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气冷却器的自动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黄翔[1](2009)在《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发展动态》文中提出介绍了我国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的发展简况,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国内产业化进程,并提出了今后我国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的发展趋势。
李柯娜[2](2019)在《基于STM32的电力变压器冷却控制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变压器冷却系统是变压器的重要散热部分,目前,冷却系统多采用强迫油循环冷却方式,其控制装置采用传统的继电接触式控制方法,这种控制方法存在可靠性差、故障率高、运行维护工作量大和高耗能等问题。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电力变压器冷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型的变压器冷却控制装置,以实现控制装置的智能化和冷却器投切方法节能化的目标。本文分析了强迫油循环冷却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研究了变压器的发热过程、变压器本体散热和冷却器散热过程;分析了冷却器数量配置、冷却器投切方法的现状以及冷却控制装置电路存在的问题;针对冷却器数量配置依据不合理的问题,计算了变压器满负荷下的有功损耗,确定了单台冷却器的额定散热容量,在满足变压器产热和冷却器散热平衡的基础上,推导出合理的冷却器配置数量;针对冷却器投切方法不合理引起的高耗能现象,利用功率平衡法和合理油温区间法,设计了“负荷电流决定冷却器投切数量”和“油面温度决定冷却器工作时间”的综合投切方法;最后设计了以STM32F103ZET6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的控制系统,进行了电源电路、控制电路、采样电路、驱动电路、通讯等硬件电路的设计,并完成了参数采集子程序、逻辑控制子程序、异常和故障处理子程序、状态量显示与外部通讯子程序等软件程序的编写。搭建了基于STM32F103ZET6的变压器冷却控制装置实验平台,对控制装置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平台满足各项技术要求,冷却器的综合投切方法能保持变压器油温在合理区间运行并达到节能的目的,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可为变压器冷却控制装置设计提供工程依据。
王维萌,葛俊,司派友,宋亚军[3](2020)在《10MW级深冷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自动启动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以10 MW级深冷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技术原理、系统构成、主要设备及工艺流程,并从自动控制视角,分别设计了储、释能阶段的启动方法。基于该自动启动方法,可完成储能阶段空气净化及压缩、空气液化、储热和蓄冷子系统的联合运行以及释能阶段储热、蓄冷和膨胀发电子系统的联合运行,实现了储能阶段自动达到额定出液量及释能阶段自动满足额定发电量的需求,提高了能量型机械储能系统对电网负荷变化的响应速度。
孟磊[4](2020)在《船舶冷却水系统的可视化仿真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交通运输业的持续发展,自动化与智能化在现代船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就对船舶管理者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调查,百分之八十的事故起因都与操作不当有关。因此加强船舶管理人员的技术知识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至关重要。中央冷却水系统作为船舶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对中央冷却水系统的维护与操作的熟练程度、保证冷却水系统正常工作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保证。为此,国际海事组织在STCW公约中明确指出轮机模拟器为海员必须参加的考试项目。而目前国内外各公司和高校研发的轮机模拟器中冷却水仿真模拟系统完善程度都比较低,无法满足更深层次的故障排查和考试训练。因此,开发设计一套既能满足模拟器培训需要,又能实现故障排查和应急处理的中央冷却水仿真训练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以某集装箱船为母型船,根据中央冷却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采用模块化建模方式分别建立低温淡水系统、高温淡水系统、海水系统、造水机四个模块的数学模型;利用VC++6.0编写了仿真计算程序,并得到了仿真计算结果;对比仿真计算结果与实船数据得到小于5%的误差率,证明该仿真系统模型的正确性,达到了仿真训练的要求;开发了包括膨胀水柜、淡水泵、造水机、海水泵、冷却水管路、温度控制器等设备的可视化操作界面,并将其以动态链接库形式融入到轮机模拟器平台,实现了多系统间的联动,完善了轮机模拟器功能;最后,参照实际冷却水系统常见故障和日常操作以自动评估算法为依托,形成冷却水系统操作训练与故障排查的试题,并融入到仿真平台中,完善了训练和考试的功能。验证表明,操作题目和自动评估结果均正确合理,能够满足训练和培训要求。本文建立的模型能够比较真实地模拟船舶冷却水系统运行环境和相关特性,可满足各类培训机构对船员的操作和故障排查的训练要求。
