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膜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树森[1](1977)在《膜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一、绪言 生物膜是指生物体中由蛋白、酶和磷脂等组成的一种薄膜结构。其厚度约为70—100埃((?))左右。它包括所有细胞(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外周膜和细胞内各种特定功能的细胞器膜。 生物膜有多种功能。与生命科学中许多基本问题都有密切关系,如细胞起源和生物进化、遗传信息传递、生物能量转换、物质运转、激素作用、神经传导、细胞免疫、细胞识别和肿瘤发生等。同时,生物膜的许多基本原理,如选择透性、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又可为工程技术仿生学提供原型,为工业技术革新开辟广阔的前景。近十年来国际上生物瞑的研究已深入到生物学、医学的各个领域,成为当前分子生物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郝艳红[2](2000)在《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超微形态学和膜分子生物学及其药物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囊尾蚴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养猪业发展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尚缺乏理想的防治药物。本论文应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膜分子生物学技术首次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猪囊尾蚴体内外发育过程中的超微形态学和膜分子生物学及其药物影响。结果如下: 1.首次明确了猪带绦虫虫卵的胚膜有外膜层(OML)、卵黄层(VL)、胚膜层(EL)和六钩蚴膜(OM)4层结构,并提出最外层为具保护作用的纤维膜。 2.首次发现猪带绦虫六钩蚴在体外培养5日时除有极薄的囊部外还有一凹陷的头部,头部有小钩,小钩的角质化程度不高。 3.首次系统、全面地观察了猪囊尾蚴的表面超微形态,发现头颈部微毛直立分布,囊壁部微毛成簇分布;根据微毛的多寡囊壁部分两个区域:近颈部区域和远颈部区域,近颈部区域囊壁表面微毛分布密集;并首次发现囊壁上有孔道样结构,此孔道结构为排泄系统的体外开口,有的开放有的关闭,远颈部区域开放的孔道较多,表明两个区域的功能有别。 4.首次明确了猪囊尾蚴的囊壁由外向内有皮层(T)、外侧间质层(EM)、实质区(PL)、内侧间质区(IM)、内侧皮下基质区(IMZ)和内层(IL)6层结构;头颈部由外向内有皮层(T)、间质层(M)和实质区(PL)3层结构。 5.首次对猪囊尾蚴膜分子生物学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提出了猪囊尾蚴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化学组成、膜磷脂代谢的途径及其生物膜特性以及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6.在超微形态学和膜分子生物学水平进行了抗囊药物筛选和研究了药物作用机理。发现NX1对未成熟期和成熟期猪囊尾蚴均有杀灭作用,并对两个时期的猪囊尾蚴膜磷脂代谢均有抑制作用,说明其主要是通过抑制膜磷脂代谢实现其杀虫作用。NX0只能杀灭成熟期猪囊尾蚴,对猪囊尾蚴膜磷脂代谢无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直接损伤猪囊尾蚴的头部结构而发挥杀虫作用。NX2对猪囊尾蚴无杀灭作用。 7.猪囊尾蚴病猪血清唾液酸(SA)含量升高可作为猪囊尾蚴病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SA含量降低可作为抗囊药物早期治疗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
舒宝连[3](2019)在《基于细菌趋化性的细菌印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开发精准的细菌定量检测分析技术在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实验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而靶细菌的高选择性分离是细菌定量检测技术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与关键步骤。众所周知,传统方法优缺并存无法满足分子生物学对细菌分离越来越精细的要求,因此开发新的高选择性分离靶细菌的分离技术对细菌定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分离细菌的新技术,细菌印迹技术是一门以靶细菌为模板通过功能单体和交联剂来合成与靶细菌具有互补结构的孔穴的新技术。这种孔穴结构能够通过形状、大小的匹配和化学键作用与靶细菌特异性结合。但是,传统细菌印迹技术分离细菌的方法均只把细菌看做为BIPs(Bacterial imprinted polymers,BIPs)的模板分子,而忽视了细菌作为微生物所存在的生物学特性,因此分离效果不理想。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把细菌趋化性和细菌印迹选择性相结合,开发一种分离细菌的新方法。本研究在保证传统细菌印迹材料识别能力的基础上,利用细菌趋化性产生的主动识别对BIPs的吸附选择性进行二次增强。为了确保细菌印迹材料传统的识别能力,本文通过表面压印的方式制备特异性识别靶细菌的BIPs。为了实现细菌的趋化性,微通道结构将被引入到BIPs材料中。该微通道结构将被应用于引诱剂和驱避剂的释放。在细菌吸附过程中,靶细菌趋化剂和非靶细菌驱避剂的释放可避免非靶细菌的干扰而促使靶细菌产生选择性移动和识别以实现靶细菌的高选择性分离。目的:将传统的细菌印迹技术的被动识别与细菌趋化性诱导的主动识别相结合开发出比传统细菌印迹材料具有更高的靶向识别选择性、可用于混合细菌溶液中靶细菌的分离方法。方法:通过表面压印技术制备细菌PDMS印迹膜,并用甲基三氯硅烷修饰印迹膜,最后用微针(36孔)在清洗干净的PDMS印迹膜上致孔得到具有微通道的PDMS印迹膜。用PDMS印迹膜的印迹侧朝向细菌液,非印迹侧则朝向趋化剂溶液制备出可以缓慢释放趋化剂的装置来研究单一菌液和混合菌液中PDMS印迹膜的吸附效果和选择性。结果:本论文通过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可选择性识别细菌的PDMS印迹膜;并通过微针致孔方法得到可以引入趋化剂和趋避剂的微通道PDMS印迹膜。在单一溶液中,靶细菌趋化剂可明显增加靶细菌的吸附量,而干扰菌趋避剂也可明显降低干扰菌的吸附量;在混合菌液中,同时增加或者减弱靶细菌、干扰菌吸附的趋避剂或趋避剂对靶细菌MIP的选择性几乎不产生影响,而只对靶细菌或者干扰菌任意一种产生趋化或趋避作用的趋化剂或趋避剂能增加靶细菌MIP对靶细菌的选择性,从而实现靶细菌的选择性分离。结论:基于细菌趋化剂和微通道印迹膜分离细菌的方法可同时实现细菌的被动和主动识别,从而提高PDMS印迹膜的选择性以实现细菌的高选择性分离。本研究为解决细菌印迹技术中印迹孔穴选择性不高提出了新思路,推动了细菌印迹技术在临床、环境细菌检测中的发展。
赵喆[4](2020)在《血管生成素2参与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儿童脓毒症相关肺损伤相关机制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脓毒症是一类由感染引起的伴有器官功能障碍和异常免疫应答的病理状态,肺损伤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并且极容易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目前 ECMO 作为救治极重度 ARDS 的挽救性手段,在临床工作中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度,而其救治过程中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拟通过临床案例收集、在体动物实验以及离体组织学、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探讨ECMO救治脓毒症相关ARDS过程中的相关机制。材料与方法1.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原陆军总医院)八一儿童医院儿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于2014年06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脓毒症肺损伤患儿的病例资料总结并整理。2.动物在体试验部分:使用幼猪作为实验动物,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幼猪分为Mock组、LPS组及ECMO组,Mock组动物予以持续输注生理盐水,LPS组动物予以1mg/kg的LPS注射,而后予以0.5mg/kg/hr的速度持续泵入;ECMO组动物在接受LPS相同剂量注射后,予以ECMO支持,转流时间48小时,随后处死并留存标本。期间记录幼猪生命体征、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肺超评估肺部表现。3.实验动物标本组织学、分子生物学检测:前述动物处死后,收取外周血、肺组织,外周血予以流式细胞分析巨噬细胞及粒细胞亚群分析;肺组织予以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反应程度,并检测肺组织内损伤相关因子、趋化因子和炎症因子、血管内皮相关因子的mRNA水平。试验结果1.共收集ECMO支持患儿22例,成功撤机15例,其中14例存活出院,撤机率68.18%,存活率63.64%。与国内公布的数据相比较,本中心ECMO支持撤机率及存活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与ELSO组织公布的水平持平。2.注射LPS后,实验动物出现脓毒症样表现,生命体征出现显著改变;ECMO支持可显著改善实验动物氧供状态,但仍然对幼猪呼吸系统顺应性产生了一定影响。ECMO支持早期可降低心脏功能,该心功能受抑制属于一过性状态,后期心功能得以改善。3.脓毒症动物组织学表现为严重的炎细胞浸润、肺泡腔液体渗出甚至出血等;外周血M1型巨噬细胞、以及部分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受到抑制,肺组织内损伤相关分子表达显著上调,趋化因子、炎症因子表达受抑制,血管内皮相关因子表达显著上调。结论1.ECMO可以作为挽救性救治极重度ARDS的救治手段。2.脓毒症引起动物肺功能、心功能受损,ECMO可暂时替代相关功能并使器官功能修复。3.脓毒症固有免疫系统暂时受到麻痹,血管内皮及肺泡上皮受到损伤。
