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eathering Signals of Millennial-Scale Oscillations of the East-Asian Summer Monsoon over the Last 220 ka(论文文献综述)
梁七丹[1](2021)在《亚洲季风区MIS7/6阶段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多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周学琴[2](2021)在《中布容事件前后冰期旋回千年尺度亚洲季风演变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邹凌哲[3](2021)在《DO24-23期间石笋记录的亚洲季风细节变化及洞穴岩溶过程响应》文中研究表明
薛莲花[4](2021)在《长江中下游石笋记录对ENSO信号的遥相关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婷[5](2021)在《毛乌素沙地湖泊沉积记录的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文中认为全新世的气候是过去全球变化(PAGES)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随着高分辨率沉积相气候信息载体的不断发现,全新世气候不稳定性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而早中全新世以来相关的气候变化的研究尚存在争议,需要深入研究。毛乌素沙地位于气候环境敏感地带,是研究气候与环境变化的理想场所,但在过去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的研究中,较多地关注风成沉积序列所反映的气候变化。沙漠中的湖泊沉积物本身保存了大量的气候环境信息,是研究沙地气候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风成砂是沙丘活化,沙漠化正过程的体现,湖相沉积和古土壤的发育则是代表沙丘固定,是沙漠化逆过程。因此,本文对毛乌素沙地东南缘LT剖面进行野外考察,并结合毛乌素沙地的湖泊沉积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采用粒度、化学元素、有机碳等替代性指标,并结合OSL测年,考虑粒度和化学元素等不同代用指标并结合地层沉积特征,建立古气候记录序列,进一步认识冰消期以来毛乌素沙地的古气候变化和古环境演化过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选取LT剖面重建毛乌素沙地的古气候环境,结果表明16.8 ka BP之前,区域气候较末次盛冰期暖湿;16.8~14.0 ka BP,>63μm的含量呈上升趋势,风沙活动较上一阶段强劲,粗颗粒被风吹入湖中,气候较为干冷;14.0~12.3 ka BP,该时期相当于欧洲北大西洋B/A暖期,气候转变为暖湿;12.3~10.9 ka BP,经历YD冷事件后,气候持续干冷;10.9~5.8 ka BP,在早全新世向中全新世的过渡期间,该地湖泊处于退缩时期,湖面水位下降,大气降水减少,在地势低洼处积水,在浅水环境中生长水生植物,在低温的条件下,有机质分解不彻底演变为沼泽相,在中全新世期间,粒径变细,元素富集,气候转暖;5.8 ka BP至今,从中全新世暖湿的气候环境条件转变为晚全新世冷干的气候环境条件,并且与现今的气候环境逐渐趋近。(2)对毛乌素沙地区域的湖泊沉积记录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毛乌素沙地的气候环境变化:冰消期(17.8~11.7 ka BP),气候波动回升,气候变化较为复杂,较多风成砂沉积,同时也有湖相和泥炭的发育;早全新世(11.7~8.2 ka BP),YD事件结束,气候回暖,区域降水增加;中全新世(8.2~4.2 ka BP),为全新世适宜期,该时期温度和降水都较高,整体为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3)利用概率密度统计方法,将毛乌素沙地的湖泊沉积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共获得161个数据,分析表明:早中全新世湖相的概率密度值为高值,该时期内表现为降水增加的高湖面期;在中晚全新世的泥炭概率密度值为高值,3.0 ka BP之后的泥炭开始发育与干冷的气候密切相关,低温容易促进绝对湿度的增加。在3.9、6.6、7.5、8.1、11.4 ka BP时期湖相和泥炭的概率密度值均为峰值,峰值主要集中于中全新世,表明中全新世气候相对湿润。(4)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早中期湖泊沉积LT剖面记录的环境变化与区域湖泊沉积进行对比,与月亮湖、达里湖、乌苏浪子湖、古猪野泽、岱海、呼伦湖等湖泊沉积记录的研究具有一致性,在LT剖面中记录了B/A暖期和YD事件,在区域和全球都有良好的对比性。毛乌素沙地冰消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主要受控于东亚季风,其驱动因素可能是太阳辐射强弱导致气候系统的各圈层发生一系列变化。
肖杭芳[6](2021)在《造礁珊瑚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气候记录重建及生物活动替代指标探索》文中指出重建晚全新世以来南海北部的气候环境变化记录,对了解我国和其他东亚地区的气候环境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文明演替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讲,气候环境的演变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是长期的协同演化过程,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过程。因此探索生物对过去气候变化的适应机制在气候环境演变研究中也十分重要。造礁珊瑚是海洋中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是海洋气候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协调演化过程的绝佳记录者。本论文以造礁珊瑚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通过对采集自南海北部海南岛东部沿岸的一系列化石滨珊瑚进行年分辨率的Sr/Ca比值和δ18O分析,系统重建了该区域在~167-309CE(公元初期)和~3500-4000 yr BP(中青铜时代冷期,Middle Bronze Age Cold Epoch:MBACE)这两个时段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和海水δ18O(δ18Osw)变化特征;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探索能够表征珊瑚内部生物活动的替代指标,对采集自澳大利亚大堡礁和南海北部三亚鹿回头礁不同种类的珊瑚骨骼样品的δ66Zn、δ65Cu展开了研究。