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贫困山区城镇住房改革新路子

积极探索贫困山区城镇住房改革新路子

一、积极探索贫困山区城镇房改工作新路子(论文文献综述)

重庆市人民政府[1](2021)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渝府发[2021]22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8月24日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邓紫微[2](2020)在《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文中认为武陵山片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交接处,受各自省域发展核心区域的辐射较弱、分工协作度不高、利益兼顾不够。该区域曾是我国十四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具有省际交界区域面积广阔、多民族交融广泛的特点,大多数地区也是革命老区。开展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城镇扩展的模拟与优化研究,对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能力,促进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协同、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论文立足武陵山片区以及怀化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运用ENVI5.1软件进行遥感图像处理、Arc GIS10.5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MATLAB9.5软件进行经济数据分析,循序“理论基础研究——问题提出——联系特征、影响因素和机制分析——时空动态模拟验证——策略优化”的思路,对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讨论三个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一:怀化为什么是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核心问题二:怀化城镇扩展的联系特征、影响因素、扩展机制是什么?时空动态变化格局如何发展?核心问题三:怀化如何成为武陵山片区核心增长极引领区域联动发展?本文围绕三个核心问题,一共设置八章,除去第一章理论基础研究和最后一章结论与展望,通过五个部分对上述三个核心问题进行了具体实证研究探讨。第一部分: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是本文的第二章,着重回答第一个核心问题。主要通过分析武陵山片区相关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选取21个社会经济指标(2008-2018年)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武陵山片区怀化、铜仁、黔江、张家界、恩施、吉首1等六个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结果显示2018年综合实力得分依次为怀化(2.15)、恩施(0.92)、铜仁(0.88)、湘西州(0.8)、张家界(0.62)、黔江(0.27);运用断裂点模型和修正引力模型,分别以六个城市为中心计算其经济影响范围的断裂点和联系强度,结果显示怀化与其它五个城市之间的断裂点都超过了城市间的中心点,2008-2018年怀化与湘西州(351)、铜仁(266)经济联系强度均值最高,与张家界(37)、恩施(36)、黔江(10)经济联系强度较低。综合来看,怀化在城市体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经济辐射能力和经济联系强度上均处于武陵山片区的优势水平,具备发展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据此,选取怀化作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第二部分:怀化的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是本文的第三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通过整理1949-2018年的怀化城市建成区数据,对怀化中心城区不同时期的城镇格局演变进行脉络梳理和特征分析,可知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经历了缓慢发育期(1949-1969年,0.54km2-1.79km2)、快速发展期(1970-1975年,达到7km2)、稳步扩展期(1976-1999年,达到18 km2)、迅猛扩张期(2000-2018年,达到64km2),中心城区规模扩张表现出持续性和阶段性特征。最后,选取常住人口、GDP等8个指标建立怀化市内部城镇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综合测评怀化13个县市区的发展质量,通过断裂点模型分析中心城区的辐射范围,通过修正引力模型分析中心城区(鹤城区)和市域其它12个县市区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怀化鹤城区与其它12个县市区联系相对较紧密,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做大城市规模。为探究怀化市城镇扩展影响因素、扩展机制以及未来城镇扩展方向打下实证基础。第三部分:怀化城镇扩展影响因素与机制分析。是本文的第四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从一般城镇扩展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入手,以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怀化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与探讨,深入研究怀化市的城镇扩展模式与发展机理。怀化的城镇空间扩展遵从普适的城镇空间扩展规律,然而由于所处区位的特殊性、政策导向及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怀化市城镇化扩展主要受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行政边界效应因素的深刻影响,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是深刻影响怀化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并呈现以下人地关系特征:(1)怀化市中心城区以及市辖县市区的城镇建成区布局明显受到河流流向以及山脉分布的影响,但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怀化市城镇扩展不断突破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得以沿铁路和公路干线枝状延伸,并进一步增强与武陵山片区城镇之间的联系。(2)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集聚,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建设极大地促进城镇郊区土地的开发利用,国家战略与各级政策的支持、城市规划的合理引导都不断重塑和优化怀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一核两轴五级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体系。(3)民族融合打破了武陵山片区原有的多民族分散聚居的格局,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让人口在区域内迁移,城镇空间不断向城镇外缘延伸,城镇边界不断向周边区域扩展。怀化市以其领先的城市综合实力成为人口迁移聚集地,形成区域增长极,又通过扩散效应辐射带动周边更广大地区的空间发展。(4)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等因素,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最终都表现出常住人口变化和城镇用地变化之间的相关联系。第四部分: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是本文的第五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首先,确定采用城镇用地规模和常住人口规模两个核心指标表征中心城市的城镇扩展。利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模拟预测出怀化2020、2025、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503.28万、516.76万、530.6万;运用ESTARFM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模型融合Landsat与MODIS数据,得到时间序列的Landsat8融合数据,结合地形地貌、交通路网、河流水文、社会经济等驱动因子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提取怀化市2000、2005、2010、2015年的覆被类型信息。然后,构建顾及3种转换规则、5类元胞状态(城镇用地、林地、耕地、水体、未利用地)转换特征情况下的元胞自动机(Weight-CA)模型对怀化市域城镇空间扩展进行模拟,研究显示:(1)提取的覆被类型精度达分别到了91.55%、89.29%、84.73%、90.16%,该遥感数据解译方法提高了数据精度,为本文奠定了较好的研究基础。(2)2000-2015年期间怀化市域主要城镇用地集中在包括鹤城区(中心城区)、芷江县、中方县、洪江市、洪江区等五个县市区在内的市域中部地区。(3)模拟分析得出怀化市2010年和2015年城镇用地规模分别为15660 hm2、18595 hm2,与统计年鉴值相比精度达到了89.98%和89.60%。(4)对怀化市2020、2025、2030年城镇用地扩展进行了模拟,得出19618hm2、25332hm2和31105hm2的结果。最后通过图像分析出怀化市域的城镇用地扩展主要呈“十字形”分布和沿河分布的轨迹特征,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主要是呈现“据点型”-“散点组团型”-“团城型”-“枝状放射型”-“T字形”的发展过程。从实证研究角度论证了怀化的常住人口规模和城镇用地规模使其具备发展成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的实力。第五部分: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分析。是本文的第六章和第七章,着重回答第三个核心问题。主要探讨怀化想要建设成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必须解决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等限制性因素,实施怀化主体增长极和非均衡化发展战略,提出在城镇空间、城乡融合、产业布局、交通通道功能、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优化创新策略。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对接成渝城市群、大西南和粤港澳大湾区,走开放型发展道路。武陵山片区内12个城市共同建立“武陵山片区合作示范区”协调管理机构,制定区域合作原则、目标、路径。怀化具备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的实力,武陵山片区要以怀化为中心,不断推动重点领域合作,实现怀化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怀化积极带动铜仁、湘西州、黔江、恩施、张家界联动发展,实现六个中心城市空间协同发展。怀化充分对接铜仁、湘西州组团式发展,形成武陵山片区“铁三角”核心发展区域;以怀化“米”字形铁路为骨架,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为脉络,充分对接重庆、贵阳、柳州、长沙、郴州、恩施等城市,形成武陵山片区“六边形”发展腹地区域,最终实现点线面网格化发展。

