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侵略者对北平沦陷区人民的殖民统治(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法[1](2019)在《兴亚美术展览会研究 ——以京津地区沦陷时期五份报纸为中心》文中提出“七七”事变,北京沦陷后,日本侵略者扶持的华北伪政府和新民会,于1939年至1944年在北京举办六次兴亚美术展览会。兴亚美展虽号称面向“全国”,但实际参展人员以北京、天津和来华“日本艺术家”为主,是日伪当局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官方美术交流展。展览按不同美术种类分“部门”展出,历届均有变化,主要涵盖国画、日本画、油画、雕塑、工艺、图案、宣传画等,并设置“授赏环节”,延用日本本土大型官办美展办法,客观上也是伪政府对“全国各都市”画家参展的吸引与鼓励。兴亚美展前三届由新民会主导,后三届为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主导,“后援”单位中还包括北京特别市公署、华北政务委员会情报局等,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官办”展,甚至被称为东亚美术解放运动。历届美展均有明确的“主旨”,与日伪当局的侵华“理论”呈呼应关系,可以说是其“理论”统制北京沦陷区美术的具体实现。伪官员和报纸对此极力吹捧,每有“中日亲善”、“相互提携”、“兴亚美术”等殖民文化口号,其目的是重塑日本美术在北京沦陷区的形象,并以此改造沦陷区美术,将其纳入到日伪当局控制的殖民体系当中。为了扩大展览声势,笼络沦陷区艺术家参展,展会当局组成阵容庞大的审查委员会,并聘请日本人担任“审查顾问”,将日本侵略者控制伪政府的手段延用到兴亚美展。但在实际审查作品时,大量审查委员缺席,沦陷区报纸上亦少见参展艺术家对展览发表意见,即使有少量审查委员发表对展览“感想”,也是远离当时所谓“亲善”、“提携”、“中日美术融合”等“主流”声音,在特定的“法西斯统治环境下”是值得讨论的现象。
李勇[2](2020)在《日军入侵与安徽社会生态破坏(1937-1945)》文中指出日本对中国的觊觎和侵略之心由来已久,安徽省作为中国华中地区的重要省份,在抗日战争期间,受到了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掠夺和破坏,社会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社会经济陷入凋敝、经济秩序一片混乱,民众物质生活日益艰难;文教事业遭受灭顶之灾,日伪在沦陷区广泛实施烟赌娼毒化政策,并控制社会宣传,导致社会风气逐渐败坏,沦陷区民众精神世界也陷入困顿。战争前期,日军来势凶猛,炮火所及,玉石俱焚。除了与国民党守军在各地进行的攻防战外,日军还在安徽主要城镇和广大农村狂轰滥炸,大肆屠杀民众,毁坏房屋农田,掠夺城乡经济资源。战火直接破坏了安徽的社会生态环境,安徽城乡满目疮痍。安徽大部沦陷后,日本又在安徽扶植省、县、区各级伪政权,强化保甲制,设立特务机关,对安徽沦陷区进行严密的社会控制,将安徽社会经济、文化纳入日本侵华战争轨道。经济生产环境是社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大肆掠夺安徽地区的经济资源,破坏安徽沦陷区的经济生产环境,对安徽的社会经济生态造成巨大的破坏。沦陷初期,日本侵略者对安徽城乡进行“竭泽而渔”式疯狂掠夺,在安徽主要城镇和广大农村,大肆屠杀民众,掠夺城乡经济资源,大量粮食和其它各类物资被直接抢夺作为军用战略物资。随着日军“速战速决”作战计划破灭,单纯的抢掠物资已经无法满足其战争的需要,日本侵略者开始在安徽沦陷区实行经济统制政策,从物资、工矿业、金融业等方面统制安徽沦陷区经济,搜刮安徽的战略资源以达“就地自给”目的。安徽省的社会经济生态受到空前破坏,经济陷入全面的萧条和破败。文化生态同样是社会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教育是社会文化生态不可或缺的的重要方面,它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日寇为了破坏安徽沦陷区的教育事业,以武力强行关闭大量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办日伪学校以奴化广大青少年、培植知识界的汉奸傀儡,致使安徽省教育遭遇重大打击。为了毒化、腐化沦陷区的社会风气,挫败中国人民抗争意志,日本侵略者还大肆推行烟赌娼三大毒化政策,从新闻报刊、图书出版、电影戏剧等方面严格统制社会文化宣传,无耻鼓吹“王道乐土”、“大东亚圣战”,造成安徽社会文化一片乌烟瘴气。社会生态系统的破坏,对安徽沦陷区产生了持久的、深重的影响。