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最早的保险机构和《保险法》(论文文献综述)
冯鹏程[1](2021)在《从1921到2021:中国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百年掠影》文中研究说明考察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发展历程,医疗保障是一个很好的民生视角,也是很有说服力的时代证据。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28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又带领中华民族实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也是国内医疗保障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成为小康社会后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保障,使人民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
刘睿[2](2021)在《中国巨灾保险立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
朱栋奇[3](2021)在《我国互联网保险监管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认为
李美华[4](2021)在《保险科技对中国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
曹婷婷[5](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法治探索及其启示》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保护工人的利益,自1921年起,中国共产党通过总结以前的劳动法治经验,制定出大量的劳动法规以及劳资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中吸取的经验以及我国劳动法治体系建设的探索路径也是不同的,用经验总结的方式去研究劳动法律法规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作用,是加深理解现代劳动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总结和提炼中国共产党劳动法治探索经验和教训的重要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在复杂的法律现象、社会关系中理清劳动法的运行模式以及其与社会发展规律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以百年劳动法治的探索为视角,研究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制定的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以及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劳动法治经验的总结和对今后劳动法治的启示。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法治的相关历史背景和主要的指导思想、劳动法治概况以及在劳动法治建设初期特定宣传和鼓动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会的重要作用以及理清了劳动法治探索中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资关系健康发展在劳动法中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阐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劳动法治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的指导思想,并分析了由于社会背景发生的变化产生的劳动法治理念的变化以及社会发展和劳动法治建设之间的内在规律对当前劳动法治的启示;第三部分分析了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法治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的指导思想,分析了在社会背景逐渐复杂,以及劳动关系参与主体多元化的的背景下,劳动关系法治化模式框架构建的重要性。并且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劳动法治体系不仅要求注重劳动关系多方参与主体的利益,也强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法治体系,促进形成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徐斌[6](2021)在《武汉旅游保险产品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十年来,我国旅游业与保险业飞速发展,双双跨入服务行业的前十朝阳产业,旅游群体越来越多,旅游形式也层出不穷。保险是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费,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对发生的人身保险事故或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丘吉尔说:“每个家庭只要付出微不足道的代价,就可免遭万劫不复的灾难”。从经济的角度来说,保险是分摊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保险是保险公司补偿投保人的合同行为,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保险是生活中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讲,保险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防范风险最好的一种方法。旅游保险是针对游客的保险,一般可分为人身意外保障、医疗费用保障,个人财物保障、个人法律责任保障四类,旅游者任何一次出门旅行,都会为享受快乐时光付出费用甚至大量金钱,却常常省略掉旅游费用的千分之几的保险费导致人财两空。中国的百姓最早认识旅游保险产品是通过飞机航意险,一张50元的意外卡单能够承担起100万的保额。其次旅责险的强制推广,也为旅游保险产品的推广起了作用,一次旅行意外,10元可以获得10万的赔付,比例为1:10000,惊人的比例增加了旅客对旅游保险的认知,但一段时间后又销声匿迹。最近几年,国内经济、科技都急速发展,但旅游保险产品的前进似乎并没有伴随着全球化旅游的热潮而同步发展。今天的旅游保险产品对于朝气蓬勃的旅游业来说是不匹配的。因此,如何通过旅游保险产品的推广增加游客的购买力,改变单一出行仅有10元的旅行责任险?如何通过旅游保险产品的升级来满足旅游分类层次更高、种类更多的问题?如何通过旅游保险产品的创新来提升旅游者和旅游相关企业的责任感与安全感,规避比如2020新冠这类重大事件带来的重大损失?是旅游保险发展进程中的新的课题。本文以武汉市作为旅游保险产品创新的研究点。