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精講多練”經驗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代钦[1](2018)在《历史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数学课例研究(续)》文中研究指明5 1949年以来的课例研究情况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原因开始学习前苏联的教育理论,模仿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就数学教育而言于1952年仿照前苏联制定了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翻译或编译前苏联数学教科书,大量地翻译出版了数学教育理论研究的书籍,如伯拉基斯的《中学数学教学法》(有单册和6分册两种版本)、萨!耶!利亚平的《高中数学教学法》(几何代数两册)、伊斯托
西峰山[2](2015)在《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依据教学论和课程论,把教学活动分成“教”和“学”两个维度,从每个维度的各个环节(即前期准备、内容分析、方法的选择、遵循的原则、计划与实施、评价与反思)对《数学通报》中的有关平面几何教学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我国建国初期15年间的平面几何教学特点及发展脉络。具体研究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数学通报》中文章的体现将该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即1951—1957,学习苏联时期;1958—1960,教育改革时期;1961—1966,自我完善时期。其次,对每一阶段从背景的概述、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和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等三个层次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背景概述主要对该阶段的数学教育政策和当时的教学大纲两个方面进行概述;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对该阶段发表的平面几何文章在总体文章中所占比重和对它的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先从教学的六个环节对这些文章进行进一步分块统计,再对每一块(环节)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先对每环节进行类化,再深入探究)。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建国初期平面几何教学的如下特点:1.教学准备:备学生方面,了解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并注意个体差异;备教材方面,选材注重数学在历史上的贡献;教师能力方面,主要是注重教育实习。当时为了提高备课质量,还注意到了集体备课方面的问题。2.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苏联时期受到苏联的影响,教材的选择和编排非常重视系统性和严密性;教学改革时期更注重与实际的结合;自我完善时期,意识到改革的极端性,教学内容方面在不损坏内容系统性的和适当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核心对教材进行筛选和精简。3.教学方法选择:当时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因材施教等。练习法中有案例分析法和复习法;而案例分析法可分为定理的证明方法、典型案例的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法等三种。4.教学原则:当时遵循的教学原则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性原则、顺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思想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和启发式原则等。培养学生能力时初级阶段遵循直观性原则,有一定知识储备能力时再以启发式原则为主,并且教学过程中注意对这些知识与方法的即时巩固与练习,因此要用巩固性原则。5.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的目的从“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相结合的理念。1963年第一次通过大纲提出“三大能力”的培养。教材的编排方面:学习苏联时期主要侧重知识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教育改革时期主要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自我完善时期主要围绕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进行编排。6.教学评价与反思:当时数学教育者们已经开始关注教学评价与反思,并组织发表了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章。通过分析《通报》上的文章可以了解到:当时已经关注到了教学的每个环节,即教前反思、教学内容的反思、有教学过程的反思(方法、设计、原则)等。
赵倩[3](2020)在《贾志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用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贾志敏老师在上海电视媒体上讲作文,一时间家喻户晓。实际上,贾老师在阅读教学上也卓有建树,许多阅读教学课例是“小语界”的典范。贾老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蕴含着他对阅读教学语用观的科学认识,也包含了丰富的阅读教学语用观的教学策略,对当下一线教师以及教育教学研究者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笔者通过研读贾志敏语文教学历程,及其语文教学课例、专著,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力求探究贾志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用思想的精髓。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概要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交代了本论文选题的理由与意义、相关概念、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其中的核心是本文论文的研究意义,从语用角度研究贾志敏阅读教学是本论文的独特点、创新点,这对已有的阅读教学语用观以及贾老师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的补充意义;此外对于当下的一线语文教师,贾老师阅读教学中的语用教学策略也就有推广性以及可操作性。第二部分是贾志敏阅读教学语用观溯源。贾老师阅读教学语用观有其理论来源以及形成的过程,贾老师传承了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并且通过后天自身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的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在阅读教学上的特色。