黄翔[5](2007)在《国内外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研究进展(3)》文中提出介绍了多级蒸发冷却空调系统、除湿与蒸发冷却相结合的空调系统、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建筑物被动蒸发冷却技术、蒸发冷却自动控制系统及蒸发冷却水的水质处理。
朱建生[6](2014)在《航天发射场空分设备生产效率提升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本文针对某航天发射场空分设备系统工艺落后、长时间运行磨损严重等导致的生产效率低下、能耗显著提升、运行工况不平稳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空分设备的基本原理,系统的分析了整套装置与与各子系统的现状,找到了各部位所存在的问题与影响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空分设备的整体改进方案,调整了各子系统的工艺流程与工艺参数。在原有流程与设备的基础上,增加预冷器系统,降低了进塔原料气温度;重新设计改进了结构复杂的循环水系统,提高了启动效率;在净化器及其附属管路与加热设备增加绝热处理,降低了设备的能量损耗;重新设计精馏系统内部流程,提高了冷却效率。同时,基于PLC的集散工业控制系统,设计了远程手动\自动控制。设计改进后的装置经试机运行,生产效率得到较大地提升,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孟卓[7](2020)在《基于神经网络PID的水泥回转窑温度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泥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材料,回转窑作为熟料煅烧的装置,在水泥生产工艺流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水泥回转窑的温度进行合理控制使其窑内热量达到适合的平衡是保证水泥产量、质量的关键。传统的控制方法难以适应水泥回转窑的生产过程中参数变化多、惯性大的特点,不能对回转窑温度进行精细的控制。本研究对水泥回转窑生产过程中与温度控制相关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了转速、物料运动、燃料燃烧、气体流动等对回转窑炉温度的影响,明确了这些因素对水泥回转窑的温度的影响机理,并据此最确定了将喷煤量、生料喂料量、通风量、窑转速作为水泥回转窑温度控制参量基于此,结合神经网络和PID,开发回转窑温度自动控制系统采用二次权值确定法给出了其权值确定方法。采用自适应学习率确定学习率,从而实现了对BP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进行了优化。并根据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温度控制因素,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常规PID控制技术,基于BP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具有比较优良的控制效果。本研究同时设计了用于控制水泥回转窑的PLC系统,给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系统的PLC系统的具体选型和设计程序图。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水泥回转窑窑头罩温度控制系统电气接线图,完成了水泥回转窑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同时将改进后的系统应用于具体生产中,结果表明,本研究中的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研究有助于优化回转窑温度控制方法,提高回转窑生产质量,降低能耗,对我国水泥生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陈伟智[8](2013)在《某船中央冷却系统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满足57000t散货船配套需要的中央冷却系统作为研究内容,以节能减排与改善国际海事组织提出的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为目的,开展了节能型船舶中央冷却系统的设计与控制策略建模仿真工作,对提高船舶燃油效率、使新造船舶适应国际海事组织提出的能效标准有重要实际意义。本文首先从系统原理设计角度开展了三项工作。第一,通过对传统船舶中央冷却系统投资运营成本分析,针对海水泵组能耗过高的现象,根据水泵相似原理与传热学原理,提出海水泵组变频调速控制方案。使用平方减转矩电流型变频器,通过控制单元对变频海水泵组进行实时变转速控制以满足各工况下的冷却水量。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变频调速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船舶能效设计指数并在半年内通过节省的燃油费用收回附加投资,具有良好节能效果与广阔的市场前景。第二,为控制中央冷却系统核心设备板式冷却器的采购成本,根据其设计原理提出设计原则并建立设计选型流程。