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压氧治疗长期意识障碍成功——附一氧化碳中毒昏迷近百天治疗成功二例(论文文献综述)
赵娜娜[1](2020)在《针刺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肠道组学的影响及营养状况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针刺对于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对营养状况的疗效观察,从机制层面初步阐述针刺疗法、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与营养状况的关系,为持续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的治疗寻找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VS患者76例,利用SPSS20.0软件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试验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西医康复治疗、肠内营养混悬液(enteral nutritional suspension,TPF)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针刺治疗。(1)营养状况评估:于治疗前后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于治疗前后及随访的第30、90天对所有受试者行营养风险筛查表(nutrition risk screening2002,NRS2002)评定。(2)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检测:在治疗前后收集所有受试者粪便样本,提取并纯化粪便样本中的核酸,进行基于16S r RNA基因可变区PCR扩增和测序,最后进行菌种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受试者肠道菌群群落结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对所有受试者粪便样本进行代谢产物检测,分析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的含量。成果:(1)中医证候特征:根据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辩证,最终确定了六类证候类型,包括气虚血瘀型(61.84%)、血虚风动型(39.47%)、痰热闭窍型(30.26%)、心脾两虚型(25.00%)、痰湿阻窍型(17.11%)、肾精亏虚型(11.84%)。从虚实来看,64.47%的患者以虚证为主,35.53%的患者以实证为主。88.16%的患者为单一证型和2证型组合,以2证型组合最多为59.21%。体征证候以神呆不识、睁眼若视、手足肿胀、肢窍失用、便溺不知为主。从舌象上看,PVS患者舌质淡白比例较高,占63.16%;苔薄、白,分别占64.47%和52.63%。从脉象上看以脉细、虚、滑为多,分别占88.16%、53.59%、26.32%;脉数、弱、弦,分别占23.68%、18.42%、9.21%。(2)营养状况: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血清营养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着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RS200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NRS2002评分均大于3分,应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后试验组NRS2002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着降低(P<0.05),而对照组NRS2002评分与治疗前比较,评分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NRS2002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着降低(P<0.05)。随访第30天时,两组NRS2002评分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第90天时,两组NRS2002评分与本组本组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第30天比较均显着降低(P<0.05),且试验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肠道菌群结构:治疗前两组Alpha多样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着增高(P<0.05),Simpson指数显着降低(P<0.05)。且试验组粪便菌群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impson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拟杆菌属(Bacteroides)、普氏菌属(Prevotella)以及柔嫩梭菌属(Faecalibacterium)等细菌相对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Bacteroides、Prevotella、Faecalibacterium、梭菌属(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显着增高(P<0.05),而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假单胞菌科(Pseudomonodaceae)、罗尔斯通菌属(Ralstonia)的相对丰度均显着下降(P<0.05)。治疗后对照组Bacteroides、Prevotella、Faecalibacterium、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显着增高(P<0.05),Enterobacteriaceae、Pseudomonodaceae、Ralstonia的相对丰度均显着下降(P<0.05)。治疗后试验组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治疗前两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乙酸、丁酸、戊酸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显着增高(P<0.05),丙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乙酸、丁酸、戊酸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有所增高,丙酸含量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腧穴配伍组针刺治疗PVS患者相对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更好,能够较为显着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其机制可能为针刺可能通过调节脾胃功能,进而调整肠道菌群结构、影响SCFAs水平,从而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耿艳璐[2](2020)在《Percheron动脉闭塞致双侧丘脑梗死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Percheron动脉(Artery of Percheron,AOP)闭塞致双侧丘脑梗死(AOP梗死)在临床上很少见,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本研究收集近十年国内AOP梗死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该病常见的临床表现、病因推断、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描述和总结,以提高相关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并随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区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例AOP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并通过CNKI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整理国内2010年至2019年诊断为AOP梗死的病例资料,合并总结为AOP梗死病例系列,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收集AOP梗死病例60例,其中包括收治的2例和检索到58例。