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洱海近期沉积物中碳的地球化学记录:喜马拉雅隆升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

中国洱海近期沉积物中碳的地球化学记录:喜马拉雅隆升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

一、Geochemical records of carbon in recent sediments of Erhai Lake, China: Implication of effects of the Himalayas uplift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论文文献综述)

金章东,Robert G.HILTON,A.Joshua WEST,李根,张飞,汪进,李高军,范宣梅,谢孟龙[1](2022)在《地震滑坡在活跃造山带侵蚀和风化中的作用: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以地震为代表的构造运动在地球地貌演化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其过程包括同震抬升或沉降和地震滑坡侵蚀.地震诱发的滑坡向河流输送大量的松散物质,可造成流域物质输移通量成倍增加,且持续时间可达几十年或更久.在暴露新鲜岩石的同时,地震滑坡还剥蚀植被和土壤,这些作用都极大地影响着区域的碳输移.越来越多的研究尝试量化地震对地表过程影响的通量、速率和演化方式,但目前对这类高强度事件对地表过程的影响强度、幅度和趋势仍知之甚少.文章透过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诱发的滑坡对流域侵蚀与沉积通量、河水化学和碳输移影响这一镜头,系统综述了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2015年尼泊尔Gorkha地震和新西兰历史地震等对地表过程的影响,明确了地震滑坡对构造活跃造山带流域侵蚀和风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建议,未来应加强对地震事件前后流域侵蚀-风化作用和通量的监测、地球化学示踪、沉积记录及模拟对比研究,这不仅有助于加深高强度构造事件地表环境效应的机理认识,而且对于阐明高强度构造事件与大陆侵蚀-风化以及长时间尺度全球碳循环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深刻科学意义.

周娟[2](2021)在《洱海流域湖泊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解析与毒性风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

刘焰[3](2021)在《未来百年全球气候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未来百年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当前学术界激烈争议的议题,深入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理才能正确认识全球气候变化。持续生长的青藏高原吸收了巨量的CO2,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大幅下降,使地球从温室气候进入到以冰期、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征的冰室气候,青藏高原成为新生碳储库。在间冰期,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将淡水输送到中低纬度内陆区(以下简称内陆区),导致内陆区的硅酸岩化学风化强烈,植被和湖相沉积发育,吸收了巨量大气CO2,是碳汇;在冰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将内陆区表层淡水与尘埃最终输送到高纬度地区,导致内陆区荒漠化,对大气CO2的吸收量远小于其自身的排放量,内陆区成为碳源,使大气CO2浓度上升。这是中新世以来大气CO2浓度维持低浓度、准动态平衡的机理。地表平均温度的变化驱动了淡水在高、低纬度地区之间循环。人类巨量碳排放使全球大气CO2浓度暂时快速上扬,全球变暖,淡水回到内陆区,导致内陆区变绿,硅酸岩化学风化作用增强,吸收大气CO2的能力大幅提高,内陆区又变成碳汇,抑制大气CO2浓度的进一步上升;初步测算,最早2050年、最迟2090年,当大气CO2浓度达到(510±40)×10-6时,其快速上升的趋势将得到抑制;未来百年尺度的全球气候变化受地球和太阳内部的构造活动所驱动,是周期性变化的、是可预测。

苗青[4](2021)在《柴达木盆地大浪滩地区上新世以来的碳氧同位素记录及古环境研究》文中提出大浪滩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柴达木盆地的西部,是盆地重要的盐类沉积中心,其盆内沉积物深受构造运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详尽地记录了柴达木盆地的气候环境演化历史以及青藏高原隆升在本地区的响应。本研究选取柴达木盆地西部较早进入成盐期的大浪滩地区干盐湖为研究对象,借助于黑ZK-01钻孔岩芯等资料,在较高分辨率古地磁测年基础上,探讨上新世以来该地区碳酸盐碳氧同位素所指示的气候环境演化信息,辅以其他古气候古环境代用指标(岩性、孢粉等)的综合对比分析,重建研究区上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演化规律,并关注古气候突变事件在本地区的响应;同时与大浪滩地区其他钻孔岩芯记录和长时间尺度典型气候变化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对黑ZK-01钻孔沉积样品的古地磁年代测试,建立了黑ZK-01孔的年代标尺,即B/M界限深度为147m,M/G界限深度为694m。2.本研究主要采用湖泊自生碳酸盐碳氧同位素指标。从结果来看,δ18O值与δ13C值的整体变化趋势比较一致,都为逐渐偏重。其中δ18O值的指示意义比较明确,指示了湖泊蒸降比的变化。δ13C值则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值高低不仅湖泊盐度有关,还与总溶解无机碳(TDIC)与大气CO2的交换程度有关。3.以古地磁年代框架为基础,通过钻孔沉积物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分析,结合岩性和孢粉资料,将该孔的古气候古环境演化分为六个阶段:在4.553-3.596 Ma B.P.期间,大浪滩地区气候为相对温湿,但4 Ma B.P.之后开始有向温暖偏干转变的趋势;在3.596-2.581 Ma B.P.期间,气候逐步偏干,并于第四纪到来之前就开始沉积蒸发岩矿物石膏;在2.581-1.778 Ma B.P.期间,气候温暖偏湿,并从持续沉积的蒸发岩层可以看出,沉积环境逐步趋于稳定,整体上较为温暖,但有小尺度的干旱事件发生;在1.778-1.072 Ma B.P.期间,干旱程度进一步加强,蒸发岩矿物石盐和石膏都大量沉积,表现为温偏干的沉积环境;在1.072-0.781 Ma B.P.期间,沉积环境持续干旱化,蒸降比变高,温度呈下降趋势,气候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冷暖交替,但仍然以干旱化为主;在0.781-0.267 Ma B.P.期间,中更新世以来,气候干旱程度进一步加强,湖泊萎缩,进入盐湖阶段,总体表现为冷干的气候特征。4.通过将黑ZK-01孔岩芯沉积物所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与ZK-336孔和梁ZK-02孔的岩芯沉积物记录进行对比,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好的可比性,并探讨了该地区的气候环境变化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5.通过与洛川黄土-古土壤气候曲线和LR04δ18O标准曲线的对比,识别出的多次氧同位素特征事件,但也有其特殊性,表明盆地气候变化除反映了全球性气候变化外,也反映了青藏高原隆升对盆地气候变化的影响而有其区域性特征。

陈正山[5](2021)在《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贵州位于上扬子地块西南缘,受西部特提斯域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及挤出构造远程效应影响,发育挽近期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形成良好的地热地质条件,蕴藏着大量的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尤以东北部最为丰富。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已成为贵州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从而开展热矿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及其医学地质学研究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泉基础水化学方面,以及对一些知名温泉(如石阡温泉群、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等)进行过一些水文地质学及成因研究,综合采用多维水文地球化学技术手段对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医学地质学理论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由此可见,作为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大省的贵州尚缺乏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更未开展过与人群健康关联度研究。