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佛教的慈悲和平理想(论文文献综述)
释真水(LY THI SUONG)[1](2020)在《一行禅师入世佛教思想及其国际交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闻名全球的法国梅村禅修中心的创办人,一行禅师被一些人称之为当今“入世佛教之父”,其影响力已经获得国际佛教界的高度认可。在越南战乱不宁时期,他发慈悲之愿,献身于佛门,并为之奋斗一生。经历过各种考验和磨练的一行禅师,深切感悟到佛陀一生说法就是为关怀和温暖人间,并为众生揭示一个解脱之道。佛陀的智慧和慈悲及其在解脱,成为一行禅师向往,禅师由此建立起对佛法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与此同时,中国近代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与实践进一步点燃了一行禅师入世佛教的理想火焰。深入探讨其一生的事迹及其入世佛教思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宗教界、学术界、思想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入世佛教思想的出现是佛教弘法利生方式的一次重要转型,是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与文化潮流的一种新型思想体系与信仰结构。入世佛教在弘法利生中的关键在于挖掘和体现佛法的真义和佛陀的本怀,直面现实社会,在生活中实现生命的关怀。一行禅师以四念处、八正道、缘起作为入世佛教的核心思想,以正念禅修等净化心灵的方法作为实践的门径,并为发心修行的人编订“十四接现戒”,以检束信众的身心,促进信仰者的不断进步。在几十年的弘法事业中,一行禅师举办过无数次的禅修活动,并在世界很多地方提供共修的场所,广泛接引大众学习佛法,特别是在梅村道场创建之后,禅师的入世之心更加真切。通过这些场所及相关机制,禅师致力于促进世界佛教徒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平等、多元、开放的高层次对话交流平台,促进了全球各地佛教团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尤其是与中华佛教的交流合作与日增加。以一行禅师的“入世佛教”与中华地区的“人间佛教”相比,两者诞生于同一时代,不同文化概念却有着相同的心愿将佛教深入民间社会。遗憾的是,对于人间佛教特别是星云模式人间佛教的研究成果已相当可观,而研究一行禅师入世佛教的论着却寥寥无几。有鉴于此,本文针对一行禅师的入世佛教思想及其国际交往与影响进行研究。由于一行禅师入世佛教思想的建立是基于禅师曾接受过完整的临济宗禅思与禅法,而后才立足社会生活,实现现代转型,因此,笔者抓住一行禅师从临济宗到入世佛教的思想转换过程展开讨论,在论述一行禅师入世佛教思想和梅村道场僧团组织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星云模式人间佛教与入世佛教之间的异同之处。文中也考察了入世佛教在国际交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举措,继而分析一行禅师的梅村道场作为入世佛教的主要场所在全球的影响力,进而展现一行禅师入世佛教的思想传播方式和特点,以对新时期佛教发展的前沿动向有更好的理解。
范德寿(Pham Duc Tho)[2](2020)在《佛教道德哲学与越南的道德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佛教道德包含各种戒律、各种准则以及各种互相有密切联系的范畴。佛教建设了完善的道德体系,从理论到实践,以及使用其来创造一种良好的生活。同时,佛教还帮助一个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具有慈、悲、喜、舍、无我、为他之心的人,一个有慈悲和智慧的人。佛教道德与越南的传统道德有很多相同之处。佛教道德的基本范畴对越南人的生活有较大的影响。如今由于佛教在越南很兴盛,因此佛教道德将会为建设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佛教在越南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因此可以将其视为越南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越南佛教不仅能够传播信心,而且还有助于维持社会道德。因而,越南人很快就接受了佛教道德,并将其化为一种神圣的信念来支配他们与他人的行为。越南人在生活中很好地运用了佛教道德,从而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佛教道德以其戒律、理论、价值及准则走进了越南人的生活。佛教道德不仅体现在佛教的经典里面,更是影响了整个越南民族的风俗以及每个越南家庭的习惯。越南人的传统美德是相爱、相助、团结、奉养父母、知恩、做善事和风险投资社会,这些与佛教所提倡的伦理道德基本相同。因此佛教道德已深入越南社会以及每个越南人的心中。在越南历史长河中,佛教道德为越南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还对越南的过去和现代社会的准则观念以及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在《八正道》论中,佛陀提出了“正念”,劝导人们要从事正当的职业,要靠自己的力量和才智来赚取财富,而不要在买卖时有欺骗行为、不要买卖国家禁止销售的商品、不要买卖对人体有害的商品。每个人在生活中要自己创造财富来养活自己和家人。这就是佛教的积极方面,帮助人们过上了幸福、安乐的生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重视培养人们的道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正在建设的道德体系是人类传统道德价值的结晶与继承,其中也有佛教道德的价值。佛教关于慈悲、仁爱的哲学与越南人相爱的传统美德非常相像。越南的很多成语、俗语也称赞了这种相爱的美德。佛教的劝善、向善理论不仅影响里佛门弟子,而且对人民生活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形成了深刻的人文价值。如今,佛教道德在越南当代的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佛教的慈、悲、喜、舍思想一直在被越南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接受并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佛教的戒律,如十善、五戒等与越南社会道德的准则有很多相同点,因此一直受到很多人的信任。任何社会都需要这种生活准则来维持该社会的道德体系以及人们的幸福。佛教以其慈、悲、喜、舍、劝善思想深入了人们的心中,有助于完善人的道德与品格,帮助人们走上为他、平等、博爱之路。佛教的向善思想是人道主义的根源之一;佛教的平等、和平思想符合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和睦共处的趋势;慈悲、博爱精神有助于发挥民族的相爱传统;无常、无我理论帮助人们减少自私。佛教道德并不是空白的理论,而其体现在很多实际行动中,比如寺庙经常组织慈善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给人们吃的,穿的,给人们治病等。佛教道德价值也因此而得到了提升。佛教道德劝导人们要以孝为首,因为“孝行是佛行,孝心是佛心”,“世间所以的事都无法与父母养育之恩相比”。另外,佛教的寺庙是人们修身养性的最佳地方。所有这些都是积极、切实的道德价值,有助于教化人们,帮助年轻人摆脱生活的诱惑,鼓励他们关心社会的命运,善良地生活,重视人本价值,尊重自然界。此外,佛教道德提倡了“居尘乐道”思想,帮助人们消除贪权固位、爱财如命的不良思想,成为清廉之人。佛教指出贪和嗔是人最强烈的恶习,它们能遮住我们的眼睛,捣乱我们的佛性,因此佛认为灭除贪和嗔是很大的成就。可见,佛教道德已为建设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道德价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佛教道德还帮助人们锤炼堪忍、刻己的生活。这是一种耐心修习的方式,帮助人们摆脱生活中的诱惑,从而获得解脱。从以上这些价值来看,研究并指出佛教道德哲学思想的实践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与道德价值的教育、保存与发扬事业,乃至整个革新事业,还有助于建设一个公平、民主、平等、文明、幸福的社会。在巩固与发挥民族大团结力量的同时,还要继承并发挥包括佛教在内的各宗教在建设具有时代性、人文性的越南社会道德体系与文化体系的美好价值。
许晓晓[3](2019)在《《觉社丛书》的佛学阐释与文学研究(1918-1919)》文中指出《觉社丛书》是上海觉社在1918年创办时发行的佛教杂志,应读者的需求,它在第五期出版后由季刊改为旬刊《海潮音》,并延办至今,成为中国近代唯一创刊以来未曾中断的佛学期刊。20世纪上半叶,《觉书》是太虚弘扬“人间佛教”理论的媒介平台,它承续着觉社阐明佛理、宣扬佛法的宗旨,担负着改革和复兴佛教的使命,也成为了佛教与近代新式科学、思想之间一决高下的阵地。因此,围绕这一佛学期刊的文学性,发掘它的文学价值,批判分析其中的思想资源,考量它在特定时代的文化、思想建设中的作用,并服务当今的社会文明建设,具有超越社会形态和历史时代的意义。本文以《觉书》中的雅言、杂文和诗歌分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确定它在近代佛教复兴和佛学传播中的地位,窥探它在文学发展中的独特功能,观察其在思想史和文化史中的整体存在形态。此外,本文以《觉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和深刻意义为例,力求发掘这一佛学杂志之于当代社会文明的价值。
