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尿路感染诊断的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武明友,韦海荣,詹辉,王海峰[1](2021)在《感染标志物对PCNL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预警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给全球的医疗体系带来了沉重负担, 其治疗方式多样, 对于直径>2 cm的复杂性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 其术后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和感染。对于术后感染而言, 早发现、早治疗显得格外重要, 及时发现术后感染并予以积极处理, 可增加治疗成功可能, 同时降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本文旨在针对感染标志物对PCNL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的预警作用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朱晓婷,胡晓静,李丽玲,吕天婵,曹云[2](2021)在《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尿路感染集束化策略的临床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应用集束化策略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尿路感染(UTI)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历史对照研究, 采用整群抽样法, 连续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 从2019年1月起连续纳入11个月符合标准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病例设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常规方法进行尿路感染的预防;2019年12月—2020年1月连续2个月为新的预防策略培训阶段, 从2020年2月起连续纳入11个月符合标准的病例设为干预组, 采用集束化预防策略(手卫生、臀部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床旁护理用物管理、人员培训、监控和细节评估)。比较两组患儿的尿路感染发生率, 同时观察极低出生体重儿尿路感染致病菌的细菌种类和细菌谱。结果研究期间, 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72例, 在院例数793例, 发生率为9.1%;干预组发生尿路感染28例, 在院例数633例, 发生率为4.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未采取集束化策略的尿培养阳性发生率是干预组的2.719倍(OR=2.719, 95%置信区间:1.640~4.506)。极低出生体重儿尿路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居首位(占30%, 30/100)。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集束化的护理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璠[3](2021)在《柴芩通淋片治疗肝郁气滞、下焦湿热型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meta分析,第二部分为柴芩通淋片治疗肝郁气滞、下焦湿热型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研究一: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meta分析研究目的:通过循证医学的工具,科学的评价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 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共6个中英文数据库数据库,检索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为各库建库时间至2021年1月。本研究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D)为效应尺度指标,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为效应指标。二者的可信区间(CI)均为95%,P≤0.05表示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经过文献的筛选,共纳入17篇文献,总案例1121例,其中16项研究报告了复发率,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能显着降低复发率(RR=0.41,95%CI[0.32,0.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4篇文献报告了有效率,结果提示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能提高总有效率(RR=1.15,95%CI[1.06,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7篇文献报告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显示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与对照组比较能改善中医证候积分(MD=-6.18,95%CI[-6.81,-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篇文献报告了尿Ig A,结果提示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能提高尿Ig A水平(MD=0.31,95%CI[0.07,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篇文献中报告了血清雌二醇,结果提示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能提高血清雌二醇水平(MD=1.10,95%CI[0.31,1.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能显着降低患者复发率,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尿Ig A和血清雌二醇的水平。研究二:柴芩通淋片治疗肝郁气滞、下焦湿热型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研究目的:初步探讨柴芩通淋片治疗肝郁气滞、下焦湿热型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在3家中心开展该项研究,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对3家中心纳入病例数据进行分析。试验组给予柴芩通淋片(4片/次,3次/日,温开水送服),对照组为柴芩通淋片安慰剂(4片/次,3次/日,温开水送服),观察疗程为12周,治疗结束后至少随访12周,未复发患者尽量随访至患者再次尿路感染复发。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疾病疗效变化。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确切概率法或Wilcoxon秩和检验,考虑中心效应时采用CMH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考虑中心和协变量时,采用协方差分析,若考虑混杂因素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将终点事件定义为复发,将出现终点事件的生存时间定义为自服药开始到再次复发所用的时间,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进行描述,采用Log-Rank、Breslow检验比较两组间生存率(相当于未复发率)。