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8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8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一、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8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解松龄,甘磊磊,王高生,郑李,蒋正[1](2021)在《动态监测HBP、PCT与IL-18对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18动态监测对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AP患者86例, 分为轻症AP(MAP)组36例、中度AP(MSAP)组26例、重症AP(SAP)组24例。2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在入院后1、3、7 d动态监测血清HBP、PCT与IL-18水平, Spearman分析3项指标与常规炎症因子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II评分(APACHE II)与Ranson评分的相关性, 并探讨HBP、PCT与IL-18对于SAP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86例AP患者中, 男性53例, 女性33例, 年龄(48.3±8.0)岁。25例对照组中男性15例, 女性10例, 年龄(40.5±5.9)岁。AP患者在入院第1、3、7天, 血清HBP、PCT和IL-18水平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 而且以第1天的升高最为明显。三项指标均与IL-6、IL-8、TNF-α及APACHE II与Ranson评分呈显着正相关(P<0.05)。单独采用HBP、PCT或IL-18对SAP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5、0.896、0.799, 约登指数分别为0.605、0.628、0.583, 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3%、76.2%、74.8%和85.2%、86.6%、83.5%;联合检测的AUC、约登指数、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23、0.787、85.5%、93.2%, 以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有所提高。结论血清HBP、PCT和IL-18三项指标的联合动态监测对评估AP的严重程度可起到早期预警作用, 对SAP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黄力强,曾悦,庄倩,罗静雅,王璐璐,范玲,熊玉霞[2](2021)在《大黄游离蒽醌抑制NLRP3/Caspase-1通路改善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大黄游离蒽醌通过抑制NLRP3/Caspase-1通路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AP模型对照组、大黄游离蒽醌22.5、45、90 mg/kg组和生大黄900 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3.5%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射到胰胆管内制备SAP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各药物组灌胃给药,12 h/次,共3次,末次给药2 h后处死动物取材。另按照方案给药3次后,观察大鼠7 d死亡率。HE染色观察胰腺和肝脏的病理变化;检测血清淀粉酶(AMS)、脂肪酶(LP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力;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IL-18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TLR4、NLRP3、Pro-caspase-1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结果:SAP模型对照组大鼠7 d死亡率为41.67%,大黄游离蒽醌45、90 mg/kg组大鼠能够降低SAP模型大鼠的死亡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AP模型对照组大鼠胰腺、肝脏病理评分显着增高,血清AMS、LPS、ALT和AST活力以及肝组织TNF-α、IL-1β、IL-6和IL-18含量显着上升(P<0.01),肝组织TLR4、NLRP3、Pro-caspase-1和Caspase-1蛋白表达显着上调(P<0.01)。与SAP模型对照组相比,大黄游离蒽醌45、90 mg/kg组可明显降低胰腺和肝脏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血清AMS、LPS、ALT和AST活力及肝组织TNF-α、IL-1β、IL-6和IL-18含量(P<0.05或P<0.01),肝组织TLR4、NLRP3、Pro-caspase-1和Caspase-1蛋白表达均显着下调(P<0.01)。结论:大黄游离蒽醌对SAP继发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Caspase-1通路的表达,减少肝组织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

秦勇,黄圣杰,王金龙[3](2021)在《急性胰腺炎感染性胰腺坏死危险因素及D-二聚体、尿素氮、白介素-18预测价值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感染性胰腺坏死(IPN)危险因素及D-二聚体、尿素氮(BUN)、白介素-18(IL-18)预测价值分析。方法选择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急诊科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IPN分为IPN组(n=34)和非IPN组(n=76)。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血清中D-二聚体和BUN水平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8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胰腺炎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IPN组D-二聚体、BUN、IL-18水平显着高于非IPN组(t=7.710、7.465、3.028,P均<0.05);发生IPN后死亡组D-二聚体、BUN、IL-18水平显着高于IPN存活患者(t=4.342、4.200、3.544,P均<0.05)。ROC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BUN、IL-18及联合诊断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IPN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4、0.759、0.801、0.864,以联合诊断价值最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期肠内营养、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估评分、CT严重性指数评分、D-二聚体、BUN、IL-18水平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IP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根据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IPN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D-二聚体、BUN、IL-18对于IPN具有较好的判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叶莉娅[4](2021)在《鹰嘴豆芽素A对小鼠急性胰腺炎及其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采用雨蛙素诱导的方法建立小鼠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模型,旨在探讨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 A,BCA)对小鼠急性胰腺炎及相关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以期为鹰嘴豆芽素A预防AP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开发BCA相关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依据。将8周龄的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P模型组、BCA干预组,每组8只。采取灌胃的方式给予BCA干预,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则给予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采用雨蛙素(50μg/kg·体重)间断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小鼠AP模型。造模完成后向小鼠注射致死剂量的戊巴比妥钠(1%),收集其新鲜血液,胰腺及结肠组织等样品进行实验。采用湿干重比的方法评价AP引起的胰腺含水量变化;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对胰腺和结肠的组织切片观察形态学的变化;采用商业试剂盒测定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酶及髓过氧化物酶的活力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表达量,炎症细胞因子、16S rDNA和大肠杆菌mRNA在胰腺及结肠中的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血清中脂多糖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变化,胰腺及结肠中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4及下游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NF-κB信号通路以及NLRP3炎症小体及其效应分子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BCA干预可有效缓解AP小鼠胰腺损伤,具体表现为:与模型组相比,BCA干预组小鼠胰腺组织水肿减轻,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和髓过氧化物酶活力水平显着降低;胰腺组织中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MCP-1的表达水平均显着下降。此外,BCA干预有效改善了AP小鼠肠道损伤,具体表现为:BCA预处理可以缓解AP小鼠的肠道炎症;上调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保护AP小鼠结肠组织完整性;减少大肠杆菌移位。在AP模型中,BCA预处理抑制了胰腺和结肠中TLR4及下游MAPK信号通路中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1/2,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和NF-κB p65的激活;下调了NLRP3炎症小体及下游效应分子的表达水平。本研究首次证明了BCA对小鼠AP及其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胰腺与结肠组织中TLR4/MAPK(ERK1/2,JNK)/NF-κB信号通路和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从而减轻了炎症因子造成的肠道屏障功能损伤,减少细菌移位的发生,从而削弱了肠道屏障功能受损下细菌移位对早期AP炎症的放大作用。BCA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食源性物质,预期可将其开发成有益于AP易感人群的功能性食品,以更好地防治AP的发病。

