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昆铁路(云南段)沿线区域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刘梦云[1](2020)在《云南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及其旅游展示研究》文中指出峡谷是在地壳上升和水流下切相互协调运作时生成的一种重要的地貌形态,记载了地球表面的演化与变迁,涉及了岩石、水文、生物、断裂构造、地质运功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和原理,科学研究价值极大。同时,峡谷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在传播科学文化和展示科学内涵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云南省峡谷数量庞大,受到研究方法和手段限制,已有研究主要是单条峡谷甚至峡谷段的工作,对云南省峡谷以及峡谷景观的分布和区划也尚未有定论,难以为省级及大范围峡谷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现今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和免费遥感资料的便捷获取,为获取大尺度范围的数据和批量处理数据提供了可行、快捷的手段。本文利用Arcgis、Google earth软件对整个云南省的峡谷数据进行提取,从宏观角度探讨了云南省峡谷的分布特征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有科学价值的峡谷景观进行遴选,并对相应峡谷景观科学价值的展示方式进行探究。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依据峡谷的叙述性定义和研究资料,厘定了提取峡谷的定量指标:峡谷的坡度条件是大于25°;峡谷的切割深度应大于30米;峡谷的长度取决于峡谷深、陡特征的有无,提取时需叠加上坡度图和切割深度图来进行辅助判断,结合云南省现有的峡谷宽度资料与信息,确定谷底的宽度不超过2千米。(2)共提取云南峡谷49036段峡谷,其特征表现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分布走向与河流走向基本一致,东部以南北走向为主,西部以北西向为主,多呈羽翼状;峡谷平均长度达2.5km,最长达300km;超过一半的峡谷都分布在1000-2000米的海拔范围内;75%的峡谷为浅度切割峡谷且坡度在25°—35°之间。(3)确定了大地构造、峡谷聚集特征、切割深度和地貌差异的区划原则,将峡谷划分成不同的景观单元。包括三个一级分区:云南高原峡谷区、横断山脉北段高山极高山峡谷区和横断山脉南段低山中山峡谷区。10个二级分区:滇中红层峡谷区、滇中湖盆峡谷区、滇东北高山峡谷区、滇东喀斯特高原峡谷区、南盘江流域峡谷区、滇东南喀斯特低山峡谷区、滇西中低山宽谷区、滇西南中低山峡谷区、无量山山原峡谷区和哀牢山中山峡谷区。4个三级分区:金沙江中段轻中切割峡谷区、礼社江中切割峡谷区、北部高山中深切割峡谷区和南部陷落轻中切割峡谷区。(4)云南省峡谷的分布规律:峡谷集中分布在云南的西部和北部,1000-2000米的海拔处峡谷(本文中峡谷分布的海拔层面是指峡谷的谷顶分布的海拔,下同)分布范围最广,5000米以上峡谷分布占比仅为0.01%;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峡谷分布具有差异性,有的呈环形分布,有的沿构造单元交界处分布;峡谷分布的走向与断裂带和河流走向基本一致;分布岩石以砂岩、灰岩、白云岩、泥岩、局部夹玄武岩等沉积岩类为主。(5)云南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开发仍有很大空间,同时在已开发的过程中存在旅游品牌建设定位不准、缺乏规划、营销手段不足、展示方式单一、缺乏文化内涵等问题。(6)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包括自然景观科学价值和人文景观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部分峡谷是云贵高原隆升的典型证据;(2)峡谷外部所呈现出来的形态、构造遗迹和内部蕴含的化石、生物遗迹展示了独特而复杂的构造运动和地质环境演变过程;(3)为物种迁移和人类活动提供“通道-阻隔”作用,促进了人类文化交流与,保留了文化的传统性,也杜绝了传染病的传播;(4)是形成云南地质景观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关键地理单元;(5)存封了众多珍贵的区域环境演化及人类活动遗迹;(6)也保留了众多举世罕见的旅游地质资源。(7)根据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文化内涵、民族风俗、空间聚集性和区位条件几个标准对云南峡谷景观进行遴选,选出8个符合要求峡谷景观区,即关河峡谷景观区、牛栏江断裂带峡谷景观区、普渡河-小江断裂带峡谷景观区、永胜-大姚红层峡谷景观区、南盘江峡谷景观区、“三江并流”峡谷景观区、南汀河断裂峡谷景观区和元江峡谷景观区。并提出了每个峡谷景观区的科学价值和展示方式。(8)在进行峡谷景观科学价值展示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旅游典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展示峡谷景观科学价值和科学内涵为主,突出地域特色,避免抄袭和雷同,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注重与周边景区和旅游资源的组合,丰富景区旅游类型和价值;重视旅游设施建设及提高游客旅游体验;峡谷景区安全措施、消防设施等要配备齐全,注意防范滑坡等地质灾害,保障游客的安全。
邱铁鑫[2](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梁龙炼[3](2019)在《贵州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认为人们的历史活动促成了威宁古道的形成,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威宁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为多条古驿道的中转节点,且是人类历史上的民族迁徙走廊;既是西南地区的经济往来通道,也是区域民族间的兵家必争之地。本文在田野调查、史料收集的基础上,首次从威宁古道的历史脉络、线路分布、资源特征等展开系统的研究,并结合当前“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及全域旅游等国家战略对威宁古道的旅游开发进行论述、提出建议。