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受与变形: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中的后现代性(论文文献综述)
蒋裕涵[1](2021)在《1980年代先锋文学的社会史阐释》文中指出
杨荷泉[2](2021)在《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文中认为人是地球上的“文化动物”,人类一方面生活在“物质世界”,另一方面也生活在“精神世界”。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传播接受与评价研究,构成了当下世界各国文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成长与壮大,既离不开中国古代文学源头活水的滋养,也离不开世界文学和异域文化的引导交流。客观来说,长期以来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交流,是不对等的:引进来的外国文学多,走出去的中国文学少。在中外文学的互动过程中,中国文学相对处于弱势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和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力度不断增大,助推了当代中国文学走出国门进行跨文化传播和对话。一批中国作家作品受到了国外出版机构与媒体、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和欢迎,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国外对中国现实和当代文学的成见和感知。目前在国外,不仅有一批喜欢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读者和汉学家,还出现了致力于研究现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纯学术期刊,如俄亥俄州立大学早在上世纪就创刊的《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就是很有影响力的汉学研究期刊。21世纪初,余华《兄弟》的出版在国内引发了较大反响,之后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价值高低的争论,一度成为文学圈内外争执的一个热门话题。这种学界内部的纠结和媒体外部的炒作,已经对当代作家创作心态和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无论是对当代文学的总体评价,还是对当代作家的个人成就,总会有一些褒贬不一的声调,众声喧哗地纠缠在一起,甚至呈现出一种两极化的评价趋向。其实,关于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或者说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评判,视野可以扩大一些。我们既不能只站在中国的视角,也不能仅站在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或者其它某一个国家的视角,而应该站在当下世界文化交流发展的立场和高度,以世界文学的眼光和跨文化传播接受的效果,来客观理性地看待和评估。作为“跨文化对话与想象”的一个案例,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余华在中国当代作家里不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其作品并不算多,但几乎都“出门远行”,而且其作品在国内外的反响与评价,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文化景观。中文版和外文版“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的不同接受情况,其原因值得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者关注和反思。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几部分构成。绪论部分解释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探讨余华作品在不同的读者和研究者之间引起争议的原因。本文在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和国内馆藏数据库下载搜集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分类梳理了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传播与接受研究的中外文资料。同时,根据余华本人提供的作家版权输出情况统计表,笔者整理出了 38种外文语种翻译、出版的余华作品的详细信息。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和起点。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首先考察余华作品在国外的传播情况,梳理余华作品在国外尤其是英语世界的译介、销售和读者评价情况。然后,从余华作品的翻译、出版、改编与演出等环节,系统总结了余华“中国故事”出门远行的经验。第二章是关于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内容的研究。主要是评述国外学者对余华作品中人性的异化、暴力与死亡等方面的主题研究以及历史创伤受难者的男性气质、作为商品和暴力受害者的女性身份、被温情遗弃的孤独者形象等人物方面的研究。第三章是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形式的研究。首先是关于余华对中国传统文学语言的颠覆与创新、复调话语的反讽与戏仿;其次是对余华作品里的呼喊、夜晚、善恶者的不同死亡等象征意味的解读;再次是对余华小说多层叙述以及时空压缩等技巧的研究等。第四章是英语世界对余华的比较研究。有一些国外研究者分别从冷漠与荒谬的虚无主义创作视角、表现堕落青年的当代成长小说、对历史真实的超越和拒绝姿态以及对严肃文学的坚守等方面,对余华和他同时代的先锋作家残雪、苏童、格非和莫言的小说文本做出了比较研究。由于没有发现将余华和国外作家比较研究的专题论文,目前本章是余华和中国作家的比较研究。第五章从“两个余华”和“两种余华作品”入手,探讨接受者眼里“伟大作家”和“通俗作家”的“小说家余华”和“散文家余华”的不同面相,以及“母语版余华作品”和“非母语版余华作品”的关系,并比较“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接受的不同情况,再由此引发“两种中国文学”关系的思考。这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也是新的研究起点。像余华这样表现中国题材的文学作品,都是有别于“历史中国”与“地理中国”的一种“文学中国”文本,其作者不仅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其文本语言的种类不但有中文,也有外文;其文本形态既包括中国作家用中文母语原创的“第一文本”,也包括其被翻译和再创作成非母语的外文版“第二文本”。