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山银杉林种群的初步研究

八面山银杉林种群的初步研究

一、八面山银杉林种群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董溪[1](2021)在《濒危植物短叶黄杉种群结构动态与系统发育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短叶黄杉(Pseudotsuga brevifolia)隶属于松科黄杉属(Pseudotsuga),因其数量稀少而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在喀斯特山顶地段有良好的适应性,但因其树木材质优良,被砍伐破坏量大且生长缓慢,现呈零散分布。本研究调查了黔西南至广西河池地区与广西南部地区分布的两个短叶黄杉集群,通过划分龄级结构、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与生存函数曲线,揭示短叶黄杉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以探索喀斯特地区短叶黄杉种群的生长状态、发展趋势与维持机制,为种群的保育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也对今后喀斯特地区的植被恢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简单、分子量小、进化速率慢、包含大量的遗传信息,因此在物种鉴定、基因转化、系统发育进化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我们对短叶黄杉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组装、基本结构分析、近缘种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与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数据进行松科植物系统进化树重建,对短叶黄杉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这些研究丰富了基因组数据库,为其种属间系统发育研究、分子标记开发、叶绿体转化技术以及其濒危状态的分析与保护建议提供重要数据和理论参考。结果如下:(1)两个地区的短叶黄杉种群自我更新能力均较差,幼龄和老龄阶段株数都较少,且广西西南地区幼龄数极少;两个地区种群均为衰退型,广西西南地区衰退更为严重;通过存活曲线分析得出,两个地区的短叶黄杉种群均为Deevey-Ⅱ型,黔西南到广西河池地区种群的第Ⅴ-Ⅵ龄级与第Ⅸ-Ⅹ龄级阶段种群存活数下降最快,死亡率最大,广西西南地区短叶黄杉种群第Ⅳ-Ⅴ龄级期间种群存活数下降最快,死亡率最大;由生存函数曲线分析得知,黔西南到广西河池过渡地区短叶黄杉种群的特点是:前期死亡率高,基础薄弱;中、后期衰退,种群生存力较低,处于衰退的状态。广西西南地区短叶黄杉种群同处于衰退状态,且与前者短叶黄杉种群相比衰退期更早。(2)短叶黄杉叶绿体全基因组整体呈典型的四体分结构,全长122348bp,LSC全长66627bp,SSC全长54863bp,IR区全长858bp;全长GC含量占总碱基数的37.64%,LSC区GC含量占总碱基数的37.95%,SSC区GC含量占总碱基数的39.64%,IR区GC含量占总碱基数的37.06%。短叶黄杉叶绿体基因组中基因总数为114,其中蛋白编码基因73个,t RNA基因37个,r RNA基因4个,内含子8个。结构与大多数裸子植物相似。(3)短叶黄杉叶绿体基因组共检测出29个SSR,其中单核苷酸位点最多。检测出短叶黄杉叶绿体基因组中正向重复62对,占所有重复序列总数的77.5%,回文重复序列有12对,没有反向重复与互补重复序列。短叶黄杉共编码20442个密码子,使用频率最高的密码子是编码谷氨酸(Glu)的GAA,数量为850个(4.16%),使最少的密码子是编码甲硫氨酸(Met)的GUG,数量仅为1个。亮氨酸(Leu)的编码率最高,编码半胱氨酸(Cys)是编码率最低的氨基酸。(4)通过同科近缘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基本特征比较分析得出,短叶黄杉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与各段长度基本处于中间水平,但叶绿体全基因组整体GC含量最低(37.64%),t RNA数最多。叶绿体基因组序列间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短叶黄杉与近缘种的IR区均较保守,编码区的保守性大于非编码区。对叶绿体基因组进行重排结果表明,短叶黄杉和黄杉、云杉、梵净山冷杉区段的排列较为一致,结构较为相似,表明这几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未发生重排。金钱松、云南松、银杉、铁坚油杉、铁杉、长苞铁杉存在许多部分序列缺失、倒置与重排,与短叶黄杉差异较大。IR区扩张与收缩分析结果表明:短叶黄杉IR区分布的基因与其他物种有所不同,其余边界基因分布均差别较小,短叶黄杉IR区未发生明显的扩张与收缩。(5)通过不同数据集重建短叶黄杉的系统进化树,两种拓扑结构均表明,与短叶黄杉亲缘关系最近的植物为欧洲落叶松(Larix decidua),且均获得较高的自展值支持,冷杉属、油杉属、金钱松属、雪松属的物种聚成同一支,表明这五个属相关物种亲缘关系较近,且黄杉属与这一支亲缘关系较近。共同编码序列中,松属物种与松科其余全部物种分为了两大支,而全基因组中松属与云杉属构成姐妹类群,猜测可能是由于裸子植物编码序列的变异或缺失较大导致松属物种在不同数据集下产生聚类差异。

魏亚情[2](2019)在《海南濒危特有种石碌含笑种群与群落特征及繁育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碌含笑(Michelia shiluensis Chun et Y.F.Wu)为木兰科含笑属常绿乔木,为海南特有树种和国家Ⅱ级濒危保护植物。野外调查仅见分布于白沙、昌江、陵水、五指山等地海南中南部山区,资源分布狭窄,野生种群数量稀少,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保护价值。本研究以石碌含笑为研究对象,在对石碌含笑野外种群开展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选择生长状况最为良好的吊罗山分布点开展该树种生殖生态学和种群及群落结构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为制订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海南鹦哥岭、南高岭、保梅岭、五指山和吊罗山等5个地点发现有石碌含笑野生种群的分布,但其种群发育状况各不相同:前4个分布点野生数量数极少,调查统计到的植株个体数介于5至7株之间,且主要以中树和成年大树为主,极度缺少幼年植株个体,表明其处于极度衰退状态;吊罗山分布点的保存情况最为良好,调查统计到的植株数最多,并且涵盖了幼苗、幼树、小树、中树和大树等所有的年龄结构类型,自然更新和生长发育情况较为良好。(2)吊罗山石碌含笑群落共统计到维管植物247种,分158个属,属77个科。其中热带分布科有43科,占总科数的82.72%;热带分布属有119个属,占总属数的86.23%。表明在石碌含笑群落中,热带成分占据绝对优势。群落各层次中物种的多样性指数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综上结果,在群落各层次的稳定性顺序从高到低表现出:灌层群落>乔层群落>草本群落。(3)种间关系:x2检验结果表明:石碌含笑种群与灌木层的正关联比乔木层多,乔木层的负关联比灌木层的负关联较多,相关联种对数目相同,X2检验结果与之相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的检验结果具有一致性,总体上石碌含笑与绝大多数植物种群关联不显着种间联结,种间关系表现出总体比较松散的趋势,种群相互间独立的趋势明显,随机性程度很大,群落中各物种与石碌含笑间联结松散。乔木层和灌木层总体上与石碌含笑正关联物种多于负关联物种数,群落的发展朝着有益于石碌含笑的趋势。(4)石碌含笑种群的年龄结构和静态生命表显示,石碌含笑种群表现出增长的趋势。由种群年龄结构推测,在第Ⅰ龄级向第Ⅱ龄级,第V龄级向第Ⅵ龄级过渡间,出现死亡率高现象。石碌含笑种群总体为集群分布。在25 m2聚集强度最大,同时应该注意到,在200 m2的尺度上,聚集强度再次达到最大。导致同种结果的原因不同,在25 m2尺度上,石碌含笑种群聚集分布成因与自身生物学特征有关,主要是种群自身生物学特性导致其呈聚集分布的结果;200 m2尺度上,主要是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导致聚集强度达到最大。由于石碌含笑多生于林窗较好的沟谷山坡地带,是的生境差异很大,导致其在大的格局尺度上呈斑块聚集。石碌含笑种群从幼树→小树→壮年树→大树过程中,种群分布格局的变化呈现:聚集→均匀。在幼树时,由于石碌含笑自身生物学特性,主要呈聚集分布,到壮年树时,种群分布格局开始转向均匀分布,到大树阶段时,种群分布格局已完全为均匀分布。在小尺度上(25 m2、50 m2),幼树到小树阶段的分布格局变化与小树到壮年树阶段的分布格局变化表现出一致性。(5)石碌含笑濒危主要原因可能有:传粉者单一,传粉效率低及花期短;多数幼苗无法通过环境筛作用,致使幼苗死亡率较高;环境气候及生境要求的特殊性;人类活动干扰及对野生资源的掠夺开采等。

