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RAP法测定胃癌端粒酶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陈文静[1](2020)在《功能化纳米结构的设计及在肿瘤细胞检测、成像和药物递送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癌症,又称恶性肿瘤,是某些正常细胞在内源或外源致癌因子作用下发生转化,形成的具有分化和增殖异常、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的非正常细胞,进而发展成为肿瘤组织的一种疾病。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延迟诊断和治疗,因为症状通常要等到癌症晚期才出现。因此,癌症的早期、准确检测和精准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常规的诊断方法存在特异性低和灵敏度低的问题,因此在肿瘤发生早期较难检测,而以肿瘤标志物为基础的癌症检测可显着改善早期诊断和后续治疗的效果。化疗作为常用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存在非特异性给药的问题,即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发挥杀伤作用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此外,重复给药容易使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耐药性,降低治疗效果。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具有针对性功能的纳米结构,实现对癌症的早期、准确诊断和精准治疗。本论文致力于功能化纳米结构的设计及其在肿瘤细胞检测、成像和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通过对目前报道的功能化纳米结构进行总结,发现随着功能化纳米结构的深入应用,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和新的挑战:(1)针对肿瘤标志物,如何构建操作简便、便于携带、简单直观的可视化方法?(2)针对化疗产生的药物耐受性问题,如何在外排泵对药物外排的同时,降低肿瘤细胞的抗凋亡防御,恢复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3)对于化疗产生的药物耐受性问题,通过纳米载体减少外排泵对药物的外排作用后,未能及时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的药物存在再次被外排的可能性,如何减少外排泵对药物的再次外排?本论文基于以上问题和挑战,开发了一系列功能化纳米结构,并将其用于肿瘤标志物端粒酶的可视化检测、肿瘤细胞膜蛋白的成像以及针对肿瘤细胞的药物递送和胞内的可控释放。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五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总结并概述了功能化纳米结构的设计原则及肿瘤细胞检测、成像和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阶段功能化纳米结构存在的问题和新的挑战。第二章,构建了一种基于可转换的DNA末端的银纳米探针,用于端粒酶活性的灵敏、特异的比色检测。本设计是将端粒酶的作用下端粒酶结合底物的延伸特性和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效应相结合。在端粒酶的作用下,银纳米探针上的端粒酶结合底物延伸出端粒重复序列,刚性的DNA平末端转化为灵活的单链摇摆末端。摇摆末端增强了纳米探针的稳定性,并缓解了盐诱导的聚集,使得溶液呈黄色。当端粒酶失活时,平末端的纳米探针无法抵抗盐诱导的聚集,从而导致溶液呈灰色。基于端粒酶调节的DNA“平-摇摆”末端转换诱导的银纳米颗粒的分散性和颜色的变化,实现了基于银纳米颗粒的内源性端粒酶的比色检测。检测限相当于1 cell/μL的端粒酶活性,且通过颜色间的差异实现可视区分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这种策略将为生化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一种可靠、方便定量端粒酶活性的新方法。第三章,构建了一种基于DNA-金纳米探针的横向流动生物传感器,用于端粒酶活性的快速、可视化检测。本设计是将端粒酶的作用下端粒酶结合底物的延伸特性、金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效应和横向流动装置相结合,主要包括流动横向装置的制备与可视化检测研究。端粒酶结合底物在端粒酶的作用下发生链延伸,再将含有端粒酶延伸序列的样品滴加于样品垫上,在毛细作用下沿装置向后流动,端粒酶延伸产物可与水化结合垫上涂覆的金纳米颗粒表面修饰的DNA互补连接,再向后端流动,可与测试区的测试DNA结合,测试区出现红色,说明待测样品中的端粒酶具有活性。即样品滴加于该试纸条后,可自发在流动过程中发生DNA杂交、显色等系列反应,实现了端粒酶活性的快速、自动化检测。第四章,构建了一种pH响应型DNA纳米烟花,用于耐药型乳腺癌细胞的成像和化疗药物阿霉素在细胞内的pH响应式释放,一定程度上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并提高化疗的治疗效果。pH响应型DNA纳米烟花是以“可激活”式适体和i-motif结构为基本功能元件。纳米烟花的最外层Y型结构的外层序列设计为“可激活”MUC1适体,并在MUC1适体序列末端标记荧光基团Cy5和互补序列标记淬灭基团BHQ-2,实现了对耐药型乳腺癌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成像。I-motif结构设计为pH响应型DNA纳米烟花层与层的交联点,在溶酶体内构象变化,实现了 pH响应型DNA纳米烟花的崩解和对Dox的快速释放,使胞内阿霉素浓度超过外排泵的泵出能力,从而更多的阿霉素进入细胞核发挥杀伤作用。结果表明设计的pH响应型纳米药物载体对肿瘤细胞的识别、成像和逆转耐药肿瘤细胞耐药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第五章,构建了一种适体-DNA四面体纳米载体,用于耐药性乳腺癌细胞内靶向、协同的药物递送,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并增强化疗效果。本设计是将MUC1适体的靶向性和化疗药物阿霉素与基因药物siRNA的协同作用相结合。MUC1适体可实现药物载体对MCF-7/ADR细胞的靶向递送。Bcl-2 siRNA作为抗凋亡基因抑制剂将Bcl-2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至24%,恢复肿瘤细胞对Dox的敏感性,从而提高Dox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与游离Dox相比,药物载体显示出加强的化疗效果。这些结果表明设计的药物载体在降低化疗药物副作用并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方面具有应用潜力。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部分,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前景展望。
王婷婷[2](2020)在《癌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人端粒酶是由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基组成的蛋白质复合物,该复合物以自身的RNA组分为模板,在染色体末端添加TTAGGG重复序列。端粒酶活性可在大多数原发性人类肿瘤标本和肿瘤衍生细胞系中检测到。大多数正常的人类细胞缺乏端粒酶活性,端粒随着细胞分裂而缩短,直到无法缩短而凋亡,除了在少数增殖细胞中表达,如生殖细胞和干细胞。在大多数永生细胞和癌细胞中,核糖核蛋白端粒酶通过在染色体末端添加TTAGGG重复序列来维持端粒长度,使细胞分裂过程中的DNA损伤得到修复并使细胞可以无限增殖,甚至永生。端粒酶的维持机制是无限复制潜力的基础,是癌症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端粒酶的有效检测对生物学和疾病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端粒酶的特异性、准确性及灵敏性检测极具前瞻性。为了更好地测定人类恶性肿瘤中端粒酶的生物学意义和临床意义,需要对端粒酶活性进行准确的检测。本文采用无淬灭分子信标标记的二次信号放大策略超灵敏检测端粒酶的方法,利用端粒酶的存在可以催化端粒重复单位(TTAGGG)n添加到端粒酶底物链的3’末端,产生端粒重复的端粒酶延伸产物。随着DNA聚合酶的加入,引物沿着模板延伸取代端粒酶延伸产物形成双链。同时,双链中2-AP分子信标单链可以被T7外切核酸酶降解,释放游离的2-AP分子和引物延伸链,而引物延伸链由于5’端磷酸化而保留。自由引物延伸链可以与另外的2-AP分子链结合形成新的双链,被T7外切酶循环降解,释放大量游离的2-AP分子,从而产生明显增强的荧光信号。我们通过将荧光分子探针与DNA结合,使其荧光被高度淬灭,而端粒酶的存在可以促使靶标特异性二次信号放大,增强荧光信号。该实验设计简约、步骤简单、操作容易,实验过程中使用荧光检测技术,实现了对端粒酶活性的超灵敏检测。