这两种文本分别构成了中文版和外文版的“两种中国文学”。两种文本构成的历史,才是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然而,目前大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只能算作是一种“单向度”的“第一文本”文学史,许多传播到国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第二文本”,已被历史长久地“活埋”。结语部分从余华作品在国外的获奖情况,以及余华成为国际文学论坛主要研讨对象的事实出发,论证了作为一名中国的作家,“中国的余华”已然是“世界的余华”。附录列举了余华到国外参加文学活动的大事记、余华作品外文版出版年表和余华作品外文版的部分封面。这些文字和图片是支撑这篇论文论点的佐证材料。目前,走向国外的中国文学还有不少困难,这既有文学外部的问题,也有文学内部的问题。它涉及到宣传、翻译、出版、市场、意识形态等文学外部的诸多元素,这些元素犹如一双双有形和无形的大手,影响了一个作家作品的时空跨界的程度。但是,反观走出国门的余华作品,真正优秀的作家与其优秀作品的“出境与跨界”,其文学内部的元素更加重要。余华不同于中国当代作家里的某些人,在国外的影响仅靠一本书,轰动一时,却又昙花一现。国外读者和汉学家对余华的接受和研究,是基于他们对余华文本“内部风景”的着迷。余华以一个作家的良知,不但叙述了底层人物“眼泪的宽广”,写出了“一个国家的痛”,而且用了许多西方人非常熟悉的现代叙事方式,表达了尊重生命和悲悯弱者的博大情怀。余华作品不仅是国外读者“读文学-看中国”的社会文本,而且是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文学文本。余华被译介到国外的作品,虽然都经过翻译环节的再创作,但是,由于其主题、人物、叙事和语言等“文学内部”的文化景观非常迷人,受到国外读者持久的欢迎。余华的某些作品,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经典文本,也是当下世界文学的经典文本。本文的创新性:一是在全面考察了余华作品在国外译介出版传播的背景下,从内容和形式以及作家比较等方面,系统梳理和探讨了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传播和接受研究的情况;二是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两个余华”“两种余华作品”和“两种中国文学”的概念;三是提供了不少国外关于余华作品的评价和研究的外文资料。本文研究的意义:从英语世界传播与接收的国外视角,重新审视了备受争议的余华作品的价值,以及余华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希望借鉴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不同接受的案例,为当下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点有益的经验。本文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时间、精力和能力的限制,收集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评价和研究的资料不够齐全;二是论文偏重于文献资料的梳理,在理论概括和提升等方面,显得较为薄弱。比如由“两种余华作品”引发的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两种中国文学”的关系和互动研究,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对这些相关话题,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由于不是本文的主要论题,所以未能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高祎博[3](2021)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试图对“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从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发生入手,对小城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也关注其小城镇叙事表现出来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即“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对中国当代社会“城镇化”的文学呈现、记录以及这一过程中折射出的复杂多样的人文体验、美学特征。第一章,着重考察“70后”作家成长背景。小城镇是相当一部分“70后”作家少年时期的成长之地与当下的生活空间。小城镇和“70后”作家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这是“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先天性优势。“70后”作家对小城镇书写多是从日常生活切入,以商街和工厂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城市化不断拓进的当代社会,小城镇正在成为都市的模仿者,但有限的生活区域增强了对于外部世界无限的想象。第二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即小城镇青年群体。徐则臣、石一枫、阿乙等作家塑造出一批漂泊的“城市异乡人”形象;田耳、张楚等作家塑造了那些不曾离开故乡的“在地者”形象。小城镇青年群体中有命运跟随国家改革政策而起落的青年工人,也有坚持文学梦想不曾放弃的写作者,他们以火车、地图、星空、望远镜为象征符号展开想象,他们的身与心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徘徊不定。第三章,主要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对于社会伦理、家庭伦理关系的思考。在“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感受到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性的消费主义对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冲击。对父子、夫妻关系的影响、塑造,对边缘群体的叙事隐含着“70后”作家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摆脱传统伦理关系带来的精神束缚,又呼唤传统伦理秩序回归。第四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关系。“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是面向当代的社会发展现实的文学书写。