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内涵发展 强化设计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夏燕靖[1](2007)在《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文中认为本文以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为探讨对象,将视野聚焦于上世纪80年代初至2006年间,主要选择四十余所较具代表性院校的课程结构进行分析论证,力图揭示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存在的百衲衣式课程结构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课与课之间是碎片连缀,课程设置多为拼凑与堆砌,看不出贯穿其中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原则。由此,造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远离、甚至背离培养目标,出现课程教学目的不明、课程定位模糊、课程编制混乱的现象。全文由引言、正文四个章节、结论和附录及参考文献组成。引言,着重就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关键词界定、课题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努力目标进行综述,阐明的研究意义是以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依据当代教育理念提出的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主要在于对课程问题重新认识的主张,将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出现的诸多问题,直接切入到具体的课程结构案例当中加以论述,以期挖掘问题的本质。进而从探讨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百衲衣式课程结构不合理因素出发,厘清课程结构与培养目标、课程的教学目的,以及课程设置等诸方面问题的内外在联系,最终在全而发展观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理论上阐释清楚由培养目标到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系列课程的展现问题,以达到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目的,保证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章,围绕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结构的历史演变进行论述,主要从追溯历史的角度,说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从孕育之初直至当代,一条错综复杂的教育之路绵延百年而持续至今。这不仅是形成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形态复杂多变的历史原因,而且是造成问题积重难返的结症所在。因而,要认识问题、揭示问题,尤其是要剖析问题,就必须从追溯、梳理其源头着手,从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把握早期图案教育的课程形态、工艺美术教育的课程特点和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变迁的基本规律,特别是从各类设计教育同质异构的课程变化中进行探究,以此作为论述问题的基本条件和事实依据。第二章,围绕百衲衣式课程结构存在问题进行剖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出课程序列结构本末倒置的问题,即表现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序列紊乱,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比例失调。这一问题在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比如,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置,由于缺乏相应的课程目标层级性的要求,在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出现序列颠倒,表现为课程课目、课程内容难以看出先行、平行和后行的序列关系。又比如,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配置,由于有一种习惯性的“主副课”思维观念作祟,同样在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形成两类课程的设计比例严重失调,进而在课程设置上,又是一种序列结构上的本末倒置,表现为技艺课程不仅课目繁多又庞杂,而且课时比重过大;综合课程无论是课目还是课时却少之又少,导致课程知识结构序列的严重倾斜。二是指出课程基本结构支离破碎的问题,即表现为课程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互割裂、课程的逻辑顺序与要素组合缺乏衔接。比如,不少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出现课程教学目的模糊、课程头绪过多、课程内容太乱、功能无从把握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对课程结构不甚理解所导致的结果。尤其是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与市场密切相连,所面临的新知识、新技术、新领域、新问题,较之其他长线学科专业而言,要具体得多、敏感得多,可以说变化不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再加之,艺术设计教育界长期存在着对课程结构的模糊认识,一味强调专业的个性化特征,致使多数院校是根据自身教学资源设课或设计课程,这就造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多停留在封闭的自循环系统之内,出现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严重脱离实际需要、脱离学科前沿,甚至是低水平重复,反映出来的便是课程的基本结构支离破碎。三是指出课程类型结构模糊不清的问题,即表现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划分不明、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性质难辨。比如,不少院校在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只注重罗列各种各样的课程课目,而忽视对课程课目的分类说明,以及对学生选择课程的目标指导。尤其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设置,始终处于划分不明模棱两可的状态;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相互作用,不仅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有效的重视,就是在各个院校制订的教学计划或课程大纲中也存在着两类课程性质难辨的问题。第三章,围绕形成课程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进行阐述,这是对上述提出三个方面问题进行的原因剖析,指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历史、现实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所致。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早期设计教育的最初形成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脱胎于清末民初的新式美术教育;二是直接师承手工艺作坊的师徒制传授教育;三是以日、德等国早期设计教育为主的国外混合教育体系的移植。这样,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延续至今的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都只有纵向的历史关系,即大多局限在美术教育、手工艺教育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专业技能训练,也都是垂直关系的传授。致使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被定位在以技艺传授为主的教学体系之上,从根本上忽视了设计与社会、设计与人文、设计与科技,乃至与其他多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况且,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是在经历了由早期图案教育、新中国工艺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的不断变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中,也使得教育本身始终处于变化不定的状态,以致影响了课程结构的有序建立。从现实角度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工艺美术专业设置受到两次大的发展机遇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在艺术院校、师范院校和工科院校中迅速发展起一批工艺美术本专科院校,呈现出加速培养工艺美术设计人才的发展态势:再一次就是在1999年,伴随着我国高校的全面扩招,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呈现超速发展之势,不仅专业设置数较上世纪80年代初有成百倍的增长,而且院校也扩大到理科院校、农林院校、经济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然而,在这两次较大的急速发展的过程中,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新旧并存的教育教学问题,又因诸多的现实原因,非但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和调整,反而叠加并产生出新的问题,各种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和尖锐。二是上世纪90年代末,在进行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由于推行和转变过程的时间苍促,以及诸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导致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改革未能及时跟进,造成课程结构等一系列教学应对措施的缺位。并且,这种缺位在其后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改进,不良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以至于在《专业目录》颁布实施后的九年中,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调整与改革仍处于徘徊不前的状况。从体制角度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单一对口的课程结构,集中体现的是课程设置均严格按照国家拟订的相关计划执行。因此,出现的一系列课程问题便是计划经济体制所特有的问题,即单一对口的专业课程结构和相应僵化的计划体制,不利于高校为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培养多种规格和类型的人才。同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在高校教育体制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大特点,便是讲求学校自主办学效益的尽快提高。但在此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市场化”的经济利益思想作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课程观。这一课程观影响所及便是最大化的功利性教学目标的出现,很快这一观念便波及到整个教育领域。然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并没有捷径可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也不可能采取搞样板工程的方式追求速成的效果,任何盲动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这样,在新体制秩序尚未健全的过程中,由于各方利益未能得到应有的平衡,必然出现教育的过度竞争,折射出教育效益功能的异常放大,出现了盲目攀比和求全发展,进而导致形成急功近利的教育观,直接影响着我国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教育质量。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典型的现象,便是课程功利性非常突出,弱化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要求。第四章,围绕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进行论证,主要列举有三项基本原则,即培养目标是课程结构设计的根本依据;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通识教育是课程结构的重要基础。通过阐述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是表明课程结构的设计,一方面是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它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始终居于核心的地位,并通过促进课程的现代化,使之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课程作为人类文化演进的机制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传递、传播和创新的功能。因而,课程结构设计不仅是关系到教育改革能否推进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能否适应现代化要求的问题。结论,归纳为五点建设性意见:一是指出合理设计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二是指出根据不同类型院校,确立符合各自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设计原则,是艺术设计教育呈现多样性与合理性发展的关键;三是指出完善课程结构设计,应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专业主干课程,密切各阶段和各层次课程的衔接,兼顾各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以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指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建设,迫切需要融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以促进学科体系和课程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五是围绕课程结构设计的原则进行论证,主要确立了课程结构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
李卫东[2](1998)在《注重内涵发展 强化设计意识》文中研究说明注重内涵发展强化设计意识山东/李卫东“语文课堂应以训练为主”这一教学观念已被愈来愈多的人们认同,但训练就一定意味着教学的高效率吗?显然,问题并不这么简单。训练本身也存在着一个效益问题。具体说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依赖于高效扎实的训练;而提高训练的效...
