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圳大鹏澳断裂构造及其对库坝区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肖洒[1](2020)在《基于天然镭氡同位素的基岩裂隙水文地质参数估算研究》文中指出
包一丁[2](2020)在《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潜在滑坡灾害范围预测 ——以朱家包包排土场为例》文中提出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排土场被投入使用。但是排土场作为巨型人造地质体,常发生毁灭性的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给人民生命物质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排土场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减灾,成为了一个必须要克服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攀枝花朱家包包钒钛磁铁矿排土场为例,以现场调查及室内实验为基础,以数值分析为主要手段,对朱家包包排土场各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相关潜在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归纳出各影响因素与边坡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另外对朱矿排土场潜在的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进行了危害范围的预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获取的成果如下:首先,以现场调查及实验为基础,对朱家包包钒钛磁铁矿的当前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工程地质概况进行了叙述。着重介绍了朱矿排土场的地形地貌,岩性组成,材料物理力学性质,以及现场调查所发现的不良地质现象,包括小型滑坡及拉张裂隙组合,从而对朱矿排土场当前的稳定性有一个宏观定性的认识。其次,在对排土场地质定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定量的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分析的方法采用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有限元法。在此之前,首先结合遥感影像、DTM数据、地形分析、GIS技术处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创建可用于数值计算三维的排土场实体模型,并在模型建立完成的基础上,赋予各土层参数。然后分析各种荷载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工况包括天然工况(即无额外荷载)、地震工况、降雨工况、坡脚开挖工况及附加荷载工况,得到各种工况下边坡的稳定性的认识。再次,使用有限元模型对可能影响边坡稳定性且前人研究较少的重要因素(裂隙深度、位置,降雨强度,土体渗透系数,地震荷载)进行了敏感性的讨论,探讨各影响因子变化下,边坡的稳定性变化情况,分析它们与边坡稳定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根据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边坡稳定性的结果,结合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自主开发的浅水流软件SFLOW,模拟了道沟第I台阶边坡失稳后可能的灾害范围。同时还模拟了滑坡产生松散物源而发生泥石流的潜在危害范围,及谷坊建立之后对泥石流阻挡的模拟,为滑坡-泥石流灾害,或灾害链潜在范围的预测及防治提供了一个案例模板。
付宇[3](2019)在《城市岩溶空间分布规律及塌陷风险评价研究 ——以深圳某区为例》文中认为深圳是中国第一个全部城镇化的城市,也是我国岩溶分布的主要地区。目前探查出的可溶岩面积约占城区面积的10.8%,且多为覆盖型岩溶,埋藏于第四系地层之下,必须借助于勘探手段,才能查明岩溶的发育程度或分布情况。如何准确、经济的确定城市地下岩溶性质及位置规模等特征,是当前城市岩溶探测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开展城市岩溶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深圳地区早期曾发生过20多次岩溶塌陷,分布在全市各区覆盖层较薄区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畜伤亡、居民房屋倒塌、工程项目停顿等,损失巨大。目前深圳已被划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发展速度快,经济总量大,人口密度大,国际影响大,一旦发生岩溶塌陷灾害将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不可估量的损失。城市作为人口与经济的集中区,塌陷引发的风险最为突出。因此,从防灾减灾角度出发,探明城市地下岩溶发育分布规律,开展城市岩溶塌陷风险评价研究,是确保位于岩溶分布区城市地质安全的重要措施,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本文以深圳某区30km2范围为研究区域,采用多学科综合的方法对城市岩溶的探测、发育分布、塌陷风险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综合分析了岩溶发育的地质环境背景,采用了适合城市岩溶的综合探测方法,揭示了地下岩溶的发育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在岩溶塌陷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研究区塌陷点岩溶塌陷的作用机理。基于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将城市法定图则应用于风险评价,结合岩溶塌陷形成的基础地质条件、人为条件、承灾体易损性条件,综合使用多种评价方法,构建了研究区风险评价体系和模型,实现了研究区地面塌陷灾害的风险等级评价。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是:(1)综合研究了岩溶区地质环境背景区域可溶岩为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的大理岩、灰岩,主要分布在第四系冲洪积和残坡积下,少量位于石炭系测水组砂岩和花岗岩之下。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岩溶水的富水程度为中等,松散岩类孔隙水的富水程度为贫乏中等。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东西南北存在多条断裂,将研究区与周围切割开。北西向碧岭断裂、北东向的汤坑断裂、北东向的坪山断裂、北西向的咸水湖断裂对区域岩溶发育影响最大。(2)采用了适合城市环境下的岩溶综合探测方法以前期科研成果为基础,遵循重点区域重点调查原则,以探明溶洞、土洞为目标,使用了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弹性波CT、瞬变电磁这四种物探方法以及钻探手段对重点区域展开探测,共完成高密度电法测线48条,地质雷达测线14条,弹性波CT成像3对,瞬变电磁测线2条,地质钻孔共43个。经反复对比试验,综合考虑采用高密度电法对研究区岩溶进行探测,对重点区域实施钻探验证,搜集片区已有钻探数据对物探成果进行补充,探明了研究区溶洞的位置、规模、形态及填充,是一种快捷、经济、无损且较好地反映城市地下岩溶信息的有效方案。(3)揭示了城市岩溶发育特征、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区岩溶主要是覆盖型岩溶,分布全区。岩溶发育形态以溶洞、土洞、溶蚀溶槽为主,岩溶总体上处于弱中等发育的水平。溶洞多为半填充、全填充溶洞,从西到东,溶洞填充物呈现出含砾粘性土粘性土、砂质粘性土细沙、中粗砂这一变化过程。大部分无填充,半填充溶洞处于发育期。溶洞剖面整体呈现出椭圆形或不规则面状。溶洞总体分布呈现出较大的不均匀性,溶洞发育以小中型溶洞为主,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及西部,大型溶洞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仅有少量大型、特大型溶洞分布。多层溶洞主要分布在硼茜矿区东侧,牛角龙区域和咸水湖区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岩溶高程分布规律呈西高东低的趋势,与区域地势变化一致。岩溶垂向分布规律表现为随深度增加发育逐渐减弱,总体在1540m埋深范围比较发育,多层溶洞发育深度较浅。随着埋深的增加,小型、中型溶洞比例逐渐降低,而大型特大型溶洞比例逐渐增加。反映在平面上岩溶发育深度规律为西部发育较浅,中部发育最深,东部发育深度次之。