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啤酒花13个品种(品系)离体繁殖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轲[1](2020)在《引进啤酒花种质资源评价及苦味酸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既是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也是抗癌物质黄腐酚的重要天然来源。甘肃是国内啤酒花生产的主要区域,但是目前面临品种单一、退化严重、产量低下、品质恶化等问题。因此,研究啤酒花种质资源,筛选优质啤酒花材料,解析其有效成分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对啤酒花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引进啤酒花种质材料为对象,运用分子标记、相关性分析、组织培养、转录组、蛋白质组测序等技术,进行材料间遗传背景、性状相关性、再生体系建立和有效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等综合研究,获得如下研究结果:1.选择60对SSR标记对384份啤酒花种质材料遗传差异、群体结构进行分析,其中24对SSR标记在材料间表现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啤酒花可聚类为5个类群,其中I类1份,II类85份,III类4份,IV类3份,V类291份;群体结构分析表明供试材料能够划分为2个亚群,分别包含94和290份材料。2.从384份啤酒花材料中选取50份遗传差异较大、综合性状优良的代表性材料进行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啤酒花材料间农艺性状变异丰富,α-酸含量与测定农艺性状间并无显着相关性,黄腐酚含量受干鲜比、花穗粗和花穗长三项指标影响较大;依据离差平方和-欧式距离法聚类分析,将50份啤酒花种质材料按照“由好到次”聚类,共划分为5个不同等级类群,第一类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包括28份材料;第二类较好,包括6份材料;第三类表现一般,包括12份材料;第四类表现较差,包括3份材料;第五类表现最差,仅有1份材料。3.从离差平方和-欧式距离法聚类分析筛选出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28份材料中,按照α-酸含量由高到低原则选取5份材料(PJ105、PJ274、PJ043、PJ028和PJ267),再根据激素诱导生根效果筛选后续研究材料,结果表明,啤酒花枝条扦插最适合的模式为土培扦插,啤酒花种质材料PJ274激素诱导生根率最高,可作为组织培养及后续研究的母体材料。组织培育结果表明,诱导啤酒花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是腋芽;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条件为MS培养基+葡萄糖20.0g/L+6-BA 0.1 mg/L+IAA 1.0 mg/L+2,4-D 2.0 mg/L+谷氨酰胺0.002 g/L+PVP 2.0g/L+6.5 g/L琼脂,pH为5.8-6.0;诱导腋芽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激素配比为6-BA 1.0 mg/L+NAA 0.2 mg/L,芽分化率可达66.67%;适合啤酒花腋芽愈伤组织根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激素组合为6-BA 0.1 mg/L+IBA 1.0 mg/L,且试管苗移栽成活率高达80%。4.对啤酒花PJ274雌花序不同成熟时期的花序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100297个unigene,其中68797条unigene得到功能注释,注释率为68.59%,与桑树(Morus alba L.)的序列相匹配的unigene占36.55%。在雌性花序成熟中期,基因表达上、下调的分别有14135、4412个;在花序成熟后期,基因表达上、下调的分别有9483、8591个,主要参与代谢过程、细胞过程、生物调节、调节生物学过程与响应刺激等过程。在花序成熟中期和后期,鉴定到共同表达上、下调基因分别为1823、1605个。啤酒花苦味酸合成代谢相关途径中的相关基因随着花序的成熟,表达丰度显着变化,以BCAA(支链氨基酸)和MEP(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代谢通路相关基因为主。5.用iTRAQ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啤酒花PJ274雌性花序中苦味酸物质合成代谢过程相关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共鉴定到6535个蛋白质,成熟中期和后期样品中,分别鉴定到426、726个差异表达蛋白;生物学代谢途径在成熟过程中发生显着变化,由萜类化合物代谢途径蛋白显着富集转变为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蛋白显着富集状态;对萜类、苦味酸和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分析,确定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合成主要发生在质体中;并鉴定到了参与物质转运途径的相关蛋白质,包括6个ATP结合体蛋白、3个脂转移蛋白和36个参与囊泡转运相关蛋白。
闵可怜[2](2020)在《小苍兰、唐菖蒲辐射诱变后代生物学效应及小苍兰M1代辐射保护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进一步了解γ、X射线辐射对小苍兰(Freesia refracta Klatt)M2代和唐菖蒲(Gladiolus gandavensis Vaniot Houtt)M3代的生物学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将5个辐射剂量组的小苍兰(?F.armstrongii‘?F.corymbosa‘)2个品种的M2代和唐菖蒲(?道兰(Dowland)‘、?柏辽兹(Berlioz)‘)2个品种的M3代种球盆栽于温室大棚内,观察其后代生长发育状况、测定生理生化指标,并将结果与M1或M2代对比,以便寻找到辐射诱变育种的最佳辐射剂量。同时把在M1代中出现的变异单株单独种植,观察在M2代或M3中是否保持了变异性状和当代是否出现新的变异植株,最终筛选出变异性状可稳定遗传并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变异单株。此外,为了能够有效减轻γ射线对小苍兰的辐射损伤,降低辐照后种球的死亡率,扩大变异群体,提高辐射诱变效果。因此本研究以小苍兰(Red River)为研究对象,用辐射剂量分别为55、65、75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小苍兰种球,并分别在辐照前、辐照后、发芽后三个不同的时间阶段,使用浓度为150、300、450mg/L的水杨酸(SA)和浓度为5、10、15mg/L的赤霉素(GA)、褪黑素(MT)3种保护剂,研究辐射保护剂对各辐射剂量组下小苍兰生长发育指标及丙二醛含量(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探索筛选各剂量适宜的保护剂使用种类、浓度和时间,研究结果表明:(1)γ、X射线辐射后,对小苍兰M2代和唐菖蒲M3代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小苍兰2个品种M2代的发芽率、存活率、株高、叶片数、开花率、小花数等指标与M1代基本相同,且各生长指标与辐照剂量呈负相关,说明小苍兰2个品种经γ、X射线辐射后M1代与M2代的相对生物学效应无显着差异。且各剂量下M2代的平均株高、叶片数、开花率和小花朵数均比M1代略高,说明辐照对小苍兰M2代的生长发育仍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抑制效应相比M1代减弱。唐菖蒲经γ、X射线辐射后,对M1代的发芽率和存活率无显着影响,但在M2代时其发芽率和存活率随剂量的增大抑制程度比较明显,在M3代时发芽率和存活率也随剂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说明γ、X射线的辐射损伤效应具有滞后性和延续性。同时在M1-M3代中均表现为低促高抑的现象,在25Gy辐射剂量下大多数生长发育指标高于对照组,说明25Gy可以作为改良唐菖蒲品种的适宜剂量。(2)小苍兰经历2代后,各变异单株的叶片性状易发生变化,出现较多不稳定现象。对于小苍兰(F.armstrongii)来说,50%的突变植株到M2代时性状全部消失,25%的变异单株保留部分变异性状,其中仅XH-X25-1和XH-X25-2两株变异单株完全保留了M1代的变异性状;对于小苍兰(F.corymbosa),57.14%的变异单株变异性状完全消失,只有42.86%的变异单株部分保留了上一代的变异性状,且没有完全保留变异性状的植株。同时小苍兰2个品种在M2代均未发现新的变异单株。总的来说,经γ、X射线辐射后,小苍兰2个品种通过营养繁殖2代之后,大多数变异单株变异性状较难稳定。唐菖蒲通过营养繁殖3代以后,各变异单株的叶片形态、株高等性状稳定性较差,辐射效应持续时间较长。从M1-M3仅有4株变异单株变异性状较稳定,其中变异编号为GR-D-4-8、GR-B-3-9表现为叶片基部白化,编号为GX-B-3-4表现为叶色黄绿相间,编号为GR-B-3-1表现为叶片嫩黄色。且在M3代中出现4株前两代未出现的变异单株,变异编号为GX-B-2-4、GX-B-3-5的2株变异单株表现为叶片基部白化并伴玫红色,编号为GX-D-3-3、GX-D-3-9的2株变异单株表现为叶片波浪形,说明唐菖蒲营养繁殖后代叶色变异性状较稳定易保留。(3)经2种射线处理后,对小苍兰M2代和唐菖蒲M3代的生理特性产生一定变化。小苍兰2个品种M2代的叶绿素总含量,均在25Gy达到最大值。当辐射剂量>25Gy时,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均略有所降低。辐射小苍兰2个品种M1、M2代叶片内的MDA含量均表现为,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其含量逐渐增大。其叶片内的SOD酶活性,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多数辐照处理组高于对照组。唐菖蒲2个品种的叶绿素总含量在M3代时,均表现为随辐射剂量增加而逐渐降低。经γ射线辐射后,道兰叶片内的MDA含量变化不大,而柏辽兹在M3代受γ射线的影响较大,随辐射剂量的增加MDA含量逐渐增大。25Gy辐照可提高唐菖蒲2个品种M3代的SOD酶活,分别比辐射对照组多42.22%、26.49%。(4)利用γ射线辐射处理小苍兰M1代种球,并使用水杨酸、褪黑素、赤霉素3种保护剂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保护剂对小苍兰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从辐射小苍兰整体生长趋势来看,辐照后浸泡3种保护剂的保护效果>发芽后喷施>辐照前浸泡。其中在55Gy辐射下,辐照后浸泡150mg/LSA保护效果最好,其存活率和开花率分别达到了90%和33.33%;当辐照剂量为65、75Gy时,辐照后浸泡450mg/L SA、15mg/L MT和15mg/L GA保护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小苍兰发芽率、存活率、叶片面积、开花株率和小花朵数,尤其是在高剂量(75Gy)辐照下,450mg/L SA使小苍兰存活率分别达到了66.67%,比未使用保护剂的辐射对照组多36.67个百分点,且开花株率比辐射对照组多500.6%。说明在低剂量辐射下选用低浓度保护剂,高剂量辐射下选用高浓度保护剂的保护效果较好。对小苍兰M1代各生长指标进行变异系数分析后发现,在不同辐照剂量下,小苍兰各生长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大于未辐照组,且各生长指标的变异系数有随剂量增大而逐渐增大的趋势。变异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叶片数>株高>开花数>叶长>叶宽。在高剂量(75Gy)辐照下的变异率达到24.44%,略低于55Gy下的变异率,其中在SA处理下的变异单株数最多。(5)使用不同浓度的SA、MT和GA 3种保护剂处理后,大多数处理组能明显降低小苍兰M1代叶片内的MDA含量。辐射后使用3种保护剂,大多数辐射保护剂处理组SOD酶活性没有提高,反而低于各剂量辐射对照组。这有可能是由于SA、MT、GA三种保护剂可以直接清除氧自由基,从而延缓植物体内抗氧化酶系统酶活。总体而言,小苍兰辐照后采用450mg/L的水杨酸(SA)浸泡处理的保护效果最好,能够提高高剂量辐射下的小苍兰发芽率、存活率、开花率和变异率。