武汉是交通便利的城市,九省通衢;武汉是经济发达的城市,是长江经济带的中心,是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武汉市是历史悠久的城市,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武汉市是优秀的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最新统计数据武汉常住人口1121.2万人,旅行社团数量众多,无论是旅游产业的容量,还是保险产业的规模,在国内省会城市中均处于领先的位置。本文基于武汉旅游市场的现状,依据保险需求、旅游风险、收益主体、收益与风险、消费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结合对国内外旅游产品创新的研究,探索一条适用于武汉旅游市场的保险产品创新之路。本文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SWOT分析法、定性与定量法对武汉旅游保险市场及旅游保险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到武汉旅游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有:产品同质化严重,责任简单,产品定位单一,销售主体较少,宣传效率低;武汉市场上产品存在的问题有:保额严重不足,除外责任多,产品更新慢,旅行社责任险低。本文结合中外旅游保险产品的创新借鉴,提出武汉旅游保险产品的创新方向:覆盖面更广、保险救援更强和保险性价比更高。本文结合市场调查分析的总结以及自己多年来保险营销一线的经验,提出旅游保险产品的创新体系的三个方面:老产品升级、特定产品专推、新型产品开发,并在每个方面都列举了自己研究的新型旅游保险产品。本文不仅为旅游保险产品的创新与推广架桥铺路,其研究成果一方面推动旅游保险产品的不断创新,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使更多的游客受益,而且为后续旅游管理的研究者提供理论借鉴,更为保险公司产品开发的技术人员带来积极的思路的理论指导。
曹云飞[7](2021)在《桐乡市杭白菊采摘期气象指数保险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杭白菊是桐乡市重要的经济作物,是桐乡市具有传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也是桐乡市“原产地域保护品种”。桐乡市杭白菊产量占全国杭白菊总产量的90%以上,素有“中国杭白菊之乡”的美誉。但是近年来,桐乡市杭白菊产业受机械化程度不高、抗风险能力差等因素影响,种植效益不断下降,农户的种植意愿降低。桐乡市为了增强杭白菊产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建设富有特色,竞争力强,具有规模效益的杭白菊产业,于2017年开展了杭白菊采摘期气象指数保险试点。杭白菊采摘期气象指数保险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创新之举,已经成为桐乡市杭白菊种植户规避风险的又一重要手段。虽然杭白菊采摘期气象指数保险在试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来说还处于摸索发展阶段,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与农业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相关的理论,为全文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以加拿大、日本、印度为例对国外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内成功的实践案例,为丰富桐乡市杭白菊采摘期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实现更加全面的农业保险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最后结合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从政府、保险公司、农户三方面找出杭白菊采摘期气象指数保险存在的问题;然后借鉴国内外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成功经验,从政府、保险公司、农户三方面相应的提出发展杭白菊采摘期气象指数保险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完善桐乡市杭白菊采摘期气象指数保险产品,为桐乡市杭白菊产业提供更为全面的农业保险保障,助力于桐乡市建设杭白菊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区,实现桐乡市杭白菊的高质量产业化发展。
陈新月[8](2021)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冰冰[9](2021)在《《东方杂志》对近代法律思想的传播(1904-1928)》文中研究说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法律危机也日益凸显,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侵犯中国的司法独立权。西方的法律思想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冲击中国传统法制。国内社会矛盾重重、传统法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中国的有识之士提出了变革法律的主张。《东方杂志》是近代极具影响力的刊物,编辑群体敏锐地认识到中国法制变革的必要性,关注中国法制变革的进程,大量刊载中国近代法律制度,介绍西方的法律思想。刊物创办于近代中西方文化汇聚地上海,先进的知识分子聚集于此,使其具备传播近代法律思想的社会环境。该刊通过内务、中国大事记、法令等栏目,关注中国法制变革,阐述对中国法治思想和宪政思想的构想。通过外国大事记、世界新潮等栏目,宣传西方法律中的宪法、婚姻法、劳动法等法律制度,宣传了西方的宪政思想,引进了西方权威的法学着作。《东方杂志》对法律思想的传播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东方杂志》以救亡图存为目标,这一时期盛行宪政救国论,宪政制度所占比重较大。其次,主编群体秉持自由的立场,对待中西法律态度较为客观。第三,重视宣传法律制度和理论。对近代法律制度介绍幅较多,重视引进先进的法学理论。《东方杂志》发行量大、订阅群体丰富、发行范围遍布国内外,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其自1904年创刊至1928年期间,刊载了大量近代法律文章,拓宽了近代法律思想的影响范围;同时宣传了近代先进的法学着作,有益于推进西方法学书籍的传入;关注中国宪法问题,两次开设研究法律专刊,为讨论近代中国宪法问题提供了空间。应该说《东方杂志》在传播近代法律方面有一定积极贡献,但是作为一个综合类杂志,其对法律思想的传播缺乏系统性与稳定性,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周红芳[10](2021)在《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文中研究表明封闭导致落后,开放带来发展。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开放性和国际科技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创新战略的重要特征。