岩溶发育主要受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条件的影响。其中地质构造起主导作用,区域内存在多条断裂构造,在丰富的的地表水系、地下水补给作用下,不仅为地下岩溶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也控制了岩溶发育方向。(4)研究了岩溶地面塌陷成因与机理分析得出研究区岩溶塌陷主要受岩溶发育、岩性、盖层条件影响,并存在大气降水、地下水位波动、人类抽排地下水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研究了研究区塌陷点受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下降的致塌机理。对咸水湖塌陷点的降雨下渗致塌过程进行了模拟验证,在覆盖层较薄的岩溶地区,在降雨或积水影响下,当上部土体达到饱和或有一定深度的降水,土体重度增加,可能发生岩溶地面塌陷。(5)构建了城市岩溶地面塌陷风险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敏感因子分析、专家决策等多种方法,主要考虑了岩溶发育程度、地下水位变幅、岩溶发育深度这三种基础因子对塌陷的影响,重点考虑到城市岩溶塌陷受人类活动强度这一人为因素的影响,将城市法定图则纳入评价计算,建立了岩溶地面塌陷风险评价模型。根据风险度评价数学模型进行风险性计算,对研究区进行了岩溶塌陷的风险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高、中、低、无四个风险等级,其中岩溶塌陷的高风险区,面积为2.53km2;中等风险区面积为6.5km2,低风险区面积约为4.74km2。无风险区为研究区内非碳酸盐岩分布区,面积约为15.44km2。
郝一鸣[4](2018)在《拉哇水电站Ⅶ号堆积体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择位于金沙江上游的拉哇水电站左岸下游的Ⅶ号堆积体作为研究对象,其为该工程区域内最大的堆积体,总量约2720万m3;通过对该工程前期勘察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认为它的整体稳定状况、地质构造、边坡变形机理对拉哇水电站的坝址、坝型选择及永久建筑物的布置,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研究其基本特征、成因机制、对稳定性进行详细地分析计算,并按照规范标准作出评判,将会对拉哇水电站的建设和长期安全运营起到重要作用。现将所做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在拉哇水电站工程前期勘察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 Ⅶ 号堆积体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体结构、变形机制,并对现有地质资料与同类型工程参数进行整理汇总,得到建立计算模型所需要的岩层地质参数;(2)本文中的二维计算方法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选取的三个典型地质剖面在三种工况下的整体、沿滑动带上、下层和表层局部进行稳定计算,利用Slide软件、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对所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并就内摩擦角与粘聚力对滑动带的安全稳定性的影响做了敏感性分析;(3)本文使用ANSYS软件,对所选三个剖面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得出三个剖面整体、滑动带在三种工况下的应力特征、应变特征、变形特征及矢量特征相关结果,并分析比较、做出科学、合理的评判;同时对滑动带的稳定用强度折减法计算;(4)对 Ⅶ 号堆积体,采用多种方法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计算工况下得到的稳定系数值均大于规范允许安全值,其整体稳定状况较好,局部表层小范围可能发生浅层滑动,需要加强监测。
严俊,陈汉宁,周瑾,邓刚[5](2018)在《复杂地质区大坝渗漏承压机理及其演变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发了多元信息融合的复杂地质区渗漏承压地质建模方法,并结合深圳市清林径水库渗漏承压处理工程,建立了工程区的三维地质模型,评估了库区渗漏承压条件;对比已有的承压水监测数据,开展了水库大尺度三维渗流有限元反馈模拟,获得了承压水成因及演变规律,为同类型工程渗漏承压机理研究及工程处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陈杨露[6](2018)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 ——以广东省深圳技术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乡一体化格局的推进,城市工程建设将会越来越频繁。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一项十分必要并且缺一不可的环节。评估工作的开展可以明确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从而可以做到早预防,确保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而安全地开展,为后期工程勘查、设计、施工提供一定指导。根据前期现场踏勘,结合深圳技术大学建设用地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分路段判定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以及致灾地质作用的类型和分布,确立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现状为地面沉降2处、崩塌1处,预测岩溶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崩塌或滑坡(开挖边坡崩塌或滑坡、基坑边坡崩塌或滑坡)共3大类4种是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诱发或加重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预测岩溶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崩塌或滑坡(开挖边坡崩塌或滑坡)共3大类是在工程项目建成后,研究区还可能遭遇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对相关典型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对比了不同评估方法的利弊,最终确定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广东省深圳技术大学拟建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依据经纬度将研究区划分成20个单元格,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确定评估因子的模糊权矩阵,利用隶属度取值和隶属函数确定了模糊关系矩阵,逐一对每个评估单元进行危险性大小的评估,最后与定性分析作对比,确立研究区危险性大小分布。根据得出的结论分区进行了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确立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分级,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及建议。尽管本文研究所得结论不能直接替代建设工程和规划各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勘查、设计与施工等相关工作,但是为后期工作安全有效地开展提供了指导。
叶秀薇,邓志辉,黄元敏,刘吉平,王小娜,刘锦,谭争光[7](2017)在《新丰江水库中上地壳P波三维速度结构特征及库水的渗透影响》文中认为利用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得到2007年6月—2014年7月新丰江水库地区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及中上地壳P波三维速度结构模型,并进一步研究库区序列分布及速度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库区中上地壳不同深度P波速度存在显着横向不均匀性,浅部库区速度高于周缘,在510 km上地壳从库坝下游白田至库尾锡场NW方向存在高速异常体以及2个低速间断区域,低速间断区分别位于人字石断裂与南山—坳头断裂交汇处以及1962年6.1级地震震源区,库水可能沿低速间断区的人字石断裂、石角—新港—白田断裂下渗至1314 km的地壳.在1014 km地壳以NE走向的大坪—岩前断裂为界,NW侧为最高速度6.2 km·s-1的高速区域,SE侧从库区中部回龙至库坝下游白田为显着低速异常区域,是可能的库水渗透影响区域,亦是库区中强地震集中区.库区地震多发生在高速体内部、高低速过渡带或低速的渗水通道两侧.