王明媚[3](2016)在《广玉兰春季硬枝扦插繁殖与杂交F1代的遗传变异分析》文中提出木兰科植物常绿或落叶乔木或灌木,树姿优美,叶、花、果均具有观赏价值,是世界园林绿化中不可或缺的珍品。同时,大部分木兰科植物不仅是材用、药用、油用等宝贵的林木资源,而且杂交育种潜力具大。本文在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了广玉兰春季硬枝扦插繁殖研究,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以及不同插条类型对广玉兰春季硬枝插穗生根率及生根质量的影响。此外,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玉兰和天女花以及9个杂交一代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为木兰科F2代优良植株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美国佐治亚大学园艺农场以及木本实验室中进行,主要结果如下:(1)对广玉兰春季硬枝进行扦插试验时,插条保留3片完整叶片的处理其扦插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高为81.25%;插条叶片保留其大小的2/3时,扦插效果较好;保留叶片大小的1/3时,扦插效果相对较差,说明广玉兰春季硬枝扦插保留叶片的完整性对扦插成活率非常重要。(2)对广玉兰春季硬枝进行扦插试验时,在保留3片完整叶片处理的条件下,当K-IBA浓度为8g/L时,广玉兰春季硬枝扦插的生根率最高,为81.25%;K-IBA的处理浓度从8-16g/L时都能促进广玉兰插穗不定根的产生(生根率>50%),且生根质量与生根率的趋势基本相同。(3)选用10个ISSR引物对广玉兰(父本)和天女花(母本)及其杂交一代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共扩增出96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5条,占总条带的88.5%。共获得17条特异性条带,其中8条来自母本,只有1条来自父本。通过亲本DNA重组,4个F1代样本中出现特异性条带,分别为SE和SG均有3条,SC和SD各有1条。且UPGMA聚类结果表明,SC与父本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所有F1代样本均与父本相似。同时也证实了 F1代样本基因组DNA从母本与父本获得的基因组DNA的比例为1:3。通过ISSR分析,9个F1代样本与父本分享11条带,而只有3条带是9个F1代样本从母本获得。
何渊[4](2016)在《我国两种栽培紫菜核糖体RNA基因的克隆与应用》文中提出红毛菜科(Bangiaceae)分为红毛菜属(Bangia)和紫菜属(Pyropia)两个属,在全世界范围内皆有分布,是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海藻。本文选取了我国主要栽培的紫菜品种--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和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作为实验材料,首次克隆出坛紫菜核糖体RNA(rDNA)的全长序列,并比较了我国九个主要品种的条斑紫菜r DNA序列差异,进而对条斑紫菜种下进行了分类。对采自山东日照单片条斑紫菜不同部位的r DNA序列进行差异分析,为紫菜减数分裂发生在壳孢子萌发时期提供了一定的分子生物学证据。核糖体RNA基因是由18S rDNA(SSU)、内转录间隔区1(ITS1)、5.8S r DNA、内转录间隔区2(ITS2)、28S r DNA(LSU)、和基因内间隔区(IGS)串联而成的基因家族。通过克隆测序法,扩增出福建莆田栽培的坛紫菜核糖体RNA基因全长序列为15528bp,其中SSU rDNA全长为2953bp,通过反转录cDNA为模板进行扩增,发现SSU rDNA序列包含了上游内含子561bp,和下游内含子555bp,LSU r DNA的全长序列为4444bp,同样具有内含子,上游内含子为372bp,下游内含子1052bp,5.8S rDNA的长度为158bp,ITS1序列长度为331bp,ITS2序列长度为673bp,且不同个体ITS长度基本一致。IGS序列结构较为复杂,其测定存在一定难度,共设计了六对引物对该区域进行了扩增,经手动拼接,得到6969bp的全长序列。利用IGS区序列作为区分条斑紫菜种下差异的分子标签,对我国苏通1号、苏通2号、苏通3号、苏通4号、大连1号、大连2号、青岛野生型9302、坛紫菜与条斑紫菜杂交型Y-H001、Y-H002这九个主要栽培品种进行了序列同源性分析,测得IGS部分序列长度为3628bp-3776bp之间,序列共有278个变异位点,约占总序列的7.5%。其中苏通1号、苏通2号以及大连1号与其余品种具有明显的序列差异,而其余六个品种的序列又存在56个单碱基的转换与颠换。将单片条斑紫菜分为包括生殖区、营养区和基部在内的十个片段,用碱煮法分别提取这十个片段的微量DNA,并利用高度可变的IGS区部分序列834bp作为分子标记,对单片完整条斑紫菜的生殖、营养、基部等部位进行了序列相似性分析,发现条斑紫菜的叶状体既有纯合体又有杂合体,这一结果说明部分条斑紫菜叶状体是一个由不同遗传背景细胞构成的嵌合体,该结论为证明条斑紫菜减数分裂发生在壳孢子萌发时期提供了重要的分子生物学证据。
刘智慧[5](2013)在《季酮酸酯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季酮酸酯类杀虫杀螨剂是拜耳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开发的一类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自2002年第一个商品化品种螺螨酯上市后,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倍受关注。2005年、2009年螺甲螨酯和螺虫乙酯也相继上市。本文对季酮酸酯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步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文献基础上,基于构效关系研究,运用农药分子设计方法,对季酮酸酯结构的三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合成了七类新结构季酮酸酯类化合物,新化合物经过1H NMR,质谱、元素分析、高分辨质谱以及X-单晶衍射等手段进行了确证,并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在我们合成化合物的过程中,一个最常应用的反应是对二甲氨基吡啶(DMAP)催化的三级醇或烯醇的酰基化反应。对这一反应的仔细研究,我们首次发现DMAP·HCl可以作为可回收的酰基化催化剂,并开展了其作为可回收的酰基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该催化剂在经过8次以上的循环使用后无明显的失活。对其催化的酰基化反应进行了详细的机理研究,并发现新反应中间体的生成,提出了新反应路径。在对其机理的理解基础上,提出与手性酸共催化,通过抗衡离子催化机制可实现醇的动力学拆分,该工作己取得初步成果。从季酮酸酯类杀虫杀螨剂的创制经纬出发,结合其代谢及构效关系研究,在季酮酸酯4-位引入草酰基合成了4-位含草酰基的季酮酸酯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对朱砂叶螨的幼螨和螨卵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其中,部分化合物对螨卵的活性优于商品化品种螺甲螨酯,田间小区实验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对单晶结构的研究表明,草酰基的引入,改变了化合物的构象,而化合物的4-位取代基的构象对其生物活性有重要的影响。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商品化品种的代谢研究,利用生物电子等排的方法,将季酮酸酯4-位羟基等排成氨基,利用氮原子与氧原子构型的差异,进一步改变该类化合物4-位的空间结构,设计合成了4-位烯胺类化合物。为了改善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对烯胺进行了进一步的衍生,合成了烷基、酰基取代的烯胺及脒类化合物。由于商品化品种水溶性较差,无内吸活性。为此,我们在其4-位引入亲水性氨基酸,改善其水溶性,期望改善其内吸活性。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不再对螨表现出生物活性,而是表现出除草、杀菌活性。推测其可能原因是4-位构象的改变导致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特征发生变化。当4-位引入氰胺类结构时,化合物在初筛浓度下对双子叶杂草表现出几乎100%的抑制率,可以作为除草剂的先导继续优化。我们进一步用活性片段引入的方法,将农药分子中常用的肼、腙类骨架引入到季酮酸酯4-位。希望能改善该类化合物对鳞翅目害虫的活性,优化其杀虫谱。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仅腙类化合物对鳞翅目害虫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该类化合物表现出弱的杀菌活性。研究证明在4-位引入亲水性基团对其生物活性不利,再次证明4-位取代基的结构类型对其生物活性有着决定性作用。在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发现3-位芳基与骨架结构的电子效应会影响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因此,我们在3-位用萘环替代苯环以其增强其电子效应,合成了含萘环的季酮酸酯类化合物。