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取得如下进展:(1)在公元初期167–309 CE期间,南海北部的SST长期均值约为25.1℃,δ18Osw长期均值约为-0.06‰,相比于当前暖期(1853–2011 CE,SST长期均值约为26.6℃,δ18Osw长期均值约为0.40‰),表现为相对寒冷和潮湿的气候特征,与该地区小冰期(Little Ice Age:LIA)时期气候条件相当。公元初期的寒冷气候可能与较弱的夏季太阳辐照度有关,潮湿的环境则可能是与东亚夏季风减弱导致的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季风降雨带南移有关。此外,公元初期SST和δ18Osw记录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可能与ENSO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有关。(2)在~3850–3750 yr BP中青铜时代期间,南海经历了一次快速剧烈的气候变化事件。从~3850 yr BP开始的100年间,年平均SST和δ18Osw值分别下降了~3℃和~0.65‰,之后缓慢回升。珊瑚记录的这次快速气候变冷、变湿事件与我国内陆的石笋记录和西太平洋的有孔虫记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具体而言,石笋δ18O记录表明我国内陆在这段时期快速变冷变干,有孔虫Mg/Ca和δ18O记录表明西太平洋在这段时期海表温度迅速下降、降雨迅速增多。另外,珊瑚记录也证实了史前夏朝大洪水发生在~3870 yr BP。研究认为大禹治水的成功除了其治水能力外,气候自身变化导致的内陆变干也助推了水患的自然消失,而夏朝的灭亡很可能与这次快速变冷变干的气候变化事件有关,为了解夏朝文明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结果还表明北大西洋和欧洲地区的中青铜时代冷事件是一次全球性的事件,并可能与太阳辐射和/或北大西洋气候变化引起的夏季风的强度变化有关。(3)对于珊瑚骨骼δ66Zn的研究表明,滨珊瑚骨骼中的月分辨率δ66Zn组成存在显着的变化(-0.01‰~0.61‰),但其变化与其他珊瑚气候和环境替代指标以及器测环境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另外,不同种类珊瑚骨骼Zn含量和δ66Zn表现出显着的种间差异。根据这些发现可以推测珊瑚骨骼月分辨率δ66Zn变化并非是直接由周围海水环境和化学组成的变化引起的,而是主要受珊瑚生物活动控制。珊瑚骨骼的Zn同位素分馏可能是内部生物过程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数量变化引起的,而环境因素(如SST)主要通过介导生物过程而间接影响骨骼中δ66Zn的变化。因此,珊瑚骨骼δ66Zn在古环境和古气候重建中起的作用有限,但它能为珊瑚生物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提供有价值的见解。(4)对珊瑚骨骼δ65Cu的研究表明,滨珊瑚骨骼的月分辨率δ65Cu组成变化范围较小(-0.09‰~0.34‰),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与气候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差,不适合作为示踪气候/环境变化的替代指标。此外,不同种类珊瑚体内的δ65Cu值存在显着的种间差异(0.02‰~0.57‰),并与受生物过程影响的δ98Mo存在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因而骨骼的δ65Cu值受珊瑚生命效应的影响。
薛红盼[7](2021)在《青海湖北部地区全新世风成沉积记录的环境变化》文中认为青海湖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复杂的大气环流模式,在揭示区域气候环境的演变上具有重要作用。风成沉积在青海湖地区广泛分布,其对于重建区域风沙活动历史及气候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对该区风成沉积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多集中于湖区东岸、西岸及南岸,其北岸研究鲜有报道,且综合青海湖周边具有代表性的风成沉积剖面以重建古气候演变的研究也较为缺乏。基于此,通过分析青海湖北岸风成沉积剖面(刚察剖面:GC剖面;热水村剖面:RS剖面)沉积物的光释光(OSL)年代学及粒度、磁化率、色度、元素地球化学等古气候指标,并结合湖区周边具有代表性的风成沉积剖面的地层学和年代学研究结果,以及湖相沉积和湖滨沉积的研究结果,重建了青海湖地区全新世以来(11 ka B.P.)的环境演变过程,浅析了青海湖地区环境变化的驱动机制,取得以下初步认识:(1)GC和RS剖面沉积物OSL年代未出现年代倒置。GC和RS剖面底部年代分别为9.5±0.8 ka和11.0±0.9 ka,RS剖面顶部可能存在沉积间断,类似现象也存在于青海湖地区其它风成沉积剖面中。(2)GC和RS剖面沉积物中粉砂物质占主要比例,RS剖面风成沉积物粒度粗于GC剖面。粒度端元分析(EMA)结果揭示细组分(EM1)可能指示相对湿润且风沙活动较弱的气候环境,粗组分(EM2、EM3)可能指示相对干旱、风沙活动较强的气候环境。两剖面古土壤层具有较低的亮度(L*)值和较高的磁化率值,揭示其沉积期间处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受到了较强成壤作用的影响。(3)GC和RS剖面沉积物的化学蚀变指数(CIA)值和A–CN–K三元图(Al2O3–(Ca O*+Na2O)–K2O)表明,大部分沉积物处于弱、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强度,仍处于斜长石早期风化Na和Ca的去除阶段。CIA值的波动变化反映青海湖地区经历了较大的干湿交替。各地球化学指标总体上能够对应沉积地层的变化。(4)青海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风成沉积剖面地层单元综合记录表明:风成砂和黄土广泛沉积于全新世早期,古土壤沉积于中全新世,全新世晚期被现代土壤或风成砂所取代。(5)青海湖地区GC和RS剖面多指标分析结果、已发表的其它风成沉积地层学和年代学资料集成记录以及湖相沉积和湖滨沉积的综合研究结果显示:青海湖地区11.0~7.5 ka之间气候可能相对干旱,风沙活动较强,风化作用较弱;7.5~3.0 ka之间气候变得湿润,风沙活动较弱,这一时期青海湖为高湖面时期;3.0 ka至今由于气候变得干旱,风沙活动可能再次增强。本文初步认为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和亚洲季风环流的强弱变化可能引起有效湿度的增减,从而导致青海湖地区气候在全新世期间的干湿变化。
