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大气重金属(Pb,Cd,Cu,Zn)污染及其在植物中的富积(论文文献综述)
程佳雪[1](2020)在《北京40种园林树木重金属吸收能力评价与筛选》文中研究表明园林树木对于改善城市环境中重金属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研究涉及园林树木的种类不够丰富,且筛选和评价方法不一,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差异。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采用实测法对北京园林绿地40种园林树木成年树在不同样地、不同年份与器官的5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以筛选出的吸收能力差异树种的幼苗盆栽模拟污染,研究其与成年树吸收能力差异。旨在为北京城市生态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40种不同树种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不同,基于单位重量对8种重金属的综合富集能力看:白扦、金银木、雪松、紫薇和圆柏能力较强,而鸡麻、小叶朴、碧桃、连翘和榆叶梅较弱。(2)40种树木单位重量富集Zn能力较强的树种为白扦、金银木、圆柏、侧柏、紫薇,含量为61.43~115.83mg/kg。富集Cr能力较强的树种为白扦、圆柏,含量为18.76~33.08mg/kg。富集Ni能力较强的是白扦、圆柏、金银木、侧柏,含量为4.52~9.52mg/kg。富集As能力较强的是白扦、金银木、圆柏、珍珠梅,含量为0.90~1.73mg/kg。富集Hg含量均较强的是丁香、流苏树、蒙椴、紫薇、洋白蜡,含量为0.075~0.155mg/kg。(3)不同树种叶片和当年生枝条含量均与其环境土壤Zn含量呈正相关(P<0.01);当年生枝条含量与其环境土壤Cr含量呈正相关(P<0.05);当年生枝条与其环境土壤和空气Ni含量呈正相关(P<0.05);叶片和其环境大气As、Hg含量呈正相关(P<0.01),表明这些器官对环境中这些重金属吸收有积极作用。(4)植物吸收不同重金属能力的稳定性与年份和器官有关。测定Zn时,采集一年的当年生枝即可;测定Hg含量需要用两个年份的叶片;测定Pb含量需要两年的当年生枝;测定Cr、Ni、As、Cu、Cd时,可采集两年的叶片及当年生枝更稳定。(5)从两类绿地共有6种树种看,城市公园的Zn、Cr、Ni、As、Hg5种重金属含量分别为62.10、16.44、3.99、0.82、0.08mg/kg,道路公园的分别为63.48、18.33、5.98、0.84、0.09 mg/kg;相同树木,道路公园均大于城市公园,表明树木吸收重金属量和与其所在环境重金属含量有关;但是两类样地6种树木排序与聚类的吻合度一致,表现出树种具有稳定的吸收富集能力。研究树木重金属吸收能力时,需要选取环境条件相对一致的同类型的样地设置重复。(6)幼苗与成年树木吸收重金属能力差异与重金属种类有关。Zn吸收能力,幼苗与成年树排序完全一致,都表现为白扦>金银木>丁香>白皮松,幼苗可以反映成年树吸收Zn能力;但Ni和Cr吸收能力,两者排序不同,幼苗不能反映成年树吸收能力。本研究结果对北京城市绿地生态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郑瑶瑶[2](2020)在《不同地区常见树种叶片滞尘和吸滞重金属效果分析》文中认为为评估常见树种叶片滞尘及吸滞重金属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对在正常天气下17种常见绿化树种在43个城市的滞尘量数据及8种树种在24个城市叶片吸滞重金属含量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树种叶片在多城市环境下滞尘量和吸滞重金属含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7种树种叶片的滞尘效果由大到小顺序为小叶黄杨>侧柏>圆柏>大叶黄杨>雪松>紫叶李>紫薇>悬铃木>广玉兰>桂花>女贞>油松>香樟>国槐>栾树>银杏>垂柳,但女贞的滞尘潜能最大。(2)对Pb、Cd、Cu、Zn具有最大吸滞量的树种依次为银杏、香樟、国槐、香樟,对Pb、Cd、Cu、Zn具有最大吸滞潜能的树种依次为国槐、悬铃木、国槐、国槐。香樟叶片对Pb、Cd的吸滞量受地域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小,在中国南方城市比其他7树种更具有应用普适性;女贞叶片对Cu、Zn的吸滞量受地域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小,比其他7树种具有普适性。(3)灌木树种叶片的滞尘效果大于乔木树种叶片;针叶树种叶片的滞尘效果大于阔叶树种叶片。(4)大部分树种叶片在南方城市滞尘量大于北方城市;总体而言,女贞、悬铃木、银杏、栾树4种树种叶片在南方城市对Cu的吸滞量要低于北方城市,对Pb、Cd、Zn的吸滞量则没有明显差异。在季节滞尘上,所研究的树种叶片在夏秋季滞尘量各有特点,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滞尘倾向性;女贞、悬铃木、广玉兰、香樟和圆柏5种树种叶片在夏季对Pb的吸滞量要低于秋季,对Cd、Cu、Zn的吸滞量则没有明显差异。(5)除悬铃木外,女贞、广玉兰、香樟和栾树在省会城市的平均滞尘量低于地级城市的平均滞尘量;综合而言,女贞、悬铃木、广玉兰、香樟和栾树5种树种叶片在省会城市对Pb、Cu的吸滞量要低于地级城市,对Cd、Zn的吸滞量则没有明显差异。单一的城市发展参数对树种叶片滞尘量及其吸滞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是有限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树种叶片滞尘效果及其吸滞重金属效果的大小。今后可对整株树种叶片的滞尘量以及树种不同部位(树根、树干、枝条等)对重金属吸滞量的差异进行探索研究,为城市相关部门进行绿化树种筛选时,提供更精准的科学依据。
杨晓辉[3](2017)在《农田土壤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土壤镉基准值研究 ——以安徽省江淮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土壤重金属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农作物中积累,进而影响农产品安全乃至人体健康。研究农业土壤系统中重金属来源、生物有效性及人体健康风险,对控制重金属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及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对区域土壤存在“过保护”和“欠保护”等问题,亟待修订和完善。尽管目前基于盆栽试验对土壤-作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行为有了更为细致的研究,获得了大量土壤重金属阈值模型。但区域实际条件下,影响作物吸收重金属的因素更为复杂,在建立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的传输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推导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土壤重金属基准值时,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往往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急需对研究方法进行创新,探索现代统计学方法在相关方面的应用价值,然而却很少得到关注。基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制定保护人体健康的土壤环境质量基准或标准是当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方法,但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在我国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且农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主要集中在“土壤-作物-人体”的间接暴露途径,对“土壤-人体”的直接暴露途径及暴露全景的关注不足。