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天主教本土化史略(论文文献综述)
刘安荣[1](2008)在《本土化进程中的山西天主教、教徒及官教、民教关系》文中提出天主教于1620年传入山西之后,在山西吸收了众多教徒,建立了许多教堂,开辟了大片教区。天主教在山西传播过程中外国传教士、国籍神父及本地教徒各自充当的角色、发挥的作用是山西天主教史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分别为天主教在山西的本土化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教徒的信仰内容、各种礼仪以及身份、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基本情况是目前为止中国天主教史研究领域的短缺部分;对自天主教传入山西以来山西地方官对天主教的政策、态度以及民教关系的研究,则能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为政府、民众正确对待山西天主教徒,处理好和他们的关系,提供历史经验借鉴。督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就是与中国社会、文化等方面互动的过程。本文把明清以来到1949年天主教在山西的发展放置于山西地方社会的历史脉络中加以理解,从区域社会史角度,以本土化为中心,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等理论,探讨天主教在山西立足、扎根、发展过程中,传教士、国籍神职人员、教徒发挥的作用,考察教徒的信仰观念、各种仪式及其基本状况,解析山西官教、民教关系。目的是把教会活动放置在具体的地域社会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综合看待教会与其传播区域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视之为一种正真意义上的“中国天主教史”,而非“西方教会在华史。”文章包括五章,其中第一章是绪论,第五章是结语及未来研究思考,其它三章则为文章的主干。第二章阐述天主教在山西传播状况。首先考察外国传教士的姓名、国籍、服务时间、人数等具体情况及他们曾经发挥的作用。传教士结合山西实际情况宣教,负责教徒的宗教生活,培养中国神职人员,举办养老院、孤儿院、学校等慈善机构,他们是山西天主教的首脑、灵魂,为山西天主教的本土化奠定了基础。其次,考察中国籍神父的姓名、籍贯、服务时间等具体情况及作用。中国神职人员努力传教,禁教时期还是外国传教士的得力助手、保护者,1860年后中国神职人员逐渐增加,尽管他们不能得到与传教士一样的待遇,经常遭受传教士的歧视、冷遇,但他们努力工作,使山西教区从部分自传逐渐转向全区自传、自治,大大促进了山西天主教的本土化。第三,考察各个时期教徒的人数和会长、传道员、男女教徒在山西天主教立足、发展过程中即天主教本土化过程中各自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不同作用。传道员到处宣扬教义,是望教者、教徒与神父联系的纽带;会长负责神父的日常事务,管理教徒,组织教徒进行宗教活动,并组织教徒奉献出自己的房屋、土地、财物,和广大教徒一起努力修建成山西一座座教堂;而广大教徒既是传教的果实,又是再结果实的种子,这其中女性教徒起着特殊的作用,在禁教时期,教徒为中外神父提供藏身之所,有的甚至负责其对外联络工作和沿途护送工作,热心教徒还把自己的子女送到中外修道院学习,为天主教的发展提供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这说明教徒既自己传播天主教,又尽力自养,是山西天主教迈向本土化的重要力量。第三章用“中国人为中心”的观点和理论方法,全面论述山西教徒特征。天主教自明末传入山西,已与当地的习俗、文化结合起来,成功地实现了部分本土化。明末上层教徒人士把天主教儒教化,下层教徒却把它视为佛教、道教的变种,同时也将它民间信仰化。清廷禁教后,天主教日益与民间宗教结合起来,大部分教徒信教动机是祈福禳灾,满足世俗的需要胜过灵魂得救的彼岸皈依,他们的天主教信仰观念已发生变化。起先教徒尽管已入教,但他们仍行一个中国人应行的礼仪,“礼仪之争”后他们并没有立即放弃尊孔祭祖,他们是在主教监督、劝戒之下逐渐放弃的。而且天主教的宗教礼仪之中也加入一些山西地方仪式,在严厉禁教、没有神职人员指导时,教徒不得不放弃正规仪式,将之简化为口传经语,不时念诵。教禁解除后,传教士主要于乡间传教,许多教徒接受天主教的动机与信仰民间信仰的功利思想如出一辙,致使大教人认为他们双方的信仰没有什么区别。而且这时天主教的宗教礼仪中加了不少地方仪式,教徒、传教士按传统习俗过中国传统节日、行地方化人生礼仪,1939年后重新实行一些中国传统礼仪,因此从宗教传播的角度说,天主教已经深刻地本地化了。正是因此,天主教才能基本融入山西社会,成为下层民众主要的信仰之一。近代信仰本土化天主教、行地方化天主教礼仪的山西教徒属下层民众,其职业状况、文化程度略同于普通百姓,其中老人、妇女、儿童居多,壮年男性相对较少。第四章,论述自官教关系、民教关系。天主教明末初入山西时,曾得到山西地方官的赞成、支持,这从另一个方向促使地方上层人士同传教士交往,从而使天主教能和中国主流文化结合,走儒教化的本土化路线。清前期,山西地方官基本上不为难外国传教士,有些官员甚而支持、赞成传播天主教。禁教时期,山西官员严禁传教士传教,令教徒出教,但在查捕教士、教徒方面却不如他省官员积极、卖力,只是在朝廷下旨严查的情况下才行动,但从此以后天主教全面转向民间,与民间小传统逐步结合起来。1860年后,尽管天主教已合法化,但官方、读书人仍把它视为蛊惑人心的邪教或洋教。天主教被上层人士拒之门外,不得不继续把乡间下层百姓视为同道。1900年后传教士与官方交往很多,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要把天主教义与中国主流思想、哲学结合起来,而众多的下层教徒没有这想法,更没有此能力。因此此时工作重心仍在乡村的天主教只能走与民间文化结合的本土化道路。本土化的天主教基本上已融入山西社会,教会又在山西举办了不少有利于当地人的民生事业,教徒与非教徒之间没有大的利益冲突,大多数地方民教尚能和睦相处。一些教徒因入教而受乡人歧视,他们为保持信仰主动迁移到偏僻山区或荒芜人烟之处,形成教徒别居一处,不与外教人联系的疏离关系,这种民教关系主要存在于太原附近,其它地方较为少见。虽然一些教徒不被村人理解,受到排斥,但互相之间没有大的矛盾,更没有冲突,只是发生了为数不多的交涉事件,其中的大多数事件应属经济纠纷,而不是信仰冲突。在1860—1900年的民教交涉事件中,教徒大多是受损害的一方,即教徒没有依仗教会势力欺压百姓,而在1900年后发生的事件中,大多是教徒报复、诬告百姓。
