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钻孔群桩在垂直荷载下的破坏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史彦,崔会杰,杨贵永[1](2021)在《高压旋喷桩加固条件下桩基的竖向承载力分析》文中提出高压旋喷桩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可以用于对桥基等地基的加固。在荷载下对桩基的垂直荷载进行承载力分析,可以更好地确定高压旋喷桩技术的使用。以公路桥梁项目施工为例,对加固条件下使用高压旋喷桩进行施工的桩基横向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论证高压旋喷桩在地基加固方面的作用。
徐俊[2](2021)在《FRP筋与FRP-钢复合筋混凝土桩基承载性能模拟及监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马文超[3](2021)在《库水骤降条件下滑坡-锚固体系演化透明土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赵刚[4](2021)在《超深粘性土桩侧摩阻力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城市建设中高层、超高层建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基础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桩基础具备较强的承载性能、稳定性及协调不均匀沉降等优点,因而在城市建设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成为所有深基础形式中的首选形式。在超深桩基础工程中,粘性土作为最常见的土层,长时间以来一直对粘性土中桩侧摩阻力所进行的试验分析比较匮乏,且对桩侧摩阻力的取值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能深入研究粘性土中桩-土间相互作用力,把握桩侧摩阻力的取值规律,更好的发挥超深粘性土中桩侧摩阻力的承载性能,开展了本项研究,以超深粘性土中单桩与群桩为研究对象,以承台-桩-土间相互作用为理论基础,通过北京顺丰全自动分拣中心桩基实验基地的单桩静荷载试验,利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建立单桩模型和群桩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运算,分析桩侧摩阻力在不同情况下的发挥机理和变化规律。本文首先分析了前人对桩侧摩阻力在理论方面、实验方面和数值模拟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对桩的功能特点和桩侧摩阻力的作用原理、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论述,对超深粘性土中桩侧摩阻力的发挥机理进行了现场实验研究,得到了在各级荷载下,沉降量、轴力、桩侧摩阻力的变化曲线,运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建立模型,将实测数值和模拟数值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分析表明,桩侧摩阻力沿桩身自上而下逐步发挥,且在桩身上部的发挥明显优于桩身下部,桩身长度越长,桩侧摩阻力达到极值的时间也越长;随着长径比的减小,桩侧摩阻力发挥的时间也越来越提前;随着上部荷载的增加,桩侧摩阻力所占的荷载分担比一开始增长较快,后缓慢增加,直至达到极限状态。在对相同荷载和地质情况下的群桩和单桩数值模拟中发现,单桩桩顶的沉降量大幅小于群桩基桩中桩顶的沉降量,且在群桩中同一承台下中桩的沉降量最大,所发挥的桩侧摩阻力最大,桩侧摩阻力所占的荷载分担比也最大,随后是边桩,最后是角桩,且桩身中上部桩侧摩阻力的作用效果优于下部桩侧摩阻力的作用效果,随着上部荷载的进一步加大,桩侧摩阻力所占的荷载分担比也越来越大。
邹长春[5](2021)在《楔形劲性水泥土复合桩工作性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劲性水泥土复合桩是一种基于SWM工法,将刚性芯桩打入水泥土搅拌桩而形成的复合桩型。复合桩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材料,刚性芯桩的存在使得复合桩桩身截面强度得到提高,桩顶外荷载通过芯桩向水泥土外桩传递,再由水泥土外桩逐渐向地基土中传递,解决了水泥土外桩易发生桩体强度破坏、桩体下部材料未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劲性复合桩充分利用了两种材料的优势,在我国沿海地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劲性水泥土复合桩,借鉴楔形桩优良的单桩承载特性,对其进行改良,提出一种适用于加固深厚软土地基的新型桩基技术-楔形劲性水泥土复合桩。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楔形劲性水泥土复合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工作特性,设计了不同楔角、不同芯长比和不同平均截面含芯率的复合桩共4组模型试验,结合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不同影响参数以及不同组合形式对复合桩竖向承载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楔形劲性水泥土复合桩荷载沉降关系计算方法。通过本文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通过多组楔形劲性水泥土复合桩室内大比例模型试验的对比,获得竖向荷载作用下复合桩桩顶荷载-沉降关系、内芯、外芯轴力沿深度变化,以及内芯侧阻力分布、复合桩桩侧、桩端荷载分担比等演化规律,深入研究楔形劲性水泥土复合桩承载机理。2)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合理三维桩土受力分析模型,研究竖向荷载作用下楔形劲性水泥土复合桩工作性状,对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和补充分析,主要阐述了试验各试桩桩身应力分布情况,系统地研究了不同芯桩桩体参数、水泥土外桩桩体参数、土体参数以及不同组合形式对复合桩的竖向承载力的影响,全面探讨了楔形劲性水泥土复合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3)基于Mohr-colomb理论和荷载传递法,采用合理假设,引入复合桩复合段侧阻力增大系数ω,得到楔形劲性水泥土复合桩竖向荷载下荷载传递微分方程,根据所建立的楔形劲性水泥土复合桩荷载沉降关系的微分方程,建立了相应的迭代计算模型,并通过一系列迭代计算获得了楔形劲性水泥土复合桩的桩顶荷载-沉降关系。