因此,以多途径的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为手段,开展土壤健康风险基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修订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一项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工作。本研究在安徽省江淮地区不同污染程度的农田区系统采集土壤-作物样品,研究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建立作物对重金属吸收的累积预测模型,开展重金属多暴露途径下的健康风险评估。以此作为研究基础,以镉为例,综合运用回归分析、决策树方法及蒙特卡罗模拟技术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维护人体健康的角度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环境基准进行研究,为基于农田调查数据的土壤基准值的确定提供理论支持与方法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矿山开采、加工和冶炼活动是造成研究区矿区农田土壤毒害元素富集的主要原因,其对Cu、Zn、Pb、Cd和As的平均贡献率分别约为46.2%、45.1%、50.4%、64.4%和42.7%。决策树模型非常适用于预测Cu、Pb和Cd等受人为活动影响显着的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在研究区的模拟精度大于80%。Ni在农田土壤中的富集程度在矿区和非矿区间差异不显着,其分布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2)研究区重金属在农作物籽实和秸秆中的含量分布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水稻作物,重金属Ni、Cu、Zn、Pb、Cd、As和Hg在秸秆中的平均含量高于精米。油菜籽比秸秆具有明显富集Ni和Zn的能力,其它重金属含量则是油菜籽低于秸秆。重金属在不同农作物中的分布也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其中As、Cd和Hg在水稻秸秆和籽粒中的含量均高于油菜的相同部位,Ni则相反,Zn和Pb在水稻秸秆中的含量高于油菜秸秆,但在精米中的含量低于油菜籽。研究区精米和油菜籽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全距跨度较大,且对Cd和Zn的富集能力远高于其它重金属。(3)研究区精米中的Cu、Pb、Cd,油菜籽实中的Cu、Zn、Cd、As含量与其在根际土壤中的含量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其它重金属在研究区作物籽实中的含量并不表现出随其在根际土壤中含量增加而变高的趋势,说明在大田条件下,除根际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外,影响作物重金属累积的因素非常复杂。研究区作物籽粒中重金属元素的累积还受土壤酸碱性、有机碳含量、共存元素含量及大气沉降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土壤Zn-Cd间的拮抗作用显着影响作物籽粒对土壤Cd的累积,表现为当土壤Zn/Cd比增大时,籽粒吸收镉量会随之降低,土壤Zn/Cd 比与籽粒镉含量之间大体呈负指数关系。较高的土壤Zn/Cd比可用于解释矿区有相当部分Cd严重污染的土壤能够产出Cd安全精米的原因。(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应用土壤Cd含量及土壤pH值可以预测研究区精米对土壤Cd的吸收。结合精米Cd的预测模型及稻米食品卫生标准,推导出在pH为5、6、7、8时土壤Cd的基准值分别为1.99、2.98、4.45和6.65 mgkg-1,均显着高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Cd的二级标准。相对于传统的回归分析,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树方法在预测研究区精米Cd含量方面更具有优势。该方法可以将母质类型等分类变量与其它数值型的预测变量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最终输出精米Cd污染水平的预测模型。依据输出的决策树模型预测精米样品超标情况的正确率高达92.8%,基于该模型及稻米食品卫生标准确定的土壤Cd基准值为0.61 mg kg-1。此外,决策树模型还可进一步揭示各预测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其中参与模拟的土壤Cd含量、土壤Zn/Cd 比和土壤母质类型等3个变量的重要性最高。(5)土壤重金属对暴露人群的非致癌总风险和致癌总风险均超过可接受水平,其中食用自产大米是占绝对优势的暴露途径,暴露人群呼吸土壤尘的健康风险可以忽略。儿童是最敏感的暴露人群,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最高。As和Cd是研究区风险最高的两类重金属元素,其中As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无论矿区还是非矿区均有发生,而Cd则主要发生在矿区。(6)基于多途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土壤Cd健康风险基准值为0.57 mg kg-1。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获得基于稻米摄入风险的土壤Cd基准值的概率分布,其中敏感人群10%、20%和30%风险概率发生水平下,对应的土壤Cd稻米摄入风险基准值分别为0.24、0.41和0.59 mg kg-1,并可根据稻米摄入对Cd非致癌总风险的贡献率(94%),换算得到土壤Cd健康风险基准值分别为0.23、0.39和 0.55 mg kg-1。
陈亚茹[4](2017)在《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重金属低积累品种筛选及低积累等位变异发掘》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262份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在南京典型Pb、Cd和Zn矿区污染农田及Cu和Zn矿区污染农田进行田间实验,以期筛选出可用于复合污染农田种植的重金属低积累小麦品种。同时,利用分布在小麦基因组上的522个SSR标记,进行与籽粒Cu和Zn含量-基因型关联分析。在此基础上寻找与小麦籽粒Cu和Zn含量显着关联的位点,筛选出与重金属相关的等位变异位点,从而为耐重金属和籽粒重金属低积累品种的分子育种奠定一定的基础。1.采用重金属污染农田原位筛选方式,261份小麦微核心种质2014-2015年种植于南京典型Pb和Cd污染农田。污染农田土壤Pb、Cd、Zn含量分别为449.2、2.4、532.9 mg kg-1,均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Ⅱ级标准(GB15618-1995)。261个品种或品系的小麦籽粒Pb、Cd、Zn的积累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变幅分别为0.002-0.920、0.010~0.853、45.77~121.08 mg.kg-1。以 GB 2762-2012 和 NY861-2004 的限量(Pb≤0.2mg.kg-1、Cd≤0.1 mg.kg-1、Zn≤50 mg.kg-1)为评价标准,其中有92个小麦样品Pb超标,超标率为35.2%;Cd超标样品为251个,超标率达96.2%;Zn超标样品有254个,超标率达97.3%。筛选出13个Pb低积累品种(系)(Pb含量低于0.020 mg kg-1):‘松蕊麦(四号)’、‘云麦34’、‘石家庄54’、‘赤壳’、‘本地黄花麦,、‘托克逊1号’、’泰山1号’、‘和尚麦’、‘白蒲(落青)’、‘早五天’、‘钱交麦’、‘他诺瑞’、‘台中’;10个Cd低积累品种(系)(Cd含量小于0.1 mg.kg-1):‘白条鱼’、‘青春28,、‘半截芒’、‘红金包银’、‘大粒半芒’、‘碱麦,、‘红冬麦’、‘白齐头’、‘托克逊1号’、‘涿鹿冬麦’;6个Zn低积累品种(系):‘红金包银’、‘秃芒麦’、’日喀则8号’、‘温麦6号’、‘托克逊1号’、‘红须麦’。其中‘托克逊1号’同时具有Pb、Zn、Cd低积累特性。2.262份小麦微核心种质于2014-2015和2015-2016年份种植于南京铜矿区污染农田,污染农田土壤Cu、Zn含量分别为1150.4、213.2mg kg-1,Cu含量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Ⅱ级标准(GB15618-1995),Zn含量略低于Ⅱ级标准。