(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酸、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化学成分含量为研究对象,只能区分生栀子和栀子炭。以肝肾毒性指标(ALT、AST、TBIL、BUN、CREA)或6种化学成分含量+肝肾毒性指标为研究对象,生栀子、炒栀子、姜栀子、焦栀子和栀子炭都可以明确的区分。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13个栀子不同炮制品以6种(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酸、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化学成分含量或肝肾毒性指标为研究对象,只能区分焦栀子和栀子炭。以6种化学成分含量+肝肾毒性指标为研究对象,能很好的将生栀子、炒栀子、姜栀子、焦栀子和炭栀子各品种辨别区分。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的方法,建立的ALT、AST、TBIL、CREA和BUN指标的回归模型质量良好。栀子炮制前后6种化学成分对肝肾毒性的贡献率,VIP值的顺序为栀子苷﹥西红花苷Ⅰ﹥京尼平龙胆双糖苷﹥西红花苷Ⅱ﹥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栀子苷酸,且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的VIP值均大于0.8,说明栀子苷对肝肾毒性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西红花苷Ⅰ。结论1.栀子炮制前后各化学成分的含量、总量和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与炮制时间和炮制条件的强烈程度有关。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和炮制剧烈程度的加深,栀子炮制后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姜栀子中的京尼平龙胆双糖苷,炒栀子、姜栀子和焦栀子中的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以及焦栀子和栀子炭中的栀子苷酸的含量均较生栀子含量升高。2.7.5 g·kg-1剂量(折合人用药量75 g)的生栀子、姜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对正常大鼠造成不同程度的肝、肾损伤(生栀子﹥炒栀子﹥姜栀子﹥焦栀子﹥炭栀子),并且栀子炮制之后肝肾毒性不同程度的减轻。3.基于NLRP3通路初步探讨栀子不同炮制品对正常大鼠肝毒性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本次实验条件下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肝组织中NLRP3蛋白的表达无显着性变化。4.栀子不同炮制品以肝、肾毒性指标+6种化学成分含量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栀子不同炮制品种均可以完全区分开。5.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指出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对肝肾毒性的贡献率最大,初步推测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是栀子不同炮制品肝肾毒性的物质基础,可能是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的协同作用导致正常大鼠的肝肾损伤。
陈振振[5](2014)在《醒脑静中芳香开窍药促进栀子有效成分经鼻入脑转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药物经常规途径如口服给药后在脑内的浓度较低,限制了对脑部疾病的治疗。鼻腔在生理解剖上与脑具有天然的联系,使鼻腔给药成为有效治疗脑部疾病的一种潜在新途径。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作为注射给药的替代途径,非常适用于急救、自救。目前,常用的鼻腔制剂评价模型多采用牛、羊、猪等大型动物的鼻腔黏膜,均存在一定的种属差异性,且所需给药剂量较大,因而不适用于药物的早期筛选。细胞模型可以从细胞、分子水平评估药物的黏膜渗透特点,适用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特别是中药复方制剂的吸收机制研究。因此,本论文建立了原代人鼻黏膜上皮细胞和血脑屏障细胞模型,对醒脑静处方中芳香开窍药促进水溶性成分栀子苷经鼻入脑的转运方式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方法:选用醒脑静处方中的水溶性有效成分栀子苷为指标,以原代人鼻黏膜上皮细胞模型研究栀子苷及其复方配伍在鼻-脑通路的转运;以MDCK、MDCK-MDR1细胞系研究栀子苷及其复方配伍经鼻入血,跨血脑屏障入脑的转运过程。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如细胞紧密连接蛋白分布、细胞膜流动性、Na+/K+-ATP酶活性、细胞膜电位和细胞内钙离子等,研究方中开窍药艾片、麝香促进栀子提取物经鼻入脑转运的作用机制。鼻黏膜吸收促进剂被认为普遍存在黏膜毒性,芳香开窍药具有较强的脂溶性,多具辛香走窜之性,因此在研究其促进药物吸收的同时,选用黏蛋白基因(MUC5AC、5B和8 mRNAs)和炎症细胞因子IL-8 mRNA为指标,对其可能引起的毒性反应进行研究。结果:(1)鼻黏膜上皮细胞和血脑屏障细胞模型的建立。我们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得到鼻黏膜上皮细胞,使用改良的消化法,得到大量的鼻黏膜单细胞和许多鼻黏膜组织小碎片,先将其进行常规传代培养,在得到一定数量细胞后,再以特异性免疫磁珠法,对目的细胞(鼻黏膜上皮细胞)进行纯化,最终可以得到99%以上纯度细胞。经过筛选得到含有细胞添加因子培养基,BEGM和BEGM:DMEM/F12(1:1)培养基有对HNEC细胞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扫描电镜观察所获得的鼻黏膜上皮细胞纤毛分化良好,形态和功能与体内类似,且操作简便、高效、重复性好。实验建立了较为稳定的MDCK、MDCK-MDR1细胞培养和传代方法,细胞间连接紧密,彼此相嵌排列,透明度较高,折光性强,细胞生长状态良好。(2)醒脑静所含药物的细胞毒性实验。栀子苷在0-400 μg·mL-1、艾片在0-200 μg·mL-1、麝香酮在0-40 μg·mL-1、艾片与栀子苷配伍组(栀子苷:艾片=0.9:1)以艾片量计在0-150 μg·mL-1、麝香酮与栀子苷配伍组(栀子苷:麝香酮=6:1)以麝香酮量计在0-30μg·mL-1、艾片麝香酮栀子苷配伍组(栀子苷:艾片:麝香酮=0.9:1:0.15)以艾片量计在0-150 μg·mL-1浓度范围内对HNEC、MDCK、及MDCK-MDR1细胞均没有毒性。在相同药物浓度条件下,栀子苷的细胞毒性明显小于艾片和麝香酮,三者中麝香酮的毒性最大。(3)栀子苷单独及其与开窍药配伍后的单层细胞跨膜转运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栀子苷(25、50、100 μg·mL-1)在HNEC、MDCK、MDCK-MDR1单层细胞模型上吸收和外排速率相比较无显着性差异,栀子苷的吸收速率不受药物浓度的影响,同时外排率Re均小于2,提示栀子苷的跨膜转运方式为被动扩散,无主动转运过程。栀子苷在HNEC吸收和外排方向的表观渗透系数在1 ×106cm·s-1至10×10-6 cm·s-1范围内,具有中等透过吸收速率;在MDCK、MDCK-MDR1单层细胞模型上吸收和外排方向的表观渗透系数均小于1×10-6 cm·s-1,较难透过细胞膜,与栀子苷水溶性性质相符,在三种单层细胞模型上吸收和外排的途径,主要通过细胞间隙孔道进行转运。按照醒脑静处方组成,与开窍药艾片、麝香酮配伍后,栀子苷的转运速率较单独给药有所增大,高剂量配伍具有显着性差异。(4)栀子苷配伍开窍药在单层细胞模型跨膜转运的作用机理研究。艾片、麝香酮可以使给药部位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暂时疏松,加速药物通过。它们主要可以引起骨架蛋白actin结构的改变,细胞膜及胞核周边肌动蛋白丝带模糊、部分断裂,细胞间连接松散,出现细胞间裂隙,促进栀子苷经细胞旁路吸收;还可以作用于细胞膜的脂质,增加细胞膜脂质的流动性,降低膜的黏度,从而增加栀子苷穿细胞途径的转运吸收。艾片、麝香酮可以使细胞膜电位去极化程度增加,进而可以降低细胞膜的黏滞性,提高细胞膜流动性,增强物质通透性;此外,还可以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促进细胞收缩并相互分离,促进栀子苷经细胞旁路转运吸收。