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C 替代品的开发

CFC 替代品的开发

一、CFC替代物质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谭小芳,李志倩,任国庆,常玉,贾丽娟,刘天成[1](2021)在《固体碱MgO/ZrO2催化水解二氟一氯甲烷和二氟二氯甲烷》文中研究指明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固体碱MgO/ZrO2催化剂,利用XRD、SEM、N2吸附-脱附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探究了催化剂焙烧温度、催化水解温度、制备方法对二氟一氯甲烷(HCFC-22)和二氟二氯甲烷(CFC-12)水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MgO/ZrO2催化剂对HCFC-22的催化水解活性均好于CFC-12,在焙烧温度为700℃、催化水解温度为400℃时HCFC-22和CFC-12的水解率最高,分别达到99.64%、98.03%.制备的催化剂经过X射线衍射(XRD)和N2吸附-脱附测试,结果显示催化剂为介孔结构.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催化剂,结果表明催化剂在焙烧温度为700℃焙烧时无烧结现象,活性组分能与气体HCFC-22和CFC-12充分接触,在催化反应过程中有利于HCFC-22和CFC-12的降解. EDS分析进一步说明降解产物为HF、HCl和CO2.

陈烨,谭丽,刘方,朱红霞,袁懋,吴静[2](2021)在《国外大气中消耗臭氧层物质及其替代物的监测概况与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大气中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及其替代物监测是科学评估履约成效的重要基础。美国等发达国家针对大气中ODS及其替代物开展了长期的网络化监测,中国相关监测起步相对较晚,基础比较薄弱。该文总结了发达国家大气中ODS及其替代物的监测经验,分析了中国的监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大气中ODS及其替代物监测的建议:明确监测目标,推进国家大气中ODS及其替代物监测网络建设;加快相关监测设备研发及方法研究进程,形成规范统一的监测技术体系;定期开展监测数据质量评价,加强综合分析利用。通过采取相应措施,逐步形成中国履行保护臭氧层国际环境公约的监测支撑能力。

徐晨[3](2021)在《氧化铁基复合阵列电极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

刘婷婷[4](2021)在《基于LCA的页岩气和传统能源制氨的环境影响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世界上最大氨生产国,中国由于受资源结构约束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比重将逐步降低,这会进一步加剧资源环境问题。而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页岩气可采储量,这可能会是我国寻求的新制氨途径。然而,页岩气开采过程可能会造成水资源短缺和空气污染,因此,需要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去评估页岩气制氨的环境影响。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法(Life Cycle Assessment,简称LCA)量化页岩气制氨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水耗和环境影响,并与煤、渣油路线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页岩气制氨路线环境可持续性,最后,结合DQI(Data Quality Indicator)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讨论了结果的不确定性。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在页岩气制氨生命周期路线中,非生物资源消耗为2.957×104 MJ/ton NH3,全球变暖潜值为3.040×102kg CO2-eq/ton NH3。除了水耗外,页岩气开采阶段为其他所选影响类型的主要贡献来源。副产品蒸汽的产生使整个生命周期在臭氧层消耗上对环境产生了正效益;水基钻井泥浆、岩屑的处置和页岩气开采阶段的运输为重点参数,其中在富营养化潜值和人类毒性潜值方面,水基钻井泥浆、岩屑的处置分别贡献了24.14%、46.08%,在全球变暖潜值上,页岩气开采阶段的运输占到了9.43%。此外,电力(水力发电)虽然在臭氧层消耗上有好的表现,却是酸化潜值和水资源消耗的主要影响来源,尤其在水资源消耗上,电力贡献了96.74%,若将发电方式改为煤发电和风能发电,耗水量将大幅度减少。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不能对人类毒性潜值得出稳定性的结论,其他影响类型偏离均值较低,具有较高的稳健性。(2)对页岩气路线和煤路线及渣油路线进行比较,发现页岩气路线具有显着的环境效益,情景分析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在所有选定的环境影响类型中页岩气路线均低于最高环境影响路线的64%,其中全球变暖潜值和能源消耗比煤路线分别减少了95.02%、37.76%。为进一步减少页岩气制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建议采取增加水基钻井泥浆和压裂返排液的回用率或增加水基钻井泥浆的脱水率以及现场配置压裂液的措施。由于数据库的不确定性,煤制氨路线及渣油路线在富营养化潜值和臭氧层消耗上稳健性稍差。

古杰[5](2021)在《普鲁士蓝材料的优化及其钠离子电池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普鲁士蓝(PB)材料及其类似物(PBAs)具有理论容量高、电化学稳定性好、循环寿命长等优点。但简单沉淀法合成的普鲁士蓝材料含有大量的缺陷和结晶水,导致框架结构崩塌和钠离子存储能力的衰退。本课题旨在改进合成过程,从而制备高结晶度、低缺陷的普鲁士蓝材料,并探究其在钠离子电池上的储能特性。首先,设计简捷可行的合成路线,结合可控电沉积和共沉淀在碳纤维布(CFCs)上生长高结晶度、低缺陷的六氰化钴铁酸钾,即Co-HCF@CFCs电极。Co-HCF@CFCs在水系钠离子电池中展示出较高容量,在1.0 A g-1的速率下,容量为92 m Ah g-1。通过CV和GITT分析表明,Co-HCF@CFCs在水系钠离子电池中具有较快的扩散动力学和较高的扩散系数。且基于Co-HCF@CFCs制备的柔性水系电池,在弯曲角度高达180°时也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Co HCF的优点使其在大规模储能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其次,钠离子电池具有高比容量的优势,而金属锌负极具有低成本和稳定性高的优点。钠-锌双离子电池可以同时发挥两者的优势,既能具备稳定性高、价格便宜的特点,也具备较高容量的优势。Co-HCF@CFCs电极与金属锌负极组成全电池,在1.0 A g-1的速率下,容量为80 m Ah g-1,400圈循环后,电池容量仍保持75 m Ah g-1,容量保持率为93%,说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稳定性。