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展有机合成设计性实验的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春生[2](2019)在《钯催化氧化烯丙基化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烯烃是一类重要的石油化工及煤化工大宗化学品,在医药、材料、日化等国民支柱产业具有广泛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烯烃作为新物质创造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何高效转化与利用烯烃始终是化学家密切关注的热点。其中,钯催化选择性地高效合成烯丙基取代化合物在钯催化烯烃的高效转化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毫无疑问,Tsuji-Trost反应代表了最经典的烯丙基官能团化反应,在活性生物骨架分子的合成、医药中间体的开发中被广泛应用。近十年来,基于烯烃的烯丙基碳氢键的活化策略合成烯丙基取代化合物,由于其反应的步骤经济性以及合成的原子经济性,化学家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着的进展。烯丙基碳氢键氧化官能团化反应已成为构建碳碳键及碳杂键的又一重要手段。基于此,本论文在综述了前人关于钯催化烯丙基官能团化反应的基础上,研究了以简单烯烃为原料的高催化效率、高选择性、高原子经济性的烯丙基碳氢键氧化官能团化新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烯丙基取代化合物。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二章研究了钯催化烯烃与醇或者酚类化合物的烯丙基碳氢键有氧氧基化反应构建烯丙基醚类衍生物。在氧气为绿色氧化剂,醋酸钯为催化剂,可以实现钯催化的烯丙基芳烃与醇或酚的有氧氧化偶联,以高区域选择性、原子经济性、步骤经济性地合成烯丙基醚类衍生物。第三章研究了钯催化烯烃与水的选择性有氧氧化反应,高效地构建了一系列α,β-不饱和醛以及烯丙醇类衍生物。该反应只需要使用绿色氧化剂氧气即可实现催化循环。反应具有高原子经济性以及步骤经济性等特点。通过对反应条件的调控,实现了反应的化学选择性控制,得到α,β-不饱和醛以及烯丙醇两种不同类型的产物。第四章研究了钯催化烯烃与水以及苯胺三组分的有氧氧化串联环化反应,构建了一系列结构丰富的2-芳基喹啉衍生物。该反应还具有原料简单易得、底物普适性好、官能团容忍度高等优点。该反应可能经历的是烯丙基碳氢键氧基化串联环化的历程,一步构建了碳碳双键及碳氮双键。第五章研究了钯催化烯烃与偕二硼烷烃的氧化偶联反应,实现了烯丙基碳氢键的硼甲基化,构建了一系列高烯丙基硼酯衍生物。该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无需对底物进行预活化等优点。同时,该反应具有优异的区域选择性单一的得到了(E)-高烯丙基硼酯类衍生物。第六章研究了首例钯催化烯烃与二甲亚砜叶立德的氧化烯基化反应构建共轭二烯酮类化合物。该反应具有高区域选择性以及高立体选择性等特点。该反应有效地对Wittig烯基化反应以及Aldol缩合反应合成查尔酮类化合物进行了补充。同时,进一步拓宽了二甲亚叶立德在有机合成化学的应用范围。第七章研究了DDQ介导的烯烃与硫酚的脱氢氧化偶联反应,高效地构建了一系列结构多样的烯丙基硫醚类衍生物。机理验证实验表明该反应的活性中间体为烯丙基碳正离子中间体。此外该反应还具有原料简单易得、无需加入金属催化剂以及优异的区域选择性等特点。为有机含硫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途径。
肖慧玲[3](2010)在《基于科学观念的有机化学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世界科学教育现代化运动以来,对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的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纷纷成为教育改革的主题。有机化学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机化学课程与教学中加强科学观念的渗透,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调查发现,目前教师对有机化学中科学观念的了解程度及对其教育价值与教育途径的认识不容乐观;高中生科学观念的整体水平不高,缺乏科学观念指导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本研究依照新课程标准选修5的有机化学教学要求,以近代有机化学发展历史中的基本观念为依据,筛选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探讨了渗透科学观念教育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化学实验,正确认识有机化学反应的复杂性(实验观);借助媒体、活动课程,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观点(结构观);合理使用概念图、思维导图,促进官能团及其转化的学习(分类与转化观);通过情景创设,渗透STS观念,树立绿色化学意识(科学价值观)。
李丽[4](2020)在《项目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项目式教学是融合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论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作为理论指导,在综述国内外关于项目式教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式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项目式教学四大要素,概括出项目式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模式的特征,在项目式教学三个基本阶段的基础上得出了项目式教学的一般流程。基于对项目式教学四要素的研究和理解,对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阶段增设的六个“微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利用课堂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了解项目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针对目前项目式教学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项目式教学的三大阶段入手,提出了项目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项目准备阶段的教学策略包括精选项目主题、了解研究学生、合理规划项目、潜心教学研究;项目实施阶段的教学策略主要讨论项目式教学“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项目评价阶段的教学策略强调评价的主体多元、标准合理、内容全面。将提出的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的策略应用于具体的项目式教学案例的设计和实践中。选取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中的“微项目”《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和新开发的项目《探秘长效缓释阿司匹林》进行项目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两个实践案例均从项目主题分析、项目教学目标、项目任务及教学流程、项目实施过程、项目成果评价、项目反思及改进建议六个方面入手,全面呈现了项目式教学设计、实施及评价过程,充分体现了本文提出的项目式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案例实施完成后,通过访谈法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式教学作为一种探究型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卢茂健[5](2020)在《可见光催化碳氢键官能团化及三氟甲基化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介绍本人硕士在读期间所做的四个研究课题:1)α-芳基-γ-甲基亚磺酰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2)含腈基吲哚酮和异喹啉二酮的合成;3)α,β-不饱和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4)含三氟甲基吲哚酮和异喹啉二酮的合成。