丁宇[3](2021)在《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文中提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地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74.8%,山区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5%,山区GDP仅为全国的30%左右。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总体走向的重要因素,决定着全国区域发展基本格局的根本改善。自工业化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始终面临着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方式与合理空间组织的挑战。但是,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下,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效益的改善和提升极为迟缓,以致我国西部内陆山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发展理念和城镇化路径的转变成为山地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由于地理环境差异而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从美国“锈带(Rust Belt)”的治理到中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均反映出同样的现实需求:怎样依据“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的原则,突破地理开发条件的制约,从而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环境的根本改善。这一问题不仅是现代经济学发展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而且更是现代国家治理必须直面的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源环境基础、地理开发条件和社会发展需求三者对山地城镇化发育的影响,评价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条件对人口、经济要素集聚及城镇空间发育的作用机制,揭示影响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制约要素,为探索山地城镇化合理的发展路径、化解我国现代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矛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论文的研究成果表明:第一,山地城镇化是西部地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国以来,我国山地现代城镇化起步较晚,与东部地区相比,一方面由于以传统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城镇化发育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发育;另一方面由于城镇自身产业结构演进失衡,社会生产创新能力不足,结果导致山地城镇化发育水平长期滞后。只有通过山地工业化和城镇化两者演进的有序和良性互动,建立适宜当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城镇集聚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体系,才是解决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多层次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西部山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基本途径。第二,山地的特殊地理开发条件是实现当地资源环境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效益最大化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广度和深度持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越来越突出。但因人口过快增长和开发方式粗放,山区的人地关系已进入相对紧张阶段,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作用下,居高不下的资本投入和运行维护成本使得交通基础设施无法承受传统资源性产品社会生产及其空间集聚活动的增长压力,以致赶超式大一统开发模式难以为继。第三,低运价比和绿色环保的社会商品生产体系建设是改善和提升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率的有效路径。在改善山区劣势的地理环境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要实现山地资源开发价值最大化还需通过经济内外在发展要素的有效联动。换言之,西部山区转型发展亟需从山地工业化、运输化和城镇化三大系统的合理时空协调中寻求出路。坚持产业生态化,建立以特色终端产品制造为中心的社会生产体系,培育多功能支撑、多元化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此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资源开发与市场发育需求,实现山地经济发展有效性和持续性的全面提升。第四,政府主导的长期“输血型”发展模式不能解决山区发展潜能激活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证研究及案例分析表明,现代山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从山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实际条件出发寻求地域环境有别、发展方式多样化的发展战略。只有选对山地城镇化的合理路径,才有可能超越社会生产投入成本(运输和环境成本)的约束,改变生活方式进而改变生产方式,从而形成市场主导的内生式发展机制,真正实现效益与公平有机结合原则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从“被动输血”方式向“主动造血”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本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基于资源环境基础与地理开发条件综合评价,分析复杂地理环境下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经济运行的影响,进而揭示山地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以此把握决定西部山区人地关系的内在协调机理,为山地城镇化路径选择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二是依据我国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其压力的测算,确定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及总体特征,以此判断未来区域资源环境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走向与生态文明发展的目标选择;三是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验证了地理环境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揭示出西部内陆山区社会生产投入成本居高不下的成因,从而确定城镇化发展模式个性化选择的必然;四是基于我国山地工业化时期的人地关系特征,探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修改的合理性,提出了适合山地城镇化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陈敏尔,唐良智[4](2019)在《牢记嘱托 实干担当 奋力开创重庆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庆人民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巴渝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重庆,政治生态整体向好,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持续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5](2019)在《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文中研究说明编者按历史是一面镜子。纪念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现在、开辟未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了《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纪略》突出体现党的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各民族团结奋斗三大历史主要脉络,重?