可在水系电池中发挥安全性好、比容量高、稳定性高的优势。第三,通过结合共沉淀法和还原法的办法,制备高结晶度、低缺陷的普鲁士蓝材料。首先通过简单的改性共沉淀法合成(FexMn3-x)Fe(CN)6,之后通过在Na I化学还原途径制备Na2(FexMn3-x)Fe(CN)6。由此获得的高结晶性、低空位Na2(FexMn3-x)Fe(CN)6纳米晶体,表现出极高的电化学活性。其在有机钠离子电池中展现出较高比容量,在0.02 A g-1的电流密度下,容量达到88 m Ah g-1。通过此方法可以得到高结晶度,低缺陷的普鲁士蓝材料,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殷豪[6](2021)在《功能性钒基电极材料用于盐差发电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盐差能是指浓度不同的两股盐溶液混合时释放出的吉布斯自由能,主要分布在江河入海口,是海洋能中最具有应用前景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如此巨大的能源资源有望得到实际开发利用。浓差流动电池是化学电源混合技术之一,是一种成本低、体积小以及寿命长的新兴盐差发电技术,基于法拉第电极与存在浓度差的两股盐溶液中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或者插层/脱嵌作用,使得浓差流动电池两电极间产生浓差响应电压,从而将盐差能转化为电能。目前,已报道的浓差流动电池用电极材料大多有以下缺陷:易产生有毒离子(如铁氰化物),对环境有害;需要外部电源对它们进行预充电处理(将初始电压调到某个能实现离子自发迁移到活性材料中的电压),降低能量效率。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通过开发盐差发电性能高,环境友好,且无需预充电处理的功能电极材料,提升了盐差发电的性能,推动了盐差流动电池研究领域的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碳复合的Na3V2(PO4)3(NVP)材料,探究了加入不同含量柠檬酸制成的电极的盐差发电性能差异。当柠檬酸与NVP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为1:5时,良好的碳网络结构有利于获得更好的盐差发电性能,在没有预充电处理的前提下,NVP电极的浓差响应电压达78.2 mV。使用NVP作对称电极,分别与滤膜和阴离子交换膜组装浓差流动电池用于提取盐差能,浓差响应电压分别达159.2 mV和270.1 mV,短路峰电流分别达20 A m-2和30 A m-2。在连接外部负载下,最大平均功率密度分别达131.4 mW m-2和482.0 mW m-2。(2)利用一步水热法制备NH4V4O10(NVO)材料,探究了盐溶液的种类对NVO基浓差流动电池的盐差发电性能的影响。当单一组分盐溶液中阳离子的价态和尺寸越小时,离子更容易在电极材料的晶格中嵌入和脱出,盐差发电性能越好。对于20 m M和500 m M的Na Cl盐溶液,在没有预充电处理的条件下,NVO电极的浓差响应电压达80.1m V。NVO//FM//NVO和NVO//AEM//NVO浓差流动电池的浓差响应电压分别达169mV和292mV,短路峰电流分别达22A m-2和41A m-2。在连接外部负载下,最大平均功率密度分别达194.3mW m-2和562.8mW m-2。

方一波[7](2021)在《含HFOs二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制冷剂是制冷、热泵和空调等系统中的血液,直接影响了系统性能的优劣。HFOs的GWP值极低,大气寿命短,对环境十分友好,近年来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但相较于HFCs,HFOs的蒸发潜热相对较低,且大多数HFOs存在一定的可燃性。为了提高HFOs的安全性和系统性能,可将HFOs与其他绿色高效的制冷剂配合构成混合制冷剂使用。此外,环保的HFOs也具有作为吸收式系统中制冷剂的潜力,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在蒸发器、冷凝器、发生器、吸收器等热力学系统中重要热交换部件内,都涉及了工质的汽液相变过程,因此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研究是其相关系统性能分析的重要基础。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能够有效的耦合状态方程和活度系数模型,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其应用于混合制冷工质的相平衡计算中。但目前选择哪一种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参考,且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对超额Gibbs自由能(gE)的复现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体系焓、熵等性质推算的准确性。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开展了大量实验与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团队前期开发的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在高对比温度下无法使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的MMR1混合法则。该混合法则在高对比温度下,将纯物质的无量纲体积参数ui设为固定的极限值ui,lim。通过这一经验方法,MMR1混合法则可以成功的拓展到高对比温度区间,提升了其在相平衡计算中的应用潜力;(2)理论分析了不同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对gE的复现能力的高低。由于无穷压力下超额性质与低压力下超额性质的差异,无穷参考压力系混合法则(如HV、WS等)的复现性通常较差;而近似零参考压力混合法则,如MHV1、MHV2等,仅能够在其法则中常数的拟合区间内,呈现与严格的零参考压力混合法则接近的复现能力,而在拟合区间外,复现能力将大大降低。MMR1和MR3混合法则通常相比于近似零参考压力混合法则具有更优秀复现能力。但在高对比温度区域,以及组分分子结构差异较大的体系中,MMR1和MR3混合法则的复现能力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3)将MHV1、WS、MMR1和MR3四种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分别应用于50组制冷剂+制冷剂二元混合工质和15组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关联计算中,并从计算精度和对g E复现能力两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PR+MMR1+NRTL和PR+MR3+NRTL模型在压力和组分的关联精度上,较PR+MHV1+NRTL和PR+WS+NRTL要差些,但对gE复现能力要远强于后两者;(4)依据无穷压力下超额Helmholtz自由能(aE)约等于零压力下g E的假设,并借助MHV1混合法则中的一次线性简化,提出了NMR-1和NMR-2混合法则。新混合法则通过调整状态方程中(7ln(8)im iixb b?项的值,替代了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中根据活度系数模型所获得的超额贡献项,从而在实际计算中无需借助活度系数模型计算超额自由能。