黄力强[5](2021)在《基于肠黏膜免疫功能调控的大黄游离蒽醌治疗SAP时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免疫紊乱是导致胰腺炎患者转向重症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免疫调控时机成为SAP治疗的重大问题。作为治疗SAP最常用的中药大黄对于不同免疫状态下的SAP均能应用吗?前期研究发现肠粘膜免疫系统在SAP的免疫紊乱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拟动态观察肠粘膜免疫系统致炎/抗炎因子、免疫细胞数量、体液免疫因子等变化情况,观察SAP大鼠的免疫动力学变化。在此基础上评估不同免疫状态下给予大黄及大黄游离蒽醌(FTRAs)的药效差异,确定最佳用药时机。接下来注射亚致死剂量铜绿假单胞菌模拟继发感染,验证最佳用药时机的保护作用。方法:(1)SAP免疫动力学变化:(1)3.5%牛磺胆酸钠(Na Tc)制备SAP大鼠模型,观察大鼠14天存活率以及1h、3h、6h、12h、24h、36h、48h、72h、120h、168h和336h胰腺大体情况,HE染色观察胰腺病理变化,血清淀粉酶和胰腺脂肪酶活力水平评价SAP严重程度。(2)通过HE染色观察小肠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D-乳酸水平反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3)ELISA法检测小肠匀浆IL-1β、TNF-α、IL-6、IL-8、IL-18(致炎因子),TGF-β、IL-10、IL-4、s TNF-αR(抗炎因子)的水平,鲎试剂定量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反映SAP肠道炎症变化规律。(4)通过HE染色法观察肠系膜淋巴结(MLN)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CD68和C103表达反映肠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Th1、Th2、Treg细胞的变化,ELISA法检测肠匀浆中SIg A的含量反映SAP大鼠体液免疫变化。(5)SAP免疫转折时间点的确定:测定铜绿假单胞菌(PA)生长曲线,确定对数生长期。正常大鼠注射不同剂量PA,观察7天死亡率,筛选亚致死剂量PA。ELISA检测正常大鼠接受亚致死剂量PA攻击后0h、2h、4h、6h和12h的IL-1β和TNF-α的变化,筛选最佳取材时间点。ELISA检测SAP建立后0h、12h、24h、36h、48h给予亚致死量PA攻击大鼠肠道TNF-α和IL-1β水平变化,确定免疫转折点。(2)研究FTRAs对不同免疫状态SAP的治疗作用。设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SAP),SAP+生大黄组(阳性对照组),SAP+FTRAs(22.5mg/kg,45mg/kg,90mg/kg治疗组,)在SAP免疫转折前(0h)、中(48h)、后(72h)给药,12h/次,共3次,末次给药2h后,即造模后24h、72h、96h处死取材。检测指标同第一部分。(3)研究FTRAs对SAP大鼠继发PA感染的保护作用,设Sham组,SAP组,Sham+PA组,SAP+PA组,SAP+生大黄+PA,SAP+FTRAs(22.5mg/kg,45mg/kg,90mg/kg)+PA,观察大鼠7天死亡率,ELISA法检测肠IL-1β、TNF-α、IL-6、IL-8、IL-18(致炎因子)和TGF-β、IL-10、IL-4、s TNF-α(抗炎因子)的水平,鲎试剂定量检测血浆内毒素的水平。结果:(1)SAP免疫动力学变化:(1)SAP大鼠14天累积存活率为61.08%,48h以前和48h以后分别为SAP两个死亡高峰;胰腺大体术后1-6h充血坏死,12h后胰腺开始硬化变黄,与肝脏、肠道等器官粘连;胰腺病理在6-48h组织溶解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72-336h出现纤维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与Sham组相比,血清淀粉酶活力1-6h逐渐增加,6h到达高峰,6-36h基本保持不变,36h后逐渐降低;胰腺脂肪酶活力在3-12h升高达到高峰期,随后逐渐降低。(2)SAP组从12h开始,肠道黏膜萎缩,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肠道通透性增加;与Sham组相比,血清D-乳酸从12h开始逐渐增加,48h到达高峰,48-120h基本保持不变,120-336h略微下降。(3)与Sham组相比,SAP组大鼠肠道IL-1β、TNF-α、IL-6、IL-8、IL-18、TGF-β、IL-10和血浆内毒素主要在12-48h明显升高,48h后开始逐渐下降;IL-4和s TNF-αR在6-36h明显下降,36h后逐渐上升。(4)肠系膜淋巴结在3-336h病理改变明显,淋巴结淋巴滤泡明显增多,病理评分在3-12h逐渐上升,12-36h处于平台期,36-336h病理评分略微下降。与Sham组相比,SAP组大鼠在1-6h肠道CD68表达略微增加,在12-72h表达明显降低,120-336h逐渐上升。SAP组大鼠在1-3h肠道CD103的表达逐渐增加且聚集于绒毛上端,6-72h肠道CD103表达明显降低,120-336h逐渐上升。与Sham组相比,SAP组肠系膜淋巴结Th1比例在1-24h逐渐增加,24-36h处于平台期,36h开始逐渐下降,72h降至正常水平。Th2比例在1-36h无明显变化,36h开始下降,36-336h处于平台期。与Sham组相比,Th1/Th2比值在1-3h无明显变化,6-24h比值逐渐增大,24h到达高峰,然后24-336h比值逐渐下降。与Sham组相比,SAP组肠系膜淋巴结Treg细胞比例在1-6h无明显变化,在12-24h逐渐升高,24h达到高峰,24-48h处于平台期,然后48-168h开始逐渐下降,168h恢复至正常水平。与Sham组相比,SAP大鼠肠道体液免疫因子SIg A含量从1h开始逐渐降低,3h达到低谷,3-36h处于低水平平台期,36-48h逐渐上升,48h恢复至正常水平,48-336h肠道SIg A含量基本保持不变。(5)观测铜绿假单胞菌(PA)生长曲线,发现培养16h后为PA对数生长期;2.0×108CFU/kg PA为亚致死剂量;与对照组相比,PA攻击后,肠道IL-1β和TNF-α水平在2h到达高峰,随后降低,2h为PA攻击后最佳取材时间。在SAP造模后给予亚致死量PA,与SAP组相比,SAP+PA组在0h、12h、24h、36h大鼠肠道IL-1β和TNF-α略微增加,但在48h,与SAP组相比,SAP+PA组IL-1β和TNF-α略微降低,因此确定48h是SAP大鼠从前期过度炎症反应和混合型免疫时期转折到代偿性免疫抑制时期的转折点。(2)FTRAs对不同免疫状态SAP的治疗作用:(1)在免疫转折前给药,与SAP-24h组相比,SAP+FTRAs(45mg/kg,90mg/kg)-24h组胰腺坏死区域减少,胰腺损伤减轻。在免疫转折中和免疫转折后给药,FTRAs无明显作用。在免疫转折前给药,与SAP-24h组相比,SAP+FTRAs(45mg/kg,90mg/kg)-24h组能够抑制SAP血清淀粉酶和胰腺脂肪酶的活性。在免疫转折中和免疫转折后给药无明显影响。(2)通过肠道病理观察,与SAP-24h组相比,SAP+FTRAs(45mg/kg,90mg/kg)-24h组能减轻肠道上皮细胞的脱落,减轻肠道损伤,而在免疫转折中和免疫转折后给药,FTRAs无明显作用。与SAP-24h组相比,SAP+FTRAs(45mg/kg,90mg/kg)-24h组能够降低血清D-乳酸的水平,而在免疫转折中和免疫转折后给药,FTRAs无明显作用。(3)在免疫转折前给药,与SAP-24h组相比,SAP+FTRAs(45mg/kg,90mg/kg)-24h组能降低肠道IL-1β、TNF-α、IL-6、IL-8、IL-18、TGF-β、IL-10和血浆内毒素的含量,增加IL-4和s TNF-αR的水平。在免疫转折中给药,与SAP-72h组相比,SAP+FTRAs(90mg/kg)-72h组能够显着降低TNF-α、IL-18、TGF-β的水平,对IL-1β、IL-6、IL-8、ET、IL-10、IL-4、s TNF-αR无明显作用。在免疫转折后给药,与SAP-96h组相比,SAP+FTRAs(90mg/kg)-96h组能够显着降低IL-18,对IL-1β、TNF-α、IL-6、IL-8、ET、TGF-β、IL-10、IL-4和s TNF-αR无明显作用。(4)肠系膜淋巴结病理学改变发现,在免疫转折前给药,与SAP-24h组相比,SAP+FTRAs(90mg/kg)-24h组淋巴结淋巴滤泡明显减少。在免疫转折中给药,与SAP-72h组相比,SAP+生大黄-72h淋巴结病理评分降低。在免疫转折后给药,药物对淋巴结无明显作用。在免疫转折前给药,与SAP-24h组相比,SAP-FTRAs(90mg/kg)-24h组肠道CD68和CD103的表达明显增加。而免疫转折中给药发现,与SAP-72h组相比,SAP+FTRAs(90mg/kg)-72h肠道CD103表达明显增加而CD68无明显变化。在免疫转折后给药,与SAP-96h组相比,SAP+FTRAs治疗组肠道CD68和CD103表达无明显变化。在免疫转折前给药,与SAP-24h组相比,SAP-FTRAs(45mg/kg,90mg/kg)-24h组能够降低Th1的比例,对Th2无影响,Th1/Th2比值减小。在免疫转折中给药,与SAP-72h组相比,SAP-FTRAs(45mg/kg,90mg/kg)-72h组能够增加Th2的比例,但对Th1的比例无明显变化,Th1/Th2比值减小。在免疫转折后给药,与SAP-96h组相比,SAP-FTRAs-96h治疗组对Th1和Th2的比例无明显变化,Th1/Th2基本保持不变。在免疫转折前给药,与SAP-24h组相比,SAP+生大黄-24h和SAP+FTRAs(45mg/kg,90mg/kg)-24h组能够显着升高肠道SIg A的含量。在免疫转折中和免疫转折后给药时,与SAP组相比,SAP+FTRAs治疗组对SIg A无明显作用。(3)FTRAs对SAP大鼠继发PA感染的保护作用:(1)结果发现SAP组、SAP+PA组7天死亡率分别为30%、80%,而SAP+FTRAs(90mg/kg)+PA组7天死亡率为60%,死亡率明显降低。(2)与SAP组相比,SAP+PA组TNF-α明显降低,IL-1β、IL-6、IL-8、IL-18、血浆ET、TGF-β、IL-10、IL-4、s TNF-αR无明显变化。与SAP+PA组相比,SAP+FTRAs(90mg/kg)+PA组肠道IL-1β、TNF-α、IL-6、IL-8、IL-18、血浆ET、TGF-β、IL-10、IL-4和s TNF-αR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IL-18的水平。经FTRAs治疗后的SAP大鼠继发PA感染,可降低PA引起的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具有保护作用。结论:(1)建模后48h是SAP大鼠从前期过度炎症反应和混合型免疫时期转折到代偿性免疫抑制时期的转折点。(2)FTRAs在SAP免疫转折前给药能够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为最佳给药时机。(3)通过FTRAs在免疫转折前给药,能够保护SAP免疫转折后继发PA感染,进一步明确最佳给药时机。

李劼,陈亚峰,奉典旭[6](2020)在《大承气汤对胰腺白介素18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通里攻下经典方剂大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作用,从对白介素18调节角度探讨大承气汤治疗SAP的分子机制方法临床收集SAP患者60名,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联合大承气汤应用),每组30例。另随机抽取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患者临床指标、经济指标,评估大承气汤对SAP患者的治疗效果;检测三组患者入院时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含量,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入组第3天、第7天IL-18的含量,分析大承气汤对SAP患者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结果应用大承气汤治疗后,SAP患者腹痛缓解时间及C反应蛋白(CRP)恢复正常时间虽然有所下降,但不具有差异的显着性;而临床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排便、进食恢复时间,血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花费均显着下降(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对照组和治疗组的IL-18水平显着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IL-18水平从入组第3天开始即显着降低(P<0.05)。结论大承气汤可通过抑制白介素18减缓SAP病情发展,降低全身性炎症反应的风险。