杨天德[5](1987)在《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其在航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设想》文中指出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新的边缘学科。本文介绍了分子生物学三大体系:蛋白质、核酸、生物膜的最近进展及在其他生物科学中的成果应用,并试图提出在航天医学领域中的若干应用设想。
张红[6](2007)在《鸡B细胞cDNA T7噬菌体表达文库的构建及传染性法氏囊病毒B细胞受体的筛选、克隆与鉴定》文中研究表明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是引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的致病病原体,主要侵害幼龄雏鸡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损伤B淋巴细胞,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雏鸡易感染其它传染病和疫苗接种失败,对养鸡业造成重大损失。病毒受体是公认的引发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主要决定因素。吸附是启动病毒感染的第一步,也是决定病毒感染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细胞受体在病毒吸附及感染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是感染发生的关键因子。为了揭示IBDV B细胞受体的特性及其功能,本论文采用T7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高质量的呈现在T7噬菌体的鸡B细胞cDNA表达文库,通过生物淘选过程筛选与IBDV高度亲和的受体蛋白,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实现了备选受体分子在非易感细胞COS7细胞膜的定位表达。病毒结合试验和竞争/抑制试验证实膜定位表达鸡Igλ轻链的COS7细胞与病毒特异性结合。研究结果表明鸡Igλ轻链是病毒位于B细胞上重要的结合受体。为从分子水平深刻理解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关系以及病毒吸附和感染易感B淋巴细胞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1构建鸡B淋巴细胞cDNA T7噬菌体表达文库并对文库质量进行鉴定利用oligo(dT)-纤维素亲和层析从SPF雏鸡法氏囊细胞制备mRNA,合成的双链cDNA定向克隆于T7 EcoRⅠ/HindⅢ载体臂,包装并构建cDNA表达文库。对文库进行滴度测定和重组子测定。扩增文库并进行PCR鉴定插入序列的长度及分布。结果显示文库初始滴度为5×107pfu/mL,扩增后滴度达到1.88x1010pfu/mL。插入片段平均长度1.44kb,主要分布在0.75-2kb之间。表明所构建的鸡B淋巴细胞cDNA T7噬菌体表达文库的质量能充分满足从文库筛选受体基因的需要。2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对鸡B细胞T7噬菌体表达文库的亲和筛选以纯化的IBDV病毒为筛选配体,对构建的鸡B细胞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共进行了4轮亲和筛选。每轮筛选后对洗脱的噬菌体进行噬斑计数计算噬菌体滴度,并将各轮投入/产出比进行比较,分析富集效果。投入/产出比分析表明,每一轮淘选均有较好的富集率。四轮的噬菌体滴度分别为:3.8×102pfu/mL、2.4×104pfu/mL、2.7×106pfu/mL、3.2×106pfu/mL:回收率分别为2.6×10-6、4.2×10-4、3.7×10-2、3.1×10-2;对筛选的噬菌体运用噬菌斑印迹(plaque lift)和phage-ELISA试验鉴定其与病毒结合的特异性,获得与病毒高度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克隆。随机挑选80个阳性噬菌体克隆进行DNA测序和序列分析,显示有70%的噬菌体插入序列与鸡Igλ轻链有高度同源性,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达到96%和92%。3鸡Igλ轻链跨膜嵌合分子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在COS7细胞表达将扩增的鸡Igλ轻链基因与牛IgGFc受体γRⅡ跨膜区(R2T)通过融合PCR技术形成嵌合跨膜分子λR2T,定向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利用γRⅡ跨膜区对细胞膜的锚定功能以及鸡Igλ轻链信号肽序列的引导作用实现重组Igλ轻链在COS7细胞膜的定位表达,在IBDV非易感细胞-COS7上完成备选受体蛋白的重建。为了确定嵌合跨膜分子在细胞膜上的成功表达,巧妙运用一种“特洛伊木马”策略将鸡Igλ轻链信号肽序列插入到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的EGFP编码序列的起始密码子后,构建带信号肽的中间载体pEGFP-C1-SP,将嵌合跨膜分子λR2T克隆于中间载体的多克隆位点,转染COS7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到重组鸡Igλ/GFP融合跨膜蛋白在COS7细胞膜的表达。将鸡Igλ轻链基因分别克隆于pcDNA3载体和pEGFP-C1-SP中间载体,构建分泌表达的重组载体并实现重组Igλ在COS7细胞的分泌表达。4鸡Igλ轻链作为病毒B细胞受体的生物学功能鉴定COS7细胞分泌表达的鸡重组Igλ蛋白经Ni-NTA spin column亲合柱层析纯化,VOPBA试验结果证明分泌表达的鸡重组Igk蛋白能与法氏囊病毒特异性结合。表面表达有鸡Igλ轻链的COS7细胞与病毒进行结合试验,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其阳性细胞比例(结合了病毒的细胞)为83%,细胞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远远高于空质粒转染的COS7细胞。重组鸡Igλ轻链或是抗Igλ单抗均能够显著抑制病毒与COS7细胞和B细胞的结合,其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特征。感染试验结果则显示鸡Igλ轻链不能介导病毒对细胞的感染。研究结果证实鸡Igλ轻链是病毒重要的结合受体,病毒借助与鸡Igλ轻链的结合从而特异性吸附于B细胞表面,使病毒集聚于细胞,为侵入细胞和引起感染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乐露露[7](2013)在《国内分子生物学知识图谱的构建及解读》文中研究指明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生的学科,仍然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学科背景迥异的科学家从各自的知识领域出发,对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基本问题不断探索,由单一分析转向综合分析,去研究生物的多样性与生命本质的一致性。许多学者在反思中提出了学科研究的一系列问题,如相互交流合作太少、重复研究、学科成熟程度与独立性等。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全方位的扫描,梳理一下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脉络。本研究主要采用科学知识图谱绘制方法,包括引文分析方法、共引分析方法(作者共引分析、文献共引分析)、词频分析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相辅,将定量分析结果与前人定性研究的结论相比较,以验证结论的有效性。并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深入阐释本选题的定量分析结果。本研究首先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分子生物学各领域进展两方面对分子生物学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继而介绍了研究所使用的知识图谱理论与方法、数据来源以及使用的软件,绘制出基于作者共引分析与词频分析的分子生物学学科结构知识图谱。通过被引频次我们确定了对分子生物学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作者群体,经过系统聚类,这些高影响力作者被分为五个研究团体,每个研究团体的研究方向分别对应于分子生物学的五个主要的学科分支:基因的重组、克隆和表达,基因序列和基因工程技术,DNA损伤和蛋白质研究,基因组学及其技术,蛋白质组学及其技术。尽管聚类将研究团体加以区分,但是研究团体的内部结构都比较松散。我们对每个学科分支领域及其代表人物作进一步探讨,认为龙建银、隋广超、欧阳立明、茹炳根和冯小黎所组成的研究团体具有最重要的地位,这五位学者可以说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同时,我们发现,北京是整个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重要的研究阵地。为了确定分子生物学的热点研究领域,验证已有的对分子生物学前沿领域的界定的准确性,我们基于文献共引分析和词频分析绘制出分子生物学主流研究领域知识图谱,提取出了分子生物学13个前沿研究领域,分别是: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基因工程;中国癌症现状及防治;糖尿病肾病防治;植物的基因和蛋白质研究;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线粒体与细胞凋亡;PCR技术、DNA指纹图谱;酶活性测定、电泳技术;酶基因;金属硫蛋白;基因过表达;慢性阻塞性肺、动脉硬化等疾病的防治。我们追踪每个研究领域的发展,绘制了论文发表的年代分布,列出了初始文献和最有影响的文献,对分子生物学的主流研究领域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展示。根据普赖斯对高产作者的界定,我们筛选出150位高产作者,绘制出由9个子网络组成的分子生物学合作网络的知识图谱。子网络间独立性较强,没有相互联系,形似孤岛。由肖志强、陈主初、李建玲、张鹏飞等组成的子网络被确定为分子生物学合作网络的中心子网络。尽管该子网络有着较高的合作活跃度,但是它没有起到联系其他子网络的作用,因此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中心。网络的密度值表明分子生物学的合作网络比较松散。合作网络中度中心性最高的作者是周鸣和肖志强,根据度中心性,我们确定了每个子网络的核心作者。同时,我们发现作者的论文产出与度中心性数值之间是显著相关关系,这表示大多数的高产作者在分子生物学的合作网络中也是非常活跃的。通过关键词词频分析,我们得出分子生物学合作网络的合作领域主要有恶性肿瘤的分子机制和基因治疗、基因的序列和功能、基因的表达、蛋白质组学等的结论,并对各个子网络的合作领域进行了探讨。