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25.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中医单项症状疗效: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尿频、尿急、尿痛、小腹拘急胀痛、烦躁易怒、口苦、尿色黄赤、尿道灼热、腰痛、大便秘结、胸闷或胸胁胀痛、精神抑郁症状时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善太息症状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COX回归分析中显示年龄、病程、中医证候积分和抗生素使用强度(DDD)是影响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3.不同亚组进行COX分析:根据不同职业分为体力组和非体力组,结果显示非体力组β<0、HR值<1,说明服用柴芩通淋片的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患者复发风险下降,服用药物为保护性因素,能相对延缓复发事件的发生,使复发事件发生的风险能够降低54.2%;根据不同的年龄组别进行COX分析,可见年龄组≤45岁、45岁<年龄≤55岁、55岁<年龄≤60岁、60岁<年龄≤65岁之间的β值均<0、HR值均<1,说明试验组相比对照组而言,服用柴芩通淋片为保护性因素,可适当的减少复发的风险,延缓复发的时间,其中60岁<年龄≤65岁的患者表现最为显着(β<0,HR<0.0001)。3.不同的亚组进行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病程≤5年,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20分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期间共发生不良事件8例,其中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5例,发生率为25%,试验组发生不良事件3例,发生率为16.67%,与本次药物无关,与患者基础疾病相关。在本试验中全部患者治疗前后均行相关安全性指标的检查,结果未发现明显异常。研究结论:柴芩通淋片治疗肝郁气滞、下焦湿热型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具有一定的疗效,对于中医症状相对来说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能够带来远期获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育龄、绝经期和绝经过渡期患者本病的复发风险,该药疗效确切,且在应用过程中,尚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侯泽东[4](2021)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脾肾气虚,湿浊留恋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脾肾气虚,湿浊留恋证)的中医症候、实验室指标,初步评价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脾肾气虚,湿浊留恋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临床观察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6月,就诊于我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通过筛选并且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共入选再发性尿路感染证属脾肾气虚,湿热留恋证的患者72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各36例的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采取抗生素治疗,后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治疗结束后,对其进行6个月随访,记录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及安全指标变化。结果:本次研究最终完成67例,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经相应的统计学分析: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证候疗效方面分别有91.18%和69.70%的总有效率,差异具备统计学层面的可比性(p<0.05),表明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上治疗组比对照组有优势。在改善中医各症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以缓解不适症状(p<0.05),除口干(p>0.05)无明显差异外,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结束后,在疾病疗效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和75.8%的,差异具备统计学层面的可比性(p<0.05),可见治疗组在此层面上比对照组有优势。3.治疗结束后,两组均可以使尿白细胞计数下降(p<0.01),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有优势。4.治疗结束后,两组均可以使尿菌转阴,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尿细菌阴转上,治疗组比对照组有优势。5.随访6个月,再发率方面的差异具备统计学层面的可比性(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71%和30%,可见治疗组在此层面上比对照组有优势。6.两组受试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观察研究表明,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抗生素对于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劳淋,脾肾气虚,湿热留恋证)不仅能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降低其复发率,并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陈永浩[5](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张喜奎教授治疗下尿路感染的用药规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导师张喜奎教授(以下简称导师)治疗下尿路感染的临床治疗思路及处方用药经验。