分析小麦籽粒对重金属铜(Cu)和锌(Zn)含量,结果表明:262个品种或品系的小麦籽粒对Cu和Zn的积累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性,14-15年、15-16年小麦籽粒Cu含量变幅分别为5.92~16.50、6.93~21.16 mg kg-1;籽粒中Zn含量两年的变幅分别为34.47~82.68、42.88~91.07mg.kg-1。以NY861-2004 的限量(Cu≤10mg.kg-1、Zn≤50 mg.kg-1)为评价标准,其中Cu含量两年的超标率分别为64.9%和88.5%;两年Zn超标样品分别有235和245个,超标率达89.8%、93.8%。采用K-均值聚类法将262份微核心种质划分为低积累、较低积累、中间型、较高积累、高积累五个类群,根据两年田间实验结果,进一步筛选综合比较得出:‘出山豹’、‘红春麦,、‘红和尚头’、‘老齐麦’、‘新曙光6号’和’和尚麦’为Cu低积累品种;‘出山豹’、‘水源86’、‘半截芒’、’KaBKa3(高加索)’、‘藏冬4号’、‘吕旱’、‘线麦’和‘红须麦’为Zn未超标品种,其中‘出山豹’为Cu和Zn均低积累品种。3.本研究在结合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的基础上,利用TASSEL3.0软件的混合模型(MLM)分别对227份小麦籽粒中Cu和Zn含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有19个SSR标记在与两年籽粒Cu含量平均值显着关联的基础上,至少与其中一年籽粒Cu含量显着关联,其中Xwmc59-1A、Xgwm666-5A和Xcfd242-7A在两年中均检测到;关联最显着的位点(P=0.001)是在2015-2016年检测到的Xgwm1 55-3 A(R2=16.41%)、Xgwm88-6B(R2=16.56%)和在两年均值中检测到的Xgwm666-5A(R2=14.40%);九个优异等位变异对应的籽粒Cu含量的平均值与同一位点其它变异对应的Cu含量平均值差异呈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有22个SSR位点在与两年Zn含量平均值关联的基础上,至少与其中一年Zn含量显着关联,其中位于6D染色体上的Xbarc1121和Xcfd38在两年中均检测到;关联最显着的位点(P≤0.001)是在2014-2015年检测到的Xcfd35-3D(R2=19.12%);检测到11个与Zn含量相关的优异等位变异。
刘波,林匡飞,赵建华,刘曦子,苏禄晖,杨意,沙妙清,杨明华,朱丽红[5](2016)在《香樟不同器官对空气中重金属的指示作用》文中提出以交通繁忙区(污染点)和相对清洁区(对照点)道路两侧的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器官(包括主干、老树皮、2年生枝条、1年生枝条、叶片和果实)中重金属元素(Pb、Cd、Zn、Cu、As、Ni)的含量,并对污染点香樟各器官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累积量和污染指数及二者的分布比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香樟体内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因样点、器官及重金属元素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污染点6种重金属元素的累积量及其分布比例、污染指数及其分布比例则因器官和元素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总体上看,污染点各器官的Pb、Cd、Zn、Cu、As和Ni含量均高于对照点,且差异显着(P<0.05);6种重金属元素相比较,均以Zn含量最高,Cu含量次之,而Pb、As、Ni含量较低;在不同器官中同一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也有明显差异,其中,2年生枝条中的Pb、Cu和As含量最高,老树皮中Cd和Ni含量最高,一年生枝条中的Zn含量最高。各重金属元素的累积量及其分布比例均以叶片最高,其次为老树皮;而各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指数及其分布比例:Pb和Zn以叶片最高,老树皮次之;其他4种重金属元素以老树皮为最,叶片次之。研究结果显示:香樟各器官对空气中的重金属元素均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并且叶片和老树皮的吸附能力明显优于其他器官,能很好地指示空气中的重金属污染。
唐丽清,邱尓发,韩玉丽,王荣芬[6](2015)在《不同径级国槐行道树重金属富集效能比较》文中研究表明采用ICP-OES测定北京市台基厂大街行道树国槐各器官中7种重金属(Cd、Cr、Ni、Cu、Mn、Pb、Zn)含量,比较不同径级国槐重金属富集效能。结果表明:国槐中重金属含量因胸径级、器官、元素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各径级国槐重金属含量大小总体趋势为Zn>Mn>Cu>Pb>Cr>Ni>Cd,各器官中树皮和根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最强,其次是叶和枝,树干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最弱。不同径级国槐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存在差异,表现为小径级>中径级>大径级。国槐各器官中重金属积累量大小顺序为根>干>枝>叶,重金属积累量随着胸径级扩大和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综合比较不同径级国槐重金属年均积累量、单位面积富集量和单位空间富集量,小径级(20≤DBH<30 cm)国槐富集效能最高。
唐丽清[7](2014)在《北京城区道路绿地不同绿化模式植物重金属富集效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运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其中之一就是道路重金属污染,通过大气-土壤-植物系统作用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绿化植物作为道路有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护和净化重金属污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北京城区道路两侧不同绿化模式的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乔、灌、草中Cr、Mn、Ni、Cu、Zn、Cd、Pb7种重金属元素浓度,比较不同绿化模式重金属富集效能,探讨树木重金属吸收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绿化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吸收因器官、元素种类的不同而差异明显。总体上,乔木树种各器官以树皮、树根中重金属浓度及富集吸收能力最高,树叶次之,而树干最低;而灌木中重金属浓度以树根和树叶最高,树枝次之,树干最弱,但重金属富集能力为树根>树枝>树叶>树干。各类型植物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均以Zn、Mn最高,而Cd、Pb最低,与土壤中重金属浓度大小排序比较相似(Zn、Mn>Cu>Cr>Ni>Pb、Cd),但对重金属的富集吸收则表现为Zn、Pb的富集能力较强,而Mn较弱。(2)不同绿化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吸收能力不均一,乔木型中4种不同行道树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小依次为毛白杨>栾树>国槐>臭椿;灌木型中3种路旁绿化灌木的重金属富集能力以铺地柏最高,金叶女贞次之,而大叶黄杨则最弱;综合比较乔草型和乔灌草型中11种绿化植物的重金属富集吸收能力,总体上草坪草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较强,其中黑麦草对Cr、Mn、Zn、Cd、Pb的富集系数均>1,达到超富集植物的标准(EF>1),11种乔、灌、草植物重金属富集能力依次为黑麦草>早熟禾>铺地柏>白蜡>萱草>金叶女贞>麦冬>大叶黄杨>臭椿>木槿>紫叶李。