钟钰婷[6](2019)在《扶贫背景下湖北省武陵山地区贫困县县城空间发展特征及规划对策研究 ——以恩施州宣恩县为例》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开展四十多年的扶贫工作,并随着发展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后扶贫时期的攻坚阶段,力求落实“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到户”的精准扶贫时期。湖北省武陵山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和自然生态特征使其拥有独有的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空间发展特征及相关配套设施布局,使武陵山地区城市空间发展及规划优化具有自身的规律性、特殊性和复杂性。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分别针对贫困问题和贫困空间进行理论和实证的研究,但较少关注在扶贫开发背景下贫困地区城镇空间发展的过程,且未有研究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对贫困城镇空间发展提出实际的空间发展指引。本文以湖北省武陵山地区9个贫困县(包括恩施土家族自治州的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及宜昌市的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县城空间为研究主体。宏观层面,本研究通过分析湖北省武陵山区扶贫历程及其城镇化发展困境可知,扶贫政策在资源环境的限制下主要从人口变迁、区域交通、产业经济三个方面推动区域城镇化。中观层面,基于我国扶贫背景探讨贫困县城市空间的发展历程及特征,研究得出湖北省武陵山区县城空间分为集中式发展型、多组团发展型和放射状发展型,扶贫政策通过专项扶贫和扶贫规划两个层面影响贫困县县城空间发展,主要作用于县城的产业经济、区域交通和特殊空间三个层面。扶贫背景下贫困县县城空间发展的问题主要在于政策和设施普惠性、产业发展的独特性、贫困人口的生计引导性较差。微观层面,研究基于当前精准扶贫的全面开展,以宣恩县县城空间为例,剖析城市空间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后扶贫时期宣恩县城市空间“全民普惠,诗意宣恩”的两大规划策略。

阮璐[7](2017)在《恩施市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扶贫贡献分析 ——以红土乡为例》文中指出扶贫问题在我国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虽然改革开放使得国民经济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是对于交通不便的内陆农村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区、移民库区及高原荒漠等地区,贫困问题仍然存在且比较突出(1)。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位于全国连片特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特困山区城镇,该区域经济结构以农业种植、牲畜养殖为主,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下。恩施市红土乡自推行精准扶贫以来,大力开展扶贫搬迁、移民建镇等措施,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不断实践总结和探索新路径,并由此积累了大量经验。其中金融扶贫在帮助红土乡实现脱贫和发展提供了很大的贡献。金融扶贫主要是通过提供信贷服务等形式来满足贫困人口以及贫困地区的资金性需求。他与财政性扶贫是有区别的,它主要是通过给贫困人群提供资金支持,以此来提升他们的自身发展动力,给他们提供的是一种“造血式”的资金注入,以此来从根本上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以及改变地区的贫困面貌(2)。本文以恩施市红土乡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了以往恩施农村商业银行红土支行在金融扶贫方面的贡献。在分析的过程中通过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在2015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以恩施市红土乡的农户为调查对象,在红土乡的6个村(天落水村、乌鸦坝村,漆树坪村、稻池村、大岩村和平锦村)分别做了两次小规模的问卷调查。在这两次的问卷调查中,一共发放410份问卷调查报告,收回有效问卷调查报告300份(第一次收回136份;第二次收回164份)。在分析统计问卷的基础上,结合亲自走访全乡六个村掌握了大量详细的第一手资料,能够对恩施农村商业银行红土支行金融扶贫与扶贫初步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恩施农村商业银行红土支行金融扶贫的发展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文献综述主要介绍国外以及国内学者对金融扶贫的研究,以此提供本文的研究重点。第一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给出贫困的概念以及贫困的分类;第二部分介绍金融扶贫的特点、特征以及界定金融扶贫的相关理论概念。第二章,对本文主要的研究区域恩施市红土乡以及恩施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分析,分析主要是从恩施市红土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红土支行概况、金融扶贫优势以及红土支行金融扶贫信贷资金的机构和规模等方面入手,对本文研究区域的经济情况进行描述,以便后面进行数据分析。第三章,是本文的主要章节,主要分析恩施市红土乡农村商业银行对红土乡的金融扶贫贡献分析。本章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方面主要分析恩施农村商业银行红土支行金融扶贫对农户的直接影响,主要从农户的收入进行分析;第二方面分析金融扶贫给农户带来的间接影响,主要从农户的储蓄行为以及投资行为来进行分析。第四章,在总结前几章的基础上,总结恩施农村商业银行在金融扶贫工作中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认为合理可行的建议,包括提高金融扶贫资助对象的素质、提高红土支行金融扶贫的管理水平、完善金融扶贫信贷产品、构建红土支行金融扶贫的风险防范机制、鼓励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等方面的建议。本文对恩施市红土乡农村商业银行近几年的金融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详细地阐述与梳理,更结合相关的扶贫理论以及相关数据等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较好地对当前恩施农村商业银行红土支行的工作进行总结以及从学术的研究的基础上,为恩施市的金融扶贫工作的经验积累与探索作出有益的贡献。同时,也可以为跟恩施具有类似情况的其他西部少数民族山区的扶贫工作提供借鉴和相关建议。

王峥,邹知言,郭蕾[8](2017)在《南方脱贫攻坚的典型模式与经验启示——基于闽粤桂黔的经验总结》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扶贫工作的主战场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其中南方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在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占比较大。南方几省在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方面存在着相似性,产业经济特征方面存在着互补性,扶贫工作也就存在着可以相互借鉴或相互协作的根基。本文分析了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省(区)的脱贫攻坚典型模式和经验,并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江西省的脱贫攻坚工作给出启示,即扶贫工作重视精神力量、金融扶贫助推产业扶贫的必要性、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开展省际或地区间的对口扶贫、重视大数据在扶贫攻坚工作上的作用等。