栀子苷的跨膜转运不消耗ATP能量,艾片、麝香酮能够提高Na+,K+-ATP ase、Ca2+-ATP ase活性,提示其可能对于一些主动载体转运的药物具有促进吸收作用。(5)栀子苷配伍艾片、麝香酮作用HNEC细胞24h后,可以引起细胞中MUC5AC、MUC5B和MUC8 mRNA表达量的增加,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表现出作用增强的趋势,配伍高剂量组的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4倍;艾片、麝香酮对炎症细胞因子IL-8 mRNA表达量也具有增加作用,配伍高剂量组是对照组的2-2.5倍。我们采用Elisa法测定了栀子苷配伍艾片、麝香酮作用HNEC细胞24 h后上清液中黏蛋白和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与PCR一致。可以得出,艾片、麝香酮可能引起正常鼻腔黏蛋白的分泌增加,并导致炎症因子释放增加,引起一定的炎症反应,提示其对鼻黏膜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且麝香酮的刺激作用较艾片强。结论:艾片麝香酮具有芳香开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打开细胞紧密连接、增强细胞膜的流动性和Na+,K+-ATP酶,Ca2+-ATP酶活性、降低细胞膜电位以及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等有关。艾片、麝香酮对鼻黏膜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要注意控制给药浓度和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
郎霞[6](2020)在《甘草降低栀子肝肾毒性的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通过甘草降低栀子肝肾毒性的实验研究明确甘草与栀子配伍能够降低栀子的肝肾毒性,通过栀子与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栀子苷溶出率的影响以及NLRP3通路探讨甘草降低栀子肝毒性的作用机制,最后初步明确甘草降低栀子肝毒性的物质基础。方法1.采用不同配伍比例的栀子甘草对正常SD大鼠和黄疸模型SD大鼠进行研究,单栀子、栀子与甘草配伍1:1、2:1、3:1,连续给药一周后取血进行肝肾功能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EA)和病理解剖检测,明确甘草与栀子配伍能够降低栀子的肝肾毒性。2.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单栀子、栀子与甘草1:1、2:1、3:1配伍后栀子苷溶出率的变化。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100 mm,1.7μm);流动相A为乙腈,B为超纯水,乙腈:水(5-95),流速为0.200ml/min,柱温32.3℃,检测波长为238nm,进样体积为0.5μl,明确甘草与栀子配伍后对栀子苷溶出率的影响。3.基于NLRP3通路探讨甘草降低栀子肝肾毒性的机制研究,单栀子、栀子与甘草配伍1:1、2:1、3:1,连续给药一周后取血检测:白介素18(IL-18)、白介素1β(IL-1β),采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组织中NLRP3、Caspase-1、Pro-IL-18、Pro-IL-1βmRNA和蛋白的表达,探讨甘草降低栀子肝毒性的作用机制。4.采用京尼平与甘草成分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苷、异甘草苷不同配伍比例1:1、1:2、2:1对HepG2细胞上清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影响,初步明确甘草降低栀子肝毒性的物质基础。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肝指标ALT(P<0.01)、AST(P<0.05)、TBIL(P<0.05)均显着升高;与空白组相比,单栀组肝指标ALT(P<0.05)、AST(P<0.05)、TBIL(P<0.01)均显着升高。与单栀组相比,栀子:甘草(1:1)组肝指标ALT(P<0.05)、AST(P<0.05)、TBIL(P<0.01)均显着降低;栀子:甘草(2:1)组肝指标ALT(P<0.05)、AST(P<0.05)、TBIL(P<0.01)显着降低。与模栀组相比,M栀子:甘草(1:1)组肝指标ALT(P<0.05)、AST(P<0.01)、TBIL(P<0.01)均显着降低;与模栀组相比,M栀子:甘草(2:1)组肝指标ALT(P<0.05)、AST(P<0.05)、TBIL(P<0.01)显着降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肾指标BUN(P<0.05)、CREA(P<0.01)显着升高。与空白组相比,单栀组肾指标BUN(P<0.01)、CREA(P<0.01)显着升高。与单栀组比较,栀子:甘草(1:1)组肾指标BUN(P<0.05)、CREA(P<0.05)显着降低;与单栀组比较,栀子:甘草(2:1)组肾指标BUN(P<0.05)显着降低。与模栀组比,M栀子:甘草(1:1)组肾指标BUN(P<0.01)、CREA(P<0.01)显着降低,与模栀组比,M栀子:甘草(2:1)组肾指标BUN(P<0.01)、CREA(P<0.01)显着降低。2.线性范围为0.0023-0.0138μg(r=0.9998)此范围内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2.71%,相对标准偏差为3.62%。测得栀子组栀子苷平均含量为0.1979%,栀子-甘草(1:1)配伍组栀子苷的平均含量为0.1306%,栀子-甘草(2:1)配伍组栀子苷的平均含量为0.1358%,栀子-甘草(3:1)配伍组栀子苷的平均含量为0.1601%。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18(P<0.01)、IL-1β(P<0.01)指标显着升高,单栀组IL-18(P<0.05)、IL-1β(P<0.01)指标显着升高。与单栀组比较,栀子:甘草(1:1)组IL-18(P<0.05)、IL-1β(P<0.01)指标显着降低;栀子:甘草(2:1)组IL-1β(P<0.05)指标显着降低。与模栀组比较,M栀子:甘草(1:1)组IL-18(P<0.01)、IL-1β(P<0.01)指标显着降低。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单栀组NLRP3(P<0.01)、Caspase-1(P<0.01)、Pro-IL-18(P<0.01)、Pro-IL-1β(P<0.01)mRNA表达显着升高;与单栀组比较,栀子:甘草1:1组NLRP3(P<0.01)、Caspase-1(P<0.05)、Pro-IL-18(P<0.05)、Pro-IL-1β(P<0.01)mRNA表达明显下调,栀子:甘草2:1组NLRP3(P<0.01)、Caspase-1(P<0.01)、Pro-IL-1β(P<0.01)mRNA表达明显下调,栀子:甘草3:1组Pro-IL-1β(P<0.05)mRNA表达明显下调;与模栀组比较,M栀子:甘草1:1组NLRP3(P<0.01)、Caspase-1(P<0.05)、Pro-IL-18(P<0.05)、Pro-IL-1β(P<0.05)mRNA表达明显下调,M栀子:甘草2:1组NLRP3(P<0.01)、Caspase-1(P<0.01)mRNA表达明显下调,M栀子:甘草3:1组NLRP3(P<0.05)、Caspase-1(P<0.01)mRNA表达明显下调。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单栀组NLRP3(P<0.01)、Caspase-1(P<0.05)、Pro-IL-18(P<0.01)、Pro-IL-1β(P<0.01)蛋白表达显着升高。与单栀组比较,栀子:甘草1:1组NLRP3(P<0.01)、Pro-IL-18(P<0.01)、Pro-IL-1β(P<0.0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栀子:甘草2:1组NLRP3(P<0.05)、Caspase-1(P<0.01)、Pro-IL-18(P<0.05)、Pro-IL-1β(P<0.0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与模栀组比较,M栀子:甘草1:1组Caspase-1(P<0.05)、Pro-IL-18(P<0.01)、Pro-IL-1β(P<0.0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M栀子:甘草2:1组NLRP3(P<0.01)、Caspase-1(P<0.01)、Pro-IL-18(P<0.05)、Pro-IL-1β(P<0.0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M栀子:甘草3:1组Caspase-1(P<0.01)、Pro-IL-18(P<0.05)蛋白表达水平明下调。4.与空白组相比,京尼平组ALT(P<0.05)、AST(P<0.01)指标显着升高。与京尼平组相比,京尼平:甘草酸(1:1)ALT(P<0.05)、AST(P<0.05)指标显着降低,京尼平:甘草酸(1:2)ALT(P<0.01)、AST(P<0.05)指标显着降低;京尼平:甘草次酸(1:1)ALT(P<0.01)、AST(P<0.05)指标显着降低;京尼平:甘草次酸(1:2)ALT(P<0.01)、AST(P<0.01)指标显着降低;京尼平:甘草苷(1:2)ALT(P<0.05)指标显着降低;京尼平:异甘草苷(1:2)ALT(P<0.01)指标显着降低。结论1.由栀子甘草配伍对正常大鼠和黄疸模型大鼠肝肾功能影响及病理切片结果分析表明甘草与栀子不同比例配伍之后,能够不同程度的降低栀子的肝肾毒性,且1:1配伍比例最佳。2.甘草降低栀子肝毒性的机制主要与甘草能降低栀子苷的溶出有关;且甘草降低栀子肝毒性机制与NLRP3通路介导有关3.甘草对栀子配伍减毒的物质基础研究中发现:甘草的四种不同成分与京尼平配伍会不同程度降低京尼平的毒性,初步推测甘草解栀子肝毒性的物质基础是甘草酸和甘草次酸。