冉巧,卫海燕,赵泽芳,张权中,刘静,顾蔚[3](2019)在《气候变化对孑遗植物银杉的潜在分布及生境破碎度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以孑遗植物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为研究对象,选取65个地理分布记录和19个生物气候因子(bio1—bio19),利用MaxEnt模型预测四种不同浓度路径下(RCP 2.6、RCP 4.5、RCP 6.0和RCP 8.5),银杉在2050s和2070s两个年代的潜在分布变化,并利用景观指数对气候变化情景下银杉适宜生境空间格局特征转变及生境破碎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气候情景下,银杉适宜生境面积约占研究区面积的14.32%,主要分布于北纬24°—32°、东经105°—114°之间,位于四川盆地东南地区、云贵高原东北地区、南岭西段地区以及浙闽丘陵的北部地区。在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银杉适宜生境变化特征显着,面积呈增加趋势,形状上整体呈四周向中间聚集。气候变化对银杉适宜生境的景观指数影响主要表现在斑块数量增多、斑块密度增加、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变大,对分离度与聚散性影响较小;气候变化对银杉生境破碎化程度的影响表现在破碎化两极现象减弱,总体破碎化程度加剧。研究选取7个景观指数并结合PCA法得到综合的破碎度指数来定量分析银杉适宜生境破碎化程度变化,相比单一指标的定量评价和多个指标的定性分析,更能代表银杉生境的实际破碎化程度。

韩文斌,高瑞东,王杨[4](2018)在《湖南八面山保护区银杉的种群数量和生长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在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关键作用。为分析湖南八面山银杉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生长规律,给银杉种群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全面系统调查和分析保护区银杉种群现状及其数量特征,利用标准主轴回归(SMA)方法研究了银杉树高和胸径之间的相对生长规律。结果为,八面山保护区银杉主要分布在苁光漏、脚盆寮、下黄、正江里、坳背里、大山里和田坳里等地段,存活个体共计406株,其中胸径6cm以下的幼苗、幼树有271株,占比为2/3;胸径6cm以上的银杉中,健康个体、枝干受损伤的个体、倾倒多年或死亡的个体分别为116株、8株和17株,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造成保护区内7株银杉倾倒死亡;径级较大的银杉主要分布在脚盆寮和下黄,最大胸径分别为63.9cm和53.0cm,最大株高分别为21.0m和23.0m;苁光漏、脚盆寮和下黄的立地条件较好,银杉株高和胸径之间为等速生长,正江里的立地条件较差,株高和胸径之间的相对生长关系不显着。八面山保护区银杉种群数量较为稳定,但损伤、倾倒和死亡个体所占比例较大;银杉株高和胸径之间为等速生长,符合几何自相似理论;保护区较差的立地条件限制了银杉株高生长,但增强树体抵抗大风和冰雪积压的能力,有利于提高银杉的存活率。

冉巧[5](2018)在《气候变化对孑遗植物银杉潜在适宜生境影响及其生境破碎化分析》文中提出气候变暖是未来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作为对气候变化最直接、最明显的响应,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也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孑遗植物是一个古老的植物类群,也称作活化石,它们见证了地球的生物演化历史,对于古生物、古气候、古地质和古生态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研究以孑遗植物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为研究对象,利用其点位数据和当前19个生物气候因子(biol-bio19),基于MaxEnt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物种分布与气候之间的响应关系,预测当前银杉的潜在地理分布,并确定影响其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及最适宜的生境条件。其次利用IPCC提供的冰期(LIG、LGM和MH)和未来两个时期(2050s、2070s)四个排放情景(RCP 2.6、RCP4.5、RCP6.0和RCP 8.5)的气候数据,模拟和预估银杉在冰期和未来的潜在适宜生境分布。通过探究银杉从冰期到当前到未来三个时间段的生境转移特征和质心转移轨迹,分析气候变化对银杉潜在分布的影响。利用景观指数7个指标对未来气候变化下银杉适宜生境空间格局特征转变及生境破碎度变化分析。最后通过对气候变化下银杉的保护关键区及敏感区识别,为其原生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提供数据支撑。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银杉在当前的潜在适宜生境,主要在川东平行岭谷、武陵山脉、苗岭以及五岭一带,包括四川、贵州、广西、湖南、重庆及湖北等六省市,适宜生境总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38%。(2)银杉最适宜生境为:最干月降水量(bio 14)≥20mm,平均日较差(bio 2)≤7.5℃,最热季平均气温(bio10)为23℃,最干季平均气温(bio9)为6℃,年均降水量(bio12)为1300 mm。(3)气候变化对银杉潜在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适宜生境的面积变化、生境转移特征和质心转移。从过去到当前,银杉适宜生境面积减少了 0.92%,从当前到未来,银杉适宜生境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从过去到当前,银杉潜在适宜生境质心向高纬度转移,从当前到未来,银杉潜在适宜生境主要向低纬度方向移动。(4)气候变化对银杉适宜生境的景观指数影响主要表现在斑块数量增加、斑块密度增加、形状指数变大,对分离度与聚散性影响较小。气候变化对银杉生境破碎化程度的影响表现在破碎化两极现象减弱,总体破碎化程度变高。(5)未来2050s和2070s银杉保护关键区分布范围为24° N-31° N,106° E-115° E,位于武夷山脉一带及雪峰山、苗岭及五岭一带,面积分别为429 991 km2和410 770 km2。保护敏感区主要位于黔西南乌蒙山一带、以及浙闽交界处的浙闽丘陵,总面积分别为415 957 km2和411 445 km2。