经济生态的破坏,使安徽沦陷区经济秩序陷入混乱,战前稍有起色的民族工商业经济遭受灭顶之灾,农业经济也受到重大打击,沦陷区粮食极度短缺连民食问题都无法解决。农业、工商业、金融业日渐凋敝,安徽的社会经济陷入全面萧条和衰败,以致战后长期难以恢复。经济的衰败还加重了沦陷区民众所承受的苦难,战火摧毁了民众生产、生活环境,大批民众无家可归,四处流亡。生活在日伪统治下的民众,生活物资奇缺,生活水平极差,还时刻受到来自日伪军警的威胁,人身安全没有保障。同时,沦陷区的民众长期生活在侵略者的压迫之下,人格尊严被侮辱践踏,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情感压抑在心中不得爆发,精神衰颓,斗志萎靡;整日里接受日伪的奴化宣传,整个社会一片乌烟瘴气。生存空间的挤压和反抗无能使得一部分人逐渐麻木、妥协、卑躬屈膝,甚至卖身投靠、沦为汉奸。
任超[3](2018)在《沦陷时期北平研究述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沦陷区研究是抗日战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平沦陷区是华北沦陷区的重要部分,研究北平沦陷区对于深化认识华北沦陷区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深入抗日战争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北平沦陷区研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着手,形成了全面研究的趋势,但在相关资料整理、史实梳理和理论提升等方面仍具有很大开拓空间。
王亚倩[4](2020)在《抗战时期山西省日伪警察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警察作为近代国家权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保障。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入侵导致社会结构发生裂变,中国两千多年的单一封建制度被打破,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清廷被迫办理警政以维持其风雨飘摇的统治,山西省警政由此起步发展。民国阎锡山掌管政权时期,加强对山西省进行社会建设,警政建设日臻完善。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迅速进攻山西,并占领省会太原,建立傀儡政权统治沦陷区。1937年11月,日本侵略者在山西建立伪政权的过程中,迫切地建立起以省警务厅为首的殖民警察体系,组织结构严密,将侵略魔爪伸入到社会各个角落,成为日军在山西贯彻“以华治华”策略的重要机构。日军占据山西期间不断强化警察职能,增加伪警人员,实行恐怖统治,试图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控制沦陷区,成为法西斯统治的重要帮凶。本文主要利用抗战时期山西省日伪政权记录资料档案与报刊,研究山西省伪警察组织结构、职能与殖民活动,揭露其真实面目。全文分为前言和四个部分:前言部分对山西省为警察机构作了区域界定,探讨分析了目前学术界关于华北伪政权及日军在山西省殖民活动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一部分,论述抗战前山西省警政建立发展状况及日伪警察机构在山西的建立。对战争爆发前山西省警政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在分析抗战前山西的社会状况基础上,对日军建立伪警察政权的过程进行论述。第二部分,论述山西省伪警察组织机构。论述伪警察机构的组织结构、武装警备力量及警察教育,对日本侵略者控制沦陷区警察手段及各级伪警察来源及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分析日伪伪警察部门的统治活动。日据期间,伪警察在政治、经济及思想等方面施行殖民管理,并进行特务活动,以达到控制社会秩序、统治群众的目的,成为日本侵略者的忠实傀儡。第四部分,分析日军侵略山西期间,伪警察的罪恶活动及其统治特点。