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华地区钾钙肥肥效与施用技术的初步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邓琴[1](2017)在《钾长石水热法制备矿物钾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钾盐和钾肥需求国之一,钾肥消费量一直大于生产量,钾肥对外依附度达50%左右。合理开发利用国内储量丰富的难溶性含钾盐矿制造钾肥,积极开展提钾工艺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内缺乏可溶性钾盐资源的不足,缓解我国钾肥供需矛盾。钾长石是一种自然界分布极广,我国储量极其丰富的难溶含钾硅酸盐矿物。本文以四川乐山峨边五渡低钾含量钾长石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热反应制备多元素矿物质肥料。论文通过四川乐山峨边五渡低钾含量钾长石XRD、XRF分析,确定该矿石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K2O。物相组成为斜微长石、石英、钠长石。不同粒径矿石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矿物粒度的减小,硅的含量SiO2的含量在67.90%到69.31%范围内逐渐减少,而K2O的含量在9.57%到10.19%范围内略有增加,斜微长石的含量在56.61%到60.27%范围内有增加的趋势。矿石K2O平均含量约为10%。以钾的溶出率和产物肥料中有效K2O含量为评价标准,采用单因素法进行了反应工艺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以氧化钙为助剂,K的溶出率和产物中有效K2O的含量随温度、压力、液固比、时间的增大而呈增加的趋势。K的溶出率随CaO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产物中有效K2O含量随CaO用量增加而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温度、CaO的用量对K的溶出率和产物中有效K2O的含量影响均较为显着。确定工艺条件:以氧化钙为助剂,Ca/(Si+Al)摩尔比为1.00,液固比仅为1.8∶1,反应温度为250℃,压力为8Mpa,反应时间20h。水热反应后的产物中钾的溶出率可到达85%,产物中K2O的含量可达4.76%。产物肥料经XRD、XRF、SEM分析可知其主要组成是托贝莫来石(分子式为Ca5Si6O18·5H2O)和水钙铝榴石(分子式为Ca3Al2(Si O4)(OH)8)和斜方硅钙石(分子式为Ca4Si3O10·2H2O),钾多以KOH的形式存在。用0.5mol/L盐酸溶液和蒸馏水作为浸取剂,对产物中的肥料组分进行浸取,由ICP-OES分析结果可知,产物有效肥料组分分别为:>4%可溶性钾(以K2O计量,包括水溶性和枸溶性)、>25%枸溶性硅(以SiO2计量)、>44%的枸溶性钙(以CaO计量)以及总含量>0.4%的枸溶性铁和镁以及锌硼锰等微量元素;实验考察了产物中钾的时间释放效应,产物中的水溶性钾在水中的释放速率较慢,可能是矿物肥料中钙、等硅难溶性的组分包裹所致,枸溶性的钾在酸的作用下释放速率较快。对产物外观特征进行了测定,其疏松堆密度为0.65g/cm3左右,与SEM图示产物结构疏松,存在大量微米级孔径的结论相符合。产物pH值为11左右,为碱性肥料,适用于酸性土壤,含水量低于0.5%。探讨优化工艺条件下,钾长石矿的分解机理以及水热反应中各元素存在形式及组成变化。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固体反应物XRD分析可知,反应助剂中的Ca2+交换了钾长石中的K+,OH-破坏了钾长石的晶体结构,由原来的斜微长石转变为过渡态C-S-H凝胶,C-S-H再转变为最终的托贝莫来石和斜方硅石,Al2O3与部分SiO2以及CaO在水热条件下形成了水钙铝榴石。通过土培实验得出,产物肥料对作物肥效明显,有利于提高产量,并且中和了酸性土壤,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初步验证了产物的肥效。
白仟[2](2015)在《中国钾盐产业发展环境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钾盐产业作为将钾盐资源转变为钾盐产品的专业行业部门,肩负着为农业提供钾肥以及为社会发展提供钾盐产品的重任。我国作为人口与农业大国,对钾盐产品具有巨大需求。本论文选题开展中国钾盐产业发展环境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试图通过全球钾盐资源分布与产出特征、资源属性与钾盐资源开采和技术的系统总结以及对钾盐资源保障能力、产业发展环境、竞争力、企业经营绩效、进出口贸易等方面的对比研究与定量分析,提出我国钾盐产业发展的思路与目标,以期为我国钾盐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及其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可借鉴的依据和素材。论文明确了钾盐产业的属性、结构及其关联关系,认为它是将钾盐资源转变为钾盐产品的专业行业部门,由采矿、选矿和加工等链条组成,属于第二产业;该产业向上与第三产业的地质勘查业关联,向下与第一产业的农业以及第二产业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关联。系统总结了钾盐的资源属性,强调了钾石盐、光卤石、钾盐镁矾、无水钾镁矾等水溶性矿物在钾盐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我国钾盐资源相对短缺、资源属性较差的特点。研究认为,我国钾盐产业经过半个世纪的艰难发展,在现代盐湖钾盐资源采选与加工领域形成了相对技术优势,盘活了大量低品位、难利用资源,提高了我国钾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障能力。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近十年来钾肥进出口贸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钾肥进口量与价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认为进口价格升高是导致进口量降低的原因。采用多指标定量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全球及我国钾盐资源的综合保障能力以及产业发展环境、竞争力和企业绩效,发现全球范围内钾盐资源保障能力非常强,但我国较弱;我国钾盐产业发展环境较为优越,企业综合绩效较好,但产业综合竞争力偏弱。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重要考量”的钾盐产业发展思路以及未来10年钾盐产业发展的“1234566”目标,即:每年平均新增水溶性钾盐可采储量1000?104t左右;建设23个规模化钾盐产业基地;培育34家产能在150?104t以上的大型骨干企业;形成以氯化钾、硫酸钾和硫酸钾镁肥为主、长效缓释钾肥与新型复合钾肥为辅的产品格局;钾盐产能控制在600?104t左右;钾盐自给率保持在60%左右。