(3)根据生物量和重金属浓度估算4种不同绿化模式中绿化植物单株或群落的重金属贮量,并根据单位绿化面积和单位绿化空间重金属富集量评价重金属富集效能。其中,乔木型中,单株重金属总贮量大小依次为毛白杨>臭椿>栾树>国槐,单位绿化面积和单位绿化空间重金属富集量均以毛白杨最高,整体上重金属富集效能最高,而国槐、臭椿较低;灌木型中,单株重金属总贮量以铺地柏最高,金叶女贞次之,而大叶黄杨最低,但由于金叶女贞对土地和空间的高效利用,其重金属富集效能高于铺地柏和大叶黄杨;乔草型中,配置臭椿+黑麦草与配置白蜡+紫叶李+麦冬重金属富集效能较高,而紫叶李+早熟禾和白蜡+麦冬重金属富集效能都较低;乔灌草型中,以臭椿+大叶黄杨+金叶女贞+萱草+黑麦草这一绿化模式的重金属富集效能最高。(4)总体评价4种绿化模式(乔木型、灌木型、乔草型、乔灌草型)的重金属富集效能,从绿化面积来看,总体上单位重金属富集量大小依次为乔灌草型>乔草型>乔木型>灌木型,其中由于行道树毛白杨占地面积少,而且重金属富集能力强,故单位绿化面积重金属富集量最高;从绿化空间来看,单位重金属富集量大小依次为乔灌草型>乔草型>灌木型>乔木型(毛白杨除外)。可见乔灌草型绿化模式对重金属的富集效能最高。(5)树木对重金属的富集吸收因胸径大小、生长季节、修剪方式的不同差异较大。总体上,随着胸径增大,国槐对重金属的富集吸收能力呈下降趋势,;落叶期各器官中Cr、Mn、Zn3种重金属元素浓度高于生长期,而且国槐树叶和树干于落叶期对重金属的转运能力都有所提高,树枝的转运能力下降,7种重金属元素中Cu、Zn的转运能力有所提高,而有害重金属Cr、Ni、Pb的转运能力降低;修枝、截枝、截干3种不同的修剪方式中,以截干对国槐重金属的富集吸收影响最大,重金属富集能力最弱,而轻度修枝的国槐重金属富集能力最高。(6)采用单项污染评价法对台基厂大街、学院路、北四环中路、中关村东路4条采样道路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该4条道路土壤中Cd污染严重,其次是Cu、Zn污染,Cr、Ni元素均未超出污染限,以台基厂大街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各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Mn、Cr、Ni、Cu的污染来源可能比较相似,土壤中Cr、Mn浓度可能对植物Cu吸收产生一定的影响。
李萍[8](2014)在《兰州市大气降尘重金属污染规律研究及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兰州市大气降尘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重金属来源,并对降尘重金属污染程度、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本研究分别通过设置采样点连续采样和收集兰州市环保局发布的降尘量年变化和周变化数据的方式,获得兰州市大气降尘通量数据和兰州市大气降尘中Cd、Cr、Cu、Mn、Ni、Pb、Zn的总量和形态数据。经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从1996年到2009年,兰州市大气降尘通量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秋冬季下降速度快于春夏季。兰州市每年3-5月大气降尘通量为全年最大,从6月开始降尘通量逐月下降,至10月降至最低,11月开始降尘量又逐渐回升。兰州市采暖期大气降尘月变化随时间呈现明显的U字形变化规律。各个行政区降尘通量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城关区>西固区>七里河区>安宁区>榆中县。2.兰州市大气降尘中Cu、Pb、Cd、Cr、Ni、Zn、Mn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82.22、130.31、4.34、88.73、40.64、369.23、501.49mg·kg-1。由于降尘中重金属来源不同,除Mn以外其他元素浓度在不同功能区分布有明显差异。3.兰州市大气降尘中,Mn为轻微富集,Zn、Ni、Cu和Cr富集因子较高,除了来源于土壤颗粒之外还叠加人为活动的影响,Pb和Cd为极强富集,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Cr,Ni,Zn在工业区富集因子都大于其他功能区,Cu和Pb在交通区富集因子最大,Cd在郊县区最为富集。4.对兰州市大气降尘做主成分分析,在采暖期共提取3个主成分:Pb和Cd与煤炭燃烧污染有关,是采暖期第一污染源;第二主成分主要由Fe组成,认为第二因子可以代表自然来源;第三因子与Cr、Cu和Zn有关,认为污染第三因子是工业污染和交通污染混合。对非采暖期,共提取3个主成分:Cu、Pb、和Zn和交通与煤炭燃烧混合污染有关;Ni和Cr可以代表工业污染;第三主成分有Fe和Mn可以代表自然来源。5.兰州市大气降尘中Cu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物结合态存在;大量机动车尾气排放和金属加工业造成降尘中的Pb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最大;降尘中的Ni、Cr和Cd都主要存在于残渣态中;Zn以有机物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Zn的可交换态在所有功能区都是最小的。兰州市大气降尘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发现,Cd和Zn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Cr、Cu、Ni、Pb生物有效性较低,重金属是稳定的。6.地积累指数评价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平均污染程度表明:Cr在全年无实际污染,Cu、Ni、Zn、Pb浓度处于轻度污染至偏重度污染之间,Cd的污染程度最重,分级为严重至极度污染;大气降尘重金属在10月~次年3月污染相对严重,从4月~8月污染程度较轻。7.通过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降尘中6种重金属生态风险大小依次为Cd>Pb>Ni>Cu>Zn>Cr;Cd的潜在生态危害极强,其他元素Cu、Zn、Pb、Ni、Cr的单因子潜在生态危险程度低;总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达到最高水平,生态危害程度非常强,各功能区之间区分度不大。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与地积累指数法对重金属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价得到相似的结论。8.无论儿童还是成人,手-口途径摄入是降尘重金属引起非致癌风险的最主要途径;儿童的非致癌风险大于成人,总非致癌风险次序为Pb>Cr>Cd>Cu>Ni>Zn;风险均低于限值,不会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降尘中的Cr、Cd、Ni通过呼吸途径不具有致癌风险。
洪茜[9](2014)在《18种观赏竹净化环境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观赏竹是具有观赏价值的禾本科竹亚科植物,其本身形态多样、色彩丰富、姿态优美,被广泛应用于美化庭院、住宅、公园、风景区等园林绿地,是独具特色的园林观赏植物。目前,国内外关于观赏竹净化环境功能的研究尚属于新兴研究,本文选用园林中常见的18种观赏竹种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直接采样和统计分析的方法,从观赏竹的绿量、滞尘效应、固碳释氧效应以及净化大气化学性污染物效应四个方面,对观赏竹净化环境功能进行定量测定与分析研究,并筛选出净化环境效果较好的观赏竹种,为竹类植物在园林生态景观功能性植物的配置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观赏竹之间的绿量差异显着,花巨竹的绿量(118.65m2)最高,青丝黄竹(88.35m2)和撑篙竹(73.22m2)次之,阔叶箬竹(0.65m2)最低。在增加绿化率的功能植物景观配置方面,可以选择绿量较高的竹种进行配置,可选择花巨竹、青丝黄竹、撑篙竹作为上层绿化竹种;唐竹、金丝慈竹、花孝顺竹作为中层绿化竹种:小叶琴丝竹作为下层最优的绿化竹种。2、株型对观赏竹的滞尘效应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株型的观赏竹种四季滞尘效应存在显着差异,阔叶箬竹四季平均滞尘能力(0.99g.m-2)最强,人面竹(0.91g·m-2)、凤尾竹(0.87g·m-2)次之,花巨竹(0.39g·m-2)最弱,表现出小型灌木状竹种>(中型灌木状、乔木状竹种)>大型乔木状竹种。