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现代化与现代文学院

文学的现代化与现代文学院

一、文学的现代化与文学的现代派(论文文献综述)

郑茗元[1](2021)在《论西方现代文论思潮视野中的人道主义问题》文中提出"西方现代文论思潮与人道主义"的问题是一个文学理论正本清源的议题。它不仅公允评价了西方近现代文艺中的"人的文学"的包容理念,而且也让人道主义的理性传统、人本意识、人性导向、自我递归和精神追求重新得到了一次深入的解析与再反思,这对世界诗学理论架构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要深度挖掘"文学是人学"的人性实质和精神特征,就必须理清现代文论思潮的转型与人道主义嬗变之间的渊源关系。

姚孟泽[2](2021)在《“走向世界文学”:论20世纪80年代世界文学表述中的反身性困境》文中研究指明世界文学理论在当代中国学界受到关注,与中国自身"走向世界文学"的冲动密切相关。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走向世界文学"话语作为当代中国世界文学观念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带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历史命令。它继承了 20世纪50至70年代甚至更早的文学进化观念,在调转进化方向的同时将一部分文学(包括中国文学)排除到世界文学之外。由于它建立在对中国与世界的本质化和二元化想象之上,这一走向完全没有实现的现实基础与可能,只能被视为一种集体焦虑的表征。在"世界文学焦虑"的背后,则是一种深刻的反身性困境。

赵庭驰[3](2021)在《文学现代性的另类实现途径——论袁可嘉的诗歌翻译》文中指出袁可嘉(1921—2008),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九叶诗人。被认为是"中国新诗与西方现代派文学交融借鉴过程中,介绍最早、成果最多、影响最大的中国学者之一"(1)。20世纪40年代末,袁可嘉提出了"新诗现代化"的诗歌理论;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近四十年间,基于种种原因,袁可嘉关于文学现代性的研究,整体上处于停滞状态。

吴晓东,李国华,刘东[4](2021)在《文学、1980年代与重建感性学——吴晓东教授专访》文中指出时间:2020年10月29日地点:北京大学人文学苑一、人文主义时代的文学李国华(以下简称"李"):老师好,首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以前听您说过,来中文系学习和您父亲对北大中文系的理解有关,我比较关心的是,这样一个私人的契机,和您真正来到北大中文系之后的体认有哪些关联,这里会不会包含着某种"初心",或者说当时比较原始的、有新鲜感的东西?

赖秀俞[5](2021)在《视觉系统与台湾“超现实”诗风的跨媒介实践》文中提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运动使中国台湾地区的诗歌全面踏上现代化的追索之路,"超现实"诗风的崛起是其突出表现。论及超现实主义的理论旅行与本土化实践,现有研究多着重于文字系统的作用与影响,作为重要传播媒介的视觉系统往往被忽视。在现代派提出"横的移植"之前,"超现实"艺术风格首先在美术领域大放异彩。诗坛与画坛的视觉文化实践互动密切,诗人的文学生产吸纳图像媒介的视觉修辞与美学观念,形成一股跨媒介的"超现实"诗风。这不仅凸显出台湾现代主义运动的跨媒介性,为解读诗歌的现代化提供一条崭新的路径;并且,"超现实"的跨媒介实践揭示了视觉修辞的抗争性,折射出五六十年代台湾诗人特殊的"情感结构"。

蒋承勇[6](2021)在《“说不尽”的“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研究的十大问题》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现实主义作为世界文学史上一种极为重要的文学思潮,是百余年来在我国文学领域传播最深入广泛,同时又争议最多的西方文学思潮,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颇多。诸如其跨学科意义上的与自然科学之关系,与"现代性"之关系,与理性精神之关系,与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之关系,与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及现代主义之关系,"写实"与"真实"内涵之深度阐释,审美价值之再发掘等,均是有待深入探讨和全面阐释的重大学术问题。可以说,关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及与之相关的文学现实主义理论问题的研究,有其"说不尽"的"无边性"。在"网络化—全球化"的新时代,我们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研究,阐发其本原性特质,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支撑。

钟媛[7](2021)在《文学“内”“外”转向视域中的青年创作》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外"转向问题曾几度引发论争,近期该话题再次发酵,秦法跃、郭宝亮、段晓琳、喻向午、曾攀等学者纷纷撰文论述。上述学者在相关文章中,无论是对文学发展方向的探讨,还是对作为学术术语的"向内转""向外转"的梳理和考证,都是基于对当下文学发展态势、转向和变化的一种敏感把握,也映射出当下文学创作与批评潮流的一次新转向。

李世涛[8](2021)在《王先霈先生访谈录》文中研究指明王先霈,生于1939年,江西九江人。196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1964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进修班毕业,之后任教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曾担任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学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华中师范大学文学批评学研究中心主任、编辑学研究中心主任,曾兼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理事。其研究领域在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文艺心理学、文艺批评等。主要着作有《小说技巧探赏》、《文学评论教程》(合着)、《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合着)、《文学心理学概论》、《圆形批评论》等,出版《王先霈文集》(8卷本)。曾获得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着作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文艺学)、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着作二等奖等奖项。

