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配电所馈电单元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卢硕生[1](1978)在《中心配电所馈电单元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较大型的铁路枢纽站,为了保证对电气集中信号设备等一级用户和其他重要的二级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我们除在枢纽站的电力负荷中心附近或靠近电源的引入方向设置中心配电所外,还沿编组站设置一个以上(一般为两个)的环状开口式10(6)千伏高压配电系统。这种环状开口式高压配电系统,系由两个分别接在中心配电所的两段分别同时运行的高压母线上的馈电单元高压开关柜,和由此两柜馈出的室外环状高压配电线路构成的,如图1所示。鉴于铁路枢纽站中各用户变压器布置一般较为分散,而多数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又较高,所以,如图1所示的环状开口式供电系统,在我国铁路枢纽站的供电中,应用很广。
周媛[2](2006)在《面向对象的图示化变配电所二次智能CAD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简称。它是电力工程计算机应用最早,也是较重要的方面。电力系统CAD技术同机械、建筑等行业相比则相对落后,供配电CAD又是电力行业中最落后的部分,至今还停留在单纯绘图或解决某些计算问题的初级阶段。国内外已有的商业软件大多以绘图为主,缺乏供配电系统常规的分析计算和网络拓扑功能。本文在分析现有供配电CAD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变配电所二次系统模型复杂、元件多等特点,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图示化变配电所二次智能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解决方案。系统在智能模型构建的基础上,由数据输入、图形输入、二次方案设计、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二次设备选型和图形生成六大功能模块构成。数据输入和图形输入模块分别完成一次系统资料录入和电气主接线图的输入;二次方案设计模块利用专家系统基于规则的推理实现变配电所各二次回路的方案设计,包括控制、保护、信号、测量、自动装置、操作电源和所用电源;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模块实现主设备的整定计算,包括变压器、线路、电容器和电动机;二次设备选型模块实现二次微机成套装置的型号选择;图形生成模块利用专家系统基于实例的推理实现代表设计成果的各类二次图纸的自动生成,生成的图纸可以在二次开发的AutoCAD环境下进行编辑和修改。系统采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 Basic和通用绘图工具AutoCAD作为开发工具,运用先进的面向对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设计、图形、分析计算和数据处理的一体化。开发的二次智能CAD系统能极大地提高电气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设计时间,保证设计质量。对于促进供配电CAD技术向高层次的集成化、智能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李涵[3](2008)在《面向对象的图形化变配电所继电保护CAD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简称。它能大幅度提高工程设计效率,减轻设计人员劳动,因此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电力系统CAD技术的应用同机械、建筑等行业相比则相对落后,而变配电所继电保护CAD又是电力行业中较落后的部分。近年来,已有一些独立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设计与整定计算系统软件出现,但存在继电保护的方案设计与整定计算定值不能很好的反应在图形上,并且图形的功能仅限于查看信息,并不能即时对图形做出操作及修改,使得继电保护软件界面的友好性和可操作性大大下降,并给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多麻烦。针对当前继电保护配置方案设计与整定计算软件存在的不足,本文在分析现有变配电CAD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变配电所继电保护配置方案设计及整定计算CAD系统的实现做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图形化变配电所继电保护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解决方案。该系统以数据库为核心,运用先进的可视化编程技术、面向对象技术、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和模块化思想,通过变配电所继电保护与短路计算一体化、图形、数据关联一体化的建立,实现了变配电所继电保护方案专家系统设计与整定计算结合的综合设计。在智能模型构建的基础上,该系统由数据图形输入、短路计算、继电保护方案设计、整定计算、和文档管理五大功能模块构成,而其关键的数据化图形功能则利用了Visual Basic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来实现。文章的最后以某变电所的继电保护设计与计算的实例证明了系统模型及程序的正确性与有效性。该系统的应用使继电保护工作人员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可以显著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为变配电所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陈艳霞[4](2004)在《配电网保护与控制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配电系统供电损耗大、自动化程度低、故障处理恢复慢,严重影响了供电企业的降耗和增效,远远不能适应电力运行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发展DMS中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提高供电可靠性,对于逐步完善配电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水平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已经开始建立配电自动化的试点,但其成效还有待检验。