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丛林地上生物量计算及其与立地条件的关系——以沙棘林为例

灌丛林地上生物量计算及其与立地条件的关系——以沙棘林为例

一、灌木林地上部生物量计算及与立地条件的关系研究——以沙棘林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郭玉东[1](2021)在《库布齐沙漠地区人工灌木林生物量与碳密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灌木林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及维持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库布齐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典型生态脆弱区。多年来,库布齐沙漠地区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灌木林,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发挥着重要的固碳功能。本研究以库布齐沙漠地区四种人工灌木林(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以下简称柠条)、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沙柳Salix psammophila和杨柴Corethrodendron fruticosum var.mongolicum)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8OLI遥感影像数据和样地调查数据,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四种灌木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同时采用生物量模型法构建了四种灌木各器官、地上及全株生物量模型,并分析了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规律;对四种人工灌木林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密度进行估算,分析不同层次碳库特征,为系统、准确估算库布齐沙漠四种灌木林生态系碳储量提供基础参考,同时对区域生态系统保护、恢复与重建、准确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科学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四种灌木林生物量各异,从大到小依次为沙柳林(4.09 t·hm-2)>柠条林(2.29 t·hm-2)>沙棘林(1.61 t·hm-2)>杨柴林(0.59 t·hm-2);四种灌木平均全株生物量从大到小为沙柳(7.42 kg·株-1)>柠条(3.97 kg·株-1)>沙棘(2.31 kg·株-1)>杨柴(0.32 kg·株-1),四种灌木全株生物量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01)。(2)同种灌木各器官生物量存在明显差异,四种灌木的干质比介于0.23-0.30,枝质比介于0.22-0.28,叶质比介于0.15-0.17,根质比介于0.26-0.30,表明干、枝或根为全株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叶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小;四种灌木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地上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比重介于65%-75%,其中柠条地上生物量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沙柳和沙棘,杨柴最小;四种灌木根冠比均小于1,表明并未将较多的光合产物分配到地下部分。(3)不同灌木林草本层、凋落物层生物量各不相同。草本层生物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柠条林(0.42 t·hm-2)>沙棘林(0.34 t·hm-2)>杨柴林(0.30 t·hm-2)>沙柳林(0.25 t·hm-2);凋落物层生物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沙棘林(0.36 t·hm-2)>柠条林(0.24t·hm-2)>沙柳林(0.09 t·hm-2)=杨柴林(0.09 t·hm-2);不同灌木林间草本层、凋落物层差异均不显着(p>0.05)。(4)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四种灌木林遥感生物量最优估算模型,所有方程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01)。柠条、沙棘、沙柳、杨柴遥感生物量估算模型判别系数(R2)分别为0.49、0.51、0.47和0.41,预估精度分别为72.1%、62.5%、76.5%和72.2%,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5)不同树种、不同器官之间碳含量各不相同,四种灌木全株碳含量依次为沙棘(0.4396)>沙柳(0.4352)>柠条(0.4329)>杨柴(0.4131),不同树种各器官中均为叶碳含量最大。凋落物层碳含量表现为沙棘林(0.4915)>沙柳林(0.4738)>柠条林(0.4586)>杨柴林(0.4229);草本层碳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杨柴林(0.4893)>沙柳林(0.4783)>沙棘林(0.4267)>柠条林(0.4072);不同灌木林不同深度土壤碳含量各异,柠条林随着土层厚度加深,土壤碳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沙柳林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杨柴林和沙棘林土壤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先上升,至60-100 cm深度后土壤碳含量剧减。(6)碳密度热点主要集中分布于库布齐沙漠地区东北部,碳密度冷点主要集中分布于中部,表明库布齐沙漠地区碳密度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北部是碳密度分布较高的区域,中部为碳密度分布较低的区域。(7)四种灌木林中,灌木层碳密度分别为沙柳林(3.1519 t·hm-2)>柠条林(1.9011t·hm-2)>沙棘林(0.8890 t·hm-2>杨柴林(0.3768 t·hm-2);凋落物层碳密度大小顺序依次为为沙棘林(0.1629 t·hm-2)>柠条林(0.1167 t·hm-2)>沙柳林(0.0436 t·hm-2)>杨柴林(0.0375 t·hm-2);草本层碳密度表现为柠条林(0.1729 t·hm-2)>沙棘林(0.1459t·hm-2)>杨柴林(0.1430 t·hm-2)>沙柳林(0.1189 t·hm-2)。(8)四种灌木林总碳密度中,柠条林最大(35.40 t·hm-2),其次为沙棘林(16.18t·hm-2)和沙柳林(13.64 t·hm-2),杨柴林最小(13.11 t·hm-2)。柠条林、沙柳林和杨柴林各层次碳密度所占比重均表现为土壤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沙棘林则表现为土壤层>灌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

王美琪[2](2020)在《大清河流域上游山丘区典型小流域水源涵养林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认为在雄安新区上游-大清河流域上游山丘区建造水源涵养林对增加白洋淀水资源储量、改善水质、支撑新区生态空间构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大清河流域上游山丘区的水源涵养林空间布局与结构配置不尽合理,严重影响了水源林生态功能的发挥。为优化水源林空间配置,本研究在小流域尺度上,从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功能、林分类型比例及空间配置与水源涵养功能的关系两方面着手,对大清河流域上游山丘区典型小流域的水源林空间配置与流域径流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典型小流域水源林空间优化配置模式。本论文针对研究区典型林分类型进行水源涵养能力评价,筛选出水源涵养能力优秀的林分类型。以大兰小流域所属的安各庄流域为研究范围建立并运行SWAT模型,评价了SWAT模型在安各庄流域的适用性。在立地类型划分与质量评价的基础上,从林分类型比例及其空间配置方面设定不同情景方案并模拟流域产流,得到安各庄流域水源林空间配置的优化方案。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土壤层在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中发挥着主要作用,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林分类型水源林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以下结论:各水源林中混交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强于纯林,水源涵养能力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侧柏×油松混交林(1.5218)、刺槐纯林(1.4092)、杨树纯林(0.9362)、侧柏纯林(0.7601)、油松纯林(0.7377)、栾树纯林(0.6349)。油.松×侧.柏混交林和刺.槐纯林是各类型水源林中涵.养水源能力最好的,在进行当地.造林规划时应.当优.先配.置。(2)通过SWAT模型灵敏性分析和参数的自动校准,得到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匹配良好,说明SWAT模型在安各庄流域适用性良好。并且对2016~2017年研究区的水文生态效应进行模拟,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3)选择地貌、坡度、坡向、土壤类型四个因子,将安各庄流域立地条件划分为63种立地类型,在立地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利用SWAT模型模拟不同水源涵养林空间配置方案下的产流量,以确定其调蓄径流的功能。模拟结果显示,方案四的情景下,即在水源涵养林面积71.15%,林分类型比例为阔叶林30.24%,针叶林14.70%,混交林22.89%,灌木林32.17%的情况下,流域丰水期产流量比2015年实测值减少15.79%,枯水期产流量比2015年实测值增加15.83%。水源林涵养水源功能发挥最好,且不会影响当地居民生活。当前,研究区的乔灌木林地面积已经达到61.2%,可以适当增加10%左右的面积,但其内部结构不甚合理,以后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到调整林地结构上来。