王文丛[3](2012)在《初中美术教材中“设计·应用”模块教学与实践的重要性探究》文中指出初中美术教材中的“设计·应用”模块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学习模块。尽管“设计·应用”模块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但从教学现状来看,“设计·应用”模块教学在基础美术教育中的地位不及其他艺术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探析初中美术教材中“设计·应用”模块旨在加强基础美术教育对“设计·应用”模块教学的重视。本文从教学现状和其意义价值谈起,并根据教学现状对提升“设计·应用”模块地位提出了一些建议。全文共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在这一部分,笔者在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对具体问题和案例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说明“设计·应用”模块值得重视的原因。第二部分:初中美术教材中关于“设计·应用”模块的设置。本章主要通过初中、高中美术教材及各模块之间的对比,得出“设计·应用”模块的重要性。主要运用了比较研究法和归纳演绎法。第三部分:对“设计·应用”模块教学实施过程的分析。通过对该模块的过去和现状进行分析,得出“设计·应用”模块得不到重视的原因。第四部分:初中美术教材中“设计·应用”模块的重要性。这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主要从社会影响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个人的影响来阐述“设计·应用”需要引起关注与重视的原因。第五部分:对初中美术教材中“设计·应用”模块的教学构想。通过前面章节的整理、研究,针对“设计·应用”模块不受重视的原因,笔者提出自己的教学构想。结语:对初中美术教材中“设计·应用”模块的探析进行总结,最后展望了“设计·应用”模块发展的未来,指出发展“设计·应用”模块任重而道远。
袁世杰[4](2020)在《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 ——以“双一流”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的学业水平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是提高大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一流本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不断扩大的学生数量以及随之而来的越来越多样化的学生需求,迫切需要高校建立更加全面、有效的学业指导体系。作为中国高校领头羊的“双一流”大学,学业指导体系的构建更应发挥引领作用、标杆作用。本研究以中国“双一流”大学的学业指导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学生发展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与系统论为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利用NVivo12进行三级编码,层层推进归纳分析出双一流大学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主要包括指导目标、指导方式、指导内容、组织要素和保障支撑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行“双一流”大学学业指导体系的调查与现状研究。发现我国“双一流”大学学业指导组织机构的发展总体尚处于起步阶段,指导内容重点不突出,侧重于对学习成绩提升的指导,实践途径以传统的指导方式为主,工作队伍主要有兼职工作人员构成,缺乏专职指导人员,在学业指导机构的运行方面偏向于机构基本职能的运行,对机构发展职能的关注不足。其次,对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学业指导体系进行了案例分析。从学业指导目标、学业指导内容、学业指导机构、学业指导队伍四个方面为我国“双一流”大学学业指导体系的构建提供经验借鉴。第三,提出了构建与完善“双一流”大学学业指导体系的策略建议。针对“双一流”大学的研究型特点,从学业指导目标、学业指导内容、学业指导形式、学业指导队伍、学业指导保障等五方面分别提出了构建策略。其中,目标建设作为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的方向引领,是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的起点,双一流大学在建设学业指导目标时要做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注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学生学业指导内容是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的基础,是整个体系的内在核心,双一流大学在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在涵盖基础指导内容的前提下,重点强化以新生指导项目、国际化的提升引导项目和本研一体化的学业生涯规划指导项目为主的核心内容;全媒介的指导形式是实践学业指导内容的有效途径;健全的组织要素为学业指导体系提供有力支撑;由保证学业指导运行的的经费保障、激励教师参与的政策保障、反馈学业指导效果的评价保障、内外扩展的学业指导体系构成的运行环境作为基石,为学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创建有利环境,是整个体系的外部依托;保障要素和指导形式二者作为中间支柱,起到支撑和衔接作用,通过健全保障要素、创新指导形式确保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能够上下融会贯通、内外运行一体,从而发挥大学生学业指导的最优效能。论文最后提炼了研究结论、分析了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左彦鹏[5](2016)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研究》文中指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步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是关涉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关系到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名不副实",制约高职院校发展、影响高职教育内涵提升,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影响我国人才竞争力的提升。本研究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为对象,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理论为指导,选取广东、山东、江苏、辽宁、天津等省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为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开展调查和访谈。研究采用的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的"双师型"教师个人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主体,是被调查对象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认识与建议,共40个问题。访谈对象是来自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访谈提纲包括17个问题。本文共分五章。导论。本章首先着重阐述了选题的依据:国家将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因素;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名不副实"。进而作者阐明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即通过本研究解决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系统研究来阐释和拓展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然后作者对国内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将我国研究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孕育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并总结了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研究特点;进而提出了关于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接着阐述了本研究的内容、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以及方法、思路与进度。第一章从高职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特点、培养对象的特点、课程特点等方面界定其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确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并且在阐释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特征基础上,依据各类教育法律法规、政府的政策文件,构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理论模型,理论模型主要包括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及其内涵,主要有高尚的"专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能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第二章,本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法,即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理论模型为指导,编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现状,通过对一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实证研究,真实地显现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道德弱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育理念不够先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不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服务质量不高。第三章主要探究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低下的原因。根据第二章的实证研究结果,笔者讨论了国家政策、制度、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自身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度阐释。包括: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缺失;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不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前培养存在明显不足;高职院校自身原因;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个人原因,等等。第四章,在第三章原因分析基础上,主要论述了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策略。本研究提出了如下策略:构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前培养制度;校企合作培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不断谋求自我更新与提升。