邓俊刚[3](2019)在《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和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设计和改造合成了一系列酰腙类席夫碱和缩氨基硫脲配体,并与过渡金属配位合成了一系列新的配合物,使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其进行表征。MTT法研究了配体及配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研究了配合物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情况;ICP-MS、荧光倒置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蛋白印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TRAP分析和分子对接模拟分别用于研究了配合物在肿瘤细胞的分布、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配合物对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并使用3D细胞球模拟体外肿瘤体来研究配合物对肿瘤体的影响,获得了多个活性较好的席夫碱金属配合物。一、为筛选具有较高抗肿瘤活性的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本论文基于吡啶苯甲酰腙进行结构优化,合成了吡啶醛苯甲酰腙(L1)、喹啉醛苯甲酰腙(L2)、萘甲醛苯甲酰腙(L8-12)和水杨醛苯甲酰腙(L13-17),并通过巯基替代席夫碱中羰基合成了吡啶醛缩氨基硫脲配体(L8-12),使用溶液法将以上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鳌合配位合成了配合物C1-C21;X-单晶衍射结果显示所有配合物均为单核分子,铜金属配合物C1和C4中的中心铜(Ⅱ)离子通过与配体L1和L2上的N原子、杂环N原子和羰基O原子进行三齿鳌合配位;铜(Ⅱ)-缩氨基硫脲配合物C7-C11的中心铜(Ⅱ)离子与氨基硫脲配体L3-7中的N原子、杂环N原子和巯基S原子进行三齿鳌合,而配合物C10和C11的中心铜(Ⅱ)离子还与一个甲醇分子鳌合形成五配位模式;Pt配合物C2和C5的中心Pt(Ⅱ)离子通过与配体L1和L2上的两个N原子进行双齿鳌合;Ru配合物C3和C6的中心Ru(Ⅱ)离子与通过配体L1和L2上的N原子和羰基O原子形成双齿配位;Pt配合物C12和C13的中心Pt(Ⅱ)离子通过与配体L8和L9上的N原子和羰基O原子进行双齿鳌合,另外与一个氯离子和一个二甲基亚砜分子鳌合,形成平面四边形;Pt配合物C14、C15和C16的中心Pt(Ⅱ)离子通过与配体L10、L11和L12上的N原子和苯环上的去氢O原子进行双齿鳌合,另外与一个氯离子和一个二甲基亚砜分子鳌合,形成平面四边形;配合物C17、C18、C19和C20的中心Pt(Ⅱ)离子通过与配体L13-L16上的N原子和羰基O原子进行双齿鳌合,另外与一个氯离子和一个二甲基亚砜分子鳌合,形成平面四边形;Pt配合物C21的中心Pt(Ⅱ)离子通过与配体L17上的N原子和苯环上的去氢O原子形成双齿鳌合,另外与一个氯离子和一个二甲基亚砜分子鳌合,形成平面四边形。这些配合物在配位模式和分子结构上有一定差异,可能会导致其生物活性的差异。二、使用MTT法检测了配体及配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结果显示,除缩氨基硫脲配体L4-7对肿瘤细胞有较高的抑制率(52.27%-76.49%)外,其他配体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都较低(<40%),对缩氨基硫脲配体L3的N-4进行结构修饰后的配体L4-7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大大增强;通过配体L1和L2分别与三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得到配合物C1-C6,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Cu(Ⅱ)配合物C1和C4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活性,对MGC80-3细胞的活性最好,IC50值分别为(22.02±1.83)μM和(15.68±1.29)μM,而Pt(Ⅱ)配合物C2和C5对MGC80-3细胞的IC50值>40μM,Ru(Ⅱ)配位合物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细胞的IC50值>50μM;ICP-MS检测配合物C1-C6作用于1×106的MGC80-3细胞后细胞中三种金属的总量,结果显示细胞中铜的总量分别为(3.87±0.22nmol Cu/106cells)(C1)和(7.32±0.22 nmol Cu/106cells)(C4),检测到细胞中Pt的总量分别为(2.98±0.32 nmol Pt/106cells)(C2)和(4.68±0.42 nmol Pt/106cells)(C5),检测到细胞中Ru的总量分别为(0.042±0.012 nmol Ru/106cells)(C3)和(0.044±0.003 nmol Ru/106cells)(C6),Ru配合物相对Cu和Pt配合物被吸收进入细胞的量较少,可能是导致配合物C3和C6活性低原因;2-吡啶缩氨基硫脲配体及其铜配合物对MGC80-3细胞和SK-OV-3细胞具有较高的抑制能力,其中配体L3及其配合物C7对MGC80-3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9.04±0.43)μM和(12.11±0.82)μM,通过在N-4位引入苯环(C8)、或使N-4形成哌啶环(C9)或吡咯烷环(C11),配合物吸收进入肿瘤细胞的的量明显增高,配合物对MGC80-3细胞的活性提高几倍。而在N-4处引入两个甲基后的配合物C10对MGC80-3细胞的细胞毒性比C7增加14倍多,结果说明对N-4位的修饰能很好的改变配体及其配合物的活性;选用羟基、烃基或卤素取代苯甲酰腙苯环上的氢前后得到的Pt(Ⅱ)配合C12-C16对MGC80-3细胞的抑制率高于其他肿瘤细胞,其IC50分别为(7.18±0.58)μM、(10.64±0.87)μM、(5.22±0.70)μM、(4.38±0.38)μM和(13.07±0.31)μM,低于顺铂的IC50(17.87±0.35)μM,以异丙基对位取代的配合物C15活性最好;以卤素或甲基取代水杨醛苯环上的氢原子后合成得到酰腙配合物C18-C21,配合物显示出对肿瘤细胞有良好的活性,IC50值在5.67-18.64μM范围内,比未修饰前的配合物C17的细胞毒性提高了(IC50值在15.41-27.76μM范围),配合物C17-C21对A549细胞和A549cisR细胞显示出相同的活性,其中以溴离子取代的C19对这两株细胞的活性最好,IC50值分别为(8.03±0.26)μM和(8.07±0.28)μM,优于顺铂对A549细胞和A549cisR细胞的活性,IC50值分别为(20.25±0.74)μM和(49.24±0.57)μM,表明配合物C19与顺铂无交叉耐药性。实验表明,通过结构修饰和改造后,可增加肿瘤细胞对配合物吸收,增强活性。三、流式细胞术检测配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情况的结果显示:配合物C7和C10能诱导MGC80-3细胞发生晚期凋亡,凋亡百分比为22.76%和32.75%;配合物C12-C16明显诱导MGC80-3细胞发生早期凋亡,凋亡百分比为36.66%、30.90%、42.85%、71.45%和22.79%;配合物C17和C19能诱导A549cisR细胞发生早期凋亡,凋亡百分比为38.97%和45.07%;另外流式细胞术检测到配合物C7能将MGC80-3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而配合物C10、C12-C16将MGC80-3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配合物C17和C19将A549cisR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配合物都引起了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降低,继而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显微镜下观察到以上配合物都能引起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配合物C17和C19能导致A549cisR细胞形态的改变并抑制细胞迁移,此外在体外还能抑制3D肿瘤细胞球的生长。四、通过模拟分子对接、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琼脂糖凝胶电泳、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和TRAP分析研究配合物的抗肿瘤细胞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配合物可通过多个途径诱导细胞凋亡。