张俞[3](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杨振奇[4](2020)在《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裸露砒砂岩区是黄河粗沙集中来源区,研究该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对于科学指导植被建设和减轻泥沙入黄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取裸露砒砂岩区的鲍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在坡面尺度上,通过径流小区监测与野外放水冲刷试验,明确了裸露砒砂岩区坡面的侵蚀产沙规律、微地形变化过程和水动力学特征,分析了降雨和植被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以裸露砒砂岩区主要的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从降雨截留、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土壤抗蚀性和土壤质量方面,系统的研究了人工植被的径流调控机制,构建了裸露砒砂岩区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在流域尺度上,基于研究区土壤、地形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数据,构建了流域地理信息数据库,结合地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人工植被格局和地形因素对土壤质量空间异质性的影响。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小流域植被格局和水力侵蚀空间分异规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植被格局与地形因子对小流域水力侵蚀的耦合影响机制。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研究区的降雨类型分为长历时暴雨、长历时中到大雨、短历时暴雨,短历时的小到中雨4类,降雨会显着改变裸露基岩坡面的微地形,对于有植被生长的坡面无影响,在一个暴雨季节内,裸露基岩坡面微地形坡度的平均值由22.76°增长至23.09°,坡面细沟的细沟密度由0增加至33.73 m/m2,随着坡面微地形持续向利于侵蚀发生的方向发展,坡面产流产沙量随之增加。随着冲刷流量和坡度的加大,径流的冲刷能力增强,坡面的产流产沙量随之增加;低植被覆盖(≤15%)对坡面径流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水力冲刷作用下,仍易于侵蚀产沙,植被覆盖达到30%时,径流受到的阻滞作用增加,径流冲刷能力被削弱。(2)不同植被类型地表覆盖度差异显着,其中以沙棘林和油松林下的草本层盖度最高,分别是草地覆盖度的1.41倍和1.26倍。人工植被林冠层的截留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油松林、山杏林、沙棘林、柠条林;枯落物的持水能力呈油松林>山杏林>柠条林>沙棘林>草地的趋势;沙棘林下土壤大孔隙较为发达,其土壤饱和导水率较高,而裸地土壤孔隙较少,其饱和导水率最低;土壤入渗速率呈沙棘林>油松林>柠条林>山杏林>草地>裸地的规律。(3)降雨对裸露砒砂岩区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机制不同,暴雨条件产生的气爆作用是导致裸露砒砂岩区土壤团粒体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雨滴击打造成的分散作用的破坏作用次之,土壤结构因吸水膨胀破碎的破坏作用最小。各植被类型土壤团粒体破坏率由小到大依次为沙棘林、柠条林、山杏林、油松林、草地、裸地。在对土壤的物理、养分、生化功能和抗蚀能力4方面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Norm值筛选出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团聚体破碎率3个指标建立最小数据集指标,最小数据集的评价结果与重要数据集和全数据集评价结果拟合效果良好,可以应用在裸露砒砂岩区土壤质量评价中,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质量评价结果为沙棘林>山杏林>柠条林>油松林>草地>裸地。(4)以鲍家沟小流域为代表的裸露砒砂岩区典型流域,流域内的优势景观为裸露基岩景观,其次为大面积的人工植被景观。流域水力侵蚀强度以微度侵蚀为主,微度侵蚀是流域的主要侵蚀景观,各侵蚀强度斑块的破碎化程度由大到小呈极强烈侵蚀、强烈侵蚀、中度侵蚀、轻度侵蚀、微度侵蚀的排列顺序。流域水力侵蚀强度具有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水力侵蚀强度高值聚集区主要位于基岩大幅出露的区域,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坡面。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显示,高值聚集区与斑块面积分形维数的关联系数最高为0.774,低值聚集区与坡度关联程度最高。地形是导致植被景观破碎化并决定水力侵蚀强度的主要因素,而在地形平缓的地带,植被景观的联通程度则是限制水力侵蚀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韩新生[5](2020)在《六盘山半干旱区三种典型植被的结构变化及其多功能影响》文中提出为实现森林植被从单功能向多功能的管理转变,需在不同空间单元上深入刻画和定量分析植被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及其多功能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多功能管理技术。黄土高原环境恶劣、侵蚀严重、干旱少雨、林水矛盾突出,格外需进行林水协调的多功能植被管理。为此,在作为黄土高原重要水源地的宁夏六盘山区,选择了半干旱的叠叠沟小流域内典型坡面上的三种植被(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虎榛子灌丛、天然草地),于2010-2019年生长季监测了华北落叶松林的生态水文过程,利用新调查和历史样地资料分析了植被结构特征时空变化及其环境响应,量化了立地因子和植被结构的多功能(碳固存、木材生产、物种多样性保护、产水等)影响,然后在林分尺度确定了不同坡向、坡位及林龄时能兼顾产水主导功能及其他功能的合理林分密度,在坡面尺度提出了符合多功能管理需求的不同植被的合理配置模式,可为六盘山半干旱区的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森林结构特征随主要因素的变化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阳坡、半阳坡、半阴坡的各坡位,建群种有艾蒿、苔草、铁杆蒿、本氏针茅、披碱草等;随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增加,平均株高和LAI先缓慢下降,在坡向超过120°和90°后迅速降低;盖度先保持稳定并在坡向超过110°后缓慢降低。随土壤厚度增加,平均株高和LAI先快速升高,在土厚大于55和40 cm后升高缓慢;盖度先快速升高并在土厚大于50 cm后趋于稳定。虎榛子灌丛主要分布在各坡向的上坡位。随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平均株高、覆盖度、LAI、叶量先较稳定;当坡向在80-120°、70-130°、60-110°、90-130°区间内增加时,均为缓慢下降;之后迅速降低。随土壤厚度增加,平均株高、覆盖度、LAI、叶量均先快速升高,当土厚在10-25、10-25、10-30、10-35 cm区间内增加时均为缓慢增加,之后趋于稳定。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主要分布于阴坡半阴坡。随密度增加,树高、胸径均先表现为稳定;在密度超过2000、1500株/hm2时缓慢下降;在密度超过3000、2300株/hm2后降速加快。郁闭度和冠层LAI随密度增加的变化呈相反趋势,即先快速增加、后慢速增加、再趋于稳定。随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树高、胸径、郁闭度、冠层LAI均先表现为稳定,在坡向分别超过80°、80°、60°、50°后开始迅速降低。随土壤厚度增加,树高、胸径、郁闭度、冠层LAI均先为升高,在土厚超过90、80、80、100cm后逐渐趋于稳定。基于综合分析,构建了植被结构特征响应多个主要因素的耦合模型。2.森林植被固碳功能的变化与管理虎榛子灌丛与草地仅调查了植被碳密度,其随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增加呈逐渐减小、随土壤厚度增加呈逐渐增大。华北落叶松林各垂直层次的碳密度大小顺序为根系层(0-100 cm土壤层)>乔木层>枯落物层>林下植被层,其中根系层土壤碳密度比例高达88.5%。乔木层、枯落物层及生态系统总碳密度均随林龄与土层厚度增加逐渐增大,随密度增加呈先升后降(峰值在3300株/hm2),随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呈逐渐减小。受多因素综合影响,林下植被碳密度随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均较弱。根系层土壤碳密度随林分密度增加为先微弱降低、后逐渐升高(在密度范围500-3300株/hm2内)、再缓慢降低,随其他因子的变化趋势与乔木层碳密度相同。3.森林木材生产功能的变化与管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分蓄积和平均单株材积均随林龄和土壤厚度增加而逐渐增大,随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增加而逐渐减小;随林分密度增加,平均单株材积逐渐降低,但林分蓄积呈先升后降(峰值在3100株/hm2)。依据林分蓄积及平均单株材积的相对值随主要因素的变化,确定华北落叶松林的数量成熟期林龄为27年,但林龄50年时的林分蓄积及平均单株材积仍保持增长趋势;在实施追求优质木材生产并兼顾其他功能的多功能近自然经营时,需延长轮伐期至50年以上或实施持续覆盖的间伐利用。根据林分蓄积及平均单株材积随坡向及土壤厚度的变化,划分了木材生产功能区,其中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小于59°、土壤厚度大于152 cm时为木材生产最优区;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在59-98°、土壤厚度在80-152 cm时为木材生产适宜区;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大于98°、土壤厚度小于80 cm时则为木材生产非适宜区。4.灌草及林下植被特征的变化与管理草地的植物种数随草地盖度增加呈先升后降(峰值在盖度80%)。虎榛子灌丛下的草本种数与盖度随灌丛覆盖度增加呈线性降低。采用华北落叶松林下植被生长特征对林冠层LAI的上外包线评价了其对林冠层结构的响应。随林冠层LAI增加,林下植物种数先升高,在LAI为3.23时达到峰值(32种)后则降低;草本层覆盖度先稳定在较大值(97%),在LAI大于3.39时逐渐下降;灌木层覆盖度先升高,在LAI为2.33时达到峰值(47%)后则降低;草本层、灌木层及林下植被总生物量均呈先稳定后下降的变化。在对林下植被的物种数、覆盖度、生物量分别赋予权重0.63、0.26、0.11后,确定了适宜林下植被生长的林冠层LAI管理范围是2.65-3.25。林下植被管理还需考虑其他功能,在难以兼顾林下植被的特殊立地或经营时期,应优先保障主导功能或相对重要的主要功能。5.森林植被产水功能的变化与管理分析了森林植被生长季产流量在不同降水年份(枯、平、丰水年)随主要因素的变化。草地产流在各年份均为正值;产流量随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而逐渐增多,随土壤厚度增加则先快速降低后缓慢降低。虎榛子灌丛产流在枯水年为负值,在平水年及丰水年为正值;产流量随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先稳定后增加,随土壤厚度增加先降低后稳定。华北落叶松林产流在枯水年为负值,在平水年及丰水年为正值;产流量随林龄、密度和冠层LAI、土壤厚度、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分别表现为先降后升、逐渐减小、逐渐降低、逐渐增加的变化。不同植被类型的产流以草地最大,灌丛居中,林地最小。本研究区要将保障区域供水安全作为主导功能和多功能经营的限制条件,但要避免过分损失其他功能;依据不同立地的各种功能潜力与管理需求,在林分尺度确定了合理林分密度,在坡面尺度确定了植被种类合理配置模式,从而提升森林植被的服务功能综合效益。6.林分尺度上的华北落叶松林多功能经营的决策方案基于森林各单一功能随坡向、土壤厚度、林龄和密度的变化,提出了在不同立地环境和林龄时的多功能(密度)管理的权衡决策方法:第一步,首先确定不同立地条件和林龄时的最大林分密度;其次是确定满足林分稳定要求的合理郁闭度(0.6-0.8)对应的密度范围,作为基本密度区间,但在特定立地或经营时期无法满足要求时可不予考虑;然后依据不同立地的各功能提供潜力与区域发展需求,进行各种功能的重要性排序,确定各单一功能达到其最大值的90%以上时的最优密度范围。第二步,依据各功能的重要性赋予不同权重,利用各单一功能最优密度范围的中值与对应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确定最优多功能密度;但为了增加实际操作的灵活性,向两端各扩展15%,作为多功能管理密度的范围;然后依据高龄林管理密度范围应小于或等于低龄林密度范围的原则,适当调整计算得到的多功能管理密度范围。利用上述方法,以较差(阴坡上坡位、半阴坡上坡位、半阳坡下坡位)、适中(阴坡中坡位、半阴坡中坡位)、较好(阴坡下坡位、半阴坡下坡位)的立地为例,在各林龄段确定了其多功能管理密度范围。7.坡面尺度上不同森林植被的合理配置模式基于华北落叶松林、虎榛子灌丛、天然草地这三种植被类型的各单一功能随立地条件与植被结构的变化规律,利用下面的决策程序提出了在四个坡向的典型坡面上进行多功能管理的最佳植被配置模式。第一步,根据大量的立地特征与植被特征调查结果,将各坡面均匀划分为6段坡位(坡顶、坡上、中上、中下、坡下、坡脚),并设定了各坡位的平均土壤厚度。第二步,根据研究区内的植被分布规律,在典型坡面的不同坡位分别设置了可能存在的植被配置模式,其中在植被种类分布相对简单的阴坡和阳坡均设置了3种配置模式,在植被种类分布相对复杂的半阴坡和半阳坡分别设置了11种和6种配置模式。第三步,依据各功能的坡面均值,评价了坡面上的各潜在植被配置模式,并基于坡面尺度的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原则确定了适宜的坡面植被配置模式。在立地条件较好并主要发挥固碳和木材生产功能的阴坡(半阴坡),坡顶部均配置虎榛子灌丛,坡上部配置华北落叶松林(草地),其他坡位均配置华北落叶松林;在立地条件较差并主要发挥产水功能的阳坡和半阳坡,坡顶和坡上部均配置虎榛子灌丛,其他坡位均配置天然草地。