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应用价值。本研究以贵州东北部地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样42组进行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分析。选择代表性地热井、地层剖面采集热储层岩石样77组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地质背景,采用H-O、13C、14C、87Sr/86Sr、34S同位素、稀土元素、相关性分析、XRD+SEM、矿物饱和指数法、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及医学地质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与健康的关联开展研究,提出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形成机理及其理疗价值。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受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的控制,温泉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第一储集单元、第二储集单元及变质岩储集单元内。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清虚洞组至奥陶系红花园组白云岩,夹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矿物成分以白云石为主,其次是方解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菱锶矿、盐岩及少量粘土矿物。变质岩热储层为清白口系清水江组变质砂岩、变质沉凝灰岩及板岩,矿物成分以含钾钠铝硅酸盐矿物(长石、云母、蒙脱石等)及石英为主,其次为萤石、高岭石、伊利石等矿物。(2)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温为36.00~70.00℃,平均46.56℃。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SO4·HCO3-Ca·Mg、HCO3·SO4-Ca·Mg为主,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HCO3-Na为主。基于理疗热矿水(温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采用地质地球化学理论及层次聚类分析将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分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锶泉、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氡泉、硫酸钠泉、硫酸钠钙泉、硫酸钙泉、硫酸钙镁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偏硼酸和锂组分;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重碳酸钠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氡、锂和偏硼酸组分。(3)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D值为-69.83‰~-44.89‰,δ18O值为-10.49‰~-6.82‰,表明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起源于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高程为564.87~1522.29m。氘过量参数d值和δ18O右漂移揭示了热矿水与围岩矿物发生强烈的水-岩交换反应。14C、氚、H-O同位素揭示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均为1952年前的次现代水补给,热矿水年龄为1536~28410a,补给区温度为6.58~11.33℃,为晚更新世气候较为寒冷的大气降水补给。采用平衡矿物法及SiO2温标估算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温度为59.53~105.25℃,计算热储埋深为2246~4278m,热矿水循环深度为918~2428m。(4)矿物饱和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揭示了碳酸盐岩热储层中白云石、方解石、石膏及萤石的溶解使得大量的Ca2+、Mg2+、SO42-及HCO3-离子向水中迁移和分配;天青石、萤石、菱锶矿及含SiO2矿物的溶解使得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富含Sr2+、H2SiO3、F-微量组分;受四川成盐盆地及热储层中粘土矿物或类粘土矿物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具有异常高的Na+、Cl-、TDS组分,并富含HBO2和Li+微量组分。在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中,铝硅酸盐矿物钠长石、石英及萤石的溶解形成了富含Na+、HCO3-、H2SiO3、F-化学组分的热矿水。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在深循环过程中,在强还原条件下,微生物脱硫作用将水中的硫酸盐分解为H2S气体,从而形成富含H2S热矿水。(5)稀土元素分析表明,碳酸盐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LREE/HREE高于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分异特征可能受到了不同酸碱条件的影响。而理疗热矿水(温泉)中HCO3-含量也是影响碳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稀土元素分异差别的原因之一。Ce负异常和正Eu异常研究表明氧化还原性并不是造成其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受原岩或沉积物的影响。(6)13C、87Sr/86Sr、34S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揭示了携带有生物成因和有机物来源CO2的热水作用于碳酸盐岩和铝硅酸盐岩分别控制了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87Sr/86Sr、34S分馏特征及其与Ca2+、SO42-、SI-Gypsum等相关性表明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中有大量的石膏和天青石溶解。随着水岩反应程度提高,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13C、δ34S值逐渐富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越来越低,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逐渐升高,揭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碳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铝硅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7)PHREEQC反向模拟揭示并验证了区内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的水文地球化学反应受碳酸盐岩白云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钠盐溶解和部分微弱的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岩反应受铝硅酸盐岩中长石、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萤石溶解反应的控制。(8)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是由寒冷气候大气降水沿基岩裸露区或构造裂隙带渗入补给,在重力驱动下沿地温梯度不断加热增温进行对流循环。在热水径流路径上经人工开掘或天然出露为温泉。在热矿水对流循环过程中,热矿水与其碳酸盐岩热储层和变质岩热储层岩石矿物分别发生强烈的水岩反应,形成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9)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结果显示,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骨关节疾病有关联;过去一年泡温泉行为与皮肤症状、骨关节症状有关联;过去两周泡温泉行为与睡眠、食欲、精力充沛状况有关联。同时,不同类型的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的关联存在差异,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高血压存在统计关联;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存在统计关联。