陶飞亚[2](2018)在《中国近现代史与基督教》文中认为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及东亚基督教史的视野中,讨论了基督宗教是如何被植入中国社会并在其中逐步生长的。基督教经历了三次输入中国的失败后,在具有西方基督教背景的列强对华殖民扩张时代再度传入晚清中国,且在不平等条约支持下使得传教信教合法化,开启了基督教与中国政治力量互动及其自身成长的进程。基督教得以传入并嵌入中国社会的原因在于,从外部社会环境看,从晚清到民国在不断变化的政教关系中,除了短暂间隙,基督教一直具有维持其存在的"合法"的地位;从内部动力看,基督教自身一直因应中国社会处境主动或被动地参与社会现代性转型的改良、革命与反对外来侵略,特别是反对非基督教背景的日本侵华,谋求基督教传播和发展。基督教在近现代东亚中日韩三国中的际遇有共性也有差别。在近现代中国,基督教的传入对中国宗教传统有其补缺性。而在当下,基督教的中国化则是中国基督教存续的必由之路。
李强[3](2019)在《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文中指出中国耶稣会士是明末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进入中国传教后,出现的新型宗教群体,中外学界历来少有关注。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视域内,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宗教观,考察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学术活动,以及他们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及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局限。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和中文及英、法、拉丁文史料来源,以及论文框架、写作思路。第二章突破以往明清天主教史研究专注于着名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的局限,根据在华天主教的重要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整体性地回溯1840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和消亡过程,进而揭示他们在来华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基督徒、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扮演的中介性角色。第三章考察晚清时期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再现”和发展概况,重点分析该群体发展的历史阶段、内部结构、社会定位以及代际谱系等重要议题,论证了中国耶稣会士所受中西融合的宗教和世俗教育,使其具有了特殊的宗教性与国际性。他们作为天主教与中国社会结合的产物,来自本地社会,服务本地教会,这种本地性是影响他们传教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关键。第四章着重讨论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首先,与以往“教案”史侧重于民教冲突研究不同,通过黄伯禄、李问渔的个案梳理他们在“调和民教”,实现“民教相安”的活动及由此显示出的政治认同;其次,在近代天主教《圣经》汉译史的视域下,考察中国耶稣会士《圣经》汉译文本的概况,分析他们翻译《圣经》的主体性地位;最后,系统地考察中国耶稣会士“护教”论述对近代中国天主教徒宗教认同、社会认同的塑造。通过以上三个议题探讨了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起到的主体性地位。第五章侧重于考察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首先,考察他们参与晚清“西学东渐”的学术活动,特别是他们的地理学着作及由此透露出来的民族意识。其次,借助新史料考察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之间的学术交往,讨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与近代“东学西传”之间的关系;最后,着重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整理和研究本地教会史的着述活动,并分析他们的宗教认同和社会认同。以上研究显示,中国耶稣会士综合了宗教性、世俗性、学术性的多重身份,促成他们参与近代中西文化互动的进程,也促使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天主教信众自我身份辨识的塑造。第六章为本文结语部分。首先,在天主教本地化视域下从国际性与本地性、宗教性与世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历史性与延续性等四个角度全面把握该群体的整体特性,借此分析他们的历史角色及历史局限性。其次,着重考察他们的文化认同及影响。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及文化认同,是理解他们的中介性角色如何在晚清中国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具体体现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发展,亦是天主教与近代来华殖民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但他们区别于西方传教士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基督徒的宗教生活,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冲突。尽管如此,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使得这一群体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发挥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也大多限于中国天主教内部。