50例以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起病,占比83.3%,其中19例嗜睡(31.7%),7例昏睡(11.7%),24例昏迷(40%),34例(56.7%)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20例(33.3%)存在认知障碍;病因中38例(63.3%)考虑栓塞所致,其中18例(30%)考虑为心源性栓塞,2例不能排除心源性栓塞可能,16例(26.7%)考虑为动脉-动脉栓塞或载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栓塞,2例为反常栓塞,21例(35%)考虑为小血管疾病,1例病因不明,在年龄小于45岁的患者中非动脉源性栓塞病因达50%;53例患者行常规脑梗死药物治疗,6例患者在时间窗内行静脉溶栓治疗,1例患者行支架置入术治疗;55例病例资料中记录了随访预后,包括48例常规脑梗死药物治疗患者和7例血管再通治疗的患者,其中,11例(22.9%,11/48)常规脑梗死药物治疗和4例(57.1%,4/7)血管再通治疗患者转归良好,未遗留明显后遗症,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遗留症状,其中20例患者有记忆力减退,17例遗留不同程度的眼球运动障碍,9例遗留语言功能障碍,3例遗留轻微的肢体运动障碍,但不影响日常生活。结论:AOP梗死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和认知障碍;其发病原因可能与各种原因所致的栓塞有关,其中以心源性栓塞最为常见,其次为小血管疾病;由于不易诊断或诊断延迟,临床上多采用常规脑梗死药物治疗;AOP梗死预后往往是良好的,早期血管再通治疗可以明显改善AOP梗死患者的预后,但多数患者不能完全康复,可长期遗留记忆、眼球运动、语言及运动功能功能障碍等。
郭洵[3](2010)在《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我国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急性职业中毒。一氧化碳也是许多国家引起意外生活性中毒中致死人数最多的毒物。我国常见的生活性中毒的原因为烟囱阻塞,倒烟以及门窗紧闭,室内通风不良引起一氧化碳在室内聚集,而煤气管道泄露也是常见原因之一。职业性中毒常见于煤矿瓦斯爆炸。国外常见于壁炉故障,加热源通风不足,以及吸入汽车尾气,而气象灾害常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流行和爆发。但是,我国目前罕有气象条件与一氧化碳中毒方面的研究资料。目前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研究较多,而流行病学资料较少。为进一步明确我市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规律,并根据相应规律做好防护措施,从而降低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目前的治疗措施主要是:一方面尽快促使中毒者体内的碳氧血红蛋白解离,恢复正常血红蛋白的携氧和供氧功能;另一方面尽快恢复因缺氧造成的器官组织功能损伤。高压氧治疗可以迅速增加血液中的血氧含量并强制解离碳氧血红蛋白,从而迅速解除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缺氧状态,是任何其他治疗所无法代替的,因此,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特效治疗。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早晚,决定了患者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图表及R×C的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16.0。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按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病的三间分布描述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规律,分析影响高压氧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为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控制对策提高依据。结果表明气象条件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的决定因素,而寒冷季节室内取暖时,煤炭、燃气、木柴等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是导致生活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直接原因。不同年龄段中毒程度存在差异,具体而言,中老年人中、重度中毒的比例要大。男女患者中毒程度有差别,发病构成比不同,男性患者中、重度中毒的比例要比女性高,有统计学意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及时行高压氧治疗可以加快一氧化碳排出,纠正机体缺氧。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具有恢复时间短、治愈率高、病死率低的优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疗越早疗效越好,治愈率越高。随着患者开始高压氧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治愈率明显下降,而患者的平均治疗次数明显增多,两者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本研究说明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与气象条件、年龄、性别有关。研究易于产生一氧化碳、不利于一氧化碳扩散的气象条件,开展一氧化碳中毒气象条件预报,提高中毒伤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强气象因素与中毒伤害关系研究,开展中毒监测预警、对居民进行中毒预防健康教育、改善居住环境可以控制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应尽快进行高压氧治疗,因高压氧治疗可以迅速清除体内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改善机体的缺氧、组织呼吸抑制状态,从而减轻器官和组织的损伤。另外,高压氧疗效虽好,但并非能解决一切问题,而应重视综合治疗,以利取得最佳疗效。
孙博[4](2007)在《急性中毒的急诊救治分析及安定中毒的中医证候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对1242例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旨在通过该研究分析,为急性中毒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同时对31例中重度安定中毒患者进行中医症状证候学观察分析,以总结该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填补中医对该病证候学研究的空缺,为该类药物中毒以及其他相关药物中毒的抢救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论文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分中医研究概述与西医研究概述。主要包括:中毒中医理论溯源,中毒现代中医研究进展,中毒对社会及人体造成的危害,安定中毒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及抢救措施等几方面内容。临床研究1,对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急诊内科接诊的1242例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中毒发病以12、1、2、3月四个连续月份为高峰期,5月份中毒人数及接诊中毒率均为全年最低;急性中毒发病的高峰年龄段为25—34岁(37.20%),其次为15—24岁(33.01%),均以女性发病占优势;中毒原因中以酒精中毒最多,药物中毒次之,且男女不同性别在各类型中毒上存在明显差别;病死率统计排在首位的是农药中毒(10.91%),其次是药物中毒(1.78%),本组病例总的病死率为1.21%。以上研究高度提示应该重视药物中毒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加强农药的监管使用,同时应密切关注女性群体及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临床研究2,对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以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急诊内科接诊的31例中重度安定中毒病人进行中医症状证候学观察,并通过观察表的形式予以记录,统计并分析相关内容,以总结、归纳出安定中毒的中医证候特点。结果:由阴闭转气津两伤,最终发展为阴阳两脱是安定中毒的主要中医证候演变特征。其中中度以闭证为主,重度以脱证为主。其发病机制可能为感受毒邪,毒性秽浊,蒙蔽清窍,神识昏蒙,易伤正气,气津两伤,最终阴阳离绝。安定中毒的具体中医证型分类,以及相关规范化中医药治疗方案的确立,有待于扩大样本、增加病种作进一步研究。
