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温离子液体理化性能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辛军红[1](2021)在《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在茶叶农药多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吸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和进出口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越来越重视,以及国内外标准中茶叶农药检测项目的不断增加和限量要求的越来越严格,建立茶叶中多种农药的检测技术,尤其是开发高效、快速、简便和环保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近年来,基于固相吸附原理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传统的固相萃取材料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吸附性能和重复使用率低的问题,共价有机骨架(COF)及其复合材料作为样品前处理吸附剂,具有稳定性好、比表面积高、孔隙丰富、易于制备以及可多次重复使用等特点。本论文设计合成具有优异吸附性能的COF及其复合材料,将其应用于固相萃取(SPE)、磁固相萃取(MSPE)、固相微萃取(SPME)的样品前处理中,与色谱-质谱检测技术联用,建立4种茶叶及茶饮料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对COF材料的合成方法进行优化,对材料的吸附性和稳定性进行研究,对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以及适用性等进行评价,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球形TPB-DMTP-COF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茶叶中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研究利用室温合成法,制备了形貌均一的球形TPB-DMTP-COF,对反应溶剂的种类、催化剂的加量以及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均三甲苯和1,4-二氧六环体系,乙腈体系有利于TPB-DMTP-COF球形形貌的形成;催化剂的用量决定了球形形貌的均一性和粒径尺寸;反应时间影响了TPB-DMTP-COF的球体直径和晶型。表征结果显示,TPB-DMTP-COF具有高的比表面积(1419 m2 g-1)和良好的晶型结构。将球形TPB-DMTP-COF用于SPE柱的吸附填料,优化了上样和洗脱条件,建立了SPE-LC-MS/MS联用测定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6种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在0.1-100 ng g-1的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51-0.9976之间,方法的最低检出限范围为0.003-0.018 ng g-1。对市售的不同种类茶叶进行了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含量的测定,并对绿茶和红茶的空白样品进行了添加回收率实验,回收率范围为80.7%-102.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3%。本研究为均一球形COF材料的合成和应用提供了思路。2、基于NH2-Fe3O4@COF的磁固相萃取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茶饮料中苯甲酰脲杀虫剂的方法与机理研究利用室温合成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磁性共价有机骨架材料(NH2-Fe3O4@COF)。将该材料用作磁固相萃取的吸附剂,萃取6种苯甲酰脲类杀虫剂。NH2-Fe3O4@COF对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吸附快速,萃取时间仅10 min。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共价有机骨架中的甲氧基团与苯甲酰脲类农药分子中的酰胺基团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疏水作用是影响吸附过程的主要作用力。本研究建立了MSPE-LC-MS/MS联用测定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6种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在10-1000 ng L-1的浓度范围内,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77-0.9999之间,方法的最低检出限范围为0.06-1.65 ng L-1。为了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对4种原味茶饮料进行了添加回收率实验,回收率范围为80.1%-108.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4%。本研究为饮料样品中痕量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参考。3、基于酮烯胺式Tp-Azo-COF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MS)联用技术测定茶叶中有机氯农药的方法与机理研究制备了一种含有丰富电负性氮原子的酮烯胺式Tp-Azo-COF材料,将其用于固相微萃取的纤维涂层。Tp-Azo-COF具有高的比表面积(1218 m2 g-1),良好的热和化学稳定性,可用于有机氯农药的萃取、富集和热解吸。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Tp-Azo-COF和有机氯农药的吸附亲和力受卤素键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的影响。Tp-Azo-COF涂层对5种有机氯农药的萃取效率均高于3种商品化的固相微萃取涂层,富集倍数范围为1061-3693,且微萃取针可实现上百次的循环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实用性。本研究建立了SPME-GC-MS/MS联用测定有机氯农药的超灵敏方法,5种有机氯农药在0.1-1000ng L-1的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范围为0.9921-0.9963,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在0.002-0.08 ng L-1之间。为了评价该方法的适用性,对绿茶样品进行了添加回收率实验,回收率范围为85.1%-101.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6%。本研究拓展了酮烯胺式COF材料作为富集探针用于有机氯农药分析的应用。4、基于磁性TAPT-DHTA-COF的磁固相萃取GC-MS/MS联用技术测定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与机理研究制备了一种在水相中稳定分散的亲水性磁球。选择含丰富羟基基团的DHTA醛基单体,以及TAPT氨基单体,优化了亲水性磁球与TAPT-DHTA-COF的结合方式。利用室温法,设计合成了具有一定亲水特性的磁性TAPT-DHTA-COF材料。表征结果表明,磁性TAPT-DHTA-COF具有良好的磁响应,均匀分散于水相后,能够实现快速的磁分离。将磁性TAPT-DHTA-COF用作MSPE的吸附剂,优化了MSPE的影响参数,建立了MSPE-GC-MS/MS联用测定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在绿茶基质中,6种酰胺类除草剂在1-500 ng g-1的浓度范围内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10-0.9982之间,方法的最低检出限范围为0.25-0.73 ng g-1。对绿茶和红茶的空白样品进行了添加回收率实验,回收率范围为80.1%-94.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2%。TAPT-DHTA-COF与酰胺类除草剂的吸附机理研究表明,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是吸附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力。本方法为改善COF材料对极性化合物的吸附研究提供了思路。
徐尉力[2](2021)在《离子液体液液微萃取豆奶中除草剂的研究》文中指出大豆起源于中国,其加工和食用已有数千年之久。市售包装豆奶作为一种大豆深加工产品,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一类健康饮品,其中含有大量的优质植物蛋白、大豆异黄酮、维生素和卵磷脂,具有降低人体胆固醇、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功效,被誉为“绿色牛乳”。但是,原料大豆在种植过程中会使用多种除草剂以控制杂草生长,其中大多数除草剂的降解周期较长,易残存于环境水和土壤中,大豆通过富集作用受到污染,经深加工处理后,会对市售包装豆奶的品质和安全性造成潜在影响,继而对消费者产生健康隐患。因此,建立一种简单、高效、绿色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用于萃取豆奶样品中的多种除草剂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疏水性低密度固态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以市售包装豆奶为样品基质,设计并建立了3种基于离子液体的液相微萃取样品前处理方法,用于提取、净化、分离和富集豆奶样品中的三嗪、苯脲和磺酰脲类除草剂。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主要介绍三嗪、苯脲和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结构、性质和检测方法。对离子液体的种类、发展和应用研究进行简单介绍。(2)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绿色的固相净化-涡旋辅助-温控相变-固态离子液体微萃取技术,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了豆奶样品中的6种三嗪和苯脲类除草剂,包括灭草隆、绿麦隆、阿特拉津、绿谷隆、扑灭津和扑草净。本实验采用疏水性低密度固态季膦盐离子液体([P4 4 4 12]BF4)作萃取剂,通过固相净化除去豆奶样品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杂质,经水浴和涡旋促进固态离子液体在样液中的分散,从而增加与目标分析物的接触面积,并通过控制温度,使离子液体在冰浴环境下由液态转变为固态,从而实现固态离子液体与样液的分离,达到萃取分析物的目的。为了获得最佳的萃取条件,本实验考察了盐的用量、涡旋时间、p H值、固态离子液体种类及用量、净化剂种类及用量等条件对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6种目标物在线性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其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2~2.59μg/L和1.72~8.63μg/L,加标回收率为82.59%~118.16%。本方法简单高效、绿色环保、试剂用量少,适用于市售包装豆奶中三嗪和苯脲类农药残留的提取与测定。(3)建立一种涡旋/超声协同乳化-固相分散吸附-固态离子液体微萃取法用于提取和富集豆奶中残留的噻吩磺隆、甲磺隆、醚苯磺隆、氯磺隆、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等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目标分析物进行分离与测定。本方法以疏水性低密度固态季膦盐离子液体([P4 4 4 12]BF4)为萃取剂,经涡旋和超声协同作用促使离子液体乳化,增加离子液体与目标分析物的接触面积。以蒙脱土为固相分散吸附材料,吸附结合有目标分析物的离子液体,经离心后蒙脱土与样液实现相分离,随后用定量乙腈解析改性蒙脱土中的目标分析物,并进行色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线性范围内各目标分析物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其检出限(LOD)与定量限(LOQ)分别为1.60~3.04μg/L和5.34~10.12μg/L。