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七讲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上)(论文文献综述)
施华辉[1](2017)在《英帝国历史书写的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帝国史的书写展现了学术与政治的关联,从一开始起,它就回应着不同的政治与思想论述。19世纪末,专业的英帝国史研究开始形成,约翰·西利、查尔斯·卢卡斯和休·艾格顿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三人并非处在同一个学术与政治脉络当中。西利把国家当作历史学研究最重要的对象,认为英帝国就是英格兰国家的扩大,因此支持帝国联邦制的政治构想。他撰写英帝国史只是延续了清理麦考莱的史学遗产,重整英国历史学的思路,因而并没有开辟新研究领域的自觉意识。英帝国史书写的初创与学科化主要得益于“帝国联邦运动”没落后的帝国研究热潮。以教育,尤其是历史学教育来维系英帝国的团结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卢卡斯和艾格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这两人可以被视为奠定英帝国史研究与教学框架的主要推动者。他们的英帝国史书写中个人的角色与道德说教的意味更为明显,这与其试图证明英帝国是一个“好帝国”,维护帝国统治正当性有关。本文主要关注自西利发表《英格兰的扩张》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间的英帝国史书写,把西利、卢卡斯与艾格顿的学术成就当作核心考察对象,以此来讨论这个转折年代中学术与政治的互动如何展现在英帝国史书写当中。其中绪论部分介绍了三位核心人物的生平、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研究方法与问题以及论文的框架。第一章围绕西利与英帝国史书写的关系展开讨论。西利广泛吸收了德国与英国思想界中的成果,并集中反映在了他对于国家理论的看法当中。国家是西利最为关心的研究对象,因而也就成为了他编织英帝国史叙事的基础。西利撰写《英格兰的扩张》并非为了开辟一个新领域,而是为了批评以麦考莱为代表的史学潮流,说明国家的成长才是英国史的主题。所以西利的着眼点是英国历史学专业的建设,《英格兰的扩张》是他提供的范本。第二章考察了西利身处的时代中两种主要的帝国论:“帝国联邦论”和“更大的不列颠”。前者关心正式帝国的打造,把联邦制当作统一英帝国的基础;后者更为复杂和灵活,一方面与联邦论之间存在着交集,另一方面也突显了无形精神纽带的重要性。两种帝国论影响了英帝国史的书写,尤其是“更大的不列颠”,更是成为了随后多年里历史学家关注的重点。西利的《英格兰的扩张》体现了上述两者的交织,因而在帝国观念上,他与大多数“帝国联邦运动”的参与者并不完全一致。第三章讨论了帝国研究热潮的兴起与英帝国史书写的初创。在“帝国联邦运动”陷入僵局后,很多政治家与学者开始认识到打造正式帝国还为时过早,现如今应该先加强帝国教育,所以通过教育来培养认同感和帝国爱国主义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帝国联合会”和“皇家殖民协会”在推进帝国教育,开展英帝国史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贡献巨大。英帝国史的学科化和普及化也借此机会得以实现,卢卡斯和艾格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由于培养认同感和帝国爱国主义的需要,所以初创时期的英帝国史书写中充斥着种族与道德优越性的论调。第四章围绕着卢卡斯、艾格顿与英帝国史书写的关系展开讨论。在精英主义的教育观与关注“更大的不列颠”的做法上,西利、卢卡斯与艾格顿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相比于西利,卢卡斯和艾格顿的帝国观念里,无形精神纽带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两人的着眼点是反驳各种污名化英帝国的论调,而非批评英国史学传统,所以与西利不同,他们的英帝国史书写更具道德说教的意味,个人的英雄传奇也占据了更大的篇幅。对于20世纪初直至1950年代的英帝国历史书写来说,卢卡斯和艾格顿的思想有着更为巨大的影响力,在自1929年开始出版的《剑桥英帝国史》,以及关于“大英国协”的研究中,他们的影响所及随处可见。结语部分探讨了西利、卢卡斯与艾格顿的英帝国历史书写对于现今的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帝国逐渐瓦解,但是非殖民化运动并没有完全湮没三人的思考。在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英国史”与“大西洋史”的讨论当中,他们的名字时常被提起;在当下的通俗史学里,他们的观点也得到了复兴。在如今思考英国人的认同及世界秩序时,他们的理念同样可以带来启发。