徐秋实[7](2021)在《冷诱导RNA结含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大黄素干预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随着世界范围内生活方式的广泛改变,致使肥胖和胆结石发生率日益增加,导致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AP是临床上常见的腹部急症,其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临床上常将急性胰腺炎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占20%左右。最新资料显示,SAP患者的病死率在13%~35%之间。而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则是SAP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ALI可进一步发展为危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入院1周内死亡的SAP患者中有60%死于呼吸功能衰竭,ARDS被认为是造成SA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将这种由急性胰腺炎所导致的肺损害称为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Acute Pancreatitis-Associated Acute Lung Injury,APALI),虽然在APALI的发病机制和药物干预方面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但近年来APALI的治疗效果仍无明显改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因此,亟待深入探索APALI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治疗策略。细胞外冷诱导RNA结合蛋白(Extracellular cold inducible RNA-binding protein,e CIRP)是一种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DAMP)。在失血性休克或败血症患者中可检测到高水平的血清CIRP,其升高程度与死亡率呈正相关。在功能上,eCIRP可以激活NLRP3炎性小体,加剧炎症性疾病并导致组织损伤。NLRP3炎性小体是一个蛋白复合物,它可以直接与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RD,ASC)相互作用激活caspase-1,激活的caspase-1裂解活化gasdermin D(GSDMD),pro-IL-1β和pro-IL-18,导致细胞焦亡和IL-1β以及IL-18的分泌。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细胞死亡形式,与炎症有关,可导致疾病进程恶化。肺常驻巨噬细胞,如肺泡巨噬细胞活化产生剧烈炎症反应释放多种炎症介质是ALI/ARDS发病的关键因素。肺泡巨噬细胞焦亡可以通过产生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18等,加剧肺组织损伤。然而,对于eCIRP是否引能起肺泡巨噬细胞焦亡以及其是否参与APALI的发生发展过程,目前尚无报道,值得进一步探索。历经20余年的探索,本研究组在APALI的发病机制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与临床方面的研究证实,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APALI,可明显缩短SAP病程,并降低病死率。因此,在SAP、APALI的诊疗方面,将现代医学与祖国传统医学相结合,优势互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得到充分阐释,并且经后世医家发展,成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显示APALI的发生、发展可能与SAP时肠屏障功能发生障碍,肠内细菌和毒素易位后被吸收入血,循环至肺部有关。上述研究结果与中医脏腑相关理论中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相关理论不谋而合,即“腑气不通,上逆于肺”,所以从治疗角度上要注重“从肠治肺”,故病变早期治法上以攻里通下为主,引肺气下行以止喘息。中医常用大黄以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故目前临床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方剂中都配伍中药大黄,而大黄素是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为探究大黄素在治疗APALI中可能的作用机理,本研究通过5%牛磺胆酸钠(Sodium Taurocholate,STC)逆行胰胆管注射法,应用SD大鼠建立APALI动物模型,利用现代生物学方法与技术,探究eCIRP在APALI发病机制中的病理潜在作用及大黄素的干预作用,以期进一步揭示APALI的发病机制并为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APALI提供实验依据和新的治疗策略。目的:通过检测APALI大鼠模型CIRP的表达变化及拮抗CIR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影响,以及应用重组大鼠CIRP刺激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并检测CIRP对该细胞的影响,以探索CIRP在APAL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同时应用大黄素进行干预性治疗的研究,探究大黄素治疗APALI的靶点,从而为治疗APALI寻找潜在靶点和应用大黄素治疗APAL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第一部分:动物模型体内实验研究。将40只雄性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CON),重症胰腺炎组(SAP),C23(CIRP拮抗剂)干预组(C23),大黄素干预组(EMO)。采用5%牛磺胆酸钠溶液(Sodium Taurocholate,STC)经胆胰管逆行注射(1ml/kg,0.1ml/min)诱导SAP大鼠模型,CON组大鼠经胆胰管逆行注入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C23干预组于造模后2小时经尾静脉注入C23(8mg/kg)。大黄素干预组于术后2小时及术后12小时分别灌胃给予大黄素(40mg/kg)。造模24小时后,将各组大鼠麻醉后,开腹经腹主动脉采血,并收集胰腺及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胰腺及肺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胰腺和肺组织病理评分来评价C23和大黄素对SAPALI的保护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中CIRP、淀粉酶、IL-1β;应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胰腺和肺组织内CIRP表达情况及肺组织中Ly6G+细胞;采用qRT-PCR测定胰腺和肺组织中的CIRP mRNA水平及肺组织中的NLRP3、IL-1β和CXCL1的mRNA表达水平;以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CIRP、p-P65、t-P65、p-IKBα、t-IKBα、NLRP3、ASC、Caspase-1、GSDMD、IL-1β、CXCL1蛋白在各组大鼠中的表达;采用多重荧光染色观察胰岛中CIRP及肺内常驻巨噬细胞(F4/80+细胞)NLRP3和CXCL1的表达。第二部分:体外细胞学实验研究。以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珠NR8383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重组大鼠CIRP对肺泡巨噬细胞焦亡及炎症小体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大黄素的干预作用。实验一,NR8383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ontrol),重组CIRP处理组(CIRP),TAK-242(一种TLR4受体特异性抑制剂)处理组(CIRP+TAK242),C23处理组(CIRP+C23),大黄素处理组(CIRP+EMO)。其中,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其余各组在采用重组大鼠CIRP(1.5μg/ml)处理NR8383细胞6h的同时,分别予应用TAK-242(500μM)预处理24h、应用C23(300ng/ml)预处理1h以及同时给予大黄素(20μM)干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焦亡(Caspase-1以及PI双染)率。采用qRT-PCR测定各组细胞NLRP3、IL-1β和CXCL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P65、t-P65、p-IKBα、t-IKBα、NLRP3、ASC、Caspase-1、GSDMD、IL-1β、CXCL1蛋白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实验二,细胞分为Control组,CIRP组,CIRP+Si-IL-1β组和CIRP+NC(Negative control)组,应用NC siRNA或IL-1β特异性siRNA,在Lipofectamine 2000的介导下转染NR8383细胞48h后,用1.5μg/ml的CIRP处理CIRP组、NC组及Si-IL-1β组6h。此外,分别用不同浓度(0、1 ng/ml、5 ng/ml、10 ng/ml)的重组大鼠IL-1β和应用10 ng/ml的IL-1β,以不同的时间点(0、6、12、24h)处理NR8383细胞,然后收集细胞,提取蛋白和RNA,采用q 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研究IL-1β在CIRP诱导CXCl1表达中的作用。结果:第一部分,动物模型实验结果:(1)与CON组相比,SAP组大鼠胰腺及肺组织显示出明显的病理损伤,病理评分显着性增高(p<0.001)。此外,与CON组相比,SAP组大鼠血清CIRP、淀粉酶、IL-1β均明显升高(p<0.001),且SAP组动脉血PaO2水平明显下降(p<0.001),与此同时该组动脉血PaCO2水平明显上升(p<0.001)。与SAP组相比,C23组及EMO组胰腺及肺组织损伤明显缓解(p<0.001),血清CIRP、淀粉酶、IL-1β均明显下降(p<0.001),以及动脉血PaO2水平明显上升(p<0.001)而PaCO2水平明显下降(p<0.001)。(2)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q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CON组相比,SAP组大鼠胰腺(主要位于胰岛)及肺组织CIRP表达明显增加(p<0.001)。与CON组相比,SAP组大鼠肺内p-P65、p-IKBα、NLRP3、ASC(Monomer,Dimer,Polymer)、Caspase-1 p20、GSDMD-N、IL-1β(pro-IL-1β以及p17)、CXCL1表达明显增高(p<0.001),且SAP组大鼠肺组织内中性粒细胞(Ly6G+细胞)的浸润明显增加。