伪警察在日军指挥下,窃取情报,封锁经济,迫害抗日群众及共产党员,抗战结束后部分日籍警察人员留守山西,意图恢复殖民政权,具有傀儡性、反动性、统治时间长等特点,给山西省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荣维木,王续添,江沛,陆发春,翁有为,张生,曹必宏,徐志民,刘萍,丁贤勇,潘国旗,李淑娟,高晓燕,车霁虹,李倩,张正,刘敏,张丽,郭常英,张艳,曲广华,王宏斌,袁成毅,李学通[5](2010)在《笔谈“抗日战争与沦陷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1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联合举办的"抗日战争与沦陷区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编辑部、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安徽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等十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抗日战争与沦陷区问题研究中的民族主义话语、现代化理论、沦陷区民众生活实态、民众心理、研究方法、实证调查、影像资料、抗战社会史、社会文化史等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本组笔谈均选自此次会议。
董迎轩[6](2011)在《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沦陷区人民的思想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本侵华期间,东北地区是中国较早沦陷时间的地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东北地区进行严密的思想控制,企图使东北沦陷区人民成为“大日本帝国”的安顺良民,使东北沦陷区成为其侵略全中国、全亚洲的后方基地。日伪最主要的思想控制途径是奴化教育,日伪奴化教育最重要的一环,是强制推行日语教育。表面上看,推行日语教育是为了日本更好地控制东北地区,实际上是消灭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诱使中华民族屈从于大和民族。日伪当局还力图通过控制舆论、文学、电影、宗教来控制东北人民的头脑。东北人民对日寇的思想控制进行了长期顽强的抵制。强权能限制人的身体,却无法控制人的心灵。日本军国主义的法西斯魔鬼行径,遭到东北人民的当然抵抗。
任超[7](2019)在《抗战时期日本对北平的文化侵略》文中研究说明日本侵略军侵占北平后,就不断展开文化侵略和渗透工作: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留学派遣等方式培养和塑造亲日顺民;通过建立宣传组织机构,控制通讯社、报纸杂志出版社、广播电台等媒体,粉饰侵略战争,美化殖民统治;通过派遣日本文字工作者、利用沦陷区文人创作美化殖民统治的文学作品,纵容色情文学的泛滥来消磨沦陷区民众的反抗意识;通过电影、音乐、美术、戏剧等各种文艺宣传手段服务侵华战争。直至日本战败,文化侵略才随之消亡。
丁光英[8](2020)在《《杂志》反抗日本文化殖民的使命和策略》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更广泛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直在尽可能地团结各方进步势力,包括各类知识分子,以增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力量。其中的文艺刊物,也成为了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担负起文化使命的重要阵地。《杂志》便是中共团结知识分子,引领上海沦陷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阵地,其具有的鲜明的文化使命印记,是探寻和研究我党在抗战时期所坚守和践行文化使命的一个典型样本。“孤岛”时期的《杂志》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民族性与红色倾向,对日本的殖民政策持强烈的反对态度。用文字揭露日本的侵略罪行、激发中华民族精神是前期《杂志》最重要的文化使命。随着“孤岛”的完全沦陷,为自我保全,也为在日伪统治下的上海给“不甘缄默的人”提供一个发声的平台,《杂志》经历了从公开到转向暗地坚守文化使命的过程。《杂志》的策略性转型,以及在上海完全沦陷后依然坚守文化使命的担当,与中共当时的文化政策不无关系。在以潘汉年为首的中共领导人的支持下,《杂志》采取了“去政治化”策略,以便在自我保全的同时传递自己的文化使命。本文便是围绕《杂志》的前后两次停刊与复刊,着重分析《杂志》文化使命的传达,以及《杂志》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是怎样采取“去政治化”的生存策略;又是如何在日本侵略者营造的文化恐怖中坚持参与上海的文化建设,来达到对日本文化殖民进行抵制的目的。