“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以社会事件作为切入点,站在底层视角,以平视的目光审视人生痛点与精神疑难,用细密的笔法描绘出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变化:从物质生活到价值观念乃至思维观念的骚动、渐变。以房伟和马笑泉的作品为例,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国企改革、城镇化建设等大的社会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理想化的人文情怀。第五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的关系。70后作家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忠实读者与文学精神的继承者,在城镇叙事中,他们用充满象征与隐喻的叙事策略,营造出小城镇作为闭合环境的荒诞氛围。本章以金仁顺、黄孝阳、瓦当等作家为例,分析“70后”作家设置的超越常理的人物关系,在那些离奇乃至诡谲的情节背后,叙事的主旨仍在于揭示和描绘世界与人生的无常,现实的变幻莫测。
牛浩宇[4](2021)在《1930年代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施蛰存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核心作家,他的创作为中国文坛开辟了新的美学形态,浸润着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美学精神,显现出对生命感性独有的审美偏好。他的审美革新以创作者、文本、欣赏者和文化等因素互渗的动态方式源源不断地流溢感性。既是他尊重文学本身和在乎现代文学发展前途的理想追求,又是聚焦生命个体的感性状态和重视充斥于字里行间的感性经验的表现。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就施蛰存创作过程中所表现的审美革新的内涵和理念进行梳理,这一内涵和理念构成了将审美作为策略进行文学革新的基础。没有留学经历的他对传统美学和古事题材天然贴近,把它们和世界性的文学思潮一起作为发展自由创作和追寻审美独立的现代性资源进行转换,追求新奇的审美风格,消减了学院主义意识,以抽象的自由和破坏性的先锋为出发点进行创作。第二章从审美对象具体审视施蛰存创作中所包蕴的审美革新之内在本质。在以感性为主题词灌注的记忆、情感、爱欲和精神下,采集了江南古镇、收藏物、身体、怪异幻象四个审美对象详细观照。揭示了它们寄托的不同的文学意义和主观价值,有的表现远离货币体系的无功利倾向,有的显露自由真实的生命本能,有的传达生命迷狂下的内在反应。第三章从审美方式继续审视施蛰存创作中所包蕴的审美革新之内在本质。在内容上,指出施蛰存在创作中舒展生命的审美方式,主要包括重视生命感觉、保持内心救赎和实现游戏人生等,展现个体的生命感性。在内容和形式的共存上,揭示出施蛰存将诗和心理学嵌入到文学的创作方式,既是一种象征性的表现方法,又记录生命思索和深层意蕴。第四章对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之价值从几个方面进行评析。由于对当时文坛固守的创作方式表示不满,施蛰存将审美革新作为策略尝试改变这一现状,但又遵从一定的文学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使他的创作成为“冲突”与“效忠”的曲折表达。一面透过文本传达现代文化的感性经验,一面通过欣赏者和文化背景对之进行增补,对审美文化充满反思和救赎的力量。
田琦[5](2021)在《论张洁小说风格的嬗变》文中提出作为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张洁从发表《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到《四只等着喂食的狗》以来,其小说风格不断转型。作为不断突破自己前一阶段创作风格的作家,张洁在文学史中无法被归入任何单一的文学流派。张洁小说风格转型的探索无论是对于张洁创作研究还是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演变的研究都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张洁小说的风格转型为研究对象,探索时代是如何影响张洁小说不同风格的形成。本文的研究目标分为五章来完成,依据张洁小说不同风格划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每一章第一部分梳理张洁小说的不同风格。其次,每一章第二部分探索张洁小说风格转型的成因,夹杂着外界环境的分析。再次,在对张洁小说风格特色的研究中加入学界对张洁有争议的作品的讨论。最后,尽量做到对张洁小说风格总体客观地评价。本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这一部分对张洁小说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总结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学界对张洁的研究存在哪些不足,还存在可继续展开的空间,并且阐释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二章论述张洁第一阶段(1978-1979年)的小说创作。此阶段张洁小说创作与时代、政治结合紧密,怀抱热情歌颂理想与爱情,呈现出抒情风格。同时,在抒情风格中又表现出矛盾性,一方面张洁小说具有建国十七年小说的政治性抒情;另一方面,张洁受“人道主义”思潮影响,她呼唤人性和真情的回归,小说又表现出一种个人化抒情风格。第三章论述张洁第二阶段(1980-1986年)的小说创作。较上一阶段,张洁小说写作视野下移,关注到女性和社会底层弱势群体。同时,她写作的题材也有所拓宽。小说对恋爱婚姻、现实改革等问题进行书写,形成了不同于上一阶段的写实风格。张洁怀抱热情步入文坛,苏俄与红色文化对张洁第一阶段写作影响较深使张洁小说形成了抒情风格。逐渐地,张洁的理想被现实打破,她看见了社会现实问题。与此同时,文艺政策的松动使呼唤人性与暴露问题的小说成为可能,她的文风就转为写实风格了。第四章论述张洁小说第三个阶段(1986-1993年)的小说创作。1985年,文坛正经历转向,各种西方思潮涌入国内,文坛兴起寻根、先锋和新写实小说热,张洁借鉴西方现代派手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荒诞风格。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张洁除了看见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发展机会外,她还关注到人性在金钱扭曲下的变异。此时期张洁小说的荒诞风格主要体现在以荒诞为主的表现技巧上,更重要的是张洁小说展现了现实生活中被金钱扭曲形成的荒诞消费观、荒诞伦理观和道德观。第五章讨论张洁第四个阶段(1994-2020年)的小说创作。张洁在经历丧母之痛后,她接受了这一现实并逐渐回归平静。她的写作思想上升到哲学高度,参禅悟道审视内心,在历史中找寻生命的意义,张洁结合自身情感经历与体验创作了家族历史小说《无字》。她还将写作目光聚焦人类文明和历史兴衰,解构历史的崇高性。此阶段张洁小说主要呈现出宗教与历史杂糅的风格。结语部分主要对张洁小说进行整体评价。张洁在不断改变和突破小说写作风格的同时,始终秉持着传统文人“文以载道”的文学理想不变。她的写作始终有关照对象,书写人类面临的各种课题,如爱情难题、生老病死、命运与人生、人类文明与历史演变等。张洁正是秉承一颗赤子之心不断书写她对生命的思考,她的小说不应该被新一代读者遗忘。