(3)与SAP组相比,C23组及EMO组胰岛及肺组织CIRP表达明显被抑制,且伴随着肺内p-P65、p-IKBα、NLRP3、ASC(Monomer,Dimer,Polymer)、Caspase-1 p20、GSDMD-N、IL-1β(pro-IL-1β以及p17)、CXCL1表达的下降(p<0.05)及肺内Ly6G+细胞的浸润的明显减少。第二部分,体外细胞学实验结果。(1)用CIRP(1.5μg/ml)诱导了NR8383细胞内p-IKBα和p-P65及NLRP3、ASC(Monomer,Dimer,Polymer)、Caspase-1 p20、GSDMD-N、IL-1β(pro-IL-1β以及p17)蛋白的表达增高(p<0.001),并进一步促进了NR8383细胞的焦亡(p<0.001),同时还促进了其表达CXCL1(p<0.001)。TLR4受体抑制剂TAK-242几乎完全地抑制了CIRP所致的上述细胞效应(p<0.001)。结果表明,CIRP通过TLR4受体介导的NF-κB信号及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诱导NR8383细胞焦亡。CIRP拮抗剂C23和大黄素均显示出能够显着性抑制CIRP所致的NR8383细胞内NF-κB的活化、NLRP3炎症小体及组装与激活、细胞焦亡及CXCL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IRP对NR8383细胞表达CXCL1的影响。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IRP组的CXCL1表达明显增高(p<0.001)。而与CIRP组相比,CIRP+Si-IL-1β组的CXCL1表达水平显着性下降(p<0.001),CIRP+NC(Negative control)组的CXCL1表达水平则无明显改变(p>0.05)。结果表明,IL-1β是CIRP促进NR8383细胞表达CXCL1的关键介质。分别用不同浓度(0、1ng/ml、5ng/ml、10ng/ml)的重组大鼠IL-1β和以相同浓度的IL-1β(10ng/ml)以不同的时间点(0、6、12、24h)刺激NR8383细胞,结果显示,IL-1β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促进NR8383细胞表达CXCL1。结论:(1)采用5%牛磺胆酸钠溶液经胆胰管逆行注射制备SAP肺损伤模型24h后,模型组大鼠血清淀粉酶含量的显着升高,胰腺和肺组织出现了明显的病理损伤,同时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也显示大鼠出现明显的呼吸功能障碍,表明SAP诱发肺损伤模型制备成功。(2)CIRP在APALI大鼠模型的胰岛及肺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伴有血清CIRP水平的升高。应用CIRP拮抗剂C23后,CIRP在胰岛、肺组织中表达下调且血清中CIRP水平下降,并明显缓解了ALI,提示CIRP与APALI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IRP拮抗剂C23能抑制APALI大鼠肺组织中NF-κB的激活、NLRP3炎症小体的组装与活化、肺组织中CXCL1的表达及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并缓解了SAP时的肺损伤。(3)CIRP可能通过TLR4受体介导激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NF-κB信号及NLRP3/IL-1β/CXCL1信号通路,在APALI中发挥重要作用。(4)大黄素能能显着降低APALI大鼠的血清淀粉酶、CIRP和IL-1β水平,能明显减轻SAP大鼠胰腺和肺组织的病理损伤,并能够改善肺功能,显示出对APALI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5)大黄素可能通过抑制CIRP-TLR4介导的NF-κB和NLRP3/IL-1β/CXCL1信号通路减少中性粒细胞向肺内浸润从而发挥其治疗APALI的药理作用。

罗亚岚[8](2020)在《“P2X7-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大黄素干预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急性肺损伤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实验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大鼠急性胰腺炎诱发肺损伤模型,探究“P2X7-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观察P2X7受体特异性抑制剂Brilliant Blue G、地塞米松及中药成分大黄素的干预作用,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其相关性肺损伤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及理论基础。方法:建立SAP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n=8):对照(Control,CON)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模型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组,P2X7受体特异性抑制剂Brilliant Blue G(BBG)组,大黄素(Emodin,EMO)组。其中,CON组开腹仅翻动胰腺数次后关腹。SAP组采用经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50mg/kg)的方法建立SAP大鼠模型。DEX组大鼠于造模麻醉清醒后即时及12h经腹腔注射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剂量:10mg/Kg,浓度:5mg/ml)。BBG组于造模后相同时间给予BBG灌胃(剂量:30mg/Kg,浓度:3mg/ml)。EMO组大鼠于造模后相同时间给予大黄素灌胃(剂量:40mg/Kg,浓度:4mg/ml)。各组大鼠于手术后24h麻醉下开腹、取材。取部分肺、胰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并评估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使用真空干燥法进行肺湿/干重比值(W/D)测定。使用全自动动脉血气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动脉血气指标:氧分压(Pa 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 CO2)。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18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含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P2X7-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中P2X7、NLRP3、ASC、pro-Caspase-1和Caspase-1p20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Real Time-PCR法检测肺组织中P2X7m RNA和NLRP3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SAP组大鼠胰腺和肺组织的病理评分均升高(p<0.001),符合SAP肺损伤的病理学特征;SAP组动脉血Pa O2显着降低(p<0.001),Pa CO2明显升高(p<0.001);SAP组大鼠肺组织的湿/干重比值显着升高(p<0.001);SAP组大鼠动脉血清中IL-1β、IL-18和TNF-α的含量均上升(p<0.001);SAP组大鼠肺组织的P2X7、NLRP3、ASC、Caspase-1p20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1);SAP组大鼠肺组织的P2X7和NLRP3基因表达水平也有所升高(p<0.001)。与SAP组大鼠相比,BBG给药后的大鼠胰腺和肺组织的病理评分(p<0.01)、血清中淀粉酶含量(p<0.001)、肺组织湿/干重比值(p<0.01)、血气分析结果(p<0.01)等各项疾病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肺组织中促炎因子IL-18、IL-1β和TNF-α(均为p<0.001)的生成、释放减少,P2X7(p<0.001)、NLRP3(p<0.001)、ASC(p<0.05),Caspase-1p20(p<0.001)蛋白的表达显着降低,表明BBG能够通过抑制“P2X7-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控制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另一组经DEX处理的大鼠也得到了相似的实验结果。有趣的是,我们观察到与SAP组大鼠相比,经EMO处理后大鼠肺组织的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都有所减轻,肺组织中NLRP3(p<0.001)、ASC(p<0.01),Caspase-1p20(p<0.05)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下游释放的炎症因子IL-18(p<0.001)、IL-1β(p<0.01)和TNF-α(p<0.001)显着减少,而上游激活信号P2X7受体的表达却无明显变化,表明EMO能够通过有效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从而抑制下游活性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肺损伤,但是这种抑制作用不依赖P2X7受体。结论:1.造模24h后SAP组大鼠胰腺和肺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损伤,血清中淀粉酶含量明显升高,肺湿/干重比值明显升高,血气分析结果表明大鼠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这些指标的改变表明SAP组大鼠的肺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证明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模型制备成功。2.SAP可引起急性肺损伤,具体机制可能是由于急性胰腺炎时通过DAMPs作用于细胞膜上P2X7受体从而激活NLRP3炎性小体,进而产生活性Caspase-1片段,引起下游pro-IL-18和pro-IL-1β的切割活化,大量炎症因子的释放诱发周围炎症细胞活化引起炎症“瀑布式”级联反应,导致肺损伤。3.P2X7受体特异性抑制剂BBG和地塞米松能够通过有效拮抗P2X7受体,抑制下游NLRP3炎性小体的活化和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大黄素能够有效降低NLRP3、ASC和Caspase-1p20蛋白的表达,从而阻止NLRP3炎性小体在胞质中的组装、活化,抑制下游大量活性炎症因子的切割活化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在肺部损伤中起到保护作用。值得注意的是,EMO对NLRP3炎性小体的抑制作用不依赖于P2X7受体,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姜囡[9](2020)在《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在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大黄素干预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引起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发病率及死亡率高,但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通过研究NLRP3/Caspase-1炎症通路在SAP肺损伤模型中的活化来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肺损伤(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ssociated acute lung injury,SAP-ALI)的发病机制。