第三部分阐述了贾志敏阅读教学中蕴含的语用观。他认为,语文的本体是语言文字,阅读教学应指向语言文字的学习,要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语用技能为核心,组织课堂语言训练,建构学生的言语体系,培育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要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为己任,通过优秀作品的人文内涵熏陶感染学生,提升他们的审美和文化素养水平;此外他还倡导阅读教学课堂风格简约、扎实高效。第四部分结合大量贾志敏阅读教学的课例,论述了贾老师阅读教学中所运用的语用观实践策略。贾老师善于抓住题目“做文章”,利用题目进行语言训练,串联文章的情感脉络;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扎实推进词语教学,学习基础知识;在讲读课文时十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贾老师的课堂“书声琅琅”,让学生在朗读中体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内化为自己的语用体验;贾老师组织课堂训练时善于搭建支架来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也是贾老师阅读教学策略的一大特色。第五部分是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启示。阅读教学应树立科学的学科本位论,用教材教语文;阅读教学要精讲多练,扎实推进基础知识的教学;阅读教学重视学生的课堂朗读,以读促教;阅读教学还要以优秀的文化感染学生,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贾老师是小学语文界“泰斗”式的前辈,他曾强调语文教学既要传承,也要创新,他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也应当如此——继往开来,开拓创新。
寇频频[4](2020)在《《赤壁赋》教学设计 ——以缅甸曼德勒MCTA昌华国际学校高一学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缅甸华文教育在缅甸北部地区不断发展且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高中阶段缅甸华裔学生汉语水平已经达到高级阶段,教师在教授汉语时,需要加大对其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力度,即讲授相关的文言文课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文言文水平,以及如何在讲授文言文时,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本文探讨和研究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缅甸曼德勒昌华国际学校为研究背景,以中文高中部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九课《赤壁赋》为研究素材,以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依托,遵循学生主体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等原则,运用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分析《赤壁赋》教学的前端要素和相关要素,力求设计一份详细完整的针对汉语高级水平的缅甸华裔学生的文言文教学设计。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本课题的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调查与整理缅甸华文教育和对外汉语中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并以此为指导,确定课题研究方案;第二章,简要叙述《赤壁赋》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与教学原则,为一份合理的教学设计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设计一份《赤壁赋》教学方案,对缅北地区和任教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材等前端要素进行分析。通过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课时等,设计教学流程,最终呈现出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第四章,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两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评估;结合课堂实际,反思自己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办法。
马文凯[5](2019)在《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 ——以《闲说北京人》为例》文中指出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对外汉语教师的重视。如何让汉语教学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使更多的外国留学生热爱学习汉语,如何解决对外汉语综合课上经常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使年轻汉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这些问题都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师所要探讨的。本设计以《博雅汉语》中级Ⅱ中的第十三课《闲说北京人》为例,分三章进行系统性设计。首先,在教学设计的前期,对课程类型、教材的等级进行说明、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教学对象进行科学化分析。其次,基于前期分析中获得的数据和结论,对综合课讲授内容与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设计。本文将管理学领域中的“PDCA”循环与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相结合,探讨区别于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最后,通过对留学生课堂的观摩及教学试讲环节,对本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并针对一些共性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季金亮[6](2020)在《留学生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调查研究 ——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文中指出语言学习离不开大量的练习,而课堂练习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关键环节,对学生掌握言语知识和听说读写四项言语技能至关重要。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实施练习的方式、选择的练习内容、练习的题型和时长等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言语知识和言语技能的获得。