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来探讨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所坚守的文化使命的价值和意义。第一章主要从《杂志》的创刊过程,内容与风格,探讨前期《杂志》的文化使命,以此形成与后期《杂志》的“中立”姿态的对比研究。前期杂志的政治性、民族性、红色倾向是其坚定立场的体现,正是在这一立场下,《杂志》对日本的殖民政策有着严酷的揭露与讽刺。其高亢激扬的“文学反抗”姿态体现在一系列的抗日作品上。第二章分析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上海文化环境,讨论上海文学期刊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艰难求生概况,由此分析《杂志》进行转型的背景和原因。通过分析《杂志》的第二次复刊与对文化使命的暗地坚守,讨论当时环境下中共的文化政策、袁殊等中共党员的个人才能、以及日本对上海文化事业的经济“援助”的相关联系。第三章主要探讨《杂志》第二次复刊后,在中共地下党员的指导下采取的“去政治化”策略和文化阵地的建设策略。其政治立场的中立、反抗精神的掩藏、民族意识的退隐都是《杂志》采取的生存手段。而《杂志》在自我保全的基础上,采取了多种手段扩大自己的文学阵地,比如:向进步知识分子表明自己的身份、举行文人集会、扩大读者群体。并在此基础上去实现文学阵地的立场坚守和对现实生活进行关注。第四章着重分析《杂志》反抗日本殖民文化的意义。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由中共地下党员所实际控制的《杂志》,通过文化使命的坚守,渐渐地将引领上海文化的健康发展作为自己的办刊重心。其所开展的论争、座谈、笔谈、出游等活动,因其催生出的诸多优秀的作品,曾在上海文化界引起过巨大反响并载入史册。
刘楚楚[9](2019)在《1942年“大东亚建设博览会”研究》文中认为近代以来,“满洲”在日本举办或主导的各种展览活动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东北沦陷时期关于“满洲”的展览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境外展示与本土展示两个部分。境外展示主要集中在日本本土,通过设置“满洲馆”、“关东州馆”等东北地区特色展馆来增进时人对东北的了解。东北境内的展示活动主要由日伪机关主导,是日本实行殖民宣传教化的载体。作为日本的傀儡政权,“满洲”在各种展览活动中所被赋予的意象随着日本的殖民需要不断变化。1942年,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颓势渐显,适逢伪满洲建国十周年契机,“满洲建国十周年记念大东亚建设博览会”应运而生。1942年的“满洲建国十周年记念大东亚建设博览会”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在东北沦陷区内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活动。主办方是伪满境内的康德新闻社、满洲新闻社、满洲日日新闻社,伪满政府及关东军等关系机关则作为后援,共同负责本次博览会的筹备及相关事项。“满洲建国十周年记念大东亚建设博览会”作为一项大型节庆纪念活动,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支持和民间赞助。在会场选择上,策展者充分利用了沦陷时期的长春市内(当时被称为“新京”)的现代化设施和城市机能,将会场设在大同公园及周围地带。在展示内容方面,除了展示日本对伪满的开发与建设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展示日本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者”地位,并宣传所谓的“大东亚圣战”,为战争掠夺资源。在宣传上,策展者充分利用强权,在整个日伪控制地区进行了全面的宣传与动员。从“满洲建国十周年记念大东亚建设博览会”的举办意义上看,它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沦陷区内举办的一场至为重要的庆典,兼具“节庆”和“时局宣传”的性质。在这场政治秀中,伪满洲国在日本扶植下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成为日本其他殖民地区观摩和学习的对象。但从博览会的规模和观众的参与度上进行考量,日伪试图通过这场博览会来扩大战事宣传、争取沦陷区民众支持战争的目的并未实现。
