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向在俄罗斯重建一个德意志人实体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杨玲锋[1](2019)在《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与俄国的政策(18-20世纪初)》文中研究指明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是俄罗斯帝国中一群拥有特权的政治群体,他们在宗教信仰、语言、教育及地方管理体制等方面都与俄罗斯人大不相同。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起源于13世纪,利沃尼亚骑士团征服了波罗的海地区后,他们给波罗的海地区带来了教会、法院和地方管理制度。16-17世纪瑞典统治时期,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政治组织逐步得到了完善,他们先后建立首席贵族、骑士团体秘书和顾问等职位,同时制定了地方自治代表会的职责和成员资格。彼得一世确立了俄国对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总体政策,尊重波罗的海地区的特权地位,承认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特权,并且邀请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进入俄国服役,他们也在军队、文职和外交领域担任高级官员。宫廷政变时期,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特权地位达到了顶峰,其中主要体现在波罗的海骑士团体的重新注册登记。叶卡捷琳娜二世通过1775年省级改革和1785年《贵族御赐诏书》限制了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特权地位。19世纪前期是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巩固身份地位的时期。亚历山大一世时期,他对波罗的海地区采取了自由政策,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领导了农民解放、农业和教育改革。在尼古拉一世时期,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编制了地方法律汇编和土地改革方案,同时俄国开始在教育和宗教方面影响波罗的海地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是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俄国为了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开始在波罗的海地区实行俄罗斯化政策。19世纪80年代末,俄国不局限于在波罗的海的行政一体化,而且实行了文化俄罗斯化政策。1905年革命之后,在俄罗斯化政策、爱沙尼亚人和拉脱维亚民族主义的冲击下,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失去了在波罗的海的统治地位。
刘嘉仁[2](2017)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伏尔加地区德意志移民研究》文中认为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的俄国持续向外扩张,日益需要更多有能力的工人、农民在新扩张的土地定居,许多德意志人渴望安定的生活移民到俄国。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将这些移民安置在伏尔加地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的伏尔加德意志移民,研究时段为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即1762-1796年。研究的内容包括德意志人移民的原因、移民的行程以及初期的安置状况。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笔者将交代选题意义、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包含四章,每一章对伏尔加地区德意志移民的一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是德意志人移民俄国的原因。首先,笔者介绍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位前的俄国境内德意志移民状况,再分析1763年叶卡捷琳娜二世颁布的邀请外国人移居俄国诏命的具体内容,列举其对外国人提出的优惠条件。之后介绍同一时期德意志地区的状况,分析德意志人向外移民的内部原因。第二章是德意志移民前往伏尔加地区的准备与旅程。介绍俄国的招募官员是如何在德意志境内宣传的,德意志移民的迁移路线以及在旅途中所遇的困难。第三章是伏尔加德意志移民初期的安置状况。对移民地的建立、初期管理机构、主要官员设置做了详细的介绍,并描述了他们在移民初期遭遇的来自生活条件方面的困难以及所受的盗贼和暴乱的侵扰。第四章是伏尔加德意志移民定居初期的农业生产状况。来到伏尔加地区的德意志移民一开始并不熟悉俄国的气候状况,遭遇过饥荒,面对外族入侵等各方面困难,之后伏尔加德意志移民结合俄国的气候条件与德意志的耕作经验改良了农业生产方法,土豆的引入和烟草种植使移民的生活不断好转。本文的第三部分是结语。笔者在分析叶卡捷琳娜二世伏尔加德意志移民状况的基础上,总结这一时期伏尔加德意志移民在俄国所面临的困难,分析这一时期的经历对后世伏尔加德意志民族的形成和迁徙所奠定的基础。
N·斯米乐诺娃,吕殿祥[3](1993)在《走向在俄罗斯重建一个德意志人实体之路》文中研究表明 人们习惯上把居住在前苏联领土上的200万德意志人称作"苏联德意志人"。目前,他们不再是苏联人,究竟是不是德国人尚不得而知。最近3年,人们比以往47年更多地谈起苏联德意志人,俄罗斯"复兴"协会副主席H·沃尔姆斯贝歇如是说。半个世纪的历史历程阐明了赋予这个协会的任务:在俄罗
魏梦莹[4](2020)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源于俄罗斯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与传播,既是俄罗斯传统中国形象的延续,同时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生变化。本论文以佩列文、索罗金、克鲁萨诺夫等八位作家笔下涉及中国形象的文学文本为研究基础,利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将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归纳为三种类型: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分别具有哲理性、独立性、实验性等特点。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源于18世纪俄国人构建的“哲人之邦”形象。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它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以库切尔斯卡娅笔下的“墨家经典”,佩列文笔下的“梦境典故”和道家学说为代表。他们对中国经典的理解更深刻,引用更准确,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库切尔斯卡娅塑造的“墨家经典”是主人公精神迷茫期的“避风港”,其目的在于借“异国情调”消解当代俄罗斯人文化身份迷失的焦虑。佩列文在借鉴中国“梦境典故”时,常掺杂着对道家学说的思考。他将中国哲学思想消融于主体意识之中,并提升到美学高度,使其笔下的中国形象具有一种诗意和神秘主义特性。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是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尤为突出的一类中国形象。在当代俄罗斯作家眼中,中国不再是考量西方问题的参照物,而是具有自身特色和独立性的世界大国。中国的成功引起他们注意,于是在当代俄罗斯文学中流行起“中俄联姻”的主题,其根源可追溯至19世纪“欧亚主义者”对中国的畅想。克鲁萨诺夫笔下的“中俄混血沙皇”、扎伊奇克笔下的“欧亚帝国”就属这种类型。而这类形象的产生,与近年我国国家实力的提升与国家影响力的扩大紧密相关,是俄罗斯作家对当代中国认知的一种呈现和理解。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源于19世纪“黄祸论”对俄罗斯人的影响。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它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且表现出鲜明的实验性,主要体现在克利莫夫斯卡娅笔下诡异的“中国蓝烟”,多连科笔下“滑稽可笑”的中国道士,索罗金笔下令人担忧的“CHINA XXI”(21世纪的中国)等形象中。克利莫夫斯卡娅的中国书写,在于借中国劳工形象审视苏联社会,影射肃反运动给人民留下的恐惧与创伤。多连科笔下的“滑稽”道士,在于借中国道教讽刺普京,与他个人的政治立场紧密相连。索罗金笔下的中国书写,则体现出当代俄罗斯人在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时,所产生的危机意识和“羡嫉心理”。