各目标分析物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31%~5.07%和1.12%~6.63%,加标回收率在81.55%~116.4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05%~8.91%之间。本法以离子液体代替传统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将涡旋/超声辅助与分散固相吸附相结合起来,集样品提取、分离、净化于一体,具有萃取效率高、操作简单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可用于市售包装豆奶中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分离与检测。(4)以离子液体四丁基氯化铵与全氟辛醇组成的新型疏水性低共熔溶剂(DES)为萃取剂,将涡旋辅助液液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建立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用于分析植物蛋白液体样品中的7种三嗪和苯脲类除草剂。该法以四丁基氯化铵为氢键受体,以不同烷基链长度的全氟类醇或酸为氢键供体,合成了10种不同疏水性的DES,并对其萃取性能进行考察,包括DES种类及用量、涡旋时间、氯化钠用量以及p H值等。实验结果表明,各目标化合物在3.90~1000.00μg/L的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7种目标物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5~1.00μg/L和0.51~3.33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2.11~117.79μg/L。本研究发现用全氟醇作氢键供体的DES比相同烷基链长度的醇作氢键供体的DES具有更好的萃取性能,且随着全氟醇烷基链的增加,其对三嗪类除草剂的萃取性能逐渐增强,但对苯脲类除草剂的萃取性能略微下降。本方法具有试剂用量少、操作简单、高效萃取等优点,可用于市售高蛋白液体基质样品中三嗪和苯脲类除草剂的检测。
钟源[3](2021)在《沙柳纤维素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柳作为我国西北部地区特有植物之一,由于其具有平茬复壮的独特优势,使得沙柳的高效化以及多元化应用极为重要,天然纤维素是一种环境友好、原料来源广泛、环境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之一,而沙柳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纤维素,这为沙柳纤维素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便利。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使用硝酸-乙醇溶液在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对沙柳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亚氯酸钠以及碱处理提纯沙柳纤维素,并对反应条件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沙柳粗纤维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120 oC、料液比1:35(g/m L)、时间100 min。提取后沙柳粗纤维素的最大α-纤维素含量为67.47%。(2)使用了硝酸-乙醇溶液与盐酸-乙醇溶液两种不同酸醇溶液对沙柳进行预处理,然后经酸性亚氯酸钠、氢氧化钾处理获得沙柳纤维素,最后再通过8 wt%盐酸水解沙柳纤维素制备沙柳微晶纤维素,并对提取各阶段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沙柳微晶纤维素产率为32.95%,结晶度为59.32%。(3)以沙柳微晶纤维素为原料,采用纯化学法制备纳米纤维素,将沙柳微晶纤维素先通过64 wt%硫酸溶液水解制备了沙柳纤维素晶须(CNC),再结合TEMPO氧化制备了TOCNC。实验结果表明:TEMPO氧化后由于羧基的引入,与CNC比较,TOCNC表面更为光滑;红外光谱分析中,氧化后出现明显羧基官能团,证明CNC已被成功氧化;原子力显微镜下,样品CNC与TOCNC均呈现短棒状纤维,平均直径分别为23.10 nm和21.84 nm,平均长度分别为213.61 nm和165.69 nm。(4)以沙柳微晶纤维素为原料,TEMPO/NaBr/NaClO为反应体系,探究了不同次氯酸钠加入量下微晶纤维素羧基含量的变化,并结合高强超声在1200W下制备了沙柳纤维素纳米纤维,通过透射电镜得到该TOCNF的直径为23.39 nm,样品溶液经减压抽滤制备了沙柳纤维素纳米纤维薄膜,该薄膜在800 nm波长下,最大透光率在60%左右;将沙柳微晶纤维素溶于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中,与TOCNF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以冰乙酸、乙酸乙酯、四氯化碳为凝固浴,通过悬滴法制备沙柳微晶纤维素/沙柳纤维素纳米纤维气凝胶球。实验结果表明:溶解前后样品均出现羧基官能团,表明溶解过程并未对羧基产生影响;BET分析中,气凝胶的平均孔径随纳米纤维素掺杂量增加而逐渐降低;气凝胶球对重金属铜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165.92 mg/g。(5)以沙柳微晶纤维素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碳酸钙为造孔剂,通过热引发形成第一层网络结构,通过盐酸溶液去除碳酸钙获得大孔沙柳纤维素水凝胶,并在该基础上,制备了沙柳微晶纤维素/丙烯酰胺互穿网络结构水凝胶,并对该水凝胶进行表征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扫描电镜图像中,互穿网络水凝胶表面呈现断壁式孔道,最大润胀率为684.95%;制备过程中,红外光谱中未有明显新峰的出现,表明第一层网络结构与第二层网络结构彼此间相互独立;该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压缩拉伸抗剪切的性能。
张永健[4](2021)在《微波辅助木质纤维生物质溶剂精炼及微波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木质纤维生物质被认为是最有潜力替代化石资源的绿色可再生资源之一,其高效地开发利用对于缓解能源危机及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木质纤维生物质固有的顽固性和异质性造成其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利用效率低下。微波加热具有快速加热、整体加热及选择性加热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本论文探究了微波辅助木质纤维生物质溶剂精炼条件,提出了高生物质利用率的生物质精炼方法;研究了精炼过程中混合反应体系介电性质的动态变化规律;对微波辅助生物质精炼过程进行了中试研究,并对中试规模微波反应釜加热复杂反应体系的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为开发规模化、高效率、低能耗的生物质精炼方法提供了技术和基础理论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探究了影响微波辅助木质纤维生物质溶剂精炼的因素,包括溶剂体系、反应温度、时间及酸催化剂用量。结果表明,与常规生物质溶剂精炼中用到的低沸点有机溶剂水溶液相比,以乙二醇/二氧六环、甲醇/二氧六环混合物以及乙二醇水溶液为溶剂获得更高的木质素去除率;反应温度过高不但会造成纤维素的大量降解,而且会导致回收的木质素产品缩合结构及假木质素含量增加;酸催化剂的使用是破坏木质纤维生物质顽固结构,实现三大素高效分离的关键因素。以乙二醇/二氧六环(1/2,v/v)为溶剂,在微波加热条件下的最优反应条件为:温度120℃,硫酸1.5%,反应时间10 min。所得木质素产品具有分子量小、缩合结构少、在常规溶剂中溶解性好等优点;半纤维素降解溶液中富含羟基,可用做生物多元醇;粗纤维素产品的木质素含量只有1.2%。以乙二醇水溶液为溶剂,在相同精炼条件下处理杨木和竹材,二者的木质素去除率均在90%以上,而竹材纤维素保留率和木质素回收率均高于杨木;以竹材为原料纤维素保留率与木质素回收率分别为86.7%和71.5%,以杨木为原料二者分别为78.5%和56.1%。(2)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以甲醇/二氧六环为溶剂对杨木进行了精炼实验,优化了甲醇和二氧六环的混合比例,并对比研究了微波与油浴加热下组分分离效率。结果表明,甲醇/二氧六环混合比为3/1(v/v)时,木质素去除率达到88.3%,同时得到70%半纤维素去除率和84.7%的纤维素保留率。通过对甲醇/二氧六环体系的木质素溶解能力、溶解度参数及氢键结合能力等性质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溶剂对木质素的溶解能力是提高生物质精炼过程中木质素去除率的关键因素。此外,溶剂体系在微波辐照下的热响应能力也是促进三大素有效分离的另一重要因素。在最优混合比例下,所得木质素产品缩聚结构少,分子量小且分布均匀;粗纤维素在常规酶解条件下能够获得99%以上的糖化率;半纤维素降解溶液中主要的生物质降解产物是单糖和糖苷。综上,以杨木为原料制备葡萄糖溶液、糖苷及有机溶剂木质素的精炼模式,其对杨木原料的总利用率达到74.2%。(3)对微波在复杂体系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的研究,主要是对复杂体系反应过程中介电性质变化规律的研究。本文以乙二醇水溶液、固体生物质颗粒及硫酸的混合物为模型物,研究了生物质溶剂精炼过程中多相混合反应体系介电性质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混合反应体系介电性质与体系中固体生物质颗粒及水分含量均线性相关,而与反应过程中生物质颗粒降解产物无关;由于微波场中离子传导机制的作用,催化剂(硫酸)的存在使反应体系介电损耗显着增加,但对反应体系的介电常数无明显影响;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反应体系中偶极子和离子在微波场中的弛豫过程来影响混合反应体系的介电性质。微波频率为915 MHz时,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偶极子(水分子、乙二醇分子)极化和离子(H+、SO42-)传导所产生的介电损耗,其与温度呈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生物质溶剂精炼混合反应体系介电性质的动态变化可近似简化为仅与温度相关的函数。基于实验数据及相关理论,提出了描述该反应体系介电性质随温度变化的数学表达式。(4)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试规模微波辅助木质纤维生物质溶剂精炼方案并进行了实验研究。为适用工业化生产规模,设计了一款有效反应容积为1 m3的微波反应釜。该微波反应釜使用特制陶瓷板做为微波馈口,确保微波能够很好的馈入反应釜腔体的同时满足承压要求。此外,该微波反应釜采用了微波加热结合对流换热的加热方式,以克服微波穿透深度不足的问题,并确保加热的均匀性。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反应釜加热过程中上、下层反应物温差不超过4℃,反射的微波功率小于5%。利用该中试微波生物质精炼系统处理竹粉原料能够得到93.2%的木质素及84.7%的半纤维素去除率,同时保留接近90%的纤维素,组分分离效率优于相同条件下实验室规模的微波和油浴设备。所得木质素产品与实验室条件下得到的性质相近,无硫、低灰、分子量小。半纤维素降解溶液中富含木糖、葡萄糖、甲酸、乙酸、糠醛等高附加值化合物,对竹粉原料的利用率可达81.5%。(5)基于对生物质溶剂精炼混合反应体系等效介电性质变化规律的研究,本文建立了中试微波反应釜加热该混合体系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中试微波反应釜的搅拌系统能迅速使混合反应物形成沿搅拌轴向上,沿反应釜壁面向下的循环流场。电磁场在物料中的分布以及该微波反应釜运行过程中的微波反射率均与反应釜装料系数相关。装料系数在0.91~0.93范围内时,微波反射功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低于10%)。整个加热过程中反应釜内的绝大部分物料始终保持较好的温度均匀性(上、下测温点物料温差为7℃)。同时釜内存在少量“热点”区域(“热点”温度高于反应物平均温度50℃),且主要集中在物料上表面搅拌轴周围,该区域也是物料内电场强度集中区。