本论文即在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结合国内配电自动化试点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围绕配电自动化(尤其是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相关技术问题,对配电系统的故障检测和隔离技术、以及它们在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上的实现进行重点研究,并探讨适应我国国情的配电管理控制模式和系统组成。论文首先进行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规划工作,提出一种配电自动化的实施方案和步骤,对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馈线自动化、二级主站及馈线终端进行设计规划,按新建与改建相结合的方式分步实施;根据配电网元件参数特点建立了包括线路、负荷、传感器和消弧线圈在内的仿真模型,并编制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的仿真程序,为研究配电系统的故障检测和定位方法提供仿真和分析工具;将多智能代理系统的原理引入并应用于继电保护测控领域,建立起一种新的分级分布的网络化继电保护系统观念,通过多个智能代理之间的分工协作完成继电保护与测控功能,提高其可靠性和快速性;在基于多智能代理的继电保护系统框架下,对配电网中常用的短路保护和接地保护进行改进和实用化:提出具有故障类型自适应能力的基于两相电流差的纯电流自适应保护和具有故障类型和运行方式自适应能力的基于两相电流差和相间电压的自适应电流保护,并根据现场条件给出基于两相电流差原理的综合自适应保护方案,应用于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将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选线领域,提出并分析基于波形相关原理和证据理论的接地选线新原理,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对零序导纳接地选线判据进行改进;最后,选择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环网柜智能控制单元)作为切入点,根据本文的配电自动化规划方案,开发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最基础的终端测控设备——紧凑型的集中式智能化环网柜测控保护终端(RMU),适合应用于配电系统中的开闭所和工矿企业配电所,并在其中实现了本文研究的故障检测与隔离方法。
张腾[5](2012)在《矿井电网安全监控网络化系统研究》文中提出矿井供电网络是一个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动力来源。煤矿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正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与此同时,这就对矿井的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连续性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目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机监测与保护系统已经广泛深入到矿井供配电网的领域,形成高低压配电监测子系统。但是这些子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监控信息也不能共享,造成煤矿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仍停留在依靠报表逐级上报的被动局面,无法实现电网运行方式改变时供电安全保障。另外,煤矿井下的高压供电系统是由多段短电缆组成的单电源逐级控制干线式纵向供电网络。级与级之间的电流速断保护动作值按照常规方法整定计算,保护装置经常发生越级跳闸现象。本课题研制一套矿井电网安全监控网络化系统,拟应用矿井配电网开关设备微机保护技术、配电网运算CAD及网络技术对矿井高、低压电网安全监测设备及子系统的网络化,使各馈电IED及进线IED进行多级通信和信息共享,为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煤矿井下供电网络的安全保护、监控与预警系统做有益的探索,形成煤矿供电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本系统中,在井下各采区变电所均装设MCGSTPC7062K嵌入版触摸屏,各高压开关柜装设SNP-2611矿用监控保护装置。监控保护装置实时采集各开关柜的运行状态信息,通过485通信传送至TPC7062K,并对电力参数进行显示。TPC7062K嵌入版触摸屏控制分站通过以太环网将井下信息上传至地面监控主机。该课题的实施为消除矿井高压电网长期存在的因短路故障而引起越级跳闸的安全隐患提供了技术支持。所以该课题的研究对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重要意义。
魏忠霞[6](2017)在《惠州炼油二期工程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二期2200万吨/年炼油改扩建及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从立项、可研、初步设计到施工图,都要求设置一个安全可靠的全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的全厂化和自动化不仅需确保惠州炼化全厂供电与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先进、合理,而且更容易有针对性的查找、分析故障缘由,及时定位处置整个石化厂区供配电系统故障,从而大大改善了操作运行管理能力;同时设计一个合理的全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也为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今后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该论文依托惠州炼油二期工程,对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整体构造、子系统功能,保障电源等进行了描述,构建了一套经过专家组论证的全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系统核心部件均采用南瑞继保相关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惠州炼化公司全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其监视控制系统实现无人值守,减少了运行、维护和检修人员;微机保护动作准确、迅速、无误动;UPS电源装置和直流免维护操作系统使用方便灵活,提高了系统供电可靠性;管理上配合协调,运行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全厂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刘建峰[7](2013)在《6千伏配电所优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大庆炼化公司供电的重要性及负荷分配情况对配电所进行优化设计,对10号开闭所配电所配电负荷进行分析,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的方式,并与单母线、双母线接线方式进行比较。