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由可见光催化的有机反应因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为有机化学的研究热点,已经在有机合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H键的官能团化反应是有机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为拓展可见光催化在C-H键官能团化反应中的应用,2018年,本文发展了一种可见光催化二甲基亚砜(DMSO)与二芳基烯丙醇构建出α-芳基-γ-甲基亚磺酰基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开辟了一种采用C-H键活化的方式直接将二甲基亚砜转化成相应亚砜烷基自由基的方法,进一步拓宽了二甲基亚砜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吲哚酮与异喹啉二酮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本文推测常用溶剂乙腈与N-芳基/苯甲酰基丙烯酰胺在合适的条件下,也可以通过C-H键官能团化反应合成吲哚酮与异喹啉二酮类化合物。幸运的是,在可见光和二芳基碘鎓盐的协同作用下,N-芳基/苯甲酰基丙烯酰胺确实可以经过氧化脱氢/自由基加成/环化反应高效生成含有腈基基团的吲哚酮与异喹啉二酮类化合物。不饱和酰胺结构片段是生物活性分子和药物分子中广泛存在的结构单元。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出许多关于不饱和酰胺的合成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些弊端,如需要激烈的反应条件以及使用有毒金属试剂等。因此,对于不饱和酰胺化合物的合成迫切需要发展出绿色的合成方法。2019年,本文报道了以α,α-二芳基乙烯和二烷基甲酰胺为底物,在可见光催化下反应氧化脱氢偶联生成一系列不饱和酰胺。该方法也可以直接合成出杀菌剂——N-甲酰吗啉。将三氟甲基基团引入到有机分子中能够显着提高有机分子的稳定性。近年来,已经报道了一些以CF3SO2Na和N-芳基丙烯酰胺为反应底物合成三氟甲基吲哚酮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需要使用过渡金属催化以及强氧化剂等。为了避开上述的不足,本文发展了一种氧气促进可见光催化CF3SO2Na与N-芳基丙烯酰胺制备三氟甲基吲哚酮的方法。另外,应用该方法还可以高效地合成含三氟甲基的异喹啉二酮类化合物。
葛文雷[6](2014)在《碳—杂键的构建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构建碳-杂键(C-S.N.0等)的相关反应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化学的许多领域,比如醚、硫醚、胺和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等。碳-杂键的构建在药物及中间体的制备和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中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传统构建碳-杂键的方法主要是过渡金属催化的卤代芳烃和含有杂原子的亲核试剂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通常需要使用配体、强碱或高沸点溶剂,反应条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课题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碳-杂键构建方法中的一些问题,设计了铜、三氯化铈、分子碘以及小分子促进的反应体系,并用于多种含杂原子化合物的合成。论文采用新型含有苯并噻唑基的不对称二硫醚作为活性试剂,研究了铜催化室温条件下选择性合成3-烃硫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底物适应性广,产率为50%-94%。另外,反应过程中生成的2-巯基苯并噻唑通过简单分离操作即可回收并用于制备活性含硫试剂,降低了反应成本,提高了原子经济性。论文设计了需氧条件下三氯化铈/碘化钠这一绿色催化氧化体系,通过sp3C-H键官能团化策略和多组分反应路径,使用摩尔比为1:1:0.5的酮、2-氨基吡啶和二硫醚在乙醇溶剂中可以高效反应生成3-烃硫基咪唑并[1,2-a]吡啶类化合物,产率为53%-96%。该反应原料简单易得,原子经济性高,在一锅反应中同时实现了碳-氮键和碳-硫键的生成。为了拓展这一催化氧化体系的应用,研究了三氯化铈催化酮和甲胺类化合物选择性生成多取代咪唑和吡啶类化合物的反应。实验中发现,仅使用10mol%三氯化铈催化,氧气作为氧化剂,可以选择性生成产率为81%-92%的多取代吡啶类化合物;当向反应中添加10mol%碘化钠和1倍当量四丁基氯化铵后,反应可以选择性生成多取代咪唑类化合物,产率为76%-93%。论文研究了分子碘/二甲亚砜催化氧化体系应用于吲哚和二硫醚之间的亲电取代反应。该反应仅需5mol%碘催化剂,3倍当量的二甲亚砜作为氧化剂,碳酸二甲酯作为溶剂,选择性合成了带有不同取代基团的3-烃硫基吲哚类化合物,产率为88%-97%。在此基础上,论文继续研究了分子碘催化环己酮类化合物与二硫醚的反应,通过氧化脱氢芳构化选择性合成2-烃硫基酚类化合物。另外,论文还研究了分子碘催化氧化醇原位生成醛,并与邻氨基苯甲酰胺反应生成喹唑啉酮类化合物。机理研究表明,在这些反应中分子碘均可以通过二甲亚砜氧化反应中产生的HI而再生。论文研究了硫代乙酸钾促进下绿色(羧)甲基化试剂碳酸二甲酯的应用。使用3倍量的硫代乙酸钾,发现酚、硫酚和肟等带有羟基或巯基的化合物容易发生甲基化反应,而胺和吲哚等带有氨基的化合物容易发生羧甲基化反应。与传统的甲基化反应相比,该反应不需要使用催化剂即可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完成。论文设计了药物中间体2-甲氧羰基苯磺酰胺(甲磺胺)的合成路线,并对其中关键中间体二硫醚的合成进行了工艺研究。发现使用2mol%的五水硫酸铜催化,1mo1%的碘化钾作为添加剂,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盐酸重氮盐可以快速与二氯亚砜在水中反应生成二硫醚中间体,产率为83%。与甲磺胺已有的合成路线相比,简化了反应步骤,避免了高毒高腐蚀试剂的应用。我们使用了新型不对称二硫醚作为活性含硫试剂,为富电芳烃形成C-S键提供了比较绿色高效的方法。设计了三氯化铈/碘化钠/氧气和分子碘/二甲亚砜两种温和绿色的催化氧化体系,考察了它们的催化活性和适用范围,并深入研究了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我们将碳杂键的构建方法应用到了硫代乙酸钾促进的(羧)甲基化反应和甲磺胺的合成研究之中,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侯琨[7](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文中指出天体生物学是一门伴随着生命起源研究和航天实践而兴起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莱德伯格提出地外生物学的概念以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过程。在天体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从陨石学、无线电通讯、嗜极生命、遗传学等诸多研究中汲取养分,拓宽了自身的学科范畴。从技术性视角来看,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始终与航天、生命领域的技术进展相一致,它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进步。自从美国在20世纪末完成了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建制化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成立了隶属本国的专门研究机构来推动学科进展,但我国尚没有这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本篇博士论文通过回顾天体生物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够理清其学术脉络,对于我国学界正确认识该学科、推动本土研究进展有所裨益。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起源的历史条件,即米勒实验的突破性成果推动了生命起源研究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第一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召开促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制度化、专业化进展。生命起源领域的进展为地外生物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在莱德伯格的推动下,地外生物学概念被提出,美国国家航天局在科技竞赛的支配思想下也开始投资支持生命起源和地外生物学研究。