加热过程的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说明本文提出的数学模型能够揭示该中试微波反应釜加热复杂反应体系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对用于生物质溶剂精炼的规模化微波加热设备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金[5](2021)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在固态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微电子、信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二次电池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现有电池体系在能量密度方面的提升空间有限,迫切需要发展基于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新型二次电池体系。锂空气电池由金属锂负极、电解质和空气正极组成,其理论能量密度是锂离子电池的十倍以上,被视为跨越式提高二次电池比能量的下一代电源。目前锂空气电池的电解质多为有机电解液,其挥发易燃、无法抑制枝晶的特点使锂空气电池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若将有机电解液替换为固态电解质,构建的固态锂空气电池既能抑制锂枝晶,又能将金属锂负极与空气正极完全隔离开,使得锂空气电池能够直接在空气中运行,有望实现市场应用。因此,发展固态锂空气电池既是追求科学发展的明智之举,更是顺应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固态锂空气电池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高性能的固态电解质、稳定的界面接触和合理的固态正极设计阻碍了其发展。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主要围绕固态锂空气电池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电解质/电极界面的优化以及固态正极的设计,开展了以下工作:1.通过引入助烧结剂Al2O3改善了石榴石陶瓷电解质的空气稳定性。经过优化,该石榴石陶瓷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高达5.4×10-4 S cm-1,并且能够在空气中保持较长时间而不产生Li2CO3。基于该空气稳定性增强的石榴石陶瓷电解质设计了具有有机/陶瓷/有机电解质(OCOE)结构的复合固态电解质。OCOE能够有效抑制因有机电解液降解和氧气从正极穿梭而引起的锂负极腐蚀。与使用有机电解液的锂氧气电池相比,使用OCOE的半固态锂氧气电池的循环寿命提高了两倍。2.杂交固态电解质需要同时满足高模量、与锂金属接触紧密、Li+分布均匀等多项条件才能够抑制锂枝晶生长。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具有刚性Li1.5Al0.5Ge1.5(PO4)3(LAGP)核@超薄柔性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壳界面的杂交固态电解质。大量纳米级的LAGP核不仅可以实现高杨氏模量,还可以构建三维Li+扩散网络使Li+分布均匀。超薄柔性的PVDF-HFP外壳可在不影响Li+分布的前提下建立刚性核和锂金属之间柔软稳定的接触,同时避免了与锂金属直接接触引起的LAGP的还原。该杂交固态电解质具有25 GPa的超高杨氏模量,即使在23.6 m Ah的大沉积容量下,也可以实现无枝晶的锂沉积。采用该杂交固态电解质组装的半固态锂氧气电池展现出良好的柔性、较低的过电势和长循环寿命。此外,该半固态锂氧气电池还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电池即使经过加热也不会发生短路、变形等情况,仍然能够正常工作。3.固态正极中有限的三相界面和固态电解质引起的高阻抗使得全固态锂氧气电池的性能不佳。为此,我们通过采用热致相分离技术成功制备了孔隙度可调的塑晶电解质。通过在正极活性材料表面上原位引入多孔塑晶电解质,实现了Li+和e-同时转移,并确保了O2的快速流动,从而在固态正极内部形成大量连续的三相界面。致密的塑晶电解质作为隔开正负极的电解质层具有高离子电导率、高柔性和强粘性,可将全固态锂氧气电池的阻抗降至115Ω。基于这种孔隙度可调的塑晶电解质组装的全固态锂氧气电池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包括大放电容量(5963 m Ah g-1)、高倍率性能以及高达130圈的的长循环寿命。
孙亚男[6](2021)在《扬州狮子头菜肴的中央厨房加工机理及品质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调理菜肴食品的兴起不仅迎合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还兼顾了营养健康的饮食理念,中央厨房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中式调理菜肴食品的产业化进程。当前调理菜肴食品在加工过程中面临着机械损伤、色泽改变、水分流失、蛋白质氧化,以及在菜肴食品配送、贮藏过程中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问题。本论文以扬州狮子头菜肴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了其中央厨房加工机理及品质调控,利用涂膜技术延长调理菜肴的货架期,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实现了配送中品质可视化智能监测。将猪肉结合辅料虾仁、胡萝卜加工成扬州狮子头菜肴的主要原料----肉丸,以真空油炸(VF)为对照,研究了超声协同微波真空油炸(UMVF)对于炸用油氧化及肉丸品质特性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揭示肉丸油炸过程品质调控机理,结果表明:与VF相比,UMVF可减缓炸用油的氧化,抑制油炸过程酸价、极性成分、过氧化值含量的上升,减缓色泽、黏度的增加;UMVF得到的肉丸具有较低的蛋白羰基、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通过炸用油指标与肉丸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油炸肉丸的品质与炸用油品质呈显着正相关。肉丸油炸定型后需冷冻贮藏以便于后续中央厨房菜肴的加工,研究超声协同壳聚糖/糖醇纳米保水剂对肉丸冻藏期间品质调控。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保水剂平均粒径295.3nm;经壳聚糖/糖醇保水剂协同超声处理(WAR-US),降低了冻藏肉丸的解冻损失率和组织中水分分布的横向弛豫时间;经WAR-US60W处理能延缓肉丸中猪肉挥发性盐基氮(TVB-N)上升及质构特性劣变,能有效保持肉丸中虾仁盐溶性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维持肌肉组织微观结构,能抑制肉丸中胡萝卜抗坏血酸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较大程度维持产品营养品质。以冷冻后肉丸为研究对象,评价不同解冻方式对其蛋白质氧化性、溶解性及品质特性的影响,并结合指标间相关性阐述解冻过程肉丸品质劣变机理。结果表明,室温解冻肉丸氧化程度最严重(羰基含量9.32 nmol/mg),射频解冻和冷藏解冻可延缓蛋白质、脂质过氧化的发生;射频解冻肉丸的腐败性指标菌落总数、TVB-N及TBARS值均最小,水分分布状态、营养素含量及微观结构维持较好;肉丸解冻过程蛋白质氧化和脂质氧化反应发生的同时,还伴随着肌肉蛋白质溶解性的改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解冻后的肉丸与青菜烹饪加工成扬州狮子头菜肴,为了揭示茴香精油/肉桂醛-壳聚糖涂膜液(HE)对其贮藏货架期延长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从菌体微观结构、细胞壁结构、细胞膜通透性及细胞中酶活性等方面,研究了涂膜液对微生物的抑菌机理,比较了其对菜肴贮藏过程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E涂膜液具有较低的粒径与分散指数(PDI)和较高的电位,体系为剪切变稀的流体,热稳定性提高;颗粒表面光滑,分布均匀,且外观呈半透明。加入涂膜液的菌悬液中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被抑制,菌体的细胞膜、细胞壁被破坏。涂膜液可有效抑制扬州狮子头菜肴微生物(菌落总数、酵母霉菌数)的增长,延缓TVB-N含量和TBARS值上升、保持产品营养成分、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将扬州狮子头菜肴的货架期由4 d延长至7 d。为进一步改善上述涂膜液的抑菌性能,利用海藻酸钠(SA)包覆负载茴香精油/肉桂醛(FC)的多孔淀粉(PS),制备了SA/PS-FC包覆体,将其与壳聚糖(CS)共混构建CS/SA-PS-FC缓释体系,评估了该体系在扬州狮子头菜肴货架期延长的适用性。结果表明,FC被封装到CS/SA-PS-FC缓释体系中,缓释体系可将其热稳定性提高;在敞开环境中,FC的12 d累积释放率为70.62%,在封闭体系中12 d累积释放率为43.87%,拟合Avrami方程R2大于0.9,这从缓释动力学方面解释了该体系的释放特点。缓释体系可延缓扬州狮子头菜肴脂肪和蛋白氧化,营养成分的降解,抑制菌落总数、TVB-N值和高铁肌红蛋白含量的上升,维持菜肴较好的质构特性和水分分布状态,将扬州狮子头菜肴的货架期由4 d延长至9 d。为实现中央厨房扬州狮子头菜肴贮藏过程中品质可视化智能监测,以玉米醇溶蛋白(Z)及SA作为成膜基质,甘油(G)作为增塑剂,树莓花青素/姜黄素(RA)为天然指示剂制备了p H响应膜,基于人工神经网络(BP-ANN)建立了配送过程中品质实时监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增塑剂的加入,削弱了SA与Z的分子间及分子内作用力,形成了新的氢键作用;Z/SA-G膜的断面均匀致密、略有粗糙但无孔洞无断层;G的加入有效的提高了Z/SA膜的热稳定性;添加了RA的指示膜力学性能、阻隔性能以及色泽稳定性均较好,且对不同p H值响应明显。在扬州狮子头菜肴贮藏过程中,明显观察到指示膜颜色从由红色逐渐变浅红,再变为蓝紫色,最后变成暗绿色。至9 d时,菌落总数达到4.58log CFU/g,TBARS值0.601 mg/kg,TVB-N含量17.56 mg/100 g,扬州狮子头菜肴已经腐败。基于指示膜颜色变化建立了BP-ANN品质预测模型,模型可以概括出3个变量影响样品品质变化的内在规律,实现产品品质实时数据获取。
卫丽娜[7](2021)在《酸碱调控相转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萃取锂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锂电池市场大幅扩张,锂的提取对于满足市场需求至关重要。目前,典型的萃取分离锂的体系是磷酸三丁酯(TBP)-Fe Cl3-磺化煤油萃取体系,但这一体系在萃取分离锂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易形成第三相;(2)环境污染大;(3)需添加协萃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合成了四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磷酸二丁酯离子液体,即1-丁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丁酯盐[Bmim][DBP]、1-丁基-3-乙基咪唑磷酸二丁酯盐[Beim][DBP]、1-丁基-3-丙基咪唑磷酸二丁酯盐[Bpim][DBP]和1-丁基-3-丁基咪唑磷酸二丁酯盐[Bbim][DBP],研究它们的物化性质;将其用于萃取锂的研究;探究了[Bmim][DBP]萃取锂的最佳条件,对比四种离子液体对锂的萃取效果;并初步研究了[Bmim][DBP]萃取锂的机理。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1)TBP分别与1-甲基咪唑、1-乙基咪唑、1-丙基咪唑和N-正丁基咪唑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磷酸二丁酯离子液体,即[Bmim][DBP]、[Beim][DBP]、[Bpim][DBP]和[Bbim][DBP],并对四种离子液体进行表征。(2)测定了四种离子液体的物化性质:粘度均在2.50 Pa·S以下;使用G20s紧凑型滴定仪滴定离子液体,求得解离常数;萃取体系具有酸碱调控离子液体相转移的性质,在萃取段离子液体与锂离子充分络合;在分相段通过酸调控,使离子液体与水相分离进入有机相。既确保了锂的高效萃取,又大大减少了离子液体的溶损,是一种新型离子液体萃取体系及萃取方法。(3)采用离子液体-二氯甲烷的有机相和氯化锂溶液的水相进行萃取锂的研究。在实验温度为25℃,萃取时间为30 min,Li+浓度为0.50 g/L,有机相和水相体积比(O/A)为2/1,H+浓度为0.80 mol/L,离子液体[Bmim][DBP]与二氯甲烷(DCM)体积比为4:6的最佳条件下,[Bmim][DBP]萃取锂的最高萃取率可达70.12%。对比四种离子液体对锂的萃取效果:[Bmim][DBP]>[Beim][DBP]>[Bpim][DBP]>[Bbim][DBP],即碳链长度越长的离子液体对锂的萃取率越低。(4)初步研究了[Bmim][DBP]萃取锂的机理。萃取过程不符合阳离子交换机理,且通过质谱分析可得[Bmim][DBP]的阴离子[DBP]-和Li+以化学计量比2/1进行结合,推测为中性复合机理。