1、紫外-可见光谱实验显示配合物C10、C15、C17和C19溶液中加入CT-DNA导致配合物的吸收峰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减色效应,证实配合物通过插入与CT-DNA螺旋结合;荧光光谱实验显示配合物C10、C15、C17和C19可竞争取代EB-DNA中EB引起溶液荧光强度的减弱;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Cu(Ⅱ)配合物C7和C10对DNA的作用比Pt(Ⅱ)配合物C12、C15、C17和C19弱,只有配合物C10高剂量(250μM)时显示对DNA的作用比较明显,而Pt(Ⅱ)配合物C12、C15、C17和C19在较低的剂量(10μM)下对DNA有明显的作用;分子对接模拟结果显示配合物能嵌入DNA分子中,以氢键与DNA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DNA损伤,DNA损伤的可导致细胞周期的阻滞,这与流式细胞术检测到的配合物对细胞周期影响的结果相符;Western Bolt法检测配合物对周期相关蛋白影响的结果显示:配合物C7和C10能明显抑制细胞周期蛋白CyclinA、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2和周期调控因子Cdc25A的表达,并能显着上调抑癌基因p21和p27的表达;配合物C12-C16可不同程度地抑制CyclinA和CDK2的表达,并上调p27的表达,配合物C13-C16能显着上调抑癌基因p21的表达;配合物C17和C19抑制CyclinA和CDK2存在剂量相关性,高剂量时显着抑制CyclinA和CDK2的表达,并能显着上调p21的表达。实验证实合成的金属配合可作用于DNA,并通过调节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对细胞周期产生影响。2、线粒体是多数金属配合物作用的靶点之一,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线粒体膜电位能被明显下调;Western Bolt实验检测配合物对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显示配合物C10能明显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促凋亡蛋白Bad和Bax的表达被上调,细胞色素C和凋亡酶激活因子Apaf-1的表达也明显上调;配合物C12-C16对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不一致,其中配合物C12-C15能明显抑制Bcl-2的表达,配合物C14-C16显着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并导致细胞色素C的释放;配合物C17和C19在高剂量时明显抑制Bcl-2和Bcl-xL的表达并上调Bax的表达,细胞色素C在高剂量时表达量明显增加;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aspase-3/9的表达,结果显示配合物C7、C10、C12-C16、C17和C19能不同程度的激活Caspase-9的表达,并引起Caspase-3被激活。该实验证实配合物可作用于线粒体相关蛋白,诱导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激活凋亡执行因子导致细胞凋亡。3、Western Blot实验显示配合物C7、C10、C12-C16、C17和C19对原癌基因c-myc和端粒酶逆转录hTERT表达的抑制很显着,并导致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降低;端粒酶活性检测显示配合物C7、C10、C12-C16、C17和C19不同程度地抑制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的活性也是诱导其凋亡的路径之一。
魏树花[4](2019)在《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超灵敏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端粒酶是一种由催化蛋白和RNA模板组成的酶,可合成染色体末端的DNA促使细胞永生化。细胞中端粒酶负责端粒的延长,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正常的人类细胞中端粒酶活性降低或缺失,但几乎在所有类型的癌症中都被高度激活(超过85%),使其成为早期癌症诊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癌症治疗靶点。目前已经开发了高效可靠的端粒酶检测方法,但大多数检测方法程序复杂、灵敏度较低。本文发展了一种端粒酶触发引物生成滚环扩增的检测方法,可用于简便、快速、灵敏的检测端粒酶活性。端粒酶可以催化检测探针的延伸,诱导链置换放大反应,生成大量的单链滚环扩增引物。这些滚环扩增引物可与环状模板结合,引发滚环扩增反应,产生大量的扩增产物。以SYBR Gold为荧光指示剂,可轻松无标记检测扩增产物。与已有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在绝对等温条件下(35℃)一步一管检测端粒酶活性,不需要任何洗涤和分离步骤,大大简化了实验流程,避免了交叉污染。该方法具有较高灵敏度,检测限低至3个细胞,从10到105个细胞的4个数量级大的动态范围,它可以进一步应用于筛选端粒酶抑制剂,从正常细胞中辨别癌细胞。该论文发展了一种在绝对等温条件下,基于引物生成滚环扩增对癌细胞端粒酶超灵敏检测的方法。该实验方案设计巧妙,实验步骤简约、操作简单且不耗时,在等温条件下实现一管一步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信号通过端粒酶启动链置换放大反应转化为核酸信号,达到较高灵敏度。端粒酶活性的超灵敏检测,不但有利于筛选端粒酶抑制剂,而且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疾病诊断中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王鑫[5](2018)在《爪哇黄芩素抑制HepG-2细胞侵袭迁移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肝癌是很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且具有高复发和高转移的特性,这对人民的生命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肝癌的发生发展是多步骤与多因素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寻找到新型药物能够有效的抑制肝癌的转移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在肝癌的防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爪哇黄芩(Scutellariajavanica Jungh.),唇形科,黄芩属。人们目前对爪哇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知之甚少。我们从前期的实验中发现爪哇黄芩中含有许多黄酮类成分,并对这些黄酮类成分做了活性筛选。本课题组前期发现爪哇黄芩中的一种二氢黄酮类单体即爪哇黄芩素(5,6,2’-三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凋亡。然而我们对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明确,所以无论从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有必要对爪哇黄芩二氢黄酮成分抗肿瘤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爪哇黄芩中二氢黄酮对抗肝癌机制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爪哇黄芩素对HepG-2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本实验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爪哇黄芩素作用于HepG-2细胞后其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与侵袭迁移能力相关的分子(MMP-2、MMP-9及E-cadherin)以及与侵袭迁移相关信号通路PI3K/AKT和MAPK/ERK中关键分子(AKT、p-AKT、p-ERK1/2)的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随着给药浓度的升高,HepG-2细胞的侵袭迁移力降低,呈剂量依赖性。这表明爪哇黄芩素抑制了 HepG-2细胞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MMP-2、MMP-9及E-cadherin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MMP-2、MMP-9的表达下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中p-AKT和AKT的表达以及MAPK/ERK信号通路中p-ERK1/2的表达,结果表明,爪哇黄芩素能够下调p-AKT和p-ERK1/2的表达量,且呈剂量依赖性,而AKT表达量基本不变,说明爪哇黄芩素能够有效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和MAPK/ERK的激活。综上所述,爪哇黄芩素具有抑制HepG-2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爪哇黄芩素可影响肿瘤侵袭迁移相关基因,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和MAPK/ERK中p-AKT和p-ERK1/2的表达,从而抑制下游分子MMP-2、MMP-9促进E-cadherin的表达,最终抑制了HepG-2细胞侵袭迁移能力。