潘国林[8](2015)在《皖南歙县滑坡分布规律、形成机理及监测研究》文中认为滑坡具有区域性、群发性和多发性等特点,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地质环境破坏,危害性极大。安徽省歙县位于皖南山区中东部,是安徽省滑坡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歙县地区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时空分布特征和发育规律,分析了典型滑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和形成机理,开展了碎石土滑坡的监测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通过资料收集、现场查勘等手段,从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等方面分析了歙县地区滑坡形成的背景条件;阐述了歙县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特征。2、总结了歙县地区滑坡分布基本特征。分析了区内滑坡灾害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认为滑坡灾害在空间分布上,主要受地形、地貌和断层构造影响,沿海拔400m-800m区域呈条带状分布;在时间分布上,主要受汛期强降雨影响,滑坡灾害集中发生于每年的5-9月。3、建立了歙县地区滑坡分类的原则,提出了包括滑坡体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及成灾机理三个方面的综合性滑坡分类体系,并按该分类方法对歙县地区的滑坡进行了分类。4、通过现场调查和分析,结合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研究区岩质滑坡的形成机理模式:①以横痕滑坡为典型案例,根据斜坡形态特征、坡体结构特征和变形迹象等,建立了歙县地区滑移-拉裂式滑坡的形成模式,并进行了滑坡堆积体稳定性评价,认为该滑坡体在强降雨的情况下处于不稳定状。②以鸟雀坪滑坡为典型案例,建立了歙县地区滑移~弯曲型滑坡的形成模式,采用离散元方法反演了滑坡形成过程,提出了滑坡形成的关键要素,并对复活体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得出在暴雨条件下坡体稳定性较差可能发生局部失稳的结论。5、通过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外东山滑坡为典型案例,提出了歙县地区碎石土滑坡的形成机理模式。运用PFC(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对外东山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建立了蠕滑~拉裂式滑坡的形成模式,并研究了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坡体变形及运动特征,获得了碎石土滑坡破坏临界含水率。6、开展了区内单体滑坡监测预警研究,以歙县地区最为发育的碎石土滑坡为研究对象,选择外东山滑坡为示范点,开展了坡体深部位移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和降雨量等专项监测工作,建立了滑坡监测示范点,为该区同类的滑坡地质灾害监测工作提供依据和借鉴。
周斌[9](2010)在《水库诱发地震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动态响应机制研究 ——以紫坪铺水库为例》文中指出水库诱发地震(Reservoir-induced seismicity,简称RIS)是由水库蓄水或排水过程引发的一类特殊的地震活动。由于其震中位置一般邻近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且震源浅、震中烈度高,往往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可造成大坝及附近建筑物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因此,RIS不仅是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地震学、区域构造稳定性和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接连发生水库诱发6级以上强震以后,RIS很快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RIS逐渐成为地学界研究的热门和前瞻性课题之一。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人们对RIS的地震学特征、易于诱发地震的地质构造条件、诱震机理及预测评价方法等方面的认识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RIS本身的复杂性,目前尚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1)前人大多从统计资料来归纳RIS的共性,总结其规律。此方法虽有实用的一面,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释RIS成因机制。此外,研究程度较高的几个典型水库都处于剪切或拉张构造应力环境中,目前尚缺少对处于挤压构造应力环境中诱震水库进行详细解剖的实例。因此,亟需跨越震例统计分析的局限,面向挤压构造应力环境的诱震水库,利用多学科的手段和方法,开展多方位的综合研究,探索挤压环境条件下RIS成因机制及诱震主控性因素,丰富RIS理论体系。(2)当前,对RIS力学机制虽然有了一些定性的认识,但对水库水位变化过程中,诱发地震活动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库体荷载及水库附加水头压力扩散的动态响应机制的认识尚不清晰。倘若能从这方面得到一些由定性到定量的揭示,无疑对RIS诱发机制的探索而言将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3)在定量化研究方面,前人大多是在半无限弹性介质的假设下,利用格林函数和孔隙压力扩散方程求解应力场和流体压力场,定量讨论断层库仑应力变化对库体荷载及附加水头压力扩散的静态响应问题。这一方法虽然便捷,但在处理复杂介质域时却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由于他们多采用了简化的地质模型,忽视了发震库区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结构复杂性及岩体力学性质与渗透性能不均匀性对RIS的重要影响,因此,很难对发生在围岩体中的中小RIS进行定量化分析。正是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库水加卸载过程中RIS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动态响应机制研究为切入点,在系统收集全球最新RIS震例资料,分析其空间分布与时间响应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处于挤压构造背景的紫坪铺水库为重点,较为深入地研究了库区的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结构条件、水库蓄水后小震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剖析了小震分布与局部地质构造条件的关系;以先进的岩体介质变形与流体渗流耦合及断层稳定性理论为指导,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水库蓄水过程中弹性附加应力场、有效附加应力场、孔隙压力和断层稳定性的动态变化,研究了RIS对库水加卸载及渗透过程动态响应的力学机制,分析了RIS孕发的主控性因素;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对紫坪铺水库蓄水与“5.12”汶川大震可能的关联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此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构造流体动力学的理论体系和拓宽RIS孕育发生机理研究的思路,同时对于区域稳定性评价及RIS预测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与认识(一)初步分析了全球RIS空间分布与时间响应的基本特征1.