卢佳仪[8](2020)在《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亚洲季风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密它的时空演变规律对人们全面理解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晚新生代东亚季风的形成与演化无论对区域性还是全球性气候均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期以来,对东亚季风轨道尺度上的演化研究众多,而对构造尺度上季风的演化相对较少,且多聚焦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中国南海等区域。中国东部地区因地表覆盖而缺乏长时间尺度的沉积露头剖面,新近纪以来的古气候演化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虽然晚新生代以来东亚季风在构造时间尺度上的演化被认为与青藏高原隆升有关,但有关季风演化的机制目前仍存在很多争议。特别是,与季风相关的干湿古气候在中国东部地区的空间变化规律还不清楚,它是否与现代干湿气候一样存在巨大的空间差异(如,中国东部降雨两极或三极模态)?如是,那么驱动机制又如何?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探讨。同时,伴随着新近纪气候变化,陆地生态系统也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尤其是新生代晚期C4草原的出现使C3植物被C4植物大规模取代,草原生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扩张。有关C4植物在中新世的第一次扩展事件已经有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这次事件从低纬度向中高纬度的扩张过程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但是,有关东亚地区晚中新世以来的C4植物是否存在第二次扩张事件还不清楚。如有,具体机制又是如何?它与第一次扩展事件有哪些不同点?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探讨。近年来,基于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不断发展,在中国东部第四纪强烈覆盖区也获得了晚中新世(ca.8 Ma)以来连续沉积的钻孔岩芯,这为研究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的变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使得我们能更全面地揭示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的演化规律,并为深入探究其驱动机制提供了关键素材。同时,分子古气候代用指标的不断突破也为建立干湿古气候的时间演化序列创造了条件。尤其是来源于微生物细胞膜的甘油二烷基链甘油四醚化合物(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简称GDGTs),因其在各个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对环境变化响应灵敏,被广泛应用于古环境古气候重建的研究中。所以利用微生物脂类GDGTs的指标重建东亚季风演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国东部长时间尺度钻孔沉积多为河湖相沉积,基于GDGTs化合物的众多指标中,能用于长尺度河湖相干湿古气候重建中的指标须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进行验证其可靠性。本研究从现代河流-湖泊沉积环境入手,选择青海湖等对干湿古气候比较敏感的地区为现代过程研究对象,分析基于GDGTs构建的各指标在现代河流和湖相中的变化及控制因子,选出可靠的干湿古气候指标,再用于中国东部华北平原和苏北平原晚中新世以来的河湖相钻孔中以重建干湿古气候演化。同时,利用有机碳同位素检测方法重建了晚中新世以来中国东部的植被演化。论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性认识概况如下(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刊物上):1.依据微生物GDGTs现代过程调查,提出了河湖相的干湿古气候代用新指标。通过对干湿气候极其敏感的青海湖地区湖泊沉积物、河流沉积物以及周围土壤中GDGTs化合物的检测,分析了古菌isoGDGTs化合物和细菌br GDGTs化合物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基于GDGTs构建的各古气候重建指标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古菌isoGDGTs在河流和湖泊中的变化较细菌br GDGTs的变化更有规律,且基于isoGDGTs建立的指标GDGT-0/Cren与湖泊水深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可作为可靠的干湿古气候重建指标。而细菌br GDGTs化合物构建的指标在河湖相环境中变化复杂,且受控因子众多。例如,能反映p H的CBT指标在河流沉积物中被发现与盐度有关;能用于重建温度的MBT’指标在湖泊环境中显示出与水深有关等。这使得基于br GDGTs构建的古环境指标在长尺度河湖相沉积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GDGT-0/Cren指标原理更清晰,受控因子单一,在河湖相干湿古气候重建中显示出明显优势。在此基础上,综合全球已经报道的湖泊沉积物(包括部分中国东部地区的湖泊沉积物)和泥炭地的GDGT数据,进一步支持了GDGT-0/Cren指标可以作为陆地水体环境的干湿古气候代用指标。2.发现了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构造时间尺度的干湿古气候呈现出三极模态的空间变化,提出了赤道太平洋海温梯度的驱动机制。通过对华北平原天津G3钻孔(8 Ma至今)和苏北平原盐城ZKA4钻孔(~7.6 Ma)河湖相沉积物中GDGTs化合物的测试分析,利用新发现的古气候指标GDGT-0/Cren和以前建立的Ri/b指标重建了晚中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北方的干湿古气候变化。华北平原以及苏北平原的分子记录显示,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气候干旱,降雨量少;自上新世早期(约4.2~4.5 Ma)起东亚夏季风(EASM)显着增强,季风降水突然增加,气候变湿润,直至现在。这种以早上新世为界的干湿古气候变化规律与黄土高原及中国南海的记录一致,而与中部长江中下游的记录相反,即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华北及南海中南部气候干旱(-),而长江中下游和南海北部气候湿润(+);早上新世4.2 Ma之后这种模式发生反转。