亓军红[6](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认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田奥[7](2019)在《六盘山半湿润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多种功能时空变化与优化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实现我国森林多功能经营转变,需在林分这个基本空间单元上,深入理解和定量预测林分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及其多种服务功能影响并提出多功能管理决策技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环境脆弱、侵蚀严重、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林水矛盾突出,其森林多功能管理需求突出和颇具特色。本研究在作为黄土高原重要水源地的宁夏六盘山区,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于2016-2017年生长季在半湿润的香水河小流域设置了16个固定样地监测生态水文过程,利用在小流域及周边地区新调查的40个临时样地及以前的231个样地调查资料分析林分结构时空变化,在量化立地特征和林分结构对林地产水、木材生产、碳固存、林下植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兼顾林地产水主导功能及木材生产等其他功能的多功能管理决策程序,确定了不同海拔和林龄时的多功能管理密度,为森林多功能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主要成果如下:1.林分结构指标随主要因素的变化规律林分平均树高随林龄增加逐渐升高,在30年前快速增长,之后增速渐慢;随密度增大整体为逐渐降低,但密度较低时几乎不变;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最大值在海拔2400 m附近。林分平均胸径变化趋势与树高基本一致,随林龄增加逐渐升高,在50年生时仍保持较大增速;随密度增大先迅速降低,在900株/hm2后缓慢降低;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最大值在2400 m。林冠叶面积指数(LAI)随密度增加先快速增长,在超过1100株/hm2后逐渐趋于最大值;LAI对林龄和海拔的响应均呈单峰曲线,在30年生及海拔2500 m时达到峰值。林分郁闭度仅受林龄及密度影响显着,随林龄及密度增加均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增大并渐趋最大值,当密度超过1800株/hm2和林龄超过45年生后不再增加。基于综合分析,建立了林分结构指标随多个主要因素变化的耦合模型。2.木材生产功能变化与管理随林分密度增加,林分平均单株材积逐渐降低,林分蓄积先迅速升高,到1600株/hm2时最大,之后缓慢下降。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随林龄增大逐渐增加,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在2500 m处达到峰值。基于林分平均树高及胸径的时空变化规律,建立了林分平均单株材积及林分蓄积预测模型。发现华北落叶松林数量成熟龄为50年,平均单株材积与林分蓄积在60年生时仍保持快速增长潜力,需将过去基于数量成熟龄制定的轮伐期26年大大延长或改为以培育优质大径材目标树为特征的近自然多功能经营。根据林分单株材积及林分蓄积的海拔差异,划分了木材生产功能区,最优海拔段为2230-2700 m,适宜海拔段为2050-2230和2700-2900 m,非适宜海拔段为<2050 m。3.林下植被特征变化与管理基于林下植被特征对LAI的上外包线,评价了其对林冠结构变化的响应。发现随LAI增加,林下植物种数先升后降,在LAI为3.38时最大(34种)。灌木层覆盖度随LAI增加先缓慢下降,在LAI为1后逐渐增加,在LAI为3.25时最大,之后逐渐下降;草本层覆盖度在LAI为2.25之前维持高水平稳定,之后逐渐下降,在LAI为3.1后迅速下降。林下灌草生物量随LAI增加在LAI为1.5以前维持稳定,在1.5-2.85之间缓慢降低,之后迅速下降。在给林下植物种数、林下植被覆盖度及林下植被生物量分别赋权重0.63、0.26、0.11后,综合确定了不同海拔、不同林龄时兼顾林下植物保护要求的林木密度范围。4.森林固碳功能变化与管理研究了森林碳库组分及总量随主要因素的变化规律,所有龄级和海拔样地的平均碳密度(t/hm2)及占比分别为乔木层33.97(12.3%)、林下植被层8.93(4.0%)、枯落物层9.0(3.3%)、根系层(0-100 cm土壤层)196.4(80.3%)。乔木层植被碳密度随林木密度增加先迅速升高,在2000株/hm2时最大,之后缓慢下降;随林龄增加逐渐升高,随海拔增加先升后降。土壤层碳密度因皆伐造林干扰土壤和幼林期林地暴露而随林龄增加先迅速降低后逐渐恢复,在海拔1800、2100、2400、2700 m处降至最低的林龄为22、20、18、20年,恢复到造林前水平的林龄为48、27、24、29年,之后逐渐升高并渐趋稳定。森林总碳密度随主要因素的变化趋势与土壤碳基本一致。从维持和提高土壤碳库及森林整体固碳功能的角度,在森林经营中应追求林地连续覆盖,防止皆伐后造林和过度采伐。5.林地产水功能变化与管理分析了林地生长季产流量随主要因素在不同降水年份的变化。林地生长季产流量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大,随LAI增加而近线性减少,在LAI超过某些阈值后会因蒸散量大于降水量产生负产流,即植被必须消耗土壤水或坡面上方来水维持生存,只有在LAI低于这些阈值时才形成产流。要维持或增加林地产流功能,需适当降低林分密度及林冠LAI,将保证供水安全作为主导功能和多功能经营的限制条件,但要避免过分降低林分密度导致过分丧失其他主要功能。需根据不同立地的木材生产和其他服务功能潜力及林分结构的产流影响,将林分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以提高森林服务功能的整体价值。6.森林多功能管理权衡决策与典型案例提出了基于各单一服务功能随海拔、密度和林龄的变化规律进行不同立地(海拔)和林龄时多功能(密度)管理的权衡决策步骤,第一步为明确限定条件,即首先确定满足林分稳定要求的郁闭度0.6-0.8对应的基本林木密度区间;其次是根据森林服务功能提供潜力和管理需求,确定主导功能和其他主要功能的重要性排序;然后确定各单一服务功能达到90%以上时的最优密度区间,或因难以满足而退而求其次达到80%以上时的适宜密度区间。第二步为多功能权衡管理决策,即确定各单功能的最优密度区间(如不行时看适宜密度区间)与基本密度区间的交集,作为多功能管理密度区间;如不存在交集时,需适当牺牲无法兼顾的非主导功能;依据高龄林管理密度范围需小于或等于低龄林密度范围、每次间伐株数强度不大于20%且至少隔2-3年才能间伐一次的原则,可适当调节计算得到的多功能管理密度区间,使其合理可行。利用此权衡决策程序,以属木材生产非适宜区的低海拔(1800 m)干旱立地、属木材生产适宜区的中低海拔(2100 m)较湿润立地和高海拔(2700 m)湿冷立地、属木材生产最优区的中海拔(2400 m)水热俱佳立地为例,确定了在不同林龄时的多功能管理的最优(或适宜)密度区间,并与传统经营的高密度林分相比,评价了对应的主导功能和主要功能变化。

佘汉基[8](2018)在《山杜英和黧蒴锥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和养分储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广东省韶关市小坑林场的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和黧蒴锥Castanopsis fissa 2种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法构建了2个树种乔木层各组分干重与胸径的回归方程,对2种林分的生物量(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干重进行了估测,并分析了生态系统(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有机碳和营养元素含量、储量及其分配特征,探讨了乔木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氮磷钾的化学计量特征,以便为研究生态公益林的固碳能力以及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2种林分乔木层各组分干重与胸径的回归方程拟合效果好,数学模型的决定系数在0.760-0.955之间。(2)山杜英人工林林分生物量为34.90 t/hm2,黧蒴锥为66.55 t/hm2,2林分各层次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排序均为乔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灌木层,以乔木层占绝对优势,山杜英为76.7%,黧蒴锥为93.3%。乔木层各组分生物量分配规律为干>枝>根>叶。(3)山杜英人工林林分平均碳含量为463.79 g/kg,黧蒴锥为476.65 g/kg,山杜英林分碳含量(g/kg)的大小排序为灌木层(480.82)>乔木层(474.79)>凋落物层(465.38)>草本层(434.17),黧蒴锥为凋落物层(506.11)>灌木层(483.61)>乔木层(471.81)>草本层(445.06)。(4)山杜英人工林林分平均氮含量为11.32 g/kg,黧蒴锥为9.67 g/kg,山杜英林分氮含量(g/kg)的大小排序为凋落物层(15.27)>草本层(10.73)>灌木层(10.29)>乔木层(8.98),黧蒴锥为凋落物层(13.30)>草本层(9.98)>灌木层(8.00)>乔木层(7.38)。山杜英人工林林分平均磷含量为0.74 g/kg,黧蒴锥为0.92 g/kg,山杜英林分磷含量的大小排序为灌木层(0.78)>凋落物层(0.76)>草本层(0.72)>乔木层(0.69),黧蒴锥为灌木层(1.33)>草本层(1.08)>乔木层(0.71)>凋落物层(0.55)。山杜英人工林林分平均钾含量为7.24 g/kg,黧蒴锥为5.68 g/kg,山杜英林分钾含量的大小排序为灌木层(10.86)>草本层(9.23)>乔木层(6.13)>凋落物层(2.74),黧蒴锥为草本层(9.89)>灌木层(6.73)>乔木层(4.57)>凋落物层(1.53)。(5)山杜英和黧蒴锥人工林土壤层容重范围分别为0.95-1.63和1.22-1.50 g/cm3,土壤层pH范围分别为3.51-3.80和3.59-3.76,有机碳含量范围为6.09-22.96和8.10-18.73 g/kg,全氮含量范围为0.67-1.68和0.78-1.54 g/kg,全磷含量范围为0.45-0.52和0.66-0.84 g/kg,全钾含量范围为20.31-22.51和17.91-19.87 g/kg,碱解氮含量范围为56.64-155.62和75.33-143.99 mg/kg,有效磷含量范围为0.05-0.27和0.13-0.62 mg/kg,速效钾含量范围为19.44-40.09和65.05-97.68 mg/kg,土壤过氧化氢酶范围为1.71-4.23和2.54-3.13 mg/kg,酸性磷酸酶范围为73.67-530.76和164.42-428.77 mg/kg,脲酶范围为96.50-406.58和133.98-394.08 mg/kg。(6)山杜英和黧蒴锥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153.03和219.69 t/hm2,山杜英林的分配格局为土壤层(136.37)>乔木层(12.85)>凋落物层(1.77)>草本层(1.57)>灌木层(0.46),黧蒴锥林为土壤层(188.54)>乔木层(29.10)>草本层(1.13)>凋落物层(0.64)>灌木层(0.27)。山杜英和黧蒴锥生态系统氮储量为13.05和16.15 t/hm2,山杜英林的分配格局为土壤层(12.81)>乔木层(0.14)>凋落物层(0.05)>草本层(0.04)>灌木层(0.01),黧蒴锥林为土壤层(15.87)>乔木层(0.24)>草本层(0.03)>凋落物层(0.01)>灌木层(0.01)。山杜英和黧蒴锥生态系统磷储量分别为6.78和10.00 t/hm2,分配格局均为土壤层(6.75、9.95)>乔木层(0.01、0.02)>草本层(0.003、0.003)>凋落物层(0.002、0.001)>灌木层(0.001、0.001)。山杜英和黧蒴锥林的钾储量分别为302.99和263.91t/hm2,分配格局均为土壤层(302.823、263.716)>乔木层(0.113、0.168)>草本层(0.037、0.026)>灌木层(0.012、0.004)>凋落物层(0.005、0.004)。(7)山杜英人工林乔木层C:N范围为22.87-236.17,C:P为362.35-1482.63,C:K为39.27-149.86,N:P为6.28-15.84;黧蒴锥人工林乔木层C:N为27.59-281.41,C:P为435.12-4089.29,C:K为71.39-464.70,N:P为4.06-18.89。山杜英人工林土壤层C:N范围为8.58-13.69,C:P为13.24-43.90,C:K的范围为0.29-1.02,N:P范围为1.45-3.21;黧蒴锥人工林土壤层C:N范围为10.32-12.69,C:P为12.22-22.38,C:K为0.45-0.94,N:P为1.18-1.84。山杜英人工林林分C:N为乔木层>凋落物层>土壤层,C:P、C:K、N:P表现为凋落物层>乔木层>土壤层;黧蒴锥人工林林分C:N、C:P表现为乔木层>凋落物层>土壤层,C:K、N:P表现为凋落物层>乔木层>土壤层。(8)在小坑林场中,林分改造的树种选择上可优先考虑黧蒴锥;在森林经营管理上,需要合理控制林分密度,以获取较高碳和养分储量。根据试验地的土壤化学性质,坑林场土壤P有效性较低,可适当施磷肥,以优化土壤状况。