在空间分布上,RIS主要集中在水库周缘10 km范围之内,并局限于特定的库段丛集分布。当库区具备一定的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时,诱发地震活动会随着水库蓄、放水过程中的水位变化而发生迁移,笔者对迁移类型进行了归纳。2.对于不同地区或不同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的时间响应存在着差异,总体上:在水库蓄水后1年以内,RIS初次响应占据一定的优势,而绝大部分诱发主震活动发生在水库初始蓄水1年以后;对长时间的水库蓄水历程而言,“混合响应”是RIS活动表现形式的主体,而“快速响应”和“滞后响应”仅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反应的阶段性现象;RIS响应与水库水位变化的关系十分复杂多样,既存在正相关关系,又有负相关性,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了较高震级的RIS对水位变化速率的依赖。3.RIS时空分布受发震库区地形地貌与局部地质构造条件、岩性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先存内因的控制,事实上,它们对RIS时空分布的控制作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其间存在着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二)建立了针对RIS定量化研究的数理模型,完善了有限元求解程序1.RIS的发生不仅与库底先存断层等大型结构面有关,而且还受控于断层与围岩的组合形式,以及围岩体的岩石组合、岩性变化反映的岩体力学性质与渗透性能不均匀性。基于此认识,本文将RIS诱发机制的定量化模型分为2个层次:一是以孔隙介质为载体的流体渗流对岩体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由流-固耦合形式的岩体变形与孔隙渗流模型进行描述,此模型可反映岩体力学性质与渗透性能的不均匀性及其对库水加卸载的变形响应上的差异;二是对断层相关的RIS定量研究则将水库附加水头压力沿断层面(区)的扩散与断层库仑应力变化联系起来。两种形式模型的结合将能对RIS定量研究提供一个相对宏观的力学框架。2.根据Galerkin有限元理论,推导了“弱积分”形式的有限元公式,并利用有限元程序自动生成软件FEPG编写了计算程序。完善了针对RIS问题的有限元求解方法,尝试解决了以往RIS定量研究中难以处理库区复杂介质条件的问题。(三)分析了紫坪铺库区及邻近区域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结构条件,建立了二维地质模型1.紫坪铺库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造山带的中段,茂县-汶川、北川-映秀、通济场、安县-灌县和广元-大邑5条主干断裂控制了本区的基本构造格架。库区附近的主干断裂都不同程度的具有使地表水体向深部渗流的通道性。在断裂的深部,可能是一种上盘破碎带导水、下盘地层及断层核阻水的“上导下阻型”的新的渗透结构类型,这种断裂渗透结构对孔隙压力变化下断裂的力学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2.在地质构造单元上,紫坪铺库体座落于龙门山前缘拆离带内。主滑脱面发育在三叠系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的弱地层中,滑脱面上、下沉积地层组成及构造变形程度、变形样式等都存在着显着的差异。3.岩体渗透稳定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诱发地震活动对岩性条件的依赖。依据谷德振等对岩体结构的分类标准,将研究区的岩体结构分为整体结构、层状结构和散体结构三种类型,岩体渗透稳定性分为高、中、低三个类别。4.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构造学和解析构造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研究区深浅构造组合特征进行了解析,建立了研究区二维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结构模型。(四)研究了紫坪铺水库蓄水过程中RIS时空演化特征,分析了小震分布与地质构造及岩体渗透稳定性的关系1.自1970年有较为可靠的现代小震监测记录以来,至紫坪铺水库蓄水之前,库区及邻近区域的中、小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非常分散,时间分布上也未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利用紫坪铺水库台网2004年8月16日至2008年5月10日期间记录小震的精定位数据,分析了水库蓄水后地震活动的时空演化规律,发现:(1)紫坪铺水库蓄水后,小震活动明显呈现出条带状分布和丛集分布的特点。震中大多分布于库岸周边10 km范围以内且平行于主构造线呈NE向优势分布;小震活动在水库西南侧、东北侧和坝址下游9~18 km的都江堰市幸福乡、中兴镇和聚源镇一带丛集分布,在库体覆盖区地震活动非常少,几乎为空白区。随水库蓄、放水过程的变化,小震活动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震中迁移特征。(2)紫坪铺水库蓄水后,小震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4~10 km范围内,在通济场断裂与安县-灌县断裂的深部汇聚区域震源分布最为密集。同时,小震活动主要集中发生在脆性程度高、渗透稳定性低的碳酸盐岩地层中,而在岩性较软弱、渗透稳定性高的三叠系须家河组砂泥岩和煤系地层中很少有地震发生。3.水库西南侧和东北侧两个丛集区的小震活动可能属于“快速响应型”诱发地震活动,而都江堰小震群活动可能属于“滞后响应型”水库诱发地震。(五)揭示了RIS时空演化与库水加卸载及渗透过程的动态响应关系,初步搞清了RIS孕发的主控性因素1.RIS的发生与库水加卸载及渗透过程中库底岩体有效应力的变化密切相关。在以挤压为主的构造应力环境中,库体荷载作用的结果一般会使库底断层更趋向稳定,而水库附加水头压力扩散的效应则是促使断层趋向失稳,正是这个矛盾双方相互制约与平衡的动态过程,控制了断层库仑应力变化的取向,从而决定了RIS时空演化的规律。从紫坪铺水库蓄水后小震活动的特征来看,亦表明了RIS时空演化受控于ΔCFS的动态变化过程。2.RIS的诱发条件和因素十分复杂,其中有些与地壳的内动力地质作用有关,也有一些与地表的外动力地质作用关系密切。在影响RIS孕发的诸多因素中,孕震区应变能积累达到临界状态是构造型RIS发生的先决条件,库区断裂渗透结构和岩体渗透稳定性是RIS诱发的主控性内因,水库水位变化幅度是直接影响RIS发生的重要外在条件。当地震孕育过程本身进入临界不稳定状态后,是诱发因子和构造动力学因子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RIS的孕发过程。研究同时表明,由于库区所处的构造应力环境的不同、发震构造尺度的差异及岩体性质的各向异性,造成了孕震构造达到破裂临界状态的条件亦有所不同,依此合理解释了弱震区或中等震区RIS的发生机率反而较高这一客观现象。3.孔隙压扩散与诱发地震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与制约的关系。诱发地震序列初期的微震既是对水库蓄水的响应,又是一种反馈因素,它们为更大规模释放构造应变能的积累创造了条件。(六)尝试性探讨了紫坪铺水库蓄水与汶川“5.12”大震可能的相关性问题从地表水体能够下渗的最大深度、水库蓄水后库区及附近区域的波速异常、汶川地震序列与典型中强水库诱发地震序列的差异以及弹性介质条件假设下震源处的断层库仑应力变化等方面,对汶川8.0级大地震与紫坪铺水库蓄水可能的关联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分析认为: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尚未发现汶川8.0级大震与紫坪铺水库蓄水有关系的直接证据;由于汶川大地震的成核区域在地下约19 km深处的脆韧性转换带内,对于此深度范围内断裂渗透结构的变化、流体状态及其运移特征等,目前我们还知之甚少。