张浩宇[4](2020)在《西来信仰的足迹 ——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督宗教传入中国主要经历唐朝景教入华、元代也里可温教东传、明清耶稣会士再度传入以及以鸦片战争后基督宗教各派传入的四个阶段。本文则以鸦片战争后基督宗教在华传教地理研究为题,主要探讨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播和发展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本文结合教会资料和文献记载,将1840-1949基督宗教在华近百年传教史置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视野,选择1900年、1920年以及1949年三个时间节点划分研究时段,突显基督宗教在不同区域的横向发展。笔者主要以各个时期诸省份每万人中基督宗教教徒人数作为参照,辅之以教堂和传教士的记载进行基督宗教传教势力区域划分,宏观上复原基督宗教在华传教中心和传教势力分布情况。在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讨论。第一章简要回顾基督宗教入华传教的基本情况,主要着眼于明清时期天主教和1807年新教传入后在中国传教情况。在这一时期新教在华传教仅限制在广州和澳门地区,传教重点集中在马六甲等南洋地区的华侨中,但是天主教已然在全国各地开展传教事业。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以时期为纲,复原1840-1900年、1901-1920年、1921-1949年三个阶段基督宗教在华传教空间分布情况,按照各省每万人中教徒数量划分传教势力分区,并分析各个时期基督宗教传教空间格局特征。第五章则论述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通过对不同时段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情况的复原梳理,笔者发现基督宗教在不同的时空下,呈现不同的发展形态。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基督宗教与中国政治力量互动发展以及宗教自身在华传教的不断调整适应,其在华传教格局呈现出明显的时空特征。1840年至1949年基督宗教在华传教百年中,虽然受到过冲击,但是整体发展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状态,从时间分期看,其主要经历了(1840-1900年)基督宗教在华传教发展时期;(1901-1920年)基督宗教在华传教黄金时期以及(1921-1949年)基督宗教在华传教转型时期三个阶段。而在空间分布上,基督宗教在华传教呈现明显的渐进性、复杂性和不均衡性。从整体来看,基督宗教在华传教足迹整体呈现自东向西、自南向北,从沿海到内陆的渐进发展趋势。而伴随着基督宗教在华传教的深入,天主教和新教传布格局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天主教传教发达的省份主要集中在直隶省、山西省、陕西省,其次才是沿海诸省,而新教教务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五省。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基督宗教传教中心也在变化,天主教的传教中心由以往澳门逐渐转移到河北省,新教的传教中心则呈现南洋-广州-上海的演变。同时,基督宗教格局分布明显受到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是在人文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屈思嘉[5](2019)在《闽南近代基督教教会建筑历史研究》文中指出近代基督教新教传入闽南,早期以英美三大差会联合传教为主,之后划分各自传教区域,到20世纪转变为中华基督教会闽南大会,进入自立传教,教会的建造活动从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延续到内陆乡村。闽南教会建筑是闽南近代建筑中极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之一,它是闽南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本文展开对闽南基督教教会建筑的研究:一方面,通过系统地搜集、梳理教会建筑的历史资料,为闽南近代建筑研究进行补充;另一方面,通过对近代教会建筑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建筑特征的研究,探析闽南地域化背景下教会建筑的演变规律。本文以闽南教会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历史角度,将教会建筑发展过程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传入时期(1842-1862年)——传教范围主要集中在厦门岛及周边地区,教堂在此范围建设,并体现明显的西方移植风格;区域扩展时期(1863-1899年)——传教覆盖主要流域的传教中心及其周边地区,该时期以建造教堂为主,体现出中国本土化乡村民居特色;多元发展时期(1900-1951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会服务的层面,大规模建造学校、医院等,教堂的风格体现多元化,并且在资金来源上有更多的海外华侨参与。结合各时期教会建筑建造特点与具体建造实例,梳理出教堂建筑外观风格与平面类型的历史演变规律,同时总结教会学校及医院在建筑选址、平面功能布局、单体建筑外观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最后,本文希望以此强调近代教会建筑的历史意义,唤醒人们的保护意识,并对闽南地区教会建筑的研究及保护工作添砖加瓦。
田雪[6](2019)在《济南教区近代天主教堂建筑本土化特征研究》文中提出1986年北京召开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国内外对中国近代建筑研究日趋重视,而教堂类建筑无论从技术或艺术角度,都是最典型的“取样标本”,极具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征,其中天主教相比于新教与东正教建设活动开展更早,建筑装饰装修等更丰富,因此天主教堂的研究更具代表意义。山东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17世纪就有教堂建造记录,传教活动未曾间断,济南教区由山东代牧区演化而来,包含山东的行政与交通中心,一直是山东的传教中心和首选区域。基于实地调研发现济南教区现存近代天主教堂与西方教堂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本土化现象,且部分年久失修,然而由于特殊历史时期教堂资料的遗失,外加针对山东天主教堂建筑的研究在内容和角度上都有待完善,对老教堂的评价和保护造成现实困境,因此对济南教区现存近代天主教堂本土化特征的溯考成为探究解决之道的重要基础,亟待探索。本文首先从天主教传播的社会背景与教堂建设的关系入手,通过研究天主教入华的社会背景对应各时期教堂建设情况以及济南教区历史沿革对应教堂建设情况,得到济南教区近代天主教堂建筑本土化的社会因素,从而掌握教堂建筑本土化的历史进程。其次,根据现状调查提取济南教区地理范围内近代建立至今尚存的天主教堂建筑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比、量化以及语义本体等的分析方法,以建筑学一般性分类方式从群体布局、主体建筑、附属构筑物三方面对教堂建筑本土化特征进行总结。其中主体建筑的研究以调研所得教堂本土化特征主要的体现方面作为分类依据,主要从朝向、平面型制、立面风格、立面装饰构件、装饰纹样、材料结构共6个方面着手,最终从一般性的案例分析中得到教堂建筑本土化的一般特征。再者,从不同的建筑风格中选取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分别为仿哥特式的洪家楼天主教堂、仿罗马式的将军庙街天主教堂、地区传统风格的林家庄天主教堂老堂,从教堂建筑本土化的社会因素解析到其群体布局、主体建筑、附属构筑物研究,全面掌握西方教堂建筑传入后的本土化过程,最终得到济南教区近代天主教堂建筑本土化的代表性特征。最后,总结济南教区近代天主教堂建筑的本土化特征,对其本土化产生的原因做出思考,并阐释其价值体现。
