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基本建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谢春涛[2](2021)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最新成果。李长春曾经指出,关于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最重要就是回答了文化发展朝什么目标迈进和走什么路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理念,也形塑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样态。本文将1978年至2012年中国共产党文化相关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轨迹为考察对象,以文化的发展目标和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三对关系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命题,旨在分析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理解和定位,解答中国共产党对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文化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这三对关系的认识变迁。关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成就,相关研究较为充分,本文试图从文化发展道路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着手,历史性地梳理重要文献,对比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面对不同的时代挑战时思想与理论的变迁。在思想变迁的历史脉络之中,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更加清晰,这也更加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复杂的历史互动中不断开拓与调试而形成的。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文化发展目标与任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定位。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目标的设定不断地进行调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的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初衷是恢复党风与社会风气,十二大报告还以共产主义为核心提出了“四有”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精神文明逐渐褪去了共产主义色彩。鉴于精神文明偏重思想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又在1990年代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聚焦文化艺术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并且更强调文化的中国特色。新世纪以后,胡锦涛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看待文化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的视角不断拔高,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改革开放初期更多是从以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抵制腐朽思想的角度出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文化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则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综合国力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被逐渐认识。第二章主要探讨文化的民族性和现代性问题,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出现了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盘拥抱西方文化的虚无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为应对文化领域的思想斗争,彻底转变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中国共产党由于长期受到列宁“两种文化”理论的影响,试图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华与糟粕二元对立划分,直到进入新时代才突破这种二元划分方法。在应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尽管中国共产党始终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但整个社会在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倾向,如,将西方文化等同于现代文化。直到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强调文化自信,中国气派,中国的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才逐步开始摆脱对西方的盲从。第三章围绕文化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问题,主要探讨文化与政府、市场和人民三者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文化市场的形成,文化受众被赋予更多选择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扩大。而当时文化是政府包办的“事业”和“工作”,在“以文补文”等小修小补无法解决文化市场供需矛盾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尊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文化生产的重要性。在理顺“两种属性”与“两种效益”的关系之后,中共中央对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和公益化的文化事业进行了区分,重新定义了文化领域中政府主导文化事业、市场主导文化产业和人民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关系。第四章是坚持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思维,对触及底线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文化进行批判和抵制,并且落实二为方针增强文化活力。但在变革时代,老经验不灵、新经验不足,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社会思潮过程中收获了一些教训。进入1990年代以后,中共中央在以立为本的基调下,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工作方针,放弃了以往对意识形态进行刚性约束的办法,为如何处理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进入新世纪,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的挑战,胡锦涛提出要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在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更为主动地引领社会发展、推动共识形成。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理论建构新,本文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从文化体制改革探讨如何摆正政府、市场与人民的关系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探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繁荣发展的辩证统一,能够更好地涵盖文化自身发展以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更加全面论述文化发展道路的同时,更加突出理论重点。二是材料相对较新,得益于报刊电子化和材料的公开,文章大量利用了当时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其他报刊材料,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当时党内外的观点。三是研究视角新,本文吸收传播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从文化受众的角度分析文化背景,能够更充分地展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以进一步理解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意义。总的来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用更加全面、更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替了偏重于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中国共产党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两种效益”以及“两种属性”有了更加辩证统一的认识。