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地下水科学研究的新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张润丽[1](2014)在《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途径与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工作,是整个地质工作的基础,事关国家资源安全、环境保护和生态管护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内外部形势变化的影响,地质调查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展地质调查工作科学发展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十一世纪前三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也是我国地质调查工作大转折、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高瞻远瞩,顺应国际大趋势,依托高技术,多学科综合研究、探索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地球科学难题。为此,地质调查工作驱动机制必须由供给驱动型转变为需求驱动型,地质调查社会化服务的领域需要不断拓宽。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地质调查机构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论文在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在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在理论创新、指标构建、预测模型、战略设计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对地质调查需求变化、国内外对比、现状与问题、队伍能力建设等专题进行深入分析,综合研究提出中国地质调查的发展途径与战略选择,包括业务发展、队伍发展、体制机制等战略重点及相关政策措施建议。论文研究内容概述如下:(一)通过地质调查常态需求论、地质调查公共产品论、地质调查科研、生产和服务一体论等理论分析,揭示了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地质和经济规律,形成了一些重要结论,为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研究奠定了系统的理论基础。(1)地质工作需求可以分为常态需求和非常态需求。一般情况下,地质调查需求表现为常态需求。即: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具有长期稳定性,地质调查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永久性基础支撑作用。(2)地质调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含准公共地质产品)和公益服务。公共产品存在市场失灵,采取政府提供的方式具有高效率,因此地质调查工作是需要国家财政出资的公益性工作,其工作内容由国家需要决定,经费来自政府财政资金,成果提供全行业、全社会使用。公共地质产品应当采用公共生产的方式,也就是说必须有一支专门的,一定规模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才能高效率、可持续地提供公共地质产品和服务。地质调查具有常态需求,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建立有稳定国家财政资金保障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提供了理论依据。(3)地质调查科研、生产和服务一体论。地调局的定位应当是集调查、科研、服务于一身。(二)论述地质调查发展现状和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矿产勘查逐步分开运行。中国地质调查局1999年7月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了一批重大专项,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重大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了重要基础性支撑和保障作用。地质调查工作新体系基本形成,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与资料信息服务迈出重要步伐,地质调查“走出去”初见成效。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体系基本建立。面对新形势,地质调查工作存在诸多不适应,主要存在八个方面问题:一是基础地质工作薄弱,严重影响了矿产勘查、社会服务、海洋权益的维护和大地质事业的发展;二是集中统一的地质调查管理体制、中央地方协调运行的机制没有形成;三是地质调查持续发展缺乏制度保障;四是地质调查投入的快速增长对现有工作体系提出新挑战,需要创新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五是地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六是激励约束机制欠缺;七是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滞后。队伍规模过小、结构欠合理,队伍能力亟待提高,野外一线地质调查人才急缺;八是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有待进一步建实建强等。(三)发达国家地质调查局的发展趋势。国外地质调查机构经过重组与调整之后,世界地质调查及机构发展的基本态势有如下特点:一是地质调查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并重;二是地质工作的技术于段日新月异—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三是地质调查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注重社区服务;四是服务对象日趋广泛,采用个性化服务;五是重视信息机构,强调信息服务质量;六是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七是机构实现精简合并。(四)开展了我国地调局与国外发达国家地调机构的对比,并根据其中的重要指标研究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的目标。通过对比分析认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国外发达国家地调机构存在差距突出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地质调查信息化水平不高,服务效果欠佳,服务能力不足:二是人才总量不足,人才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总体水平不高;三是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差,缺乏地质技术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地质科技创新基地不是很完善,至今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四是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五是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等。(五)地质调查需求分析及预测。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地质调查需求重点不同。根据发达国家地质调查工作演变历程可知,随着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山工业化初期——中、后期——后工业化阶段演变,地质调查工作也由资源型——资源环境型——社会服务型演变。我国地质调查需求发展趋势总体呈持续上升趋势:一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造成能源资源保障问题凸显,多元投入,国内矿产勘查投入将持续保持高水平。矿产地质调查评价需求呈持续上升趋势。二是环境地质调查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三是基础地质调查需求稳定增长。四是地质调查需求相继出现新领域。五是资源利用方法和技术水平需求提高。六是地质调查社会服务功能发生变化,对服务水平需求明显提高。(六)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战略思路与目标中国地质调查局使命是以地球系统为调查研究主要对象,不断创新地质调查成果和地学知识,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地质基础知识和地学信息的需要。