视听说课作为将影像视觉和录音听觉结合的新型汉语课型,结合生动直观的情景语境,立体多样地呈现中国文化和现实生活场景,提供了丰富的言语知识材料,激发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兴趣,也为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供了交际话题。视听说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处理视频材料,实施“视听说”练习,直接影响学生对视听说课程的体验和综合技能训练效果,尤其是“说”的技能。不同水平的汉语学习者,需要掌握的“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目标各有不同,不同水平的汉语学习者所侧重的课堂练习自然也有所不同,笔者将高级水平的视听说课堂练习作为本文研究内容。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前人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课堂练习研究的成果和不足。第二章通过梳理相关理论和重要观点,结合《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对“高级”水平学习者汉语学习目标、对外汉语教学基本原则、视听说课型性质、教学目标、特征等,笔者尝试设计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评估量表。第三章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对留学生本科三年级视听说课堂进行抽样录音,并以课堂录音的转录文本为基础,分析课堂“讲练”比重、练习形式、练习内容,分析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语言输出情况,再对照课堂练习评估量表,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当前对外汉语视听说课堂练习是否达到了高级阶段语言练习的目标,是否达到了该课型的教学目标、是否能有效通过课堂练习将标准和原则转化为学生的表现能力,最后总结当前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的优点并发现需要改进的问题,进一步归因研究,发现对外汉语视听说课堂练习改进的有效方向。第四章对上海师范大学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相关的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任课教师的访谈以及对三个班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现状背后的多方面复杂原因,然后给出多角度切实的建议,希望为高校留学生高级视听说课堂教学和课堂练习设计带来一些启发。第五章笔者尝试根据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现有问题,结合自己设计的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量表和自己对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的理解,以《汉语视听说课程:家有儿女》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为教学案例材料,提出自己的课堂练习设计理念,提供一份90分钟的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设计案例。第六章对本文主要观点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未深入讨论的问题进行整理并提出相关的设想和研究方向。
陈佳恒[7](2020)在《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今天都在送什么?》教学设计》文中认为教学设计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它体现了教师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教师的设计理念。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完成教学目的,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需要对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要进行设计,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地学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博雅汉语》这本书是由钱旭菁、黄立主编,其中第七课的内容是《今天都在送什么?》,这一课程内容是汉语综合课。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对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进行分析学习,针对这篇课文的生词、语言点、课文等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始终坚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基本原则,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在一起,采取精讲多练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对教材的内容、教材的重点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依此为基础进行的具体详细的教学设计,希望通过此次设计能够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帮助。本文共有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意义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对教学过程中应用到的教学理论、教材、课型以及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等相关要素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是《今天都在送什么?》教学设计方案的描述,不仅介绍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等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详细说明了教学原则的使用;第四章是全文的核心,共分为四个课时详细说明了《今天都在送什么?》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流程;第五章对《今天都在送什么?》教学设计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同时对本次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还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该教学设计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深刻反思,提出一些今后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王晴[8](2020)在《海外华裔儿童线上汉语教学研究 ——以“华易中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汉语热”的兴起和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线上汉语教学已经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新模式。