罗小凤[9](2021)在《被遮蔽的“感觉诗学”——论“现代派”的感觉书写倾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言志"和"诗缘情"是中国古典诗学谱系中最为经典的诗学传统,可划归于"抒情诗学"范畴。在新诗发展初期,"抒情诗学"依然占据主导位置,因而学界普遍认为紧随"抒情诗学"之后便是"知性诗学",但事实上二者之间尚存在一个"感觉诗学"阶段。"现代派"诗人反拨抒情言志传统,发现与强调"感觉"对于诗的重要性,并在理论探索和诗歌创作中试图建构"感觉诗学",由此展开对"现代"的想象,形成抵达"现代"的不同路径,对于中国新诗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但学界对此鲜有探述。故而,笔者对此进行钩沉寻绎,希望为探赜新诗现代化进程尤其是"现代派"诗歌提供一个新的维度。

姚孟泽[10](2021)在《被解构的“现代派”与“现代主义”——论两种知识谱系之间的同时代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70年代末开始,国外的"现代主义"文学和相关论述被引入中国,并在1980年代初的文学和文化领域引发了激烈的论争。由于当时的知识分子主要以"现代派"一词来指称"现代主义"(1),这场论争也被称为"现代派"或"西方现代派"论争。它与同时期的"反封建"和"人道主义"等思潮纠缠在一起,不仅根本地改写了中国的文学和学术地形图,而且形成了一系列的"现代派"知识。然而,这一论争在短暂的高潮之后就戛然而止了,留下了诸多问题,也为后来的重新探讨提供了可能。从1980年代末开始,

二、文学的现代化与文学的现代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的现代化与文学的现代派(论文提纲范文)

(1)论西方现代文论思潮视野中的人道主义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派人道主义的理性传统
2 现代派人道主义的人本意识
3 现代派人道主义的人性导向
    第一, 表现人性的恶。
    第二, 表现人性的孤独。
    第三, 表现人的生存困境与虚无感。
4 现代派人道主义的自我递归
5 现代派人道主义的精神追求

(3)文学现代性的另类实现途径——论袁可嘉的诗歌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一、 初次尝试:构建新诗现代化
二、引鉴诗艺:“现代派”再次出场
三、反思重审:设想中国式现代主义
结 语

(4)文学、1980年代与重建感性学——吴晓东教授专访(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文主义时代的文学
二、“文学性”的边缘
三、重建感性学

(5)视觉系统与台湾“超现实”诗风的跨媒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互动与交融:视觉艺术的媒介之维
二跨媒介性的表征:“超现实”诗歌的视觉修辞
三“超现实”作为一种视觉图式:视觉抗争及其诗学意义

(6)“说不尽”的“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研究的十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 现实主义”问题言说的语境与背景
下篇:现实主义研究之十大问题
    1.现实主义与自然科学
    2.现实主义与“现代性”
    3.现实主义与文学之理性精神
    4.现实主义“写实”传统与“模仿说”之演变
    5.现实主义“真实”观念之深层内涵
    6.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异同辨
    7.现实主义对浪漫主义之“反叛”中的传承
    8.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断裂”中的勾连
    9.现实主义审美价值之再发掘
    10.现实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关系之再阐释

(7)文学“内”“外”转向视域中的青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向内转”争鸣事件
二、模糊的“向内转”与“向外转”及后续运用
三、文学转向争鸣中隐含的青年创作问题
四、再次“外转”与当下青年作家的创作

(9)被遮蔽的“感觉诗学”——论“现代派”的感觉书写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被“现代”的“现代派”
二、“现代”之名下“感觉”的发现
    (一)艾略特“感觉论”的影响
    (二)新感觉主义的冲击
    (三)古典诗传统中“感觉”的再发现
三、“感觉诗学”的建构
    (一)从非个人化到感觉化
    (二)从意象抒情到感觉传达
    (三)从通感联觉到感觉呈现
四、感觉书写对“现代”的想象与抵达

(10)被解构的“现代派”与“现代主义”——论两种知识谱系之间的同时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文学事件”的“现代派”:“外国文学”知识的历史化与本土化
二、另一个“文学事件”:英语学术中“现代主义”的建构与解构
三、两种知识谱系的“同时代性”:理解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种视角
小结

四、文学的现代化与文学的现代派(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西方现代文论思潮视野中的人道主义问题[J]. 郑茗元.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 [2]“走向世界文学”:论20世纪80年代世界文学表述中的反身性困境[J]. 姚孟泽.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1(02)
  • [3]文学现代性的另类实现途径——论袁可嘉的诗歌翻译[J]. 赵庭驰. 文艺争鸣, 2021(11)
  • [4]文学、1980年代与重建感性学——吴晓东教授专访[J]. 吴晓东,李国华,刘东.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06)
  • [5]视觉系统与台湾“超现实”诗风的跨媒介实践[J]. 赖秀俞. 文学评论, 2021(06)
  • [6]“说不尽”的“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研究的十大问题[J]. 蒋承勇. 社会科学战线, 2021(10)
  • [7]文学“内”“外”转向视域中的青年创作[J]. 钟媛. 当代作家评论, 2021(05)
  • [8]王先霈先生访谈录[J]. 李世涛. 社会科学动态, 2021(09)
  • [9]被遮蔽的“感觉诗学”——论“现代派”的感觉书写倾向[J]. 罗小凤. 社会科学, 2021(08)
  • [10]被解构的“现代派”与“现代主义”——论两种知识谱系之间的同时代性[J]. 姚孟泽. 南方文坛, 2021(04)

标签:;  ;  ;  ;  ;  

文学的现代化与现代文学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