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的基础造形教育的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远真,周婧景[1](2021)在《博物馆互动导览研究综述》文中指出互动导览最早诞生于国外博物馆应用技术研究领域,旨在丰富观众的体验。为整体把握研究脉络,需先厘清已有成果。经过文献筛查,最终确定以45篇国外文献、54篇国内文献为基准展开纵向历史阶段概述和横向研究特点分析,按国内外各研究发展的三阶段,归纳出国外两项、国内三项研究焦点议题。经过分析,发现既往互动导览研究虽已初具规模,但在学科跨度平衡、系统理论建设、范围对象择取、国内外前端信息沟通上仍有待优化。
魏娜[2](2021)在《高等建筑教育方法论重构建筑学新体系——基于宾夕法尼亚大学“高等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文中提出本文通过笔者在2020年秋季学期执教宾夕法尼亚大学"高等建筑设计"课程过程中得到的启发与遇到的问题,提出当代的高等建筑教育应转向为设计研究的平台,聚集并孕育能够面对建筑学发展需求的人才,关注建立有实践意义的设计方法论,让理论、设计方法论、和实践成为一个相互迭代的整体才能真正推动建筑学的发展,从而重构一个积极并充满活力的建筑学新体系。
杨昱杰[3](2021)在《留学生繁体字认读学习需求及实际认读能力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冉令江[4](2021)在《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北朝艺术风格演变研究》文中指出
邹广胜[5](2021)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的关系为研究课题,当然,有些问题文论中讨论得多些,有些问题书论中讨论得更为深入,但都以文论书论中共同关注、共同存在的问题为轴心与线索展开讨论与论述,同时也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在中国文论史与中国书论史上产生的影响。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作为开篇,讨论本选题的价值及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并阐明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第一章为“魏晋文论与书论之关联”,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包括文学家、文论家、书法家、书论家他们共同面临的人生际遇,共通的审美趣味,艺术家的多才多能,艺术的觉醒与人的觉醒,艺术的独立性与人的独立性等问题,以及艺成而下、德成而上的儒家观念对文学、文学家与书法、书法家之地位的影响。第二章为“文论与书论之差异”,探讨图像与语言作为不同的媒介对书法与文学审美特质的不同意义,如陆机的《文赋》与《平复帖》,曹植的《洛神赋》与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兰亭》的文学性与书法性等所表现出的不同之美等问题。第三章为“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讨论魏晋文论与书论中的不同审美风格及文风与书风中共同存在的风格与个性问题等,如错彩镂金与出水芙蓉,妍媚与质朴,它们都是魏晋文学书法追求个性的具体表现,如《典论·论文》中所说虽父兄不能移子弟。至于二王妍媚的风格与钟繇质朴的风格、儒家刚健质朴与道家自然飘逸的审美原则等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都同样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批评之中。第四章为“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主要讨论文学与书法的道法自然,模拟自然,以自然物象及人体之美来说明文学及书法之美的问题,特别是人体中的骨、肉、筋、肤、神气等。第五章为“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也就是文如其人与书如其人的问题,文品与人品之争、艺术与人格及道德之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论与书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及书论发展史上,古典风格与浪漫风格、儒家的美善合一与中庸原则,鉴赏判断与价值判断等都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评论与鉴赏之中,坚持经典与变易的结合正是《文心雕龙·通变》中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中国古代书论、文论始终的核心问题。
刘茜[6](2021)在《彭友贤与民国时期景德镇瓷业改革》文中指出
张春春[7](2021)在《模拟音流学图像的MIDI音乐可视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
任婕[8](2021)在《常玉绘画中的中国符号》文中提出
张桂瑞[9](2021)在《胡缵宗诗文研究》文中认为
刘璐[10](2021)在《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理白族甲马作为大理白族文化的表征,囊括了其历史发展轨迹以及大理白族人民的精神世界,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艺术特征。本论文主要针对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的艺术特征进行探究和分析,着重研究大理白族甲马图案形成的因素及艺术内涵,对传播少数民族图案与传承白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实地调研结果为基础,借用图案学、艺术人类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从大理白族甲马的图案角度探讨地域因素、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宗教因素对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的影响,重点探析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的艺术特征以及总结出大理白族甲马图案艺术内涵。文章通过五个部分进行分析与阐述。首先,主要从大理白族地区的概况、大理白族甲马的称谓、产生条件及用途展开。以大理为中心的白族在历史发展中吸收了大量外来文化,因而白族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多元民族文化。文章着重关注大理白族甲马的图案内容,研究民族图案分类方法并对大理白族甲马图案进行归类整理,关于大理白族甲马的图案分类,笔者依据图案学及艺术分类学相关概念把大理白族甲马的图案统分为外显层次和内隐层次。其次,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从大理白族甲马图案中最基础的点、线、面开始,对大理白族甲马图案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寻找其图案的内、外联系,具体剖析大理白族甲马的图案形成因素、图案造型特征以及大理白族甲马的图案审美观念。从中可以看出,大理白族甲马图案具有木刻纹理的抽象之美、反映自然万物的朴素之美以及表现人们现实生活的生生之美。再次,总结大理白族甲马图案艺术的价值,归纳出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的艺术内涵。它具有两大特征,其一是自律性,其二是他律性,大理白族甲马图案艺术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也就是大理白族甲马图案艺术的自律性与他律性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思考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的设计思想,在使用功能、文化信仰、精神认同上的不同价值。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之上,本论文对于其实际运用进行了论述,强调该研究的实践意义,其中包括大理白族甲马图案在设计学科的现实意义与个人所分析与探索的结果进行汇总。
