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系统讨论反“和平演变”的书——看完《没有硝烟的战争》

一本系统讨论反“和平演变”的书——看完《没有硝烟的战争》

一、一本系统论述反“和平演变”的书——《无硝烟的战争》读后(论文文献综述)

万英[1](2020)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而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地位要求高校党委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而“意识形态漂浮在话语之中”,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要有话语体系作为支撑。构建话语体系的基本单位是话语,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要有效果,关键在于意识形态话语要有效,沿着“话语——话语体系——话语权”的路线是争夺话语权的一般规律。因而,话语有效是高校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构建话语体系有效的要素之一,也是其逻辑起点。基于话语对构建话语体系和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重要价值,本文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有效性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为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文章由七部分构成,即绪论、五个章节和结语。绪论部分阐述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概述国内外学术界对意识形态话语有效性的研究现状,并对之进行简要评析。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阐释核心概念、厘清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其他概念的关系,论述有效性的内涵及表现形式。第一章从文本出发,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与话语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话语理论。概述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理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在中国的渊源脉流。本章还对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理论进行批判性借鉴。从而为建构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阐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主要从它的本质属性、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和政治认同的影响、凝聚高校师生的功能,以及它对话语体系的建构作用,对话语权的维护作用等方面论述它的评价标准。第三章论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基本要素。本章论述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表达方法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环境的有效性。第四章论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包括高校教育者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问题,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新媒体话语消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大学生话语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影响,三重话语存在内在的张力。对于这些话语,重点是把其消极性概括出来,目的是为了规避、消解其危害性,而不是全盘否定这些话语,而是要排除其中的消极成分,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第五章论述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理路。面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诸多挑战,依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理论,提出从五个方面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主体能动性方面,切实发挥高校党委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体职责。发展动力方面,创新意识形态话语,确保话语的生命力,而创新是有原则的创新。硬实力方面,主张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以硬实力破解西方的话语迷障。软实力方面,建设具有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话语,以文化软实力夯实话语的凝聚力。话语机制方面,发挥意识形态话语转换的积极作用,消解其消极作用。而转换的目的是更好的发挥各种话语的优势,而不是以一种话语否定另一种话语。

于梦雪[2](2019)在《口述实录与自我塑造 ——S·A·阿列克谢耶维奇“乌托邦之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S·A·阿列克谢耶维奇是白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是“乌托邦之声”五部曲。虽然五部作品题材、内容各异,但它们都是作家对苏联百年“乌托邦”历史的忠实记录与思考。阿列克谢耶维奇认为,苏联官方宣传的胜利战争史把战争本身的历史掩藏了,所以苏联人对战争的认知是不完整的;苏联希望通过发展核科技建立强大帝国的“乌托邦”梦想,摧毁了苏联人的个体价值;人应该独立、清醒地生活在世界上,不能被外界思想、传统观念束缚和蒙蔽,但是人们却生活在“二手时间”的历史困境中。在论文中,笔者以新历史主义的“颠覆”、“自我塑造”等基本概念为理论支撑,并结合语言学、文体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探讨了阿列克谢耶维奇通过口述实录的写作方式对苏联不同历史阶段做出的思考和由此折射出的思想。最后,笔者重点分析了作者在思考苏联历史背后秉持的“以耳立世”原则、使命与起源。论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在绪论部分,笔者首先对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生平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对她的作品“乌托邦之声”的相关概念、特点,以及作品的内容、时代背景做了介绍;其次,笔者对新历史主义的缘起、发展,以及颠覆、自我塑造等主要概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最后,笔者分别对国内外阿列克谢耶维奇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做出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创新性及意义。在第一章中,笔者以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战争三部曲”为分析对象,从作品中战争亲历者的经验出发,论述了作者对苏联历史上重大战争的倾听和忠实记录。对于苏联人来说,苏联的战争史是官方宣传下的胜利、神圣的历史;可是在作者看来,战争却是充满苦难和死亡的,因此虽胜犹败。论文指出,作者通过记录战争亲历者口述的苦难、恐惧、死亡经验,呈现了战争的真实状态,瓦解了苏联人对战争的单一认知,引发了我们对过去历史的客观评判和反思。在第二章中,笔者以作者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来自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为分析对象,从因核灾引发的“帝国没落”出发,论述了阿列克谢耶维奇对苏联大力发展核科技,建立强大帝国的“乌托邦”梦想的反思。苏联人认为,苏联是无所不能的强大帝国。可是,切尔诺贝利核灾之后,苏联的核科技计划随之倾覆,人们承受着跨越时空的精神创伤。由此,阿列克谢耶维奇捕捉到了核灾背后潜藏的悲剧。通过“切尔诺贝利人”的口述,作者进一步引发了被苏联官方宣传的“帝国”意识遮蔽的人们对苏联,以及当下切尔诺贝利命运和个人价值的重新认识和思考。在第三章中,笔者重点以“乌托邦之声”的收尾之作《二手时间》为例,论述了在苏联“乌托邦”梦想幻灭之后,作者对俄罗斯面临的困境提出的解决之道,即主张对处于“二手时代”困境中的俄罗斯人进行生命意识的重塑。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看来,经过百年的沧桑巨变,当今的俄罗斯人依旧被某种过去的经验和观念所束缚。但是,作者从一部分主人公的声音中,敏锐地感知到了人们的坦诚和冲破多元文化、面向自身的渴求。在她看来,这种坦诚和渴求就是俄罗斯摆脱苏联历史的重负、走向未来的希望。在第四章中,笔者主要探讨了作者思考苏联历史背后秉持的“以耳立世”的创作原则、使命和起源。作者之所以能够在“乌托邦之声”中记录苏联历史亲历者口述的经历,为我们呈现苏联百年“乌托邦”历史的真实状态,是因为她始终坚持“以耳立世”的创作原则。她出生成长于苏联时代,所以,她“以耳立世”的创作原则和对苏联历史的思考都离不开俄罗斯文化,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影响。本章的分析更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作者的作品及其思想。在结语中,笔者再次对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乌托邦之声”中对苏联不同历史阶段的思考和由此折射出的思想进行了总结。笔者认为,作者对苏联历史边缘群体发出的真实声音的忠实记录,不仅颠覆了苏联官方对战争、核灾的宣传,更重要的是能够让苏联人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国家,反思自己国家的历史,从而促使生活于当下的前苏联人,以及俄罗斯人实现生命意识的独立,最终自由、积极平和地面对未来。这既是作者希望人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苏联历史、实现人们精神自由的思想光芒,也是她“乌托邦之声”五部曲的独特艺术魅力。所以,借助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相关概念研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及其作品的价值。

石仲泉[3](2018)在《胡绳是怎样成为学界大师的(续一)》文中研究表明(二)《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党史工作空前的独一无二的成就"1991年7月下旬,时任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的胡乔木,在罹患癌症的情况下,不顾劳累,竟然在不到五天的时间里看完了即将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以下简称《七十年》)书稿中最难把握的第七、八、九三章,约20万字,并且批注了许多意见。

李冬青[4](2017)在《美国民主输出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外输出民主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被上升到美国国家战略的高度。冷战结束,美国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取得了全面胜利,使得美国的对外民主输出和霸权的野心进一步膨胀。冷战后,中国成为美国民主输出的主要对象。对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输出其民主人权观念,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美国霸权,这是美国对华战略的最终目标。美国把对华民主输出的目标放在中国青年一代,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研究美国对华民主输出,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理论方面,研究美国对华民主输出,有利于破解应对美国对华民主输出的理论难题,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并掌握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在实践方面,则有利于当代中国大学生认清美国民主输出的真面目,有利于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应对美国民主输出,并确保中国能够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论组成。第一章是绪论。本章探讨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并对一些文中用到的基本概念,如民主、美国民主、民主输出等进行了界定。本章对目前国内外学界已有的关于本选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美国民主输出的理论与实践。《五月花号公约》签订,标志着美国民主思想的萌芽;独立战争胜利,使得美国民主思想进一步形成;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则意味着美国民主制度基本确立。美国对外民主输出有其独特的思想根源,如“天定命运”、“民主和平论”等,但是最根本的动机还是因为国家利益。美国对外输出民主的主要方式有示范式、强制式和渗透式。本章还梳理了美国自清教徒到达北美建立殖民地直至冷战后不同历史时期美国对外民主输出的情况。第三章回顾了美国自建国伊始到冷战后对中国的民主输出情况。美国对华民主输出,有着明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图。作者分析了美国对华民主输出的阶段以及民主输出的途径,指出美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华民主输出战略新变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互联网时代,美国政府利用在“颜色革命”和“阿拉伯之春”的“成功”经验,将民主输出的重点放在输出对象的青年一代,把以手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作为民主输出的重要工具。美国对华民主输出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危害。但是目前,美国民主输出遭遇困境,主要是因为美国民主自身问题重重,又遭遇输出对象国强烈抵制,并且民主输出效果不佳。第四章利用调查问卷了解中国大学生的民主观。美国一直注重对中国青年的争夺,因此,了解中国青年,特别是中国青年大学生的民主观,对于我们掌握美国民主输出的手段、效果及应对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对所在城市的七所大学4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了当代大学生民主观念的第一手资料。