母线分段后,可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分段断路器断开运行,分段断路器除装有继电保护装置外,装有快速切换装置,分段断路器断开运行,有利于限制短路电流。配电所优化涉及方面多,需要考虑的问题多,分析配电所担负的任务及所带负荷等情况,结合原配电所继电保护配备存在的不足,利用现场实际负荷参数进行继电保护整定值。重新对系统短路电流进行计算,主要有欧姆法和标幺值法两种,欧姆法就是用元件的实际工作的阻抗计算短路电流,再按照变压器变比逐级折算;标幺值法是把各个电压等级的阻抗按统一标准比对得出一个虚拟的值,短路计算后,在按电压等级分别归算;系统大,电压等级多,用标幺值比较方便;系统小,直接使用欧姆法简便,本配电所易采用欧姆法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对于配电所稳定运行进行优化设计,在配电所内应用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快速切换装置、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电流差动保护,比较线路两侧的电流量,其不受负荷电流的影响,不受系统振荡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能快速切除全线故障,一般情况下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随着计算机保护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具有独特优点的数字式分相电流差动保护正在取代传统的电流差动保护,光纤通道具有很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和大容量传输数据的优点,许多传统保护无法实现的辅助功能,数字式分相电流差动保护都能做到,从而为现场使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了提高供电的质量和供电的可靠性,采用了由厦门公司生产的SUE3000型微机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SUE3000快速切换装置在发生失电的情况下,可以确保系统以最优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从主母线切换到备用母线,从而避免了因生产过程间断而引起的损失。
吴轶强[8](2007)在《某高校10KV变配电站的微机继电保护工程设计与建设》文中认为由于10/0.4KV变配电站在实际工程中的大量采用,以及在电网中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提高该级变配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广大用户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在10KV系统中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工程设计及实现。对系统中应用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性能以及动作电流的整定计算进行了介绍。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是继电保护部分,具体为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比较和选用,并对该装置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动作电流进行整定计算,最终将结果应用到实际工程当中,对某高校10KV变配电站进行工程设计并实现。本文还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概况、基本要求和应用领域都做了比较详尽的论述,并将其应用到了对不同线路要求的控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杨志强[9](2019)在《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电流保护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广泛推广与应用,在产生高效益的同时,也给电网带来了不小的问题。DG接入配电网后在配电网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其电流的水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所以给配电网线路的电流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成了不小的冲击,而DG接入位置、额定功率输出的不同,同样会给配电网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针对含逆变型DG的配电网不同位置出现故障的情况,各线路电流保护装置可能发生误动作的问题,提出了含逆变型DG的配电网电流保护的改进整定方案。针对含DG接入的双馈线配电网络始端,中间以及末端母线的情况,建立故障等效电路,对短路电流进行计算。针对DG出力发生波动的情况,总结了经过各保护短路电流随并网点电压变化的规律。并根据逆变型的DG的输出特性、并网方式以及控制策略,建立逆变型DG的等效模型,并利用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Power Systems Computer Aided Design,PSCAD)搭建仿真模型。并根据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动作逻辑,搭建电流保护动作逻辑仿真模型。以单侧电源双馈线配电网拓扑结构为例,搭建逆变型DG接入的配电网仿真模型,为后文研究DG出力发生波动时,线路故障电流的变化规律以及配电网电流保护动作特性奠定基础。根据短路电流随并网点电压发生波动时的变化规律,利用分析并网点电压与DG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得出短路电流在DG输出功率发生波动时的变化规律。