在多种混合制冷工质和溶液体系中验证得到:NMR-2混合法则具有比vd W混合法则更广的应用范围,与MHV1混合法则相等甚至更好的精度;(5)在原卤代烃类制冷剂+有机溶剂相平衡实验系统基础上,改善系统流程,增加气相测试段,分别测试了R1234yf+R1216、R1234ze(E)+R1216、R1234yf+R1234ze(E)和R1336mzz(E)+R32四种制冷剂+制冷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分别采用PR+NMR-1、PR+NMR-2、PR+MHV1+NRTL三种相平衡模型关联实验数据。结果表明,三种模型的关联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良好,整体上看,PR+NMR-2模型的结果略优于PR+NMR-1模型;(6)实验测试了R1234ze(E)+NMP和R1234ze(E)+DMETr EG两种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分别采用PR+NMR-1、PR+NMR-2、PR+MHV1+NRTL三种相平衡模型关联实验数据。结果表明,采用NMR-2混合法则时,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良好,其精度与采用MHV1混合法则时相当。而PR+NMR-1模型在实验所测的两种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中的关联结果劣于PR+NMR-2和PR+MHV1+NRTL模型。

薛保铭[8](2021)在《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塑料污染防治已成为国际社会维护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我国将塑料污染治理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海洋微塑料污染控制是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联合国环境大会多次针对海洋微塑料污染开展专题研讨。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是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前提,但目前全球范围有关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环境行为的研究仍面临众多挑战:对于“源”的研究大部分均局限于陆源污染,海源污染被严重忽视,但人类渔业活动大量使用了塑料制品,渔业来源的微塑料污染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仍有待进一步开展;对于“汇”研究,海洋沉积物被认为是微塑料污染最重要的“汇”,但大部分研究聚焦在表层沉积物,微塑料在深层沉积物中的归趋以及针对红树林、珊瑚礁等独特的“汇”的研究有待深入;微塑料污染研究作为引领海洋塑料污染有效削减的前提工作,相关研究成果有待向务实管用的管控对策转化。针对现状问题,本研究以我国四大传统渔场之一、中国-中南半岛沿海几何中心的北部湾为基底,重点研究海洋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主要内容以及成果如下:(1)研究对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包括5条入海河流)沉积物的微塑料污染情况开展调查,发现观测的8种不同聚合物类型的微塑料在表层沉积物中均被检出,其中,PP(聚丙烯)的丰度最高,占比达68.7%,其次为PE(聚乙烯),占比为18.5%,微塑料形态研究表明,纤维状微塑料达检出的微塑料总量的69.6%。表层沉积物微塑料丰度均值为405±336个/kg,与国内外其他海域相比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微塑料在不同环境功能区的污染分布呈现以下特征:市区河段>海洋养殖区>郊区河段>潮间带>近岸海域>港口区。(2)研究针对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主要的微塑料类型污染物(PP纤维、PE纤维)的来源开展了来源解析工作,通过不同塑料纤维的用途、进入环境的途径以及将检出的微塑料纤维与几个不同来源的渔具塑料纤维进行比对,证明研究区域PP纤维、PE纤维很可能来源于渔具的磨损。此外,PP纤维和PE纤维的整体丰度与不同渔业活动强度的相关度较高(R2=0.8586,p=0.015),既表明了渔业活动对微塑料污染的重要影响,也验证了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微塑料纤维来源于渔业活动的论断。(3)研究发现珊瑚礁、红树林这两个独特而重要的生态系统的沉积物也是海洋微塑料的“汇”。珊瑚礁一般分布在洁净度较高的海域,但本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区域所有的珊瑚礁区沉积物均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包括沿陆地海岸发育珊瑚礁以及沿海岛边缘发育的珊瑚礁,平均丰度为363±476个/kg。红树林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要高于本研究的其他沉积物类型,平均丰度为655±526个/kg。红树林沉积物是微塑料集聚度很高的“汇”,同时也起到滞留微塑料颗粒的作用。根据野外调查结果,红树林尤其是小型红树林容易受到周边人类活动的破坏或侵占,其积累的微塑料可能会重新释放到外环境中,有从微塑料的“汇”转变为“源”的可能。(4)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柱中(长度60 cm)的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410±329个/kg,证明了微塑料可以赋存于深层沉积物中,而且可“隐藏”在深度达60 cm的深层沉积物中(丰度为167个/kg)。沉积柱中微塑料的丰度分布和尺寸分布表明微塑料可长期埋藏于深层沉积物中,是被忽视的、微塑料重要的“汇”。沉积柱中微塑料的丰度水平与表层沉积物相近,研究区域“藏于”深层沉积物的微塑料总量(185吨)是表层沉积物的5倍,由于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表层沉积物,因此,微塑料储量水平可能普遍被低估。(5)本研究采用210Pb和137Cs的定年法构建沉积柱的年代框架,分析选定海域微塑料污染历史记录,结果显示1933年以及年龄更大的沉积物(深度≥22 cm)也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然而常用的塑料在二十世纪40年代才被发明并且70年代才被普及使用,这表明微塑料在沉积物中会垂直向下迁移。本文认为研究区域的生物扰动以及深层沉积物的尺寸分布可能是微塑料在沉积物中垂向迁移,导致“新塑料”埋藏于“老沉积物”中的重要原因。(6)针对海洋微塑料污染,尤其是渔业来源的微塑料污染,本研究对我国现时塑料污染防治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并结合微塑料污染“源-汇”关系研究成果,识别削减污染的关键性控制因素,提出了“整体保护性开发、局部开发性保护”的发展策略,以及渔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建立塑料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等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推动学术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务实管用的管控措施。同时提出北部湾要充分发挥东联广东、海南,西接东盟的区位优势,在海洋塑料污染防治上,率先探索跨省(区)、跨国境的协同共治,打造可持续发展标杆。