刘静怡[6](2019)在《景观语言学视角下主题性景观设计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关注美好生活需求的时代背景下,主题性景观设计因其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体验引导特性被认为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最有效的设计方法。如果景观设计是人与自然的对话,那么好的景观设计作品就如同一部文学着作,有其独特的主题、语汇、句法和篇章结构。当前主题性景观虽然被广泛运用到景观设计的多个领域,但主题性景观的设计方法并没有作为一种专类景观设计被理论化、系统化地研究。理论研究的滞后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阻碍了主题性景观的健康持续发展。当下我国主题性景观普遍存在主题雷同、文化移植的乱象,这正是特色主题缺失造成的主题性景观设计的失语。因此,完善主题性景观的理论系统,探索符合时代需要的主题性景观设计方法迫在眉睫。针对上述两个问题,首先,本文利用以风景园林雷达图为基础的图示分析法对主题性景观的内涵、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梳理;其次,主题一词本就是语言学的词汇,故本文从景观语言学的视角构建了主题性景观的语言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主题性景观的设计方法;最后结合风景区、商业街、住宅示范区的实践案例对主题性景观设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晋国亮[7](2011)在《乡村景观多元价值体系与规划设计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乡村景观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关于乡村景观的研究主要以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乡村景观评价等应用领域的研究为主。而关于乡村景观理论基础的研究却较少。基于乡村的发展,本文运用价值论剖析了乡村景观的价值,构建了乡村景观的价值体系,并就如何控制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进行理论探讨,用于引导与监督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包括:1)乡村景观内涵的深入研究。乡村景观涉及学科甚广,而每个学科都是依据不同的价值标准建立的,因此这对乡村景观的内涵研究造成了诸多不便。本文从乡村景观广泛性、公共性、自然性三个基本特性入手,结合乡村景观的自然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四个构成要素,同时深入的研究促进乡村景观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在这三部分研究的基础上,对乡村景观的内涵进行了总结与提炼,从而丰富了乡村景观的理论基础研究。2)乡村景观多元价值体系的构建。本文首次从价值论的高度开展乡村景观的理论基础研究。本文所构建的乡村景观多元价值体系是在三个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第一部分是乡村发展需要的研究,这一部分着重探讨乡村发展的内在本质需要和外在本质需要究竟是什么,是乡村景观多元价值体系构建的出发点。第二部分是基于乡村发展的乡村景观价值的研究。这一部分从乡村景观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乡村景观是乡村生态安全的保障力、乡村景观是乡村社会利益的协调力以及乡村景观是乡村文化发展得传承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一部分是乡村景观多元价值体系构建的核心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着重研究了乡村景观价值取向的变迁。通过比较现有的乡村景观指标体系可以得到不同时期乡村景观的价值标准的变化,从而可以延伸、拓展至乡村景观价值取向的变迁研究,这也为乡村景观价值取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最后在这三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乡村景观多元价值体系。3)本文首次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控制理论进行研究,用于引导相应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该部分研究,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控制的定义、意义和原则入手,根据景观规划理论的相关研究基础,得到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控制的一般过程及实施策略。该实施策略一共分为三步;首先是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相关信息库的建立,完成相关规划设计信息的录入和输入工作;其次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信息库与乡村多元价值体系的匹配程度,完成景观规划设计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工作,最后依据前两步的分析和处理的结果得出相应的控制要求及策略,完成规划设计控制信息的输出和执行,从而构成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控制的完整实施策略。最后,通过对上海市青浦区淀峰村规划设计控制研究,来验证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控制实施策略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论文研究的意义有:对乡村景观的内涵进行了研究,丰富了乡村景观的理论基础研究;构建乡村景观多元价值体系,并以此为价值标准构建了乡村景观评价指标框架;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控制研究,为乡村规划设计工作提供了引导,使其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从而使规划设计工作更具独特性和唯一性。由于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本文对乡村景观评价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具体的乡村景观评价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乡村规划设计控制研究,由于是首次提出,其具体的规划设计控制信息库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刘茂祥[8](2017)在《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然而对普职沟通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十分缺乏,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横向沟通研究亟待引起关注。基于我国国情,选取客观存在的两类学校——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促进“人人出彩”以及人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人才培养立交桥建构的根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旨在探讨一种促进普通高中与中职校彼此通联、相通的力量。这种力量推进两类学校之间的沟通,形成高中阶段整体的、新的有机构造体,促进沟通要素形成有序运行的动力系统与行动路径。其创新点就在于理清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框架中“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横向沟通机理,将落脚点放在探讨普通高中与中职校这两类具有规模发展与类型发展特点的学校间相互关系上,对于不同类型人才(包括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早期识别与培育均有价值,有利于推进未来人才供给侧结构化改革。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立足于教育学关于“人的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两种教育类型发展”的观点,借助协同学、整体性治理与多元智能理论作为分析基础。通过对部分院士、专家、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社会人士的问卷与访谈调研,以上海市四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与三所中职示范校的师生对两类学校沟通认识及行动为例,借助叙事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探讨两类学校沟通动力机制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与动力系统,思考动力机制运行的支配序参数“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与“人才培养立交桥”、沟通要素能量以及沟通要素组合而成的沟通行动路径。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动力机制的生成,有利于夯实普职沟通与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根基,促进不同类型(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早期识别与培育。两类学校沟通的动力机制创设,有利于促进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与普通专门或特色高中的建构,其运行因地因时制宜。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动力机制运行,应注重渗透“并行中促融通与融通中显并行”的思想,实现“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坚守与超越,在12年贯通学制改革中做足普职沟通大文章。此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对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多侧重质性研究,从实践中提炼而来,但真正要运用于指导实践,还需要更多的实践与实验证明。