主要职责任务是从事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为战略性矿产勘查提供技术支撑;为政府决策提供地质基础依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质信息服务。总体战略目标是:以地球系统为调查研究对象,不断提高地质调查程度,提升地球科学研究和认知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地质基础支撑和公益服务,持续创造社会效益。把地调局建成国家地质调查中心、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和地学服务中心,争创一流成果、一流服务、流效益、一流人才、一流装备、一流管理的世界一流地质调查局。论文具有以下主要创新之处:(1)在研究提出了常态需求论、地质调查公共产品论、地质调查科研、生产和服务一体论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地质规律和经济规律,形成了一些重要结论。建立了适合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预测模型,对地质调查需求进行了定量预测,在具体预测需求上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基数结构比例增长法,即以2009年实际投入为基数,确定各结构年度增长比例,再测算到2020年的总需求;二是地质项目概算法,即按照预计需要完成的公益性地质工作任务,再把任务进行分解,最后用概算费用标准具体计算出总需求。综合预测结果:2011年到2020年地质调查常态需求平均每年90亿元。并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规模进行了定量预测,得出预测结论:如果不考虑整合行业队伍,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规模为1.2-1.5万人;如果考虑整合行业队伍,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规模为1.7-2万人。(2)在研究并提出世界一流地质调查机构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国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地质调查机构对比,找出差距,并构建了地质调查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影响地质调查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确定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的需求、制度保障体系、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战略规划体系、地质调查队伍体系、地质调查工作效果等6个指标为一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进一步分解,形成17个二级指标。通过对地质调查科学发展二级指标的深入分析,比较系统地把握地质调查科学发展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从而正确认识地质调查科学发展的状况,为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3)研究提出中国地质调查的发展途径与核心业务体系战略选择,围绕业务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提出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王成福[2](2020)在《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也由追求速度的增长阶段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能源转型,能源转型的关键不仅在于供给侧深度的结构性调整,更在于从整个产业的高度转换发展模式,对于地热能来说同样如此。本文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运作方式进行归纳梳理、对国外经验进行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概念并初步进行定义。具体来说,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参照产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我国地热能资源禀赋特征、产业市场结构、后发优势等,利用多层次评价模型对地热能产业竞争力进行整体评价,得出产业竞争力分数为75.64,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同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设置具体指标和参数,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2.在深入认识地热能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系统总结我国地热能产业运作若干新类型、借鉴地热能产业发展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概念,分析了地热能产业发展路径的时代变更,并提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理论构想,进而以应然性、实然性和实现性为切入点,构建了我国地热能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基本逻辑框架。3.初步对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关键点进行了系统探讨,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少应该包含:创新驱动型发展、协调可持续型发展、绿色生态型发展、高效率型发展、有效供给型发展、中高端结构型发展、开放包容型发展、为民共享型发展等关键内容。4.在分析不同主体优劣势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理论研究成果,依据不同主体的基本定位和主要功能,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构建过程中政府、国有地热能企业、民营地热能企业、外资地热能企业、金融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等不同主体的作用及管理策略。
周海生[3](2020)在《基于综合效益的用水效率能值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和水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逐渐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和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因素,在“三条红线”、“十六字治水方针”、“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等制度和政策的要求下,如何拓展用水效率概念,科学评价农业、工业、生活、生态部门用水效率,成为目前水资源管理实践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用水过程能量分析的用水效率能值评价方法研究”(编号:5160090427),针对目前不同部门用水效率评价未全面考虑用水对经济、社会、生态的影响,不同部门评价指标不一致的现状,依据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开展基于综合效益的用水效率能值评价方法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以水资源利用生态经济系统为基础,根据效率定义,扩展用水效率的概念,考虑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用水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部影响,提出基于综合效益的用水效率的新概念及评价框架。(2)根据农业、工业、生活、生态部门水资源与其他物质、能量的相互作用和转换关系,以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为指导,构建不同部门的用水效益能量系统图,确定了不同用水部门用水效益的构成及效益能值量化方法,提出了基于综合效益的农业、工业、生活、生态和区域用水效率能值评价方法。