不同类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关联的差异,可能与其所富含的元素和化学组分的差异密切相关,提示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构造条件和含水围岩的矿物成分对人群健康的间接影响,这也为温泉理疗价值进一步开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从区域地质背景角度出发,综合利用了多种水文地球化学技术,阐明了地质背景和水文地球化学反应是控制区内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的主要原因。基于化学元素的理疗热矿水(温泉)分型泡浴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对今后温泉理疗价值的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孙宇[6](2021)在《柴达木盆地碳酸盐沉积对火星古气候及宜居环境演变的类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对火星的热切关注主要因为火星是目前最有可能发现地外生命的星球。水和碳是影响类地行星宜居性的重要因素,所以研究火星上水和碳的分布及演化历史是寻找地外生命的关键。碳酸盐矿物与水和碳的循环,乃至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因此一直被视为宜居要素信息的重要载体。但是,时至今日,人们对火星表面的碳酸盐认识非常有限。轨道和为数不多的着陆探测显示,尽管二氧化碳在火星大气中的占比高达96%,但火星表面的碳酸盐分布却非常有限。截至目前,火星上还没有发现类似地球表面巨厚且连续沉积的碳酸盐。相关研究认为,火星上的碳酸盐可能以局部微小区域或者地下沉积单元的形式存在。然而,当前火星探测对火星全球碳酸盐岩小尺度露头分布以及性质研究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们对火星古气候及宜居环境演化的认识。在比较行星学的研究中,地球是研究和对比其他行星的基础。在地球上建立相应的行星类似环境,可以通过类比相似的地貌、矿物组成以及沉积环境,进而推测类地行星的演变历史和发展规律,拓展行星探测数据带来的认识。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缘,是世界上最高的沙漠(盆地中心平均海拔2800 m)。其寒冷、干旱、强风力作用和高紫外线辐射的地表环境,以及广泛分布的蒸发盐矿床和风成地貌都与火星表面特征极其相似,因而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大的类火星环境之一。本论文在柴达木盆地西部选取了一套封闭沉积盆地的碳酸盐沉积相(山麓洪积相的碳酸盐结核,滨湖相的碳酸盐鲕粒,湖相-温泉沉积的碳酸盐麻点岩石)作为研究对象。尽管碳酸盐结核和碳酸盐鲕粒是表生环境中常见的碳酸盐沉积相,但干旱环境中碳酸盐结核的矿物学与同位素特征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碳酸盐鲕粒的成因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的阐释。火星上的麻点岩石首见于海盗2号于火星北部平原的着陆点,有关其成因仍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本论文通过对这些碳酸盐样品开展的详细矿物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分析,探明了这些碳酸盐沉积相代表的沉积环境与古气候演变特征,通过与火星探测数据的联系,评估了这三种盆地碳酸盐沉积相在火星上记录古气候及古环境演变信息并保存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为火星探测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明了碳酸盐结核圈层结构的成因并探讨其古气候意义25万年前,在柴达木西部的阿尔金山山麓平原,洪水作用形成了文石和碎屑矿物的沉积,随后的干旱气候导致了先期沉积物的开裂,并为接下来10万年间洪水事件沉积的高镁方解石提供了生长核。波动的水化学条件导致碳酸盐出现不同的晶体形态、元素(如锰)含量,以及孔隙度,进而形成特征性的结核圈层结构。同位素分析表明,旷日持久的干旱导致δ13C和δ18O值从结核的核部到边部分别增加了3‰和6‰。Rayleigh分馏模型的结果显示,在结核生长过程中,蒸发导致水体减少了50%的H2O和25%的溶解CO2。以上结果说明,干旱环境中形成的碳酸盐结核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古气候变化指标,这同时可为研究相似沉积环境下的火星盖尔陨石坑结核的形成及其古气候意义提供线索。(2)探究了碳酸盐鲕粒的成因并探讨其天体生物学意义本研究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发现了三个被蒸发盐胶结的碳酸盐鲕粒沉积层,矿物学和年代学分析显示,三个样品分别是:形成于29万年前,在26万年前被石膏胶结的白云石鲕粒;形成于16万年前,在11万年前被石盐胶结的文石鲕粒;以及形成于3万年前,在2万年前被石膏胶结的文石鲕粒。对这些碳酸盐鲕粒的元素分析和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揭示了一个干旱的盐湖沉积环境,且该结果不支持鲕粒的生物成因假说。拉曼光谱分析检测到了鲕粒中的有机物:伪枝藻素(蓝细菌光合作用的保护色素)。尽管随着鲕粒年龄的增大,伪枝藻素的保存情况逐渐变差,但至少在29万年内,都能在鲕粒样品中检测到有效的伪枝藻素信号。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尽管鲕粒可能是无机成因的,但蒸发盐胶结的鲕粒具有在极端环境中保存有机物的潜力。在蒸发盐矿床广泛分布的火星表面,鲕粒不仅可以作为潜在的碳储库,而且其中很有可能保存了古代火星生命演化的关键信息,因此在未来的火星探测中应当对此类蒸发盐矿床给予充分的关注。(3)提出碳酸盐麻点岩石的温泉成因并探讨其天体生物学意义柴达木盆地西部发现的碳酸盐麻点岩石在形貌、尺寸以及分布状态上都与火星麻点岩石非常相似。岩石内部一组自生白云石、高岭石、石膏、Opal-A的矿物组合明确地指示了温泉沉积环境的存在。同位素特征显示,这些麻点岩石形成于温泉水与湖水混合的环境中。扫描电镜观察还在这些麻点岩石中发现了自生黄铁矿。硫同位素分析显示,这些黄铁矿是硫酸盐还原菌在大约25°C的环境条件下诱导生成的。类比研究发现,火星上的麻点岩石很可能也是一个古代温泉的遗迹。此外,这些麻点岩石具有在干燥、氧化的表面环境中长期保存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应该被列为火星生命探测的重点关注对象。毫无疑问,古代火星的表面经历过液态水稳定存在的演化阶段。尽管火星古代大气的成分及厚度仍然存在争议,但火星表面的碳酸盐很可能以各种沉积微相的形式存在。这些微相可以封存一定量的大气碳,并且能够记录古气候演变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早期火星出现过生命,这些碳酸盐沉积环境有极大的可能是孕育生命的场所,进而以不同的形式记录下生命信息。在火星全球露头尺度研究尚未实现的今天,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我们认识火星碳酸盐沉积至关重要,并且可为火星古气候研究和生命探测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薛红盼[7](2021)在《青海湖北部地区全新世风成沉积记录的环境变化》文中指出青海湖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复杂的大气环流模式,在揭示区域气候环境的演变上具有重要作用。风成沉积在青海湖地区广泛分布,其对于重建区域风沙活动历史及气候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对该区风成沉积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多集中于湖区东岸、西岸及南岸,其北岸研究鲜有报道,且综合青海湖周边具有代表性的风成沉积剖面以重建古气候演变的研究也较为缺乏。基于此,通过分析青海湖北岸风成沉积剖面(刚察剖面:GC剖面;热水村剖面:RS剖面)沉积物的光释光(OSL)年代学及粒度、磁化率、色度、元素地球化学等古气候指标,并结合湖区周边具有代表性的风成沉积剖面的地层学和年代学研究结果,以及湖相沉积和湖滨沉积的研究结果,重建了青海湖地区全新世以来(11 ka B.P.)的环境演变过程,浅析了青海湖地区环境变化的驱动机制,取得以下初步认识:(1)GC和RS剖面沉积物OSL年代未出现年代倒置。GC和RS剖面底部年代分别为9.5±0.8 ka和11.0±0.9 ka,RS剖面顶部可能存在沉积间断,类似现象也存在于青海湖地区其它风成沉积剖面中。(2)GC和RS剖面沉积物中粉砂物质占主要比例,RS剖面风成沉积物粒度粗于GC剖面。粒度端元分析(EMA)结果揭示细组分(EM1)可能指示相对湿润且风沙活动较弱的气候环境,粗组分(EM2、EM3)可能指示相对干旱、风沙活动较强的气候环境。两剖面古土壤层具有较低的亮度(L*)值和较高的磁化率值,揭示其沉积期间处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受到了较强成壤作用的影响。(3)GC和RS剖面沉积物的化学蚀变指数(CIA)值和A–CN–K三元图(Al2O3–(Ca O*+Na2O)–K2O)表明,大部分沉积物处于弱、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强度,仍处于斜长石早期风化Na和Ca的去除阶段。CIA值的波动变化反映青海湖地区经历了较大的干湿交替。各地球化学指标总体上能够对应沉积地层的变化。(4)青海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风成沉积剖面地层单元综合记录表明:风成砂和黄土广泛沉积于全新世早期,古土壤沉积于中全新世,全新世晚期被现代土壤或风成砂所取代。(5)青海湖地区GC和RS剖面多指标分析结果、已发表的其它风成沉积地层学和年代学资料集成记录以及湖相沉积和湖滨沉积的综合研究结果显示:青海湖地区11.0~7.5 ka之间气候可能相对干旱,风沙活动较强,风化作用较弱;7.5~3.0 ka之间气候变得湿润,风沙活动较弱,这一时期青海湖为高湖面时期;3.0 ka至今由于气候变得干旱,风沙活动可能再次增强。本文初步认为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和亚洲季风环流的强弱变化可能引起有效湿度的增减,从而导致青海湖地区气候在全新世期间的干湿变化。