吴婧姗[9](2014)在《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我们生活在变化显着、日益全球化的时代:知识呈爆炸式增长,信息和技术迅速更迭,驱使工程活动的范畴被重新定义,工程人才的职能不断演化、持续拓展。然而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脱离工程活动的发展轨迹、甚至愈演愈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中表现为过度的理论化、专门化和陈旧化,导致培养的工程学生在数量和质量上前景堪忧,更难以为社会输送具有扎实工程基础、深厚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工程拔尖人才。在此背景下掀起了一股新旧交替、范式转移的革命风暴,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本文并不志在开辟又一个创新模式,而是旨在研究这些模式所蕴含的集成规律、要素框架和内在逻辑,取其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之说,以期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系统指引。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如何系统构建并长效运行以集成为特征的工程教育模式,从而适应现代工程对人才的复合性需求。由此展开涉及到3个环环相扣的子议题,具体而言:(1)要素识别——工程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重要程度如何?(2)模式构建——应该集成哪些要素以及怎样集成这些要素?(3)模式运行——针对我国实际,需要为集成模式提供哪些政策保障?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在充分论述教育模式的概念及模式构建理论的基础上,以集成观和系统论的思想为指导,通过较为充分的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结合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法和因子分析、契合度比较等手段,开展了一系列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工程教育模式是一个多级层次、多重范畴的概念;不论是风靡全球的PBL、CDIO或是其他优秀的教改实践,这些工程教育模式都剑指一个共同的问题——“去工程化”,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集成”。本研究通过梳理不同视角下的模式学说,澄清了教育模式的要义但不受困于具体定义。根据系统的观点,界定模式内涵所指的三个层次——理念层、体制层、操作层,以及模式运行的三重范畴——教育及其环境全系统、教育系统、教学系统。研究还从近几年备受瞩目的工程教育创新案例中选取了来自美、俄、英、澳等四国的优秀实践。这些院校改革时间有先有后、变革程度有渐进兼容有彻底推翻重来,它们从不同的路径指着同一个方向:通过整合课程体系、综合教学资源与手段,使得工程教育重新回归“工程”,集成工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其次,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由人才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支撑条件等四大模块搭建,由9个公因子及其42个要素组成。本研究首先综述有关文献,识别并剖析了教育模式的四大模块、从中汲取出47个基本要素。然后通过案例研究和同行研讨,调整部分要素及其内涵。在此基础上,面向工程大四学生和毕业人士(3年内)发放问卷。接着对433份数据进行处理,经信度检验和因子分析,从42个要素中提炼出9个公因子并赋予涵义,由此修正集成模式的要素框架并构建结构模型。再次,各要素的重要程度与其在实际教育中的受重视程度有显着差异。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比较各要素在重要程度与实际受重视程度评分的差距,为集成模式构建的资源倾斜之处提供理据。总体而言,课程体系契合度较好,但教学方法和支撑条件落差较大,尤其是与非STEM、工程实践与应用、跨学科和创新有关的要素在契合度比较上问题明显。最后,构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其整体架构包括:二维平衡的综合化目标体系、横纵贯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学适配的多元化方法体系以及集成创新的协同化条件体系;本文还进一步深入挖掘集成的内在机理——理论与实践、分析与综合、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关系。同时强调,所谓集成模式不是要素的简单拼凑,而是要素之间的有机整合。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实际,就集成模式的运行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其一,基于系统论、集成观和大E工程理念,提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此乃新视角;其二,基于文献、案例与实证研究,识别并剖析模式的要素内涵与结构框架,从而构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此乃新内容;其三,深入研讨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要义,挖掘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构建的内在动力机制,此乃新思路。本文的研究对工程教育系统构建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吴昊桢[10](2021)在《中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全国中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获奖作品的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要求的不断完善,中职院校教师也同样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可以说,中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是关乎其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中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举办为职校老师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教学水平的有力平台。那么,大赛获奖作品中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情况如何?优秀教学作品对中职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的提升有没有参考性的价值?本文从大赛获奖作品出发,对优秀中职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进行展开研究,并根据实验结果对中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出建议与策略。本研究以全国中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获奖作品为数据分析对象,结合对大赛文件、评分标准、大赛动态新闻及大赛相关理论的解读,采用文献法、视频案例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获奖教师团队教学能力表现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与概括。具体分析步骤是:首先,对大赛相关文件进行梳理与解读,阐述大赛的科学性、指导性地位;其次,对教学能力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的归纳分析,结合大赛评分指标对中职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因素进行归纳和分类;再次,对教师教学各项能力进行理论回顾,结合大赛评价指标分别编制适用于中职教师各项教学能力的编码体系表;最后,利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对获奖作品的文本文件和教学视频文件分别进行编码,对编码结果进行整体分析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获奖教师各项教学能力表现较好,然而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批判教育、企业实践知识技能教育等有所忽略,教师板书使用能力、教学决策反思能力、自身行为反思能力等有待加强。而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公共基础课程教师进行政治和思想教育的频次较高,而专业技能课程教师对创新创造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比例较高;专业技能课程教师课程和教学设计能力都表现得更好;专业技能课程教师具有更强的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中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出相应的建议:对于立德树人教育能力,教师应明确内涵结构、针对性加强对薄弱能力的建设、运用新技术积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对于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应强化专业基础能力、切实加强设计素养、聚焦专业前沿理论、适应新型教学模式;对于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教师应创新实施用活各项教学资源、全面反思更要注重自我提升。
二、注重内涵发展 强化设计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注重内涵发展 强化设计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文关键词的界定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本文研究方法及努力目标 |
第一章 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结构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早期图案教育的课程形态 |
第二节 工艺美术教育的课程特点 |