钟泰林[6](2017)在《珍稀濒危植物细果秤锤树保护生物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护生物学主要是通过研究保护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技术与方法(即采取何种有效手段和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来解决动植物等物种生存危机的学科。细果秤锤树(Sinojackia microcarpa)是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被国家林业局列为首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目前,有关细果秤锤树保护生物学的综合研究罕见报道。本论文在对细果秤锤树野生资源分布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采用样方调查、形态学观测、分子标记等方法,研究了细果秤锤树的生存现状、种群特征、叶果形态多样性、种群遗传多样性等内容,分析探讨了影响细果秤锤树的生存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该物种的保护策略与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可疑细果秤锤树种群鉴定以模式标本临安、建德种群为参照,根据种群叶表型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并结合形态特征的综合比较分析,可明确分布于富阳、桐庐、金东和义乌4个种群为细果秤锤树种群,扩大了细果秤锤树在浙江省内的分布范围;对可疑分布点与种类进行了鉴定,认为泾县的分布种类,无论是叶表型多样性,还是遗传多样性均与临安和建德种群很相似,也可归为细果秤锤树种群,扩大了细果秤锤树浙江省外的分布;经比较认为可疑分布点彭泽种群可能是细果秤锤树与狭果秤锤树(S.rehderiana)或黄梅秤锤树(S.huangmeiensis)的过渡类型。(2)物种叶表型多样性研究对8个天然种群叶表型性状研究表明:叶长、叶脉数、叶柄长、叶基角度、叶片前端1/3宽度、叶片最宽处、叶片基部1/3宽度等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叶片长、叶片宽、叶面积、叶柄长均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遗传距离系数1.0为分界线,可把种群分为2大类,其中桐庐和义乌、临安和建德4个种群,表型特征基本相近,可聚为一类;而富阳与彭泽、泾县3个种群距离接近,也可聚为一类;金东种群则单独聚为一类。综合叶片形态差异,临安、建德、浙江富阳、桐庐、义乌、泾县6个种群叶性状表型特征一方面具较高的相似性,另一方面也基本依地理距离而聚类,可归为一类。(3)物种遗传多样性研究优化后PCR反应体系为(总体积为20 μL):10×Buffer 2μL;Mg2+、dNTP和引物的浓度分别为2.5 mmol·L-1、0.25 mmol·L-1和0.5μmol·L-1,以及1.0 U Taq DNA聚合酶和1.0μ DNA模板。通过退火温度、循环次数梯度等试验优化,确定PCR优化程序为:先94℃进行5 min预变性;随后以94℃变性30 s,55℃退火30 s,72℃延伸90 s为单个循环步骤循环扩增40次;最后在72℃下延伸扩增5 min,4℃保存。筛选开发14对SSRs微卫星位点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56条,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为45.6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10和0.17,遗传一致度为0.28~0.87,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为0.14~1.28。筛选出10对ISSR标记引物共扩增出95条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为41.4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13和0.20,遗传一致度为0.60~0.98,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02~0.51。根据SSR和ISSR基因型数据,采用UPGMA法阈值分别为0.40和0.14时可将8个野生种群分别聚为3类;表明种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具相关性。(4)种群分布格局及特征研究细果秤锤树主要生长于29°04’27"~30°41’30"N,116°54’57"~119°55’46"E的浙、皖、赣区域,尤其是118°22’51"E以东地域;夏季7月能忍受的最高温41.0℃,冬季1月能经受-16.0℃的最低温;常沿溪沟、河流相向生长。细果秤锤树不同地域的种群大小结构和数量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表现为聚集分布类型。各种群中幼龄级个体所占比例大,呈较明显的金字塔结构,存活曲线趋于Deevy-Ⅲ型。细果秤锤树在第V龄级的死亡率(qx)较高,达0.87,且由第Ⅳ龄级向第Ⅵ龄级的过渡中数量骤减,仅有0.3%的个体能够进入第Ⅶ龄级生长;平均寿命期望在第ⅠⅡ级出现高峰值,对应此时的死亡率(qx)和致死力(损失度,kx)均相对较低,表明细果秤锤树在中幼龄期为其生命旺盛期,生长势最好。(5)细果秤锤树开花过程及特征研究细果秤锤树为总状花序,两性花,具4.87±1.01(SE)朵,花部形态存在一定差异;单花寿命6.59±0.975(SE)d,花开放过程中柱头始终高于花药4.63±1.82 mm,开花过程中花柱逐渐伸长,柱头先端3裂并逐渐伸长,花药散粉具有先后顺序。单花花期依照其形态和散粉时间可分为6个阶段:花蕾期、开花前期、雌性期、两性期、雄性期和谢花期。单株花期20 d,而种群花期约25 d;开花后花粉寿命为2~5 d,1~2 d内花粉活力最高;开花第2~4 d可授性最高;背阴处花期明显延后。细果秤锤树的平均P/O值为5342±1520,OCI值大于4,表明具专性异交特点;但Nm=3.18(SSRs),Nm=0.93(ISSR),其繁育系统可能是处于从异交到自交演化的途径中,若确定为混合交配更合适。(6)细果秤锤树光合生理研究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光饱和点、净光合速率迅速上升而后又降低,在70.0%遮阴处理时达峰值,分别为 622.50±10.87 μmol·m-2·s-1,2.52±0.14 μmol·m-2·s-1;光补偿点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在70.0%遮阴处理时为谷值,208.84±0.21μmol·m-2·s-1。开放系统Ⅱ(PS 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效率Fv/Fm总体变化不显着,光电子产额、电子传递速率、叶绿素荧光的光化学猝灭和叶绿素荧光的非光化学猝灭则是先上升后降低,与Pn变化一致,均在70.0%遮阴处理时达峰值,分别为0.730±0.022、16.800±4.34 μmol·m-2·s-1、0.979± 0.023、0.871± 0.019;表明该物种有较高的光能转化效率,可以为暗反应的光和碳同化积累更多的能量。可将细果秤锤树定性为中性偏耐阴植物,且适度遮阴条件下更有利于各种酶活性的激发,这为其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与回归等提供了依据。(7)濒危可能原因与保护策略细果秤锤树胚后期发育受阻、结实困难、中幼龄小苗较少等现象,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是造成细果秤锤树自然种群减小甚至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亟待开展保护生物学研究。通过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发现细果秤锤树种群内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86.41%,种群间基因分化系数(Fst)均值为0.14(SSRs),建议进行迁地保护时,一方面可选取较少的种群,而增加种群内取样数量;另一方面建议可以选择其中4个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的天然种群进行研究,可选择富阳、临安、建德和泾县等4个典型种群进行保护和取样,这样保护的范围较广又较有代表性。同时,人为利用和旅游开发应尽可能的保护细果秤锤树的原始生境,并建议建立保护小区。

张明月,刘楠楠,刘佳,王蕾,廖文波[7](2017)在《湖南大围山和八面山香果树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演替动态比较》文中研究说明选取湖南大围山和八面山3处典型的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群落,通过分析香果树种群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年龄结构,绘制生命表和生存曲线图,并与其他不同地区3处香果树群落进行比较,探讨不同纬度、不同立地生境对香果树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演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围山上游香果树群落的优势种群为多脉榆(Ulmus castaneifolia)、香果树和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大围山下游香果树群落的优势种群为黄檀(Dalbergia hupeana)、香果树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八面山香果树群落的优势种群为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香果树和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2)大围山上游香果树群落共有维管植物60科96属118种,大围山下游香果树群落共有维管植物76科120属163种,大围山上游和下游香果树群落地理成分均表现为温带成分高于热带成分;八面山香果树群落共有维管植物61科95属108种,地理成分表明热带成分高于温带成分。(3)根据年龄结构和生存分析,香果树种群在不同的群落中所处演替阶段不同,大围山上游为衰退型种群,大围山下游为稳定型种群,八面山为增长型种群,均具有代表性。(4)经分析对比,纬度位置、岩石裸露度、郁闭度、群落内优势种群的生长状况和人为破坏程度等是影响香果树种群生长趋势的因素,建议对大围山的2个香果树群落应加强后续监测,并参照八面山的香果树种群生存状况针对岩石裸露度、郁闭度等进行适当人工干扰和管理,以保障香果树种群的健康生长。