杨慧[6](2016)在《靶向泛素连接酶STUB1对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泛素连接STUB1、端粒酶亚单位hTERT蛋白胞浆表达水平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目的:研究泛素连接酶STUB1、端粒酶亚单位hTERT胞浆或胞核蛋白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分别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在组织芯片中分别检测STUB1、hTERT蛋白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分析hTERT蛋白不同亚细胞表达情况与宫颈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别分析STUB1、hTERT蛋白表达对宫颈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采用COX回归法分析影响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因素;采用Spearman法分析宫颈癌组织中STUB1与hTERT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织中STUB1蛋白表达显着低于正常宫颈和CIN组织(P<0.05),而hTERT蛋白显着高表达(P<0.05)。在宫颈癌组织中,STUB1蛋白的低表达率在不同年龄、不同人流情况、不同绝经情况、不同肿瘤大小、不同组织类别、不同FIGO分期、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阴道及宫旁浸润情况、不同放疗情况和不同局部复发情况的宫颈癌患者中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即分化程度低的宫颈癌患者,STUB1蛋白的表达越低(P<0.05)。hTERT总蛋白的高表达率与肿瘤的FIGO分期、分化程度、局部复发密切相关,而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即FIGO分期高、分化程度低、局部复发的宫颈癌患者,hTERT总蛋白的表达越高(P<0.05)。STUB1蛋白或hTERT总蛋白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STUB1 51.8% vs 48.2%, P=0.016; hTERT 70.00% vs 63.50%, P=0.128);除此之外,hTERT蛋白胞核而不是其胞浆高表达组的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着高于低表达(胞浆68.6% s 71.7%,P=-0.070;胞核61.8% vs 67.2%,P=0.016),但二者皆与宫颈癌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均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hTERT蛋白总及胞核表达水平不是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然而,STUB1及hTERT蛋白胞浆表达水平可作为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TUB1蛋白表达水平与hTERT胞浆或胞核蛋白表达情况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STUB1及hTERT表达情况皆与宫颈癌发生过程密切相关。STUB1蛋白低表达水平与宫颈癌预后差密切相关;然而,hTERT总蛋白及胞核表达水平尚不能作为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仅其蛋白胞浆表达水平有望成为宫颈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因此,STUB1及hTERT蛋白胞浆表达情况有望成为预测宫颈癌预后的指标,并有可能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新靶点。第二部分 泛素连接酶STUB1、端粒酶亚单位hTERT蛋白胞浆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目的:研究泛素连接酶STUB1、端粒酶亚单位hTERT胞浆或胞核蛋白在宫颈癌放射敏感/抗拒株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宫颈癌细胞内在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取6MV的X射线在室温下分别对指数生长期的C33A和Hela细胞按照每周一次600cGy的剂量进行辐射,分别照射10次和12次;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对照射后达到稳定传代的细胞株进行放射生物学参数测定,将照射后验证具有放射抗拒性的细胞株分别命名为C33AR和HelaR;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C33A/C33AR和Hela/HelaR中STUB1及hTERT蛋白表达水平;采用TRAP和R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C33A/C33AR和Hela/HelaR中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长度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C33A/C33AR和Hela/HelaR中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变化;采用transwell法分别检测C33A/C33AR和Hela/HelaR中细胞侵袭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分别检测C33A/C33AR细胞照射前后Y H2AX的变化;采用免疫共沉淀法(Co-IP)检测C33A/C33AR中hTERT总蛋白泛素化水平的变化。结果:克隆形成结果显示:C33A细胞株的D0=1.34±0.028,SF2=0.516±0.058;C33AR细胞株的D0=1.89±0.008, SF2=0.655±0.041;Hela细胞株的D0=2.59±0.007, SF2=0.625±0.041; HelaR细胞株的D0=2.76±0.012, SF2=0.751±0.041;表明经过6MV X线辐射后,C33AR及HelaR分别较C33A及Hela细胞的放射抗拒性显着增加(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两株放射抗拒株hTERT总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亲本株显着升高(P<0.05),而STUB1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亲本株显着降低。TRAP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放射抗拒株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分别较其亲本株显着提高(P<0.05)。细胞周期显示放射抗拒株中放射诱导的G2/M期阻滞持续时间显着较其亲本长(P<0.05)。细胞凋亡检测显示,放射抗拒株自发性与放射诱导的凋亡水平皆较其亲本株显着减少(P<0.05)。Transwell显示,C33AR的细胞侵袭力较其亲本株显着增加(P>0.05)。免疫荧光结果表明C33AR中自发性和辐射诱导的γH2AX皆较其亲本显着减少(P<0.05)。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C33AR细胞中,hTERT总蛋白泛素化水平较其亲本降低;Western blotting检测C33A/C33AR中hTERT蛋白在胞浆或胞核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放抗株中hTERT蛋白胞浆表达明显较高,hTERT蛋白胞核表达明显较低。结论:成功建立宫颈癌放射抗拒细胞株C33AR及HelaR,宫颈癌细胞内在放射敏感性降低可能与STUB1表达减少导致的hTERT蛋白胞浆降解减少,从而引起的端粒酶活性增加、端粒延长、射线诱导的G2/M期阻滞时间延长、自发性凋亡及射线诱导的凋亡率减少、自发性和辐射诱导的γH2AX减少有关。因此,深入研究STUB1调控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机制,明确hTERT蛋白胞浆降解增多对放射敏感性的效应,有助于为研究潜在放射增敏靶点提供新的方向。第三部分过表达泛素连接STUB1调控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机制目的: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hTERT蛋白胞浆表达水平可能与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相关,且泛素连接酶STUB1在放抗株中低表达,与hTERT总蛋白及胞浆表达水平负相关,可调控放射敏感性。