由于季酮酸酯类化合物刚性较强而难以优化。我们在3-位芳基与季酮酸环间引入杂原子,使其既保持电子效应同时提高化合物的柔性,设计合成了苯氧基、苯胺基类季酮酸酯类化合物。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两类化合物杀虫、杀螨活性较差,同时在初筛浓度下表现出除草、杀菌活性。可能是萘环的空间位阻太大,而杂原子的引入导致化合物的构象发生了巨大改变,从而导致其活性降低。在已有的工作中报道了3-位联苯或二芳基取代的季酮酸酯类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生物活性。我们推测,在3-位可能存在狭长的受体空腔。为此,我们引入农药分子中常用的二苯醚结构(该结构的引入有时会引起生物活性特征的改变),设计合成了3-位含二苯醚结构的季酮酸酯类化合物。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由于二苯醚基团的引入,该类化合物对鳞翅目害虫表现出生物活性,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杀菌、除草活性。可以作为杀菌剂或除草剂的先导继续研究。季酮酸酯类化合物一直受其刚性和骨架结构的限制而难以结构衍生。我们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分子叠加等方法,结合构效关系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类全新骨架的4-羟基异嗯唑啉类化合物,并引入农药分子中的活性基团肟醚,合成了一类4-位肟醚取代的异恶唑啉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在初筛浓度下对螨和鳞翅目害虫表现出较好的生物活性;对多种菌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活性;同时个别化合物表现出除草活性。各个活性的构效关系不同。因此,可以作为不同的先导化合物进行优化。同时,新颖的结构和独特的视角也为季酮酸酯类化合物作为农药分子的应用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石茹[6](2013)在《马铃薯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其遗传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以其操作简单、适用材料广泛、保存效果好,成为长期稳定保存植物种质资源的有效方法之一。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现今人类社会的第三大粮食作物,仅次于水稻和小麦。保存马铃薯种质资源是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和物质基础。国际上有关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已有大量研究,并且在多个国家已建立马铃薯超低温基因库,如德国国家种质资源与育种中心、秘鲁国际马铃薯中心、韩国国家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等。但是,目前中国对于马铃薯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优化并建立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为马铃薯种质资源超低温基因库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本试验以4个马铃薯基因型‘青薯9号’、‘大西洋’、‘紫花白’、‘E107’的脱毒试管苗为材料,对马铃薯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另外研究了超低温保存前后马铃薯材料的遗传稳定性,探讨了超低温保存对马铃薯DNA甲基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影响超低温保存马铃薯茎尖成活率和再生率的关键因素,成功地建立了马铃薯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体系。马铃薯茎尖玻璃化法技术要点是:从30-40d苗龄的健康植株上剥取2-3mm(含有1-2个叶原基)左右马铃薯茎尖,在含有0.04mg/L KT和0.1mol/L Sucrose的培养基中预培养4h后,室温下装载液(含2mol/L甘油和0.4mol/L蔗糖)装载40min,于0℃下用PVS2处理35min,加少量新鲜的PVS2后迅速注入液氮,投入液氮罐进行保存(液氮中保存至少24h);超低温保存后的茎尖在室温下浸入含有1.2mol/L蔗糖恢复培养液90s进行解冻,并卸载25min,转至恢复培养基中,暗培养10d后进行弱光培养,最后转到正常光照条件下再生成苗。2.运用该优化体系对四个基因型的马铃薯茎尖进行超低温保存,‘青薯9号’、‘大西洋’、‘紫花白’、‘E107’的成活率分别为86.93%、78.03%、71.57%和65.82%,再生率分别为77.05%、48.02%、49.45%和40.95%,成活率和再生率因基因型而异,且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显着。3.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个方面对超低温保存前后的马铃薯材料进行遗传稳定性的鉴定,结果如下:Ⅰ.超低温保存后再生植株的叶型、叶色、株型、花色与对照无异;此外,大田收获的薯块在薯型和薯色也与对照无区别;Ⅱ.运用简单重复序列(SSR)技术对保存后的再生材料和对照组的DN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30对引物中筛选出的10对引物,每对引物均能获得6条以上的扩增条带,共获得314条扩增带,与对照植株比较,未发现有差异片段,表明材料基因组DNA序列在超低温保存过程并未发生变化。4.应用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标记技术分析超低温保存前后材料的甲基化水平情况。结果表明:用16对引物组合对4个基因型进行扩增,平均扩增出493条带;与对照相比,4个基因型的CCGG序列中有8.4%-14.3%DNA发生甲基化变化。经超低温保存后,去甲基化和甲基化都有发生,并以去甲基化变化为主要趋势。
李彩华[7](2012)在《唐菖蒲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种质资源创新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 Hort)是鸢尾科(Iridaceae)唐菖蒲属(Gladiolus)多年生球茎类植物,是世界上着名的四大切花之一,唐菖蒲切花生产是我国花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唐菖蒲种球主要从国外引进,国内培育的较少,目前的主栽品种仅为少数几个夏花型大花品种,品种间存在着遗传资源狭窄的现象,有关唐菖蒲的遗传基础研究也鲜有报道。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结合化学诱变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通过筛选,构建唐菖蒲突变体库,可为选育优良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点的突变体,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系或品种,扩大可利用种质资源的范围奠定基础。本研究以唐菖蒲主栽品种“超级玫瑰”(G. Rose Supreme)为试材,通过对不同器官来源的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建立了唐菖蒲高频再生体系,同时通过化学诱变剂处理愈伤组织,扩大变异谱;利用形态学、细胞学观察结合I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唐菖蒲体细胞无性系突变株,为唐菖蒲遗传图谱的构建及育种奠定基础,同时也为以无性繁殖、获得纯系年限长且有性杂交困难的花卉定向育种提供新途径。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唐菖蒲主栽品种“超级玫瑰”不同器官为外植体进行了诱导,结果表明用子球、花瓣及花梗作外植体均可诱导形成再生植株,用叶片、花丝做外植体没有得到再生植株。诱导唐菖蒲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4.0mg·L-1+6-BA0.5mg·L1,诱导体细胞胚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1.0mg·L-1+TDZ0.3mg·L-1,确定了TDZ是决定唐菖蒲体细胞胚产生的重要因子;首次对唐菖蒲各器官来源的体细胞胚的诱导及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2.用花瓣作外植体建立再生体系过程中,再生植株出现了色素重新表达现象,即由花瓣诱导的再生植株在幼苗发育过程中明显携带花瓣中原有色素现象;由花瓣愈伤组织可直接再发育成花瓣;由花梗做外植体也出现部分色素表达现象,且再生植株易出现嵌合体;而用子球茎作外植体则没有出现色素表达现象。自然情况下,花瓣无性系变异的频率高于花梗,揭示了唐菖蒲不同器官来源再生植株器官发生及形态建成的特点。3.用秋水仙素不同浓度、时间处理唐菖蒲愈伤组织,确定了秋水仙素的半致死剂量为0.5mg·L-1,用半致死剂量的秋水仙素处理各器官来源的愈伤组织,共获得124株变异株,其中花瓣无性系的变异率最高,为56.95%,花梗次之,为21.1%,子球茎最低,为12.6%,变异株形态上比对照明显粗壮。本研究根据细胞学检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秋水仙素、8-羟基喹啉不同预处理时间、不同酶解时间进行探索,确定了0.1%的秋水仙素预处理8h、37℃酶解60min后细胞学检测的效果最好,检测结果确定唐菖蒲“超级玫瑰”为二倍体,其染色体数2n=2x=30;变异株为四倍体,2n=4x=60。4.用不同浓度EMS对唐菖蒲愈伤组织诱变处理,确定了EMS的半致死剂量为9mg·L-1,EMS诱变M0代出现了8种形态上的变异,花瓣无性系的变异率为5.15%,高于花梗(1.02%),子球茎再生体系未出现变异;从诱变无性系中找到了单一性状的突变体,为突变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5.对不同器官来源及半致死剂量诱变处理的各组无性系M0代共1134株在第一生长周期进行了ISSR检测,共检测出136株变异单株。对这些检测出的变异株编号种植后,在第二、第三生长周期观察到花瓣无性系组中有2株花色变异株、EMS处理的无性系组中7株出苗变异株;而这些变异株在第一生长周期的ISSR分子标记检测中均已检测到,即ISSR检测与性状观察的符合率为100%;秋水仙素处理的无性系第一生长周期R共检测出的124株变异株,在第二、第三生长周期中实际观测到97株多倍体变异株,ISSR检测与性状观察的符合率为78.2%。创新点:(1)突破了传统的用电子束或钴60辐射诱变唐菖蒲种球的方法,首次用唐菖蒲不同器官来源的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秋水仙素与EMS离体诱导,建立了不同的体细胞无性系,扩大了变异谱,实现了诱变方法的创新。(2)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与生物学性状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从体细胞无性系中筛选出了变异株,建立了无性系变异群体,获得了2株花色变异株、7株出苗变异株及6株无子球变异株,实现了种质资源的创新。