第二章则考察了生命起源研究之外天体生物学得以成立的另一种学术研究传统——火星生命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火星运河争论促进了美国国内火星科幻的繁荣,对在20世纪中叶成长起来的一批天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天文学界对太阳系内行星认知的逐渐加深,火星在学理上和文化上都成为了地外生命探测最重要的目标天体。20世纪60-70年代,借着美苏航天竞赛的东风,美国国内地外生物学研究群体参与到了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的仪器研发、成果解读中,这一时期也是地外生物学实践的高潮期。但随着海盗号登陆火星表面对与火星生命说的否定性结果,地外生物学逐渐进入低谷。第三章分析了美航局航天实测之外的多学科参与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它们的成果为学科复兴埋下了种子。默奇逊陨石中氨基酸以及星际空间中有机分子的发现为业已沉寂的胚种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嗜极生命的新的研究进展则加深了学界对于极端环境中生命的认识水平;SETI理论的提出和相关搜索计划的启动则推动了对于地外文明的探测热潮;新的生命起源理论也在遗传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斩获新生。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为地外生物学拓宽了学科边界,成为了天体生物学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第四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天体生物学完成建制化的过程。ALH84001火星陨石的发现以及激进的解读(即在陨石中存在火星生命遗迹)使得火星生命再次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政治性力量的站台也为天体生物学复兴奠定了基础。随着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成立、专业性学术杂志的发行以及学术教材的编排出版,天体生物学逐步完成了建制化,相较于以往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天体生物学不但拓宽了视野,也更加注重下一代学者的培养。第五章关注到新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拓展,系外行星的发现和宜居带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界对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加深了认识,同时对于适合生命产生的环境条件有了新的理解;而太阳系内巨行星卫星系统中,木卫二与土卫六因冰层与大气的存在成为了天体生物学最为关注的新的目标天体。这股向内与向外的目标天体延伸成为了新世纪天体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第六章针对我国民国时期对于生命起源理论的接受与21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以试图解释天体生物学在我国的缺位原因,这其中意识形态上认知的差异是关键性因素。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学术研究者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进入到该研究领域中,我国进行天体生物学建制化的契机也逐步形成。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天体生物学在当代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始终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相结合,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了当代科技的进步,天体生物学的科学实践还对于人类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天体生物学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展示出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一轮火星探测的热潮,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航天规划,天体生物学因航天而起,也因航天而兴,我国的航天事业终将建立自己的天体生物学研究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于天体生物学历史的梳理,为天体生物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谭振达[8](2020)在《单电子/氢转移介导的六元氮杂环构建与结构修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氮杂环化合物,特别是六元氮杂环,在生物、医药和功能材料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一类涉及到国计民生、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与此同时,醇类物质和环胺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的有机富氢化合物。高效地利用这些价廉、来源丰富的有机富氢资源(环胺类化合物以及醇类物质),将其转化为高值化的、满足人类需求的产品(含氮杂环化合物)是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研究课题。催化氢转移和脱氢反应是有机合成与催化中基本而重要的反应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具有原子经济性的有机合成反应策略。氢转移过程和单电子转移介导的脱氢过程能够原位得到活性中间体、合适的偶联试剂对其捕获则实现功能有机分子的构建或结构修饰,从而发展原子经济性、绿色化的有机合成新方法。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的研究工作通过单电子/氢转移介导的成键模式,发展了几类氮杂环构建与结构修饰的新反应与方法。内容如下:(1)(杂)芳基并环胺的定位C-H键硫/硒化反应。第二章展示了一种可回收与循环使用的纳米氧化钴催化剂,可应用于单电子氧化介导的(杂)芳基并环胺与硫酚/硫醇和二硒醚的定位C-H键硫化和硒化反应。该反应选择性发生在氮原子的对位,环胺基再经脱氢芳构化则可实现硫取代和硒取代芳氮杂环的构建。本合成法具有步骤与原子经济性高、底物普适性好、官能团兼容性强、操作简便和使用自然界丰富的Co/O2催体化系等优点。该工作为简单易得原料选择性地合成功能化氮杂芳烃提供了重要基础。(2)新型非对称P^N^P型锰配合物在氮杂环氢转移偶联反应中的催化应用。第三章介绍了2-氨基四氢萘啶为核心骨架的非对称P^N^P型配体的首次合成,并由此制备了相关的锰配合物;然后,这些锰配合物对吲哚/吡咯与未活化氮杂芳烃间的氢转移偶联反应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估,其中Mn-II展现出了最佳的催化性能。当以异丙醇作为氢源、叔戊醇作为溶剂,该催化转化可直接获得吲哚/吡咯与氮杂芳基并环胺的偶联产物。本研究工作为进一步开发新型金属螯合物催化剂与催化应用奠定了基础。(3)氢转移与偶联二合一策略实现氮杂环解构为芳香胺。迄今为止,尽管氮杂芳环C-H键的官能化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将氮杂芳烃解构为功能化骨架仍然是一项尚未解决的难题。本研究以钌/叔丁醇钠为催化体系,邻氨基芳甲醇既做氢供体亦做偶联试剂,经催化醇羟基脱氢、原位芳香氮杂环盐的转移氢化、芳氮杂环α和β-位的选择性偶联及碳氮键断裂,我们首次实现了芳香氮杂环解构为芳香胺的催化转化。该反应具有底物适应面广、官能团兼容强、区域和化学选择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且可用于高效构建一系列药物或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功能分子,相比于已报道的方法,可以显着地简化这些产物的合成步骤。该研究工作为进一步应用氢转移策略将惰性有机体系转化功能化的结构奠定了重要基础。(4)萘啶基铱配合物催化的三组分氢转移环化反应构建喹唑啉衍生物。第五章展示了一系列环金属化的铱(III)配合物,及其在2-硝基苄醇与简单易得的醇和氨气之间的三组分氢转移环化反应构建喹唑啉衍生物中的催化应用。其中,2-(4-甲氧基苯基)-1,8-萘吡啶配位的Ir-3配合物展现出了最佳的催化活性。该催化转化具有良好的底物和官能团兼容性好、步骤和原子效率高、无需外加的还原剂、副产物仅为H2O等优点,这为直接合成功能化的喹唑啉衍生物提供了新合成方法。机理研究(包括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表明,配体中未配位的氮原子起到边臂效应的作用,能够通过氢键的作用显着促进了缩合过程。该工作为进一步设计含氮边臂配体的催化剂、发展氢转移介导的偶联反应奠定了重要基础。总之,本论文研究工作通过单电子/氢转移介导的成键模式,发展了几类氮杂环构建与结构修饰的新反应与方法,为若干氮杂环的高效构建与结构直接修饰提供了高效、绿色化的新方法,丰富了有机合成方法学的内涵。
