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连素治疗顽固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征[1](2021)在《基于ERK1/2与TGF-β1/Smad3通路研究参连复脉颗粒干预高血压心房重构及房颤易感性机制》文中提出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引起包括脑卒中在内的多种栓塞性疾病,并诱发、加重心力衰竭,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目前,房颤的西医治疗以内科药物和射频消融术为主,虽然疗效有了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一定局限。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用药,或可作为临床防治房颤的一个策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以益气活血法为基础,通过加入清热化痰、养心安神等方法治疗房颤有一定疗效,然而由于当前临床研究的样本量、方法、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其有效性尚缺乏准确的判断。Meta分析作为循证医学寻求最佳证据的有力手段,或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思路,因此,本研究拟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流行病学显示房颤与高血压之间关系密切,高血压心房重构被认为是其发生房颤的重要原因,其中,以心房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心房结构重构是关键环节。目前,仍缺乏针对高血压心房重构的有效药物,中医药研究有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肝阳上亢、痰浊阻滞、气虚血瘀等,发病过程容易出现痰热,而快速性心律失常在气虚血瘀的基础上,痰热证表现较为突出,特别是在如房颤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期,痰热尤为明显。参连复脉颗粒作为我院心内科治疗心律失常的协定处方,其在益气活血的基础上,注重清心化痰,临床治疗有一定疗效。前期研究发现参连复脉颗粒具有抑制炎症、缩短动作电位时长、降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减少房颤复发率的作用。相关文献研究亦发现参连复脉颗粒主要组成药物及有效成分可通过抑制TGF-β1通路等作用抑制心房纤维化,减少房颤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复制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运用小动物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在体心房burst刺激、电生理检查、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等方法,从整体、组织细胞、分子层面进行研究,以验证“参连复脉颗粒可能通过调节ERK1/2和TGF-β 1/Smad3通路,抑制高血压心房重构和房颤易感性”的假说。目的1.探讨以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房颤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2.探究参连复脉颗粒对高血压心房重构和房颤易感性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第一部分 益气活血法治疗房颤的Meta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以及国外数据库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益气活血法为主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房颤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森林图呈现,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是否稳定,漏斗图分析文献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1.文献检索筛选结果经过文献检索和补充,共检索出712篇文献,排除重复文献215篇,进而浏览标题、,剔除289篇与纳入标准不符的文献,最后进行文献通读,纳入文献17篇。2.纳入文献特征2.1一般资料17篇文献共纳入1639人,其中治疗组828人,对照组811人;17篇文献中有2篇未详细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具体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其余均详细描述了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例数、性别、年龄、干预措施和疗程,17篇文献中有3篇文献未明确说明病程情况,其余详细描述了病程;17篇文献均描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2.2中药使用情况本研究纳入的文献以益气活血法为基础治法,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人参(10次),黄芪(6次),丹参(8次),三七(7次)。2.3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纳入的17篇文献中,有4篇明确报道无不良反应;有6篇明确报道出现不良反应,包括有头晕、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等;有7篇未描述是否发生不良反应。3.文献质量评价纳入文献总体质量一般,经改良jadad评分量表评分,有4篇文献2分,6篇文献3分,6篇文献4分,1篇文献6分。纳入的17篇文献均提及“随机”字样,其中13篇采用了正确的随机方法,17篇文献均未描述分配方案隐藏,有1篇文献采用了正确的盲法,2篇文献报告偏倚风险低,17篇文献结果数据均完整、没有其他偏倚来源。4.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组在临床疗效(RR=1.16,95%CI=[1.08,1.23],Z=4.33,P<0.00001)、中医证候疗效(RR=1.29,95%CI=[1.18,1.41],Z=4.33,P<0.00001)、房颤转复率(RR=1.23,95%CI=[1.04,1.46],Z=2.46,P=0.01)、窦性心律维持(RR=1.31,95%CI=[1.14,1.50],Z=3.80,P=0.0001)、房颤发作次数(SMD=-1.00,95%CI=[-1.73,-0.27],Z=2.67,P=0.008)和安全性评价(RR=0.43,95%CI=[0.28,0.66],Z=3.83,P=0.0001)方面优于常规西药组。结论以益气活血法为主的口服中药联合西药,在改善房颤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房颤转复率、窦性心律维持及房颤发作次数方面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较好。但由于纳入的文献质量有限,本次Meta分析结果尚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实。第二部分基于ERK1/2与TGF-β1/Smad3通路研究参连复脉颗粒干预高血压心房重构及房颤易感性机制方法1.分组与给药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SHR空白组(SHR组)、SHR+氯沙坦钾组(LOS组)、SHR+参连复脉颗粒组(SLFM组),同时以正常血压京都威斯特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KY组),共4组。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共4周。2.检测方法各组大鼠干预4周后记录体重、血压、心率、死亡情况;利用小动物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及左心室的结构和功能;利用心电图检测P波时限、PR间期;利用多导生理记录仪检测心房有效不应期,利用在体心房burst刺激检测房颤易感性;利用H&E染色、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心房心肌细胞肥大、心房间质纤维化情况;利用ELISA、Rt-q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RK1/2与TGF-β1/Smad3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模型评价:(1)与WKY组相比,SHR组体重较轻,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升高(P<0.05);(2)与WKY组相比,SHR组左室壁增厚、左室内径缩小、左心房扩大、左心房总射血分数降低、标化左心房重量及标化全心重量增加(P<0.05);(3)与WKY组相比,SHR组P波时限、PR间期、房颤诱发持续时间增加(P<0.05);(4)与WKY组相比,SHR组心房心肌细胞肥大、胶原蛋白I和胶原蛋白Ⅲ表达增高,胶原纤维容积分数升高(P<0.05);(5)与WKY组相比,SHR组心肌纤维化相关因子表达异常,表现为 ERK1/2 通路相关因子 AngⅡ、AT1R、p-ERK1/2 显着升高(P<0.05),而 TGF-β1/Smad3通路相关因子 Galectin-3、TGF-β1、p-Smad3、MMP-3 升高(P<0.05),TIMP-3 降低(P<0.05)。2.参连复脉颗粒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作用:SLFM组与SHR组相比,左心房内径、左心房最大容积显着缩小(P<0.05),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LOS组与SHR组相比,舒张期左室前壁厚度、左房内径显着缩小(P<0.05),左心房最大容积有缩小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3.