包娜[9](2021)在《阳极材料影响电芬顿体系降解水中头孢克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抗生素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具有显着的治疗效果。但服用的抗生素药物大部分未被生物体吸收就被排出。由于抗生素药物可生化性差,传统污水处理生化工艺不能有效去除,其最终进入环境并在其中积累,引起了细菌耐药性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亟待开发出安全有效的水处理工艺。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EAOPs)是一种可以高效产生高活性羟基自由基(·OH)的氧化工艺,可以有效降解水中抗生素。本文以典型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克洛(CFC)、为目标物,分别用掺硼金刚石电极(BDD)和钌钛阳极(RuO2/Ti)与活性炭纤维(ACF)阴极匹配,利用电化学(EF)过程深度降解水中CFC,考察了体系反应机理,优化反应条件,分析了降解产物和有毒副产物的生成情况,进而通过引入不同波长紫外光强化光电芬顿(PEF)过程,实现了安全、深度矿化目标物的目的,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阳极材料、紫外光及Cl-对体系氧化机理影响:分别建立了以RuO2/Ti和BDD为阳极EAOPs反应体系,其产生H2O2能力顺序为:BDD-AO-H2O2>RuO2/Ti-AO-H2O2>BDD-AO>RuO2/Ti-AO,120 min体系中H2O2含量分别为:1605.8μM、230.6μM、96.0μM、3.1μM;对于含Cl-体系,随着Cl-浓度升高,H2O2和·OH产生相应减少,Cl-浓度与H2O2和·OH产生呈负相关关系;VUV可直接光解水产生H2O2,浓度可达194μM;AO-H2O2、VUV-AO-H2O2、UVC-AO-H2O2和UVA-AO-H2O2体系H2O2生成量分别为1468.1μM、1149.3μM、623.9μM和1381.5μM,UVC和VUV体系中H2O2浓度较低,表明H2O2会在短波紫外光辐射下分解。(2)RuO2/Ti-EF和BDD-EF体系降解CFC机制研究:分别以RuO2/Ti和BDD为阳极,建立不同EAOPs体系,CFC矿化顺序为:BDD-EF>BDD-AO-H2O2>BDD-AO>RuO2/Ti-EF>RuO2/Ti-AO-H2O2>RuO2/Ti-AO,BDD-EF能高效矿化CFC,其TOC去除率可达89.8%。BDD-EF最优条件是电流强度0.36 A,初始pH=3.00以及CFC初始浓度200 mg.L-1,最佳条件CFC降解率达99.3%。反应360 min后,RuO2/Ti-EF和BDD-EF体系中生成NH4+-N浓度分别为8.83 mg·L-1(占初始氮总量的38.2%)和13.44 mg·L-1(占初始氮总量的58.3%),表明EF体系能够有效降解CFC,BDD-EF矿化反应更彻底。分析EF体系下不同阳极材料的Cl-的转化情况,BDD-EF体系中测得有毒副产物ClO3-和ClO4-的积累,在360 min后,体系中累积了0.40 mg·L-1 ClO3-和1.74 mg·L-1 ClO4-。以RuO2/Ti为阳极的EF体系则未检测到有毒副产物的生成。(3)紫外波长影响PEF体系氧化CFC的效能研究:建立了VUV、UVC和UVA光降解体系,不同紫外光源下EAOPs矿化规律为:VUV-PEF>UVC-PEF>UVA-PEF>VUV-AO-H2O2>UVC-AO-H2O2>UVA-AO-H2O2>EF>AO-H2O2>AO。VUV-PEF体系矿化效果最好,TOC去除率达84.6%。检测到3种无机离子:Cl-、NO3-和NH4+,其中Cl-生成量在VUV-AO-H2O2、VUV-PEF和UVC-PEF体系中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表明该体系氧化能力强,反应彻底。(4)阳极材料影响EF处理含Cl-有机废水时有毒副产物生成机制研究:BDD-EF体系在处理含Cl-体系时会有ClO3-和ClO4-等有毒副产物积累,使用RuO2/Ti-EF体系处理时无毒副产物的产生,但矿化效果较弱。可通过紫外光提高矿化效果,VUV-RuO2/Ti-PEF、VUC-RuO2/Ti-PEF和VUA-RuO2/Ti-PEF均能够有效处理含Cl-有机污染物,TOC去除率分别达到84.6%、81.9%和74.0%,VUV-RuO2/Ti-PEF矿化效果好,可快速彻底降解目标物,反应速率快,且无有毒副产物的产生。

朱双[10](2021)在《含有氧空位的NiMoO4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加速了化石能源的消耗诱发了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危机,对人类的生存及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人们不仅在积极寻求可再生能源,而且还在积极开发各种新型的可靠的能量存储和转化器件。超级电容器(SCs)也被称为电化学超级电容器,与同类产品(如电池,燃料电池和传统电容器)相比,它们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长的预期寿命,因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关注并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储能设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包括简单和安全的配置,快速的充电/放电响应,大功率输出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100,000次循环),SCs在下一代能源技术中显示出广阔的前景。如可穿戴电子设备,快速充电手机,再生制动电动机以及对工业动力和能源的即时管理。但是,超级电容器的实际应用受到其较低的能量密度限制。已经证明通过组合电池型法拉第电极和电容式电极来构造不对称超级电容器(ASCs)是扩大工作电压并提高能量密度的有效策略。然而,传统的ASCs主要在水性电解质中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溶剂蒸发和有害的电解质泄漏。相比之下,无粘合剂的柔性电极和凝胶电解质构成的固态ASCs(SASCs)是首选的设备配置,满足便携式和未来电子产品的柔韧性、轻便性、耐磨性和高机械完整性的要求。具有多个活性位点的金属氧化物(MOs)被认为是构成高性能SCs中最具潜力的活性材料之一。MOs中的氧空位可以有效地调节其电子性能,在其带隙中巧妙地诱导杂质态,并显着优化其电导率。由于以上优点,引入氧空位的MOs与原始样品相比,所得的含有氧空位MOs电极通常嵌入更多的电化学活性位点,并具有更好的电荷存储能力以及更好的导电性。向MOs中引入精确的氧空位以及对其性质进行微调的方法已经得到了关注。(1)通过便捷的水热和湿法化学还原工艺在碳布纤维(CFC)上构建了富氟和富氧空位的Ni Mo O4(F-Ni Mo O4-x)纳米片阵列。F-Ni Mo O4-x的结构和电子性质可以通过F掺杂和O空位的协同效应得到有效调节,从而提高电导率并增强法拉第氧化还原反应。所获得的柔性F-Ni Mo O4-x@CFC进行三电极测试,在1m A cm-2电流密度条件下面比电容高达2.45 F cm-2,几乎是原始Ni Mo O4@CFC电极面积比电容(0.38 F cm-2)的六倍此外,柔性的准固态ASCs器件电压窗口为1.8V,在功率密度为1790μW cm-2的情况下,能量密度高达336.5μWh cm-2。它还可以实现超长且稳定的寿命(超过10,000个循环),容量保持率高达85.7%。(2)通过水热反应和随后的磷化作用在碳布(CFC)上生长P掺杂Ni Mo O4(P-Ni Mo O4-x)纳米线阵列,其中磷化过程还会在Ni Mo O4纳米线的表面引入氧空位。P的掺杂可以促进电解质/气体的传质效率和表面润湿性,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活性物质的“死体积”。另一方面,掺杂阴离子和富氧空位的表面可以促进电子转移并提供足够的活性位点,从而可以提高活性材料的利用率和反应活性。经过优化的P-Ni Mo O4-x电极在电流密度1 m A cm-2条件下可提供0.74 F cm-2的面比电容,几乎是原始Ni Mo O4的两倍。此外,组装后的柔性的准固态ACSs达到1.8V,器件在功率密度为1217.2μW cm-2时具有228.8μWh cm-2的高能量密度。它还可以实现超长且稳定的寿命(超过10,000个循环),容量保持率为85.3%。