3、不同竹种不同高度滞尘效应也不同,人面竹、阔叶箬竹、凤尾竹、佛肚竹、紫竹、花巨竹、花吊丝竹、黄槽竹、小叶琴丝竹、花孝顺竹、金镶玉竹在距离地面50cm和150cm处的滞尘量高于200cm处;在距离地面200cm处,黄金间碧玉竹、花毛竹、撑篙竹、青丝黄竹、绿槽毛竹、唐竹、金丝慈竹的滞尘量较大;在同一高度水平上,阔叶箬竹的滞尘效应最强。4、不同滞尘时间观赏竹滞尘效应差异显着,在第5天、第10天和第15天滞尘效应最强的是阔叶箬竹,其次为凤尾竹和小叶琴丝竹,表明小型竹种在不同时间滞尘效应上较有优势,18种观赏竹滞尘效应季节变化表现出较为一致的规律:春季最强,秋季、冬季次之,夏季最弱。5、不同竹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不同,其日变化曲线在4~~8月表现为双峰型和单峰型两种类型,净光合速率高峰值出现在上午的9:30左右,次高峰值出现在下午的14:00以后,18种观赏竹的日净光合速率平均值在1.19~4.661μmol·m2·S-1之间,最大值是最小值的近4倍。净光合速率值最大的是阔叶箬竹,其次为黄槽竹和佛肚竹,最小的是人面竹。不同月份竹种净光合速率明显不同,不同竹种净光合速率的月变化趋势为7月>8月>6月>5月>4月。6、同一竹种不同月份的固碳释氧量存在显着差异,18种观赏竹不同月份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变化和不同月份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的变化趋势均为7月>8月>6月>5月>4月。18种观赏竹平均单位叶面积固碳量在4.58~17.73g·m-2·d-1之间、释氧量在3.33~12.90g·m-2·d-1之间,18种观赏竹平均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量在8.65~173.15g·m-·d-l之间、释氧量在6.29~125.92g·m-2·d-1之间,同一月份不同观赏竹的单位叶面积释氧效应差异显着,阔叶箬竹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量最高,花孝顺竹、花巨竹、黄槽竹次之,人面竹最低,同一月份不同观赏竹的单位土地面积释氧效应也存在显着差异,青丝黄竹的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量最高,小叶琴丝竹、花孝顺竹和佛肚竹次之,黄槽竹最低。7、叶面积指数和绿量的大小对竹种固碳释氧效应的影响较大,冠幅和滞尘效应对竹种固碳释氧效应有一定的影响。在固碳释氧功能植物景观配置方面,可根据植物各种配置模式(“乔+灌”、“乔+灌+草”、“灌+草”等)选择固碳释氧优良的观赏竹进行合理搭配,在大型观赏竹种中可选择青丝黄竹、撑篙竹、黄金间碧玉竹、花吊丝竹,中型观赏竹种中可选择花孝顺竹、金丝慈竹、唐竹,在小型观赏竹种中可选择佛肚竹、花巨竹、凤尾竹。8、观赏竹种叶片中的含硫量、含氯量与大气中SO2、Cl2浓度有很高的相关性。不同环境下不同季节不同观赏竹吸收SO2、Cl2效应均存在显着差异,不同观赏竹吸收S02效应的季节变化规律为秋季>冬季>夏季,不同观赏竹吸收Cl2效应的季节变化规律为冬季>秋季>夏季,在同一季节中不同观赏竹吸收SO2、Cl2效应也不同。花巨竹是夏季、秋季、冬季中吸收S02效应最高的观赏竹种,花吊丝竹是夏季、秋季、冬季吸收Cl2效应最高的观赏竹种。9、不同季节试验区观赏竹种叶片Cu、Zn、Pb、Cd累积量均普遍高于清洁区,表明观赏竹种叶片中的Cu、Zn、Pb、Cd累积量与大气中的Cu、Zn、Pb、Cd浓度有很高的相关性,观赏竹种对大气中的Cu、Zn、Pb、Cd有一定的固定和累积能力,通过累积作用可以达到减少大气中Cu、Zn、Pb、Cd的含量,从而达到净化大气的效果。10、不同环境不同季节不同观赏竹对大气Cu、Zn、Pb、Cd累积效应均存在显着差异,不同观赏竹对大气Cu、Zn累积效应的季节变化规律为夏季>秋季>冬季,不同观赏竹对大气Pb、Cd累积效应的季节变化规律为秋季>夏季>冬季。11、同一竹种对大气中Cu、Zn、Pd、Cd、元素累积效应差异显着,累积效应均呈现出Zn>Cu>Pb>Cd趋势。同一季节不同观赏竹对大气Cu、Zn、Pb、Cd累积效应也不同。不同观赏竹种吸收Cu、Zn的效应差异显着,黄槽竹和凤尾竹是夏、秋、冬三季累积Cu元素效应较高的观赏竹种,紫竹是夏、秋、冬三季累积Zn元素效应最高的观赏竹种。不同观赏竹种吸收Pb、Cd的效应差异显着,绿槽毛竹和佛肚竹分别是夏季、秋季、冬季三季累积大气Pb、Cd元素效应最高的观赏竹种,单叶面积和冠幅对观赏竹净化大气化学性污染物效应有一定的影响,且影响效果各不相同。12、在SO2污染较严重的地方,大型观赏竹种可选择花巨竹、花吊丝竹和青丝黄竹,中型观赏竹种可选择金镶玉竹、唐竹和金丝慈竹,小型观赏竹种可选择佛肚竹和凤尾竹。在Cl2污染较严重的地方,大型观赏竹种可选择花吊丝竹、花毛竹和花巨竹,中型观赏竹种可选择唐竹、金镶玉竹和紫竹,小型观赏竹种可选择凤尾竹和佛肚竹。在Cu、Zn污染较严重的地方,大型竹种可选择绿槽毛竹、撑篙竹和花毛竹,中型竹种可选择金镶玉竹、紫竹和唐竹,小型竹种可选择凤尾竹和阔叶箬竹。在Pb、Cd污染较严重的地方,大型竹种可选择黄金间碧玉竹,中型竹种可选择金镶玉竹、金丝慈竹,小型竹种可选择佛肚竹和阔叶箬竹。
戴文彬[10](2014)在《上海市典型区域雨水中重金属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同时,大量能源被消耗,大量废气、烟尘杂质排入大气,造成环境中重金属含量增加,环境质量恶化,重金属具有积累性,不能在环境中降解,是一类不容忽视的污染物。降雨是大气湿沉降中的一种,部分重金属污染物会发生“雨除”及“冲刷”作用进入降水。通过收集某一区域的降雨水样,测定分析水样中重金属含量,有助于对该区域的大气环境做出客观评价。本文收集了上海市虹口、闵行、临港等区域2012年4月~10月及2013年1月的雨水样品,测定了雨水样品的pH值。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ICP-MS法测定了雨水中的Zn、Pb、Cd、Cu等重金属元素含量。通过与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对比,采用单因子层次分析结合模糊综合数学评价法,对雨水样品进行水质评价,得到不同评价结果。结果显示,虹口闵行临港地区,雨水样品pH值小于5.6的比例为47.6%,主要重金属元素浓度范围Cu:27.385.57μg/L,Pb:9.8753.2μg/L,Zn:51.32109.14μg/L,Cd:2.037.81μg/L。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水质限值相比,均在V类限值下。本实验得到的重金属污染浓度略高于其它同类城市相应报道,且各元素浓度分布具有季节性与区域性的特征。本研究工作可为上海城市重金属污染评价提供实验数据依据。
二、城市大气重金属(Pb,Cd,Cu,Zn)污染及其在植物中的富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大气重金属(Pb,Cd,Cu,Zn)污染及其在植物中的富积(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40种园林树木重金属吸收能力评价与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北京地区重金属污染现状 |
1.1.1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状况 |
1.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
1.1.3 北京地区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
1.2 木本植物吸收重金属研究现状 |
1.2.1 工矿区吸收重金属的树木筛选研究 |
1.2.2 园林绿地吸收重金属树木的筛选研究 |
1.2.3 重金属在树木体内的转运和迁移 |
1.2.4 吸收重金属植物的后续处理方式 |
1.3 木本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生理响应 |
1.3.1 幼苗地下、地上部对重金属的响应 |
1.3.2 幼苗细胞膜对重金属的响应 |
1.3.3 幼苗抗氧化系统对重金属的响应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40种园林树木吸收5种重金属含量测定及评价筛选 |
2.1 40种园林树木吸收5种重金属含量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2 40种园林树木吸收5种重金属能力筛选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园林树木吸收重金属综合能力评价筛选及来源研究 |
3.1 40种园林树木吸收8种重金属综合能力评价筛选 |