田宝宝[3](2014)在《磷钾矿重选尾矿中钾资源的利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可溶性钾资源短缺,难溶性钾资源又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导致化肥的施用中缺钾现象严重,钾肥主要依赖进口,本文所用的原料矿是一种磷钾矿重选尾矿,其钾含量相对较高,为了解决尾矿的废物资源化问题,又能充分的利用其丰富的钾资源,同时为难溶性钾矿的应用提供依据,研究了富钾尾矿在常温常压下与硫酸反应的提钾效果。研究了富钾尾矿与磷矿硫酸体系中提取可溶性钾,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考查了不同条件下钾的浸出,并探讨了不同助剂的加入对实验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在常温常压下用硫酸分解富钾尾矿,考查了硫酸浓度,硫酸用量,反应时间等对实验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为60%,硫酸用量为2.5mL/g,反应时间为2h,钾的浸出率在此条件下为13%左右,从上述结果可知,在常温常压下用硫酸与尾矿反应钾的浸出率很低,单纯用硫酸在常温常压下很难破坏含钾矿物内部的硅酸盐结构,需要一定的外加条件才能提高钾的浸出率。2.将富钾尾矿矿粉与磷矿矿粉按一定比例混合与硫酸反应的提钾实验中,钾的浸出效果比较好,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的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富钾尾矿与磷矿的质量比为0.8,硫酸用量为4.0mL/g,硫酸浓度为60%,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2h,钾的浸出率在上述条件下为74%左右。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各个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顺序依次为原料配比,硫酸浓度,硫酸用量。其中原料的配比和硫酸浓度对钾浸出率的影响较大。3.在富钾尾矿一磷矿一硫酸体系优化方案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钾的浸出率,考查了氟化物作为添加剂对实验的影响。氟化钙与氟化钠的加入对钾的浸出率有着较为明显的提高,其中氟化钙的添加效果比氟化钠更好,钾的浸出率都随着添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添加用量在60g/100g矿粉时效果最好,钾的浸出率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6到8个百分点。4.在富钾尾矿与磷矿硫酸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的表面活性剂,探讨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实验的影响,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提高钾的浸出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增加对钾的浸出率有着显着的提高,当用量在30~50g/100g矿粉时的效果最好;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钾的浸出率也有着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当用量过高时钾的浸出率还会下降;添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两性表面活性剂对实验的影响比较小。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添加时实验效果较好,当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质量配比为3:1时,钾的浸出率可提升十几个百分点。
刘杰[4](2009)在《富钾页岩钾赋存状态及提钾过程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钾肥是农业中不可缺少的常用三大肥料之一。我国可溶性钾矿资源储量少,且分布极不平衡。相对来说,不溶性钾矿资源却比较丰富,而且分布广泛。利用不溶性含钾盐矿制造钾肥,开发新型钾盐加工和提取技术,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不溶性钾矿资源生产钾肥或在矿产综合利用中制取钾肥,一直是国内外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不仅是一条解决目前我国缺少可溶钾资源现状的有效途径,还可以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运用现代大型测试分析仪器,如扫描电镜、EDS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热分析、ICP等,对辽宁省朝阳地区的富钾页岩进行了鉴定和分析。并采用MLA对富钾页岩的工艺矿物学性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得出此种页岩中的含钾矿物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其中主要的含钾矿物为钾长石,其次为白云母(绢云母)、伊利石和黑云母及少量的绿泥石,还含有石英等脉石矿物。其中约80%的钾赋存于钾长石之中,约20%的钾赋存于白云母、伊利石和黑云母等云母类矿物之中。利用晶体化学的基本原理,并结合价键理论对富钾页岩中主要含钾硅酸盐矿物的化学键特征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依照价键理论分析可知构成微斜长石和白云母骨架结构的Si-O和Al-O键的化学性质稳定。硅酸盐晶体结构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具有架状结构的钾长石和层状结构的云母类矿物的晶体结构相对稳定,其晶体结构中的钾与氧主要以离子键的形式相结合,这种结合力相对比较稳定。分别采用热分解法和高温高压水热法提取该页岩中的钾,并对这两种工艺的提钾过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讨。用实际晶体最强衍射峰的主要相关参数来定性地表征富钾页岩中主要含钾矿物经热分解法或高温高压水热法处理后其晶体结构的变化趋势。