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导师门诊诊治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下尿路感染患者,按照统一格式整理,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IBM SPSS Modeler 18.0以及IBM SPSS Statistics 22.0等软件,通过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病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导师治疗下尿路感染的用药规律,总结导师治疗经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0例病案,共200诊次处方;男性39例,女性61例,男女比例≈1:1.56;使用药物频率大于5.00%的药物有50味,作为本研究的常用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类为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其次为消食药、收涩药、理气药、化湿药、活血化瘀药等;药性上寒性最多,平、温性次之、凉性最少,无热性药物;五味中甘、苦最多,辛、酸、涩次之,咸、淡最少;药物归经以肾、脾、肝三经药物最多,胃、肺、膀胱次之;主要药物配伍有柴胡和黄芩、女贞子和墨旱莲、葛根和薏苡仁、石韦和瞿麦、谷芽和麦芽、荔枝核和北刘寄奴、青皮和陈皮。核心处方为:第一组药物:石韦、瞿麦、野菊花、石斛、玄参、六神曲、青皮、陈皮、桑螵蛸、砂仁。第二组药物:柴胡、黄芩、半夏、甘草、黄连、荔枝核、北刘寄奴、牡蛎、鳖甲、车前子、酸枣仁、谷芽、麦芽。第三组药物:黄芪、女贞子、墨旱莲、牛膝、白茅根、三七、白鲜皮、地肤子。第四组药物: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黄精、萹蓄。第五组药物:金樱子、芡实、桑寄生、菟丝子、五味子、续断、杜仲、益智仁、葛根、薏苡仁、鸡内金。结论:1、下尿路感染的外因是以湿、热为主,常夹毒、夹瘀。内因则主要是肾、脾、肝三脏虚损,同时涉及膀胱、肺、三焦、胃等多脏腑。病机上遵循《伤寒论》中六经病证变化。2、导师在治疗上以扶正补虚、祛湿清热化瘀、收敛固涩、和胃消食、疏肝理气为五类常用治法。常用药物组合有柴胡与黄芩,女贞子与墨旱莲,葛根与薏苡仁,石韦与瞿麦,谷芽与麦芽,荔枝核与刘寄奴,青皮与陈皮。处方上多以石韦散、小柴胡汤、黄芪二至丸、六味地黄丸、水陆二仙丹为核心处方。在治疗时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随症加减。
李宏[6](2021)在《血栓弹力图指标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后感染、出血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文中认为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指标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后感染、出血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90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研究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根据有无感染分为非感染组(n=63)与感染组(n=27);又根据有无出血分为非出血组(n=71)与出血组(n=19)。(1)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出血组与非出血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时间、肾小球滤过率(GFR)、结石长度、结石宽度、结石CT值、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中心粒细胞比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2聚体、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以及血栓弹力图指标中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固时间(K值)、最大血凝块强度(MA)、凝固角(Angle角)。(2)分析影响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后感、染与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3)分析GFR与出血、感染的相关性,以及血栓弹力图指标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后感染及术后出血的相关性。(4)分析K值、MA值、ANGLE角、R值,以及联合指标的ROC曲线。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手术时间、GFR、结石长度、结石宽度、结石CT值、INR、APTT、R值、K值、MA值、ANGL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一般资料如WBC、Hb、PLT、中性粒细胞比例、PT、D2聚体、PCT比较存在差异性(P均<0.05);感染组WBC(12.94±5.13>10.80±3.5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87±0.06>0.81±0.09)、D2聚体(2.82±0.77>1.30±0.65)ug/ml、PCT(2.49±0.17>0.07±0.03)ng/ml、IL-6(36.37±3.05>16.45±1.32)ng/ml高于非感染组(P均<0.05);感染组的Hb(122.46±26.08<132.76±16.46)g/L、PLT(166.07±40.27<197.73±68.88)×109/L、PT(11.22±0.98<13.20±102)s低于非感染组(P均<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BC升高、Hb下降、PLT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是预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P均<0.05)。出血组与非出血组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手术时间、结石长度、结石宽度、WBC、PLT、中心粒细胞比例、PT、INR、APTT、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血组与非出血组的一般资料如GFR、结石CT值、Hb、D2聚体、PCT、IL-6、K值、MA值、angle角比较存在差异性(P均<0.05);出血组GFR(35.98±10.15<44.39±12.96)%、Hb(101.26±14.36<137.13±14.12)g/L、D2聚体(1.63±0.11<1.81±0.05)ug/ml、K值(1.67±0.45<2.23±0.93)低于非出血组(P均<0.05);出血组的结石CT值(1110.84±239.25>965.86±230.97)、PCT(1.03±0.17>0.77±0.08)ng/ml、IL-6(49.47±5.45>15.17±3.25)ng/ml、MA值(63.27±5.31>60.23±2.23)、angle角(67.25±4.75>61.27±8.82)高于非出血组(P均<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减少、K值下降、ANGLE角上升是预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后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FR与白细胞计数不相关(r=-0.045,P>0.05);GFR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335,P<0.05);Hb与K值、R值呈正相关,与MA值、ANGLE角负相关(r=0.508/0.391/-0.349/-0.548,P均<0.05);PLT与MA值、ANGLE角呈正相关(r=0.296/0.215,P均<0.05);APTT与R值呈正相关(r=0.224,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K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值(0.707,P<0.05),约登指数0.416,敏感度89.50%,特异度52.10%;MA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值(0.618,P>0.05),约登指数0.303,敏感度89.50%,特异度40.80%;ANGLE角的曲线下面积AUC值(0.720,P<0.05),约登指数0.430,敏感度89.50%,特异度53.50%;R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值(0.610,P>0.05),约登指数0.377,敏感度84.20%,特异度53.50%;联合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值(0.696,P<0.05),约登指数0.384,敏感度94.70%,特异度43.70%。