第三,为达到平衡系统初期投资与运行能耗的目的,本文使用非线性规划方法,以最小化管网总投资与运行费用为目标函数、管子管径为优化变量、冷却系统供水量与压头为约束条件,建立冷却水回路管系经济流速计算模型。然后,从改善船舶中央冷却系统控制性能角度。针对目前使用传统PID反馈控制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惯性大、经常超调的特点,利用流体力学与传热学理论对管路特性及各换热设备进行原理分析后,建立中央冷却系统水力模型、稳态换热模型和动态换热模型。然后,运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仿真工具,使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建立中央冷却系统仿真模型。在验证该模型动态响应结果与已知数据相吻合后,本文提出变频海水泵组串级控制方案,并使用经典控制理论建立控制模型。使用MATLAB软件对PID控制方案与串级控制方案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显示串级控制方案明显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并优化了控制性能,在船舶中央冷却系统的控制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最后,在系统原理设计与控制设计的基础上,以Windows XP操作系统为开发平台,VisualStudio.NET2010为开发环境, VB.NET为开发工具,设计开发中央冷却系统设计仿真软件。分别根据管路经济流速计算模型、板式冷却器选型流程与中央冷却系统仿真模型,实现“管系经济性计算”、“板式冷却器设计”、“中央冷却系统仿真结果输出”三大功能,该软件的目的是辅助船舶中央冷却系统的设计。
鲍乾坤[9](2020)在《矿井压风机热能回收及自动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压风机作为矿井生产的重要设备在运行期间会释放大量的热量,矿井一般很少利用这些低温余热资源,而是将余热直接排放大大气中,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导致严重的热污染、噪音污染。同时,煤矿工业场地存在洗浴热水和建筑采暖等用热需求,通常采用燃煤锅炉供热,煤炭消耗量大,在燃煤过程中向周围环境排放了大量的废气,造成环境污染。为了满足矿井大量的热需求,降低能耗,取消压风机岗位工,矿井压风机热能回收利用及自动监控就成了迫切的需要。本文以矿井压风机为研究对象,对矿井压风机系统的热能回收系统和自动监控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离心式压风机的热能回收进行可行性分析,分析离心式压风机的工作原理、功耗特点,计算其可回收热能,将可回收的热能主要用于洗浴热需求,分析计算回收热能可满足的使用人数。同时考虑主要的耗能设备,计算额外增添设备所消耗的能量。最后分析计算矿井压风机热能回收系统的回收效率。(2)对矿井压风机热能回收系统进行设计,根据实际工况条件,采用两次热交换系统的设计方式,第一次热交换用于实现热能回收,第二次热交换用于热能利用。分别设计热能回收系统、热能利用系统和辅助设备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系统设备的具体作用,并对关键设备进行选型。(3)对矿井压风机热能回收及自动监控系统进行硬件设计,根据实际需求分析需要的监控数据及意义,选择PLC作为监控系统的核心控制器。结合矿井压风机热能回收系统和热能利用系统的特点,分别分析并选取合理的PLC控制器、扩展模块及传感器设备,并设计对应的硬件接线。(4)对矿井压风机的自动监控系统进行软件设计,分别设计热能回收监测系统、压风机自动监测系统和恒压供水子系统的运行流程。建立S7-1200 PLC与触摸屏的通信。并分别利用博图和Intouch软件设计现场监控界面和远程监控界面,实现矿井压风机系统的自动监控。
庞俊伟[10](2018)在《多功能标定型房间量热计试验台的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设计和搭建了一种带有转轮除湿机的多功能标定型房间量热计试验台,该试验装置可模拟出我国大多数地域的温度、湿度及风速参数,具有测量精度高、实验用途广、实验功能较为齐全的技术特征。试验台主体结构包括高温仓和低温仓,高温仓空气温度控制范围和精度分别为040℃和±0.3℃,低温仓空气温度控制范围和精度分别为-2060℃和±0.3℃,上述试验台两仓仓内空气的相对湿度控制范围和精度分别为2080%和±10%。两仓仓内空气温湿度在各自温度湿度设计范围内任意空气状态点可控可调。该试验台温湿度控制范围远大于传统房间型量热计试验台,可以模拟更多的极端室外空气温湿度环境。根据设计要求,作者编译并调试完成自动控制程序以保证试验台仓内空气温湿度的控制精度。该控制系统使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PID控制,并利用试验台进行建筑材料及门窗传热系数和房间空气调节器热工性能的测试试验。在满足相关国标对试验台空气温度和环境温度的要求下,采用热流计法对高温仓门窗的传热系数进行测量与分析。在分析传热学原理、热平衡原理和统计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标定方法对试验台高温仓外墙和隔墙热流系数进行标定。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台可以进行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测试试验,且测试结果也可以用于后续标定型房间量热计法的测试工作。本文同时利用标定型房间量热计法和制冷剂流量计法,在搭建好的试验台中对一制冷量小于2kW的房间空气调节器制冷量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标定型房间量热计法的测试精度更高,其测试结果的精度受输入功率的测量精度的影响最大。