吴丹,高耀,向欢,邢婕,秦雪梅,田俊生[7](2018)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栀子豉汤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活性成分-作用靶点、蛋白相互作用、靶点相应的生物功能和通路网络,探讨栀子豉汤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并结合文献挖掘和整理获取栀子豉汤的主要活性成分。依据反向药效团匹配(Pharm Mapper)方法预测栀子豉汤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栀子豉汤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结合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用Systems dock Web Site对其进行验证。通过ClueGO结合Clue Pedia插件对其靶点生物功能及涉及的通路进行分析。结果栀子豉汤中筛选得到16个活性成分,涉及43个靶点,网络分析结果表明靶点主要参与细胞、组织、器官、代谢、免疫和对应激的应答等过程,通过调节瘦素、雌激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MAPK cascad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DNF-Trk B)、5-羟色胺受体(5-HT receptor)、白细胞介素(IL)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抗抑郁作用。结论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为进一步开展栀子豉汤的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戴业佳,王云,张雪,李晓庆,麻印莲,于定荣,宋嬿,张玉莲,吕婷婷,张村[8](2017)在《栀子及其相关复方的质控方法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在栀子及其复方质量控制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栀子及其相关复方中主要成分环烯醚萜苷类、二萜色素类代表性化学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归纳、总结单体给药、药对配伍给药、复方给药等对栀子中有效成分药代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表明栀子及其复方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针对单一或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对质量控制的研究尚有欠缺。药代动力学研究目前涉及到栀子中个别单体成分,无法全面反映栀子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建议后续有必要将质量控制与中药化学-药理效应学-药代动力学相结合,采用多成分整合方法研究栀子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以期为该药材的临床使用提供有益参考。
陈岑[9](2014)在《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栀子豉汤成分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二维液相色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色谱分离技术,与一维色谱相比能显着提高色谱峰容量和选择性,可以解决单一色谱分离模式难以解决的分离分析问题,已被广泛用于中药等复杂样品体系的分离分析中。栀子豉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由栀子和淡豆豉两味药材组成,用于治疗更年期抑郁症,失眠,神经衰弱等病症,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本论文以栀子豉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离线模式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分别应用于栀子、淡豆豉两味药材和栀子豉汤全方的分析,并结合质谱分析方法,对栀子豉汤中成分做了更深入的研究。本论文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意义。主要介绍了二维液相色谱的原理、评价指标和分类,综述了二维液相色谱在中药成分分离分析中的应用,阐述了发展二维液相色谱对中药复杂体系分离分析的重要意义。第二章建立了离线反相-亲水二维液相色谱的正交性评价体系。选取相同规格的反相C18柱和亲水HILIC柱,分别构建二维反相/亲水系统和二维亲水/反相系统,两者的正交度分别为69.92%和46.82%,峰容量分别为7303和4551。结果表明二维反相/亲水系统的正交度和峰容量均高于二维亲水/反相系统。因此选择二维反相/亲水系统作为分析栀子豉汤中单味药材和全方的方法。第三章构建了栀子的离线反相/亲水二维液相色谱分离体系。采用半制备C18柱和分析型HILIC柱分别作为两维色谱柱,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峰容量和第二维分析的灵敏度。通过此系统共从栀子中分离出896个色谱峰。同时结合质谱法对16种环烯醚萜苷类和栀子黄色素类成分做了初步的鉴定。第四章构建了淡豆豉的中心切割模式离线反相/亲水二维液相色谱分离体系。针对淡豆豉药材质量不稳定性的问题,采用中心切割模式对淡豆豉中的不同极性组分进行选择性分离。选取含有极性键合基团的XAqua C18柱和XAmide柱分别作为两维色谱柱。通过此系统从淡豆豉强极性成分中分离出136个色谱峰,从弱极性成分中分离出198个色谱峰。同时结合质谱法对11种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鉴定。第五章建立了栀子豉汤全方的离线反相/亲水二维液相色谱分离体系。采用含有极性键合基团的XAqua C18柱和XAmide柱分别作为两维色谱柱。通过此系统共从栀子豉汤全方中分离出441个色谱峰。通过二维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全方的成分进行了全面的表征,并与栀子、淡豆豉单味药材的二维液相分析结果相比较,对栀子豉汤方剂与单味药材之间有效成分的差异及可能存在的变化机理进行初步推测。