将问卷输入SPSS后,从两个角度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第一,学生对每道题目的回答人数及百分比,从中窥见中国大学生民主观的总体情况;第二,对中国大学生民主观调查问卷中用定序尺度测量的35个变量做因子分析,得到大学生民主观6个维度的结果,构成当代中国大学生民主观结构方程模型。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反映出目前大学生民主观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五章论述了应对美国对华民主输出的理念、原则和内容。首先,作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主要内容。其次,作者分析了应对美国民主输出的一些基本理念。在美国加大对华民主输出力度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重视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四个自信”,用历史教育青年。这样的历史,既包括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斗最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也包括美国对中国一直以来采取封锁、孤立政策,对华进行民主渗透,企图“分化”、“西化”中国的历史。再次,本章论述了我们在面对美国民主输出时应该采取的原则,如“理论联系实际”、“一元主导与包容多样”、“教育和自我教育”以及“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等。最后,本章还论述了应对民主教育的内容,包括“进行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教育”、“关于民主的基本理论教育”、“中国民主运行教育”以及“中美民主制度比较教育”等。第六章着重论述了“应对美国民主输出的方法、途径、载体”。应对美国民主输出的方法,既包括“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也包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方法,还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此外,本章还论述了应对美国民主输出的途径和载体,指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要秉持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加强对国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民主观教育,从而更加有效地应对美国对华民主输出。最后是结论。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美国民主输出策略遭遇严重挫折,美国民主自身也是弊病丛生,美国对华民主输出的图谋注定会失败。但是美国不会轻易改变其对华民主输出的一贯政策。中美两国应该抛弃冷战思维,互相尊重,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才能让中美关系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开辟中美关系新篇章。

王家兵[5](2015)在《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意义是从“史”的角度研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传统。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历史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大史学。由此可见,彰往而察来,加强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的诉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是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理论基础,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科学论述则是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指导思想。本文对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四大载体,即“管理载体、传媒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载体”分别进行了探究,一是厘清每一种载体的基本概念和科学内涵;二是分析中央苏区确定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现实依据和客观要求;三是在文献资料中对载体的典型运用进行了爬梳剔抉,挖掘归档;四是归纳分析每一种载体的突出特点。研究的目的是全面总结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历史经验和深刻教训,为当代提供“历史的启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构建和运用上要统筹规划,实现“内外联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高主体意识和增强主体素质,坚持方向性、层次性、有效性等原则,从“内部要素”方面着手有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另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上,把握方向,思想重视,提供技术、资金等“外围层面”的坚强有力保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构建的方向性和科学化。总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观为指导,以“中央苏区”为时空,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为切入点,以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传媒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载体”为经线,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观中国化为纬线,对镶嵌其间或隐或显的史实进行了梳理挖掘,在经纬交织中系统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与实施,合理评判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成效与地位,科学总结其基本经验和深刻教训,从“历史果肉”中汲取最好的营养,赋予“历史果核”新的价值,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提供历史的启示。本论题研究既有助于推动中共党史学科的研究,又有利于丰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也是推动“四个全面建设”的丰厚精神财富。

王秀良[6](2015)在《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导者、重要组织者以及党和国家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和主要实施者,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党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推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培养、提高和转变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重大社会问题和重大政治问题。新时期,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及其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新形势下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对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角度出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对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研究。首先,阐述了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基本特征和重要作用,为全文研究提供了概念基础和逻辑起点。其次,分析了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渊源和党对教育理论的发展,考察了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历程,为下文研究提供了理论铺垫与实践基础。再次,结合社会调查和个案剖析,对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积极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系统思维,从市场经济、思想文化、党内腐败、政治体制、官德考评、教育本身等六个方面,多角度探寻了制约和影响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呼应新形势下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五大基本价值目标,明确了今后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努力的方向。接下来,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基本理论教育、时代性教育以及作风、精神和心理教育等三个层面十八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最后,作为全文的落脚点,从加强教育的基本原则、加强教育的基本思路、系统构建教育的长效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增强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在加强教育的基本原则方面,提出教育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五项基本要求;在加强教育的基本思路方面,提出要从强化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方法、优化教育环境、增强自律意识等五个方面进行改革完善、创新发展;在系统构建教育的长效机制方面,提出要在坚持党的政治领导下健全教育管理制度机制、健全与教育相配套的监督保障机制、健全干部思想政治状况的考核制度机制、建设高素质现代化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大战略工程,又是一项蕴含理论与实践创新要求的系统工程。论文试图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和创新:一是在梳理了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发展轨迹的基础之上,富有创新性地提出并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新观点。二是在回顾了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历程的基础之上,对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教育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等九条启示,这对新时期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三是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新要求,提出必须把握新形势下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前进方向,明确定位新时期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五大基本价值目标,即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增强党的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四是理论联系实际,提出新时期增强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不仅要从教育的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入手,而且还要从与教育相配套的制度、监督、考核等方面切入,在制度机制的整体配套及刚性约束上下功夫,系统构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科学管用的长效运行机制。

李忠伟[7](2014)在《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冷战后,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力量的推动下,各国面临的安全环境和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而显着的变化。非传统安全的凸显及综合安全观共识的逐渐达成并没有否定和改变不同国家间利益矛盾这一传统安全总根源的性质,只不过其内涵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复杂。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新媒体日益发展过程中,国家舆论由于贯穿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国家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对国家的影响更为复杂,作用也更为深远。国家间的利益矛盾由此更多的以舆论斗争方式体现出来,西方国家更是以其强大的传播实力大肆推行舆论扩张和舆论霸权,不遗余力地在国际社会上散布歪曲中国的言论,这对中国国家的话语权构成了直接威胁。各国特别是中国在越来越多地重视经济安全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因国家间利益矛盾而产生的空前的国家舆论安全,并将其视为一个现实和重大的国家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进一步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些论述既是与时俱进的科学论断,也是对国家舆论安全的风险预警。在这种背景下,将国家舆论安全纳入国家整体安全战略筹划之中并对其深入研究,无疑对发展中的中国而言,是一项亟需解决的紧迫任务。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和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以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研究为主题,从多个维度展开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国家舆论安全基本理论。本章在借鉴中外学者已有成果基础上,从“舆论”的特征、形成、舆论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国家舆论对其它舆论具有统摄、引领价值。