3.2 园林树木吸收5种重金属能力相关性分析 |
3.2.1 树木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之间吸收相关性 |
3.2.2 树木叶片和当年生枝之间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 |
3.2.3 树木和其环境不同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基于成年树实测法的重金属吸收能力评价方法优化 |
4.1 器官和年份对树木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
4.1.1 锌吸收能力排序对比 |
4.1.2 铬吸收能力排序对比 |
4.1.3 镍吸收能力排序对比 |
4.2 样地差异对树木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
4.3 随机选取样地对树木吸收重金属能力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幼苗与成年树重金属吸收能力一致性研究 |
5.1 盆栽幼苗重金属含量及富集特征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与分析 |
5.1.3 讨论与小结 |
5.2 盆栽幼苗和成年树对重金属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对比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3 讨论与小结 |
5.3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不同地区常见树种叶片滞尘和吸滞重金属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树种叶片滞尘效果研究 |
1.3.2 树种叶片吸滞重金属效果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不同树种叶片滞尘效果 |
3.1 前言 |
3.2 不同树种叶片滞尘效果及潜能 |
3.3 不同树种叶片滞尘量的聚类分析 |
3.4 不同树种叶片滞尘量的功能区变化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树种叶片吸滞重金属效果及潜能 |
4.1 前言 |
4.2 树种叶片对不同元素吸滞效果的差异 |
4.3 树种叶片对元素吸滞量的变异度 |
4.4 不同树种叶片对重金属吸滞效果差异 |
4.5 不同树种叶面重金属相对土壤背景值的累积 |
4.6 小结 |
第五章 树种叶片滞尘效果及吸滞重金属效果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前言 |
5.2 不同树种叶片滞尘效果及吸滞重金属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5.2.1 生活型不同对树种叶片滞尘效果的影响 |
5.2.2 树种叶片特性对叶片滞尘效果的影响 |
5.2.3 树种叶片表面性状对叶片滞尘效果及吸滞重金属效果的影响 |
5.3 不同时空树种叶片滞尘效果及吸滞重金属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5.3.1 自然因素对叶片滞尘效果及吸滞重金属效果的影响 |
5.3.1.1 不同区域分布对树种叶片滞尘效果及吸滞重金属效果的影响 |
5.3.1.2 不同季节对树种叶片滞尘效果及吸滞重金属效果的影响 |
5.3.1.3 气象因素(降雨量)对树种叶片滞尘效果的影响 |
5.3.2 人文环境对叶片滞尘效果及吸滞重金属效果的影响——以女贞、悬铃木、广玉兰、香樟、栾树5种树种为例 |
5.3.2.1 不同树种叶片在省会城市与地级城市滞尘效果及吸滞重金属效果的差异 |
5.3.2.2 城市发展参数对树种叶片滞尘效果及吸滞重金属效果的影响 |
5.4 其他因素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农田土壤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土壤镉基准值研究 ——以安徽省江淮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 |
1.2.2 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
1.2.3 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1.2.4 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地质背景及矿产资源 |
2.1.3 土壤概况 |
2.1.4 优势农产品及产区 |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 样品测定方法 |
2.3.1 分析项目 |
2.3.2 分析方法及质量控制 |
2.4 模型方法 |
2.4.1 迁移模型 |
2.4.2 健康风险评估模型 |
2.5 数据处理与制图 |
第三章 土壤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
3.1 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总体分布特征 |
3.1.1 研究区总体分布特征 |
3.1.2 供试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富集特征 |
3.2 环境要素与土壤富集重金属的关联特征 |
3.2.1 土壤理化性质 |
3.2.2 土地利用方式及管理措施的影响 |
3.2.3 采矿活动的影响 |
3.2.4 公路交通的影响 |
3.3 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 |
3.3.1 地球化学元素比值法 |
3.3.2 富集因子法 |
3.4 基于决策树的土壤重金属含量预测及影响因素研究 |
3.4.1 预测土壤重金属累积程度的决策树 |
3.4.2 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基于农产品安全的土壤重金属基准值研究 |
4.1 重金属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富集规律 |
4.1.1 作物不同部位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
4.1.2 水稻和油菜可食部位重金属富集系数 |
4.2 作物富集重金属的驱动因子分析 |
4.2.1 根际土壤重金属的富集 |
4.2.2 土壤理化性质 |
4.2.3 大气沉降的影响 |
4.2.4 共存元素的影响 |
4.3 基于农作物安全生产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适用性评价 |
4.3.1 农作物生产安全性评估与建议 |
4.3.2 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性评价 |
4.4 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土壤镉基准值 |
4.4.1 回归模型法 |
4.4.2 决策树模型法 |
第五章 基于健康风险评估的土壤重金属基准值研究 |
5.1 基于点评估的重金属健康风险及全景解析 |
5.1.1 参数选择 |
5.1.2 非致癌风险 |
5.1.3 致癌风险 |
5.2 基于蒙特卡罗的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 |
5.2.1 参数选择 |
5.2.2 非致癌风险 |
5.2.3 致癌风险 |
5.3 基于人体健康风险的农田土壤镉基准值研究 |
5.3.1 研究框架 |
5.3.2 推导方法及结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重金属低积累品种筛选及低积累等位变异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我国主要农作物污染状况 |
1.1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来源 |
1.2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
1.3 我国主要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 |
1.4 农作物可食部位重金属积累的潜在健康危害 |
1.5 重金属低积累品种筛选研究现状 |
2 微核心种质资源及其应用 |
2.1 小麦的种质资源 |