因此,对它们之间相关性更为全面的认识依赖于上述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二、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1.本项研究综合了地质学、地震学和力学等多学科的方法,体现出集成性、前瞻性的特色,为挤压为主的构造应力环境中RIS综合研究的探索提供了一个范例。2.发现了紫坪铺水库蓄水后,小震活动主要集中发生在脆性程度高、渗透稳定性低的碳酸盐岩地层中,而在岩性较软弱、渗透稳定性高的三叠系须家河组砂泥岩和煤系地层中很少有地震发生的现象,进一步证实了RIS对岩体渗透稳定性的依赖。3.充分考虑了库底先存断层、断层与围岩的组合形式,以及围岩体的岩石组合、岩性变化反映的岩体力学性质与渗透性能不均匀性等对RIS的影响,将RIS诱发机制的定量化模型分为2个层次,建立了相对宏观的定量评价的力学框架,尝试解决了以往难以处理库区复杂介质条件的问题。4.基于岩体介质变形与流体渗流耦合及断层稳定性理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水库蓄水过程中弹性附加应力场、有效附加应力场、孔隙压力和断层稳定性的动态变化,揭示了紫坪铺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成因及诱震主控性因素。进一步证实了挤压为主的构造应力环境中,库体荷载作用一般使库底断层更趋向稳定,水库附加水头压力扩散的效应是促使断层趋向失稳。认为这两个因素相互制约与平衡的动态过程控制了断层库仑应力变化的取向与RIS时空演化的规律。
孙昊月[10](2010)在《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沉降量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积软土地基加固过程中有机质的作用和影响”(NO.40372122)资助,以建设中的揭阳潮汕民用机场的软土地基处理试验段工程为背景,进行了研究区的软土地基处理和现场监测方案的设计,选用适当的方法对地表沉降数据进行了处理,对软土固结沉降量的非线性预测方法进行了重点研究,并最终给出了研究区地基处理的最优施工参数。论文通过工程地质详细勘察结合室内试验数据,确定了以堆载预压法作为场区软土地基的主要处理方法。将试验区分成若干小区,分别进行合理的堆载预压设计,并布置了有效的现场监测方案。获得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对软土地基的沉降量预测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原始沉降数据存在的误差问题,采用小波理论对原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由于小波函数的选择与数据的分解层次并不是唯一的,为寻求较适合于软土沉降预测的参数,选取了db10、coif5、bior3.9三种小波函数分别进行数据的一层和二层分解的降噪处理,通过精度分析证明了选用小波理论处理沉降数据是合理有效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沉降数据和曲线的分析,确定了对软土固结沉降过程的短期预测、中期预测主要是预测沉降差,长期预测主要是预测最终沉降量的基本思路。在预测方法的选择上,采用了非线性方法中的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法和BP神经网络法,并对这两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分别进行精度分析。为验证这两种非线性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沉降量计算线性方法的优势,本文也选择了两种线性方法,双曲线法和指数曲线法,对场区软土地基的固结沉降过程进行了类似的预测计算。将其预测结果与两种非线性方法进行精度对比,表明灰色GM(1,1)模型法和BP神经网络法的预测精度高于这两种传统计算方法。证明了将本文所研究的两种非线性方法应用到实际工程中,进行软土地基沉降量计算,是完全可行的,并能提高工程计算的精度。最后以地基的固结度作为指标,综合了以上4种方法的预测结果,给出了该工程试验段采用堆载预压法处理场区软土的最优施工参数。本文从实际工程出发,提出了对软土的沉降差进行预测,进而间接预测沉降量的新思路。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小波降噪分析、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BP神经网络等非线性预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手段,丰富了实际工程的软土沉降量计算方法,完善了软土的固结理论。
二、深圳大鹏澳断裂构造及其对库坝区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圳大鹏澳断裂构造及其对库坝区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潜在滑坡灾害范围预测 ——以朱家包包排土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排土场边坡破坏机制 |
1.2.2 排土场边坡破坏模式 |
1.2.3 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1.2.4 排土场边坡潜在滑坡灾害范围预测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质构造特征 |
2.4 地层岩性 |
2.5 地震 |
2.6 气象 |
2.7 植被 |
2.8 物理地质现象 |
第3章 朱矿排土场工程地质特征 |
3.1 排土场地形地貌特征 |
3.2 排土场台阶崩滑特征 |
3.3 排土场区域内裂隙特征 |
3.3.1 1#裂隙组合 |
3.3.2 2#裂隙组合 |
3.3.3 3#裂隙组合 |
3.4 排土场材料物理力学参数 |
3.4.1 弃渣体物理力学参数 |
3.4.2 残坡积层物理力学参数 |
3.4.3 基岩性质 |
3.5 小结 |
第4章 边坡稳定性评价 |
4.1 模型建立及预设置 |
4.1.1 三维排土场边坡模型的建立 |
4.1.2 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有限单元法 |
4.1.3 排土场裂隙模拟 |
4.1.4 其他设置 |
4.2 边坡稳定性计算 |
4.2.1 天然工况下边坡稳定性计算 |
4.2.2 地震工况边坡稳定性计算 |
4.2.3 降雨工况下边坡稳定性计算 |
4.2.4 开挖坡脚边坡稳定性计算 |
4.2.5 附加荷载边坡稳定性计算 |
4.3 小结 |
第5章 边坡稳定性敏感性分析 |
5.1 拉张裂隙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5.2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5.3 地震动荷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滑坡的潜在灾害范围预测 |
6.1 SFLOW基本理论 |
6.2 排土场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模拟 |
6.2.1 滑坡灾害模拟 |
6.2.2 泥石流灾害模拟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城市岩溶空间分布规律及塌陷风险评价研究 ——以深圳某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发育特征 |
1.2.2 岩溶探测方法 |
1.2.3 岩溶塌陷风险评价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2 地质环境背景 |
2.1 气象水文特征 |
2.2 地形地貌特征 |
2.3 地层岩性特征 |
2.4 可溶岩分布特征 |
2.5 地质构造特征 |
2.6 水文地质特征 |
2.6.1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
2.6.2 地下水水位埋深特征 |
2.6.3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6.4 地下水化学特征 |
2.6.5 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