刘欢[10](2020)在《基于体内过程的茵陈蒿汤和祛湿化瘀方治疗肝病药效物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茵陈蒿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由茵陈、栀子、大黄三味中药组成,主治湿热黄疸,是中医临床上保肝利胆的常用方剂。祛湿化瘀方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临床验方,主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由茵陈、栀子、虎杖、田基黄、姜黄五味中药组成。两个复方的药效已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得到了验证,但由于药效成分不明确,使得复方的作用机制研究无法深入,也难以建立科学合理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本文采用体内外结合的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研究策略,在对复方提取物及大鼠口服提取物后体内(门静脉血、肝脏及外周血等)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进行系统的定性定量分析及体内过程研究(包括体内代谢、药代动力学、靶组织分布等)基础上,锁定了在体内达到一定暴露量的主要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并通过细胞和动物模型进行活性筛选和药效验证,初步阐明了复方的主要药效成分群。同时,利用网络药理学手段对茵陈蒿汤和祛湿化瘀方中可进入体内的成分进行作用靶点和通路分析,初步建立起复方入体成分-靶点-疾病的作用网络,为深入研究两个方剂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茵陈蒿汤在正常大鼠和肝损伤大鼠中的代谢研究采用HPLC-Q-TOF-MS/MS技术对正常大鼠和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大鼠口服茵陈蒿汤后的门静脉血、肝脏和外周血样品进行定性分析,从代谢角度研究肝损伤状态是否会对茵陈蒿汤的体内代谢过程造成影响。从正常大鼠的含药门静脉血、肝脏和外周血样品中鉴定出10个原型成分,包括有机酸类化合物绿原酸和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木脂素酚类化合物4-羟基苯乙酮,香豆素类化合物东莨菪内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和京尼平苷,单萜类化合物4-羟基-2,6,6-三甲基-1-环己烯羧酸和Jasminodiol,蒽醌类化合物大黄酸和大黄素。通过对六种结构类型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解析和归纳,从正常大鼠体内鉴定出26个茵陈蒿汤的代谢物,其中门静脉血中25个、肝脏中9个、外周血中22个。茵陈蒿汤在正常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包括水解、脱羧、脱羟基、氧化、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和硫酸酯化,其中69%的代谢物为葡萄糖醛酸化和硫酸酯化代谢物。肝损伤大鼠口服茵陈蒿汤后,体内的原型成分与正常大鼠一致,而代谢物略有差别。与正常大鼠体内的代谢物相比,从肝损伤大鼠的门静脉血中检测出27个代谢物,多出的2个代谢物为芦荟大黄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和大黄酚的硫酸酯。在肝损伤大鼠的肝脏中鉴定出7个代谢物,比正常大鼠少了2个(京尼平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和大黄酚葡萄糖苷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肝损伤大鼠的外周血中鉴定出22个代谢物,数量与正常大鼠相同,但有3个代谢物结构不同,少了2个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脱羟基代谢物和1个京尼平的硫酸酯,同时多了2个蒽醌类二相代谢物(芦荟大黄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和大黄酚的硫酸酯)和1个咖啡酸的甲基酯。从上述定性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仅对茵陈蒿汤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物的数量和部分结构产生了较小的影响,而并未改变进入体内的原型成分。2.茵陈蒿汤在正常大鼠和肝损伤大鼠中的药代动力学、肝组织分布及主要成分的肝保护活性研究在上述系统定性分析基础上,利用HPLC-QQQ-MS/MS方法对茵陈蒿汤提取物及体内(门静脉血、肝脏、外周血)的原型成分和一个代谢物(京尼平)进行了定量分析,其中五个原型成分和京尼平能够在生物样品中被准确定量,五个原型包括京尼平苷、绿原酸、大黄酸、4-羟基苯乙酮、大黄素。在茵陈蒿汤提取物中,京尼平苷的含量最高(以1计),其他成分含量顺序依次为绿原酸(0.47)、大黄酸(0.01)、4-羟基苯乙酮(0.01)和大黄素(0.001)。大鼠口服茵陈蒿汤后,京尼平苷也是体内多部位暴露量最高的成分,但是其他成分的体内暴露量与提取物的含量顺序并不一致。例如,提取物中含量第二位的绿原酸在门静脉血和外周血中暴露量仅排在第三位且低于京尼平苷暴露量的10%,在肝脏中未检测到。大黄酸在门静脉血、外周血和肝脏中的暴露量均排在第二位,但其在提取物中的含量仅为京尼平苷的1%,且大黄酸在外周血中的暴露量高于门静脉血,提示其他蒽醌类成分可能通过肝脏代谢转化为大黄酸。对比正常动物和肝损伤动物体内化合物的暴露量发现,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会导致肝脏中大黄酸、4-羟基苯乙酮和大黄素的的暴露量降低约50%(P<0.001),这表明肝损伤会对茵陈蒿汤中部分成分的靶器官暴露量产生显着影响。前述对茵陈蒿汤体内成分的定性分析表明,正常动物和肝损伤动物体内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的数量和种类差别不大,但定量分析显示部分成分在肝损伤动物体内尤其靶器官中的暴露量显着降低,提示对体内体外中药成分的研究不能只做定性,应定性定量同时进行,定性可以为定量奠定基础,但很多情况下定量往往更重要。对体内具有一定暴露量的六个成分进行细胞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六个化合物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受损细胞的活力(P<0.01)及SOD水平(P<0.05),降低受损细胞的LDH水平(P<0.01);除了大黄素之外,其余五个化合物均可以显着降低受损细胞的AST和ALT水平(P<0.05)。在肝损伤大鼠模型上,体内暴露量最高的两个化合物京尼平苷和大黄酸均可以显着降低肝损伤大鼠的血清AST和ALT水平。以上结果表明,通过体内过程研究(尤其是体内多部位定量分析)锁定的京尼平苷和大黄酸两个化合物经细胞活性筛选和动物药效验证具有显着的抗肝损伤作用,初步确定为复方茵陈蒿汤主要的药效成分。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茵陈蒿汤的肝保护作用机制针对大鼠口服茵陈蒿汤后肝脏中检测到的6个原型成分及血中活性成分同时也是君药茵陈的质控成分绿原酸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建立了194个潜在作用靶点之间的PPI互作网络,并筛选出结点数最多的65个关键作用靶点。通过对这65个关键作用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发现,相关性最高的信号通路包括癌症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抵抗信号通路、乙型肝炎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等。其中,PI3K-Akt信号通路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以及肝纤维化等均有密切的关系,且京尼平苷、大黄素、大黄酸、东莨菪内酯、绿原酸五个化合物均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来发挥活性,提示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在茵陈蒿汤的肝保护活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4.祛湿化瘀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大鼠体内外代谢研究利用HPLC-Q-TOF-MS/MS技术,从祛湿化瘀方水提物中鉴定出66个成分,主要包括有机酸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二苯乙烯类、蒽醌类和萘酚类等六种结构。在对主要原型成分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解析归纳基础上,对大鼠口服祛湿化瘀方提取物后的门静脉血、肝脏和外周血的原型和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4个原型成分,包括茵陈中的三个有机酸类化合物(绿原酸、4-羟基苯乙酮、对羟基苯甲酸),栀子中的两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京尼平龙胆双糖苷、京尼平苷),虎杖中的两个萘酚类化合物(决明酮硫酸酯)、两个二苯乙烯类化合物(虎杖苷、白藜芦醇)和四个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素等),以及田基黄中的一个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同时分析鉴定出34个代谢产物,二相代谢是其主要的代谢途径,同时羟基化和氢化分别是大黄素和白藜芦醇在体内最主要的一相代谢反应。