罗凯[9](2017)在《含氮杂环或砜基结构膦氧衍生物的绿色合成新方法与杀菌活性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化学的理念深入人心,高毒有机磷农药逐渐被一些具有超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颖的杂环结构、砜类结构农药新品种所替代,开发低毒无害的绿色化学农药成为未来农药的重要发展方向。结合有机磷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砜类化合物的特点,合成出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这些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对新农药的研发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本文基于有机磷化合物在有机合成领域的应用,结合组合化学和绿色化学的理念,调研大量文献,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实验操作为手段、数据分析为媒介、产物表征为佐证、机理研究为核心,用严谨的实验,详实的数据,多样的方法开发一系列全新的功能化的含磷有机物并进行了杀菌活性测试。详细内容总结如下:1、可见光催化合成含噻唑结构的膦氧衍生物可见光催化由于其可持续性和绿色化学的内在特性,受到化学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并成功应用于涉及单电子转移途径的有机合成中。本文以小分子有机染料作为光催化剂,通过可见光催化实现二芳基膦氧化合物与噻唑类化合物的交叉偶联,制备了一系列含有噻唑结构的膦氧衍生物。该反应不需要金属催化剂、氧化剂以及添加剂,是首例报道的光催化C(sp2)-P交叉偶联反应,也是析氢反应。实验过程中,对溶剂、光敏剂、气体氛围等进行了考察,筛选出最佳反应条件。测试底物范围的适用性,包括各种不同取代的膦氧化合物、各种不同取代的噻唑类化合物。分离提纯产物,通过1H-NMR,13C-NMR,31P-NMR,HR-MS,IR,m.p.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其中13个化合物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进行氘代实验,氢气检测实验,自由基捕获实验来探索反应的机理,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进而总结反应规律。2、自氧化交叉偶联合成含杂环结构的膦氧衍生物氧气因其廉价、高效、稳定、绿色、可持续性等优点,使其在氧化偶联中作为氧化剂的研究受到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除了活泼化合物的自氧化偶联反应以外,普通化合物的自氧化偶联尤其是自氧化交叉偶联的例子屈指可数。本文通过自氧化条件实现了二芳基膦氧化合物与噻唑类、喹喔啉类化合物的交叉偶联,制备了一系列的含有噻唑结构、喹喔啉结构的膦氧衍生物。该反应是首例报道的自氧化C(sp2)-P交叉偶联反应,这个反应副产物只有水,符合绿色化学的绿色环保、原子经济性理念。实验过程中,对溶剂、温度、催化剂等进行了考察,筛选出最佳反应条件。测试底物范围的适用性,包括各种不同取代的膦氧化合物、各种不同取代的噻唑类、喹喔啉类化合物。分离提纯产物,通过1H-NMR,13C-NMR,31P-NMR,HR-MS,IR,m.p.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其中14个化合物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进行氘代实验,过氧自由基验证实验,自由基捕获实验,效率对比实验来探索反应的机理,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总结反应的规律。3、酸促进合成含氮杂丙烯啶结构的膦氧衍生物2H-氮杂丙烯啶作为自然界中存在的最小的含氮三元环状化合物,因其独特的三元环结构,在有机合成中作为一类非常活泼的反应试剂用来合成酰胺、三元氮杂环、四元氮杂环、五元氮杂环、六元氮杂环、七元氮杂环还有三元氮杂并环化合物。本文以醋酸作为促进剂,以叠氮化钠为氮源,发生串联的消除重排环化反应构建了一系列含氮杂丙烯啶结构的膦氧衍生物。该类化合物是首次报道的同时含有氮杂丙烯啶结构和有机磷结构的双功能化的烯烃化合物。实验过程中,对溶剂、温度、酸等进行了考察,筛选出最佳反应条件。测试各种不同取代的膦氧联烯底物范围的适用性。分离提纯产物,通过1H-NMR,13C-NMR,31P-NMR,HR-MS对化合物进行表征,所有化合物均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查阅相关文献,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总结反应的规律。4、酸促进合成含砚基结构的膦氧衍生物烯砜类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在天然产物、农药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引起科学家们对其合成方法的不断开发创新,随着当今社会绿色化学的理念深入人心,合成烯砜的绿色方法不断被报道。本文以乙酸作为促进剂,以亚磺酸盐为砜源,实现了膦氧联烯的砜化,构建了一系列含砜基结构的膦氧衍生物,该类化合物是首次报道的同时含有砜基结构和有机磷结构的双功能化的1,3-丁二烯、联烯化合物。实验过程中,对溶剂、温度、酸等进行了考察,筛选出最佳反应条件。测试底物范围的适用性,包括各种不同取代的膦氧联烯、各种不同取代的亚磺酸盐。分离提纯产物,通过1H-NMR,13C-NMR,31P-NMR,HR-MS,IR,m.p.,X-ray对化合物进行表征,31个化合物均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进行控制性实验来探索反应的机理,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对机理进行验证,总结反应的规律。5、杀菌活性测定本文合成的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用于杀菌活性测试,因此我们对所合成的有机磷化合物进行离体杀菌活性测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 91种化合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苹果斑点病菌的抑制率;还选取其中部分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苹果斑点病菌、草莓灰霉病菌进行了毒力测定;基于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对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讨论。结果表明91种化合物中绝大部分化合物对供试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活性。选取的部分化合物做毒力测定,化合物A2、A3和A7对苹果斑点病菌的EC50分别为25.2 μg/mL、22.3 μg/mL、24.1μg/mL;化合物A2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为10.8 μg/mL;化合物A1、A3、A11、A16、A20、A21 和 B8对草莓灰霉病菌的 EC50分别为 93.8 μg/mL、143.2 μg/mL、167.2 μg/mL、64.4 μg/mL、95.0 μg/mL、90.3 μg/mL、83.8 μg/mL。化合物的 EC50均大于对照药剂,即活性较对照药剂差,但同样表现出较好的活性。综上所述,本文报道了四种可以用来合成膦氧衍生物的新方法。新方法中均未使用到过渡金属催化剂,仅使用有机小分子染料,小分子氧气,乙酸作为反应的催化剂、促进剂,且副产物仅有氢气、水、可回收的苯酚,原子经济性好,绿色环保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绿色农药的理念。用于杀菌活性试验的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活性,新颖的结构可以为新农药创制提供新方向。