陈永强[8](2019)在《肿瘤细胞释放自噬小体(TRAP)诱导CD4+T细胞分化及其免疫调节功能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肿瘤免疫逃逸或炎症反应。近年来我们课题组证实,在肿瘤微环境中存在一种新型的LC-3II阳性的细胞外囊泡(LC-3II+Extracellular Vesicles,LC-3II+EVs),主要来源于肿瘤细胞释放的分泌型自噬小体,我们将其命名为肿瘤细胞释放自噬小体(tumor cell released autophagosome,TRAP)。后续研究发现TRAPs携带的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可以诱导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成为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IL-10+Breg细胞、PD-L1highIL-10+M2型巨噬细胞和产生大量ROS的中性粒细胞。CD4+T细胞是机体重要的抗肿瘤免疫细胞之一,目前关于CD4+T细胞亚群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分化机制及其免疫调节功能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本论文主要探讨TRAPs是否参与CD4+T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调节,值得深入研究。目的:探讨TRAPs诱导CD4+T细胞分化及其免疫调节功能的机制研究,旨在阐明肿瘤微环境中―TRAPs—CD4+T细胞—肿瘤免疫微环境‖之间的免疫调控网络,为后期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或治疗思路。方法:1.肿瘤细胞释放自噬小体(TRAP)体内外诱导CD4+T细胞分化的研究分选出WT小鼠脾细胞来源的CD4+T细胞,体外在αCD3/CD28培养条件下加入不同浓度的TRAPs分别诱导培养24 h或72 h后,收获细胞和培养上清,采用q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各亚群标志分子表达变化;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TRAPs或皮下注射B16F10细胞构建荷瘤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和淋巴结中IL-6+CD4+T、IL-10+CD4+T和IL-21+CD4+T细胞的比例变化。2.TRAPs诱导CD4+T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分选WT小鼠脾细胞来源的CD4+T细胞,体外在αCD3/CD28培养条件下加入不同浓度的CFSE标记的TRAPs共孵育24 h后,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CFSE标记的TRAPs与PE标记的CD4+T细胞或PE标记的TLR2的相互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FSE-TRAP+CD4+T细胞比例。分选出WT、TLR2-/-、TLR4-/-、MyD88-/-和IL-6-/-CD4+T细胞,加入TRAPs(3μg/ml)诱导培养72 h后,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L-6、IL-10和IL-21的浓度;分选WT CD4+T细胞,加入TRAPs(3μg/ml)诱导不同的时间,或用信号分子抑制剂或IL-6中和抗体等预处理1 h,Western Blot检测MAPKs信号通路中(JNK、ERK和p38)、NF-κB通路中(IKKα/β、IκBα和p65)、Akt或STAT3及其磷酸化水平;qRT-PCR和ELISA法检测CD4+T细胞IL-6、IL-21和IL-10的表达变化。将WT和IL-6-/-小鼠分别尾静脉注射TRAPs,检测脾脏和淋巴结中IL-21+CD4+T细胞和IL-10+CD4+T细胞比例变化。分选小鼠脾细胞来源的或人PBMCs中来源的CD4+T细胞,体外在αCD3/CD28培养条件下加入小鼠或人肿瘤细胞来源的TRAPs或预处理的TRAPs(超声破碎、蛋白酶K消化、抗体封闭或CFSE染色)分别诱导相应的时间后,分别检测CD4+T细胞中信号分子活化情况、IL-6表达和分泌水平。3.TRAPs诱导的CD4+T细胞(TTRAP)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3.1 TTRAP细胞调节T细胞应答及其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研究分选WT小鼠脾细胞来源的T细胞,在αCD3/CD28培养条件下,分别加入30%体积的正常培养CD4+T细胞上清(SN/CD4+T)和TRAPs诱导的CD4+T细胞上清(SN/TTRAP)或用IL-6、IL-10和IL-21中和抗体预处理的SN/TTRAP,培养72 h后,FACS检测IFN-γ+CD4+T和IFN-γ+CD8+T细胞比例。皮下免疫DC/OVA疫苗建立OVA特异性T细胞应答的小鼠模型或在免疫前过继转移OT-I小鼠脾细胞,免疫间隙过继转移CD4+T或TRAP诱导的CD4+T细胞,在末次免疫后第7天,收获各组小鼠的脾脏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OT-I T细胞的比例及数量;或用OVA蛋白再刺激24 h,测脾细胞中IFN-γ+CD4+T细胞和IFN-γ+CD8+T细胞的比例。WT C57BL/6小鼠皮下或尾静脉注射B16F10细胞构建皮下和肺转移瘤模型,同时注射正常培养的WT CD4+T细胞和TRAPs诱导的WT CD4+T细胞或IL-6-/-CD4+T细胞,观察皮下肿瘤大小和肺组织上肿瘤结节数量及大小。3.2 TTRAP细胞调节B细胞分化及其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研究WT 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TRAPs诱导的CD4+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中IL-10+B细胞的比例和数量。分选脾细胞来源的B细胞,单独或联合加入TRAPs、CD4+T细胞、SN/CD4+T、SN/TTRAP或分别用αIL-6、αIL-10和αIL-21预处理的SN/TTRAP培养72h后,检测各组IL-10+B细胞比例和IL-10的浓度。皮下免疫DC/OVA疫苗,建立OVA特异性T细胞应答小鼠模型或者在免疫前过继转移OT-I小鼠脾细胞,免疫间隙过继转移不同条件诱导的B细胞3次,在末次免疫后第7天,收获各组小鼠的脾脏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OT-I T细胞的比例及数量;或用OVA蛋白再刺激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中IFN-γ+CD4+T细胞和IFN-γ+CD8+T细胞的比例。WT C57BL/6小鼠皮下或尾静脉注射B16F10细胞构建皮下和肺转移瘤模型,同时注射不同条件诱导的B细胞,观察皮下肿瘤大小和肺组织上肿瘤结节数量及大小。3.3体内抑制TRAP或Il6对CD4+T细胞和B细胞分化及肿瘤生长的研究利用慢病毒敲低自噬相关基因Becn1,构建自噬缺陷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收集相同Becn1 KD和Becn1 NC B16F10细胞数量来源的培养上清,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上清中TRAPs的含量;ELISA检测两组上清体外诱导CD4+T细胞分泌IL-6、IL-10和IL-21的量。Becn1 KD和Becn1 NC B16F10细胞皮下构建荷瘤小鼠,观察两组细胞体内生长速度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和淋巴结中IL-10+CD4+T细胞、IL-21+CD4+T细胞、IFN-γ+CD4+T细胞和IL-10+B比例变化;ELISA检测外周血中IL-6含量。将WT和IL-6-/-小鼠皮下接种B16F10细胞生长至第21 d后,测量肿瘤体积大小;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淋巴结和肿瘤组织中IL-10+CD4+T细胞、IL-21+CD4+T细胞和IL-10+B比例变化。结果:1.肿瘤细胞释放自噬小体(TRAP)体内外诱导CD4+T细胞分化的研究体外检测结果显示,TRAPs可以显著诱导CD4+T细胞高表达Il6和Il21,同时Il10和Il17的表达也有一定比例的升高,其它基因Il1b、Il2、Il4、Il8、Il9、Il22.、Ifng、Tnf、Tgfb1和Foxp3 mRNA表达变化不明显;与mRNA表达水平一致,TRAPs处理组IL-6、IL-10和IL-21的分泌量及IL-6+CD4+T、IL-10+CD4+T和IL-21+CD4+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IL-21+CD4+T细胞表达Tfh细胞表型CXCR5和特异性转录因子Bcl6。与之相反,TRAPs处理组中IFN-γ+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另外还发现TRAPs体外可以抑制IL-12诱导的CD4+T细胞向Th1细胞方向极化。体内检测结果显示,与荷瘤小鼠体内结果一致,TRAPs体内也可以诱导小鼠脾脏和淋巴结中IL-6+CD4+T、IL-10+CD4+T和IL-21+CD4+T细胞的比例的增高。以上结果证实TRAPs在体内外可以诱导CD4+T细胞分泌IL-6、IL-10和IL-21。2.TRAPs诱导CD4+T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首先,TRAPs不能被CD4+T细胞所摄取而是结合于细胞表面发挥功能;TRAPs诱导WT和TLR4–/–CD4+T细胞分泌IL-6、IL-10和IL-21的水平显著增加,而在TLR2–/–和MyD88–/–CD4+T细胞中IL-6、IL-10和IL-21的分泌量变化不明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TRAPs与CD4+T细胞表面的TLR2受体共定位,提示TRAPs通过TLR2-MyD88信号通路诱导CD4+T细胞分泌IL-6、IL-10和IL-21。随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TRAPs处理30-120min范围内CD4+T细胞中IKKα/β、I-kBα、p65、Akt、p38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而ERK1/2和JNK1/2的磷酸化水平变化不明显,提示TRAPs可以活化CD4+T细胞中NF-κB、PI3K/Akt、p38和STAT3信号通路。