通过研究中药大黄素对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上关键分子的影响,探讨大黄素在抑制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疾病的作用机理,为临床上中西医结合防治急性胰腺炎肺损伤提供新思路。方法:实验一: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疾病模型组(SAP组)、大黄素干预组(EMO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DEX组),每组10只。使用4%苯巴比妥(30-40mg/kg)麻醉,Sham组开腹后仅轻轻翻动胰腺3次后关腹。SAP组、EMO组、DEX组大鼠均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1ml/kg)建立SAP模型。EMO组在造模后2h、12h给大鼠大黄素混悬液灌胃,剂量为40mg/kg。DEX组在造模后2h给大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剂量为10mg/kg。术后24h开始检测,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胰腺组织及肺组织的湿/干比及血清淀粉酶的水平;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胰腺和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肺组织的凋亡情况;Westetn 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和Bcl2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分布。实验二: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疾病模型组(SAP组)、大黄素干预组(EMO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DEX组),每组10只。动物处理方式同实验一。采用Westetn blot法检测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蛋白NLRP3、ASC、Caspase-1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和IL-18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中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体Ly6G的数量来判断肺组织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磁珠分选法提取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采用Westetn blot法检测中性粒细胞的迁移蛋白i CAM和IL-8的表达变化。实验三:正常SD大鼠15只,每只大鼠腹主动脉采血5ml,磁珠分选法分离中性粒细胞,少部分中性粒细胞用于纯度检测(流式细胞法),剩余大部分用于体外培养。10%FBS的DMEM培养基在37度孵箱中培养中性粒细胞。体外培养后的中性粒细胞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CON组)、LPS组、LPS+NLRP3抑制剂MCC950组(LPS+MCC950组)、LPS+DEX组、LPS+EMO组。对应给药的终浓度的50 ng/m L LPS、400 n M MCC950、100 n M DEX、30μg/m L EMO,孵育反应24 h收取细胞。采用RT-PCR检测TNF-α、NLRP3、ASC、Caspase-1、IL-1β基因的m RNA表达;采用Westetn blot检测TNF-α、NLRP3、ASC、Caspase-1、IL-1β的蛋白表达。结果1.各组大鼠解剖后观察,发现SAP组大鼠肠管变暗紫,胰腺组织大面积坏死,肺脏无色泽且有瘀血,加入大黄素和地塞米松干预后明显缓解。与假手术组相比,胰腺组织及肺组织的湿/干比显着升高(P<0.05)、SAP组的血清淀粉酶的水平显着升高(P<0.01)、胰腺和肺组织的H&E病理学评分显着升高(P<0.01)、肺组织凋亡比例明显增加(P<0.001)、肺组织中的凋亡相关蛋白的Caspase3、Bax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中Caspase3表达分布增多(P<0.01)。在加入大黄素及地塞米松干预后,与SAP组大鼠相比,以上指标均有改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注意的是,在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肺组织凋亡比例、肺组织中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的表达时,大黄素组比地塞米松组效果更好,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2.对照假手术组,SAP组的肺组织中NLRP3/Caspase-1通路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表达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及IL-18的表达明显升高(P<0.001)、肺组织中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体Ly6G数量增多明显(P<0.001)、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迁移蛋白i CAM和IL-8的表达显着增强(P<0.05)。加入地塞米松和大黄素干预后,以上指标的表达均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注意的是,对照地塞米松组,大黄素组对以上各检测指标的干预效果更加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细胞比较,LPS刺激中性粒细胞后,TNF-α和NLRP3/Caspase-1通路中NLRP3、ASC、Caspase-1、IL-1β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都显着升高(P<0.01),加入NLRP3抑制剂MCC950、大黄素干预后,以上指标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相比LPS组都显着降低(P<0.05),地塞米松组的以上指标的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而且大黄素和MCC950的干预效果比地塞米松更好,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AP肺损伤时胰腺和肺损伤明显且肺组织细胞凋亡加重。2.NLRP3/Caspase-1通路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肺损伤模型中被激活,并促进中性粒细胞的迁移及在肺组织中的浸润,进而加重肺损伤。3.抑制中性粒细胞内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可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缓解急性胰腺炎肺损伤。4.大黄素通过抑制NLRP3/Caspase-1通路的活化可缓解急性重症胰腺炎肺损伤。

王清华[10](2020)在《钙激活氯通道TMEM16A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内科急腹症,发病急,病情发展快,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多与胆结石等胆道疾病,酗酒及暴饮暴食,胃十二指肠疾病等相关联。急性胰腺炎的病理机制仍未阐明,临床上也没有特异性的治疗药物,特别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目前仍是对症治疗,愈后很差。各种因素如酶原激活、炎症介质、氧化应激、微循环障碍、核因子κB(NF-κB)途径等均参与了该发病过程。尽管胰腺炎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研究表明激活胰腺腺泡细胞内的炎症信号通路是产生急性胰腺炎至关重要的分子机制。急性胰腺炎时,胰腺本身病变及由此引起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被激活,释放大量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引发炎症的“瀑布样级联反应”,进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胰腺腺泡细胞释放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如TNF-α,IL-6,IL-1β,IL-10和ICAM-1,以及免疫细胞是影响炎症死亡率的重要因素。这些炎症介质通过复杂的信号通路促进胰腺炎的发生与发展,其中IL-6/IL-6R/STAT3信号通路在急性胰腺炎及其全身炎症反应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跨膜蛋白16A(TMEM16A)于2008年同时被3个实验室证明为钙激活氯离子通道,并提示其功能可能与细胞分裂周期、细胞增殖有关,是一类能被细胞内钙离子激活的阴离子通道。TMEM16A表达在多种细胞上,参与唾液腺、汗腺、呼吸道、及肠道上皮细胞钙依赖性氯离子分泌,调控平滑肌收缩,控制胃肠道起搏等生理过程。另外,TMEM16A参与肿瘤、高血压、疼痛等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在哮喘等呼吸道炎症的发病过程中都有TMEM16A的参与。TMEM16A在胰腺导管细胞,胰岛和腺泡细胞上均有表达,参与了导管细胞癌的发生和胰岛素分泌,并且参与胰腺细胞的酸性调节作用。但是,存在于腺泡细胞上的TMEM16A在急性胰腺炎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有哪些仍未见报道。对此我们做了以下的研究:第一部分TMEM16A在急性胰腺炎胰腺腺泡细胞上高表达目的:在动物和细胞水平观察雨蛙肽引起急性胰腺炎不同时间点的TMEM16A通道蛋白的改变。方法:在体研究:全部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雨蛙肽6h组、雨蛙肽12h组和雨蛙肽24h组,每组6只。小鼠购进后适应性饲养3天,各组小鼠实验前一天晚自由饮水条件下禁食12小时,各雨蛙肽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雨蛙肽的生理盐水溶液,剂量为50μg/kg,每间隔1小时1次,连续注射7次,对照组小鼠同法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最后一次注射后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分批取材:小鼠眼眶内眦部位进行采血,取出血后离心,保存血清。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后,摘取胰腺组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胰腺组织中TMEM16A通道蛋白;另取一部分,放置于4%的多聚甲醛溶液中进行固定,采用HE染色的方法进行验证病理形态学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腺组织TMEM16A通道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急性分离小鼠胰腺细胞,原代培养细胞,待细胞长到培养皿90%时,加入10-8M雨蛙肽,作用不同时间后收集细胞;保留细胞培养上清液;大鼠胰腺腺泡细胞株AR42J细胞进行细胞培养,用10-8M雨蛙肽作用不同时间点后收集细胞,保留细胞培养上清液。免疫荧光方法检测TMEM16A通道蛋白在AR42J上的表达;提取细胞提取蛋白,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MEM16A通道蛋白的表达。结果:雨蛙肽成功诱导急性胰腺炎小鼠模型;急性胰腺炎小鼠胰腺组织中TMEM16A通道蛋白表达上调;原代培养小鼠胰腺腺泡细胞炎症模型中TMEM16A通道蛋白表达上调;TMEM16A通道蛋白在正常AR42J细胞膜上表达,炎性AR42J细胞中TMEM16A通道蛋白表达上调。