3 城市岩溶发育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 |
3.1 城市岩溶探测 |
3.1.1 地球物理勘探 |
3.1.2 地质钻探 |
3.1.3 探测方法对比 |
3.2 岩溶发育特征分析 |
3.2.1 岩溶类型 |
3.2.2 岩溶形态特征 |
3.2.3 地下溶洞填充特征 |
3.2.4 岩溶发育程度 |
3.3 岩溶发育空间分布规律 |
3.3.1 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 |
3.3.2 岩溶发育规模 |
3.3.3 岩溶发育深度 |
3.4 岩溶发育控制条件 |
3.4.1 水文条件 |
3.4.2 地形地貌条件 |
3.4.3 地质构造条件 |
3.4.4 岩性条件 |
4 城市岩溶地面塌陷机理研究 |
4.1 岩溶地面塌陷基本特征 |
4.2 岩溶地面塌陷成因分析 |
4.2.1 岩溶地面塌陷典型案例分析 |
4.2.2 岩溶地面塌陷成因 |
4.3 岩溶地面塌陷机理研究 |
4.3.1 地表水下渗致塌机理分析 |
4.3.2 地下水下降致塌机理分析 |
4.4 岩溶地面塌陷数值模拟分析 |
5 城市岩溶地面塌陷灾害风险评价 |
5.1 风险评价方法及研究思路 |
5.1.1 风险评价方法 |
5.1.2 塌陷风险评价思路 |
5.2 评价因子选择与评价模型构建 |
5.3 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 |
5.3.1 评价模型建立 |
5.3.2 评价条件层及因子层权重计算 |
5.3.3 判断矩阵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5.3.4 评价因子量值划分 |
5.3.5 危险性评价 |
5.4 岩溶地面塌陷易损性评价 |
5.4.1 评价模型建立 |
5.4.2 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5.4.3 易损性评价 |
5.5 岩溶地面塌陷风险评价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拉哇水电站Ⅶ号堆积体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堆积体边坡研究现状 |
1.2.1 岩土边坡研究概况 |
1.2.2 边坡破坏机制研究概况 |
1.2.3 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研究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与Ⅶ号堆积体地质条件分析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拉哇水电站概况 |
2.1.2 Ⅶ号堆积体概况 |
2.2 区域地层与地震状况 |
2.3 水文气象 |
2.4 堆积体形态特征 |
2.5 地层岩性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7 岩体风化及卸荷特征 |
2.7.1 岩体风化特征 |
2.7.2 岩体卸荷特征 |
2.8 堆积体物理力学特征 |
2.8.1 堆积体物质组成 |
2.8.2 滑动带特征 |
2.8.3 堆积体物理性质特征 |
2.8.4 堆积体力学特征 |
2.9 堆积体成因机制分析 |
第三章 Ⅶ号堆积体极限平衡稳定性分析 |
3.1 计算理论 |
3.1.1 毕肖普法 |
3.1.2 摩根斯坦-普赖斯法 |
3.2 计算软件程序 |
3.3 Ⅶ号堆积体计算剖面选取 |
3.4 Ⅶ号堆积体稳定分析评价标准 |
3.4.1 Ⅶ号堆积体等级划分 |
3.4.2 Ⅶ号堆积体上的作用力 |
3.4.3 Ⅶ号堆积体设计工况及荷载组合 |
3.4.4 Ⅶ号堆积体稳定安全系数设计标准 |
3.5 计算参数确定 |
3.6 计算模型建立 |
3.7 Ⅶ号堆积体极限平衡稳定计算 |
3.7.1 整体稳定计算 |
3.7.2 沿滑动带稳定计算 |
3.7.3 局部稳定计算 |
3.8 地质参数对稳定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
3.8.1 计算方法 |
3.8.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Ⅶ号堆积体数值计算分析 |
4.1 计算理论 |
4.1.1 数值分析方法 |
4.1.2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
4.2 计算内容 |
4.3 计算工况 |
4.4 计算参数 |
4.5 建立计算模型 |
4.6 应力特征分析 |
4.6.1 正常工况(A-A'剖面) |
4.6.2 暴雨工况(B-B'剖面) |
4.6.3 地震工况(C-C'剖面) |
4.7 应变特征分析 |
4.7.1 水平方向应变分析 |
4.7.2 铅直方向应变分析 |
4.7.3 应变矢量分析 |
4.8 滑动带特征分析 |
4.8.1 滑动带应变特征分析 |
4.8.2 滑动带应力特征分析 |
4.8.3 滑动带稳定计算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复杂地质区大坝渗漏承压机理及其演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坝承压现象概况 |
2 承压区地质条件评价 |
3 承压水补给及排泄特征初判 |
4 模拟反演承压区三维地质状况 |
5 反演分析承压水成因及演变规律 |
6 结语 |
(6)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 ——以广东省深圳技术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途径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质环境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2.2 地层及岩性特征 |
2.3 地质构造及区域地壳稳定性 |
2.4 水文地质 |
2.5 地形地貌 |
2.6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第3章 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征分析 |
3.1 岩溶地面塌陷 |
3.2 地面沉降 |
3.3 崩塌或滑坡 |
第4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
4.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原则 |
4.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因子 |
4.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 |
4.4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
4.5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 |
第5章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建议 |
5.1 地质灾害的防治分级 |
5.2 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
5.3 地质灾害的防治建议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新丰江水库中上地壳P波三维速度结构特征及库水的渗透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新丰江水库区地质构造 |
3资料、方法与初始模型 |
3.1地震资料 |
3.2方法 |
3.3初始速度模型 |
4反演结果 |
4.1可靠性分析 |
(1)检测板实验 |
(2)重定位前后走时残差变化及深度分布 |
(3)与人工震源探测结果的对比 |
4.2速度图像 |
5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库区三维速度结构特征 |
5.2速度结构与库水渗透影响区域 |
5.3速度结构与震源位置分布特征 |
6结论与建议 |
(8)皖南歙县滑坡分布规律、形成机理及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滑坡研究简史 |
1.2.2 滑坡形成机理研究 |