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国家舆论安全概念进行了全面阐释,探讨了国家舆论安全的内在结构和特点。提出了国家舆论安全的出发点及其落脚点,就是要使国家舆论在维护国家利益、提升国家形象等方面的基本功能不受威胁和损害。同时本文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舆论安全指导思想,其以党性原则为指引、以事实说话为科学思路、以人本理念为工作导向、以舆论导向为核心等观点为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国家舆论安全的战略地位。本章分析了国家舆论安全的凸显,提出了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国家舆论安全凸显的主要根源。并着重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所产生的影响阐述了国家舆论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国家舆论作为文化传播载体之一,’真有同文化一样的柔性力量,它的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可以消除任何形式的刚性抗力,对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国和平崛起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面临的形势。本章首先从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现实境况入手,提出了国际上“妖魔化”中国的涉华舆论以及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对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构成了现实威胁、。其次,从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和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三方面分析了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所面临的冲击和挑战。指出了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西方政治思潮入侵、西方意识形态强烈扩张、国内外舆论融合对我国国家舆论传播与引导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而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不仅增加了国家舆论危机控制难度、放大了国家舆论危机程度,而且也模糊了国家舆论危机边界。社会转型使得国家舆论整合能力、自我更新能力、认同感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回顾及审视。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以及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建立,为中国维护国家舆论安全奠定了基调,并成为了构建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重要主题。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共领导人都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实践,尽管其中经历了许多曲折过程,但总体来讲,确保了国家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当然,其中也还存在着决策“思想库”管理模式滞后、宣传管理体制高度集权、国家舆论危机管理机制不足、国家舆论引导思维范式难脱其窠臼等问题。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镜鉴及启示。本章选取苏联及美国的国家舆论安全战略为案例,系统分析了苏联演变的国家舆论因素。同时,从目标和手段等方面深入审视了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全球舆论战略。指出了美国全球舆论战略的实质就是要维护其头号强国和世界霸权的地位。最后,通过对苏联解体及美国的全球舆论战略的深刻认识,提出了要维护国家舆论安全,必须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牢固人民群众基础以及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构建。本章基于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从国家安全高度及多角度视野,针对当前国家舆论安全决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综合性国家舆论安全决策管理系统,是确保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机制。同时,提出要提高国家舆论传播和引导能力,还必须增强国家舆论自我影响力、探索国家舆论传播技巧、拓宽国家舆论传播渠道。并且提出了加强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四个认同”教育及国家舆论安全意识教育三方面的具体路径,提高公民素养以自觉抵御不良思潮的侵害。最后针对中国作为一个国家舆论安全因国际传播不平衡而面临严峻挑战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应在建立传播领域的非政府组织、建立区域性传媒联合体及加强互联网建设三方面寻找出路。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第一,将“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研究”作为研究课题,该课题具有定的前沿性和创新。目前随着国家舆论安全重要性的凸显,对国家舆论安全问题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但这些成果较为零散,从全面深入探讨的尚还没有人做过尝试。因而,本文在选题上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创新。第二,本文根据目前“舆论安全”及其它领域安全的定义,对“国家舆论安全”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和解说。该定义使“国家舆论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明确的指向性。第三,深入挖掘并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维护国家舆论安全的指导思想。即要以党性原则为指引、以事实说话为科学思路、以人本理念为工作导向、以舆论导向为核心等观点。这不仅为维护国家舆论安全找到了指导方针,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第四,对建国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在国家舆论安全战略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挖掘出了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所取得的主要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为全文进行系统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因而本文不仅体现了立足于从发展的、逻辑的和现实的维度展开系统研究,而且也侧重历史考察,又着重理论分析。第五,通过对苏联及美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对比审视,重点凝练出了当代中国应该如何鉴诫苏联及美国的国家舆论安全战略,提出了当代中国在维护国家舆论安全方面应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牢固人民群众基础以及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第六,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本文将国家舆论安全工作作为一种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转换、价值导引和理论武装层面的工作。提出在经济全球化、中国社会转型、新媒体日益发展的环境下,要加强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四个认同”教育及国家舆论安全意识教育以不断巩固社会的心理认同和思想基础,构筑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的思想防线。

季萍萍[8](2014)在《《理论热点面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和平演变”,矛盾集中凸显,各种思想碰撞,执政党自身问题以及新兴传媒的误导等错综复杂的形势,人们不免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产生困惑乃至动摇,加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任务,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再度强调成为必然,《理论热点面对面》应运而生。体现人们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前提,《理论热点面对面》阐述贴近人们根本利益的热点内容:房价问题,看病问题,教育问题,收入问题,腐败问题,生态问题,就业问题。理论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条件,《理论热点面对面》运用平实直白的群众语言,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手法;利用典型事例,数据统计,心理分析,前后对比等方法使理论通俗易懂。理论普及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理论热点面对面》多渠道发行大量出版,媒体宣传解读,专门辅导培训,下基层进课堂等方式推广普及。创新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永恒话题,《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丛书由理论说教变为用事实说话,从多话题变为有重点讨论,增加便民细节助读,由单纯文字变为图文并茂,由黑白页变为彩页,由平铺直叙变为设问方式,每个变化都推动了大众化。《理论热点面对面》受到基层干部群众、高校师生的普遍欢迎,知名度比较大。不过,它还存在值得改进的地方:吸引更多知名学者参与;完善专题视频的制作;提高理论宣传队伍的素质;发挥其在高校中的教育作用;增强内容的启迪性。总结《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丛书取得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朱继东[9](2013)在《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文中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多年来,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中国成为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二的大国。但是,新时期的党情、国情、世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尤其是在新时期面临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三大考验,不仅“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等错误思潮在中国大行其道,历史虚无主义等在国内曾销声匿迹的有害言论也借机沉渣泛起,再加上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凸显,使我们面对的挑战、考验和冲击前所未有,而意识形态是首当其冲。这一切都对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笔者在已经完成的对2000多名领导干部的专题调研中也发现,不少领导干部存在片面强调经济建设、轻视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问题。出于意识形态理论发展与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双重需要,本文立足于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基础,采用历史和逻辑发展的双重脉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产生、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和整理,阐述了意识形态能力的萌芽、发展,力图真实展示意识形态能力的丰富内涵以及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本文对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意识形态能力概念、发展脉络、基本内涵、现实考验、建设路径等进行了一些理论结合实际的有益探索,第一次尝试阐发了意识形态能力的概念,并提出一些创新性观点。本文认为意识形态能力就是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和破解现实难题等建立强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政治自信和价值自信,通过建立、巩固和弘扬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感召、激励、引领作用,团结、动员、指引国民齐心协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制度,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或者对立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而奋斗的能力。在阐明意识形态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加强意识形态能力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概念从列宁时期萌芽到毛泽东时代发展,再到新时期成为时代的呼唤和广大领导干部的期待,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在面临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三大考验的同时,也有着苏共亡党、卡扎菲、查韦斯等国内外的不少经验、教训可以借鉴,并面临着不少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可以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能力;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引导社会思潮的能力等十个方面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迎来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的春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和人类发展进程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具体运用和丰富发展,是执政能力的核心,是破解当前很多难题的关键所在。