(3)以郑州市为例,运用基于综合效益的农业、工业、生活、生态和区域用水效率能值评价方法,对2011~2017年郑州市农业、工业、生活、生态和区域用水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董璟琦[4](2019)在《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方法及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Green and sustainable remediation,GSR)是保障土壤环境可持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针对我国污染场地可持续风险管理体系缺乏、土地安全利用规划决策机制不健全、修复二次污染突出等问题,采取模拟评估与实证分析等手段,在对我国场地管理现状和产业发展进行评估预测的基础上,基于费用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CBA)、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等方法,构建了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方法框架。(1)针对我国当前区域场地再开发规划与治理修复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了区域场地修复优先排序和再开发规划评估方法,并进行案例验证。结果表明,在早期规划阶段就采用将污染修复可行措施与未来土地利用类型相结合的分步修复再开发策略,可比传统修复模式显着提升土地修复再开发净效益。(2)采用LCA方法对场地修复工程的二次环境影响开展精细化的全过程定量评估,可为我国污染场地GSR管理中使用LCA方法提供评估程序和方法参数优化参考。对西部某典型铬盐污染场地修复工程LCA案例研究结果表明,修复工程实施导致的二次环境影响中人体健康损害占总影响的45.63%,生态系统损害占7.28%,气候变化和资源消耗分别占24.13%和22.96%。(3)构建了场地修复工程CBA程序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综合权衡健康风险、生态风险、资源环境损害和污染外部影响的场地修复CBA模型。开展某典型铬污染场地CBA案例验证。结果表明,场地修复工程实施的总成本约为1.05亿,修复后100年内获得的社会、环境、经济综合效益约2.4亿,净效益为1.35亿。(4)为评估不同修复工程模式的生态环境效益增加、修复活动二次污染损失以及场地污染导致的总社会损失,探索污染场地自然资源损害评估(Natural Resource Damage Assessment,NRDA)和GSR的一体化评估框架和方法。对某焦化污染场地案例验证结果表明,场地污染生态环境损害约28亿元,修复实际支出为18亿,修复工程实施导致的修复后土地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约1.1亿。场地修复社会成本除了实际修复支出外,还负担了场地污染生态环境损害与修复成本的差额,以及修复工程二次影响导致的土地服务价值损失。
桑家眸[5](2019)在《县域生态空间分区管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制定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规划和协调各类空间的划定,加强对国土空间利用的控制,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遏制生态系统退化、加强生态空间治理能力,生态空间内的土地用途规定与许可条件成为一种有效的管控手段。近年来,对于生态空间土地使用控制的研究和实践并不多,面对面积庞大的生态空间的管控措施较为缺乏,致使生态空间不断被侵蚀,破坏严重。如何完善我国生态空间分区管控体系,保障生态空间的生态功能,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国家提倡“三生”空间理论的宏观背景下,通过对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生态空间管控体系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美国的区划体系对生态空间的管制,我国香港地区制定的生态保育政策,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制定的非都市土地分区、用地编定、容许使用项目和许可使用项目。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县域生态空间的现状问题,包括范围不明确、管控失灵、农用地被侵占、草原过度放牧、森林非法征收占用等,尝试寻找解决办法,构建县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首先,建立了“基础区”和“叠加区”两类生态空间分区,细化各自分区类别,形成三级分区体系;其次,对第三级分区进行分区用途规定与许可条件管制,具体包括免经申请许可使用项目和需经目的事业主管机关、使用地主管机关及有关机关许可使用项目;然后从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两个角度,设置生态空间开发强度控制指标体系,对生态空间进行量化的控制;最后从其他学科角度提出开发权转移、生态移民和灾害保险制度等生态空间管控的辅助措施。整个过程选取宁夏吴忠市同心县进行实证研究。
施俊法,唐金荣,周平,郑军卫[6](2014)在《世界地质调查工作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矿产资源需求增速放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矿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地质调查工作需求驱动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地质调查工作发展呈现新趋势:1树立"大资源"观,加强关键矿产的调查评价。矿产资源研究呈现从传统到新兴矿产、从浅部到深部、从一般性研究到矿产资源全生命周期研究;基础地质从一般性填图信息到深度信息挖掘转变;2树立"大地质"观,推进地球关键带地质调查;3树立"大数据"观,推进信息技术与地质调查工作深度融合。中国地质调查工作改革必须尊重地质工作规律和经济工作规律,树立"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大数据"的理念,加强地质调查工作的顶层设计,紧紧抓住关键空间、关键矿种、关键技术,推进地质调查工作的结构调整与转型,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余普[7](2018)在《基于设计介质论的生产性景观在棕地景观改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后期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全球产业结构进行不断调整,许多曾一度辉煌的工业逐渐衰落,而由此带来的基础设施废弃地、采矿废弃地、工业废弃地等棕地成为城市建设面临的重重阻碍。与此同时,生产性景观因其具备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而成为当前风景园林领域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在这一背景下,棕地景观改造为风景园林学的研究和实践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研究生产性景观与棕地景观改造的融合模式,对于当前新兴的棕地景观改造领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方法“设计介质论”方法体系,针对棕地景观改造的设计研究问题,展开包含三个设计项目的设计师式研究。在此次研究中,本文首先对“生产性景观”的时代含义进行完善和拓展,并归纳出生产性景观的“三生”功能;其次分析总结我国棕地景观改造的问题和挑战,并归纳出棕地景观改造的“三生”目标。基于此针对生产性景观与棕地景观改造的融合模式提出两个理论假设;并通过笔者完成的三个不同类型的棕地景观改造项目对其进行验证,最终得到棕地景观改造的新的设计知识。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关于生产性景观的研究理论和设计案例,探讨中西方对生产性景观概念的认知异同,并基于当前的社会语境,反思当前生产性景观内涵的狭隘性,最终将生产性景观的生产性定义为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信息生产,其中农业生产性景观体现为农田、牧场、林场、鱼塘等农业景观,工业生产性景观表现为机械制造和能源生产的工业景观,信息生产性景观则呈现为虚拟空间的信息生产与流通。基于此,对生产性景观进行详细分类。同时总结出生产性景观的“三生”功能,即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针对国内外棕地景观改造的案例,分析归纳当前棕地景观改造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基于此提出融合生产性景观有利于棕地景观改造的提升,并归纳出棕地景观改造需要达到的“三生”目标,即生产目标、生态目标和生活目标。本文针对生产性景观与棕地景观改造的融合策略提出两个理论假设,假设一是利用生产性景观的工程美学实现环境治理与景观改造并行,假设二是利用生产性景观的“时空性”展示棕地景观改造的阶段性和动态性。并制表总结出常见的棕地类型和适用的生产性景观。基于“设计介质论”研究框架,本文通过笔者完成的两个棕地改造项目——“河北省黄骅市双河滨水区棕地景观改造”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河滨水区棕地景观改造”分别验证了以上两个理论假设,并反思和总结出设计经验。基于以上两个项目的成果经验,笔者完成了第三个设计实践项目“巴彦淖尔永清河石油创意公园景观设计”,最终通过设计反思得出棕地景观改造的新的知识,即棕地景观改造项目应该加强跨学科思维、利用工程美学、提倡原位修复技术、鼓励公众参与和知识科普以及挖掘场所精神,有利于风景园林学领域在棕地景观改造方向的发展。