唐兵[5](2018)在《西方国家对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转轨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波罗的海三国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与立陶宛,是最早脱离苏联独立的加盟共和国。地缘上,三国位于波罗的海东北岸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之间,是俄罗斯传统的势力范围与向西的出海口。文化与宗教上三国则深受欧洲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影响,信奉天主教和新教者居多,始终未从内心接受俄罗斯东正教与斯拉夫文化。三国对俄罗斯地缘重要性以及文化上的疏离感使这一地区成为西方国家制衡苏联/俄罗斯而不愿放弃的地缘阵地。西方国家对20世纪80年代末三国脱离苏联的独立运动给予支持与关注,反对苏联对三国的独立斗争使用武力,并在苏联八·一九事件后承认三国独立地位。三国独立后,西方国家利用三国防范俄罗斯、“回归欧洲”的目标,将其列为欧盟与北约东扩的对象,积极帮助它们快速实现转轨及国防力量重建,将三国纳入欧洲安全与秩序体系,并利用三国向独联体国家传递转轨经验、实施民主改造,蚕食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乌克兰危机以来,随着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对抗不断升级,三国更成为双方角力的前沿地带。总之,三国独立、转轨及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夹杂着西方国家与苏联/俄罗斯之间的地缘博弈,也使西方国家对三国从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到欧洲国家的转变中施加重要影响。所以,对三国独立、转轨及发展中西方国家的政策与实践的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把握西方国家波罗的海三国政策的实质,也可以以此为视角探究西方国家与苏联/俄罗斯地缘博弈态势,对研究原苏联国家转轨问题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些也是本文研究目的所在。全文包括引言与正文五章共六个部分。引言说明选题的目的、意义,概述了国内外对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转轨及发展中西方影响的研究现状,并作出相应评述。第一章介绍三国地缘与文化特点,阐释西方国家对苏联兼并三国的不承认政策,为理解三国独立问题做必要背景研究。第二章探讨西方国家在三国实现独立问题上的立场与作用。第三章研究三国以欧盟标准为转轨“范本”、在西方国家的大量援助与监督下完成转轨并加入欧盟的进程。第四章探讨三国加入欧盟后,欧盟的法律制度、政策对三国内政、外交等问题的持续影响及其特征。第五章探讨了围绕三国加入北约问题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博弈及三国加入北约后对其国家安全政策的影响。本文力图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第一,在三国独立问题上,从西方国家外部影响的角度展开研究。相对于以往学者侧重从历史、民族、经济等内部因素探究三国独立问题,本文通过对三国独立期间诸如立陶宛四月危机、维尔纽斯与里加流血事件等一些细节问题上西方国家的立场与实践进行梳理、分析并得出结论,尽管有一些学者将苏联解体视为西方长期和平演变的结果,从本文研究看波罗的海三国走向独立是苏联内部形势变化推动下实现的,西方国家在阻止苏联对三国独立斗争使用武力上起到一定作用,但把三国独立视为西方国家长期战略的结果是个误导。第二,三国独立后在初始条件不如中东欧国家的情况下快速、有效地完成转轨与国家重建,成为2004年加入北约、欧盟成员国中唯一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这与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与援助是密不可分的。以往学者关于三国转轨问题研究仅局限于中东欧转轨问题研究着作中的个别章节,而且侧重于对转轨进程以及效果的分析,关于西方国家对三国转轨与国防力量重建问题上的作用研究相对缺乏。本文通过对三国独立后加入欧盟、北约的过程进行系统研究,认为西方国家为把三国纳入自身势力范围,以入盟、入约目标为激励,通过制定标准、提供援助、进行评估与监督等手段来保证三国沿西方国家既定轨道顺利实现转轨与国家重建,从而使西方国家对三国转轨与国防力量重建起到积极作用。三国加盟入约后必须履行成员国义务,为强化其欧洲国家身份三国也谋求进一步欧洲一体化,从而保证西方国家的政策目标仍然持续影响三国的内政与外交。三国加入欧盟与北约是其出于防范俄罗斯主动选择的结果,但在借助欧盟与北约制衡俄罗斯过程中也存在着维护本国利益与推行西方国家政策相矛盾的情况,为三国完全“内化”西方国家的制度、观念等带来一定的挑战。第三,波罗的海三国地缘战略意义虽不及波兰等东欧国家重要,但它们对俄罗斯的特殊地缘意义决定这三个小国始终是西方国家与苏联/俄罗斯地缘争夺战中不能回避的一个因子。以三国独立、转轨及发展中西方国家影响力为研究着眼点,对探究西方国家与苏联、尤其是冷战后与俄罗斯地缘博弈提供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围绕三国独立及独立后加盟入约问题中西方国家与苏联/俄罗斯的博弈进行研究认为,西方国家的波罗的海三国政策始终从属于它们对苏联/俄罗斯的政策,西方国家对三国独立、转轨与发展的影响力度受制于西方国家与苏联/俄罗斯的制衡与合作关系。
赵彩燕[6](2016)在《政治转型中的国家分裂风险研究 ——苏东剧变再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问题是国家在从威权政体向多党制政治转型中的分裂风险。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研究时段主要着眼于政治转型期,研究目的是评估国家的分裂风险。本研究问题的提出主要来自对三个方面的观察和思考。第一,20世纪80年代末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在向多党制转型过程中,在某些国家发生了国家解体、经济动荡甚至民族内战的后果。第二,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也存在类似的民族问题,藏独、疆独等极端分离势力不断滋生事端,威胁着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第三,从更广的范围来看,很多国家长期饱受分离运动之苦,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受到威胁。近年来,英国的苏格兰、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等分离主义运动再次涌现,不断动员独立公投。加拿大的魁北克问题、法国的科西嘉也有长期的争取独立运动历史。除了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东亚的印尼、印度、缅甸,非洲的尼日利亚等面临民族分离运动。民族的分离主义运动激发了民族矛盾、威胁着国家统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着极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问题上可能存在创新意义。目前学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国家解体的个案研究,没有出现一般性的解释理论,而且没有明确提出政治转型中国家是否分裂以及分裂风险问题,因此本研究问题还有广阔的探讨空间。在方法上,本研究以山东大学王建民教授提出的“聚居型多民族国家”为分析工具,并将其运用在苏东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具体使用和验证。从民族数量和民族分布的角度对国家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杂居型多民族国家和单一民族国家。这种国家分类对分析国家的分裂风险具有方法论作用。本文研究对象包括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阿尔巴尼亚、波兰和东德九个苏东社会主义国家。