结论:血栓弹力图指标可用于评估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凝血功能,预测术后出血风险,而术后感染为诱发术后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应做好防治工作,对降低术后感染及出血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罗钦瑞[7](2021)在《硕通镜与输尿管镜治疗单侧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硕通镜与输尿管镜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单侧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恩施州中心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18例单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硕通镜组58例,输尿管镜组6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术后24h疼痛评分、术后一天结石清除率、术后一月结石清除率、一期进镜失败率、二期碎石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并按结石部位不同,分为输尿管上段和输尿管中下段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硕通镜组手术时间(34.17±6.49)min、术后住院天数(3.67±0.82)d、治疗费用(12.07±0.54)千元、术后24h疼痛评分(2.36±0.99)分、术后一天结石清除率87.93%、术后一月结石清除率96.55%、一期进镜失败率12.07%、二期碎石发生率17.2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07%;输尿管镜组分别为(36.83±7.43)min、(3.78±0.98)d、(12.22±0.55)千元、(3.03±0.96)分、70.00%、81.67%、5.00%、20.00%、28.33%。两组手术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术后一天结石清除率、术后一月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天数、治疗费用、一期进镜失败率、二期碎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硕通镜组手术时间(35.18±7.12)min、术后24h疼痛评分(2.39±1.08)分、术后一天结石清除率87.88%、术后一月结石清除率96.9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12%;输尿管镜组分别为(38.91±7.42)min、(3.56±0.86)分、67.65%、76.47%、32.3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术后一天结石清除率、术后一月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硕通镜组手术时间(32.84±5.40)min、术后24h疼痛评分(2.32±0.85)分、术后一天结石清除率88.00%、术后一月结石清除率96.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00%;输尿管镜组分别为(34.12±6.64)min、(2.34±0.56)分、73.08%、88.46%、23.08%。两组手术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术后一天结石清除率、术后一月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硕通镜与输尿管镜治疗单侧输尿管结石都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2)与输尿管镜相比,硕通镜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时手术时间更短、术后疼痛感更轻、结石清除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3)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治疗,硕通镜与输尿管镜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柴栋[8](2021)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非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体积的预测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治疗中,现有的观点及指南认为应该根据不同的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s,PV)来进行相关的个体化治疗,国内外均有研究证明前列腺增生的进展与前列腺体积有显着的相关性,并且PV对于BPH的手术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外研究证实前列腺体积的增大与多种因素相关,目前国内对于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FPSA)与前列腺体积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前列腺增生患者的PV与年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fPSA/tPSA比值的关系,来寻找预测前列腺体积更加简便有效的方式,对于初步指导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材料和方法:回顾性收集在2017年1月-2020年9月期间于山东省立医院泌尿外科因PSA异常或下尿路症状而就诊的患者,选取经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Transrectal ultrasound-guided Prostate Biopsy TPB)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最终共有427名有年龄、tPSA和fPSA水平以及超声计算的PV数据的患者纳入了这项研究。除了前列腺增生症外,还纳入了病理结果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症的患者,并根据患者病理有无前列腺慢性炎症诊断分为单纯前列腺增生组及伴有慢性前列腺炎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组进行评估,运用pearson及多元回归分析PV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然后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不同分组的曲线下面积及寻找最佳截断值,所有统计结果均以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的结果。结果:在总体中,PV与年龄、tPSA、fPSA、fPSA/tPSA比值呈显着正相关(r=0.211,r=0.347,r=0.561,r=0.372)。