二、空气冷却器的自动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气冷却器的自动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发展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发展简史 |
3 发展近况 |
3.1 国外研究情况 |
3.2 国内研究情况 |
3.2.1 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理论研究 |
3.2.2 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相关标准及资料 |
3.2.3 蒸发冷却空调生产企业 |
4 发展趋势 |
4.1 间接蒸发冷却技术 |
4.2 蒸发冷却集成空调系统 |
4.3 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
4.4 蒸发冷却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
4.5 蒸发冷却空调水质处理系统 |
4.6 蒸发冷却空调标准的制定 |
(2)基于STM32的电力变压器冷却控制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变压器冷却控制装置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金州变#1变压器冷却系统分析 |
2.1 #1变压器冷却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2.2 #1变压器冷却控制装置主要电路分析 |
2.3 #1变压器冷却器的数量配置及投切方法分析 |
2.4 变压器的发热过程和冷却原理 |
2.4.1 变压器的发热过程 |
2.4.2 变压器的散热过程 |
2.4.3 变压器的有功损耗和散热量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330kV变压器冷却控制装置的设计方案 |
3.1 变压器冷却系统有关规定 |
3.1.1 变压器油温限值规定 |
3.1.2 冷却控制装置运行规定 |
3.2 #1变压器的负荷与油温曲线特性分析 |
3.3 冷却器投切方法的改进思路 |
3.4 冷却器的功率平衡和合理油温区间控制法 |
3.4.1 按功率平衡投切 |
3.4.2 按合理油温区间投切 |
3.4.3 按功率平衡和合理油温区间法综合投切 |
3.5 冷却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设计 |
3.6 冷却控制装置的设计说明 |
3.7 本章小结 |
4 变压器冷却控制装置的硬件设计 |
4.1 硬件电路总体设计方案 |
4.2 变压器模拟箱 |
4.3 变压器投入电路 |
4.4 冷却器主/备用电源切换电路 |
4.5 采样电路 |
4.5.1 负荷电流采集电路 |
4.5.2 油面温度及绕组温度采集电路 |
4.6 驱动及保护电路 |
4.6.1 散热风扇电机驱动及保护电路 |
4.6.2 潜油泵电机驱动及保护电路 |
4.7 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 |
4.7.1 STM32F103ZET6单片机介绍 |
4.7.2 STM32F103ZET6最小系统 |
4.7.3 DS12C887高精度时钟电路 |
4.7.4 处理器供电电路 |
4.7.5 基准电压电路 |
4.8 显示电路 |
4.9 通讯电路 |
4.10 本章小结 |
5 变压器冷却控制装置的软件设计 |
5.1 软件总体设计 |
5.2 功能子程序设计 |
5.2.1 参数采集子程序 |
5.2.2 数据处理子程序 |
5.2.3 逻辑控制子程序 |
5.2.4 异常和故障处理子程序 |
5.2.5 状态量显示与外部通讯子程序 |
5.3 本章小结 |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1 冷却控制装置实验平台 |
6.2 功能验证 |
6.2.1 现场与监控机显示界面 |
6.2.2 主/备用电源自动切换 |
6.2.3 冷却器全停延时跳闸 |
6.3 实验数据分析 |
6.3.1 小负荷电流下冷却器散热效果分析 |
6.3.2 冷却器综合投切方法节能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2 #1变压器的主要参数 |
附录3 原理图 |
附录4 PCB |
附录5 部分程序 |
(3)10MW级深冷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自动启动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深冷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简介 |
1.1 技术原理 |
1.2 系统构成及主要设备 |
1.3 工艺流程 |
1.3.1 储能阶段 |
1.3.2 释能阶段 |
2 自动启动控制方案 |
2.1 储能阶段自启动流程 |
2.1.1 储能阶段自启动允许条件 |
2.1.2 启动储热子系统(图4) |
2.1.3 启动过滤及空气压缩机部分(图5) |
2.1.4 启动纯化及循环增压机部分(图6) |
2.1.5 启动液化子系统(图7) |
2.1.6 启动蓄冷子系统蓄冷部分(图8) |
2.2 释能阶段自启动流程 |
2.2.1 释能阶段自启动允许条件 |
2.2.2 启动蓄冷子系统增压部分(图9) |
2.2.3 启动蓄冷子系统蓄冷部分(图8) |
2.2.4 启动储热子系统(图4) |
2.2.5 启动膨胀发电子系统(图10) |