孙华杰[8](2021)在《北方典型湖泊多环芳烃污染历史重建及人类活动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环芳烃(PAHs)作为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因其具有毒性(致突变、致癌和致畸)、持久性及长距离迁移能力等特点,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巨大,与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并列为影响人类健康与生存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湖相沉积物具有剖面保存完整、连续性好、分辨率高、沉积速率快等特点,是恢复区域历史气候,反演污染物环境行为,定量刻画流域内人类活动与湖区环境演化关系的重要载体。PAHs具有极强的疏水性,很容易吸附在颗粒物上,随大气沉降和地表径流进入湖泊水体,进而在沉积物中积累下来,因此基于湖泊沉积物可以重建区域PAHs污染历史、辨识污染来源,反应区域PAHs污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北方地区典型湖泊柱状岩芯沉积物中PAHs含量与组分特征分析,结合210Pb和137Cs测年,重建研究区PAHs污染历史,并采用相关分析、特征比值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等方法,定性定量地研究PAHs的来源及其相对贡献,辅以经济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查干湖、呼伦湖、乌粱素海、和博斯腾湖等4个湖区的污染差异,同时对PAHs污染进行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合气候模型,运用气团的后向轨迹,分析不同气团影响下的北方典型湖区PAHs输入轨迹与潜在污染源区,并通过构建随机影响模型(STIRPAT),定量探讨不同人类活动强度对PAHs沉积演变的驱动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含量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现象,具体为查干湖(305.90~1214.42 ng/g,平均596.53 ng/g)>呼伦湖(282.87~1056.87 ng/g,平均596.47 ng/g)>乌粱素海(57.44~515.35ng/g,平均216.91ng/g)>博斯腾湖(51.07~583.73 ng/g,平均197.57ng/g),北方湖泊沉积物中PAHs含量明显低于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太湖、巢湖等;PAHs各组分中,3~4环PAHs为四个湖泊沉积物中的优势组分,表现为查干湖和呼伦湖显着高于乌粱素海和博斯腾湖;呼伦湖沉积物中2环PAHs,查干湖沉积物中的6环PAHs分别显着高于其他三个湖泊。生态风险评价显示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不存在严重的生态风险,但单体二氢苊(Ace)、芴(Flu)在四个湖中均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对于健康风险而言,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无论致癌风险(TEQs)还是致畸风险(MEQs)都处于较低水平,但进入21世纪以来,查干湖沉积物中的CPAHs含量增长较快,乌粱素海和博斯腾湖沉积物中的TEQs和MEQs相对较高,需要引起重视。(2)通过210Pb和137Cs比活度测定,分别建立了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PAHs的污染历史。四个湖泊沉积物中PAHs污染历史研究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依次为呼伦湖>查干湖>乌粱素海>博斯腾湖;20世纪80年代后查干湖沉积物中PAHs含量增加较快,PAHs污染程度高于呼伦湖、乌粱素海和博斯腾湖;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湖区周围城市经济的发展及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四个湖泊沉积物中PAHs含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其中高环PAHs增加尤其显着,特别是在查干湖沉积物中单体茚并[1,2,3-cd]芘(Dah A)、二苯并[a,h]蒽(Icd P)、苯并[g,h,i]苝(Bghi P)显着高于其他三个湖泊,表明燃料消耗从木材到煤炭和液体化石燃料的变化。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历史具有显着的差异性,查干湖与呼伦湖在20世纪80年代初PAHs污染出现第一个高峰值,乌粱素海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第一个高峰值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博斯腾湖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沉积物中的PAHs出现了第一个高峰值,四个湖泊沉积物中PAHs污染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湖泊沉柱中PAHs出现第一个高峰值及进入快速增长的时间相比滞后了10~20年。(3)北方典型湖泊沉积岩芯中PAHs的含量与TOC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p<0.01),同时中环和高环PAHs与TOC之间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低环PAHs与TOC之间无相关性或相关性较弱,主要源于中环和高环PAHs对有机质的吸附能力更强;粒度各机械组成与PAHs总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与粒径组成中粉砂(乌粱素海除外)之间呈现较好的正相关(p<0.05),沉积物中PAHs更易于吸附在颗粒物上,随大气沉降入湖。通过PMF方法对各湖泊沉积岩芯进行PAHs来源分析,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的来源都是以燃烧源为主的混合来源,其中查干湖沉积物中生物质的燃烧源占16.39%、石油泄漏低温燃烧源占32.32%、交通源占16.58%、化石燃料燃烧源占34.71%;呼伦湖沉积物中交通源占比17.57%、石油类产品燃烧源占比11.52%、生物质高温燃烧混合源占比10.11%、石油泄漏煤碳燃烧混合来源占比60.80%;乌粱素海沉积物中化石燃料燃烧源所占比例为58.12%、交通源为10.79%、石油泄漏生物质燃烧源为31.09%;博斯腾湖沉积物中化石燃料燃烧源、石油泄漏生物质燃烧混合源和交通源分别占比53.02%、28.16%和18.82%。(4)利用粒径标准偏差法对北方四个典型湖泊沉积物中的粒度进行环境敏感组分提取,并将经PMF解析出的沉积物中PAHs的燃烧源贡献率分别与粒度敏感组分中F2(8.71~52.84μm)的贡献率呈现出较好的正相关(p<0.01),即与近距离的区域性大气输送(本地输入)具有极好的相关性。四个湖区周围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垃圾焚烧、燃料燃烧等生产活动产生的燃烧源PAHs易与较细颗粒物结合在风力的作用下,通过大气迁移和沉降进入水体进而累积下来。(5)结合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的输入轨迹中分别存在一条传输距离较短的局地类气团,查干湖、呼伦湖、乌粱素海和博斯腾湖的气团输入方向分别为东南、东部、西南和西北。具体输入轨迹分别为:自吉林中部,从西南经过松原市到达查干湖;自大兴安岭地区向西经内蒙古高原呼伦贝尔市后抵达呼伦湖;自内蒙古西部,向东转向途经巴彦淖尔等地市后抵达乌梁素海;从博斯腾湖西北方向输入途径和静县、焉耆县、博湖县等地到达博斯腾湖的气团。(6)STIRPAT模型分析了人口规模(总人口数)、经济发展水平(GDP、人均GDP)、产业发展和能源消耗(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总量)等因素对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污染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松原市GDP、呼伦贝尔市工业增加值和能源消耗总量、巴彦淖尔市人均GDP及巴州市工业增加值分别是查干湖、呼伦湖、乌粱素海和博斯腾湖沉积物中PAHs含量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其指标每增加1%,沉积物中PAHs含量将相应增加0.521%、0.2001%、0.4114%和0.5178%。