只有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真正得到重视,“中国梦”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董海涛[10](2012)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对外传播因国家的形成而逐步产生,因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衍进,对每个主权国家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战略意义。概而言之,这种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努力提升本国的国际形象和打压竞争对手的国际形象,以及关键时刻的利益诉求表达和危机时刻的国际公关等。“全球化”这一术语则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次政治大讨论,由美国着名政治家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在《两代人之间的美国》一书中首次提出。虽然学界对其定义和内涵莫衷一是,但毋庸置疑的是,“全球化”已然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对外传播所面临的共同语境。在全球化语境下,对外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而且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外传播能力对于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建构所作出的贡献将远远超出经济等硬实力。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传播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往往关系国家的存亡发展。在很多情况下,对外传播中的传受双方都是主权国家,因此传播过程中“度”的把握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中国而言,经济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二,而媒体实力却严重滞后,在对外传播中我们更应当做到平衡有术,外圆而内方。本文首先指出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国际对外传播体系中的相对边缘位置,而西方发达国家则占据了中心位置。他们按照自己的利益需要控制国际新闻的流量和流向,建立了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全球对外传播秩序。与此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全球化对多元语境形成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辩证地提出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既会在短期内加剧不同国家对外传播的失衡,也将最终促成国际社会的对外传播趋向平衡的观点。接着,本文简要梳理了我国对外传播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列举了对外传播失衡的具体表现,分析了造成我国对外传播落后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语言、传播手段等方面的原因,并指出因为对外传播失衡而导致的国家形象摇摆、对外交往中的尴尬、信息控制能力下降、文化误读和文化焦虑等严重后果。有鉴如此,当代中国的对外传播除了要尊重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等基本原则外,还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前提,巧妙避开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合理运用西方话语设置议题,积极引导国际舆论,取得更多国际话语权,建构我们的良好国家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随后,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等层面对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原则和平衡策略进行了深讨。宏观层面的平衡原则包括统与分的平衡、质与量的平衡、刚与柔的平衡、远与近的平衡。而微观层面的平衡策略则包括对外传播中不同意识形态的平衡、政治色彩和社会情感的平衡、不同文化的平衡、不同地域的平衡、不同地缘国家的平衡,不同声音的平衡(赞成和反对的声音、民间和官方的声音、明星和民众的声音、中国和国际的声音)、不同媒介选择的平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国媒体和外国媒体)等具体平衡手法。本文结语部分探讨了平衡传播的发展趋势,希望在相关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同时,努力打破理论和实践、专业和通识教育之间的现有藩篱,让传播学者的研究与社会现实需求紧密结合,让更多的传播学者能为国家的高层决策服务。同时不断反思我国现行对外传播体制,注重学术研究的传承和青年学者的培养,努力做强自己的对外传播媒体,在国际事务中发出自己的强音,取得更为平衡的话语权,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国策提供充分的思想保障和理论支撑。

二、一本系统论述反“和平演变”的书——《无硝烟的战争》读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本系统论述反“和平演变”的书——《无硝烟的战争》读后(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四、核心概念阐释
        (一)意识形态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五、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其他概念关系的厘清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六、有效性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一)有效性的内涵
        (二)有效性的表现形式
第一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资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理论
        (一)语言是物质、意识和实践的统一体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与话语逻辑关系的阐述
        (三)实践性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的基本属性
        (四)阶级性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的根本属性
    二、列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随着工作任务转换而转换
        (三)采用多样化话语方式“灌输”社会主义思想
    三、毛泽东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坚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时代化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
    四、邓小平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平实的话语
        (二)以简洁的句式展现意识形态的核心思想
        (三)对待意识形态斗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五、江泽民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多方面展开
    六、胡锦涛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民和引领社会思潮
        (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
        (四)构建和谐社会
    七、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讲好中国故事
        (二)善于运用经典话语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
        (四)运用大众话语
        (五)构建有效话语和话语体系
    八、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理论的批判性借鉴
        (一)拉克劳、墨菲的话语领导权理论
        (二)福柯的话语即权力观点
        (三)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四)布尔迪厄的话语象征性权力观
第二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本质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主体与客体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本质是价值观的有效性
    二、培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符合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标准
        (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三、促进高校师生的政治认同
        (一)促进高校师生政治认同是话语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二)促进高校师生政治认同的话语的具体标准
    四、凝聚高校广大师生
        (一)凝聚高校广大师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重要功能
        (二)凝聚高校广大师生的话语需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五、有效建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一)话语体系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二)有效建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是话语有效性的内在要求
    六、有效维护和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一)话语权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二)维护、巩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是话语有效性的最终目标
第三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要素
    一、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的有效性
        (一)高校党委作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和责任主体的有效性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四支主体队伍的有效性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
        (一)大学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要对象
        (二)高校教职工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重要对象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的有效性
        (一)话语内容有效性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立足点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有效性的要点
    四、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表达方法的有效性
        (一)话语表达方法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关键
        (二)话语表达方法的三个适应
    五、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环境的有效性
        (一)环境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辩证关系
        (二)环境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相互适应性
第四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教育者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问题
        (一)话语内容问题
        (二)话语方式问题
        (三)问题产生的消极影响
    二、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
        (一)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表现
        (二)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因素
        (三)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影响
    三、互联网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
        (一)西方为何及如何占据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霸权
        (二)西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如何挑战中国意识形态
        (三)西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挑战
    四、新媒体话语消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
        (一)去中心化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边沿化
        (二)碎片化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系统化
        (三)浅层化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深刻化