1.2.3 滑坡监测预警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质环境条件 |
2.1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特征 |
2.4 地质构造 |
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5.1 新构造运动 |
2.5.2 地震 |
2.6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
2.7 水文地质特征 |
2.8 植被分布特征 |
2.9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类型及特征 |
第3章 滑坡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 |
3.1 滑坡分类 |
3.1.1 国际常用滑坡运动分类 |
3.1.2 国内滑坡分类 |
3.2 研究区滑坡类型划分 |
3.2.1 分类目的与原则 |
3.2.2 滑坡类型划分 |
3.3 滑坡灾害的分布特征 |
3.3.1 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 |
3.3.2 滑坡灾害的时间分布 |
3.3.3 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第4章 滑坡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 |
4.1 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
4.1.1 岩质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
4.1.2 土质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 |
4.1.3 古滑坡体复活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 |
4.2 滑坡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地层岩性对滑坡影响 |
4.2.2 地质构造对滑坡影响 |
4.2.3 地形地貌对滑坡影响 |
4.2.4 大气降水对滑坡影响 |
4.2.5 交通工程对滑坡影响 |
4.2.6 河流对滑坡影响 |
4.2.7 人类其他活动对滑坡影响 |
第5章 典型岩质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
5.1 横痕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
5.1.1 横痕滑坡形成机制 |
5.1.2 滑坡残留体稳定性分析 |
5.2 鸟雀坪古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
5.2.1 鸟雀坪古滑坡形成机制 |
5.2.2 古滑坡复活体稳定性分析 |
第6章 典型碎石土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
6.1 工程地质条件 |
6.1.1 地形地貌 |
6.1.2 地层岩性 |
6.1.3 地质构造 |
6.1.4 水文地质条件 |
6.2 滑坡体基本特征 |
6.2.1 滑坡形态特征 |
6.2.2 滑坡边界特征 |
6.2.3 滑坡体结构特征 |
6.2.4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
6.3 外东山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离散元分析 |
6.3.1 物理实验与参数取值 |
6.3.2 滑坡形成机制数值分析 |
第7章 滑坡监测研究 |
7.1 滑坡监测概述 |
7.1.1 目的与任务 |
7.1.2 基本方法 |
7.1.3 监测分级 |
7.1.4 监测仪器选型原则 |
7.1.5 监测仪器布置原则及要求 |
7.2 歙县外东山滑坡变形监测 |
7.2.1 监测内容及监测仪器 |
7.2.2 监测方法及测点布置 |
7.3 监测结果分析 |
7.3.1 雨量计观测结果分析 |
7.3.2 深部测斜仪监测结果分析 |
7.3.3 渗压计监测结果分析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水库诱发地震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动态响应机制研究 ——以紫坪铺水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进展 |
一、RIS 力学机制研究 |
二、RIS 地质学研究 |
三、RIS 地震学研究 |
四、RIS 预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
第三节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一、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本文拟解决与讨论的科学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RIS 空间分布与时间响应特征研究 |
第一节 RIS 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
一、RIS 区域分布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背景的关系 |
二、RIS 震中分布规律 |
三、RIS 震源深度分布与迁移 |
第二节 水库蓄水过程与诱发地震响应的关系 |
一、RIS 时间响应的基本特征与类型 |
二、RIS 响应与水库水位变化之间的相关性 |
第三节 RIS 时空分布与库区地质环境的关系 |
一、库区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对RIS 空间分布的控制 |
二、RIS 空间分布对库区岩性条件的依赖 |
三、库区水文地质条件对RIS 时间响应的控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体介质变形与流体渗流耦合及断层稳定性 |
第一节 岩体结构理论及岩体介质渗流模型 |
一、岩体结构理论 |
二、岩体介质渗流模型 |
第二节 岩体介质变形与流体渗流耦合及断层稳定性理论 |
一、岩体介质变形与流体渗流耦合理论 |
二、Mohr-Coulomb 强度理论 |
三、流体作用下断层稳定性理论 |
第三节 岩体介质变形与流体渗流耦合数学模型 |
一、岩石骨架变形数学模型方程 |
二、流体渗流数学模型方程 |
三、定解条件 |
第四节 岩体介质变形与流体渗流耦合及断层稳定性的解法 |
一、岩体介质变形与流体渗流耦合的Galerkin 有限元公式 |
二、断层库仑应力变化的定量求解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紫坪铺库区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结构 |
第一节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二节 库区地质构造特征 |
一、地质构造单元划分 |
二、地层发育概况 |
三、断裂构造特征 |
第三节 深部构造特征 |
第四节 库区构造应力环境 |
第五节 库区水文地质结构条件 |
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
二、水文地质条件分区 |
三、岩体渗透稳定性 |
四、断裂渗透结构 |
第六节 库区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结构模型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紫坪铺水库蓄水后RIS 时空演化特征 |
第一节 紫坪铺库区及邻近区域地震活动背景 |
一、区域历史地震活动 |
二、区域现代地震活动 |
三、蓄水前库区地震活动背景 |
第二节 紫坪铺台网记录小震精定位 |
一、精定位方法 |
二、资料处理与速度模型 |
三、定位结果 |
第三节 水库蓄水后地震活动空间演化特征 |
一、地震活动条带性和丛集性 |
二、地震活动的迁移性 |
三、震源深度分布特征 |
第四节 水库蓄水后地震活动的时间响应特征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RIS 时空演化与库水加卸载及渗透过程关系的有限元分析 |