参连复脉颗粒对心房电生理及房颤诱发率的作用:SLFM组与SHR组相比,P波时限、房颤诱发持续时间显着降低(P<0.05),房颤诱发率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LOS组与SHR组相比,P波时间、PR间期、房颤诱发持续时间显着降低(P<0.05),房颤诱发率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4.参连复脉颗粒对心房心肌细胞肥大及心房间质纤维化的作用:与SHR组相比,SLFM组与LOS组心房心肌细胞肥大有所抑制,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表达有所减少,纤维容积分数明显减少(P<0.05)。5.参连复脉颗粒对心房ERK1/2及TGF-β1/Smad3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作用:与SHR组相比,SLFM 组与 LOS 组心房 AT1R、p-ERK1/2/t-ERK1/2 显着降低(P<0.05);SLFM组与 LOS 组心房 Galectin-3、TGF-β1、p-Smad3、t-Smad3、MMP-3、MMP-3/TIMP-3 显着降低(P<0.05),TIMP-3 明显升高(P<0.05)。结论1.参连复脉颗粒能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房结构重构,对心房电重构及房颤易感性有一定抑制作用。2.参连复脉颗粒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房结构重构的机制可能和调控ERK1/2及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刘志沛[2](2020)在《异莲心碱和人参皂苷Rb1的抗心律失常机制》文中提出心律失常是心脏疾病的主要并发症,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会导致心源性猝死,因此心律失常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有两类方式,一种是器械和手术治疗,比如植入起搏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心脏射频消融术;另一种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比如胺碘酮、维拉帕米。虽然器械和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好,但也存在各种问题,因此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策略。目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大多数是西药,但是西药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副作用较大,因此很多人尝试从传统中草药中开发抗心律失常药物。相较于西药,直接开发中草药及其活性单体优势很多,如中草药在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已应用数千年,其临床使用、毒性和副作用等方面都比较清楚,因此其开发成本低且安全性较高。炙甘草汤是抗心律失常的名方,在它的基础上研发了许多抗心律失常中成药,例如心速宁等。中成药心速宁由甘草、黄连、莲子心、人参、半夏、茯苓、枳实、常山、苦参、青蒿和麦冬等十一味中草药组成。这些药材的大多数活性成分都做过抗心律失常方面的研究,但有些活性成分在抗心律失常方面的研究不够完整。异莲心碱和人参皂苷Rb1分别提取自莲子心和人参,据报道它们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是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根据上述资料,我们推测异莲心碱和人参皂苷Rb1可能具有抗心律失常的潜质,但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需要深入研究。我们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家兔左心室肌细胞的锋钠电流、晚钠电流、L型钙电流、多种钾电流和动作电位,观察异莲心碱和人参皂苷Rb1对这些电流和动作电位的作用。我们还记录了心室肌细胞的钙瞬变,观察人参皂苷Rb1对心室肌细胞内钙的影响。在细胞层面,也建立了多种病理模型,从缺氧-复氧模型中观察人参皂苷Rb1在缺氧后再复氧的条件下如何影响细胞内钙离子;从海葵毒素Ⅱ(ATX-II)诱导的早期后除极和细胞外高钙诱导的晚期后除极模型中观察异莲心碱和人参皂苷Rb1对后除极这种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的病理活动的影响。最后,还观察了人参皂苷Rb1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律失常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异莲心碱浓度依赖性地抑制锋钠电流,半抑制浓度为5.43μmol/L,8μmol/L的异莲心碱使锋钠电流稳态激活曲线右移,稳态失活曲线左移,同时也使锋钠电流时间依赖性复活曲线右移。异莲心碱也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L型钙电流,半抑制浓度为1.18μmol/L,2μmol/L的异莲心碱使L型钙电流稳态失活曲线左移,但不影响稳态激活曲线和时间依赖性复活曲线。异莲心碱(1、5、10μmol/L)还能抑制ATX-II诱导增大的晚钠电流,但20μmol/L的异莲心碱不影响内向整流钾电流和延迟整流钾电流的大小。异莲心碱对动作电位的作用表现为抑制动作电位幅度和最大上升速率,缩短动作电位时程,但不影响静息膜电位水平。异莲心碱可以消除ATX-II诱导的早期后除极和细胞外高钙(3.6 mmol/L)诱导的晚期后除极。人参皂苷Rb1浓度依赖性地抑制锋钠电流,半抑制浓度为13.22μmol/L,20μmol/L的人参皂苷Rb1使锋钠电流稳态失活曲线左移,但不影响稳态激活曲线。人参皂苷Rb1也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L型钙电流,半抑制浓度为41.89μmol/L,80μmol/L的人参皂苷Rb1使L型钙电流稳态失活曲线左移,但不影响稳态失活曲线。人参皂苷Rb1(40、80、160μmol/L)对内向整流钾电流和延迟整流钾电流的大小无影响。人参皂苷Rb1对动作电位的作用表现为抑制动作电位幅度和最大上升速率,缩短动作电位时程,但不影响静息膜电位水平。人参皂苷Rb1不仅可以降低细胞内钙浓度,抑制缺氧-复氧引起的钙超载的发生,还能消除细胞外高钙(3.6 mmol/L)诱发的晚期后除极。40μmol/L人参皂苷Rb1降低了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的室性早搏的次数,延迟了室性早搏的首发时间,也降低了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综上所述,异莲心碱通过抑制锋钠电流、L型钙电和晚钠电流,消除早期后除极和晚期后除极的发生来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人参皂苷Rb1通过抑制锋钠电流、L型钙电流,降低细胞内钙水平和抑制钙超载的发生来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刘异谞[3](2020)在《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气阴两虚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客观评价加味炙甘草汤对室性早搏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研究对象为湖南省中医院心内科及重症监护室内符合气阴两虚证的室性早搏患者64例,运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美西律片治疗,每次100mg,每日三次;治疗组采用加味炙甘草汤治疗,水煎服300ml,分两次温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Lown分级、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次数,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果,以评价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疾病以及治疗前两组单项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室性早搏次数、Lown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2.中医单项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比较:两组在治疗心悸、气短乏力以及口渴少津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降低患者中医单项证候积分方面比对照组有优势。3.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中医症候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中医证候总积分,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降低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经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在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但在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有优势。4.改善室性早搏次数及减少室性早搏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室性早搏次数均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室性早搏次数较对照组室性早搏次数减少明显,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室性早搏次数减少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6.67%,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在改善室性早搏次数及减少室性早搏疗效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有优势。5.改善Lown分级及Lown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Lown分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Lown分级改善情况相当,对比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Lown疗效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改善Lown分级的情况相当,但Lown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6.安全性评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的指标均没有出现明显变化,患者也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炙甘草汤能有效改善室性早搏属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中医症状、减少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次数以及降低患者的Lown分级,且治疗过程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说明其安全有效。