麻浩男[9](2021)在《川西小相岭晚第四纪冰川规模与古气候定量重建研究》文中指出当地球历史进入第四纪以来,全球气候冷暖交替成为其最大特征。期间冰期与间冰期反复更替,在冰川作用区留下了丰富的冰川遗迹,这些冰川遗迹不仅对恢复冰川作用区的现代与古代物质平衡线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而且可以为山地冰川的冰川规模与古气候重建提供重要的地貌学支撑。小相岭地处我国四川省西部,横断山脉的东侧,在海拔2300m之上的山地地区确切保存着第四纪冰川遗迹,对其第四纪冰川的地貌分布、冰期系列、古气候特征以及冰川规模等进行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山地尤其是横断山脉第四纪冰川发育的演化历史,而且其进一步丰富了第四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古气候资料。本文采用野外地貌调查与室内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攀西高原小相岭东坡长海沟为主要研究区重点考察,对小相岭第四纪以来三次冰进时的古气候以及冰川规模进行重建,恢复该地区第四纪冰川的演化历史。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综合因子法对小相岭的现代冰川物质平衡线高度进行重建,重建结果为4864.5m。利用CF法、THAR法、AAR法和AABR法对小相岭MIS 6、MIS 4和LGM以来的各次冰进的古冰川物质平衡线高度进行重建,结果分别为:3323m、3532m、3745m。基于P-T模型和LR模型并结合现有的古气候资料,重建小相岭MIS6、MIS 4和LGM阶段冰进时期的气温与降水条件。模拟结果显示:当三次冰期时的降水比例分别为现代的60~80%、50~80%和10~50%时,气温的降低值分别为:8.19~9.66℃、7.11~9.67℃和6.41~16.86℃。(2)基于冰川动力学模型,利用GLa Re工具,对研究区小相岭长海沟三次冰进时的冰川规模进行恢复。其模拟结果显示:长海沟冰川规模从MIS 6阶段到LGM阶段冰川平均厚度分别为:73.16m、72.16m和70.59m;面积分别为9.3km2、5.3km2和5.25km2;体积分别为0.679km3、0.39km3和0.37km3。从冰川规模来看,自MIS 6阶段以来,小相岭各冰进阶段的冰川规模不断缩小,冰川厚度逐渐变薄,冰川面积与体积不断减小。(3)基于重建的古气候资料,小相岭MIS 6阶段冰进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受季风作用增强,相应的降水量增加并结合较低的气温共同作用的结果。MIS 4阶段较MIS 6阶段相比全球气温大幅度降低,冰川规模扩张,表明该阶段冰进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低温并且结合较多的降水共同作用的结果。LGM阶段与Heinrich2事件相对应,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季风势力明显减弱,气候变的异常寒冷且干燥,该阶段冰进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弱季风事件所导致的极低的气温。

刘甜甜[10](2021)在《晚全新世以来星云湖沉积物的环境演变记录及碳埋藏研究》文中认为晚全新世是距今最近的一个时段,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受人类影响程度最大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地球轨道参数、全球冰量等没有发生显着的变化,并且处于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有助于辨别人类社会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产、生活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湖泊作为记录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强度的信息承载体以及有机碳埋藏的场所,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了解和重建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气候环境以及有机碳埋藏的变化体系,可作为评估未来气候环境变化和“碳汇”潜力的重要手段,并可为未来区域乃至全球碳循环的估算提供自然背景和数据支撑。星云湖位于云南高原的中部,对气候变化响应极为敏感。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导致水土流失和人为营养物质输入加剧,湖泊呈现出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本研究以星云湖为对象,重建了2690 cal.a BP以来的年代序列,通过对沉积物的粒度、磁化率、色度、碳酸盐含量、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以及有机碳埋藏速率(OCBR)等多代用指标变化特征的分析,结合Morlet小波分析以及因子分析等探讨了晚全新世以来星云湖流域气候环境的变化特征,及OCBR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气候环境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星云湖沉积物晚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在2690~1890cal.a BP期间,星云湖各环境代用指标的变化较为平稳,流域内生产力较低,内源有机质占比较大,整体气候较为温干。该阶段后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TP以及中值粒径等值增大;在1890~1270 cal.a BP期间,流域气候整体较为温干,后期朝着温湿的方向发展。TP含量的变化说明此时流域环境受到了人类活动的扰动;在1270~610 cal.a BP期间,流域内温度降低,降水增多,气候由温湿转变成冷湿,但830~680 cal.a BP期间显示为冷干的气候特征。多项环境代用指标的突变,表明此时人类活动的影响极为显着;610 cal.a BP至今,流域内的气候相对比较冷湿,而在小冰期期间,湿度反而略有增大。沉积岩芯顶部有机质含量等的突升,主要是农牧业发展以及化肥使用等人类活动造成的。2.星云湖流域晚全新世以来OCBR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在2690~1890cal.a BP期间,总OCBR受到外源OCBR的影响较大,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平均埋藏速率22 g/(m2·a);在1890~1270 cal.a BP期间,总的OCBR较前一阶段明显变大,最大值可达到116 g/(cm2·a)。这两个阶段人类活动相对较弱,温度变化对星云湖沉积物OCBR的影响较为显着。在1270~610 cal.a BP期间,流域内有机质的来源依然以外源为主,总OCBR由高值逐渐减小,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流域内植被覆盖率减小,流域侵蚀强度增大,裸露表土中的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所致;610 cal.a BP至今,总OCBR变化趋势较为平稳。而表层OCBR的高值,除了与气候和人类活动有关之外,还受到顶部沉积速率较快,TOC的埋藏时间较短,仍有部分TOC未完全矿化等因素的影响。3.星云湖流域晚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周期:在2400~1200 cal.a BP之间,星云湖气候变化的周期信号以500 a为主,250 a的周期信号也较为明显。800 cal.a BP以来星云湖流域的环境变化出现了百年、十年尺度的短周期信号。4.星云湖流域晚全新世以来环境变化的驱动机制:将星云湖晚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与董哥洞的气候变化进行对比,发现星云湖多代用指标与董哥洞石笋的氧同位素随着太阳辐射强度减弱,均表现出较为冷干的气候特征;反之,气候较为暖湿。由此可知,太阳辐射的强弱变化对于季风区域的气候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星云湖流域500 a的气候变化周期,进一步说明太阳辐射的强弱变化是导致星云湖流域气候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而近千年来的短周期信号则揭示了人类活动对星云湖流域的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Geochemical records of carbon in recent sediments of Erhai Lake, China: Implication of effects of the Himalayas uplift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eochemical records of carbon in recent sediments of Erhai Lake, China: Implication of effects of the Himalayas uplift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论文提纲范文)

(1)地震滑坡在活跃造山带侵蚀和风化中的作用: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地震滑坡及其对地表过程的影响
    2.1 地震滑坡增进流域侵蚀及季风在其中所起的促进作用