李雅云[2](201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通过描述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研究了政党与司法的关系,论文在第一章首先从政党与司法关系的一般理论展开论述,分析了政党为什么要影响司法、政党与司法的紧密关联是什么,政党影响司法受到那些拘束和局限,政党与司法应当保持怎样的边界和距离。论文还概括了政党影响司法的模式,政党与司法存在什么样的紧张关系。本论文认为,党本身的转型、司法的转型、社会的转型这三个要素影响一个关系——政党与司法的关系,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司法。三个要素不是永恒不变的,事实上,三个要素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该变化对于党与司法关系的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论文在第二章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转型与发展,对党领导司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个角度,分析了政党转型使党领导司法在方式方法上所发生的调整和变革。政党制度和党的建设的发展,对于党领导司法的历史演变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司法权地位的升降和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中国共产党对司法的态度和对司法的认识,司法权的角色定位实际上是由执政党决定的。不同的国家带来不同的政党制度。不同国家的政党制度,决定了政党与司法的互动模式大不一样,各国政党与司法的关系有巨大差异。即使是一国中的同一政党,由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目标不同,导致党与司法的关系也发生不同变化。本论文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处于革命党的地位和处于执政党的地位时,对待司法的态度和认识发生了哪些不一样的变化。论文在第三章主要论述司法的改革和转型对党领导司法方式的变革提出了那些需求。建国六十年来,我国的司法体制发生了怎样的改革?司法在功能上发生了怎样的转型?司法权在国家权力的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所拥有的权重和所承担的职能都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得出的结论是: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我国的司法制度本身也在进行改革、转型和发展,这也影响了党领导司法发生嬗变。本文提出执政党要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不断强化司法的职能,依法规范人大和行政机关对司法机关的影响方式。本论文有两条平行的主线:一是政党与司法的关系以及这个关系发生的变化。具体到我国,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二是影响这一嬗变的因素是什么,该因素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社会转型是引起政党转型和司法转型的主要因素,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对于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发生巨大影响。党如何领导司法,某种程度上说是由中国的社会状态决定的。在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和司法机关都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都面临要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的挑战。本论文的结论是:中国共产党不会放弃对司法的领导,即“党领导司法”不会发生实质上的改变。这既是由中国的国情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的;也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缘由和在司法方面的理论认识决定的。但是从历史上看,党领导司法的方式方法的确发生了许多变革,今后更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