褚潇白[7](2013)在《民国时期基督教图像的本土化努力》文中研究说明本土化(Inculturation),又称本地化、本位化或本色化。它本来是一个人类学词汇,但在文化人类学中它以enculturation出现,常被译为文化濡染,意为某人进入一种文化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熟悉并学习这种文化的价值、习俗等过程,并且成为该文化的一部分;也可以广义地指某种文化将另一文化的某些元素吸收为己有。目前,这个词在基督教神学中的主要含义是指:福音生活和它的信
罗娜娜[8](2020)在《迪麻洛村天主教传播的民族志研究》文中提出迪麻洛村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腹地,隶属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捧当乡。迪麻洛村是多民族聚居的社区,有怒族、藏族、独龙族以及小部分傈僳族、汉族、白族、纳西族等居住。怒族和藏族是主体民族,分别占村落总人口的50%和41%。迪麻洛村原本是一个怒族村落,由于怒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没有文字,且深受藏文化的影响,该村表现为以藏文化为主的少数民族村落,也是贡山县藏族人口数最多的村落。村落里有80%的人口信仰天主教,该村是整个贡山县天主教信徒最集中的村落。但是,与之邻近的迪庆、西藏、缅甸、印度、尼泊尔等地都盛行佛教、道教或者原始宗教,迪麻洛村的天主教群体犹如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孤岛。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天主教的种子洒在这片土地上?教会又是通过哪些策略让天主教成为当地的主流宗教呢?天主教是否已经改变信徒的生活伦理?本文运用民族志的方法,研究了云南怒江贡山县迪麻洛村的天主教传播过程。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迪麻洛村的背景介绍,包括行政区划、村寨背景和文化表征,因为要想更详细了解迪麻洛天主教的传播背景,就必须放到西方传教士数百年屡次企图“赴藏区传教”的更大语境下来观。第二部分阐述天主教传入迪麻洛的前前后后,包括天主教的神迹、与当地传统宗教的冲突和教堂的建立。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乡村教会的世俗治理技术,包括施赈、医疗、学校等多个方面。第四部分阐述乡村教会通过姻亲、血缘和家族技术影响村民的人生礼仪和日常生活互动。第五部分阐述乡村的集体整合技术如何强化天主教群体的身份认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指组织化的集体性,表现为宗教仪式和天主教节庆的集体性,是外在的群体整合;其二指非组织化的集体性,表现为村民生活记忆和村落叙事的集体性,是内在的群体意识。研究发现,天主教信仰并没有改变信徒们的生活伦理。信徒在人生礼仪和日常生活中存在两套行为逻辑。一方面是神圣的宗教行为逻辑,另一个方面是世俗的传统乡村社会的逻辑。迪麻洛的个案研究证明,用韦伯的新教伦理命题来思考天主教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和思考信徒的认同是行得通的。因为,“天主教”进入“藏文化”时,关键问题是探讨这种宗教能否有效的技术化。教会的竞争策略、传教手段以及信徒的行为逻辑巧妙地调适了“藏文化”与“天主教文化”这两种异质性文化的冲突,成功地将两种文化的认同叠合起来。对于信徒而言,他们同时具有两种凸显的身份,这两个身份形成两种认同:对藏文化的认同、对天主教文化的认同,这两种具有高度异质性认同元素的叠合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藏文化天主教群体。
张钟鑫[9](2003)在《本土化与信誉重建 ——泉州地区基督教会研究(1857-1949)》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督教本土化研究已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大陆学界在的宏观研究上成果颇丰,但在区域研究方面却着力甚少,仍付厥如。 本文以泉州地区为个案,通过接触、冲突、调适、重建四个章节的论述,勾勒出近代泉州地区基督教的全貌,并在此基础上,以信誉重建的独特视角,呈现了近代泉州地区基督教,从传入时屡屡受挫——深陷信誉危机的泥潭,到创办教会事业——寻求西学的支援,再到倡导“三自”、革新教会组织——试图洗刷“洋教”恶名、重建信誉根基的全过程,最后得出结论:枪炮保护、条约后盾,既是基督教在华本土化的“先天优势”,又是其“先天不足”。枪炮、条约,难以弥补的“先天不足”,注定了近代泉州基督教本土化备尝艰辛的道路与海市蜃楼般的福音理想。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下三方面研究作了新的尝试:第一,将近代泉州地区基督教的本土化视为其重建自身信誉的过程,并以此为主线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第二,近代惠安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大规模冲突,不应简单地视为基督宗教的内部矛盾,基督宗教与当地绅民间的利益矛盾实为冲突的主要症结;第三,通过对许声炎这一华人牧师的个案分析,突显出伴随泉州地区教会发展,华人牧师势力的迅速崛起。