因此本研究认为自晚中新世起,中国东部的降雨模式呈现出南北一致而中部相反的“类三极模态”,且这种降雨模式在早上新世4.2 Ma左右发生反转,即从“-,+,-”变成“+,-,+”模式。根据中国东部现代年际和年代际降雨分布模式以及结合早上新世全球古气候记录,本研究认为早上新世4.2 Ma左右中国东部降雨的“三极模态”发生的原因主要由赤道太平洋纬向和经向海温梯度自早上新世开始显着增加,导致西太平洋菲律宾上空对流活动增强所导致。此外,增强的Hadley环流以及Walker环流从赤道热带通过极地向的运输使得向北传播的水汽增多对早上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的增强也有所贡献。微生物脂类指标所揭示的中国东部构造时间尺度干湿古气候的这种三极模态空间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进一步得到了古气候模型模拟结果(由国外合作者完成)的支持,但这一驱动机制与本课题组之前报道的中国东部千年时间尺度三极模态干湿古气候的驱动机制(Zhang et al.,2018,Science)有较大差异。3.依据分子地球生物学记录,发现了C4植物在早上新世出现晚新生代以来的第二次扩张事件,提出了大气CO2浓度的驱动机制。通过对华北平原G3钻孔以及苏北平原ZAK4钻孔中全岩有机碳同位素进行分析,重建了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C3/C4植物演化历史,并与东亚其它地区以及全球各大陆同时期植被记录进行对比,深入探讨了影响C4草本扩张的机制。天津G3钻孔的有机碳同位素显示出在4.1 Ma左右出现明显正偏且波动剧烈,盐城ZKA4钻孔的有机碳同位素显示在4.5 Ma左右出现明显正偏。两根钻孔的数据较为一致的指示了早上新世中国东部有一次明显C4草本扩张事件。这次C4草本扩张事件同样在黄土高原土壤碳酸盐碳同位素研究中也有记录,说明具有区域性特征。进一步综合全球数据发现,早上新世的这次C4草本扩展事件在非洲、西亚、澳大利亚、北美和南美同时期碳同位素记录均有显示。由此提出了早上新世的C4草本扩张是一次全球性事件,且与晚中新世的第一次全球C4扩张事件是相互独立的。虽然晚中新世的C4扩张被认为可能与干旱化增强和火灾变多有关,但这并不能解释早上新世的C4草本扩张。本研究结合早上新世全球古气候记录,推测这次全球C4扩张事件主要由大气CO2分压的长期降低所引起的。这一推论得到了光量子产率模型的支持,该模型显示,在早上新世,随着大气CO2分压以及温度的降低,很多地区的气候条件越过了有利于C4草本生长的阈值,特别是在如华北平原、苏北平原这样的中纬度地区,因此C4草本出现了再一次大规模的扩张。
杨少华[9](2020)在《重庆小三眼洞3000年以来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年代—百年尺度季风变率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观测资料显示在年代际尺度上我国季风区降水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呈南方-北方/南方-长江中下游-北方不一致的现象。重建降水记录显示在百年尺度上中国南方和北方降水也呈反相位变化关系。然而在典型的气候时段内(如小冰期),则显示出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较为一致的变化特征。我国南北方不同时间尺度降水空间特征需要高分辨率、高定年精度的代用指标记录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器测记录、代用指标重建结果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等都显示出不同区域在多个时间尺度上存在强烈的联系。然而,我国季风核心区晚全新世高分辨率、连续的降水记录仍然比较缺乏,限制了对于季风气候核心区年际-年代际尺度降水特点以及驱动机制的认识,因此需要进一步丰富该区域高分辨率、沉积连续、定年精确的降水记录,揭示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降水的特征和机制。小三眼洞穴(29°43′N,108°23′E)位于重庆市东北方向约150公里。该区域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约17.5℃,夏季最高温度约为27.3℃,冬季最低温度约为7℃。年平均降水量约1200 mm,夏季降水量约为710mm,占全年降水量的60%。基于该洞穴的四支石笋(编号:XSY,XSY13,XSY16和XSY17)的69个230Th年代和3520组氧碳同位素数据,重建了3000 a以来平均时间分辨率优于1 a的夏季风降水记录。四支石笋记录在过去300 a存在重合时段,显示出较好的重现性特征。尽管XSY13石笋存在约700 a的沉积间断,但是XSY13和XSY16石笋记录在过去3000 a仍存在较好的重现性。同时,与季风区其他石笋记录也具有较好的重现性,表明小三眼洞石笋沉积达到了平衡分馏,可以用于古气候研究。洞穴监测结果显示,洞穴滴水同位素与区域大气降水线一致,说明小三眼洞石笋δ18O继承了大气降水δ18O的信号。进一步与区域夏季器测降水资料对比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小三眼洞石笋δ18O主要反映了区域夏季降水变化。石笋δ13C记录在最近300 a也呈现出一致性变化特征,但是在3000 a以来(XSY13和XSY16)却显着不同。将石笋δ13C记录与区域器测记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尽管与温度和降水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相关关系较低,说明石笋δ13C影响因素复杂,可能反映了受温度和降水综合影响的区域土壤生产力变化。利用集合经验模态方法对小三眼洞穴石笋记录进行分解,分解结果呈现出多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同时,分解结果显示出存在准2-7 a,11 a,30 a,60 a,110 a,210 a和550 a变化周期,表明ENSO和太阳活动是最近3000 a以来季风区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千年-百年尺度上,小三眼洞穴石笋记录了典型的气候事件(2.8 ka事件,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现代暖期),这些事件与以往的石笋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在亚洲季风区典型的气候时段具有广泛的一致性特征。在百年-年代际尺度上,季风降水受到太阳活动和热带大洋的平均状态影响。2.8 ka事件内部呈现显着的两谷一峰变化特征,与太阳活动指标记录一致,也与ENSO活动指标记录一致。在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内部也存在显着的年代际-百年尺度振荡,说明太阳活动通过海气耦合的放大作用影响季风区降水变化。高分辨率小三眼石笋记录正规化结果显示3000 a以来至少存在55次年际-年代际尺度的季风降水增加过程,同时也存在至少40次季风降水显着减少的过程。