研究表明,威宁古道所蕴含的资源有着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威宁古道具有集自然与人文资源于一体的特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观赏、科学考察和社会等价值,因此有着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在我国深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威宁古道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有着资源转化的潜力,从当前的旅游市场需求、政策导向和威宁古道的区位条件来看,开发威宁古道旅游有助于提高威宁古道旅游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城镇化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扩建,使得人们的怀旧情感越演越烈,旅行上喜欢清静自然,“返璞归真”的复古潮流渐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面对新的旅游市场需求,本研究旨在整合威宁古道上的旅游资源,挖掘威宁古道的文化内涵,以及威宁地方的民风民俗,在明确旅游开发的理念及原则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威宁古道旅游的开发思路;并对威宁古道旅游的开发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
尹倩倩[4](2019)在《低碳导向下的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和温室效应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寻求更加低碳生态环保的发展模式成为全球亟需探索的课题。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中国,以低碳为导向的规划研究尤为重要。而现有的低碳县域建设与规划理论体系尚未健全,低碳导向下对贫困山区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的研究更为缺乏。盐津县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地形条件,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较其他平原地区更加需要加大生态低碳的规划建设引导。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整理分析,以及对盐津县域碳排放和碳吸收分析测评,从低碳的角度对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进行研究,并试图探索具有实用性的低碳县域镇村居民点发展路径与策略。本研究在盐津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与工业园区规划的分析评价基础上,并通过交通等时线的测算,确立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空间模式,然后通过低碳生态区的划定与县域镇村居民点中心体系的低碳发展研究,划定低碳空间职能与低碳分区,将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的低碳发展划分为县域低碳城镇建设区、近郊新型低碳发展中心区、中郊创新低碳农业发展区与远郊优化低碳生态保护区四级分区,并分别从职能定位、空间划定、空间结构、低碳布局模式、规划管理等多个角度确定各分区内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的低碳发展路径。
翟丽君[5](2017)在《都香高速公路六盘水至威宁(黔滇界)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都香高速公路六盘水至威宁(黔滇界)段位于贵州省西部,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联络线G7611都匀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昭通至安龙高速公路的组成路段。项目区是国家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区,煤炭等矿产资源赋存区,沿线集特殊地形地质条件——喀斯特地貌、高海拔凝冻气候、水文条件复杂、文物、景区分布密集、生态环境优良等特点,综合了社会、经济、地质、环境等众多影响因素,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提出了重大挑战。本文根据都香高速公路六盘水至威宁(黔滇界)段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具体根据项目在国家及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情况,对研究区域的经济社会、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资料进行了详尽的整理和分析预测;在交通量及OD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把握区域交通分布构成特点,采用“四阶段法”科学合理预测项目的交通需求;根据项目功能及交通量预测结果,综合论证项目的技术标准;针对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质条件及特殊的气候,对路线方案从技术指标、行车安全、工程规模、交通吸引、工程地质、环境保护等多角度进行深层次的综合比选论证,推荐的路线方案能够在保障行车安全的基础上降低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且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拟定的推荐方案进行投资估算、经济评价、环境影响分析、土地利用评价、节能分析、社会评价、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从社会、经济、技术等多角度综合分析论证推荐方案合理、可行。可行性研究工作将为项目的顺利实施莫定坚实的基础,研究过程中综合特殊地形、地质条件及特殊凝冻气候对路线方案比选的过程和结论,将成为贵州省及我国西南部地区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的示范性工程。