巩文琼[8](2011)在《美国红枫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红枫(Acer rubrum L.)因其叶片颜色随季节不断变化,树冠整洁,树形美观,观赏性极佳,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美国红枫主要有播种和扦插两种繁殖方式。播种繁殖成本便宜,但易发生变异,无法保证亲本优良性状,且生长缓慢,受到一定的制约。扦插繁殖能够保证亲本的优良性状,一旦成活,生长迅速,但存在扦插成活率低,以致造成扦插成本较高。因此提高美国红枫扦插成活率,减少扦插用量,对美国红枫的大面积生产和推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不同扦插基质材料,筛选最佳扦插育苗基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插穗长度、激素类型、激素浓度对美国红枫扦插生根的生长发育以及插穗内营养物质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美国红枫扦插技术及生根机理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测定了5种单一或复合基质对美国红枫扦插生根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河砂+珍珠岩+蛭石(1:1:2,V/V)复合基质处理的生根情况最好,其处理的插穗出现愈伤组织的时间最早,不定根出现的也最早,在愈伤率、不定根长、不定根数、生根率等方面表现均较好,特别是生根指数上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因此将该复合基质作为下一步试验所用基质。(2)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插穗长度、激素类型和激素浓度对美国红枫在河砂+珍珠岩+蛭石(1:1:2,V/V)复合基质上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15cm插穗的生根生长指标,如愈伤组织出现期、不定根出现期、根长、根数、生根指数等均表现优异,综合评价远好于10cm和20cm插穗处理,且比20cm插穗更能节省扦插材料;生根剂ABT2处理的效果最佳;在生根剂浓度选择上,500mg·L-1浓度处理的对愈伤组织最为有利,而在生根阶段1000mg·L-1浓度的处理效果更佳,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取1000mg·L-1浓度,其效果最佳。(3)研究了美国红枫扦插过程中营养状况和生根相关酶的变化及趋势,结果表明:插穗良好的营养状况,能促进插穗生根发育;在生根全过程中,PPO和IAAO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POD活性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双高峰趋势。
耿文娟[9](2011)在《野生欧洲李种质资源特性及亲缘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濒危果树野生欧洲李为研究对象,对其原生分布地、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整理,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野生欧洲李资源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基于孢粉学、SSR分子标记对野生欧洲李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期望能为探讨其起源和进化路径、保护和开发利用该资源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野生欧洲李目前仅在新疆新源、巩留县剩下7处原生分布地,成龄总株数现存不足1000株,个别分布点仅剩残桩,处于严重濒危状态。自然繁殖状况较差,并且存在一定的生殖障碍,资源及生境亟待保护。野生欧洲李为灌木或小乔木,其根、枝、叶、芽、花、果实、种子的特征均符合李属植物的一般形态,同时又具有自身特性。花期物候主要经过一下几个阶段:鳞片期、露萼期、露瓣期、初花期、盛花期、落花期。野生欧洲李花粉量很少,平均每枚花药花粉量为141.25粒。花粉在采集后第一天萌发率最高,为48.8%,随着时间延长,其活力逐渐减低,到第15天萌发率已不足1%。花粉元素主要有C、O、Mg、P、S、K、Ca、Cu、Si、Zn共10种元素。野生欧洲李的主要访花昆虫是蜂类和蝶类。开放期和散粉期的柱头具有较强的可授性。不同的授粉方式下,野生欧洲李均有坐果,其中异花授粉坐果率最高,可达到66.5%。多数子房内有两个胚珠,在发育过程中,其中一个败育。野生欧洲李能够通过实生繁殖、根蘖繁殖、组织培养繁殖、扦插繁殖等方式进行繁殖。从经济、繁殖效果、繁殖周期等角度考虑,根蘖繁殖和扦插繁殖是较优的繁殖方式。野生欧洲李花粉个体赤道面观为长球形,极面观三裂圆形,萌发孔三沟。花粉的外壁纹饰条纹状,有穿孔。花粉粒外壁纹饰表现出相对原始的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野生欧洲李、栽培欧洲李、黑刺李、新疆地方欧洲李品种自然地聚在了一起,说明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10对SSR引物对野生欧洲李7个居群33个样共扩增出96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7.71%。观察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度(h)、Shannon信息指数都表明居群在DNA分子水平扩增多态位点较少,遗传多样性不丰富。居群基因多样度(Ht)为0.0532±0.0161,居群内部基因多样度(Hs)为0.0324±0.0066,Nei’s遗传分化系数Gst=0.3905,表明野生欧洲李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居群内部的遗传分化程度大于居群间。野生欧洲李居群基因流(Nm)为0.7804。遗传相似度平均为0.9750,说明居群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遗传距离平均为0.0254,说明居群间的相似程度较高,亲缘关系很近。新源改良场三队路东居群和三队路西居群亲缘关系最近,三队路东居群和巩留伊力格代居群亲缘关系最远。以分层聚类平均距离0.02为阈值,7个居群自然分为2大类,巩留伊力格代居群独立为一类,其余6个采自新源的居群聚为一类。基于SSR分子标记,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5时,可将所有材料分成3个类群,野生欧洲李与新疆地方欧洲李品种及黑刺李自然的聚在了一起,说明他们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亲缘关系较近。
黄永红[10](2011)在《韭菜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香蕉(Musa spp.)既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位于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27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香蕉。中国是世界香蕉原产地之一,有3000多年的种植历史。2009年中国香蕉种植面积达466.65万亩,产量达820多万吨,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香蕉生产大国之一。目前香蕉产业现已成为中国南方热作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中国南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热区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香蕉枯萎病是最具有毁灭性的植物病害之一。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Foc)引起。该病已在亚洲、非洲、澳洲、美洲热带地区的香蕉园中普遍发生。香蕉枯萎病的大面积发生和流行,对全球香蕉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针对该病,国内外科研工作者进行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种有效的防控措施广泛应用于商业性生产实践中。所幸的是,我们在广州地区香蕉生产实践中发现,在商业性栽培韭菜(Allium tuberosum)的地块中轮作香蕉,可以有效地降低香蕉枯萎病的发生率,减轻发病指数。本研究就是在此重大发现的基础上,结合田间试验、盆栽试验及实验室工作,对韭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防控机制进行了探讨,取得了结果如下:1.2006-2009年的大田试验表明:在商业化生产韭菜2-3年的地块轮作香蕉,第一年巴西(AAA)和广粉1号(ABB)香蕉枯萎病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7%和2.7%,而对照分别为52.0%和36.7%。2007年韭菜地轮作广粉1号,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降低96.6%和96.7%;2008年韭菜地轮作广粉1号,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降低92.3%和94.2%;2009年韭菜地轮作广粉1号,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降低88.4%和91.2%;商业性生产的韭菜地间作香蕉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几乎可以达到100%。田间试验表明:在商业化生产韭菜2-3年的地块中种植香蕉,对枯萎病的发生具有极高的防控效果,间作模式的防控效果可以高达100%。2.通过三轮人工接菌盆栽试验研究韭菜对香蕉枯萎病发率及病情指数的影响:第一轮试验表明,韭菜残体对巴西香蕉的病情抑制率高达86.9%,对广粉1号粉蕉的病情抑制率高达93.4%。