然而,STUB1调控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机制尚不明。因此,本课题主要目的是研究STUB1作为人宫颈癌细胞放射增敏靶点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Lipo2000脂质体转染联合嘌呤霉素筛选法构建STUB1过表达的稳定转染细胞株C33AR-STUB1、HelaR-STUB1及其对应的空白对照稳定细胞株C33AR-NC、HelaR-NC;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并检测蛋白表达水平变化;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TUB1过表达后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变化;采用TRAP和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C33AR-NC和C33AR-STUB1中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法分别检测C33AR-NC和C33AR-STUB1中照射前后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分别检测C33AR-NC和C33AR-STUB1细胞照射前后DNA损伤灶点变化;采用免疫共沉淀法(Co-IP)检测C33AR-NC和C33AR-STUB1中hTERT蛋白在胞浆中的泛素化修饰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过表达STUB1的C33AR-STUB1和HelaR-STUB1细胞株及其空白对照C33AR-NC和HelaR-NC.克隆形成结果显:C33AR-NC细胞株的D0=2.44, SF2=0.603;C33AR-STUB1细胞株的D0=1.70, SF2=0.441; HelaR-NC细胞株的D0=2.44, SF2=0.751; HelaR-STUB1细胞株的D0=2.33,SF2=0.533;表明过表达STUB1的细胞C33AR-STUB1和HelaR-STUB1获得了显着的放射增敏效应。TRAP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C33AR-STUB1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皆较C33AR-NC细胞显着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过表达STUB1后,细胞中hTERT蛋白总及胞浆表达水平降低,但对胞核表达无影响,PI3K、AKT及p-AKT表达降低,端粒结合蛋白TRF1及RAP1表达增加,TRF2、PTOP1、POT1及TIN2表达减少;Co-IP结果显示hTERT蛋白胞浆的泛素化修饰增加。细胞周期检测显示STUB1过表达后,细胞G2/M期分布增加;联合射线后细胞周期结果显示STUB1过表达显着缩短射线诱导的G2/M期阻滞持续时间;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过表达STUB1,显着降低ATM、 ATR、Chk1、Chk2、p-Chk1及p-Chk2表达水平,而p-ATM、p-ATR及CDC25C表达水平增加。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STUB1过表达后,细胞自发性和射线诱导的早期凋亡皆增加;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过表达STUB1,促凋亡蛋白Bax与抑制凋亡蛋白Bcl-2表达的比例提高。免疫荧光检测提示STUB1过表达,显着增加自发性及射线诱导的DNA损伤灶。结论:过表达泛素连接酶STUB1可导致放射增敏,其调控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可能机制如下:通过促进hTERT蛋白胞浆泛素化修饰使hTERT蛋白胞浆储备减少,并通过下调P13K及AKT,使PI3K/AKT介导的hTERT磷酸化激活减少,从而导致进入胞核的有活性的hTERT减少,从而降低端粒酶活性,进而端粒缩短,下调大部分端粒相关蛋白,使端粒相对欠稳定,从而使ATM/ATR-Chkl/Chk2-CDC25C介导的细胞周期G2/M期阻滞缩短、Bax/Bcl2比例提高而致细胞凋亡增加,进而增加细胞DNA损伤灶,最终导致放射增敏。因此,STUB1有望成为放射增敏的靶点,其通过影响hTERT蛋白胞浆表达水平从而调控放射敏感性的现象,为研究端粒稳态相关因素调控放射敏感性的机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
孙娟,牛春燕[7](2016)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对于明确病因、预后评价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均有重要价值。腹水的诊断方法很多,但至今尚无一种理想的方法能兼有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满足临床经济学和可行性等要求。因此,寻找理想的腹水鉴别诊断方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阐述了分子生物学检测、细胞学检查、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常规检测等诊断方法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了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诊断效能,认为多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
崔建新[8](2016)在《端粒酶及血清游离HER2在胃癌HER2靶向治疗中的生物学意义》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发病率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五位,死亡率位居第三位,我国是胃癌大国,年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分别占全球的42%和35%。异质性较高、肿瘤分期晚、综合治疗疗效有限使胃癌患者的整体预后较差,胃癌防治任重道远。HER2靶向治疗在胃癌的成功应用标志着胃癌诊疗的巨大的进步,但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肿瘤对HER2靶向治疗反应率不高,缺乏简便的监测手段等问题。探寻影响胃癌HER2靶向治疗疗效的分子机制、寻找合适的监测手段,以及针对性开发新型干预措施,对于提升胃癌HER2治疗疗效非常重要,是当前胃癌研究热点之一。目的以端粒酶活性为切入点,分析胃癌细胞中的HER2表达与端粒酶之间的相关性,确定端粒酶活性是否对HER2靶向治疗疗效产生影响;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通过正向和反向的调节干预,深入分析端粒酶活性与HER2之间的相互调控关系;观察靶向治疗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自噬、细胞周期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进一步了解靶向治疗的内在机制;探寻新的检测HER2的手段,为HER2靶向治疗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不同HER2表达水平的胃癌细胞系为模型,以拉帕替尼(Lapatinib)为靶向HER2的主要措施,分别通过WB、rtPCR、TRAP等方法检测HER2,hTERT,端粒酶活性在胃癌中的水平及相关性:通过siRNA干扰、药物处理、稳定转染的方式正向和反向的调节干预HER2或端粒酶活性,观察两者之间的调控关系,并通过CCK8实验,分析端粒酶活性对HER2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技术等观察Lapatinib联合化疗过程中对细胞周期、凋亡、自噬等细胞现象的影响;运用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手段分析血清HER2诊断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准确性和指导胃癌HER2靶向治疗的可行性。结果(1)胃癌细胞中HER2表达水平与端粒酶活性存在正相关关系,Lapatinib可通过干扰hTERT的转录降低TA活化,从而抑制NCI-N87细胞生长,端粒酶活性改变影响了NCI-N87细胞对拉帕替尼的敏感性,而端粒酶抑制剂BIBR1532能够增敏NCI-N87细胞和SGC7901细胞对拉帕替尼的敏感性。(2)高表达外源性hTERT诱导2BS细胞永生化能够上调HER2表达水平,并且在HepG2细胞中,siRNA沉默hTERT, BIBR1532处理和稳定转染端粒酶抑制因子蛋白能抑制HER2表达。(3)拉帕替尼能增加奥沙利铂诱导胃癌细胞的凋亡率及增强对胃癌细胞S期阻滞能力。(4)Lapatinib处理过程中,NCI-N87细胞出现细胞自噬、CD44+细胞增多和端粒酶活性增强等现象,增加了其耐药性。(5)Meta分析显示血清HER2诊断HER2阳性胃癌的合并灵敏度为0.39(95%CI:0.21-0.61),合并的特异度为0.98(95%CI:0.87-1.00)。合并的PLR和NLR分别为16.6(95% CI:4.5-61.5)和0.62(95%CI:0.46-0.85)。SROC下面积为0.77(95%CI:0.73-0.80)和DOR值为27(95% CI:9-81)。结论(1)端粒酶活性与HER2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在肿瘤发生及肿瘤治疗过程中相互调节和影响,联合应用端粒酶抑制剂和HER2靶向治疗有望进一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2)Lapatinib处理过程中,NCI-N87细胞出现细胞自噬、CD44+细胞增多和端粒酶活性增强等现象,为进一步理解肿瘤耐药性提供一定基础。(3)血清HER2有望成为一种筛查胃癌中HER2表达情况及指导HER2靶向治疗的便捷手段。