周攀清[10](2015)在《德钦县茨中村藏族天主教信仰的本土化研究》文中认为位于滇西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地处滇川藏三省交界的横断山脉中段以及三江并流腹地。德钦县境内自古便有藏、傈僳、纳西、白、回、彝等多种民族聚居于此,其中藏族人口占80%以上,藏传佛教信仰遍布全县,此外苯教、东巴教等原生性宗教文化多有存留,共同勾勒出绚丽的多元文化景观。然而自19世纪60年代天主教传入云南藏区以来,出现了天主教与本土宗教特别是藏传佛教文化共存的局面,天主教为了达到传教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必然要对本地文化作出妥协。本论文以藏族天主教信徒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藏族天主教徒聚居的德钦县燕门乡茨中村为调查地点,运用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考察茨中村天主教活动,梳理天主教传入茨中的历史,分析天主教是如何在当地传播发展起来的,探索天主教本土化的进程以及对当地群众的影响。天主教的本土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动态过程,而非一种静态结果。经过100多年的冲突与调适,天主教已经由外来宗教演变为一种能够适应当地文化系统的宗教,当然,由于受到藏族文化的影响,长久以来与藏传佛教和谐共处,具有在当地生存发展下去的文化适应性,是一种深度本地化了的宗教。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田野点的介绍,包括调查点的区位与自然环境,人口与生计方式以及人文风俗与节日等。第二部分介绍茨中多元化的宗教生态环境,分别介绍了东巴教与藏传佛教的情况。第三部分介绍天主教传入茨中的历史背景、传入过程、教堂的建立与神职人员的组织机制。第四部分介绍天主教如何克服异教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适应茨中的文化环境。最后一部分茨中村天主教徒的世俗生活,在全文的基础上对天主教本土化现象作出分析。
二、中国天主教本土化史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天主教本土化史略(论文提纲范文)
(1)本土化进程中的山西天主教、教徒及官教、民教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学术回顾 |
二 基本结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和重点难点 |
三 资料说明 |
第二章 天主教在山西的传播 |
第一节 传教士 |
一 在晋传教的外国传教士的基本状况 |
二 外国传教士的作用 |
第二节 中国神职人员 |
一 1860年前中国神职人员培养状况 |
二 1860—1949年在晋的中国神职人员 |
三 中国神职人员的作用 |
四 中外神职人员的关系 |
第三节 教徒 |
一 教徒发展状况 |
二 教徒的作用 |
第三章 山西天主教徒 |
第一节 山西教徒的信仰内容、村院特色 |
第二节 山西教徒的节日及礼仪 |
第三节 教徒的人生礼仪 |
第四节 教徒的基本状况 |
第四章 山西的官教、民教关系 |
第一节 山西地方官与山西天主教 |
一 1620——1724年山西地方官对天主教的政策与态度 |
二 禁教时期的山西地方官与天主教 |
三 1860—1900年的山西地方官与山西天主教 |
四 1900年之后的山西地方官与天主教 |
第二节 民教关系 |
一 民教和睦共处 |
二 民教疏离关系 |
三 民教交涉事件 |
第五章 结语及未来研究思考 |
一 结语 |
二 未来研究思考 |
参考外文文献 |
参考中文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中国近现代史与基督教(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晚清基督教之传入与立足 |
二、民国基督教的发展与转折 |
三、余论 |
(3)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写作思路 |
第二章 老耶稣会的本地化:1840 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与消亡 |
第一节 明末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初现(1580—1644) |
一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与早期中国辅理修士 |
二 明末来华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主要考量 |
第二节 清初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发展(1644—1724) |
一 顺治朝传教环境对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影响 |
二 康熙朝传教环境的变化与中国耶稣会神父的出现 |
第三节 “百年禁教”时期的中国耶稣会士(1724—1840) |
一 雍乾禁教时期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举措的变化 |
二 耶稣会被“取缔”后的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
三 “禁教”时期江南地区的中国神职群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作为“西教士”与中国基督徒之间的中介 |
二 作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中介 |
三 作为西方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中介 |
第三章 新耶稣会的本地化: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再现与发展 |
第一节 “教权”冲突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形成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 准备阶段:1850 年徐汇公学的设立与课程设置 |
三 形成阶段:1862 年耶稣会初学院的建立 |
第二节 “教务“增长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发展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阶段性量化分析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内部结构 |
第三节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代际谱系与社会定位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代际谱系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社会定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中西宗教与世俗教育的融合塑造 |
二 西方天主教会与本地社会的结合产物 |
第四章 “华人为教士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 |
第一节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治理 |