王书文,王静,辛飞飞,罗世忠[10](2019)在《基于拔尖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实验改革与探索——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以国家提出的"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从教学内容、实验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了我校化学院英才班有机化学实验改革的必要性。从教学改革设计、教学模式改进及建立激励机制等3方面阐述了具体的改革实践。通过有机化学实验的改革与探索,在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教师及技术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的同时,建立起实验室多元化管理模式,有助于拔尖人才培养。
二、开展有机合成设计性实验的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展有机合成设计性实验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2)钯催化氧化烯丙基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钯催化氧化烯丙基化反应 |
1.2.1 钯催化氧化烯丙基烷基化反应 |
1.2.2 钯催化氧化烯丙基氨基化反应 |
1.2.3 钯催化氧化烯丙基氧基化反应 |
1.2.4 其他类型的钯催化氧化烯丙基官能团化反应 |
1.3 钯催化氧化还原中性烯丙基化反应 |
1.3.1 多烯参与的钯催化烯丙化基反应 |
1.3.2 炔烃参与的钯催化烯丙基化反应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钯催化烯烃与醇及酚的有氧氧化偶联反应 |
2.1 研究背景 |
2.2 本章内容 |
2.2.1 反应试剂 |
2.2.2 产物表征 |
2.2.3 典型实验操作 |
2.2.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5 底物适用性研究 |
2.2.6 可能的反应机理 |
2.3 化合物数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钯催化烯烃与水的有氧氧化偶联反应 |
3.1 研究背景 |
3.2 本章内容 |
3.2.1 反应试剂 |
3.2.2 产物表征 |
3.2.3 典型实验操作 |
3.2.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5 底物适用性研究 |
3.2.6 产物的衍生应用 |
3.3 化合物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钯催化烯烃、水与苯胺三组分氧化串联环化反应 |
4.1 研究背景 |
4.2 本章内容 |
4.2.1 反应试剂 |
4.2.2 产物表征 |
4.2.3 典型实验操作 |
4.2.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2.5 底物适用性研究 |
4.2.6 控制性实验及可能的反应机理 |
4.3 化合物数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钯催化烯烃与偕二硼甲烷的氧化偶联反应 |
5.1 研究背景 |
5.2 本章内容 |
5.2.1 反应试剂 |
5.2.2 产物表征 |
5.2.3 典型实验操作 |
5.2.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5.2.5 底物适用性研究 |
5.2.6 可能的反应机理 |
5.3 化合物数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钯催化烯烃与二甲亚砜叶立德的氧化偶联反应 |
6.1 研究背景 |
6.2 本章内容 |
6.2.1 反应试剂 |
6.2.2 产物表征 |
6.2.3 典型实验操作 |
6.2.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6.2.5 底物适用性研究 |
6.2.6 控制性实验及可能的反应机理 |
6.3 化合物数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DDQ介导的烯烃与硫酚的氧化偶联反应 |
7.1 研究背景 |
7.2 本章内容 |
7.2.1 反应试剂 |
7.2.2 产物表征 |
7.2.3 典型实验操作 |
7.2.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7.2.5 底物适用性研究 |
7.2.6 控制性实验及可能的反应机理 |
7.3 化合物数据 |
7.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附录二 :化合物核磁谱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基于科学观念的有机化学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问题的提出 |
2.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教学设计 |
2.2 科学观念 |
3.相关研究综述 |
3.1 对科学观念的研究综述 |
3.1.1 科学观念的来源 |
3.1.2 科学观念的特点 |
3.2 对化学基本观念的研究综述 |
3.2.1 国外研究化学基本观念的综述 |
3.2.2 国内研究化学基本观念的综述 |
3.3 有机化学教学研究的现状 |
3.3.1 有机化学教学研究的现状 |
3.3.2 对有机化学教学现状的反思 |
4.研究的理论基础 |
4.1 建构主义理论 |
4.2 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 |
4.2.1 关于教育内容 |
4.2.2 关于教学过程 |
4.2.3 关于教学方法 |
4.3 奥苏贝尔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
5.有机化学教学设计研究 |
5.1 有机化学中的科学观念 |
5.1.1 实验观 |
5.1.2 分类观 |
5.1.3 转化观 |
5.1.4 结构观 |
5.1.5 STS观念 |
5.2 有机化学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5.2.1 调查目的 |
5.2.2 调查方法 |
5.2.3 问卷的编制与结构 |
5.2.4 调查对象 |
5.2.5 调查结果 |
5.3 科学观念为本的有机化学教学策略 |
5.3.1 用好教材,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 |
5.3.2 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增加科学体验活动 |
5.3.3 拓宽渠道,用好各种教学资源 |
5.4 科学观念为本的有机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
6.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教师问卷 |
附录2 学生问卷 |
致谢 |
(4)项目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项目式教学符合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
1.1.2 项目式教学顺应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发现学习理论 |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1.3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2.1.4 多元智能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项目式教学的定义 |
2.2.2 项目式教学的要素 |
2.2.3 项目式教学的特征 |
2.2.4 项目式教学的设计流程 |
第3章 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部分增设的“微项目”分析 |
3.1 基于项目式教学四要素的“微项目”分析 |
3.1.1 “微项目”情境分析 |
3.1.2 “微项目”内容分析 |
3.1.3 “微项目”活动分析 |
3.1.4 “微项目”结果分析 |
3.2 “微项目”的功能及特点总结 |
第4章 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4.1 高中化学教师开展项目式教学的课堂观察 |
4.1.1 《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的课堂观察与分析 |
4.2 高中化学教师应用项目式教学的问卷调查 |
4.2.0 调查目的 |
4.2.1 问卷的编制 |
4.2.2 调查对象及方式 |
4.2.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3 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的应用现状总结 |
第5章 高中化学应用项目式教学的策略 |
5.1 项目准备阶段的教学策略 |
5.1.1 精选项目主题 |
5.1.2 了解研究学生 |
5.1.3 合理规划项目 |
5.1.4 潜心教学研究 |
5.2 项目实施阶段的教学策略 |