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冲击,大国竞合博弈愈演愈烈,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逆全球化从经贸领域蔓延至科技领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科研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体制和产业政策等方面打压中国科技发展,微观层面的开放式创新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开放式创新制约,全球科技在开放与保护的较量中艰难前行。但是从长远来看,全球化仍将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势。跨国公司的逐利行为和数字产业的技术革新都会推动全球化向前发展。科学从本质上讲是无国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人类共同的智慧。随着全球化研发和生产的发展以及跨国学术研究网络的出现,科学的发展愈发是一个全球合作的过程。从我国国内创新情况看,开放水平不高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彰显了高层次创新和高水平开放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但是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思想,广泛吸收耗散结构理论、熊彼特创新理论、制度经济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等理论知识,遵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纵贯式结构,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进行研究,并对我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对策建议。在全文中,坚持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在具体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①为什么要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②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什么,有哪些创新活动?它的基本特征、体系目标、运行环境是怎样?作为最鲜明的特征,开放度该如何衡量?③如何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论文在梳理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构成要素、主要特点、建立原则、运行机制和运行环境等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随后论文根据马克思对创新形式的划分,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建立了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实践分析框架:生产力层面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生产关系层面的制度创新。在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中,三大创新活动表现为: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为核心的科学创新、以企业研发国际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以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在体系中,科学创新是基石,技术创新是关键,制度创新是保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整体。根据以上分析框架,论文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对中国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创新活动进行定性分析,对创新开放度进行定量研究,分析了新冠疫情下逆全球化形势对中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最后根据美国、日本、德国和以色列等主要国家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经验和启示,提出对策建议。论文的研究发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开放是经济增长的外在环境。开放式创新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相对于企业层面的开放式创新,国家层面的开放式创新研究并不充分,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既有理论上的重要性,也有历史和现实的必要性。第二,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创新资源全球化配置建立起来的全面而开放的创新体系,这个体系由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科技和经济各部门、公共与私有机构之间相互作用,对内要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对外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体系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系统性和安全性等特征,有内向型开放和外向型开放两种模式。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第三,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可以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维度进行。科学创新的主体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活动国际化、科研成果国际化实现,国家应注重对巴斯德象限的科学研究,加大对国际大科学工程的建设。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通过跨国公司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跨国并购和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研发国际化,根据马克思全球化理论,要注意区分研发国际化的双重影响,趋利避害。制度创新的主体是政府,政府的制度创新主要通过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要在全球实现创新资源的配置,还会受到国际规则的影响。中国应该增强国内外规则的协调性,主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订,提升国际治理的能力。