当用相关抑制剂预处理后,NF-κB抑制剂Bay11-7082、PI3K抑制剂LY294002和p38抑制剂SB203580可以显著抑制IL-6,IL-10和IL-21的分泌,特别是Bay11-7082;而ERK抑制剂PD98059和JNK抑制剂SP600125对IL-6,IL-10和IL-21分泌均没有影响;STAT3抑制剂static可以显著抑制TRAPs诱导CD4+T细胞中STAT3的磷酸化水平及其IL-10和IL-21的分泌,而IL-6的分泌不受影响,说明TRAPs通过NF-κB、PI3K/Akt和p38信号通路诱导CD4+T细胞分泌IL-6,IL-10和IL-21,而IL-10和IL-21的分泌又受到STAT3进一步调控。最后体外检测发现,IL-6中和抗体可以显著抑制TRAPs诱导CD4+T细胞STAT3的磷酸化和IL-10和IL-21的分泌;同时,STAT3磷酸化、IL-10和IL-21表达和分泌在TRAPs诱导IL-6–/–CD4+T细胞中不发生明显变化;与体外结果一致,TRAPs体内诱导IL-6–/–C57BL/6小鼠淋巴结和脾脏细胞中IL-21+CD4+T细胞和IL-10+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WT C57BL/6小鼠组。以上结果说明,TRAPs体内外通过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诱导CD4+T细胞分泌IL-6,然后自分泌的IL-6再通过IL-6/STAT3通路进一步诱导IL-10和IL-21的分泌。B16F10、EL4、Hepa1-6和LLC细胞来源的TRAPs体外均可以诱导CD4+T细胞表达和分泌IL-6。用超声破碎或蛋白酶K消化后的TRAPs诱导CD4+T细胞表达和分泌IL-6的量显著降低,提示TRAPs主要是通过膜表面蛋白而非内容物发挥功能。当TRAPs分别用HSP60、HSP70、HSP90α和HMGB1封闭抗体封闭后,仅有HSP90α封闭抗体可以显著抑制TRAPs与CD4+T细胞的结合、胞内信号通路的活化以及IL-6的表达和分泌,提示TRAPs膜表面上HSP90α是诱导CD4+T细胞表达和分泌IL-6的功能分子。与小鼠肿瘤细胞来源的TRAPs结果相一致,临床肿瘤患者癌性胸/腹水或人肿瘤细胞(A375、MDA-MB-231和HepG2)来源的hTRAPs也可以显著诱导人外周血来源CD4+T细胞表达和分泌IL-6,当hTRAPs经HSP90α封闭抗体预处理后,CD4+T细胞表达和分泌IL-6的量也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说明,HSP90α是小鼠和人肿瘤细胞来源TRAPs诱导CD4+T细胞分泌IL-6的关键膜分子。3.TRAPs诱导的CD4+T细胞(TTRAP)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3.1 TTRAP细胞调节T细胞应答及其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研究T细胞功能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正常培养的CD4+T细胞培养上清(SN/CD4+T)组相比,TRAPs诱导的CD4+T细胞培养上清(SN/TTRAP)可显著抑制体外αCD3/αCD28单抗刺激的CD4+T和CD8+T细胞IFN-γ的分泌;同时,TRAPs诱导的CD4+T细胞(TTRAP)体内也可以显著抑制DC/OVA诱导的OT-I T细胞的增殖以及IFN-γ+CD4+T细胞和IFN-γ+CD8+T细胞的比例,提示我们CD4+T细胞经TRAPs诱导后可以抑制αCD3/αCD28非特异性和DC/OVA特异性诱导T细胞的免疫应答。另外,皮下瘤和肺转移瘤模型检测结果显示,TRAPs诱导的CD4+T细胞体内可以促进小鼠B16F10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与肺转移。抗体中和实验显示:与SN/TTRAP组相比,αIL-6预处理的SN/TTRAP组IFN-γ+CD4+T细胞和IFN-γ+CD8+T细胞的比例显著提高,而αIL-10与处理组仅可以略微升高IFN-γ+CD4+T细胞和IFN-γ+CD8+T细胞的比例,当αIL-6和αIL-10两种抗体联合预处理后,IFN-γ+CD4+T细胞和IFN-γ+CD8+T细胞的比例可以完全恢复,说明TRAPs诱导的CD4+T细胞主要依赖分泌IL-6发挥T细胞功能抑制作用。与上述结果一致,TRAPs诱导的WT CD4+T细胞体内可以促进小鼠B16F10黑色素瘤的生长和肺肿瘤结节数目的增加,而TRAPs诱导的Il6-/-CD4+T细胞体内对小鼠B16F10黑色素瘤的生长和肺肿瘤结节数目不但没有促进作用,相反还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和肺肿瘤结节数。以上结果提示我们TRAPs诱导CD4+T细胞体内主要通过分泌IL-6发挥抑制T细胞功能作用,进而促进肿瘤的生长与肺转移。3.2 TTRAP细胞调节B细胞分化及其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研究TTRAP细胞体内可以显著诱导小鼠脾脏细胞中IL-10+B细胞的比例和数量的增加。体外结果显示SN/TTRAP也可以诱导IL-10+B细胞比例和IL-10分泌的显著增加;同时还发现,在体外CD4+T细胞可以显著的提高TRAPs诱导IL-10+B细胞的比例,提示TTRAP细胞和SN/TTRAP可以促进IL-10+B细胞的分化,同时TRAPs和CD4+T细胞在诱导B细胞分化成为IL-10+B细胞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抗体中和实验结果显示,当SN/TTRAP分别用αIL-6、αIL-10或αIL-21预处理后,IL-10+B细胞的比例均显著下降,说明SN/TTRAP中IL-6、IL-10和IL-21是协同增强TRAPs诱导IL-10+B细胞分化的关键细胞因子。OVA特异性T细胞应答小鼠模型中结果显示,SN/TTRAP联合TRAPs诱导的高比例的IL-10+B细胞(BTRAP+SN/TTRAP)体内抑制DC/OVA诱导的OT-I T细胞的增殖和OVA特异性的T细胞的能力显著高于TRAPs单独诱导的IL-10+B细胞(BTRAP)。皮下瘤和肺转移瘤模型也显示,与BTRAP细胞组相比,BTRAP+SN/TTRAP细胞体内可以更显著的促进小鼠B16F10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与肺转移。以上结果进一步证实:TRAPs诱导的CD4+T细胞可以进一步增强TRAPs诱导Breg细胞的生成及其免疫抑制功能。3.3体内抑制TRAP或Il6对CD4+T细胞和B细胞分化及肿瘤生长的研究敲低自噬相关基因Becn1后,Becn1 KD B16F10细胞在饥饿条件下不仅细胞内的自噬水平低于Becn1 NC B16F10细胞,而且细胞外分泌型自噬小体TRAPs的分泌量也显著降低,同时Becn1 KD B16F10细胞体内的生长速度也显著低于Becn1 NC B16F10细胞。另外,Becn1 KD B16F10细胞荷瘤小鼠外周血中的IL-6浓度、淋巴结和肿瘤组织中IL-10+CD4+T细胞、IL-21+CD4+T细胞和IL-10+B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Becn1 NC B16F10组,相反IFN-γ+CD4+T细胞的比例又显著高于Becn1 NC组。提示,靶向B16F10肿瘤细胞的自噬相关基因Becn1可以抑制体内肿瘤的生长,也可以逆转肿瘤微环境中CD4+T细胞和B细胞的分化。在WT和IL-6缺陷的C57BL/6小鼠构建B16F10黑色素瘤模型中,IL-6缺陷小鼠组中的肿瘤大小显著小于WT组,且IL-6缺陷小鼠淋巴结和肿瘤组织中IL-10+CD4+T细胞、IL-21+CD4+T细胞和IL-10+B细胞比例显著降低。推测荷瘤小鼠体内IL-6通过诱导IL-10+CD4+T细胞和IL-21+CD4+T细胞和IL-10+B细胞的分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进而发挥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提示,靶向肿瘤微环境中的IL-6可以逆转CD4+T细胞和B细胞的分化,进而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结论:1.TRAPs体外可以诱导CD4+T细胞分泌IL-6、IL-10和IL-21,抑制CD4+T细胞向Th1细胞亚群分化,且TRAPs诱导获得的IL-21+CD4+T细胞表达Tfh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Bcl-6和膜分子CXCR5。2.TRAPs膜结合型Hsp90α通过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诱导CD4+T细胞分泌IL-6,另外,p38和PI3K/Akt信号通路也参与了其中的调控。3.TRAPs诱导CD4+T细胞自分泌或旁分泌的IL-6又通过IL-6/STAT3通路诱导CD4+T细胞分泌IL-10和IL-21。4.TRAPs诱导的CD4+T细胞通过直接分泌IL-6和IL-10或间接诱导IL-10+Breg细胞发挥抑制T细胞免疫应答,最终促进肿瘤的生长与转移。5.敲低肿瘤细胞自噬相关基因Becn1或敲除小鼠体内Il6基因可以抑制肿瘤生长,也可以抑制IL-10+、IL-21+CD4+T细胞和IL-10+Breg细胞的分化。
孙润广[9](1999)在《生物膜分子与化学药物及磁场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论文首先从介绍生物膜的概念、分子的结构、生物膜的组成、以及生物膜的模型入手。较系统的阐明了研究生物膜的方法以及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生物膜研究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五类化学物质对生物膜液晶态结构的影响;不饱和脂肪酸与液晶态脂质体的相互作用;靶向脂质体的抗癌作用和磁场对癌细胞膜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从而受到某种启发,首次合成了十多种具有抗癌作用的铂类配合物,并对它们的结构、理化特性以及抗癌活性进行了研究。探讨电磁场对生物膜液晶态结构影响的机理,研究磁场和铂类配合物抗肿瘤的协同效应,有助于对生物代谢的了解及其有关疾病的诊治,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采用近代物理技术对化学物质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液晶态构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生物膜的液晶态可以从双层相变成非双层相。这些非双层相除常见的立方相、六角形相外,还存在一些更复杂的中间相。首次发现了片层立方相、片层六角相和立方六角相这三个新的液晶结构。实验发现,化学物质有使生物膜的液晶态趋于形成非双层相的作用。其离子半径、分子间Van der Waals力、静电力、电偶极矩以及pH值的大小对生物膜的液晶态结构都有一定的影响。 用小角X射线散射法、31P核磁共振技术和隧道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多烯脂肪酸多相脂质体的液晶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胆固醇、多烯脂肪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均对PE脂质体的液晶态结构有明显的影响。首次测得在含有高效分散剂的磷酸缓冲溶液中制成的液晶态油酸多相脂质体和亚油酸多相脂质体均由片层六角相和片层立方相组成,而蓖麻酸多相脂质体由立方六角相组成。
