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夫兰克—赫兹实验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杨荣[1](2017)在《基于夫兰克-赫兹实验仪的实验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有夫兰克-赫兹实验的基础上,开发关于夫兰克-赫兹实验仪的实验教学设计,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质量。利用夫兰克-赫兹实验仪完成对夫兰克-赫兹实验新物理特性——"灯丝电压"、"第一栅极电压"和"拒斥电压"的研究。且在数据处理中完成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方法——origin软件处理数据并绘图。
张潇[2](2015)在《基于夫兰克—赫兹实验的氖原子光谱的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原子光谱,是由原子中的电子发生能量交换时辐射射或吸收一系列波长的光组成的。通过选用一些精密的摄谱仪来拍摄其光谱,还可以清晰的看出光谱线的精细结构。不仅反映出了光谱的特性,还反映了电子在原子内部运动的规律性,为原子内部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丰富又直观的信息。研究原子光谱对于促进分子结构、固体结构、天体物理学和一些新元素的发现等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来研究氖原子光谱特性及其光谱的测量方法,通过原子光谱来反应原子内部的结构,同时可以直观的观测到氖原子的发光光谱并了解原子的能级跃迁。从玻尔原子理论出发,引入了量子化概念,通过分析电子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的结合解释光谱线的分裂现象,推导出氖原子的精细结构,并计算出氖原子精细结构各能级的能量及其对应跃迁的光谱项差和波长。实验中选用两种方法对氖原子光谱进行测量,第一种运用了精确测量光线衍射角度的光学实验仪器分光计,并介绍了其仪器组成和使用方法,同时对氖光谱的光栅衍射进行了光谱模拟,直观的展现出氖原子光谱的线性光谱。第二种测量方法使用先进的微型光纤光谱仪,测量得到的氖光谱精确度高,谱线多。最后研究了影响氖原子跃迁的三个电压参数,通过实验数据和曲线图的对比分析,找出了最佳实验曲线。选用最佳的电压组合,对氖原子的光谱进行测量。实测的光谱范围和波长与理论波长符合的很好,通过本文的研究验证了氖原子光谱的产生及其特性的实质。确定了实验中观察到的氖原子光谱是由于氖原子的精细结构跃迁产生的。
刘向阳,张大蔚,郑海务,顾玉宗,黄明举[3](2009)在《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在高校创新性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该文对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内容和考核制度进行了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验素质等得到了明显提高。
张秀娥[4](2001)在《对夫兰克—赫兹实验的思考》文中指出本文阐明了夫兰克——赫兹实验曲线峰间距的物理意义.依据物理史料,对 夫兰克——赫兹实验与玻耳理论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任常愚[5](2000)在《探索物理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我院近年来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总结。并探索了物理实验课改革的新方法。
吴英[6](1996)在《《原子物理学》中《氢原子的玻尔理论》的教学探讨》文中提出《原子物理学》是物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由于它的对象是人们难以直接感知的微观原子世界,所以学生们普遍感到学好它较为困难.“万事开头难”,对《原子物理》课程的学习也不例外.事实证明,第一章《氢原子的玻尔理论》如能顺利地被掌握,那么《原子物理》就易顺其自然地被学好.否则,学生会由于这门课程最为基础的知识及基本方法没有掌握,学习中
金镇浩[7](1986)在《对改革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文中研究指明 实验教学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实验讲义之后作实验的,通过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和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理规律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究竟怎样进行实验教学,在教学中要突出抓些什么,要求学生要掌握什么,这些在实验教学中好象都是明确的,但实际上却是些在教学改革中极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我们在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把实验讲义写成提纲式,教学方法采取提问讨论式,把传统性实验改成设计性实验等作
二、对夫兰克—赫兹实验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夫兰克—赫兹实验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夫兰克-赫兹实验仪的实验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现状与背景分析 |
2 研究内容、目标、主要解决的实验教学问题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目标 |
2.3 主要解决的实验教学问题 |
3 拟采取的方法、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
3.1 拟采取的方法 |
3.2 主要特色 |
3.3 创新点 |
