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咄咄逼人:印度竭力赶超中国(论文文献综述)
张绪伟[1](2021)在《“有限追随”:新加坡对华“对冲战略”的新趋势》文中研究指明
陈鹏旭[2](2021)在《中美贸易争端对我国核电产业的影响及法律应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丁闪闪[3](2021)在《中日关系视野下的日资在华纱厂 ——以日华纱厂为例(1918-1937)》文中研究表明《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获得了在华投资建厂的特权,日本开始逐步对华进行直接投资。上海因为优越的地理环境、完备的基础设施以及广阔的棉业市场成为了日本纺织资本进入中国的首选之地。随后越来越多的日本纺织工厂进入上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上海也就成为了二战前日资纺织工厂最为集中的地方,日本人将这些在沪纺织纱厂简称为在华纺。1918年日本棉纺织企业家和田丰治与喜多又藏以一千万日元的资本创立日华纱厂,日文全称为日华纺织株式会社。同年收买英商鸿源纺织公司,日华纱厂以这家纱厂为基础,开始了在上海的经营活动。紧接着日华又接连吞并两家华商纱厂,扩充自己的基本盘,最终日华纱厂成长为日本在华纺织公司中第二大规模的纱厂,是日本在华纺中的翘楚。在管理制度上日华纱厂和其他日资纱厂一样,移植了日本国内的纱厂管理制度,废除买办制和工头制,按照周密的组织系统由日本人直接管理。这样的管理制度相比于同时代的华商纱厂的管理模式,日华纱厂的组织管理系统更加精细高效。这样拥有雄厚资金背景、有效的运营模式再加上不平等条约带来的经济特权,日华纱厂及其他日本在华纺迅速占领中国棉纺织市场,而发展薄弱的华商纱厂只能逐步退出上海,寻求其他发展机会。日资纱厂在上海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日资纱厂的经营都是顺利的。日资纱厂的管理模式虽然高效,但也极易产生冲突,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引发了数次工人罢工运动和排日运动。日华纱厂自成立以来,工人罢工运动就从未停止过,给日华纱厂造成不小的冲击。而且日华纱厂是所有日资纱厂受战火破坏最为严重的纱厂,这就导致日华纱厂在众多日本在华纺中出现负利率最多的纱厂。不过接踵而来的日本全面侵华,将日华纱厂的颓势再次拉回扩张的道路。
刘顺[4](2021)在《资本主义“保护关税制度”的历史存在及当代反思——以恩格斯《保护关税制度和自由贸易》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认为以保护关税制度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并非今天才跃然而生的新事物。1888年恩格斯就曾专门写过《保护关税制度和自由贸易》一文阐发其深邃观点。在恩格斯看来,保护关税制度曾是资本主义新旧生产方式完成更替的一种人为手段,但在长期意义上影响垄断利润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它终将被自由贸易所取代。尽管他的重要论断已过去100多年,但今天保护关税制度本质上仍是资本主义国家建构竞争优势、转移国内矛盾的一种现实主义工具,并未跳出恩格斯的理论框架。重温其相关论断,有助于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理论支撑,为洞悉经济全球化新动向、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思想滋养。
张旭东[5](2021)在《当代普遍性论述的知识谱系、文化政治与历史决定——《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第三版)笔谈》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1)(以下简称"《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第一版)缘自近二十年前笔者在纽约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讲授的一门研究生课程。其时正值新旧世纪之交,经济、文化领域里的全球化势头带来种种乐观憧憬,也带来隐隐的困惑和忧虑。其中个人认同和集体认同的问题尤其突出而尖锐,因为它既是全球化的产物,又似乎同全球化带来的世界新秩序、身份的多重性和游移、新的普遍性甚至标准化观念处在一种紧张的、至少是需要"协商"的关系中。
孟东洽[6](2020)在《小泉政府以来日本外交政策保守化的动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东亚地区也在经历着历史性转变,地区秩序正处于重大而深刻的转型和变化之中,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日本外交政策的保守化发展趋势尤为令人注目。自小泉执政以来,为实现其“正常国家”、“政治军事大国”的战略目标,日本推行了一系列保守化的对外战略,推行价值观外交、否认侵略历史、强化日美同盟、实施“新安保法”、解禁集体自卫权等等,日本外交政策不断走向保守。那么,究竟是何种因素导致日本外交政策不断保守化并发展至如此令人忧心的地步?日本外交政策的保守化又将带来哪些影响?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究。自小泉执政以来,日本外交政策的保守化发展经历了,保守化程度相对较高和保守化程度相对缓和以及保守化程度急剧转型上升的三个阶段,并且呈现出政治精英主导性、战略目标明确性、军事政策激进性、发展态势曲折性的基本特征。本文从文化视角出发,以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为分析框架,凝练出身份、规范、认知三个变量,分析论证了小泉政府以来日本外交政策保守化发展的动因。