尹明[8](2009)在《我国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文中研究表明论述了地质实验测试工作在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分析测试领域的研究动向和进展,包括无机元素分析测试技术、元素形态分析测试技术、有机地球化学实验测试技术(环境有机地球化学实验测试技术和能源有机地球化学实验测试技术)、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野外现场分析测试技术、无污染或低污染的"绿色"分析技术和样品制备技术方法、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实验室基础性工作和科研条件平台建设等方面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探讨了我国地质分析技术研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国外的差距和研究工作的有利条件和发展前景。全文引用文献178篇。
刘莉[9](2014)在《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研究》文中指出涉水问题研究到今天,不仅仅要考虑到水的自身,还要考虑到人类与水的关系,更要考虑到由水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需要引入水安全的概念。水文生态安全保障是实现水安全保障的基础。法律角度研究水文生态安全不仅为更新涉水问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为完成现代涉水法治建设提供基础论证,更是为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规制提供必要的理论借鉴。本文从解析概念入手,总结国内外认知的基础上,运用语义分析法、借鉴分析法提出“水文生态安全”的概念认识。进而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分析了水文生态安全问题的典型表现,提出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运用法理学原理分析法律在水文生态安全保障中的重要作用并做出法律保障的路径安排。继而综合运用法理学和协同论,从形式建构和内容建构两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水文生态安全保障法律框架的构想。再以三项法律制度为例提出具体的法律建议,对水文生态安全保障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涵盖如下几个重要的观点:(1)水安全是水被理解为环境因子、资源因子和社会因子保证水处于良好循环,实现为人类持续供给,达到人人平等享有水资源,保障国家政治稳定的良好状态。水文生态安全指充分重视水文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维持水文生态平衡的良好状态。(2)目前的水体、湿地、地表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等都集中曝露出水文生态安全问题,水文生态安全保障刻不容缓。(3)我国目前虽然没有直接关于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规定,但法律体系和法律内容上都还有所涉及,只是存在不少弊病。(4)法律凭借其确认、保护、协调和预设的功能,在水文生态安全保障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协同不同学科的知识为完成水文生态安全保障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5)形式上建构国家到地方不同法律效力等级的纵向架构以及从水事系统延伸至周围生态系统的横向建构;内容上建构水文生态安全论证、生态环境用水评价、三水统观统管等三个层面的制度模块,就形成了形式与内容上的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框架。(6)总结分析我国现有的水资源论证制度,生态环境用水制度和地下水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法律制定建议,能够为水文生态安全保障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法律实证分析。本文首次从法律角度聚焦水文生态安全,结合运用生态学、水文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层面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思考探索:一是阐释“水文生态安全”的概念,使水问题的研究范畴更加明确。二是强调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重要理念,最终落脚于法律层面探讨水文生态的安全保障。三是协同多学科知识,并融合于法律规范的制定中,试图进行多学科融合的创新突破与拓展,为解决涉水问题为提供新的思路。四是从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提出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框架的构想。
李新,程国栋,康尔泗,徐中民,南卓铜,周剑,韩旭军,王书功[10](2010)在《数字黑河的思考与实践 3:模型集成》文中指出介绍了"数字黑河"模型集成研究的进展。①流域科学研究中的模型集成由发展流域集成模型和建模环境这2个主题所构成,前者可概括为"水—土—气—生—人"集成模型,后者是支持集成模型的高效开发的软件工具,注重于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建模提供支撑。②将模型集成分为知识途径和技术途径,讨论了建模环境在模型集成中的作用,以及科学模型和流域管理模型的关系。③回顾了黑河流域模型集成的总体目标是发展两种类型的集成模型,其中第一种回应科学目标,是地球系统模型在流域尺度上的具体体现,以建成能够综合反映流域水文—生态—经济相互作用的模型为标志;第二种集成模型回应管理目标,以建成空间显式的流域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为目标。④对黑河流域已有的水文、地下水、水资源、陆面过程、土地利用、生态、社会经济与生态经济建模工作做了系统的综述。⑤分析了黑河流域集成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
二、美国地下水科学研究的新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地下水科学研究的新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途径与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世界地质调查机构的发展战略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地质调查发展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
§2.1 地质调查常态需求论 |
2.1.1 常态需求的特点 |
2.1.2 不同类型地质工作对管理的要求 |
§2.2 地质调查公共产品论 |
2.2.1 基于经济属性划分地质产品类型 |
2.2.2 公共地质产品的提供方式 |
§2.3 地质调查科研、生产和服务一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地质调查发展现状与问题 |
§3.1 历史沿革 |
§3.2 地质调查工作发展现状 |
§3.3 地质调查队伍发展现状 |
3.3.1 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 |
3.3.2 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 |
3.3.3 院校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 |
§3.4 地质调查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4.1 问题树分析法简介 |
3.4.2 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问题树 |
3.4.3 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问题树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世界地质调查发展趋势与启示 |
§4.1 世界地质调查工作发展趋势 |
4.1.1 21世纪初期地球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