通过与ENSO和PDO的关系研究,显示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季风降水变化与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存在显着的耦合关系,即在El Ni?o期间,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升高,沃克环流减弱,从而导致哈德莱环流减弱,季风降水减少。而在空间上,2000 a以来,亚洲季风石笋记录在百年尺度上存在广泛的一致性特征,并且与北半球温度记录呈现显着的耦合关系,说明温度对亚洲夏季风降水有重要的驱动作用。在年代际尺度上,部分时段存在温度和季风降水解耦的情况,最显着的变化是在最近100 a全球气温显着增高的背景下夏季风降水显着减少,与温度变化呈现相反的趋势,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热带大洋海表温升高,导致海陆热力梯度减少所致。同时,利用不同温度背景下的区域风场对比研究显示在温度相对较高时,中国主要的季风区水汽主要来源于热带印度洋;而在相对较冷时,季风区水汽主要来源于中国南海,表明不同的水汽源地也是导致在不同温度背景下石笋δ18O发生不同变化的重要原因。小三眼洞石笋记录与器测ENSO指数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表现为在El Ni?o事件期间,亚洲季风降水减少,石笋δ18O偏正。小三眼石笋信号与树轮重建的ENSO和热带太平洋珊瑚重建的海表温记录都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亚洲季风区石笋δ18O具有重建ENSO活动历史的潜力。根据石笋记录显示,在过去3000 a里,存在至少四次ENSO活动比较剧烈的时期,分别是2.8 ka事件期间、中世纪暖期后期、小冰期后期和现代暖期。研究显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ENSO活动有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亚洲季风区降水显着受到ITCZ的影响,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中国南方石笋记录重建了3000 a以来的ITCZ指数,该指数显示在最近3000 a以来ITCZ呈显着的北移/扩张状态。同时,ITCZ也存在显着的百年尺度变化过程,功率谱分析显示出准百年尺度变化周期,表明在百年尺度上太阳活动变化对ITCZ有显着的控制作用。本研究提供了亚洲季风区过去3000 a以来的连续的高分辨率石笋记录,通过对比研究揭示了亚洲季风区在百年尺度上降水空间上的联系,证实了至少在百年尺度上季风降水存在广泛的一致性演化特征。频谱分析和正规化结果显示出显着的年-年代际尺度上季风降水变化特征,且与ENSO变率一致,说明热带太平洋海表温是导致亚洲季风区短尺度气候变率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完善了短尺度季风动力学机制,也为模式模拟研究晚全新世多个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特征和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王真军[10](2020)在《千年—年代际尺度东亚季风演变特征的石笋记录》文中提出研究亚洲季风在千年-百年时间尺度上对全球气候突变事件的响应程度和方式,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亚洲季风与南北半球和高低纬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对深入探究亚洲季风演变的动力学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数十年时间尺度亚洲季风变化的研究,对于认识短尺度气候演变规律,实现现代气候变化的预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象灾害频发,对于数十年尺度亚洲季风气候变率的研究,意义更为显着。本文基于湖北落水洞石笋(编号LS46)和永兴洞石笋(编号YX108),分别重建了亚洲季风在24.16-0.39 ka B.P.和123.24-121.22 ka B.P.演变过程;石笋LS46完整的覆盖了冰量最大的末次盛冰期、冰量迅速消融的末次冰消期和冰量最小全新世暖期,整根石笋共有17个年龄控制,平均分辨率为14 a,完整的记录了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各千年和百年尺度事件;石笋YX108全长1840 mm,整根石笋生长速率较快(约1 mm/a),生长层清晰,共有4个绝对年龄控制,平均分辨率为1a,使研究末次间冰期亚洲季风数十年尺度变率成为可能;因此,本文基于两根样品独特的生长时期和分辨率优势,以期研究亚洲季风在千年、百年到数十年时间尺度上的气候演变特征。在千年时间尺度上,我们采用Rampfit法探讨了在不同冰量条件下,末次冰消期的Hs1、YD和全新世的8.2 ka、4.2 ka事件的相对振幅,我们发现YD事件的振幅约是Hs1的1/2-2/3,是8.2 ka事件振幅的2倍,8.2 ka事件振幅稍微高于4.2 ka事件,两者振幅约是1:1的比例关系;在缺少连续覆盖盛冰期、冰消期和全新世的高分辨石笋δ18O记录的前提下,我们采用相同的方法分别对LS1石笋记录的Hs1、YD和DA石笋记录的8.2 ka、4.2 ka的事件振荡幅度进行验证,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我们结论。在百年时间尺度上,石笋LS46在中晚全新世清晰的记录到数个百年时间尺度的弱季风事件,这些弱季风事件和石笋DA具有良好对应关系,表明百年时间尺度上,石笋LS46记录的亚洲季风具有区域一致性;除此之外,石笋LS46还记录到5个百年尺度δ18O异常偏负的时期,这些强季风事件振幅超过0.5‰,平均持续时间约500 a,而具有更高分辨率的石笋DA对于LS46记录的强季风事件响应较为微弱;我们认为这种负偏可能响应于局域性气候变化,受到区域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在数十年时间尺度上,YX108石笋δ18O大体跟随65oN夏季太阳辐射的变化,从去趋势的石笋Δδ18O中识别出28个十年际尺度的季风气候旋回。这些旋回的平均振荡幅度超过0.8‰,持续时间50到80年不等(平均约64年),与中晚全新世和末次冰期发现的亚洲季风变化特征十分相似。小波分析也显示,末次间冰期亚洲季风存在显着60年准周期,这为评估在全新世发现的亚洲季风60年准周期变化特征是否存在于更老时段提供了进一步证据。上述研究表明亚洲季风60年准周期特征不仅出现在近现代,而且存在于末次间冰期,甚至可能是亚洲季风系统在冰期间冰期旋回过程中的固有属性。研究发现太阳活动以及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亚洲季风60年准周期的主要原因。