乔宇[9](2017)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对扶贫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使7亿多人摆脱了贫困,他们都是来自广大农村和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全国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而且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方贫困程度深,生态环境脆弱,扶贫难度大,脱贫成本高。我国在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甚至生命的健康,危及国家的永续发展。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我国无论是在参与全球生态扶贫还是国内生态扶贫方面,都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不足。例如在生态扶贫理念和生态扶贫扶贫能力方面,在国际上的一些国家,由于其国内生态贫困问题出现得较早,地方政府的生态扶贫能力发挥也开展了较长的一段时期,因此举国上下的生态扶贫意识得到了较早的启蒙。当今人类正面临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巨大威胁。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挑战。生态贫困问题的解决需要推进生态扶贫进程,并提高地方政府的生态扶贫能力。生态贫困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影响到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利益。因此,本文认为武陵山片区的生态扶贫问题不能仅从单一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融合民族学、经济学、生态学、管理学和哲学等多学科角度对其加以研究,并提出对策。武陵山区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横跨湘鄂渝黔4省(市)。国家在2011年启动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作为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中先行先试的样本与标杆,首选武陵山片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重要批示精神,也为我们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增强了信心。此外,习总书记精准扶贫观的提出,对我国的国家情况来说,更符合实践层面的需要,使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提升的目标有了更为精准的启明灯,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扶贫内涵。据此,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武陵山片区总体上作一全面考察,再从面到点,以武陵山片区S县为个案,运用民族学经典的田野调查方法对S县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生态扶贫能力及局限作了考察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对武陵山片区以及其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提升提供一些益处。对于当今中国的扶贫攻坚而言,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生态扶贫任重而道远,总体而言,既要在发展中保护,又要在保护中发展。因此,能否使全国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民众能在2020年全面实现脱贫,提高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生态扶贫能力则是关键的环节,同时也可以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提供一种有效的补充力量。

吴碧波[10](2016)在《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正处工业化、城镇加快期,国情决定部分农民必然就地城镇化,而实际情况决定了一些具体的就地城镇化模式,就地城镇化不同模式的选择是丰富新型城镇化内涵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响应国家党委政府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统筹号召的需要,研究意义重大。迄今为止,对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还缺少清晰的理论分析,缺少模式选择的理论或范式总结,虽然学界试图对就地城镇化做出划分,但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和小城市论只不过是从规模上做出的分类,农业推动、工业推动和服务业推动等也是从产业视角做出的分类,等等对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特殊性明显不足。“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研究”包括两重含义,第一是研究中国就地城镇化战略,第二是探索就地城镇化的模式选择。第一重含义,以往的研究涉及比较多,鉴于大批量农民工城市的无法融入,本论文认为中国国情决定部分农民必然就地城镇化。而对于第二重含义,以往的研究并不多,本人认为实际情况决定了一些具体的就地城镇化模式,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条件应采取多种的、有差别的城镇化模式。但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当前就地城镇化的各种模式?这正是本论文所要探讨的。农村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剖析模式选择的独特性,更加尊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促进了政府、企业、民众等的良性互动,以实现农村发展和城镇化的公平正义。通过理论论证、实际考察、案列分析、经验借鉴等,本论文得出如下几点基本结论:中国正处工业化、城镇加快期,国情决定部分农民必然就地城镇化;中国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一些具体的就地城镇化模式;不同模式有不同的特点、不同成本和适应性,必须科学合理选择;就地城镇化必然面临诸多问题,遵循规律应因地制宜、逐步推进;政府政策是城镇化重要内生变量,但必须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当地非农化或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就地城镇化的支撑。

二、积极探索贫困山区城镇房改工作新路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积极探索贫困山区城镇房改工作新路子(论文提纲范文)

(2)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武陵山片区扶贫需要区域中心城市支撑
        1.1.2 国家战略需要区域中心城市落实
        1.1.3 “两山”理论需要区域中心城市实践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武陵山片区
        1.3.2 中心城市
        1.3.3 城镇扩展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中心城市研究动态
        1.4.2 城镇扩展研究动态
        1.4.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
    2.1 武陵山片区基础概况
        2.1.1 区域条件
        2.1.2 自然条件
        2.1.3 经济社会条件
    2.2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城镇联系特征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综合质量测度