苏乐怡,赵万义,张记军,杨玉鹏,郭远飞,凡强,廖文波[8](2016)在《湖南八面山银杉群落特征及其残遗性和保守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中国特有孑遗植物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的生存现状,对位于湖南八面山脚盆辽的银杉+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 var.tchekiangensis(Flous)Cheng et L.K.Fu〕+甜槠〔Castanopsis eyrei(Champ.)Tutch.〕-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 Hance)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特征及种群年龄结构,比较分布在不同区域的6个银杉群落中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及其相似性系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银杉群落的残遗性特征。结果显示:脚盆辽银杉群落共有维管植物66种,包括蕨类植物4种和种子植物62种(裸子植物4种、被子植物58种);该群落乔木层的主要优势种为甜槠、猴头杜鹃、银杉和南方铁杉,重要值分别为13.12%、9.28%、8.86%和7.49%;该群落的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4和3.20,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和Jsi分别为0.81和0.92,说明该群落物种多样性偏低但物种分布均匀,与中亚热带山地的暖性针阔叶混交林特征一致。从生活型谱看,该群落中各频度百分比由高至低依次为A级、B级、C级、D级、E级,与Raunkiaer标准频度图谱基本一致,表明该群落整体上处于较为稳定的亚顶极状态。从银杉种群年龄结构看,种群中幼龄个体占一定比例,但80180 a的中龄个体比例偏低;从该群落优势种的径级结构看,甜槠、猴头杜鹃和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 Franch.)种群为增长型种群,而银杉、南方铁杉和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Dunn)Henry et Thomas〕种群为衰退型种群。从脚盆辽银杉群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看,温带分布型属占51.06%,略高于热带分布型属(占48.94%),说明该区域属于热带亚热带过渡区;除纬度外,海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分布区类型组成。在处于粤北、粤桂山地和贵州高原3个植物区系亚地区的6个银杉群落中,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的相似性系数为0.350.67,群落建群种所在属如铁杉属〔Tsuga(Endlicher)Carrière〕、润楠属(Machilus Nees)、水青冈属(Fagus Linn.)和福建柏属(Fokienia Henry et Thomas)等在各群落间有相似性和共通性,且多为古老成分和孑遗成分,表明现存的银杉群落具有相近的变迁历史,分布地域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山地避难所特征,体现出其演替过程的残遗性和保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银杉群落中适度疏通林窗,降低林下郁闭度,有利于银杉幼树的生长,使银杉种群得到可持续更新和演替。

付彩虹[9](2012)在《多伦县沙地云杉混交林群落结构及特种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多伦县3条样带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沙地云杉林内、林外不同层次的(0~10cm,10~20cm,20~40cm,40~60cm,60~80cm,80~100cm)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并且还对沙地云杉与白桦混交林群落结构,包括沙地云杉混交林的物种组成结构、乔木层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林分直径结构、树高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等进行了调查研究,以及进一步对沙地云杉与白桦混交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比较分析,对了解该区沙地云杉林下土壤养分亏缺状况以及混交林群落的发展动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并且为进一步开展沙地云杉混交林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沙地云杉混交林植物种类丰富,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共有植物71种,群落垂直结构分层明显。2)沙地云杉林内土壤有机质、全N、全P和全K含量主要集中在0~10cm土层中,速效N、速效P和速效K的含量在0~20cm土层中较高,而林外土壤养分变化规律不明显。3)林内不同坡位土壤的含水量、有机质含量、速效P含量的变化规律均为:坡中>坡下>坡上;全N、全P、全K含量在分布比较集中的0~10cm土层中的变化规律为:坡中>坡上>坡下;速效K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坡上>坡中>坡下。沙地云杉林内的土壤养分的变化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不同程度的减小趋势,揭示该林分土壤养分呈衰退趋势。4)沙地云杉混交林3条样带的林分直径(树高)结构分布,随径阶(树高级)的增大株数逐渐减少;沙地云杉种群与白桦种群的年龄与胸径的关系呈正相关的趋势,与径生长相比,年龄与树高关系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沙地云杉混交林3条样带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5)沙地云杉与白桦混交林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在群落梯度上,群落1为52种,群落Ⅱ为45种,群落Ⅲ为47种,物种丰富度指数大小顺序为群落Ⅰ>群落Ⅲ>群落Ⅱ;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大致相同,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三个典型群落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为乔木层最大,灌木层其次,草本层最小。

郑维列[10](2010)在《西藏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鞭红景天之分类地位属于景天科、红景天属、四裂红景天组、长鞭红景天系,该系共有9种(国产8种),具有独特之生活型——地上芽植物和矮高位芽植物,红景天属其它种类全部为地面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作为高寒草本植物,长鞭红景天之矮高位芽植物生活型无疑是非常特殊的。可以通过主轴上花茎环之数量判断植株的存活年龄。作者对海拔4150-4680 m(山顶)范围内7个群落类型:急尖长苞冷杉林(P1)、方枝柏疏林(P2)、薄毛海绵杜鹃灌丛(P3)、毛叶小垫柳矮灌丛(P4)、鳞腺杜鹃灌丛(P5)、硬叶柳灌丛(P6)及小舌紫菀亚灌丛群落(P7)之长鞭红景天数量特征进行了研究。平均密度大小顺序为:P3>P1>P2>P4>P6>P7>P5、平均基径大小顺序为:P6>P2>P7>P5>P4>P1>P3、平均高度大小顺序为:P6>P2>P7> P5>P1>P3>P4、平均花茎数多少顺序为;P6>P7>P2>P1>P3>P5>P4、平均花茎环数多少顺序为:P7>P6>P5>P2>P1>P3>P4、平均分枝数多少顺序为:P6> P1>P3>P2>P4>P7>P5、重要值大小顺序为:P5>P7>P4>P3>P2>P1>P6。总体上幼体数量少、成体和老体数量相对较多。种群大量繁殖周期为11-15年。各生长参数与基径级呈正相关。幼年阶段生物量积累主要存在于地下部分。成年之后由于主轴年生长约1.5cm、生物量年增加约0.5g,肉质根逐渐腐烂,新生之不定根生物量水平较低,致使生物量根冠比减小。养分的生产与存贮,繁殖活动都完全依赖于主轴的生长。个体地上部分生物量与海拔高度之间无相关性,但阳坡>阴坡。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现为聚集分布与随机分布的临界状态、偏向聚集分布。长鞭红景天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其余大部分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值差异不大,各优势种群在群落中分布广且较为均匀。各种群对资源竞争趋势较不明显,对资源共享趋势较明显;长鞭红景天与大多数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较高,但相互间并不存在较为剧烈的竞争。长鞭红景天种群密度与海拔高度无相关性。调查地典型种群总体的平均密度为1.37株·m-2。长鞭红景天种群在海拔4640m处地上部分生物量最高,达到96.60 g·m-2。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差异非常大,最大相差690倍(海拔4640m阳/海拔4570m阴);即使在相同坡向条件下亦能达到138倍(海拔4640m/海拔4520m),但其变化与海拔高度无关。种群地上部分生物量平均值1.90g·m-2(已将极大值96.60 g.m-2剔除)可作为较客观的资源量计算依据。各器官生物量在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总趋势为主轴>叶>花茎>果。主轴占绝对优势,阳坡种群占73.2%,与阴坡种群占59.3%,其变化与海拔高度无相。阳坡种群之果生物量与种群密度、种群地上部分生物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灌木盖度、乔木灌木总盖度呈显着负相关。阴坡种群之果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相关不显着。阴坡种群较阳坡种群更趋向于衰老。长鞭红景天27.79%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之间,72.21%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长鞭红景天种子属于强迫休眠类型。原生境人工播种繁殖失败。发芽过程不受变温、恒温条件影响。20-25℃是长鞭红景天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温度,与高寒尘境条件不匹配。作者推断其起源于低海拔地区,目前仍处于选择适应阶段。长鞭红景天的单纯生殖力明显高于毛小叶垫柳(生于同一区域的高山植物,雌雄异株,地上芽植物),但其维持种子休眠的能力却远低于垫柳。长鞭红景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受到其它物种制约。在其幼苗的生长过程中,急尖长苞冷杉、硬叶柳和锦丝藓水浸提液对其抑制作用均达极显着水平,雪层杜鹃达到显着水平,而长鞭红景天对自身幼苗的影响不明显。通过对生长期内季节性MDA、SOD、POD、CAT、AsA、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渗透调节物、UV-B辐射保护物质等的追踪测定,表明低温和UV-B辐射是长鞭红景天之高寒胁迫因子。低温是其重要的胁迫因子。UV-B辐射复合低温胁迫因子的作用效果也非常明显。但长鞭红景天应激系统各成分存在相互补偿机制,种群已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长鞭红景天的根际微生物之根际效应非常显着,存在着大量的根际促生细菌和菌根菌。长鞭红景天只有两性花和雌花,没有雄性花。两性花的结实率极低(仅为2.85%),两性花仅执行雄性花功能。资源限制是长鞭红景天生殖成功的主要限制因素,表现在立地条件上。长鞭红景天生殖潜力较大,但生殖力较小;从花蕾到种子的形成生殖过程中,花蕾损失率为61.5%,开放花朵的损失率50.2%,胚珠损失率89.6%,与海拔高度无明显相关性。长鞭红景天种群花期为30天左右,6月下旬开始开花,7月下旬结束。雨季开花降低了传播距离。光照因子影响开花进程。两性株花期(9.29天)大于雌性株花期(7.06天),且先于雌性株开放。雌性花的开花高峰期先于两性花的开花高峰,利于降低花粉限制。单株花期与花数显着正相关,与始花期显着负相关。雌株始花期与花数、花期、结实量明显相关。开花同步性指数与结实量的相关性显着,但与始花期不相关。单株花期、始花期是影响结实量和种子产量的主要因子。单果平均种子数为14.6个,单株平均种子产量的估计值为228.6个。长鞭红景天属于典型的阳性偏强阳性植物;海拔4470-4520m是其最佳适生区域;海拔越高更新速度越慢。11-20年龄段是种群主体(在普遍情况下占56%),多为营养繁殖个体。具有实生苗个体特征的植株仅出现在1-3年龄段和极少数4-10年龄段中。在更新调查中1-3年生实生苗占80.6%,4-10年龄段占0.9%,实生苗更新严重阻断。近60%的个体成功实现营养繁殖,是长鞭红景天种群更新的主要途径。长鞭红景天对高寒生境有一定适应,人为采挖主轴是其最大威胁。其繁衍策略是:以营养繁殖为基础,最大限度地保持种群数量稳定;以极少量的种子繁殖为机会,脆弱地维持种群质量的稳定与提升。属于渐危种。藏东南长鞭红景天主轴资源总量为146.41×104t。作者提出的保护措施是:严格控制采挖量;加大生物反应器生产技术研究投入,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加大迁地保护之驯化研究投入,争取获得能正常生长且有效物质含量较高的商品主轴。