本文主要研究了两种热分解提钾工艺:富钾页岩经NaOH溶液预处理后焙烧酸浸提钾工艺和以KOH为焙烧助剂直接焙烧酸浸提钾工艺。通过对影响这两种焙烧酸浸提钾过程的主要因素的研究和分析,确定了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钾的浸出率分别为88.08%和99.99%。在适宜的条件下,以KOH为焙烧助剂,页岩经焙烧酸浸后,浸渣中铝的去除率为97.6%,同时获得微观性能较好的白炭黑产品。利用XRD.SEM和热分析等手段,对经质量配比为m(NaOH):m(页岩)=0.7的NaOH预处理后的混和物料的焙烧过程和以质量配比为m(NaOH):m(页岩)=1的KOH为焙烧助剂的富钾页岩的焙烧过程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焙烧提钾的反应机理是在强碱的作用下含钾硅酸盐矿物逐步分化的过程。在这两种不同热分解工艺中,碱的处理方式和碱的相对含量不同,焙烧过程中页岩中主要含钾硅酸盐矿物的分解产物不同。页岩经NaOH溶液预处理后的焙烧提钾过程的主要反应机理是在高温和碱性条件下,不溶性的钾长石和云母等含钾矿物转变为酸溶性的钾霞石的过程。而以KOH为焙烧助剂的热分解过程的主要反应机理是KOH熔融分化钾长石和云母等含钾矿物,并转变为K2SiO3、K2Al2O4等成分。同时,对以上两种焙烧酸浸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主要反应进行热力学计算和分析,确定了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对以上两种热分解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表明以上两种碱性条件下的热分解过程均符合金斯特林格扩散控制动力学模型。利用XRD和SEM等手段对热分解后焙烧产物的酸浸提钾过程的反应机理进行研究。经NaOH预处理后,600℃焙烧产物的酸浸过程是焙烧产物中的主要含钾物相钾霞石的酸解过程。同时,结合扩散双电层等理论对以KOH为焙烧助剂700℃焙烧产物的酸浸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此酸浸过程的主要反应机理为焙烧产物中的K2SiO3在过量的硫酸作用下形成原硅酸溶胶,溶胶进一步沉聚或絮凝生成SiO2·nH2O沉淀。通过考察各因素对高温高压水热法提钾过程的影响,在适宜的水热条件下钾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5%以上。通过对其浸渣的XRD和SEM分析并结合过渡态理论,确定了水热反应提钾过程的主要反应机理是CaO逐渐“浸蚀”并分解富钾页岩中的主要含钾物相,进而转变为新生成物相,使钾以K+离子的形式进入溶液中。同时,对水热系统中可能发生的主要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计算,确定了主要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动力学研究表明高温高压水热反应动力学过程符合化学反应控制模型。在对整个提钾过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别设计了热分解法和高温高压水热法综合利用富钾页岩的工艺模型。首次提出了以KOH为焙烧助剂焙烧酸浸法综合利用富钾页岩的工艺流程,通过此流程可获得符合国家标准的白炭黑、K2SO4、Al(OH)3和Fe2O3产品。同时,利用高温高压水热法处理富钾页岩可得到碳酸钾产品并可综合利用其尾渣生产水泥填料。本研究弄清了辽宁朝阳富钾页岩的特性,对从富钾页岩中提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本研究成果对我国钾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蕾[5](2007)在《小麦—玉米合理施肥及土壤养分运移规律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农业生产中长期重施氮、磷肥,轻钾肥的施肥习惯,造成土壤养分失衡、土地质量变劣等问题,本文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宁晋地区大陆村镇试验地为供试土壤,进行土壤供应能力,小麦-玉米生育期间养分吸收利用规律和养分在土体中的垂直分布,土壤-小麦-玉米系统中养分平衡状况及其小麦-玉米的生长发育的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在碱解N<70mg/kg,速效P>30mg/kg,速效K<80mg/kg的土壤中,土壤磷素至少能满足小麦-玉米两季高产的需求,施磷并不能增加粮食产量。第一季小麦土壤磷素贡献率为104.0%,钾素为94.5%;小麦收获后玉米季土壤磷素贡献率为103%,钾素为105%;第二季小麦,土壤磷素贡献率为94.6%,钾素为89.6%。不施肥条件下,土壤供应氮、磷、钾分别为290.1,31.2和142.8kg/hm2,氮钾肥配施能显着提高土壤供磷量;氮磷肥配施能显着提高土壤供钾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4.1%和28.6%。土壤磷钾贡献率降低,供肥能力下降,说明该地区保证氮肥供应,减少磷肥用量和增加钾肥投入是提高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关键施肥措施。2.在该试验地块进行化学肥料和腐植酸复合肥料的试验,在化肥试验处理中,小麦高产所需N、P2O5、K2O分别为276.0,207.0和168.8kg/hm2,其中50%的氮肥和全部磷钾肥底施,剩余氮肥结合浇春一水追施;在腐植酸复合肥试验处理中,采用秸秆还田,小麦高产底施腐植酸复合肥750kg/hm2,追施尿素225kg/hm2。在土壤速效P含量为35.3mg/kg时,玉米高产适宜养分投入量为纯N288kg/hm2和K2O 216kg/hm2。小麦追肥的关键时期是拔节和灌浆期,玉米则是拔节和大喇叭口期。3.土壤碱解N、速效P、速效K的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而碱解N和速效K在50~70cm出现富集。不同肥料的用量和品种对养分在土体中的分布规律影响不同。化肥具有暴、猛、短的养分释放特点,施入土壤后养分释放速度快,随灌水和降雨向深层淋失量相对较多,而腐植酸复合肥具有养分的缓释效应,从而减少土壤养分向深层淋失,对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4.施用腐植酸复合肥可以显着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和总腐殖酸含量,经相关分析二者之间呈极显着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第一季小麦为0.785,第二季为0.758。