第四,从知识开放、技术开放、资本开放、人才开放和制度开放五个要素分析,中国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水平十分有限,创新要素跨国流动水平不高,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借鉴美国、日本等创新强国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中国应从科学创新开放、技术创新开放、制度创新开放以及三大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升创新开放度,利用全球资源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第五,从新中国时期的巴统协议,冷战时期的瓦森纳协定,到中美贸易战,再到疫情期间中美科技领域部分脱钩,美国打压中国科技发展从未停止。新形势下中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应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下,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不同国别不同领域科技合作,探索更加柔性,更加灵活的合作模式,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主动引领全球治理良性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中国最早的保险机构和《保险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最早的保险机构和《保险法》(论文提纲范文)
(5)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法治探索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一)学术着作与文献 |
(二)期刊论文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和重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劳动法治探索 |
(一)劳动法治探索的指导思想 |
1、工人阶级的重要性 |
2、马克思的经济学说 |
(二)劳动法治探索的主要内容 |
1、工会建立的相关决议 |
2、《劳动法案大纲》 |
3、《劳动法大纲》 |
4、《劳动运动议决案》 |
5、1933年《劳动法》 |
(三)劳动法治的宣传和鼓动 |
1、知识分子充当宣传鼓动家 |
2、宣传和鼓动口语化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劳动法治探索的当代启示 |
(一)工会在劳动法治探索中发挥重要作用 |
(二)劳动法治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中心 |
(三)劳动法治以服务劳资关系健康发展为宗旨 |
第二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劳动法治探索 |
(一)劳动法治探索的指导思想 |
1、工人阶级地位的改变 |
2、社会发展的中国模式 |
(二)劳动法治探索的主要内容 |
1、《共同纲领》 |
2、劳资关系三大文件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
4、失业救济的相关规范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劳动法治探索的当代启示 |
(一)劳动法治建设应服务经济基础 |
(二)劳动法治应平衡社会利益关系 |
(三)秉持对外开放的劳动法治理念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1978-至今) |
一、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劳动法治探索 |
(一)劳动法治探索的指导思想 |
(二)劳动法治探索的主要内容 |
二、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劳动法治探索的当代启示 |
(一)劳动关系进入制度化、法治化的框架 |
(二)劳动法治更加注重利益协调的秩序构建 |
(三)劳动法治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法治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致谢 |
(6)武汉旅游保险产品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技术路线图(详见下图3) |
第2 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及界定 |
(一)保险的界定 |
(二)旅游保险 |
(三)旅游保险产品 |
二、基本理论 |
(一)保险需求理论 |
(二)旅游风险理论 |
(三)利益主体理论 |
(四)收益与风险理论 |
(五)消费心理学理论 |
第3 章 国内外旅游保险产品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
一、国外发达国家旅游产品现状及分析 |
(一)英国 |
(二)美国 |
(三)日本 |
(四)澳大利亚 |
二、国内代表性公司旅游保险产品的现状及分析 |
(一)财产险公司旅游保险产品的现状与分析 |
(二)人身险公司旅游保险产品的现状与分析 |
(三)经纪电销公司旅游保险产品的现状与分析 |
三、国内外旅游保险产品的经验借鉴及创新方向 |
(一)产品多样化 |
(二)产品个性化 |
(三)产品责任综合化 |
第4 章 武汉旅游保险产品的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 |
一、武汉旅游保险现状 |
(一)武汉市旅游发展现状 |
(二)武汉市旅行社现状 |
(三)武汉市旅游保险产品现状 |
二、武汉旅游保险市场调查与分析 |
(一)问卷调查内容 |
(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三)武汉旅游保险产品市场的问题 |
(四)武汉旅游保险产品存在的问题 |
三、武汉旅游保险产品创新的SWOT分析 |
(一)优势(strengths) |
(二)劣势(weaknesses) |
(三)机会(opportunities) |
(四)威胁(threats) |
第5 章 武汉旅游保险产品创新的思路及举措 |
一、武汉旅游保险产品创新的思路 |
(一)产品责任覆盖面更广 |
(二)产品救援责任更强 |
(三)产品性价比更高 |
(四)产品附加服务更多 |
二、创新和完善武汉旅游保险产品体系 |
(一)老产品升级 |
(二)特定产品专推 |
(三)新型产品开发 |
三、健全旅游保险产品的销售体系 |
(一)拓宽产品销售的渠道与权限 |
(二)建立产品销售的多元体系 |
(三)开拓线上自理平台 |
(四)提升保险销售附加服务 |
(五)建立售后处理协调机构 |
第6 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本文的不足 |
四、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武汉旅游保险产品问卷调查 |
致谢 |
(7)桐乡市杭白菊采摘期气象指数保险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述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保险 |
2.1.2 政策性农业保险 |
2.1.3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保护理论 |
2.2.2 风险管理理论 |
2.2.3 准公共物品理论 |
第三章 桐乡市杭白菊采摘期气象指数保险发展现状 |
3.1 桐乡市杭白菊产业概况 |
3.2 桐乡市杭白菊采摘期气象指数保险主要内容 |
3.3 农户参保现状 |
3.4 保险理赔现状 |
3.5 试点运行状况总结 |
第四章 桐乡市杭白菊采摘期气象指数保险存在的问题 |
4.1 政府方面的问题 |
4.1.1 相关部门合作机制不完备 |