二、八面山银杉林种群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八面山银杉林种群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濒危植物短叶黄杉种群结构动态与系统发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植物种群研究现状
        1.1.1 植物种群结构特征研究
        1.1.2 濒危植物与极小种群研究动态
    1.2 叶绿体基因组研究概况
        1.2.1 叶绿体的发现及其起源
        1.2.2 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1.2.3 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1.2.4 叶绿体基因组的应用
    1.3 短叶黄杉研究概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短叶黄杉分布及调查区域
    2.2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地质地貌
3 材料与方法
    3.1 植物材料采集
    3.2 生态调查
        3.2.1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3.2.2 种群结构特征研究方法
    3.3 试剂与设备
        3.3.1 实验药品与试剂
        3.3.2 仪器设备
    3.4 叶绿体基因组实验与生物信息分析方法
        3.4.1 植物总DNA提取及检测
        3.4.2 短叶黄杉叶绿体基因组测序
        3.4.3 基因组组装、注释与物理图谱绘制
        3.4.4 重复序列与SSR
        3.4.5 密码子使用偏性
        3.4.6 叶绿体基因组差异性分析
        3.4.7 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比对
        3.4.8 IR/SC边界收缩与扩张分析
        3.4.9 系统发育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样地环境特征
    4.2 种群结构特征分析
        4.2.1 短叶黄杉种群径级结构及年龄结构分析
        4.2.2 短叶黄杉种群静态生命表
        4.2.3 短叶黄杉种群存活曲线分析
        4.2.4 短叶黄杉种群生存函数分析
    4.3 短叶黄杉叶绿体基因组
        4.3.1 短叶黄杉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4.3.2 短叶黄杉重复序列与SSR分析
        4.3.3 密码子使用偏性分析
    4.4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4.4.1 松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基本特征
        4.4.2 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比对
        4.4.3 IR/SC边界扩张与收缩分析
    4.5 系统位置分析
        4.5.1 基于全长序列重建系统树
        4.5.2 基于CDS区重建系统树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海南濒危特有种石碌含笑种群与群落特征及繁育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石碌含笑研究进展
    1.3 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1.4 种间关联研究
    1.5 种群年龄结构及动态研究
    1.6 分布格局
    1.7 生殖生态学研究
2 石碌含笑野生种群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野外调查
        2.1.3 实测法
        2.1.4 典型抽样法
        2.1.5 年龄结构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种群分布与生境特点
        2.2.2 种群数量与年龄结构
    2.3 讨论
3 吊罗山石碌含笑群落物种组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样方设置与调查
        3.1.3 物种多样性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科属组成
        3.2.2 物种组成
        3.2.3 乔木层的种类组成
        3.2.4 灌木层种类组成
        3.2.5 草本层种类组成
        3.2.6 科的分布类型
        3.2.7 属的分布类型
        3.2.8 石碌含笑群落不同层次科属分布区类型
        3.2.9 物种多样性
    3.3 结论与讨论
4 种间联结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地设置与调查
        4.1.2 总体关联性检验
        4.1.3 种对间关联性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总体关联性
        4.2.2 乔木层种间关联性
        4.2.3 灌木层种间关联性
    4.4 结论与讨论
5 吊罗山石碌含笑种群年龄结构和分布格局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年龄结构分级
        5.1.3 特定时间生命表及存活曲线
        5.1.4 种群分布格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种群大小级结构
        5.2.2 特定时间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5.2.3 种群的分布格局
    5.3 总结与讨论
6 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花部特征和开花动态
        6.1.2. 杂交指数(OCI)
        6.1.3. 花粉--胚珠比(P/O)
        6.1.4. 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花部综合特征和开花物候
        6.2.2. 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
        6.2.3. OCI指数
        6.2.4. 花粉胚珠比(P/O)
    6.3. 总结与讨论
7 濒危机制及保护建议
    7.1 濒危原因分析
    7.2 保护建议
        7.2.1 建立永久样地,加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7.2.2 加强公众科普,培养公民科学家
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气候变化对孑遗植物银杉的潜在分布及生境破碎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1.1 银杉分布点数据获取
    1.2 气候因子数据获取
    1.3 气候变化下银杉潜在分布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估
    1.4 气候变化下的银杉生境变化特征
    1.5 气候变化下的银杉生境空间格局及破碎度分析
        1.5.1 景观指数选取与计算
        1.5.2 银杉适宜生境的破碎化程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当前气候条件下的银杉潜在地理分布预测
    2.2 影响银杉潜在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分析
    2.3 气候变化情景下的银杉潜在分布变化
    2.4 气候变化情景下银杉潜在生境格局的变化
        2.4.1 银杉潜在适宜生境景观指数变化
        2.4.2 不同气候情景下银杉适宜生境破碎化程度变化
3 结论与讨论
    3.1 银杉适宜生境分析
    3.2 气候变化情景下银杉生境空间转换特征及景观格局变化
    3.3 气候变化情景下银杉适宜生境破碎化程度变化
    3.4 保护区建议