结论:TMEM16A通道蛋白在胰腺腺泡细胞上表达,雨蛙肽诱导的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TMEM16A通道蛋白表达上调。第二部分急性胰腺炎IL-6增多激活IL-6/IL-6R/STAT3促进TMEM16A表达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时IL-6表达增多及其对IL-6/IL-6R/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与TMEM16A蛋白调节作用。方法:ELISA方法检测急性胰腺炎小鼠胰腺组织及血清、原代培养小鼠胰腺腺泡细胞炎性培养上清液和AR42J细胞炎性培养上清液中IL-6含量。雨蛙肽处理AR42J细胞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L-6/IL-6R/STAT3信号通路激活和TMEME16A的表达。检测IL-6对AR42J细胞TMEM16A表达的浓度曲线筛选;IL-6处理AR42J细胞后检测IL-6/IL-6R/STAT3信号通路激活和TMEM16A的表达;IL-6和IL-6R中和抗体同时处理AR42J细胞后检测IL-6/IL-6R/STAT3信号通路激活和TMEM16A的表达;IL-6和STAT3抑制剂CucurbitacinⅠ同时处理AR42J细胞后检测IL-6/IL-6R/STAT3信号通路和TMEM16A的表达。结果:急性胰腺炎小鼠胰腺及血清中IL-6含量升高;炎性急性分离小鼠胰腺腺泡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含量增多,炎性AR42J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含量增多;雨蛙肽处理的AR42J细胞引起IL-6增多,激活IL-6/IL-6R/STAT3信号通路促进TMEM16A的高表达;IL-6促进AR42J细胞TMEM16A高表达,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IL-6通过与IL-6R结合促进AR42J细胞TMEM16A的高表达;IL-6通过促进STAT3磷酸化促进AR42J细胞TMEM16A的高表达。结论:雨蛙肽引起的急性胰腺炎IL-6增多,激活IL-6/IL-6R/STAT3信号通路促进TMEM16A的高表达;IL-6促进AR42J细胞TMEM16A高表达;IL-6通过IL-6/IL-6R/STAT3促进TMEM16A的高表达。第三部分TMEM16A高表达促进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高表达TMEM16A对炎症病理进程、IL-6含量及核转录因子NF-κB的影响。方法:全部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16Ainh-A01预先组和T16Ainh-A01后治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小鼠腹腔注射雨蛙肽的生理盐水溶液,剂量为50μg/kg,每间隔1小时1次,连续注射7次,对照组小鼠同法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T16Ainh-A01预先组于第一次注射雨蛙肽前30分钟时腹腔注射TMEM16A特异性抑制剂T16Ainh-A01,剂量为1mg/kg。T16Ainh-A01后治组于第一次注射雨蛙肽后30分钟时腹腔注射TMEM16A特异性抑制剂T16Ainh-A01,剂量为1mg/kg。于最后一次注射后12小时取材:小鼠眼眶内眦部位进行采血,取出血后,离心取上清。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后,摘取胰腺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胰腺组织匀浆液中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胰腺组织中TMEM16A通道蛋白和胞浆胞核内NF-κB活性亚基p65表达;另取一部分,放置于4%的多聚甲醛溶液中进行固定,采用HE染色的方法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腺组织TMEM16A通道蛋白的表达。通过质粒的转化、质粒扩增、质粒DNA提取、pEGF-TMEM16A和pEGF-TMEM16A-siRNA质粒与lipofection2000转染试剂共同转染AR42J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经过G418进行筛选,分别提取细胞胞浆蛋白和核蛋白,观察细胞核与胞浆中NF-κB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的表达。通过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TMEM16A与IP3R的相互作用,用BAPTA阻断细胞内的钙离子,观察钙离子升高对NF-κB活性的影响。结果:雨蛙肽作用于AR42J细胞12小时已经出现显着炎症反应,此时TMEM16A通道蛋白表达增多;对细胞内NF-κB活性亚基p65检测发现胞浆中的p65蛋白减少,而细胞核中的p65蛋白表达增多,p65蛋白发生了细胞核转移;而给予T16Ainh-A01后TMEM16A通道蛋白下降,胞浆中p65蛋白增加,而减少细胞核中的p65蛋白增多,抑制了p65蛋白发生了细胞核转移。腹腔注射雨蛙肽12小时的小鼠血清和胰腺组织中IL-6的含量明显增加,与雨蛙肽组小鼠相比,给予TMEM16A特异性抑制剂T16Ainh-A01后血清和胰腺组织IL-6的含量均下降;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相比,雨蛙肽作用小鼠12小时,胰腺发生急性炎症表现:小叶间隙增宽、水肿、炎性细胞渗出、腺泡细胞肿胀细胞水肿。而腹腔注射TMEM16A特异性抑制剂T16Ainh-A01后,炎症病理变化得到改善。pEGF-TMEM16A过表达质粒和敲除质粒转染成功的AR42J细胞呈现绿色荧光,经过G418进行筛选后检测TMEM16A蛋白,转染效率约为50%;过表达TMEM16A的细胞,胞浆中p65蛋白减少,细胞核中p65蛋白增多,核p65/浆p65比值明显增大,p65发生核转移;敲除TMEM16A后,应用雨蛙肽复制急性炎症模型时发现胞浆中p65蛋白增多,细胞核中p65蛋白减少,抑制了p65发生核转移,同时细胞上清中IL-6的含量减少。TMEM16A与IP3R具有直接结合作用;BAPTA阻断细胞内的钙离子,减少了钙离子对NF-κB激活作用。结论:急性胰腺炎时TMEM16A蛋白表达,通过与胞浆内IP3R直接作用,增加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促进胰腺炎症细胞NF-κB核转移,促进IL-6的合成与释放,促进急性胰腺炎的病理进程。

二、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8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8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大黄游离蒽醌抑制NLRP3/Caspase-1通路改善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药物
    1.2 动物
    1.3 试剂
    1.4 仪器
    1.5 方法
        1.5.1 分组、造模及给药
        1.5.2 大鼠7d生存情况观察
        1.5.3 胰腺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
        1.5.4 血清AMS、LPS、AST和ALT活力检测
        1.5.5 ELISA法检测肝组织TNF-α、IL-1β、IL-6和IL-18的含量
        1.5.6 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TLR4、NLRP3、Pro-caspase-1和Caspase-1蛋白表达
        1.5.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大黄游离蒽醌对SAP模型大鼠7 d死亡率的影响
    2.2 大黄游离蒽醌对SAP模型大鼠胰腺和肝脏病理组织学评分的影响
    2.3 大黄游离蒽醌对SAP模型大鼠血清AMS、LPS、ALT、AST活力的影响
    2.4 大黄游离蒽醌对SAP模型大鼠肝组织TNF-α、IL-1β、IL-6、IL-18含量的影响
    2.5 大黄游离蒽醌对SAP模型大鼠肝TLR4、NLRP3、Caspase-1、Pro-caspase-1蛋白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3)急性胰腺炎感染性胰腺坏死危险因素及D-二聚体、尿素氮、白介素-18预测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IPN诊断标准
    1.3 指标检测
    1.4 资料收集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D-二聚体、BUN、IL-18水平比较
    2.2 IPN组不同预后患者D-二聚体、BUN、IL-18水平比较
    2.3 诊断价值分析
    2.4 SAP并发IPN的单因素分析
    2.5 SAP并发IPN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4)鹰嘴豆芽素A对小鼠急性胰腺炎及其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绪论
    1.1 急性胰腺炎概述
        1.1.1 急性胰腺炎简介
        1.1.2 炎症因子与急性胰腺炎
        1.1.3 急性胰腺炎治疗研究进展
    1.2 肠道屏障概述
        1.2.1 肠道屏障简介
        1.2.2 急性胰腺炎与肠道屏障
        1.2.3 急性胰腺炎与细菌移位
    1.3 鹰嘴豆芽素A概述
        1.3.1 鹰嘴豆芽素A简介
        1.3.2 鹰嘴豆芽素A的生理功能
        1.3.3 黄酮类化合物与急性胰腺炎
    1.4 立题依据及意义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材料与试剂
        2.1.3 主要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鹰嘴豆芽素A预处理与急性胰腺炎模型建立
        2.2.2 胰腺组织水肿程度的测定
        2.2.3 小鼠血清淀粉酶的活性测定
        2.2.4 小鼠血清脂肪酶的活性测定
        2.2.5 小鼠血清髓过氧化物酶的表达活性测定
        2.2.6 胰腺和结肠组织形态学分析
        2.2.7 胰腺和结肠组织总RNA提取与反转录
        2.2.8 胰腺及结肠组织DNA提取
        2.2.9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2.2.10 小鼠血清脂多糖含量测定
        2.2.11 蛋白提取、浓度测定及免疫印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2.2.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鹰嘴豆芽素A对小鼠急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
        3.1.1 鹰嘴豆芽素A对AP小鼠血清淀粉酶与脂肪酶的调节作用
        3.1.2 鹰嘴豆芽素A对AP小鼠胰腺组织损伤的影响
        3.1.3 鹰嘴豆芽素A改善AP小鼠胰腺局部炎症程度
    3.2 鹰嘴豆芽素A对AP小鼠相关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
        3.2.1 鹰嘴豆芽素A对AP小鼠相关肠道炎症的改善作用
        3.2.2 鹰嘴豆芽素A对小鼠AP相关肠道物理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3.2.3 鹰嘴豆芽素A降低AP小鼠血清LPS水平及减少细菌移位
    3.4 鹰嘴豆芽素A对小鼠AP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3.4.1 鹰嘴豆芽素A对AP小鼠胰腺和结肠TLR4受体表达量的影响
        3.4.2 鹰嘴豆芽素A对AP小鼠胰腺和结肠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