王本存[3](2007)在《宪政与德性 ——张君劢宪政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张君劢既是哲学家,又是政治家,相应的必然是宪政专家。宪政思想是张氏思想的起始点,也是张氏思想的落脚点。忽视或者轻视宪政思想,就无法懂得其问题意识,最终可能迷失在张氏浩瀚的思想海洋中。政治迫使他面对宪政,哲学则要他探询宪政。政治与哲学共同注目宪政意味着宪政与德性关联紧密。1906年,张君劢的第一篇作品《穆勒约翰议院政治论》表达了要立宪不要革命的看法,对清末立宪与革命之争作出了独特回应。次年,张氏撰写《论今后民党之进行》隐微的谈论了“立宪”别样含义,它具有民主底色,开明专制的面相,以便培育国民政治德性,是一张介于古典与现代之间的“药方”。匆忙的辛亥革命使民国政体组织成为首要问题。袁世凯的威权政治压制了政体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袁氏去后,智识人提倡联邦制。张君劢着文《联邦十不可》(又名《省制余议》)反对联邦制,并将民元年草就的《省制条议》发表,详细阐发替代联邦制的政体模式。张氏倾心的单一制促使他侧身段祺瑞政府谋求国权和统一,结果成为军阀派系斗争的牺牲品,他希冀的宪政建设遂被搁置。张君劢只能“治国先治己”。1919年,张君劢陪同梁启超巡游欧洲,对德国哲人倭伊铿一见倾心,留在耶纳大学学习哲学,同时不忘观察欧洲各国革命,翻译研究各国宪法。张氏透过倭伊铿生活哲学顿悟人生观的重要意义,而通过精研德国魏玛宪法更是看到德性与宪法的紧密联系,必然极力主张提高国民政治品格。人生观论战早已命中注定。1922年,张氏陪同杜里舒回国讲学,他无心宪法却被上海八团体国是会议邀请起草宪法。张氏后作《国宪议》讲疏《国是会议宪草》。张氏宪草推迟了人民的政治决断,是一部妥协的相对宪法,为人民的政治教育留有巨大余地。虽然是无心之举,却透露了张氏的底层心理。沿此路向,张氏挑起人生观论战,论证心能的巨大作用,为宪政觅得栖息之地。随即而来的国民党一党专制不容自由,而心能的培养与发挥全赖自由环境。张氏遂翻译拉斯基《政治典范》针锋相对,并出版《新路》杂志批判国民专制,强调内在心能的实现对外在自由政治构架的迫切需要,自然得罪国民党,被迫远走德国。1931年,张君劢返国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张氏通过黑格尔谱系的国家哲学,形成融理性与强力一体,贯通德性与制度的国家哲学,遂有系列讨论国家哲学的文字。面对破碎的正义,张氏将德性从“天下”的普适性降低到民族国家的地方性,辅以精神自由,革新民族文化,为民族国家打下定海神针,同时不忘强调民族国家的宪政形态,以实现新文化为内核,宪政为形式的现代民族国家。遂有《立国之道》大作问世,并着力论述修正民主政治。修正民主政治意图不在加强中央独裁权力,而在将民主中混入宪政因素以保障民族国家必要的自由宪政形态。于是,张氏将民国开国以来形成的议会制政治变为仿照德国魏玛宪法的均衡政体。借高涨的抗战民主宪政运动,张君劢积极贯彻其见解,反对党治,倡导民主,宣扬人权,奠基宪政。张氏思想已经成熟,宪政与德性的关联清晰可见。1946年,张氏着手修改五五宪草,变五权宪法为德国魏玛式的均衡宪法。其宪草演讲集成《中华民国民主宪法十讲》,细述宪政意蕴,涉及宪政的条件与目的、宪政的内部构建以及宪政的实施。宪政作为中立形态通过人权与民主通连以确定身位。但民主的内在张力脆弱不堪,不足以成为宪政的船锚,反而需要宪政的外在补救。张氏遂作《民主政治的哲学基础》,研究民主的根基,从而通过民主打通宪政与德性的关联。于是,张氏转身面向民主宪政的道德基础,演讲《新道德的基础》,宣传儒家义理学,联合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后作《儒家伦理学之复兴》。终于,张氏宪政落实在理性的“个性主义”与经过扬弃的传统儒家伦理上。自由的宪政与新化的德性联手登台,“德法并用”的新儒家政治哲学水到渠成。宪政与德性交替盘旋上升终在新儒家政治哲学中汇聚统一,圆融一体。简单言之,张君劢的洞见是,宪政是立基于正当德性判断上的生活方式,它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所在,通过它可以使政治与哲学联手。
胡雨苍[4](1996)在《第七讲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文中指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宋质奎,王家龙[5](1991)在《第七讲 全党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而奋斗》文中研究指明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确定了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和基本指导方针,确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确定了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部署、措施.它是我们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每一个热爱祖围、希望祖国振兴的人,都会从中受到极大的鼓舞.摆在我们眼前的任务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而奋斗.一、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实施,将促进我国的进一步繁荣富强,也将对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作出贡献本世纪末的最后十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非常关键的十年.我们首先应全