3 结 论 |
(4)船舶冷却水系统的可视化仿真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船舶冷却水仿真训练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船舶冷却水仿真训练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船舶冷却水仿真训练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冷却水系统的发展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的数学建模 |
2.1 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统的组成和技术特点 |
2.2 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统的组成 |
2.2.1 海水系统 |
2.2.2 低温淡水系统 |
2.2.3 高温淡水冷却系统 |
2.3 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统的管网数学模型 |
2.3.1 冷却水管路计算原理 |
2.3.2 管网阻力损失计算 |
2.3.3 管网系统的数学模型 |
2.3.4 串并联等效阻力简化计算 |
2.3.5 管网系统的水力计算模型 |
2.4 冷却水泵的数学模型 |
2.4.1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
2.4.2 泵的并联特性 |
2.5 中央冷却水系统的热力学模型 |
2.5.1 海水系统的热力学模型 |
2.5.2 低温淡水系统换热模型 |
2.5.3 高温淡水系统换热模型 |
2.6 温度控制单元模型 |
2.7 冷却水系统部件数学模型 |
2.7.1 截止止回阀的数学模型 |
2.8 本章小结 |
3 中央冷却水系统仿真模型计算和验证 |
3.1 Visual C++程序语言介绍 |
3.2 中央冷却水系统计算模型的程序设计 |
3.3 调试界面设计与程序编写 |
3.4 仿真程序的调试 |
3.5 仿真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央冷却水仿真训练系统的开发 |
4.1 PROSIMS仿真平台概述 |
4.1.1 仿真平台的组成 |
4.1.2 仿真平台的结构框架及运行机制 |
4.2 中央冷却水仿真系统的可视化操作界面程序设计 |
4.2.1 界面的程序实现 |
4.3 中央冷却水系统界面与仿真模型的关联和调试 |
4.3.1 仿真模型融入平台后的调试 |
4.3.2 仿真模型的变量关联 |
4.4 仿真训练系统与轮机模拟平台的融合 |
4.5 本章小结 |
5 故障模拟与自动评估算法研究 |
5.1 故障模拟 |
5.2 自动评估算法 |
5.3 评估算法 |
5.3.1 结束检测算法 |
5.3.2 实时检测算法 |
5.3.3 条件检测算法 |
5.4 智能考试系统的组成 |
5.4.1 考务平台 |
5.4.2 试题编辑器 |
5.5 冷却水系统考试试题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国内外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研究进展(3)(论文提纲范文)
1 多级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
2 除湿与蒸发冷却相结合的空调系统 |
3 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
4 建筑物被动蒸发冷却技术 |
5 蒸发冷却自动控制系统 |
6 蒸发冷却水质处理 |
7 结论 |
(6)航天发射场空分设备生产效率提升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空气分离产品在航天任务中的作用 |
1.2 空分设备在航天发射场中的主要特点 |
1.3 课题背景 |
1.4 课题主要完成内容 |
第二章 空气分离设备基本原理及其组成 |
2.1 空气分离基本原理 |
2.2 小型空分设备工艺流程简介 |
2.3 空分设备的系统组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空分设备生产效率的因素分析 |
3.1 前言 |
3.1.1 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3 在用设备情况 |
3.2 换热系统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3.2.1 换热系统的组成 |
3.2.2 换热系统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3.2.2.1 油水冷却器 |
3.2.2.2 气水冷却器 |
3.2.2.3 气气冷却器 |
3.2.3 结论 |
3.3 循环制冷系统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3.3.1 冷量的产生 |
3.3.1.1 气体的等熵膨胀 |
3.3.1.2 气体的节流效应 |
3.3.1.3 实际冷量的大小 |
3.3.2 循环制冷系统组成及工艺流程 |
3.3.2.1 循环制冷系统组成 |
3.3.2.2 循环制冷工艺流程 |
3.3.2.3 循环制冷区域划分 |
3.3.3 冷却系统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3.3.3.1 冷量的损失 |
3.3.3.2 实际冷量损失计算 |
3.3.3.3 其它影响 |
3.3.4 结论 |
3.4 净化系统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3.4.1 概述 |