孟凡飞[8](2021)在《改性分子筛催化苯与环己烯合成环己基苯的研究》文中指出环己基苯是一种高附加价值的重要化工产品。环己基苯的沸点较高,凝固点接近室温,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环己基苯的主要用途之一是作为锂离子电池添加液,具有防过充性能,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另外,环己基苯也是合成薄膜晶体管液晶材料的原材料,它还可用作调和组分加入到柴油中。除上述应用外,在当下丙酮过剩的情况下,环己基苯的过氧化反应可以制备苯酚和环己酮,可以有效地解决异丙苯法制备苯酚中丙酮过剩的问题。本文采用三种不同的技术方法对分子筛进行了改性研究,对分子筛的形貌、结构以及酸性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将其应用到苯与环己烯烷基化反应中。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实验结果提出了烷基化的反应机理,同时通过工艺优化、催化剂寿命及活性稳定性研究,给出最适合生产环己基苯催化剂的改性方式。(1)采用浸渍法制备了β分子筛负载无水Al Cl3的固体酸催化剂,并对其形貌、结构和比表面积等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β分子筛负载三氯化铝后,催化剂的强酸量提升,提高了环己烯的转化率。同时考察了苯与环己烯烷基化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多水平实验法确定了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以负载量为10%Al Cl3/H-β为催化剂、苯和环己烯的摩尔比为15、催化剂用量为环己烯质量的100%、温度为80℃、时间为3 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环己烯的转化率超过99%,环己基苯的选择性为60.28%。(2)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分别以硝酸铵、盐酸、尿素、氢氧化钠溶液对分子筛USY进行改性,制备了不同性质的催化剂。结果表明,经硝酸铵改性后的分子筛由于BET比表面积,BJH孔体积孔径和酸度的增加,提高苯与环己烯的烷基化反应的转化率。工艺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硝酸铵交换二次改性得到的分子筛催化剂H-USY(2),在苯烯比15、温度80℃、时间为4 h、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4%条件下进行苯与环己烯的烷基化,环己烯的转化率达到95.34%,产物环己基苯的选择性为97.44%。我们也发现经尿素处理后的USY分子筛也具有类似经硝酸铵改性的效果,经尿素改性的催化剂催化烷基化反应,环己烯的转化率为96.14%,环己基苯的选择性为94.92%。(3)采用浸渍-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不同La3+负载量的H-La-Y和La-H-Y分子筛,对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考察了改性分子筛催化苯与环己烯烷基化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La3+的骨架引入和阳离子交换使H-Y分子筛产生更多的强酸中心,极大提高了分子筛的酸强度和环己烯的转化率。研究发现,La-H-Y(2)分子筛具有较高的活性,在最佳条件下,以La-H-Y(2)分子筛为催化剂进行苯与环己烯的烷基化,环己烯的转化率达到98.27%,产物环己基苯的选择性为97.63%。此外,反应前后催化剂的TG-DSC分析表明,反应后出现少量有机物滞留孔道内,催化剂使用后焙烧再生会导致部分分子筛骨架结构破坏,其再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汪明明[9](2021)在《苯硼酸吸附剂的构建及其在高纯度乳果糖制备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乳果糖以其独特的生理功能特性在健康食品和临床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高纯度乳果糖在治疗便秘和肝性脑病方面更是被纳入世卫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化学异构化是目前工业化制备乳果糖的唯一途径,但是存在乳果糖得率低和副产物生成率高等缺陷,同时下游的分离纯化,尤其是乳果糖与乳糖的分离也严重制约着高纯度乳果糖的获取。硼亲和色谱分离技术是基于固定相的硼酸基配体与顺式二羟基结构之间可逆的共价作用来实现对目标物的亲和吸附,结合硼酸络合催化剂能够大幅提高乳果糖得率这一优势,本研究致力于将硼亲和色谱分离技术与硼酸对异构化反应显着的促进作用有机结合,通过制备对乳果糖专一性高、选择性强的苯硼酸吸附剂,考察其在乳果糖分离纯化中的效能,并进一步探究其在定向辅助乳糖高效制备乳果糖方面的应用,推动高纯度乳果糖的产业化制备,并拓展硼亲和色谱分离技术在辅助醛糖-酮糖异构化和酮糖分离纯化领域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建立p H降低幅度与硼酸及其衍生物对糖分子亲和力强弱的关系,结合对糖分子结构特征的分析,明确糖分子结构特性对硼亲和能力的影响,进而考察苯硼酸基化合物在乳糖异构化体系中选择性识别乳果糖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乳果糖结构中果糖基的五元呋喃糖环上邻位顺式二羟基结构对硼酸及其衍生物表现出极强的亲和选择性,为后续构建苯硼酸吸附剂并应用于分离纯化乳果糖提供了理论依据。随后,通过醛胺缩合反应将苯硼酸基团负载到氨基树脂上制备苯硼酸功能化树脂,并系统研究其结构特性及对乳果糖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AR-1M含有苯硼酸功能基团和残余的伯氨基,对乳果糖和乳糖的平衡吸附载量分别为:87.83 mg/g和35.65 mg/g,苯硼酸基与伯氨基之间形成的B→N配位可大幅降低吸附乳果糖所需的p H;而AR-2M仅含有苯硼酸功能基团,对乳果糖和乳糖的平衡吸附载量分别为:53.57 mg/g和2.61 mg/g,其对乳果糖具有更强的吸附选择性(α=23.26),且戊二醛“连接臂”的存在使得乳果糖的吸附和解吸更快速。制备的苯硼酸功能化树脂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通过p H调控策略,即碱性环境下的选择性吸附和酸性条件下的梯度解吸,可将乳果糖的纯度从50%(1:1乳糖-乳果糖溶液)提高至90%以上。为提高载体对乳果糖的吸附选择性,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了以3-丙烯酰胺基苯硼酸为功能单体、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的苯硼酸聚合物载体。理化表征显示,合成的苯硼酸聚合物载体呈高度孔隙结构(比表面积达到308 m2/g,平均孔径为9.24 nm)且功能基团在载体表面均匀分布;吸附实验表明,苯硼酸聚合物载体对乳果糖的吸附载量达到120 mg/g,而乳糖的吸附载量则小于2.5 mg/g,表现出极强的乳果糖亲和特性;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显示,乳果糖在苯硼酸聚合物载体上的吸附属于快速吸附(<15 min),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其等温吸附曲线更适合用Langmuir模型来描述,属于单分子层吸附且为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苯硼酸聚合物载体表现出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其对乳果糖的选择性吸附不依赖于初始乳果糖纯度,通过p H调控下的选择性吸附和梯度解吸,可将乳果糖的纯度从10%以下提高到95%以上,且乳果糖得率达到90%以上,表明所制备的苯硼酸聚合物载体在乳果糖的分离纯化领域极具应用潜力。为进一步提高乳果糖的吸附性能,构建了以强疏水性的4-乙烯基苯硼酸为吸附剂、以正辛醇为有机相且适合乳果糖快速萃取分离的苯硼酸阴离子萃取体系。通过对萃取条件的优化,苯硼酸阴离子萃取体系可将纯度为16.67%的乳果糖水相中近80%的乳果糖萃取到有机相,且萃取选择性达到90%以上。萃取后的有机相可通过反向解离操作实现对乳糖和乳果糖的梯度释放。此外当有机相与解离液体积比为5:1时,最终解离液中乳果糖浓度达到20.12 g/L,实现近5倍浓缩且乳果糖纯度达到95.66%,回收率为98.59%。所构建的苯硼酸阴离子体系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且水相和有机相均可循环利用。最后,将构建的苯硼酸吸附剂应用于定向辅助乳糖异构化并同步分离纯化乳果糖。建立了以苯硼酸聚合物载体为填料的硼亲和柱色谱体系辅助乳糖异构化工艺,在p H 11.0、65℃下连续反应90 min,乳糖转化率和乳果糖生成率分别达到86.50%和80.20%,而副产物得率仅为6.30%。对吸附有乳果糖的苯硼酸聚合物载体色谱柱进行梯度解吸,最终解离液中95%纯度以上乳果糖得率达到72.31%,分离纯化效率为90.16%。此外还构建了以4-乙烯基苯硼酸为吸附剂的萃取辅助乳糖异构化体系。同步萃取辅助乳糖异构化模式能显着提升乳果糖生成率,同时还能加快异构化反应速率并大幅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在p H 11.0、50℃下同步萃取90 min,乳糖转化率和乳果糖生成率分别达到89.67%和83.71%,副产物得率仅为4.50%。对萃取的有机相进行反向解离,解离液中乳果糖纯度和得率分别为92.18%和78.22%,分离纯化效率达到93.46%。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苯硼酸聚合物载体和构建的苯硼酸阴离子萃取体系在辅助乳糖定向异构化生成乳果糖和同步分离纯化制备高纯度乳果糖方面具有高度可行性和良好的应用潜力。
刘荣浩[10](2021)在《含磷、氮类疏水型低共熔溶剂在盐酸介质中萃取分离金(Ⅲ)、钯(Ⅱ)、铂(Ⅳ)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疏水型低共熔溶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与萃取剂,相对于传统萃取剂更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理念,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众多物质的分离过程中。疏水型低共熔溶剂是通过氢键供体与氢键受体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的低共熔混合物。由于具有制备便捷、成本低廉、生物相容性好以及物理化学性质可调等优点,疏水型低共熔溶剂逐渐成为了离子液体、有机试剂的理想替代品,并在多个研究领域中均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目前,在贵金属萃取领域,液液萃取技术虽然具有操作连续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以及选择性好等优势,但由于存在消耗有毒试剂、产生污染废物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液液萃取技术的发展。因此人们一直积极寻求一种绿色、高效的贵金属萃取方法来提升萃取过程环保性,并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基于此,本文计划将疏水型低共熔溶剂与液液萃取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三类疏水型低共熔溶剂参与构筑的贵金属萃取体系,用于贵金属离子的绿色萃取与分离。首先,我们使用三正辛基氧化磷(TOPO)与多种脂肪酸、脂肪醇以及萜烯类分子结合形成疏水型低共熔溶剂(HDES)用于从二次资源中提取Pt(Ⅳ)。通过对多种不同的HDES进行筛选,我们选出了 5种疏水性良好的HDES用于Pt(Ⅳ)的萃取实验。然后考察了HDES在不同的萃取时间、酸度(HC1)、盐度(NaCl/NaBr)等条件下的萃取行为,并通过响应面法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的实验条件为酸度(1.27mol/L)和盐度(2.65 mol/L)。结果表明:在所有构建的HDES中,TOPO/正丁醇在5.60 mmol/L的Pt(Ⅳ)溶液中表现出最佳的Pt(Ⅳ)萃取性能(98.90%);随后通过对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的分析,萃取过程中的离子缔合机理得到了证明;此外,在多金属选择性萃取实验中,3种HDES对Pt(IV)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Pt(Ⅳ)萃取率均能达到93.00%以上;最后,在加入3 mL 0.5 mol/LNaOH溶液的条件下,可以轻松地将Pt(Ⅳ)从有机相中反萃出来,经过4次萃取循环实验,回收再生的HDES萃取能力基本保持恒定。