根据短路电流随DG输出功率发生波动时的变化规律,发现若仍然按照DG在额定功率输出时的短路电流水平对电流保护进行整定,会导致电流保护误动作。并通过仿真分析,用不同功率输出值模拟DG功率的波动,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针对短路电流在DG输出功率发生波动时的变化规律,判定当DG接入配电网馈线不同位置其输出功率发生波动时产生最大短路电流时的功率值。由于含DG的配电网线路电流保护整定是按照其在额定工况下运行时的短路电流水平实施整定的。所以,如果产生最大短路电流时的功率值大于DG输出的额定功率值,则仍然按照含DG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原有整定原则进行整定;如果产生最大短路电流时的功率值小于DG输出的额定功率值,仍然使用原有整定原则会导致配电网的电流保护发生误动作,所以,此时需按照产生最大短路电流时的功率值功率时的短路电流水平对配电网的电流保护进行重新整定,保证电流保护的正常动作。并通过具体的算例,对新的整定方案进行了验证分析。本文针对DG接入配电网后,各线路电流保护装置发生误动作的问题,提出新的电流保护整定方案,并以仿真的结果为参考值,对DG接入后的配电网电流保护的的整定值进行了重新整定,新的整定值可保证DG接入配电网后,在DG额定输出功率不同的情况下,各线路保护的正常动作。
杨珊珊[10](2008)在《中低压配电系统继电保护的优化及其软件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继电保护作为电力安全生产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和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的性能,不仅与其所采用的原理、设计等密切相关,而且也与其配置和整定密切相关。配电网络处于电力系统的末端,是电能输送的最后一个环节,直接承担着对用户的供电,其安全运行水平直接影响对用户的供电质量。因此根据实际电网的结构、参数和需求,对配电网的继电保护进行优化,改善配电网保护的整定方法和配置,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电网结构的日趋复杂,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越来越大。以往主要依靠人工并辅以专用计算工具进行整定计算的方式,由于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计算精度低,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科研、生产领域的普及,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研究开发一个实用的配电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是提高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煤矿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性,以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供电系统为例,参考由PSASP对系统建模计算得到的短路电流数据,针对现有继电保护的不足,提出了优化整定方案。结合煤矿供电系统的特殊性,对三段式保护的每一段都进行了改进。优化后方案能使保护最大限度满足要求,降低事故发生率。结合典型系统模型给出了改进后的计算结果,从选择性、速断性、可靠性和灵敏性四个方面分析评价了优化方案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本文开发的配电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以Microsoft VisualC++的MFC为开发环境,以优化后的配电系统继电保护整定方法为基础,整个程序基于对话框。该软件可实现图形编辑环境下的建模、文本方式的短路电流计算以及变压器和线路的各种保护类型在各种不同整定原则下的整定计算。计算结果可以以excel文件的形式进行保存,并且可以在程序中随时读取保存过的结果。实例分析模块针对兴隆庄煤矿典型系统图,可视化的显示各段线路的保护类型,方便用户在图中相关区域通过鼠标点击选择保护类型自动完成整定计算。最后,本文论述了改变现有保护配置的可行性,对网络式保护以及电压保护、速切保护等保护装置在本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二、中心配电所馈电单元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心配电所馈电单元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面向对象的图示化变配电所二次智能CAD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论文版权使用授权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力及供配电 CAD 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1.2 电力及供配电 CAD 的主要任务 |
1.3 电力及供配电 CAD 的发展趋势 |
1.4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变配电所二次 CAD 系统智能建模 |
2.1 变配电所二次系统结构特点分析 |
2.2 基于对象的分层智能模型构建 |
2.2.1 面向对象技术 |
2.2.2 智能建模原理和方法 |
2.3 二次元件对象属性描述 |
2.4 二次元件几何图形类库建立 |
第3章 二次方案设计专家系统 |
3.1 专家系统概述 |
3.2 二次方案设计专家系统功能设计 |
3.2.1 知识库的设计 |
3.2.2 数据库的设计 |
3.2.3 推理机的设计 |
3.2.4 知识库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
3.2.5 解释子系统的设计 |
第4章 二次图形系统 |
4.1 图形系统的开发工具 |
4.2 交互式绘图 |
4.2.1 AutoCAD 的对象模型 |
4.2.2 MenuBar 和MenuGroups 对象 |
4.2.3 菜单和工具栏的定制 |
4.3 智能绘图 |
4.4 图形与数据库的链接 |
第5章 主设备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
5.1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一般原则 |
5.1.1 故障计算的假设条件 |
5.1.2 系统运行方式的选择 |
5.1.3 保护的配合原则 |
5.2 供配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特点 |