林成[6](2021)在《黄土深基坑降水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西北地区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地下轨道交通和高层建筑的开发俯拾皆是,使得黄土地段深基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基坑大多数处于潜水层,为了防止地下水流入给深基坑施工带来阻碍而进行的降水工作,破坏了降水井周围地下水渗流场的收支平衡,形成区域性漏斗状弯曲水面,使得水力梯度增加。当水面趋于稳定时,周围地表会在竖直方向上发生固结沉降,严重时将会危及坑周地下管线和紧邻建筑物的安全,故准确预测抽降水造成的地表沉降和建筑物倾斜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弹性半无限体理论、剪切位移法和渗流力学为基础,展开理论公式推导和数值模拟研究,用黄土地区某基坑案例实测数据辅以验证。主要工作和成果归纳如下:(1)分析降水前后土层的应力变化,将疏干区内随水位下降线性增加的附加应力,等效为均布体力荷载。简化浸润曲线从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上定量的推导出能计算饱和区任意一点附加应力的计算公式,计算值可以显示出浸润曲线以下土层所受附加应力的衰减情况。(2)考虑围护结构对土体沉降的约束、渗流力在水平向存在分量和土层模量选取等沉降影响因素,对推导出的降水引起坑外地表沉降计算方法进行修正。收集黄土地区10个地铁车站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规范算法值与实测值,得到沉降经验系数。结合实际案例,将修正值、引入经验系数的规范算法值、监测值进行对比分析,修正后的沉降值和监测值平均绝对误差仅为14.8%,二者更为吻合。(3)分析某黄土基坑案例实际监测数据,得到基坑降水过程中累计水位、地面和建筑物沉降的变化规律。运用图解法和公式法求得案例降水影响半径R,结合R与止水帷幕嵌入基坑底的深度关系,改进传统的计算基坑降水影响半径公式,可为黄土地区相似基坑案例在研究基坑降水时提供参考。(4)基于瞬态分析法建立ABAQUS二维基坑降水有限元模型,将模拟沉降值与监测值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研究分析不同降水深度下,孔隙水压力、渗流速度、围护结构与土体接触面所受压力和剪力以及土体应力-应变等的变化规律。
顾明[7](2014)在《水平循环及偏心荷载作用下群桩性状模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海工程项目通常体型巨大、结构高耸,其下部基础除了要承担上部结构的自重荷载外,还长期受到风、波浪、水流等水平循环荷载的作用。群桩基础在该循环荷载作用下不仅容易产生累积变形,极端条件下甚至可能发生破坏。另一方面,大型结构在承受水平荷载时,由于荷载作用方向的随机性,传递至下部群桩基础的荷载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心距。这意味着基础将同时承受水平和扭转荷载的作用,从而产生复杂的受力和变形响应。目前人们对群桩基础在水平循环及偏心荷载作用下承载性状的认识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有必要结合近海工程的特点对上述问题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1g大比尺模型试验以及离心机模型试验,分别研究了高承台群桩在水平循环及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受荷性状。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及相应的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钢管及混凝土分别设计并制作了大比尺的单桩及群桩模型,利用浙江大学大型土工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一系列加载试验,对水平循环及偏心等复杂荷载条件下的群桩受力和变形性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全部模型试验包括:1×2钢管群桩水平偏心加载试验、2×2混凝土群桩水平偏心加载破坏试验、3×3钢管群桩水平循环加载试验,以及相关的单桩加载试验。(2)基于3×3钢管群桩水平循环加载试验,分析讨论了群桩水平刚度、基桩内力及荷载分配等响应随荷载循环的变化规律,并引入了循环效应系数以评估循环荷载对桩基水平承载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基的水平刚度随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且先期循环加载历史会影响桩基后期的水平加载刚度;各级循环加载中,单桩及群桩的桩头峰值荷载随循环次数增加依次表现出稳定型、发展型和破坏型等三种不同的衰减形态,反映了桩周土体由弹性到塑性再到破坏的发展过程;群桩中各排基桩分担的荷载比例随着循环次数增加不断变化,其中前排桩分担的荷载逐渐增大;由于承台的约束作用,基桩轴向循环拉压受荷,导致群桩伴随水平循环加载过程产生严重沉降;荷载循环效应对群桩水平受荷性状的影响要比单桩大得多。(3)基于1×2钢管群桩水平偏心加载试验,分析了群桩的整体变形以及基桩内力等响应,并通过ABAQUS有限元模拟,讨论了不同偏心距大小及基桩布置形式对群桩水平偏心受荷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平偏心荷载下群桩中各基桩的内力存在较大的区别,离加载点近的基桩承担的荷载更大;受水平与扭转荷载耦合效应影响,群桩中基桩的抗扭承载力较单桩显着提高;基桩桩头扭矩及水平剪力共同抵抗水平荷载偏心引起的附加扭矩,且基桩剪力对抵抗群桩扭转的贡献随荷载的增加不断增大。