端木合顺[6](2008)在《富钾岩石植物营养组分活化机理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缺乏可溶性钾矿资源的国家。世界化肥消费的养分比例,在发达国家为m(N):m(P2O5):m(K2O)为1:0.42:0.42,而我国仅为1:0.40:0.16。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经济作物迅速发展,将需要更高的钾氮比。就合理使用肥料来讲,钾肥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综合分析我国钾矿资源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彻底解决我国钾肥自给,唯一的出路是在利用富钾岩石开发钾肥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产品有效组分含量,同时使固态残余物具有生物地球化学活性,是富钾岩石全组分农业利用的技术关键。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之存亡,矿业工作者关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本文对含钾硅酸盐矿物在焙烧条件下的矿物结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和表征,厘清了矿物之间的转变关系和转变条件。XRD和IR图谱以及有效组分含量变化表明,单纯焙烧含钾岩石尽管可以改变矿物的结构,但由于有效组分低而不能作为硅钾肥使用,为使钾长石和伊利石转变为枸溶性(或水溶性)矿物,必须加入适当的辅料和矿化剂。对选定熟料矿物的配方进行了相图分析和热力学计算,并对影响反应进行的诸要素(温度、物料粒度、保温时间以及矿化剂浓度)进行了动力学试验。笔者首次提出了建立在玻璃网络结构概念基础上的热法制作硅钾肥的配方理论,即将系统内氧化物组分按照其在玻璃网络体中的作用,划分为网络形成体和网络改性或修饰体,根据它们之间的量比关系(既模数)进行配料计算。试验研究表明,笔者提出的“模数”与物料的烧成温度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同时,配方“模数”可以表征玻璃态产品的网络结构解聚程度、相关系数R达0.8995;另外,酸溶试验表明模数值与产品溶解率(总有效组分含量)对应关系良好,相关系数n=0.9792。该配方理论的建立,为提高热法制作硅钾肥的有效组分以及产品工艺制度的制订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方案。熟料单矿物(硅灰石)在酸溶液中的化学行为研究表明,硅钾肥矿物在有机弱酸中的化学活性较好,影响硅钾肥肥效发挥的因素是土壤pH值和土壤的去硅化程度,还有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种类;硅灰石在盐酸溶液中化学行为表明,在反应体系pH不小于2的情况下,硅钾肥矿物大量溶出硅酸根组分;溶解残余物表观密度降低、DBP吸着率和比表面积增加表明水合二氧化硅是以多孔形式存在,为硅钾肥具有保水保肥、改良土壤结构的提供了矿物学依据。通过模拟植物根际酸性环境制得的硅钾矿肥不溶残余物矿物组合为:水钙沸石、片沸石、羟钙石和无定形物。研究了pH值对Cd2+、Zn2+吸附性能的影响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受无定形SiO2影响,当pH大于7时,残余物对Cd2+吸附量明显下降;不溶残余物对Cd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吸附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残余物吸附Cd2+的过程由颗粒内扩散控制,有效扩散系数为8.95×10-12cm2·s-1;实验温度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G)变化范围为-1.203~-1.554(kJ·mol-1),熵变△S为7.8(J·mol-1·k-1),焓变△H为872.1(J·mol-1),表明残余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是一个吸热反应过程。本文的结论对富钾岩石开发来讲具有一定实用性,对类似产品长期使用对土壤结构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杨志福[7](1986)在《腐植酸类物质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的阶段性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腐植酸的农业利用是腐植酸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1974年湛江——南宁会议以后,在国发〔1974〕110号文件推动下,国内曾经出现群众性试验推广腐植酸类肥料的高潮,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同时发现一些很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课题。但是由于当时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跟不上,也出现了不少失败的事例,以致对腐植酸类物质的农业应用褒贬不一。为了正确的回答这个问题,在农牧渔业部的领导下,由北京农业大学负责组织了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32个农科院、校、所进行了历时五年(1980—1985)的连续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对象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花卉等24个品种,五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830多万亩,取得的净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腐植酸类物质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的阶段性总结》一文,就是作者根据全国性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所得出的结论撰写的。读者可以从中了解我国腐植酸类物质在农业方面应用的现状,找到有益的经验和方法,发现一些很值得继续研究和探索的有意义课题,对腐植酸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前景如何作出自己的结论。