第一节 有限元程序设计及计算方案 |
一、有限元程序设计 |
二、渗流参数的变化 |
三、计算方案 |
第二节 地质模型、介质参数与边界条件 |
一、地质模型 |
二、地质体力学参数与物性参数 |
三、边界条件 |
第三节 模拟结果分析 |
一、库体荷载作用下的弹性附加应力响应及断层稳定性变化 |
二、库水渗透过程及其对有效附加应力场及断层稳定性的影响 |
第四节 RIS 时空演化与库水加卸载及渗透过程的关系 |
一、库水加卸载及渗透过程中RIS 动态响应的力学机制 |
二、RIS 诱震主控性因素的讨论 |
三、RIS 与孔隙压扩散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制约关系 |
第五节 紫坪铺水库蓄水与汶川“5.12”大震可能相关性的初步讨论 |
一、地表水下渗的最大深度问题 |
二、水库蓄水后库区及附近区域的波速异常 |
三、汶川地震序列与典型中强水库诱发地震序列的差异 |
四、弹性介质条件假设下震源处的断层库仑应力变化 |
五、讨论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一、取得的主要认识及结论 |
二、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资料 |
作者简介 |
博士学习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10)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沉降量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堆载预压法及沉降量预测研究现状 |
1.3.1 堆载预压法基本原理 |
1.3.2 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研究现状 |
1.3.3 软土沉降计算预测理论研究现状 |
1.4 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区域地质构造 |
2.2.3 地层岩性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
2.2.4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表水 |
2.3.2 地下水类型、赋存与补给 |
2.3.3 地下水补给、迳流和排泄条件 |
2.3.4 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
2.4 特殊土及不良地质作用评价 |
2.5 研究区存在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软土地基处理设计方案 |
3.1 引言 |
3.2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选取 |
3.2.1 地基处理技术要求 |
3.2.2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选取 |
3.3 堆载预压方案设计 |
3.3.1 试验区分区 |
3.3.2 排水体布置 |
3.3.3 加载系统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软土地基处理监测方案和成果 |
4.1 监测方案 |
4.1.1 原地基表面沉降监测方案和成果 |
4.1.2 软土分层沉降监测方案和成果 |
4.1.3 孔隙水压力监测方案和成果 |
4.1.4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和成果 |
4.1.5 地下水位监测方案和成果 |
4.2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沉降数据小波降噪分析 |
5.1 引言 |
5.2 小波变换理论简介 |
5.2.1 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 |
5.2.2 小波变换常用函数 |
5.2.3 多分辨分析及Mallat算法 |
5.3 软土沉降数据的小波降噪分析 |
5.3.1 软土沉降数据的提取和处理形式 |
5.3.2 软土沉降差的小波降噪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预测软土沉降研究 |
6.1 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基本原理 |
6.1.1 灰色系统理论简介 |
6.1.2 GM模型 |
6.1.3 GM(1,1)模型计算步骤 |
6.2 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预测软土固结沉降 |
6.2.1 沉降量的灰色预测 |
6.2.2 沉降差的灰色预测 |
6.2.3 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预测效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BP神经网络预测软土沉降研究 |
7.1 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7.1.1 神经网络简介 |
7.1.2 神经网络结构 |
7.1.3 BP神经网络训练算法步骤 |
7.2 BP神经网络预测软土固结沉降 |
7.2.1 沉降差的BP神经网络预测 |
7.2.2 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沉降预测及最优施工参数的确定 |
8.1 引言 |
8.2 双曲线法预测软土沉降量 |
8.2.1 双曲线法基本原理 |
8.2.2 双曲线法的软土固结沉降预测 |
8.3 指数曲线法预测软土沉降 |
8.3.1 指数曲线法基本原理 |
8.3.2 指数曲线法的软土固结沉降预测 |
8.4 GM(1,1)和BP神经网络模型与线性方法对比 |
8.5 试验区软土地基堆载预压处理最优施工参数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四、深圳大鹏澳断裂构造及其对库坝区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天然镭氡同位素的基岩裂隙水文地质参数估算研究[D]. 肖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2]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潜在滑坡灾害范围预测 ——以朱家包包排土场为例[D]. 包一丁. 吉林大学, 2020(08)
- [3]城市岩溶空间分布规律及塌陷风险评价研究 ——以深圳某区为例[D]. 付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4]拉哇水电站Ⅶ号堆积体稳定性研究[D]. 郝一鸣.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6)
- [5]复杂地质区大坝渗漏承压机理及其演变规律研究[J]. 严俊,陈汉宁,周瑾,邓刚.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8(08)
- [6]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 ——以广东省深圳技术大学为例[D]. 陈杨露. 长江大学, 2018(12)
- [7]新丰江水库中上地壳P波三维速度结构特征及库水的渗透影响[J]. 叶秀薇,邓志辉,黄元敏,刘吉平,王小娜,刘锦,谭争光. 地球物理学报, 2017(09)
- [8]皖南歙县滑坡分布规律、形成机理及监测研究[D]. 潘国林.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2)
- [9]水库诱发地震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动态响应机制研究 ——以紫坪铺水库为例[D]. 周斌.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0(09)
- [10]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沉降量预测研究[D]. 孙昊月. 吉林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