第二轮试验表明:在人工接菌基质试验中,韭菜残体和韭菜提取液对巴西香蕉病情抑制率分别为54.4%和63.6%,对广粉1号粉蕉的病情抑制率分别为75.0%和62.5%;在自然带菌田园土中,韭菜残体和韭菜提取液对巴西香蕉病情抑制率分别为78.6%和64.3%,对广粉1号粉蕉的病情抑制率分别为44.4%和66.7%;第三轮试验表明,在人工接菌基质试验中,韭菜残体处理对巴西香蕉和广粉1号粉蕉的病情抑制率为61.8%和80.7%,在自然带菌田园土中,韭菜残体处理对巴西香蕉的病情抑制率为81.1%。3.在实验室进行了韭菜粗提取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生理4号小种(Foc4)生长的抑制作用发现:10%的韭菜粗提取液在平板上对Foc4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64.6%;韭菜提取液能破坏Foc4菌丝结构;不同浓度的韭菜粗提取液处理能显着抑制Foc4孢子的萌发,10%能完全抑制其萌发。共培养实验说明,在PDA共培养体系中,30%的韭菜提取液对Foc4的孢子增殖具有高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91.2%,对Foc4孢子的致死率为87.0%。在无营养的水共培养体系中,低浓度韭菜粗提取液对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Foc4孢子的增殖,韭菜粗提取液对Foc4孢子的致死率为98.6%。试验表明:韭菜提取液能够有效地抑制Foc4菌丝的生长,对菌丝结构产生破坏作用;能显着抑制Foc4孢子的萌发,并能对Foc4孢子产生显着的致死作用。4.研究韭菜处理对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表明:Foc4处理对微生物总量及细菌(B)数量影响不大,但真菌(F)数量提高了2.72倍,放线菌(A)数量降低了42.29%,B/F值降低了89.58%,A/F值降低了89.41%;在接菌和不接菌情况下,韭菜处理都显着提高了微生物的数量,不接菌情况下,韭菜处理分别提高微生物总量277.70倍、提高细菌数量288.72倍,提高真菌数量2.85倍,提高放线菌数量2.14倍、提高B/F值575.10倍;在接菌情况下,韭菜处理分别提高微生物总量314.82倍、提高细菌数量347.18倍、提高真菌数量3.17倍、提高放线菌数量1.65倍、提高B/F值在81.28倍;韭菜处理还能显着提高根际土壤酶活性。试验表明:韭菜处理能显着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而且能显着提高根际土壤酶活性,这与韭菜处理提高香蕉抗枯萎病能力密切相关。
二、啤酒花13个品种(品系)离体繁殖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啤酒花13个品种(品系)离体繁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进啤酒花种质资源评价及苦味酸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啤酒花生物学特征 |
1.1.1 系统分类 |
1.1.2 生物学特性 |
1.1.3 种质资源分布 |
1.1.4 有效化学成分 |
1.2 分子标记技术与啤酒花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生物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
1.2.2 分子标记技术 |
1.2.3 啤酒花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 啤酒花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及组织培养 |
1.3.1 种质资源离体保存 |
1.3.2 植物组织培养发展历程 |
1.3.3 啤酒花组织培养研究 |
1.4 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研究及其应用 |
1.4.1 转录组学研究 |
1.4.2 蛋白组学研究 |
1.5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384份啤酒花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设备和仪器 |
2.1.3 DNA制备 |
2.1.4 SSR分析 |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SSR引物多态性分析 |
2.2.2 聚类分析 |
2.2.3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2.3 讨论 |
2.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2 群体结构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啤酒花表型特征与品质性状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地概况 |
3.1.3 农艺性状测定 |
3.1.4 品质性状测量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啤酒花不同材料的性状特征 |
3.2.2 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
3.2.3 啤酒花品质构成因子分析 |
3.2.4 聚类分析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啤酒花绿枝扦插和不同外植体筛选及再生体系构建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仪器和药品 |
4.1.3 啤酒花扦插移栽及生理指标测定 |
4.1.4 啤酒花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 |
4.1.5 不定芽的诱导 |
4.1.6 生根培养与炼苗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高生根率材料筛选 |
4.2.2 不同培养体系对啤酒花PJ274扦插枝条发芽率的影响 |
4.2.3 不同培养体系对啤酒花PJ274扦插枝条根系生长的影响 |
4.2.4 各培养体系下啤酒花PJ274生理指标变化 |
4.2.5 不同碳源对PJ274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2.6 不同激素配比对PJ274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2.7 啤酒花PJ274腋芽诱导愈伤组织激素配比优化 |
4.2.8 不同激素配比对啤酒花PJ274腋芽愈伤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
4.2.9 不同激素配比对啤酒花PJ274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
4.2.10 试管苗移栽炼苗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啤酒花苦味酸生物合成过程的转录组学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RNA提取及cDNA文库构建 |
5.1.2 转录组测序 |
5.1.3 unigene功能注释和编码区预测 |
5.1.4 unigene的 TF编码能力预测和SSR检测 |
5.1.5 unigene表达量计算及差异表达基因检测 |
5.1.6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转录本de novo组装和BGISEQ-500 测序质量评估 |
5.2.2 unigene功能注释分析 |
5.2.3 花序成熟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2.4 qRT-PCR对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结果 |
5.3 讨论 |
5.3.1 BGI-500 RNA-Seq为啤酒花研究提供了新的转录组数据 |
5.3.2 啤酒花花序成熟过程中生物学变化特征分析 |
5.3.3 苦味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特征分析 |
5.4 结论 |
第六章 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啤酒花苦味酸生物合成途径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蛋白质提取及iTRAQ标记 |
6.1.2 蛋白酶解、肽段标记和LC-ESI-MS/MS分析 |
6.1.3 蛋白质鉴定、定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啤酒花雌花样品中蛋白质的鉴定 |
6.2.2 样品间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
6.2.3 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分类 |
6.3 讨论 |
6.3.1 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 |
6.3.2 异戊烯基特异代谢途径 |
6.3.3 与转运相关的蛋白质 |
6.4 结论 |
全文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2)小苍兰、唐菖蒲辐射诱变后代生物学效应及小苍兰M1代辐射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辐射诱变育种概述 |
1.1.1 辐射育种发展史 |
1.1.2 我国辐射育种研究概况 |
1.1.3 诱变源种类 |
1.2 花卉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
1.2.1 花卉育种主要手段 |
1.2.2 花卉辐射诱变育种研究的概况 |
1.2.3 花卉辐射育种剂量和材料的选取 |
1.2.4 辐射诱变花卉的突变类型 |
1.2.5 辐射花卉突变体的鉴定方式 |
1.2.6 辐射诱变育种机理研究概况 |
1.3 球根花卉辐射诱变育种研究概况 |
1.3.1 小苍兰辐射诱变育种概况 |
1.3.2 唐菖蒲辐射诱变育种概况 |
1.4 辐射保护剂的研究进展 |
1.4.1 辐射保护剂的保护机制与修复效应 |
1.4.2 辐射保护剂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意义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方法 |
2.2.1 辐照方式 |
2.2.2 保护剂处理 |
2.2.3 田间栽培方法 |
2.2.4 分析测定方法 |
2.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γ、X辐照对小苍兰和唐菖蒲的遗传效应 |
3.1.1 γ、X射线辐照对小苍兰M2 代的影响 |
3.1.2 γ、X射线辐照对唐菖蒲M3 代的影响 |
3.2 辐射保护剂对小苍兰M1 代的保护效应 |
3.2.1 3种保护剂对辐射小苍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2 保护剂作用下γ射线对小苍兰的诱变效应 |