其次,我们利用N,N-二正丁基乙酰胺与三种脂肪酸分子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疏水型低共熔溶剂(HDES),用于选择性地从盐酸介质中萃取Au(Ⅲ)。我们先考察了不同分子比、萃取时间、盐酸浓度、氯化钠浓度、金属浓度等因素的影响下,该HDES对Au(Ⅲ)的萃取效果,并结合响应面方法优化得到了该HDES对Au(Ⅲ)萃取的最佳实验条件,即0.56mol/LHCl溶液,2.19 mol/LNaCl溶液,5.83 mmol/L Au(Ⅲ)溶液;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 Au(Ⅱ)的最大负载量实验,得到了 HDES萃取容量为76.97 mg/g,萃合比为1:1,并在FT-IR的验证下,得出了基于离子缔合的萃取机理;最后在加入0.1 mol/L硫脲溶液作为反萃剂条件下,可以轻松地将Au(Ⅲ)从HDES相中反萃出来,并且经过4次萃取循环实验,该HDES的萃取能力仍能保持稳定。最后,我们利用两种天然型的天然分子(利多卡因与百里香酚)制备了一种天然的疏水型低共熔溶剂用于从盐酸介质中萃取分离Au(Ⅲ)/Pd(Ⅱ)/Pt(Ⅳ)。首先,我们对该HDES进行了一系列的理化性质表征,例如TGA、DSC、1HNMR、FTIR等,得到了其相关的物理化学性质;然后,考察了HDES对Au(Ⅲ)/Pd(Ⅱ)/Pt(Ⅳ)的单一金属溶液的萃取行为,例如,分子比、萃取时间、酸度、盐度等,找到了三种贵金属离子的最佳萃取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Au(Ⅲ)/Pd(Ⅱ)/Pt(Ⅳ)的最大负载量测试,得到的最大萃取容量分别为76.65 mg/g、9.89 mg/g、30.15 mg/g,萃合比分别为1:2、1:1、1:1,并结合FT-IR表征,验证了基于离子缔合的萃取机理;最后,HDES应用于含有Au(Ⅲ)/Pd(Ⅱ)/Pt(Ⅳ)的二次资源溶液中,通过控制酸度变化和使用选择性反萃剂(0.20mol/LKSCN),成功地将Au(Ⅲ)/Pd(Ⅱ)/Pt(Ⅳ)从二次资源溶液中逐一分离出来,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三种贵金属离子的萃取分离流程,之后将分离过程中使用过所有HDES进行了收集与再生处理,结果发现再生HDES的大部分萃取能力得到了维持。
二、室温离子液体理化性能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室温离子液体理化性能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在茶叶农药多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吸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茶叶农药残留概述 |
1.1.1 茶叶农药残留原因 |
1.1.2 茶叶农药残留危害 |
1.1.3 国内外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
1.2 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
1.2.1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 |
1.2.2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检测技术 |
1.2.3 有机氯农药 |
1.2.4 有机氯农药的检测技术 |
1.2.5 酰胺类除草剂 |
1.2.6 酰胺类除草剂的检测技术 |
1.3 共价有机骨架(COF)材料 |
1.3.1 COF材料的类型 |
1.3.2 COF材料的合成方法 |
1.3.3 COF材料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
1.4 密度泛函理论(DFT)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基于均一球形TPB-DMTP-COF的 SPE-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 |
2.2.1 TPB-DMTP-COF材料的合成 |
2.2.2 TPB-DMTP-COF的表征和固相萃取方法的建立 |
2.2.3 LC-MS/MS联用测定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方法的建立 |
2.2.4 LC-MS/MS联用测定茶叶中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验证 |
2.3 基于NH_2-Fe_3O_4@COF的 MSPE-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 |
2.3.1 磁性NH_2-Fe_3O_4@COF材料的合成 |
2.3.2 磁性NH_2-Fe_3O_4@COF材料的表征和MSPE方法的建立 |
2.3.3 LC-MS/MS联用测定茶饮料中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验证 |
2.3.4 TPB-DMTP-COF与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吸附机理的研究 |
2.4 基于酮烯胺式Tp-Azo-COF的 SPME-GC-MS/MS联用技术测定有机氯农药的方法 |
2.4.1 Tp-Azo-COF固相微萃取针的制备方法 |
2.4.2 GC-MS/MS联用测定有机氯农药的方法 |
2.4.3 SPME条件优化和萃取流程 |
2.4.4 GC-MS/MS联用测定有机氯农药的方法验证 |
2.4.5 富集能力和吸附作用力的研究 |
2.5 基于磁性TAPT-DHTA-COF的 MSPE-GC-MS/MS联用技术测定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 |
2.5.1 磁性TAPT-DHTA-COF的合成方法 |
2.5.2 GC-MS/MS联用测定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 |
2.5.3 MSPE条件优化和萃取流程 |
2.5.4 GC-MS/MS联用测定茶叶中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验证 |
2.5.5 TAPT-DHTA-COF对酰胺类除草剂吸附机理的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TPB-DMTP-COF的固相萃取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苯甲酰脲杀虫剂的结果与分析 |
3.1.1 TPB-DMTP-COF合成方法的优化 |
3.1.2 TPB-DMTP-COF的表征 |
3.1.3 SPE条件的优化 |
3.1.4 方法学验证 |
3.1.5 稳定性研究 |
3.1.6 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
3.2 NH_2-Fe_3O_4@COF的磁固相萃取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苯甲酰脲杀虫剂的结果与分析 |
3.2.1 磁性NH_2-Fe_3O_4@COF合成方法的优化 |
3.2.2 磁性NH_2-Fe_3O_4@COF的表征 |
3.2.3 磁固相萃取参数的优化和数据分析 |
3.2.4 方法学验证 |
3.2.5 NH_2-Fe_3O_4@COF材料的稳定性研究 |
3.2.6 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
3.2.7 TPB-DMTP-COF与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吸附机理的研究 |
3.3 酮烯胺式Tp-Azo-COF的固相微萃取GC-MS/MS联用技术测定有机氯农药的结果与分析 |
3.3.1 酮烯胺式Tp-Azo-COF的表征 |
3.3.2 SPME吸附和解析条件的优化 |
3.3.3 方法学验证 |
3.3.4 微萃取针的稳定性研究 |
3.3.5 富集能力和吸附机理的研究 |
3.3.6 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
3.4 磁性TAPT-DHTA-COF的磁固相萃取GC-MS/MS联用技术测定酰胺类除草剂的结果与分析 |
3.4.1 磁性TAPT-DHTA-COF合成方法的优化 |
3.4.2 磁性TAPT-DHTA-COF的表征 |
3.4.3 磁固相萃取参数的优化 |
3.4.4 方法学验证 |
3.4.5 磁性TAPT-DHTA-COF的稳定性研究 |
3.4.6 吸附机理的研究 |
3.4.7 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
4 讨论 |
4.1 基于球形TPB-DMTP-COF的 SPE-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茶叶中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 |
4.2 基于磁性NH_2-Fe_3O_4@COF的 MSPE-LC-MS/MS联用技术实现茶饮料中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超灵敏检测 |
4.3 基于酮烯胺式Tp-Azo-COF的 SPME-GC-MS/MS联用技术实现茶叶中有机氯农药的超灵敏检测 |
4.4 基于磁性TAPT-DHTA-COF的 MSPE-GC-MS/MS联用技术测定茶叶中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 |
4.5 进一步研究方向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离子液体液液微萃取豆奶中除草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三嗪、苯脲和磺酰脲类除草剂结构和理化性质 |
1.2 三嗪、苯脲和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残留现状 |
1.2.1 三嗪类除草剂残留现状 |
1.2.2 苯脲类除草剂残留现状 |
1.2.3 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现状 |
1.3 离子液体 |
1.3.1 离子液体概述 |
1.3.2 离子液体的理化性质 |
1.3.3 离子液体在萃取食品中除草剂的应用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离子液体液液微萃取豆奶中的三嗪和苯脲类除草剂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3 样品制备 |
2.2.4 实验步骤 |
2.2.5 色谱分析 |
2.2.6 单因素优化 |
2.2.7 Box-Behnken设计 |
2.2.8 加标回收率、萃取率和基质效应计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样品前处理 |
2.3.2 单因素萃取条件优化 |
2.3.3 响应面优化萃取条件 |
2.4 方法学评价 |
2.4.1 方法分析性能 |
2.4.2 日内和日间精密度 |
2.4.3 实际样品分析 |
2.4.4 方法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涡旋-超声协同辅助离子液体液液微萃取豆奶中的磺酰脲类除草剂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3.2.3 蒙脱土的预处理 |
3.2.4 样品预处理 |
3.2.5 涡旋/超声协同乳化离子液体液液微萃取 |
3.2.6 色谱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萃取条件优化 |
3.3.2 方法性能 |
3.3.3 实际样品分析 |
3.3.4 方法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共熔溶剂液液微萃取豆奶中的三嗪和苯脲类除草剂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DES的制备 |
4.2.4 标准溶液配制 |
4.2.5 样品及加标样品的制备 |
4.2.6 涡旋辅助低共熔溶剂液液微萃取 |
4.2.7 色谱条件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萃取条件优化 |
4.3.2 方法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沙柳纤维素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生物质介绍 |
1.2 沙柳的组成成分 |
1.2.1 纤维素的结构 |
1.2.2 半纤维素的结构 |
1.2.3 木质素的结构 |
1.3 生物质纤维素提取 |
1.4 纳米纤维素 |
1.4.1 酸水解制备纳米纤维素 |
1.4.2 机械处理 |