一 “民教冲突”: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发生 |
二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教案”观——以李问渔为例 |
三 “民教相安”:中国耶稣会士与“教案”的解决 |
第二节 “华文圣经”:中国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
一 早期来华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
二 近代天主教《圣经》翻译的时代特色 |
三 中国耶稣会士《圣经》翻译作品概况 |
第三节 “耶儒释老”:中国耶稣会士的宗教对话(护教)着述 |
一 中国耶稣会士宗教对话着述概况 |
二 “专辟佛老”:黄伯禄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
三 “护教斗士”:李问渔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缓和中西冲突与构建新型政教关系 |
二 《圣经》汉译与西方天主教信仰的本地化 |
三 从基督宗教间冲突到宗教学研究的雏形 |
第五章 “学贯夫中西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 |
第一节 “泰西之学”: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西学东渐” |
一 李问渔的西学译介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地理学着作 |
三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西学东渐”活动之影响 |
第二节 “淹贯中西”: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东学西传”——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的学术交往 |
一 英国汉学家庄延龄与黄伯禄的书信来往 |
二 庄延龄中国宗教研究着作与黄伯禄 |
三 黄伯禄及其他中国耶稣会士的“汉学”研究着作之价值 |
第三节 “光前启后”:中国耶稣会士的本地教会史研究 |
一 中国耶稣会士对徐光启历史的整理 |
二 中国耶稣会士对许甘第大(Candida Hiu)历史的整理 |
三 中国耶稣会士整理本地教会史的本地化意义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多重身份 |
二 中国天主教徒的自我身份辨识 |
第六章 结语:本地化视域下的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
第一节 本地化视域下反观晚清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 |
一 国际性与本地性的统一及差异 |
二 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结合 |
三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群体本质 |
四 历史性与延续性的宗教阶层 |
第二节 文化认同:理解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历史主体性地位的关键 |
一 在晚清历史语境中缓和天主教信仰价值与中国社会的冲突 |
二 塑造天主教信仰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结合 |
三 影响该群体宗教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认同之来源 |
表格索引 |
图片索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4)西来信仰的足迹 ——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三、关键问题、技术难点与预期目标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以前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情况概述 |
第一节 明清之际天主教在华传播情况 |
第二节 清朝时期新教在华传播情况 |
第二章 1840-1900年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概况 |
第一节 1840-1900年天主教传教情况的时空分布 |
一、1840-1900年天主教传教空间复原 |
二、1840-1900年天主教传教空间特征 |
第二节 1840-1900年新教传教情况的时空分布 |
一、1840-1900年新教传教空间复原 |
二、1840-1900年新教传教空间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1901-1920年基督宗教传教概况 |
第一节 1901-1920年天主教传教情况的时空分布 |
一、1901-1920年天主教传教空间复原 |
二、1901-1920年天主教传教空间特征 |
第二节 1901-1920年新教传教情况的时空分布 |
一、1901-1920年新教传教空间复原 |
二、1901-1920年新教传教空间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1921-1949年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概况 |
第一节 1921-1949年天主教传教情况的时空分布 |
一、1921-1949年天主教传教空间复原 |
二、1921-1949年天主教传教空间特征 |
第二节 1921-1949年新教传教情况的时空分布 |
一、1921-1949年新教传教空间复原 |
二、1921-1949年新教传教空间特征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时空分布变化特征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时空分布格局的变化特征 |
一、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时间分期及其特征 |
二、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空间格局及其特征 |
第二节 近代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时空分布差异原因分析 |
一、政治因素 |
二、自然环境因素 |
三、经济因素 |
四、人文社会环境因素 |
五、基督宗教自身因素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闽南近代基督教教会建筑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近代教会建筑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于中国教会建筑的研究 |