        (四)开放性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集中化
    五、大学生话语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
        (一)多样化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威性
        (二)“三化”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严肃性
    六、高校意识形态三重工作话语的割裂
        (一)意识形态三重工作话语的内在张力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内容割裂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态度割裂
第五章 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理路
    一、高校党委切实履行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体职能
        (一)高校党委切实履行建设话语的主体职能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切实担负起责任
    二、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原由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着力点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资源
        (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原则
    三、发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转换的积极作用
        (一)文本话语向教学话语转换
        (二)政治性话语向生活性话语转换
        (三)学术话语、权力话语向大众话语转换
        (四)话语转换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把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优势
        (一)我国具备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话语优势的坚实基础
        (二)高校的话语地位与我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还不相称
        (三)如何把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优势
    五、建设具有文化自信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一)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深层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二)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持久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三)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广泛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四)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稳定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口述实录与自我塑造 ——S·A·阿列克谢耶维奇“乌托邦之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S·A·阿列克谢耶维奇与“乌托邦之声
        (一)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生平概述
        (二)“乌托邦之声”及其时代背景
    二、新历史主义与“乌托邦之声”
        (一)新历史主义理论溯源
        (二)新历史主义视阈下的“乌托邦之声”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一章 深入经验:对苏联重大战争的记录
    一、女性苦难经验的显露
        (一)饱受苦难的身体与心灵
        (二)战争观念的时代新解
    二、儿童恐惧经验的回溯
        (一)儿时的恐惧记忆
        (二)幻灭童年与战争罪恶
    三、娃娃兵死亡经验的呈现
        (一)制造杀戮与见证死亡
        (二)战后忏悔与胜利意识
第二章 审视科技:对“帝国没落”的反思
    一、切尔诺贝利的阐释
        (一)核科技计划的失败
        (二)宇宙的灾难
    二、“切尔诺贝利人”价值体系的崩塌
        (一)帝国信仰与个体利益
        (二)精神创伤与帝国悲剧
    三、科技浩劫与人类忧患
        (一)生存信仰的丧失
        (二)对科技的反思
第三章 突破困境:对生命意识的重塑
    一、“二手时间”的特征与隐喻
        (一)文化观念的“二手”性
        (二)生命的浪费
    二、“乌托邦”幻灭后的个体困境
        (一)自杀:心理世界的失序
        (二)消费:物质享乐后的空虚
    三、重塑生命意识与自由
        (一)生命意识的发现
        (二)个体自由的追寻
第四章 “以耳立世”的使命与起源
    一、“以耳立世”与“乌托邦之声”
        (一)何为“以耳立世”?
        (二)“乌托邦之声”的口述特征
    二、“以耳立世”的使命
        (一)对真实的追寻
        (二)补充历史与预见未来
    三、“以耳立世”的起源
        (一)对复调叙事的继承与创新
        (二)对纪实文体的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胡绳是怎样成为学界大师的(续一)(论文提纲范文)

(二)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党史工作空前的独一无二的成就”
    1.《七十年》的编写是怎样提出和进行的
    2.胡绳对改稿提出的若干重要思想观点
    3.《七十年》的历史反响

(4)美国民主输出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中国成为美国民主输出的主要对象
        1.1.2 美国非常重视对华观念和制度输出
        1.1.3 部分大学生民主观念存在偏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民主的定义
        1.3.2 美国民主制度
        1.3.3 民主输出
        1.3.4 美国对华民主输出
    1.4 当前国内外研究状况及不足之处
        1.4.1 当前国内外研究状况
        1.4.2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1.5 论文结构及主要研究方法
        1.5.1 论文结构
        1.5.2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6.1 论文主要创新点
        1.6.2 论文不足之处
第二章 美国民主输出的理论与实践
    2.1 美国民主的产生
        2.1.1 五月花号公约:民主思想萌芽
        2.1.2 独立宣言:民主思想形成
        2.1.3 美国联邦宪法:民主制度基本确立
    2.2 美国民主输出的思想物质根源
        2.2.1 天定命运
        2.2.2 民主和平论
        2.2.3 美国民主输出的现实利益考虑
    2.3 美国民主输出的方式
        2.3.1 民主输出方式概述
        2.3.2 示范性模式
        2.3.3 强制性模式
        2.3.4 渗透性模式
    2.4 美国民主输出实践
        2.4.1 建国伊始:孤立主义
        2.4.2 海外扩张,输出美式民主
        2.4.3 冷战时期的民主输出
        2.4.4 冷战后美国民主输出
第三章 美国对华民主输出目的、历程、做法及影响
    3.1 美国对中国民主输出目的
        3.1.1 美国对中国民主输出的政治意图
        3.1.2 美国对中国民主输出的经济意图
        3.1.3 美国对中国民主输出的文化意图
    3.2 美国对华民主输出阶段
        3.2.1 1736-1949:从贸易、宗教政治和文化下手
        3.2.2 1949-1978:从军事对抗、和平演变、人权关注发力
        3.2.3 1979——至今:以温和冷战、遏制中国为升级版
    3.3 美国对华民主输出途径
        3.3.1 文化外交
        3.3.2 宗教活动
        3.3.3 秘密颠覆活动
        3.3.4 通过非政府组织输出民主
        3.3.5 经济和技术援助
    3.4 新时期美国对中国的民主输出的变化
        3.4.1 扩大 “民主同盟”,围堵中国
        3.4.2 注重国际合作,加强民主输出
        3.4.3 实施新军事战略,强化军事威胁
        3.4.4 利用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3.5 美国输出民主对中国的巨大危害
        3.5.1 遏制中国,打乱中国和平崛起进程
        3.5.2 孤立中国,消耗中国外交和战略资源
        3.5.3 制造混乱,延缓中国发展速度
    3.6 美国民主输出遭遇困境
        3.6.1 美式民主自身问题重重
        3.6.2 民主输出遭遇对象国抵制
        3.6.3 民主输出采用双重标准
        3.6.4 民主输出难达预期目的
第四章 美国民主输出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
    4.1 美国对中国青年的重点争夺
        4.1.1 庚款兴学:造就青年领袖
        4.1.2 和平演变:寄希望于青年一代
        4.1.3 互联网时代:加大对青年的渗透
    4.2 “大学生民主观”问卷调查: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
        4.2.1 研究目的
        4.2.2 研究设计
    4.3 “大学生民主观”问卷调查频率及比例分析
        4.3.1 认同民主政治重要性
        4.3.2 民主观念基本正确
        4.3.3 对中国民主比较认同
        4.3.4 对美国民主制度的理解
        4.3.5 反对美国民主输出
        4.3.6 如何应对美国民主输出
    4.4 中国大学生民主观结构方程具体分析
        4.4.1 中国大学生民主观的维度
        4.4.2 中国大学生民主观6个维度间的相互关系
    4.5 中国在应对美国民主输出方面存在的问题
        4.5.1 青年大学生民主观存在偏差
        4.5.2 青年大学生民主观受到美国民主输出影响
        4.5.3 网络宣传成为大学生民主观形成的重要渠道
        4.5.4 高校在大学生民主观教育方面还存在不足
第五章 高校有效应对美国对华民主输出的理念、原则、内容
    5.1 应对民主输出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为指导
        5.1.1 民主政治是一切国家形式的最终归宿
        5.1.2 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5.1.3 民主具有阶级性
        5.1.4 民主归根结底服务于经济基础
        5.1.5 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
    5.2 高校应对美国民主输出的理念
        5.2.1 重视意识形态安全
        5.2.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四个自信”
        5.2.3 用历史教育青年
        5.2.4 正确认识美国民主制度
    5.3 高校应对民主输出的原则
        5.3.1 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
        5.3.2 一元主导与包容多样原则
        5.3.3 教育与自我教育原则
        5.3.4 科学性与思想性原则
    5.4 高校应对民主输出的内容
        5.4.1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教育
        5.4.2 关于民主的基本理论教育
        5.4.3 中国民主运行教育
        5.4.4 中美民主制度比较教育
第六章 高校强化应对美国对华民主输出的方法、途径、载体
    6.1 高校应对美国民主输出的方法
        6.1.1 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6.1.2 社会实践方法
        6.1.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6.2 高校应对美国民主输出的途径
        6.2.1 在国际交往中警惕宗教的隐性传播
        6.2.2 在文化交流中秉持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6.2.3 加强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和引导
    6.3 高校应对美国民主输出的载体
        6.3.1 让网络成为大学生民主观形成的重要载体
        6.3.2 让中国的民主实践成为形成大学生民主认识的重要渠道
        6.3.3 在未来的国际交往中践行自己的民主观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 中国大学生民主观调查问卷

(5)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主要概念的厘定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五、研究方法
    六、选题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溯源
    第一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二、西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第二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深刻论述了报刊宣传的重要性
        二、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传单、小册子、书信“更引人入胜”
        三、马克思恩格斯注重“一次演说胜过十篇文章和一百次访问”
        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艺是有实践的政治力量”
    第三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实践溯源
        一、中共建党初期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党报思想发轫