1.4.3 细菌纳米纤维素 |
1.5 纳米纤维素改性 |
1.6 TEMPO氧化机理 |
1.7 不同溶剂对纤维素的溶解 |
1.7.1 水或碱体系 |
1.7.2 LiCl/DMAc体系 |
1.7.3 NMMO(N-甲基吗啡-N-氧化物) |
1.7.4 离子液体 |
1.7.5 低温碱/尿素溶解体系 |
1.7.6 其他溶解体系 |
1.8 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应用 |
1.8.1 纤维素改性复合材料 |
1.8.2 纤维素薄膜 |
1.8.3 纤维素水凝胶 |
1.8.4 纤维素气凝胶 |
1.8.5 纤维素炭气凝胶 |
1.9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9.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
1.9.2 研究内容 |
1.9.3 创新点 |
2 沙柳纤维素的提取与表征 |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单因素条件下沙柳粗纤维素的提取 |
2.2.2 沙柳粗纤维素的提纯 |
2.3 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
2.4 样品表征 |
2.4.1 扫描电镜(SEM) |
2.4.2 红外分析(FT-IR) |
2.4.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4 热重分析(TGA) |
2.4.5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温度对提取沙柳粗纤维素中α-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2.5.2 料液比对提取沙柳粗纤维素中α-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2.5.3 提取时间对提取沙柳粗纤维素中α-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2.5.4 纤维素的提纯 |
2.5.5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5.6 热重分析(TGA) |
2.5.7 红外分析(FT-TR) |
2.5.8 示差扫描量热测试(DSC) |
2.5.9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6 本章小结 |
3 不同酸醇预处理下沙柳纤维素的提取与表征 |
3.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沙柳纤维素的提取 |
3.3 沙柳微晶纤维素的制备 |
3.4 样品的表征 |
3.4.1 提取过程中样品的产率 |
3.4.2 扫描电镜(SEM) |
3.4.3 红外分析(FT-IR) |
3.4.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4.5 热重分析(TGA) |
3.4.6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提取纤维素样品图 |
3.5.2 提取过程中样品的产率 |
3.5.3 扫描电镜分析(SEM) |
3.5.4 红外分析(FT-IR) |
3.5.5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5.6 热重分析(TGA) |
3.5.7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 |
3.6 本章小结 |
4 硫酸水解结合TEMPO氧化制备沙柳纳米纤维素 |
4.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硫酸水解制备沙柳纳米纤维素 |
4.2.2 硫酸水解结合TEMPO氧化制备纳米纤维素 |
4.3 样品的表征 |
4.3.1 扫描电镜(SEM) |
4.3.2 红外分析(FT-IR) |
4.3.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4.3.4 热重分析(TGA) |
4.3.5 透射电镜(TEM) |
4.3.6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AFM) |
4.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样品外观 |
4.4.2 扫描电镜分析(SEM) |
4.4.3 红外分析(FT-IR) |
4.4.4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AFM) |
4.4.5 透射电镜分析(TEM) |
4.4.6 热重分析(TGA) |
4.4.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4.4.8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4.5 本章小结 |
5 沙柳纤维素/沙柳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质 |
5.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仪器 |
5.2 TEMPO氧化结合高强超声制备沙柳纤维素纳米纤维及薄膜的制备 |
5.3 沙柳微晶纤维素/沙柳纤维素纳米纤维气凝胶球的制备 |
5.4 气凝胶球对铜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
5.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5.4.2 铜离子的吸附性能测试 |
5.5 样品的表征 |
5.5.1 扫描电镜(SEM) |
5.5.2 红外分析(FT-IR) |
5.5.3 热重分析(TGA) |
5.5.4 透射电镜(TEM) |
5.5.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UV-Vis) |
5.5.6 静态氮吸附仪测试(BET) |
5.6 结果与分析 |
5.6.1 不同超声时间下沙柳纤维素纳米纤维随时间沉降图 |
5.6.2 不同次氯酸钠加入量下氢氧化钠消耗量与时间的关系 |
5.6.3 扫描电镜分析(SEM) |
5.6.4 红外分析(FT-IR) |
5.6.5 热重分析(TGA) |
5.6.6 静态氮吸附(BET) |
5.6.7 薄膜透光度(UV-Vis) |
5.6.8 气凝胶球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6 以碳酸钙微粒为造孔剂的沙柳纤维素/丙烯酰胺互穿网络结构水凝胶的制备 |
6.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试剂 |
6.1.3 实验仪器 |
6.2 碳酸钙微粒的制备 |
6.3 沙柳纤维素/碳酸钙微球水凝胶的制备 |
6.4 沙柳纤维素/丙烯酰胺互穿网络结构水凝胶的制备 |
6.5 样品的表征 |
6.5.1 润胀测试(Swelling test) |
6.5.2 扫描电镜(SEM) |
6.5.3 红外分析(FT-IR) |
6.5.4 热重分析(TGA) |
6.5.5 拉伸压缩测试(Tensile and compression test) |
6.6 结果与表征 |
6.6.1 纤维素水凝胶制备过程 |
6.6.2 样品形貌 |
6.6.3 水凝胶润胀测试(Swelling test) |
6.6.4 扫描电镜分析(SEM) |
6.6.5 红外分析(FT-IR) |
6.6.6 热重分析(TGA) |
6.6.7 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分析(Tensile stress-strain curve) |
6.6.8 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分析(Compressive stress-strain curve)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8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微波辅助木质纤维生物质溶剂精炼及微波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物质精炼 |
1.2.1 生物质精炼的概念 |
1.2.2 国内外生物质精炼发展现状 |
1.2.3 生物质精炼方法 |
1.3 微波加热在生物质利用技术中的应用 |
1.3.1 微波简介 |
1.3.2 微波加热在生物质转化中的利用现状 |
1.3.3 微波应用于生物质转化过程所面临的挑战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经费支持与项目来源 |
第二章 微波辅助生物质溶剂精炼条件探索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2.3 生物质组分分离方法 |
2.2.4 分析及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溶剂筛选 |
2.3.2 组分分离条件优化 |
2.3.3 分离产物表征 |
2.3.4 溶剂回收 |
2.3.5 竹材与杨木组分分离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甲醇/二氧六环体系的杨木精炼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2.3 组分分离及酶解方法 |
3.2.4 分析及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溶剂性质与组分分离效率的关系 |
3.3.2 微波/油浴组分分离对比 |
3.3.3 分离产物表征 |
3.3.4 粗纤维素酶解制备还原糖溶液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相混合反应体系等效介电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实验设备 |
4.2.3 介电性质测定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混合反应体系介电性质动态变化 |
4.3.2 主要组分对多相混合体系介电性质的影响 |
4.3.3 混合反应体系介电性质变化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试规模微波辅助生物质精炼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料 |
5.3 中试规模微波辅助生物质精炼系统 |
5.4 中试微波生物质组分分离系统及实验方法 |
5.4.1 中试微波生物质精炼装置工作流程 |
5.4.2 实验室规模组分分离方法 |
5.5 分离效率及产物表征 |
5.5.1 中试微波反应釜加热效率分析 |
5.5.2 产物分离效率分析 |
5.5.3 粗纤维素表征 |
5.5.4 木质素表征 |
5.5.5 半纤维素降解溶液表征 |
5.6 结果与讨论 |
5.6.1 中试微波反应釜加热效率 |
5.6.2 中试微波反应釜组分分离实验中的运行状态 |
5.6.3 分离产物表征 |
5.6.4 质量平衡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试微波反应釜加热生物质精炼混合物仿真研究 |
6.1 引言 |
6.2 模拟背景和思路 |
6.3 中试微波反应釜加热数学模型 |
6.3.1 假设条件 |
6.3.2 控制方程 |
6.3.3 边界条件 |
6.3.4 模型的数值求解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中试微波反应釜腔体电场分布 |
6.4.2 物料中电场分布 |
6.4.3 微波功率反射 |
6.4.4 反应物流场变化 |
6.4.5 反应物温度场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5)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在固态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锂空气电池简介 |
1.2.1 正极 |
1.2.2 电解液 |
1.2.3 负极 |
1.3 固态电解质及其在固态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
1.3.1 NASICON陶瓷电解质 |
1.3.2 石榴石电解质 |
1.3.3 聚合物电解质 |
1.3.4 塑晶电解质 |
1.3.5 凝胶电解质 |
1.4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器材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材料表征 |
2.4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3章 含石榴石陶瓷电解质的复合固态电解质在半固态锂氧气电池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和电极的制备 |
3.2.2 电池组装及测试 |