第三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变迁 |
第二章 百衲衣式的课程结构 |
第一节 课程的序列结构本末倒置 |
一、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序列紊乱 |
二、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比例失调 |
第二节 课程的基本结构支离破碎 |
一、课程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互割裂 |
二、课程的逻辑顺序与要素组合缺乏衔接 |
第三节 课程的类型结构模糊不清 |
一、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划分不明 |
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性质难辨 |
第三章 形成课程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
第一节 由来已久的历史原因 |
一、"师徒相授"的教学方法日久成习 |
二、源于早期美术教育的"画画"思想根深蒂固 |
三、盲目照搬外来课程的习惯性做法 |
第二节 急速变革的现实原因 |
一、专业目录的调整与课程改革的严重滞后 |
二、专业发展过热与教学应对策略的缺位 |
三、技能型为主的专才教育抑制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
第三节 无法回避的体制原因 |
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单一对口的课程模式 |
二、片面"市场化"出现的急功近利的课程观 |
第四章 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 |
第一节 培养目标是课程结构设计的根本依据 |
第二节 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通识教育是课程结构的重要基础 |
结论 |
附录一:本文引用教育学和课程论对"课程结构"概念的阐释综述 |
附录二:木课题研究现状的资料综述(1982~2006) |
附录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高等院校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状况综述 |
附录四:本文论述所涉及的相关院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资料选编 |
附录五: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大纲(教学计划)资料选编 |
附录六:本文论述所涉及的相关院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内容分析 |
附录七:德国早期设计教育课程特点分析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参加撰写辞书及学术活动 |
(3)初中美术教材中“设计·应用”模块教学与实践的重要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初中美术“设计·应用”模块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初中美术“设计·应用”模块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章 初中美术教材中关于“设计·应用”模块的设置 |
2.1 初中美术教材的意义 |
2.2 初、高中美术教材中模块对比 |
2.3 初中美术教材中“设计·应用”模块存在的意义 |
第3章 对“设计·应用”模块教学实施过程的分析 |
3.1 初中美术“设计·应用”模块的发展 |
3.1.1 点击过去 |
3.1.2 聚焦现状 |
3.2 目前初中美术“设计·应用”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3.2.1 对初中美术“设计·应用”模块的认识不充分 |
3.2.2 教师专业化能力不足 |
3.2.3 教学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
第4章 初中美术教材中“设计·应用”模块的重要性 |
4.1 “设计·应用”模块对社会的影响 |
4.1.1 社会发展的服务者 |
4.1.2 经济发展的助推力 |
4.2 “设计·应用”模块对个人的影响 |
4.2.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4.2.2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
第5章 对初中美术教材中“设计·应用”模块的教学构想 |
5.1 转型学校美术教育 |
5.2 优化教师专业结构 |
5.3 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 ——以“双一流”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设计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方法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大学生 |
1.3.2 学业指导 |
1.3.3 学业指导体系 |
1.4 理论基础 |
1.4.1 学生发展理论 |
1.4.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 |
1.4.3 系统论 |
1.5 文献综述 |
1.5.1 学业指导机构研究 |
1.5.2 学业指导队伍研究 |
1.5.3 学业指导内容研究 |
1.5.4 学业指导形式研究 |
1.5.5 研究述评 |
第二章 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2.1 基于NVIVO12的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
2.1.1 文本分析对象的选择 |
2.1.2 学业指导资料编码过程 |
2.1.3 学业指导资料编码分析结果 |
2.2 “双一流”大学学业指导体系现状的特征分析 |
2.2.1 组织机构处于起步阶段 |
2.2.2 指导内容侧重于成绩提升 |
2.2.3 实践途径以传统指导形式为主 |
2.2.4 指导队伍以兼职人员为主 |
2.2.5 机构运行偏向基础职能 |
2.3 “双一流”大学学业指导体系存在的问题 |
2.3.1 学业指导体系整体设计意识薄弱 |
2.3.2 学业指导内容相对宽泛 |
2.3.3 学业指导人员专业化不够 |
2.3.4 学业指导体系建设标准单一 |
2.3.5 学业指导相关保障不足 |
第三章 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
3.1 哈佛大学学业指导体系的特征与经验 |
3.1.1 学业指导目标:全人发展 |
3.1.2 学业指导内容:以学术为主 |
3.1.3 学业指导队伍:团队建设,分工明确 |
3.1.4 学业指导机构:机构专设 |
3.2 清华大学学业指导体系现状 |
3.2.1 学业指导目标: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 |
3.2.2 学业指导内容:构建全频谱学习与发展支持体系 |
3.2.3 学业指导队伍:结构稳定、专业性强 |
3.2.4 学业指导机构:校院两级相结合 |
3.3 对高校构建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的启示 |
3.3.1 学业指导内容:学业学习与能力发展并重 |
3.3.2 学业指导服务:学习广度与能力深度相兼顾 |
3.3.3 学业指导队伍:学术团队与行政团队相结合 |
3.3.4 学业指导信息:指导团队与学生团队相融通 |
第四章 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的策略建议 |
4.1 要因校而宜、因材施教,明晰学业指导目标 |
4.1.1 学习方面:学术科研能力提升 |
4.1.2 能力素质方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4.2 要抓住基础面、提高核心力,优化学业指导内容 |
4.2.1 基础指导内容:覆盖全阶段的学业指导服务 |
4.2.2 核心指导内容:针对科研能力提升项目 |
4.3 要因势利导、与时俱进,创新学业指导形式 |
4.3.1 集体性的学业指导形式 |
4.3.2 个体指导形式 |
4.3.3 “互联网+”学业指导形式 |
4.4 要聚焦专业化、突出制度化,加强学业指导队伍建设 |
4.4.1 加强学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能力建设 |
4.4.2 加强学业指导机构的运行机制建设 |
4.5 要注重全面性、强化持续性,做实学业指导保障 |
4.5.1 保证学业指导运行的的经费保障 |
4.5.2 激励教师参与的政策保障 |
4.5.3 反馈学业指导效果的评价保障 |
4.5.4 内外交流的发展保障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 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
(二) 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 |
(三) 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因素 |
(四)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名不副实"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关于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 |
(二)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 |
(三) 对于已有研究的评价 |
四、研究内容、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理论构建 |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
(一)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
(二) 高职教育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
(三)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特征 |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 |
(一) 概念界定 |
(二)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结构 |
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内涵 |
(一) 高尚的专业道德 |
(二) 先进的教育理念 |
(三) 丰富的专业知识 |
(四) 娴熟的专业能力 |
(五) 高质量的专业服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状况调查结果 |
一、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
(一) 调查方案设计 |
(二) 调查实施 |
二、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状况 |
(一)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总体情况 |