数值计算结果显示,水平荷载偏心距对群桩整体变形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基桩的内力影响较大;基桩布置形式显着影响群桩的水平和抗倾覆刚度,但对群桩的整体扭转响应影响较小。(4)基于2×2混凝土群桩水平偏心加载破坏试验,揭示了群桩的渐进破坏过程,配合数值分析研究了各基桩的内力随加载的变化规律,并对混凝土群桩在水平偏心荷载下的破坏过程及机理进行了总结。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加载高度、上部结构的自重以及桩身混凝土的开裂等因素加剧了群桩在水平偏心荷载下的倾覆破坏;群桩在加载初始阶段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各基桩的水平刚度较大;当荷载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后混凝土基桩先后出现开裂,群桩刚度随之降低,变形相应增大;上部结构自重荷载引发的P-△效应使前排基桩承受的轴向荷载迅速增加,最终前排角桩出现轴向偏压破坏,群桩及其上部结构随之发生整体倾覆。(5)利用浙江大学ZJU-400土工离心机,开展了砂土中群桩承受水平及偏心荷载的系列模型试验,着重对比研究了直桩群桩与斜桩群桩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变形及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斜桩群桩的水平及扭转承载力均显着大于直桩群桩;水平偏心荷载下斜桩群桩中各基桩的桩顶位移差异较直桩群桩更大;斜桩群桩通过基桩轴向受荷可以更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基桩斜度对群桩水平承载性状的影响较大,群桩水平刚度随基桩斜度的增加而增大。(6)提出了考虑多向荷载共同作用的群桩分析模型;在刚性承台的假设下推导了群桩整体刚度矩阵的表达式;同时考虑不同方向的群桩效应以及基桩各向荷载之间的耦合效应影响,讨论归纳了基桩各向刚度的计算确定方法;总结了多向荷载共同作用下群桩分析的一般流程,并给出了相应的分析实例。
张小威[8](2012)在《超长群桩沉降计算分析及模型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大型桥梁及高层建筑建设发展迅猛,为使得地基承载力及桩的变形满足设计要求,其大多采用超长群桩基础,与普通群桩相比,影响超长群桩受力变形性状的因素更为复杂,尽管国内外众多学者已对超长群桩基础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及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际成果,但其荷载传递机理及变形特性仍缺乏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结合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项目攻关课题之一“深厚软土区超长大直径超长灌注桩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CXKJSF0108-2)”,从理论和试验两个方面对超长桩的荷载传递特性及沉降性状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提出一种可全面考虑地基复杂性的群桩基础沉降的混合计算方法,并探讨群桩基础的荷载传递特性及沉降性状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竖向荷载作用下群桩基础及超长群桩基础沉降的总体研究现状,并重点总结了目前主要的群桩沉降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剪切位移法来考虑桩周土体应力的横向传递作用,根据荷载传递法分析群桩中基桩荷载的竖向传递作用,考虑群桩间遮帘效应,将群桩中桩-桩相互作用因素导入基桩竖向荷载传递基本微分方程,并针对均质与非均质地基分别进行求解,从而建立了一种可较好反映桩周土体的非均质性及群桩各桩间相互作用的混合计算模型。设计并完成了超长单桩、超长带台单桩及超长群桩的室内模型承载试验,通过量测各级荷载作用下桩身轴力、承台板底土体反力及桩顶沉降,探讨了单桩、带台单桩及群桩的荷载传递机理与沉降性状,结果表明,单桩Q-S曲线呈陡降型,带台单桩及群桩Q-S曲线呈缓变型;单桩桩身轴力、摩阻力沿深度的变化规律与带台单桩及群桩有明显差异;带台单桩承台板角处土体先于板边中心处及桩边处土体发生破坏,群桩承台板底土体破坏变形规律与带台单桩基本相似。另外,本文基于沉降试验实测结果验证了本文理论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最后,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建立了均质地基中群桩基础的三维计算模型,分析探讨了桩的长径比、桩间距及土体弹性模量等因素对群桩基础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长径比、桩间距及土体弹性模量的增大,群桩沉降均逐渐减小,但不同因素影响下的群桩沉降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这些结论可为实际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刘统广[9](2011)在《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水平荷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一般的房屋结构中,桩主要是承受竖向荷载,但在高耸塔形建筑以及高层建筑等工程中,桩还将承受来自于风力、地震力等的水平荷载。