罗启翅,左素清,张薇珊[9](2015)在《基于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探讨端粒酶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CR-TRAP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胃癌组织中的端粒酶表达阳性率显着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不同分期之间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分化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度分化和中度分化胃癌组织(P<0.05)。结论端粒酶活性上调可能参与胃癌的病理过程,端粒酶活性与胃癌临床病理分化程度有关。
孙宝信,胡大为,薛承岩[10](2008)在《端粒酶与腹腔肿瘤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二、TRAP法测定胃癌端粒酶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RAP法测定胃癌端粒酶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功能化纳米结构的设计及在肿瘤细胞检测、成像和药物递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缩写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癌症及其诊断与治疗 |
1.2 功能化纳米结构的设计 |
1.2.1 纳米材料 |
1.2.2 功能化纳米结构用于肿瘤细胞检测、成像和药物递送的设计 |
1.3 功能化纳米结构用于肿瘤细胞检测的研究 |
1.4 功能化纳米结构用于肿瘤细胞成像的研究 |
1.5 功能化纳米结构用于肿瘤细胞药物递送的研究 |
1.5.1 治疗单元 |
1.5.2 靶向单元 |
1.5.3 刺激响应单元 |
1.6 本论文解决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可转换的DNA末端的银纳米探针用于人端粒酶活性的比色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纳米探针的合成 |
2.2.3 细胞培养和端粒酶的提取 |
2.2.4 端粒酶的比色检测 |
2.2.5 传感体系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
2.2.6 凝胶电泳实验 |
2.2.7 纳米探针表面DNA修饰量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基于可转换的DNA末端的银纳米探针用于人端粒酶活性的比色检测的设计原理 |
2.3.2 可行性分析 |
2.3.3 检测原理的验证 |
2.3.4 纳米探针表面DNA修饰量的优化 |
2.3.5 银纳米探针分析性能的考察 |
2.3.6 端粒酶活性的可视化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DNA-金纳米探针的横向流动生物传感器用于人端粒酶活性的比色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金纳米颗粒的合成 |
3.2.3 金纳米颗粒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
3.2.4 DNA修饰的金纳米探针的合成及浓度测定 |
3.2.5 金纳米探针的动态光散射表征 |
3.2.6 金纳米颗粒表面DNA修饰量的测定 |
3.2.7 细胞培养和端粒酶的提取 |
3.2.8 横向流动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
3.2.9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
3.2.10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基于DNA-金纳米探针的横向流动生物传感器用于人端粒酶活性的比色检测的设计原理 |
3.3.2 金纳米颗粒的表征 |
3.3.3 DNA-金纳米探针的表征 |
3.3.4 DNA-金纳米探针表面DNA修饰量的表征 |
3.3.5 横向流动生物传感器的准备 |
3.3.6 横向流动生物传感器能否正常使用的验证 |
3.3.7 端粒酶结合底物在不同细胞裂解中的延伸 |
3.3.8 横向流动生物传感器的线性关系考察 |
3.3.9 横向流动生物传感器的特异性考察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H响应型DNA纳米烟花用于耐药型乳腺癌细胞的成像和药物递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仪器 |
4.2.2 pH响应型DNA纳米烟花的合成 |
4.2.3 凝胶电泳实验 |
4.2.4 pH响应型DNA纳米烟花中阿霉素插入量的考察 |
4.2.5 细胞培养 |
4.2.6 体外释放实验 |
4.2.7 荧光显微镜成像 |
4.2.8 流式细胞术 |
4.2.9 细胞存活率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H响应型DNA纳米烟花用于耐药型乳腺癌细胞的成像和药物递送的设计原理 |
4.3.2 pH响应型DNA纳米烟花的合成及表征 |
4.3.3 pH响应型DNA纳米烟花的特异性识别 |
4.3.4 pH响应型DNA纳米烟花中阿霉素插入量的考察 |
4.3.5 pH响应型DNA纳米烟花中阿霉素的体外释放研究 |
4.3.6 共定位考察pH响应型DNA纳米烟花在细胞内的分布 |
4.3.7 pH响应型DNA纳米烟花中阿霉素的细胞内释放研究 |
4.3.8 细胞存活率的考察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适体-DNA四面体纳米载体用于耐药型乳腺癌细胞的靶向、协同药物递送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仪器 |
5.2.2 siRNA@MUC1-Td和MUC1-Td的合成 |
5.2.3 siRNA@MUC1-Td在不同介质中时间稳定性的考察 |
5.2.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 |
5.2.5 阿霉素插入量的考察 |
5.2.6 细胞培养 |
5.2.7 荧光显微镜成像和荧光共聚焦成像 |
5.2.8 实时荧光定量PCR |
5.2.9 细胞存活率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适体-DNA四面体纳米载体用于耐药型乳腺癌细胞的靶向、协同药物递送的设计原理 |
5.3.2 siRNA@MUC1-Td的合成及表征 |
5.3.3 siRNA@MUC1-Td在不同介质中时间稳定性的考察 |
5.3.4 阿霉素插入量的考察 |
5.3.5 siRNA@MUC1-Td靶向性的考察 |
5.3.6 细胞内Dox蓄积量的考察 |
5.3.7 共定位考察siRNA@MUC1-Td在细胞内的分布 |
5.3.8 Bcl-2 siRNA基因沉默效率的考察 |
5.3.9 细胞存活率的考察 |
5.3.10 细胞凋亡检测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癌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端粒酶定义 |
1.2 端粒酶检测的意义 |
1.2.1 端粒酶与喉部鳞状细胞癌 |
1.2.2 端粒酶与膀胱癌 |
1.2.3 端粒酶与食道小细胞癌 |
1.2.4 端粒酶与卵巢瘤 |
1.2.5 端粒酶与乳腺癌 |
1.2.6 端粒酶抑制剂 |
1.3 端粒酶的检测方法 |
1.3.1 端粒重复扩增法 |
1.3.2 杂化链式反应 |
1.3.3 滚环扩增法 |
1.3.4 指数扩增反应 |
1.3.5 链置换扩增技术 |
1.3.6 化学发光法 |
1.3.7 基于微型纳米结构材料检测端粒酶的方法 |
1.3.8 基于量子点的端粒酶检测方法 |
1.3.9 比色法 |
1.3.10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
1.3.11 荧光法 |
1.4 荧光探针分类 |
1.4.1 有机染料类 |
1.4.2 金属离子类 |
1.4.3 纳米粒子类 |
1.4.4 量子点类 |
1.4.5 基因荧光探针 |
第二章 无淬灭分子信标辅助的二次信号放大策略超灵敏检测肺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端粒酶检测 |