二、Weathering Signals of Millennial-Scale Oscillations of the East-Asian Summer Monsoon over the Last 220 k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eathering Signals of Millennial-Scale Oscillations of the East-Asian Summer Monsoon over the Last 220 ka(论文提纲范文)
(5)毛乌素沙地湖泊沉积记录的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 |
1.2.2 冰消期以来毛乌素沙地风成沉积 |
1.2.3 冰消期以来毛乌素沙地湖泊沉积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气候水文 |
2.1.2 植被土壤 |
2.1.3 地质地貌 |
2.2 地层剖面特征 |
2.3 实验方法 |
2.3.1 粒度 |
2.3.2 化学元素 |
2.3.3 有机碳 |
2.3.4 光释光年代 |
第三章 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记录 |
3.1 LT剖面粒度特征 |
3.1.1 粒度的指示意义 |
3.1.2 剖面粒度组成 |
3.1.3 剖面粒度参数 |
3.2 LT剖面化学元素特征 |
3.2.1 化学元素的指示意义 |
3.2.2 剖面常量元素特征 |
3.2.3 剖面常量元素比值特征 |
3.2.4 剖面微量元素特征 |
3.3 LT剖面有机碳特征 |
第四章 毛乌素沙地冰消期以来湖泊沉积变化 |
4.1 沉积环境分析 |
4.2 区域湖泊沉积 |
4.3 影响机制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造礁珊瑚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气候记录重建及生物活动替代指标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气候变化记录重建和珊瑚生物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探索 |
1.1.1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特征时期高分辨率古气候重建的意义及进展. |
1.1.2 珊瑚礁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的探索 |
1.2 造礁珊瑚古气候重建中常用的地球化学指标 |
1.2.1 海表温度——δ~(18)O、Sr/Ca、Mg/Ca、Li/Mg |
1.2.2 海水盐度——Δδ~(18)O |
1.2.3 海水pH——δ~(11)B |
1.2.4 陆源输入和洪水事件——Ba/Ca、Mn/Ca、Y/Ca、REEs |
1.2.5 生物活动——δ~(13)C |
1.3 造礁珊瑚生物活动演变及古环境示踪的新型替代指标拓展 |
1.3.1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 |
1.3.2 团簇同位素——Δ_(47) |
1.3.3 B/Ca与 δ~(11)B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特征时段高分辨率气候变化记录重建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珊瑚样品 |
2.2.2 珊瑚样品前处理 |
2.2.3 U-Th定年与年龄框架建立方法 |
2.2.4 地球化学分析 |
2.2.5 数据计算及对比研究方法 |
2.3 结果 |
2.3.1 公元初期时段重建结果 |
2.3.2 青铜时代中期重建结果 |
2.4 讨论 |
2.4.1 公元初期南海北部的海表温度和水文特征 |
2.4.1.1 珊瑚记录的适用性 |
2.4.1.2 珊瑚Sr/Ca比值重建的SST记录 |
2.4.1.3 基于珊瑚的 Sr/Ca和 δ~(18)O计算的 δ~(18)O_(sw)记录 |
2.4.2 青铜时代中期西太平洋地区的快速降温事件 |
2.4.2.1 珊瑚记录的可靠性 |
2.4.2.2 与其他记录对比 |
2.4.2.2.1 SST |
2.4.2.2.2 δ~(18)O_(sw) |
2.4.2.3 对中国朝代更替可能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3章 浅水珊瑚骨骼锌和铜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指示意义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珊瑚样品 |
3.2.2 地球化学分析 |
3.2.2.1 Zn和Cu元素含量分析 |
3.2.2.2 Zn和Cu的化学分离 |
3.2.2.3 δ~(66)Zn和 δ~(65)Cu测试 |
3.2.2.4 Sr/Ca元素比值及δ~(18)O分析 |
3.2.3 年龄框架建立 |
3.2.4 气候和环境记录 |
3.2.5 数据统计 |
3.3 结果 |
3.3.1 珊瑚骨骼Zn元素及同位素测试结果 |
3.3.2 珊瑚骨骼Cu元素及同位素测试结果 |
3.4 讨论 |
3.4.1 浅水珊瑚骨骼Zn同位素的影响因素探索 |
3.4.1.1 温度 |
3.4.1.2 海水δ~(66)Zn变化 |
3.4.1.2.1 河流输入 |
3.4.1.2.2 生物吸收 |
3.4.1.3 内部生物活动 |
3.4.2 浅水珊瑚骨骼Cu同位素的影响因素探索 |
3.4.2.1 环境因子对月分辨率珊瑚骨骼Cu浓度和δ~(65)Cu组成的影响 |
3.4.2.2 珊瑚生命效应对骨骼δ~(65)Cu组成的影响 |
3.4.2.3 珊瑚骨骼δ~(65)Cu作为海水δ~(65)Cu示踪剂的可能性 |
3.5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青海湖北部地区全新世风成沉积记录的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青海湖湖相和风成沉积研究概述 |
1.2.1 青海湖湖相沉积研究现状 |
1.2.2 青海湖风成沉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技术路线图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青海湖地区地貌及地质背景 |
2.2 青海湖地区气候、植被及土壤类型特征 |
2.2.1 气候特征 |
2.2.2 植被特征 |
2.2.3 土壤特征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剖面及样品采集 |
3.1.1 剖面描述 |
3.1.2 样品采集 |
3.2 OSL定年及指标分析 |
第4章 剖面年代框架的确立和环境指标的选取及意义分析 |
4.1 年代结果分析 |
4.2 粒度 |
4.2.1 剖面粒度组成变化 |
4.2.2 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及端元分析 |
4.3 磁化率特征及气候意义分析 |
4.3.1 GC和RS剖面风成沉积物的磁化率特征 |
4.3.2 GC和RS剖面风成沉积物磁化率的气候意义分析 |