季凤[6](2021)在《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学术界对九十年代新诗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方面的研究则相对欠缺,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研究仍存在诸多值得深入研究之处。本文旨在结合中国诗歌抒情传统,从场域理论和文本细读等角度切入,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进行较新颖深入的研究探讨。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域的裂变。本章分别从抒情语境的转型、情感特质变异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二者又进一步从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互渗、消费文化下的接受心理和边缘化抒情、抒情的现时转向、多种焦虑影响和抒情范式对撞等层面透视九十年代新诗抒情背景。第二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主体的存在表征。本章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从树状的激情抒发走向块茎状的游牧呈现,诗歌抒情地理的“巴尔干化”,抒情主体的审美转型。本章着重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中抒情主体的共性表象进行研究。第三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文本表征。本章分别分为四个板块:审美价值的纠偏——从形式美回归现时性,情感触点的游移——情与思,抒情话语的新质——后现代性、抒情策略的对话——综合性。本章将抒情理念和文本细读结合研究九十年代中国新诗抒情的文本体征。第四章主要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估衡。主要从两个话题进行研究:九十年代新诗的史学意义;解构与重建的互文共生。本章对前三章之外的话题予以补充式探讨。
孙明[7](2021)在《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文中认为处于文学现场中的文学期刊,是连接作家作品与文学环境的传播媒介,也是研究文学思潮很好的切入点。对于先锋小说研究而言,从思潮和作家作品等角度进行的研究已比较充分了,但从文学期刊角度进入的研究还有一定的研究空间。省级文学期刊《作家》在1980年代深度参与了先锋小说的潮流化发展,而关于《作家》与先锋小说的关系尚未引起研究界足够的注意。本文以《作家》杂志为中心,从文学传媒研究角度切入,在研究视角上有新的尝试,依托充分的史料整理、分析,揭示《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的密切渊源,并以《作家》为中介,在由文学制度、创作、传播构成的文学生产链中,更宏观、全面地论析传媒因素对先锋小说潮流发展的影响。笔者希冀本文能够在完善文学期刊研究与先锋小说思潮研究方面略尽绵薄之力。本文内容分为绪论与四章。绪论部分论述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并就研究现状的不足提出解决思路。正文第一章从刊情溯源《作家》杂志参与先锋小说发展潮流的语境。首先,本章从1980年代前期的文学环境和《作家》小说版块的革新探究《作家》办刊条件的变化;而后,论述更名改刊对《作家》办刊方针的影响,探究《作家》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前提。第二章聚焦于《作家》的传媒条件,深究《作家》如何为扶植先锋小说做准备。从编辑队伍的更新及开放的编辑取向入手,同时通过对编辑部扶持先锋小说的编辑策略的分析,阐释《作家》如何助推先锋小说的发展、传播。第三章对照刊发先锋小说的其他几个重要期刊的编辑倾向,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作家》强调叙事方面的形式探索的倾向,进而从采取多重叙事、元叙事、碎片化叙事和平面化叙事四个方面总结其叙事探索。第四章结合同期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其他刊物,分析《作家》对先锋小说潮流化发展的影响,从推出代表作家与重要作品、同其他刊物一道成为先锋小说的发表园地和促进先锋小说有序发展三个侧面,评析了《作家》之于先锋小说发展的助推意义,同时结合史料分析《作家》的地缘劣势使其对先锋小说传播影响力有限的客观原因。结语部分阐发本文追溯《作家》杂志参与先锋小说发展的研究价值。
景柯庆[8](2021)在《试论当代“先锋小说”的经典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试图从话语分析与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还原与考察当代“先锋小说”从创作、发表、命名、加冕到入史的整个经典化过程,主要会涉及到文学期刊、文学批评、文学史与经典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基于此种研究思路,本文首先从追溯“先锋小说”与文学期刊的关系入手,选取了上海、北京等地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对“先锋小说”的刊发有过影响的知名期刊,以这些期刊对“先锋小说”的刊发情况,以及与刊发相关的文学事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先锋小说”的面世及其开始成为创作潮流这一阶段的情况。其次,追溯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这一长时间段内,围绕“先锋小说”而展开的文学批评以及相关的批评活动,其中会涉及到各类批评文章、文学选本、文学会议和以“重写文学史”为代表的学术活动,还原“先锋小说”命名的形成过程,“先锋小说”纯文学形象的建构过程,批评着作对“先锋小说”入史的推动过程。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文学批评逐渐塑造出作为经典的“先锋小说”。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整理、分析了 90年代之后“先锋小说”在文学史中的入史情况,梳理“‘先锋小说’是80年代文学经典”这一共识的形成过程,并发现在共识之外存在着的差异,同时在这些共识与差异中反思经典化与经典。本文将通过这一系列的还原与考察,较为深入地探讨“先锋小说”经典化过程背后所涉及到的80年代的历史语境、文学观念、文学生产机制的深刻变化,以此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与理解80年代。