2.2 微核心种质的构建 |
2.3 微核心种质资源的利用 |
3 关联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
3.1 植物数量性状 |
3.2 分子标记 |
3.3 关联分析的定义和策略 |
3.4 关联分析在小麦中的应用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籽粒铅、镉、锌积累差异性分析及低积累品种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样品处理与分析 |
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1.6 评价方法与标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试验田土壤污染评价 |
2.2 不同类型小麦重金属含量差异 |
2.3 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重金属低积累品种筛选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籽粒Cu、Zn差异性分析及低积累品种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样品处理与分析 |
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1.6 污染评价标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试验田土壤污染评价 |
2.2 不同类型小麦重金属含量差异 |
2.3 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重金属低积累品种筛选 |
2.4 重复之间及重金属间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籽粒Cu和Zn积累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和表型 |
1.2 关联分析基因型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籽粒Cu和Zn含量分析 |
2.2 群体结构分析 |
2.3 小麦籽粒Cu和Zn含量关联分析 |
2.4 关联位点优异等位变异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3.1 小麦籽粒Cu和Zn含量关联分析 |
3.2 小麦籽粒Cu和Zn含量均相关联的位点 |
3.3 优异等位变异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不同径级国槐行道树重金属富集效能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1.1样地概况 |
1.2样品采集及处理 |
1.3重金属元素测定方法 |
1.4植物重金属富集系数计算 |
1.5植物各器官重金属积累量估算方法 |
1.6单株绿化覆盖面积及绿化空间辐射占有量估算方法 |
( 1 ) 绿化覆盖面积 |
( 2) 绿化空间辐射占有量( ROGS) |
1.7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不同径级国槐重金属含量比较 |
2.2不同径级国槐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比较 |
2.3不同径级国槐各器官重金属元素积累量估算 |
2.4不同径级国槐重金属富集效能比较 |
3结论与讨论 |
3.1结论 |
3.2讨论 |
3.2.1植物各器官对重金属的吸收 |
3.2.2植物吸收重金属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 |
3.2.3不同径级国槐重金属富集效能评价 |
(7)北京城区道路绿地不同绿化模式植物重金属富集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调查 |
2.2.2 植物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2.2.3 土壤样品采集及处理 |
2.2.4 重金属测定方法 |
2.2.5 植物重金属富集系数及转移系数计算方法 |
2.2.6 植物生物量及重金属贮量估算方法 |
2.2.7 单位绿化面积及单位绿化空间重金属富集量计算方法 |
2.2.8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道路绿化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吸收 |
3.1.1 北四环中路 4 种不同行道树重金属富集作用比较 |
3.1.2 清华东路 3 种绿化灌木对重金属的富集吸收 |
3.1.3 学院路 11 种不同绿化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比较 |
3.1.4 小结 |
3.2 不同绿化模式重金属富集效能比较 |
3.2.1 乔木型重金属富集效能 |
3.2.2 灌木型重金属富集效能 |
3.2.3 乔草型不同植物配置重金属富集效能比较 |
3.2.4 乔灌草型不同植物配置重金属富集效能比较 |
3.3 道路绿化植物对重金属富集吸收的影响因素研究 |
3.3.1 不同径级国槐对重金属富集比较 |
3.3.2 落叶前后国槐重金属富集比较 |
3.3.3 不同修剪方式国槐对重金属富集的比较 |
3.3.4 道路土壤与绿化植物重金属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
3.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8)兰州市大气降尘重金属污染规律研究及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科学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大气降尘物理化学特征 |
1.2.2 大气降尘通量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
1.2.3 降尘重金属含量研究 |
1.2.4 降尘重金属形态研究 |
1.2.5 降尘重金属污染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
1.2.6 兰州市大气降尘重金属研究现状 |
1.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城市格局与主要功能分布 |
2.1.3 环境质量状况 |
2.2 样品采集与数据来源 |
2.2.1 采样点设置与样品采集 |
2.2.2 兰州市大气降尘通量数据收集 |
2.3 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 |
2.4 实验方法 |
2.4.1 重金属元素全量测定 |
2.4.2 重金属元素不同形态的测定 |
第三章 兰州市大气降尘的沉降通量特征研究 |
3.1 兰州市大气降尘年际变化规律 |
3.2 兰州市采暖期大气降尘通量月变化规律 |
3.3 采暖期大气降尘通量周变化规律 |
3.4 采暖期大气降尘通量空间变化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气降尘重金属污染规律研究 |
4.1 不同功能区重金属含量水平 |
4.2 降尘重金属来源分析 |
4.2.1 富集因子分析 |
4.2.2 主成分分析 |
4.2.3 与全国其他城市比较 |
4.3 降尘重金属形态特征及生物有效性 |
4.3.1 降尘重金属形态特征 |
4.3.2 降尘中金属生物有效性 |
4.4 基于地积累指数的污染现状评价 |
4.4.1 地积累指数评价方法 |
4.4.2 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兰州市大气降尘污染风险评价 |
5.1 基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的生态风险评价 |
5.1.1 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 |
5.1.2 降尘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5.2 健康风险评价 |
5.2.1 模型假设 |
5.2.2 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
5.2.3 不确定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降尘重金属环境影响及对降尘重金属环境标准的建议 |