(4)湖南八面山保护区银杉的种群数量和生长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调查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银杉种群的数量结构
    2.2 银杉株高和胸径的相对生长
3 讨论
    3.1 银杉种群的特征
    3.2 银杉的生长特征
4 结论

(5)气候变化对孑遗植物银杉潜在适宜生境影响及其生境破碎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变化
        1.1.2 孑遗植物
        1.1.3 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影响研究
        1.2.2 未来气候预估
        1.2.3 物种分布模型研究
        1.2.4 生境破碎化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2.2.1 物种分布数据获取及处理
        2.2.2 气候因子数据获取及处理
    2.3 研究方法及内容
        2.3.1 MaxEnt模型构建及运行
        2.3.2 MaxEnt模型评价
        2.3.3 当前银杉物种生境适宜性划分
        2.3.4 气候变化下银杉潜在适宜生境变化分析
        2.3.5 气候变化下银杉适宜生境破碎化分析
        2.3.6 未来气候变化下银杉保护关键区及敏感区识别
第3章 当前银杉潜在适宜生境分布
    3.1 模型预测的准确性
    3.2 当前银杉潜在适宜生境分布范围
    3.3 影响银杉适宜生境的主导气候因子
    3.4 讨论
        3.4.1 银杉潜在适宜生境分布区
        3.4.2 影响银杉主导气候因子
    3.5 小结
第4章 气候变化对银杉潜在适宜生境分布的影响
    4.1 各时期银杉适宜生境分布变化
        4.1.1 过去银杉潜在适宜生境面积变化
        4.1.2 未来银杉潜在适宜生境面积变化
    4.2 银杉潜在适宜生境空间转移特征
        4.2.1 过去银杉潜在适宜生境空间转移特征
        4.2.2 未来银杉潜在适宜生境空间转移特征
        4.2.3 银杉潜在适宜生境空间转移特征统计
    4.3 银杉潜在适宜生境质心转移
        4.3.1 过去银杉潜在适宜生境质心转移
        4.3.2 未来银杉潜在适宜生境质心转移
    4.4 未来银杉保护关键区及敏感区识别
    4.5 讨论
        4.5.1 气候预估不确定性对银杉适宜生境分布预测影响
        4.5.2 古气候变化对银杉潜在适宜生境的影响
        4.5.3 未来气候变化对银杉适宜生境的影响
    4.6 小结
第5章 未来气候变化对银杉适宜生境破碎化影响
    5.1 银杉潜在适宜生境景观指数的变化
    5.2 未来气候变化下银杉生境破碎化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珍稀濒危植物细果秤锤树保护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野生珍稀濒危植物研究的意义
        1.1.1 珍稀濒危植物、极小种群的概念
        1.1.2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2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种群生态学研究
        1.2.2 繁育生物学研究
        1.2.3 保护遗传学研究
    1.3 秤锤树属及细果秤锤树研究概况
        1.3.1 秤锤树属植物研究进展
        1.3.2 细果秤锤树研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试验地概况
        2.2.1 种群生境概况及土壤环境特点
        2.2.2 开花过程及特征研究试验地概况
        2.2.3 光合生理试验地概况
    2.3 试验材料
        2.3.1 样品的采集
        2.3.2 遗传多样性试剂与引物
    2.4 试验器具
    2.5 试验方法
        2.5.1 气象数据收集方法
        2.5.2 叶形态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2.5.3 天然种群生态学及特征研究方法
        2.5.4 DNA提取与定量方法
        2.5.5 ISSR原初扩增条件及PCR扩增程序优化
        2.5.6 SSRs荧光反应及数据分析
        2.5.7 花部形态结构观测方法
        2.5.8 开花进程观测方法
        2.5.9 柱头可授性与花粉活力的测定方法
        2.5.10 杂交指数(out-crossing index,O_(CI))的估测方法
        2.5.11 花粉大小与形状测定方法
        2.5.12 花粉-胚珠比(P/O)的测定方法
        2.5.13 光合生理试验测定方法
    2.6 数据统计与处理
        2.6.1 种群分布格局的计算与处理
        2.6.2 种群年龄结构建立及特征分析
        2.6.3 遗传多样性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物种叶形态多样性研究
    3.1 叶形态多样性研究
        3.1.1 叶长度(LML)分析
        3.1.2 叶脉数(VN)差异比较
        3.1.3 叶柄长(LSL)差异比较
        3.1.4 叶基角度(LBA)、叶片宽度差异分析
        3.1.5 叶片表型性状间相关关系
        3.1.6 叶片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3.2 果实形态多样性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4 物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4.1 ISSR分子标记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4.1.1 PCR-ISSR反应体系及优化
        4.1.2 ISSR的PCR扩增结果
        4.1.3 ISSR群体遗传多样性
        4.1.4 ISSR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4.1.5 ISSR聚类分析
    4.2 SSRs遗传多样性及分析
        4.2.1 SSRs扩增结果
        4.2.2 SSRs遗传多样性
        4.2.3 SSRs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4.2.4 SSRs聚类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4.3.1 ISSR及反应体系优化
        4.3.2 SSRs微卫星和ISSR分子标记及多态性水平
        4.3.3 遗传多样性比较
        4.3.4 遗传结构比较
        4.3.5 聚类结果比较
5 种群生境与生态特征研究
    5.1 天然种群生境环境条件研究
        5.1.1 不同种群夏季、冬季极值气温比较
        5.1.2 不同种群4月花期环境条件比较
    5.2 种群生态特征研究
        5.2.1 种群年龄结构特征
        5.2.2 种群分布格局
        5.2.3 种群结构特征
    5.3 小结与讨论
6 细果秤锤树开花特征及其过程研究
    6.1 开花进程研究
    6.2 花部特征
    6.3 柱头可授性
    6.4 花粉形状与花粉活力
        6.4.1 花粉形状
        6.4.2 花粉活力
    6.5 花粉—胚珠比(P/O)
    6.6 杂交指数(O_(CI))
    6.7 小结与讨论
7 遮阴条件下细果秤锤树光合生理研究
    7.1 气体交换特征
    7.2 叶绿素荧光特征
    7.3 小结与讨论
8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与发现
    8.3 细果秤锤树濒危原因及保护策略探讨
        8.3.1 细果秤锤树濒危原因解析
        8.3.2 细果秤锤树保护策略与建议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图

(7)湖南大围山和八面山香果树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演替动态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1.2 样地设置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香果树群落外貌与分层结构
    2.2 群落物种组成及地理成分性质
        2.2.1 物种组成
        2.2.2地理成分性质
    2.3 生活型分析
    2.4 重要值分析
    2.5 物种多样性分析
    2.6 年龄结构分析
        2.6.1 乔木层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
        2.6.2 不同地区香果树种群年龄结构比较
    2.7 生命表和生存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8)湖南八面山银杉群落特征及其残遗性和保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设置和调查方法
        1.2.2 群落特征分析方法
        1.2.3 群落种子植物地理分布的分析方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群落特征分析
        2.1.1 种类组成及结构分析
        2.1.2 群落优势种的重要性分析
        2.1.3 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2.1.4 群落物种频度分析
    2.2银杉种群年龄结构及群落优势种径级结构分析
        2.2.1银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
        2.2.2 群落优势种的径级结构分析
    2.3 不同区域银杉群落属的分布区类型比较及相似性分析
        2.3.1 属的分布区类型比较
        2.3.2 属的分布区类型的相似性分析
3 讨论和结论