在海外汉语学习者中,华裔儿童占有很大比重,越来越多的华人家庭将线上汉语教学作为子女学习汉语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以华裔儿童为教学对象的线上汉语教学研究却比较少。本文以“华易中文”平台为例,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海外华裔儿童的线上汉语课堂进行教学研究。论文先介绍海外华裔儿童汉语教学的特点及现状,阐述了线上教学的特点、分类以及线上汉语教学的理论及原则,接着介绍了“华易中文”平台的概况、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并基于“华易中文”平台,以一名华裔儿童为教学对象,进行华裔儿童线上汉语课教学实践及反思。本文以课文《我要的是葫芦》为例,呈现海外华裔儿童线上汉语教学的具体流程,并根据海外华裔儿童线上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李泉,高增霞[9](2010)在《汉语综合课教学原则和教学意识》文中研究指明汉语综合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意识,是综合课教学工作和教学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基本理念。其相关的"原则和意识"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综合课教学的过程、质量和效果。本文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借鉴前人的相关研究和共识性认识,并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将汉语综合课的教学"原则和意识"区分并概括为指导原则、常规原则、具体原则和课堂教学意识四个层次,并进行了必要的阐释。
付韦珍[10](2019)在《初级汉语综合课《你要茶还是咖啡》教学设计》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以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在系统地分析与教学相关的各种要素的基础上设计的教学方案,是将教学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有效途径,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综合课在对外汉语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其他各门课的基础,关乎对外汉语教学的成败。初级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直接影响着中高级阶段汉语教学的效果。研究初级综合课并进行教学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化综合课教学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在认真分析初级综合课的性质、特点和教学设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依托于《发展汉语·初级综合Ⅰ(第二版)》,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第十二课《你要茶还是咖啡》进行了教学设计。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对前人在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初级综合课、初级综合课教学设计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第一章从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入手,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教材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与方法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章对《你要茶还是咖啡》做出了具体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从教学内容、教学行为、教学说明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把“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么教”结合起来,使每一个教学行为都有据可依,增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第三章基于测验结果和该班师生的反馈,从语音、词汇、语法、课文及汉字教学五方面对本次教学进行了评估与反思,总结了教学设计的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办法,同时总结出一些适用于初级综合课的教学策略。
二、运用“精講多練”經驗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精講多練”經驗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数学课例研究(续)(论文提纲范文)
5 1949年以来的课例研究情况 (1) |
5.1数学课的类型和结构 |
5.2课堂教学研究情况 |
5.2.1备课 |
(1) 个人备课 |
(2) 集体备课, 每周排有固定时间, 着重解决: |
5.2.2说课情况 |
5.2.3反思 |
5.2.4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研究 |
5.2.5课堂讨论教学研究 |
5.3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对课例研究的认识 |
5.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数学课例研究的诸形式 |
6结语 |
(2)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历史研究法 |
1.4.3 比较研究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平面几何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
2.1 关于“教”的理论基础 |
2.1.1 教的准备 |
2.1.2 教的内容分析 |
2.1.3 教学方法选择 |
2.1.4 教学原则 |
2.1.5 教学设计与实施 |
2.1.6 教的评价与反思 |
2.2 关于“学”的理论基础 |
2.2.1 学的准备 |
2.2.2 训练内容分析 |
2.2.3 学习方法选择 |
2.2.4 学习策略 |
2.2.5 学习计划与实施 |
2.2.6 学习评价与反思 |
2.3 平面几何教学概述 |
2.3.1 平面几何教学基本概念 |
2.3.2 平面几何教学特点 |
第3章 学习苏联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
3.1 背景的概述 |
3.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
3.3 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 |
3.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
3.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教育改革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