肖婵[4](2019)在《黄连阿胶汤干预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评估了黄连阿胶汤对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角度探讨黄连阿胶汤对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心电活动的影响和安全性,扩大黄连阿胶汤原方适用范围,为室性早搏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标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基础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口服黄连阿胶汤治疗,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经过4周综合诊治后,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室性早搏次数、中医症状积分、舌苔脉象、HRV相关参数SDNN、SDANN、RMSSD、PNN50以及HRT、DC等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在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显着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在舌苔脉象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心率变异性分析、窦性心率震荡、心率减速力对比上,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在改善室性早搏次数方面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总疗效评价,试验组总体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等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黄连阿胶汤能显着改善老年心悸患者阴虚火旺型的中医症状;黄连阿胶汤能改善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心率变异性、心率震荡、心率减速力等自主神经功能指标。
高群[5](2019)在《基于CaMKⅡ-晚钠电流探讨参连复脉颗粒对心衰小鼠心律失常的干预机制》文中提出心衰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多个研究结果显示,心衰恶性程度较高,与恶性肿瘤相仿。仅有不足一半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纽约心功能分级)生存期超过5年。其中,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为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源性猝死。因此,如何减少心衰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是减少心衰恶性程度,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目前现代医学对心衰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以化学药物为主,但多项研究结果均显示,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存在致心律失常作用,最终甚至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抑制钠电流重构是近年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的热点。心衰时由于CaMKⅡ等蛋白激酶激活使钠离子通道磷酸化,引起晚钠电流增大是心衰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病理机制之一,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延长。中医认为,心衰时,气血阴阳亏虚,常伴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表现为“心悸”。中医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具有一定优势。参连复脉颗粒具有益气活血,清心化痰,宁心安神的功效,临床治疗心衰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参连复脉颗粒能够缩短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动作电位延长,并且君药党参能够抑制心衰心脏CaMKⅡ表达,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因此,我们猜测参连复脉颗粒可能通过抑制CaMKⅡ-晚钠电流通路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目的探究参连复脉颗粒对心衰心律失常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一:通过缩窄胸主动脉复制压力负荷导致的心衰心律失常小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胺碘酮组,干预4周后检测超声、心电图,并使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心律失常,观察参连复脉颗粒对心衰心律失常的干预作用及最佳作用剂量。实验二:急性分离假手术组、模型组、中剂量组、胺碘酮组小鼠心肌细胞,使用不同的荧光探针,检测心肌细胞内钙离子、钠离子及氧化物的浓度;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心脏中钙调蛋白的表达含量。实验三:复制压力负荷心衰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美西律组,干预4周后检测小鼠超声、心电参数等;急性分离心肌细胞,使用膜片钳技术记录心肌细胞动作电位、钠离子通道相关指标;使用Western Blot及PCR方法检测钠通道基因及蛋白表达含量。结果实验一1.一般状况:造模时各组均有12只小鼠,4周后假手术组无一死亡,模型组死亡6只,高剂量组、低剂量组、西药组均死亡4只,中剂量组死亡3只。2.超声心动结果: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射血分数、短轴收缩率均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射血分数与短轴收缩率增加(P<0.05)。余无明显差异。3.心电图结果: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各心电指标均有显着差异(P<0.01),说明电生理重构形成。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RR间期延长(P<0.01),心率下降(P<0.05),QRS时间延长(P<0.01),QT及校正QT间期均缩短(P<0.01);中剂量组RR间期延长(P<0.01),心率下降(P<0.01),PR间期延长(P<0.01),QRS时程延长(P<0.01),QT及校正QT间期缩短;低剂量组RR间期延长(P<0.05),PR间期延长(P<0.01);西药组RR间期延长(P<0.01),心率下降(P<0.05),PR间期延长(P<0.01),QRS时程延长(P<0.01),QT间期及校正QT间期均延长(P<0.01)。各不同剂量中药组间比较,中剂量组RR间期最长(P<0.01),心率最慢(P<0.05),QT及校正QT间期最短(P<0.01);高剂量组PR间期最短(P<0.01),QRS时程最长(P<0.01)。与西药组相比,各中药组RR间期与QT间期、校正QT间期均显着缩短(P<0.01)。4.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早搏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早搏发生率下降(P<0.01)。各中药组相比,中剂量组早搏发生率最低(P<0.01)。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各组早搏发生率均提高。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P<0.05)与西药组(P<0.01)早搏发生率下降。与西药组相比,各组早搏诱发均增加(P<0.01)。实验二1.荧光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内细胞钙离子浓度增加,钠离子浓度下降,ROS含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西药组钙离子浓度、ROS浓度回落,钠离子浓度增加(P<0.01)。