陈兆俭[6](2011)在《滇越铁路(云南段)近代站房建筑保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滇越铁路是云南通往东南亚的唯一国际铁路,也是民族间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它的修建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一百余年来,给云南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在滇越铁路沿线的众多遗迹中,有的已经消亡,有的已经遭到人为的破坏,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正在慢慢消失。但当年修建的站房建筑还留有一部分,这些近代站房建筑是中西方建筑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的结果,有的是西方建筑的异地重构,有的是传统建筑的西化,这条具有外来文化共性的建筑走廊承载着这一区域的建筑文化变迁史。本文从滇越铁路沿线近代站房建筑的分布情况入手,通过现场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研究滇越铁路云南段的主线:昆明——河口,同时也研究支线——个碧石铁路:个旧——鸡街、碧色寨——石屏。以主线研究为主,以支线研究为辅,从整体上对现存的站房建筑进行系统研究,并以碧色寨、西庄、鸡街三个个案进行实例分析,之后,结合今后其它近代站房建筑保护实际,作者提出针对滇越铁路近代站房建筑的具体保育策略,以便今后对沿线站房建筑的保育研究进行探索。
肖桂蓉[7](2011)在《铁路线下工程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法探讨》文中提出铁路建设工程分线上工程和线下工程。其中线下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过程中会对大气、土壤、水体等环境要素产生重要影响,而施工期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水平也将直接影响到沿线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所以,要建设生态环保型铁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好铁路建设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做好铁路线下工程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展开研究。在大量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大量的铁路线下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程实例,从工程管理的角度,从组织、管理、技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要做好铁路线下工程施工期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应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强化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意识和加强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全过程控制的探讨。阐述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使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有法可依,.同时应加强宣传教育,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充分重视全过程控制。2.设立简明、高效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制定严密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体系的探讨。结合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程的特点,如何确定合理组织结构形式和明确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职责。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应充分体现相应的组织措施、制度措施、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3.制订完备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制度的探讨。为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重点探讨了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三同时”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专项监理制度,专用资金保障制度,规划计划制度,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制度,目标责任制度,环境监测制度,检查制度,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考核奖惩制度等内容。4.铁路线下工程所包含的路基、桥涵、隧道施工时的各种污染防治的针对性具体技术措施的探讨。针对施工的各个阶段和工程内容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技术措施研究。针对每个部分,尽量结合相关的实例进行,突出研究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以期为铁路工程建设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王映雪[8](2009)在《西南生态脆弱区域农村城镇化的生态效应和调控对策研究—以云南昭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西南生态脆弱区域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城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农村城镇化也存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通过分析云南昭通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生态增殖效应和胁迫效应,提出相应的生态调控对策,为生态脆弱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探寻更为切实的规划思路。