追求国家“身份”的转变是日本外交政策保守化的根本成因,其谋求“正常国家”、“政治大国”以及东亚“主导者”的身份决定了外交政策保守化的必然性;“规范”是一国外交政策制定的指导原则,塑造了日本保守外交政策持续发展的温床,等级制观念、武士道精神、和平主义等潜移默化地影响日本外交政策的未来走向;决策者认知是日本外交政策保守化的重要因素,日本决策者在历史修正主义国家利益观、威胁认知与零和博弈意识以及积极和平主义理念下,制定了一系列新保守主义的对外战略,导致日本外交政策的保守化不断发展。日本外交政策的保守化对自身、周边国家及地区局势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就自身而言,尽管有利于自民党长期执政,保证了政治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助长了国内右翼势力的发展。在双边关系上,最重要的是导致了中日关系的紧张恶化,加剧了两国的战略博弈,激化了双方的领土争端,严重伤害了两国民众的民族情感,从而撼动了两国友好发展的根基。就地区层面而言,不仅加剧了东亚地区的安全困境,还阻碍了东亚一体化的建设进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从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局势稳定出发,加强中日双方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与沟通,缓和“中国威胁论”在日本的市场,彰显中国负责任友好大国的形象,进而对缓和日本外交政策的保守化趋势产生有利影响。
张缤心[7](2020)在《中美关系之“修昔底德陷阱”探析》文中指出中美两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全球化的今天,中美关系不仅会影响两个国家,其溢出效应更会波及整个世界。中美建交四十年,两国长期保持着既竞争又合作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但自2017年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通过一系列战略报告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并发动对华贸易战,双边关系出现重大转变。中美两国的经贸摩擦迅速扩展到所有领域,美国加强了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自此中美关系呈螺旋式下降。2019年的中美关系可以看作是40年来的最低点:政府间主要对话基本暂停,人员交流受阻,两国战略互信降低。中美关系已经发生了实质性转变,进入战略转型期的中美,应该如何应对、管控竞争。本文为研究这一问题,从备受关注的“修昔底德陷阱”入手,通过分析当前的中美关系,发现修昔底德描述的斯巴达和雅典之间伯罗奔尼撒战争所用的语言同今天美国抱怨中国的话语高度相似。虽然时过境迁,战争已不是国家用来争夺利益、解决摩擦的合法途径与最优解,但冲突与合作的基本逻辑并未改变,“修昔底德陷阱”仍有学理价值。将“修昔底德陷阱”分析当前中美关系以及未来走向,并非是将理论进行生搬硬套,更多地是在框架内进行分析并吸取经验教训,并非默认未来中美必有一战,而是更多关注理论中有关霸权国出于对崛起国实力增长的恐惧,以及据此采取的遏制、打压崛起国的手段。作为崛起国的中国需要以史为鉴,时刻保持警惕。本论文的研究有利于把握中美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中美步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根源和特点,认清美国政府对华的政策及其内涵,提出解决方案。本文认为自特朗普政府执政后,失去了相对优势的美国政府对华认知的恶化和对华政策从“接触”到“遏制”的转变证明中美已经步入“修昔底德陷阱”,并将一直延续到中国综合国力真正赶超美国,其根本原因是两国的实力差距的缩小和结构性矛盾的存在引发了美国的担忧和恐惧。在遏制中国发展的过程中,美国利用泛安全化的方式对中国施行了多领域全政府的打压,充分利用政治和经济资源对中国进行单边和多边的遏制。化解中美关系“修昔底德陷阱”的中国方案,首先要做好未来中美关系的预判,当前美国国内两党已经形成遏华的共识,中美的结构性矛盾也将长期存在,那么中美很难再回到以合作为主的状态。其次,中国综合国力仍较美国有一定差距,所以无论美国如何调整对华政策,中国最重要的是提升本领,增加内功,全力以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再次,中国要重视中美的战略竞争,积极推动两国的沟通和交流,解除误会,促进中美两国良性互动,避免产生错误认知,导致竞争升级。最后,中国要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与世界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王璐瑶[8](2020)在《德国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认知和政策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范小青[9](2020)在《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文中研究说明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日裔英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2017)、布克奖(1989)获得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共创作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1部,短篇小说若干。其中,《长日将尽》《莫失莫忘》等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在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凭借在文学市场与文学评价体系中的成功,石黑一雄实践了“国际化写作”的理念,创作出具有国际化、世界化特征的作品,最终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目前,其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球拥有广泛读者。