4.1 背景概述 |
4.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
4.3 平面几何教学发展脉络及特点 |
4.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
4.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
第5章 自我完善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
5.1 背景概述 |
5.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
5.3 平面几何教学特点及发展脉络 |
5.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
5.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历史背景 |
6.1.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 |
6.2 教学启示 |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贾志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用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 |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贾志敏阅读教学语用观溯源 |
一、传承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精髓 |
(一)语文的本体是语言文字 |
(二)语文教学指向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 |
(三)“讲深讲透”与“精讲多练” |
(四)在“读”中品悟语言文字 |
(五)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
二、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探索 |
(一)语文就是要“教语习文” |
(二)阅读教学应“多读书”、“少提问” |
(三)引导学生自主解读文本 |
第二章 贾志敏阅读教学语用观理念透视 |
一、阅读教学应植根于语言文字 |
(一)强调语文本色,回归母语本体 |
(二)以课文为例,用教材教语文 |
二、阅读教学以提升语言文字运用技能为要 |
(一)“读”是听说读写的核心 |
(二)课堂巧设练习,组织语言训练 |
三、阅读教学以培养语言文字素养为己任 |
(一)培养语感,增进审美体验 |
(二)人文关怀,提升文化品位 |
四、课堂教学要“真实”“朴实”“扎实” |
(一)教学本色真实 |
(二)教学风格朴实 |
(三)教学效果“扎实” |
第三章 贾志敏阅读教学语用观实践策略 |
一、在“小标题”上做“大文章” |
(一)聚焦题目,训练语言技能 |
(二)延伸题目,创生对话情境 |
(三)重构题目,深化文本认知 |
(四)“首尾呼应”,升华情感体悟 |
二、扎实推进字词基础知识教学 |
(一)直观演示法 |
(二)同义词或反义词释义法 |
(三)对话法 |
三、讲读课文以“读”为基础 |
(一)目标明确,提倡“生活化”朗读 |
(二)回环往复,以“读”引领深层阅读 |
(三)指导背诵,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 |
四、搭建教学支架,训练语言技能 |
(一)调整词语序列,组织口语复述 |
(二)“半空框”式填空,概述课文内容 |
(三)“熔铸滚动”式训练,拓展语言表达 |
五、读写融通,教育无痕 |
(一)理清脉络,读写相长 |
(二)补白联想,精读品悟 |
(三)仿照例文,举一反三 |
(四)披文入情,拓展延伸 |
第四章 贾志敏阅读教学语用观带来的启示 |
一、回归语文本体,用教材教语文 |
二、课堂简洁扎实,推进基础知识教学 |
三、在诵读涵泳间,体悟语言文字的精妙 |
四、提升语言素养,注重文化熏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赤壁赋》教学设计 ——以缅甸曼德勒MCTA昌华国际学校高一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
1.2.2 缅甸华文教育研究现状 |
1.2.3 对外汉语文言文教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赤壁赋》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与教学原则 |
2.1 理论基础 |
2.1.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2.1.2 认知学习理论 |
2.1.3 人本主义心理学 |
2.2 教学原则 |
2.2.1 循序渐进原则 |
2.2.2 精讲多练原则 |
2.2.3 量力性原则 |
2.2.4 巩固性原则 |
第三章 《赤壁赋》教学设计方案 |
3.1 教学设计前端分析 |
3.1.1 教学环境分析 |
3.1.2 教学对象分析 |
3.1.3 教材分析 |
3.2 教学相关要素分析 |
3.3 文言文《赤壁赋》教学流程 |
第四章 教学评估与反思 |
4.1 教学评估 |
4.2 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 ——以《闲说北京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综合课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 |
第一节 课型分析 |
一、综合课的性质及任务 |
二、综合课的特点 |
三、中级阶段综合课的教学特点 |
第二节 教材分析 |
一、《博雅汉语》编写情况分析 |
二、面向学生的教材问题的问卷调查反馈 |
三、面向教师的教材问题的问卷调查反馈 |
第三节 教学对象分析及问卷调查反馈 |
一、调查对象的个体差异 |
二、学习动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
三、教学对象关于文化类教学内容的态度 |
四、教学对象关于课堂提问与课后作业的看法 |
第四节 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选择 |
一、生词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
二、课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
三、语言点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
第五节 教学模式的选择 |
一、传统教学模式 |
二、调查分析中关于教学模式的选择 |
三、PDCA教学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闲说北京人》的具体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教学设计总体说明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原则 |
四、教学重难点 |
五、课时安排 |
六、教学用具 |
七、各环节讲授时间预估 |
第二节 第一、二课时教学方案 |
一、组织教学 |
二、复习检查 |
三、讲练新课 |
四、课堂小结 |
五、布置作业 |
第三节 第三、四课时教学方案 |
一、组织教学 |
二、复习检查 |
三、讲练新课 |
四、课堂小结 |
五、布置作业 |
第四节 第五、六课时教学方案 |
一、组织教学 |
二、复习检查 |
三、讲练新课 |
四、课堂小结 |
五、布置作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闲说北京人》教学反思 |
第一节 本教学设计的有益尝试 |
一、调查分析与教学设计相结合 |
二、PDCA循环融入教学模式 |
三、微格课堂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