夏平[4](2019)在《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基本特质及其对传统佛教之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人间佛教是相对于传统佛教而言的。传统佛教认为,现实的人生是死生苦海,人如果希望脱离生死苦海,就必然要皈依西方极乐世界。这样,传统佛教的受众多是山林中修行的和尚。但人间佛教强调了佛教的人间性,即通过加强人间的道德来增加现实人生的福乐,不再把西方极乐世界作为追求。这可以说是佛教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本文从人间佛教的产生的背景和存在的意义展开论述;先是把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与传统佛教从文化性、包容性、亲和性、禁忌性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凸显人间佛教价值追求上的人间性;再从人间佛教思想的道德观、家庭观、宗教观、政治观、宇宙观来深入解析,凸显人间佛教思想关切上的人间性;最后,剖析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弘法布施上人间性的关切与创新,凸显人间佛教受众的普遍性。通过这三重凸显,人间佛教的重现世的人间性格被彻底揭示出来。当然,人间佛教亦并非十全十美,故本文也对星云大师人间佛教之影响及其评价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审视。
陶金[5](2017)在《池田大作文明对话思想及其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当今时代,世界各大文明间、宗教间展开广泛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文明对话、宗教对话研究是当代宗教学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热点课题之一。鉴于我国宗教学界关于文明对话、宗教对话理论的译介性研究成果较为多见,而对话范例研究、特别是具有东方宗教特色的对话理论研究尚显匮乏,本文立足于世界文明对话、宗教对话的大背景,力求对日本最大的新兴佛教团体——创价学会的第三代会长、国际创价学会(SGI)会长池田大作的文明对话思想及其实践活动进行考察与评析。本文的第一章首先界定了研究范围与视角,即主要从日本当代佛教团体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宗教对话的视角展开论述。第二章结合时代背景和相关历史事件,全面考察了池田大作的对话思想及其实践活动的发展进程,将其归纳为雏形期、拓展期、深化期和成熟期,并对每个时期的特点加以总结。在此基础上,第三章、第四章展开了专题研究,主要依据60部日文原版对谈实录资料,采用文献学的方法,对池田大作与诸多国际知名人士的对话实录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第五章主要论证了中国佛教天台宗思想、日本佛教天台宗日莲思想及日本新佛教创价学会思想与池田大作的文明对话思想的相关性。最后一章为总结部分,即以世界文明对话、宗教对话的视阈来反观日本当代新兴佛教团体的对话实践,并对池田大作其人、其教团的对话思想与实践活动进行了学理反思和历史定位。本文的结论可以概括如下:1、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文明对话与日本宗教参与对话的历史进程来看,池田大作可以说是东方佛教界参与世界文明对话的先行者,他在长达几十年的对话实践中形成的理念和经验,为世界文明对话留下了宝贵的财富。2、"池田对话"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与实践性特征,这与池田大作所秉持的东方大乘佛教的《法华经》信仰、日本特色的日莲佛教信仰、日本新兴佛教教团的"创价精神"均有思想渊源关系。3、"池田对话"旨在强调,世界各大文明、各大宗教只有立足于"人的生命观与价值观的转换"这一共通基础,才能有效地展开对话与合作。同时池田大作强调,宗教对话的顺利开展尚需在诸多方面寻求突破,如参与者范围的拓展、对话方式的革新、对话态度的改良等。池田大作所提出的这些对话主张,既具有立足于日本文化传统的民族性,又具有契合世界文明发展趋势的普适性,还在兼备学理高度和思辨深度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池田大作的对话理论与实践活动也尚存广阔的拓展空间。本文力图着眼于宗教学理论研究的前沿动向,从日本新兴佛教教团领袖参与世界文明对话的角度,重新反思池田大作其人、其对话思想与实践活动,为我国日渐深入开展的池田大作思想研究开辟一个新的研究向度。特别是本文依据日文对话实录文本,试对"池田对话"思想及其实践所展开的典型个案研究,或可为我国各大宗教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当代文明对话、宗教对话理论提供些许借鉴。当然,本文是尚属这一新研究领域的初步尝试,尚存在一些有待拓展之处,如关于池田大作的对话理论与日本其它宗教团体、东亚地区其他宗教领袖的对话理论的比较研究等,尚未充分展开,尚待日后继续努力。
卫春梅[6](2016)在《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佛教中佛是大医王,而药师琉璃光佛是专以消灾延年、祛病除厄、幸福往生救护众生的佛。药师佛信仰是佛教体系内以崇拜药师佛为核心而形成的佛菩萨信仰,这种信仰将《药师经》作为主要理论基础,根据十二大愿、九横死、幡灯续命法、净土等思想逐渐形成包括仪轨、道场、信众、场所、信仰活动等完整的宗教信仰形态并衍生出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第一章对药师佛信仰的经典《药师经》及其思想传播进行梳理与阐释。第一,从历史文化角度探讨《药师经》在印度集成,认为它是药师佛信仰的理论源头,并分析《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和隋唐《药师经》译本在翻译者各自的思想和译经体系中的地位;第二,比较四种译本《药师经》的内容异同,着重研究各译本中十二大愿和九横死的异同,发现四个译本虽然出现时间不同,译者及翻译风格不同,但是主体内容具有较大一致性;第三,系统阐释《药师经》思想,一是考察在佛经中药、药师、药师佛的功能演变,认为这是药师佛信仰出现的文化心理条件;二是探讨《药师经》的主要理论,指出这些理论是药师佛信仰的理论核心,是药师佛信仰能够流播的理论前提条件。第四,《药师经》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为主要理论基础,借助其他佛教信仰形式,在个人的宗教修养上表现为遵守佛教戒律和修持药师仪轨,以一定的修持实践形式和文学艺术形式在寺院开始推行,不仅在平民中流行,而且受到上层人士的注意,说明它已经具备初步体系化的宗教形态,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二章按照历史系统梳理和研究隋唐时期《药师经》注疏。从历史记载分析隋唐的《药师经疏》相比于其它各朝代是最多的,但留存硕果不多,说明该时期药师佛信仰的兴盛。从作者所属法系考察隋唐的《药师经疏》多数出自玄奘的法相唯识系。从作者、作品体系、作品内容方面考察此时期仅存的敦煌S.2512佚名《药师经疏》、敦煌S.2551佚名《药师经疏》、太贤撰《本愿药师经古迹》二卷,发现各位作者虽然所依据的《药师经》译本不同,但是在引用佛学经典、发挥《药师经》思想时,基本上围绕般若、唯识、净土、涅盘四系经典,他们通过对《药师经》中出现的观点和术语作出系统解说及论证,实现作者本人佛学素养与《药师经》内容的完美融合,完成其《药师经疏》作品体系的创建。隋唐时期从《药师经》的翻译状况到《药师经》注疏的撰写与传播状况反映出药师佛信仰的思想理论传播发展较快。第三章研究唐代药师仪轨思想。在唐代阿地瞿多译《陀罗尼集经·药师琉璃光佛印咒》表明药师仪轨方面的经典开始出现,随后一行撰《药师琉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金刚智译《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不空译《药师如来念诵仪轨》、最澄作《药师如来讲式》,说明该时期药师佛信仰开始重视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通过对这些仪轨的研究发现药师佛信仰的仪轨在经典中明确化是从阿地瞿多的《陀罗尼集经》开始,他以密教的立场将药师仪轨单列为《药师琉璃光佛印咒》,具体描述了药师佛坛法、礼拜、供养及受持的方法。后来的药师仪轨撰述多参考阿地瞿多译作的相关思想。从药师仪轨的撰写者和翻译者以及仪轨内容分析唐代药师仪轨发现,该时期药师仪轨思想均与密教思想关系密切,说明当时药师佛信仰的实践定位偏于密宗实践。第四章研究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的社会表现状况,此时期药师佛信仰比前期更为兴盛,信徒们通过供养、礼拜、抄诵、持戒等修持实践和特定的仪式不断加强药师佛信仰的信念和信号体系,通过艺术、文学等形式向信众个体心理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推动药师佛信仰的发展。随着药师佛信仰的信念和信号体系的发展,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既存在大规模群体信仰行为,也存在个人的信仰行为,既存在单独的药师佛信仰,也存在与其他佛教信仰结合的药师佛信仰,这些行为以药师佛信仰的修持实践及仪式、药师佛信仰为核心的艺术表现与文学表现展现出来。隋唐药师佛造像和图绘较东晋南北朝更为丰富,造像者的范围扩大,遍及到包括达官贵族、僧尼及普通民众各个阶层,表明这个时期的药师佛信仰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社会力量更为雄厚且民间色彩更浓。隋唐药师佛信仰的文学表现形式较多,从《药师经》到药师经变到灵验故事、赞文、愿文的发展可以看出药师佛信仰者不仅有皇室高层,还有文人士大夫,亦有文化不高的下层民众,从而可以看到隋唐药师佛信仰的流播其途径之多样,其涉及社会阶层之广,其涉及社会生活之深。第五章解析药师佛信仰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宋、元、明、清、民国药师文献的影响和现代价值。从药师佛信仰基本宗教要素和文化表现形态入手分析药师佛信仰的宗教文化特征,药师佛信仰作为以崇拜药师佛为核心的佛菩萨信仰具有适应性功能,它的发展过程即是领域专门化过程、内容圆融化过程、形式多样化过程,同时药师佛信仰也具有密教属性和净土属性。