本文将石黑一雄“国际化写作”(international writing)的文学理念及创作实践置于“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的理论语境中进行研究,考察其文学特质,指出其创作经历了从“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世界化”(universalization)的发展,从“移民文学”走向了“世界文学”。石黑一雄作品的思想内核是理想主义与世界主义,在主题、风格与接受上均具有跨国主义、世界主义特征,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的经典。以此为基础,本文将其文学实践概括为“世界文学”写作,并以“‘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指出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实现了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平衡,其基础是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与英语的普及性。最后,从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宏观视角考察石黑一雄的创作,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这一转型浪潮中的地位。全文分为四章,从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文本细读,对石黑一雄“世界文学”写作的主题与风格上的核心特色进行细致分疏。第一章勾勒出石黑一雄创作演进的路径,指出其文学从“国际化写作”出发,经过国际化与世界化,最终成为“世界文学”。本章以“国际化写作”“世界主义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为基础,解析石黑一雄的创作理念与文学实践,着重阐述“国际化”与“世界化”在此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第一节围绕石黑一雄的跨国书写与“国际化写作”理念展开,指出身为移民作家,其人其作天然具有国际化特征。第二节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出发,分析“国际化写作”的思想内核,即世界主义,并从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阐释其作品与“世界主义文学”的关联。第三节以“存在寓言”“全球感”与“平衡(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为关键词,论证石黑一雄的文学是当代世界文学的典型。第二章讨论“‘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指出石黑一雄的文学主题经历了从本土性到世界性的发展,其核心是发掘与表现具有人类共性的“存在”主题。第一节以从国际化到世界化为线索,勾勒其文学创作主题的发展轮廓,论述其从发掘“日本性”到探索“人类共性”的演变。第二节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线索,通过文本细读,对“人类主题”展开详细论述。首先,从“浮世”的世界、人生与艺术三个层面,指出其文学中悲剧性的根源在于“浮世”的不确定性,而“浮世”的底层代码为现代性。其次,围绕“‘存在’的可能性”及“镜像人物”两个层面,剖析主人公的“存在”,聚焦“另一个‘我’”的主题,指出其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均产生与叙述者对自我的想象,且这与作者的文化身份与个人经历有关。第三章分析“‘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指出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源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主要有三大特征:抽象化、抒情化与大众化,分别对应着“多维象征系统”“移情策略”与“文体实验”三个方面。第一节从作品中的符号与隐喻入手,分析“多层并置”的意义堆叠手法,提出“多维象征系统”的概念。第二节围绕移情策略展开,着重分析不可靠叙事、复现与留白三种叙事手法,阐明其文本产生移情效应的机制。第三节讨论对通俗文类的戏仿以及作品的互文性,将其概括为“文体实验”。戏仿通俗文类有助于实现大众化的目标,而互文性则构建起一体化的“石黑一雄宇宙”。最后一章从宏观视角审视石黑一雄的文学,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之间的联系,指出其通过“国际化写作”的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参与到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浪潮之中。第一节阐述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并揭示转型的两大趋势:强调本土性的后殖民文学与强调世界性的世界主义文学。第二节分析石黑一雄的文学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所处的位置。