目前刚性桩复合地基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已有了一定的应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在高层建筑中应用,而目前大多数研究是围绕着刚性桩复合地基在垂直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对其在垂直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传递机理、桩-土应力分担比、合理褥垫层厚度等均有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对于其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风荷载以及地震作用下的地震荷载等水平荷载的研究较少,还处于初级阶段。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是在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技术、CFG桩等刚性桩复合地基及橡胶混凝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改善水泥土复合地基的新型地基处理技术。橡胶水泥土桩是将软土、橡胶粉、水泥、固化剂等强制搅拌,在一系列物化反应后形成新型桩体。大量实验已经证明水泥土外加剂可以改善水泥土的性能。在本实验中往水泥土中掺入适量橡胶粉,能够使水泥土桩具有良好的水平变形能力、抗冻融能力,具有较高的阻尼比,增加了水泥土桩抵抗有害离子侵蚀的能力。以橡胶水泥土桩构成的复合地基,由于桩间土对橡胶水泥土桩的约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加入橡胶粉而产生的抗压强度降低的现象。橡胶粉在水泥土桩中充当软性弹性体的作用,能够缓和内部的各种应力,水泥土桩的力学性能得到相应改善,减少内部原生裂纹的发生与发展。橡胶水泥土桩横向变形较大,对桩间土起挤密作用,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桩间土的承载潜力。同时橡胶水泥土具有较高阻尼比,减小了地震向上部结构传递,起到隔振作用。本文通过室内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水平荷载试验,对复合地基中单桩和群桩桩身橡胶粉掺入量与桩身水平位移、桩身应变、桩身挠度及桩周土压力的关系,竖直荷载与桩身水平位移的关系,褥垫层厚度与桩身水平位移的关系,置换率与桩身水平位移及桩身应变的关系等做出详细的分析和全面的总结,并对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共同作用机理做出一定深度的刨析。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橡胶粉的加入增强了桩体横向变形能力,桩身应变和挠度值增大,水平荷载对复合地基影响深度增大,优化了复合地基中桩-土共同作用机理,有效地提高了复合地基水平承载能力。同时给出了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合理的褥垫层厚度、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范围、群桩复合地基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等,对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由理论研究成功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提供出参考依据。
王琦[10](2010)在《超长桩承载机理研究及沉降计算分析》文中指出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桥梁的建设,长桩和超长桩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超长桩的理论研究却相对薄弱。根据桩基现场试验实测资料反演有限元计算参数,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不同桩长单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在工作荷载以及极限荷载下的发挥性状。总结出不同桩长单桩荷载—沉降曲线、桩侧摩阻力分布形式、端阻比随桩长变化的发挥情况。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对固定桩径条件下超长桩变化桩长情况下承载力进行分析,得出了超长桩确实存在有效桩长问题。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土质条件对超长桩有效桩长的影响。实测资料表明,工作荷载作用下超长桩桩身上部侧摩阻力首先发挥出来,桩身侧摩阻力分布更接近于两段或三段线性分布。现行规范仍然采用基于Mindlin的Geddes应力解的传统形式侧摩阻力分布模式,即假定超长桩桩侧摩阻力沿深度呈矩形分布和三角形分布的组合,计算桩侧摩阻力在土中产生的附加应力。本文通过对Geddes应力解的叠加,推导出两段和三段线性组合的侧摩阻力分布模式下地基附加应力解析解。本文建议的侧摩阻力分布模式与Geddes侧摩阻力分布模式的对比分析表明,对于桩数较少的超长桩桩群,Geddes侧摩阻力分布模式得到的桩端以下桩间的竖向附加应力明显大于本文建议侧摩阻力分布模式的结果,导致Geddes侧摩阻力分布模式得到的群桩沉降比大于本文建议的侧摩阻力分布模式计算的沉降比,Geddes侧摩阻力分布模式夸大了群桩内部各桩的相互作用。对于大面积分布的密集群桩,两种侧摩阻力分布模式得到的群桩桩端以下竖向附加应力差别较小。实例计算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本文建议的侧摩阻力分布模式计算得到的沉降值与实测值更为接近。
二、钻孔群桩在垂直荷载下的破坏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钻孔群桩在垂直荷载下的破坏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高压旋喷桩加固条件下桩基的竖向承载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简介 |
2 高压旋喷桩应用中的土体加固方案 |
3 高压旋喷桩加固条件下的桩基竖向承载力分析 |
3.1 创建数值分析模型 |
3.1.1 模型计算区 |
3.1.2 模拟桩与土的相互作用以及计算参数的选择 |
3.1.3 数值分析模型的验证 |
3.2 数值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桩的侧向摩擦阻力分布特征 |
3.3.2 设计载荷曲线结果 |