从《药师经》着述和药师仪轨考察隋唐药师佛信仰对宋、元、明、清、民国的药师文献影响发现,隋唐以后药师佛信仰的思想阐释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药师佛信仰的仪轨却被日益重视,此时人们信仰药师佛更为注重以修行实践行为获得消灾延年、祛病除厄、幸福往生的利益;药师佛信仰的最大特色就是信仰的现世性,其内涵就是在积极入世的基础上,针对个人和社会的痼疾进行医治,构建一方人间净土。总之,《药师经》在印度集成之后被传到中土,东晋时期被译出传播,直至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的格局理论上表现为《药师经》的翻译和《药师经》注疏的撰写以及药师仪轨的翻译和撰写,社会表现上体现为药师佛信仰的修持、造像图绘以及文学创作。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在造像和抄经供养上主要表现为药师佛与其它佛菩萨、《药师经》与其它佛经共同接受供养,说明药师佛信仰对当时人们的心灵世界具有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以药师佛信仰的宗教文化特性的适应性功能经过宋、元、明、清、民国的实践性和现世性转换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药师佛信仰的现代价值表现在它的精神价值、医疗价值、教育价值。自东晋至今中国药师佛信仰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药师佛信仰既具有历史属性,也具有宗教文化属性。故此可采用文献学研究法为主研究药师佛信仰,结合其他方法从哲学、历史学、文化学等不同视角探讨药师佛信仰的理论发展脉络和理论价值,着重解析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的理论与社会表现形态,兼及隋唐以后药师佛信仰的理论,力图揭示药师佛信仰发展的思想脉络,以期能为社会良好发展提供借鉴。
王冬[7](2015)在《近代知识居士群体的现实关怀与观念抉择》文中研究表明近代知识居士群体对于佛教的选择与偏爱,绝非传统文人的消极避世,而是摄取儒释融合的中国佛学之涉世精神,对佛教义理作了理性的、积极的、实践的、进取的界说和解读。本文通过对近代知识居士群体的现实关怀精神及其佛法观念的考察与解析,力图显扬知识居士群体解行相应的佛法践履背后所含蓄的佛教义理、问题意识、观念调适与人生体验,进而掘显其促成近代佛教世间化转向的群体效应与内在理路。为此,本文择取近代知识居士群体中的知名代表人物,依据其不同领域、不同特点与不同影响,从佛法致用、佛学研求、佛教教育、佛教慈善等四个方面分类考察其各自的怀抱内容与外在事行。这些居士所荷担的各种利世济人的人间事业,虽然各各行事有别,但都体现了征于实用、切近人事的菩萨道精神以及观念与行践的统一。他们依据佛教义理及其涉世精神的深思与实践,投身于世间生活与社会变革,以佛理来改造人生和社会,又一次历史地凸显了佛教的中国化发展特性。于是,中国佛教由传统厌世之教翻成救世之教。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从外缘与内因两个方面,梳理分析了近代知识居士群体关怀现实及力兴佛法入世的特定社会背景,指出近代知识居士群体顺应时代的创新与变革意识,使他们既切入佛法又深入社会,从而具备了关怀现实与力兴佛法入世的自身素质优势以及外部助缘。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从佛法致用、佛学研求、佛教教育与佛教慈善四个方面考察了各代表居士关怀现实的人生实践与观念抉择。第二章以谭嗣同与章太炎为例,分析了二人在致用思想导引下,从传统佛教那里寻找救世的思想武器、精神支柱和经国之策,并赴之以积极进取精神,从而为传统的佛法观念注入了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经世内涵,突破了国人对于传统佛教的狭隘认识,凸显出佛法之救世觉人的现世价值,也启发了后世佛法的世间化趋向,开启了近世佛教发展之新机。第三章以杨文会、欧阳竟无与吕澂为例,说明其根据各自的境遇和因缘,顺应理性与正信的潮流与共识,抉择与调适佛法观念,在佛法的实践中利益世间并解决人生问题,从而破除了传习与偏见上的迷信与谬解,突显了佛学应有的理性精神,彰显了佛教的智信特质而适应了近代之科学化发展要求。第四章以蒋维乔与周叔迦为例,说明二人以其对佛法的虔笃信仰与深确见地,致力于究明佛法正义与弘阐正法,其知行一贯的教育与弘法事业,在实力服务社会与发达社会的同时,也对近代佛教的世间化面向产生推助作用。第五章以高鹤年、王一亭与熊希龄为例,说明了他们基于坚确的佛教信仰,深信佛法的真精神是对世间苦难的抚慰与拯救,因此,他们在胜解与笃行中实行佛法真宗旨,以救人济生为务,其慈善救护禳却灾害的菩萨行,诠释了佛法是真实的、活泼的。而他们以佛法正己化人、担当道德的悲愿心行,在维护与弘扬佛教的同时,也使佛法更加关注现世人间。第六章对前述居士的现实关怀精神及其基于各自的理智和灵感所作的佛法悟解与实践,进行了归纳与提炼,认为近代知识居士群体的佛法观呈现出解行相应的群体自觉,以及理性化、智识化与社会化的自觉调适,含蓄着具有中国特色的“近代式”理性主义特质。因此,可为当代佛教契机应时的发展提供合理启示,使佛法的现实关怀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获得新的健康发展与正常适应。契理才能传承,契机才能创新,借鉴近代知识居士群体关怀现实、解行相应、真实履践的佛法入世精神,无疑,将有助于当代佛教在契理、契机基础上的思想传承与创新,继续发挥大乘佛法净化世道人心的力效和功用,这也便是本文的题中之意。
李毓贤(KEWALEE PETCHARATIP)[8](2014)在《中泰佛教慈善思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西学东渐以来,东方人普遍接受了现代科学的观念,对于原来在传统社会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佛教思想加以拒斥,佛教很快退守至单纯的信仰领域,甚至可说面临着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危机。为了解决该问题,无论是中国佛教界还是泰国佛教界都以佛教内部变革的方式积极做出了回应,以图振兴佛教于现代社会。中国汉传佛教于二十世纪初期兴起了“人间佛教”,泰国南传佛教于二十世纪末期出现了反对迷信并提倡当下心灵禅修的“智慧佛教”,及受其思想启发而积极主动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参与佛教”。在中泰两国近现代所兴起的这种佛教变革中,主要是在增加佛教参与社会的维度,而表现最为显着的实践方法即“佛教慈善公益事业”。然而,近几十年来中国佛教慈善公益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成绩颇丰,而泰国佛教却仍处开始阶段,进展缓慢。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中泰佛教慈善观念与实践理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异同及导致差异的原因,以加深对二者的理解,同时意图给佛教慈善事业研究者和践行者起一定的参考作用,推动中泰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在慈善观上,由于中国汉传佛教为大乘佛教,而泰国佛教为上座部佛教,故在根本教义上具有很大差异,因此二者所具的慈善观念也具有很大的分歧,如大乘佛教提倡“应时改变,契理契机”,上座部佛教提倡“传统、严格守旧”。因此,虽然中泰佛教的慈善理论体系大致相同,都是出自“慈悲心”,但是泰国佛教慈善理论体系缺少了大乘菩萨利他行思想,只剩下“四梵住”作为主导理念,使泰国佛教慈善理论没有中国的坚强。这导致中国佛教强调布施“悲田”,重视“俗家众”对弘法活动的参与,“做慈善”成为每个中国佛教徒(菩萨)的使命。泰国佛教则根据经典诠释,提倡布施“敬田”为最胜,而忽视了对社会弱势群体施舍,其阿罗汉思想也偏重于“先利己(为了能更有效地)利他”。在弘法工作上,上座部佛教更注重的是“出家众”,这就导致“泰国僧侣被神圣化”及“慈善事业是否僧伽之事”的广泛争论。而这一争论的根源在于泰国佛教的久远历史和现代的泰国社会状况。从历史维度看泰国佛教的慈善观,我们发现导致中泰佛教慈善观差异并阻碍泰国佛教慈善事业发展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泰国国王尊崇南传上座部佛教,给它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使得以“菩萨行”为主导理念的大乘佛教慈善观没有流传于泰国;其二,泰国国王为了统治国家的需要,几乎垄断了佛教慈善事业,阻碍了民间慈善的发展。从社会维度看泰国佛教的慈善观,我们发现导致中泰佛教慈善观差异并阻碍泰国佛教慈善事业发展的原因有两点:其一,上座部佛教重视觉音的佛教诠释的传统,导致世俗与神圣的分开;其二,近现代时的泰国佛教退守至个人信仰层面的佛教危机。世俗与神圣、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及佛教与迷信的隔阂导致了佛教的社会维度被遗失于某些历史片刻,广泛引起了“慈善公益事业不是僧伽之事”之评论。在慈善公益的实践理念上,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实地采访、观察、参与活动等方式深入探究了中泰佛教慈善公益实践理念的异同。我们得知中国佛教慈善公益事业最可贵的借鉴之处在于“公益性”,既有公益的服务范围(括展到教育、环保、社区服务、文化领域上),又有公益的服务方式。在倡导“平等”、“尊重”理念的前提下,尊重女性及贫困者在公益中的价值,能让人人“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在付出爱心的过程中,让人们放弃“自私自利”,体现佛法。同时,我们认为泰国佛教慈善公益事业实践在某些方面也具有借鉴价值,如在济贫救困上注重让他们自立及实践慈善公益的法师严谨守戒以维持宗教的神圣性等。此外,中泰佛教慈善公益事业在积极参与社会救助之时,也应该注意神圣与世俗、慈悲与智慧之间以及四无量心的平衡,以求得中道,即在向外将佛法落实于行动,也要注重向内观察自己的心。同时,要调整好四无量心,因硬币终归有两面,慈心能使心静无怨,但是也能使生起爱欲;悲心能使心静无恼害,但也能生起悲哀;喜心能使心静无嫉,但也能生起欢乐(寂静的一种障碍);舍心能使心静中舍,但也能生起无明舍等,如佛陀倡导“中道”为解脱之道。