    2.2 地震滑坡增进有机碳侵蚀与输出
    2.3 地震滑坡增进化学风化导致的溶质通量
    2.4 地震滑坡对侵蚀、沉积和碳埋藏的长期影响
3 地震滑坡或为解开长时间尺度侵蚀-风化与构造活动的内在联系提供关键纽带
    3.1 构造-气候争论的根源
    3.2 洞悉地震滑坡过程及机制的意义
    3.3 来自沉积记录的洞察
4 结语与展望
    4.1 总结
    4.2 未来展望

(3)未来百年全球气候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亚洲大陆地质概况
2 北半球大陆表层水汽循环机理
    2.1 间冰期水汽循环机理
    2.2 冰期水汽循环机理
3 大气CO2浓度变化机理讨论
    3.1 历史时期大气CO2浓度变化机制
    3.2 未来百年陆地碳汇主要影响因素讨论
        3.2.1 地表平均温度变化分析
        3.2.2 内陆地区降水量和植被讨论
        3.2.3 未来百年全球大气CO2浓度分析
4 结论

(4)柴达木盆地大浪滩地区上新世以来的碳氧同位素记录及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项目来源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柴达木盆地古气候古环境研究进展
        1.3.2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在湖泊沉积古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柴达木盆地的自然地理特征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特征
        2.1.3 气候与水文
        2.1.4 土壤与植被
    2.2 大浪滩地区基本概况与钻孔位置
        2.2.1 大浪滩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2.2.2 黑ZK-01钻孔的地理位置
第三章 大浪滩地区黑ZK-01钻孔年代框架的建立及沉积序列划分
    3.1 年代框架的建立
    3.2 钻孔岩性地层及沉积序列的划分
第四章 沉积物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分析
    4.1 碳氧同位素分析原理
    4.2 实验测试方法
    4.3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4.3.1 碳同位素
        4.3.2 氧同位素
    4.4 实验结果
第五章 大浪滩地区上新世至中更新世的古气候古环境重建
    5.1 大浪滩地区上新世至中更新世的古气候古环境重建
    5.2 与柴达木盆地大浪滩地区其他钻孔记录的气候变化对比
    5.3 与长时间尺度典型气候变化记录的对比
    5.4 上新世以来大浪滩地区气候环境变化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成果
致谢

(5)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1.2.2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1.2.3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1.2.4 理疗热矿水(温泉)医学地质学
        1.2.5 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研究程度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关键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及气象
        2.1.3 水文
        2.1.4 地形地貌
        2.1.5 社会经济概况
    2.2 地质特征
        2.2.1 地层岩性
        2.2.2 岩相古地理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
    2.3 地热地质条件
        2.3.1 热储单元结构特征
        2.3.2 地热异常构造
        2.3.3 地温场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球化学特征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3.1.1 样品采集
        3.1.2 样品测试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2.1 矿物岩石特征
        3.2.2 主量元素特征
        3.2.3 微量元素特征
        3.2.4 稀土元素特征
    3.3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3.3.1 常量组份特征
        3.3.2 微量组分特征
        3.3.3 稀土元素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4.1 地质成因类型
        4.1.1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质类型
        4.1.2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热系统类型
        4.1.3 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类型
    4.2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4.2.1 基于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类
        4.2.2 基于统计学分类
    4.3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5.1 样品采集与测试
        5.1.1 样品采集
        5.1.2 样品测试
    5.2 热流体起源及深循环特征
        5.2.1 热矿水起源
        5.2.2 热矿水滞留时间
        5.2.3 热储温度及温标理论
        5.2.4 水岩平衡状态判断
        5.2.5 热储温度估算
        5.2.6 热储埋深及循环深度
    5.3 主要水化学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5.3.1 常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5.3.2 微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5.4 稀土元素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指示意义
        5.4.1 REEs分异特征指示意义
        5.4.2 Ce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5.4.3 Eu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5.5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
        5.5.1 碳同位素
        5.5.2 锶同位素
        5.5.3 硫同位素
    5.6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5.6.1 模拟的必要性和软件选择
        5.6.2 反应路径的确定
        5.6.3 可能的矿物相化学反应
        5.6.4 模拟结果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研究
    6.1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条件
        6.1.1 热储层和盖层
        6.1.2 构造
        6.1.3 水源
        6.1.4 热源
        6.1.5 物质来源
    6.2 理疗热矿水(温泉)成因模式
        6.2.1 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6.2.2 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7.1 流行病学调查
        7.1.1 调查方法
        7.1.2 调查结果
    7.2 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7.2.1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7.2.2 理疗热矿水(温泉)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环境地球化学机理探讨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柴达木盆地碳酸盐沉积对火星古气候及宜居环境演变的类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火星的基本情况
        1.1.1 火星的物理特性
        1.1.2 火星的形成及地质历史
        1.1.3 火星的表面特征
    1.2 研究火星的意义
    1.3 火星水作用历史及探测成果