4.1.2 地质调查工作的技术手段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应用广泛 |
4.1.3 地质调查工作驱动机制由供给驱动型变为需求驱动型 |
4.1.4 地质调查社会化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 |
§4.2 国外地质调查机构发展情况综述 |
4.2.1 美国地调局——“为变化的世界”服务 |
4.2.2 印度地调局——服务生产、生活,职能不断扩大 |
4.2.3 澳大利业地学局——以研究为主,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机构 |
§4.3 经验总结及启示 |
4.3.1 调整组织机构适应科学发展要求 |
4.3.2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
4.3.3 提供持续的经费和装备保障 |
4.3.4 增强地质调查的服务意识,注重社区服务 |
4.3.5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地质调查工作的供需分析与发展预测 |
§5.1 2013年地质调查投入跟踪分析 |
5.1.1 经费投入分析 |
5.1.2 队伍投入分析 |
§5.2 地质调查需求与发展趋势 |
5.2.1 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的新需求 |
5.2.2 调查问卷显示的我国地质调查需求特点 |
§5.3 地质调查需求定量预测 |
5.3.1 基数增长法预测 |
5.3.2 工作量法预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定位与方向 |
§6.1 建设世界一流地调机构的必要性 |
§6.2 世界一流地质调查机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1 评价指标设置及内容 |
6.2.2 关键评价指标对比应用分析 |
§6.3 对比分析与发展建议 |
6.3.1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世界一流地质调查机构的差距 |
6.3.2 中国地质调查局未来发展探索与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评价与战略选择 |
§7.1 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评价 |
7.1.1 构建地质调查科学发展指标体系 |
7.1.2 地质调查科学发展指标分析 |
7.1.3 研究结论 |
§7.2 地质调查业务的战略思路 |
7.2.1 地质调查核心业务战略取向 |
7.2.2 地质调查核心业务体系的总体要求 |
§7.3 地质调查工作核心业务体系战略新框架 |
7.3.1 基础地质调查:认识和描述“关键带”地球作用与过程 |
7.3.2 能源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服务经济建设需求 |
7.3.3 地质灾害调查预警:服务国家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
7.3.4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服务民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7.3.5 地质勘查技术体系创新与应用:提供方法与技术支撑 |
7.3.6 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社会服务与公众认知 |
§7.4 战略保障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8.2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地热能产业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及产业竞争力评价 |
3.1 我国地热能资源概况 |
3.2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概述 |
3.3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 |
3.4 我国地热能产业的竞争力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环境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外部环境的PESTEL分析 |
4.2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与制约因素 |
4.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4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现有模式和若干新类型 |
5.1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现有模式 |
5.2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 |
5.3 公私合作模式(PPP) |
5.4 “工程总承包+融资”模式(“EPC+F”) |
5.5 “地热能+”模式 |
5.6 区块链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借鉴意义 |
6.1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 |
6.2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趋势 |
6.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热能产业合作前景 |
6.4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式构建 |
7.1 地热能产业发展路径的时代变更 |
7.2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理论构想 |
7.3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基本逻辑框架 |
7.4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关键点 |
7.5 不同主体在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中的作用与管理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8.2 今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主要计算结果 |
附录B 个人简历和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
(3)基于综合效益的用水效率能值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用水效率定义 |
1.2.2 用水效率评价指标 |
1.2.3 用水效率评价方法 |
1.2.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基于综合效益的用水效率概念及能值评价框架 |
2.1 水资源利用生态经济系统 |
2.2 基于综合效益的用水效率 |
2.2.1 效率及用水效率 |
2.2.2 基于综合效益的用水效率 |
2.3 基于综合效益的用水效率能值评价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不同部门用水效益构成及能量分析 |
3.1 不同部门用水效益构成分析 |
3.1.1 农业用水效益 |
3.1.2 工业用水效益 |
3.1.3 生活用水效益 |
3.1.4 生态用水效益 |
3.2 能值理论概述 |
3.3 用水效益能量分析 |
3.3.1 农业用水效益能量分析及能量系统图 |
3.3.2 工业用水效益能量分析及能量系统图 |
3.3.3 生活用水效益能量分析及能量系统图 |
3.3.4 生态用水效益能量分析及能量系统图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综合效益的用水效率能值评价 |
4.1 农业用水效率能值评价 |
4.1.1 农业用水正效益量化 |
4.1.2 农业用水负效益量化 |
4.1.3 基于综合效益的农业用水效率能值评价 |
4.2 工业用水效率能值评价 |
4.2.1 工业用水正效益量化 |
4.2.2 工业用水负效益量化 |
4.2.3 基于综合效益的工业用水效率能值评价 |
4.3 生活用水效率能值评价 |
4.3.1 生活用水正效益量化 |
4.3.2 生活用水负效益量化 |
4.3.3 基于综合效益的生活用水效率能值评价 |
4.4 生态用水效率能值评价 |
4.4.1 生态用水效益量化 |
4.4.2 基于综合效益的生态用水效率能值评价 |
4.5 基于综合效益的区域用水效率能值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综合效益的郑州市用水效率能值评价 |
5.1 郑州市基本概况 |
5.1.1 自然地理与经济社会概况 |
5.1.2 水资源状况 |
5.1.3 用水指标 |
5.1.4 水环境状况 |
5.2 基于综合效益的郑州市用水效率能值评价 |