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各分组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在总体队列中,与年龄(p=0.103)、总 PSA(p=0.965)和游离 PSA/总 PSA 比值(p=0.404)相比,游离PSA是PV的唯一预测因子(p<0.001)。在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中,FPSA与PV无显着的相关性,而单纯BPH组与总体队列相同,即fPSA是唯一的预测因素(p<0.001)。构建ROC曲线评估游离PSA预测PV是否大于40ml,在总体,单纯BPH组、年龄>60岁、60-70岁、年龄>70岁、PSA<10ng/ml、psa为10-30ng/ml分组的结果分别为0.773、0.750、0.781、0.736、0.845、0.744、0.853。结论:1.前列腺患者的PV与TPSA,FPSA、F/T均有显着的正相关性。2.虽然tPSA与PV显着相关,但fPSA与PV的相关性更强,且在不同年龄分组、不同PSA段均有更强的相关性。3.在伴有前列腺炎的患者中,考虑到游离PSA与PV仅在单因素分析中有显着关系,因此游离PSA在这类患者中的预测价值可能是有限的。
田翠萍,王文渊,郭芳芳[9](2021)在《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尿常规检测对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太原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50例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均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现象。另抽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尿常规检查,观察两组细菌培养结果、白细胞计数、亚硝酸盐、尿白细胞酯酶。结果研究组白细胞计数≤25×109/L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25个×109/L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亚硝酸盐阳性率(96.00%,48/50)高于对照组(0.00%,0/50),亚硝酸盐阴性率(10.00%,5/50)低于对照组(100.00%,50/50),P<0.05。研究组尿白细胞酯酶阳性率(90.00%,45/50)高于对照组(0.00%,0/50),尿白细胞酯酶阴性率(10.00%,5/50)低于对照组(100.00%,50/50),P<0.05。研究组细菌培养阳性率(96.00%,48/50)高于对照组(0.00%,0/50),细菌培养阴性率(4.00%,2/50)低于对照组(100.00%,50/50),P<0.05。结论在尿路感染诊断中应用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较高,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为临床医生提供较准确的数据,便于临床医生诊断病情。
武明友[10](2021)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术后SIRS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影响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术前、术中高危因素,以期为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指导,进而对术后SIRS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预防干预,以降低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的患者22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SIR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IRS组及非SIRS组。分别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前血白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血肌酐、尿白细胞、尿培养结果、结石位置、结石大小、肾积水程度、结石受累肾盏数、结石CT值、抗生素使用类型、使用时间、使用方式、手术时间、通道大小、碎石工具、术前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数据。使用SPSS23.0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其中,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然后,对上述检验结果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变量再进一步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发现经皮肾镜取石术后SIRS发生的高危因素。对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的计量资料进一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截取最佳诊断截断值。[结果]根据SIRS诊断标准和患者术后病情差异,纳入本研究的228例患者中发生SIRS的患者54例,发生率为23.68%。对两组患者发生SIRS的可能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抗生素使用时间、手术侧别、碎石工具、通道大小以及S.T.O.N.E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前尿培养、术前HALP评分、术前肌酐、术前PCT、手术时间、术前血白细胞、术前尿白细胞、抗生素使用方式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进一步进行的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同样显示:两组患者术前尿培养、术前血白细胞、手术时间、HALP评分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ROC曲线结果表明,白细胞、手术时间、HALP评分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08x109/L、106min、39.43。[结论]1.术前尿培养阳性、术前血白细胞高、手术时间长、HALP评分低等因素是PCNL患者术后发生SIRS的高危因素。2.术前HALP评分与术后发生SIRS呈负相关,术前HALP评分越低,术后发生SIRS的可能性越大。3.对于术前尿培养阳性、血WBC高于7.08X109/L、HALP评分低于39.43的患者,积极围手术期治疗,控制手术时间少于106分钟,可有效降低术后SIRS的发生。
二、尿路感染诊断的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尿路感染诊断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3)柴芩通淋片治疗肝郁气滞、下焦湿热型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一: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meta分析 |
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研究二:柴芩通淋片治疗肝郁气滞、下焦湿热型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及诊断标准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 临床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RUTI的西医研究进展 |