        2.2.4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2.2.5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2.3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
    2.4 本章小结
3 怀化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
    3.1 怀化的发展条件与基础概况
        3.1.1 区位条件
        3.1.2 自然条件
        3.1.3 历史文化
        3.1.4 经济社会条件
    3.2 怀化建市的城镇格局演变分析
        3.2.1 历史沿革
        3.2.2 中心城区城镇发展历程
    3.3 怀化各县市区的综合实力评价
        3.3.1 研究方法
        3.3.2 数据来源
        3.3.3 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分析
        3.3.4 结果分析
    3.4 怀化中心城区的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3.5 怀化中心城区与其它县市区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怀化城镇扩展因素与机制分析
    4.1 城镇扩展影响因素
        4.1.1 地理环境因素
        4.1.2 交通基础因素
        4.1.3 经济发展因素
        4.1.4 城市规划因素
        4.1.5 行政边界效应因素
        4.1.6 社会文化因素
    4.2 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分析
        4.2.1 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
        4.2.2 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
        4.2.3 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
    4.3 本章小结
5 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
    5.1 表征区域中心城市扩展的核心指标选取
        5.1.1 常住人口规模
        5.1.2 城镇用地规模
    5.2 基于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的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模拟分析
        5.2.1 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概况
        5.2.2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选取
        5.2.3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应用
    5.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怀化市城镇扩展模拟
        5.3.1 城镇扩展模拟所需数据
        5.3.2 Weight-CA模型构建
        5.3.3 Weight-CA模型模拟精度验证
        5.3.4 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
    6.1 限制性因素分析
        6.1.1 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
        6.1.2 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
        6.1.3 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
        6.1.4 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
        6.1.5 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
    6.2 发展战略和定位分析
        6.2.1 发展战略
        6.2.2 发展定位
    6.3 城镇空间格局优化
        6.3.1 一核:怀化核心增长极--鹤中洪芷城镇群
        6.3.2 两带:怀黔工业廊带和焦柳铁路经济带
        6.3.3 三圈:北部增长圈、南部增长圈、西部增长圈
        6.3.4 多节点
        6.3.5 城乡融合发展
    6.4 产业发展布局优化
        6.4.1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6.4.2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6.4.3 促进现代农业提升
        6.4.4 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
        6.4.5 园区产城融合促进城镇资源集聚
    6.5 交通通道功能优化
        6.5.1 优化提升铁路网
        6.5.2 优化提升公路网
        6.5.3 优化提升航空网络
        6.5.4 优化提升内河水运网
        6.5.5 高标准提升交通枢纽
        6.5.6 构建大数据综合交通信息系统
    6.6 生态立市机制创新
        6.6.1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6.6.2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6.6.3 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6.6.4 健全城乡环境治理制度
    6.7 本章小结
7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协同跨越发展策略
    7.1 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对接国家战略
        7.1.1 对接成渝城市群
        7.1.2 对接大西南
        7.1.3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7.2 怀化对武陵山片区辐射带动策略
        7.2.1 建立武陵山片区协作发展机制
        7.2.2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
        7.2.3 实现空间协同网格化发展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基本概念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区位理论与集聚经济
        2.1.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2.1.3 新经济地理空间集聚理论
        2.1.4 比较优势理论
    2.2 相关研究
        2.2.1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
        2.2.2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2.2.3 促进山区发展的对策研究
        2.2.4 研究述评
    2.3 本章小结
3 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
    3.1 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3.1.1 区域经济发展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1.2 区域发展战略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2 自然地形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3.2.1 山地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3.2.2 自然地形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3 交通运输与城镇化相互作用机制