4.1.2 相关的气象设施不足 |
4.1.3 财政支持力度弱 |
4.2 保险公司方面的问题 |
4.2.1 宣传推广力度小 |
4.2.2 产品设计存在改进空间 |
4.2.3 保险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4.3 农户方面的问题 |
4.3.1 农户缺乏保险知识 |
4.3.2 农户缺乏风险规避意识 |
第五章 国内外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经验借鉴 |
5.1 国外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实践 |
5.1.1 加拿大气象指数保险 |
5.1.2 日本农业气象指数保险 |
5.1.3 印度农业气象指数保险 |
5.1.4 经验总结 |
5.2 国内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实践 |
5.2.1 浙江安吉白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 |
5.2.2 海南橡胶风力指数保险 |
5.2.3 山西杂粮(谷子)天气指数综合保险 |
5.2.4 经验总结 |
第六章 桐乡市杭白菊采摘期气象指数保险发展对策 |
6.1 政府方面的对策建议 |
6.1.1 完善相关部门合作机制 |
6.1.2 加强相关的气象设施建设 |
6.1.3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
6.2 保险公司方面的对策建议 |
6.2.1 加强宣传推广力度 |
6.2.2 进行产品设计完善 |
6.2.3 提升保险服务质量 |
6.3 农户方面的对策建议 |
6.3.1 积极组织保险相关知识的培训 |
6.3.2 培养农户正确的风险规避意识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调查问卷 |
致谢 |
(9)《东方杂志》对近代法律思想的传播(1904-192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2.1 近代法律思想传播的相关研究 |
1.2.2 《东方杂志》思想传播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跨学科研究法 |
1.4 概念界定 |
1.5 创新点与难点 |
1.5.1 创新点 |
1.5.2 难点 |
第二章 《东方杂志》关注法律思想的背景 |
2.1 晚清法律危机 |
2.1.1 “领事裁判权” |
2.1.2 传统法律的落后 |
2.1.3 西法东渐的冲击 |
2.2 法律变革思想的兴起 |
2.2.1 鸦片战争前后 |
2.2.2 洋务运动前后 |
2.2.3 戊戌变法时期 |
2.3 《东方杂志》刊载法律思想的条件 |
2.3.1 相对宽松的报刊环境 |
2.3.2 上海具有法律思想传播的社会环境 |
2.3.3 《东方杂志》的办刊理念与主编群体 |
第三章 《东方杂志》介绍近代中国法制的内容 |
3.1 刊载中国法律的主要栏目 |
3.1.1 “社说”、“内务”等栏目 |
3.1.2 “中国大事记”栏目 |
3.1.3 “法令”“广告”等 |
3.2 介绍近代中国法律制度 |
3.2.1 宪法与行政法 |
3.2.2 刑法与民法 |
3.2.3 诉讼法与商法 |
3.3 宣传近代法律思想 |
3.3.1 提倡法治思想 |
3.3.2 传播宪政思想 |
第四章 《东方杂志》对西方法律思想的宣传 |
4.1 介绍西方法律的栏目 |
4.1.1 “内务”“教育”“财政” |
4.1.2 “广告”栏目 |
4.1.3 “外国大事”、“世界新潮”及其他 |
4.2 主要介绍的西方法律制度 |
4.2.1 宪法 |
4.2.2 婚姻法、劳动法等 |
4.2.3 其他法律制度 |
4.3 主要宣传的西方法律思想 |
4.3.1 宪法思想 |
4.3.2 其他法律思想 |
第五章 《东方杂志》传播法律思想的特点 |
5.1 以救亡图存为目标 |
5.1.1 宣传法律的“功利性” |
5.1.2 宪政制度占比重大 |
5.2 自由开放的立场态度 |
5.2.1 自由的立场 |
5.2.2 对中西法律的开放态度 |
5.3 重视宣传法律制度和理论 |
5.3.1 法律制度数量庞大 |
5.3.2 先进的法学理论 |
第六章 《东方杂志》传播近代法律思想的贡献与局限性 |
6.1 《东方杂志》传播近代法律思想的贡献 |
6.1.1 拓宽了法律思想的影响范围 |
6.1.2 介绍了近代先进的法律着作 |
6.1.3 为探讨法律问题提供场所 |
6.2 《东方杂志》传播近代法律思想的局限性 |
6.2.1 法律思想介绍不系统 |
6.2.2 法律思想内容相对单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904-1928 年《东方杂志》上刊载的法律文章 |
致谢 |
(10)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我国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价 |
1.3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分析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 |
1.4.2 具体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
2.1 思想渊源 |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思想 |
2.1.2 西方经济学中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思想 |
2.1.3 简要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2.2.2 开放式创新理论 |
3 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客观依据 |
3.1 理论依据 |
3.2 历史依据 |
3.3 现实依据 |
4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 |
4.1 基本概念 |
4.1.1 国家创新体系 |
4.1.2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
4.1.3 相关概念辨析 |
4.2 构成要素 |
4.2.1 行为主体因素 |
4.2.2 投入和产出因素 |
4.2.3 环境因素 |
4.3 主要特点 |
4.3.1 开放性 |
4.3.2 系统性 |
4.3.3 流动性 |
4.3.4 安全性 |
4.4 建立原则 |
4.4.1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原则 |
4.4.2 坚持两种创新资源和两个市场相结合原则 |
4.4.3 坚持体现本国国情与符合国际规范相结合原则 |
4.4.4 坚持开放合作与为我所用相结合原则 |
4.5 目标体系 |
4.5.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4.5.2 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4.5.3 提升本国在全球创新网络竞争力 |
4.6 创新活动 |
4.6.1 科学创新 |
4.6.2 技术创新 |
4.6.3 制度创新 |
4.6.4 三大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 |
4.7 体系运行 |
4.7.1 运行模式 |
4.7.2 运行机制 |
4.7.3 运行环境 |
4.7.4 演化路径 |
4.8 开放水平的测度 |
4.8.1 创新开放度的影响因子 |
4.8.2 创新开放度衡量指标体系 |