5.2.1 农业用水效率能值评价 |
5.2.2 工业用水效率能值评价 |
5.2.3 生活用水效率能值评价 |
5.2.4 生态用水效率能值评价 |
5.2.5 区域用水效率能值评价 |
5.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新见解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方法及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绿色可持续修复框架进展 |
1.1.2 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技术 |
1.1.3 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实践 |
1.1.4 当前场地修复存在的问题 |
1.2 国内外进展 |
1.2.1 区域尺度绿色可持续评估与决策机制 |
1.2.2 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的可行技术体系 |
1.2.3 我国污染场地修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1.2.4 我国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的实践方向 |
1.3 研究问题、目的与主要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目的 |
1.3.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本研究技术路线 |
1.4.3 本研究数据来源 |
2 我国场地管理评估与修复产业预测 |
2.1 场地环境管理评估 |
2.1.1 评估背景 |
2.1.2 评估方法 |
2.1.3 评估结果 |
2.2 场地修复产业分析 |
2.2.1 产业发展现状与预测分析 |
2.2.2 产业发展驱动与限制因素 |
2.2.3 产业健康发展建议 |
2.3 小结 |
3 区域场地修复可持续评估 |
3.1 研究背景 |
3.1.1 国际经验总结 |
3.1.2 国内需求分析 |
3.2 评估方法 |
3.2.1 评估目标和对象 |
3.2.2 评估程序 |
3.2.3 评估方法 |
3.2.4 数据获取 |
3.3 评估案例 |
3.3.1 案例背景 |
3.3.2 区域场地修复初步优先度排序 |
3.3.3 区域场地修复开发规划评估 |
3.3.4 地块C详细修复与再开发方案评估 |
3.4 小结 |
4 场地修复生命周期评估 |
4.1 评估方法 |
4.1.1 确定目标和范围 |
4.1.2 清单分析 |
4.1.3 生命周期影响评估 |
4.1.4 结果表征 |
4.1.5 不确定性分析 |
4.2 评估案例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材料与方法 |
4.2.3 环境影响分析 |
4.2.4 案例评估结果 |
4.3 小结 |
5 场地修复费用效益分析 |
5.1 研究背景 |
5.1.1 场地修复CBA研究进展 |
5.1.2 场地修复CBA应用情况 |
5.2 CBA方法构建 |
5.2.1 CBA框架 |
5.2.2 CBA程序 |
5.2.3 CBA方法 |
5.3 CBA案例分析 |
5.3.1 案例概况 |
5.3.2 目标和边界 |
5.3.3 评估指标 |
5.3.4 计算过程 |
5.3.5 案例评估结果 |
5.4 小结 |
6 绿色修复与场地环境损害评估 |
6.1 评估方法构建 |
6.1.1 资源等值分析方法 |
6.1.2 场地生态服务价值 |
6.1.3 修复二次影响评估 |
6.1.4 蒙特卡罗模拟方法 |
6.2 评估案例情况 |
6.2.1 场地历史概况 |
6.2.2 场地污染情况 |
6.2.3 场地修复比选 |
6.2.4 场地修复方案 |
6.3 案例结果与分析 |
6.3.1 场地环境损害评估结果 |
6.3.2 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二次环境影响 |
6.3.3 绿色修复对损害评估总额的影响 |
6.4 小结 |
7 我国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推进策略 |
7.1 借鉴国际阶段发展经验 |
7.1.1 发达国家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的教训深刻 |
7.1.2 绿色可持续风险管控与修复是必由之路 |
7.1.3 未来大数据和智能化引领土壤环境管理 |
7.2 把握土壤污染防治需求与机遇 |
7.2.1 是落实土壤污染防治系列政策的重要支撑 |
7.2.2 是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体系现代化重要基础 |
7.2.3 是修复产业创新发展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 |
7.3 构建我国绿色可持续修复管理体系 |
7.3.1 场地尺度修复工程的绿色可持续是核心 |
7.3.2 区域尺度可持续再开发决策优化是关键 |
7.3.3 宏观层面可持续修复管理政策体系是保障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5)县域生态空间分区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空间的管控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
1.1.2 已建各类保护区在空间上交叉重叠 |
1.1.3 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生态空间”体系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生态空间 |
1.3.2 保护地 |
1.3.3 国家公园 |
1.3.4 环境敏感区ESA |
1.4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进展 |
1.4.1 国外发展进展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5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进展 |
1.5.1 国内发展进展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生态空间管控模式比较分析 |
2.1 国内外生态空间管控总体情况 |
2.2 美国县域生态空间管控:以穆特诺玛县为例 |
2.2.1 穆特诺玛县的生态空间管控概况 |
2.2.2 总规体系下的生态管控分区体系 |
2.2.3 区划体系下的生态管控分区体系 |
2.3 香港生态空间管控:以南丫岛为例 |
2.3.1 香港的规划体系 |
2.3.2 香港自然保育空间分类 |
2.3.3 南丫岛生态空间管控 |
2.4 台湾的生态空间管控:以高雄为例 |
2.4.1 台湾的规划体系 |
2.4.2 台湾的非都市土地分区及使用地 |
2.4.3 高雄生态空间管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县域生态空间管控现状及问题 |
3.1 生态空间资源调查多规不统一 |
3.2 生态空间范围不明确 |
3.3 缺少生态空间区划体系 |
3.3.1 生态空间不受重视 |
3.3.2 规划缺少详细的分区用途管控体系 |
3.3.3 规划缺少指标控制体系 |
3.4 生态空间管控缺位 |
3.4.1 农地被建设用地侵占或闲置抛荒 |
3.4.2 草原过度放牧或开垦耕地 |
3.4.3 森林毁坏或非法征收占用 |
3.4.4 水域自然岸线常被侵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县域生态空间管控理论架构 |
4.1 县域生态空间管控总体架构 |
4.2 县域生态空间“分区”类型确定 |
4.3 县域生态空间基础区用途管制 |
4.3.1 林业区 |
4.3.2 农业区 |
4.3.3 草原区 |
4.3.4 水域与湿地 |
4.3.5 其他区 |
4.4 县域生态空间叠加区用途管制 |
4.4.1 自然资源保育区 |
4.4.2 灾害防护区 |
4.4.3 重要生态功能区 |
4.5 县域生态空间开发强度控制 |
4.5.1 开发建设类指标控制 |
4.5.2 生态保护类指标控制 |
4.6 县域生态空间管控的辅助措施 |
4.6.1 开发权转移(TDR) |
4.6.2 生态移民 |
4.6.3 灾害保险制度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县域生态空间管控实证研究:以宁夏同心县为例 |
5.1 同心县生态空间基本特征 |
5.2 同心县生态空间基础区区划体系 |
5.2.1 林业区 |
5.2.2 农业区 |
5.2.3 草原区 |
5.2.4 水域与湿地区 |
5.2.5 其他区 |
5.3 同心县生态空间叠加区区划体系 |
5.3.1 自然资源保育区 |
5.3.2 灾害防护区 |
5.3.3 重要生态功能区 |
5.4 同心县生态空间控制指标体系 |
5.5 同心县生态空间管控辅助措施:生态移民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图表索引 |
致谢 |
(6)世界地质调查工作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世界地质调查工作新形势 |
1.1 全球矿业深度调整, 推动地质工作结构性调整 |