王建伟[10](2018)在《断裂与传承:沦陷时期北平的文化生态》文中提出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北平成为沦陷之区,众多高校与文化、学术机构南迁,大批文化人离平避难,曾经的文化中心陷入沉寂。日伪政府利用中日地域接近、文化相似等特点,鼓吹"同文同种"、"中日亲善"理论,通过构建严密的管制体系,在文艺、教育、学术、媒体等领域推行一系列殖民政策与措施,力图将北平的文化发展纳入到"日化"的轨道中。但文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亦非仅靠强制力可以推行。在殖民统治之下,北平的文化生态虽然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但作为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国都与国家文化中心,城市的文化传统也在断裂中实现着传承。
二、日本侵略者对北平沦陷区人民的殖民统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侵略者对北平沦陷区人民的殖民统治(论文提纲范文)
(1)兴亚美术展览会研究 ——以京津地区沦陷时期五份报纸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论文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混乱与庞杂——兴亚美展的组织机构与组织过程一 |
第一节 兴亚美展的组织机构 |
一、伪政府系统与兴亚美展 |
二、新民会系统与兴亚美展 |
三、日本侵华势力与兴亚美展 |
第二节 兴亚美展的组织过程 |
一、第一阶段——第一届兴亚美术展览会筹备过程 |
二、第二阶段——第二届、第三届兴亚美术展览会筹备过程 |
三、第三阶段——第四、五、六届兴亚美术展览会筹备过程 |
小结 |
第二章 重塑与改造——兴亚美展的主旨与目的 |
第一节 日本侵华“理论”与兴亚美展主旨 |
一、“兴亚论”与兴亚美展 |
二、建设东亚新秩序与兴亚美展 |
三、大东亚建设与兴亚美展 |
第二节 兴亚美展的目的 |
一、重塑日本美术形象 |
二、改造沦陷区美术 |
小结 |
第三章 兴亚美展参展艺术家群体和作品分析 |
第一节 兴亚美展审查过程和入选作品规模 |
一、第一届兴亚美展 |
二、第二届兴亚美展 |
三、第三届兴亚美展 |
四、第四届兴亚美展 |
五、第五届兴亚美展 |
六、第六届兴亚美展 |
第二节 兴亚美展展览规模和作品分析 |
一、第一届兴亚美展 |
二、第二届兴亚美展 |
三、第三届兴亚美展 |
四、第四届兴亚美展 |
五、第五届兴亚美展 |
六、第六届兴亚美展 |
第三节 兴亚美展参展画家的“不合作”策略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第一届兴亚美术展览会各部入选作者名单 |
附录2: 第二届兴亚美展入选作者名单 |
附录3: 第三届兴亚美展入选作者名单 |
附录4: 第六届兴亚美展入选作者名单 |
附录5: 第一届兴亚美展作品售卖价格 |
附录6: 第一届兴亚美展授赏名单 |
附录7: 第二届兴亚美展授赏名单 |
附录8: 第四届兴亚美展授赏名单 |
附录9: 第五届兴亚美展授赏名单 |
附录10: 第六届兴亚美展授赏名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日军入侵与安徽社会生态破坏(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五、社会生态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日本对安徽的侵略 |
第一节 战前安徽社会生态 |
一、安徽的战略意义 |
二、安徽经济社会 |
第二节 日本在安徽沦陷区建立统治 |
一、日军入侵安徽 |
二、日本在安徽建立统治 |
第二章 日军入侵对安徽经济社会生态的破坏 |
第一节 战争对安徽城乡环境的破坏 |
一、日军在主要城市的烧杀抢掠 |
二、战争对乡村环境的破坏 |
第二节 日军经济统制对经济社会生态的破坏 |
一、物资统制 |
二、产业统制 |
三、金融统制 |
第三章 日军入侵对安徽文化社会生态的破坏 |
第一节 破坏教育事业 |
一、抗战前安徽教育事业的发展 |
二、日军对安徽教育的破坏 |
三、日本在安徽实施奴化教育 |
第二节 日伪统治下社会风气的败坏 |
一、烟赌娼毒化政策 |
二、沦陷区的奴化宣传 |
第四章 社会生态破坏的影响 |
第一节 对安徽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社会经济凋敝 |
二、经济秩序混乱 |