此外,通过体外大鼠肠道菌代谢研究发现,绿原酸、环烯醚萜类糖苷、蒽醌类糖苷、二苯乙烯类糖苷、黄酮类糖苷等均可以在肠道菌的作用下快速水解,生成的代谢产物如咖啡酸、大黄素、白藜芦醇、槲皮素等也可以被继续代谢,表明肠道代谢在祛湿化瘀方的体内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上述研究明确了祛湿化瘀方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特征,并确定了复方中能够进入体内的14个原型成分以及主要的代谢物,为下一步定量分析提供了化学基础。5.小鼠单次及连续口服祛湿化瘀方的药代动力学、肝组织分布及抗NAFLD活性研究对祛湿化瘀方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六个主要成分的含量高低顺序为京尼平苷(以1计)、虎杖苷(0.29)、京尼平龙胆双糖苷(0.17)、大黄素-8-O-葡萄糖苷(0.15)、绿原酸(0.11)、槲皮苷(0.06),其余成分的含量均低于京尼平苷的5%。考虑到NAFLD药效模型常采用小鼠建立,同时需连续多次给药,因此采用小鼠研究单次及连续口服祛湿化瘀方后主要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和肝肾组织分布。不管是单次还是连续口服祛湿化瘀方提取物,小鼠的外周血、肝脏和肾脏中暴露量最高的均是京尼平苷。单次给药时,小鼠外周血中除京尼平苷以外的八个成分(虎杖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绿原酸、大黄素、白藜芦醇、4-羟基苯乙酮、京尼平、槲皮素)的暴露量总和仅为京尼平苷的5%;肝脏中暴露量最高的五个成分为京尼平苷(以1计)、白藜芦醇(0.24)、大黄素(0.11)、槲皮素(0.07)、虎杖苷(0.04);肾脏中暴露量最高的五个成分为京尼平苷(以1计)、京尼平龙胆双糖苷(0.03)、白藜芦醇(0.02)、大黄素(0.02)、4-羟基苯乙酮(0.01)。与单次给药相比,连续给药小鼠肝脏中白藜芦醇和槲皮素的暴露量分别显着下降了83%(P<0.01)和36%(P<0.05);肾脏中大黄素的暴露量提高了75%(P<0.01),白藜芦醇的暴露量则显着下降了58%(P<0.01),京尼平龙胆双糖苷、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的暴露量也有降低(P<0.05)。另外,连续多次给药对外周血和肝脏中白藜芦醇的药时曲线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导致其曲线中的双峰消失。综合以上结果发现,不管是单次给药还是连续多次给药祛湿化瘀方提取物后,小鼠体内特别是靶器官中暴露量较高的成分主要是京尼平苷、大黄素和白藜芦醇。京尼平苷本身在提取物中的含量是最高的,同时提取物中含量第三位的京尼平龙胆双糖苷也可以在体内转化成京尼平苷。大黄素和白藜芦醇在提取物中的含量很低,根据前述代谢研究结果,体内的这两个成分应该分别是由提取物中含量第四位的大黄素-8-O-葡萄糖苷和第二位的虎杖苷脱糖代谢生成的。综合考虑上述体内外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我们最终选择京尼平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虎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和绿原酸五个成分配伍,在NAFLD小鼠模型上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这五个成分组合可显着降低NAFLD小鼠肝脏中的TG含量(P<0.01),抑制肝脏脂肪沉积和变性,同时具有一定的肝保护活性。6.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祛湿化瘀方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通过对祛湿化瘀方中进入体内的14个原型成分和一个主要活性代谢物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建立了祛湿化瘀方入体成分-作用靶点-NAFLD三者之间的系统网络,网络中的关键靶点包括PTGS2、CASP3、MMP1、EGFR、MAOB、TNF、MMP2和PTPN1。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祛湿化瘀方抗NAFLD的通路主要包括代谢疾病相关通路、癌症相关通路、病毒感染的肝脏疾病、系统免疫及信号转导相关通路。这些初步结果提示祛湿化瘀方治疗NAFLD的潜在作用靶点和通路,为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了部分线索。
二、中药栀子有效成分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栀子有效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栀子不良反应与肝肾毒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中药毒性问题研究进展 |
1.1 中药肝毒性研究进展 |
1.2 中药肾毒性研究进展 |
2 栀子的研究进展 |
2.1 栀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
2.2 栀子的药理作用 |
2.3 栀子的毒性研究进展 |
3 转录组学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3.1 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3.2 转录组学技术在中药毒性领域的研究 |
4 其他药物的毒性研究进展 |
5 结语 |
第二章 基于体外细胞筛选栀子肝毒性成分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栀子提取物的体外实验结果 |
3.2 LC-ESI-MS/MS分析栀子水提取物 |
3.3 方法学考察结果 |
3.4 栀子化学成分的细胞存活率检测 |
3.5 栀子苷和京尼平对细胞凋亡与周期的影响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栀子在大鼠体内的肝肾毒性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给药后大鼠的生活状态及肝肾指数 |
3.2 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3.3 炎性因子的检测结果 |
3.4 病理学检测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栀子肝毒性的转录组影响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样本质量检测 |
3.2 测序数据统计 |
3.3 全基因All-Unigene注释情况比较 |
3.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5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分析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栀子引起大鼠肝肾毒性分子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氧化应激的影响 |
3.2 细胞凋亡的影响 |
3.3 炎症的影响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2)栀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
1.1 环烯醚萜类 |
1.2 单萜苷类 |
1.3 二萜类 |
1.4 三萜类 |
1.5 有机酸酯类 |
1.6 其他类 |
2 药理作用 |
2.1 保肝利胆作用 |
2.2 降糖作用 |
2.3 促进胰腺分泌作用 |
2.4 对胃功能的影响和泻下作用 |
2.5 降压、调脂作用 |
2.6 神经保护作用 |
2.7 抗炎作用 |
2.8 抗氧化作用 |
2.9 抗疲劳作用 |
2.1 0 抗血栓作用 |
3 栀子质量标志物 (Q-marker) 的预测分析 |
3.1 基于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证据的Q-marker预测分析 |
3.2 基于传统功效的Q-marker预测分析 |
3.3 基于新的药效用途的Q-marker预测分析 |
3.4 基于化学成分的可测性Q-marker预测分析 |