        3.3.1 交通运输对城镇化的影响
        3.3.2 城镇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4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作用机制
        3.4.1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
        3.4.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演变
    3.5 本章小结
4 西南地区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发育特征分析
    4.1 经济基础综合测度
        4.1.1 经济发展历程
        4.1.2 工业化发展阶段
        4.1.3 竞争能力测度
        4.1.4 影响因素分析
    4.2 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
        4.2.1 人口城镇化
        4.2.2 经济城镇化
        4.2.3 整体城镇化
        4.2.4 城镇空间拓展
    4.3 城镇等级结构变化分析
        4.3.1 人口规模等级结构
        4.3.2 城市经济等级结构
        4.3.3 城市空间等级结构
        4.3.4 城市消费等级结构
        4.3.5 城市职能和类型多样化
    4.4 本章小结
5 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压力评价
    5.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及特征
        5.1.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
        5.1.2 资源环境本底特征
    5.2 资源环境要素供需状态评价
        5.2.1 土地资源
        5.2.2 淡水资源
        5.2.3 矿产与能源
        5.2.4 森林与草地资源
        5.2.5 资源开发压力评价
    5.3 资源环境开发对城镇化影响评价
        5.3.1 “地—地”关系评价
        5.3.2 “人—地”关系评价
        5.3.3 资源开发的负面效应
    5.4 本章小结
6 交通运输对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6.1 交通运输主要特征
        6.1.1 运输网络发展
        6.1.2 专业化程度
        6.1.3 运输距离
        6.1.4 运输成本
        6.1.5 运输能耗
    6.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的测度
        6.2.1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6.2.2 平稳性及协整检验
        6.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6.2.4 VAR模型的估计及脉冲分析
    6.3 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6.3.1 实证模型选择
        6.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6.3.3 实证过程及实证结果
        6.3.4 基于实证结果的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我国山地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7.1 山地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7.1.1 对区域发展差异与不平衡问题的再认识
        7.1.2 对效率与公平抉择问题的再认识
    7.2 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
        7.2.1 瑞士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7.2.2 贵州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7.3 山地城镇化发展思路与措施
        7.3.1 总体发展思路
        7.3.2 发展路径选择
        7.3.3 主要措施及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按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6)扶贫背景下湖北省武陵山地区贫困县县城空间发展特征及规划对策研究 ——以恩施州宣恩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推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1.1.2 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对扶贫工作的响应
        1.1.3 武陵山区城市空间建设具有地域代表性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范围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范围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2.1.2 贫困县
        2.1.3 县城空间
        2.1.4 城乡统筹
    2.2 相关研究及评述
        2.2.1 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评述
        2.2.2 关于城市空间发展的研究评述
        2.2.3 关于贫困地区城镇规划及发展研究
        2.2.4 研究评述
3 扶贫背景下湖北省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
    3.1 湖北省武陵山区区域概况
        3.1.1 区域基本情况
        3.1.2 区域城镇空间分布及其组群关系
    3.2 湖北省武陵山区扶贫历程
        3.2.1 1994 -2000 年区域扶贫开发阶段
        3.2.2 2000 -2010 年综合性扶贫开发阶段
        3.2.3 2011 年以来全面脱贫攻坚阶段
    3.3 湖北省武陵山区区域城镇化发展困境
        3.3.1 生态环境复杂、敏感且脆弱,地区发展受到禁锢
        3.3.2 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同质化,赶超发展能力不足
        3.3.3 以城带乡能力不足,地区贫困问题较为突出
    3.4 湖北省武陵山区区域城镇化发展特征
        3.4.1 人口变迁——政策作用下区域人口的回流及人口城镇化的加快
        3.4.2 区域交通——扶贫政策支撑下提升改善,带动区域城镇化
        3.4.3 产业经济——政策指引区域城镇产业特色化发展
        3.4.4 资源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突破环境限制,促进区域资源利用
4 扶贫背景下湖北省武陵山区县城空间发展及特征研究
    4.1 扶贫背景下贫困县县城空间分类及发展阶段
        4.1.1 贫困县县城空间分类
        4.1.2 扶贫背景下贫困县县城空间发展阶段
    4.2 湖北省武陵山区贫困县县城空间发展
        4.2.1 1994 -2000 年区域扶贫开发阶段
        4.2.2 2001 -2010 年综合性扶贫开发阶段
        4.2.3 2011 年以来全面脱贫攻坚阶段
    4.3 湖北省武陵山区贫困县县城空间的影响机制及发展特征
        4.3.1 贫困县县城空间发展的影响机制
        4.3.2 贫困县县城空间的发展特征
        4.3.3 贫困县县城空间形态特征
    4.4 贫困县县城空间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4.4.1 扶贫背景下县城空间发展缺乏普惠性,贫困人口覆盖不全