四、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
五、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广泛 |
六、课后交际与短视频平台融合 |
七、吸纳易班教学管理系统优点 |
第二节 本教学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 |
一、教学对象国别较为单一 |
二、课堂时间把控不够准确 |
三、没有安排独立的练习课时间 |
四、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中出现的问题 |
五、课堂突发状况的处理不得当 |
第三节 教学建议及可行性改良方案 |
一、教学对象的选择应多元化 |
二、前期分析优化问卷调查形式 |
三、多方面提升汉语教师个人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学生版)【中文版】 |
附录二 调查问卷(学生版)【韩文版】 |
附录三 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四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五 《闲说北京人》生词表及课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留学生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调查研究 ——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外汉语视听说研究现状 |
1.2.2 对外汉语练习相关研究现状 |
1.2.3 对外汉语视听说练习相关研究现状 |
1.3 前人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研究切入点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量表设计依据及设计 |
2.1 设计依据 |
2.1.1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中的练习原则 |
2.1.2 高级水平汉语能力目标 |
2.1.3 视听说课理论基础 |
2.1.4 基于脑的学习理论 |
2.1.5 技术环境与学习变革的互动: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 |
2.2 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考察量表设计 |
第三章 上海师范大学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概况 |
3.1 视听说课堂练习考察方法及过程 |
3.2 视听说课堂练习考察内容 |
3.2.1 课堂练习中讲练比重 |
3.2.2 课堂练习方式考察 |
3.2.3 课堂练习题型考察 |
3.3 上海师范大学视听说课堂练习现状评价 |
第四章 上海师范大学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改进探究 |
4.1 教材分析 |
4.1.1 题量 |
4.1.2 内容 |
4.1.3 题型 |
4.2 学生视听说课堂练习问卷调查 |
4.2.1 问卷设计 |
4.2.2 调查对象及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
4.2.3 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
4.3 教师访谈内容及访谈分析 |
4.3.1 教师对视听说课及高级视听说课定位 |
4.3.2 教师对高级视听说练习定位 |
4.3.3 教师对高级视听说教材练习评价 |
4.3.4 教师对当前课堂练习评价 |
4.3.5 教师对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改进建议 |
4.4 上海师范大学视听说课堂练习建议 |
4.4.1 练习内容方面 |
4.4.2 练习方式方面 |
4.4.3 练习平台方面 |
第五章 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设计案例 |
5.1 高级视听说课堂教学案例材料分析 |
5.2 高级视听说课堂教学案例练习改进构想 |
5.3 练习设计及设计理念 |
5.4 课堂练习设计评价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6.1.1 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考察量表四项参照标准 |
6.1.2 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优点及问题 |
6.1.3 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改进设计理念 |
6.2 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本三视听说课堂练习调查问卷 |
致谢 |
(7)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今天都在送什么?》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
1.2.2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教学设计的依据 |
2.1 理论基础 |
2.1.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1.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 教学原则 |
2.2.1 精讲多练原则 |
2.2.2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
2.2.3 语言知识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
2.3 教学对象分析 |
2.4 教学环境分析 |
2.5 教材分析 |
2.6 课型分析 |
第3章 《今天都在送什么?》教学设计方案 |
3.1 教学目标 |
3.2 教学内容 |
3.3 教学重点 |
3.4 教学难点 |
3.5 教学方法 |
3.6 课时安排 |
第4章 《今天都在送什么?》教学流程 |
4.1 第一课时 |
4.2 第二课时 |
4.3 第三课时 |
4.4 第四课时 |
第5章 教学总结与建议 |
5.1 教学总结 |
5.2 教学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海外华裔儿童线上汉语教学研究 ——以“华易中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线上汉语教学模式 |
1.3.2 线上汉语教学法 |
1.3.3 线上汉语教学平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课堂观察法 |
1.4.3 访谈法 |
2. 海外华裔儿童汉语教学的特点及现状 |
2.1 海外华裔儿童的界定 |
2.2 海外华裔儿童汉语教学的特点 |
2.2.1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兼顾 |
2.2.2 以培养汉语学习兴趣为主 |
2.2.3 缺乏目的语环境 |
2.3 海外华裔儿童汉语教学的现状 |
2.3.1 教材缺乏针对性 |
2.3.2 师资力量不足 |
2.3.3 课程安排不科学 |
2.3.4 易受方言影响 |
3. 海外华裔儿童线上汉语教学的理论及原则 |
3.1 线上教学的特点及分类 |
3.1.1 线上教学的特点 |
3.1.2 线上教学的分类 |
3.2 线上汉语教学理论基础 |
3.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2.3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 |