3.4.2 气体净化的基本原理及常用的吸附剂 |
3.4.2.1 吸附的基本原理 |
3.4.2.2 几种常用的吸附剂 |
3.4.3 净化系统的组成及流程 |
3.4.4 净化系统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3.4.4.1 吸附剂本身效果的影响 |
3.4.4.2 吸附剂再生效果的影响 |
3.4.4.3 吸附容量对产量的影响 |
3.4.5 结论 |
3.5 循环冷却水系统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3.5.1 概述 |
3.5.2 循环冷却水组成及其工艺流程 |
3.5.3 对空分系统的影响 |
3.5.4 结论 |
3.6 精馏系统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3.6.1 概述 |
3.6.2 精馏系统的组成及其工艺流程 |
3.6.3 存在问题分析 |
3.6.3.1 阀门选型 |
3.6.3.2 改造后对空分塔冷却时间的影响 |
3.6.3.3 产品输出阀泄漏对产量的影响 |
3.6.4 结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分系统生产效率提升总体设计方案 |
4.1 总体设计思路 |
4.2 增装预冷器 |
4.2.1 方案设计 |
4.2.2 热负荷计算 |
4.2.3 预冷器选型 |
4.2.4 主要技术参数 |
4.3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改进 |
4.3.1 方案设计 |
4.3.2 相关计算 |
4.3.3 水泵选型 |
4.3.4 主要技术参数 |
4.4 净化系统绝热设计 |
4.4.1 保温方式 |
4.4.2 保温材料选择 |
4.5 精馏系统设计改进 |
第五章 控制系统设计 |
5.1 概述 |
5.2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5.3 预冷机控制系统 |
5.3.1 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 |
5.3.2 控制系统的设计 |
5.4 水循环冷却控制系统 |
5.4.1 水循环控制原理 |
5.4.2 控制系统设计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应用 |
6.1 概述 |
6.2 测试情况 |
6.2.1 压缩系统 |
6.2.2 预冷系统 |
6.2.3 净化系统 |
6.2.4 循环制冷系统 |
6.2.5 精馏系统 |
6.2.6 水循环系统 |
6.2.7 控制系统 |
6.2.7.1 现场手动控制测试 |
6.2.7.2 远程手动/自动控制测试 |
6.3 任务应用 |
6.4 结论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7)基于神经网络PID的水泥回转窑温度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PID与BP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研究 |
1.2.2 水泥回转窑的温度控制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2 水泥回转窑温度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 水泥回转窑的概述 |
2.1.1 水泥回转窑的生产机理 |
2.1.2 水泥回转窑的生产流程 |
2.2 水泥回转窑控制参数 |
2.2.1 水泥回转窑温度控制工艺要求及难点分析 |
2.2.2 水泥回转窑温度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
2.2.3 水泥回转窑温度控制因素确定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神经网络的水泥回转窑温度PID控制系统研究 |
3.1 神经网络及PID控制系统研究 |
3.1.1 神经网络 |
3.1.2 PID控制器 |
3.2 基于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系统设计 |
3.2.1 增量式PID控制器设计 |
3.2.2 BP神经网络设计 |
3.2.3 基于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系统结构 |
3.2.4 BP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改进 |
3.3 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4 水泥回转窑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
4.1 水泥回转窑燃烧系统分析 |
4.2 水泥回转窑燃烧系统的PLC设计 |
4.2.1 PLC简介 |
4.2.2 PLC控制系统设计 |
4.3 水泥回转窑温度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4.4 应用效果与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样本数据(部分)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某船中央冷却系统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船舶中央冷却系统概述 |
2.1 船舶冷却水系统的发展 |
2.2 中央冷却水系统的三种基本型式 |
2.3 中央冷却水系统的基本组成 |
2.3.1 海水冷却系统 |