范玉洁[9](2008)在《滇越铁路滇段沿线车站区域景观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滇越铁路从1903年由法国筹资修建到1910年通车耗时7年,该铁路全长850公里,云南境内有466公里,至今仍在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是全世界唯一一条仍在使用的米轨铁路。一百多年来,这条铁路给云南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各个社会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滇越铁路云南境内,现今还遗存着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车站及车站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城镇,如蒙自、建水、开远、石屏、个旧等,显现着丰厚的景观特色。滇越铁路沿线车站景观是云南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支系,也是云南整个民族人居环境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东南亚文化、云南本土文化和内地文化在此地相互交融,和谐共存,尤其是滇越铁路带来的法式文化,在当地显现出极强的外域色彩。由于种种原因,这条铁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之后,已经与云南省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同时,在滇越铁路沿线的众多遗迹中,有的已消亡于自然力的作用,有的受到了人为的破坏,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正在慢慢消逝。该铁路大部分集中在红河州境内,是联系红河州大多数区域的纽带。红河州虽然是云南重要的旅游地区,但是其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零散,缺乏各区域相互间文化系接,没有以独特、统一的整体文化风情形式赢得海内外很高的知名度。本文通过对该铁路云南境内沿线的车站区域性景观进行研究以达到对其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目的,力图对红河州整体开发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为云南成为旅游大省和民族文化大省服务。本文从景观系统的角度对滇越铁路滇段车站进行景观分析;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重点对车站建筑、铁路社区建筑进行建筑美学和建筑文化分析;对滇越铁路车站周边区域进行历史性、文化性探索分析,从而对滇越铁路滇段沿线车站区域历史文化保护、车站新形象建设、周边小城镇建设和滇越铁路滇段旅游资源开发的探索性研究提出系统性的意见。
王丽[10](2007)在《我国西南地区铁路建设环境保护研究》文中提出大力开展铁路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但铁路建设活动必将对西南地区的环境,特别是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和破坏,甚至会给原本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新的灾难。本文通过分析铁路建设的选线期、施工期和运营期三个不同阶段的环境影响,指出铁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改变地貌、占用土地、破坏植被、影响水环境等,运营期对原生生态的线性切割、影响野生动植物生境、废物排放对自然环境影响等。铁路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施工阶段施工扰民、对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的不良影响,运营阶段“三废”的排放对外部环境的影响、电力机车的电磁污染、噪声扰民等。针对铁路建设的环境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不同的防护措施,并结合大理丽江铁路、内昆铁路、青藏铁路等具体实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对工程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和建议。
二、内昆铁路(云南段)沿线区域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昆铁路(云南段)沿线区域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及其旅游展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云南峡谷数据的提取 |
2.1 峡谷数据的提取 |
2.1.1 基础数据来源 |
2.1.2 SRTM DEM数据预处理 |
2.1.3 峡谷数据的提取方法及过程 |
2.2 数据提取结果 |
第3章 云南峡谷景观的分布特征与区划研究 |
3.1 云南峡谷的分布特征 |
3.1.1 空间分布特征 |
3.1.2 峡谷的长度分布特征 |
3.1.3 峡谷的海拔分布特征 |
3.1.4 峡谷切割深度的分布特征 |
3.1.5 峡谷坡度的分布特征 |
3.2 峡谷景观的区划 |
3.2.1 区划原则 |
3.2.2 区划结果 |
第4章 云南峡谷景观发育的地学基础 |
4.1 峡谷发育与大地构造的关系 |
4.2 峡谷发育与断裂活动的关系 |
4.3 峡谷发育与岩石的关系 |
4.4 峡谷发育与海拔地势的关系 |
4.5 峡谷发育与水系的关系 |
第5章 云南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研究 |
5.1 部分峡谷是揭示云贵高原隆升的典型证据 |
5.2 展示了独特而复杂的构造运动和地质环境演变过程 |
5.3 为物种迁移及人类活动提供了特殊的“通道-阻隔”作用 |
5.4 是形成云南地质景观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关键地理单元 |
5.5 存封了众多珍贵的区域环境演化及人类活动形迹 |
5.6 保留了众多举世罕见的旅游地质资源 |
第6章 云南峡谷景观的开发现状 |
6.1 云南峡谷景观的开发现状 |
6.2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6.2.1 旅游品牌建设存在定位不准、缺乏规划、营销手段不足等问题 |
6.2.2 峡谷旅游资源丰富,但展示方式较为单一 |
6.2.3 文化传播作用较弱,缺乏文化内涵 |
6.2.4 缺乏与周边景区和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 |
6.2.5 其他问题 |
第7章 云南峡谷景观科学价值的旅游展示研究 |
7.1 峡谷景观遴选 |
7.1.1 遴选标准 |
7.1.2 遴选结果 |
7.2 峡谷景观科学价值的展示方式 |
7.2.1 展示原则 |
7.2.2 展示方式 |
7.2.3 建议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2)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3)贵州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进展 |
一、古道相关研究 |
二、古道旅游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古道 |
二、古道旅游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文化资本理论 |