金华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8](1977)在《金华地区钾钙肥肥效与施用技术的初步总结》文中认为 钾钙肥的增产效果近三年(1973年秋至1975年春),在金华、兰溪、浦江、衢县。义乌、东阳、永康、武义、江山等九县37个试验单位进行了209个钾钙肥肥效对比试验,结果对几种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获得较明显的增产效果。一般亩施钾钙肥100~150斤,比不施钾肥的可增产10~20%。据113个水稻试验结果统计,平均亩施钾钙肥1246斤,其亩产稻谷635.03斤,比不施钾肥(亩产562.68斤)增产72.35斤/亩,增产12.85%,每斤钾钙肥增收稻谷零0.59斤(详见表1)。
浙江农业大学红壤调查研究组[9](1976)在《浙江省红壤性水田的钾肥施用问题》文中研究说明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与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钾肥施用在浙江省日益显得重要,文化大革命以来,在农业学大寨的精神鼓舞下,不少地方为了在红壤地区新老水田上夺取高产,曾进行了不少钾肥试验。多数均获得大幅度增产效果,这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总结与交流经验,现将我们工作中接触的问题与初步体会整理如下,仅供讨论。
金华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0](1975)在《金华地区钾钙肥肥效与施用技术的初步总结》文中提出 钾钙肥的增产效果近三年(七三年秋至七五年春),在金华、兰溪、浦江、衢县、义乌、东阳、永康、武义、江山等九县三十七个试验单位进行了二百零九个钾钙肥肥效对比试验,结果对几种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获得较明显的增产效果。一般亩施钾钙肥一百至一百五十斤,比不施钾肥的可增产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据一百十三个水稻试验结果统计,平均亩施钾钙肥一百二十四点六斤,其亩产稻谷六百三十五点零三斤,比不施钾肥(亩产五百六十二点六八斤)增产七
二、金华地区钾钙肥肥效与施用技术的初步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华地区钾钙肥肥效与施用技术的初步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钾长石水热法制备矿物钾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我国钾肥行业概述 |
1.2.1 钾肥行业主要种类 |
1.2.2 我国钾肥供需关系 |
1.3 我国钾长石资源分布 |
1.4 钾长石制钾肥研究现状 |
1.4.1 焙烧法 |
1.4.2 酸碱分解法 |
1.4.3 微生物分解法 |
1.4.4 水热化学法 |
1.5 课题的研究目标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路线技术图 |
第2章 乐山峨边五渡钾长石矿分析 |
2.1 乐山峨边五渡钾长石矿系概述 |
2.2 乐山峨边钾长石矿头矿成分分析 |
2.3 不同粒度的矿物中主要组分含量及分布规律 |
2.4 小结 |
第3章 工艺条件优化实验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原料 |
3.2 实验流程与分析方法 |
3.2.1 实验方法 |
3.2.2 分析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助剂的筛选 |
3.3.2 反应nCa/n(Si+Al)的影响 |
3.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4 反应压力的影响 |
3.3.5 反应液固比的影响 |
3.3.6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4 工艺特点 |
3.5 经济成本估算 |
3.6 小结 |
第4章 产物的组成与性质 |
4.1 产物的化学性质 |
4.1.1 产物组成分析 |
4.1.2 产物溶解性能测试 |
4.1.3 时间对产物有效钾溶解影响 |
4.1.4 产物组分的可利用率分析 |
4.2 产物的物理特征 |
4.2.1 形貌分析 |
4.2.2 堆密度分析 |
4.2.3 化学酸碱度 |
4.2.4 水分的测定 |
4.3 小结 |
第5章 钾长石水热反应过程分析 |
5.1 钾长石矿分解原理 |
5.2 实验优化体系的反应过程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土培实验 |
6.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设计 |
6.2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中国钾盐产业发展环境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钾与植物生长 |
1.1.2 钾肥与农业发展 |
1.1.3 钾肥与钾盐产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及其战略地位 |
1.1.4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以资源为核心的“增储扩产”发展战略 |
1.2.2 以市场为导向的“稳进口”战略 |
1.2.3 以“走出去”为目标的海外发展战略 |
1.2.4 以“技术”为支撑的非水溶性钾矿开发利用战略 |
1.2.5 以“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综合效应型”发展战略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钾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钾盐资源概述 |
2.2 钾盐产业类型与产业结构 |
2.3 国内外钾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3.1 国内外钾盐产业发展概况 |
2.3.2 国内外典型钾盐企业对比及其发展现状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钾盐资源属性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
3.1 钾盐资源的时空分布 |
3.1.1 钾盐矿床的时间序列 |
3.1.2 钾盐矿床的空间分布 |
3.2 钾盐矿床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
3.2.1 钾石盐型矿床 |
3.2.2 光卤石型矿床 |
3.2.3 硫酸盐型矿床 |
3.2.4 混合型矿床 |
3.2.5 我国水溶性钾盐矿床的主要特征 |
3.3 典型钾盐矿床的资源属性 |
3.3.1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钾盐矿床 |
3.3.2 俄罗斯涅普钾盐矿床 |