        二、大革命时期与国民党实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合作
        三、红军初创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初创
第二章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以管理为载体的依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具体类型
    第二节 中央苏区确定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客观依据
        一、党内“农业工人”增多,非无产阶级思想泛滥
        二、乡村革命领导者多是富农知识分子,亟待加强思想指导
        三、党组织松散、缺乏集体领导是“党表现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第三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典型运用
        一、召开会议,加强对党和红军的组织和思想管理
        二、制定条例和章程,使“党和红军政治工作制度化”
        三、创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切实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四、重视生活管理,形成了新型的“苏维埃区域的好现象”
    第四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突出特点
        一、具有制度化的特征
        二、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权威性
        三、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第三章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以传媒为载体的依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的具体类型
    第二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的确定和发展的缘由
        一、大众传媒是是意识形态博弈的场域
        二、重视和运用传媒载体是无产阶级的优良传统
        三、中央苏区在思想宣传上高度重视运用传媒载体
    第三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的典型运用
        一、标语、布告、传单是最普遍的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
        二、报刊图书是最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
        三、红色中华新闻台是最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
    第四节 中央苏区思想教育传媒载体的突出特点
        一、重视党员发行党报,给党报写文章,强调“全党办报”
        二、青少年儿童新闻报刊图书独树一帜,蓬勃发展
        三、图书报刊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的风格
第四章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为载体的依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具体类型
    第二节 中央苏区确定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客观依据
        一、苏区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二、苏区文化教育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三、苏区文化解除精神桎梏,是“整个革命机器的组成部分”
    第三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典型运用
        一、中央苏区教育积极“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
        二、“文艺育德”
        三、体育运动可以“锻炼工农阶级铁的筋骨,战胜一切敌人”
        四、图书馆是“为着给革命的工作者需要和给予提高文化水平”
        五、革命博物馆是“宣传苏维埃共和国的重要窗口”
    第四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突出特点
        一、坚持方向性和生动性相统一
        二、坚持多样性和重点性相统一
        三、坚持普及性和渗透性相统一
第五章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以活动为载体的依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具体类型
    第二节 中央苏区确定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客观依据
        一、要“争取广大群众”,宣传教育必须延伸到群众的活动领域
        二、民众“越多通过亲身检验,理论就越会深入心坎”
        三、“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第三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典型运用
        一、直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活动
        二、结合经济建设、具体工作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三、党团、妇联、工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第四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突出特点
        一、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二、具有突出的实践性
        三、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四、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第六章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经验教训及其当代启示
    第一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历史经验
        一、旗帜鲜明表达无产阶级立场,彰显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旗帜
        二、紧紧把握革命形势,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宣传
        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四、立足客观实际,“有的放矢”选择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第二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深刻教训
        一、管理载体带有“左”倾错误思想痕迹
        二、传媒载体宣传上出现“空洞和过激”的现象
        三、文化载体上强调“共产主义教育体系的方针”
        四、活动载体被简单看作是“最猛烈最有力量的为好”
    第三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当代启示
        一、应对挑战,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二、准确定位,树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服务意识
        三、立体建构,发挥各载体的功能优势
        四、保障有力,提供组织、技术、资金等外围层面的坚强要素
        五、有效管理,推进“载体优化”和“载体外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6)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逻辑思路和基本框架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特征与作用
    第一节 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一、党的干部的界定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三、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第二节 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阶级性
        二、主体性
        三、时代性
        四、实践性
        五、长期性
    第三节 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巩固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的保证
        二、保持先进性纯洁性进而巩固执政地位的基础
        三、确保路线方针政策持续发挥效力的前提
        四、改进作风引领社会风气健康文明发展的条件
        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强有力的保障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第一节 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二、列宁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第二节 党对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
        一、毛泽东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二、邓小平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三、江泽民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四、胡锦涛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五、习近平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第三节 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是一脉相承的
        二、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是一脉相承的
        三、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求是一脉相承的
        四、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原则是一脉相承的
        五、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是一脉相承的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历程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一、建国初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二、过渡时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三、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时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四、“文革”时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二、改革开放全面推进时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三、新世纪新阶段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节 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一、坚持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地位不动摇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
        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和宗旨
        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五、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
        六、坚持发挥制度的保证作用
        七、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八、坚持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九、重视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积极成效
        一、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已成共识
        二、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日臻完善
        三、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得到有力建设
        四、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创新发展
        五、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稳步提升
    第二节 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的充分性和可持续性尚难得到保证
        二、县处级干部教育环节相对薄弱
        三、“官德”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四、教育工作尚不能即时满足时代要求
        五、部分干部思想政治状况不容乐观
    第三节 制约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
        三、党内腐败的危害
        四、政治体制不够完善
        五、官德教育及考德不够到位
        六、思想政治教育不够扎实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及价值目标
    第一节 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一、新时期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二、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对干部思想的主要影响