5.2.1 保护整定计算网络数学模型的特点 |
5.2.2 对于放射状网中“小电源”的处理 |
5.2.3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程序的特点 |
5.3 整定计算模块设计 |
第6章 变配电所二次智能 CAD 系统开发 |
6.1 系统运行环境 |
6.2 系统总体设计 |
6.3 系统功能特点 |
6.4 系统流程及步骤 |
6.5 系统模块设计 |
6.6 设计举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面向对象的图形化变配电所继电保护CAD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 论 |
1.1 继电保护软件的现状综述 |
1.2 变配电CAD 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 |
1.3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变配电所继电保护CAD 系统的建模与设计 |
2.1 基于对象的变配电模型建立及对象属性描述 |
2.1.1 面向对象技术 |
2.1.2 变配电系统一次元件对象编码组织 |
2.1.3 变配电所结线描述举例 |
2.2 变配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
2.2.1 基于相关矩阵求转移阻抗 |
2.2.2 三相短路计算 |
2.3 变配电系统继电保护方案设计专家系统 |
2.3.1 专家系统知识库 |
2.3.2 专家系统数据库 |
2.3.3 专家系统推理机 |
2.3.4 知识库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
2.3.5 解释子系统的设计 |
第3章 继电保护整定方案及计算程序设计 |
3.1 电力变压器保护装置设计原理及程序设计 |
3.1.1 变压器保护类型及设置原则 |
3.1.2 变压器整定计算 |
3.1.3 变压器整定计算程序设计 |
3.2 供电线路保护装置设计原理及程序设计 |
3.2.1 供电线路保护设计原理 |
3.2.2 供电线路整定计算 |
3.2.3 供电线路整定程序设计 |
第4章 系统图形功能的开发与实现 |
4.1 图形系统结构及功能的实现 |
4.1.1 图形系统结构 |
4.1.2 ActiveX Automation 与Visual Basic 简介 |
4.2 用VB 对 AUTOCAD 进行二次开发 |
4.2.1 AutoCAD 的对象模型 |
4.2.2 VB 与AutoCAD 的连接 |
4.2.3 菜单和工具栏的创建 |
4.3 图形与数据库的链接 |
第5章 系统总体程序设计与实例分析 |
5.1 系统运行环境 |
5.2 系统特点 |
5.3 系统流程及步骤 |
5.4 系统总体设计 |
5.5 系统模块设计 |
5.6 数据库设计 |
5.6.1 Access 数据库的开发方法 |
5.6.2 数据表设计 |
5.6.3 从数据库中生成报表 |
5.7 设计举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配电网保护与控制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1 绪 论 |
1.1 引言 |
1.2 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综述 |
1.3 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综述 |
1.4 配电系统保护控制领域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2 配电自动化实施规划 |
2.1 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系统 |
2.2 配电自动化的分步实施 |
2.3 适应配电自动化要求的网络接线方式 |
2.4 配电变电站自动化实施规划 |
2.5 馈线自动化和配电网二级主站系统的规划和实施 |
2.6 馈线远方终端设计 |
2.7 配电网用户终端的监视与控制 |
2.8 中压配电网运行接线方式推荐方案 |
2.9 本章小结 |
3 配电网络故障及继电保护系统数字仿真研究 |
3.1 电力系统仿真工具及仿真方法 |
3.2 配电网络仿真模型 |
3.3 传感器模型的建立 |
3.4 保护继电器的仿真模型 |
3.5 配电网络故障及继电保护数字仿真程序及仿真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配电网智能化保护与故障区段划分 |
4.1 配电网络继电保护的发展和现存问题 |
4.2 配电网故障处理模式和方法 |
4.3 非有效接地系统两相电流差保护方案的提出 |
4.4 基本电量关系 |
4.5 基于两相电流差的自适应保护判据及灵敏度分析 |
4.6 小水电厂出线电流保护系统阻抗处理方法 |
4.7 后备保护的配合 |
4.8 仿真分析和结论 |
4.9 本章小结 |
5 小电流接地选线与接地故障检测 |
5.1 概述 |
5.2 目前几种接地选线判据的仿真分析 |
5.3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接地选线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MAS和信息融合的配电网保护系统研究 |
6.1 网络化的微机继电保护系统 |
6.2 基于MAS的网络化保护系统的实现机制 |
6.3 工程实现可行性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环网柜智能控制终端(RMU)的开发与研制 |
7.1 前言 |
7.2 研制环网柜智能控制单元的意义 |
7.3 环网柜智能控制单元的研制目标 |
7.4 环网柜智能控制单元的方案设计 |
7.5 环网柜智能控制单元的实现 |
7.6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研究工作 |
(5)矿井电网安全监控网络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矿井电网安全监控网络化系统组成 |
1.5 本章小结 |
2 矿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的优化设计 |
2.1 矿井 6KV 供电系统中应配置的继电保护 |
2.1.1 煤矿供电系统的概述 |
2.1.2 煤矿 6KV 供电系统中应配置的继电保护 |
2.2 矿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 |
2.3 矿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优化的设计 |
2.3.1 矿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优化的提出 |
2.3.2 矿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整定优化的结构组成 |