二、CFC替代物质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FC替代物质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2)国外大气中消耗臭氧层物质及其替代物的监测概况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大气中ODS及其替代物监测概况
    1.1 美国大气中ODS及其替代物监测情况
        1.1.1 AGAGE相关监测情况
        1.1.2 GML相关监测情况
    1.2 欧洲大气中ODS及其替代物监测概况
    1.3 日本大气中ODS及其替代物监测概况
2 我国大气中ODS及其替代物监测现状
    2.1 科研院所相关监测
    2.2 中国气象局相关监测
    2.3 生态环境部相关监测
3 我国大气中ODS及其替代物监测的思考与建议
    3.1 明确监测目标
    3.2 加快国家层面监测网络建设
    3.3 开展监测设备及方法研究
    3.4 形成规范统一的监测技术体系
    3.5 加强数据综合分析及履约成效评估
4 结语

(4)基于LCA的页岩气和传统能源制氨的环境影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页岩气开发利用环境影响研究现状
        1.2.2 合成氨环境影响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
        1.4.1 论文框架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2.1 生命周期评价法
        2.1.1 生命周期评价概念及技术框架
        2.1.2 LCA软件及数据库
    2.2 情景分析法
        2.2.1 情景分析法的定义
        2.2.2 情景分析法的特点
    2.3 不确定性分析法
        2.3.1 生命周期评价中不确定性的概念及来源
        2.3.2 生命周期评价的不确定分析方法
3 页岩气制氨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3.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3.2 清单分析
    3.3 影响评价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页岩气制氨LCA特征化结果
        3.4.2 页岩气制氨的ODP分析
        3.4.3 页岩气制氨的GWP100 years分析
        3.4.4 页岩气制氨的AP和EP分析
        3.4.5 页岩气制氨的HTP分析
        3.4.6 页岩气制氨的水耗分析
        3.4.7 页岩气制氨的不确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三种合成氨路线的环境影响比较
    4.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4.1.1 煤制合成氨路线范围
        4.1.2 渣油制合成氨路线范围
    4.2 清单分析
    4.3 影响评价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三种合成氨路线环境影响比较
        4.4.2 页岩气路线情景分析
        4.4.3 改进措施
        4.4.4 渣油路线和煤路线的不确定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页岩气开采阶段部分上游清单数据
附录 B 煤及渣油制氨的LCA特征化结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普鲁士蓝材料的优化及其钠离子电池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钠离子电池发展
    1.3 钠离子电池及其电极材料
    1.4 普鲁士蓝材料
        1.4.1 普鲁士蓝材料的发展
        1.4.2 普鲁士蓝材料在水系钠离子电池中应用
        1.4.3 普鲁士蓝材料在有机系钠离子电池中应用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试剂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材料合成
        2.2.1 碳纤维布预处理
        2.2.2 柔性电极的制备
        2.2.3 一体化催化电极的制备
        2.2.4 Na_2(Fe_XMn_(3-X))Fe(CN)_6的制备
    2.3 材料表征设备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电池组装
        2.4.2 柔性全电池组装
        2.4.3 有机钠离子电池的组装
        2.4.4 电化学性能测试
第三章 柔性Co-HCF@CFCs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柔性Co-HCF@CFCs复合材料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与形貌分析
        3.3.2 Co-HCF@CFCs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普鲁士蓝/碳纤维布材料在钠/锌双离子电池的应用
    4.1 研究背景
    4.2 柔性复合材料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结构与形貌分析
        4.3.2 双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结晶度普鲁士蓝类似物材料的优化及其储钠性能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Na_2(Fe_XMn_(3-X))Fe(CN)_6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结构和形貌
        5.3.2 电化学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功能性钒基电极材料用于盐差发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能源环境问题现状