3.5 基于传统药性的Q-marker预测分析 |
3.6 基于可入血化学成分的Q-marker预测分析 |
3.7 基于不同贮藏时间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的Q-marker预测分析 |
4 结语 |
(3)栀子不同炮制工艺与抗炎作用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词英汉对照 |
前言 |
第一章 栀子不同活性成分热分析实验 |
1.仪器与试药 |
2.方法与结果 |
2.1 样品制备 |
2.2 热重实验 |
2.3 数据处理 |
2.4 样品制备含量测定结果 |
2.5 热分析实验样品热解特性曲线分析 |
2.6 栀子不同炮制品最适炮制温度解析 |
3.小结 |
第二章 栀子炒黄和炒焦炮制工艺研究 |
1.仪器与试药 |
2.方法与结果 |
2.1 栀子苷含量测定 |
2.2 鞣质含量测定 |
2.3 炒栀子炮制工艺优化单因素试验 |
2.4 焦栀子炮制工艺优化单因素试验 |
2.5 炒栀子和焦栀子炮制工艺优化响应面试验设计 |
3.小结 |
第三章 栀子炭炮制工艺研究 |
1.仪器与材料 |
2.方法与结果 |
2.1 鞣质含量测定 |
2.2 栀子炭炮制工艺优化单因素试验 |
2.3 栀子炭炮制工艺优化响应曲面试验设计 |
3.小结 |
第四章 栀子抗炎网络药理学研究 |
1.方法 |
1.1 栀子成分收集 |
1.2 栀子活性化合物及靶标蛋白的筛选 |
1.3 栀子抗炎靶点筛选 |
1.4 韦恩图的构建 |
1.5 栀子抗炎靶标蛋白基因名的确定及“栀子-抗炎”网络的构建 |
1.6 蛋白质互作网络(PPI)的构建 |
1.7 核心靶点的通路分析 |
2.网络药理学结果 |
2.1 活性化合物的筛选 |
2.2 栀子与抗炎作用相关的交集基因 |
2.3 栀子与抗炎作用交互网络的构建 |
2.4 栀子与抗炎作用蛋白交互作用核心网络(PPI)的构建 |
2.5 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 |
2.6 基于KEGG的栀子发挥抗炎作用通路富集分析 |
3.小结 |
第五章 栀子不同炮制品对ANIT诱导黄疸肝炎模型小鼠抗炎作用比较研究 |
1.材料与仪器 |
2.方法与结果 |
2.1 分组与给药 |
2.2 细胞因子测定 |
2.3 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 |
2.4 肠道微生态实验 |
3.小结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Ⅱ:KEGG信号通路图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栀子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变化与肝肾损伤的关联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词英汉对照 |
前言 |
第一章 栀子不同炮制品主要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器材 |
1.2 药品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栀子样品的干燥 |
2.2 栀子不同炮制品的制备 |
2.3 样品的前处理 |
2.4 UPLC测定栀子不同炮制品6 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 |
3 实验结果 |
3.1 方法学考察 |
3.2 样品含量测定 |
4 小结 |
第二章 栀子不同炮制品多次给药对正常大鼠肝、肾毒性的对比研究及基于NLRP3 通路肝毒性机制的初探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器材 |
1.2 实验动物 |
1.3 药品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栀子不同炮制品水提液的制备 |
2.3 动物给药,取材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一般状态观察 |
3.2 肝脏、肾脏指数结果 |
3.3 指标检测结果 |
3.4 病理检测结果 |
3.5 肝组织中NLRP3 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结果 |
4 小结 |
第三章 栀子炮制前后的肝肾毒性指标与化学成分含量的多元统计分析 |
第一节 栀子炮制前后的肝肾毒性指标与化学成分含量的聚类分析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栀子不同炮制品6种主要化学成分的聚类分析 |
3.2 栀子不同炮制品肝肾毒性指标的聚类分析 |
3.3 栀子不同炮制品6种主要化学成分+肝肾毒性指标的聚类分析 |
第二节 栀子炮制前后的肝肾毒性指标与化学成分含量的主成分分析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栀子不同炮制品6种主要化学成分的主成分分析 |
3.2 栀子不同炮制品肝肾毒性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3.3 栀子不同炮制品6种主要化学成分+肝肾毒性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第三节 栀子炮制前后的肝肾毒性指标与化学成分含量的偏最小二乘法分析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各指标的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的建立 |
3.2 各指标的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
3.3 变量重要性分析 |
4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栀子肝肾毒性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醒脑静中芳香开窍药促进栀子有效成分经鼻入脑转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鼻腔给药治疗脑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常用芳香开窍药的研究进展 |
综述三 鼻腔制剂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实验内容 |
前言 |
第一章 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 |
第一节 原代人鼻黏膜上皮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 |
第二节 血脑屏障MDCK、MDCK-MDR1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 |
讨论 |
第二章 醒脑静主要有效成分的细胞毒性实验 |
第一节 醒脑静主要有效成分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毒性实验 |
第二节 醒脑静主要有效成分的MDCK、MDCK-MDR1细胞毒性实验 |
讨论 |
第三章 栀子苷单独及其与艾片、麝香酮配伍后的细胞跨膜转运实验研究 |
第一节 细胞单层模型的建立及完整性评价 |
第二节 栀子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三节 栀子苷、艾片和麝香酮的P-gp活性测定 |
第四节 栀子苷与艾片、麝香酮配伍后在HNEC细胞单层模型的转运研究 |
第五节 栀子苷与艾片、麝香酮配伍后在血脑屏障MDCK、MDCK-MDR1细胞单层模型的转运研究 |
讨论 |
第四章 艾片、麝香酮促进栀子苷跨细胞单层模型转运作用机理研究 |
第一节 艾片、麝香酮对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
第二节 艾片、麝香酮对细胞膜流动性和钠、钾、钙ATP酶活性的影响 |
第三节 艾片、麝香酮对细胞膜电位和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
第五章 艾片、麝香酮对人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刺激性研究 |
讨论 |
全文总结 |
(一) 课题已完成的工作 |
(二) 创新点 |
(三)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甘草降低栀子肝肾毒性的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甘草降低栀子肝肾毒性的实验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器材 |
1.2 实验动物 |
1.3 药品与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药物制备 |