        三、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对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第二节 国内环境的新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一、新时期国内环境的新变化
        二、国内环境的新变化对干部思想的主要影响
        三、国内环境的新变化对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第三节 党自身的新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一、新时期党自身的新变化
        二、党自身的新变化对干部队伍的主要影响
        三、党自身的新变化对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第四节 新时期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
        一、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二、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三、增强公仆意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
        四、增强党的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五、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
第六章 新时期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加强基本理论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
        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宗旨教育
        四、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
        五、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第二节 加强时代性教育
        一、党情党史、国情国史教育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
        三、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市场经济基本素养教育
        四、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民主意识教育
        五、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建设教育
    第三节 加强作风、精神和心理教育
        一、“三大作风”教育
        二、“两个务必”教育
        三、新时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
        四、“官德”的教育
        五、求真务实与改革创新精神教育
        六、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教育
第七章 新时期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节 新时期加强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三、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新时期加强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
        一、强化教育理念,把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二、完善教育模式,加大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
        三、创新教育方法,激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
        四、优化教育环境,营造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
        五、增强自律意识,开展干部思想政治的自我教育
    第三节 新时期系统构建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健全教育管理制度机制
        二、建立健全与教育相配套的监督约束保障机制
        三、建立健全干部思想政治状况的考评制度机制
        四、建设高素质、现代化的教育工作者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0. 导论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舆论研究现状及述评
        0.2.2 安全研究现状及述评
    0.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0.4 研究方法
    0.5 研究的主要创新及不足
        0.5.1 研究的主要创新
        0.5.2 研究的不足
1. 国家舆论安全基本理论
    1.1 舆论及其形成
        1.1.1 舆论的概念和特征
        1.1.2 舆论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1.1.3 舆论的形成
    1.2 国家舆论安全
        1.2.1 国家舆论安全的含义
        1.2.2 国家舆论安全与国家利益
        1.2.3 国家舆论安全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3 马克思主义维护国家舆论安全的指导思想
        1.3.1 以党性原则为指引的国家舆论安全指导思想
        1.3.2 以事实说话为科学思路的国家舆论安全指导思想
        1.3.3 以人本理念为工作导向的国家舆论安全指导思想
        1.3.4 以正确舆论导向为核心的国家舆论安全指导思想
2. 国家舆论安全的战略地位
    2.1 国家舆论安全问题的凸显
        2.1.1 全球化催生了国家舆论安全形态
        2.1.2 信息化发展倍增了国家舆论安全的力量
    2.2 国家舆论安全是国家安全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2.2.1 国家舆论安全对政治安全的影响
        2.2.2 国家舆论安全对经济安全的影响
        2.2.3 国家舆论安全对文化安全的影响
        2.2.4 国家舆论安全对社会安全的影响
    2.3 国家舆论安全之于中国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3.1 国家舆论安全是确保综合国力增强的强力保障
        2.3.2 国家舆论安全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坚实支撑
        2.3.3 国家舆论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呼吁
3.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面临的形势
    3.1 国际涉华舆论对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的威胁
        3.1.1 国际涉华舆论的偏向
        3.1.2 国际涉华舆论攻击中国的主要问题
        3.1.3 国际涉华舆论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2 民族分裂主义对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的危害
        3.2.1 民族分裂主义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表现形式
        3.2.2 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宣扬的分裂舆论
        3.2.3 民族分裂主义舆论带来的影响
    3.3 全球化给中国国家舆论安全带来的历史性冲击
        3.3.1 西方政治思潮入侵对国家舆论导向性基础的消解
        3.3.2 西方意识形态强烈扩张对国家舆论斗争态势的加剧
        3.3.3 国内外舆论融合对国家舆论传播管理的考验
    3.4 社会转型对中国国家舆论安全形成的根本性挑战
        3.4.1 社会阶层分化对国家舆论整合力的削弱
        3.4.2 利益诉求多元化对国家舆论自我更新的震荡
        3.4.3 社会矛盾复杂化对国家舆论认同感的降低
    3.5 新媒体对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的深刻性影响
        3.5.1 新媒体的“权力分化”弱化了国家舆论危机控制
        3.5.2 新媒体的“聚合效应”放大了国家舆论危机程度
        3.5.3 新媒体的“碎片性”模糊了国家舆论危机边界
4.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回顾及审视
    4.1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回顾
        4.1.1 毛泽东时期的国家舆论安全战略
        4.1.2 邓小平时期的国家舆论安全战略
        4.1.3 世纪之交的国家舆论安全战略
    4.2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审视
        4.2.1 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经验总结
        4.2.2 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5.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镜鉴及启示
    5.1 苏联解体的国家舆论不安全因素
        5.1.1 苏共对国家舆论传播规律的违背
        5.1.2 苏共对国家舆论引导阵地领导权的放弃
        5.1.3 苏共对国家舆论自我更新能力的缺失
        5.1.4 苏共对西方舆论攻势的失守
    5.2 西方发达国家舆论安全战略---以美国为例
        5.2.1 美国全球舆论战略的演变与目的
        5.2.2 美国全球舆论战略特点
    5.3 苏联及西方发达国家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5.3.1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避免国家舆论导向危机
        5.3.2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避免政权合法性危机
        5.3.3 坚持牢固人民群众基础,避免民族和社会冲突
        5.3.4 坚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避免西方舆论打压
6.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构建
    6.1 健全国家舆论安全决策管理系统: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基础工程
        6.1.1 健全国家舆论安全管理思想库
        6.1.2 提高国家舆论安全管理整体创新能力
        6.1.3 完善国家舆论安全危机管理机制
    6.2 提高国家舆论传播和引导能力: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核心工作
        6.2.1 全面提升国家舆论自身影响力
        6.2.2 全面探索国家舆论传播技巧
        6.2.3 全面拓宽国家舆论传播渠道
    6.3 夯实国家舆论安全思想防线: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长期任务
        6.3.1 加强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6.3.2 加强公民“四个认同”教育
        6.3.3 加强公民国家舆论安全意识教育
    6.4 重塑国际传播新秩序: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制高点
        6.4.1 国际传播新秩序含义及争论
        6.4.2 国际传播秩序的不平衡
        6.4.3 重塑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基本途径
7.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理论热点面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现状述评
    (二)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三) 研究的创新点
    (四) 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热点面对面》的问世背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再度强调
    (一) 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
        1. 何谓大众化
        2. 党创造历史奇迹的奥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 民主革命时期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3) 改革开放时期
    (二) 理论逻辑:新世纪新任务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新要求
    (三) 现实诉求:回应错误言论以凝心聚力
        1. 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遭到曲解
        2. 《理论热点面对面》应运而生
二、 《理论热点面对面》的热点内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前提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前提
    (二) 《理论热点面对面》的热点内容
        1. 反腐倡廉问题
        2.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 收入差距问题
        4. 就业问题
        5. 房价居高不下问题
        6. 教育公平问题
        7. 生态环境问题
三、 《理论热点面对面》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条件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条件
    (二) 《理论热点面对面》的表现形式
        1. 《理论热点面对面》的语言表达形式
        (1) 运用平实直白的群众语言