(二)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存在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缺失 |
(一) 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及意义 |
(二)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缺失的原因 |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不完善 |
(一) 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
(二)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不完善 |
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前培养缺位 |
(一) "双师型"教师引进和培养存在明显的"唯学历"倾向 |
(二) "双师型"教师教育存在严重的学术化倾向 |
(三) "双师型"教师教育存在"去师范化"倾向 |
(四) "双师型"教师教育缺乏"校企合作"机制 |
四、高职院校提供的"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环境不理想 |
(一) 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缺乏规划 |
(二) "双师型"教师入职培训内容单调 |
(三) 教师培训受限,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提升有限 |
(四)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较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提升落空 |
(五) 专业的不断调整限制"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提升 |
五、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个人自身原因 |
(一) "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意识淡薄,影响专业素质的提升 |
(二) "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不明确,影响专业素质的提升 |
(三) "双师型"教师的科研能力薄弱,影响专业素质的提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策略 |
一、构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 |
(一) 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构建理念 |
(二) 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内容 |
(三) 国际经验给予的启示 |
二、建立科学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
(一) 建立科学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
(二) 建立科学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 |
(三) 建立科学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激励制度 |
(四) 国际经验给予的启示 |
三、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前培养制度 |
(一) 完善"双师型"教师职前培养内容 |
(二) 完善"双师型"教师职前培养途径 |
四、完善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 |
(一)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培训基地 |
(二) 建立高职"双师型"教师定期参加企业基本单位训练与职业实践机制 |
(三) 国际经验给予的启示 |
五、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自我更新与提升的路径选择 |
(一) 制定符合"双师型"教师实际情况的生涯发展规划 |
(二) "双师型"教师个人积极参与企业实践 |
(三) 积极提升"双师型"教师科学研究能力 |
(四) 构建"双师型"教师学习型教学共同体 |
(五) 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反思能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调查问卷 |
附录2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问题的访谈提纲 |
附录3 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实施与管理办法 |
附录4 某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之人才培养方案(节选) |
附录5 某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家电方向)专业之人才培养方案(节选) |
附录6 访谈记录1 |
附录7 访谈记录2 |
附录8 访谈记录3 |
附录9 访谈记录4 |
附录10 访谈记录5 |
附录11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堂教学实录1 |
附录12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堂教学实录2 |
附录13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堂教学实录3 |
附录14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堂教学实录4 |
后记 |
(6)景观语言学视角下主题性景观设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景观语言学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外主题性景观设计研究综述 |
1.2.3 综合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框架 |
1.5 相关释义与界定 |
1.5.1 景观 |
1.5.2 景观语言学 |
第2章 主题性景观的认识 |
2.1 五维一体风景园林雷达图的构建 |
2.1.1 评价指标的设定 |
2.1.2 评价值的设定 |
2.2 雷达图在主题性景观中的应用 |
2.2.1 主题性景观的定性研究 |
2.2.2 主题性景观的发展和现状 |
第3章 主题性景观的语言学理论 |
3.1 主题性景观的语核 |
3.1.1 语核的内涵 |
3.1.2 语核的功能 |
3.1.3 语核的分类 |
3.2 主题性景观的语法 |
3.2.1 主题性景观的句法 |
3.2.2 主题性景观的章法 |
3.2.3 主题性景观的修辞 |
3.3 主题性景观的语汇 |
3.3.1 主题性景观的语形 |
3.3.2 主题性景观的语义 |
3.3.3 主题性景观的语用 |
第4章 主题性景观的设计方法 |
4.1 主题定位——从语源到语核 |
4.1.1 语源的评价 |
4.1.2 核心语源的确定 |
4.1.3 语核的生成 |
4.2 总体设计——篇章的组织 |
4.2.1 空间布局——物境序列 |
4.2.2 体验模拟——情境序列 |
4.2.3 诗意升华——意境序列 |
4.2.4 景观序列——三境络合 |
4.3 详细设计——语汇的转译 |
4.3.1 语核到语义的转译 |
4.3.2 语义到语境的转译 |
4.3.3 语境到语形的转译 |
第5章 主题性景观设计的应用 |
5.1 主题定位——以南京某商业街景观设计为例 |
5.1.1 项目语源及评价 |
5.1.2 项目的核心语源 |
5.1.3 项目的语核生成 |
5.2 总体设计——以青岛某居住示范区景观软装设计为例 |
5.2.1 物境序列 |
5.2.2 情境序列 |
5.2.3 意境序列 |
5.2.4 三境络合 |
5.3 详细设计——以山东莱阳马蹄山景观设计为例 |
5.3.1 项目背景 |
5.3.2 语汇的转译 |
5.3.3 语汇的应用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乡村景观多元价值体系与规划设计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景观发展概况 |
1.1.2 城市化过程中乡村景观发展遇到的问题 |
1.2 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
1.2.1 国内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
1.2.2 国外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范畴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归纳总结 |
1.4.2 演绎类比 |
1.4.3 多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第二章 乡村景观解读 |
2.1 乡村景观的属性 |
2.1.1 乡村景观的广泛性 |
2.1.2 乡村景观的公共性 |
2.1.3 乡村景观的自然性 |
2.2 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 |
2.2.1 乡村景观中的自然要素 |
2.2.2 乡村景观中的文化要素 |
2.2.3 乡村景观中的经济要素 |
2.2.4 乡村景观中的社会要素 |
2.3 乡村景观发展的动因分析 |
2.3.1 乡村景观发展的外在推动力 |
2.3.2 乡村景观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
2.4 乡村景观的一般描述 |
2.5 小结 |
第三章 乡村景观价值研究 |
3.1 乡村景观发展的需要 |
3.1.1 乡村发展的需要分析 |
3.1.2 乡村发展的需要分析与乡村景观价值体系的关系 |
3.2 基于乡村发展的乡村景观价值 |
3.2.1 乡村景观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
3.2.2 乡村景观是乡村生态安全的保障力 |
3.2.3 乡村景观是乡村社会利益的协调力 |
3.2.4 乡村景观是乡村文化的传承力 |
3.3 小结 |
第四章 乡村景观多元价值体系构建 |
4.1 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变迁研究 |
4.1.1 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变迁研究 |
4.1.2 现有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分析 |
4.2 乡村景观价值取向变迁研究 |
4.3 乡村景观多元价值体系构建 |
4.3.1 现有乡村景观价值体系的局限性 |
4.3.2 乡村景观多元价值体系的构建 |
4.4 基于乡村景观多元价值体系的乡村景观评价指标框架构建 |
4.4.1 乡村景观指标框架构建的基本原则 |
4.4.2 乡村景观评价指标框架构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控制研究 |
5.1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控制的相关理论 |
5.1.1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控制的概念 |