1.2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带动地质工作结构调整 |
1.3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加快地质调查工作结构调整 |
2 世界地质调查工作新趋势 |
2.1 树立“大资源”观, 加强关键矿产的调查 |
2.1.1 加强非常规能源和矿产资源调查 |
2.1.2 加强公益性信息服务 |
2.1.3 加强成矿系统与成矿预测研究 |
2.1.4 加强矿产资源生命周期研究 |
2.2 树立“大地质”观和“大生态”观, 推进地球关键带地质调查研究 |
2.2.1 地球关键带的概念 |
2.2.2 地球关键带研究的主要工作方向 |
2.3 树立“大数据”观, 推进信息技术与地质调查工作深度融合 |
2.3.1 信息采集技术:优化地质调查工作结构, 满足社会需求 |
2.3.2 信息存储、整理、传输技术 |
2.3.3 信息综合研究与第四范式 |
3 关于中国地质调查工作的战略思考 |
3.1 抓住关键思路, 做好地质调查工作的顶层设计 |
3.2 抓住关键空间, 实施综合调查, 为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提供基础支撑 |
3.3 抓住关键矿产, 识别矿产资源全生命周期, 为资源风险治理提供保障 |
3.4 抓住关键技术, 以地质信息服务为目的, 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
(7)基于设计介质论的生产性景观在棕地景观改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的生产性景观 |
1.1.2 棕地景观改造与风景园林学 |
1.1.3 设计介质论——风景园林学研究方法论新趋势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诠释生产性景观的定义与功能 |
1.2.2 指导棕地景观改造 |
1.3 研究对象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文献综合 |
1.4.2 案例分析 |
1.4.3 归纳分析 |
1.4.4 设计实践 |
1.4.5 设计介质论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及发展历程 |
2.1 生产性景观相关研究 |
2.1.1 国外生产性景观研究进展 |
2.1.2 国内生产性景观研究进展 |
2.2 棕地的相关研究 |
2.2.1 棕地的概念 |
2.2.2 棕地的分类 |
2.3 生产性景观应用于棕地景观改造的相关研究 |
2.3.1 生产性景观应用于棕地景观改造的相关理论 |
2.3.2 生产性景观应用于棕地景观改造的相关实践 |
2.4 设计方法论的发展历程 |
2.4.1 阶段一——起步期 |
2.4.2 阶段二——停滞期 |
2.4.3 阶段三——转折期 |
2.4.4 阶段四——开创期 |
2.5 设计介质论的相关研究 |
2.5.1 设计介质论的概念定义 |
2.5.2 设计介质论的研究进展 |
2.5.3 基于多项目的设计介质论研究框架 |
2.5.4 设计介质论运用于风景园林学科的原因与意义 |
第三章 生产性景观应用于棕地景观改造的经验归纳与理论假设 |
3.1 生产性景观的国内外经验 |
3.1.1 框架内的国内外经验——农业生产性景观 |
3.1.2 框架外的国内外经验——工业生产性景观 |
3.1.3 框架外的国内外经验——信息生产性景观 |
3.2 生产性景观的经验归纳 |
3.2.1 生产性景观的再定义 |
3.2.2 生产性景观的分类 |
3.2.3 生产性景观的“三生”功能 |
3.3 国内棕地景观改造的现状 |
3.3.1 棕地相关政策制度 |
3.3.2 棕地修复措施 |
3.3.3 实践案例分析 |
3.3.4 国内棕地景观改造的问题与挑战 |
3.4 生产性景观应用于棕地景观改造的经验归纳 |
3.4.1 生产性景观与棕地景观改造的融合目标 |
3.4.2 常见棕地类型及适宜采用的生产性景观 |
3.5 生产性景观与棕地景观改造融合策略的理论假设 |
3.5.1 假设1:利用生产性景观的工程美学,实现环境治理与景观改造并行 |
3.5.2 假设2:利用生产性景观的“时空性”,展示棕地景观改造的阶段性和动态性 |
第四章 理论假设1的验证——河北省黄骅市双河滨水区棕地景观改造设计(基础设施闲置地改造) |
4.1 引论 |
4.2 项目概况 |
4.2.1 区位分析 |
4.2.2 自然地理条件 |
4.3 设计过程 |
4.3.1 重塑设计问题:基于环境工程技术的景观改造 |
4.3.2 确定设计目标:利用生产性景观的工程美学,实现环境治理与景观改造并行 |
4.4 设计结果 |
4.4.1 基于盐碱治理工程的地形和水系改造 |
4.4.2 景观结构与分区 |
4.4.3 生产性景观工程与棕地景观改造的融合策略 |
4.4.4 专项设计:耐盐碱植物配置 |
4.5 设计反思 |
4.5.1 案例类比:工程技术美学在风景园林中的发展 |
4.5.2 经验与不足 |
4.5.3 对理论假设1的回应 |
第五章 理论假设2的验证——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河滨水区棕地景观改造设计(采矿业废弃地改造) |
5.1 引论 |
5.2 项目概况 |
5.2.1 区位分析 |
5.2.2 自然地理条件 |
5.2.3 “淘金热”历史沿革 |
5.2.4 “淘金热”引发的问题 |
5.3 设计过程 |
5.3.1 重塑设计问题:基于阶段性人工修复过程的景观改造 |
5.3.2 确定设计目标:利用生产性景观的“时空性”,展示棕地景观改造的阶段性和动态性 |
5.4 设计结果 |
5.4.1 场地概况 |
5.4.2 场地在时空上的演变过程 |
5.4.3 景观结构与分区 |
5.4.4 水系统设计 |
5.4.5 生产性景观的“时空性”与棕地景观改造的融合策略 |
5.4.6 生产性景观激活河流的范式 |
5.5 设计反思 |
5.5.1 案例类比:生长的景观 |
5.5.2 经验和不足 |
5.5.3 对理论假设2的回应 |
第六章 基于两个理论的设计实践——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永清河石油创意公园景观设计(工业废弃地改造) |
6.1 引论 |
6.2 项目概况 |
6.2.1 区位分析 |
6.2.2 自然地理条件 |
6.3 设计过程 |
6.3.1 重塑设计问题:原位修复的社区公园 |
6.3.2 确定设计目标:通过生产性景观的工程美学和“时空性”达到棕地景观改造的“三生”目标 |
6.4 设计结果 |
6.4.1 分期规划 |
6.4.2 景观结构与分区 |
6.4.3 生产性景观的“时空性”和工程美学 |
6.4.4 内部交通分析 |
6.4.5 场地高程设计 |
6.4.6 植物配置 |
6.5 设计反思 |
6.5.1 设计问题的意义 |
6.5.2 设计方法的意义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生产性景观的内涵和功能 |
7.1.2 棕地景观改造的问题与挑战 |
7.1.3 棕地景观改造的“三生”目标 |
7.1.4 生产性景观与棕地景观改造的融合策略 |
7.1.5 棕地景观改造的相关经验 |
7.2 创新与不足 |
7.2.1 创新 |
7.2.2 不足 |
7.3 启发与展望 |
7.3.1 启发 |
7.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我国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
2 我国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 |
2.1 无机元素分析技术 |
2.2 元素形态分析测试技术 |
2.3 有机地球化学实验测试技术 |
2.3.1 环境有机地球化学实验测试技术 |
2.3.2 能源有机地球化学实验测试技术 |
2.4 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 |
2.5 野外现场分析测试技术 |
2.6 绿色分析技术和样品制备技术方法 |
2.7 实验室基础性工作和科研条件平台建设 |
2.8 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 |
3 我国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与国外主要差距 |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 |
3.2.2 地质实验测试技术方法研究存在的问题 |
4 我国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 |
4.1 优先支持重大领域或课题 |
(1) 土地及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实验测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2) 能源地质调查实验测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3) 非能源矿产资源调查实验测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4) 海洋地质调查实验测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5) 地下水污染调查实验测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6) 地质实验室基础性工作和测试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