    1.2 盐差能
        1.2.1 渗透压能技术
        1.2.2 反电渗析技术
        1.2.3 电容混合技术
        1.2.4 电池混合技术
    1.3 浓差流动电池
    1.4 钒系化合物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1.5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实验部分
    2.1 化学药品和实验耗材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实验表征方法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3 X射线衍射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3.6 拉曼光谱分析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钛网集流体的制备
        2.4.2 工作电极的制备
        2.4.3 电化学性能测试
        2.4.4 电极的电阻率测试
    2.5 盐差发电性能测试
        2.5.1 电极的盐差响应电势测试
        2.5.2 浓差流动电池的组装
        2.5.3 浓差流动电池的开路电压及短路电流测试
        2.5.4 浓差流动电池的输出功率测试
3 碳复合的Na_3V_2(PO_4)_3的制备及其盐差发电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碳复合的Na_3V_2(PO_4)_3的制备
        3.2.2 电极的制备
        3.2.3 浓差流动电池的组装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形貌和结构分析
        3.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3.3.3 盐差发电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铵钒青铜NH_4V_4O_(10)的制备及其盐差发电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NH_4V_4O_(10)的制备
        4.2.2 电极的制备
        4.2.3 浓差流动电池的组装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形貌和结构分析
        4.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4.3.3 盐差发电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含HFOs二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新形势下的替代制冷剂选择
    1.3 HFOs制冷剂研究现状
        1.3.1 R1234yf
        1.3.2 R1234ze(Z)和R1234ze(E)
        1.3.3 R1336mzz (Z)和R1336mzz (E)
        1.3.4 其他HFOs
    1.4 混合工质
        1.4.1 混合制冷剂
        1.4.2 卤代烃类有机吸收制冷工质对
    1.5 相平衡模型
        1.5.1 状态方程
        1.5.2 活度系数模型
        1.5.3 混合法则
    1.6 本文主要工作
2 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
    2.1 四种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的具体形式
        2.1.1 WS混合法则
        2.1.2 MHV1 混合法则
        2.1.3 MMR1 混合法则
        2.1.4 MR3 混合法则
    2.2 不同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复现性的理论分析
    2.3 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在混合工质相平衡计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3.1 混合工质基本信息
        2.3.2 关联结果及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NMR型混合法则的开发
    3.1 NMR-1 混合法则
    3.2 NMR-2 混合法则
    3.3 NMR型混合法则在二元混合制冷工质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4 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实验系统
    4.1 实验系统
        4.1.1 循环系统
        4.1.2 恒温系统
        4.1.3 测量系统
        4.1.4 组份标定
    4.2 不确定度分析
        4.2.1 温度不确定度
        4.2.2 压力不确定度
        4.2.3 组分不确定度
    4.3 实验步骤
        4.3.1 制冷剂+制冷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测量
        4.3.2 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测量
    4.4 本章小结
5 含HFOs的制冷剂+制冷剂二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实验研究
    5.1 实验样品及色谱条件
    5.2 四组制冷剂+制冷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5.2.1 二元混合工质R1216+R1234yf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5.2.2 二元混合工质R1216+R1234ze(E)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5.2.3 二元混合工质R1234yf+R1234ze(E)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5.2.4 二元混合工质R1336mzz(E)+R32 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5.2.5 结果对比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6 含HFOs的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实验研究
    6.1 实验样品及色谱条件