5.1.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控制的意义 |
5.1.3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控制的原则 |
5.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控制研究 |
5.2.1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控制的一般过程 |
5.2.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相关信息的采集与输入 |
5.2.3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信息的分析与处理 |
5.2.4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信息的输出与执行 |
5.3 淀峰村景观规划设计控制研究 |
5.3.1 淀峰村概况 |
5.3.2 淀峰村景观规划设计控制的目标 |
5.3.3 淀峰村景观规划设计控制的实施 |
5.3.4 淀峰村景观规划设计控制成果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控制信息库 |
附表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信息库与乡村多元价值体系匹配程度(理论值)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价值 |
1.2 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 |
1.2.2 普职沟通 |
1.2.3 动力机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基本假设与内容框架 |
1.4.1 研究的基本假设 |
1.4.2 研究的内容框架 |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分析基础 |
2.1 普职沟通是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整体协同的重要引擎 |
2.1.1“序参数”支配与高中教育系统的整体宏观行为 |
2.1.2“新结构”产生与高中教育系统的创新能量 |
2.1.3“自组织”运行与高中教育系统的竞争协作 |
2.2 普职沟通是实现普通高中与中职校系统合作的关键因素 |
2.2.1 凸现高中阶段教育的整体性 |
2.2.2 凸显高中阶段教育的互补性 |
2.2.3 凸显高中阶段教育的开放性 |
2.3 普职沟通是强化普通高中与中职校育人本源的持续追求 |
2.3.1 突破瓶颈效应与最大信息原理 |
2.3.2 促进补偿效应与最强场域生成 |
2.3.3 激活催化效应与最优资源整合 |
2.4 普职沟通是普通高中与中职校类型发展的驱动力量 |
2.4.1 纵向贯通衔接以高中阶段普职沟通为基石 |
2.4.2 创新素养培育以高中阶段普职沟通为突破 |
2.4.3 特色多样发展以高中阶段普职沟通为延伸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系统 |
3.1 动力系统的力量认识——沟通必要性的理性判断 |
3.1.1 问卷调研中不同人群认可度的判断与分析 |
3.1.2 访谈调研中不同人群认可度的判断与分析 |
3.2 动力系统的序参数追寻——沟通的核心动力源 |
3.2.1 人才培养立交桥 |
3.2.2 高中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 |
3.3 动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具体沟通要素分析 |
3.3.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的具体沟通要素调研 |
3.3.2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要素配置关系 |
3.4 动力系统的优化组合——沟通要素配置的动力描述 |
3.4.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要素的自组织 |
3.4.2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自组织运行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内发驱动力”要素能量 |
4.1 沟通要素“校长思维的突破”的能量探讨 |
4.1.1 视域现象的有限与无限求索 |
4.1.2 聚焦现象的有焦与无焦思考 |
4.1.3 光环现象的乌托邦与敌托邦应对 |
4.2 沟通要素“教师育人观念变革”的能量释放 |
4.2.1 孕育独具匠心的研究型教师 |
4.2.2 双师教学的多样化发展与教学特色创建 |
4.3 沟通要素“课程的互通与整合”的能量开发 |
4.3.1“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序参数引领下的课程建设 |
4.3.2 基于“课程互通与整合”的项目载体建设 |
4.4 沟通要素“评价系统改革”的能量激活 |
4.4.1 普职沟通视角下普通高中评价激励 |
4.4.2 普职沟通视角下职业院校评价导向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外烁驱动力”要素能量 |
5.1 沟通要素“教育政策导引”的能量集聚 |
5.1.1 建构高中阶段普职沟通的合适生态圈 |
5.1.2 凸显高中阶段教育治理的整体思维 |
5.2 沟通要素“社会与企业参与”的能量集结 |
5.2.1 亦道亦术的社会实践 |
5.2.2 亦趣亦能的企业见习 |
5.3 沟通要素“技术环境的支撑”的能量集合 |
5.3.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构架 |
5.3.2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技术环境创建选择 |
5.4 沟通要素“沟通文化的自信”的能量集成 |
5.4.1 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
5.4.2 文化的颜值与价值 |
5.4.3 文化的宽容与包容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行动路径 |
6.1 促进“人才培养立交桥建构”的沟通行动路径 |
6.1.1 找准普职协作的契合点 |
6.1.2 促进校长间的共同研修 |
6.1.3 彰显学校个性与特色 |
6.1.4 张扬双方育人的优势 |
6.1.5 关注普职沟通的生长空间 |
6.1.6 建构人才培养链 |
6.2 促进“学术型、工程型人才早期培育”的沟通行动路径 |
6.2.1 注重学生合适发展取向选择 |
6.2.2 注重教师研修一体化建设 |
6.2.3 注重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
6.2.4 注重实施平台的开放性 |
6.2.5 注重提升校长的课程教学领导力 |
6.2.6 注重教育政策引领力量的释放 |
6.3 促进“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的沟通行动路径 |
6.3.1 明晰综合与分类分层的评价导向 |
6.3.2 以治理的姿态理顺评价激励的环境 |
6.3.3 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校长思维变革 |
6.3.4 探究开放格局中的普职融通 |
6.3.5 创设不同类型学生成长多元平台 |
6.3.6 用发展的视野引导教师教学行为变革 |
6.4.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动力机制的生成夯实普职沟通根基 |
7.1.2 动力机制的创设促进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 |
7.1.3 动力机制的运行促进普通专门或特色高中的建构 |
7.1.4 动力机制的选择因地因时制宜 |
7.2 几点建议 |
7.2.1 渗透“并行中促融通与融通中显并行”的思想 |
7.2.2 在12年贯通学制改革中做足普职沟通大文章 |
7.2.3 实现对高中阶段普职教育比例大体相当的坚守与超越 |
7.2.4 促进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动力机制运行的多样化 |
7.3 问题反思 |
7.3.1 加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效能研究 |
7.3.2 加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基于实践与实验的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问 1:创新素养问卷(学生) |
二、问 2:普职沟通问卷(学生) |
三、问 2:普职沟通问卷(专家/教师/其他人员) |
四、访谈 1:“沟通机制”访谈提纲(院士/教育行政人员/校长/专家/教师/学生) |
五、访谈 2:创新素养访谈提纲(学生) |
六、深入调研的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与3所中职示范校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课题与发表论文 |
致谢: 今生与上师大有缘 |
(9)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程活动范畴的重新定义 |
1.1.2 工程人才职能的持续拓展 |
1.1.3 工程教育供需的缺口与缺位 |
1.2 研究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结构 |
1.4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及相关议题综述 |
2.1 教育模式概念及其理论 |
2.1.1 模式的界定 |
2.1.2 教育模式的类型与要件 |
2.1.3 模式建构理论 |
2.1.4 评论 |
2.2 工程教育系统论 |
2.2.1 教育系统及其结构 |
2.2.2 教育系统工程 |
2.2.3 研究工程教育的系统方式 |
2.2.4 评论 |
2.3 工程教育集成观 |
2.3.1 集成的内涵 |
2.3.2 集成创新理论 |
2.3.3 工程教育创新的集成思想 |
2.3.4 评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教育的要素识别 |
3.1 工程教育的目标定位 |
3.2 工程教育的课程设置 |
3.3 工程教育的方法创新 |
3.4 工程教育的条件支撑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外工程教育模式的案例分析 |
4.1 美国欧林工学院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
4.1.1 背景简介 |
4.1.2 教育愿景 |
4.1.3 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
4.1.4 改革实施与成效 |
4.1.5 个案小结 |
4.2 俄罗斯斯科尔科沃理工学院的三螺旋模式 |
4.2.1 背景简介 |
4.2.2 教育愿景 |
4.2.3 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
4.2.4 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
4.2.5 个案小结 |
4.3 英国利物浦大学工学院主动学习模式 |
4.3.1 背景简介 |
4.3.2 教育愿景 |
4.3.3 课程体系及方法 |
4.3.4 改革实施与展望 |
4.3.5 个案小结 |