6.1 降尘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累积的影响 |
6.2 有关大气降尘污染的环境标准现状 |
6.3 关于兰州市大气降尘重金属环境质量标准的建议 |
6.3.1 依照土壤污染累积模式估算降尘重金属浓度限值 |
6.3.2 依照健康风险评价估算降尘重金属浓度限值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18种观赏竹净化环境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观赏竹的研究进展 |
1.2.1 观赏竹的概念 |
1.2.2 观赏竹的生物学特征 |
1.2.3 观赏竹的研究进展 |
1.3 植物净化环境功能研究进展 |
1.3.1 绿量研究进展 |
1.3.2 滞尘功能研究进展 |
1.3.3 固碳释氧功能研究进展 |
1.3.4 净化大气化学性污染物功能研究进展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观赏竹绿量研究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观赏竹滞尘效应研究 |
2.3.1 试验材料 |
2.3.2 主要试验仪器 |
2.3.3 试验方法 |
2.4 观赏竹固碳释氧效应研究 |
2.4.1 试验材料 |
2.4.2 主要试验仪器 |
2.4.3 试验方法 |
2.5 观赏竹净化大气化学性污染物效应研究 |
2.5.1 试验材料 |
2.5.2 主要试验仪器 |
2.5.3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观赏竹绿量研究 |
3.1.1 不同竹种叶面积指数 |
3.1.2 不同竹种绿量 |
3.2 观赏竹滞尘效应研究 |
3.2.1 不同竹种不同株型滞尘效应 |
3.2.2 不同竹种不同高度滞尘效应 |
3.2.3 不同竹种不同时间滞尘效应 |
3.2.4 不同竹种滞尘效应的聚类分析 |
3.3 观赏竹固碳释氧效应研究 |
3.3.1 不同竹种净光合速率月变化 |
3.3.2 不同月份不同竹种固碳释氧效应比较 |
3.3.3 同一月份不同竹种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效应比较 |
3.3.4 同一月份不同竹种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效应比较 |
3.3.5 不同竹种固碳释氧效应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4 观赏竹净化大气化学性污染物效应研究 |
3.4.1 不同竹种净化大气中SO_2、Cl_2效应比较 |
3.4.2 不同竹种对大气中Cu、Zn、Pb、Cd累积效应比较 |
3.4.3 不同竹种净化大气化学性污染物效应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观赏竹绿量研究 |
4.1.2 观赏竹滞尘效应研究 |
4.1.3 观赏竹固碳释氧效应研究 |
4.1.4 观赏竹净化大气化学性污染物效应研究 |
4.1.5 基于净化环境功能的优良观赏竹选择 |
4.2 讨论 |
4.2.1 试验研究创新之处 |
4.2.2 试验样品采集 |
4.2.3 净化环境功能 |
4.2.4 功能景观造景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10)上海市典型区域雨水中重金属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重金属污染物危害 |
1.2.2 释放进入大气中的重金属元素 |
1.2.3 酸雨污染成因分析与形成现状 |
1.2.4 大气降雨污染监测研究最新进展 |
1.2.5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研究 |
1.2.6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1.3 雨水采集器与重金属定量检测技术 |
1.3.1 雨水采集器的发展 |
1.3.2 重金属定量检测技术 |
1.3.3 有关监测数据趋势的分析 |
1.4 论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本论文实验设计与技术 |
2.1 雨水采集区概况 |
2.1.1 上海市自然地理特征 |
2.1.2 临港新城概况 |
2.1.3 闵行区研究区域采样点概况 |
2.1.4 虹口区研究区域采样点概况 |
2.2 实验技术路线 |
2.3 实验材料与技术 |
2.3.1 采样点的设置及采集方法 |
2.3.2 样品的采集工具及前期准备 |
2.3.3 实验步骤与仪器 |
2.3.4 标准溶液的配置 |
2.3.5 仪器测定的设置温度 |
2.3.6 标准曲线处理 |
2.3.7 ICP-MS 操作优化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典型地区雨水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
3.1 虹口、闵行、临港地区采样点雨水 pH 值、及重金属浓度特征 |
3.1.1 2012 年 4 月~10 月三个地区雨水样的 pH 值 |
3.1.2 三个地区 Cu 元素浓度分布特征 |
3.1.3 三个地区 Pb 元素浓度分布特征 |
3.1.4 三个地区 Zn 元素浓度分布特征 |
3.1.5 三个地区 Cd 浓度分布特征 |
3.1.6 Cu、Pb、Zn、Cd 各月平均分布 |
3.2 上海市其他地区重金属元素特征分析 |
3.3 数据相关性分析 |
3.3.1 SPSS 介绍 |
3.3.2 SPSS 相关操作 |
3.4 国内外数据对比分析 |
3.4.1 国外相关实验数据 |
3.4.2 数据对比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单因子层次分析结合模糊数学水质评价法 |
4.1 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数学的应用 |
4.2 单因子分析法 |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 |
4.3.1 实测浓度值的指数化 |
4.3.2 层次分析法 |
4.3.3 模糊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本论文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城市大气重金属(Pb,Cd,Cu,Zn)污染及其在植物中的富积(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40种园林树木重金属吸收能力评价与筛选[D]. 程佳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不同地区常见树种叶片滞尘和吸滞重金属效果分析[D]. 郑瑶瑶.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2)
- [3]农田土壤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土壤镉基准值研究 ——以安徽省江淮地区为例[D]. 杨晓辉. 南京大学, 2017(01)
- [4]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重金属低积累品种筛选及低积累等位变异发掘[D]. 陈亚茹.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5)
- [5]香樟不同器官对空气中重金属的指示作用[J]. 刘波,林匡飞,赵建华,刘曦子,苏禄晖,杨意,沙妙清,杨明华,朱丽红. 科技通报, 2016(05)
- [6]不同径级国槐行道树重金属富集效能比较[J]. 唐丽清,邱尓发,韩玉丽,王荣芬. 生态学报, 2015(16)
- [7]北京城区道路绿地不同绿化模式植物重金属富集效能研究[D]. 唐丽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1)
- [8]兰州市大气降尘重金属污染规律研究及风险评价[D]. 李萍. 兰州大学, 2014(04)
- [9]18种观赏竹净化环境功能研究[D]. 洪茜. 福建农林大学, 2014(11)
- [10]上海市典型区域雨水中重金属特征分析[D]. 戴文彬.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6)
标签:重金属论文; 观赏竹论文; 土壤重金属污染论文;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论文; 重金属检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