3.3 结果讨论 |
3.3.1 LLZT-x A理化性质的表征 |
3.3.2 OCOE的电化学性能的表征 |
3.4 小结 |
第4章 利用杂交固态电解质抑制枝晶来实现高性能半固态锂氧气电池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和电极的制备 |
4.2.2 电池组装及测试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Ru-CNTs的理化性质的表征 |
4.3.2 LAGP陶瓷片的理化性质的表征 |
4.3.3 固态电解质的理化性质的表征 |
4.3.4 锂沉积行为的原位观察 |
4.3.5 固态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质的表征 |
4.4 小结 |
第5章 利用孔隙度可调的塑晶电解质实现高性能的全固态锂氧气电池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和电极的制备 |
5.2.2 电池组装及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Ru-CNTs的理化性质的表征 |
5.3.2 LiF-Li的理化性质及对SN基塑晶电解质稳定性的表征 |
5.3.3 SN基塑晶电解质的理化性质的表征 |
5.3.4 SN基塑晶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的表征 |
5.3.5 充放电过程及失效原因的探索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扬州狮子头菜肴的中央厨房加工机理及品质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央厨房”淮扬菜肴发展概况 |
1.1.1 “中央厨房”概述 |
1.1.2 淮扬菜肴中央厨房研究进展 |
1.1.3 扬州狮子头菜肴研究进展 |
1.2 调理菜肴原料预加工中冷冻解冻技术 |
1.2.1 原料抗氧化研究进展 |
1.2.2 原料冷冻解冻技术研究进展 |
1.3 调理菜肴食品贮藏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热处理(巴氏杀菌、微波、射频) |
1.3.2 非热处理(超高压、脉冲电场、辐照) |
1.3.3 碳量子点及纳米杀菌材料 |
1.3.4 植物精油抑菌剂 |
1.4 调理菜肴食品配送过程中品质智能监测 |
1.4.1 基于化学指示剂的智能标签 |
1.4.2 基于天然提取色素指示剂的智能标签 |
1.5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声处理对肉丸油炸品质及炸用油品质特性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的处理 |
2.3.2 指标测定方法 |
2.3.3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对炸用油品质的影响 |
2.4.2 对油炸肉丸品质的影响 |
2.4.3 相关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声联合纳米保水剂对肉丸冻藏品质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保水剂的制备 |
3.3.2 样品的处理 |
3.3.3 指标测定方法 |
3.3.4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纳米抗冻保水剂的形成机理及表征 |
3.4.2 WAR-US处理对肉丸保水性的影响 |
3.4.3 WAR-US处理对肉丸中猪肉品质的影响 |
3.4.4 WAR-US处理对肉丸中虾仁品质的影响 |
3.4.5 WAR-US处理对肉丸中胡萝卜丁品质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效解冻方式对肉丸品质调控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不同解冻方式处理肉丸 |
4.3.2 指标测定方法 |
4.3.3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解冻方式对肉丸蛋白质氧化特性的影响 |
4.4.2 不同解冻方式对肉丸蛋白溶解特性的影响 |
4.4.3 不同解冻方式对肉丸风味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
4.4.4 不同解冻方式对肉丸水分迁移和分布的影响 |
4.4.5 不同解冻方式对肉丸中猪肉品质指标的影响 |
4.4.6 不同解冻方式对肉丸中虾仁品质指标的影响 |
4.4.7 不同解冻方式对肉丸中胡萝卜品质的影响 |
4.4.8 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S/FC可食性涂膜抑菌机理及对扬州狮子头菜肴保鲜效果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抑菌剂的筛选 |
5.3.2 可食性涂膜液的制备 |
5.3.3 抑菌机理探究 |
5.3.4 中央厨房扬州狮子头菜肴中的应用 |
5.3.5 指标测定方法 |
5.3.6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不同浓度抑菌剂抑菌效果比较 |
5.4.2 理化特性的表征 |
5.4.3 抗菌性能及抗菌机理的分析 |
5.4.4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菌落总数、酵母霉菌的影响 |
5.4.5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TBARS和TVB-N含量的影响 |
5.4.6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LF-NMR水分分布的影响 |
5.4.7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质构特性的影响 |
5.4.8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电子鼻风味的影响 |
5.4.9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电子舌滋味的影响 |
5.4.10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感官评价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S/SA-PS-FC缓释体系构建及对扬州狮子头菜肴保鲜效果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植物精油缓释体系的构建 |
6.3.2 在中央厨房扬州狮子头菜肴中的应用 |
6.3.3 指标测定方法 |
6.3.4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精油缓释体系的性能表征 |
6.4.2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菌落总数的影响 |
6.4.3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TVB-N值的影响 |
6.4.4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高铁肌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
6.4.5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质构特性的影响 |
6.4.6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LF-NMR水分分布的影响 |
6.4.7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色泽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天然色素指示膜的制备及其对扬州狮子头菜肴新鲜度可视化监测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设备 |
7.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7.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成膜基质、增塑剂的选择及其对成膜机制的解析 |
7.3.2 花青素智能膜的制备 |
7.3.3 智能膜对典型菜肴的监测效果测试 |
7.3.4 基于指示膜颜色变化的BP-ANN模型的建立 |
7.3.5 指标测定方法 |
7.3.6 数据分析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成膜基质对膜特性的影响 |
7.4.2 增塑剂的选择及其对成膜机制的解析 |
7.4.3 花青素指示膜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
7.4.4 扬州狮子头菜肴贮藏中品质指标及指示膜颜色变化 |
7.4.5 基于指示膜颜色变化BP-ANN预测模型的建立 |
7.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清单 |
(7)酸碱调控相转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萃取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离子液体的定义及组成 |
1.2 离子液体的性质 |
1.3 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 |
1.4 离子液体在萃取提锂中的应用 |
1.4.1 非功能化离子液体在萃取提锂中的应用 |
1.4.2 功能化离子液体在萃取提锂中的应用 |
1.5 刺激响应型离子液体的研究 |
1.5.1 光响应型离子液体 |
1.5.2 温度响应型离子液体 |
1.5.3 p H响应型离子液体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磷酸二丁酯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理化性质测定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磷酸二丁酯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 |
2.2.1 离子液体的合成反应式 |
2.2.2 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 |
2.2.3 离子液体的高分辨质谱表征 |
2.3 磷酸二丁酯离子液体的理化性质测定 |
2.3.1 粘度测定 |
2.3.2 解离常数测定 |
2.3.3 相转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优化离子液体萃取锂的条件,并研究萃取机理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Bmim][DBP]萃取锂的实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实验方法 |
3.2.2 [Bmim][DBP]萃取锂的实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3 对比四种离子液体萃取锂的效果 |
3.4 萃取机理研究 |
3.4.1 紫外光谱分析 |
3.4.2 高分辨质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改性分子筛催化苯与环己烯合成环己基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环己基苯的催化合成研究现状 |
1.2.1 苯与环己烯、环己醇、卤代环己烷等傅克烷基化法 |
1.2.2 苯催化加氢烷基化法 |
1.2.3 联苯部分催化加氢法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三氯化铝负载β分子筛催化苯与环己烯烷基化的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无水三氯化铝负载β分子筛的制备 |
2.2.1 氢型沸石分子筛Hβ的制备 |
2.2.2 β分子筛负载无水三氯化铝催化剂的制备 |
2.3 分子筛催化剂的表征 |
2.4 苯与环己烯烷基化合成环己基苯 |
2.5 产物定性定量分析 |
2.6 分子筛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分析 |
2.6.1 XRD表征结果与分析 |
2.6.2 BET表征结果与分析 |
2.6.3 NH_3-TPD表征结果与分析 |
2.6.4 FT-IR表征结果与分析 |
2.6.5 SEM表征结果与分析 |
2.7 催化反应条件优化 |
2.7.1 AlCl_3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2.7.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2.7.3 反应物摩尔比的影响 |