2.3.2 凝胶电泳分析 |
2.3.3 TRAP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实验原理 |
2.4.2 可行性分析 |
2.4.3 实验优化分析 |
2.4.4 灵敏度分析 |
2.4.5 特异性分析 |
2.4.6 回收率 |
2.4.7 抑制剂筛选 |
2.4.8 不同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
2.5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癌症疾病简介 |
2 癌细胞凋亡途径 |
3 抗癌药物特异性靶点 |
4 Pt类抗癌药物研究及应用 |
5 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抗癌研究 |
5.1 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类型 |
5.2 席夫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抗癌活性 |
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6.1 研究目的 |
6.2 选题依据 |
6.3 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试剂 |
2.3 6-甲基-2-吡啶甲醛苯甲酰腙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4 2-喹啉甲醛苯甲酰腙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5 2-吡啶缩氨基硫脲及其铜(Ⅱ)配合物合成表征 |
2.6 2-羟基-1-萘甲醛苯甲酰腙及其Pt(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7 2-羟基-1-水杨醛苯甲酰腙-Pt(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 配合物(C1-C21)在溶液中的稳定性实验 |
3.1 配合物C1-C3的稳定性 |
3.2 配合物C4-C6的稳定性 |
3.3 配合物C7-C11的稳定性 |
3.4 配合物C12-C16的稳定性 |
3.5 配合物C17-C21的稳定性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席夫碱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 储备液及实验中溶液的配制 |
2.3 细胞复苏及培养 |
2.4 配体及配合物的细胞毒性测定 |
2.5 细胞对配合物的摄取实验 |
2.6 细胞周期分析 |
2.7 细胞内ROS的观察 |
2.8 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检测 |
2.9 细胞凋亡检测 |
2.10 细胞形态分析 |
2.11 细胞迁移试验 |
2.12 抑制肿瘤球体生长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配体及配合物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 |
3.2 肿瘤细胞吸收配合物及分布研究 |
3.3 配合物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 |
3.4 配合物对细胞内活性氧的影响 |
3.5 配合物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3.6 配合物诱导细胞凋亡 |
3.7 配合物C17和C19对A549cisR细胞形态的影响 |
3.8 配合物C17和C19对A549cisR细胞迁移的影响 |
3.9 配合物C17和C19对A549cisR细胞球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体外抗肿瘤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 模拟分子对接 |
2.3 紫外-可见光谱研究配合物与CT-DNA作用研究 |
2.4 荧光光谱研究配合物与CT-DNA作用研究 |
2.5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6 蛋白印迹法研究相关蛋白的表达 |
2.7 Caspase-3/9表达的测定 |
2.8 TRAP银染实验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DNA对接结果 |
3.2 紫外-可见光谱研究配合物与DNA作用实验结果 |
3.3 荧光光谱研究配合物与CT-DNA相互作用实验结果 |
3.4 琼脂糖凝胶电泳 |
3.5 配合物对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 |
3.6 配合物对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
3.7 配合物对Caspase-3/9的影响 |
3.8 配合物调控c-myc和hTERT蛋白的表达 |
3.9 配合物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致谢 |
(4)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超灵敏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章中部分缩写的中英文对照 |
第一章 前言 |
1.1 端粒酶 |
1.1.1 端粒酶定义 |
1.1.2 端粒酶的特点 |
1.1.3 端粒酶的功能 |
1.2 端粒酶与疾病的关系 |
1.2.1 端粒酶与皮肤类疾病的潜在关系 |
1.2.2 端粒酶与心血管类疾病的潜在关系 |
1.2.3 端粒酶与病毒类疾病的潜在关系 |
1.2.4 端粒酶与癌细胞类疾病的潜在关系 |
1.3 端粒酶抑制剂 |
1.4 端粒酶的检测方法 |
1.4.1 扩增法 |
1.4.2 非扩增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端粒酶触发引物生成滚环扩增一步超灵敏检测端粒酶活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端粒酶的检测 |
2.3.2 凝胶电泳分析 |
2.3.3 抑制试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端粒酶检测的实验原理 |
2.4.2 实验的可行性验证 |
2.4.3 凝胶电泳分析 |
2.4.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4.5 灵敏度检测 |
2.4.6 抑制性检测 |
2.4.7 实际样品的分析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爪哇黄芩素抑制HepG-2细胞侵袭迁移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抗肿瘤的机制以及方法 |
1.2.1 诱导细胞凋 |
1.2.2 诱导肿瘤细胞分化 |
1.2.3 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 |
1.2.4 抑制端粒酶活性 |
1.2.5 诱导细胞自噬 |
1.2.6 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与侵袭迁移 |
1.3 与肿瘤侵袭迁移的相关因子的研究 |
1.4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
1.4.1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1.4.2 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爪哇黄芩素抑制HepG-2迁移能力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爪哇黄芩素抑制HepG-2侵袭能力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爪哇黄芩素对侵袭迁移相关蛋白MMP-9、MMP-2、E-cadherin表达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爪哇黄芩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4.3.2 爪哇黄芩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4.3.3 爪哇黄芩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MMP-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爪哇黄芩素抑制HepG-2细胞侵袭迁移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爪哇黄芩素抑制HepG-2细胞侵袭迁移MAPK/ERK信号通路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6.2.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讨论 |
7.1 爪哇黄芩素对HepG-2迁移能力的影响 |