(9)多伦县沙地云杉混交林群落结构及特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沙地云杉概述
        1.1.1 沙地云杉的分布
        1.1.2 沙地云杉生物生态学特性
    1.2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现状
        1.3.2 群落结构研究现状
        1.3.3 物种多样性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地貌类型
        2.1.2 气候与水文特征
        2.1.3 土壤状况
        2.1.4 植被状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调查
        3.2.2 土壤调查
        3.2.3 年龄结构测定方法
        3.2.4 多样性测度方法
        3.2.5 种群空间格局的测定方法
    3.3 数据处理分析
4 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4.1 土壤含水量
    4.2 土壤有机质含量
    4.3 土壤全N含量
    4.4 土壤全P含量
    4.5 土壤全K含量
    4.6 土壤速效N含量
    4.7 土壤速效P含量
    4.8 土壤速效K含量
    4.9 土壤酸碱度
5 群落结构
    5.1 沙地云杉混交林的物种组成
    5.2 不同乔木种群直径结构
        5.2.1 沙地云杉株数径阶分布
        5.2.2 白桦株数径阶分布
    5.3 不同乔木种群树高结构
        5.3.1 沙地云杉株数树高级分布
        5.3.2 白桦株数树高级分布
    5.4 群落的年龄结构
    5.5 乔木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5.6 优势灌木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6 物种多样性研究
    6.1 不同群落物种多样性
    6.2 不同生长型物种多样性特征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西藏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言
    1.1 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概况
        1.1.1 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历史
        1.1.2 植物种群年龄结构研究
        1.1.3 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1.1.4 植物的构件生态学研究
        1.1.5 无性系植物生态学研究
        1.1.6 植物种群生态位研究
    1.2 植物生物量研究概况
        1.2.1 生物量的概念及意义
        1.2.2 立地条件对生物量的影响
        1.2.2.1 气候因子对生物量的影响
        1.2.2.2 土壤因子对生物量的影响
        1.2.2.3 地形因子对生物量的影响
        1.2.3 生物量的研究方法
        1.2.3.1 地上生物量的研究方法
        1.2.3.2 地下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1.2.4 国外研究概况
        1.2.5 国内研究概况
    1.3 植物生殖生态学研究概况
        1.3.1 植物生殖生态学发展简史
        1.3.2 植物生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1.3.2.1 植物繁育系统的研究
        1.3.2.2 传粉生态学研究
        1.3.2.3 生殖配置和生殖投资研究
        1.3.2.4 生活史格局研究
        1.3.2.5 种子、幼苗生态学研究
        1.3.2.6 濒危植物生殖机制研究
    1.4 植物对极端低温和UV-B辐射应答机制的研究概况
        1.4.1 极端低温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1.4.1.1 低温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
        1.4.1.2 低温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1.4.1.3 低温对细胞膜系统的影响
        1.4.1.4 低温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4.1.5 低温对植物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1.4.1.6 其它方面
        1.4.2 UV-B辐射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1.4.2.1 UV-B辐射对植物生长和生产力的影响
        1.4.2.2 UV-B辐射对膜系统的影响
        1.4.2.3 UV-B辐射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1.4.2.4 UV-B辐射对植物次生物质代谢的影响
        1.4.2.5 UV-B辐射对激素、蛋白质、DNA和光合色素生物大分子的影响
        1.4.2.6 UV-B辐射对植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1.4.3 UV-B辐射与不良温度的复合胁迫以及与其它胁迫因子的交互作用
    1.5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分子标记手段
        1.5.1 RFLP分子标记
        1.5.2 RAPD分子标记
        1.5.3 AFLP分子标记
    1.6 长鞭红景天的研究概况
        1.6.1 分类研究
        1.6.2 分子鉴定研究
        1.6.3 生物学研究
        1.6.4 组织及细胞培养
        1.6.5 化学成分研究
        1.6.6 毒理学研究
2 生物学特性与生活型特征
    2.1 分类学地位与生活型特征
        2.1.1 分类学地位
        2.1.2 生活型特征
    2.2 主轴生长特性与年龄判定
        2.2.1 研究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2.2.1 长鞭红景天年轴向生长量、径生长量年际差异性分析
        2.2.2.2 不同海拔带年轴向生长量和径生长量差异性分析
        2.2.2.3 年轴向生长量在较长时间内差异性分析
        2.2.3 个体年龄判定方法
        2.2.4 结论与讨论
    2.3 种群数量特征
        2.3.1 研究方法
        2.3.2 结果与分析
        2.3.2.1 结构特征
        2.3.2.2 数量特征
        2.3.3 小结与讨论
    2.4 个体生物量分配特征
        2.4.1 研究方法
        2.4.1.1 生物量根冠比的测定
        2.4.1.2 年龄阶段界定
        2.4.1.3 地上部分生物量测定
        2.4.1.4 数据处理
        2.4.2 结果分析
        2.4.2.1 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物量根冠比
        2.4.2.2 主轴长度与各器官干重的相关性分析
        2.4.2.3 不同海拔高度长鞭红景天个体干物质重的变化
        2.4.2.4 不同坡向长鞭红景天个体干重的变化
        2.4.3 结论
        2.4.3.1 生物量根冠比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小
        2.4.3.2 各器官干重与最长主轴长度、主轴总长度呈正相关
        2.4.3.3 个体地上部分生物量变化与海拔基本无关
        2.4.3.4 个体地上部分与平均生物量阳坡大于阴坡
3 种群与生物量分布特征
    3.1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3.1.1 研究方法
        3.1.1.1 野外调查
        3.1.1.2 分布格局测定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2.1 分布格局类型和聚集强度
        3.1.2.2 Iwao M~*对X的回归模型分析
        3.1.2.3 Taylor幂指数法检验
        3.1.3 小结与讨论
    3.2 种群生态位
        3.2.1 样地调查
        3.2.2 数据分析
        3.2.2.1 重要值
        3.2.2.2 生态位宽度
        3.2.2.3 生态位相似比例
        3.2.2.4 生态位重叠
        3.2.3 结果与分析
        3.2.3.1 生态位宽度
        3.2.3.2 生态位相似比例
        3.2.3.3 生态位重叠
        3.2.4 结论
        3.2.4.1 长鞭红景天生态位宽度值最大
        3.2.4.2 相似性比例值与生态位宽度值呈正相关
        3.2.4.3 长鞭红景天与其它种群间资源共享明显
    3.3 种群密度与生物量分布特征
        3.3.1 研究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3.2.1 不同海拔高度种群密度变化
        3.3.2.2 种群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变化
        3.3.2.3 不同海拔高度种群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
        3.3.3 结论与讨论
        3.3.3.1 种群密度
        3.3.3.2 种群地上部分生物量
        3.3.3.3 种群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
4 AFL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4.1 供试材料
    4.2 仪器及试剂
    4.3 实验方法
    4.4 长鞭红景天AFLP技术体系建立
    4.5 长鞭红景天的AFLP多态性分析
    4.6 遗传关系分析
        4.6.1 个体水平上的遗传关系分析
        4.6.1.1 个体水平的遗传距离分析