王瑜[9](2017)在《陕北半干旱黄土区河北杨林分结构及适生条件研究》文中指出黄土高原自然条件严酷,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为改善该区域生态系统,我国先后启动实施了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为该区域的乡土树种,且具有抗逆性强、根蘖成林等生物学特性,已成为该地区生态修复的重要树种之一。但河北杨林分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适生条件研究较少,影响基于河北杨种群特性合理开展植被构建生态修复。为此,本文选取陕北半干旱黄土区吴起县为研究区,选取天然河北杨林大样地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Ripley’sK函数、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灰色关联法等结合野外调查数据、DEM数据及多年水文气象观测数据,揭示河北杨群落结构特征及适生条件,得到如下结论:(1)陕北半干旱黄土区不同坡向、坡位及坡面微地形上的河北杨种群龄级、树高、胸径、冠幅、冠长等生长特征的变化趋势与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相反。阴坡河北杨种群的各生长特征指标均大于半阴坡的,密度小于半阴坡的。阴坡河北杨种群的各生长特征指标随坡位的下降呈递增趋势,半阴坡各生长特征指标在坡上最大,坡下次之,坡中最小,密度与各生长特征指标在不同坡位上相反。在不同微地形上,河北杨种群各生长特征在塌陷最大,切沟次之,原状坡面再次之,缓台更次之,河滩最小;半阴坡缓台最大,原状坡面次之,切沟再次之,塌陷更次之,陡坎最小,密度与之相反。(2)河北杨群落物种组成符合西北植物区系特征,乔木层植物主要包括河北杨、山杏(Armeniaca sibirica(Linn.)Lam.)、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山桃(Amygdalusdavidiana(Carr.)C.de Vos ex Henry)、榆树(UlmuspumilaL.)等,灌木层植物主要包括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草本层植物主要包括菊科、豆科、禾本科等16科37属植物,其中,赖草(Leymussecalinus(Georgi)Tzvel.)、达乌里胡枝子(Stpa calpiilata Linn.)、铁杆嵩(Armteisia sacrorum Ledeb.)、莎草(Cyperus rotundus)在草本层占有重要地位;河北杨生长对草本层植物的生物量累积有抑制作用,对物种多样性有促进作用,但成熟期河北杨林下草本植物的平均密度、高度、盖度、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均达到稳定状态,数量特征稳定,物种演替速率较小。(3)河北杨群落中各乔、灌木种群及各发育阶段的河北杨种群均呈聚集分布的分布格局,均形成了各自的聚集斑块,阴坡各种群及各发育阶段河北杨种群的聚集半径及聚集强度均大于半阴坡的;河北杨种群与其伴生树种种群的竞争强度随空间尺度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半阴坡河北杨种群与其伴生树种种群的种间竞争程度比阴坡的更激烈;各发育阶段河北杨种群间的竞争强度基本均随空间尺度的增大呈减小趋势,阴坡和半阴坡河北杨种群各发育阶段的竞争程度分别在大于35m及大于10m的空间尺度上逐渐变弱。(4)河北杨种群的树高、胸径、冠幅、冠长、冠形率等生长特征在不同海拔、坡位、坡向及不同坡面微地形条件下有一定差异,其中,坡面微地形条件是影响河北杨种群生长特征最主要的地形因子;在不同微地形上,土壤水分及养分特征是影响河北杨种群生长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水分及养分在不同微地形上从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与河北杨种群生长特征的变化顺序一致,整体上表现为切沟最大,原状坡面次之,缓台次之,塌陷更次之,陡坎最小。(5)在不同坡位,河北杨种群主要沿坡面向下进行繁殖,阴坡河北杨种群从海拔相差105m,坡长约为240m坡面的坡上繁殖到坡下约需10年的时间,半阴坡海拔相差45m,坡长约为120 m坡面约需20年的时间;在不同微地形上,阴坡河北杨母株最先出现在原状坡面和塌陷,后逐渐向切沟、缓台、河滩等微地形上繁殖,半阴坡河北杨母株最先出现在原状坡面,后逐渐向切沟、陡坎、缓台、塌陷等微地形上繁殖。(6)河北杨种群适宜生长在土壤水分较好的区域,在土壤水分较好的区域,河北杨种群的树高、胸径、冠幅、冠长、冠形率等生长特征指标较大,其趋向营养生长;在水分较差的区域,河北杨种群的密度较大,其更趋向于生殖生长。在不同坡向,河北杨种群更适宜生长于阴坡;在不同坡位,河北杨种群更适宜生长于坡下;在不同坡面微地形上,河北杨更适宜生长于塌陷、原状坡面、切沟等微地形上。

于金娜[10](2014)在《黄土高原地区造林补贴标准研究》文中提出从世界各国的林业实践来看,补贴制度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降低林农经营风险、提高林农投资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等,因此实施补贴成为各国政府常用的扶持林业的政策工具之一。鉴于国内外关于林业补贴标准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区域的差别,如热带雨林区、温带林区及草原等,而且还涉及到不同立地类型的造林,如山地造林、丘陵造林、平原造林等,以及造林类型,如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生态林等,所以即使这些研究采用相同的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甚至有些结论存在明显的矛盾与冲突。除此之外,已有的研究还有一个共性,就是没有考虑到树种的差异对造林补贴的影响。在实践中,由于补贴标准制定不科学而导致了政策效率低且执行成本高,最终影响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及其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合理的造林补贴标准,使其既符合政府追求的社会利益,也能兼顾林农的经济利益,从而提高造林项目的效率、降低项目执行成本,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中国,多数的林业补偿标准是由政府制定的,然后在补贴政策试点过程中,结合农户的诉求慢慢地调整补贴标准以优化补贴政策,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补贴的效率,为了提高补贴的效率和效果,本研究引入自愿环境协议方法,在充分考虑受偿者及政府意愿的前提下,确定合理可行的造林补贴标准。本研究的具体研究思路如下:从农户角度出发,政府给予的造林补贴标准要高于农户自己可以接受的底线(即通过机会成本法和受偿意愿法权衡得出的造林补贴标准);从政府角度出发,其愿意支付的造林补贴标准最高额度是造林所实现的生态效益价值;在充分考虑两者补贴诉求的前提下,本研究构建了基于自愿环境协议框架的政府—农户协商模型,来确定合理造林补贴标准,并以黄土高原地区典型区域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基于此研究思路,本研究采用机会成本、受偿者意愿、碳吸存效益内部化、自愿环境协议等方法,以边际农地上造林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实现碳吸存效益的造林项目补贴标准的研究,以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合理补贴标准的核算方法,为建立和优化造林补贴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建立新的研究框架。首先,本研究分别利用机会成本和受偿意愿方法,分析基于农户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以此作为自愿环境协议中林农接受补贴的底限。对于农户进行农地造林而言,农户会选择造林的机会成本,是林农选择继续农地经营、转变为牧地经营或者直接撂荒等几种用途中收益最大用途所带来的收益。所以,如果政府想激励农户进行造林,其给予的补贴就必须保证农户选择造林所是所有土地用途中收益最大的,通过该思路得到的应该是比较客观的衡量林农可以接受的最低补贴。为了从主观上得到农户愿意接受的补贴标准,本研究还设计了农户受偿意愿调查问卷,以便获取农户主观上能够接受的最低补贴。最后,还对机会成本和受偿意愿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因为考虑到受偿意愿具有主观性,且农户容易高估其受偿意愿,这里基于农户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以机会成本作为基准。通过实证分析,在私人轮伐期内,如果期望农户参与造林项目,需要给予的补贴标准为2405元/公顷/年,为了使农户将私人轮伐期延长至社会最优轮伐期,农户的造林补贴诉求净现值为39226.16元。其次,将森林的碳吸存效益价值化,分析基于政府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并以此标准作为自愿环境协议中,政府愿意支付补贴的最高限。借鉴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关于沙棘生长的相关信息,将沙棘林的固碳量进行价值化,得到实现碳吸存效益的最大化时的补贴标准净现值为39591.40元(2174元/公顷/年,共计34年),即为政府愿意支付的最高补贴标准。最后,基于林农和政府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确定自愿环境协议下的最优造林补贴标准。将当前环境管制方式中具有优势的自愿环境协议引入到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中,这是本研究的一个创新点,这样确定的造林补贴标准,充分体现了协议双方的诉求及其意愿。在社会最优轮伐期内,测算得到农户在34年内的补贴诉求净现值为39226.16元,而政府的补贴净现值为39591.40元,由于前者小于后者,因此关于造林补贴的自愿环境协议可达成。在信息透明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林农和政府的诉求,经过双方协商,最终将造林补贴补贴净现值确定为双方的平均值即39408.78元,而具体的补贴方案为,1-21年按照农户的需求给予补贴2405元/公顷/年,而从22年至34年继续给予补贴1294元/公顷/年。按这样的补贴标准和补贴年限,可以保证农户不仅在21年内不采伐,甚至在21年至34年间仍然不采伐,最终可以保证造林项目政策目标的实现。该研究可以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种植沙棘,所实现碳吸存效益的造林补贴标准。本研究将自愿环境协议纳入造林项目中,为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研究的理论价值。该研究思路不仅仅考虑了政府的支付额度,而且更顾及到了造林主体的补偿诉求,由此确定的造林补贴标准更具有现实意义。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尽管自愿环境协议具有自身无法超越的优点,但是该方法也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建议政府在进行造林政策时需要做好前期的宣传教育工作,并且谨慎地对待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以保证造林实现碳吸存效益的生态目标。