        4.4.2 自上而下的产业扶贫缺乏市场竞争力,且外部依赖性较强
        4.4.3 忽略贫困人口的社会服务需求,城乡服务设施布局缺乏均等性
        4.4.4 对贫困人口缺乏长远生计引导,后续发展动力不足
5 扶贫背景下恩施州宣恩县县城空间发展及规划对策研究
    5.1 宣恩县概况
        5.1.1 区位条件
        5.1.2 宣恩县资源条件
    5.2 扶贫政策对宣恩县县城空间发展的影响特征
        5.2.1 扶贫背景下城镇职能演变
        5.2.2 扶贫背景下县城人口变迁
        5.2.3 扶贫背景下重大基础设施发展
    5.3 扶贫政策影响下宣恩县县城空间发展
        5.3.1 县城用地发展
        5.3.2 县城空间形态发展
        5.3.3 专项扶贫直接作用的特殊空间发展
    5.4 宣恩县城空间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5.4.1 扶贫政策转变
        5.4.2 县城空间发展机遇
        5.4.3 县城空间发展问题
    5.5 宣恩县城空间发展的规划策略
        5.5.1 “全民普惠,城乡统筹”
        5.5.2 “诗意生活,浪漫宣恩”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1.1 扶贫背景下湖北省武陵山区城镇发展特征
        6.1.2 扶贫背景下湖北省武陵山区城镇发展特征及问题
        6.1.3 扶贫背景下贫困县县城空间发展转型及规划对策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恩施市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扶贫贡献分析 ——以红土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金融扶贫理论基础
    第一节 贫困相关理论
        一、贫困的界定
        二、贫困的分类
    第二节 金融扶贫理论基础
        一、金融扶贫的内涵及特征
        二、农业信贷补贴论
        三、农村金融系统论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第二章 红土乡和恩施农商行基本情况介绍
    第一节 红土乡社会及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节 恩施农商行红土支行概况及扶贫优势
    第三节 红土支行金融扶贫信贷资金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三章 恩施市红土乡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扶贫贡献分析
    第一节 样本情况描述
    第二节 红土支行金融扶贫对农户直接影响分析
        一、红土支行金融扶贫对农户收入影响分析
        二、红土支行金融扶贫对农户收入贡献分析
    第三节 红土支行金融扶贫对农户的间接影响分析
        一、金融扶贫资金投放对农户储蓄行为的影响
        二、金融扶贫资金投放对农户投资行为的影响
第四章 恩施市红土乡金融扶贫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及相关问题
        一、农户金融产品需求多样性与农商行产品单一的矛盾
        二、农户对农商行金融服务的要求
        三、农户对金融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有限
        四、农商行红土支行风险防控制度不健全
    第二节 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金融扶贫资助对象素质
        二、提高红土支行金融扶贫信贷的管理水平
        三、完善金融扶贫信贷产品
        四、构建红土支行金融扶贫的风险防范机制
        五、鼓励做好金融服务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恩施市红土乡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扶贫状况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南方脱贫攻坚的典型模式与经验启示——基于闽粤桂黔的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闽粤桂黔脱贫攻坚经验的意义及价值
    (一)自然条件相似性
    (二)人文相容性
二、南方脱贫攻坚的典型模式及特征
    (一)福建省脱贫攻坚的典型模式及特征
        1. 宁德模式
        2. 福建金融扶贫模式
    (二)广东省扶贫攻坚的典型模式与特征
        1. 农村产业扶贫
        2. 金融扶贫
        3. 旅游扶贫
        4. 科学技术扶贫
        5. 区域经济协作扶贫
        6. 全社会扶贫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攻坚的典型模式与特征
        1. 生态扶贫模式
        2. 第一书记扶贫模式
        3. 省际互助扶贫模式
    (四)贵州省扶贫攻坚的典型模式与特征
        1. 乡村旅游扶贫模式
        2. 大数据扶贫模式
三、闽粤桂黔四省脱贫攻坚典型模式对江西省的启示
    (一)扶贫工作中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
    (二)产业扶贫过程中发挥金融扶贫的作用
    (三)利用特色文化开发乡村旅游资源
    (四)探索省际和地区之间的对口帮扶模式
    (五)扶贫工作中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9)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关于政府治理能力的研究
        三、关于民族地区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的研究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理论阐释
    第一节 生态文明理论
        一、生态文明的定义和内涵
        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
        三、生态文明是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的核心义项
    第二节 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理论
        一、生态扶贫的内涵
        二、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的相关内容
        三、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的构成要素
        四、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提升是对生态文明的积极回应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建设的价值取向
        一、价值取向之一:人的全面发展
        二、价值取向之二:永续发展
第三章 国外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实践及其启示
    第一节 典型国家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的实践
        一、美国的实践
        二、欧盟的实践
        三、加纳的实践
        四、对提升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的启示
    第二节 国外实践在我国民族地区何以可能:相关问题分析
        一、连片特困地区在生态灾害面前的极度脆弱性
        二、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与精准扶贫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 民族地区生态贫困现状及其特点分析:以武陵山片区S县为例
    第一节 武陵山片区概况
        一、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概述