吴扬哲[10](2009)在《基于AFM、NSOM的细胞生物物理特性研究与膜分子探测》文中研究表明纳米生物技术是纳米技术与生命科学的交叉,是在纳米尺度上形成的有关生命科学的纳米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分子、亚细胞和细胞水平上研究生物分子和细胞的行为和相互作用机制具有独特的优势。本论文基于AFM和NSOM,结合量子点标记及激光共聚焦等技术,以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为研究对象,在纳米尺度研究了活化前后以及不同活化阶段T细胞生物物理特性的变化,即细胞形态结构、膜表面纳米结构、膜孔变化、膜表面摩擦力分布、膜表面粘附特性、抗原-抗体间特异性相互作用力、膜表面受体分子分布模式等。并以红细胞为模型初步探讨了AFM的应用价值与可行性。主要获得了以下具有创新性的结果:1)完成了静息和处于不同活化阶段T淋巴细胞的纳米结构的定性、定量分析。经PDB加ION刺激活化后,CD3+T细胞的直径、体积、膜表面纳米颗粒的平均高度均增大,但膜表面平均粗糙度无显著性差异:CD4+及CD8+T细胞的各项物理参数均增大:在纳米尺度,CD4+和CD8+T细胞膜表面的摩擦力分布不均匀,揭示了膜表面化学成分及物理特性的非均质性;2)发现活化前后及不同活化阶段,T细胞表面力学特性发生显著变化。在气相中测量发现,静息CD3+T的表面粘附力为1025±799.84 pN,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细胞膜表面粘附力变小,其中刺激24小时的膜表面粘附力最小,为243.93±167.51 pN;对CD4+T细胞而言,活化24小时的膜表面粘附力最大(827.6±271.8 pN),约为静息组及活化48和72小时组膜表面粘附力的一倍;同样,活化后CD8+T细胞表面的粘附力(300~800 pN)大于静息组细胞表面的粘附力(100~700 pN),均符合正态分布。但在液相中的测量发现,裸探针与CD4+及CD8+T细胞(包括静息及活化)膜表面无明显的非特异性粘附力及非线性作用力。3)液相中对活化前后CD4+T细胞原位测量发现,CD4抗原-抗体间作用力(200-1200pN)大于和CD69抗原-抗体间作用力(30-210 pN);对CD8+T细胞的测量显示,CD8抗原-抗体间的作用力(918±430.6 pN)稍小于CD69抗原-抗体分子的特异性作用力(1097.8±675.2 pN)。特异性作用的力曲线均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作用力特性;4)三维重构图、二维灰阶模式图以及激光共聚焦荧光成像均表明,CD4分子及活化标志分子CD69在CD4+T细胞膜表面呈不均匀分布,主要以纳米簇或微结构域的形式存在。NSOM荧光图(实验最高分辨率为92 nm)同样显示CD4和CD69分子在膜表面呈不均匀状态,超过75%的CD4分子在细胞膜上呈聚集状态,聚集成微/纳结构域,形成脂筏或微功能结构域,而荧光团的面积、直径及荧光强度的计算和统计也符合这一结果;对CD8+T细胞而言,膜表面受体分子分布模式的三维重构及灰阶模式图显示CD8分子和CD69分子在膜表面亦呈不均匀分布,聚集成微/纳结构域;5)初步探讨了AFM力谱应用于医学、法医学检验的价值与可行性。以红细胞为模型,测量了在室温、室外环境及低温等三个条件下,玻璃和云母基底上细胞形态学及膜表面粘附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在室温条件下,云母基底上红细胞体积的减小幅度较玻璃基底上细胞明显;在室外条件下,玻璃基底上红细胞体积先增大,再减小,而云母基底上细胞体积则先增大,再显著减小,而后出现平台。对于粘附力而言,在室温和室外条件下,两种基底上红细胞的粘附力均先增大再减小,但是曲线最高点出现的时间点不同。在低温条件即4℃下,细胞体积随时间延长而急剧减小,在第5天时,细胞完全塌陷;细胞表面粘附力也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综上所述,本文利用纳米生物技术第一次在纳米尺度对T细胞活化前后生物物理特性的变化进行了较为深入详细的研究分析,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实验数据与信息,为进一步研究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与识别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对红细胞在不同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相关性的探讨揭示了AFM应用于医学或法医学检验甚至临床疾病诊断的价值与潜力。由于以AFM和NSOM为代表的扫描探针显微术具有纳米结构和纳米力学特性的可获得性,因此它们在纳米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中将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而纳米生物技术作为纳米科技研究的前沿交叉领域,必将引起人们的更大重视和关注,因此纳米生物技术领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将为解决生命科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二、膜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膜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膜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言 |
二、生物膜与细胞结构——细胞中的膜系统 |
三、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
四、生物膜的分子结构 |
五、生物膜的基本功能 |
六、生物膜与生命起源和细胞起源的研究 |
七、总结和展望 |
图版Ⅰ |
图版Ⅱ |
图版Ⅲ |
图版Ⅳ |
图版Ⅴ |
(2)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超微形态学和膜分子生物学及其药物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猪囊尾蚴的超微形态学研究 |
1.1.1 猪囊尾蚴的表面超微形态学 |
1.1.2 猪囊尾蚴的内部超微形态学 |
1.2 寄生虫的膜分子生物学研究 |
1.2.1 膜脂的研究 |
1.2.2 膜蛋白的研究 |
1.2.3 膜糖的研究 |
1.2.4 膜流动性的研究 |
1.3 猪囊尾蚴病的临床诊疗学研究 |
1.3.1 猪囊尾蚴病的免疫诊断学 |
1.3.2 猪囊尾蚴病的临床治疗学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猪带绦虫虫卵 |
2.1.3 猪带绦虫六钩蚴 |
2.1.4 未成熟期猪囊尾蚴 |
2.1.5 成熟期猪囊尾蚴 |
2.1.6 试验用抗囊药物 |
2.1.7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猪囊尾蚴的人工感染 |
2.2.2 抗猪囊尾蚴抗体效价的检验 |
2.2.3 猪囊尾蚴成熟情况检查 |
2.1.4 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研究 |
2.2.5 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超微形态学研究 |
2.2.6 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膜分子生物学研究 |
2.2.7 药物体外对不同发育时期猪囊尾蚴的影响 |
2.2.8 药物体内对不同发育时期猪囊尾蚴的影响 |
2.3 图版制作与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超微形态学 |
3.1.1 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 |
3.1.2 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表面超微形态学 |
3.1.3 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内部超微形态学 |
3.2 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膜分子生物学 |
3.2.1 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膜脂组分与含量变化 |
3.2.2 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膜ATP酶活性变化 |
3.2.3 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膜糖—唾液酸的含量变化 |
3.2.4 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膜流动性变化 |
3.2.5 带虫宿主的血清唾液酸含量变化 |
3.3 药物体外对六钩蚴的影响 |
3.3.1 药物体外对六钩蚴形态学的影响 |
3.3.2 药物体外对六钩蚴超微形态学的影响 |
3.3.3 药物体外对六钩蚴膜分子生物学的影响 |
3.4 药物体外对未成熟期猪囊尾蚴的影响 |
3.4.1 药物体外对未成熟期猪囊尾蚴形态学的影响 |
3.4.2 药物体外对未成熟期猪囊尾蚴超微形态学的影响 |
3.4.3 药物体外对未成熟期猪囊尾蚴膜分子生物学的影响 |
3.5 药物体外对成熟期猪囊尾蚴的影响 |
3.5.1 药物体外对成熟期猪囊尾蚴形态学的影响 |
3.5.2 药物体外对成熟期猪囊尾蚴超微形态学的影响 |
3.5.3 药物体外对成熟期猪囊尾蚴膜分子生物学的影响 |
3.6 药物体内对未成熟期猪囊尾蚴的影响 |
3.6.1 药物体内对未成熟期猪囊尾蚴形态学的影响 |
3.6.2 药物体内对未成熟期猪囊尾蚴超微形态学的影响 |
3.6.3 药物体内对未成熟期猪囊尾蚴膜分子生物学的影响 |
3.7 药物体内对成熟期猪囊尾蚴的影响 |
3.7.1 药物体内对成熟期猪囊尾蚴形态学的影响 |
3.7.2 药物体内对成熟期猪囊尾蚴超微形态学的影响 |
3.7.3 药物体内对成熟期猪囊尾蚴膜分子生物学的影响 |
3.8 药物对带虫宿主血清唾液酸含量的影响 |
3.8.1 药物对未成熟期猪囊尾蚴病猪血清唾液酸含量的影响 |
3.8.2 药物对成熟期猪囊尾蚴病猪血清唾液酸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超微形态学 |
4.1.1 猪带绦虫虫卵的超微形态学 |