二、灌木林地上部生物量计算及与立地条件的关系研究——以沙棘林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灌木林地上部生物量计算及与立地条件的关系研究——以沙棘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库布齐沙漠地区人工灌木林生物量与碳密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物量研究方法
        1.2.2 植被生物量研究现状
        1.2.3 植被碳密度及碳储量研究现状
        1.2.4 基于遥感技术植被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现状
        1.2.5 土壤有机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与水文
    2.4 土壤
    2.5 植被
    2.6 矿产资源
    2.7 社会经济概况
3 四种灌木林生物量调查与分析
    3.1 生物量获取
        3.1.1 样地设置
        3.1.2 样品收集
        3.1.3 样品处理
    3.2 四种灌木林灌木层生物量
        3.2.1 灌木层生物量
        3.2.2 全株生物量分配
        3.2.3 不同营养器官生物量分配指标
        3.2.4 各部分生物量之间相关关系
    3.3 草本层生物量
    3.4 凋落物生物量
    3.5 小结
4 四种灌木生物量模型建立
    4.1 模型拟合方法
        4.1.1 自变量筛选
        4.1.2 模型选取
        4.1.3 最优方程选择
        4.1.4 模型检验
    4.2 模型建立
        4.2.1 四种灌木参数实测区间
        4.2.2 自变量与因变量相关性
        4.2.3 生物量模型的拟合
        4.2.4 模型精度检验
    4.3 小结
5 四种灌木林生物量遥感反演
    5.1 数据来源
        5.1.1 遥感数据来源
        5.1.2 实测样地数据
        5.1.3 其他数据
    5.2 方法
        5.2.1 遥感影像预处理
        5.2.2 遥感生物量自变量设置
        5.2.3 模型建立
        5.2.4 模型精度检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生物量与各估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3.2 生物量模型构建
        5.3.3 模型检验
    5.4 小结
6 四种灌木林碳密度分配
    6.1 研究方法
        6.1.1 样品收集
        6.1.2 室内测定与分析
        6.1.3 碳密度计算方法
        6.1.4 空间分析方法
    6.2 各组分及各层次碳含量
        6.2.1 灌木层碳含量
        6.2.2 凋落物碳含量
        6.2.3 草本层碳含量
        6.2.4 土壤层碳含量
    6.3 灌木林各层次碳密度
        6.3.1 灌木层碳密度分析
        6.3.2 凋落物层碳密度
        6.3.3 草本层碳密度
        6.3.4 土壤层碳密度
    6.4 灌木林总碳密度分配
    6.5 小结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灌木林生物量分配规律
        7.1.2 生物量模型法方程建立
        7.1.3 基于遥感法生物量模型构建
        7.1.4 灌木林碳含量分析
        7.1.5 四种灌木林碳密度分析
    7.2 结论
        7.2.1 灌木林生物量分配
        7.2.2 四种灌木林生物量模型拟合
        7.2.3 四种灌木林遥感法生物量方程拟合
        7.2.4 灌木林各组分碳含量
        7.2.5 灌木林碳密度
    7.3 创新点
    7.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大清河流域上游山丘区典型小流域水源涵养林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1.2.2 水文模型在森林水文研究中的应用
        1.2.3 水源林空间配置研究
    1.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设置及调查取样
        2.3.2 计算水源涵养能力评价指标
        2.3.3 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水文过程模拟的方法
        2.3.4 水源林空间优化配置
    2.4 技术路线图
3 大清河流域山丘区典型林分类型水源涵养能力评价
    3.1 不同林分类型的植被层特征
        3.1.1 乔木层生长特征
        3.1.2 林下植被特征
    3.2 不同水源林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
        3.2.1 枯落物厚度及蓄积量
        3.2.2 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持水量分析
        3.2.3 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的持水过程
        3.2.4 不同类型水源涵养林下枯落物层持水速率
        3.2.5 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的拦蓄能力
    3.3 不同水源林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
        3.3.1 土壤理化性质
        3.3.2 土壤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
        3.3.3 土壤持水量
    3.4 不同水源林水源涵养能力评价
        3.4.1 评价指标确定
        3.4.2 AHP法确定权重
        3.4.3 评价结果
    3.5 小结
4 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水文过程模拟
    4.1 SWAT模型的基本原理
    4.2 基础数据处理及数据库构建
        4.2.1 流域空间数据收集
        4.2.2 气象数据库构建
        4.2.3 构建土地利用数据库
        4.2.4 土壤属性数据库构建
    4.3 SWAT模型数据输入及运行
        4.3.1 生成流域河网
        4.3.2 划分子流域
        4.3.3 确定水文响应单元(HRU)
        4.3.4 气象数据输入
        4.3.5 模型的运行
    4.4 模型适用性评价
        4.4.1 基于SWAT-CUP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4.4.2 模型的适应性评价指标
    4.5 月径流量的模拟结果
    4.6 小结
5 不同植被优化配置情景下的水文响应
    5.1 流域立地类型划分
        5.1.1 流域立地类型划分原则
        5.1.2 选择划分因素
        5.1.3 立地类型的划分
        5.1.4 立地质量评价
        5.1.5 水源林空间配置模式
    5.2 流域水源林空间优化配置情景模拟
        5.2.1 建立情景方案
        5.2.2 情境模拟的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3)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一 服务功能特性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砒砂岩区的范围及基岩侵蚀内因
        1.4.1 砒砂岩区的分布范围
        1.4.2 砒砂岩的侵蚀内因
    1.5 水力侵蚀研究进展
        1.5.1 水力侵蚀的影响因素
        1.5.2 砒砂岩区水力侵蚀机理研究进展
        1.5.3 水力侵蚀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1.6 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作用
        1.6.1 植被对坡面产汇流过程的影响
        1.6.2 植被对土壤抗蚀性和抗冲性的影响
        1.6.3 植被格局对水力侵蚀的调控作用
    1.7 砒砂岩区植被配置模式研究进展
    1.8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坡面水力侵蚀特征的研究
        2.2.2 人工植被对径流调控机制研究
        2.2.3 人工植被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2.2.4 小流域水力侵蚀空间特征及其与植被格局和地形因子的关系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地形地貌
    3.3 气象与水文条件
    3.4 土壤条件
    3.5 植被条件
4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水力侵蚀特征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4.1 天然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及其影响因素
        4.1.1 降雨类型划分
        4.1.2 降雨类型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4.1.3 次降雨对坡面微地形的影响
        4.1.4 不同植被类型的减流减沙能力
    4.2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水动力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2.1 冲刷流量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4.2.2 坡度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4.2.3 植被覆盖度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4.3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土壤剥蚀率及其影响因素
        4.3.1 冲刷强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4.3.2 坡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4.3.3 植被盖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4.4 小结
5 植被类型对地表径流的调控作用
    5.1 植被类型对地表覆盖度的影响
        5.1.1 植被类型对草本生物量和地表覆盖度的影响
        5.1.2 植被类型对草本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2 植被类型对降雨的截留作用的影响
        5.2.1 植被类型对林冠截留的影响
        5.2.2 植被类型对枯落物层持水的影响
    5.3 植被类型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
        5.3.1 植被类型对土壤颗粒分布特征的影响
        5.3.2 植被类型对土壤综合持水能力的影响
        5.3.3 植被类型对土壤饱和导水性能的影响
        5.3.4 植被类型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
    5.4 植被类型对地表径流的调控机制
    5.5 小结
6 植被类型对土壤质量的改良作用