这九个国家从民族结构上涵盖三个类型,不同类型在政治转型中的结果大不相同。第一类,匈牙利、阿尔巴尼亚、波兰和东德这样的单一民族国家。单一民族国家不存在国家分裂的问题,但在政治转型中也产生了两种结果的差异。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和波兰在进行多党制选举中仅出现政党更替的结果,东德在多党选举中除了政党更替,还迅速实现与西德统一。第二类,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这样的非聚居型多民族国家。这两个国家在走向多党民主制度后,在转型初期出现了民族冲突,但最终走向了民族和解,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民主政治制度。第三类,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这样的聚居型多民族国家。它们在向多党民主制度转型中,不仅政党瓦解,而且国家解体。苏联一分为十五,南斯拉夫一分为六,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南斯拉夫还陷入长期内战。按照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模型分析,可以解释苏东社会主义各国在政治转型中出现的结果差异,并以此判断各国家分裂风险的大小。首先,民族结构对国家统一或分裂起到决定性作用,是前提条件和基础要素。在多民族国家中,判断国家是否会在政治转型中发生分裂,首先观察其是否是聚居型多民族国家。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特点包括民族具有独特的语言或宗教文化特点,聚居程度高、有较大面积的传统聚居区域、地理上自成一体、人口规模占本地多数(本地区的主体民族)。但并不是说,聚居型多民族国家一定会走向国家解体,国家是否解体及解体的风险大小还要看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例如历史上的民族仇恨、民族的合并方式、民族间的经济差距和经济联系、国家的控制力量等。在这些因素中有常量,有变量。聚居型多民族结构、国家和执政党的控制力是判断国家分裂风险的常量,其他因素具有变量性质,在不同国家发挥作用的程度和表现是不同的。这一模型的有效性在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中得到了验证。
朱旭东[7](1995)在《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前期欧美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依据,运用历史比较方法,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研究了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期欧美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本文试图从人、民族和国家(政体)这三维要素分析和理解这一时期作为意识形态的国民教育理论在法、英、德、美等国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内容,力求寻找国民教育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探明国民教育理论与国家教育制度产生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认为,西方近代国民教育思想起源于启蒙时代的法国,它犹如一个满藏教育智慧的思想库,提出了国民教育理论的一般论点,如政体教育论、人的性格形成论、国家教育论、民族教育论等。在法国国民教育理论影响下,欧美各国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合本国历史条件的国民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展现了人类强烈的主体意识。本文指出,若没有这种主体意识,费希特集大成式的国民教育理论是不可能产生的。
周来顺[8](2010)在《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视野中的俄罗斯现代化之路》文中指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俄罗斯宗教哲学复兴运动中,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如H.别尔嘉耶夫、C.布尔加科夫、C.弗兰克等,以这些思想家为代表所建构的理论思潮被称为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面对着世纪的动荡、时代的转换、精神的危机和价值的虚无,力图为俄罗斯探索出一条独特的现代化之路。在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理论探索中,这些思想家大多经历了从马克思主义路向到神学乌托邦路向的内在转变过程。在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早期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理论探索中,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发现了真理,并力图通过将俄罗斯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行多维嫁接的方式,来探索俄罗斯的现代化出路,从而提出了如人格主义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基督教的社会主义等。他们认为,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多维嫁接和多重阐发是具有合理性的,这不但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应有之意,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合理”延伸。但在自身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中,特别是经历了俄国的“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后,他们纷纷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及苏联社会主义实践提出了质疑,这些质疑最终导致了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在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理论探索中,发生了路向转换。在经历了这种理论转向后,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并没有停止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理论探索,而是进一步提出了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神学乌托邦路向。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建构了形态各异的神学乌托邦体系,但从整体上看,他们都是以基督教传统为理论底色,都带有某种虚幻的乌托邦色彩,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人的精神价值、神人性思想、末世论主题,强调了教会之间的联合与共融等。在此需指出,无论是早年的马克思主义路向,还是转变后的神学乌托邦路向,实则都是建基于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理论探索基础之上的。在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理论探索中,虽然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经历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迷恋、嫁接到质疑和转变阶段,但这种质疑与转变并非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简单抛弃。实则,在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进一步理论探索中,他们已经把马克思主义对异化学说的理解、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人道主义的重视、对人类美好图景的寻求等内化到自身理论体系之中。与此同时,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在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理论探索中,并非仅仅是通过批判某种理论学说与实践运动,来建构一种新的哲学或神学体系,也并非仅仅局限于表层意义上的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理论探索。实则在更为深层的意义上,这种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理论探索,包含着对以往现代性模式的批判性反思与体系性重建思想。