3.2.4 互动教学理论 |
3.3 线上汉语教学原则 |
3.3.1 精讲多练原则 |
3.3.2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 |
3.3.3 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
4. “华易中文”线上汉语教学实践 |
4.1 “华易中文”概况 |
4.1.1 教学资源 |
4.1.2 教师 |
4.1.3 学习者 |
4.2 “华易中文”教学模式 |
4.3 “华易中文”教学过程 |
4.3.1 课前准备 |
4.3.2 授课过程 |
4.3.3 课后反馈 |
4.4 “华易中文”线上汉语教学个案研究 |
4.4.1 前端分析 |
4.4.2 教学内容分析 |
4.4.3 教学目标分析 |
4.4.4 教学法分析 |
4.4.5 教学设计分析 |
4.4.6 课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及实践 |
4.4.7 教学效果 |
4.5 教学反思 |
4.5.1 教学设计及实践的优点 |
4.5.2 教学设计及实践的不足之处 |
5. 海外华裔儿童线上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5.1 海外华裔儿童线上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5.1.1 学生对拼音的依赖性强 |
5.1.2 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 |
5.1.3 学生对汉字有畏难情绪 |
5.1.4 文化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
5.1.5 缺少线上汉语考试 |
5.1.6 在线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
5.2 对海外华裔儿童线上汉语教学的建议 |
5.2.1 减少拼音的出现频率 |
5.2.2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具 |
5.2.3 丰富汉字操练形式 |
5.2.4 开展对外汉语文化专题教学 |
5.2.5 设置线上汉语考试 |
5.2.6 完善在线评价体系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汉语综合课教学原则和教学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原则概说 |
二综合课教学的指导原则 |
(一) 以学生为中心 |
(二) 以培养综合语言能力为目标 |
(三) 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
(四)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三综合课教学的常规原则 |
(一) 课堂教学精讲多练 |
(二) 课堂教学交际化 |
(三) 课堂教学综合训练 |
(四) 课堂教学趣味性 |
四综合课教学的具体原则 |
(一) 师生平等 |
(二) 沟通交流 |
(三) 恰当使用母语 |
(四) 适当纠错 |
(五) 教学语言可接受性 |
五综合课的课堂教学意识 |
(一) 背景简介 |
(一) 目标意识 |
(二) 互动意识 |
(三) 操练意识 |
(四) 时效意识 |
(五) 跨文化意识 |
(六) 目的语环境利用意识 |
(七) 创新教法意识 |
(八) 反思意识 |
六小结与余言 |
(10)初级汉语综合课《你要茶还是咖啡》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研究综述 |
(二)初级综合课的研究综述 |
(三)初级综合课教学设计的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访谈法 |
(二)课堂观察法 |
(三)实验法 |
第一章 《你要茶还是咖啡》教学分析 |
一、教材与教学内容分析 |
(一)教材分析 |
(二)教学内容分析 |
二、教学对象分析 |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
(二)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的 |
(三)学生的认知风格 |
三、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 |
(一)教学重难点 |
(二)教学目标 |
四、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
(一)教学原则 |
(二)教学方法 |
五、课时安排与教具准备 |
(一)课时安排 |
(二)教具准备 |
第二章 《你要茶还是咖啡》教学设计 |
一、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学重难点 |
(三)教学目标 |
(四)教具准备 |
(五)具体教学步骤 |
二、第三、四课时教学设计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学重难点 |
(三)教学目标 |
(四)教具准备 |
(五)具体教学步骤 |
三、第五、六课时教学设计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学重难点 |
(三)教学目标 |
(四)教具准备 |
(五)具体教学步骤 |
第三章 教学评估与教学反思 |
一、教学评估 |
二、教学反思 |
(一)语音教学 |
(二)词汇教学 |
(三)语法教学 |
(四)课文教学 |
(五)汉字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你要茶还是咖啡》教材内容 |
附录B 原版教案(部分) |
附录C 《你要茶还是咖啡》测试题 |
致谢 |
四、运用“精講多練”經驗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数学课例研究(续)[J]. 代钦. 数学通报, 2018(09)
- [2]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D]. 西峰山.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3)
- [3]贾志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用思想研究[D]. 赵倩.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4]《赤壁赋》教学设计 ——以缅甸曼德勒MCTA昌华国际学校高一学生为例[D]. 寇频频. 安阳师范学院, 2020(08)
- [5]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 ——以《闲说北京人》为例[D]. 马文凯.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6]留学生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调查研究 ——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D]. 季金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 [7]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今天都在送什么?》教学设计[D]. 陈佳恒. 安阳师范学院, 2020(08)
- [8]海外华裔儿童线上汉语教学研究 ——以“华易中文”为例[D]. 王晴.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汉语综合课教学原则和教学意识[J]. 李泉,高增霞. 海外华文教育, 2010(04)
- [10]初级汉语综合课《你要茶还是咖啡》教学设计[D]. 付韦珍. 河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