        1.3.1 早期火星探测成果
        1.3.2 寻找火星上的“水”
        1.3.3 火星古可居环境的评估
    1.4 火星碳酸盐谜团
        1.4.1 火星大气及气候演变
        1.4.2 火星大气二氧化碳
        1.4.3 火星碳酸盐
        1.4.4 碳酸盐缺失成因假说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方法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手段
        1.5.3 研究意义
    1.6 本论文工作量
第2章 柴达木盆地作为火星类似环境
    2.1 比较行星学
    2.2 火星类似环境的建立
    2.3 柴达木盆地概况
        2.3.1 柴达木盆地古湖演化历史
        2.3.2 柴达木盆地气候特征
    2.4 柴达木盆地作为火星类似环境
        2.4.1 沙丘
        2.4.2 雅丹
        2.4.3 蒸发多面体
        2.4.4 冲沟、河谷及冲积扇
        2.4.5 蒸发盐沉积
        2.4.6 可居性
    2.5 柴达木盆地碳酸盐
        2.5.1 地表分布情况
        2.5.2 SG-1 钻孔
    2.6 工作区选择
    2.7 柴达木盆地野外工作
        2.7.1 研究区地表特征
        2.7.2 研究区地表沉积物
        2.7.3 采样点概况
第3章 碳酸盐结核的成因及古气候意义
    3.1 引言
    3.2 碳酸盐结核
        3.2.1 碳酸盐结核的成因
        3.2.2 碳酸盐结核的形成环境
    3.3 火星结核
    3.4 样品及采样点
        3.4.1 采样点地质背景
        3.4.2 样品介绍
    3.5 研究结果
        3.5.1 岩相学特征
        3.5.2 矿物学特征
        3.5.3 X射线荧光面扫描分析
        3.5.4 年代学及同位素特征
    3.6 研究意义
        3.6.1 基于结核矿物学与同位素特征的古气候重建
        3.6.2 柴达木结核同心环状结构的成因机制
        3.6.3 对火星结核的启示意义
第4章 碳酸盐鲕粒及赋存伪枝藻素的天体生物学意义
    4.1 引言
    4.2 碳酸盐鲕粒
        4.2.1 鲕粒的定义与研究意义
        4.2.2 鲕粒的成因
    4.3 样品介绍
    4.4 鲕粒样品表征结果
        4.4.1 矿物学特征
        4.4.2 年代学研究
        4.4.3 同位素特征
    4.5 鲕粒中赋存伪枝藻素
        4.5.1 伪枝藻素
        4.5.2 伪枝藻素的萃取和鉴定
    4.6 鲕粒成因探讨
        4.6.1 鲕粒样品的形成过程
        4.6.2 鲕粒样品的成因
    4.7 研究意义
第5章 碳酸盐麻点岩石及赋存生物黄铁矿的天体生物学意义
    5.1 引言
    5.2 火星麻点岩石
        5.2.1 海盗2 号
        5.2.2 火星麻点岩石特征
        5.2.3 风力作用成因
        5.2.4 化学物理风化成因
    5.3 温泉及其天体生物学意义
        5.3.1 温泉沉积
        5.3.2 温泉的天体生物学意义
    5.4 柴达木盆地麻点岩石
        5.4.1 形态特征
        5.4.2 矿物学特征
        5.4.3 同位素特征
    5.5 麻点岩石中的黄铁矿
        5.5.1 形貌特征
        5.5.2 硫同位素特征
    5.6 研究意义
        5.6.1 古温泉环境的存在
        5.6.2 保存生物黄铁矿的意义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青海湖北部地区全新世风成沉积记录的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青海湖湖相和风成沉积研究概述
        1.2.1 青海湖湖相沉积研究现状
        1.2.2 青海湖风成沉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技术路线图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青海湖地区地貌及地质背景
    2.2 青海湖地区气候、植被及土壤类型特征
        2.2.1 气候特征
        2.2.2 植被特征
        2.2.3 土壤特征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剖面及样品采集
        3.1.1 剖面描述
        3.1.2 样品采集
    3.2 OSL定年及指标分析
第4章 剖面年代框架的确立和环境指标的选取及意义分析
    4.1 年代结果分析
    4.2 粒度
        4.2.1 剖面粒度组成变化
        4.2.2 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及端元分析
    4.3 磁化率特征及气候意义分析
        4.3.1 GC和RS剖面风成沉积物的磁化率特征
        4.3.2 GC和RS剖面风成沉积物磁化率的气候意义分析
    4.4 色度参数分析
    4.5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5.1 主、微量元素的组成及含量变化
        4.5.2 风成沉积物的风化程度分析
        4.5.3 地球化学指标及其古气候意义
    4.6 小结
第5章 青海湖地区古环境演变重建及驱动机制探讨
    5.1 青海湖地区风成沉积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5.2 青海湖地区全新世古气候演变及与其它记录的比较
    5.3 可能的驱动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北方典型湖泊多环芳烃污染历史重建及人类活动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多环芳烃概述
        1.2.1 多环芳烃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1.2.2 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及其危害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湖泊沉积物多环芳烃污染研究进展
        1.3.2 多环芳烃污染源识别方法
        1.3.3 多环芳烃湖泊沉积记录的指示意义研究进展
        1.3.4 多环芳烃大气传输路径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分析方法
    2.1 北方典型湖泊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样品采集
    2.3 实验分析
        2.3.1 沉积物年代测定
        2.3.2 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
        2.3.3 沉积物粒度测定
        2.3.4 沉积物有机碳测定
    2.4 质量控制与保证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多环芳烃沉积历史区域对比分析
    3.1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岩芯~(210)Pb和~(137)Cs年代测定
        3.1.1 ~(210)Pb测定年的基本原理
        3.1.2 ~(137)Cs计年原理
        3.1.3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年代的建立
    3.2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PAHs含量及分布特征
        3.2.1 查干湖沉积物PAHs含量及分布特征
        3.2.2 呼伦湖沉积物PAHs含量及分布特征
        3.2.3 乌粱素海沉积物PAHs含量及分布特征
        3.2.4 博斯腾湖沉积物PAHs含量及分布特征
    3.3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污染差异性分析
        3.3.1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总体污染特征对比分析
        3.3.2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污染历史区域差异分析
    3.4 北方典型湖泊PAHs污染历史风险评价
        3.4.1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3.4.2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潜在健康风险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方典型湖泊PAHs污染来源及大气输入历史研究
    4.1 北方典型湖泊多环芳烃沉积历史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与 TOC的相关性分析
        4.1.2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与粒度的相关性分析