2.3 动物给药 |
2.4 统计学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栀子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正常大鼠和黄疸模型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
3.2 栀子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正常大鼠和黄疸模型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
3.3 病理检测结果 |
4.小结 |
第二章 甘草降低栀子肝肾毒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
(一)栀子与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栀子苷溶出率的影响 |
1.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药品和试剂 |
2.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溶液的制备 |
2.3 线性关系考察 |
2.4 精密度试验 |
2.5 稳定性试验 |
2.6 重复性试验 |
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8 栀子苷含量测定 |
(二)基于NLRP3通路探讨甘草降低栀子肝肾毒性的机制研究 |
1.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药物制备 |
2.3 动物给药 |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蛋白表达 |
2.5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的表达 |
2.6 统计学分析 |
实验结果 |
3.1 栀子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正常大鼠和黄疸模型大鼠血清IL-18、IL-1β的影响 |
3.2 栀子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正常大鼠和黄疸模型大鼠肝组织中NLRP3、Caspase-1、Pro-IL-18、Pro-IL-1βmRNA表达的影响 |
3.3 栀子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正常大鼠和黄疸模型大鼠肝组织中NLRP3、Caspase-1、Pro-IL-18、Pro-IL-1β蛋白表达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甘草对栀子配伍减毒的物质基础初步研究 |
1.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药物和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 细胞常规培养 |
2.2 CCK-8法测定HepG2细胞增殖活力 |
2.3 京尼平与甘草不同成分配伍对HepG2细胞上清液ALT、AST的影响 |
2.4 统计学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CCK-8法测定HepG2细胞增殖活力 |
3.2 京尼平与甘草不同成分配伍对HepG2细胞上清液ALT、AST的影响 |
4.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栀子豉汤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软件与数据库 |
1.2 化学成分的获取与活性成分的筛选 |
1.3 作用靶点的获取 |
1.4 抑郁症相关靶点的筛选 |
1.5 网络构建与分析 |
1.6 分子对接验证 |
1.7 生物功能和通路分析 |
2 结果 |
2.1 栀子豉汤活性成分的筛选 |
2.2 靶点预测 |
2.3 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构建与分析 |
2.4 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构建 |
2.5 分子对接 |
2.6 生物功能与通路分析 |
3 讨论 |
(8)栀子及其相关复方的质控方法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栀子及其复方的质量控制方法 |
1.1 栀子药材的质控方法 |
1.2 栀子饮片的质控方法 |
1.3 栀子饮片配伍的质控研究现状 |
1.4 含栀子相关复方制剂的质控方法 |
2 栀子及其复方的药代动力学 |
2.1 栀子中化学成分单体的药代动力学 |
2.1.1 环烯醚萜苷类成分 |
2.1.2 二萜色素类成分 |
2.2 含栀子不同药对配伍的药代动力学 |
2.3 含栀子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 |
3 讨论 |
(9)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栀子豉汤成分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二维液相色谱简介 |
1.1 二维液相色谱基本原理 |
1.2 二维液相色谱类型 |
2 二维液相色谱评价指标 |
2.1 正交性 |
2.2 峰容量 |
3 二维液相常用的接口切换技术 |
3.1 样品环-阀切换接口 |
3.2 平行柱-阀切换接口 |
3.3 捕集柱-阀切换接口 |
3.4 其它新型接口 |
4 二维液相色谱的组合方式及其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
4.1 反相/反相二维液相色谱(2D-RPLC/RPLC) |
4.2 正相/反相二维液相色谱(2D-NPLC/RPLC) |
4.3 反相/亲水二维液相色谱(2D- RPLC/HILIC) |
4.4 亲水/亲水二维液相色谱(2D-HILIC/HILIC) |
4.5 离子交换/反相二维液相色谱(2D-IEC/RPLC) |
4.6 分子排阻/反相二维液相色谱(2D-SEC/RPLC) |
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离线二维液相色谱体系的正交性评价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药 |
2.1.1 仪器 |
2.1.2 试药 |
2.2 样品制备 |
2.3 液相色谱条件 |
2.3.1 2D-RPLC/HILIC 系统色谱条件 |
2.3.2 2D-HILIC/RPLC 系统色谱条件 |
2.3.3 二维液相色谱操作步骤 |
3 结果和讨论 |
3.1 栀子样品提取条件优化 |
3.2 一维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 |
3.3 2D-RPLC/HILIC 系统的正交度和实际峰容量的计算 |
3.3.1 正交度计算 |
3.3.2 实际峰容量计算 |
3.4 2D-HILIC/RPLC 系统的正交度和实际峰容量的计算 |
3.4.1 正交度计算 |
3.4.2 实际峰容量计算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半制备 C18 柱的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体系分离鉴定中药栀子中的有效成分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药 |
2.1.1 仪器 |
2.1.2 试药 |
2.2 样品制备 |
2.3 第一维液相色谱条件 |
2.4 第二维液相色谱条件 |
2.5 质谱条件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和讨论 |
3.1 离线反相/亲水二维液相色谱总体设计 |
3.2 离线反相/亲水二维液相色谱体系的分离结果 |
3.3 栀子有效成分的鉴定和质谱解析 |
3.3.1 栀子有效成分鉴定结果 |
3.3.2 栀子中化合物的质谱解析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中心切割模式的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体系分离鉴定中药淡豆豉中的有效成分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药 |
2.1.1 仪器 |
2.1.2 试药 |
2.2 样品制备 |
2.2.1 ASE 提取条件 |
2.2.2 供试品溶液制备 |
2.3 第一维液相色谱条件 |
2.4 第二维液相色谱条件 |
2.5 质谱条件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和讨论 |