    6.1 植被类型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6.1.1 植被类型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6.1.2 植被类型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6.1.3 植被类型对土壤抗崩解能力的影响
    6.2 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和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6.2.1 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6.2.2 植被类型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6.3 植被类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6.3.1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3.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6.4 小结
7 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水蚀特征及其与植被和地形的关系
    7.1 小流域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7.1.1 小流域植被类型的分布特征
        7.1.2 小流域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
        7.1.3 小流域植被景观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7.2 小流域植被与地形因子对土壤质量的耦合影响
        7.2.1 小流域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7.2.2 小流域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7.2.3 小流域土壤团粒结构破碎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7.2.4 小流域植被与地形因子对土壤质量的耦合影响
    7.3 小流域水力侵蚀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7.3.1 小流域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7.3.2 小流域植被覆盖因子与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7.3.3 小流域降雨侵蚀力因子与坡度坡长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7.3.4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分布特征
    7.4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格局和空间自相关性
        7.4.1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格局
        7.4.2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自相关性
        7.4.3 小流域水力侵蚀空间自相关性与植被和地形的关系
    7.5 小结
8 讨论
    8.1 水力侵蚀与人工植被间反馈关系的尺度效应
    8.2 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
    8.3 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未来治理方向
9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六盘山半干旱区三种典型植被的结构变化及其多功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植被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
        1.2.2 森林植被固碳功能及其管理
        1.2.3 森林木材生产功能及其经营
        1.2.4 植物种类多样性及其管理
        1.2.5 森林植被水土调节功能及其管理
        1.2.6 森林植被的多功能管理研究进展与需求
        1.2.7 干旱缺水地区植被多功能管理的特殊要求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六盘山区和周边区域基本情况
        2.1.2 研究小流域概况
        2.1.3 研究样地基本信息
        2.1.4 研究植被的分布与立地条件
    2.2 研究区近十年的气象特征
        2.2.1 太阳辐射
        2.2.2 降水量
        2.2.3 空气温度
        2.2.4 空气相对湿度
        2.2.5 风速
        2.2.6 潜在蒸散
        2.2.7 2010-2019 年的气象参数月均值
    2.3 研究方法
        2.3.1 森林植被临时样地调查
        2.3.2 森林植被固定样地的生态水文过程监测
        2.3.3 森林植被结构变化的多因素响应耦合模型建立与评价
        2.3.4 森林植被主要服务功能的模型
        2.3.5 林分尺度上多功能管理的优化权衡方法
        2.3.6 坡面上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的优化权衡方法
3 天然草地结构特征的立地差异及多功能影响
    3.1 草地群落的基本情况
    3.2 草地平均株高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3.2.1 立地因子筛选及平均株高的单因子响应
        3.2.2 平均株高响应坡向和土壤厚度的模型
        3.2.3 平均株高随立地因子变化的模拟
    3.3 草地盖度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3.3.1 盖度对单因子的响应
        3.3.2 盖度响应坡向和土壤厚度的模型
        3.3.3 盖度随立地因子变化的模拟
    3.4 草地叶面积指数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3.5 草地其他植被结构与盖度的关系
        3.5.1 草本植物种数与草地盖度的关系
        3.5.2 植物多样性指数与草地盖度的关系
    3.6 天然草地生物量与碳密度随立地因子的变化
    3.7 天然草地蒸散量及产流量随立地因子的变化
    3.8 讨论
    3.9 小结
4 虎榛子灌丛结构特征的立地差异及多功能影响
    4.1 灌丛平均株高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4.1.1 立地因子筛选及平均株高的单因子响应
        4.1.2 平均株高响应坡向和土壤厚度的模型
        4.1.3 平均株高随立地因子变化的模拟
    4.2 灌丛覆盖度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4.2.1 覆盖度对单因子的响应
        4.2.2 覆盖度响应坡向和土壤厚度的模型
        4.2.3 覆盖度随立地因子变化的模拟
    4.3 灌丛叶面积指数对立地因子的模拟
    4.4 灌丛叶量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4.4.1 叶量对单因子的响应
        4.4.2 叶量响应坡向和土壤厚度的模型
        4.4.3 叶量随立地因子变化的模拟
    4.5 灌丛内草本植被结构对灌丛覆盖度的响应
        4.5.1 草本植物种数对灌丛覆盖度的响应
        4.5.2 草本植被多样性指数对灌丛覆盖度的响应
        4.5.3 草本植被盖度对灌丛覆盖度的响应
    4.6 虎榛子灌丛生物量与植被碳密度的空间变化
        4.6.1 灌丛林冠层生物量与碳密度的空间变化
        4.6.2 灌丛下草本植被及枯落物碳密度与灌丛覆盖度的关系
        4.6.3 灌丛总碳密度的空间变化
    4.7 天然虎榛子灌丛蒸散量及产流量的空间变化
    4.8 讨论
    4.9 小结
5 华北落叶松林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及多功能影响
    5.1 林分平均树高对林龄、密度、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5.1.1 平均树高对单因子的响应及立地因子筛选
        5.1.2 平均树高的多因素响应模型建立与比较
        5.1.3 最大林分密度随林木生长的变化
        5.1.4 平均树高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5.2 林分平均胸径对林龄、密度、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5.2.1 平均胸径对单因子的响应
        5.2.2 平均胸径的多因素响应模型建立与比较
        5.2.3 平均胸径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5.3 林分郁闭度对林龄、密度、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5.3.1 郁闭度对单因子的响应
        5.3.2 郁闭度多因素响应模型的比较
        5.3.3 郁闭度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5.4 林分冠层LAI对林龄、密度、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5.4.1 冠层LAI对单因子的响应
        5.4.2 冠层LAI多因素响应模型的比较
        5.4.3 冠层LAI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5.5 生物量及固碳功能的时空变化
        5.5.1 华北落叶松乔木层生物量模型
        5.5.2 华北落叶松乔木层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5.5.3 华北落叶松林下植被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5.5.4 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层现存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5.5.5 华北落叶松林根系层土壤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5.5.6 华北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总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5.6 木材生产功能的时空变化及管理
        5.6.1 平均单株材积与林分蓄积模型的构建
        5.6.2 平均单株材积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5.6.3 林分蓄积量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5.6.4 平均单株材积与林分蓄积的权衡与管理
    5.7 林下草灌生长对冠层LAI的响应
        5.7.1 林下植被生长特征对冠层LAI的响应
        5.7.2 林下草灌覆盖度对林冠层LAI的响应
        5.7.3 林下草灌生物量对林冠层LAI的响应
        5.7.4 林下草灌植被的多功能管理建议
    5.8 产水功能的时空变化
        5.8.1 华北落叶松林典型样地及坡面的林冠降水截留量变化
        5.8.2 华北落叶松林典型样地及坡面的林冠蒸腾量变化
        5.8.3 华北落叶松林典型样地及坡面的林下蒸散变化
        5.8.4 华北落叶松林典型坡面不同坡位样地生长季内产流特征
        5.8.5 华北落叶松林产流量对主要影响因子的响应