    4.2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多环芳烃源解析
        4.2.1 基于环数组分的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来源辨别
        4.2.2 基于特征比值法的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来源解析
        4.2.3 基于PMF的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来源解析
    4.3 北方湖泊沉积物PAHs同大气环境指标的关系性分析
        4.3.1 北方典型湖泊粒度敏感组分的提取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4.3.2 北方典型湖泊中PAHs来源同环境敏感组分的相关性研究
    4.4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污染物输入潜在源区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类活动对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PAHs污染的影响机制
    5.1 北方典型湖泊区域城市化参数概述
        5.1.1 松原市城市化参数
        5.1.2 呼伦贝尔市城市化参数
        5.1.3 巴彦淖尔市城市化参数
        5.1.4 巴音郭楞州城市化参数
    5.2 基于STIRPAT模型的人类活动对PAHs污染影响机制分析
        5.2.1 随机影响模型(STIRPAT)
        5.2.2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影响因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川西小相岭晚第四纪冰川规模与古气候定量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冰川规模重建研究
        1.1.2 基于古冰川遗迹的气候重建研究
    1.2 选题依据与意义、研究内容、创新点与技术路线图
        1.2.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2.3 本论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2.4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地理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水系特征
    2.2 区域气候特征
    2.3 区域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
3 小相岭冰川地貌特征
    3.1 冰川侵蚀地貌
        3.1.1 冰斗及其特征
        3.1.2 冰川槽谷
        3.1.3 角锋和刃脊
        3.1.4 冰蚀洼地
    3.2 冰川堆积地貌
    3.3 小相岭第四纪冰川冰期系列
4 研究方法
    4.1 冰川物质平衡线计算
        4.1.1 现代冰川物质平衡线高度计算
        4.1.2 古冰川物质平衡线高度计算
    4.2 基于冰川物质平衡的气候重建方法
        4.2.1 基于ELA处的气温与降水关系模型(P-T模型)
        4.2.2 气温递减率模型(LR模型)
    4.3 基于GLaRe工具冰川规模重建方法
5 川西小相岭晚第四纪气候重建
    5.1 小相岭物质平衡线重建
        5.1.1 小相岭现代冰川物质平衡线高度
        5.1.2 小相岭古物质平衡线高度
    5.2 小相岭古气候定量重建
        5.2.1 P-T模型
        5.2.2 LR模型
    5.3 小相岭晚第四纪冰川规模重建
6 川西小相岭各次冰进时期古气候状况
    6.1 倒数第二次冰期(MIS6 阶段)
    6.2 末次冰期早期(MIS4 阶段)
    6.3 末次冰盛期(LGM阶段)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晚全新世以来星云湖沉积物的环境演变记录及碳埋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晚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2 湖泊有机碳埋藏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水文
    2.4 土壤植被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3.2 样品测试
        3.2.1 粒度、磁化率及色度的测定
        3.2.2 碳酸钙的测定
        3.2.3 TOC、TN及 TP的测定
    3.3 数据分析与处理
        3.3.1 有机碳埋藏速率的估算方法
        3.3.2 分维值的计算方法
        3.3.3 内外源有机碳的估算方法
        3.3.4 小波分析方法
第4章 星云湖沉积物各环境代用指标的变化特征
    4.1 星云湖沉积岩芯年代序列的建立
    4.2 湖泊沉积物各代用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
        4.2.1 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
        4.2.2 磁化率的环境指示意义
        4.2.3 色度的环境指示意义
        4.2.4 碳酸盐的环境指示意义
        4.2.5 TOC、TN、TP含量及其比值的环境指示意义
    4.3 星云湖沉积物各环境代用指标的结果分析
        4.3.1 粒度参数的结果分析
        4.3.2 磁化率、色度以及碳酸盐的结果分析
        4.3.3 TOC、TN、TP及其比值的结果分析
        4.3.4 内外源有机碳及OCBR的结果分析
    4.4 晚全新世以来星云湖沉积物多环境代用指标的因子分析
    4.5 晚全新世以来星云湖环境演变周期特征分析
第5章 结果与分析
    5.1 星云湖流域晚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及区域对比
        5.1.1 星云湖流域晚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
        5.1.2 区域湖泊环境演化对比
    5.2 星云湖流域晚全新世以来OCBR的区域对比及影响因素
        5.2.1 星云湖流域晚全新世以来OCBR的变化趋势及区域对比
        5.2.2 星云湖流域晚全新世以来OCBR的影响因素
    5.3 星云湖流域晚全新世以来环境变化的驱动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图表清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Geochemical records of carbon in recent sediments of Erhai Lake, China: Implication of effects of the Himalayas uplift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震滑坡在活跃造山带侵蚀和风化中的作用:进展与展望[J]. 金章东,Robert G.HILTON,A.Joshua WEST,李根,张飞,汪进,李高军,范宣梅,谢孟龙.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2
  • [2]洱海流域湖泊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解析与毒性风险评价[D]. 周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未来百年全球气候变化分析[J]. 刘焰. 中国地质调查, 2021(03)
  • [4]柴达木盆地大浪滩地区上新世以来的碳氧同位素记录及古环境研究[D]. 苗青. 河北地质大学, 2021(07)
  • [5]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D]. 陈正山. 贵州大学, 2021(11)
  • [6]柴达木盆地碳酸盐沉积对火星古气候及宜居环境演变的类比研究[D]. 孙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
  • [7]青海湖北部地区全新世风成沉积记录的环境变化[D]. 薛红盼.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1(01)
  • [8]北方典型湖泊多环芳烃污染历史重建及人类活动响应[D]. 孙华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9]川西小相岭晚第四纪冰川规模与古气候定量重建研究[D]. 麻浩男.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10]晚全新世以来星云湖沉积物的环境演变记录及碳埋藏研究[D]. 刘甜甜.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中国洱海近期沉积物中碳的地球化学记录:喜马拉雅隆升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