于媛[9](2014)在《民国佛教慈善事业研究》文中提出佛教在传入中国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与中华文化相互融合、渗透,已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由兴盛走向萎靡的困境。在近代这种剧烈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佛教自身的衰落与西方文明的传入,使中国佛教陷入生死攸关的境地,因此,佛教界开始思考和反省:如何重新树立佛教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以佛教慈善事业作为佛教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中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佛教的慈善传统一直伴随着佛教在中国发展,佛教弘法利生事业成为了古代中国社会中一支重要的慈善力量,在社会救济、施衣施药、慈悲护生、劝诫修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民国佛教慈善事业是基于对传统佛教慈善活动的继承,再吸收西方一些慈善方面的组织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同时具有其内在的思想动因,即佛教的慈悲观、因果业报理论、福田思想,这些精神在民国环境下又有所继承和发展,最终推动了佛教慈善事业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民国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为动荡的年代,在天灾人祸不断发生、中西慈善观念冲突交融、以及近代佛教寻求复兴的社会背景下,佛教慈善事业因“庙产兴学”的直接威胁和社会现实状况的需要,积极推动慈善救济活动,在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民国佛教界所开办的佛教慈善事业内容广泛,慈善法会可以说是佛教最为独特的慈善救济方式,此类法会宗教特色鲜明,但前人少有问津。佛教法会名目很多,而其中有关慈善内容主要是息灾祈福法会和法会过程中的放生、护生活动,近代中国各种灾难频发,佛教信徒便从佛理之中寻求解决之道,利用佛法息灾和戒杀放生实现国家安宁是佛教慈善事业在慈悲救国上的具体实践。除慈善法会以外,佛教慈善事业的募赈救灾、医疗救助、慈善教育、慈善法会宣传等社会活动,也在全国范围内若火如荼的展开,对稳定社会秩序作出巨大贡献。民国佛教慈善事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佛教团体的运作和佛教高僧居士的组织。民国时期佛教团体的建立是佛教信徒摆脱传统寺院依靠的新形式,佛教团体亦成为佛教开办慈善事业的主力军,通过组织化的运行模式,佛教慈善事业的规范化和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佛教僧徒是慈善事业的主体,民国时期的高僧居士都有志于开展各类慈善救助活动,对此前人多将慈善活动作为高僧居士社会参与社会事务的一部分来论述,但这些高僧居士悲天悯世的慈悲精神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佛教慈善事业发展与民国政治局势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民国各届政权采取不同的佛教政策,因此对于佛教慈善事业的影响也有很大的不同。抗战时期是民国历史上特殊的历史阶段,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事件,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佛教界也展开了全面的抗日宣传和战地救护活动,中日佛教界之间进行的对话和协商也未能挽救日本侵略之野心。中日佛教之间、中国与东南亚等国家佛教之间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特别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外佛教界在慈善事业上的交流和沟通,极大开阔了中国佛教慈善事业发展视野。反思民国时期佛教慈善事业,可以看到佛教慈善事业不同于中国红十字会这样的现代慈善组织,也不同于基督教在华慈善救济事业。同时因近代佛教经济状况在各地区的程度不一,也造成佛教慈善事业出现了一些地域性的特点,国内外人士对于佛教慈善事也表现出不同的认识,这是在研究民国佛教慈善事业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总体来说,民国时期佛教慈善事业在救济弱势群体、缓解社会压力、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在当时国内外引起了一定的反响。通过总结民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有利于当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良好发展的启示。
薛江谋[10](2012)在《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星云人间佛教是人间佛教思想理论和实践的当代表现形态之一,因其影响大、贡献大、有代表性,而不断引起世人的关注。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是星云人间佛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星云人间佛教中最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影响最大、最具有感染力和最能够彰显其思想生命力的部分,也是中国佛教伦理完成现代诠释和理论转换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星云人间佛教契理契机的思想贡献。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研究涉及到其伦理思想的界定、其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理论、道德实践及其伦理精神、伦理特征等内容。本文基于伦理学的视角,以上述内容为主体,对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进行梳理和概括,以期对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做较为系统的探讨和把握。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首先是建立在对人间佛教的整体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基础之上的。因此,本文的第一章对人间佛教的历史溯源、人间佛教的兴起及原因考察、人间佛教的发展及意涵、人间佛教与佛教伦理以及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意涵等五个方面逐一进行解析,并选取太虚大师、印顺大师和星云大师作为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阐说了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是以星云大师为代表的人间佛教的理论及其实践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思想,其伦理思想理论整体上是对太虚、印顺两位大师的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承接,尤其是对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继承和实践的脉络尤为明显,但星云人间佛教进一步拓展了佛教理论中的入世意义,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的社会生活的意义,使得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和现实人生价值问题得以进一步凸显,也使得佛教伦理精神与现实社会的道德关怀进一步结合,使佛教伦理进一步落实到百姓日用和社会道德建设中,这是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最主要的创见所在。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与其整体思想一样,建立在继承传统佛教教义的基础之上,这是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内学依据;同时,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充分地吸收和融合了一切改善社会人生的思想成果,这是星云人间伦理思想的外学资源;此外,星云人间佛教契合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佛教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星云大师个人的践行等因素共同组成了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现实依据,这三方面是第二章所要呈现的主要内容。其中,星云人间佛教的内学依据包括作为“佛教道德形上学的第一原理”的缘起论和“为人的道德权利和义务作出圆融阐释并唤起人的道德责任感”的因果论;还包括奠定了人的道德实践的现实基础的佛性论和心性论;以及为人道德实践指明道路的佛教人生论和解脱论。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外学资源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伦理思想资源的融合,对包括基督教伦理在内的西方文化的贯通,以及对现代化思潮和全球化思潮等现代社会思潮的融摄。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现实依据主要是从现实社会的需要、佛教发展的需要以及星云大师自身的理想和行谊三方面进行展开。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星云人间佛教的道德理论,因此第三章就对星云人间佛教的道德理论进行具体的展开。星云人间佛教的道德理论主要可以从道德心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以及道德理想四个方面进行阐发。