2.3.3 矿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优化模型的确定 |
2.3.4 矿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优化的检验结果举例 |
2.3.5 继电保护整定的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3 矿井电网安全监控系统的结构及原理 |
3.1 矿井电网安全监控系统的功能 |
3.2 矿井电网安全监控系统的结构 |
3.2.1 井下变电所及供配电 |
3.2.2 电网监控系统的结构 |
3.3 矿井电网安全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 |
3.3.1 井下各子系统间的通信 |
3.3.2 基于智能控制分站的自适应电流保护 |
3.3.3 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矿井电网安全监控网络化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系统硬件的总体设计 |
4.2 SNP-2611 监控保护装置 |
4.2.1 矿用隔爆微机监控保护装置 SNP-2611 |
4.2.2 矿用隔爆微机监控保护装置操作说明 |
4.3 MCGS TPC7062K |
4.3.1 TPC7062k 嵌入版触摸屏 |
4.3.2 TPC7062k 嵌入版触摸屏与计算机的链接及工程下载 |
4.4 系统信号输出电路的设计 |
4.5 系统模拟量输入电路的设计 |
4.6 系统抗干扰性的设计 |
4.6.1 干扰的主要来源以及造成的危害 |
4.6.2 抗干扰的硬件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5 矿井电网安全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5.1 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整定及校验 |
5.2 井下监控设备通信协议 |
5.3 MCGS 嵌入版组态软件 |
5.3.1 嵌入版组态软件的组成 |
5.3.2 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 |
5.3.3 系统监控软件的设计 |
5.4 系统软件的模块设计 |
5.4.1 系统主程序模块的软件设计 |
5.4.2 系统电流保护软件模块的设计 |
5.5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5.5.1 系统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
5.5.2 系统数据库表清单 |
5.5.3 事件短路、断路情况表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惠州炼油二期工程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状况 |
1.2.2 国内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状况 |
1.3 石化企业特点及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状况 |
1.3.1 石化企业特点 |
1.3.2 石化企业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状况及要求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主要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构造及子系统研究 |
2.1 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基本原则 |
2.2 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 |
2.2.1 集中式系统结构形式 |
2.2.2 分散分布式系统结构形式 |
2.2.3 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形式 |
2.2.4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结构形式 |
2.3 电气综合自动化子系统 |
2.3.1 安全自动控制子系统 |
2.3.2 远动监控子系统 |
2.3.3 通信管理子系统 |
2.3.4 微机继电保护子系统 |
第3章 电气综合自动化保障电源系统 |
3.1 免维护直流电源系统 |
3.1.1 直流电源系统电源技术要求 |
3.1.2 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技术要求 |
3.1.3 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要求 |
3.2 不间断电源(UPS)系统 |
3.2.1 UPS装置电源技术要求 |
3.2.2 UPS装置功能要求 |
第4章 全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与实现 |
4.1 全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总体方案 |
4.2 实时监控功能 |
4.2.1 数据采集 |
4.2.2 数据处理 |
4.2.3 人机交互 |
4.2.4 遥控和操作闭锁 |
4.2.5 事项及事故处理 |
4.2.6 事件顺序记录(SOE) |
4.2.7 事故追忆及反演 |
4.2.8 报表打印 |
4.2.9 安全功能 |
4.3 WEB系统 |
4.4 高级应用(PAS)系统 |
4.4.1 网络建模 |
4.4.2 网络拓扑 |
4.4.3 状态估计 |
4.4.4 调度员潮流 |
4.4.5 短路电流计算 |
4.4.6 电气系统仿真软件 |
4.4.7 负荷预报 |
4.4.8 静态安全分析 |
4.5 值班员仿真培训系统(DTS) |
4.6 变电所子站与通信管理机 |
4.6.1 变电所子站功能 |
4.6.2 通信管理机 |
4.6.3 变电所监控系统接口机柜 |
4.7 监控微机防误闭锁及视频系统 |
4.7.1 微机防误系统 |
4.7.2 视频系统 |
4.7.3 微机防误及视频系统技术要求 |
4.7.4 通道要求 |
4.7.5 系统运行方式 |
4.8 对时系统 |
4.9 大屏幕显示系统 |
4.9.1 DLP显示单元 |
4.9.2 多屏处理器 |
4.9.3 大屏幕控制及网络投影软件 |
4.10 机柜 |
4.11 系统抗干扰措施设计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课题研究结论 |
5.2 论文的不足与待解决问题 |
5.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6千伏配电所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大庆炼化分公司电网存在问题 |