张蕊兰[6](1990)在《第七讲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上)》文中研究指明 四项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它既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和立国之本。一、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并以社会主义为前途的人民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发展运动的必
二、第七讲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七讲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上)(论文提纲范文)
(1)英帝国历史书写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人物小传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研究方法与问题的提出 |
四、论文的框架 |
第一章 西利与英帝国史 |
一、英帝国史:不列颠国家的传记 |
1、西利的《英格兰的扩张》 |
2、西利的国家观:《英格兰的扩张》的基石 |
3、国家:西利思想中不变的主题 |
二、英帝国史:英德学术交织下的产物 |
1、西利思想中的德意志背景 |
2、西利与本土理论资源 |
三、西利:英帝国史的开拓者? |
1、反对麦考莱:西利英帝国史书写的意图 |
2、历史怎么教、教什么:历史学专业化中的西利 |
四、小结 |
第二章 “帝国联邦论”、“更大的不列颠”与书写英帝国史 |
一、“帝国联邦论”与英帝国的形象 |
1、分离抑或联邦:英帝国向何处去 |
2、打造有形的种族帝国:“帝国联邦论”的思想与实践 |
二、“更大的不列颠”与英帝国的形象 |
1、查尔斯·迪尔克与盎格鲁-萨克逊人的联合 |
2、詹姆斯·安东尼·弗劳德及其种族帝国论 |
3、爱德华·弗里曼与英帝国的无形纽带 |
三、西利与帝国联邦运动 |
四、小结 |
第三章 以教育来扞卫帝国:帝国研究热潮与英帝国史书写的初创 |
一、另辟蹊径:吉布、萨金特、霍尔丹与帝国爱国主义的塑造 |
1、理查德·吉布的帝国观念 |
2、萨金特、霍尔丹与帝国教育 |
二、教育与英帝国的团结 |
1、“帝国联合会”与英帝国史的普及 |
2、“皇家殖民协会”与帝国研究热潮的兴起 |
三、英帝国史书写的初创 |
1、开场:从有形的制度转向无形的精神 |
2、主旋律:种族命运、道德优越性与英帝国的团结 |
四、小结 |
第四章 卢卡斯、艾格顿与英帝国史 |
一、英帝国史:帝国团结的知识基础 |
1、自上而下的教育观 |
2、联邦还是联合:英帝国史与国家的未来 |
二、英帝国史:帝国优越性的证词 |
1、自发、自由与非暴力:英帝国的特质 |
2、共同的血缘、文化与信仰:移民与英帝国的民族性 |
3、英帝国史与“更大的不列颠”的塑造 |
三、修辞的战争:英帝国史及其论争 |
1、反帝国主义的帝国论:舆论气候的变化 |
2、卢卡斯、艾格顿与“帝国英雄谱” |
3、英帝国是一个好帝国:道德辩护与英帝国史书写的意图 |
4、在卢卡斯和艾格顿的阴影下书写英帝国史 |
四、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本论题的意义 |
二、本文的分析框架和创新之处 |
三、论文的研究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国内关于党领导司法的学术研究综述 |
六、国外相关文献的综述 |
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政党与司法的关系 |
第一节 政党政治影响司法 |
一、司法与政党政治紧密相连 |
二、宪法法院或者最高法院的政治功能 |
三、政党与司法的边界和距离 |
第二节 政党与司法关系的模式 |
一、政党间接影响司法模式 |
二、政党领导司法的模式 |
三、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宏观领导司法 |
四、两种模式之比较研究——以中西方的对比为视角 |
五、政党间接影响司法模式之借鉴 |
第三节 执政党与司法的张力关系 |
一、忽略不计的张力:革命党对司法的领导 |
二、张力初露端倪:“双重领导体制”在法律上的废止和实际上的存在 |
三、压力替代张力:计划经济时期党对司法的领导 |
四、张力的凸显、平衡与控制:转型期党对司法的领导 |
第二章 执政党转型与党领导司法之变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之缘由 |
一、党领导司法之历史原因 |
二、党领导司法之基本理论 |
第二节 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与党领导司法之变 |
一、革命党与执政党领导司法之不同 |
二、世界范围内政党执政环境的变化 |
三、执政党自身的转型与领导司法 |
第三节 稳态社会与非稳态社会党领导司法之变 |
一、传统的稳态社会 |
二、传统稳态社会党对司法的领导 |
三、非稳态社会 |
四、非稳态社会党对司法的领导 |