        5.8.6 华北落叶松林地产流量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5.9 讨论
        5.9.1 林龄、密度和立地因子对主要植被结构特征的影响
        5.9.2 主要因子对植被生物量及碳密度的作用
        5.9.3 木材生产功能的变化特征及管理策略
        5.9.4 林下植被随冠层结构的变化及管理
        5.9.5 蒸散与产流受主要因素的影响
    5.10 小结
6 华北落叶松林分的多功能管理
    6.1 华北落叶松林的最大林分密度随影响因子的变化
    6.2 不同立地条件下森林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6.2.1 传统森林经营方式
        6.2.2 阴坡上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6.2.3 阴坡中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6.2.4 阴坡下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6.2.5 半阴坡上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6.2.6 半阴坡中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6.2.7 半阴坡下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6.2.8 半阳坡下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6.3 讨论
        6.3.1 多种服务功能的管理决策
        6.3.2 多功能管理的决策方案
        6.3.3 多功能管理的方法比较
    6.4 小结
7 典型坡面的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
    7.1 阴坡坡面的植被多功能管理
    7.2 半阴坡坡面的植被多功能管理
    7.3 半阳坡坡面的植被多功能管理
    7.4 阳坡坡面的植被多功能管理
    7.5 各典型坡面的植被多功能管理方式效果对比
    7.6 讨论
        7.6.1 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决策的尺度差异
        7.6.2 立地条件对森林植被多种服务功能的影响
    7.7 小结
8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立地类型划分与多功能利用方向
        8.1.2 植被结构特征时空变化
        8.1.3 立地特征与系统结构对多种服务功能的影响
        8.1.4 华北落叶松林的多功能林分密度权衡
        8.1.5 坡面尺度上确定合理的植被配置模式
        8.1.6 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的决策步骤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7)六盘山半湿润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多种功能时空变化与优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林分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
        1.2.2 以木材生产为目标的森林经营策略
        1.2.3 以固碳功能为目标的森林经营
        1.2.4 以林下植被保护为目标的森林经营
        1.2.5 以水土调节为目标的森林经营
        1.2.6 森林多功能经营的问题与研究需求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内容
        1.3.3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主要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六盘山地区概况
        2.1.2 研究小流域和样地概况
    2.2 研究期间香水河小流域气象特征
        2.2.1 空气温度
        2.2.2 空气相对湿度
        2.2.3 太阳辐射
        2.2.4 风速
        2.2.5 潜在蒸散
        2.2.6 降水量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调查
        2.3.2 生态水文过程监测
        2.3.3 林分结构的多因素响应耦合模型
        2.3.4 林分日液流通量速率的多因素响应耦合模型
        2.3.5 模型评价方法
        2.3.6 森林多功能管理的优化权衡方法
第三章 主要林分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
    3.1 林分结构特征与主要立地因子的初步分析
        3.1.1 主要立地条件指标筛选
        3.1.2 立地指数随海拔与坡向的变化
        3.1.3 最大林分密度随胸径的变化
        3.1.4 树高、胸径、LAI及郁闭度的潜在最大值
    3.2 林分平均树高对主要因素的响应与模型
        3.2.1 林分平均树高对林龄、密度及海拔的响应
        3.2.2 林分平均树高的多因素响应模型及比较
        3.2.3 林分平均树高随林龄和密度及海拔变化的模拟
    3.3 林分平均胸径对主要因素的响应与模型
        3.3.1 林分平均胸径对单因素的响应
        3.3.2 胸径生长的多因素响应模型的比较
        3.3.3 林分平均胸径随林龄和密度及海拔变化的模拟
        3.3.4 林木径级分布随林龄和密度及海拔的变化
    3.4 林冠LAI对林龄和密度及海拔的响应与模型
        3.4.1 林冠LAI对单因素的响应
        3.4.2 林冠LAI的多因素响应模型比较
        3.4.3 林冠LAI随林龄和密度及海拔的变化模拟
    3.5 林冠郁闭度对林龄和密度的响应
        3.5.1 郁闭度对单因素的响应
        3.5.2 郁闭度变化的多因素响应模型比较
        3.5.3 郁闭度随林龄及密度变化的模拟
    3.6 讨论
        3.6.1 林龄对主要林分结构特征的影响
        3.6.2 密度对主要林分结构特征的影响
        3.6.3 立地因子对主要林分结构特征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木材生产功能与管理
    4.1 材积模型建立
    4.2 单木材积及林分蓄积量的时空变化模拟
    4.3 单株材积与林分蓄积的权衡与管理
    4.4 木材生产功能最佳海拔段内林分材积的径级分布
    4.5 讨论
        4.5.1 林龄、密度及海拔对单株材积及林分蓄积的影响
        4.5.2 对木材生产及其他服务功能的管理策略
    4.6 小结
第五章 林下植被的林冠结构特征响应与管理
    5.1 林下植被多样性对林冠层LAI的响应
        5.1.1 林下植被物种数对LAI的响应
        5.1.2 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对林冠层LAI的响应
    5.2 林下植被覆盖度对林冠层LAI的响应
    5.3 林下植被生物量对林冠层LAI的响应
    5.4 林下植被的多功能管理
    5.5 讨论
        5.5.1 林下植被多样性对林分结构的响应
        5.5.2 林下植被多功能经营策略
    5.6 小结
第六章 森林固碳功能的时空变化与管理
    6.1 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6.1.1 乔木层地上生物量模型
        6.1.2 乔木层地下生物量模型
    6.2 样地乔木层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6.2.1 乔木层植被碳密度的器官分配
        6.2.2 乔木层总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6.3 林下植被潜在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6.4 枯落物层现存量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6.5 根系层土壤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6.5.1 土壤碳密度对植被生物量的分层响应
        6.5.2 土壤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6.6 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6.7 讨论
        6.7.1 植被碳密度随主要林分结构的变化
        6.7.2 枯落物层及根系层土壤碳密度随主要林分结构的变化
        6.7.3 基于森林固碳功能的经营策略
    6.8 小结
第七章 林地产水功能及其管理
    7.1 典型坡面林分的生长季内蒸散组分时空变化
        7.1.1 林冠层降水截留的时空变化
        7.1.2 林冠层蒸腾和影响因素的时空变化
        7.1.3 乔木层蒸腾坡位差异的影响因素及生长季内变化
        7.1.4 林下蒸散的坡位差异
    7.2 典型坡面林分样地的生长季内产流特征
    7.3 林地产流对各主要因素的响应关系
        7.3.1 多年生长季林分蒸散模型
        7.3.2 林地生长季蒸散及产流随降水量及LAI的变化
    7.4 林地产流量随降水和林龄、密度及海拔变化的模拟
        7.4.1 枯水年林地产流的时空变化
        7.4.2 平水年林地产流量的时空变化
        7.4.3 丰水年林地产流量的时空变化
    7.5 讨论
        7.5.1 林分总蒸散受主要因素的影响
        7.5.2 林地产流对林分结构的响应
        7.5.3 基于平水年产流特征的水源林经营策略
    7.6 小结
第八章 森林生态系统的多功能关系与优化管理
    8.1 各功能相对值计算及权衡优化策略
    8.2 不同海拔的多功能经营方案
        8.2.1 传统森林经营策略
        8.2.2 海拔1800m处的多功能经营方案
        8.2.3 海拔2100m处的多功能经营方案
        8.2.4 海拔2400m处的多功能经营方案
        8.2.5 海拔2700m处的多功能经营方案
    8.3 讨论
        8.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优化管理决策
        8.3.2 森林多功能经营策略与其他经营策略的比较
        8.3.3 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经营的决策途径
        8.3.4 本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8.4 小结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致谢

(8)山杜英和黧蒴锥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和养分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森林生物量研究进展
    1.3 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
    1.4 森林营养元素研究进展
    1.5 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2 样地设置
    2.3 样品采集
        2.3.1 乔木层样品采集
        2.3.2 灌木层样品采集
        2.3.3 草本层样品采集
        2.3.4 凋落物层样品采集
        2.3.5 土壤层样品采集
    2.4 样品测定方法
        2.4.1 植物营养元素含量测定方法
        2.4.2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方法
        2.4.3 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测定方法