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SERCA/PLB比值与NCX表达明显下降(P<0.01),CaMKⅡ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及西药组SERCA/PLB比值提高,NCX表达含量增加(P<0.05);中药组CaMKⅡ表达含量下降(P<0.05)。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CaMKⅡ表达含量下降(P<0.05)。余指标无明显差异。实验三1.超声心动结果:在小鼠收缩功能方面,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收缩率(FS)均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及西药组射血分数及短轴收缩率均有改善(P<0.01)。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射血分数及短轴收缩率改善(P<0.01)。在心脏结构方面,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左室收缩期内径及容积均明显增加(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左室收缩期内径和容积恢复(P<0.05)。各组小鼠舒张功能无明显差异。2.心电参数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RR间期明显缩短(P<0.01),心率增加(P<0.01),QRS时程缩短(P<0.01),QT及校正QT间期均缩短(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QRS时程延长(P<0.01),QT间期缩短(P<0.01),西药组QT及校正QT间期缩短(P<0.01)。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QRS间期延长(P<0.01),QT间期延长(P<0.05)。3.动作电位结果:刺激频率为1.OHz时,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动作电位时程均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动作电位时程及恢复时间均缩短(P<0.01),西药组动作电位时程缩短(P<0.01),恢复至90%时间缩短(P<0.05)。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动作电位时程及恢复至25%、50%、90%时程均缩短(P<0.01或P<0.05)。频率为2.OHz时,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动作电位时程均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动作电位时程及恢复时间均缩短(P<0.01),西药组动作电位时程缩短(P<0.01),恢复至90%时间缩短(P<0.05)。4.钠电流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峰钠电流下降,晚钠电流增加,恢复时间延长,晚钠电流比例增加(P<O.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及西药组峰钠电流恢复,恢复时程缩短,晚钠电流及比值减小(P<0.01)。使用KN93灌流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晚钠电流增加(P<0.05)。与正常情况相比,假手术组峰钠电流、晚钠电流明显下降,恢复时间缩短(P<0.01);模型组峰钠电流下降(P<0.05),晚钠电流、比值下降,恢复时间缩短(P<0.01);中药组、西药组各指标均出现明显差异(P<0.01)。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各指标无明显差异。5.钠通道失活曲线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失活曲线明显左移。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西药组失活曲线恢复,与假手术组基本吻合。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失活50%时电压显着升高(P<0.01),斜率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及西药组失活50%电压下降(P<0.01)。使用KN93阻滞CaMKⅡ后,各组钠通道失活曲线均向下移动。与正常情况下相比,KN93灌流时,模型组失活50%电压显着增加(P<0.01),斜率显着增加(P<0.01);中药组(P<0.01)、西药组(P<0.05)斜率增加。6.失活后恢复曲线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失活后恢复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起点上移;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西药组曲线恢复,起点下移。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时间常数增加(P<0.01),起始恢复比例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西药组时间常数及起始恢复比例均下降(P<0.01)。KN93灌流后,假手术组、中药组未能在刺激程序下激发恢复电流,无法绘制失活后恢复曲线;模型组、西药组失活后恢复曲线明显下移且右移,时间常数显着增加(P<0.01)。7.钠通道及CaMKⅡ基因、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CaMKⅡ基因(P<0.01)、蛋白及磷酸化水平均显着提高(P<0.05),Nav1.5蛋白及基因表达显着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CaMKⅡ基因(P<0.05)、蛋白(P<0.05)、磷酸化水平(P<0.01)均明显下降,Nav 1.5基因、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西药组Nav1.5基因(P<0.05)、蛋白(P<0.01)表达水平下降。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CaMKⅡ基因及SCN5A基因表达均下降(P<0.01),CaMKⅡ磷酸化水平下降(P<0.05)。结论1.参连复脉颗粒可改善压力负荷导致的心衰心律失常小鼠电生理重构,可抑制心衰心律失常,且在本研究中未观察到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2.参连复脉颗粒抑制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抑制CaMKⅡ表达,恢复钠通道功能,抑制晚钠电流,调节细胞内离子浓度有关。3.在本研究选用的三个剂量组中,临床常用剂量即为最佳剂量。
顾慧雯[6](2019)在《自拟清心化痰汤治疗痰火扰心型心悸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针对心悸(心律失常)痰火扰心证,组方清心化痰汤,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同时对患者进行焦虑量表评分,分析心悸与情绪之间的关联度,为治疗痰火扰心型心悸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常州市中医医院门诊及病房的痰火扰心型心悸病例60例,按照纳入病例先后次序进行病例编号,奇数编号入对照组,偶数编号入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予清心化痰汤。疗程为两周,通过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相关安全性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焦虑状态自评量表评分和动态心电图等的变化情况的观察,分析此方对患者心悸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2周的治疗,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可见:1.两组均能不同程度的减少心悸发作次数,治疗后中医症状单项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总有效率:对照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为9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方疗效显着,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在减少心悸胸闷症状的发作,减少动态心电图所示窦性心动过速所占比、早搏次数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在焦虑状态自评量表评分前后对比上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两组安全性指标均无异常。结论:清心化痰汤用于治疗痰火扰心型心悸,对于改善患者的心悸症状,及胸闷、烦躁易怒、失眠、口干、便秘等兼症具有明显疗效,对于其中伴有焦虑状态的患者亦有明显疗效,动态心电图可见心律失常次数较前明显减少。