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层面,中国共产党也探索出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化并存的基本思路,更加关注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冯润[4](2019)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江西省首批试点院校的调查》文中认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与实践发展迅速,到本世纪“质量”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主动对接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才能在社会进步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在“质量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先后历经了2004年和2008年两轮的评估,为高职院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15年教育部改变了原有评估的思路,确立了通过“诊断与改进”工作引导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管理思路,意欲建立新的职业教育质控模式。论文具体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明确本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趋势和成果,以及研究的方法、研究内容与思路。第二部分,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发展历程与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进展状况,且重点分析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发展趋势。第三部分,江西省在此背景下亦启动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首批试点的6所高职院校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访谈法,先后调查访谈了相关专家、高职院校负责人、高职院校教师以及高职院校学生,同时在江西一所试点院校“质保办”进行长达6个月的实习实践,参加旁听了省高职教学诊改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对江西试点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具体探索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以及访谈,得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效。第四部分,从理念层面、制度层面及管理层面三个方面对江西高职院校内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存在的困境进行了解剖分析。第五部分,对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建议,理念上现代质量文化的塑造,内容上五个层面“二链”打造、研发智能化诊改平台、彰显学校自主特色、将诊改与绩效考核挂钩,结果上落实诊改复核工作。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
黄颖[5](2019)在《大学协同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推广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原有的单纯以政府为主体的科技推广体系也随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发展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农业科技创新重要源头之一的农业大学,其农业科技推广的优势和潜能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严重浪费了农业大学的推广资源。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文件精神,各高校一直在探索建立农科教协同开展技术推广服务的有效路径,如何发挥大学与农技推广体系等主体的优势,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优势互补的农技推广协同服务新机制,成为构建新时代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南京农业大学历来重视农技推广工作,最早可追溯到一百年前学校前身中央大学植棉讲习会和金陵大学乌江试验推广区;2012年,南京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实现从“游击战到阵地战”、从单一学科到全产业链多学科交融、从走街串巷口口相授到移动互联的三大转变,科技服务能力大大增强。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大学协同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可能性以及实际效果,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文章运用了文献研究法研究农技推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背景,重点对我国农技推广的历程,并通过发放问卷,对泰州各乡镇100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个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以及南京农业大学50名农业技术推广教师进行调研。研究发现从年龄分布上看,目前我国的农技人员的年龄有偏大的情况,年轻的农技人员较少,存在脱节的情况。从学历分布上看,我国的农技人员的受教育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南京农业大学在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依然存在资金支持不足、基层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等问题。本文针对南京农业大学协同推广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协同推广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首先政府需要加强对协同推广的资金支持,利用多元化的资金渠道,满足高校在农技推广工作中的资金需求;其次,高校需要进一步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等特色活动提高包括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以及新型经营主体在内的农技推广基层主体的素养;然后,农技推广工作也需要有一个有效考核以及激励机制,通过不同的考核以及奖励模式的结合,能够调动起所有农技参加者的热情;最后,加强政府、科研所与大学协同开展农业科技推广,集聚各主体资源,充分了解各方面需求,开展协同合作,形成一个高效的组合体。
李娅菲[6](2019)在《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背景下,新技术、新产业的产生以及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都对一流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传统工程人才相比,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新时代呼唤着高校进行“新工科”建设。2017年以来,教育部先后探讨发布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被称为“新工科”三部曲,这为新工科的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山东省出台了《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提出山东省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定位为统领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要求高校实施“新工科优先发展计划”,为山东省十大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以省级层面为切入点,研究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问题,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目前山东省高校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解读了新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工程教育问题的存在和新需求的产生推动了新工科的出现。在分析了目前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并借鉴了江苏省、天津市代表高校的新工科建设的经验,最后依据前面的分析总结对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的未来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对山东省高校新工科未来发展路径建议。