二、基质—斑块—廊道理论 |
三、全域旅游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威宁古道概述及其旅游资源价值 |
第一节 威宁古道概述 |
一、五尺道 |
二、石门道 |
三、奢香驿道 |
第二节 威宁古道的文化内涵 |
一、多条古驿道的中转节点 |
二、人类历史上的民族迁徙走廊 |
三、西南地区的经济往来通道 |
四、区域民族间的兵家必争之地 |
第三节 威宁古道的旅游资源价值 |
一、威宁古道旅游资源的类型 |
二、威宁古道旅游资源的特征 |
三、威宁古道旅游资源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条件及困境 |
第一节 威宁古道的保存现状 |
一、观音崖驿道 |
二、四堡驿道 |
三、头塘驿道 |
第二节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条件 |
一、市场需求 |
二、政策保障 |
三、区位优势 |
第三节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困境 |
一、线路分布广泛,行政管理困难 |
二、思想认识不足,保护与开发矛盾冲突 |
三、资源分布不均,景观破碎化严重 |
四、民族成分多样,社区人际关系复杂 |
五、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筹集困难 |
六、长期缺乏关注,品牌知名度较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思路及对策 |
第一节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理念与原则 |
一、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理念 |
二、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原则 |
第二节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思路 |
一、构建威宁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空间 |
二、划分威宁古道旅游功能区域 |
三、设计威宁古道旅游主题形象 |
四、打造威宁古道文化休闲旅游产品 |
第三节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对策 |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管理效率 |
二、鼓励公众参与,促进旅游合作 |
三、依托科学技术,构建文化景观 |
四、推进文旅融合,创新产品供给 |
五、整合资金资源,强化要素保障 |
六、实施系统营销,塑造品牌形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低碳导向下的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背景 |
1.1.2 低碳发展现实 |
1.1.3 县域研究欠缺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径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径 |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 |
1.5.1 相关概念辨析 |
1.5.2 国外研究综述 |
1.5.3 国内研究综述 |
1.5.4 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 |
1.5.5 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盐津县域低碳发展现状分析 |
2.1 盐津县域总体发展分析 |
2.1.1 区位交通条件 |
2.1.2 自然资源条件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2 盐津镇村居民点发展分析 |
2.2.1 镇村用地基本情况 |
2.2.2 镇村土地利用特征 |
2.3 盐津镇村居民点空间分布 |
2.3.1 镇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概况 |
2.3.2 镇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 |
2.3.3 镇村居民点空间发展困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盐津县域碳系统分析测评 |
3.1 盐津县碳系统组成分析 |
3.1.1 碳系统组成 |
3.1.2 盐津县碳系统概况 |
3.2 盐津县域碳系统定性分析 |
3.2.1 碳源定性分析 |
3.2.2 碳汇定性分析 |
3.3 盐津县域碳系统定量测算 |
3.3.1 县域总碳源定量测算 |
3.3.2 县域建设用地碳源定量测算 |
3.3.3 县域碳汇空间格局定量测算 |
3.4 盐津县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3.4.1 自然灾害造成的资源浪费与再建设引发的碳排放增大 |
3.4.2 居民点布局集约性不足 |
3.4.3 县域建设用地结构的不合理 |
3.4.4 交通用地布局不合理 |
3.4.5 工业用地碳排放量较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碳县域布局规划策略研究 |
4.1 居民点布局与低碳融合的思考 |
4.1.1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反思 |
4.1.2 传统县域镇村体系与低碳规划的反思 |
4.1.3 传统居民点布局的反思 |
4.1.4 道路交通规划的低碳思考 |
4.1.5 土地利用的低碳融合思考 |
4.2 低碳镇村居民点布局与空间重构模式研究 |
4.2.1 研究思路 |
4.2.2 分类引导 |
4.2.3 管理措施 |
4.2.4 空间重构内容 |
4.3 县域镇村居民点低碳搬迁撤并可行性研究 |
4.3.1 镇村居民搬迁撤并意义 |
4.3.2 镇村居民搬迁撤并模式 |
4.3.3 镇村居民搬迁撤并动力 |
4.3.4 镇村居民搬迁撤并方式 |
4.4 盐津县域低碳规划策略延伸与补充 |
4.4.1 防震减灾保护策略 |
4.4.2 再生资源回收策略 |
4.4.3 土地利用低碳策略 |
4.4.4 建筑布局低碳策略 |
4.4.5 滨河整治低碳策略延伸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低碳实践探索 |
5.1 盐津县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方式 |
5.1.1 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思路 |
5.1.2 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