1.2.2 国内对中国教会建筑的研究 |
1.2.3 闽南地区教会建筑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的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2章 近代基督教在闽南的传播与发展 |
2.1 近代基督教在福建省传播背景 |
2.2 闽南背景与基督教 |
2.2.1 闽南地理特征 |
2.2.2 闽南文化特征 |
2.2.3 闽南传教的开始——厦门鼓浪屿 |
2.3 沿河网向内地传教 |
2.4 “闽南三公会”自立运动 |
2.5 教会建筑发展分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早期传入时期(1842-1862) |
3.1 新教传入闽南前的教会建筑 |
3.1.1 美国归正教会 |
3.1.2 伦敦公会 |
3.1.3 英国长老会 |
3.2 进入厦门地区的建造活动 |
3.2.1 初入厦门岛与临时租赁房屋传教 |
3.2.2 厦门岛正式礼拜堂的建立 |
3.3 厦门周边地区教会建造活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扩展时期(1863-1899) |
4.1 鼓浪屿及厦门岛内的教会建筑 |
4.1.1 教堂建筑 |
4.1.2 学校建筑 |
4.1.3 医院建筑 |
4.2 归正教会建筑 |
4.2.1 同安地区 |
4.2.2 漳州地区 |
4.2.3 小溪地区 |
4.3 长老会教会建筑 |
4.3.1 “南方教会”建筑 |
4.3.2 “北方教会”建筑 |
4.4 伦敦公会教会建筑 |
4.4.1 厦门周边及漳州地区 |
4.4.2 九龙江北溪流域及汀州属地区 |
4.4.3 惠安地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元发展时期(1900-1951) |
5.1 城市建设与教会建筑 |
5.1.1 鼓浪屿城市发展与教会建筑建设 |
5.1.2 泉州古城中的教会建筑发展 |
5.1.3 漳州古城中的教会建筑发展 |
5.1.4 厦门及其周边的教堂建筑发展 |
5.2 1900 年以后的教会学校建筑 |
5.2.1 鼓浪屿教会学校 |
5.2.2 闽南地区的教会中学 |
5.2.3 闽南地区其他教会学校 |
5.3 1900 年以后的教会医院建筑 |
5.3.1 厦门地区教会医院 |
5.3.2 漳州地区教会医院 |
5.3.3 泉州地区教会医院 |
5.3.4 龙岩地区教会医院 |
5.4 1900 年以后的教堂建筑 |
5.4.1 教堂的延续更新与地域化借鉴(1900-1919 年) |
5.4.2 教堂向多元化发展(1920-1951 年)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闽南近代基督教建筑历史发展演变 |
6.1 闽南教堂建筑发展演变特征 |
6.1.1 教堂平面历史发展关系 |
6.1.2 两种外来教堂经典范式 |
6.1.3 东南亚华侨文化的持续影响 |
6.1.4 本土化思想表达 |
6.1.5 中西合璧的内部空间与装饰 |
6.1.6 闽南教堂风格的历史演变 |
6.2 教会学校建筑发展演变特征 |
6.2.1 教会学校选址 |
6.2.2 建筑组群关系 |
6.2.3 建筑单体风格特征 |
6.3 教会医院建筑发展演变特征 |
6.3.1 教会医院选址 |
6.3.2 建筑布局方式的历史演化 |
6.3.3 建筑单体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1 闽南教会建筑发展历史总结 |
2 闽南教会建筑现存情况调研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附录 |
附录B 表附录 |
附录C 闽南现存近代基督教教会建筑调查表 |
附录D 鼓浪屿现存近代教会建筑分布图 |
附录E《闽南中华基督教会》中建筑相关记载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济南教区近代天主教堂建筑本土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解析与研究范围择定 |
1.2.1 相关概念辨析 |
1.2.2 研究范围限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天主教宗教研究 |
1.3.2 山东近代社会史、城建史及建筑史研究 |
1.3.3 教堂建筑理论研究 |
1.3.4 总结和讨论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济南教区近代天主教堂建筑本土化的历史进程 |
2.1 天主教入华的传播背景及教堂建设情况 |
2.1.1 天主教入华的三个时期 |
2.1.2 各时期的传播背景与教堂建设情况 |
2.1.3 对比其他宗教入华历程以及建设活动 |
2.2 济南教区历史沿革 |
2.2.1 济南教区天主教的传教历程 |
2.2.2 济南教区天主教的传播路线 |
2.2.3 济南教区天主教的传播者与接受者 |
2.3 济南教区近代天主教堂建筑的建设现状 |
2.3.1 济南教区近代天主教堂的发展历程 |
2.3.2 济南教区近代天主教堂的分布现状 |
2.4 天主教堂建筑本土化的社会因素解析 |
2.4.1 地方传统文化占主导 |
2.4.2 西方宗教文化的被动输入 |
2.4.3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复兴 |
第3章 济南教区近代天主教堂建筑本土化一般特征分析 |
3.1 建筑群体布局研究 |
3.1.1 西方天主教堂建筑群体布局概述 |
3.1.2 教堂群体布局现状 |
3.1.3 中国传统建筑群体布局概述 |
3.1.4 济南教区近代天主教堂建筑群体布局本土化特征分析 |
3.2 主体建筑研究 |
3.2.1 建筑朝向 |
3.2.2 平面型制 |
3.2.3 立面风格 |
3.2.4 立面装饰构件 |
3.2.5 装饰纹样 |
3.2.6 材料与结构 |
3.3 附属构筑物研究 |
3.3.1 堂区大门 |
3.3.2 影壁 |
3.4 建筑本土化一般性特征总结 |
第4章 济南教区近代天主教堂建筑本土化典型特征分析 |
4.1 济南洪家楼天主教堂 |
4.1.1 洪家楼教堂建筑本土化社会因素解析 |
4.1.2 群体布局 |
4.1.3 主体建筑 |
4.1.4 济南洪家楼教堂本土化特征总结 |
4.2 济南将军庙街天主教堂 |
4.2.1 将军庙街天主教堂建筑本土化社会因素解析 |
4.2.2 群体布局 |
4.2.3 主体建筑 |
4.2.4 附属构筑物研究 |
4.2.5 济南洪家楼教堂本土化特征总结 |
4.3 济南林家庄天主教堂老堂 |
4.3.1 林家庄天主教堂建筑本土化社会因素解析 |
4.3.2 群体布局 |
4.3.3 主体建筑 |
4.3.4 附属构筑物研究 |
4.3.5 济南林家庄天主教堂建筑本土化特征总结 |
4.4 典型案例本土化特征总结 |