第二节 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
一、物质生活的艰苦 |
二、精神世界的困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3)沦陷时期北平研究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历史档案、资料 |
二相关着作、论文 |
三目前的研究特点及展望 |
1.继续深入挖掘史料,梳理相关史实。 |
2.加强文化方面的研究,注重各种文艺形式的变化。 |
3.相关人物研究亟待拓展,注意区分不同人物的复杂心态和微妙处境。 |
4.注重比较研究,借鉴其他国家成果。 |
(4)抗战时期山西省日伪警察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山西省日伪警政之建立 |
(一)抗战前山西省警政状况 |
1.清末山西警政演变 |
2.民国时期山西警政的发展 |
(二)山西省日伪警政机构之建立 |
1.沦陷时山西的社会状况 |
2.山西省日伪警察组织的建立 |
二、山西省日伪警察机构之内部组织 |
(一)日伪警务机关 |
1.山西省公署警务厅 |
2.县警备队 |
(二)日伪警察警备力量 |
1.伪警察机构武器装备 |
2.警务机构办公房舍之整备 |
3.通讯电话配备 |
4.警备交通工具之配备 |
(三)日伪警察教育组织 |
1.警察教练所 |
2.县警备队干部训练所 |
3.北京高等警官学校 |
4.日本内务省警察讲习所 |
5.警察补充教育 |
(四)日伪警务人员来源及管理 |
1.日伪警务人员来源 |
2.对警务人员的管理控制 |
三、山西省日伪警察统治活动 |
(一)管理沦陷区治安 |
1.卫生管理 |
2.消防管理 |
3.管理沦陷区秩序 |
4.管理交通 |
(二)管理刑事犯罪 |
1.刑事警察——处理违警案件 |
2.防犯警察——预防犯罪 |
3.鉴识警察——提升侦察技术 |
(三)进行特务活动 |
1.灭共警察 |
2.经济警察 |
3.特高警察 |
四、日伪警察在山西的罪行及特点 |
(一)日伪警察在山西的统治暴行 |
1.抢夺粮食,残害百姓 |
2.实施治安强化运动 |
3.搜查情报 |
(二)山西省日伪警察活动特点 |
1.反动傀儡性 |
2.特务性 |
3.统治时间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笔谈“抗日战争与沦陷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北沦陷史研究回顾 |
二、沦陷史研究中的实证调查 |
(6)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沦陷区人民的思想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的发展阶段 |
1.2.2 近年来伪满洲国史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成果 |
1.2.3 伪满洲国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3 本文的逻辑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难点 |
1.4.3 本文的创新之点 |
1.5 概念辨析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
2 日本对我国东北满洲地区的占领与控制 |
2.1 满洲简况 |
2.1.1 满洲其名 |
2.1.2 伪满之伪 |
2.2 日本对中国满洲的渗透与占领 |
2.2.1 日本侵华的远因和近因 |
2.2.2 "九·一八"事变 |
2.2.3 伪满洲国的成立 |
2.3 日本对"满洲国"的政治控制 |
2.3.1 关东军是伪满洲国实际的"太上皇" |
2.3.2 "总务厅中心主义"的行政体制 |
2.3.3 日本人的"火曜会"是伪满的实际最高决策机关 |
2.3.4 日本人的管理网遍布伪满全境 |
2.3.5 典型的警察特务统治 |
2.4 日本对"满洲国"的经济控制 |
2.4.1 满铁和伪满的金融业 |
2.4.2 "一业一社"的工业体系 |
2.4.3 日本军国主义对东北农业和农民的掠夺 |
3 控制学校教育 |
3.1 破坏东北原有教育设施,根据奴化教育需要恢复和整顿各级学校 |
3.1.1 "建国"前日本军国主义在东北的教育侵略 |
3.1.2 恢复东北地区的各级学校 |
3.2 推行奴化教育的机构 |
3.2.1 日伪在东北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行政管理机构 |
3.2.2 伪新民会和伪协和会 |
3.3 删改教科书,编纂日伪新教科书 |