郭丹[9](2020)在《谢·米·索洛维约夫史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研究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导论、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论文正文部分由四章构成,分别是:第一章介绍谢·米·索洛维约夫所处时代背景与学术语境;第二章分析谢·米·索洛维约夫史学思想中的基本学术前提和核心问题;第三章从思想史比较角度揭示与谢·米·索洛维约夫史学思想存在关联的史学史或思想史脉络。第四章从19世纪俄国史学史角度阐述谢·米·索洛维约夫史学的学术遗产和现实影响。在导论中,主要介绍这个研究的选题缘由和学术价值,国外与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现状,本研究遵循的思路和采用的方法,以及谢·米·索洛维约夫的个人生平和西方派立场。第一章介绍谢·米·索洛维约夫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语境。历史学家是他所处时代和社会的产物。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俄国发生的斯拉夫派和西方派论战,谢·米·索洛维约夫所见识和接受的欧洲兰克史学、基佐史学和黑格尔历史哲学,俄国在19世纪之前所积累的历史研究遗产,早期西方派代表人物彼得·恰达耶夫的哲学阐述,是谢·米·索洛维约夫所面对的大时代背景。谢·米·索洛维约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时代中发现问题,继承和超越既往学术传统,进行历史书写,阐述他的历史观的。第二章分析谢·米·索洛维约夫史学思想中的基本学术前提和核心问题。在回答俄国文明起源这一问题过程中,谢·米·索洛维约夫注重地理因素在俄国历史起源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地理因素塑造了西欧与东欧的历史差异,在发展速度上呈现“一快一慢”的历史格局。除此之外,谢·米·索洛维约夫还将地理因素作为俄国历史统一性,历史发展不平衡性和阶段性等特征的深层决定因素。在俄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基督教促成俄国与西方历史交流,实现东斯拉夫人思想启蒙,促进东斯拉夫人民族意识形成。与地理因素一样,氏族制度也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基本前提。氏族制度在保持俄国领土统一性,塑造俄国国家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从国家发展样态方面,与斯拉夫派强调伦理、宗法的国家观念不同,谢·米·索洛维约夫将政治统治和作为国家统治规范的法律发展作为俄国国家历史发展的核心。整个国家以王权为中心和顶点,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权力金字塔型结构。斯拉夫人法律意识逐渐萌生,法律制度的逐步制定和执行,是远古以来俄国历史发展的另一重基本线索。领土征服是俄罗斯国家发展的重要外在表现。从东方与西方关系问题来看,以俄国为代表的东方与西方既存在共同之处,也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第三章在从思想史比较角度揭示与谢·米·索洛维约夫史学思想存在关联的史学史或思想史脉络。在谢·米·索洛维约夫从西方派立场进行历史研究的时代,斯拉夫派思想家阿克萨科夫兄弟重视彼得改革之前的俄国历史,认为这是未受西方文化“污染”的、俄国本土的历史。与此相应,他们认为,彼得改革之后的俄国历史是“西化”的历史,对此持否定态度。这就将作为一个整体的俄国历史分割为不同的两个阶段。与此相对,谢·米·索洛维约夫认为,古代罗斯人并不是独立自存的,而是在与周边其他民族交融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因此,民族联结是俄国国家的属性之一。与斯拉夫派的静态国家观、历史观不同,谢·米·索洛维约夫认为俄国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在谢·米·索洛维约夫看来,国家统一不仅指领土统一,更是指俄国过去与现在是一个统一整体,古代罗斯与现代俄国之间存在连续性和继承性。瓦·奥·克柳切夫斯基是继谢·米·索洛维约夫之后俄国国家学派第二代核心代表人物。在国家观念建构中,克柳切夫斯基与谢·米·索洛维约夫的共同之处是,强调地理因素,提出殖民史观,注重史料运用,具备世界史视野。两者差异体现在,对待俄国历史分期的态度,分析俄国史学史时着重的历史时段以及历史解释的出发点。国家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鲍·尼·米留科夫在其着作《俄国文化史纲》中,表达了与谢·米·索洛维约夫有同有异的国家观念。两者之间的一致性体现在:肯定伟大历史人物作用、侧重政治史研究,关注经济现象和经济进程。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体现在对待俄国历史进程中法律发展的态度。哲学家弗·谢·索洛维约夫是19至20世纪之交的俄国伟大思想家。在力图建构超越斯拉夫派与西方派的综合哲学体系过程中,弗·谢·索洛维约夫表达了他的俄国史观。秉持进步史观、具有世界史视野、意识到斯拉夫文明的独特性,是他们俄国史观念的共同之处。但对待东正教的态度,体现了这对父子的立场差异。第四章从俄国史学史角度评价谢·米·索洛维约夫史学对19世纪俄国历史学发展的价值与影响。一方面,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以俄国官方和政界为主动力推动的史料整理运动,使大量珍贵的俄国与外国的历史资料出版,助推了俄国历史学研究的发展。另一方面,俄国学者包括谢·米·索洛维约夫本人,是这一出版运动和计划的具体执行者,这是俄国官方、政界与学界合力推动的一个历史成果。在这一前提之下,谢·米·索洛维约夫《远古以来俄国史》在原始史料援引、原语言历史资料的引用、史料引用的丰富性和权威性方面,在俄国历史学界的研究实践方面提供了一个优质的样板和范例。谢·米·索洛维约夫“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历史书写实践,推动了俄国历史学研究的规范化。从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中期之前,国家学派作为俄国史学发展史上前后持续存在近百年的俄国史学流派,经历了三代传承与演变。谢·米·索洛维约夫是缔造国家学派和推动国家学派传承的核心人物,与Б.Н.契切林、К.Д.卡维林一起成为国家学派第一代代表人物。从19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结束,瓦·奥·克柳切夫斯基成为国家学派的核心领军者,通过自身的教学与研究实践,为俄国史学培养了一批后备力量。从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始到20世纪中期之前,瓦·奥·克柳切夫斯基的学生们成为国家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这其中包括鲍·尼·米留科夫、В.А.梁赞诺夫斯基等。最后,谢·米·索洛维约夫以《远古以来俄国史》的学术研究实践,影响并例证了19世纪下半叶俄国史学的四个基本特征:从史料出发建构历史解释;以历史学为中心吸收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世界历史背景下,以融合东方与西方的视角建构俄国立场的世界历史解释;从时代出发开展世界历史研究。结语部分从历史与现实联系的角度评价谢·米·索洛维约夫史学思想的学术地位和历史影响。