其中,道德心理主要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道德原则主要体现为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和八正道等;道德理想可以总结为“心灵祥和,人格崇高”、“生活佛教,幸福生活”以及“和谐世界,人间净土”等三个方面。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特色在于其淑世品格和现实关怀,星云大师对人们社会生活中关涉伦理道德的许多议题都从佛教的立场出发,阐明了其独特的看法。第四章对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从最基本的家庭伦理、人际伦理和职业伦理、女性伦理、宗教伦理以及生命伦理等五个方面作了梳理,第五章则从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乃至环保等方面继续以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组织伦理思想和生态伦理思想四个方面进行阐发,尽可能详备地呈现了星云人间佛教对现实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的看法和见解。研究伦理思想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伦理精神的精髓,第六章着力考察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精神。星云人间佛教的内在精神在具体的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呈现为典型的星云人间佛教的外在气象,而外在气象所反映的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特征,分析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特征是对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研究的整体总结。最后,本文对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做了尝试性的理论审视。
二、当代佛教的慈悲和平理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佛教的慈悲和平理想(论文提纲范文)
(1)一行禅师入世佛教思想及其国际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研究重点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从临济宗到一行禅师的入世佛教 |
1.1 中国临济宗基本概况 |
1.1.1 起源与发展 |
1.1.2 禅思与禅行 |
1.1.3 播种与传承 |
1.2 越南临济宗历史概况 |
1.2.1 郑阮纷争与临济宗传入 |
1.2.2 塘外临济宗的输入及其传承 |
1.2.3 塘中临济宗的输入及其传承 |
1.3 塘中临济宗的发展及其对一行禅师的影响 |
1.3.1 临济宗祝圣派的起源及其法脉传承 |
1.3.2 临济宗了观派的起源及其法脉传承 |
1.4 临济宗了观派派对一行禅师的影响 |
1.4.1 思想方面的影响 |
1.4.2 弘法方面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一行禅师及其入世思想 |
2.1 一行禅师事迹简述 |
2.1.1 一行禅师生平简略 |
2.1.2 一行禅师的着作 |
2.2 一行禅师与入世佛教 |
2.2.1 入世佛教之由来与内涵 |
2.2.2 入世佛教之理念与目标 |
2.2.3 入世佛教之实践与经验 |
2.3 一行禅师入世佛教思想对当代越南佛教的影响 |
2.3.1 对越南之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
2.3.2 对越南当代佛教青年僧侣的影响 |
2.3.3 对越南教育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一行禅师入世佛教与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比较 |
3.1 人间佛教思想概况 |
3.1.1 人间佛教的起源 |
3.1.2 人间佛教的发展及兴盛 |
3.2 思想文化传承的比较 |
3.2.1 入世佛教的思想文化传承 |
3.2.2 人间佛教的思想文化传承 |
3.2.3 思想文化传承比较 |
3.3 弘法效果的比较 |
3.3.1 一行禅师入世佛教的弘法效果 |
3.3.2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弘法效果 |
3.3.3 弘法效果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梅村道场入世佛教与国际佛教之交往合作 |
4.1 梅村禅修中心入世佛教管理智慧探微 |
4.1.1 成立缘起与发展 |
4.1.2 组织与管理 |
4.2 梅村禅修中心与国际佛教界交往 |
4.2.1 与中国佛教界交往 |
4.2.2 入世佛教与澳欧美亚洲国家的佛教交往 |
4.3 一行禅师的入世佛教与国际佛教交流的效果与影响 |
4.3.1 让参与者感悟生命价值 |
4.3.2 使入世佛教真正走到西方社会 |
4.3.3 发展佛教文化和教育事业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行禅师的事迹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图表目录 |
致谢 |
(2)佛教道德哲学与越南的道德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佛教道德哲学的意义与学术史梳理 |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的佛教道德哲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二节 本文的目的与与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佛教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
第一节 佛教的起源与发展 |
一、历史背景与佛教形成的前提 |
二、佛教的出现与分派过程 |
第二节 印度佛教的衰落 |
一、衰落的成因 |
二、衰落的状况 |
第二章 佛教在越南的传播与发展 |
第一节 佛教在越南传播的历史过程 |
一、佛教走进越南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基础 |
二、佛教在越南的传教阶段 |
第二节 越南佛教发展的现状 |
一、越南的佛教派别 |
二、越南佛教的发展现状 |
第三节 佛教道德哲学对越南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佛教道德哲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 |
第一节 佛教道德哲学与佛教的其他哲学思想 |
一、佛教哲学理论的世界观 |
二、佛教认识论中的认识方法 |
三、佛教哲学理论的本体论 |
第二节 概念辨析 |
一、道德 |
二、道德哲学 |
三、佛教道德哲学 |
第三节 佛教道德哲学的理论基础 |
一、缘起论 |
二、空性论 |
第四节 佛教道德哲学的理论前提 |
一、戒学 |
二、定学 |
三、慧学 |
第四章 佛教道德哲学的价值追求、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佛教道德哲学的理念、价值追求与善恶观 |
一、佛教道德关于慈悲、善恶的价值 |
二、佛教道德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佛教处理一般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 |
一、身和同住 |
二、口和无诤 |
三、意和同悦 |
四、戒和同修 |
五、见和同解 |
六、利和同均 |
第三节 佛教处理家庭关系的基本原则 |
一、知父母恩与报父母恩 |
二、父母恩重难报 |
三、报父母恩 |
第四节 佛教处理与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
一、国王恩 |
二、三宝恩 |
三、众生恩 |
第五章 佛教道德哲学对越南道德理论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
第一节 佛教道德哲学中包含的积极内容、合理内核 |
第二节 越南道德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一、当今越南人的道德生活状况 |
二、越南道德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三节 吸收佛教道德哲学的合理思想,促进越南的道德理论研究 |
一、佛教道德教育人要有慈悲心 |
二、佛教道德教育人要修心 |
三、佛教道德教育人要重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平衡 |
四、佛教道德将人视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和地位 |
五、佛教道德教育人们趋善避恶,无我为他,给人以爱与平等 |
六、佛教道德重视人的自我反省 |
七、佛教道德重视智慧训练与人类解放 |
第六章 佛教道德哲学对越南加强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意义 |
第一节 佛教道德哲学的实践意义 |
一、佛教道德是无我的生活思想 |
二、佛教道德在当今社会的实践价值 |
第二节 佛教道德哲学对越南的社会价值 |
一、佛教道德文化的价值与准则 |
二、佛教道德哲学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
第三节 佛教道德与越南人的道德和生活的建设 |
第四节 佛教道德哲学与越南世间道德哲学的关系 |
一、佛教道德对巩固传统文化的社区精神的作用 |
二、佛教对培养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 |