    6.2 两组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6.2.1 二元混合工质R1234ze(E)+NMP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6.2.2 二元混合工质R1234ze(E)+DMETr EG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6.2.3 结果对比与讨论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和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8)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海洋塑料污染概况
    1.3 海洋微塑料的“源”
        1.3.1 陆源污染
        1.3.2 海源污染
    1.4 微塑料的入海途径
        1.4.1 人工排水系统和地表径流
        1.4.2 固体废物海洋倾倒
        1.4.3 风力运输
    1.5 海洋微塑料的“汇”
        1.5.1 沉积物
        1.5.2 海洋生物
        1.5.3 其他可能的“汇”
    1.6 源-汇相互转化
    1.7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7.1 研究内容
        1.7.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微塑料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研究区域
        2.1.1 区域概况
        2.1.2 研究的主要港湾
        2.1.3 沿海主要河流
        2.1.4 珊瑚礁区
    2.2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分析方法
        2.2.1 微塑料的分类
        2.2.2 样品采集方式
        2.2.3 样品的前处理
        2.2.4 微塑料的鉴定与定量
    2.3 分析方法的选取和建立
        2.3.1 样品采集
        2.3.2 微塑料分析方法的选取
        2.3.3 实验分析步骤
        2.3.4 ~(210)Pb定年方法及模型
        2.3.5 沉积柱样品粒度测定
        2.3.6 质量控制
第三章 微塑料在北部湾近海沉积物的水平分布和特征
    3.1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微塑料的水平分布和特征
        3.1.1 总体成分特征
        3.1.2 总体丰度水平
        3.1.3 水平分布特征
        3.1.4 表观特征
    3.2 红树林沉积物微塑料水平分布和特征
        3.2.1 丰度水平和组分特征
        3.2.2 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
        3.2.3 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对比
    3.3 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水平分布和特征
        3.3.1 丰度水平和组分特征
        3.3.2 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
        3.3.3 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沉积柱微塑料垂向分布与年代学分析
    4.1 垂向分布
        4.1.1 垂向丰度水平
        4.1.2 组分和形态特征
    4.2 微塑料在沉积柱中的污染记录
        4.2.1 放射性同位素的垂直分布
        4.2.2 沉积柱的沉积速率及年代学研究
    4.3 微塑料的垂向迁移
        4.3.1 垂向迁移观点的提出
        4.3.2 微塑料垂向迁移观点的论证
        4.3.3 微塑料向下迁移原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塑料污染源-汇机理解析
    5.1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微塑料污染来源解析
        5.1.1 微塑料溯源方式
        5.1.2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沉积物微塑料来源分析
    5.2 微塑料的渔业来源及其影响
        5.2.1 渔业强度与微塑料污染相关性分析
        5.2.2 污染削减关键控制因素识别
    5.3 红树林和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来源分析
        5.3.1 红树林沉积物微塑料来源
        5.3.2 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来源
    5.4 北部湾微塑料的“汇”
        5.4.1 “汇”的分析判断方法
        5.4.2 表层沉积物
        5.4.3 红树林沉积物
        5.4.4 珊瑚礁沉积物
        5.4.5 深层沉积物
        5.4.6 “汇”的生态风险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的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6.1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存在问题
        6.1.1 看待塑料污染客观性不足
        6.1.2 塑料管控对策科学论证不足
        6.1.3 海洋保护法规执行力不强
        6.1.4 海岸带开发合理度不高
    6.2 塑料防治政策应遵循科学原则
        6.2.1 生命周期评价原则
        6.2.2 源头减废原则
        6.2.3 产业布局服从环境容量原则
    6.3 北部湾染塑料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6.3.1 科学布局海洋产业和开发区域
        6.3.2 削减渔业来源的塑料污染
        6.3.3 建立城乡一体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6.4 区域环境共治和协同发展建议
        6.4.1 区域协同的必要性和机遇期
        6.4.2 发展现代海洋养殖业
        6.4.3 珊瑚礁和海岛保护开发
    6.5 效果预期(愿景)
第七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9)阳极材料影响电芬顿体系降解水中头孢克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
        1.1.1 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危害
        1.1.2 新冠肺炎背景下对抗生素使用
        1.1.3 头孢类抗生素使用概况
    1.2 抗生素废水处理方法
    1.3 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
        1.3.1 阳极氧化技术
        1.3.2 阳极材料对比
        1.3.3 阴极还原技术
    1.4 电芬顿技术
        1.4.1 电芬顿体系