4 结语 |
(4)超深粘性土桩侧摩阻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桩侧摩阻力的理论研究 |
1.2.1 国外理论研究 |
1.2.2 国内理论研究 |
1.3 桩侧摩阻力的试验研究 |
1.3.1 静载荷实验 |
1.3.2 模型试验 |
1.4 桩侧摩阻力的数值模拟研究 |
1.4.1 有限元方法 |
1.4.2 有限差分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超深粘性土桩侧摩阻力理论分析 |
2.1 桩的工程特性 |
2.1.1 桩的特点 |
2.1.2 桩的作用 |
2.1.3 桩的分类 |
2.2 粘性土工程特性 |
2.3 桩侧摩阻力工程特性 |
2.3.1 桩侧摩阻力的作用机理 |
2.3.2 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因素 |
2.3.3 桩侧摩阻力的计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深粘性土桩侧摩阻力试验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地质条件 |
3.1.2 地下水作用 |
3.2 试验设计及检测 |
3.2.1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 |
3.2.2 桩身完整性检测 |
3.3 试验资料处理 |
3.3.1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
3.3.2 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分析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 |
3.4.2 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 |
3.4.3 桩侧摩阻力的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深粘性土桩侧摩阻力数值模拟分析 |
4.1 数值模拟软件概述 |
4.2 FLAC3D计算方法 |
4.2.1 有限差分法 |
4.2.2 计算特点 |
4.2.3 FLAC3D计算流程 |
4.3 模型的分析应用 |
4.3.1 模型类别分析 |
4.3.2 模型的优势 |
4.3.3 模拟过程 |
4.4 模型的建立 |
4.5 单桩的数值模拟 |
4.5.1 不同长径比 |
4.5.2 不同持力层深度 |
4.6 群桩的数值模拟 |
4.6.1 不同桩长 |
4.6.2 不同桩距 |
4.6.3 不同承台宽度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楔形劲性水泥土复合桩工作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楔形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水泥土搅拌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劲性复合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文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楔形劲性水泥土复合桩试验研究 |
2.1 试验概况 |
2.2 试验目的 |
2.3 试验方案 |
2.3.1 材料制备 |
2.3.2 测量元件粘贴及安装 |
2.3.3 试验步骤 |
2.3.4 加载装置和测量系统 |
2.4 水泥土强度分析 |
2.5 复合桩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
2.5.1 桩顶荷载沉降结果分析 |
2.5.2 荷载传递分析 |
2.5.3 荷载分担占比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楔形劲性水泥土复合桩数值模拟研究 |
3.1 概述 |
3.1.1 FLAC~(3D)软件介绍 |
3.1.2 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 |
3.2 分析模型建立和基本参数 |
3.2.1 基本假定 |
3.2.2 计算简图和模型参数 |
3.2.3 分析计算参数 |
3.2.4 具体建模步骤 |
3.3 数值结果分析 |
3.3.1 地应力平衡结果 |
3.3.2 荷载沉降对比验证分析 |
3.3.3 复合桩桩身应力分析 |
3.3.4 复合桩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3.5 不同组合形式对复合桩承载力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楔形劲性水泥土复合桩荷载传递分析 |
4.1 概述 |
4.2 荷载传递分析方法 |
4.2.1 基本假定 |
4.2.2 荷载传递分析模型 |
4.2.3 楔形劲性水泥土复合桩桩顶荷载沉降解析方法 |
4.2.4 荷载传递函数模型中相关参数的确定 |
4.2.5 楔形劲性水泥土复合桩荷载沉降分析的迭代方法 |
4.3 算例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和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6)黄土深基坑降水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渗流研究现状 |
1.2.2 深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变形研究 |
1.2.3 深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研究 |
1.2.4 黄土地层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概述 |
1.2.5 研究评述及待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基坑降水引起坑外地面和建筑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 |
2.1 降水引起地面及建筑物沉降变形机理分析 |