        二、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第二节 武陵山片区S县概况
        一、S县的选择理由
        二、田野点S县的生态贫困现状及其特点分析
第五章 武陵山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现状及其成因
    第一节 武陵山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
        一、对生态扶贫理解的偏差
        二、生态扶贫进程中的协同能力低
        三、生态扶贫进程中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
        四、生态扶贫进程中的瞄准能力欠失精准
        五、生态扶贫进程中的“能力失灵”
    第二节 武陵山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民族地区生态扶贫意识的缺位
        二、对民族地区生态扶贫的资源使用缺乏有效监督
        三、民族地区从事生态扶贫的公务人员综合能力不高
        四、对社会力量在民族地区参与生态扶贫的认知能力局限
        五、生态扶贫问责能力在民族地区的缺失
第六章 提升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强化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生态扶贫意识
        一、强化生态扶贫意识,提升生态扶贫的效果
        二、加强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生态扶贫能力考核
        三、夯实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对生态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推动能力
    第二节 坚持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主导,增进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扶贫的吸纳能力
        一、提高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进程中的透明度、公信力以及回应力
        二、培育民族地区社会公众参与意识,构建民族地区多元生态扶贫主体
        三、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生态扶贫的“内生能力”
    第三节 提升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的保障:健全生态扶贫的相关机制
        一、巩固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的人力资源建设机制
        二、增进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生态扶贫协调机制能力建设
        三、规范和完善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的瞄准机制
        四、构建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的问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思路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和特色
第二章 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就地城镇化相关理论简介
    第二节 就地城镇化相关概念及划分
    第三节 就地城镇化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 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必然性
    第一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逐年增加
    第二节 大中城市吸纳劳动力能力有限
    第三节 农民异地转移意愿逐渐减弱
    第四节 就地城镇化推进的作用和意义
第四章 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思路
    第二节 房地产商开发模式
    第三节 企业发展带动模式
    第四节 集中居住或项目统筹模式
    第五节 村集体筹资建设模式
    第六节 政府保障性住房模式
    第七节 偏远农区(中心村)建设模式
    第八节 慈善组织资助模式
第五章 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配套制度
    第一节 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制度
    第二节 健全农地股份合作制度
    第三节 建设“村改居”社区制度
    第四节 增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第五节 创新“互联网+农产品”流通制度
    第六节 统筹城乡户籍制度
第六章 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城镇化历程和特点
    第二节 国外城镇化模式的比较
    第三节 国外城镇化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第七章 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政府政策有效导向
    第二节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节 创新投融资渠道
    第四节 推动产业与城镇互动
    第五节 实施推进模式差异化
    第六节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第八章 基本结论和研究趋向
    第一节 基本结论
    第二节 研究趋向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四、积极探索贫困山区城镇房改工作新路子(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18)
  • [2]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D]. 邓紫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3]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D]. 丁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6)
  • [4]牢记嘱托 实干担当 奋力开创重庆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J]. 陈敏尔,唐良智. 当代党员, 2019(19)
  • [5]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N].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青海日报, 2019
  • [6]扶贫背景下湖北省武陵山地区贫困县县城空间发展特征及规划对策研究 ——以恩施州宣恩县为例[D]. 钟钰婷. 重庆大学, 2019(01)
  • [7]恩施市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扶贫贡献分析 ——以红土乡为例[D]. 阮璐. 湖北民族学院, 2017(01)
  • [8]南方脱贫攻坚的典型模式与经验启示——基于闽粤桂黔的经验总结[J]. 王峥,邹知言,郭蕾.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7(02)
  • [9]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研究[D]. 乔宇. 吉首大学, 2017(01)
  • [10]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研究[D]. 吴碧波. 中央财经大学, 2016(11)

标签:;  ;  ;  ;  ;  

积极探索贫困山区城镇住房改革新路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