5.1.3 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与工业园区规划 |
5.1.4 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与道路交通规划 |
5.2 |
5.2.1 中心村设置 |
5.2.2 低碳中心功能定位 |
5.2.3 中心村的评价指标 |
5.2.4 低碳中心村的确定 |
5.3 盐津县镇村居民点低碳分区与低碳布局模式研究 |
5.3.1 县域低碳分区的划定 |
5.3.2 低碳城镇建设区 |
5.3.3 “近郊”新型低碳发展中心区 |
5.3.4 “中郊”创新低碳农业发展区 |
5.3.5 “远郊”优化低碳生态保护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迈向低碳的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 |
6.1 低碳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原则与方法 |
6.2 宏观战略的低碳转型 |
6.3 中观层面的分析测评 |
6.3.1 生态系统的低碳模式 |
6.3.2 县域碳系统的测评方式 |
6.4 微观策略的优化布局 |
6.4.1 低碳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与空间模式策略 |
6.4.2 低碳对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的引导方式 |
6.5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图片索引 |
附录C:表格索引 |
附录D:盐津县各乡镇基本信息统计表 |
附录E:盐津县域低碳城镇建设区镇村居民点布局明细表 |
附录F:盐津县近郊新型低碳发展中心镇村居民点布局明细表 |
附录G:盐津中郊创新低碳农业发展区镇村居民点布局明细表 |
附录H:盐津远郊优化低碳生态保护区镇村居民点布局明细表 |
附录I:盐津县地质灾害分布图 |
附录J:盐津县转型升级前煤矿分布图 |
附录K:盐津县镇村居民点低碳中心村划定图 |
(5)都香高速公路六盘水至威宁(黔滇界)段工程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可行性研究 |
1.1.1 可行性研究概述 |
1.1.2 可行性研究内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背景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项目影响区经济社会与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
2.1 项目区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 |
2.1.1 社会经济现状 |
2.1.2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2.2 项目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 |
2.2.1 交通运输现状 |
2.2.2 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
2.3 区域相关道路技术分析 |
2.4 项目建设必要性 |
第三章 交通量预测和技术标准 |
3.1 交通调查与分析 |
3.1.1 交通调查 |
3.1.2 交通小区 |
3.1.3 交通资料分析 |
3.2 交通量预测 |
3.2.1 预测方法 |
3.2.2 预测特征年的确定 |
3.2.3 特征年路网 |
3.2.4 旅游交通量及其他运输方式转移交通量预测 |
3.2.5 特征年交通出行分析 |
3.2.6 预测交通量结果 |
3.3 技术标准拟定 |
3.3.1 公路等级 |
3.3.2 设计速度的确定 |
3.3.3 车道数论证 |
3.3.4 路基宽度的确定 |
3.3.5 技术标准的选定 |
第四章 建设方案及工程规模 |
4.1 建设条件 |
4.1.1 沿线自然条件 |
4.1.2 工程地质条件 |
4.1.3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
4.1.4 制约建设方案的其他主要因素 |
4.2 建设方案 |
4.2.1 都香高速主线路线方案 |
4.2.2 都香高速六盘水西联络线路线方案 |
4.3 工程规模 |
4.3.1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
4.3.2 建设规模 |
第五章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
5.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5.1.1 编制依据 |
5.1.2 投资估算 |
5.1.3 资金筹措 |
5.2 经济评价 |
5.2.1 国民经济评价 |
5.2.2 财务评价 |
第六章 用地、节能、环境、社会、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及评价 |
6.1 土地利用评价 |
6.1.1 用地规模 |
6.1.2 土地利用评价 |
6.2 节能分析 |
6.2.1 建设期耗能分析 |
6.2.2 运营期耗能分析 |
6.2.3 运营期节能分析 |
6.3 环境影响分析 |
6.4 社会评价 |
6.5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滇越铁路(云南段)近代站房建筑保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保育的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滇越铁路 |
2.1.2 云南段 |
2.1.3 近代 |
2.1.4 历史建筑 |
2.1.5 站房建筑 |
2.1.6 建筑保育 |
2.1.7 研究 |
2.2 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理论 |
2.2.1 国际历史建筑保护理论的发展 |
2.2.2 国内历史建筑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
2.2.3 "建筑保护"到"建筑保育"的转变 |
2.3 建筑保育的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滇越铁路概况及沿线站房建筑 |
3.1 滇越铁路的历史 |
3.1.1 滇越铁路的范围界定 |
3.1.2 滇越铁路(昆河铁路)概况 |
3.1.3 个碧石铁路概况 |
3.2 滇越铁路的修建对云南的影响 |
3.2.1 对云南近代建筑的影响 |
3.2.2 对云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
3.3 滇越铁路沿线的站房建筑 |
3.3.1 滇越铁路的车站设置 |
3.3.2 近代站房建筑特征 |
3.3.3 近代站房建筑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滇越铁路近代站房建筑保育实例研究 |