第5章 济南教区近代天主教堂建筑本土化的原因与价值探讨 |
5.1 济南教区近代天主教堂建筑本土化的原因 |
5.1.1 非物质层面 |
5.1.2 物质层面 |
5.2 济南教区近代天主教堂建筑本土化的价值体现 |
5.2.1 历史价值 |
5.2.2 艺术价值 |
5.2.3 科学价值 |
5.2.4 社会价值 |
5.2.5 文化价值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6.3 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济南教区天主教堂汇总 |
附录 B:山东天主教各教区历任主教、监牧一览 |
附录 C:济南教区近代天主教堂建筑修缮记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8)迪麻洛村天主教传播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文献简评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田野过程 |
第一章 迪麻洛 |
一、行政区划 |
二、村寨背景 |
三、文化表征 |
第二章 天主教的村寨融入 |
一、陌生的神父 |
二、没有准备的“礼拜” |
三、教堂的建立 |
四、小结 |
第三章 天主教语境下的“家” |
一、“慷慨”的救赎 |
二、天主的“庇护” |
三、家中神龛的去留 |
四、小结 |
第四章 天主教语境下的“族” |
一、教内通婚制 |
二、藏西结合的人生礼仪 |
三、作为家族传统的信仰 |
四、小结 |
第五章 天主教语境下的“社” |
一、弦子与圣歌共鸣的节庆 |
二、“热心”教友的世俗互助 |
三、生活记忆与村落叙事 |
四、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本土化与信誉重建 ——泉州地区基督教会研究(1857-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绪论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概念的诠释 |
三、 本文的构架 |
四、 相关的资料 |
第一章 接触 |
第一节 长老会在泉州地区的传布与发展 |
第二节 伦敦会在泉州地区的传布与发展 |
第三节 其它教派在泉州地区的传布与发展 |
第四节 总结 |
第二章 冲突 |
第一节 近代泉州的民教冲突及教案 |
第二节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冲突 |
第三章 调适 |
第一节 医疗事业 |
第二节 教育事业 |
第三节 社会慈善事业 |
第四节 文字出版事业 |
第五节 总结 |
第四章 重建 |
第一节 泉州教会的自立发展 |
第二节 华人牧师的崛起 |
第三节 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表(一) 安海堂会情况表 |
表(二) 泉州堂会情况表 |
表(三) 金井堂会情况表 |
表(四) 闽南长老会自养历史进步表 |
表(五) 泉州长老会拓展情况表 |
来泉长老会西人名录 |
来泉伦敦会西人名录 |
(10)德钦县茨中村藏族天主教信仰的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回顾 |
(一)相关概念解释 |
(二)基督宗教本土化的相关研究 |
(三)明清以来天主教在中国传播的研究 |
(四)天主教在藏区传播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田野调查经历 |
第一章 田野概况 |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二、人口与生计方式 |
三、人文风俗与节日 |
第二章 天主教传入之前茨中宗教信仰格局 |
一、东巴教 |
(一)东巴教的传入 |
(二)东巴教的仪式与传承 |
二、藏传佛教 |
(一)藏传佛教的传入 |
(二)藏传佛教的发展 |
第三章 天主教传入茨中村 |
一、天主教传入茨中的历史背景 |
(一)吐蕃的影响 |
(二)丽江木氏土司的影响 |
二、天主教传入茨中的始末 |
(一)天主教传入茨中的动机 |
(二)天主教传入茨中的过程 |
(三)茨中教堂的建立 |
第四章 茨中村多元宗教从冲突到调适的流变 |
一、天主教传入之后不同宗教间的矛盾与冲突 |
(一)1949年以前不同宗教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
(二)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宗教情况 |
(三)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隐性冲突 |
二、天主教自身调适与茨中文化适应 |
(一)传教士与传教策略 |
(二)天主教与茨中村传统文化的融合 |
第五章 本土化:茨中村天主教信徒的世俗生活 |
一、茨中村天主教信徒的信仰现状 |
(一)人生礼仪 |
(二)节日礼仪 |
(三)家庭宗教生活 |
(四)集体宗教活动 |
(五)信仰变迁 |
二、信仰选择与改教 |
(一)自幼信教 |
(二)婚后改教 |
(三)折中信教 |
三、天主信徒与佛教徒之间的互动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后记 |
四、中国天主教本土化史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本土化进程中的山西天主教、教徒及官教、民教关系[D]. 刘安荣. 山西大学, 2008(04)
- [2]中国近现代史与基督教[J]. 陶飞亚.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3]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D]. 李强. 上海大学, 2019(02)
- [4]西来信仰的足迹 ——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地理研究[D]. 张浩宇. 西南大学, 2020(07)
- [5]闽南近代基督教教会建筑历史研究[D]. 屈思嘉. 华侨大学, 2019(01)
- [6]济南教区近代天主教堂建筑本土化特征研究[D]. 田雪.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9)
- [7]民国时期基督教图像的本土化努力[J]. 褚潇白. 基督教文化学刊, 2013(01)
- [8]迪麻洛村天主教传播的民族志研究[D]. 罗娜娜.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本土化与信誉重建 ——泉州地区基督教会研究(1857-1949)[D]. 张钟鑫. 福建师范大学, 2003(02)
- [10]德钦县茨中村藏族天主教信仰的本土化研究[D]. 周攀清. 云南民族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