3.2.3 3种保护剂对辐射小苍兰生理生化的影响 |
4 讨论与小结 |
4.1 γ、X射线辐照对小苍兰M2 代的影响 |
4.1.1 小苍兰辐照M2 代与M1 代在生长发育上的差异 |
4.1.2 小苍兰辐照M2 代与M1 代特殊变异性状的继承 |
4.1.3 γ、X射线对小苍兰M2 代生理生化的影响 |
4.2 γ、X射线辐照对唐菖蒲M3 代的影响 |
4.2.1 唐菖蒲辐照M3 代与M2 代、M1 代在生长发育上的差异 |
4.2.2 唐菖蒲辐照M3 代对M1-M2 代特殊变异性状的继承 |
4.2.3 γ、X射线对唐菖蒲M3 代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4.3 辐射保护剂对小苍兰M1 代的保护效应 |
4.3.1 3种辐射保护剂对小苍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2 3种辐射保护剂对小苍兰生理生化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广玉兰春季硬枝扦插繁殖与杂交F1代的遗传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现状 |
1.1.1 木兰科植物研究现状 |
1.1.2 广玉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扦插繁殖技术及在木兰科的研究进展 |
1.2.1 扦插繁殖技术 |
1.2.2 扦插繁殖技术在木兰科植物的研究进展 |
1.2.3 扦插繁殖技术在广玉兰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1.3 分子标记技术及在木兰科中的研究进展 |
1.4 木兰科植物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4.1 国外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4.2 国内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广玉兰春季硬枝扦插技术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设备 |
2.1.2 试验材料及药品 |
2.1.3 试验方法 |
2.2 试验设计 |
2.3 扦插管理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不同浓度K-IBA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
2.5.2 不同叶片大小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
2.6 小结与讨论 |
2.6.1 外源激素对广玉兰扦插生根的影响 |
2.6.2 不同插穗类型对广玉兰扦插生根的影响 |
2.6.3 广玉兰不同的扦插生根类型 |
2.6.4 影响插穗存活的原因 |
3 广玉兰与天女花杂交一代遗传变异的ISSR分子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2 数据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3.3.2 ISSR-PCR引物退火温度的筛选 |
3.3.3 ISSR扩增结果及11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 小结与讨论 |
3.4.1 基因组DNA的提取对试验的影响 |
3.4.2 体系优化对ISSR-PCR体系的影响 |
3.4.3 DNA模板对ISSR-PCR扩增的影响 |
3.4.4 引物浓度对ISSR-PCR扩增的影响 |
3.4.5 退火温度对ISSR-PCR扩增的影响 |
3.4.6 循环次数和延伸时间对ISSR-PCR扩增的影响 |
3.4.7 其它因素对ISSR-PCR扩增的影响 |
4 结论与创新点 |
4.1 主要结论 |
4.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广玉兰及其插穗生根状况 |
附录B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我国两种栽培紫菜核糖体RNA基因的克隆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红藻门的生物学特性 |
1.1 红藻门分类地位与地理分布 |
1.2 红毛菜科的生物学特征 |
1.3 紫菜的研究 |
2. 红毛菜科植物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
2.1 DNA分子标记的应用 |
2.2 核糖体RNA基因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坛紫菜核糖体基因全长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 |
1.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坛紫菜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 坛紫菜RNA的提取 |
2.3 坛紫菜cDNA的合成 |
2.4 引物的设计和PCR反应 |
2.5 目的片段的回收 |
2.6 克隆目的片段 |
2.7 阳性克隆的检测 |
2.8 对序列进行生物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坛紫菜叶状体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 以坛紫菜叶状体DNA为模板进行的PCR扩增 |
3.3 坛紫菜叶状体RNA的提取 |
3.4 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
3.5 坛紫菜SSU rDNA的序列分析 |
3.6 坛紫菜LSU r DNA的序列分析 |
3.7 坛紫菜 5.8S rDNA和ITS区的序列分析 |
3.8 坛紫菜IGS区的序列分析 |
4. 讨论 |
4.1 SSU rDNA全长序列及其内含子分析 |
4.2 LSU rDNA全长序列及其内含子分析 |
4.3 ITS区全长序列分析 |
4.4 IGS区全长序列分析 |
第三章 IGS在条斑紫菜不同品种之间的应用 |
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 引物的设计及PCR |
2.3 对PCR产物进行克隆及测序 |
2.4 序列分析及系统树的构建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四对引物的PCR扩增 |
3.2 九种条斑紫菜种内IGS序列长度和G+C含量比较分析 |
3.3 条斑紫菜种内IGS序列比较分析 |
3.4 条斑紫菜种内IGS序列系统树的构建 |
4. 讨论 |
第四章 利用IGS进行条斑紫菜叶状体嵌合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条斑紫菜十个片段的DNA为模板的PCR扩增 |
2.2 序列相似性分析 |
2.3 遗传物质的组成情况 |
3 讨论与分析 |
3.1 条斑紫菜不同个体的差异分析 |
3.2 条斑紫菜减数分裂的讨论 |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季酮酸酯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季酮酸酯类杀虫杀螨剂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DMAP作为酰基转移试剂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论文的立题思想及工作要点 |
第一节 论文的立题思想 |
第二节 论文的工作要点 |
第三章 DMAP盐酸盐作为可回收酰基化催化剂的应用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三节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季酮酸酯类杀虫杀螨剂4-位烯醇的修饰及结构优化 |
第一节 含草酰基的季酮酸酯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二节 烯胺及其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三节 含有脒结构的季酮酸酯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四节 含肼及其衍生物结构的季酮酸酯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季酮酸酯类杀虫、杀螨剂芳基部分的结构优化 |
第一节 含苯氧基、苄氧基的季酮酸酯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二节、含苯氧基、苯胺基类螺环季酮酸酯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三节 含萘环的季酮酸酯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骨架修饰—含肟醚结构的异恶啉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一节 立体思想与设计思路 |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三节 生物活性测试 |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马铃薯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其遗传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马铃薯概述 |
1.2 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研究的必要性 |
1.2.1 种质资源及种质库的重要性 |
1.2.2 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的必要性 |
1.3 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1.3.1 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的现状 |
1.3.2 国内外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 |
1.4 超低温保存研究 |
1.4.1 超低温保存方法的概述 |
1.4.2 影响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主要因素 |
1.4.3 超低温保存后遗传稳定性研究 |
1.5 马铃薯超低温保存研究进展 |
1.5.1 国外研究进展 |
1.5.2 国内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马铃薯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茎尖的剥离 |
2.2.2 茎尖预培养 |
2.2.3 装载 |
2.2.4 脱水处理 |
2.2.5 液氮保存 |