第三章 司法转型与党领导司法之变 |
第一节 社会转型引发司法的转型 |
一、司法从与政治运动结合转向正规化、程序化 |
二、附属行政型司法转向权力制约型司法 |
三、政策实施型司法转向纠纷解决型司法 |
四、司法主导的纠纷解决机制转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
第二节 司法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之变 |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司法权的塑造和监督 |
二、行政诉讼制度提升我国司法权的地位 |
三、党的纪检机构扶助与切分司法权 |
第三节 党对司法领导方式之嬗变 |
一、党领导司法的组织机构之嬗变 |
二、党管司法干部之嬗变 |
三、党领导司法的工作方式之嬗变 |
四、党领导司法的政治方针之嬗变 |
结语 |
一、中国法治建设的路径选择与党领导司法的必然性 |
二、党对司法的领导方式遇到严峻挑战 |
参考文献 |
(3)宪政与德性 ——张君劢宪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可能的意义 |
1.2 尝试的方法 |
1.3 基本的内容 |
2 立宪与省制 |
2.1 “立宪”的隐微与显白 |
2.1.1 为什么是穆勒,而不是洛克 |
2.1.2 “作”的含义:译还是着 |
2.1.3 从“代议制”到“立宪”的转换 |
2.2 立宪的“药方” |
2.2.1 立宪的民主底色 |
2.2.2 开明专制的面相 |
2.2.3 古典与现代之间的“药方” |
2.3 反对联邦制 |
2.3.1 联邦十不可 |
2.3.2 建构还是进化 |
2.4 《省制条议》:联邦制的替代品 |
2.4.1 条议的精神 |
2.4.2 条议的内容 |
3 政治德性与自由教育 |
3.1 在哲学与革命之间 |
3.1.1 “跳到哲学” |
3.1.2 观察革命 |
3.2 宪法与德性 |
3.2.1 “人民的喝彩”:建国基础与政体构造 |
3.2.2 政治决断:直接民主制与总统 |
3.2.3 提高国民政治品格 |
3.3 《国宪议》:相对宪法与政治教育 |
3.3.1 联邦制的真意 |
3.3.2 假总统与真议会 |
3.3.3 “养育”人民 |
3.4 人生观:宪政的栖息之地 |
3.4.1 “人生观”的问题意识 |
3.4.2 人生观、教育与宪政 |
3.5 自由的“新路” |
3.5.1 夭折的自由教育 |
3.5.2 《政治典范》的典范意义 |
3.5.3 “新路” |
4 民族国家的宪政形态 |
4.1 国家哲学 |
4.1.1 黑格尔的启示 |
4.1.2 天下观的危害 |
4.1.3 何谓国家哲学 |
4.1.4 张氏国家哲学 |
4.2 民族精神与现代国家 |
4.2.1 破碎的正义与民族精神的复兴 |
4.2.2 新文化与精神自由 |
4.2.3 民族国家:法律公器与道德载体 |
4.3 修正的民主政治 |
4.3.1 民主还是独裁 |
4.3.2 何种民主 |
4.3.3 修正民主:从议会政治到均衡政体 |
4.4 推动宪政 |
4.4.1 反对党治,倡导民主 |
4.4.2 宣扬人权,奠基宪政 |
5 民主宪政与儒家传统 |
5.1 宪政的意蕴 |
5.1.1 宪政的条件与目的 |
5.1.2 宪政的内部构建 |
5.1.3 宪政的实施 |
5.2 民主:意义与实践 |
5.2.1 民主的张力:平等与自由 |
5.2.2 “第三种方式”的民主 |
5.2.3 “进化式的革命(Evolutionary Revolution)” |
5.3 民主宪政的道德基础 |
5.3.1 民主宪政与个性主义 |
5.3.2 从道德主体转出政治主体 |
5.3.3 新时代的新德性 |
5.4 新儒家政治哲学 |
5.4.1 会通的德治与缺失的法治 |
5.4.2 德法并用的新儒家政治哲学 |
6 余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第七讲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上)(论文参考文献)
- [1]英帝国历史书写的形成[D]. 施华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2]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D]. 李雅云.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3]宪政与德性 ——张君劢宪政思想研究[D]. 王本存. 重庆大学, 2007(05)
- [4]第七讲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J]. 胡雨苍. 上海建设论苑, 1996(02)
- [5]第七讲 全党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而奋斗[J]. 宋质奎,王家龙. 求实, 1991(03)
- [6]第七讲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上)[J]. 张蕊兰. 党的建设, 19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