孙兴杰[10](2011)在《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文中研究指明东方问题,自19世纪以来一直是欧洲国际关系中难解的热点问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看是东方问题的延伸。一个世纪之后,东方问题的遗产依然存留于当代国际关系之中,成为诸多热点问题的历史根源。东方问题绵延数百年,关于东方问题的论述夹杂着不同的偏见与谬误,审视与理解东方问题不仅有助于理解当代国际关系,也有助于编纂相对客观全面的国际关系史。本文以帝国、霸权与区域三个核心概念总揽东方问题几百年的演进,以国家能力贯通权力边界的变迁,力求实现理论与历史的融合。第1章帝国:概念与类型帝国,不仅是长期存在于世界历史上的组织形式,也构成了前现代国际秩序的主要图景,几十个帝国的兴衰构成了人类历史几千年的协奏曲,因此,还原帝国真实的面目对于构建国际关系历史与理论显得尤为重要。帝国情结既是人们认知世界历史演进的视角,也容易成为学术研究的盲区,拨开帝国情结的迷雾,本文将帝国界定为一种具有多重权力边界属性的人类组织形态。农业帝国、游牧帝国与殖民帝国构成了帝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的图谱,三种帝国构成了帝国的主要形态,辨识与认知三种帝国形态才能真正把握帝国的内涵与本质。以多重边界作为帝国属性的标识,寻找到历史上各种帝国特征的最大公约数,根据边界分布状态而将帝国分为时间性帝国与空间性帝国。前者生存于变动不居的时间之流中;而后者则存在于固定的空间之中,鲜有变化。第2章国家与国家能力国家能力的框架是重新认知帝国、国家、主权等概念的新视角。韦伯与马克思代表了两种大异其趣的国家理论,也是国际关系史研究中两种不同的学术路径,前者强调国家的自主性,而后者着意于国家的内部结构与功能。两种国家理论的融合能够提供一种更加综合的视角,国家能力理论试图弥合两者的认识鸿沟。国家或者帝国是不同权力网络组合而形成的组织,而国家能力则意指不同权力的组合与分布。本文提出一种理想化的国家能力结构,即一种“图钉式”的组合。不同的国家能力结构则指明了不同的国家构造,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国家能力结构迥然有别。国家能力的概念在国际关系史研究中具有多重的优势,既揭开了主权理论的迷雾,又能够厘清国家形态的历史演变;在打通国内与国际的区隔的同时又能揭示国际关系史中大国兴衰之谜。当然,国家能力理论在应用于历史研究时,需要虑及时空的差别。国家能力的变迁往往意味着空间的划分与重塑,边界在此过程中发生剧烈的变化,因此,边界变迁是国家能力变动的核心指标。第3章从帝国到国家:多重边界到合一边界帝国是一种多重权力边界叠合的组织形态,随着国家能力的演变,帝国逐渐为主权国家所取代,主权国家最大的特征是权力边界合一,具有封闭性的边界。以罗马帝国为例,国家能力框架同样具有解释能力,罗马帝国依次经历了霸权、时间性帝国与空间性帝国三个阶段。主权国家是现代性的产物,但是国家构建的途径与历程却大异其趣。国家构建可以分为内源型与外源型两种类型。欧洲,尤其是西欧的内源型国家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其构建的逻辑可以概括为从分到合的经历。内源型国家的发展动力既来源于内部,如财政压力、技术创新、官僚制度的创建等,也来源于外部,军事技术的革新、战争的压力。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内源型国家实现了各种权力的整个,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领土)范围内各种权力边界的合一,从而形成了稳固的国家制度,即使受到各种危机的挑战,或者应对自如,或者在危机之后迅速重建。外源型国家是在现代性冲击下多元变迁的产物,各个地区在国际体系扩张的裹挟之下而建立了形式的主权,但是国家能力却有霄壤之别,外源型国家依照国家能力形成了色彩各异的光谱。具有较为久远国家传统的地区能够比较迅速地建立有效均衡的国家能力结构,进而有可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强国与大国。建立在部落、血缘基础上的国家还需要经历漫长而痛苦的国家构建过程。第4章东方问题的内涵与分期东方问题内涵复杂而丰富,需要新的概念框架进行历史解读,本文以帝国、霸权、区域三个关键词解释东方问题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帝国与霸权既是国际关系的组织形态,也是国际关系演进的两种逻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两种形态与逻辑交互出现,并呈现出帝国向霸权转换的趋势。帝国既是一种组织单位,又是一种国际体系;霸权则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国际体系。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反映了国际关系演进的复杂性、多样性。战争的规模与烈度在帝国与霸权体系中具有不同的表现,依据规模与性质,本文将战争分为四种类型,即帝国生存战争、帝国维持战争、霸权轮替战争、霸权护持战争。区域作为帝国崩溃之后一种新的国际秩序的形式,而主权国家的建立则是帝国与区域的中介与纽带。学术界对东方问题的解读大抵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马克思恩格斯的解读,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撰写的时事评论留下了关于东方问题的深刻洞见。文明冲突论的观点将东方问题置于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教文明长久的对峙背景之下,增加了东方问题的历史厚重感。地缘政治的视野则深刻地把握了大国围绕地缘战略要地展开的争夺。本文以帝国、霸权与区域对东方问题的历史进行分期,进而建立新的分析框架。第5章帝国、战争与边缘的形成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进入欧洲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启,在此后的几百年间,奥斯曼帝国、俄国与哈布斯堡帝国之间的战争与角逐塑造了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从奥斯曼帝国的边缘地带进而演变为三大帝国的边缘地带,各种权力的边界交叠于一体,造就了巴尔干独特的政治地理生态。三大帝国都经历了从时间性帝国向空间性帝国的转型,国家能力不断提升。三个帝国的转型存在着时间差,这种反差造成了三个帝国扩展的不同步性,战争的局势随着帝国国家能力的兴衰而变化。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帝国与俄国在巴尔干地区次第登台,三大帝国之间的战争与博弈最终使巴尔干地区成为三个帝国边缘的叠合,使之成为权力的破碎地带。第6章霸权体系下的东方问题从帝国向霸权的转变既是帝国战争的结果,也是现代国际关系拓展与延伸的表现。17世纪以来,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体系不断扩张,最终将欧洲囊括其中。法国大革命及其拿破仑战争改变了国家的组织原则,民族主义成为最强劲有力的意识形态,这种思潮与组织形式冲击着传统帝国的边界。随着欧洲经济的持续发展,私人产权制度及其市场经济快速扩张,市场越来越承担着剩余价值转移的功能。面对现代性的冲击,奥斯曼帝国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帝国的边缘地带频频陷落。民族主义传入、市场经济渗透、大国势力介入,奥斯曼帝国本身朝着国际体系的方向滑落,围绕东方问题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国际体系,东方问题从东南欧三个帝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转化为欧洲国际体系的稳定与调试的问题,这是既是东方问题在空间上的扩展,也是在内涵方面的丰富。19世纪前半期的埃及阿里帕夏的崛起是奥斯曼帝国面临的严峻俄挑战,推动东方问题向霸权方向转化,而克里米亚战争战争则挫败了俄国在东方问题上的优势地位,并且将奥斯曼帝国带入欧洲国际社会之中。当东方问题日益欧洲化时,欧洲国际体系对于东方问题的影响不断增强,二者之间的互动强度不断提高。第7章区域崛起与东方问题的终结民族主义缘起于欧洲,流布于全世界,不仅重塑了现代国家的权力结构,也架设了帝国与区域之间的桥梁。民族主义在巴尔干半岛的传播,撬动了既有的地缘政治板块,重组了社会政治空间。奥斯曼帝国势力在巴尔干半岛退潮,巴尔干民族国家勃兴,帝国边缘开始向区域国际体系转化。泛斯拉夫主义、泛希腊主义等思潮助推巴尔干联盟的建立,两次巴尔干战争预示着东方问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化。巴尔干作为一个自我说明的区域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之上,整个20世纪巴尔干地区围绕构建稳定区域秩序而不断分合重组,这也是延续几百年的东方问题未决的遗产。
二、走向在俄罗斯重建一个德意志人实体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向在俄罗斯重建一个德意志人实体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与俄国的政策(18-20世纪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及概念界定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起源及发展 |
第一节 利沃尼亚时代 |
第二节 瑞典时代 |
第二章 器重到限制政策:18世纪的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 |
第一节 彼得一世时期 |
第二节 宫廷政变时期 |
第三节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 |
第三章 自由到保守政策:19世纪前期的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 |