        3.4.3 鹰嘴豆芽素A对AP小鼠胰腺和结肠NF-κB激活的调控作用
        3.4.4 鹰嘴豆芽素A对AP小鼠胰腺和结肠NLRP3炎症小体的抑制作用
主要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细胞实验数据

(5)基于肠黏膜免疫功能调控的大黄游离蒽醌治疗SAP时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免疫动力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部分 大黄游离蒽醌对不同免疫状态下SAP大鼠的治疗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三部分 大黄游离蒽醌对SAP大鼠继发PA感染的保护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全文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综述 重症急性胰腺炎免疫调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大承气汤对胰腺白介素18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治疗方案
        2.1.2 治疗组治疗方案
    2.2 观察指标
        2.2.1 临床观察指标
        2.2.2 血清观察指标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大承气汤对SAP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作用
    3.2 大承气汤对SAP患者血清WBC、CRP的恢复作用
    3.3 大承气汤对SAP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
    3.4 大承气汤对SAP患者血清IL-18水平的作用
4 讨论

(7)冷诱导RNA结含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大黄素干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CIRP 在 SAP 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在 APALI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大黄素干预的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药物配制
        2.2 实验动物分组及模型制备
        2.3 采集样本
        2.4 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 Eosin, HE)染色
        2.5 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检测血清 CIRP、淀粉酶(amylase)、IL-1β 水平
        2.6 免疫组化检测 CIRP 及 Ly6G 的表达
        2.7 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ence, IF)实验步骤
        2.8 Western blot法实验步骤
        2.9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RCR) 法实验步骤
        2.10 统计学方法
    (三)结果
        3.1 各组大鼠一般状态的比较
        3.2 各组大鼠胰腺及肺组织的病理学观察结果
        3.3 各组大鼠肺功能的变化
        3.4 各组大鼠血清中的淀粉酶、IL-1β 及CIRP水平的变化
        3.5 各组大鼠胰腺和肺组织中 CIRP mRNA 的表达
        3.6 各组大鼠胰腺和肺组织中CIRP蛋白的表达
        3.7 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大鼠胰腺及肺组织中CIRP的表达
        3.8 免疫荧光观察各组大鼠胰岛中CIRP的表达
        3.9 各组大鼠肺组织内NF-κB p65 和IKBα 磷酸化水平的比较
        3.10 各组大鼠肺组织内 NLRP3 及 IL-1β mRNA 的表达
        3.11 各组大鼠肺组织内 NLRP3 炎性小体的组装与活化水平
        3.12 各组大鼠肺组织中 CXCL1 表达水平的比较
        3.13 各组大鼠肺内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的比较
    (四)讨论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CIRP 对 NR8383 细胞 NF-κB 及 NLRP3/IL-1β/CXCL1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大黄素干预的实验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细胞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试剂准备
        2.2 细胞的复苏
        2.3 细胞培养条件
        2.4 细胞的传代
        2.5 细胞的冻存
        2.6 CCK8 实验检测大黄素的细胞毒性
        2.7 细胞的分组及处理
        2.8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焦亡
        2.9 siRNA瞬时转染
        2.10 Western blot分析
        2.11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
        2.12 统计学方法
    (三)结果
        3.1 大黄素对 NR8383 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3.2 各组NR8383 细胞NF-κB p65 和IKBα 磷酸化水平的的比较
        3.3 各组NR8383 细胞的NLRP3 和IL-1β mRNA的表达水平
        3.4 各组 NR8083 细胞内 NLRP3 炎性小体的组装与活化水平
        3.5 各组NR8383 细胞焦亡率的比较
        3.6 各组NR8383 细胞的CXCL1 的表达水平比较
        3.7 RNA 干扰 IL-1β 对 CIRP 诱导 NR8383 细胞 CXCL1 表达的影响
        3.8 IL-1β 促进NR8383 细胞表达CXCL1 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关系
    (四)讨论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综述 冷诱导 RNA 结合蛋白(Cold-inducible RNA binding protein)在炎症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P2X7-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大黄素干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及分组
        2.实验仪器和设备
        3.实验试剂及耗材
    (二)实验方法
        1.建立SAP大鼠模型及各组大鼠的处理
        2.标本采集与处理
        3.胰腺和肺的组织形态学分析
        4.血清淀粉酶(AMY)含量检测
        5.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测定肺组织含水量
        6.动脉血气分析检测
        7.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促炎因子IL-18、IL-1β和TNF-α的水平
        8.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P2X7-NLRP3 炎性小体”信号通路中P2X7、NLRP3、ASC、pro-Caspase-1和Caspase-1p20 蛋白的表达
        9.RT-qPCR法检测肺组织中P2X7mRNA、NLRP3mRNA的表达
    (三)统计学方法
三、结果
    (一)各组大鼠生存状态和大体解剖情况
    (二)各组大鼠胰腺、肺组织HE染色病理观察及评分
    (三)各组大鼠血清中淀粉酶活性水平比较
    (四)各组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的比较
    (五)各组大鼠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六)各组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IL-18、IL-1β和 TNF-α的含量
    (七)各组大鼠“P2X7-NLRP3 炎性小体”信号通路中P2X7、NLRP3、ASC、pro-Caspase-1和Caspase-1p20蛋白的表达
    (八)RT-qPCR法检测肺组织中P2X7mRNA和NLRP3mRNA基因表达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NLRP3炎性小体: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核心
    References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9)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在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大黄素干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大黄素对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肺损伤干预作用的观察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SAP动物模型制备
        2.2 胰腺和肺组织的湿/干比测量
        2.3 血清淀粉酶测量
        2.4 H&E染色检测胰腺、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2.5 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细胞的凋亡情况
        2.6 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的表达
        2.7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中Caspase3 表达分布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各组大鼠术后一般状态及解剖观察
        2.大鼠胰腺、肺组织湿/干比变化
        3.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水平的测定
        4.大鼠胰腺和肺组织病理变化及评分
        5.各组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水平
        6.大鼠肺组织中凋亡蛋白Caspase3、Bax和 Bcl2 表达水平
        7.各组大鼠肺组织中Caspase3 的表达与分布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NLRP3/Caspase-1 信号通路在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大黄素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 的蛋白表达水平
        2.2 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18)