葛环[5](1991)在《高压氧治疗长期意识障碍成功——附一氧化碳中毒昏迷近百天治疗成功二例》文中提出急性缺氧时,由于大脑皮层广泛受损,患者表现意识障碍,首先进入昏迷期,重者在此期间脑干生命中枢麻痹,呼吸停止,循环衰竭而死亡,经及时抢救和治疗的患者经过此期进入去皮层综合征期,此期患者因受损较重仍处于抑制状态,患者呼之不应,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大小便失禁,但大脑皮层下各区的功能恢复 国内外专家认为此期可以经过几周至几月.渡过此期后,患者意识可以恢复,但由于大脑皮层有弥散性损害,患者原有的智力不能完全恢复,出现程度不同的痴呆.临床医师在去皮综合征期往往因意识障碍时间较长而丧失信心,
二、高压氧治疗长期意识障碍成功——附一氧化碳中毒昏迷近百天治疗成功二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压氧治疗长期意识障碍成功——附一氧化碳中毒昏迷近百天治疗成功二例(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肠道组学的影响及营养状况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研究概况 |
1.1.1 中医学对脑的生理病理观点 |
1.1.2 中医病名命名 |
1.1.3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病因病机 |
1.2 中医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的辨证分型 |
1.2.1 中医证型辨证要点 |
1.2.2 中医证型分布 |
1.2.3 中医治疗 |
1.3 现代医学对持续植物状态研究概况 |
1.3.1 流行病学 |
1.3.2 发病机制 |
1.3.3 临床治疗 |
1.4 针灸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研究进展 |
1.4.1 针灸为主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 |
1.4.2 针刺穴位的研究进展 |
1.5 肠道菌群的现代医学研究 |
1.5.1 肠道菌群对机体的影响 |
1.5.2 “肠-脑”轴 |
1.5.3 肠道菌群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可能机制 |
1.6 中医对肠道菌群的认识 |
1.6.1 中医理论认为:肠道菌群当归属于中医脾胃功能 |
1.6.2 从中焦脾胃入手调节肠道菌群是治疗复杂性、难治性疾病的突破口 |
1.6.3 针灸具体良好的调节胃肠道效应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及纳入、排除标准 |
2.2.1 PVS诊断标准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剔除标准 |
2.2.5 退出(脱落)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随机分组方法 |
2.3.2 样本量估计 |
2.3.3 治疗方案 |
2.3.4 主要观察指标及评估方法 |
2.3.5 次要疗效指标及评估方法 |
2.3.6 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处理 |
2.3.7 技术路线 |
2.3.8 统计学方法 |
2.3.9 盲法实施 |
2.4 研究结果 |
2.4.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4.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2.4.3 试验完成情况 |
2.4.4 营养状况 |
2.4.5 肠道菌群结构 |
2.4.6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
2.4.7 安全性评估 |
第三章 讨论 |
3.1 立题依据 |
3.2 研究结果分析 |
3.2.1 中医症型分析 |
3.2.2 营养状况分析 |
3.2.3 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分析 |
3.3 针刺治疗机制分析 |
3.3.1 PVS中医溯源 |
3.3.2 理论分析 |
3.3.3 选穴依据 |
3.4 小结 |
3.4.1 创新之处 |
3.4.2 不足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Percheron动脉闭塞致双侧丘脑梗死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60例 AOP 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 |
综述 Percheron动脉闭塞致双侧丘脑梗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综述 |
1.1 高压氧治疗应用的起源、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 高压氧治疗的的发展与展望 |
1.3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第3章 结果 |
3.1 ACOP 的流行病学特征 |
3.2 ACOP 治疗方法的效果评价 |
3.3 高压氧治疗的影响因素 |
第4章 讨论 |
4.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
4.2 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机制 |
4.3 高压氧治疗与常压氧治疗 |
4.4 高压氧治疗 |
4.5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控制对策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4)急性中毒的急诊救治分析及安定中毒的中医证候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一 中医研究概述 |
二 西医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
一 临床急诊中毒疾病谱回顾性分析 |
前言 |
临床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二 安定中毒中医证候初探 |
前言 |
临床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高压氧治疗长期意识障碍成功——附一氧化碳中毒昏迷近百天治疗成功二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肠道组学的影响及营养状况观察[D]. 赵娜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2]Percheron动脉闭塞致双侧丘脑梗死临床分析[D]. 耿艳璐.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3]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研究[D]. 郭洵. 吉林大学, 2010(05)
- [4]急性中毒的急诊救治分析及安定中毒的中医证候初探[D]. 孙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5]高压氧治疗长期意识障碍成功——附一氧化碳中毒昏迷近百天治疗成功二例[J]. 葛环. 临床荟萃, 1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