5.2.1 真实复杂情境下融合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
5.2.2 设置驱动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
5.2.3 整合驱动性问题实现学生能力进阶 |
5.2.4 引导学生真活动,真探究 |
5.2.5 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 |
5.3 项目评价阶段的教学策略 |
5.3.1 评价主体多元化 |
5.3.2 评价标准合理化 |
5.3.3 评价内容全面化 |
第6章 高中化学应用项目式教学的实践案例 |
6.1 《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微项目”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
6.1.1 项目主题分析 |
6.1.2 项目教学目标 |
6.1.3 项目任务及教学流程 |
6.1.4 项目实施过程 |
6.1.5 项目成果评价 |
6.1.6 项目教学反思及改进建议 |
6.2 《探秘长效缓释阿司匹林》新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
6.2.1 项目主题分析 |
6.2.2 项目教学目标 |
6.2.3 项目任务及教学流程 |
6.2.4 项目实施过程 |
6.2.5 项目成果评价 |
6.2.6 项目教学反思及改进建议 |
6.3 应用案例效果评价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反思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作者简历 |
(5)可见光催化碳氢键官能团化及三氟甲基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可见光催化有机合成反应概述 |
1.1.1 可见光催化剂 |
1.1.2 可见光催化剂催化有机合成反应的基本原理 |
1.2 可见光催化的C-H键官能团化反应研究进展 |
1.2.1 可见光催化的C(sp~2)-H键官能团化 |
1.2.2 可见光催化的C(sp~3)-H键官能团化 |
1.3 可见光催化的三氟甲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多取代α-芳基-γ-甲基亚磺酰基酮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2 底物适用范围 |
2.2.3 反应机理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2.4 实验部分 |
2.4.1 实验底物的制备 |
2.4.2 亚砜类化合物的制备 |
2.5 产物的结构表征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多官能团吲哚酮和异喹啉二酮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2 底物适用范围 |
3.2.3 合成转化研究 |
3.3 反应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3.5 实验部分 |
3.5.1 底物的制备实验 |
3.5.2 吲哚酮和异喹啉二酮的合成 |
3.6 产物的结构表征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α,β-不饱和酰胺的合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反应条件优化 |
4.2.2 底物适用范围 |
4.2.3 合成转化研究 |
4.3 反应机理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4.5 实验部分 |
4.5.1 实验底物的制备 |
4.5.2 肉桂酰胺的合成 |
4.6 产物的结构表征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三氟甲基化吲哚酮的合成 |
5.1 引言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反应条件优化 |
5.2.2 底物适用范围 |
5.2.3 合成转化研究 |
5.3 反应机理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5.5 实验部分 |
5.5.1 三氟甲基化吲哚酮的合成 |
5.5.2 三氟甲基化异喹啉二酮的合成 |
5.6 产物的结构表征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 |
附录 |
致谢 |
硕士期间参与发表的论文 |
(6)碳—杂键的构建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碳-硫(C-S)键的构建方法和研究进展 |
1.1.1 铜催化构建C-S键的相关反应 |
1.1.2 钯催化构建C-S键的相关反应 |
1.1.3 镍催化构建C-S键的相关反应 |
1.1.4 其它金属催化构建C-S键的相关反应 |
1.1.5 非金属促进C-S键形成的相关反应 |
1.2 碳-氮(C-N)键的构建方法和研究进展 |
1.2.1 金属催化传统偶联反应构建C-N键 |
1.2.2 金属催化C-H键活化构建C-N键 |
1.2.3 非金属促进C-H键活化构建C-N键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2 铜催化反应体系形成碳-杂键 |
2.1 引言 |
2.2 铜催化室温条件下合成3-烃硫基吲哚类化合物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讨论 |
2.3 碘化亚铜/甘油循环催化体系用于合成苯并噻唑类化合物 |
2.3.1 实验部分 |
2.3.2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需氧条件下三氯化铈催化sp~3 C-H键官能团化策略形成碳-杂键 |
3.1 引言 |
3.2 三氯化铈催化三组分串联反应形成咪唑并[1,2-a]吡啶硫醚类化合物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三氯化铈催化选择性合成多取代咪唑和吡啶类化合物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分子碘/二甲亚砜催化氧化体系用于形成碳-杂键 |
4.1 引言 |
4.2 分子碘催化温和条件下选择性合成3-烃硫基吲哚类化合物 |
4.2.1 实验部分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分子碘催化选择性合成2.烃硫基酚和α-烃硫基环烯酮类化合物 |
4.3.1 实验部分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分子碘催化氧化体系合成喹唑啉酮类化合物 |
4.4.1 实验部分 |
4.4.2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碳-杂键的构建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5.1 硫代乙酸钾促进下应用碳酸二甲酯作为绿色(羧)甲基化试剂 |
5.1.1 实验部分 |
5.1.2 结果与讨论 |
5.2 药物中间体甲磺胺的合成及工艺研究 |
5.2.1 实验部分 |
5.2.2 结果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6.3 本论文的发展趋势 |
致谢 |
附录 |
附图:部分化合物谱图 |
(7)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前人研究综述 |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地外生物学的兴起——20 世纪50 年代的科学变革 |
1.1 米勒实验与生命起源理论的范式转变 |
1.1.1 米勒实验的历史过程 |
1.1.2 米勒实验引发的科学争议 |
1.1.3 米勒实验的社会影响 |
1.1.4 米勒实验的意义探讨 |
1.2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与生命起源研究的组织更新 |
1.2.1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历史背景 |
1.2.2 首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概况 |
1.2.3 生命起源大会的制度化与学科发展 |
1.3 地外生物学——航天竞赛与行星免疫 |
1.3.1 人造地球卫星1 号带来的冲击 |
1.3.2 莱德伯格关于太空探测的思考:行星免疫学 |
1.3.3 地外生物学的提出及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火星生命探测——20 世纪60-70 年代的地外生物学实践 |
2.1 火星生命的历史渊源 |
2.1.1 月亮骗局 |
2.1.2 火星运河与火星科幻 |
2.1.3 新技术与新证据 |
2.2 水手4 号——火星生命探测争论及影响 |
2.2.1 火星生命探测的历史背景 |