4.4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化学工程系的PCC模式 |
4.4.1 背景简介 |
4.4.2 教育愿景 |
4.4.3 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
4.4.4 改革实施及未来展望 |
4.4.5 个案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实证研究 |
5.1 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概念模型构建 |
5.1.1 目标的甄选 |
5.1.2 课程的甄选 |
5.1.3 方法的甄选 |
5.1.4 条件的甄选 |
5.1.5 概念模型构建结果 |
5.2 问卷设计 |
5.2.1 问卷内容 |
5.2.2 样本选取 |
5.2.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5.2.4 数据处理 |
5.3 描述性统计 |
5.3.1 样本的专业分布 |
5.3.2 样本的身份类型 |
5.3.3 工程教育模式要素的描述性统计 |
5.4 信度检验与因子分析 |
5.4.1 信度检验 |
5.4.2 因子分析 |
5.4.3 概念模型修正 |
5.5 现状调查与比较 |
5.5.1 样本T检验 |
5.5.2 公因子比较分析 |
5.6 现场访谈与讨论 |
5.6.1 访谈设计 |
5.6.2 结果与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 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构建 |
6.1 综合化人才目标 |
6.1.1 “知”:STEM与非STEM知识 |
6.1.2 “会”:知识应用 |
6.1.3 “是”:职业素养 |
6.1.4 二维平衡的综合化目标体系 |
6.2 一体化课程体系 |
6.2.1 分析性基础课程 |
6.2.2 综合性专业课程 |
6.2.3 通识类课程与其他 |
6.2.4 横纵贯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
6.3 多元化教学方法 |
6.3.1 通用教学方法 |
6.3.2 新兴教学方法 |
6.3.3 教学适配的多元化方法体系 |
6.4 协同化支撑条件 |
6.4.1 共享与整合的资源 |
6.4.2 创新的组织与文化 |
6.4.3 集成创新的协同化条件体系 |
6.5 集成模式的整体架构与内在机理 |
6.5.1 集成模式的整体架构 |
6.5.2 内在机理一: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
6.5.3 内在机理二:分析与综合的平衡 |
6.5.4 内在机理三:传统与现代的平衡 |
6.6 本章小结 |
7 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运行对策 |
7.1 促进理念转型,鼓励工程教育实践与研究创新 |
7.2 强化师资建设,培育多元化、高质素教师队伍 |
7.3 整合学科平台,打造特色专业一体化培养通道 |
7.4 集成产学资源,落实面向产业的教学活动开展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4. 现场访谈记录(摘要) |
(10)中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全国中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获奖作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日益显露 |
1.1.2 中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现实需求 |
1.1.3 全国中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方兴未艾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第2章 全国中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解读 |
2.1 全国中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评述 |
2.1.1 缘起与发展 |
2.1.2 大赛的指导思想与时代背景 |
2.1.3 大赛的精神内涵与特征 |
2.1.4 大赛的价值追求 |
2.2 全国中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现状分析 |
2.2.1 赛事覆盖逐渐广泛 |
2.2.2 赛项设计合理优化 |
2.2.3 参赛作品形式丰富 |
2.2.4 评价指标逐渐完善 |
2.3 全国中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核心指向 |
2.3.1 教学能力的内涵研究 |
2.3.2 教学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 |
2.3.3 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 |
2.3.4 大赛对教学能力构成的新指向 |
第3章 立德树人教育能力的研究 |
3.1 教学能力分析前期准备 |
3.1.1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说明 |
3.1.2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实施 |
3.2 立德树人教育能力编码的形成 |
3.2.1 立德树人教育能力内涵的回顾 |
3.2.2 立德树人教育能力编码的构建 |
3.2.3 立德树人教育能力编码的采样方法 |
3.3 立德树人教育能力可视化分析 |
3.3.1 立德树人教育能力的整体情况分析 |
3.3.2 立德树人教育能力的对比分析 |
3.4 立德树人教育能力的研究结论 |
第4章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 |
4.1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编码的形成 |
4.1.1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内涵的回顾 |
4.1.2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编码的构建 |
4.1.3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编码的采样方法和编码约定 |
4.2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可视化分析 |
4.2.1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的整体情况分析 |
4.2.2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的对比分析 |
4.3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结论 |
第5章 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的研究 |
5.1 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编码的形成 |
5.1.1 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内涵的回顾 |
5.1.2 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编码的构建 |
5.1.3 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编码的采样方法和编码约定 |
5.2 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可视化分析 |
5.2.1 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的整体情况分析 |
5.2.2 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的对比分析 |
5.3 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的研究结论 |
第6章 中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 |
6.1 立德树人教育能力的提升策略 |
6.1.1 明确立德树人教育的内涵结构 |
6.1.2 针对性加强对薄弱能力的建设 |
6.1.3 积极创新立德树人教育方式方法 |
6.2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策略 |
6.2.1 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强化专业基础能力 |
6.2.2 切实加强设计素养,提高教学策略能力 |
6.2.3 不断学习前沿理论,聚焦专业拓展能力 |
6.2.4 适应新型教学模式,加强实践创新能力 |
6.3 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的提升策略 |
6.3.1 创新实施,用活各项教学资源 |
6.3.2 全面反思,更要注重自我提升 |
6.4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6.4.1 研究不足 |
6.4.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注重内涵发展 强化设计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 夏燕靖. 南京艺术学院, 2007(06)
- [2]注重内涵发展 强化设计意识[J]. 李卫东. 语文教学通讯, 1998(01)
- [3]初中美术教材中“设计·应用”模块教学与实践的重要性探究[D]. 王文丛.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4]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 ——以“双一流”大学为例[D]. 袁世杰.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5]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 左彦鹏.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6]景观语言学视角下主题性景观设计初探[D]. 刘静怡.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7]乡村景观多元价值体系与规划设计控制研究[D]. 晋国亮.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8]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校为例[D]. 刘茂祥. 上海师范大学, 2017(11)
- [9]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D]. 吴婧姗. 浙江大学, 2014(05)
- [10]中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全国中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获奖作品的分析[D]. 吴昊桢. 扬州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