王亚利[7](2018)在《黄连温胆汤对室性早搏痰火扰心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针对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痰火扰心证患者,以黄连温胆汤为基础,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等变化来评价治疗效果。并采用中华生存质量量表(Chinese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ChQOL)针对室性早搏痰火扰心证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总结影响其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室性早搏痰火扰心证病人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以黄连温胆汤加用常规西药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以倍他乐克治疗,对治疗前后生存质量、中医证候及动态心电图进行观察。结果:1.《中华生存质量》量表评估:治疗后两组临床病例第一维度中“气色”、“睡眠”、“活动能力”、“饮食消化”四项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维度中“形(身体机能)、总体主观健康”这两项,试验组评分较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华生存质量量表》第一维度评分差值的组间比较,“睡眠”、“饮食消化”、“活动能力”、“喜”这四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维度中“形(身体机能)、总体主观健康”这两项,试验组评分较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疗效评估: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对比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7%,组间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3.早搏次数:治疗后两组早搏次数,较治疗前显着减少(P<0.05)。两组间治疗后对比,早搏次数减少无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早搏总有效率分别为90%、83%,组间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用常规西药倍他乐克在改善室性早博痰火扰心证患者的中医证候、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疗效,也可以减少室性早搏的次数,安全有效。
李彤[8](2018)在《益气复脉合剂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益气复脉合剂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探讨益气复脉合剂对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评价益气复脉合剂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安全性。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的住院和门诊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西医室性期前收缩的诊断标准,且中医辨病为心悸,辨证为气虚血瘀、痰瘀互阻型。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研究,分别将符合标准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分为益气复脉合剂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以益气复脉合剂颗粒,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疗程4周,对照组予以口服安慰剂颗粒。对比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医证候疗效积分,心悸常见症状积分,血常规、肝肾功、尿常规等安全指标变化,评价益气复脉合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8%,明显优于对照组(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OR=11.083,可见治疗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2)治疗组在治疗后holter室性期前收缩的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疗效积分:①组间比较:在治疗2周和4周后,治疗组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组内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2周和4周后的中医证候疗效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4周疗效明显优于2周;(4)心悸常见症状积分比较:①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症状积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症状积分皆低于与治疗前,其中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胸闷、胸痛、自汗、食少纳呆、痰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胸闷、食少纳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剩余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在治疗后患者安全性指标均正常,未出现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事件。结论:益气复脉合剂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在总有效率、减少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改善中医证候疗效积分和心悸常见症状积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益气复脉合剂在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好。
李维娜[9](2017)在《安神定律汤治疗功能性早搏和改善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对的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功能性早搏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功能性早搏往往在精神高度紧张、过量饮酒、饮茶、咖啡、失眠、过劳等因素下诱发,典型表现有心悸、气短、胸闷、失眠、焦虑紧张、心烦、乏力等不适,部分患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及心理状态症状即可缓解,无需特殊药物治疗。但目前越来越多的功能性早搏患者因早搏频发、心搏过重,或心脏停跳感明显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导致焦虑、失眠等精神心理症状,极大地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精神、心理负担过重,治疗愿望十分迫切。西医临床常用的抗早搏西药虽具有作用快速、特异性高等优点,但长期用药会抑制心肌及心脏传导系统,同时又存在致心律失常的潜在风险,易导致过度治疗,从而使药物治疗的获益受到限制。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等优势可以弥补单纯西医在治疗心脏功能性早搏上的不足,中医辨治早搏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冯玲主任医师根据多年实践经验认为功能性早搏的主要病机为阴血亏虚,热扰心神,在临床使用清热养血安神法治疗各种类型的功能性早搏均取得肯定疗效,并据此法研制成安神定律汤。本研究拟通过系统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安神定律汤治疗功能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对其治疗机理和配伍特色进行深入探讨,为今后临床更好地治疗本病提供有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以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为试验数据来源,共收集符合纳排标准的(阴血亏虚,热扰心神证)功能性早搏患者68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填写中医证候量化测评表,告知患者研究目的、内容及方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在开始时均向所有研究对象采取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尽量减少其他各种可能影响患者临床疗效的不良因素,所有患者进行研究期间均需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按患者就诊先后顺序编为1到68号,以随机化为原则,采用随机排列表的方法进行分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予安神定律汤颗粒剂,150ml热水冲服,一次1格,每日3次,早中晚饭后服用,具体药味如下:炒酸枣仁30g、柏子仁20g、黄精20g、丹参20g、苦参10g,珍珠母30g等。对照组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商品名:倍他乐克),每次12.5mg,每日2次,早晚温开水送服。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4周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周需采集患者症状体征并记录到中医证候量化测评表中,并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制定的分级计分法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治疗后第4周的中医症状分级计分标准加以判断评分,每个病例的症状积分和就是该患者症状总积分值。治疗前后均需行一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计算机自动分析结合人工对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采集治疗前后患者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的个数,并记录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参数指标,包括参数SDNN、SDANN、RMSSD及PNN50值,所有患者动态心电图有效采集时间需大于22小时。