4.1 实例一:碧色寨—偏重历史文化价值的保育研究 |
4.1.1 碧色寨概况 |
4.1.2 站房建筑保育方式 |
4.2 实例二:西庄—满足城市新功能要求的保育研究 |
4.2.1 西庄概况 |
4.2.2 站房建筑保育方式 |
4.3 实例三:鸡街—针对原有建筑自身潜力再利用的保育研究 |
4.3.1 鸡街概况 |
4.3.2 站房建筑保育方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滇越铁路近代站房建筑保育策略 |
5.1 站房建筑的保育原则 |
5.1.1 整体性原则 |
5.1.2 真实性原则 |
5.1.3 再生性原则 |
5.1.4 "合而不同"原则 |
5.1.5 分段分时原则 |
5.2 站房建筑的保育方法 |
5.2.1 站房建筑之保存 |
5.2.2 站房建筑之再利用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论文图表目录 |
(7)铁路线下工程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产生的背景 |
1.2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强化环水保意识和过程控制的探讨 |
2.1 强化环水保意识 |
2.1.1 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
2.1.2 树立环水保理念 |
2.2 环水保工作的全过程控制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铁路环水保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探讨 |
3.1 组织的基本知识 |
3.1.1 组织的基本原理 |
3.1.2 组织结构设计 |
3.2 环水保组织机构的建立 |
3.2.1 确定环水保组织结构形式和明确环水保职责 |
3.2.2 环水保人员配备 |
3.3 环水保组织管理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铁路环水保各项管理制度的探讨 |
4.1 三同时制度 |
4.2 合同管理制度 |
4.3 环水保专项监理制度 |
4.4 专用资金保障制度 |
4.5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规划计划制度 |
4.6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方案的编制审批制度 |
4.7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度 |
4.8 施工环境监测制度 |
4.9 环境保护检查制度 |
4.10 环保考核奖惩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铁路线下工程施工期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的探讨 |
5.1 各种污染防治一般技术措施探讨 |
5.1.1 水污染防治 |
5.1.2 大气污染防治 |
5.1.3 噪声污染的防治 |
5.1.4 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 |
5.1.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5.2 施工准备时的环水保措施探讨 |
5.3 材料采购,强化环境保护措施探讨 |
5.4 路基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实施技术措施的探讨 |
5.5 隧道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实施技术措施的探讨 |
5.6 桥涵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实施技术措施的探讨 |
5.7 临时工程环水保技术措施的探讨 |
5.7.1 便道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
5.7.2 便桥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
5.7.3 拌合站环境保护措施 |
5.7.4 临时钢筋加工场地环境保护措施 |
5.7.5 取(弃)土(渣)场环境保护措施 |
5.7.6 施工营地环境保护措施 |
5.8 加大环保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8)西南生态脆弱区域农村城镇化的生态效应和调控对策研究—以云南昭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昭通地区概况 |
(1) 生态环境脆弱, 自然灾害频繁。 |
(2) 人口多, 密度大, 人地矛盾突出。 |
(3) 贫困程度深, 贫困面大。 |
(4) 自然资源丰富, 开发难度大。 |
2 生态脆弱区域农村城镇化的生态增殖效应 |
(1) 卸载生态脆弱区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缓解紧张的人地矛盾。 |
(2) 促进传统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资源高效合理利用。 |
(3) 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 |
3 生态脆弱区域农村城镇化的生态胁迫效应 |
4 生态脆弱区域农村城镇化的生态调控对策 |
(1) 结合生态功能区划, 合理布局城镇。 |
(2) 依托优势资源, 对生态经济建设进行科学定位。 |
(3)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制度, 优化城镇投资和从业环境。 |
(4) 科学规划和设计城镇,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
5 结语 |
(9)滇越铁路滇段沿线车站区域景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铁路交通性景观的相关内容 |
2.1 景观 |
2.2 交通性景观 |
2.2.1 常见的交通性景观 |
2.2.2 交通性景观的特性 |
2.3 铁路交通性景观 |
2.3.1 铁路交通性景观的发展概述 |
2.3.2 铁路交通性景观的包含内容 |
第三章 滇越铁路滇段沿线车站区域景观要素 |
3.1 滇越铁路车站区域系统 |
3.2 线路要素 |
3.3 车站区域建筑 |
3.3.1 主要建筑特征 |
3.3.2 特色建筑实例 |
3.4 附属设施 |
3.4.1 整备设备 |
3.4.2 给水设施 |
3.4.3 公共服务设施 |
3.5 车站周边绿化 |
3.6 其他景观要素 |
第四章 滇越铁路滇段沿线车站区域景观特征分析 |
4.1 建筑形制评析 |
4.1.1 站房立面形制 |
4.1.2 屋顶形制 |
4.1.3 隅石形制 |
4.1.4 窗形制 |
4.1.5 门形制 |
4.2 建筑构件评析 |
4.2.1 屋面檐撑 |