田钰[9](2021)在《中国大陆的纳博科夫批评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纳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是美国和俄罗斯文学史上着名的文学创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批评家。中国大陆对纳博科夫近四十年的批评研究史,可看作是中国文坛或文学批评在危机和反思中的发展史。据此,本论文以中国大陆对纳博科夫批评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为主要对象,力争在文艺思潮、批评话语和知识谱系等变化中掌握中国大陆纳博科夫研究的脉络,并将其大致分为三个时间段: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年至今,考究出这三个时间段对纳博科夫批评的不同向度及背后的原因。这样不仅能使得当下中国纳博科夫研究的现实意义更为凸显,同时为纳博科夫研究维度的拓展,提供一定的启发意义。本论文的正文写作包括以下四章:第一章: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萌发期:新旧批评话语并存(1980-1989年)。本章首先阐发了纳博科夫能够潜入到中国大陆的两个契机——“现代主义热”和“思想解放、改革开放”,接着论述八十年代初期由于文艺转型较为缓慢,纳博科夫的作品被贴上了颓废思想的标签,而随着中后期批评启蒙的渐次复苏、文学向内转的底色以及文学理论转向语言谱系,中国大陆对纳博科夫的批评逐渐走向文学作品本身。第二章: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推进期:研究格局的拓展(1990-1999年)。这一章主要论述了1990—1999年这一时间段纳博科夫批评研究格局拓展的三个维度:首先是从作品到个人,批评者们从纳博科夫生平经历出发,考究作品中的俄罗斯性;其次是从现代派的定位到运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进行作品解读;最后是从对他文学创作的研究延伸到对他文学批评的研究。其背后的语境动力包括重写文学史的持续发酵、后现代主义在九十年代的撒播、形式批评的兴盛以及批评的市场化。第三章: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繁荣期:研究转向及本土话语的构建(2000年至今)。这一章论述了2000年至今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三个向度:一是转向消费社会的研究视角,这与消费主义在中国的盛行息息相关;二是学者们积极地将纳博科夫与中国作家作品进行对比研究,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与严歌苓的对比,以及作品《洛丽塔》与中国经典文学《红楼梦》的对比,背后体现出的了全球化时代流散文学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和比较文学中国视野的构建;三是中国学者运用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对纳博科夫作品中的伦理道德进行重新审视,折射出了学者们构建本土批评话语的尝试。第四章: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启示。本章首先对纳博科夫的批评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发,接着论述了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总体特征——变与不变、未完成性,最后指出了纳博科夫批评中存在研究对象的局限性、陷入主义的陷阱导致的阐释失效这两个不足之处。
张思韬[10](2021)在《论20世纪八十年代饥饿书写的转变及其原因》文中研究指明饥饿是人类苦难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领域,饥饿经常作为描写对象进入作家的创作视野,成为他们反思苦难起因、形成苦难文化记忆的重要路径和切口。在文学思潮交互杂糅的新时期,八十年代的饥饿书写展现由革命宏大叙事向个人小叙事、由道德仰望到人性本态的转变特征。本文以对比饥饿书写前后期的聚焦点和主题为着眼点,围绕饥饿文学创作随着国家经济转型、政治运动变革、作家心理转变等方面的变化探析其产生差异的缘由。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查证这一阶段小说中饥饿书写的演变逻辑,进一步辨析饥饿书写的隐秘内核,还原读者的饥饿身体记忆,探寻人类生存哲学的进程。本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是对饥饿概念以及选题背景、研究现状、选题意义进行基本阐述,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论述饥饿书写的叙述视角,通过实例分析解读饥饿文本,探寻宏大叙事下饥饿被掩埋和遗忘的历史根源。这一时期饥饿书写的视角呈现由宏大叙事转向个人叙事的特征,具体表现为由单一性的宏观性控诉演变为微观性的情感表达,由群体性的灵肉挣扎聚焦到个人性的身体反抗。第三章论述饥饿书写的主题呈现由前期重视人的道德追求到后期强调人性的物质欲望的演变过程。精神克制无法解决实体性饥饿,身体的原始需求超越了尊严观念和英雄殉难意识,政治性的饥饿书写最终向人的文学倾斜。第四章论述饥饿书写的转变原因。八十年代文学作品中之所以会出现饥饿书写转型,主要受三方面原因影响:一是八十年代政治运动下文学思潮交替发展,饥饿书写呈现出脉络式演变的特征;二是城市化进程下的物欲膨胀,市民阶层通俗文化阅读需求增加,饥饿书写逐渐趋于表现身体解放的特征;三是作家的创作心态更新也给饥饿书写带来更为系统性的重塑。第五章论述饥饿书写的转变意义。在饥饿记忆逐渐模糊的当代社会语境下,还原读者的饥饿体验,承认身体的合法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探寻生命本质理性的哲学意义。结语部分总结全篇论点。20世纪八十年代的饥饿书写随着时代的进步,其现代性的品格愈发完善,但膨胀的物欲会消费来之不易的肉身,饥饿书写仍然任重道远。
二、接受与变形: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中的后现代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接受与变形: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中的后现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2)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资料搜集整理情况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余华作品在国外的传播与经验 |