观察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以明确中药治疗的安全性并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于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学特征进行基线对比,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早搏次数、早搏总疗效、心率变异性(SDNN、SDANN、RMSSD、PNN50)及中医症状积分等疗效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行*列x 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以x±s(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物实验采用乌头碱诱发室性心律失常,选取健康Wi star雄性大鼠40只,按体重编号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稳心颗粒组,胺碘酮组,安神定律汤颗粒剂组,适应性饲养3日后,连续给药7日,给药体积1ml/100g。末次给药后半小时,用10%水合氯醛3.5mL·kg-1腹腔注射麻醉后,连接MP150心电记录仪,记录正常心电图,同时监测心电图Ⅱ导联。待心电图平稳后,将大鼠一侧腹股沟部的皮肤剪开,显示股静脉后将10μg/mL乌头碱以10mg/(L·min)用恒流泵经股静脉灌注,观察注射乌头碱后大鼠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分别记录室性早搏(VP)、室性心动过速(VT)、室颤(VF)出现的时间及大鼠的死亡时间。实验结果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以x±s(均数±标准差)表示。研究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分别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中医症状积分、早搏类型、24h动态心电图早搏次数、心率、血压、心率变异性等基线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1)两组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中医临床证候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中医临床证候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证候改善的效果显着优于对照组。(2)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降低,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着(P<0.01);治疗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降低,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着(P<0.01);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1),治疗组效果显着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两组中医各单项症状比较:胸闷、气短、咽干口燥、大便干结治疗后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得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在心悸、失眠、心烦、神疲乏力治疗后组间的比较差异显着(P<0.01),得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特别是对心悸、失眠、心烦等热扰心神之症改善明显,说明热扰心神在心(动)悸发病中的重要性,并说明通过清热养血安神能提高治疗本病的疗效。(4)早搏次数比较:房早和室早次数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房早和室早次数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5)治疗后早搏总疗效比较:治疗组中显效者24例,有效者4例,无效者2例,得出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中显效者17例,有效者5例,无效者8例,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治疗后早搏总疗效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6)心率变异性(SDNN、SDANN、RMSSD、PNN50)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参数SDNN、SDANN、RMSSD、PNN50组内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参数SDNN、SDANN、RMSSD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参数PNN5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安神定律汤能明显提高功能性早搏患者降低的心率变异性指标,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失衡状态,起到抗心律失常作用。2.实验研究结果与空白组、稳心颗粒组、胺碘酮组等三个模型组相比,安神定律汤颗粒剂组能够明显延缓乌头碱所致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死亡的出现时间,延长大鼠的存活时间,说明本方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统计学分析有显着性差异(P<0.01),为本方在临床应用于功能性早搏的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实验依据。结论:1.安神定律汤能明显减少功能性早搏(阴血亏虚,热扰心神证)患者的早搏次数。2.安神定律汤既能有效改善功能性早搏(阴血亏虚,热扰心神证)患者出现的心悸、气短、胸闷等不适,还能有效缓解由早搏引起的失眠、心烦等精神心理症状,双心同调,从而达到真正的健康。3.安神定律汤对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阴血亏虚,热扰心神证)患者均有很好的疗效。4.安神定律汤能明显提高功能性早搏(阴血亏虚,热扰心神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参数,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活动。5.安神定律汤对不同病程长短的功能性早搏(阴血亏虚,热扰心神证)均有一定的疗效。6.安神定律汤治疗功能性早搏(阴血亏虚,热扰心神证)患者无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7.安神定律汤对乌头碱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李行[10](2016)在《清热化痰安神方治疗痰热扰心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清热化痰安神方治疗痰热扰心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60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清热化痰安神方)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倍他乐克控制心率,试验组在服用倍他乐克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痰安神方。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动态心电图的平均心率及早搏数量、心律失常的疗效,中医疗效、中医症状、体征、肝肾功能。结果:经4周治疗后,试验组的心律失常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56.67%,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中医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46.67%,经统计学检验,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常规、大便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且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热化痰安神方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与体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为今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黄连素治疗顽固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连素治疗顽固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ERK1/2与TGF-β1/Smad3通路研究参连复脉颗粒干预高血压心房重构及房颤易感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心房颤动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病名沿革 |
2. 心房颤动的脉象 |
3. 房颤的中医病因 |
4. 房颤的中医病机 |
5. 房颤的辨证分型 |
6. 中医对房颤的治疗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高血压房颤的发生机制与药物防治靶点 |
1. 高血压与房颤的患病情况 |
2. 高血压对房颤的影响因素 |
3. 高血压房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4. 心房纤维化是导致心律失常的心房结构重构的重要特点 |