3.4. 对教师的检定、监管和奴化培训 |
3.5 强制推行日语教育 |
3.5.1 中国近代外国语教育的开端 |
3.5.2 日伪当局推行日语教育的目的 |
3.5.3 日伪在东北沦陷区推行日语教育的特点 |
3.6 推行留日教育,培育亲日走卒 |
3.7 暗藏祸心的"识字教育" |
4 控制社会舆论和文艺 |
4.1 控制社会舆论 |
4.1.1 伪满当局对报界的直接操纵和干预 |
4.1.2 日伪设立弘法处作为专门的政治宣传管理机构 |
4.1.3 日伪当局制定苛刻的新闻管制法规 |
4.1.4 军警、特务、暗探把持的书报检查制度 |
4.2 杀人不见血的"笔部队" |
4.2.1 战场和开拓团的"笔部队" |
4.2.2 "满洲国"培养的"笔部队" |
4.3 "满映"和严格的电影进口制度 |
4.3.1 "满映"的成立 |
4.3.2 "满映"电影里的渗透 |
4.3.3 以《迎春花》为例,分析"满映"电影的思想渗透 |
4.3.4 "满映"垄断伪满电影市场 |
5 控制和利用宗教 |
5.1 日伪设立的宗教管理机构 |
5.1.1 伪满洲国直接管理宗教事务的机构 |
5.1.2 伪满治安部警务司特务科 |
5.1.3 协和会 |
5.2 对原有宗教的控制深化 |
5.2.1 对佛教的控制和利用 |
5.2.2 对道教的控制和利用 |
5.2.3 对基督新教的控制和利用 |
5.2.4 对民间宗教采取的政策 |
5.3 强制推行日本神道教 |
5.3.1 日本神道教和军国主义 |
5.3.2 日本神道教的侵入和强制推行 |
6 东北人民对思想控制的抵抗 |
6.1 国民政府开展的工作 |
6.1.1 国民党东北党务活动 |
6.1.2 在伪满军队和军校中的活动 |
6.1.3 在学生和社会人士中的活动 |
6.2 知识界对思想控制进行的抵抗 |
6.3 共产党和抗联的活动 |
7 结论:几点启示 |
7.1 要正确区分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反动集团的思想控制 |
7.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从正反两方面借鉴学习 |
7.3 国家文化安全极端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负有历史责任 |
参考文献 |
致谢·文后的话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与的课题 |
在学期间参与的讲座 |
(7)抗战时期日本对北平的文化侵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塑造亲日顺民的奴化教育 |
二、服务侵略战争的新闻宣传 |
三、粉饰殖民统治的文学作品 |
四、以艺术作伪装的其它文艺宣传 |
五、结论 |
(8)《杂志》反抗日本文化殖民的使命和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一)中共抗战时期文艺政策与文化使命的研究 |
(二)沦陷区文学期刊的研究 |
(三)日本文化殖民的研究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关键词阐释及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与日本法西斯的正面抗衡——《杂志》(1938—1941) |
第一节 “孤岛”环境中的发刊 |
一、《杂志》的创刊与宗旨 |
二、《杂志》的内容和风格 |
第二节 《杂志》的特点 |
一、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
二、勠力同心的民族性 |
三、初露锋芒的红色精神 |
第三节 对日本殖民面具的揭露与讽刺 |
一、对战时日本社会百态的暴露 |
二、对日本“笔部队”和侵华文学的批判 |
三、对日伪汉奸行为的揭露 |
第四节 高亢激扬的抗日意识 |
一、作家的反日宣言 |
二、抗日题材的选择 |
第二章 日本殖民者控制下的被迫转型(1942-1945) |
第一节 严苛的文化殖民政策 |
一、日本对上海文化事业的操控 |
二、威胁暗杀文艺抗战的中坚分子 |
三、控制文化团体与广播电影 |
四、夹缝中生存的文学期刊 |
第二节 多重力量的支撑 |
一、中国文化界的停滞与日方对中国出版界的“援助” |
二、编辑的民族意识 |
三、地下组织的指引 |
第三章 《杂志》的自我保护与文化阵地的建设 |
第一节 “去政治化”——《杂志》的生存策略 |
一、政治立场的中立 |
二、红色精神的掩藏 |
三、民族意识的退隐 |
第二节 文化阵地的扩大——《杂志》的办刊策略 |
一、真实身份的表露 |
二、类型繁多的文人集会 |
三、扩大读者群体 |
第三节 文化阵地的升华——对现实生活的聆听 |
一、报告文学——鞭辟入里的真实性 |