        (2) 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手法
        2. 《理论热点面对面》阐述热点问题的方法
        (1) 典型事例法
        (2) 数据统计法
        (3) 心理分析法
        (4) 前后对比法
四、 《理论热点面对面》的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
    (二) 《理论热点面对面》的传播普及
        1. 大量出版,多渠道发行
        2. 媒体宣传解读
        3. 专门辅导培训
        4. 下基层进课堂
五、 《理论热点面对面》的创新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永恒话题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永恒话题
    (二) 《理论热点面对面》的创新变化
        1. 由单纯理论说教变为用事实讲道理
        2. 从多话题覆盖变为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话题讨论
        3. 增加便民细节,增添亮点内容
        4. 由单纯文字变为图文并茂,由黑白页变为彩页,增加可读性
        5. 由平铺直叙变为设问方式,增强吸引力
六、 《理论热点面对面》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一) 实效性调查
        1. 《理论热点面对面》受到基层干部群众欢迎
        2. 《理论热点面对面》受到高校师生的欢迎
    (二) 值得改进的地方
        1. 知名理论工作者和出版单位吸收不足
        2. 《理论热点面对面》专题视频滞后于纸质出版读物
        3. 理论宣传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相关部门作用有待挖掘
        4. 《理论热点面对面》在高校宣传力度缺乏
        5. 内容缺乏启迪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呼唤
    一、 加强意识形态能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二、 国内外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三、 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诞生和发展
    第一节 意识形态理论的起源、波折和演变
        一、 “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和提出
        二、 “意识形态”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波折
        三、 “意识形态”理论的演变和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
        一、 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马克思及其在《莱茵报》的革命斗争
        二、 完成向唯物主义者、共产主义者转变的马克思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闪光思想和里程碑意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一、 从《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
        二、 从创办《新莱茵报》到总结法国革命的经验教训
        三、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资本论》
第二章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和内涵
    第一节 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一、 恩格斯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二、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并成功实践
        三、 从列宁到斯大林时期的意识形态建设探索
    第二节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推向历史新高度
        一、 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和最早提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 毛泽东关于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的思想
        三、 毛泽东强调意识形态的鲜明阶级性、相对独立性和极端重要性
    第三节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内涵变化
        一、 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遭受巨大冲击
        二、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和发展
        三、 意识形态能力的内涵和变化
第三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期面临三大考验
    第一节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一、 全球化思潮的演变过程
        二、 全球化的特点和本质
        三、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第二节 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一、 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本质
        三、 市场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第三节 网络化的巨大冲击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一、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二、 微博兴起背景下的网络传播特点
        三、 网络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第四章 国外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经验教训
    第一节 苏共亡党的意识形态教训及时代警示
        一、 领导层的背叛是最关键、最主要的原因
        二、 国内外多种错误思潮泛滥危害巨大
        三、 新闻舆论的失控甚至反动加速亡党进程
    第二节 自我背叛导致卡扎菲走向灭亡的根源和警示
        一、 卡扎菲完全倒向西方国家的巨大转变的深层原因
        二、 卡扎菲对理想信念的自我背叛后果严重
        三、 卡扎菲走向自我毁灭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第三节 查韦斯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做法和启示
        一、 将毛泽东思想作为“21 世纪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二、 带领民众学习马列着作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三、 查韦斯敢于反对美国霸权向全世界普及了社会主义思想
第五章 从十个方面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
    第一节 坚定信仰、加强学习构建价值自信
        一、 以领导干部道德为抓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能力
        二、 以纠正错误倾向为抓手,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引导社会思潮的能力
        三、 以弘扬红色文化为抓手,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建设价值自信的能力
    第二节 拒腐防变、调查研究团结共创伟业
        一、 以清除不合格党员为抓手,加强纯洁性建设,增强主动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 以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三、 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抓手,加强统一战线建设,增强团结共创伟业的能力
    第三节 坚持原则、尊重民意抵制渗透演变
        一、 以真实性原则为抓手,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创新掌控舆论阵地的能力
        二、 以通达社情民意为抓手,加强六大能力建设,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 以坚持共同富裕为抓手,加强市场经济研究,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
        四、 以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为抓手,加强国际问题研究,增强反和平演变的能力
结论 在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尝试用理论指导现实
中外文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10)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
1 导论
    1.1.1 核心概念解读
    1.1.2 研究意义
    1.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4 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2 全球化语境下的对外传播
    2.1 全球化与多元语境
        2.1.1 “全球化”的定义
        2.1.2 全球化与多元语境
        2.1.3 多元语境下的对外传播
    2.2 全球化多元语境与对外传播失衡
        2.2.1 全球信息鸿沟的扩大
        2.2.2 强势国家媒介霸权的形成
        2.2.3 弱势国家话语权力的缺失
    2.3 全球化多元语境与对外传播平衡
        2.3.1 全球化多元语境促进对外传播平衡
        2.3.2 弱势国家的发展促进对外传播平衡
        2.3.3 发达国家的对抗促进对外传播平衡
3 我国对外传播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3.1 古代的对外传播
        3.1.1 我国古代的人际传播
        3.1.2 古代对外传播的局限
    3.2 近现代的对外传播
        3.2.1 对外传播日趋失衡
        3.2.2 中共对外传播拉开序幕
    3.3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的对外传播
        3.3.1 建国初期的对外传播
        3.3.2 文革期间的对外传播
    3.4 改革开放后的对外传播
        3.4.1 对外传播机构的建立和完善
        3.4.2 对外传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4 我国对外传播失衡的表现、后果及原因
    4.1 我国对外传播失衡的表现及导致的后果
        4.1.1 国家形象的摇摆
        4.1.2 对外交往中的尴尬
        4.1.3 信息控制能力的下降
        4.1.4 文化误读和文化焦虑
    4.2 我国对外传播失衡的原因探析
        4.2.1 制度差异导致对外传播失衡
        4.2.2 观念不同导致对外传播失衡
        4.2.3 传播实力悬殊导致对外传播失衡
5 我国对外传播的平衡策略
    5.1 对外传播平衡的基本原则
        5.1.1 统分结合
        5.1.2 质量并重
        5.1.3 刚柔并济
        5.1.4 远近协调
    5.2 对外传播平衡的具体策略
        5.2.1 不同意识形态的平衡
        5.2.2 政治色彩和社会情感的平衡
        5.2.3 不同文化的平衡
        5.2.4 不同地域的平衡
        5.2.5 不同地缘政治国家的平衡
        5.2.6 不同声音的平衡
        5.2.7 不同媒介选择的平衡
    5.3 对外传播的新话语体系构建
        5.3.1 思想输入的选择性
        5.3.2 主流意识形态之争
        5.3.3 对外传播的渠道选择
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四、一本系统论述反“和平演变”的书——《无硝烟的战争》读后(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D]. 万英.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2]口述实录与自我塑造 ——S·A·阿列克谢耶维奇“乌托邦之声”研究[D]. 于梦雪.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3]胡绳是怎样成为学界大师的(续一)[J]. 石仲泉. 百年潮, 2018(06)
  • [4]美国民主输出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李冬青.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1)
  • [5]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D]. 王家兵.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7)
  • [6]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王秀良.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1)
  • [7]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研究[D]. 李忠伟.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8]《理论热点面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D]. 季萍萍. 鲁东大学, 2014(08)
  • [9]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D]. 朱继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10]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D]. 董海涛. 武汉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一本系统讨论反“和平演变”的书——看完《没有硝烟的战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