三、佛教对引导传统文化的文化品格的作用 |
第五节 关于引导、规范佛教道德作用的思考 |
一、辩证认识佛教道德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二、引导、规范佛教道德作用应注意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3)《觉社丛书》的佛学阐释与文学研究(1918-19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觉社与《觉社丛书》 |
第一节 “人间佛教”建设下的觉社与《觉社丛书》 |
第二节 《觉社丛书》发行之目的 |
第二章 雅言分部:包罗万象的雅正之言 |
第一节 若即若离的佛教与儒学 |
第二节 一以贯之的思辨传统 |
第三节 类比使用与语言气势 |
第四节 个体行为指导与精神关照 |
第五节 现实社会的摄入与反思 |
第三章 杂文分部:佛学的回真向俗与济学利生 |
第一节 佛教实践与机构建设 |
第二节 “济天下”与“善其身” |
第三节 佛学与西学思想批判 |
第四节 文学开放与诗禅互证 |
第四章 诗歌分部:一方情采允集的禅土 |
第一节 悠扬缱绻的酬和赠答诗 |
第二节 罕譬而喻的发愿参禅诗 |
第三节 以实为重的记事诗词 |
第四节 山水流韵的游景诗 |
第五节 旨远情深的咏物诗 |
第六节 缠绵蕴藉送友怀友诗 |
第七节 长歌薤露的悼亡诗 |
第五章 《觉社丛书》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觉社丛书》的影响力与《海潮音》的出世 |
第二节 觉社及《觉社丛书》的弊端刍议 |
第三节 《觉社丛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基本特质及其对传统佛教之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星云大师简介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之由来与传统佛教联系和区别 |
2.1 人间佛教的产生及其存在的意义 |
2.1.1 人间佛教对个人道德提升的意义 |
2.1.2 人间佛教对道德价值提升的意义 |
2.2 人间佛教与传统佛教文化上的差异 |
2.3 人间佛教与传统佛教清规戒律上的差异 |
2.4 人间佛教与传统佛教在教化上的差异 |
第3章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基本内容 |
3.1 人间佛教倡导个人道德提升的理念 |
3.1.1 由西方极乐世界转化为现世的道德关切 |
3.1.2 人间佛教由道德关切而衍生的教义 |
3.1.3 人间佛教提升道德的智慧 |
3.2 人间佛教倡导家庭和合美满幸福的理念 |
3.2.1 人间佛教教化中的人际关系 |
3.2.2 人间佛教教化中的经济生活 |
3.2.3 人间佛教教化中的居家生活 |
3.2.4 人间佛教教化中的容忍与和合 |
3.3 人间佛教倡导各宗教间的共存共荣的理念 |
3.3.1 人间佛教与佛教内部各宗派间的联系 |
3.3.2 人间佛教与世界其他宗教间联系 |
3.4 人间佛教倡导国家政治上的安和利乐的理念 |
3.5 人间佛教倡导宇宙万物共生平等之理念 |
3.5.1 人间佛教同体共生的核心理念 |
3.5.2 人间佛教慈悲护生的基本态度 |
3.5.3 人间净土是人间佛教的践行目标 |
第4章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创新与实践 |
4.1 人间佛教在当今世界中的弘法布教 |
4.2 人间佛教在当今世界中的顺应与革新 |
4.2.1 对当今世界新态势的认识和预测 |
4.2.2 对我国宗教现状的革新与佛教使命的担当 |
4.3 人间佛教现代化原则及其复兴面临的问题 |
4.4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运动成果的评价及其反思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池田大作文明对话思想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对话"时代的学术思考 |
一、"对话定义"与"时代意义" |
二、"宗教对话"与"文明对话" |
三、"当代对话"的重大实践课题 |
四、"池田对话"与当代日本佛教 |
第一章 池田大作:东方文明对话的先行者 |
第一节 池田大作及其对话活动 |
第二节 日本的宗教对话理论研究 |
一、20世纪后期的日本宗教对话研究 |
二、21世纪以来的日本宗教对话研究 |
第三节 中国学界池田大作思想研究现状 |
一、池田着作的大量译介 |
二、池田思想研究的兴盛 |
三、池田思想研究的特点及问题点 |
第四节 池田思想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
第二章 池田文明对话思想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雏形期: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 |
一、国际争端与池田提出的"斡旋论" |
二、池田"斡旋论对话观"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拓展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
一、与汤因比的对话 |
二、文明对话的"实践论" |
三、论"对话"的诸问题 |
四、论"宗教对话"的意义 |
第三节 深化期:20世纪的最后10年 |
一、关于对话本质的阐释 |
二、关于对话意义的发掘 |
三、关于对话形式的再思 |
四、关于对话态度的反省 |
五、关于对话规则的概括 |
第四节 成熟期:2000年前后的10年 |
一、池田对话思想成熟的历史背景 |
二、池田文明对话思想的特色 |
小结:关于池田文明对话观的几点思考 |
第三章 池田的文明对话实践 |
第一节 宏观背景与现实危机 |
一、当代物质危机与消费文明隐患 |
二、西方文明发展模式与全球生态问题 |
三、人类精神危机与现代公害难题 |
四、群体的外在张力与个体的内在混乱 |
第二节 文明对话与世界和平 |
一、反战、废核与文明对话 |
二、暴力、人权与文明对话 |
三、环境、生命与"对话"新意 |
第三节 文化对话与教育理念 |
一、从"相对主义"到"对话主义" |
二、"人本主义"特色的教育对话 |
三、世界公民教育的时代使命 |
小结 |
第四章 池田的宗教对话思想及其实践 |
第一节 关于"宗教"的再思考 |
一、池田对话中的"宗教"与"人" |
二、宗教组织的性质与教团建设发展 |
第二节 "法"与"神":佛教与基督教的对话 |
一、"缘起"与"创世"的生命观 |
二、"中道"与"神授"的幸福观 |
三、"法"与"人格神"的信仰观 |
第三节 "同苦"与"和平":佛教与伊斯兰教的对话 |
一、佛伊二教"和平对话"的共识 |
二、创教的"同苦"经历与相同的救世之心 |
三、广泛的社会贡献与宗教的生命线 |
第四节 "人本主义"的共鸣:佛教与儒教的对话实践 |
一、"法"与"天":拓展"人学"的宇宙论视野 |
二、"慈悲"与"仁":促生"人与文明"的变革 |
三、"宇宙即我"与"天人合一":提升"人本主义"的高度 |
第五节 池田宗教对话实践的主要特征 |
第五章 池田的对话观与东方佛学智慧 |
第一节 池田的对话观与《法华经》 |
一、《法华经》中的文明对话思想资源 |
二、池田对《法华经》的精神弘扬 |
第二节 池田的对话观与日莲思想 |
一、日莲佛教思想的特色 |
二、池田对日莲思想的弘通与实践 |
第三节 池田的对话观与创价理念 |
一、牧口常三郎的"创价教育论" |
二、户田城圣的"佛性生命论" |
小结;池田大作对话思想的三大佛学思想来源 |
第六章 关于池田对话思想的学理反思 |
第一节 文明对话的发展与宗教对话的转型 |
一、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文明对话 |
二、宗教对话的理论难题与现实张力 |
三、关于宗教对话转型期的理论思考 |
第二节 当代宗教对话中的"人性"问题 |
一、欧美、日本与中国的宗教对话理论研究 |
二、宗教对话理论中的"人性"问题反思 |
第三节 池田的"对话"模式与"人本主义"特色 |
一、池田的"典型对话模式" |
二、池田对话模式的人本主义特色 |
第四节 当代日本佛教视角下的池田对话思想评析 |
一、池田对话思想与日本新兴佛教 |
二、池田对话思想与创价学会的现代转型 |
结论:关于"池田对话"的几点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药师佛信仰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资料、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药师经》的汉译及其早期传播 |
第一节 《药师经》在印度集成及其翻译 |
一、《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在印度集成 |
二、《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的翻译 |
三、《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的翻译 |
四、《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的翻译 |
五、《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的翻译 |
六、四译本《药师经》翻译背景与特色 |
第二节 《药师经》译经版本对比研究 |
一、四种《药师经》译经版本整体结构对比 |
二、四种《药师经》译经版本之十二大愿对比 |
三、四种《药师经》译经版本之九横死对比 |
第三节 《药师经》的思想阐释 |
一、佛教经典中的药、药师及药师佛的内涵 |
二、《药师经》的主要理论内容 |
第四节 《药师经》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一、东晋至南北朝《药师经》传播的社会表现 |
二、东晋至南北朝药师佛信仰传播的条件 |
第二章 隋唐《药师经》注疏与药师佛信仰研究 |
第一节 唐代《药师经》注疏总览 |
一、唐代《药师经》注疏种类 |
二、唐代《药师经》注疏者的法系 |
三、敦煌S.2512与S.2551《药师经疏》的撰写时间 |
第二节 敦煌S.2512《药师经疏》的佛学思想 |
一、敦煌S.2512《药师经疏》的毗昙学思想 |
二、敦煌S.2512《药师经疏》的佛教三时思想 |