5. 高血压房颤心房纤维化的机制 |
6. 高血压房颤的药物干预靶点 |
7. 中药可能的防治靶点 |
8.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临床文献研究 |
前言 |
益气活血法治疗房颤的Meta分析 |
目的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异莲心碱和人参皂苷Rb1的抗心律失常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炙甘草汤和心速宁及两者活性成分的抗心律失常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前言 |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 |
3.1 家兔左心室肌细胞的制备 |
3.2 实验中所使用的溶液和试剂 |
3.2.1 药品试剂 |
3.2.2 实验中用到的溶液的配方 |
3.3 离子通道电流和动作电位的记录方法 |
3.3.1 锋钠电流的记录 |
3.3.2 晚钠电流的记录 |
3.3.3 L型钙电流的记录 |
3.3.4 内向整流钾电流的记录 |
3.3.5 延迟整流钾电流的记录 |
3.3.6 动作电位的记录 |
3.4 心室肌细胞钙瞬变的记录方法 |
3.5 离体心脏心电图记录方法 |
3.6 数据分析 |
第四章 结果 |
4.1 药物的筛选 |
4.2 异莲心碱的抗心律失常机制 |
4.2.1 异莲心碱对锋钠电流的作用 |
4.2.2 异莲心碱对ATX-II诱导增大的晚钠电流的作用 |
4.2.3 异莲心碱对L型钙电流的作用 |
4.2.4 异莲心碱对内向整流钾电流和延迟整流钾电流的作用 |
4.2.5 异莲心碱对动作电位、早期后除极和晚期后除极的作用 |
4.3 人参皂苷Rb1 的抗心律失常机制 |
4.3.1 人参皂苷Rb1 对锋钠电流的作用 |
4.3.2 人参皂苷Rb1 对L型钙电流的作用 |
4.3.3 人参皂苷Rb1 对内向整流钾电流和延迟整流钾电流的作用 |
4.3.4 人参皂苷Rb1 对动作电位和晚期后除极的作用 |
4.3.5 人参皂苷Rb1 对缺氧-复氧情况下细胞内钙的影响 |
4.3.6 人参皂苷Rb1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
第五章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3)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气阴两虚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2.1 室性早搏西医诊断标准 |
2.2 室性早搏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 |
2.3 原发疾病诊断标准 |
2.4 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和中医症状量化分级标准 |
3.观察病例选择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脱落标准 |
3.4 终止标准 |
4.治疗方法 |
5.观察项目 |
6.疗效评价 |
6.1 Lown分级疗效判定标准 |
6.2 室性早搏次数的疗效判定标准 |
6.3 中医临床证候疗效的判定标准 |
7.统计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病例资料 |
1.1 病例收集 |
1.2 一般资料可比性分析 |
2.临床疗效分析 |
2.1 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
2.2 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2.3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2.4 Lown分级可比性统计分析 |
2.5 Lown分级改善情况统计分析 |
2.6 两组患者Lown分级疗效比较 |
2.7 室性早搏总次数治疗前后的比较 |
2.8 室性早搏次数疗效比较 |
3.安全性比较 |
4.分析结论 |
第三部分 讨论 |
1.西医学对室性早搏的研究 |
1.1 流行病学及病因 |
1.2 室性早搏的治疗 |
2.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气阴两虚证的探讨 |
2.1 病名由来 |
2.2 病因病机 |
2.3 炙甘草汤的由来及名家应用 |
2.4 心与脾的关系 |
2.5 心体阴而用阳 |
2.6 选方依据 |
2.7 加味炙甘草汤的组成及组方特点 |
2.8 加味炙甘草汤的现代药理研究 |
3.展望与不足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西医治疗室性早搏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黄连阿胶汤干预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3.1 纳入病例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病例脱落及终止标准 |
1.4 试验分组 |
1.5 给药方法 |
1.6 动态心电图监测方法 |
1.7 观察指标 |
1.7.1 疗效性指标 |
1.7.2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指标 |
1.7.3 安全性指标 |
1.8 疗效评定标准 |
1.8.1 中医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
1.8.2 室性早搏疗效判定标准 |
1.8.3 总疗效判定标准 |
1.9 统计学方法 |
2.临床资料分析 |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
2.1.1 年龄 |
2.1.2 性别 |
2.1.3 既往病史 |
2.1.4 两组病程比较 |
2.2 观察指标 |
2.2.1 疗效性指标 |
2.2.2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指标 |
3.疗效评定 |
3.1 中医症状疗效评定 |
3.2 室性早搏疗效评定 |
3.3 总疗效评定 |
讨论 |
1.祖国医学对室性早搏的认识 |
1.1 室性早搏的病名 |
1.2 阴虚火旺是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的基本病机 |
1.3 阴虚火旺型心悸治法探讨 |
1.3.1 滋阴降火是治疗本病的原则 |
1.3.2 交通心肾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
1.3.3 黄连阿胶汤治疗心悸的理论基础 |
2.黄连阿胶汤组方及分析 |
2.1 方药分析 |
2.2 单味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 |
3.室性早搏的西医研究 |
3.1 流行病学研究 |
3.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4.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研究 |
4.1 心率变异性(HRV) |
4.1.1 时域分析法 |
4.1.2 频域分析法 |
4.2 心率震荡(HRT) |
4.3 心率减速力(DC) |
5.结果探讨 |
5.1 中医单项症状方面 |
5.2 室性早搏次数方面 |
5.3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方面 |
5.4 总体评价 |
5.5 安全性评价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室性早搏浅析 |
1.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 |
1.1 从心的角度 |
1.2 从肝的角度 |
1.3 从肺的角度 |
1.4 从肾的角度 |
1.5 从脾的角度 |
1.6 从胆的角度 |
2.室性早搏的西医治疗 |
2.1 药物治疗 |
2.2 非药物治疗 |
2.2.1 介入治疗 |
2.2.2 心理治疗 |
3.中医药的优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中医证候积分表 |
致谢 |
论文着作 |
(5)基于CaMKⅡ-晚钠电流探讨参连复脉颗粒对心衰小鼠心律失常的干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心肌细胞钠通道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林谦教授应用气血理论治疗室性早搏经验总结 |
1. 气血理论 |
2. 气血理论与室性早搏 |
3. 参连复脉颗粒现代研究 |
4. 典型病案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实验一 参连复脉颗粒有效剂量的探索 |
1. 实验动物 |
2. 药品与试剂 |
3. 仪器 |
4. 实验方法 |
5. 统计方法 |
6. 结果 |
7. 讨论 |
8.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参连复脉颗粒对心肌细胞钠离子、钙离子及氧化物浓度的影响 |
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 主要试剂及溶液 |
3. 主要仪器 |
4. 实验方法 |
5. 统计方法 |
6. 结果 |
7. 讨论 |
8.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参连复脉颗粒对钠离子通道的影响 |
1. 实验动物 |
2. 药品与试剂 |
3. 仪器 |
4. 实验方法 |
5. 统计方法 |
6. 结果 |
7. 讨论 |
8.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创新性与局限性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自拟清心化痰汤治疗痰火扰心型心悸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心悸的研究 |
1.1. 心悸的历史沿革 |
1.2. 祖国医学对心悸与郁证之间关系的认识 |
1.3. 现代中医各家对心悸的认识 |
1.4. 目前中医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研究 |