3.3.3 德国蔡希斯坦盆地钾盐矿床 |
3.3.4 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 |
3.3.5 新疆罗布泊盐湖钾盐矿床 |
3.3.6 云南勐野井钾盐矿床 |
3.4 资源属性对产业发展的制约与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钾盐资源开采与加工技术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
4.1 钾盐开采方式与技术 |
4.1.1 固体钾盐的地下开采 |
4.1.2 固体钾盐的地下溶采 |
4.1.3 现代盐湖钾盐的开采 |
4.1.4 地下富钾卤水的开采 |
4.2 钾盐选矿与加工技术 |
4.2.1 钾石盐型钾矿的选矿方法与技术 |
4.2.2 光卤石型钾矿的选矿方法与技术 |
4.2.3 硫酸盐型钾盐的选矿方法与技术 |
4.2.4 混合型钾盐的选矿方法与技术 |
4.3 钾盐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工艺与技术 |
4.3.1 氯化物型卤水综合利用工艺与技术 |
4.3.2 硫酸盐型卤水综合利用工艺与技术 |
4.3.3 碳酸盐型卤水综合利用工艺与技术 |
4.4 钾盐开采与加工技术对我国钾盐产业发展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钾肥进出口贸易及其对我国钾盐产业的影响 |
5.1 国际钾盐市场概况 |
5.2 我国钾盐及钾肥进出口贸易概况 |
5.3 近十年来我国钾肥进出口贸易特征 |
5.4 我国钾肥进口贸易的时间序列分析 |
5.4.1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
5.4.2 差分序列的协整检验 |
5.4.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5.4.4 时间序列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 |
5.5 进出口贸易对我国钾盐产业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六章钾盐产业发展环境与竞争力及其企业经营绩效分析 |
6.1 钾盐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6.1.1 研究方法 |
6.1.2 结果与讨论 |
6.2 钾盐产业竞争力分析 |
6.2.1 评价指标构建及数据处理 |
6.2.2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及其显示竞争指数计算 |
6.2.3 结果与讨论 |
6.3 钾盐企业经营绩效分析 |
6.3.1 研究方法 |
6.3.2 结果与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钾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
7.1 钾盐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
7.1.1 钾盐市场需求分析 |
7.1.2 资源保障能力分析 |
7.2 对中国钾盐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
7.2.1 影响我国钾盐产业发展的若干因素 |
7.2.2 对中国钾盐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与建议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磷钾矿重选尾矿中钾资源的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钾资源的概况 |
1.1.1 我国钾资源简介 |
1.1.2 钾资源及钾盐的供需状况 |
1.1.3 钾盐的重要地位 |
1.1.4 钾的应用 |
1.2 不溶性钾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1.2.1 利用钾长石制取钾肥 |
1.2.2 利用伊利石制取钾肥 |
1.2.3 利用明矾石生产钾肥 |
1.2.4 利用绿豆岩生产钾肥 |
1.3 利用含钾矿物制钾肥的方法 |
1.3.1 钾长石制钾肥的方法 |
1.3.2 富钾岩石制钾肥的方法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矿粉的组成分析及实验方法 |
2.1 原料组成分析 |
2.1.1 元素分析 |
2.1.2 尾矿的灼烧实验 |
2.2 尾矿矿粉的 XRD 分析 |
2.3 主要矿物的晶体结构 |
2.3.1 硅酸盐晶体结构特点 |
2.3.2 硅酸盐中价键的性质 |
2.3.3 钾长石的晶体结构及性质 |
2.4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4.1 实验试剂 |
2.4.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5 实验方法及原理 |
2.6 实验步骤及流程 |
2.6.1 实验流程 |
2.6.2 实验步骤 |
第3章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3.1 钾离子的分析方法 |
3.1.1 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钾离子含量 |
3.1.2 离子色谱仪测定钾离子含量 |
3.2 实验一的结果及讨论 |
3.2.1 硫酸浓度对钾浸出率的影响 |
3.2.2 反应时间对钾浸出率的影响 |
3.2.3 硫酸用量对钾浸出率的影响 |
3.2.4 反应温度的变化 |
3.2.5 滤渣浸泡过滤次数与提钾含量的关系 |
3.3 实验二的结果与讨论 |
3.3.1 单因素实验 |
3.3.2 正交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些添加剂对富钾尾矿、磷矿与硫酸反应的影响 |
4.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2 添加氟化物对实验的影响 |
4.2.1 实验方法 |
4.2.2 添加氟化钙对实验的影响 |
4.2.3 添加氟化钠对实验的影响 |
4.3 添加表面活性剂对实验的影响 |
4.3.1 实验方法 |
4.3.2 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实验的影响 |
4.3.3 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实验的影响 |
4.3.4 添加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实验的影响 |