三、敦煌S.2512《药师经疏》的十佛号思想 |
四、敦煌S.2512《药师经疏》的发心行愿思想 |
第三节 敦煌S.2551《药师经疏》的佛学思想 |
一、敦煌S.2551《药师经疏》结构还原总览 |
二、敦煌S.2551《药师经疏》的疏引统计及分析 |
三、敦煌S.2551《药师经疏》的净土思想 |
四、敦煌S.2551《药师经疏》的戒学思想 |
五、敦煌S.2551《药师经疏》的摄生思想 |
第四节 《本愿药师经古迹》的佛学思想 |
一、《本愿药师经古迹》的唯识思想倾向 |
二、《本愿药师经古迹》的因果思想 |
第三章 唐代药师仪轨与药师佛信仰研究 |
第一节 阿地瞿多与《药师琉璃光佛印咒》 |
一、阿地瞿多的密教活动 |
二、《药师琉璃光佛印咒》的翻译特色 |
三、《药师琉璃光佛印咒》解析 |
第二节 一行与《药师琉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 |
一、一行行历及其佛学渊源 |
二、《药师琉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的撰写特色 |
三、《药师琉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解析 |
第三节 金刚智与《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 |
一、金刚智行历 |
二、《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的翻译特色 |
三、《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解析 |
第四节 不空与《药师如来念诵仪轨》 |
一、不空行历 |
二、《药师如来念诵仪轨》的翻译特色 |
三、《药师如来念诵仪轨》解析 |
第五节 最澄与《药师如来讲式》 |
一、最澄行历及其佛学渊源 |
二、《药师如来讲式》的撰写特色 |
三、《药师如来讲式》解析 |
第四章 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的社会表现 |
第一节 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的修持实践 |
一、药师佛信仰的日常修持实践内容丰富 |
二、药师佛信仰呈现特定的仪式化 |
第二节 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的艺术表现 |
一、隋唐药师佛造像较为常见 |
二、隋唐药师佛信仰图绘丰富 |
第三节 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的文学表现 |
一、隋唐药师佛灵验故事增多 |
二、隋唐药师赞是弘传药师佛信仰的方式之一 |
三、隋唐药师佛信仰的愿文具有实用倾向 |
第五章 药师佛信仰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和现代价值 |
第一节 药师佛信仰的基本特征 |
一、以崇拜药师佛为核心的佛菩萨信仰 |
二、药师佛信仰适应性特征 |
三、药师佛信仰之密教特性和净土特性 |
第二节 隋唐药师佛信仰对后出药师文献的影响 |
一、隋唐药师佛信仰对后出《药师经》着述的影响 |
二、隋唐药师佛信仰对后出药师仪轨的影响 |
第三节 药师佛信仰的现代价值 |
一、药师佛信仰的精神价值 |
二、药师佛信仰的医疗价值 |
三、药师佛信仰的教育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近代知识居士群体的现实关怀与观念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知识居士群体关怀现实及力推佛法入世的背景 |
第一节 外缘解析 |
第二节 内因剖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佛法致用:救世觉人,跻于实际 |
第一节 谭嗣同:革故鼎新,以适人生之用 |
一、以佛法革新传统的思想重构 |
二、“度生外无佛法,救人外无事功”的佛法行践 |
第二节 章太炎:以救时应务为第一良法 |
一、“有益于生民之道德”的实用逻辑 |
二、以佛法为“哲学之实证者”的致用旨归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佛学研求:理性祛弊,智信为人 |
第一节 杨文会:救弊补偏,真俗融通 |
一、佛教济世的革新意识 |
二、融通与创新的理性抉择 |
三、世出世法兼而习之的圆融实践 |
第二节 欧阳竟无:悲众生苦,立为人学 |
一、悲心而学的大法因缘 |
二、以“真是真非”为依归的价值理性 |
三、研学必革命的入世指归 |
第三节 吕澂:科学与正信的佛法人生 |
一、智慧与真实受用的佛法 |
二、“去信仰之夸张,期道理之实际”的理性强化取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佛教教育:知行一贯,发达社会 |
第一节 蒋维乔:忠于所事,服务社会 |
一、以教育为救国之本 |
二、开显佛学教育,尽彰“度己度人”精神 |
第二节 周叔迦:以菩萨道为修行准的 |
一、尽契至理的佛法深见与弘阐 |
二、以无限量与无所得的菩萨行为方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佛教慈善:利生为旨,心怀世间 |
第一节 高鹤年:出世间于世间的佛法行 |
一、以偏即圆之佛法真诠 |
二、“世法肩挑佛法行”之宏济赈灾 |
第二节 王一亭:兴达行善,以弭劫 |
一、诗画饶禅意之妙契佛理 |
二、惟救人济生为务的“王菩萨”行 |
第三节 熊希龄:尽心于慈善,以尽天职 |
一、补救世道人心的佛法振兴理念 |
二、拓张济生事业之大悲心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知识居士群体的佛法观特质与启示 |
第一节 近代知识居士群体的佛法观特质 |
一、解行相应的群体自觉 |
二、理性化与智识化调适 |
三、社会化取向 |
第二节 对当代佛教的发展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泰佛教慈善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中国佛教慈善的研究 |
二、泰国佛教慈善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
一、台湾慈济基金会(或慈济功德会) |
二、泰国Suan keaw基金会 |
第一章 中泰佛教视域中的“慈善”概念 |
第一节 中国佛教视域中的“慈善”概念 |
一、慈善(charity)与公益(philanthropy): 中国学术界的争论 |
二、中国佛教界对“慈善”的界定 |
第二节 泰国佛教视域中的“慈善”概念 |
一、慈善(charity)与社会工作(social work): 泰国学术界的争论 |
二、泰国佛教界对“慈善”的界定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佛教的慈善观及其特点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慈善思想 |
一、中国古代典籍对“慈善”的解释 |
二、儒、道及其他各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
第二节 中国佛教慈善思想渊源 |
一、大乘佛教之缘起论 |
二、“菩萨慈悲心”及“菩萨行” |
三、业报轮回说 |
四、重悲田之功德观 |
小结 |
第三章 泰国佛教的慈善观及其特点 |
第一节 泰国佛教慈善思想渊源 |
一、上座部佛教之缘起论 |
二、四梵住之慈悲心 |
三、业报轮回说 |
四、重敬田之功德观 |
第二节 泰国佛教教义中不同阶层的慈善要求 |
一、统治者应持的慈善法 |
二、百姓民众应持的慈善法 |
三、僧侣应持的慈善法 |
小结 |
第四章 中泰佛教慈善观之异同及其原因 |
第一节 中泰佛教慈善观异同之表现 |
一、慈悲心: 中泰佛教慈善观之同 |
二、菩萨行: 中泰佛教慈善观之异 |
第二节 中泰佛教慈善观差异之因 |
一、从历史维度看泰国佛教慈善观 |
二、从社会维度看泰国佛教慈善观 |
小结 |
第五章 当代中泰佛教慈善公益实践理念之比较 |
第一节 中国佛教慈善公益实践的理念 |
一、传统中国佛教慈善公益实践的理念 |
二、慈济基金会慈善公益实践的理念 |
第二节 泰国佛教慈善公益实践的理念 |
一、传统的泰国佛教慈善公益实践的理念 |
一、Suan keaw基金会慈善公益实践的理念 |
第三节 中泰佛教慈善公益实践理念之对比 |
一、慈济基金会及Suan keaw基金会慈善公益实践理念之同 |
二、慈济基金会及Suan keaw基金会慈善公益实践理念之异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后记 |
作者简介 |
(9)民国佛教慈善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传统佛教慈善活动概论 |
一、 传统佛教慈善活动的历史发展 |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慈善的兴盛 |
(二) 隋唐时期佛教寺院慈善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
(三) 明清时期佛教慈善事业的世俗化 |
(四) 晚清佛教慈善事业的衰颓 |
二、 传统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特点 |
(一) 佛教僧人慈善活动的广泛性 |
(二) 佛寺慈善活动的政府委托性 |
(三) 佛寺慈善机构活动的规模化 |
小结 |
第二章 民国佛教慈善思想探析 |
一、 民国佛教慈善思想的渊源 |
(一) 佛教慈悲观 |
(二) 因果报业论 |
(三) 福田思想 |
二、 民国佛教慈善思想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
(一) 福田布施精神的继承性 |
(二) 佛法救世救国精神的发展性 |
(三) 民国佛教慈善思想的公益性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佛教慈善事业兴起的背景和原因考察 |
一、 社会剧变下的天灾人祸 |
(一) 频繁的自然灾害 |
(二) 惨烈的战乱匪患 |
二、 中西慈善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
(一) 传统慈善文化遭到冲击 |
(二) 西方慈善文化的传入与吸收 |
三、 近代佛教之复兴 |
(一) 高僧居士领导之佛教复兴 |