2.7.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7.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8 实验的重复性及催化剂寿命实验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分子筛USY催化苯与环己烯烷基化反应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2 改性USY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 |
3.2.1 硝酸铵改性USY分子筛 |
3.2.2 盐酸改性USY分子筛 |
3.2.3 氢氧化钠改性USY分子筛 |
3.2.4 尿素改性USY分子筛 |
3.3 分子筛催化剂的表征及产物分析 |
3.4 分子筛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分析 |
3.4.1 XRD表征结果与分析 |
3.4.2 NH_3-TPD表征结果与分析 |
3.4.3 ICP-AES表征结果与分析 |
3.4.4 BET表征结果与分析 |
3.4.5 FT-IR表征结果与分析 |
3.4.6 SEM表征结果与分析 |
3.5 产物分析 |
3.5.1 GC-MS分析 |
3.5.2 GC含量分析 |
3.6 烷基化反应条件优化 |
3.7 催化剂的稳定性与活性考察 |
3.8 改性分子筛催化剂的烷基化性能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a~(3+)改性Y分子筛催化苯与环己烯合成环己基苯的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2 硝酸镧改性Y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 |
4.2.1 方法一 |
4.2.2 方法二 |
4.3 分子筛催化剂的表征及产物分析 |
4.4 分子筛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分析 |
4.4.1 XRD表征结果与分析 |
4.4.2 NH_3-TPD表征结果与分析 |
4.4.3 SEM-EDS表征结果与分析 |
4.4.4 BET表征结果与分析 |
4.4.5 FT-IR表征结果与分析 |
4.5 改性分子筛催化剂的烷基化性能 |
4.6 TG-DSC表征结果与分析 |
4.7 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及与寿命考察 |
4.8 苯与环己烯烷基化反应机理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 |
致谢 |
(9)苯硼酸吸附剂的构建及其在高纯度乳果糖制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乳果糖简介 |
1.1.1 乳果糖的理化特性 |
1.1.2 乳果糖的功能特性及其应用 |
1.2 乳果糖的制备 |
1.2.1 酶法制备乳果糖 |
1.2.2 化学法制备乳果糖 |
1.3 乳果糖的分离纯化 |
1.3.1 离子交换树脂柱色谱法 |
1.3.2 醇溶结晶法 |
1.3.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3.4 室温离子液萃取法 |
1.3.5 选择性发酵/水解法 |
1.4 硼亲和色谱技术 |
1.4.1 硼亲和色谱的特性及应用 |
1.4.2 硼亲和载体的制备 |
1.4.3 硼亲和色谱作用力的分析 |
1.5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硼酸及其衍生物对糖分子亲和特性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糖分子与硼酸的络合效应 |
2.3.2 苯硼酸化合物对糖分子的络合效应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水溶液中糖分子对硼酸解离的促进作用 |
2.4.2 苯硼酸化合物对不同结构糖分子的络合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苯硼酸功能化树脂的制备及其对乳果糖分离纯化性能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苯硼酸功能化树脂的制备 |
3.3.2 苯硼酸功能化树脂理化特性表征 |
3.3.3 苯硼酸功能化树脂分离纯化性能评价 |
3.3.4 苯硼酸功能化树脂在多元糖液体系中的吸附选择性 |
3.3.5 苯硼酸功能化树脂的操作稳定性 |
3.3.6 液相法测定糖浓度 |
3.3.7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苯硼酸功能化树脂的合成 |
3.4.2 苯硼酸基功能化树脂理化特性表征 |
3.4.3 苯硼酸功能化树脂吸附特性 |
3.4.4 苯硼酸功能化树脂解吸特性 |
3.4.5 苯硼酸功能化树脂对多元糖液的吸附选择性 |
3.4.6 苯硼酸功能化树脂的操作稳定性及选择性吸附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本体聚合法制备苯硼酸聚合物载体及其选择吸附特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苯硼酸聚合物载体的制备 |
4.3.2 苯硼酸聚合物载体理化特性表征 |
4.3.3 苯硼酸聚合物载体吸附性能评价 |
4.3.4 苯硼酸聚合物载体解吸性能评价 |
4.3.5 苯硼酸聚合物载体的操作稳定性 |
4.3.6 苯硼酸聚合物载体对糖分子的吸附选择性 |
4.3.7 液相法测定糖浓度 |
4.3.8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苯硼酸聚合物载体的制备 |
4.4.2 苯硼酸聚合物载体理化特性表征 |
4.4.3 苯硼酸聚合物载体吸附特性 |
4.4.4 苯硼酸聚合物载体的解吸特性 |
4.4.5 苯硼酸聚合物载体的操作稳定性 |
4.4.6 苯硼酸聚合物载体对糖分子的吸附选择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苯硼酸阴离子萃取体系的构建及其对乳果糖的萃取特性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主要试剂 |
5.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苯硼酸阴离子萃取体系的构建 |
5.3.2 苯硼酸阴离子萃取体系选择性萃取乳果糖性能评价 |
5.3.3 苯硼酸阴离子萃取体系反向解吸性能评价 |
5.3.4 苯硼酸阴离子萃取体系的操作稳定性评价 |
5.3.5 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苯硼酸阴离子萃取体系的构建 |
5.4.2 苯硼酸阴离子萃取体系选择性萃取乳果糖性能评价 |
5.4.3 苯硼酸阴离子萃取体系反向解吸性能评价 |
5.4.4 苯硼酸阴离子体系的操作稳定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苯硼酸吸附剂辅助乳糖异构化制备高纯度乳果糖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设备 |
6.2.1 主要试剂 |
6.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传统化学异构化法制备乳果糖 |
6.3.2 苯硼酸聚合物载体辅助乳糖异构化制备乳果糖 |
6.3.3 苯硼酸聚合物载体辅助乳糖异构化的操作稳定性 |
6.3.4 苯硼酸聚合物载体操作过程中B元素的化学态分析 |
6.3.5 苯硼酸阴离子萃取辅助乳糖异构化制备乳果糖 |
6.3.6 液相法测定各种糖的浓度 |
6.3.7 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传统化学异构化法制备乳果糖 |
6.4.2 苯硼酸聚合物载体辅助乳糖异构化制备乳果糖 |
6.4.3 苯硼酸阴离子萃取辅助乳糖异构化制备乳果糖 |
6.4.4 苯硼酸吸附剂辅助乳糖异构化与其他乳糖异构化方法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论文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含磷、氮类疏水型低共熔溶剂在盐酸介质中萃取分离金(Ⅲ)、钯(Ⅱ)、铂(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萃取技术简介 |
1.2 金、钯、铂的萃取现状研究 |
1.3 低共熔溶剂 |
1.3.1 低共熔溶剂的简介 |
1.3.2 低共熔溶剂的分类 |
1.3.3 疏水型低共熔溶剂的理化性质 |
1.3.4 疏水型低共熔溶剂在液液萃取中的应用 |
1.4 选题背景及本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基于三辛基氧化磷的疏水型低共熔溶剂萃取Pt(Ⅳ)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设备 |
2.2.2 疏水型低共熔溶剂的制备 |
2.2.3 萃取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疏水型低共熔溶剂的筛选 |
2.3.2 疏水型低共熔溶剂的固/液相图分析 |
2.3.3 疏水型低共熔溶剂的疏水性测试 |
2.3.4 萃取行为研究 |
2.3.5 响应面法优化实验 |
2.3.6 萃取机理研究 |
2.3.7 萃取选择性研究 |
2.3.8 反萃与循环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酰胺类的疏水型低共熔溶剂从盐酸介质中选择性萃取Au(Ⅲ)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疏水型低共熔溶剂的制备 |
3.2.3 萃取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相图的绘制 |
3.3.2 萃取条件优化实验 |
3.3.3 响应面法优化实验 |
3.3.4 最大负载量测试 |
3.3.5 萃取机理研究 |
3.3.6 萃取选择性研究 |
3.3.7 反萃与循环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然疏水型低共熔溶剂于从盐酸介质中萃取分离Au(Ⅲ)/Pd(Ⅱ)/Pt(Ⅳ).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疏水型低共熔溶剂的制备 |
4.2.3 理论计算 |
4.2.4 萃取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径向分布函数分析 |
4.3.2 DSC与TGA表征 |
4.3.3 萃取行为研究 |
4.3.4 萃取机理研究 |
4.3.5 Au(Ⅲ)/Pd(Ⅱ)/Pt(Ⅳ)萃取分离实验 |
4.3.6 HDES再生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文创新点 |
5.2 有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室温离子液体理化性能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在茶叶农药多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吸附机理研究[D]. 辛军红.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2]离子液体液液微萃取豆奶中除草剂的研究[D]. 徐尉力.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3]沙柳纤维素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能的研究[D]. 钟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4]微波辅助木质纤维生物质溶剂精炼及微波作用机理研究[D]. 张永健.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5]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在固态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 王金. 吉林大学, 2021(01)
- [6]扬州狮子头菜肴的中央厨房加工机理及品质调控研究[D]. 孙亚男. 江南大学, 2021(01)
- [7]酸碱调控相转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萃取锂研究[D]. 卫丽娜. 山西大学, 2021
- [8]改性分子筛催化苯与环己烯合成环己基苯的研究[D]. 孟凡飞. 吉林化工学院, 2021(01)
- [9]苯硼酸吸附剂的构建及其在高纯度乳果糖制备中的应用[D]. 汪明明. 江南大学, 2021(01)
- [10]含磷、氮类疏水型低共熔溶剂在盐酸介质中萃取分离金(Ⅲ)、钯(Ⅱ)、铂(Ⅳ)的研究[D]. 刘荣浩. 山东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