从育人理念方面提出工科教育应适应新经济发展、践行质量理念、注重工程伦理教育;从学科专业方面提出实施专业调整要为新兴产业服务、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建立专业质量评价;从项目探索方面提出要改进项目问题、增强项目师资建设;从产教融合方面提出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从组织变革方面提出推进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和探索未来技术学院等建议,为山东省高校未来的新工科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建议。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7](2018)在《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表彰2017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报》文中提出陕政办函[2018]58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激励和调动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按照《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省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对全省高等学校申报的2017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进行了评审、公示。经省政府同意,决定
谭晓玲[8](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二、高校基本建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基本建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
1.1 患者取药流程 |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
5 讨论 |
(2)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提出:转折与建构 |
0.2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道路相关理论的研究 |
0.3 研究创新之处 |
0.4 研究方法 |
0.5 概念界定 |
0.5.1 文化建设 |
0.5.2 文化发展道路 |
0.5.3 文化受众主体性 |
0.6 研究思路 |
第1章 目标、任务与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定位 |
1.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1.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提出与目标设定 |
1.1.2 1986 年“精神文明决议”指导思想的转变 |
1.1.3 “四有”的概念提出及其演变 |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精神文明的新定位 |
1.2.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1.2.3 “文化强国”的概念形成 |
1.3 文化的战略意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 |
1.3.1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
1.3.2 从服务于政治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1.3.3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发突出 |
1.3.4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
1.4 小结 |
第2章 现代性与民族性:当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2.1 批判封建主义与反思传统文化 |
2.1.1 批判封建主义是反思“文革”的必然 |
2.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评价 |
2.1.3 新启蒙主义思潮与传统文化危机 |
2.2 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 |
2.2.1 “思想政治斗争”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弘扬 |
2.2.2 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困 |
2.2.3 超越“精华”与“糟粕”二元划分 |
2.3 文化现代性的探索:从学习西方到中国气派 |
2.3.1 “西为中用”与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 |
2.3.2 “体”“用”相关: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由来 |
2.3.3 中国气派: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性探索 |
2.4 小结 |
第3章 政府、市场与人民:文化发展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
3.1 “政府办文化”与文化受众的矛盾与调试 |
3.1.1 政府包办下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思维定式 |
3.1.2 “以文补文”、“双轨制”:文化体制改革的尝试 |
3.1.3 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对文化受众主体性的忽视 |
3.2 重新认识人民与市场: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
3.2.1 重新认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意义 |
3.2.2 区分市场导向的文化产业与公益导向的文化事业 |
3.2.3 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统一:全面改革的展开 |
3.3 小结 |
第4章 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发展 |
4.1 改革开放初期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 |
4.1.1 “二为”方向的提出:文化与政治关系的新界定 |
4.1.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4.1.3 主体性觉醒及其应对的经验教训 |
4.2 主旋律与多样化: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新思路 |
4.2.1 重在建设,以立为本 |
4.2.2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
4.3 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意识形态工作与文化发展 |
4.3.1 信息技术革命与文化受众主体性的觉醒 |
4.3.2 网络文化建设与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
4.3.3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4.4 小结 |
结语: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与新时代的新发展 |
参考文献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4)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江西省首批试点院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1.2.1 基本概念 |
1.2.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
2.1 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发展历程回顾 |
2.2 全国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
2.2.1 全国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发展脉络 |
2.2.2 全国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推进情况 |
2.3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分析 |
2.3.1 评估目的自主化 |
2.3.2 评估内容特色化 |
2.3.3 评估主体多元化 |
2.3.4 评估方法简便化 |
2.3.5 评估结论去等级化 |
第3章 江西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
3.1 江西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基本探索 |
3.1.1 江西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推进方略 |
3.1.2 江西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实施情况 |
3.2 江西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具体实践--以A职业院校为例 |