2.1.1 有效应力原理 |
2.1.2 水位下降引起土体中应力变化 |
2.2 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饱和区二维附加应力计算 |
2.2.1 附加应力简化计算模型 |
2.2.2 附加应力计算公式 |
2.3 基坑降水引起建筑物沉降饱和区三维附加应力计算 |
2.3.1 附加应力简化计算模型 |
2.3.2 附加应力计算公式 |
2.4 基坑降水引起的土体沉降量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潜水地层基坑降水引起坑外地表沉降计算方法修正 |
3.1 考虑渗流力作用下基坑降水引起坑外地表沉降计算方法 |
3.1.1 多孔介质中地下水的运动 |
3.1.2 地下水渗流的基本概念 |
3.1.3 地下水渗流作用力 |
3.1.4 考虑渗流力作用下基坑降水引起坑外土体变形的机理分析 |
3.1.5 考虑渗流力作用下基坑降水引起坑外地表沉降计算 |
3.2 考虑围护结构侧摩阻力下基坑降水引起坑外地表沉降计算方法 |
3.2.1 基坑降水时负摩阻力产生的机理 |
3.2.2 考虑围护结构侧摩阻力下基坑降水引起坑外地表沉降计算 |
3.3 基于弦线模量法的黄土深基坑降水诱发地面沉降计算 |
3.3.1 弦线模量法的计算原理 |
3.3.2 考虑黄土结构性参数的弦性模量法 |
3.4 引入黄土地区基坑降水沉降变形计算修正系数 |
3.5 本章小结 |
4 黄土深基坑工程应用实例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1.1 工程简介 |
4.1.2 工程地质及水文 |
4.2 基坑降水内容 |
4.2.1 降水方案 |
4.2.2 监测方案及内容 |
4.2.3 监测数据分析 |
4.3 坑周任意点沉降量简化计算 |
4.3.1 潜水完整井降落漏斗曲线方程推导 |
4.3.2 止水帷幕下基坑降水影响半径计算 |
4.3.3 基坑周边地面沉降量计算 |
4.3.4 基坑降水对建筑物影响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黄土深基坑降水施工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数值模型建立 |
5.1.1 基本假定 |
5.1.2 参数选取 |
5.1.3 土体本构模型的选取 |
5.1.4 边界条件和相互作用 |
5.1.5 分析步骤 |
5.2 数值模拟分析 |
5.2.1 模型验证 |
5.2.2 各级降深下孔隙水变化 |
5.2.3 各级降深下围护结构变形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课题及成果 |
致谢 |
(7)水平循环及偏心荷载作用下群桩性状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桩基承受水平荷载研究 |
1.2.2 桩基承受水平循环荷载研究 |
1.2.3 桩基承受扭转荷载研究 |
1.2.4 桩基承受水平偏心荷载研究 |
1.2.5 斜桩承受水平荷载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2 水平循环及偏心荷载下群桩性状1g模型试验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验场地 |
2.2.2 地基土制备 |
2.2.3 模型桩制作及施工 |
2.3 试验内容 |
2.3.1 单桩静力加载试验 |
2.3.2 单桩水平循环加载试验 |
2.3.3 1×2钢管群桩水平偏心加载试验 |
2.3.4 2×2混凝土群桩水平偏心加载破坏试验 |
2.3.5 3×3钢管群桩水平循环加载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3 群桩水平循环受荷性状分析与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桩竖向及水平受荷性状分析 |
3.2.1 竖向静载下单桩性状 |
3.2.2 水平静载下单桩性状 |
3.2.3 水平循环荷载下单桩性状 |
3.3 群桩水平循环受荷性状分析 |
3.3.1 群桩水平刚度 |
3.3.2 基桩荷载分配 |
3.3.3 群桩竖向沉降 |
3.4 桩基水平荷载循环效应研究 |
3.4.1 单桩水平荷载循环效应 |
3.4.2 群桩水平荷载循环效应 |
3.5 本章小结 |
4 群桩水平偏心受荷性状分析与研究 |
4.1 引言 |
4.2 单桩扭转静载试验结果 |
4.3 水平偏心荷载下钢管群桩性状分析与研究 |
4.3.1 群桩变形 |
4.3.2 基桩内力 |
4.3.3 基桩荷载分配 |
4.3.4 荷载偏心距对群桩性状的影响分析 |
4.3.5 基桩布置形式对群桩性状的影响分析 |
4.4 水平偏心荷载下混凝土群桩破坏过程分析及机理研究 |
4.4.1 群桩变形及基桩开裂 |
4.4.2 群桩破坏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
4.4.3 混凝土群桩渐进破坏机理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水平偏心荷载下斜桩群桩性状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概况 |
5.2.1 ZJU-400土工离心机 |
5.2.2 离心模型试验相似率 |
5.2.3 模型桩制作 |
5.2.4 模型土制备 |
5.2.5 模型桩压桩 |
5.2.6 加载及测量装置 |
5.3 试验内容 |
5.4 斜桩群桩水平偏心受荷性状分析与研究 |
5.4.1 单桩竖向承载力 |
5.4.2 群桩变形 |
5.4.3 基桩位移 |
5.4.4 基桩内力 |
5.4.5 基桩斜度对群桩性状的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考虑多向荷载共同作用群桩分析模型 |
6.1 引言 |
6.2 群桩承台受力分析 |
6.3 基桩刚度计算方法 |
6.3.1 单桩计算方法 |
6.3.2 基桩荷载耦合效应 |
6.3.3 桩-土-桩相互作用 |
6.4 群桩分析流程 |
6.5 分析实例 |
6.5.1 工程概况 |
6.5.2 分析过程与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8)超长群桩沉降计算分析及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桩基础的应用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超长桩的基本概念 |