        1.4.2 光电芬顿体系
        1.4.3 真空紫外光技术(VUV)
    1.5 含氯有机污染物在电化学体系中的矿化
    1.6 课题研究思路及路线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1.1 实验药品及材料
    2.2 实验装置
    2.3 试验方法
        2.3.1 H_2O_2生成实验
        2.3.2 ~·OH生成实验
        2.3.3 活性氯测定
        2.3.4 降解实验
    2.4 分析方法
        2.4.1 H_2O_2生成量计算
        2.4.2 ~·OH生成量计算
        2.4.3 活性氯生成量计算
        2.4.4 CFC含量及有机酸测定
        2.4.5 TOC分析
        2.4.6 UV-Vis分析
        2.4.7 氨氮及其他无机离子分析
        2.4.8 光源发射光谱及光强测定
3 含氯离子体系RuO_2/Ti与BDD阳极EAOPs反应机理研究
    3.1 含氯离子体系RuO_2/Ti与BDD阳极EAOPs的H_2O_2产生
    3.2 含氯离子体系RuO_2/Ti与BDD阳极EAOPs的~·OH生成
    3.3 BDD和RuO_2/Ti体系下HOCl/OCl~-的生成情况
    3.4 本章小结
4 RuO_2/Ti及BDD阳极EF体系降解CFC效能与机理研究
    4.1 不同EAOPs体系CFC降解动力学及矿化能力对比
    4.2 不同EAOPs体系CFC降解UV-Vis吸收光谱变化
    4.3 BDD-EF降解CFC条件优化
        4.3.1 电流强度对BDD-EF降解CFC的影响
        4.3.2 溶液初始pH对BDD-EF降解CFC的影响
        4.3.3 溶液初始浓度对BDD-EF降解CFC的影响
    4.4 无机离子中间产物和有害副产物生成情况
        4.4.1 NH4~+及NO3~-产生
        4.4.2 Cl~-在体系中的转化及有毒副产物的产生
    4.5 本章小结
5 紫外波长影响PEF工艺降解CFC的效能与机理研究
    5.1 紫外光机理影响研究
        5.1.1 紫外光源的的光谱及光强表征
        5.1.2 不同波长光源对H_2O_2生成能力的影响
    5.2 紫外波长影响不同过程中CFC降解效能与机理研究
        5.2.1 不同波长条件下CFC光降解
        5.2.2 不同EAOPs体系CFC降解动力学及矿化能力对比
        5.2.3 不同EAOPs体系CFC降解无机离子及有机酸生成情况
    5.3 EAOPs体系在不同光源条件下动力学及矿化效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含有氧空位的NiMoO4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超级电容器的概述
        1.2.1 超级电容器的定义及特点
        1.2.2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1.2.3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1.3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1.3.1 碳材料
        1.3.2 导电聚合物材料
        1.3.3 金属氧化物材料
        1.3.4 复合电极材料
    1.4 金属氧化物中引入氧空位的方法
        1.4.1 金属离子自掺杂:
        1.4.2 杂离子掺杂的策略
    1.5 柔性超级电容器
        1.5.1 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组成
        1.5.2 柔性电极
        1.5.3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1.6 论文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氟掺杂和氧空位对高能和长寿命柔性固态不对称超级电容器的协同调控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在CFC上 F-NiMoO_4纳米片阵列的合成
        2.2.3 在CFC上合成F-NiMoO_(4-x)纳米片
        2.2.4 材料表征
        2.2.5 电化学测量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结构表征
        2.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P掺杂NiMoO_4应用于超级电容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3.2.2 NiMoO_4@CFC纳米片阵列的合成
        3.2.3 P-NiMoO_(4-x)@CFC纳米片阵列的合成
        3.2.4 材料表征
        3.2.5 电化学测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结构表征
        3.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CFC替代物质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固体碱MgO/ZrO2催化水解二氟一氯甲烷和二氟二氯甲烷[J]. 谭小芳,李志倩,任国庆,常玉,贾丽娟,刘天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6)
  • [2]国外大气中消耗臭氧层物质及其替代物的监测概况与启示[J]. 陈烨,谭丽,刘方,朱红霞,袁懋,吴静. 中国环境监测, 2021(05)
  • [3]氧化铁基复合阵列电极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D]. 徐晨.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1
  • [4]基于LCA的页岩气和传统能源制氨的环境影响比较研究[D]. 刘婷婷.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普鲁士蓝材料的优化及其钠离子电池的性能研究[D]. 古杰. 青岛大学, 2021
  • [6]功能性钒基电极材料用于盐差发电性能研究[D]. 张殷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含HFOs二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理论与实验研究[D]. 方一波. 浙江大学, 2021(01)
  • [8]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D]. 薛保铭. 广西大学, 2021(01)
  • [9]阳极材料影响电芬顿体系降解水中头孢克洛机制研究[D]. 包娜.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10]含有氧空位的NiMoO4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D]. 朱双. 南昌大学, 2021

标签:;  ;  ;  ;  

CFC 替代品的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