2.2.2 三次研讨会与逐步推进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 |
2.2.3 学术争议:科学界的反对方 |
2.2.4 水手4 号探测结果与争议 |
2.3 海盗计划与地外生物学的沉寂 |
2.3.1 地外生命探测仪器的研制 |
2.3.2 海盗计划的实施与生物实验结果 |
2.3.3 生物解释与化学解释的争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天实测之外的地外生物学研究——20 世纪60-80 年代的多学科参与 |
3.1 默奇逊陨石与星际分子——地外有机物与天地统一性 |
3.1.1 默奇逊陨石的发现与解读 |
3.1.2 星际有机分子的确认 |
3.2 嗜极生命——原始生命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
3.2.1 沃尔夫阱与南极生物 |
3.2.2 海底热液喷口的古细菌 |
3.3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理论与实践 |
3.3.1 SETI的理论基础 |
3.3.2 SETI的初期实践 |
3.4 类蛋白质微球到RNA世界——代谢优先到遗传优先 |
3.4.1 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微球学说 |
3.4.2 RNA世界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体生物学的复兴与建制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学科建设 |
4.1 陨石背后的科学与政治 |
4.1.1 火星陨石的发现和确认 |
4.1.2 ALH84001 的解读与争议 |
4.1.3 火星政策转向——陨石解读背后的政治因素 |
4.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
4.2.1 天体生物学的名称来源与学科范畴 |
4.2.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 |
4.2.3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发展与成果 |
4.3 学术刊物与学科教材——科研与教育的主阵地 |
4.3.1 《天体生物学》的10 年计量分析(2001-2010) |
4.3.2 天体生物学学科教材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外行星与系内新目标——21 世纪新研究动向 |
5.1 系外行星与宜居带——宇宙微观结构再认识 |
5.1.1 系外行星的发现 |
5.1.2 系外行星的搜寻及特征 |
5.1.3 宜居带的定义与意义 |
5.2 欧罗巴与泰坦——巨行星卫星的宜居性 |
5.2.1 先驱者号、旅行者号与外太阳系探测 |
5.2.2 欧罗巴与泰坦的宜居性——新证据与新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6.1 20 世纪上半叶生命起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
6.1.1 随《字林西报》传入中国的生命起源知识 |
6.1.2 中国学者主动翻译、引进的生命起源学说 |
6.1.3 生命起源传播影响——以罗广庭事件和奥巴林学说为例 |
6.2 天体生物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6.2.1 新媒体中的天体生物学 |
6.2.2 通过翻译引入的学术与科普作品 |
6.2.3 本土天体生物学研究与航天战略演变 |
第七章 结语 |
天体生物学兴起的两股历史传统 |
天体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
天体生物学的发展逻辑 |
天体生物学的意义探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词 |
(8)单电子/氢转移介导的六元氮杂环构建与结构修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富氢有机化合物 |
1.3 基于氢转移策略合成氮杂环 |
1.3.1 氢转移反应简介 |
1.3.2 氮杂芳烃转移氢化合成饱和氮杂环 |
1.3.3 分子内环化反应合成氮杂环 |
1.3.4 分子间偶联/环化反应合成氮杂环 |
1.4 基于脱氢策略合成氮杂环 |
1.4.1 脱氢反应简介 |
1.4.2 饱和氮杂环脱氢合成氮杂芳烃 |
1.4.3 负氢参与的饱和氮杂环脱氢芳构化 |
1.4.4 负氢参与的脱氢偶联及成环反应 |
1.4.5 单电子转移介导的饱和氮杂环脱氢芳构化 |
1.4.6 单电子转移介导的脱氢偶联及成环反应 |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杂)芳基并环胺定位C-H键硫/硒化反应 |
2.1 引言 |
2.2 选题思路 |
2.3 实验部分 |
2.3.1 反应试剂 |
2.3.2 实验仪器 |
2.3.3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2.3.4 典型实验操作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4.2 底物适用性研究 |
2.4.3 控制实验及反应机理 |
2.5 化合物数据 |
2.5.1 图谱数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对称PNP锰配合物催化氮杂环的氢转移偶联反应 |
3.1 引言 |
3.2 选题思路 |
3.3 实验部分 |
3.3.1 反应试剂 |
3.3.2 实验仪器 |
3.3.3 典型实验操作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PNP配体合成与锰配合物制备 |
3.4.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4.3 底物适用性研究 |
3.4.4 控制实验及反应机理 |
3.4.5 理论计算 |
3.5 化合物数据 |
3.5.1 谱图数据 |
3.5.2 单晶结构数据 |
3.5.3 能量计算数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氢转移和偶联融合策略实现氮杂芳烃解构为芳香胺 |
4.1 引言 |
4.2 选题思路 |
4.3 实验部分 |
4.3.1 反应试剂 |
4.3.2 实验仪器 |
4.3.3 典型实验操作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反应条件优化 |
4.4.2 底物适用性研究 |
4.4.3 合成应用研究 |
4.4.4 验证实验以及DFT计算 |
4.4.5 反应机理 |
4.5 化合物数据 |
4.5.1 图谱数据 |
4.5.2 单晶结构数据 |
4.5.3 能量计算数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萘啶基铱配合物催化的三组分环化反应构建喹唑啉衍生物 |
5.1 引言 |
5.2 选题思路 |
5.3 实验部分 |
5.3.1 反应试剂 |
5.3.2 实验仪器 |
5.3.3 典型实验操作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5.4.2 底物适用性研究及反应合成应用 |
5.4.3 控制实验 |
5.4.4 反应机理及DFT研究 |
5.5 化合物数据 |
5.5.1 图谱数据 |
5.5.2 单晶结构数据 |
5.5.3 能量计算数据 |
5.6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附录 Ⅱ 化合物核磁谱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含氮杂环或砜基结构膦氧衍生物的绿色合成新方法与杀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有机磷农药概述 |
1.3 有机磷农药的分类 |
1.3.1 有机磷杀虫剂 |
1.3.2 有机磷除草剂 |
1.3.3 有机磷杀菌剂 |
1.4 有机磷农药的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发出的新型有机磷农药品种 |
1.4.2 国内研发出的新型有机磷农药品种 |
1.5 新农药创制的趋势--绿色化学 |
1.5.1 绿色化学--绿色农药 |
1.5.2 绿色化学--组合化学 |
1.5.3 绿色化学--新农药创制 |
1.6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噻唑、喹喔啉结构的膦氧衍生物的合成 |
2.1 前言 |
2.1.1 可见光催化活化Csp~2-H键构建Csp~2-P键 |
2.1.2 过渡金属介导的氧化偶联反应活化Csp~2-H键构建Csp~2-P键 |
2.1.2.1 锰(Mn)活化Csp~2-H键构建Csp~2-P键 |
2.1.2.2 银(Ag)活化Csp~2-H键构建Csp~2-P键 |
2.1.2.3 钯(Pd)活化Csp~2-H键构建Csp~2-P键 |
2.1.2.4 铜(Cu)活化Csp~2-H键构建Csp~2-P键 |
2.1.3 非过渡金属介导的氧化偶联反应活化Csp~2-H键构建Csp~2-P键 |
2.1.3.1 非O_2体系氧化偶联构建Csp~2-P键 |