(2)基于夫兰克—赫兹实验的氖原子光谱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玻尔原子理论 |
2.1 经典物理中氢原子的能量 |
2.1.1 圆周轨道量子化 |
2.1.2 玻尔模型的修正 |
2.1.3 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
2.1.4 电子的椭圆轨道与相对效应 |
2.1.5 玻尔理论对氢原子光谱的解释 |
2.2 原子的精细结构理论 |
2.2.1 氢原子能级的精细结构 |
2.2.2 氖原子能级的精细结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氖原子受激辐射光谱的实验研究 |
3.1 电子在氖原子中的平均自由程 |
3.2 夫兰克—赫兹实验的优化进程 |
3.3 夫兰克—赫兹实验的基本原理 |
3.4 实验装置及氖管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氖原子光谱的测量 |
4.1 光谱的分类 |
4.2 用透射光栅测定氖原子光谱的波长 |
4.2.1 分光计的介绍 |
4.2.2 光栅光谱测量氖原子光谱波长的原理 |
4.2.3 光栅光谱衍射角的测量方法 |
4.2.4 氖原子光谱的测量 |
4.2.5 氖原子光谱的光栅衍射模拟 |
4.3 光纤光谱仪测氖原子光谱的波长 |
4.3.1 光纤光谱仪的仪器介绍 |
4.3.2 氖原子光谱的测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1 最佳曲线的确定 |
5.1.1 灯丝电压U_F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5.1.2 控制栅极电压U_(G1K)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5.1.3 反向拒斥电压U_(G2A)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5.2 用最佳实验参数测量氖原子光谱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推进教学方法与模式改革 |
2.1 实行灵活、开放的教学方法 |
2.2 开展分阶段、分层次的实验教学 |
2.2.1 自学求证性、基础性实验 |
2.2.2 综合性实验 |
2.2.3 设计与研究性实验 |
3 加强教学内容改革和实验队伍建设 |
3.1 改革教学内容, 加强教材建设 |
3.2 积极在科研过程中研究、开发新项目目前, 在承担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师中, 95以上都在从事科学研究。我们充分利用学院的科研设备和科研成果, 不断改进实验技术, 开发新的实验设备和实验项目, 创新和改进教学内容, 新增实验项目达50多个。 |
3.3 把仿真实验引入到实验教学中 |
3.4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 |
4 改革实验考核方法 |
4.1 预习报告+实验报告 (占20) |
4.2 实验技能操作 (占50) |
(1) 自学求证性、基础性实验。 |
(2) 综合性实验。 |
(3) 设计与研究性实验。 |
4.3 理论考核 (占30) |
5 教学改革的成效 |
5.1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
5.2 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实验素质 |
5.3 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能力, 使独立科研能力得到了锻炼 |
5.4 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为科研成果向新实验项目转化开创了途径 |
5.5 促进了实验室健康、全面发展 |
6 结束语 |
(4)对夫兰克—赫兹实验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F—H实验简介 |
3 F—H实验的几点思考 |
3.1 由实验知道, IA—UGK曲线的峰间距为汞的第一激发电位, 而汞原子最低激发态能量是否为4.9伏呢?汞原子的最低激发能为4.67ev, 而不是4.9ev, 现将原因分析如下: |
3.2 F—H实验与玻耳理论的关系, 大多教材叙述为:“F—H实验是在玻耳假设提出后为了验证原子内部能量不连续的结论而于1914年提出”.事实上真是先有玻耳理论后有F—H实验吗? |
4 结语 |
(5)探索物理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新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指导思想 |
2 内容与措施 |
3 建立“物理创新实验室” |
四、对夫兰克—赫兹实验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夫兰克-赫兹实验仪的实验教学设计研究[J]. 杨荣.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13)
- [2]基于夫兰克—赫兹实验的氖原子光谱的特性研究[D]. 张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 [3]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刘向阳,张大蔚,郑海务,顾玉宗,黄明举.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9(04)
- [4]对夫兰克—赫兹实验的思考[J]. 张秀娥. 集宁师专学报, 2001(04)
- [5]探索物理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新模式[J]. 任常愚. 大学物理实验, 2000(03)
- [6]《原子物理学》中《氢原子的玻尔理论》的教学探讨[J]. 吴英. 丝路学刊, 1996(03)
- [7]对改革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J]. 金镇浩. 物理实验, 19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