二、小说——苦难生活的挽歌 |
第四章 《杂志》反日本文化殖民的意义 |
第一节 对上海沦陷区文化建设的参与 |
一、对上海文化人的精神引领 |
二、对岛田正雄“民族主义文学”反驳的影响 |
三、“新文艺笔法”争鸣的价值 |
第二节 《杂志》独特的文艺交流活动 |
一、座谈:对上海文艺界的新认知 |
二、笔谈: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
三、出游特辑:激发文人创作兴趣 |
第三节 《杂志》对文艺分子的启示 |
一、坚守不屈的民族文化立场 |
二、强烈的民族命运忧患意识 |
三、保持清醒的社会参与意识 |
结语 |
附录:《杂志》创刊号和两次复刊号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9)1942年“大东亚建设博览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文献综述 |
(一) 沦陷区博览会史研究综述 |
(二) 关于伪满洲国的研究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资料和方法 |
五 相关词语界定 |
第一章 “大东亚建设博览会”的背景 |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发展态势 |
第二节 近代日本殖民博览会的历史渊源 |
(一) 日本国内早期殖民性质的博览会活动 |
(二) 伪满洲国的博览会活动 |
第二章 大东亚建设博览会之筹备 |
第一节 博览会之旨趣 |
(一) 伪满宣传建国十年之伟绩 |
(二) 日本鼓吹“大东亚圣战” |
第二节 博览会之筹备 |
(一) 前期造势 |
(二) 主办方的确定 |
(三) 经费筹措 |
(四) 选定会址 |
第三节 展品征集与保管 |
第三章 “大东亚建设博览会”盛况 |
第一节 盛况空前的开幕式 |
第二节 博览会的会场规模及展馆设置 |
(一) 第一会场 |
(二) 第二会场 |
(三) 兴农开拓共进会 |
(四) 第三会场(“观客之游览场”) |
第三节 展品分析 |
(一) 日本帝国实力的展示 |
(二) 殖民成果的宣扬 |
第四章 博览会的宣传与动员 |
第一节 博览会的宣传 |
(一) 新闻机关宣传 |
(二) 演艺宣传 |
第二节 博览会的动员 |
(一) 参展者动员 |
(二) 观览者的动员 |
第三节 “大东亚建设博览会”中的群众认识 |
第五章 “大东亚建设博览会”与“大东亚” |
第一节 “大东亚建设博览会”中的殖民意涵 |
(一) 鼓吹“战争”的殖民宣传 |
(二) 对东北的掠夺和压迫 |
(三) 对中国民众的奴化教育 |
第二节 博览会中的“大东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日本侵略者对北平沦陷区人民的殖民统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兴亚美术展览会研究 ——以京津地区沦陷时期五份报纸为中心[D]. 张海法.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2]日军入侵与安徽社会生态破坏(1937-1945)[D]. 李勇. 安徽大学, 2020(07)
- [3]沦陷时期北平研究述略[J]. 任超. 北京史学, 2018(01)
- [4]抗战时期山西省日伪警察机构研究[D]. 王亚倩.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笔谈“抗日战争与沦陷区研究”[J]. 荣维木,王续添,江沛,陆发春,翁有为,张生,曹必宏,徐志民,刘萍,丁贤勇,潘国旗,李淑娟,高晓燕,车霁虹,李倩,张正,刘敏,张丽,郭常英,张艳,曲广华,王宏斌,袁成毅,李学通. 抗日战争研究, 2010(01)
- [6]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沦陷区人民的思想控制研究[D]. 董迎轩.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12)
- [7]抗战时期日本对北平的文化侵略[J]. 任超. 北京党史, 2019(02)
- [8]《杂志》反抗日本文化殖民的使命和策略[D]. 丁光英.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9]1942年“大东亚建设博览会”研究[D]. 刘楚楚.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断裂与传承:沦陷时期北平的文化生态[J]. 王建伟. 安徽史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