闫磊[10](2020)在《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文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与自身的革命理念紧密相关,换言之,对国际形势的认识与制定的对外政策本身就是其追求革命目标的一部分。以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国际共运的发展为背景,考察中共在探索对外政策方面的独立自主之路,是本文的研究视角与思路。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在于:一方面列强诸国对中国社会控制之深,中国政局的变化深受外部势力的影响,中外关系错综缭乱,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共在对外政策上长期保持了遵从苏联的基本方向。从本质上讲,中共对外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上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以中国革命为中心,将世界革命与民族革命,阶级利益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根据具体的实际形势,选取正确的价值标准来区分内外,达到统战的目的。共产国际存在期间,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与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对国际共运的战略做了三次重大调整。这些战略转折深刻影响到中共的革命路线,几乎完全照应了中共革命的三个时期:大革命时期;苏维埃革命时期;抗战时期。第一次转折是在1921年前后,列宁与共产国际从发动欧洲范围的世界革命转向东方的民族殖民地革命,将东、西方两种性质的革命统一于世界革命的进程中。受此指导,中共成立初期的革命路线确定为与民族资产阶级组成联合战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但比较而言,在革命的双重任务中,中共赋予了对外反帝以更为重要的意义。第二次转折是在1928年完成的,共产国际六大以“第三时期”为理论依据,形成了中期“左”倾路线。中共受此理论的影响,按照苏维埃革命的要求推行了两次“左”倾进攻路线。这期间,作为区域政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根据列宁主义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政策,虽然仍饱含反帝卫苏的内容,但逐渐将重心转向抗日。第三次转折是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提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战略,中共也根据国际七大的精神提出了具有统战性质的抗日外交政策。尽管在“慕尼黑协定”出台后,共产国际重提世界革命与反对一切帝国主义,中共对国民党和英美国家亦实行戒备。但此后以新民主主义论的提出为标志,特别是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意识到在革命立场上与共产国际根本相异,进而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以马列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内容的思想教育运动。同时,在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也走出了全面的、自主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外政策与世界革命相联系,且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又成为对内革命路线制定的现实依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后期探索出的外交道路与形成的外交思想,可总结为:将世界革命与国家革命,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统一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既坚持原则又不失策略,积极利用国际局势与中外关系中一切有利因素,贯彻以统战思想为革命服务。在思想成果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思想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的历史时段观照,本文最后从外力与内争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对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认识的演变,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外思想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影响三个角度,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二、咄咄逼人:印度竭力赶超中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咄咄逼人:印度竭力赶超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3)中日关系视野下的日资在华纱厂 ——以日华纱厂为例(191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四 创新点 |
第一章 日华纱厂成立背景 |
第一节 上海的投资环境 |
一 基础设施完善 |
二 外资的天堂 |
第二节 在沪日资棉纺织企业的发展阶段 |
一 初始阶段(1895年-1914年) |
二 发展繁荣阶段(1914年-1931年) |
三 调整转型阶段(1931年-1937年) |
小结 |
第二章 日华纱厂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日华纱厂的创立与扩张 |
一 日华纱厂的创立 |
二 并购宝成纱厂 |
三 接手华丰纱厂 |
第二节 日华纱厂的内部运营 |
一 组织与管理 |