4.2 加强地质实验测试关键技术与方法的研究 |
(1) 同位素分析技术。 |
(2) 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 |
(3) 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样品中元素形态分析测试技术。 |
(4) 岩矿鉴定和物性分析技术及其应用方法研究。 |
(5) 现代化、高集成度的野外现场快速分析测试技术。 |
(6) 微区与原位分析技术。 |
(7) 高效、低成本、无 (低) 污染样品制备、化学成分分离富集与绿色分析技术。 |
(8)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质分析仪器设备研发的关键技术。 |
(9) 地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IMS) 和网络技术。 |
(10) 现代生物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及过程分析技术。 |
5 结语 |
致谢: |
(9)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水文生态安全的概念 |
2.1 水安全及水文生态安全概念解析的重要性 |
2.2 概念认知的基础 |
2.2.1 国内认知 |
2.2.2 国际认知 |
2.3 概念研究的理论方法 |
2.3.1 语义解析法 |
2.3.2 借鉴解析法 |
2.4 水安全的概念 |
2.5 水文生态安全的概念 |
2.5.1 水文生态的认知 |
2.5.2 水文生态安全的概念 |
第三章 水文生态安全问题的集中表现和保障意义 |
3.1 水文生态安全问题的显现 |
3.1.1 水文生态安全问题的典型表现 |
3.1.2 水文生态安全问题的实例分析 |
3.2 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重要意义 |
3.2.1 水文生态安全是实现水安全的基础 |
3.2.2 水文生态安全是实现水安全的关键因素 |
3.2.3 水文生态安全问题的解决为其他涉水问题的解决架起桥梁 |
3.2.4 水文生态安全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
3.3 水文生态安全保障必要性 |
3.3.1 涉水危机已经逐渐蔓延至水文生态的系统性危机 |
3.3.2 水文生态问题成为涉水问题研究的焦点 |
3.3.3 水文生态保障是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 |
3.4 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可行性 |
3.4.1 不同学科理论研究成果提供了理论基础 |
3.4.2 水资源综合治理经验提供了实践基础 |
3.5 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实质 |
第四章 我国涉及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现状和评述 |
4.1 我国涉及水文生态保障的法律体系现状及评述 |
4.1.1 我国涉及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体系 |
4.1.2 我国涉及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体系评述 |
4.2 我国涉及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制度现状与评析 |
4.2.1 相关水事法律制度的总结 |
4.2.2 相关水事法律制度的评析 |
第五章 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路径分析 |
5.1 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的作用 |
5.1.1 确认水文生态安全保障任务的定位 |
5.1.2 保障水文生态安全具体制度的设置 |
5.1.3 预防水文生态系统性危机的出现 |
5.1.4 平衡水文生态安全保障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
5.2 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的路径选择 |
5.2.1 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的协同论基础 |
5.2.2 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中的协同表现 |
5.2.3 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的协同进路 |
第六章 我国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框架建构 |
6.1 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的形式建构 |
6.1.1 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形式建构的路径 |
6.1.2 保障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体系的建构 |
6.2 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的内容建构 |
6.2.1 水文生态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的建构原则 |
6.2.2 水文生态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的模块化建设 |
第七章 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具体规则的实证分析 |
7.1 水文生态论证法律制度的具体规则 |
7.1.1 我国水资源论证法律规定的现状 |
7.1.2 我国现存水资源论证法律的发展困境 |
7.1.3 我国水文生态论证制度的法律建议 |
7.2 生态环境用水保障法律制度的具体规则 |
7.2.1 生态环境用水理论的起源 |
7.2.2 国外生态环境用水规定的经验与借鉴 |
7.2.3 我国生态环境用水法律规定的现状及评述 |
7.2.4 我国生态环境用水保障制度的法律完善 |
7.3 地下水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具体规则 |
7.3.1 我国地下水管理法律规定的现状 |
7.3.2 我国现有地下水管理的法律制度评析 |
7.3.3 我国地下水安全管理的法律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数字黑河的思考与实践 3:模型集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什么是模型集成? |
2.1 模型集成的知识途径和技术途径 |
2.2 科学模型和流域管理模型的关系 |
3 黑河流域模型集成总体设计 |
4 黑河流域水文、生态与社会经济建模研究进展 |
5 结论和讨论 |
四、美国地下水科学研究的新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途径与战略研究[D]. 张润丽.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2)
- [2]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D]. 王成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3]基于综合效益的用水效率能值评价方法研究[D]. 周海生. 郑州大学, 2020(02)
- [4]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方法及案例研究[D]. 董璟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5]县域生态空间分区管控研究[D]. 桑家眸.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6]世界地质调查工作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施俊法,唐金荣,周平,郑军卫. 地质通报, 2014(10)
- [7]基于设计介质论的生产性景观在棕地景观改造中的应用研究[D]. 余普.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8]我国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 尹明. 岩矿测试, 2009(01)
- [9]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研究[D]. 刘莉. 长安大学, 2014(12)
- [10]数字黑河的思考与实践 3:模型集成[J]. 李新,程国栋,康尔泗,徐中民,南卓铜,周剑,韩旭军,王书功. 地球科学进展,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