第一节 余华作品在国外的翻译出版与销售 |
第二节 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和评价 |
第三节 余华“中国故事”出门远行的经验 |
第二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内容的研究 |
第一节 人的异化、暴力与死亡 |
第二节 历史创伤受难者的男性气质 |
第三节 商品和暴力受害者的女性身份 |
第四节 被温情遗弃的孤独者 |
第三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形式的研究 |
第一节 语言和语体 |
第二节 象征手法 |
第三节 多层叙述 |
第四节 空间和时间 |
第四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和有关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余华与残雪:两种虚无主义创作视野比较 |
第二节 余华和苏童:当代成长小说及堕落青春的塑型 |
第三节 余华与格非:对历史的超越和拒绝 |
第四节 余华和莫言:类型文学时代里的严肃文学坚守者 |
第五章 国内外“两种余华作品”和“两种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两个余华”与“两种余华作品” |
第二节 “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的接受比较:以《兄弟》为例 |
第三节 “文学中国”的不同文本与“两种中国文学” |
结语 中国的余华世界的余华 |
一、站上了世界文学的领奖台 |
二、国际文学论坛的专题作家 |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文学 |
附录 |
一、余华国外文学活动大事记 |
二、余华作品外文版出版年表 |
三、余华作品外文版部分封面 |
四、余华中文简繁体作品清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的项目 |
附件 |
(3)“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
(一)小城镇的话题缘起 |
(二)小城镇叙事的研究现状 |
二、“70 后”作家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章 “70 后”作家与小城镇的文学构建 |
第一节 “70 后”作家生命体验与小城镇书写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力量与小城镇之变 |
一、岁月迟缓——小城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体验 |
二、框定的生活空间 |
三、商品经济时代成为“城市模仿者”的小城镇 |
第二章 城镇青年及其精神内涵 |
第一节 小城镇的出走者 |
一、徐则臣——到世界去 |
二、石一枫——漂泊于城市中的“失败青年” |
三、阿乙——土狗的焦虑 |
第二节 在地者的外部想象 |
第三节 寂落的青工 |
一、路内——穿越迷雾的追寻 |
二、时代变迁下的青工群体 |
第四节 异类的写作者 |
第三章 小城镇视域中的伦理叙事 |
第一节 孱弱的父亲 |
第二节 失衡婚姻中的夫妻伦理 |
第三节 消费时代中小城镇伦理秩序的溃退 |
第四节 边缘的脱序者 |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回归下的小城镇叙事 |
第二节 底层叙述中的意外社会事件与人文关怀 |
一、底层视角里的人文关怀 |
二、突入小城生活的意外社会事件 |
第三节 “英雄”的落寞——《血色莫扎特》 |
一、落寞的英雄 |
二、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
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指向性 |
第四节 县城中的官场生态学——《迷城》 |
一、权力体系中的生存之道——从“愤怒”到“沉默” |
二、官场叙事的继承与拓展 |
三、文化根性与政治选择 |
第五章 现代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一、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二、闭合环境下的荒诞感 |
第二节 金仁顺——文字之外的余韵悠长 |
一、越界的母女 |
二、于意外处戛然而止 |
第三节 黄孝阳——人世间的梨桥县 |
一、大地之上的“梨桥县” |
二、县城里的恶棍哲学 |
第四节 在寂灭中光芒万丈——瓦当的“临河城” |
一、错乱表象下的爱与灵 |
二、在现实与虚构中的小城人生 |
三、从“临河镇”开始,归来依旧是少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1930年代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述评 |
第一章 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的内涵和理念 |
第一节 审美革新的内涵 |
一、审美革新的起点:追索新奇 |
二、审美革新的聚集:进入现时 |
三、审美革新的冒险:改造古事 |
四、审美革新的核心:保持先锋 |
第二节 审美革新的理念 |
一、非学院派思维的自由创作 |
二、召唤文学自主的审美独立 |
三、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化 |
四、建构现代文化的感性经验 |
第二章 从审美对象看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 |
第一节 记忆寻求的审美对象:江南古镇 |
一、外观:江南古镇的文化气息 |
二、内视:江南古镇的心灵诗学 |
第二节 情感凝结的审美对象:收藏物 |
一、表层情感:收藏物的自然格调 |
二、情感升华:收藏家的自我完成 |
第三节 爱欲释放的审美对象:身体 |
一、身体的外部书写与美感 |
二、身体的内在体验与快感 |
第四节 精神变异的审美对象:怪异幻象 |
一、怪异幻象的“震惊”气息 |
二、怪异幻象的“理性”反抗 |
第三章 从审美方式看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 |
第一节 生命的感性舒展 |
第二节 诗意气氛的捕捉 |
一、布置诗情、烘托气氛 |
二、亲近本源,召唤本真 |
第三节 内在真实的显现 |
一、心灵摹仿的“真实观” |
二、主观幻想的超现实因素 |
第四章 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的价值 |
第一节 “冲突”与“效忠”的曲折表达 |
第二节 感性经验的传达和增补 |
第三节 审美文化的反思与救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论文关涉的施蛰存相关的作品和着作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论张洁小说风格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张洁小说国内研究现状 |