二、台湾的基础造形教育的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的基础造形教育的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博物馆互动导览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为“互动导览” |
二、国外互动导览研究综述 |
(一)研究发展情况 |
1.萌芽阶段:概念初步确立 |
2.初期阶段:应用研究崛起 |
3.中期阶段:内容趋向多元 |
(二)研究内容 |
1.方式探索 |
2.应用开发 |
(三)研究特点 |
三、国内互动导览研究综述 |
(一)研究发展情况 |
1.探索阶段:归纳实践经验 |
2.初期阶段:扩充应用研究 |
3.中期阶段:渐具规模体系 |
(二)研究内容 |
1.方式探索 |
2.应用开发 |
3.综述 |
(三)研究特点 |
结 语 |
(2)高等建筑教育方法论重构建筑学新体系——基于宾夕法尼亚大学“高等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等建筑设计”AAD课程介绍 |
二、AAD课程背后的哲学思想与建筑理论语境 |
1. 德勒兹系主张:物与外部现实的联系 |
2. 新海德格尔系主张:物件导向本体论 |
3. 建筑学现状:理论与实践的断层 |
4.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实践意义的设计方法论 |
三、高等建筑设计教学对方法论的探索 |
1. 起步:从复杂几何学到信息的复杂性 |
2. 原型:从“形”到“形的逻辑” |
3. 工具:从数字化建模到数字化制造 |
4. 整合:从“形象”到“意象” |
5. 局限:以“形”为核心的西方建筑学传统 |
6. 突破:以“情”为核心的设计方法论 |
图片来源 |
(5)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关联 |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代与文化语境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美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道德 |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差异 |
第一节:文学与书法之地位 |
第二节:文学之美与书法之美 |
第三节:艺术品的兼美与偏于一美 |
第三章: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 |
第一节:魏晋风度 |
第二节:魏晋书韵 |
第三节:风格与个性 |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 |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文贵形似”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书者如也”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肥瘦”问题 |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 |
第一节:文如其人 |
第二节:书如其人 |
第三节:尽善尽美与羲献之异同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 |
一、大理白族甲马的历史背景 |
(一)大理白族地区自然人文概况 |
(二)大理白族甲马的源流 |
(三)本章小结 |
二、大理白族甲马的制作与分类 |
(一)大理白族甲马的雕刻制作 |
1.用料质地 |
2.刻制工具 |
3.印刷工具 |
4.纸张 |
5.制作过程 |
(二)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的分类 |
1.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的分类依据 |
2.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的外显层次——物态篇 |
3.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的内隐层次——情态篇 |
(三)本章小结 |
三、大理白族甲马的图案特征 |
(一)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的产生 |
1.自然启示 |
2.人为的设计因素 |
(二)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的构成元素 |
1.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的点、线、面组合关系 |
2.大理白族甲马中的几何形图案 |
3.大理白族甲马中的自然形图案 |
(三)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的审美观念 |
1.大理白族甲马木刻时的抽象美 |
2.对当地自然万物的概括美 |
3.白族人民现实生活的朴素美 |
(四)本章小结 |
四、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的艺术内涵 |
(一)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的艺术现象 |
1.处于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的系统联系 |
2.处于民族艺术内部的系统联系 |
(二)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的自律性与他律性 |
1.大理白族甲马艺术内部的自律性 |
2.大理白族甲马艺术外部的他律性 |
(三)本章小结 |
五、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的文化承载 |
(一)大理白族甲马图案艺术作为社会的产物 |
(二)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的价值体现 |
1.民间文化价值 |
2.人文精神价值 |
(三)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一期二期三期四期田野调研部分过程记录 |
附录2:初期评估资料收集 |
附录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表 |
附录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比赛获奖表 |
附录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专业实践及展演表 |
四、台湾的基础造形教育的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博物馆互动导览研究综述[J]. 远真,周婧景. 文博学刊, 2021(04)
- [2]高等建筑教育方法论重构建筑学新体系——基于宾夕法尼亚大学“高等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J]. 魏娜. 建筑师, 2021(05)
- [3]留学生繁体字认读学习需求及实际认读能力调查[D]. 杨昱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
- [4]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北朝艺术风格演变研究[D]. 冉令江. 东南大学, 2021
- [5]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D]. 邹广胜.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6]彭友贤与民国时期景德镇瓷业改革[D]. 刘茜.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
- [7]模拟音流学图像的MIDI音乐可视化方法研究[D]. 张春春. 江南大学, 2021
- [8]常玉绘画中的中国符号[D]. 任婕.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9]胡缵宗诗文研究[D]. 张桂瑞.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10]大理白族甲马图案研究[D]. 刘璐. 云南艺术学院,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