二 日华纱厂职员与工人 |
三 设备的增设与更新 |
小结 |
第三章 日华纱厂与罢工运动 |
第一节 日华纱厂建立初期的工人罢工 |
一 20世纪20年代初的工人罢工 |
二 卷入二月大罢工的漩涡 |
第二节 罢工潮对日华纱厂的冲击 |
一 卅运动及后期罢工潮(1925年-1926年) |
二 北伐战争时期的总罢工(1927年) |
第三节 北伐之后的罢工衰退期 |
小结 |
第四章 排日运动与战争给在华纺带来的影响 |
第一节 抵制日货运动对日本在华纺的冲击 |
一 危机下的日本在华纺 |
二 在华纺的应对政策 |
第二节 日华纱厂在战时的沉浮 |
一 战事带来的营业低迷 |
二 “七七”事变后再次扩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日华所属工场设备情况表(截至1945年) |
附录 B:日华纱厂股东名册 |
附录 C:日华纱厂日籍职员履历表 |
附录 D:日华纱厂给芳泽外务大臣密电 |
致谢 |
(4)资本主义“保护关税制度”的历史存在及当代反思——以恩格斯《保护关税制度和自由贸易》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的提出:当今泛起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否跳出了恩格斯的理论框架 |
二 保护关税制度:资本主义史上实现新旧生产方式更替的一种人为手段 |
(一)保护关税制度曾是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民族工业的重要手段 |
(二)保护关税制度曾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力大发展 |
(三)保护关税制度曾助力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并过渡到新生产方式 |
三 保护关税制度:影响资本主义垄断利润在世界更大范围内实现 |
(一)保护关税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国际化 |
(二)保护关税制度影响资本主义商品交换的国际化 |
(三)保护关税制度阻滞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四 保护关税制度:在资本逻辑机制下终将被资本主义自由贸易所取代 |
(一)保护关税制度与资本逐利最大化的基本逻辑相悖 |
(二)保护关税制度与自由贸易政策会权宜性交替出现 |
(三)保护关税制度最终会被资本主义自由贸易所取代 |
五 当代反思:再次泛起的贸易保护主义仍未跳出恩格斯的理论洞见 |
(5)当代普遍性论述的知识谱系、文化政治与历史决定——《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第三版)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1.主权者和“例外状态”:文化-政治体制的内在强度和结构稳定性 |
2.多样性、非连续性、否定性和“去地域化”:文化-政治主体的内部活力和自我更新能力 |
(6)小泉政府以来日本外交政策保守化的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国内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的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外交政策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外交政策及相关概念界定 |
二、日本外交政策保守化的内涵 |
第二节 外交政策的建构主义分析框架 |
一、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架构 |
二、建构主义与外交政策分析 |
第三节 外交政策的建构主义分析框架下本文的变量因素 |
一、身份:身份是国家外交政策制定的根本动因 |
二、规范:规范是国家外交政策制定的指导原则 |
三、认知:决策者认知是国家外交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 |
第三章 日本外交政策保守化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
第一节 日本外交政策保守化的表现 |
一、否认侵略历史意图摆脱战后体制 |
二、激化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 |
三、强化安保体制以谋求实质修宪 |
四、强化日美同盟并谋求对美平等性 |
五、接触与遏制的两面性对华外交 |
第二节 日本外交政策保守化的发展阶段 |
一、保守化程度相对较高阶段(2001-2006) |
二、保守化程度相对缓和阶段(2006-2010) |
三、保守化程度急剧上升阶段(2010-至今) |
第三节 日本外交政策保守化的特点 |
一、政治精英主导性 |
二、战略目标明确性 |
三、防卫政策激进性 |
四、发展态势曲折性 |
第四章 日本外交政策保守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身份:日本国家身份转变决定了其外交政策保守化的必然性 |
一、战败国到“正常国家”身份的转变 |
二、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身份的转变 |
三、东亚地区“主导者”身份遭遇挑战 |
第二节 规范:规范塑造了日本外交政策保守化发展的温床 |
一、等级制观念下对国家地位的执着追求 |
二、武士道精神下对国家武装实力的推崇 |
三、和平主义规范的弱化为军事发展“松绑” |
第三节 认知:决策者认知推动了日本保守外交政策的制定 |
一、历史修正主义下的国家利益观 |
二、威胁认知和零和博弈意识的强化 |
三、“消极和平主义”向“积极和平主义”的转变 |
第五章 日本外交政策保守化产生的影响 |
第一节 日本外交政策保守化的国内效应 |
一、有利于自民党的长期执政 |
二、助长了国内右翼势力的发展 |
第二节 日本外交政策保守化对中国的影响 |
一、加剧中日两国的战略竞争 |
二、激化中日两国的领土争端 |