        2.3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肺组织的中性粒细胞Ly6G表达分布
        2.4 Western blot检测中性粒细胞迁移能力相关蛋白i CAM和 IL-8表达水平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大鼠肺组织中NLRP3、Caspase-1、ASC蛋白表达水平
        2.大鼠血清中IL-1β和IL-18水平
        3.大鼠肺组织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体Ly6G的表达
        4.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i CAM和 IL-8 蛋白表达水平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体外培养中性粒细胞NLRP3/Caspase-1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大黄素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中性粒细胞提取及体外培养
        2.2 RT-PCR检测中性粒细胞中TNF- α、NLRP3、 ASC、Caspase-1、IL-1β基因的m RNA表达
        2.3 Westernblot检测中性粒细胞中TNF-α、NLRP3、ASC、Caspase-1、IL-1β蛋白的表达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大鼠中性粒细胞提取纯度结果
        2.中性粒细胞TNF-α、NLRP3、ASC、Caspase-1、IL-1β基因的mRNA表达
        3.中性粒细胞TNF-α、NLRP3、ASC、Caspase-1、IL-1β蛋白的表达变化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NLRP3炎症小体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1 NLRP3 炎症小体
    2 急性肺损伤(ALI)
    3 NLRP3 与急性肺损伤
    4 急性肺损伤的抗炎治疗
    5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10)钙激活氯通道TMEM16A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TMEM16A在急性胰腺炎胰腺腺泡细胞上高表达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动物
        2.1.2 细胞系
        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2.2.1 主要实验仪器
        2.2.2 主要试剂及来源
        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4 小鼠分组及急性胰腺炎模型的建立
        2.4.1 分组及给药
        2.4.2 取材
        2.5 小鼠胰腺腺泡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细胞炎症模型建立
        2.5.1 小鼠胰腺腺泡细胞的分离培养
        2.5.2 急性分离腺泡细胞炎症模型建立
        2.6 AR42J细胞传代培养及炎症模型的建立
        2.6.1 AR42J细胞传代培养
        2.6.2 AR42J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
        2.7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2.7.1 胰腺病理学检测—苏木素/伊红(HE)染色
        2.7.2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2.7.3 western blot
        2.7.4 细胞免疫荧光技术
        2.8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雨蛙肽诱导小鼠急性胰腺炎病理模型
        3.2 TMEM16A在急性胰腺炎小鼠胰腺中高表达
        3.3 TMEM16A在小鼠胰腺原代培养腺泡细胞的急性炎症中高表达
        3.4 炎性AR42J细胞中TMEM16A表达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急性胰腺炎IL-6 增多激活IL-6/IL-6R/STAT3 促进TMEM16A表达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2.2.1 主要实验仪器
        2.2.2 主要试剂及来源
        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3.1 IL-6不同浓度的配制
        2.3.2 CucurbitacinⅠ液体
        2.3.3 含Ig G抗体1μg/ml的培养液
        2.3.4 含IL-6R中和抗体的培养液
        2.3.5 TMEM16A抗体稀释液
        2.4 IL-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2.4.1 标准品的配置
        2.4.2 标准品曲线的制备
        2.4.3 待测样品IL-6含量检测
        2.5 不同浓度IL-6处理AR42J细胞
        2.6 IL-6和IL-6R中和抗体共同处理AR42J细胞
        2.7 IL-6和STAT3 抑制剂CucurbitacinⅠ共同处理AR42J细胞
        2.8 IL-6R抗体和CucurbitacinⅠ分别处理AR42J炎性细胞
        2.9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急性胰腺炎小鼠胰腺及血清中IL-6增加
        3.2 炎性AR42J细胞上清液中IL-6增加
        3.3 炎性细胞中激活 IL-6/IL-6R/STAT3 信号通路促进 TMEM16A 的高表达
        3.4 IL-6对AR42J细胞TMEME16A影响浓度筛选
        3.5 IL-6与IL-6R相互作用促进AR42J细胞TMEM16A的高表达
        3.6 IL-6 通过激活STAT3 信号促进腺泡细胞TMEM16A的高表达
    4 讨论
        4.1 IL-6急性胰腺炎早期升高
        4.2 STAT3在急性胰腺炎中被激活
    5 结论
第三部分 :TMEM16A高表达促进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动物
        2.1.2 实验细胞
        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及来源
        2.3 常用试剂的配制
        2.4 动物实验
        2.5 质粒的基因表达
        2.5.1 质粒的转化
        2.5.2 质粒扩增
        2.5.3 单个菌落培养
        2.5.4 质粒DNA提取
        2.5.5 转染
        2.5.6 细胞基因表达及细胞处理
        2.5.7 细胞核蛋白提取
        2.6 免疫共沉淀
        2.7 western blot
        2.8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TMEM16A高表达促进急性胰腺炎的病理进程
        3.1.1 T16Ainh-A01 抑制急性胰腺炎病理进程
        3.1.2 T16Ainh-A01 抑制急性胰腺炎胰腺细胞TMEM16A蛋白表达
        3.2 T16Ainh-A01 减少胰腺炎症中IL-6 含量
        3.3 TMEM16A高表达激活小鼠胰腺炎腺泡细胞NF-κB信号通路
        3.4 TMEM16A高表达激活AR42J细胞NF-κB信号通路
        3.4.1 TMEM16A质粒在AR42J细胞过表达
        3.4.2 TMEM16A质粒过表达促进AR42J细胞NF-κB核转移
        3.4.3 敲除TMEM16A抑制胰腺炎细胞NF-κB核转移及减少IL-6 的释放
        3.4.4 T16Ainh-A01 能抑制AR42J炎症细胞TMEM16A表达
        3.4.5 TMEM16A增加钙离子释放促进急性胰腺炎病理进程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1.急性胰腺炎病因
    2.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
    3.细胞因子与急性胰腺炎
        3.1 促炎性细胞因子
        3.1.1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3.1.2 白细胞介素6(IL-6)
        3.1.3 白细胞介素8(IL-8)
        3.1.4 白细胞介素17A(IL-17A)
        3.1.5 白细胞介素18(IL-18)
        3.1.6 白细胞介素33(IL-33)
        3.1.7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3.2 抗炎性细胞因子
        3.2.1 白细胞介素-10(IL-10)
        3.2.2 白细胞介素-22(IL-22)
    4.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8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动态监测HBP、PCT与IL-18对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J]. 解松龄,甘磊磊,王高生,郑李,蒋正.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1(10)
  • [2]大黄游离蒽醌抑制NLRP3/Caspase-1通路改善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的研究[J]. 黄力强,曾悦,庄倩,罗静雅,王璐璐,范玲,熊玉霞.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1(05)
  • [3]急性胰腺炎感染性胰腺坏死危险因素及D-二聚体、尿素氮、白介素-18预测价值分析[J]. 秦勇,黄圣杰,王金龙. 热带医学杂志, 2021(07)
  • [4]鹰嘴豆芽素A对小鼠急性胰腺炎及其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 叶莉娅. 江南大学, 2021(01)
  • [5]基于肠黏膜免疫功能调控的大黄游离蒽醌治疗SAP时效研究[D]. 黄力强.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6]大承气汤对胰腺白介素18表达的影响[J]. 李劼,陈亚峰,奉典旭. 时珍国医国药, 2020(11)
  • [7]冷诱导RNA结含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大黄素干预的实验研究[D]. 徐秋实. 大连医科大学, 2021
  • [8]“P2X7-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大黄素干预的实验研究[D]. 罗亚岚.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9]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在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大黄素干预的实验研究[D]. 姜囡. 大连医科大学, 2020
  • [10]钙激活氯通道TMEM16A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D]. 王清华.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8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