7.2 爪哇黄芩素对HepG-2侵袭能力的影响 |
7.3 爪哇黄芩素对侵袭迁移相关基因MMP-2、MMP-9及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 |
7.4 爪哇黄芩素抑制HepG-2细胞侵袭迁移P13K/AKT信号通路研究 |
7.5 爪哇黄芩素抑制HepG-2细胞侵袭迁移MAPK/ERK信号通路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靶向泛素连接酶STUB1对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1 引言 |
第一部分:泛素连接酶STUB1、端粒酶亚单位hTERT蛋白胞浆表达水平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STUB1、hTERT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 |
3.2 根据ROC曲线定义STUB1、hTERT总蛋白表达的cut off值 |
3.3 STUB1、hTERT总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 |
3.4 根据ROC曲线定义hTERT胞浆、胞核蛋白表达的cut off值 |
3.5 hTERT胞浆、胞核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 |
3.6 生存分析 |
3.7 STUB1和hTERT胞浆或胞核表达在宫颈癌组织中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第二部分:泛素连接酶STUB1、端粒酶亚单位hTERT蛋白胞浆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 |
5 材料与方法 |
5.1 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6 研究结果 |
6.1 宫颈癌放射敏感/抗拒株模型的放射敏感性检测 |
6.2 肿瘤放射敏感/抗拒株模型中hTERT总蛋白表达的检测 |
6.3 肿瘤放射敏感/抗拒株模型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
6.4 肿瘤放射敏感/抗拒株模型中端粒长度的检测 |
6.5 肿瘤放射敏感/抗拒株模型中细胞周期的检测 |
6.6 肿瘤放射敏感/抗拒株模型中细胞凋亡的检测 |
6.7 肿瘤放射敏感/抗拒株模型中细胞侵袭性的检测 |
6.8 肿瘤放射敏感/抗拒株模型C33A/C33AR中rH2AX的检测 |
6.9 肿瘤放射敏感/抗拒株模型中C33A/C33ARhTERT蛋白泛素化水平的变化及hTERT亚细胞定位表达情况 |
7 讨论 |
第三部分:过表达泛素连接酶STUB1调控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机制 |
8 材料和方法 |
8.1 材料 |
8.2 实验方法 |
9 研究结果 |
9.1 STUB1稳定过表达的C33AR-STUB1及HelaR-STUB1细胞株的成功建立 |
9.2 STUB1过表达对C33AR及HelaR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
9.3 过表达STUB1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
9.4 过表达STUB1对端粒长度的影响 |
9.5 过表达STUB1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9.6 过表达STUB1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9.7 过表达STUB1对rH2AX的影响 |
9.8 过表达STUB1对hTERT亚细胞定位表达及hTERT胞浆蛋白泛素化水平的影响 |
9.9 过表达STUB1对PI3K/AKT、端粒相关蛋白、细胞周期、凋亡、DNA损伤修复表达的影响 |
10 讨论 |
11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子生物学检测 |
1.1 端粒酶 |
1.2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 |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
1.4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 |
2 细胞学检查 |
2.1 流式细胞术DNA定量分析与倍体分析 |
2.2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rgyophilic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Ag NOR)染色 |
3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
4 常规检测 |
4.1 微量元素 |
4.2 腹水铁蛋白 |
4.3 α-L-岩藻糖苷酶(alpha-L-fucosidase,AFU) |
5 其他与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相关的指标 |
5.1 干扰素(IFN)γ |
5.2 内皮抑素(endostatin,ES) |
5.3 钙黏附素(cadherin,cad) |
6 小结 |
(8)端粒酶及血清游离HER2在胃癌HER2靶向治疗中的生物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端粒酶活性影响拉帕替尼对HER2阳性胃癌细胞的靶向抑制作用 |
一 引言 |
二 材料和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端粒酶活性介导的细胞永生化对HER2蛋白表达的影响 |
一 引言 |
二 材料和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拉帕替尼联合化疗在胃癌中的应用及耐药机制探索 |
一 引言 |
二 材料和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血清游离HER2水平指示胃癌组织中HER2表达状态可行性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
一 引言 |
二 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 PRISMA声明 |
文献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9)基于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端粒酶与腹腔肿瘤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端粒酶的生物学作用 |
2 端粒酶与腹腔肿瘤 |
2.1 端粒酶与胃癌: |
2.2 端粒酶与肝癌: |
2.3 端粒酶与胆囊癌: |
2.4 端粒酶与胰腺癌: |
2.5 端粒酶与大肠癌: |
2.6 端粒酶与恶性腹水及腹腔转移癌: |
3 端粒酶与肿瘤的辅助治疗 |
四、TRAP法测定胃癌端粒酶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化纳米结构的设计及在肿瘤细胞检测、成像和药物递送中的应用[D]. 陈文静. 山东大学, 2020(12)
- [2]癌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D]. 王婷婷.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和机制研究[D]. 邓俊刚.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4)
- [4]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超灵敏检测方法研究[D]. 魏树花.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爪哇黄芩素抑制HepG-2细胞侵袭迁移的机制研究[D]. 王鑫.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8(12)
- [6]靶向泛素连接酶STUB1对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杨慧. 武汉大学, 2016(01)
- [7]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J]. 孙娟,牛春燕.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6(07)
- [8]端粒酶及血清游离HER2在胃癌HER2靶向治疗中的生物学意义[D]. 崔建新.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6(02)
- [9]基于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病理分析[J]. 罗启翅,左素清,张薇珊.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07)
- [10]端粒酶与腹腔肿瘤关系的研究[J]. 孙宝信,胡大为,薛承岩. 河北医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