三、伤害中日两国的民族情感 |
第三节 日本外交政策保守化对东亚地区的影响 |
一、加剧了东亚地区的安全困境 |
二、阻碍了东亚一体化建设进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中美关系之“修昔底德陷阱”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厘定 |
(四)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点和难点 |
一、步入“修昔底德陷阱”的中美关系 |
(一)中美关系“修昔底德陷阱”的判断 |
(二)中美关系步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根源 |
(三)中美关系“修昔底德陷阱”特点 |
二、中美关系“修昔底德陷阱”的维度 |
(一)单边层面:多维度施压中国 |
(二)多边层面:诱导盟国打压中国 |
三、化解中美关系“修昔底德陷阱”的中国方案 |
(一)中美“修昔底德陷阱”走向 |
(二)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是根本 |
(三)重视中美战略竞争,促进中美良性互动 |
(四)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创作演进: 从“国际化写作”到“世界文学” |
第一节 国际化的文化身份与创作理念 |
一、移民作家的跨国主义选择 |
二、国际化小说: 主题、风格与语言 |
第二节 从国际化到世界化 |
一、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 |
二、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 |
第三节 创作“世界文学” |
一、书写存在寓言 |
二、营造全球感 |
三、实现两种平衡 |
第二章 “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 |
第一节 题材之演变与主题之深化 |
一、从日本性出发 |
二、探索并表现人类共性 |
第二节 核心主题: 人的“存在” |
一、“浮世”人生 |
二、另一个“我” |
第三章 “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 |
第一节 抽象化: 石黑一雄的多维象征系统 |
一、符号的功能: 模拟生活与解构神话 |
二、隐喻的三种类型与多维结构 |
第二节 抒情化: 石黑一雄的移情策略 |
一、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的对话性 |
二、复现与留白的情感调度作用 |
第三节 大众化: 石黑一雄的文体实验 |
一、戏仿通俗文类的大众化意图 |
二、在互文中建构“石黑一雄宇宙” |
第四章 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的石黑一雄 |
第一节 当代世界文学的转型 |
一、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 |
二、两个方向: 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 |
第二节 拥抱转型: “世界文学”写作的两种路径 |
一、石黑一雄与后殖民文学 |
二、石黑一雄与世界主义文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1.2 学术前史 |
1.3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 |
1.4 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概念的解释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共产国际成立初期的战略转变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1921—1927) |
2.1 共产国际东方战略与反帝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 |
2.1.1 共产国际世界革命战略的调整 |
2.1.2 东、西方革命战略决定的革命路线 |
2.1.3 世界革命理论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 |
2.2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的形成与演变 |
2.2.1 共产国际代表来华与中共联俄反帝对外政策的初步提出 |
2.2.2 中共对外反帝的目标与策略 |
2.2.3 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共反帝主张的激进与妥协 |
2.2.4 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对社会民主党的认识与态度 |
2.3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的内涵解析 |
2.3.1 民族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认识 |
2.3.2 反帝与打倒军阀的关系 |
2.3.3 对外政策中的苏俄因素 |
第3章 :共产国际中期“左”倾路线与中共苏维埃革命前期的对外政策(1927—1935) |
3.1 共产国际中期“左倾”理论的形成 |
3.1.1 重提进攻路线和强调保卫苏联 |
3.1.2 “第三时期”理论 |
3.1.3 新的反帝路线 |
3.2 苏维埃革命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与毛泽东的独立探索 |
3.2.1 共产国际主导中共六大和中共放弃反帝统战策略 |
3.2.2 第三时期理论指导下中共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世界革命思想 |
3.2.3 毛泽东独特的对外认识与策略 |