(二) 佛教组织团体之复兴 |
(三) 佛教文教事业之复兴 |
四、 “庙产兴学”风潮 |
(一) “庙产兴学”之由来 |
(二) “庙产兴学”之运动 |
(三) 佛教界之回应 |
五、 社会环境的需要 |
(一) 政府财政困难和救助的不力 |
(二) 沉重的社会状况 |
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时期社会政治与佛教慈善事业 |
一、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信教自由”下的佛教事业 |
二、 北京政府时期佛教慈善事业的艰难发展 |
(一) 北京政府时期的佛教“管理”政策 |
(二) “管理”政策下佛教慈善事业的艰难发展 |
三、 南京政府时期佛教慈善事业的制度化 |
(一) 南京政府时期的佛教“监督”政策 |
(二) “监督”政策下佛教慈善事业的规范化 |
四、 中共政权与佛教慈善事业之关系 |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佛教慈善法会概观 |
一、 慈善法会之息灾祈福活动 |
(一) 息灾法会创办之缘由 |
(二) 息灾法会之活动 |
(三) 息灾法会之评价 |
二、 慈善法会之放生与护生 |
(一) 戒杀放生理念的演化 |
(二) 佛教放生之活动 |
(三) 佛教放生活动之评价 |
小结 |
第六章 民国佛教慈善社会活动叙事 |
一、 慈善救济活动 |
(一) 募赈救灾 |
(二) 救济弱势群体 |
(三) 实施医疗救助 |
二、 慈善教育活动 |
(一) 实业教育活动 |
(二) 学校教育活动 |
三、 传播慈善思想 |
(一) 通过期刊、报纸呼吁慈善 |
(二) 亲临现场劝诫教诲 |
小结 |
第七章 民国佛教慈善团体扫描 |
一、 民国佛教慈善团体的内涵及特征 |
(一) 民国佛教慈善团体的内涵 |
(二) 民国佛教慈善团体的特征 |
二、 民国佛教慈善团体的运行模式 |
(一) 组织机构 |
(二) 运行机制 |
小结 |
第八章 民国时期佛教慈善人物的慈善活动探索 |
一、 高僧大德的慈善活动探索 |
(一) 弘法利生之楷模——圆瑛法师 |
(二) 佛教改革之领袖——太虚法师 |
二、 佛教居士的慈善活动 |
(一) 白龙山人王一亭居士的救灾事业 |
(二) 总理慈善家——熊希龄居士 |
(三) 行脚的慈善家——高鹤年居士 |
(四) 倡导护生的吕碧城女居士与丰子恺居士 |
小结 |
第九章 佛教慈善事业与抗日战争 |
一、 抗日战争时期的佛教慈善救国运动 |
(一) 佛教护国救亡之宣传 |
(二) 佛教护国慈善救济之开展 |
二、 抗战胜利后的佛教慈善救济工作 |
三、 民国佛教与日本及东南亚佛教慈善事业之关系 |
(一) 民国佛教与日本佛教慈善事业之关系 |
(二) 民国佛教慈善事业与东南亚国家之关系 |
小结 |
第十章 民国时期佛教慈善事业的历史思考 |
一、 佛教慈善事业与其他社会团体慈善事业之比较 |
(一) 中国红十字会的社会慈善救济活动 |
(二) 基督教会的慈善救济活动 |
二、 民国佛教慈善事业特色综论 |
(一) 地域特色分析 |
(二) 宗派特色分析 |
三、 民国时期慈善活动引起的社会反响 |
(一) 国内社会各界对佛教慈善事业的评价 |
(二) 国外人员对佛教慈善事业的评价 |
四、 民国佛教慈善事业对当代佛教慈善事业的启示 |
(一) 民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经验启示 |
(二) 民国佛教慈善事业的教训启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立论依据 |
三、文献综述 |
四、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人间佛教与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 |
第一节 人间佛教的历史溯源 |
第二节 人间佛教的兴起及原因考察 |
一、佛教积弊与衰微之内因 |
二、社会变革与动荡之外因 |
三、太虚大师等大德之首倡 |
第三节 人间佛教的发展进程 |
一、太虚大师——“人生佛教” |
二、印顺法师——“佛在人间” |
三、星云大师——“生活佛教” |
第四节 人间佛教与佛教伦理 |
一、太虚大师——“佛学之人生道德” |
二、印顺大师——“人本菩萨道德观” |
第五节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意涵 |
一、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意蕴 |
二、星云大师谈伦理道德 |
三、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界定 |
第二章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内学依据 |
一、缘起论与因果论 |
二、佛性论与心性论 |
三、人生论与解脱论 |
第二节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外学资源 |
一、传统文化的融合 |
二、西方文化的贯通 |
三、现代社会思潮的融摄 |
第三节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现实依据 |
一、现实社会的需要 |
二、佛教发展的需要 |
三、星云自身的践行 |
第三章 星云人间佛教的道德理论 |
第一节 道德心理 |
一、道德认识——“般若为诸佛之母” |
二、道德情感——“慈悲喜舍” |
三、道德意志——“发心立愿” |
第二节 道德原则 |
一、去恶行善——“多行善因,多聚善缘” |
二、平等慈悲——“众生平等,离苦得乐” |
三、克己利他——“自觉行佛,化世益人” |
第三节 道德规范 |
一、“自由尊重”的五戒十善 |
二、“自他两利”的四摄六度 |
三、“导正离邪”的八正道 |
第四节 道德理想 |
一、心灵祥和,人格崇高 |
二、生活佛教,幸福生活 |
三、和谐世界,人间净土 |
第四章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具体展开(一) |
第一节 和合幸福——家庭伦理 |
一、伦理准则:和乐爱敬 |
二、基本要求:责任的承担 |
三、主要法宝(一):沟通与同心 |
四、主要法宝(二):容忍与和合 |
五、践行目标:美满幸福 |
第二节 人我不二——人际伦理和职业伦理 |
一、星云人间佛教的人际伦理思想 |
二、星云人间佛教的职业伦理思想 |
第三节 平等互尊——女性伦理 |
一、“男女平等,两性平权” |
二、“男女有别,各显其长” |
三、“男女互尊,自我期许” |
第四节 共存共荣——宗教伦理 |
一、佛教内部各宗派之间 |
二、佛教与世界其他宗教之间 |
第五节 护生自在——生命伦理 |
一、了悟生死:认清生命之相 |
二、自在生活:落实生命之用 |
三、爱护生命:把握生命之体 |
第五章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具体展开(二) |
第一节 安和利乐——政治伦理 |
一、人间佛教的“问政不干治” |
二、“安和利乐”的政治伦理目标 |
三、“和平统一”的两岸关系 |
第二节 福乐净财——经济伦理 |
一、“正命的净财” |
二、“开源节流” |
三、“利和同均” |
第三节 弘法利生——组织伦理 |
一、“以戒为师”的组织伦理制度 |
二、“六和敬”的组织伦理原则 |
三、“弘法利生”的组织伦理价值观 |
第四节 共生平等——生态伦理 |
一、核心理念:同体共生 |
二、基本态度:慈悲护生 |
三、主要举措:惜福勤俭 |
四、落实途径:内外净化 |
五、践行目标:人间净土 |
第六章 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精神与伦理特征 |
第一节 内在的伦理精神 |
一、“无我”、“精进”与“大我” |
二、“中道”与“融合” |
三、“慈悲”与“共生” |
第二节 外在的喜乐气象 |
一、“财富丰足”与“生活乐趣” |
二、“结缘进取”与“普济共修” |
三、“利生奉献”与“当下净土” |
第三节 整体的伦理特征及其理论审视 |
一、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特征 |
二、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理论审视 |
三、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两个发展向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当代佛教的慈悲和平理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一行禅师入世佛教思想及其国际交往研究[D]. 释真水(LY THI SUONG). 西北大学, 2020(06)
- [2]佛教道德哲学与越南的道德建设[D]. 范德寿(Pham Duc Tho).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觉社丛书》的佛学阐释与文学研究(1918-1919)[D]. 许晓晓. 暨南大学, 2019(02)
- [4]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基本特质及其对传统佛教之创新研究[D]. 夏平.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5]池田大作文明对话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 陶金.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
- [6]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研究[D]. 卫春梅. 南京大学, 2016(05)
- [7]近代知识居士群体的现实关怀与观念抉择[D]. 王冬. 南京大学, 2015(10)
- [8]中泰佛教慈善思想比较研究[D]. 李毓贤(KEWALEE PETCHARATIP). 南京大学, 2014(04)
- [9]民国佛教慈善事业研究[D]. 于媛.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10]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研究[D]. 薛江谋. 南京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