2.3.2 低温淡水冷却系统 |
2.3.3 高温淡水冷却系统 |
2.4 中央冷却系统性能分析 |
2.4.1 中央冷却系统的优缺点分析 |
2.4.2 中央冷却系统投资运营成本优化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央冷却系统原理设计 |
3.1 中央冷却系统的设计工作参数 |
3.2 绘制系统图 |
3.3 中央冷却系统的热负荷计算 |
3.3.1 主机热负荷计算 |
3.3.2 柴油辅机热负荷计算 |
3.3.3 其它设备散热量 |
3.4 海水泵组变频控制方案及选型设计 |
3.4.1 泵的选型计算 |
3.4.2 海水泵变频节能技术的应用 |
3.4.3 变频器调速原理与选型 |
3.4.4 海水泵组变频控制方案 |
3.4.5 变频泵工作频率计算 |
3.4.6 节能方案计算 |
3.5 换热器原理设计 |
3.5.1 板式换热器设计原则 |
3.5.2 板式换热器选型设计 |
3.6 管路经济性计算模型 |
3.6.1 目标函数的建立 |
3.6.2 水泵投资费用 |
3.6.3 管路投资费用 |
3.6.4 管路阻力损失的计算 |
3.6.5 摩擦阻力系数的确定 |
3.6.6 局部阻力系数的确定 |
3.6.7 优化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央冷却系统数学模型 |
4.1 建模基本方法 |
4.2 中央冷却器稳态换热模型 |
4.3 海水系统动态水力模型 |
4.4 高温淡水回路动态数学模型 |
4.4.1 主机缸套冷却模型 |
4.4.2 造水机模型 |
4.4.3 主机缸套水冷却器模型 |
4.4.4 高温淡水三通阀分流和混合模型 |
4.5 低温回路动态数学模型 |
4.5.1 低温淡水回路各支路分流和混合模型 |
4.5.2 中央冷却器模型 |
4.5.3 主机滑油冷却器模型 |
4.5.4 主机空气冷却器模型 |
4.5.5 其它冷却器模型 |
4.5.6 低温淡水三通阀分流和混合模型 |
4.6 三通阀 PID 控制数学模型 |
4.7 串级控制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
4.7.1 串级控制原理 |
4.7.2 副控制器的设计 |
4.7.3 主控制器的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MATLAB/SIMULINK 的中央冷却系统仿真 |
5.1 Matlab 仿真工具 Simulink 介绍 |
5.2 中央冷却系统的 SIMULINK 模型的建立 |
5.3 高温淡水回路仿真模型 |
5.4 低温淡水回路仿真模型 |
5.5 中央冷却系统仿真模型验证分析 |
5.6 变频泵转速计算模型 |
5.7 中央冷却系统控制仿真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央冷却系统设计与仿真软件 |
6.1 设计仿真软件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 |
6.2 设计仿真软件开发思路 |
6.3 设计仿真软件界面实现 |
6.3.1 系统设备参数录入模块 |
6.3.2 管系经济性计算模块 |
6.3.3 板式冷却器设计界面 |
6.3.4 仿真结果输出界面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7.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9)矿井压风机热能回收及自动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矿井压风机系统的节能性分析 |
2.1 压风机热能回收可行性分析 |
2.2 某矿热能回收利用系统热能计算 |
2.3 恒压供水水泵负荷计算 |
2.4 系统功耗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矿井压风机热能回收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
3.1 压风机热能回收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
3.2 压风机热能利用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
3.3 热能回收系统辅助设备系统结构和功能设计 |
3.4 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关键设备选型 |
3.5 本章小结 |
4 矿井压风机热能回收自动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4.1 矿井压风机热能回收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 |
4.2 矿井压风机热能回收自动监控系统硬件选型 |
4.3 矿井压风机自动监控子系统硬件接线图设计 |
4.4 恒温恒压自动供水子系统器件选型 |
4.5 本章小结 |
5 矿井压风机热能回收自动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5.1 矿井压风机热能回收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5.2 S7-1200PLC与触摸屏通信建立 |
5.3 监控系统界面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多功能标定型房间量热计试验台的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外空调测试技术发展背景 |
1.1.2 国内空调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1.3 目前国内空调测试试验台需求 |