2 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脾肾气虚,湿浊留恋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祖国医学对劳淋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 |
3 结语 |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分组 |
2.2 基础治疗 |
2.3 分组治疗 |
2.4 疗程 |
2.5 安全性评价标准 |
3 疗效评价标准 |
4 对照方法 |
5 数据分析 |
6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基本资料 |
2 治疗前基本情况比较 |
3 治疗前后中医主次症对比 |
4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对比 |
5 治疗前后中医疗效对比 |
6 两组西医疗效比较 |
7 治疗前后尿白细胞计数(/ul)、尿红细胞计数(/ul)对比 |
8 治疗前后西医尿细菌培养比较 |
9 再发率比较 |
10 治疗前后安全指标 |
讨论 |
1.立题依据 |
2.导师学术思想 |
3.组方分析及药理研究 |
4.疗效分析 |
5.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5)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张喜奎教授治疗下尿路感染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案资料来源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病案选取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案预处理 |
2.2 中药名规范化处理 |
2.3 录入信息及监理数据库 |
2.4 数据挖掘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信息统计结果 |
3.2 中药频数统计分析结果 |
3.3 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
3.4 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
讨论 |
1 张喜奎教授治疗下尿路感染数据挖掘结果探讨 |
1.1 一般信息统计结果分析 |
1.2 药性结果分析 |
1.3 药味结果分析 |
1.4 归经结果分析 |
1.5 药类与药物频数结果分析 |
1.6 下尿路感染核心药对分析 |
1.7 下尿路感染核心处方分析 |
2 张喜奎教授对于下尿路感染的认识 |
2.1 外邪内因、相互为患 |
2.2 虚实夹杂最多见,辨病辨证相结合 |
2.3 疾病的发生与传变不离六经 |
3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尿路感染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血栓弹力图指标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后感染、出血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感染、出血防治的研究进展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硕通镜与输尿管镜治疗单侧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硕通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及获奖 |
致谢 |
(8)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非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体积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基线资料 |
3.2 前列腺体积与年龄、TPSA/FPSA、F/T之间的相关性 |
3.3 对前列腺体积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4 不同年龄分组与不同PSA水平FPSA与PV之间的相关性 |
3.5 FPSA预测PV是否超过40ml的ROC曲线 |
3.6 随访结果及TURP手术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进展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微创治疗新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术后SIRS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感染标志物对PCNL术后SIRS的预警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尿路感染诊断的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感染标志物对PCNL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预警作用的研究进展[J]. 武明友,韦海荣,詹辉,王海峰.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1(06)
- [2]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尿路感染集束化策略的临床应用效果[J]. 朱晓婷,胡晓静,李丽玲,吕天婵,曹云.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31)
- [3]柴芩通淋片治疗肝郁气滞、下焦湿热型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D]. 王璠.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脾肾气虚,湿浊留恋证)的临床观察[D]. 侯泽东.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张喜奎教授治疗下尿路感染的用药规律[D]. 陈永浩.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血栓弹力图指标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后感染、出血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D]. 李宏.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7]硕通镜与输尿管镜治疗单侧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D]. 罗钦瑞.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8]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非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体积的预测价值[D]. 柴栋. 山东大学, 2021(09)
- [9]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田翠萍,王文渊,郭芳芳. 中国实用医刊, 2021(09)
- [10]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术后SIRS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D]. 武明友.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