第一节 亚历山大一世时期 |
一、波罗的海农奴解放条例 |
二、贵族的经济活动 |
三、贵族的教育发展 |
第二节 尼古拉一世时期 |
一、波罗的海省地方法律汇编 |
二、波罗的海土地改革方案 |
三、俄国的教育和宗教政策 |
第四章 俄罗斯化政策:19 世纪后期-20 世纪初的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 |
第一节 亚历山大二世时期 |
一、波罗的海问题争论 |
二、贵族的主动改革 |
三、俄国的文化政策 |
第二节 亚历山大三世时期 |
一、司法和警察制度改革 |
二、文化俄罗化政策 |
三、贵族合理化经营农业 |
第三节 尼古拉二世时期 |
一、贵族的挫折:1905 年革命 |
二、波罗的海地区改革的失败 |
三、贵族寻求出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2)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伏尔加地区德意志移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基本概念辨析 |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章 德意志人移民俄国的原因 |
1.1 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位前俄国的德意志移民 |
1.2 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位时俄国的状况与1763年诏命 |
1.3 18 世纪下半叶德意志地区的状况 |
第2章 德意志移民前往伏尔加地区的准备与旅程 |
2.1 俄国政府在德意志的移民宣传 |
2.2 伏尔加德意志移民的旅程 |
第3章 伏尔加德意志移民的初期安置状况 |
3.1 伏尔加地区德意志移民地的建立 |
3.2 伏尔加地区德意志移民地的行政管理 |
3.3 伏尔加德意志移民定居初期的困难 |
第4章 伏尔加德意志移民定居初期的农业生产状况 |
4.1 被迫从事农业生产的伏尔加德意志移民 |
4.2 伏尔加德意志移民的土地划分 |
4.3 伏尔加德意志移民地的农业生产条件 |
4.4 伏尔加德意志移民地初期的农业特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
二、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俄罗斯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源起与流变 |
第一节 古代罗斯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中国”概念的产生:从“希诺瓦”到“契丹” |
二、栋宇峥嵘·物产丰富·勤劳聪慧 |
第二节 沙俄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贤明的皇帝·品德高尚的智者·勤劳聪明的百姓 |
二、“僵化落后的国家”·“停滞保守的民族” |
第三节 苏联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骁勇善战·渴望和平·勤劳淳朴 |
二、发展迅速·文化底蕴丰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 |
第一节 库切尔斯卡娅笔下的中国文化与“墨家经典” |
一、《莫佳阿姨》中的中国文化空间构建 |
二、《莫佳阿姨》中的墨家经典与“兼爱”思想 |
第二节 佩列文笔下的“梦境典故”与道家学说 |
一、《苏联太守传》中的“南柯梦”典故及其故事形态构建 |
二、《夏伯阳与虚空》中的“庄周梦蝶”典故及其象征含义 |
三、《变形者圣书》中隐含的道家思想与“神变”主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 |
第一节 克鲁萨诺夫笔下的“混血沙皇”与中国文化传统 |
一、《天使咬伤》中的人物形象体系划分 |
二、《天使咬伤》中的中国文化传统及其误读 |
第二节 扎伊奇克笔下的“欧亚帝国”与中国儒家文化 |
一、《欧亚交响曲》中的“欧亚帝国”形象构建 |
二、《欧亚交响曲》中的中国儒家文化符号 |
第三节 佩列文与索罗金笔下的中国文化传统书写 |
一、佩列文笔下“天”的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
二、索罗金笔下汉语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 |
第一节 克利莫夫斯卡娅笔下诡异的“中国蓝烟” |
一、《中国蓝烟》中“危险”的中国劳工形象 |
二、《中国蓝烟》中的中国空间构建 |
第二节 多连科笔下“滑稽狡诈”的中国道士 |
一、《2008年》中具有讽刺意味的道教符号 |
二、《2008年》中“滑稽可笑”的道士形象 |
第三节 索罗金笔下令人担忧的“CHINA XXI” |
一、《尤》中的负面中国饮食文化隐喻 |
二、《特辖军的一天》中停滞保守的“俄罗斯的长城”意象 |
三、《糖制的克里姆林宫》中令人焦虑的“中国商品”形象 |
四、《暴风雪》中冷酷无情的中国“拯救者”形象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基础研究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西方国家对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转轨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 |
(二)国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三)当前研究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与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与不足 |
四、论文框架 |
第一章 西方国家对苏联兼并波罗的海三国的不承认政策 |
一、波罗的海三国受外部多重因素影响 |
(一)波罗的海三国对俄罗斯的地缘价值 |
(二)波罗的海三国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
(三)沙俄对波罗的海三国的长期统治 |
二、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兼并 |
(一)苏德秘密议定书将波罗的海三国划入苏联势力范围 |
(二)苏联迫使波罗的海三国成为加盟共和国 |
三、西方国家对苏联兼并波罗的海三国奉行不承认政策 |
(一)美国奉行坚定的不承认政策 |
(二)欧洲国家奉行不同程度的不承认政策 |
(三)西方国家不承认政策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西方国家对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的影响 |
一、美国在波罗的海三国民族独立运动中的谨慎立场 |
(一)美国希望和平解决波罗的海三国独立问题 |
(二)美国对1990年立陶宛宣布独立未给予承认 |
(三)美国波罗的海三国政策的现实考量 |
二、西方国家推动解除立陶宛四月危机 |
(一)立陶宛四月危机与德国统一的“2+4”进程对冲 |
(二)西方国家围绕立陶宛危机与苏联的“交易” |
三、国际社会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 |
(一)立陶宛危机解除后波罗的海三国寻求国际承认的尝试失败 |
(二)西方国家阻止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独立斗争使用武力 |
(三)八·一九事件推动西方国家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 |
小结 |
第三章 欧盟对波罗的海三国转轨的影响 |
一、欧共体/欧盟对波罗的海三国政策演进 |
(一)欧共体对波罗的海三国政策选择——“第三条道路” |
(二)欧盟把波罗的海三国列为发展对象 |
(三)推动欧盟改变波罗的海三国政策的内外部因素 |
二、欧盟标准为波罗的海三国转轨指明方向 |
(一)欧盟为波罗的海三国提供转轨“范本” |
(二)欧盟、美国的援助帮助波罗的海三国转轨 |
(三)欧盟分期与波罗的海三国开启入盟谈判 |
三、欧盟正式吸收波罗的海三国为成员国 |
(一)“加强版入盟战略”推进波罗的海三国入盟进程 |
(二)波罗的海三国符合欧盟标准的转轨成效 |
(三)欧盟在保护少数民族权益问题上对波罗的海三国网开一面 |
小结 |
第四章 欧盟对入盟后波罗的海三国发展的影响 |
一、欧盟对波罗的海三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
(一)欧盟法律适用性与三国议会审查机制 |
(二)欧盟内部法律改革中波罗的海三国立场 |
(三)欧盟对入盟后三国民族融合问题的影响 |
二、欧盟对波罗的海三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输血式”增长使波罗的海三国深受经济危机影响 |