1.2 课题研究目标和意义 |
1.2.1 多功能目标 |
1.2.2 温湿度控制范围目标 |
1.2.3 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 |
第2章 测试方法及原理 |
2.1 房间空气调节器热工性能测试方法 |
2.1.1 房间型量热计法 |
2.1.2 空气焓值法 |
2.1.3 制冷剂流量计法 |
2.1.4 空调器风道热平衡法 |
2.1.5 容积式制冷剂压缩机热工性能测试方法 |
2.2 房间空气调节器热工性能测试原理 |
2.2.1 标定房间量热计法测试原理 |
2.2.2 制冷剂流量计法测试原理 |
2.3 高温仓围护结构热流系数的检测方法与原理 |
2.3.1 建筑外门、外窗传热系数的检测方法 |
2.3.2 国标推荐高温仓外墙与试件框热流系数标定方法 |
2.3.3 改进的高温仓外墙与试件框热流系数标定方法 |
2.4 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
2.4.1 不确定度分析的一般步骤 |
2.4.2 不确定度分析的计算公式 |
第3章 标定型房间量热计试验台 |
3.1 试验台仓体结构和设备 |
3.1.1 试验台仓体结构 |
3.1.2 试验台设备 |
3.2 试验台仓内空气温湿度控制策略 |
3.2.1 控制策略的确定思路与目的 |
3.2.2 试验台仓内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及控制需求 |
3.2.3 试验台仓内空气温湿度控制策略 |
3.2.4 连续调节控制的实现 |
3.2.5 PID控制算法的离散化 |
3.3 基于PLC的试验台自动控制系统 |
3.3.1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
3.3.2 PLC控制电路与监控点布置 |
3.3.3 试验台高温仓和低温仓PLC控制程序 |
3.3.4 PLC控制程序的调试 |
第4章 测试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
4.1 测点布置前的准备 |
4.1.1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的校正 |
4.1.2 测试仪器精度 |
4.2 测试系统的测点布置 |
4.2.1 高温仓门、窗传热系数测试试验的测点布置 |
4.2.2 高温仓墙体热流系数标定试验的测点布置 |
4.2.3 房间空气调节器热工性能测试试验的测点布置 |
4.3 测试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可视化 |
4.3.1 数据采集系统 |
4.3.2 测试系的可视化 |
第5章 试验测试结果与不确定度分析 |
5.1 建筑门窗传热系数的测量 |
5.1.1 建筑门窗传热系数的测试结果 |
5.1.2 建筑门窗传热系数的测试不确定度分析 |
5.2 高温仓外墙与隔墙热流系数的标定 |
5.2.1 高温仓外墙和隔墙热流系数标定试验测试结果 |
5.2.2 采用线性回归标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
5.3 房间空气调节器热工性能测试 |
5.3.1 制冷剂流量法测试结果 |
5.3.2 制冷剂流量法不确定度分析 |
5.3.3 标定型房间量热计法测试结果 |
5.3.4 标定型房间量热计法不确定度分析 |
5.3.5 制冷剂流量法和房间量热计法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6章 论文创新点与研究结论 |
6.1 创新点 |
6.2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空气冷却器的自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发展动态[J]. 黄翔. 制冷, 2009(01)
- [2]基于STM32的电力变压器冷却控制装置的研究[D]. 李柯娜.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3]10MW级深冷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自动启动控制方法研究[J]. 王维萌,葛俊,司派友,宋亚军. 热能动力工程, 2020(02)
- [4]船舶冷却水系统的可视化仿真及其应用研究[D]. 孟磊.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5]国内外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研究进展(3)[J]. 黄翔. 暖通空调, 2007(04)
- [6]航天发射场空分设备生产效率提升研究与应用[D]. 朱建生. 兰州大学, 2014(04)
- [7]基于神经网络PID的水泥回转窑温度控制研究[D]. 孟卓.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8]某船中央冷却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 陈伟智.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7)
- [9]矿井压风机热能回收及自动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鲍乾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10]多功能标定型房间量热计试验台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 庞俊伟. 天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