2. 现代医学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
2.1. 流行病学 |
2.2. 发病机制 |
2.3. 治疗 |
3. 心律失常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治疗研究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资料采集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1.4. 病例剔除、中止、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入组及处理流程 |
2.2. 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案 |
2.4. 疗程 |
2.5. 观察指标 |
2.6. 疗效评定标准 |
2.7. 统计学分析 |
2.8.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合并病种情况 |
3.3. 单项中医症状积分 |
3.4. 中医症状积分总分 |
3.5. 动态心电图 |
3.6. 焦虑状态自评量表评分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1.1. 本研究的病因病机及治法讨论 |
1.2. 方解分析 |
1.3. 组方分析 |
2. 临床疗效 |
3. 安全性分析 |
4. 结论 |
5. 问题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黄连温胆汤对室性早搏痰火扰心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病例纳入标准 |
(四)病例排除标准 |
(五)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病例收集方法 |
(二)分组方法 |
(三)治疗方案 |
(四)观察指标 |
(五)疗效性判定标准 |
(六)安全性评价标准 |
(七)统计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临床基本特征 |
(二)疗效性评价 |
(三)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一、病因病机探讨 |
二、治法方药探析 |
(一)治法探讨 |
(二)方药分析 |
三、疗效分析 |
(一)对室性早搏的影响 |
(二)对中医证候的影响 |
(三)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8)益气复脉合剂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综述部分 |
综述一 室性期前收缩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室性期前收缩形成的病因 |
1.1 心肌缺血 |
1.2 电解质紊乱 |
1.3 低氧血症 |
1.4 自主神经的异常 |
2 室性期前收缩形成的机制 |
2.1 自律性异常 |
2.2 兴奋性异常 |
2.3 传导性异常 |
3 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 |
3.1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
3.2 非药物治疗室性期前收缩 |
4 室性期前收缩常见并发症 |
综述二 中医对室性期前收缩的认识及进展 |
1 心悸的病名源流 |
2 心悸的病因病机 |
2.1 古代医家认识 |
2.2 近现代医家认识 |
3 辨证论治 |
4 心悸的治疗 |
4.1 单味药 |
4.2 中成药 |
4.3 古方成方 |
4.4 自拟方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设计类型 |
2.2 治疗方案 |
2.3 评价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结果 |
3.3 安全性观察 |
4 分析及讨论 |
4.1 西医对室性期前收缩的认识 |
4.2 中医对室性期前收缩的认识 |
4.3 益气复脉合剂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作用机制探讨 |
4.4 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分析 |
4.5 本课题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安神定律汤治疗功能性早搏和改善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研究 |
综述一 功能性早搏的中医药研究治疗现状 |
1.中医药对功能性早搏的认识 |
2.中医药对功能性早搏的治疗 |
3.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早搏的认识 |
1.功能性早搏的认识 |
2.功能性早搏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3.功能性早搏的临床特点 |
4.功能性早搏的治疗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
引言 |
1.病例选择 |
2.研究方法 |
3.统计学分析 |
4.研究结果 |
实验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2.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讨论 |
1.功能性早搏病因病机的探讨 |
2.功能性早搏特色治法的探讨 |
3.安神定律汤方药分析 |
4.安神定律汤对功能性早搏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
5.安神定律汤临床疗效分析 |
结论 |
安全性分析 |
不足之处 |
验案举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清热化痰安神方治疗痰热扰心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辨证标准 |
2.3 中医各项症状评分标准 |
3 实验病例选择标准 |
3.1 纳入病例标准 |
3.2 排除病例标准 |
3.3 剔除病例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分组方法 |
4.2 治疗方法 |
5 观测指标 |
5.1 观测安全性指标 |
5.2 观测疗效性指标 |
6 疗效评定 |
6.1 心律失常疗效评定 |
6.2 中医单项症状疗效评定 |
6.3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
7 统计学方法 |
8 临床资料分析 |
8.1 一般情况比较 |
8.2 研究结果 |
8.2.1 两组患者 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平均心率的比较 |
8.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总数的比较 |
8.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快速性房颤心室率的比较 |
8.2.4 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的比较 |
8.2.5 治疗后中医单项症状疗效比较 |
8.2.6 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8.2.7 治疗后中医总疗效的比较 |
8.3 安全性监测 |
讨论 |
1 中医学对心律失常的认识 |
2 痰热扰心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病机 |
3 清热化痰安神方的立法依据 |
4.药物功效 |
5.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6.清热化痰安神方的临床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四、黄连素治疗顽固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ERK1/2与TGF-β1/Smad3通路研究参连复脉颗粒干预高血压心房重构及房颤易感性机制[D]. 马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异莲心碱和人参皂苷Rb1的抗心律失常机制[D]. 刘志沛.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3]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气阴两虚证的临床观察[D]. 刘异谞.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黄连阿胶汤干预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研究[D]. 肖婵.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5]基于CaMKⅡ-晚钠电流探讨参连复脉颗粒对心衰小鼠心律失常的干预机制[D]. 高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6]自拟清心化痰汤治疗痰火扰心型心悸的临床疗效观察[D]. 顾慧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9)
- [7]黄连温胆汤对室性早搏痰火扰心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D]. 王亚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益气复脉合剂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研究[D]. 李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9]安神定律汤治疗功能性早搏和改善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李维娜.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2)
- [10]清热化痰安神方治疗痰热扰心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D]. 李行.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