1.1.1 网架结构不合理,没有真正实现双电源供电 |
1.1.2 电网抗干扰能力差 |
1.1.3 电压等级低,架空线路长,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 |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配电所设计思路 |
1.4 本论文的主要任务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配电所主接线方式 |
2.1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
2.2 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
2.3 主接线形式 |
2.4 本配电所主接线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继电保护计算 |
3.1 继电保护计算 |
3.1.1 短路电流的基本概念 |
3.1.2 研究短路的目的 |
3.1.3 短路计算的方法、步骤与常用公式 |
3.2 变压器保护定值计算 |
3.2.1 容量为1600kVA变压器保护定值计算 |
3.2.2 容量为1250kVA变压器保护定值计算 |
3.2.3 容量为630kVA变压器保护定值计算 |
3.3 电动机回路保护定值计算 |
3.4 电源进线BZT计算 |
3.5 电容器组保护定值整定计算 |
3.6 计算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配电所优化应用 |
4.1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应用 |
4.1.1 变比选择 |
4.1.2 CT极性校验 |
4.1.3 选线原理 |
4.1.4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应用分析 |
4.2 SUE3000快速切换装置应用 |
4.2.1 系统介绍 |
4.2.2 切换模式 |
4.2.3 快速切换 |
4.2.4 同期捕捉切换 |
4.2.5 残压切换 |
4.2.6 延时切换 |
4.2.7 电压、电流接线 |
4.2.8 需要的接口 |
4.2.9 调试过程 |
4.2.10 快切装置应用分析 |
4.3 ISA-353G光纤差动装置应用 |
4.3.1 光纤差动保护原理 |
4.3.2 光纤差动保护应用 |
4.3.3 光纤接线 |
4.3.4 光纤差动保护调试 |
4.3.5 光纤保护实际应用分析 |
4.4 提高继电保护动作可靠性应用 |
4.4.1 继电保护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
4.4.2 继电保护动作可靠性分析 |
4.4.3 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
4.4.4 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各种技术策略 |
4.5 提高继电保护措施应用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某高校10KV变配电站的微机继电保护工程设计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研究现状 |
1.2.1 微机保护的优点 |
1.2.2 微机保护装置的特点 |
1.3 微机保护装置的种类 |
1.4 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方向 |
1.4.1 计算机化 |
1.4.2 网络化 |
1.4.3 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
1.4.4 智能化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供配电系统综述 |
2.1 供配电系统主要功能 |
2.2 硬件实现方案 |
2.2.1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 |
2.2.2 计算机监控系统 |
2.3 软件实现方案 |
2.3.1 微机继电保护软件设计 |
2.3.2 监控系统软件功能 |
第3章 主要器件的选择和性能介绍 |
3.1 Sepam 1000+20综合继电保护系统 |
3.1.1 Sepam 1000+S20系列的特点 |
3.1.2 Sepam 1000+S20系列模块化连接 |
3.2 CV-1高压断路器 |
3.3 C4监控系统 |
3.4 其他主要设备 |
3.4.1 高压配电柜KYN28-12 |
3.4.2 低压配电柜GCK |
3.4.3 常熟开关有限公司CM1Z系列智能型塑壳断路器 |
第4章 变配电站的系统设计 |
4.1 10KV供电系统的设计 |
4.1.1 10KV供电系统技术现状 |
4.1.2 10KV的一次接线设计 |
4.2 0.4KV的电路设计 |
4.2.1 低压配电系统技术现状 |
4.2.2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路设计 |
4.3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 |
4.3.1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现状 |
4.3.2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 |
4.4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 |
4.4.1 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现状 |
4.4.2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 |
第5章 电流的整定计算及参数设置 |
5.1 保护装置动作电流的整定 |
5.1.1 动作电流整定的基本要求 |
5.1.2 动作电流整定的计算 |
5.2 微机保护装置的功能要求及设置 |
5.2.1 微机保护装置的功能要求 |
5.2.2 微机保护装置功能的设置 |
5.3 监控系统的功能要求及设置 |
5.3.1 监控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
5.3.2 监控系统基本功能设置 |
第6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电流保护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中低压配电网及其电流保护原理 |
1.2.1 中低压配电网典型网络架构 |
1.2.2 中低压配电网的保护配置 |
1.3 DG接入后配电网保护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含逆变型DG的配电网并网点电压波动对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影响 |