4.3.5 添加混合型表面活性剂对实验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富钾页岩钾赋存状态及提钾过程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钾资源概况 |
1.1.1 钾资源简介 |
1.1.2 我国钾资源概况 |
1.1.3 钾的应用 |
1.2 可开发利用的不溶性钾矿资源 |
1.2.1 利用钾长石制取钾肥 |
1.2.2 利用云母类粘土矿物制取钾肥 |
1.2.3 综合利用明矾石生产钾肥 |
1.2.4 利用绿豆岩制取钾肥 |
1.2.5 利用霞石制取钾肥 |
1.2.6 利用含钾砂页岩制取钾肥 |
1.2.7 利用富钾火山岩制取钾肥 |
1.3 不溶性钾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1.3.1 国外不溶性钾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1.3.2 我国不溶性钾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方法 |
2.1 试验用原矿的制备 |
2.1.1 原矿的预处理 |
2.1.2 原矿粒度组成分析 |
2.1.3 试验用矿样制备 |
2.2 试验仪器及药品 |
2.2.1 试验设备及仪器 |
2.2.2 试验药品 |
2.3 试验方法 |
2.3.1 矿石中可溶性钾的测定 |
2.3.2 NaOH焙烧浸钾试验 |
2.3.3 KOH的提钾试验 |
2.3.4 水热法提钾试验 |
2.3.5 样品的检测和分析 |
第三章 富钾页岩钾赋存状态研究 |
3.1 富钾页岩的物相分析 |
3.1.1 富钾页岩化学成分分析 |
3.1.2 富钾页岩粉晶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
3.1.3 富钾页岩的差热分析 |
3.1.4 富钾页岩红外光谱分析 |
3.1.5 富钾页岩矿物组成及含量 |
3.1.6 富钾页岩中主要矿物之间的嵌布关系及粒度特性 |
3.2 页岩中钾的赋存状态 |
3.2.1 钾元素在页岩矿物相中的分布 |
3.2.2 富钾页岩中可溶性钾的检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要含钾矿物的晶体结构特征研究 |
4.1 硅酸盐中价键特征和晶体结构特征的理论计算 |
4.1.1 硅酸盐晶体中主要化学键的理论计算 |
4.1.2 硅酸盐晶体结构特征的理论计算 |
4.2 硅酸盐结构的主要特点 |
4.3 微斜长石的晶体结构与性质 |
4.4 云母的晶体结构与性质 |
第五章 页岩经NaOH预处理后焙烧酸浸提钾研究 |
5.1 影响焙烧酸浸提钾过程的主要因素研究 |
5.1.1 影响NaOH预处理后混合物料焙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
5.1.2 影响酸浸提钾的主要因素 |
5.2 经NaOH预处理后混合物料焙烧过程机理研究 |
5.2.1 NaOH预处理富钾页岩的主要机理分析 |
5.2.2 焙烧过程的机理研究 |
5.2.3 焙烧过程动力学研究 |
5.3 酸浸提钾过程反应机理研究 |
5.3.1 焙烧产物的水浸试验 |
5.3.2 水浸产物的酸浸试验研究 |
5.3.3 XRD和SEM分析 |
5.3.4 焙烧产物酸浸提钾机理研究 |
5.4 经NaOH预处理后焙烧酸浸法综合利用富钾页岩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KOH为助剂焙烧酸浸提钾研究 |
6.1 影响焙烧提钾的主要因素 |
6.2 焙烧过程的反应机理研究 |
6.2.1 XRD物相分析 |
6.2.2 表面微观结构分析 |
6.2.3 焙烧过程反应机理研究 |
6.2.4 焙烧反应动力学研究 |
6.3 影响酸浸过程及副产品白炭黑性能的主要因素 |
6.3.1 浸出液中硫酸初始浓度对酸浸过程的影响 |
6.3.2 液固比对酸浸过程的影响 |
6.3.3 浸出温度对酸浸过程的影响 |
6.3.4 浸出时间对酸浸过程的影响 |
6.3.5 搅拌速度对酸浸过程的影响 |
6.3.6 陈化时间对酸浸过程的影响 |
6.4 酸浸反应过程中的主要机理研究 |
6.5 KOH焙烧酸浸法综合利用富钾页岩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温高压水热法提钾过程研究 |
7.1 影响水热法提钾的主要因素 |
7.1.1 不同浸出助剂对水热反应的影响 |
7.1.2 Ca/(Si+AI)对水热反应的影响 |
7.1.3 浸出时间对水热反应的影响 |
7.1.4 浸出温度对水热反应的影响 |
7.1.5 矿石粒度对水热反应的影响 |
7.1.6 搅拌速度对水热反应的影响 |
7.1.7 液固比对水热反应的影响 |
7.2 高温高压水热法提钾的机理研究 |
7.2.1 SEM分析 |
7.2.2 XRD分析 |
7.2.3 高温高压水热法提钾的反应机理 |
7.2.4 水热反应动力学研究 |
7.3 高温高压水热法综合利用富钾页岩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简历 |
(5)小麦—玉米合理施肥及土壤养分运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1.1.1 粮食安全问题 |
1.1.2 粮食生产中存在的施肥问题 |
1.2 氮、磷、钾养分淋失规律的研究进展 |
1.2.1 氮素淋失规律 |
1.2.2 磷素淋失规律 |
1.2.3 钾素淋失规律 |
1.3 腐植酸的研究进展 |
1.3.1 增加化肥肥效的作用 |
1.3.2 改良土壤的作用 |
1.3.3 对植物生长的刺激作用 |
1.3.4 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
1.3.5 对农药的缓释增效作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作物 |
2.1.2 供试土壤 |
2.2 试验方案及方法 |
2.2.1 玉米季试验 |
2.2.2 小麦季试验 |
2.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3.1 土壤样品的采集时间与处理 |
2.3.2 植物样品的采集时间与处理 |
2.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的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肥对小麦、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夏玉米高产施肥技术 |
3.1.2 冬小麦高产施肥技术 |
3.2 施肥对粮田土壤磷、钾供应能力的影响 |
3.2.1 土壤磷、钾贡献率 |
3.2.2 土壤供肥能力 |
3.3 高产粮田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
3.3.1 玉米田土壤养分含量动态变化 |
3.3.2 麦田土壤养分含量动态变化 |
4 讨论 |
4.1 施肥对小麦-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