    2.5 植物生物量计算方法
        2.5.1 乔木层生物量计算方法
        2.5.2 灌木层生物量计算方法
        2.5.3 草本及凋落物层生物量计算方法
        2.5.4 林分生态系统生物量的计算方法
    2.6 生态系统碳及营养元素储量的计算
        2.6.1 植物碳及营养元素储量的计算
        2.6.2 土壤层有机碳及营养元素储量的计算
        2.6.3 生态系统碳储量及营养元素储量
    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杜英和黧蒴锥人工林生物量
        3.1.1 异速生长方程
        3.1.2 乔木层生物量
        3.1.3 灌木层生物量
        3.1.4 草本层生物量
        3.1.5 凋落物层生物量
        3.1.6 林分生物量空间分配
    3.2 山杜英和黧蒴锥人工林有机碳和养分含量
        3.2.1 有机碳含量
        3.2.2 氮含量
        3.2.3 磷含量
        3.2.4 钾含量
    3.3 山杜英和黧蒴锥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
        3.3.1 土壤物理性质
        3.3.2 土壤化学性质
        3.3.3 土壤酶
    3.4 山杜英和黧蒴锥人工林碳储量和养分储量
        3.4.1 有机碳储量
        3.4.2 氮储量
        3.4.3 磷储量
        3.4.4 钾储量
    3.5 山杜英和黧蒴锥人工林元素化学计量特征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林分生物量
        4.2.1.1 生物量方程
        4.2.1.2 乔木层生物量
        4.2.1.3 灌木层、草本层生物量
        4.2.1.4 凋落物层生物量
        4.2.1.5 林分生物量
        4.2.2 林分有机碳和养分含量
        4.2.2.1 有机碳含量
        4.2.2.2 营养元素含量
        4.2.3 土壤理化性质
        4.2.3.1 土壤物理性质
        4.2.3.2 土壤化学性质
        4.2.4 生态系统有机碳和养分储量
        4.2.4.1 有机碳储量
        4.2.4.2 养分储量
        4.2.5 元素化学计量特征
        4.2.5.1 乔木层元素化学计量特征
        4.2.5.2 凋落物层元素化学计量特征
        4.2.5.3 土壤层元素化学计量特征
        4.2.5.4 叶片-凋落叶-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陕北半干旱黄土区河北杨林分结构及适生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北杨研究现状
        1.2.2. 植被群落结构特征
        1.2.3. 群落空间分布格局
        1.2.4. 植被与生境条件的关系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水文特征
    2.6. 植被特征
    2.7.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方法与内容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林分调查方法
        3.2.2. 土壤养分调查方法
        3.2.3. 土壤水分调查方法
        3.2.4. 草本群落调查方法
        3.2.5. 数据处理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河北杨群落结构分析
    4.1. 河北杨种群生长特征分析
        4.1.1. 河北杨种群林龄结构
        4.1.2. 河北杨种群树高结构
        4.1.3. 河北杨种群胸径结构
        4.1.4. 河北杨种群树冠结构
        4.1.5. 河北杨种群密度特征
    4.2. 河北杨群落多样性结构
        4.2.1. 乔木层多样性结构
        4.2.2. 灌木层多样性结构
        4.2.3. 草本层多样性结构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5. 河北杨群落空间格局分析
    5.1. 单种林分空间格局分析
        5.1.1. 河北杨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5.1.2. 河北杨伴生乔木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5.1.3. 河北杨林下灌木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5.2. 河北杨种群与其伴生树种种群种间关联性分析
        5.2.1. 河北杨种群与其伴生乔木种群种间关联性分析
        5.2.2. 河北杨种群与其伴生灌木种群种间关联性分析
    5.3. 河北杨种群不同龄级立木空间格局分析
        5.3.1. 河北杨种群各龄级立木空间分布格局
        5.3.2. 河北杨种群不同龄级的空间关联性分析
    5.4. 讨论与小结
        5.4.1. 讨论
        5.4.2. 小结
6. 河北杨林分适生条件研究
    6.1. 河北杨种群生长特征影响因子分析
        6.1.1. 河北杨种群生长特征与地形因素的关联分析
        6.1.2. 河北杨种群各生长特征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6.1.3. 坡面微地形对河北杨种群生长特征的影响
    6.2. 河北杨成林过程分析
        6.2.1. 阴坡河北杨成林过程
        6.2.2. 半阴坡河北杨成林过程
    6.3. 河北杨林分成林过程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6.3.1. 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
        6.3.2.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6.4. 讨论与小结
        6.4.1. 讨论
        6.4.2. 小结
7. 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表 研究区植物名录

(10)黄土高原地区造林补贴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区域简介及数据来源
        1.5.1 研究区域简介
        1.5.2 数据来源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1.7 论文结构
第二章 造林补贴的理论基础
    2.1 造林补贴的概念界定
        2.1.1 造林
        2.1.2 补贴
        2.1.3 补贴标准
    2.2 补贴标准确定的相关理论
        2.2.1 受偿意愿
        2.2.2 机会成本
        2.2.3 自愿环境协议
        2.2.4 碳吸存与最优轮伐期管理
    2.3 国内外造林补贴政策的经验总结
    2.4 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三章 基于机会成本法的农户造林补贴诉求
    3.1 机会成本法的产生及应用
    3.2 基于机会成本的造林补贴标准分析框架
        3.2.1 研究假设
        3.2.2 基于机会成本的农户土地利用模型
    3.3 利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农户耕还林补贴诉求
        3.3.1 沙棘的生长函数及最优轮伐期的确定
        3.3.2 沙棘的价格函数
        3.3.3 沙棘非木质林产品的收益
        3.3.4 沙棘的种植、维护及采伐成本
        3.3.5 舍饲养羊的收益与成本
        3.3.6 种植业及打工收益
        3.3.7 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及敏感性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受偿意愿的农户造林补贴诉求
    4.1 受偿意愿法的应用
    4.2 林农的受偿意愿分析
        4.2.1 研究方法和问卷设计
        4.2.2 农户的社会经济情况分析
        4.2.3 农户对生态效益及环境保护的认知分析
        4.2.4 农户受偿意愿分布
    4.3 林农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分析模型构建
        4.3.2 实证结果
    4.4 受偿意愿的有效性分析
        4.4.1 受偿意愿与机会成本的比较
        4.4.2 受偿意愿分析的有效性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碳吸存效益内部化的政府造林补贴诉求
    5.1 森林碳吸存效益的重要性
    5.2 基于碳吸存效益造林补贴的理论模型构建
        5.2.1 研究假设
        5.2.2 最优轮伐期及政府决策模型
    5.3 基于碳吸存视角的吴起县退耕还沙棘补贴标准
        5.3.1 基于碳吸存的最优轮伐期的确定
        5.3.2 最优轮伐期的敏感性分析
        5.3.3 基于碳吸存的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政府-农户自愿环境协议的造林补贴标准
    6.1 自愿环境协议的产生及应用
    6.2 基于自愿环境协议的分析框架
        6.2.1 假设前提
        6.2.2 理论框架构建
    6.3 基于自愿环境协议的吴起县造林补贴标准
        6.3.1 基于自愿环境协议的造林项目运行机制
        6.3.2 造林补贴项目自愿环境协议达成的条件
        6.3.3 基于农户视角的造林补贴诉求
        6.3.4 基于政府视角的造林补贴诉求
        6.3.5 基于自愿环境协议的造林补贴标准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灌木林地上部生物量计算及与立地条件的关系研究——以沙棘林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库布齐沙漠地区人工灌木林生物量与碳密度研究[D]. 郭玉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大清河流域上游山丘区典型小流域水源涵养林优化配置研究[D]. 王美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4]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D]. 杨振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5]六盘山半干旱区三种典型植被的结构变化及其多功能影响[D]. 韩新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6]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六盘山半湿润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多种功能时空变化与优化管理[D]. 田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8]山杜英和黧蒴锥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和养分储量研究[D]. 佘汉基.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9]陕北半干旱黄土区河北杨林分结构及适生条件研究[D]. 王瑜.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黄土高原地区造林补贴标准研究[D]. 于金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灌丛林地上生物量计算及其与立地条件的关系——以沙棘林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