2.2.6 解冻处理和再培养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超低温保存体系 |
2.4.2 单因子试验 |
2.4.3 超低温保存后的形态发生和植株再生 |
2.4.4 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不同基因型马铃薯茎尖的差异 |
2.5 讨论与小结 |
第3章 马铃薯茎尖超低温保存后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仪器设备 |
3.1.3 主要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形态标记检测 |
3.2.2 DNA 提取 |
3.2.3 马铃薯基因组 DNA 质量与纯度的检测 |
3.2.4 SSR 分析 |
3.2.5 MSAP 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形态标记检测 |
3.3.2 SSR 标记检测分析 |
3.3.3 MSAP 分子标记对基因组 DNA 甲基化的检测 |
3.4 讨论与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作者简介 |
(7)唐菖蒲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种质资源创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唐菖蒲的生物学性状及栽培历史 |
1.2.2 唐菖蒲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
1.2.3 唐菖蒲育种研究进展 |
1.2.4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进展 |
1.2.5 离体诱变技术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来源及主要内容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唐菖蒲不同器官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秋水仙素离体诱导唐菖蒲再生植株及细胞学检测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EMS离体诱导唐菖蒲再生植株及M_0代形态及生理变化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2.4 唐菖蒲不同器官无性系、化学诱变M_0代变异株第一生长周期ISSR检测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方法 |
2.5 唐菖蒲不同器官无性系变异、化学诱变M_0代第二、三生长周期生物学性状观察及生理指标测定 |
2.5.1 试验材料 |
2.5.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唐菖蒲不同器官来源的外植体愈伤组织分化差异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
3.1.1 唐菖蒲愈伤组织诱导 |
3.1.2 唐菖蒲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分化的差异 |
3.1.3 唐菖蒲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的优化 |
3.1.4 唐菖蒲不同外植体再生苗形态建成特点 |
3.1.5 唐菖蒲再生植株的生根与驯化 |
3.2 秋水仙素离体诱导唐菖蒲再生植株及细胞学检测 |
3.2.1 愈伤组织存活率 |
3.2.2 秋水仙素对愈伤组织芽分化及再生植株形态的影响 |
3.2.3 变异株气孔与保卫细胞叶绿体含量变化 |
3.2.4 变异株的细胞学检测 |
3.3 EMS离体诱导唐菖蒲再生植株及其M_0代形态及生理变化 |
3.3.1 EMS对愈伤组织存活率的影响 |
3.3.2 EMS对愈伤组织芽分化的影响 |
3.3.3 EMS离体诱导再生植株形态学观察 |
3.3.4 不同EMS浓度对唐菖蒲再生植株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5 再生植株可溶性糖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3.4 不同器官来源的无性系及化学诱变M_0代第一生长周期的ISSR检测 |
3.4.1 唐菖蒲植株DNA的提取 |
3.4.2 唐菖蒲ISSR引物的筛选结果 |
3.4.3 唐菖蒲无性系ISSR-PCR检测结果 |
3.5 不同器官来源的无性系及化学诱变M_0代第二、第三生长周期性状观察及生理指标测定 |
3.5.1 变异株第二生长周期性状观察 |
3.5.2 变异株第二生长周期叶片形态指标测定 |
3.5.3 变异株第二生长周期叶绿素含量变化 |
3.5.4 变异株第二生长周期子球的形成能力观察 |
3.5.5 变异株第二生长周期种球增重及直径增粗情况 |
3.5.6 变异株第三生长周期观赏性状观察 |
4 讨论 |
4.1 唐菖蒲不同器官来源无性系的建立 |
4.1.1 唐菖蒲不同器官愈伤组织的诱导 |
4.1.2 体细胞胚发生的探讨 |
4.2 唐菖蒲离体多倍体诱导 |
4.2.1 唐菖蒲多倍体离体诱导材料的选择与培养方法 |
4.2.2 唐菖蒲多倍体离体诱导秋水仙素处理的浓度与时间 |
4.2.3 唐菖蒲多倍体的鉴定 |
4.3 唐菖蒲EMS离体诱变 |
4.3.1 EMS对愈伤组织存活率的影响 |
4.3.2 EMS诱变M_0代形态及生理变化 |
4.3.3 EMS对再生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
4.3.4 EMS诱变的可行性 |
4.4 唐菖蒲无性系变异株的检测及性状观察 |
4.4.1 不同器官来源无性系变异率及其对化学诱变剂的敏感性 |
4.4.2 诱变后代变异株早期分子标记检测 |
4.5 诱变后代变异株性状的追踪观察验证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美国红枫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综述 |
1.1 扦插繁殖研究现状 |
1.1.1 种类和品系 |
1.1.2 插穗母树年龄 |
1.1.3 插穗类型、规格(大小)和状态 |
1.1.4 生长调节物质处理 |
1.1.5 环境调控 |
1.1.6 插穗的处理技术 |
1.2 扦插不定根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
1.2.1 组织结构研究 |
1.2.2 生理生化研究 |
1.2.3 几种酶活性与生根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及处理 |
2.3 试验设计 |
2.3.1 基质对比试验 |
2.3.2 不同处理正交试验设计 |
2.4 试验方法 |
2.4.1 生根状况观测 |
2.4.2 酶活性测定 |
2.4.3 营养物质测定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基质处理对美国红枫生根情况的影响 |
3.1.1 对美国红枫扦插组织愈伤和不定根出现期的影响 |
3.1.2 对美国红枫嫩枝扦插愈伤率和不定根的影响 |
3.2 不同处理对美国红枫扦插生根的影响 |
3.2.1 对美国红枫扦插组织愈伤的影响 |
3.2.2 对美国红枫扦插不定根发育的影响 |
3.3 对插穗营养含量的影响 |
3.3.1 插穗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3.3.2 插穗中淀粉含量的变化 |
3.3.3 插穗中全氮含量的变化 |
3.3.4 插穗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3.3.5 插穗中碳氮比的变化 |
3.4 对扦插生根过程中生根关联酶的影响 |
3.4.1 插穗中 POD 含量的变化 |
3.4.2 插穗中 PPO 含量的变化 |
3.4.3 插穗中 IAAO 含量的变化 |
4 讨论 |
4.1 扦插基质的选择 |
4.2 扦插繁殖插穗处理措施 |
4.3 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与生根关联酶的变化规律 |
5 结论 |
5.1 美国红枫扦插基质的选择 |
5.2 美国红枫插穗规格的选择 |
5.3 美国红枫扦插生根剂类型及浓度的选择 |
5.4 美国红枫扦插过程营养物质及相关酶的变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野生欧洲李种质资源特性及亲缘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野生欧洲李的发现及研究概况 |
1.1.1 关于欧洲李起源的研究 |
1.1.2 野生欧洲李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
1.1.3 野生欧洲李的资源现状相关报道 |
1.1.4 野生欧洲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
1.2 野生果树资源的相关研究 |
1.2.1 野生果树主要特点及主要研究内容 |
1.2.2 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调查整理 |
1.2.3 新疆野生果树资源的相关研究 |
1.3 果树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研究 |
1.3.1 果树种质资源的研究意义 |
1.3.2 果树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主要研究方法 |
1.3.3 PCR技术及SSR分子标记 |
1.4 李属种质资源的相关研究进展 |
1.4.1 李资源基本概况 |
1.4.2 植物学、分类学研究进展 |
1.4.3 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
1.4.4 孢粉学研究进展 |
1.4.5 生化研究进展 |
1.4.6 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创新点 |
第2章 野生欧洲李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野生欧洲李自然分布地调查 |
2.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野生欧洲李自然分布区域 |
2.2.2 野生欧洲李的自然分布资源现状 |
2.2.3 野生欧洲李自然分布地生态环境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野生欧洲李资源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生物学性状调查 |
3.1.2 花期物候调查 |
3.1.3 花粉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4 传粉、授粉受精与结实特性研究 |
3.1.5 繁殖方式研究 |
3.1.6 试验地情况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植物学性状调查 |
3.2.2 花期物候调查 |