4.1.2 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超微形态学 |
4.1.3 猪囊尾蚴超微形态学与功能 |
4.2 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膜分子生物学 |
4.2.1 猪囊尾蚴的生物膜系统 |
4.2.2 猪囊尾蚴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
4.2.3 猪囊尾蚴生物膜的流动性 |
4.2.4 猪囊尾蚴生物膜的磷脂代谢 |
4.2.5 猪囊尾蚴生物膜的物质转运 |
4.2.6 猪囊尾蚴生物膜的信息传递 |
4.3 抗囊药物对猪囊尾蚴膜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
4.3.1 抗囊药物对未成熟期猪囊尾蚴膜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
4.3.2 抗囊药物对成熟期猪囊尾蚴膜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
4.4 唾液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
4.4.1 唾液酸与猪囊尾蚴病的早期诊断 |
4.4.2 唾液酸与猪囊尾蚴的衰老 |
4.4.3 唾液酸与抗囊药物早期治疗疗效判断 |
5 结论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图 |
9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业绩 |
(3)基于细菌趋化性的细菌印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写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2.2 细菌识别条件优化 |
2.3 趋化剂对细菌识别的影响研究 |
2.4 单一细菌溶液的吸附效果研究 |
2.5 混合细菌溶液中靶细菌的选择性分离效果研究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血管生成素2参与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儿童脓毒症相关肺损伤相关机制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体外膜肺氧合在儿童脓毒症肺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
2.1 脓毒症相关肺损伤患儿一般资料 |
2.2 病例资料表 |
2.3 主要仪器 |
2.4 ECMO撤除 |
2.5 统计处理 |
2.6 结果 |
2.7 小结 |
2.8 讨论 |
第三章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脓毒症幼年动物模型的观察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小结 |
3.4 讨论 |
第四章 血管生成素2通过活化血管内皮细胞参与ECMO救治脓毒症肺损伤的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小结 |
4.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血管生成素2在脓毒症相关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
1. 脓毒症及脓毒症相关肺损伤反应概述 |
2. Ang2的结构与受体结合及表达 |
3. Ang2激活后的功能 |
4. Ang2与脓毒症相关肺损伤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发表论文 |
参与编撰书籍 |
致谢 |
(6)鸡B细胞cDNA T7噬菌体表达文库的构建及传染性法氏囊病毒B细胞受体的筛选、克隆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细胞受体研究现状 |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2 病毒细胞受体 |
2.1 病毒受体的研究意义 |
2.2 病毒细胞受体的类别及生物学功能 |
3 IBDV细胞受体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病毒细胞受体研究的生物技术途径 |
1 受体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 |
2 病毒覆盖蛋白印迹技术(Virus overlay protein blot assay,VOPBA) |
3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 |
4 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 two-hybrid system,YHS) |
5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Phage surface display techniques,PSDT) |
6 cDNA文库 |
7 流式细胞术 |
8 GST Far Western blotting和GST沉降技术(GST Pull-down) |
9 质谱分析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鸡B细胞cDNA T7噬菌体表达文库的构建和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质粒和菌株 |
1.2 鸡B细胞mRNA的提取 |
1.3 双链cDNA合成 |
1.4 cDNA克隆到T7载体及体外包装 |
1.5 噬菌斑试验测定文库滴度 |
1.6 重组子鉴定 |
1.7 文库扩大培养及滴度测定 |
1.8 文库质量鉴定 |
2 结果 |
2.1 鸡B细胞mRNA的提取与分离 |
2.2 双链cDNA的鉴定及分级分离 |
2.3 初始文库的滴度和重组子测定 |
2.4 文库扩增后的滴度测定及插入片段大小分析 |
3 讨论 |
3.1 cDNA文库是发现新基因和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工具 |
3.2 cDNA文库的构建方法 |
3.3 cDNA的分级分离 |
3.4 cDNA文库的质量评价 |
4 小结 |
第二章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对鸡B细胞T7噬菌体表达文库的亲和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毒株、试剂和工具酶 |
1.2 IBDV病毒的分离、纯化及效价测定 |
1.3 鸡B细胞cDNA文库的生物淘选 |
1.4 噬菌斑印迹(Plaque lift)检测病毒亲和性噬菌体 |
1.5 高亲和单克隆噬菌体的扩大培养 |
1.6 Phage-ELlSA检测噬菌体阳性克隆 |
1.7 亲和噬菌体插入序列的扩增 |
1.8 亲和噬菌体插入序列的测序 |
1.9 序列测定及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T7噬菌体表达文库的生物淘选及特异性噬菌体的富集 |
2.2 噬菌体克隆与病毒结合特性分析 |
2.3 测序结果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3 讨论 |
3.1 噬菌体表达文库的筛选方法 |
3.2 用于文库筛选的IBDV毒株选择 |
3.3 高亲和噬菌体的筛选与鉴定 |
3.4 亲和噬菌体外源基因的序列分析 |
4 小结 |
第三章 鸡Igλ轻链跨膜嵌合分子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在COS7细胞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细胞、质粒和试剂 |
1.2 鸡Igλ轻链(cIgλ)与牛Ig G Fc受体γRⅡ跨膜区(R2T)嵌合分子(λR2T)的获得 |
1.3 构建带有cIgλ信号肽SP中间载体pEGFP-Cl-SP |
1.4 λR2T跨膜分子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EGFP-C1-SP-λR2T的构建 |
1.5 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pEGFP-Cl-SP-λ的构建及表达蛋白鉴定 |
1.6 λR2T嵌合跨膜分子重组表达载体pcDNA3-λR2T的构建和COS7细胞膜定位表达 |
1.7 分泌型真核表达重组载体pcDNA3-λ的构建与表达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带信号肽SP中间载体pEGFP-C1-SP的构建 |
2.2 鸡Igλ轻链与牛IgG Fc受体λRⅡ跨膜区嵌合跨膜分子(λR2T)的形成 |
2.3 λR2T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跨膜分子融合基因的构建 |
2.4 λR2T重组跨膜分子在COS7细胞膜上的定位表达 |
2.5 分泌型鸡Igλ cDNA/GFP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2.6 鸡λ/GFP重组分子在COS7细胞上的分泌表达 |
2.7 鸡λ/GFP表达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鉴定分析 |
2.8 λR2T嵌合跨膜分子重组表达载体pcDNA3-λR2T的构建 |
2.9 流式细胞术检测pcDNA-λR2T在COS7细胞膜的表达 |
2.10 重组表达载体pcDNA3-λ的构建及COS7细胞分泌表达鉴定 |
3 讨论 |
3.1 GFP的细胞定位和示踪 |
3.2 信号肽对多肽链的引导作用 |
3.3 跨膜区对蛋白膜定位表达的锚定功能 |
3.4 带信号肽SP载体pEGFP-C1-SP的构建 |
3.5 重组质粒在COS7细胞系的表达 |
4 小结 |
第四章 重组鸡Igλ轻链原核细胞表达及抗鸡Igλ轻链单克隆抗体制备与功能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培养基及工具酶 |
1.2 鸡Igλ轻链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 |
1.3 抗鸡Igλ轻链单克隆抗体制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鸡Igλ轻链基因PCR扩增产物 |
2.2 酶切鉴定 |
2.3 重组蛋白的表达和Western blot鉴定 |
2.4 单抗与B细胞反应的特异性 |
2.5 单抗与鸡Igλ反应的特异性 |
3 讨论 |
3.1 外源基因表达体系的选择 |
3.2 外源基因的原核表达 |
3.3 Balb/C小鼠免疫方法和抗原选择 |
3.4 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方法 |
3.5 Western blotting鉴定mAb的特异性 |
4 小结 |