4.4 色度参数分析 |
4.5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5.1 主、微量元素的组成及含量变化 |
4.5.2 风成沉积物的风化程度分析 |
4.5.3 地球化学指标及其古气候意义 |
4.6 小结 |
第5章 青海湖地区古环境演变重建及驱动机制探讨 |
5.1 青海湖地区风成沉积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
5.2 青海湖地区全新世古气候演变及与其它记录的比较 |
5.3 可能的驱动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2.1 晚新生代东亚季风的演化 |
1.2.2 微生物四醚膜脂化合物GDGTs的研究现状 |
1.2.3 新生代晚期全球植被演化 |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思路 |
1.4 论文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青海湖区域概况 |
2.1.2 天津G3钻孔区域研究概况与钻孔岩性特征 |
2.1.3 盐城ZKA4钻孔区域研究概况与钻孔岩性特征 |
2.2 样品采集 |
2.3 实验方法 |
2.3.1 GDGTs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
2.3.2 GDGTs化合物的检测 |
2.3.3 有机碳同位素前处理及测试 |
2.3.4 其它测试 |
第三章 现代河湖沉积物GDGTs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对古环境重建的指示意义 |
3.1 序言 |
3.2 古菌isoGDGTs及相关指标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变化 |
3.2.1 古菌isoGDGTs在湖泊及河流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 |
3.2.2 古菌isoGDGTs化合物及相关指标在土壤-河流-湖泊动态过程中的变化 |
3.3 干湿古气候指标GDGT-0/Cren在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适用性 |
3.3.1 现代湖泊沉积物中GDGT-0/Cren与水深的关系 |
3.3.2 GDGT-0/Cren在现代湖泊中与季节性降雨的关系 |
3.3.3 GDGT-0/Cren在现代湖沼环境中的变化 |
3.4 细菌br GDGTs及相关指标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变化 |
3.4.1 细菌brGDGTs化合物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分布特征 |
3.4.2 brGDGTs相关指标在土壤-河流-湖泊动态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3.4.3 不同环境下影响brGDGTs指标的因素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 |
4.1 序言 |
4.2 GDGTs指标重建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变化 |
4.2.1 GDGTs化合物在G3和ZKA4钻孔中的分布 |
4.2.2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变化 |
4.3 8Ma以来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空间变化模式 |
4.4 晚中新世以来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 |
4.4.1 现代中国东部降雨“三极模式”及机制简介 |
4.4.2 早上新世中国东部干湿古气候变化的机制初探 |
4.5 晚中新世以来西风区与季风区干湿古气候变化的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植被演化反映的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气候环境演变 |
5.1 序言 |
5.2 8Ma以来C_3/C_4植物在中国东部的演化 |
5.2.1 有机碳同位素在天津G3钻孔以及ZKA4钻孔中的变化特征 |
5.2.2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C_3/C_4植物演化 |
5.3 上新世全球C_4植物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
5.3.1 上新世全球C_4扩张记录 |
5.3.2 pCO_2的降低引起上新世C_4植物的全球扩张 |
5.4 上新世之后东亚季风区草本的演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重庆小三眼洞3000年以来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年代—百年尺度季风变率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晚全新世北半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1.2 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状况 |
1.3 东亚季风区降水的空间变化模式 |
1.4 论文选题意义,研究方案和创新性成果 |
1.4.1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4.2 工作量统计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概况、材料与方法 |
2.1 小三眼洞穴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土壤特征 |
2.1.3 植被特征 |
2.1.4 气候特征 |
2.2 小三眼洞穴概况 |
2.3 石笋材料 |
2.3.1 小三眼石笋材料 |
2.3.2 石笋岩性特征 |
2.4 石笋样品制备、测试和分析方法 |
2.4.1 石笋同位素样品采集与测试 |
2.4.2 石笋年代学样品制备与测试 |
2.4.3 X射线衍射分析 |
2.4.4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EMD) |
第3章 石笋U-Th年代与时标建立 |
3.1 U系年代学方法简介 |
3.2 小三眼洞石笋年代学结果 |
3.3 小三眼洞石笋时标的建立 |
3.3.1 石笋时标的建立方法 |
3.3.2 小三眼石笋时标的建立 |
3.3.3 小三眼洞石笋氧碳同位素序列 |
3.3.4 小三眼石笋时标的评估 |
第4章 小三眼洞穴石笋氧碳同位素的环境学意义 |
4.1 小三眼洞石笋δ~(18)O的气候意义 |
4.1.1 洞穴石笋δ~(18)O气候意义的不确定性 |