3.1 淡豆豉样品提取条件优化 |
3.2 反相与亲水色谱柱的选择 |
3.3 一维液相色谱条件优化 |
3.4 不同批次淡豆豉指纹图谱分析比较 |
3.5 离线反相/亲水二维液相色谱总体设计 |
3.6 离线反相/亲水二维液相色谱体系的分离结果 |
3.7 淡豆豉中黄酮类成分的鉴定和质谱解析 |
3.7.1 淡豆豉中黄酮类成分的鉴定结果 |
3.7.2 淡豆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及裂解规律推测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离和鉴定栀子豉汤有效成分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药 |
2.1.1 仪器 |
2.1.2 试药 |
2.2 样品制备 |
2.3 第一维液相色谱条件 |
2.4 第二维液相色谱条件 |
2.5 质谱条件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和讨论 |
3.1 一维液相色谱条件优化 |
3.2 不同批次栀子豉汤指纹图谱分析比较 |
3.3 离线反相/亲水二维液相色谱总体设计 |
3.4 离线反相/亲水二维液相色谱体系的分离结果 |
3.5 栀子豉汤中有效成分的鉴定和结果解析 |
3.5.1 栀子豉汤中有效成分质谱鉴定结果 |
3.5.2 栀子豉汤中活性成分推测及与单味药材相比可能的变化规律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基于体内过程的茵陈蒿汤和祛湿化瘀方治疗肝病药效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研究思路与方法 |
1.1.1 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的筛选方法 |
1.1.2 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的药效验证 |
1.1.3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研究中的应用 |
1.2 茵陈蒿汤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3 祛湿化瘀方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4 本文立题依据及研究目标 |
第2章 茵陈蒿汤在正常大鼠和肝损伤大鼠中的代谢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过程 |
2.2.1 药材与试剂 |
2.2.2 仪器与分析条件 |
2.2.3 茵陈蒿汤提取物制备 |
2.2.4 动物实验 |
2.2.5 样品处理 |
2.2.6 数据处理 |
2.3 实验结果 |
2.3.1 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损伤模型建立 |
2.3.2 正常大鼠和肝损伤大鼠口服茵陈蒿汤后体内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鉴定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茵陈蒿汤在正常大鼠和肝损伤大鼠中的药代动力学及主要成分的肝保护活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茵陈蒿汤在正常大鼠和肝损伤大鼠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3.2.1 实验过程 |
3.2.2 实验结果 |
3.3 茵陈蒿汤主要成分的肝保护活性研究 |
3.3.1 实验过程 |
3.3.2 实验结果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茵陈蒿汤的肝保护作用机制 |
4.1 前言 |
4.2 实验过程 |
4.2.1 茵陈蒿汤潜在活性成分抗肝损伤的作用靶点分析 |
4.2.2 茵陈蒿汤潜在活性成分抗肝损伤作用靶点的互作网络分析 |
4.2.3 茵陈蒿汤潜在活性成分抗肝损伤的信号通路预测 |
4.3 实验结果 |
4.3.1 茵陈蒿汤潜在活性成分抗肝损伤的作用靶点和蛋白互作网络 |
4.3.2 茵陈蒿汤潜在活性成分抗肝损伤的通路分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祛湿化瘀方主要成分及大鼠体内外代谢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过程 |
5.2.1 药材与试剂 |
5.2.2 仪器与分析条件 |
5.2.3 祛湿化瘀方提取物的制备 |
5.2.4 动物实验 |
5.2.5 体外肠道菌代谢实验 |
5.2.6 样品处理 |
5.3 实验结果 |
5.3.1 祛湿化瘀方提取物成分分析 |
5.3.2 祛湿化瘀方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分析 |
5.3.3 祛湿化瘀方提取物在体外大鼠肠道菌孵育系统中的代谢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祛湿化瘀方在C57小鼠中单次和连续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及主要成分抗NAFLD活性研究 |
6.1 前言 |
6.2 祛湿化瘀方在C57 小鼠中单次和连续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6.2.1 实验过程 |
6.2.2 实验结果 |
6.3 祛湿化瘀方主要成分的抗NAFLD活性研究 |
6.3.1 实验过程 |
6.3.2 实验结果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祛湿化瘀方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 |
7.1 前言 |
7.2 实验过程 |
7.3 实验结果 |
7.3.1 祛湿化瘀方入体成分治疗NAFLD的作用靶点 |
7.3.2 祛湿化瘀方治疗NAFLD的通路分析 |
7.4 小结与讨论 |
全文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中药栀子有效成分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栀子不良反应与肝肾毒性机制研究[D]. 李春楠.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栀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J]. 史永平,孔浩天,李昊楠,李晓彬,张云,韩利文,田青平,刘可春. 中草药, 2019(02)
- [3]栀子不同炮制工艺与抗炎作用相关性的研究[D]. 吕辰子.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4]栀子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变化与肝肾损伤的关联性分析研究[D]. 刘静婷.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5]醒脑静中芳香开窍药促进栀子有效成分经鼻入脑转运机制研究[D]. 陈振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6]甘草降低栀子肝肾毒性的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初步研究[D]. 郎霞.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7]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栀子豉汤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J]. 吴丹,高耀,向欢,邢婕,秦雪梅,田俊生. 中草药, 2018(07)
- [8]栀子及其相关复方的质控方法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 戴业佳,王云,张雪,李晓庆,麻印莲,于定荣,宋嬿,张玉莲,吕婷婷,张村.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24)
- [9]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栀子豉汤成分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陈岑. 广东药学院, 2014(03)
- [10]基于体内过程的茵陈蒿汤和祛湿化瘀方治疗肝病药效物质研究[D]. 刘欢.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