第五章 鸡Igλ轻链作为病毒B细胞受体的生物学功能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细胞和质粒 |
1.2 主要试剂 |
1.3 病毒覆盖蛋白印迹(Virus overlay protein blot assay,VOPBA) |
1.4 病毒与细胞的结合试验 |
1.5 竞争/抑制试验 |
1.6 病毒感染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VOPBA鉴定IBDV病毒与鸡重组Igλ蛋白结合的特异性 |
2.2 病毒与细胞表面Igλ的结合特性分析 |
2.3 重组鸡Igλ轻链、抗Igλ单抗对病毒结合的竞争/抑制作用 |
2.4 鸡Igλ轻链在病毒感染细胞中的作用 |
3 讨论 |
3.1 研究IBDV细胞受体的目的和意义 |
3.2 关于IBDV细胞受体的研究 |
3.3 本项目中关于IBDV B细胞受体研究取得的成果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附录 |
附录A 常用试剂及仪器 |
附录B 常用试剂及培养基配制 |
附录C 攻博期间论文、项目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7)国内分子生物学知识图谱的构建及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陈述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对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的阐释 |
1.3.2 分子生物学各研究领域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其组织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2 知识图谱理论与方法 |
2.1 知识图谱的概念 |
2.2 知识图谱的对象 |
2.3 知识图谱的应用领域 |
2.4 知识图谱的方法 |
3 数据来源、样本期刊的选择、应用的数据库及软件 |
3.1 数据来源 |
3.2 样本期刊的选择依据 |
3.3 应用的数据库和软件 |
3.3.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
3.3.2 应用的软件 |
4 分子生物学学科结构知识图谱 |
4.1 基于作者共被引分析与词频分析的分子生物学学科分支知识图谱 |
4.2 分子生物学主要的学科分支及其代表人物 |
4.2.1 基因的重组、克隆和表达领域 |
4.2.2 基因序列和基因工程技术 |
4.2.3 DNA损伤修复和蛋白质研究领域 |
4.2.4 基因组学及其技术领域 |
4.2.5 蛋白质组学及其技术领域 |
5 分子生物学主流领域知识图谱 |
5.1 基于文献共引分析和词频分析的分子生物学主流研究领域知识图谱 |
5.2 分子生物学理论研究领域的发展 |
5.2.1 领域1——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 |
5.2.2 领域5——植物的基因和蛋白质研究 |
5.2.3 领域6——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 |
5.2.4 领域7——线粒体与细胞凋亡 |
5.2.5 领域10——酶基因 |
5.2.6 领域11——金属硫蛋白 |
5.2.7 领域12——基因过表达 |
5.3 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 |
5.3.1 领域2——基因工程 |
5.3.2 领域8——PCR技术、DNA指纹图谱 |
5.3.3 领域9——酶活性测定、电泳技术 |
5.4 分子生物学应用研究领域的发展 |
5.4.1 领域3——中国癌症现状及防治 |
5.4.2 领域4——糖尿病肾病防治 |
5.4.3 领域13——慢性阻塞性肺、动脉硬化等疾病的防治 |
6 分子生物学合作网络知识图谱 |
6.1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分子生物学合作网络知识图谱 |
6.1.1 分子生物学合作网络知识图谱 |
6.1.2 分子生物学合作网络的合作中心 |
6.1.3 分子生物学合作网络的密度和中心性 |
6.2 分子生物合作网络的主要合作领域 |
6.2.1 整个分子生物学合作网络的合作领域 |
6.2.2 分子生物学合作网络中子网络的合作领域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图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肿瘤细胞释放自噬小体(TRAP)诱导CD4+T细胞分化及其免疫调节功能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1 CD4~+T 细胞亚群分化机制及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综述2 细胞外囊泡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肿瘤细胞释放自噬小体(TRAP)对CD4~+T细胞分化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一) |
第二章 TRAP诱导CD4~+T细胞分泌IL-6/IL-10/IL-21 的机制探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二) |
第三章 肿瘤细胞释放自噬小体(TRAP)诱导的CD4~+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及其抗肿瘤作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三) |
全文总结 |
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生物膜分子与化学药物及磁场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面临的挑战 |
1.3 药物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
1.4 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设计与开发 |
1.5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生物膜的结构和组成 |
2.1 生物膜的定义 |
2.2 生物膜的组成 |
2.2.1 磷脂类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
2.2.2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
2.3 生物膜的液晶态结构 |
2.3.1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
2.3.2 类脂多形性模型 |
2.3.3 非双子层结构存在的可能性 |
2.3.4 生物膜的相变温度与流动性 |
2.3.5 液晶态与膜的生理功能 |
第三章 生物膜的理化特性 |
3.1 脂质膜的多型性 |
3.1.1 微团 |
3.1.2 脂质—水系的结构 |
3.1.3 磷脂—水系结构的X射线衍射法 |
3.2 脂质双分子层膜的相变 |
3.2.1 相变现象 |
3.2.2 相变的分子机制 |
3.3 生物膜相变的研究方法 |
3.3.1 差示扫描量热法 |
3.3.2 自旋标记法 |
第四章 癌症与生物膜的液晶态 |
4.1 癌细胞的特征 |
4.2 癌细胞膜的相变 |
4.3 癌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异常 |
第五章 化学物质对生物膜液晶结构影响的研究 |
5.1 生物膜液晶态结构的SAXS研究 |
5.1.1 样品制备 |
5.1.2 PE和PC的分子结构与相应的SAXS图谱 |
5.1.3 生物膜与液晶态的关系 |
5.1.4 化学物质与PE和PC相互作用的SAXS数据 |
5.2 生物膜液晶态结构的~(31)P核磁共振技术研究 |
5.3 化学物质对生物膜分子PE和PC液晶态特性的影响 |
5.3.1 化学溶液物质对生物膜分子PE和PC液晶态特性的影响 |
5.3.2 离子的半径、分子间Vander Waals相互作用、静电力相互作用以及pH值的大小对生物膜的液晶态结构的影响 |
第六章 脂质体的液晶态结构 |
6.1 引言 |
6.2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合理性和优缺点 |
6.2.1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系统的合理性 |
6.2.2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优点 |
6.2.3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可能存在的缺点 |
6.3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6.3.1 小单片层囊泡 |
6.3.2 多片层囊泡 |
6.3.3多片层囊泡的脱水形成(脱水发—再水化循环法) |
6.3.4 大单片层囊泡 |
6.3.5 液晶态多烯脂肪酸多相脂质体的组分与制备 |
6.4 脂质体内物质的包裹法、脂质体的灭菌 |
6.5 脂质体的物理化学特性 |
6.5.1 脂双层的相变 |
6.5.2 脂质体的通透性及其测量 |
6.5.3 生物流体中脂质体的稳定性 |
6.6 液晶态多烯脂肪酸多相脂质体的多型性 |
6.6.1 液晶态多烯脂肪酸多相脂质体结构的SAXS法研究 |
6.6.2 液晶态多烯脂肪酸多相脂质体 多型性的~(31)P-NMR谱技术研究 |
6.6.3 液晶态多烯脂肪酸多相脂质体结构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察 |
6.7 药物和脂质体的相互作用 |
6.7.1 油酸对多相脂质体结构的影响 |
6.7.2 亚油酸对多相脂质体结构的诱导作用 |
6.7.3 蓖麻酸对磷脂胆固醇混合脂质体液晶结构的稳定作用 |
6.7.4 胆固醇对抗癌新药多相脂质体结构的影响 |
6.7.5 片层六角相和片层立方相与癌细胞膜之间的关系 |
6.7.6 立方六角的生物学意义 |
6.8 脂质体和细胞的相互作用 |
6.8.1 融合相互作用 |
6.8.2 吸附相互作用 |
6.8.3 脂质交换相互作用 |
6.8.4 内食作用 |
6.8.5 其他可能存在的机制 |
6.9 液晶态多烯脂肪酸多相脂质体与癌细胞膜相互作用的ESR谱技术研究 |
6.9.1 ESR波谱分析 |
6.9.2 磷脂酰乙醇胺分子运动对马来酰亚胺 自旋标记化合物ESR谱的影响 |
6.9.3 液晶态多烯脂肪酸多相脂质体与正常细胞 及其癌细胞膜的相互作用对马来酰亚胺 自旋标记化合物ESR谱的影响 |
6.9.4 液晶态脂肪酸多相脂质体与癌细胞膜的相互作用 |
6.9.5 用ESR研究亚油酸铂与癌细胞膜相互作用 |
6.10 靶向脂质体在体内的分布与抗癌作用 |
6.10.1 亚油酸铂的组织分布 |
6.10.2 油酸铂靶向脂质体的体内抑瘤作用 |
6.10.3 亚油酸铂对靶细胞乳腺癌的杀伤作用 |