4.2 土壤磷钾供肥能力的研究 |
4.3 施肥对土体中氮磷钾养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
4.3.1 土体中氮素的垂直分布 |
4.3.2 土体中磷素的垂直分布 |
4.3.3 土体中钾素的垂直分布 |
4.4 腐植酸复合肥培肥土壤的作用 |
4.4.1 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
4.4.2 对氮肥的增效作用及在土体中运移的影响 |
4.4.3 对磷肥的增效作用及在土体中运移的影响 |
4.4.4 对钾肥的增效作用及在土体中运移的影响 |
5 结论 |
5.1 施肥对小麦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 土壤磷钾供应能力 |
5.3 高产粮田土壤养分垂直分布规律 |
5.4 腐植酸复合肥改良土壤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录 |
(6)富钾岩石植物营养组分活化机理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利用富钾岩石制(硅)钾肥的研究进展 |
1.3 富钾岩石植物营养组分简介 |
1.3.1 钾的植物生理作用 |
1.3.2 钙镁元素的植物生理作用 |
1.3.3 硅元素的植物生理作用 |
1.4 原料基地矿床地质特征 |
1.4.1 小秦岭豫陕交界地区富钾岩石矿 |
1.4.2 淳化县三王沟一阎家沟伊利石粘土岩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焙烧条件下钾铝硅酸盐矿物的结构变化 |
2.1 钾长石在焙烧过程中矿物结构变化 |
2.1.1 实验部分 |
2.1.2 矿石矿物结构变化机理 |
2.1.3 焙烧样料中钾的活化机理 |
2.2 辅料为白云石时焙烧钾长石的熟料矿物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讨论 |
2.3 伊利石粘土岩焙烧过程中矿物结构的变化 |
2.3.1 试验原料及方法 |
2.3.2 焙烧过程中伊利石结构的变化 |
2.4 伊利石低温(小于1000℃)加料焙烧过程的矿物结构变化 |
2.4.1 实验部分 |
2.4.2 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富钾岩石植物营养组分活化的配方研究 |
3.1 钾岩石加料焙烧制过程中的基本化学反应 |
3.2 配方计算与硅酸盐相图分析 |
3.2.1 辅料为灰石的配方计算与相图分析 |
3.2.2 配料为白云石的配方计算与相图分析 |
3.3 玻璃态硅钾肥配方研究 |
3.3.1 问题的提出 |
3.3.2 玻璃态硅钾肥配方设计理论依据 |
3.3.3 配方计算 |
3.3.4 玻璃态熟料的网络特性计算 |
3.4 玻璃态硅钾肥焙烧试验 |
3.4.1 试验配方 |
3.4.2 烧成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4 富钾岩石组分活化的热力学与反应动力学 |
4.1 钾长石热分解反应的ΔG_T~0计算 |
4.1.1 复杂硅酸盐热力学数据计算方法的选择 |
4.1.2 钾长石热分解反应的△G_T~0计算 |
4.2 钾长石热分解反应热力学分析 |
4.3 硅钾肥形成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4.3.1 影响硅钾肥矿物生成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 |
4.3.2 影响钾长石分解率因素的试验研究 |
4.3.3 反应动力学试验研究 |
4.4 本章小节 |
5 土壤环境硅钾肥有效组分的活化机理 |
5.1 硅灰石在有机酸中的溶解试验研究 |
5.1.1 试验的目的与条件 |
5.1.2 硅灰石在有机酸中的溶解率 |
5.1.3 矿物-有机酸体系溶解机理探讨 |
5.1.4 结论与推论 |
5.2 硅灰石在盐酸中的溶解试验 |
5.2.1 实验条件与方法 |
5.2.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2.3 结论与推论 |
5.3 硅钾肥有效组分溶出规律研究 |
5.3.1 实验样品与试验方法 |
5.3.2 结果与讨论 |
5.4 不同相态硅钾肥溶液酸溶试验 |
5.4.1 试验条件与过程 |
5.4.2 试验结果 |
5.5 本章小节 |
6 硅钾肥不溶残余物环境矿物学特征 |
6.1 硅钾矿肥不溶残余物环境矿物学特征 |
6.1.1 残渣矿物组合的影响因素 |
6.1.2 硅钾矿肥不溶残余物基本特征 |
6.2 硅钾矿肥不溶残余物吸附性试验 |
6.2.1 试验方法和内容 |
6.2.2 与本次试验有关吸附理论 |
6.2.3 结果与讨论 |
6.3 解吸试验 |
6.4 本章小节 |
7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探索与创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金华地区钾钙肥肥效与施用技术的初步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钾长石水热法制备矿物钾肥工艺研究[D]. 邓琴.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2]中国钾盐产业发展环境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D]. 白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2)
- [3]磷钾矿重选尾矿中钾资源的利用研究[D]. 田宝宝. 武汉工程大学, 2014(04)
- [4]富钾页岩钾赋存状态及提钾过程机理研究[D]. 刘杰. 东北大学, 2009(06)
- [5]小麦—玉米合理施肥及土壤养分运移规律研究[D]. 王蕾.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2)
- [6]富钾岩石植物营养组分活化机理与应用研究[D]. 端木合顺. 西安科技大学, 2008(12)
- [7]腐植酸类物质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的阶段性总结[J]. 杨志福. 江西腐植酸, 1986(03)
- [8]金华地区钾钙肥肥效与施用技术的初步总结[J]. 金华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化肥工业, 1977(S1)
- [9]浙江省红壤性水田的钾肥施用问题[J]. 浙江农业大学红壤调查研究组. 土壤, 1976(Z1)
- [10]金华地区钾钙肥肥效与施用技术的初步总结[J]. 金华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浙江化工, 1975(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