1.1.1 从研究角度看 |
1.1.2 从研究内容看 |
1.2 张洁小说转型研究 |
1.3 研究意义及论文创新 |
1.3.1 研究意义 |
1.3.2 论文创新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表现理想情怀——抒情风格(1978-1979) |
2.1 以抒情为主的表现手法 |
2.2 十七年政治抒情风格的延续 |
2.3 掺杂“人情味”的个人化抒情 |
2.3.1 个人化抒情的体现 |
2.3.2 个人化抒情引发的争议 |
3.直面改革问题——写实风格(1980-1986) |
3.1 以写实为主的叙述方式 |
3.2 写实题材:社会问题的一面镜子 |
3.1.1 社会改革问题:暴露与歌颂 |
3.1.2 男女矛盾:由和谐到男女两性冲突 |
3.3 转型原因 |
4.暴露扭曲的人性——荒诞风格(1986-1993) |
4.1 以荒诞为主的表现技巧 |
4.2 金钱扭曲的畸形人际关系——精神困境 |
4.2.1 金钱至上的荒诞消费观念 |
4.2.2 荒诞的伦理观念与道德观念 |
4.3 转型原因 |
4.3.1 1985 年文坛的转向 |
4.3.2 外国思潮与国内外经历影响 |
4.3.3 改革开放导致商业物欲横流 |
5.超脱自我与历史——宗教与历史杂糅的风格(1994-2020) |
5.1 宗教色彩书写 |
5.1.1 宿命论思想 |
5.1.2 小说的禅味 |
5.2 历史性叙事 |
5.2.1 追求宏大的历史画卷 |
5.2.2 个人命运融入历史 |
5.3 转型成因 |
5.3.1 自身情感经历与体验 |
5.3.2 文坛动向:家族小说与新历史小说的兴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九十年代新诗的意义与地位概述 |
(一)九十年代新诗的意义与命题 |
(二)诗歌抒情和形态研究的辨析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九十年代新诗研究文献 |
(二)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的文献概况 |
(三)相关理论专着文献概况 |
三、选题依据 |
(一)目的与意义 |
(二)学术价值 |
(三)应用前景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域的裂变 |
一、抒情语境转型 |
(一)全球化语境呼唤转型 |
(二)消费文化下接受转型 |
(三)诗歌消费陷入窘境 |
二、情感特质变异 |
(一) 浮躁语境下的关注现时 |
(二)焦虑影响的催化作用 |
(三)抒情话语权纷争 |
第二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主体的存在状态 |
一、抒情理念的多元游牧呈现 |
(一)游牧趋向的必然 |
(二)块茎状的游牧呈现 |
(三)具体维度例析 |
二、诗歌地理的“巴尔干化” |
(一)地理版图争相构建 |
(二)诗人群体分化与分层 |
三、抒情主体的审美转型 |
(一)古典美学的“现代性” |
(二)及物的超验抒情 |
第三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文本表征 |
一、审美价值的纠偏——现时性 |
(一)个性化历史想象的抒情 |
(二)从情感向经验的叙事性 |
二、情感触点的游移——情与思 |
(一)抒情之冷热 |
(二)抒情之轻重 |
(三) 个案例析 |
三、抒情话语的新质——后现代性 |
(一)从透明到含混 |
(二)互文性抒情 |
四、抒情策略的对话——综合性 |
(一)戏剧性(小说化) |
(二)散文化 |
第四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若干问题的估衡 |
一、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史学意义 |
(一)新抒情时代: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和后现代性 |
(二)当代诗歌本体重塑:“抒情”或“叙事” |
二、解构与重建中的抒情经典 |
(一)什么是经典? |
(二)经典修正与解构重构 |
(三) 九十年代抒情视野里的诗歌经典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作家》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语境 |
第一节 《作家》前史 |
第二节 宽松的文学环境促发了刊物的主体意识 |
第三节 小说版块的单一化风貌召唤变革 |
第四节 更名改刊确立新的办刊方针 |
第二章 《作家》推介先锋小说的编辑取向及编辑策略 |
第一节 编辑主体及编辑取向 |
第二节 编辑策略 |
第三章 《作家》所刊先锋小说的叙事探索 |
第一节 运用多重叙事 |
第二节 尝试元叙事 |
第三节 采用碎片化叙事 |
第四节 采取平面化叙事 |
第四章 《作家》对先锋小说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推出代表作家及重要作品 |
第二节 构成先锋小说的发表园地之一 |
第三节 促进先锋小说的有序发展 |
第四节 地缘局限决定影响有限 |
结语 |
附录:1980 年代《作家》发表先锋小说年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试论当代“先锋小说”的经典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经典的推出:“先锋小说”与文学期刊 |
第一节 从发源到全盛:《上海文学》与《收获》 |
一 《上海文学》:率先刊发“先锋小说” |
二 《收获》:集中推出“先锋小说”专号 |
第二节 波折中的前行:《人民文学》《北京文学》与《中国》 |
一 《人民文学》:强有力地培育“先锋小说” |
二 《北京文学》:平稳持续地刊发“先锋小说” |
三 《中国》:开放坚定地支持“先锋小说” |
第三节 退潮后的接力:《钟山》《花城》及其他 |
一 《钟山》:“先锋小说”后起的重要阵地 |
二 《花城》:多方面推介“先锋小说” |
三 《大家》《山花》与《作家》:边缘期刊助力“先锋小说” |
第二章 经典的塑造:“先锋小说”与文学批评 |
第一节 “先锋小说”命名的确立 |
一 “先锋小说”命名的发生 |
二 “先锋小说”命名的差异 |
三 “先锋小说”命名的落定 |
第二节 “先锋小说”纯文学形象的建构 |
一 “纯文学”概念的由来 |
二 “新潮批评”对“先锋小说”纯文学形象建构的介入 |
三 “重写文学史”对“先锋小说”纯文学形象建构的推动 |
第三节 “先锋小说”入史的前奏 |
一 文学批评对“先锋小说”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
二 文学批评对“先锋小说”的历史性批评 |
第三章 经典的凝定:“先锋小说”与文学史 |
第一节 “先锋小说”进入文学史 |
一 “先锋小说”在文学史着中的从无到有 |
二 “先锋小说”在文学史着中的阐释差异 |
三 “先锋小说”在文学史着中的趋同评价 |
第二节 “先锋小说”在文学史中的经典化位置逐渐稳定 |
一 文学史着对“先锋小说”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的选择 |
二 文学史着对马原及其“叙述圈套”的关注 |