4.1.2 小三眼石笋XRD分析 |
4.1.3 洞穴滴水同位素研究 |
4.1.4 小三眼洞穴石笋δ~(18)O与现代器测记录对比 |
4.2 石笋碳同位素的影响因素 |
4.2.1 石笋δ~(13)C记录对比 |
4.2.2 石笋δ~(13)C记录与器测记录对比 |
第5章 小三眼洞穴石笋氧碳同位素记录及多时间尺度特征 |
5.1 小三眼洞石笋氧同位素频谱特征 |
5.1.1 XSY~(13)石笋δ~(18)O记录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
5.1.2 XSY16石笋δ~(18)O记录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
5.2 小三眼洞石笋碳同位素序列频谱特征 |
5.2.1 XSY~(13)石笋δ~(13)C记录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
5.2.2 XSY16石笋δ~(13)C记录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
5.3 小三眼洞石笋氧碳同位素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关系 |
第6章 晚全新世典型气候时段的气候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 |
6.1 “2.8ka弱季风事件” |
6.1.1 “2.8ka”弱季风事件及其内部次级振荡 |
6.1.2 “2.8ka弱季风事件”成因机制 |
6.2 过去2000a气候演化特征及机制 |
6.2.1 小三眼洞石笋记录的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 |
6.2.2 过去2000a亚洲季风百年尺度上温度和降水的关系 |
6.3 最近3000a以来季风在年际-年代际演化特征和机制 |
6.3.1 最近300a季风演化特征 |
6.3.2 最近3000a季风在年代际尺度上的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 |
第7章 石笋氧同位素信号反映出来的ENSO信息 |
7.1 季风降水和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关系 |
7.2 石笋δ~(18)O信号与热带大洋异常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
7.3 过去3000a石笋记录中的ENSO活动 |
第8章 基于石笋氧同位素信号重建的北半球夏季ITCZ指数 |
8.1 ITCZ移动与亚洲季风降水 |
8.2 中国石笋记录重建的ITCZ演化历史 |
8.3 过去3000aITCZ变化特征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与创新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千年—年代际尺度东亚季风演变特征的石笋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盛冰期以来亚洲季风演变特征 |
1.2.2 数十年尺度亚洲季风行为特征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性成果 |
第二章 区域背景、研究材料和方法 |
2.1 区域概况 |
2.2 洞穴概况和石笋材料 |
2.2.1 洞穴概况 |
2.2.2 石笋材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铀系测年方法 |
2.3.2 氧碳同位素测试方法 |
2.3.3 纹层计数方法 |
第三章 千年/百年时间尺度亚洲季风的行为特征 |
3.1 时标的建立 |
3.1.1 石笋LS46的测年结果 |
3.1.2 石笋LS46时标的建立 |
3.1.3 石笋LS46的氧碳同位素序列 |
3.1.4 石笋LS46Δ~(18)O重现性检验 |
3.2 轨道时间尺度亚洲季风演变特征 |
3.3 千年/百年尺度亚洲季风演变特征 |
3.3.1 不同气候背景下,亚洲季风千年尺度事件的振荡特征 |
3.3.2 中晚全新世亚洲季风百年尺度演变 |
第四章 数十年尺度的亚洲季风行为特征分析 |
4.1 末次间冰期亚洲季风演变 |
4.2 末次间冰期亚洲季风60年准周期的石笋证据 |
4.2.1 时标的建立 |
4.2.2 氧同位素记录 |
4.2.3 亚洲季风60年准周期的石笋证据 |
4.3 亚洲季风60年准周期的成因机制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Weathering Signals of Millennial-Scale Oscillations of the East-Asian Summer Monsoon over the Last 220 ka(论文参考文献)
- [1]亚洲季风区MIS7/6阶段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多指标研究[D]. 梁七丹.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中布容事件前后冰期旋回千年尺度亚洲季风演变特征研究[D]. 周学琴.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DO24-23期间石笋记录的亚洲季风细节变化及洞穴岩溶过程响应[D]. 邹凌哲.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长江中下游石笋记录对ENSO信号的遥相关响应[D]. 薛莲花.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毛乌素沙地湖泊沉积记录的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D]. 刘婷. 山西大学, 2021(12)
- [6]造礁珊瑚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气候记录重建及生物活动替代指标探索[D]. 肖杭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7]青海湖北部地区全新世风成沉积记录的环境变化[D]. 薛红盼.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1(01)
- [8]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D]. 卢佳仪.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9]重庆小三眼洞3000年以来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年代—百年尺度季风变率与机制研究[D]. 杨少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10]千年—年代际尺度东亚季风演变特征的石笋记录[D]. 王真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