2.1 概述 |
2.2 DG接入配电网不同位置时并网点电压波动对故障电流的影响 |
2.2.1 DG接入配电网馈线始端 |
2.2.2 DG接入配电网馈线中端 |
2.2.3 DG接入配电网馈线末端 |
2.3 含逆变型DG的配电网仿真模型 |
2.3.1 逆变型DG模型仿真 |
2.3.2 单侧电源双馈线配电网模型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逆变型DG输出功率波动导致的配电网电流保护误动作 |
3.1 概述 |
3.2 DG自身保护与电流保护的配合动作 |
3.3 DG输出功率发生波动时配电网电流保护误动作判定 |
3.3.1 DG接入配电网馈线始端配电网电流保护误动作分析 |
3.3.2 DG接入配电网馈线中端配电网电流保护动作逻辑判定 |
3.3.3 DG接入配电网馈线末端配电网电流保护动作逻辑判定 |
3.4 短路电流变化规律与电流保护动作特性仿真分析 |
3.4.1 仿真参数 |
3.4.2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逆变型DG接入的配电网电流保护整定优化方案 |
4.1 DG未接入配电网时电流保护整定参数 |
4.2 DG接入配电网馈线始端配电网电流保护整定优化方案 |
4.3 DG接入配电网馈线中端配电网电流保护整定优化方案 |
4.3.1 DG接入点上游线路电流保护整定优化方案 |
4.3.2 DG接入点下游线路电流保护整定优化方案 |
4.3.3 DG接入点相邻线路电流保护整定优化方案 |
4.4 DG接入配电网馈线末端配电网电流保护整定优化方案 |
4.4.1 DG接入点上游线路电流保护整定优化方案 |
4.4.2 DG接入点相邻线路电流保护整定优化方案 |
4.5 算例分析 |
4.5.1 线路CD的K3点发生三相短路 |
4.5.2 线路AF的K4点发生三相短路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中低压配电系统继电保护的优化及其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提出的目的及意义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1.2.1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优化部分 |
1.2.2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部分 |
1.3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煤矿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的优化整定 |
2.1 煤矿供电系统概述 |
2.1.1 现存问题分析 |
2.1.2 解决方法概述 |
2.2 限流电抗器的应用 |
2.2.1 限流电抗器的选择与校验 |
2.2.2 兴隆庄煤矿线路加电抗器后参数对比 |
2.3 整定方法的优化 |
2.3.1 瞬时速断保护的优化 |
2.3.2 限时速断保护的优化 |
2.3.3 定时限过流保护的优化 |
2.3.4 整体配合的优化 |
2.3.5 实例分析 |
2.3.6 可行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的开发 |
3.1 概述 |
3.2 软件的功能模块 |
3.2.1 图形绘制模块 |
3.2.2 文本编辑模块 |
3.2.3 实例分析模块 |
3.2.4 数据保存模块 |
3.2.5 数据读取模块 |
3.3 短路电流计算 |
3.3.1 短路电流计算界面 |
3.3.2 短路电流计算公式 |
3.4 变压器保护整定计算 |
3.4.1 整定界面 |
3.4.2 整定算法 |
3.5 线路保护整定计算 |
3.5.1 电流保护 |
3.5.2 距离保护 |
3.5.3 纵联保护 |
3.6 数据保存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式保护的应用 |
4.1 网络式保护在配电网中应用的可行性 |
4.2 基于主从式通信网络的网络式保护技术 |
4.3 基于对等式通信网络的网络式保护技术 |
4.4 对等式保护技术在兴隆庄煤矿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
4.4.1 网络无向图及邻接向量表 |
4.4.2 故障分析 |
4.4.3 保护判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配置的优化 |
5.1 概述 |
5.2 电压保护 |
5.2.1 过电流闭锁的电压速断保护 |
5.2.2 电压电流联锁速断保护 |
5.3 纵联保护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
5.3.1 加速切保护的优势 |
5.3.2 信息交换的方式选择 |
5.3.3 纵联保护在配网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5.3.4 纵联保护的整定 |
5.4 光纤纵联差动保护 |
5.5 兴隆庄煤矿供电系统光纤纵差保护应用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中心配电所馈电单元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心配电所馈电单元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其应用[J]. 卢硕生.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8(11)
- [2]面向对象的图示化变配电所二次智能CAD系统的研究[D]. 周媛. 湖南大学, 2006(11)
- [3]面向对象的图形化变配电所继电保护CAD系统的研究[D]. 李涵. 湖南大学, 2008(01)
- [4]配电网保护与控制新技术研究[D]. 陈艳霞.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2)
- [5]矿井电网安全监控网络化系统研究[D]. 张腾. 青岛科技大学, 2012(06)
- [6]惠州炼油二期工程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D]. 魏忠霞. 湖北工业大学, 2017(12)
- [7]6千伏配电所优化设计[D]. 刘建峰. 东北石油大学, 2013(05)
- [8]某高校10KV变配电站的微机继电保护工程设计与建设[D]. 吴轶强. 南昌大学, 2007(07)
- [9]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电流保护方案研究[D]. 杨志强. 湖南大学, 2019(06)
- [10]中低压配电系统继电保护的优化及其软件开发[D]. 杨珊珊. 山东大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