3.2.3 野生欧洲李花粉生物学特性研究 |
3.2.4 野生欧洲李传粉、授粉与结实特性研究 |
3.2.5 野生欧洲李繁殖方式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植物学形态和物候期 |
3.3.2 花粉活力 |
3.3.3 授粉受精与结实 |
3.3.4 繁殖方式 |
第4章 野生欧洲李孢粉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花粉形态相关分析 |
4.2.2 花粉矿质元素相关分析 |
4.2.3 聚类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花粉形态 |
4.3.2 花粉矿质元素 |
4.3.3 基于孢粉学的亲缘关系研究 |
第5章 基于SSR分子标记对野生欧洲李亲缘关系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采集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DNA的提取及检测 |
5.2.2 SSR引物筛选 |
5.2.3 SSR-PCR反应体系优化与筛选 |
5.2.4 野生欧洲李天然居群的相关分析 |
5.2.5 SSR-PCR扩增结果对所有供试材料的相关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叶片DNA的提取 |
5.3.2 SSR-PCR技术体系的建立 |
5.3.3 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变异与分化 |
5.3.4 SSR分子标记对野生欧洲李亲缘关系的研究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野生欧洲李资源现状 |
6.1.2 野生欧洲李植物学、物候特点 |
6.1.3 野生欧洲李花粉生物学特点 |
6.1.4 野生欧洲李授粉受精结实坐果特点 |
6.1.5 野生欧洲李繁殖方式 |
6.1.6 野生欧洲李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 |
6.1.7 野生欧洲李天然居群亲缘关系 |
6.1.8 野生欧洲李种质资源亲缘关系 |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韭菜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香蕉生产概况 |
2. 香蕉枯萎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
2.1 香蕉枯萎病的危害 |
2.2 香蕉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2.3 香蕉枯萎病的症状和流行 |
2.4 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措施 |
2.4.1 抗病品种的选育 |
2.4.1.1 体细胞变异选育新品种 |
2.4.1.2 杂交育种 |
2.4.1.3 基因工程育种 |
2.4.2 农业防治 |
2.4.3 化学防治 |
2.4.4 香蕉枯萎病生物菌防治 |
2.4.4.1 根际及土壤生防菌 |
2.4.4.2 拮抗内生菌 |
3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及利用 |
3.1 植物粗提取液在植物病害防控中的应用 |
3.2 植物源农药的开发 |
3.3 植物源农药的在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
4. 葱属植物抗菌/真菌效应的研究 |
5. 轮作对植物病害的影响 |
6 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
7 开展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韭菜轮作对香蕉枯萎病 |
发生的防控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材料 |
1.3 韭菜轮作香蕉试验 |
1.4 韭菜间作香蕉试验 |
1.4.1 商业性种植韭菜地间作香蕉 |
1.4.2 在病区重新种植韭菜间作香蕉 |
1.5 重病区韭菜处理试验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韭菜轮作香蕉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 |
2.1.1 2006-2009年番禺地区韭菜与香蕉轮作对香蕉枯萎病防控总体效果 |
2.2.2 轮作次数对香蕉枯萎病防控效果的影响 |
2.2.3 韭菜轮作广粉1号粉蕉的发病率、病情指数、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分析 |
2.2 香蕉间作韭菜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 |
2.2.1 商业化韭菜地间作香蕉 |
2.2.2 重新种植韭菜间作香蕉 |
2.3 韭菜处理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 |
3. 讨论 |
3.1 香蕉枯萎病的危害 |
3.2 韭菜轮作香蕉种植模式的发现及其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 |
3.3 韭菜间作香蕉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 |
3.4 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第三章 大棚盆栽人工接菌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第一轮试验 |
1.2.1.1 试验概况 |
1.2.1.2 试验设计 |
1.2.1.3 试验方法 |
1.2.2 第二轮试验 |
1.2.2.1 试验概况 |
1.2.2.2 实验设计 |
1.2.2.3 试验方法 |
1.2.3 第三轮试验 |
1.2.3.1 试验概况 |
1.2.3.2 试验设计 |
1.2.3.3 试验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第一轮试验 |
2.2 第二轮试验 |
2.2.1 韭菜对泥炭土中盆栽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 |
2.2.2 韭菜对带菌田园土中盆栽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 |
2.3 第三轮试验 |
2.3.1 基质香蕉 |
2.3.2 基质粉蕉 |
2.3.3 田园土香蕉 |
3. 讨论 |
第四章 韭菜提取液对香蕉枯萎 |
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韭菜粗提取液的制备 |
1.2.2 菜粗提取液对FOC4菌丝生长的影响 |
1.2.3 韭菜粗提取液对FOC4菌丝的电镜观察 |
1.2.4 韭菜粗提取液对FOC4孢子萌发的影响 |
1.2.5 韭菜粗提取液对FOC4的致死作用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韭菜粗提取液对FOC4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 韭菜粗提取液对FOC4菌丝及孢子结构的影响 |
2.3 韭菜粗提取液对FOC4孢子萌发的影响 |
2.4 韭菜粗提取液对FOC4孢子增殖率及的致死效应 |
2.4.1 PDA培养体系 |
2.4.2 水培养体系 |
3. 讨论 |
第五章 韭菜提取液对土壤微生物种类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根际微生物的测定 |
1.4 土壤酶活性测量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四种处理在整个试验期间的微生物总量的比较分析 |
2.2 FOC对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2.3 韭菜处理对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2.3.1 不接菌条件下韭菜对微生物的影响 |
2.3.2 接菌情况下韭菜对微生物的影响 |
2.4 韭菜对土壤酶活性的的影响 |
2.4.1 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 |
2.4.2 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 |
2.4.3 磷酸酶活性变化 |
2.4.4 转化酶活性变化 |
2.4.5 尿酶活性变化 |
3. 讨论 |
3.1 关于根际微生物数量及种群结构 |
3.2 根际土壤的"真菌化" |
3.3 根际土壤酶活性 |
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下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啤酒花13个品种(品系)离体繁殖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引进啤酒花种质资源评价及苦味酸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研究[D]. 杨轲.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2]小苍兰、唐菖蒲辐射诱变后代生物学效应及小苍兰M1代辐射保护技术研究[D]. 闵可怜.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3]广玉兰春季硬枝扦插繁殖与杂交F1代的遗传变异分析[D]. 王明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4)
- [4]我国两种栽培紫菜核糖体RNA基因的克隆与应用[D]. 何渊. 苏州大学, 2016(02)
- [5]季酮酸酯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D]. 刘智慧. 南开大学, 2013(07)
- [6]马铃薯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其遗传稳定性研究[D]. 石茹. 青海大学, 2013(02)
- [7]唐菖蒲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种质资源创新的研究[D]. 李彩华. 东北农业大学, 2012(02)
- [8]美国红枫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研究[D]. 巩文琼.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7)
- [9]野生欧洲李种质资源特性及亲缘关系研究[D]. 耿文娟. 新疆农业大学, 2011(06)
- [10]韭菜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D]. 黄永红. 湖南农业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