2.1.3.2 O_2体系氧化偶联构建Csp~2-P键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主要试剂 |
2.2.1.1 实验仪器 |
2.2.1.2 主要试剂 |
2.2.2 原料的合成 |
2.2.2.1 苯并噻唑的合成 |
2.2.2.2 二芳基膦氧的合成 |
2.2.3 可见光催化反应实验与结果分析 |
2.2.3.1 可见光催化反应条件优化 |
2.2.3.2 噻唑取代的二芳基膦氧衍生物的制备及数据表征 |
2.2.3.3 可见光催化反应控制实验 |
2.2.3.4 结果与讨论 |
2.2.4 自氧化反应实验与结果分析 |
2.2.4.1 自氧化反应条件优化 |
2.2.4.2 噻唑取代的二芳基膦氧衍生物的制备与数据表征 |
2.2.4.3 喹啉、喹唑啉与二苯基膦氧还原加成产物 |
2.2.4.4 喹喔啉取代的二芳基膦氧衍生物的制备与数据表征 |
2.2.4.5 自氧化反应控制实验 |
2.2.4.6 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氮杂丙烯啶结构的膦氧衍生物的合成 |
3.1 引言 |
3.1.1 天然产物中存在的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 |
3.1.2 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3.1.3 氮杂丙烯啶合成各种含氮杂环化合物 |
3.1.4 氮杂丙烯啶的合成方法 |
3.1.4.1 经典的Neber反应制备氮杂丙烯啶 |
3.1.4.2 叠氮化合物的加热或光照条件下的重排反应制备氮杂丙烯啶 |
3.1.4.3 β-取代的烯胺发生分子内环化反应制备氮杂丙烯啶 |
3.1.4.4 氮杂环丙烷类化合物发生Swern氧化或消除反应制备氮杂丙烯啶 |
3.1.4.5 氮宾和炔类化合物发生环化反应制备氮杂丙烯啶 |
3.1.4.6 腈类化合物和卡宾发生环化反应制备氮杂丙烯啶 |
3.1.4.7 异恶唑发生开环重排反应制备氮杂丙烯啶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主要试剂 |
3.2.1.1 实验仪器 |
3.2.1.2 主要试剂 |
3.2.2 原料的合成 |
3.2.3 氮杂三元环化反应实验与结果分析 |
3.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3.2 氮杂丙烯啶取代的膦氧衍生物的制备及数据表征 |
3.2.3.3 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含砜基结构的膦氧衍生物的合成 |
4.1 引言 |
4.1.1 医药领域 |
4.1.2 农药领域 |
4.1.3 烯砜的合成 |
4.1.4 烯砜的研究进展 |
4.1.4.1 以炔烃、炔酸为烯源,和不同的砜源合成烯砜 |
4.1.4.2 以烯烃为烯源,和不同的砜源合成烯砜 |
4.1.4.3 以联烯为烯源,和不同的砜类反应合成烯砜 |
4.1.4.4 以其他化合物为烯源,和不同的砜类反应合成烯砜 |
4.1.5 课题的引出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主要试剂 |
4.2.1.1 实验仪器 |
4.2.1.2 主要试剂 |
4.2.2 原料的合成 |
4.2.3 砜化反应实验与结果分析 |
4.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2.3.2 砜取代的膦氧衍生物的制备及数据表征 |
4.2.3.3 控制实验 |
4.2.3.4 机理实验 |
4.2.3.5 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杀菌活性测定 |
5.1 引言 |
5.1.1 噻唑类化合物杀菌活性研究进展 |
5.1.2 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研究进展 |
5.1.3 喹喔啉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研究进展 |
5.1.4 氮杂三元环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5.1.5 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5.1.6 有机磷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5.2 实验部分 |
5.2.1 供试真菌、仪器与化合物 |
5.2.1.1 供试真菌 |
5.2.1.2 供试仪器试剂 |
5.2.1.3 供试化合物 |
5.2.2 目标化合物离体杀菌活性测定 |
5.2.2.1 目标化合物离体杀菌活性初筛 |
5.2.2.2 目标化合物离体杀菌毒力(EC_(50))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目标化合物对真菌的抑制率和构效关系 |
5.3.1.1 含噻唑结构的膦氧衍生物对待测真菌的抑制率及构效关系分析 |
5.3.1.2 含喹喔啉结构的膦氧衍生物对待测真菌的抑制率及构效关系分析 |
5.3.1.3 含氮杂丙烯啶结构的膦氧衍生物对待测真菌的抑制率及构效关系分析 |
5.3.1.4 含砜基结构的膦氧衍生物对待测真菌的抑制率及构效关系分析 |
5.3.2 部分化合物的EC_(50)活性测定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论文创新之处 |
论文不足之处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附录 (部分代表性化合物图谱) |
(10)基于拔尖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实验改革与探索——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英才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
1.1 传统实验教学内容相对单一,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
1.2 传统教学实验技术手段相对单一,较少与其他仪器分析方法相结合 |
1.3 传统教学方法一般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传授型 |
2 英才班教学改革设计 |
2.1 增设实验项目,完善英才班的有机实验教学体系 |
2.1.1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有机实验教学项目 |
2.1.2 引入有机合成方法学理念 |
2.1.3 增设绿色化的合成反应类型 |
2.2 改进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
2.2.1 单人单组,独立操作 |
2.2.2 基于微课与多媒体的翻转课堂 |
2.2.3 仪器培训,亲自上手 |
2.3 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学改革长效发展 |
2.3.1 学生方面 |
2.3.2 教师方面 |
3 结语 |
四、开展有机合成设计性实验的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钯催化氧化烯丙基化反应研究[D]. 李春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3]基于科学观念的有机化学教学设计研究[D]. 肖慧玲. 天津师范大学, 2010(12)
- [4]项目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丽. 鲁东大学, 2020(01)
- [5]可见光催化碳氢键官能团化及三氟甲基化反应研究[D]. 卢茂健.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2)
- [6]碳—杂键的构建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D]. 葛文雷.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6)
- [7]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D]. 侯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8]单电子/氢转移介导的六元氮杂环构建与结构修饰研究[D]. 谭振达.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9]含氮杂环或砜基结构膦氧衍生物的绿色合成新方法与杀菌活性研究[D]. 罗凯.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10]基于拔尖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实验改革与探索——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J]. 王书文,王静,辛飞飞,罗世忠.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