(二)加入欧元区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影响 |
(三)欧盟对波罗的海三国能源问题的影响 |
三、欧盟对波罗的海三国外交政策取向的影响 |
(一)欧盟睦邻政策(ENP)的出台与意图 |
(二)波罗的海三国积极推进欧盟睦邻政策 |
(三)波罗的海三国对东部伙伴国的援助 |
小结 |
第五章 北约东扩对波罗的海三国国家安全政策影响 |
一、北约东扩与波罗的海三国国家安全诉求 |
(一)西方国家敦促俄罗斯尽快从波罗的海三国撤军 |
(二)西方国家帮助波罗的海三国进行国防建设 |
(三)北约东扩至波罗的海三国:三国积极主动的要求 |
二、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围绕波罗的海三国入约问题的博弈 |
(一)俄罗斯坚决反对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 |
(二)西方国家对波罗的海三国入约问题的立场与分歧 |
(三)西方国家助力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 |
三、北约帮助波罗的海三国加强防务 |
(一)波罗的海三国加强对俄罗斯的防御力量 |
(二)波罗的海三国增强自身国防力量。 |
(三)波罗的海三国积极参与北约的国际行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政治转型中的国家分裂风险研究 ——苏东剧变再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政治转型:苏联解体 |
第一节 苏联民族聚居的基本状况 |
一、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自然地理 |
二、命名民族的聚居状况与历史文化 |
第二节 聚居型多民族结构的形成:俄罗斯帝国 |
一、沙俄帝国的形成 |
二、历史仇恨:沙俄的殖民统治及大俄罗斯主义 |
第三节 苏联的建立与分裂因素的发展 |
一、苏联的形成:各民族的重新聚合 |
二、苏联的国家结构——民族联邦制的建立与发展 |
三、民族关系演变 |
四、加盟共和国的经济状况 |
第四节 各因素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分析 |
一、苏联的政治转型 |
二、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运动及各因素的作用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政治转型:南斯拉夫分裂 |
第一节 南斯拉夫的聚居型多民族结构 |
一、各共和国的自然地理及聚居状况 |
二、各共和国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政权 |
第二节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的建立与各分裂因素的形成 |
一、民族的合并:聚居型多民族结构的形成 |
二、民族历史恩怨 |
三、民族联邦制的建立与演变:南斯拉夫模式 |
四、民族关系的演变 |
五、各民族共和国的经济状况 |
第三节 南斯拉夫国家分裂因素中的常量与变量分析 |
一、南共盟瓦解和多党制的建立 |
二、各变量因素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政治转型:捷克斯洛伐克瓦解 |
第一节 两族聚居型的民族结构 |
第二节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建立与各分裂因素的形成 |
一、民族合并:两族型民族结构的形成 |
二、民族历史积怨 |
三、民族联邦制的建立 |
四、民族经济状况 |
第三节 捷克斯洛伐克瓦解 |
一、第一阶段:权限方案谈判 |
二、第二阶段:主权条约谈判 |
三、第三阶段:国家体制谈判 |
第四节 各变量在国家瓦解中的作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补充论证:其他东欧国家政治转型 |
第一节 单一民族国家的政治转型及其后果之一:波兰、匈牙利、阿尔巴尼亚 |
第二节 单一民族国家的政治转型及其后果之二:东德 |
第三节 非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转型与民族和解: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前期欧美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法国:国民教育的思想库 |
第一节 法国国民教育理论产生前的社会状况和教育 |
第二节 孟德斯鸠的政体教育论 |
第三节 爱尔维修论人和民族性格,他的政体教育论 |
第四节 卢梭的国民教育理论和民族教育思想 |
第五节 拉夏洛泰的“阶层”国民教育理论 |
第六节 狄德罗的国民教育论和“大学”教育管理论 |
第七节 杜尔阁的国家教育论 |
第八节 拉马德兰的“双轨”教育思想 |
第二章 18世纪中后期欧美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开明君主”专制国家的教育改革 |
第二节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国民教育理论 |
第三节 美国建国时期的国民教育理论 |
第四节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计划 |
第三章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的大众初等教育理论和实践 |
第一节 泛爱教育运动 |
第二节 裴斯塔洛齐的教育实践 |
第三节 裴斯塔洛齐的民众教育理论 |
第四节 欧文的“性格形成学院” |
第五节 欧文的性格形成理论与国家教育制度思想 |
第四章 费希特:国民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 |
第一节 费希特发表《告德意志民族书》演讲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费希特的社会历史观、国家观以及他关于人的学说 |
第三节 费希特的民族学说 |
第四节 费希特的教化理论 |
第五节 费希特论教育艺术 |
第六节 论德意志新的民族教育 |
第七节 费希特国民教育理论的意义 |
结语 |
Ⅰ 英文参考书目 |
Ⅱ 中文参考书目 |
(8)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视野中的俄罗斯现代化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俄罗斯现代化之路的理论探求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逻辑结构、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一章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的历史使命 |
第一节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的理论来源 |
一、东正教传统的理论滋养 |
二、德国神秘主义的思想启迪 |
三、德国古典哲学的模式建构 |
四、索洛维约夫学说的理论奠基 |
第二节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的路向抉择 |
一、幻化传统的斯拉夫派路向 |
二、文化断裂的西方派路向 |
三、迷恋自身的民粹派路向 |
四、寻求综合的欧亚主义路向 |
第三节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的自身使命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罗斯现代化出路探索的马克思主义路向 |
第一节 现代化出路马克思主义探索路向的可能性基点 |
一、俄罗斯文化中的深层结构与自身特征 |
二、俄罗斯理念中的精神共性与使命意识 |
三、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实践特性与价值取向 |
四、俄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传统与实践奠基 |
第二节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的多维嫁接 |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认同 |
二、人格主义的社会主义 |
三、基督教的社会主义 |
四、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对早期探索路向的反思 |
第一节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质疑 |
一、简单性经济原则的质疑 |
二、虚幻性乌托邦原则的质疑 |
第二节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对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质疑 |