三 文学史着对“先锋小说”后现代主义的阐释 |
第三节 “先锋小说”形象在文学史着中的差异 |
一 “先锋小说”与“现代派小说”的联系与区分 |
二 “先锋小说”发生转向还是走向终结 |
三 “先锋小说”在文学史着修订中的变动 |
结语 “先锋小说”的经典性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90年代以来的部分文学史对“先锋小说”的阐述情况 |
致谢 |
(9)中国大陆的纳博科夫批评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有关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关键词界定 |
四、研究目标及方法 |
第一章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萌芽:新旧批评话语并存(1980-1989年) |
第一节 八十年代纳博科夫在中国传播的接受语境 |
一、“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 |
二、“现代主义”热潮 |
第二节 八十年代初的研究策略 |
一、颓废思想的标签 |
二、文艺转型的沉寂期 |
第三节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研究策略 |
一、逐步回到文学作品自身的研究 |
二、“纯文学”的知识谱系 |
第二章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推进期:研究格局的拓展(1990-1999年) |
第一节 纳博科夫研究的铺陈:从作品到个人 |
一、作品俄罗斯性的发掘 |
二、“重写文学史”的持续发酵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视角 |
一、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纳博科夫批评 |
二、九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情结 |
第三节 对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的研究 |
一、聚焦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的具体表征 |
二、关注文学批评实践的语境探源 |
第三章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繁荣期:研究转向及本土话语的构建(2000年至今) |
第一节 转向消费社会的研究视角 |
一、纳博科夫与消费社会 |
二、消费主义的盛行 |
第二节 对比视野下的纳博科夫批评研究 |
一、纳博科夫研究的比较视域 |
二、纳博科夫比较研究的思考 |
第三节 对作品伦理道德内涵的重新审视 |
一、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视角 |
二、构建本土批评话语的尝试 |
第四章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启示 |
第一节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总体特征 |
一、变与不变的融合 |
二、未完成性 |
第二节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一、纳博科夫文学批评彰显了现代精神 |
二、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具有启发意义 |
第三节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一、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
二、主义的陷阱阐释的失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论20世纪八十年代饥饿书写的转变及其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饥饿书写的概念辨析 |
1.2 饥饿书写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2 聚焦视角:从宏大叙事到个人叙事 |
2.1 宏大叙事下的饥饿 |
2.1.1 饥饿惨状的宏观控诉 |
2.1.2 灵肉挣扎的深层反思 |
2.2 饥饿的个人化表达 |
2.2.1 饥饿体感的微观叙述 |
2.2.2 饥饿行为的合理辩解 |
3 主题变迁:由道德追崇到人性解放 |
3.1 前期重视人的道德追求 |
3.1.1 道德标杆意识 |
3.1.2 英雄殉难美感 |
3.1.3 个体尊严观念 |
3.2 后期强调人的物质欲望 |
3.2.1 剥去意义的人性考量 |
3.2.2 身体解放的原始需求 |
4 饥饿书写的转变缘由 |
4.1 政治运动下的文学思潮 |
4.1.1 反思思潮下的主体意识觉醒 |
4.1.2 新写实思潮后的饥饿具象化 |
4.2 经济发展下的城乡改革 |
4.2.1 市民阶层的通俗文化阅读需求 |
4.2.2 城市化进程下的物欲宣泄 |
4.3 作家创作心态下的变化 |
5 饥饿书写的转变意义 |
5.1 历史的重述:还原读者饥饿体验 |
5.2 合法的身体:探寻生命哲学意义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接受与变形: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中的后现代性(论文参考文献)
- [1]1980年代先锋文学的社会史阐释[D]. 蒋裕涵. 西南大学, 2021
- [2]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D]. 杨荷泉. 山东大学, 2021(11)
- [3]“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D]. 高祎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4]1930年代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研究[D]. 牛浩宇.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5]论张洁小说风格的嬗变[D]. 田琦.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D]. 季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D]. 孙明. 兰州大学, 2021
- [8]试论当代“先锋小说”的经典化[D]. 景柯庆.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中国大陆的纳博科夫批评之研究[D]. 田钰.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10]论20世纪八十年代饥饿书写的转变及其原因[D]. 张思韬.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