3.3 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外交政策与长征中的对外方针 |
3.3.1 中共对“九·一八”事变的应对 |
3.3.2 以苏联为榜样:区域政权形态下的对外政策 |
3.3.3 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统一:北上抗日与打通苏联 |
第4章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确立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转变(1935—1937) |
4.1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战路线形成的内部动因与矛盾 |
4.1.1 共产国际政策转变的内部动力 |
4.1.2 共产国际七大路线的内部矛盾 |
4.2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外政策的转变 |
4.3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开端 |
4.3.1 中国共产党形成以抗日为中心的对外政策 |
4.3.2 国际统战性质的外交方针:毛泽东同斯诺的谈话 |
4.3.3 对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新认识:毛泽东与史沫特莱的谈话 |
第5章 共产国际路线的倒退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反复(1937—1941) |
5.1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 |
5.1.1 坚持统一战线,不放弃争取外援 |
5.1.2 坚持独立自主,不可依赖外援 |
5.1.3 民间外交到官方接触:卡尔逊到访延安 |
5.2 共产国际路线倒退及其对中共外交政策的影响 |
5.2.1 共产国际路线的倒退 |
5.2.2 中共支持苏联与德订约 |
5.2.3 共产国际重提世界革命与中共转向“革命外交” |
5.3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初步形成 |
5.3.1 “新民主主义论”的对外方针 |
5.3.2 中国共产党处理“皖南事变”中的外交策略 |
5.3.3 中共对美、苏与日接触的不同认识及对策 |
第6章 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与中国共产党走向世界的外交(1941—1945) |
6.1 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自主性与全面性 |
6.1.1 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6.1.2 中共对共产国际再提保卫苏联的应对方针 |
6.2 世界局势深刻变化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挑战与机遇 |
6.2.1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 |
6.2.2 共产国际解散及中国共产党对苏关系的变与常 |
6.2.3 中国共产党再次运用外交途径打退第三次反共高潮 |
6.3 中国共产党对美苏对华新政策的迎拒与选择 |
6.3.1 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与美合作 |
6.3.2 中国共产党与美观察组的接触及“联合政府”的提出 |
6.3.3 赫尔利调解失败后中共对美认识的改变 |
6.3.4 苏联重新介入远东和中共对外联苏反美 |
第7章 总结 |
7.1 从中外关系的角度审视中共革命道路 |
7.2 中国共产党对外思想中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观念的演变 |
7.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对外政策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影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咄咄逼人:印度竭力赶超中国(论文参考文献)
- [1]“有限追随”:新加坡对华“对冲战略”的新趋势[D]. 张绪伟. 外交学院, 2021
- [2]中美贸易争端对我国核电产业的影响及法律应对研究[D]. 陈鹏旭.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3]中日关系视野下的日资在华纱厂 ——以日华纱厂为例(1918-1937)[D]. 丁闪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资本主义“保护关税制度”的历史存在及当代反思——以恩格斯《保护关税制度和自由贸易》为中心的考察[J]. 刘顺. 文化软实力, 2021(01)
- [5]当代普遍性论述的知识谱系、文化政治与历史决定——《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第三版)笔谈[J]. 张旭东. 东方学刊, 2021(01)
- [6]小泉政府以来日本外交政策保守化的动因研究[D]. 孟东洽. 山东大学, 2020(03)
- [7]中美关系之“修昔底德陷阱”探析[D]. 张缤心. 吉林大学, 2020(08)
- [8]德国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认知和政策反应[D]. 王璐瑶. 国防科技大学, 2020
- [9]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D]. 范小青. 苏州大学, 2020(06)
- [10]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D]. 闫磊.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