一、革命理论的非认同性 |
二、文化之根的内在断裂 |
三、社会组织的机械模式 |
第三节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实践的误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罗斯现代化出路探索的神学乌托邦路向 |
第一节 神学乌托邦体系的批判对象 |
一、现代化出路的传统基督教路向批判 |
二、现代化出路的西方哲学路向批判 |
第二节 神学乌托邦体系的基本特征 |
一、人之存在的独特性内涵 |
二、终极信仰的末世论图景 |
三、双向互动的神人性原则 |
四、终结与解放的历史旨趣 |
五、宗教间的联合与共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现代化探索的理论反思 |
第一节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的现代性重建及其历史命运 |
一、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的现代性重建 |
二、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现代性重建的历史命运 |
第二节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现代化探索的理论限度 |
一、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现代化探索的理论意义 |
二、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现代化探索的理论限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详细摘要 |
(9)谢·米·索洛维约夫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俄国学界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内学界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谢·米·索洛维约夫的人生与学术经历 |
第一章 19世纪上半叶的俄国与西方 |
一、拿破仑战争的“冲击”与俄国的“反应” |
二、彼得·恰达耶夫的《哲学通信》:西方派的先声 |
三、斯拉夫派与西方派的争论 |
四、西欧史学传统与俄国史学研究交叠 |
第二章 谢·米·索洛维约夫的历史观解析 |
一、地理环境:俄国历史起源的“长时段” |
二、东西交融:俄国历史发展的宗教认同 |
三、国家形成:俄国文明发展的现代趋向 |
四、东方与西方关系问题:从“以欧化俄”到“以俄化欧” |
第三章 历史比较视野下的谢·米·索洛维约夫 |
一、对话与争鸣:与阿克萨科夫兄弟东西方观念的比较 |
二、延续与发展:与瓦·奥·克柳切夫斯基国家观念的比较 |
三、继承与偏离:与鲍·尼·米留科夫国家观念的比较 |
四、超越与融合:与弗·谢·索洛维约夫俄国史观的比较 |
第四章 谢·米·索洛维约夫的史学史影响与价值 |
一、19世纪俄国“历史学的世纪”概况 |
二、《远古以来俄国史》的史料学分析与历史书写的规范化 |
三、谢·米·索洛维约夫与俄国国家学派的建构与传承 |
四、谢·米·索洛维约夫与19世纪下半叶俄国史学的特征 |
结语 时代、史家与史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10)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1.5 创新之处 |
第1章 帝国:概念与类型 |
1.1 帝国与帝国情结 |
1.1.1 帝国情结 |
1.1.2 帝国的内涵 |
1.1.3 帝国的结构 |
1.2 帝国的类型学分析 |
1.2.1 农业帝国 |
1.2.2 游牧帝国 |
1.2.3 殖民帝国 |
1.3 时间性帝国与空间性帝国 |
1.3.1 帝国与多重边界 |
1.3.2 两种帝国? |
第2章 国家与国家能力 |
2.1 两种国家观:韦伯与马克思 |
2.1.1 从权力到国家能力 |
2.1.2 两种传统(一):韦伯的视角 |
2.1.3 两种传统(二):马克思的视角 |
2.2 国家能力:概念与结构 |
2.2.1 国家能力:学术史回顾 |
2.2.2 国家能力的“图钉式”结构 |
2.3 国家能力的解释力 |
2.3.1 国家能力的“缺陷” |
2.3.2 国家能力理论的优势 |
第3章 从帝国到国家:多重边界到合一边界 |
3.1 帝国的国家能力:以罗马帝国为例 |
3.1.1 霸主阶段:从罗马到意大利半岛 |
3.1.2 时间性帝国:迅速扩张 |
3.1.3 走向空间性帝国:制度构建 |
3.2 内源型国家:欧洲的经验 |
3.2.1 “失败国家”带来的反思 |
3.2.2 内源型国家的构建路径 |
3.2.3 从分到合的逻辑 |
3.3 外源型国家:现代性与国家形态转型 |
3.3.1 现代性的冲击 |
3.3.2 外源型国家构建的诸种路径 |
第4章 东方问题的内涵与分期 |
4.1 帝国、霸权与战争 |
4.1.1 霸权与帝国:两种形态与逻辑 |
4.1.2 帝国战争与霸权战争 |
4.1.3 帝国之后:区域的兴起 |
4.2 “东方问题”的几种解读范式 |
4.2.1 马克思恩格斯解读“东方问题” |
4.2.2 文明冲突的范式 |
4.2.3 地缘政治范式 |
4.3 “东方问题”的内涵与分期框架 |
4.3.1 东方问题:内涵与本质 |
4.3.2 东方问题的分期框架 |
第5章 帝国、战争与边缘的形成 |
5.1 三大帝国国家能力的变迁概述 |
5.1.1 奥斯曼帝国国家能力的演变 |
5.1.2 哈布斯堡帝国国家能力的演变 |
5.1.3 俄国国家能力的演变 |
5.2 三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
5.2.1 文明的接触与对抗:奥斯曼VS.哈布斯堡 |
5.2.2 自然边界的分割与土俄战争 |
5.2.3 若即若离的俄奥联盟 |
5.3 帝国边缘:形成与特征 |
5.3.1 帝国扩张与边缘的形成 |
5.3.2 边缘的内涵与特征 |
第6章 霸权体系下的东方问题 |
6.1 从帝国体系向霸权体系的转型 |
6.1.1 欧洲现代国际体系的形成与扩张 |
6.1.2 面向霸权:奥斯曼帝国的初次改革 |
6.2 帝国战争与霸权战争:奥斯曼帝国的内外挑战 |
6.2.1 来自边缘地区的冲击:希腊革命及阿里 |
6.2.2 克里米亚战争:东方问题回归均势 |
6.3 欧洲霸权体系与东方问题的互动 |
6.3.1 东方问题的“欧洲化” |
6.3.2 欧洲变局与近东危机 |
第7章 区域崛起与东方问题的终结 |
7.1 巴尔干民族国家的构建 |
7.1.1 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理论概观 |
7.1.2 巴尔干的民族主义与国家:类型与历程 |
7.2 巴尔干区域的构建 |
7.2.1 巴尔干区域的初步构建与尝试 |
7.2.2 战争与巴尔干区域的确立 |
7.3 东方问题的终结 |
7.3.1 南斯拉夫:次区域秩序的构建 |
7.3.2 希土战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四、走向在俄罗斯重建一个德意志人实体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与俄国的政策(18-20世纪初)[D]. 杨玲锋.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2]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伏尔加地区德意志移民研究[D]. 刘嘉仁. 吉林大学, 2017(08)
- [3]走向在俄罗斯重建一个德意志人实体之路[J]. N·斯米乐诺娃,吕殿祥. 国外社会科学信息, 1993(01)
- [4]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 魏梦莹. 黑龙江大学, 2020(01)
- [5]西方国家对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转轨与发展的影响研究[D]. 唐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政治转型中的国家分裂风险研究 ——苏东剧变再解读[D]. 赵彩燕. 山东大学, 2016(09)
- [7]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前期欧美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研究[D]. 朱旭东. 北京师范大学, 1995(11)
- [8]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视野中的俄罗斯现代化之路[D]. 周来顺. 黑龙江大学, 2010(10)
- [9]谢·米·索洛维约夫史学思想研究[D]. 郭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 孙兴杰. 吉林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