3.2.1 A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的进展情况 |
3.2.2 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
3.2.3 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 |
3.3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成效 |
3.3.1 诊改理念深入人心 |
3.3.2 组织机构健全 |
3.3.3 项目立项与诊改相结合 |
3.3.4 信息化数据平台初步建立 |
第4章 江西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困境 |
4.1 理念层面 |
4.1.1 忽视管理理念的转变 |
4.1.2 评估情结严重 |
4.2 制度层面 |
4.2.1 传统体制的束缚 |
4.2.2 目标与标准不明确 |
4.3 管理层面 |
4.3.1 诊改人才队伍的缺乏 |
4.3.2 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滞后 |
第5章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优化策略 |
5.1 树立现代质量文化 |
5.2 打造五个层面“二链” |
5.3 研发智能化诊改平台 |
5.4 诊改与绩效考核挂钩 |
5.5 彰显学校自身特色 |
5.6 落实诊改复核工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 B校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 C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D学生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大学协同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四、相关概念概述 |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六、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 |
一、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二、大学农业科技推广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沿革 |
三、主要大学农业科技推广实践 |
第三章 南京农业大学协同开展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
一、南京农业大学协同推广模式与实践 |
二、协同推广模式 |
三、协同推广取得的成效 |
第四章 南京农业大学协同推广调查分析 |
一、南京农业大学协同推广调查基本情况 |
二、南京农业大学协同推广调查 |
三、当前模式之下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重大协同推广计划试点蔬菜项目案例分析 |
一、实施思路 |
二、目标任务 |
三、实施成效 |
四、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建议 |
一、加强对协同推广的资金支持 |
二、提高协同人员的素养 |
三、完善考核激励制度建设 |
四、加强政府、科研院所与大学协同开展农业科技推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工程教育相关文献概述 |
1.2.2 关于新工科的相关文献概述 |
1.2.3 关于山东高校工科教育的相关文献概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工程教育 |
2.1.2 工科 |
2.1.3 新工科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东省高校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
3.1 山东省高校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3.1.1 人才供给有偏差 |
3.1.2 人才培养质量需提高 |
3.1.3 产学研合作效率低 |
3.1.4 工科高校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 |
3.2 山东省高校工程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2.1 未来就业市场改变巨大 |
3.2.2 新经济的迅速发展 |
3.2.3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
3.2.4 人工智能企业的增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 |
4.1 我国新工科建设的实践行动 |
4.1.1 2017年新工科三大行动 |
4.1.2 2018年新工科两大行动 |
4.2 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布局 |
4.2.1 专业布局 |
4.2.2 项目布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其他省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经验借鉴 |
5.1 天津市代表性高校新工科建设实践 |
5.1.1 天津大学—“天大行动六问” |
5.1.2 天津科技大学—“一体化实践教学” |
5.2 江苏省代表性高校新工科建设实践 |
5.2.1 江苏理工学院—“顶天立地”培养“新工科”人才 |
5.2.2 南京理工大学—“多元多样”模式 |
5.3 代表性高校新工科建设的经验借鉴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的未来发展路径 |
6.1 创新育人理念 |
6.1.1 教育适应新经济发展 |
6.1.2 践行教育质量理念 |
6.1.3 重视工程伦理教育 |
6.2 实施专业调整 |
6.2.1 为新兴产业服务 |
6.2.2 加强专业的交叉融合 |
6.2.3 建立专业质量评价 |
6.3 促进项目改进 |
6.3.1 改进项目问题 |
6.3.2 加强项目师资建设 |
6.4 加强产教融合 |
6.4.1 加强产学研合作 |
6.4.2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
6.5 推动组织变革 |
6.5.1 推进建设现代产业学院 |
6.5.2 探索建设未来技术学院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一、组织机构 |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
(四) 课题组 |
二、运行机制 |
(一) 项目建设 |
(二) 基地建设 |
(三) 团队建设 |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
(二) 工程成果丰硕 |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
(一) 经典着作编译 |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一) 建设概况 |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
一、总体部署 |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
(一) 基础理论教材 |
(二) 重点学科教材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
(四) 其他重点教材 |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
一、学术交流 |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
二、人才培养 |
(一) 开展国情调研 |
(二) 进行国外考察 |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
一、理论读物 |
(一) 学习读本 |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
(一) 报刊 |
(二) 电视 |
(三) 网络 |
(四) 微式宣传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
(一) 扩大宣传范围 |
(二) 丰富宣传形式 |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
(一) “四大平台”建设 |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
(一) 健全学科体系 |
(二) 完善教材体系 |
(三) 构建人才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高校基本建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D]. 谢春涛. 中国人民大学, 2021(12)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江西省首批试点院校的调查[D]. 冯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2)
- [5]大学协同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D]. 黄颖.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研究[D]. 李娅菲. 山东财经大学, 2019(07)
- [7]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表彰2017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报[J].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8(10)
- [8]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