1.2 群桩基础沉降理论计算分析的研究现状 |
1.3 群桩基础试验的研究现状 |
1.4 超长群桩基础的研究现状 |
1.4.1 超长桩试验研究 |
1.4.2 超长群桩沉降计算研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竖向荷载下群桩沉降性状与计算方法 |
2.1 竖向荷载下群桩沉降性状 |
2.1.1 竖向荷载下群桩的工作特点 |
2.1.2 竖向荷载下群桩竖向附加应力分布性状 |
2.2 影响群桩沉降性状的因素 |
2.3 群桩沉降主要计算方法 |
2.3.1 等代墩基法 |
2.3.2 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 |
2.3.3 弹性理论法 |
2.3.4 剪切位移法 |
2.3.5 经验公式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幂级数解的群桩沉降混合解法 |
3.1 引言 |
3.2 桩-桩相互作用分析 |
3.2.1 基桩-土相互作用分析 |
3.2.2 桩-桩相互作用分析模型 |
3.3 群桩沉降计算的荷载传递模型 |
3.4 群桩沉降计算的解答 |
3.4.1 均质地基中群桩沉降计算解答 |
3.4.2 非均质地基中群桩沉降计算解答 |
3.5 计算实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长群桩室内模型试验 |
4.1 引言 |
4.2 工程背景 |
4.3 试验目的 |
4.4 模型试验原理及装置 |
4.4.1 模型几何相似比的确定 |
4.4.2 模型槽 |
4.4.3 模型试验加载系统 |
4.4.4 试验数据采集系统 |
4.5 模型试验内容 |
4.6 模型试验方法 |
4.6.1 材料模拟 |
4.6.1.1 地基土模拟 |
4.6.1.2 桩的模拟 |
4.6.1.3 桩顶承台的模拟 |
4.6.1.4 试验加载与卸载 |
4.7 试验数据量测 |
4.7.1 桩身应力应变 |
4.7.2 桩端土压力 |
4.7.3 桩顶承台位移 |
4.7.4 承台底土反力 |
4.8 试验过程 |
4.8.1 土体参数量测 |
4.8.2 模型制作 |
4.8.3 地基土填筑 |
4.8.4 加载测试 |
4.9 室内模型试验成果整理 |
4.9.1 模型桩荷载-沉降曲线 |
4.9.2 桩身轴力分布规律 |
4.9.3 桩身摩阻力分布规律 |
4.9.4 桩端阻力分布规律 |
4.9.5 承台底土压力分布规律 |
4.9.6 实测沉降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 ADINA 的群桩沉降特性有限元分析 |
5.1 引言 |
5.2 ADINA 软件简介 |
5.2.1 出色的网格自动生成技术和网格划分能力 |
5.2.2 丰富的单元类型和材料本构模型 |
5.2.3 高效的非线性求解技术 |
5.2.4 完善的桩-土接触面算法 |
5.3 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与沉降分析 |
5.3.1 几何模型的建立及参数选取 |
5.3.2 群桩基础沉降分析 |
5.4 群桩沉降有限元计算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
5.5 群桩沉降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1 桩长径比的影响 |
5.5.2 桩间距的影响 |
5.5.3 桩土刚度比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着作及科研情况 |
(9)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水平荷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水平荷载作用下CFG 桩复合地的性能研究现状 |
1.3.3 水泥土复合地基水平承载性能的研究现状 |
1.3.4 橡胶混凝土桩水平荷载研究现状 |
1.4 橡胶水泥土性能的研究现状 |
1.5 水平荷载作用下群桩受力变形特性的分析总结 |
1.6 桩间土力学性能 |
1.7 本文研究内容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单桩室内水平荷载试验研究 |
2.1 实验目的 |
2.2 试验概况 |
2.2.1 实验模型 |
2.2.2 橡胶水泥土力学性能 |
2.2.3 橡胶粉掺量对水泥土模量变化规律 |
2.3 试验方案及内容 |
2.3.1 试验方案 |
2.3.2 试验内容 |
2.3.3 试验加载系统与终止加载条件 |
2.4 试验结果分析 |
2.4.1 桩身橡胶粉掺量对桩身位移的影响 |
2.4.2 竖向荷载对桩身水平位移的影响 |
2.4.3 褥垫层厚度对桩身水平位移的影响 |
2.4.4 桩身橡胶粉掺量对桩身应变的影响 |
2.4.5 桩身橡胶粉掺量对桩身挠度的影响 |
2.4.6 桩身橡胶粉掺量对桩周土压力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室内群桩水平荷载试验 |
3.1 概述 |
3.2 室内群桩试验 |
3.3 试验数据分析 |
3.3.1 桩身橡胶粉掺量为0%的群桩试验 |
3.3.2 桩身橡胶粉掺量为10%的群桩验 |
3.3.3 桩身橡胶粉掺量对桩身应变的影响 |
3.3.4 桩身橡胶粉掺量对群桩桩身水平位移的影响 |
3.3.5 置换率对桩身水平位移及桩身应力的影响 |
3.3.6 竖向荷载对群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 |
3.3.7 水平荷载作用下各个桩体中的应变分布 |
3.3.8 褥垫层厚度对群桩复合地基中桩体最大应变值的影响 |
3.4 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分析 |
4.1 复合地基桩土共同作用理论的发展 |
4.2 桩土共同作用研究方法 |
4.3 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褥垫层的作用 |
4.4 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水平方向桩-土共同作用机理 |
4.4.1 橡胶水泥土桩在复合地基中的作用 |