        4.6.1.2 个体水平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4.6.1.3 个体水平的UPGMA聚类分析
        4.6.2 居群水平上遗传关系分析
        4.6.2.1 居群间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及UPGMA聚类分析
        4.6.2.2 物种和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6.2.3 居群间遗传分化
    4.7 对影响长鞭红景天遗传多样性相关因素的讨论
        4.7.1 长鞭红景天在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呈较高水平
        4.7.2 环境因素与人为干扰同时影响长鞭红景天遗传多样性的变化
        4.7.3 长鞭红景天居群间的遗传变异较大
5 人工模拟条件下的种子发芽
    5.1 取样及方法
    5.2 测定项目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温度对发芽率的影响
        5.3.2 温度对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
        5.3.3 不同温度下种子发芽过程的基本特征
    5.4 结论与讨论
        5.4.1 最适发芽温度范围
        5.4.2 实验发芽率与调查地播种结果
        5.4.3 发芽过程与变温、恒温关系
        5.4.4 最适发芽温度与高寒生境条件
    5.5 与垫柳发芽率比较
        5.5.1 研究方法
        5.5.2 结果
        5.5.3 结论
6 生境匹配
    6.1 化感作用研究
        6.1.1 试验材料
        6.1.1.1 受体种子
        6.1.1.2 供体植物
        6.1.2 试验方法
        6.1.2.1 水浸提液的制备
        6.1.2.2 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6.1.2.3 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6.1.2.4 统计分析
        6.1.3 结果与分析
        6.1.3.1 供体水浸提液对长鞭红景天种子发芽的影响
        6.1.3.2 供体水浸提液对长鞭红景天幼苗生长和形态的影响
        6.1.4 讨论与结论
    6.2 长鞭红景天对环境温度、紫外(UV-B)胁迫的应答研究
        6.2.1 研究材料及采样地概况
        6.2.2.2 抗氧化酶的提取和活性测定
        6.2.2.3 抗氧化剂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抗坏血酸(AsA)含量的测定
        6.2.2.4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6.2.2.5 渗透调节物含量的测定
        6.2.2.6 UV-B辐射保护物质含量的测定
        6.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2.3.1 膜脂过氧化指标——MDA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6.2.3.2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6.2.3.3 抗氧化剂——AsA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6.2.3.4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6.2.3.5 渗透调节物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6.2.3.6 UV-B辐射保护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6.2.4 主要结论
        6.2.4.1 低温和UV-B辐射对长鞭红景天构成胁迫
        6.2.4.2 低温对于长鞭红景天是极其重要的胁迫因子
        6.2.4.3 UV-B辐射复合低温对长鞭红景天的胁迫作用明显
        6.2.4.4 长鞭红景天应激系统各成分存在相互补偿机制
        6.2.4.5 长鞭红景天种群之长势与抗逆性基础相一致
    6.3 根际微生物
        6.3.1 研究方法
        6.3.2 结果
        6.3.3 结论
        6.3.3.1 根际效应明显
        6.3.3.2 存在菌根菌
7 生殖生态学特点
    7.1 生殖过程
        7.1.1 研究方法
        7.1.1.1 繁育系统
        7.1.1.2 生殖潜力与生殖力
        7.1.1.3 发芽试验
        7.1.2 结果与分析
        7.1.2.1 繁育系统
        7.1.2.2 升值潜力与生殖力
        7.1.2.3 生殖损失
        7.1.2.4 单株生殖过程
        7.1.2.5 发芽试验
        7.1.3 结果与讨论
        7.1.3.1 结论
        7.1.3.2 讨论
    7.2 生殖成功
        7.2.1 研究方法
        7.2.1.1 繁殖系统及花粉限制的人工授粉试验
        7.2.1.2 开花物候调查
        7.2.1.3 种群花期气候条件调查
        7.2.1.4 生殖过程及生殖成功的影响因子
        7.2.2 结果与分析
        7.2.2.1 繁殖系统及花粉限制分析
        7.2.2.2 种群开花物候特征
        7.2.2.3 花期气候条件
        7.2.2.4 生殖过程及生殖成功
        7.2.3 结论与讨论
        7.2.3.1 开花物候受降雨量、气温影响
        7.2.3.2 呈集中开花模式
        7.2.3.3 光照、海拔因素影响开花物候
        7.2.3.4 开花习性有利于提升生殖潜力
        7.2.3.5 生殖成功受资源限制
8 生存状态评估
    8.1 种群高度、年龄与更新
        8.1.1 调查方法
        8.1.1.1 典型群落调查
        8.1.1.2 实生苗幼苗更新调查
        8.1.1.3 繁殖形式调查
        8.1.2 现生种群的高度与年龄
        8.1.2.1 种群高度
        8.1.2.2 种群年龄
        8.1.3 种群更新
        8.1.3.1 营养繁殖更新
        8.1.3.2 实生苗更新状况
        8.1.4 结论
        8.1.4.1 影响种群高度和年龄的因素
        8.1.4.2 种群更新主要途径
    8.2 生存机理
        8.2.1 生殖潜力
        8.2.2 对高寒生境的适应
    8.3 预见与保护
        8.3.1 干扰因素
        8.3.2 种群发展
        8.3.2.1 长鞭红景天种群发展的4种假设
        8.3.2.2 种群繁衍策略
        8.3.3 濒危程度与保护
        8.3.3.1 濒危程度界定
        8.3.3.2 资源量估测
        8.3.3.3 保护
9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生物学特性与生活型特征
        9.1.1.1 生活型与主轴特性
        9.1.1.2 种群数量特征
        9.1.1.3 个体生物量分配
        9.1.2 种群与生物量分布特征
        9.1.2.1 种群空间分布特点
        9.1.2.2 种群生态位
        9.1.2.3 种群密度与生物量分布特征
        9.1.3 遗传多样性特征
        9.1.4 种子发芽条件与规律
        9.1.5 生境匹配特征
        9.1.5.1 化感作用
        9.1.5.2 对胁迫的响应
        9.1.5.3 根际微生物特征
        9.1.6 生殖生态学特征
        9.1.6.1 生殖过程特点
        9.1.6.2 开花物候特点与生殖成功
        9.1.7 生存状态与保护
        9.1.7.1 高度、年龄与更新特征
        9.1.7.2 生存机理特点
        9.1.7.3 资源量
        9.1.7.4 保护措施
    9.2 主要创新点
        9.2.1 研究内容创新性
        9.2.2 对长鞭红景天的新认识与高寒植物生活型的新认知
    9.3 研究展望
长鞭红景天照片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八面山银杉林种群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濒危植物短叶黄杉种群结构动态与系统发育分析[D]. 董溪.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海南濒危特有种石碌含笑种群与群落特征及繁育系统研究[D]. 魏亚情. 海南大学, 2019(06)
  • [3]气候变化对孑遗植物银杉的潜在分布及生境破碎度的影响[J]. 冉巧,卫海燕,赵泽芳,张权中,刘静,顾蔚. 生态学报, 2019(07)
  • [4]湖南八面山保护区银杉的种群数量和生长特征[J]. 韩文斌,高瑞东,王杨. 陕西林业科技, 2018(04)
  • [5]气候变化对孑遗植物银杉潜在适宜生境影响及其生境破碎化分析[D]. 冉巧.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6]珍稀濒危植物细果秤锤树保护生物学研究[D]. 钟泰林. 江西农业大学, 2017
  • [7]湖南大围山和八面山香果树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演替动态比较[J]. 张明月,刘楠楠,刘佳,王蕾,廖文波. 西北植物学报, 2017(08)
  • [8]湖南八面山银杉群落特征及其残遗性和保守性分析[J]. 苏乐怡,赵万义,张记军,杨玉鹏,郭远飞,凡强,廖文波.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04)
  • [9]多伦县沙地云杉混交林群落结构及特种多样性研究[D]. 付彩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10]西藏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D]. 郑维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八面山银杉林种群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