6.10.4 亚油酸铂对非靶癌细胞S_(180)的杀伤作用 |
6.10.5 亚油酸铂靶向脂质体与亚油酸铂非靶向脂质体 以及游离的亚油酸铂抗癌作用的比较 |
第七章 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7.1 引言 |
7.2 铂类配位化合物结构的理论基础 |
7.2.1 中心离子铂的电子组态和原子轨道 |
7.2.2 配位体的电子构型及特点 |
7.2.3 铂配合物的几何构型 |
7.2.4 铂类配合物的抗癌作用机理 |
7.3 铂类配合物的合成与鉴定 |
7.3.1 铂类配合物的合成 |
7.3.2 红外光谱分析 |
7.3.3 配合物的差热分析 |
7.4 抗癌药物铂络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 |
7.4.1 铂配合物的结构鉴定 |
7.4.2 顺式二氯二氨合铂(Ⅱ)分子的结晶机理 |
7.4.3 顺式二氯二氨合铂(Ⅱ)抗癌作用机理的探讨 |
7.5 铂类配合物的结构及理化特性的研究 |
7.5.1 引言 |
7.5.2 草酸二氨合铂、丁二酸二氨合铂配合物的结构及理化特性的研究 |
7.5.3 氯胺铂配合物的结构表征 |
7.6 系列脂肪酸合铂类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7.6.1 脂肪酸氨铂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7.6.2 脂肪酸乙二胺合铂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7.6.3 几种脂肪酸甲氨铂络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
7.6.4 脂肪酸环己胺铂与异丙胺铂络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
7.7 几种不饱和脂肪酸氨(胺)铂络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
7.7.1 不饱和脂肪酸氨(胺)铂络合物的合成 |
7.7.2 不饱和脂肪酸胺铂络合物的结构表征和理化特性 |
7.8 系列甘草酸胺合铂配位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7.8.1 引言 |
7.8.2 几种甘草酸胺铂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7.9 X射线衍射分析 |
7.9.1 基本原理 |
7.9.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八章 铂类药物的抗肿瘤作用 |
8.1 引言 |
8.2 肿瘤细胞的培养和MTT法检测 |
8.2.1 细胞及试剂 |
8.2.2 MTT(噻唑蓝)测试 |
8.3 顺铂类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研究 |
8.3.1 顺铂类配合物与三种癌细胞的作用 |
8.3.2 胺配体对人体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 |
8.3.3 顺铂类配合物对人体肿瘤细胞杀伤效果的比较 |
8.4 饱和脂肪酸(氨)胺铂类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研究 |
8.4.1 饱和脂肪酸氨铂类配合物对人体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
8.4.2 脂肪酸甲胺合铂对人体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
8.4.3 脂肪酸异丙胺铂络合物对人体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
8.4.4 脂肪酸环己胺铂络合物对人体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
8.4.5 脂肪酸乙二胺铂配合物对人体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
8.4.6 脂肪酸胺合铂配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
8.5 不饱和脂肪酸(氨)胺铂类配合物对人体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
8.6 甘草酸(氨)胺铂类配合物对人体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 |
8.6.1 甘草酸胺铂配合物对人体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8.6.2 甘草酸胺铂类配合物的抗癌机理 |
第九章 磁场对铂类药物的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
9.1 引言 |
9.2 磁场对肿瘤膜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
9.2.1 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与观察 |
9.2.2 磁场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 |
9.2.3 肿瘤细胞膜表面的微观结构 |
9.2.4 电磁场对肿瘤细胞膜表面微观结构影响的扫描电镜观察 |
9.2.5 电磁场对肿瘤细胞膜表面结构影响的扫描隧道电镜观察 |
9.2.6 磁场对肿瘤膜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机理 |
9.3 磁场对顺铂配合物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
9.4 磁场对饱和脂肪酸氨(胺)铂类配合物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
9.4.1 磁场和药物与癌细胞相互作用 |
9.4.2 磁场与脂肪酸铂类化合物对人体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
9.4.3 磁场对肿瘤细胞活性的影响机理 |
9.4.4 磁场对饱和脂肪酸环己胺铂类配合物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
9.4.5 脂肪酸环己胺合铂与顺铂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比较 |
9.4.6 磁场对饱和脂肪酸甲胺铂类配合物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
9.5 磁场对不饱和脂肪酸(氨)胺铂类配合物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
9.5.1 磁场对不饱和脂肪酸(氨)胺合铂配合物抑制人体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 |
9.5.2 磁场对不饱和脂肪酸(氨)胺铂配合物抑制人白血病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 |
9.5.3 磁场对不饱和脂肪酸(氨)胺铂配合物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 |
9.6 磁场对甘草酸胺铂类配合物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
9.6.1 磁场与甘草酸苯胺铂类配合物对人体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的协同作 |
9.6.2 磁场对甘草酸苯胺铂类配合物对人体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的影响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进一步的工作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AFM、NSOM的细胞生物物理特性研究与膜分子探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背景介绍 |
第1节 原子力显微术 |
第2节 近场扫描光学显微技术 |
第3节 量子点荧光探针及其生物学标记应用 |
第二章 特异性T细胞膜纳米结构与力学特性 |
第1节 引言 |
第2节 材料与方法 |
第3节 结果与讨论 |
第4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FM力谱的应用初探 |
第1节 引言 |
第2节 材料与方法 |
第3节 结果与讨论 |
第4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术语缩写表 |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基本情况 |
致谢 |
四、膜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膜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J]. 刘树森. 动物学报, 1977(04)
- [2]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超微形态学和膜分子生物学及其药物影响[D]. 郝艳红. 东北农业大学, 2000(01)
- [3]基于细菌趋化性的细菌印迹技术研究[D]. 舒宝连.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4]血管生成素2参与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儿童脓毒症相关肺损伤相关机制初步研究[D]. 赵喆.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5]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其在航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设想[J]. 杨天德. 大自然探索, 1987(04)
- [6]鸡B细胞cDNA T7噬菌体表达文库的构建及传染性法氏囊病毒B细胞受体的筛选、克隆与鉴定[D]. 张红. 河南农业大学, 2007(04)
- [7]国内分子生物学知识图谱的构建及解读[D]. 乐露露. 安徽大学, 2013(S2)
- [8]肿瘤细胞释放自噬小体(TRAP)诱导CD4+T细胞分化及其免疫调节功能的机制研究[D]. 陈永强. 东南大学, 2019(05)
- [9]生物膜分子与化学药物及磁场相互作用的研究[D]. 孙润广. 西安交通大学, 1999(07)
- [10]基于AFM、NSOM的细胞生物物理特性研究与膜分子探测[D]. 吴扬哲. 暨南大学,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