5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一: 科学创新 |
5.1 创新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 |
5.1.1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主体 |
5.1.2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人员的聚集地 |
5.1.3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产出地 |
5.2 创新形式:科学研究国际化 |
5.2.1 人才培养国际化 |
5.2.2 科研活动国际化 |
5.2.3 科研成果国际化 |
5.3 基于巴斯德象限的科学研究国际化 |
5.3.1 国际大科学研究 |
5.3.2 “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 |
6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二: 技术创新 |
6.1 创新主体:企业 |
6.1.1 企业是研发投入的主体 |
6.1.2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
6.1.3 企业是技术发明的主体 |
6.2 创新形式:研发国际化 |
6.2.1 建立海外研发中心 |
6.2.2 实施跨国并购 |
6.2.3 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6.3 研发国际化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双重影响 |
6.3.1 有利影响 |
6.3.2 不利影响 |
7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三: 制度创新 |
7.1 创新主体:政府 |
7.1.1 政府是国家科技计划的制定者 |
7.1.2 政府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导者 |
7.1.3 政府是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者 |
7.2 创新形式: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
7.2.1 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 |
7.2.2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
7.2.3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
7.3 国际规则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 |
7.3.1 影响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国际规则 |
7.3.2 相关国际规则变化趋势 |
7.3.3 对中国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启示 |
8 中国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
8.1 发展历程 |
8.1.1 探索阶段(1949年—1977年) |
8.1.2 起步阶段(1978年—1991年) |
8.1.3 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2011年) |
8.1.4.深度融合阶段(2012年至今) |
8.2 创新活动 |
8.2.1 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为核心的科学创新 |
8.2.2 以企业研发国际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 |
8.2.3 以政府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 |
8.3 开放水平测度 |
8.3.1 国际比较 |
8.3.2 总体评价 |
8.4 逆全球化与中国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
8.4.1 逆全球化下的挑战 |
8.4.2 开放合作是大势 |
8.4.3 中国优势 |
8.4.4 应对策略 |
9 国际经验和重要启示 |
9.1 国际经验 |
9.1.1 美国经验 |
9.1.2 日本经验 |
9.1.3 德国经验 |
9.1.4 以色列经验 |
9.2 重要启示 |
9.2.1 正确认识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关系 |
9.2.2 正确认识自主创新和封闭式创新的关系 |
9.2.3 正确认识“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关系 |
9.2.4 正确认识局部开放和全面开放的关系 |
9.2.5 正确认识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
9.2.6 正确认识制造业开放和服务业开放的关系 |
9.2.7 正确认识向发达国家开放和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的关系 |
9.2.8 正确认识完善国内创新环境与进—步扩大创新开放的关系 |
10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中国最早的保险机构和《保险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从1921到2021:中国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百年掠影[J]. 冯鹏程. 上海保险, 2021(07)
- [2]中国巨灾保险立法问题研究[D]. 刘睿. 燕山大学, 2021
- [3]我国互联网保险监管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朱栋奇.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保险科技对中国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D]. 李美华. 广西大学, 2021
- [5]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法治探索及其启示[D]. 曹婷婷. 兰州大学, 2021
- [6]武汉旅游保险产品创新研究[D]. 徐斌.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桐乡市杭白菊采摘期气象指数保险问题与对策研究[D]. 曹云飞.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8]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过程研究[D]. 陈新月.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9]《东方杂志》对近代法律思想的传播(1904-1928)[D]. 李冰冰. 河北大学, 2021
- [10]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D]. 周红芳. 四川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