4.4.2 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
4.5 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破坏模式 |
4.6 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水平变形的影响因素 |
4.6.1 褥垫层的影响 |
4.6.2 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的影响 |
4.6.3 桩长的影响 |
4.6.4 桩体模量比的影响 |
4.6.5 置换率的影响 |
4.6.6 群桩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超长桩承载机理研究及沉降计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桩基础的应用历史 |
1.1.2 超长桩的应用现状 |
1.2 桩基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1 单桩沉降计算方法 |
1.2.2 群桩沉降计算方法 |
1.3 超长桩研究现状 |
1.3.1 超长桩的定义 |
1.3.2 超长桩计算方法研究 |
1.3.3 超长桩室内外试验研究现状 |
1.3.4 不同桩长的单桩荷载—沉降曲线的差异分析 |
1.3.5 超长桩桩侧摩阻力的发挥性状及影响因素 |
1.3.6 不同桩长的单桩侧摩阻力发挥的差异分析 |
1.3.7 超长桩有效桩长的研究现状 |
1.4 对超长桩沉降计算方法及有效桩长的讨论 |
1.4.1 超长桩沉降计算方法的讨论 |
1.4.2 超长桩有效桩长的讨论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不同长度桩基础承载机理的有限元分析 |
2.1 有限单元法理论及大型通用有限单元法软件ABAQUS |
2.1.1 有限单元法的产生和发展现状 |
2.1.2 有限单元法的特性 |
2.1.3 有限单元法解题的基本步骤 |
2.1.4 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的介绍 |
2.2 不同长度桩基础承载机理的有限元分析 |
2.2.1 天化环氧氯丙烷工程试桩有限元分析 |
2.2.2 汽车发展大厦工程试桩有限元分析 |
2.2.3 滨江商厦二期工程试桩有限元分析 |
2.2.4 华联商厦二期工程试桩有限元分析 |
2.2.5 澳东大厦工程试桩有限元分析 |
2.2.6 天津碱厂改造工程试桩有限元分析 |
2.2.7 不同长度桩基础承载机理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长桩有效桩长的有限元分析 |
3.1 依据现场试验反演有限元模型参数 |
3.2 大直径超长单桩有效桩长的有限元分析 |
3.2.1 有限元参数选取及模型描述 |
3.2.2 单桩荷载—沉降曲线 |
3.2.3 固定桩顶沉降下单桩承载力 |
3.2.4 单桩有效桩长分析 |
3.2.5 有效桩长机理分析 |
3.2.6 总结 |
3.3 土层参数对超长单桩有效桩长的影响 |
3.3.1 有限元参数选取及模型描述 |
3.3.2 单桩有效桩长受土的压缩性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侧摩阻力分布形式下的地基附加应力研究 |
4.1 超长桩桩侧摩阻力与端阻力的实测分析 |
4.1.1 超长桩桩侧摩阻力的实测分析 |
4.1.2 超长桩桩端阻力的实测分析 |
4.2 Mindlin应力解及Geddes应力解 |
4.2.1 竖向集中荷载下Mindlin应力解 |
4.2.2 Geddes应力解 |
4.3 不同侧摩阻力分布形式下的附加应力计算 |
4.3.1 三种基本形式 |
4.3.2 两段式分布 |
4.3.3 三段式分布 |
4.4 不同侧摩阻力分布形式下地基中附加应力与Geddes应力解对比 |
4.4.1 侧摩阻力为上部三角形下部梯形分布 |
4.4.2 侧摩阻力为上部梯形下部倒三角形分布 |
4.4.3 三段式应力解与Geddes应力解对比 |
4.4.4 桩身范围内土中附加应力 |
4.4.5 端阻比对附加应力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侧摩阻力分布模式和端阻比对桩基沉降计算的影响及工程实例分析 |
5.1 不同侧摩阻力分布模式对桩基沉降计算的影响 |
5.2 不同端阻比对桩基沉降计算的影响 |
5.3 算例分析 |
5.3.1 算例一 |
5.3.2 算例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钻孔群桩在垂直荷载下的破坏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压旋喷桩加固条件下桩基的竖向承载力分析[J]. 史彦,崔会杰,杨贵永.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12)
- [2]FRP筋与FRP-钢复合筋混凝土桩基承载性能模拟及监测分析[D]. 徐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库水骤降条件下滑坡-锚固体系演化透明土试验研究[D]. 马文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超深粘性土桩侧摩阻力特性研究[D]. 赵刚.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5]楔形劲性水泥土复合桩工作性状研究[D]. 邹长春. 湖南工业大学, 2021
- [6]黄土深基坑降水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D]. 林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水平循环及偏心荷载作用下群桩性状模型试验研究[D]. 顾明. 浙江大学, 2014(12)
- [8]超长群桩沉降计算分析及模型试验研究[D]. 张小威. 湖南大学, 2012(02)
- [9]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水平荷载试验研究[D]. 刘统广. 沈阳建筑大学, 2011(07)
- [10]超长桩承载机理研究及沉降计算分析[D]. 王琦. 天津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