4.2.2 屋顶望板和博风板 |
4.2.3 栏杆 |
4.3 装饰与工艺 |
4.3.1 色彩特征 |
4.3.2 石作工艺 |
4.3.3 其它 |
第五章 滇越铁路滇段沿线车站区域景观的文化特性 |
5.1 滇越铁路滇段沿线车站区域景观文化的产生背景 |
5.1.1 滇越铁路的历史 |
5.1.2 滇越铁路对云南交通和经济的影响 |
5.1.3 云南文化的总体意象 |
5.2 滇越铁路滇段沿线车站区域景观显现的文化多元性 |
5.2.1 西方文化、东南亚文化、中原文化、云南本土文化的共生 |
5.2.2 东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 |
第六章 滇越铁路滇段沿线车站区域景观再利用及开发 |
6.1 车站整体景观保护与再生 |
6.1.1 历史性建筑保护与利用 |
6.1.2 特色性车站景观设计 |
6.2 滇越铁路旅游资源开发 |
6.2.1 滇越铁路旅游资源评价 |
6.2.2 铁路旅游资源与沿线整体旅游资源的系接 |
6.2.3 滇越铁路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
6.3 滇越铁路沿线特色小城镇建设 |
6.3.1 滇越铁路沿线特色小城镇景观意象 |
6.3.2 打造滇越铁路沿线特色小城镇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滇越铁路与泛亚铁路 |
7.3 对滇越铁路申遗的探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论文附图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我国西南地区铁路建设环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西南地区铁路建设的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背景 |
1.1.1 西部大开发背景 |
1.1.2 铁路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性 |
1.2 我国西南地区铁路建设的环境保护研究的重要性 |
1.2.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1.2.2 铁路建设的环境问题 |
1.3 铁路建设的环境保护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铁路建设的环境保护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铁路建设的环境保护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我国西南地区的环境背景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自然环境的特点 |
2.1.2 资源 |
2.2 社会环境概况 |
2.3 西南地区铁路运输现状及其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铁路建设对西南地区环境的影响研究 |
3.1 选线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
3.1.1 选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1.2 选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
3.1.3 选线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
3.2 施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
3.2.1 铁路施工对生态的影响 |
3.2.2 铁路施工对地质灾害和水土保持的影响 |
3.2.3 铁路施工的污染物排放影响 |
3.2.4 铁路施工的景观影响 |
3.3 运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
3.3.1 线性切割对动物迁移的影响 |
3.3.2 铁路运营的污染物排放影响 |
3.3.3 电磁污染 |
3.3.4 线路运营对资源能源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西部铁路建设环境保护措施和实例研究 |
4.1 选线阶段环境保护实例和措施 |
4.2 施工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
4.2.1 生态保护措施 |
4.2.2 地质灾害保护措施 |
4.2.3 环境污染保护措施 |
4.2.4 景观影响保护措施 |
4.2.5 提高环保监理和管理工作水平 |
4.3 运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
4.3.1 污染物排放保护措施 |
4.3.2 电磁噪声防护措施 |
4.3.3 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
4.4 环境管理和公众参与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内昆铁路(云南段)沿线区域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及其旅游展示研究[D]. 刘梦云.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3]贵州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研究[D]. 梁龙炼. 大理大学, 2019(01)
- [4]低碳导向下的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研究[D]. 尹倩倩.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都香高速公路六盘水至威宁(黔滇界)段工程可行性研究[D]. 翟丽君.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7(03)
- [6]滇越铁路(云南段)近代站房建筑保育研究[D]. 陈兆俭.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7]铁路线下工程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法探讨[D]. 肖桂蓉.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1)
- [8]西南生态脆弱区域农村城镇化的生态效应和调控对策研究—以云南昭通为例[J]. 王映雪. 环境科学导刊, 2009(03)
- [9]滇越铁路滇段沿线车站区域景观系统研究[D]. 范玉洁.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
- [10]我国西南地区铁路建设环境保护研究[D]. 王丽.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