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音乐与江南丝竹——起源小考

丝竹音乐与江南丝竹——起源小考

一、丝竹乐与江南丝竹——渊源小考(论文文献综述)

黄金龙[1](2020)在《崑曲曲牌源流研究》文中认为“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课题的展开,是基於目前对崑曲曲牌源流演变中存在的问题,所做的系统回顾和整理研究,是对戏剧本体的深入探索和考证。曲牌研究是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对南北曲曲谱的整理与研究、对自上古时期到近代相关音乐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各体音乐文学体裁文学的整理与研究等等,进而从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和“腔词关系”的宏观与微观视域考察崑曲曲牌的演进逻辑。本课题以通代研究角度切入,具体考察各代音乐文学与崑曲曲牌之间的源流互渗情况。第一章为“唐前古曲曲牌与崑曲曲牌之关系”。本课题对於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把曲牌产生和发展限定为唐以後,而是力图在“前曲学时代”勾勒出一个曲牌音乐的酝酿和准备阶段,探索《诗经》、乐府等音乐文学在格律和音乐形式方面,对曲牌的产生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这也初步奠定了曲牌的文学和音乐基础。第二章为“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该章以大曲为主要考察对象,具体整理大曲源出崑曲曲牌的大致数量和基本演进方式,从而认为大曲的音乐管理方式和音乐体式,为崑曲曲牌提供了规范性和变异性的基本理念,同时也为崑曲曲牌的音乐文学来源提供了雅俗两方面的积累和雅俗融合的基本理念。第三章为“词牌与崑曲关系论”。作为崑曲曲牌的重要来源,该章主要考察“词曲递变”的文学逻辑和音乐逻辑,从而得见词与曲在宫调和格律的转化上,均有不同;其次,词法为度曲之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基础,为崑曲曲牌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和音乐素材。第四章为“北曲崑化论”。北曲和南曲始终存在着诸多文学与音乐特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宋元明清以来,以交通和地域转移流变,在东西南北之间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学习、交流和渗透,构成了南北曲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文化景观。该章也在意图证明南北曲的交流互渗,是南北曲自我曲学规范建立的基础。第五章为“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本章以南戏与崑曲内部声腔的转化入手,探讨南戏与崑曲的源流问题。南戏为崑曲初步奠定了“腔格理论”和“曲牌声情论”,课题通过对南曲谱谱系的重新梳理和反思,确立了南戏和崑曲在音乐和文学倾向的雅俗倾向和曲律转变,这也进一步揭示了崑曲曲牌风格的独立发展与演变过程。第六章为“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该章是基於曲牌源流多样性所作出的考察,具体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边地音乐、琴曲、琴歌等角度,来全面考察崑曲与其他音乐品类之间的交流互渗状况。总体来说,本课题通过对崑曲曲牌源流的梳理可以看到:曲牌是曲牌体戏曲的重要特质,曲牌提供了戏曲的“诗、乐、演”的重要维度,具有重要的规约性和适应性。本课题对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是对崑曲曲牌的演唱和理论的揭櫫和指导,更重要的是力图发掘曲牌这一具体音乐形式其背後所蕴含的音乐演变逻辑,曲牌是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充分展现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庆歌乐[2](2019)在《蒙古族当代传统器乐合奏的分布格局与风格流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蒙古族器乐音乐的发展与蒙古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间发展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即形成了社会发展——歌曲、歌舞体裁发展——器乐发展的紧密逻辑关系。从人类乐器产生和发展的进程来看,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弹拨乐器——弓弦乐器,依次产生并发展进步,呈现出共同规律,蒙古族自不例外,但蒙古族的乐器进化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从乐器方面来看,蒙古族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代表性乐器,深深镌刻着时代烙印与风格特征。笔者正是在总体认识和把握上述蒙古族乐器演变的前提下,按照历史朝代顺序,重点梳理蒙古族器乐尤其是合奏形式的发展演变线索。全文由绪论、正文(分为上篇与下篇)、结语和附录组成。上篇共分四章:以“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发展的历史轨迹”为总题目。第一、第二、第三章分别通过史书、游记、文人诗作,诸如《蒙古秘史》《元史·礼乐志》《清会典图》等重要历史文献以及考古学成就,回顾北方游牧民族历史与器乐文化现象,以找寻与蒙古族器乐合奏文化基因上的联系;了解蒙古部落的器乐合奏音乐活动和蒙古汗国时期“汗·斡耳朵”音乐的踪迹;梳理元朝、北元时期“汗·斡耳朵”音乐体制下规模化的元朝宫廷乐队、北元林丹汗宫廷音乐《番部合奏》《笳吹乐章》,对色彩斑斓的乐器种类、乐曲创作以及演奏家等做全面阐述,不乏与人文的、宗教的、民俗信仰的事项相联系;第四章在近现代蒙古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梳理蒙古族宫廷音乐——王府音乐——民间音乐之间器乐文化嬗变的历程。从民国初期蒙古族王府音乐与民间乐队两个社会音乐文化主流,到经济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背景下蒙汉音乐交流、融合,是近代以来促进蒙古族器乐继续发展的主因;以当代乡村(牧区)、城市为两大音乐文化载体,概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村(牧区)——城市——舞台——学校的存承空间里民间艺人与专业演奏家的互动、民歌改编与器乐曲创作、器乐演奏形式的新变化以及器乐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下篇共分四章:以“近现代内蒙古地区民间器乐合奏的风格流派”为总题目。对内蒙古三个地区的蒙古族器乐合奏展开调查与研究,是本文的写作重点,全文的核心,是论文形成最终结论的重要依据和前提。第五、六、七章分别论述当代蒙古族民间器乐合奏在科尔沁、察哈尔、鄂尔多斯三个典型色彩区的风格流派归属、分布格局特点,结合当代田野考察,整体描述各个部族的社会历史变迁、人文语境,具体分析各地的音乐形态、乐队编制、乐器组合、演奏技法、演奏风格、曲目面貌、演奏传统等;第八章通过蒙古族器乐文化的传承渠道、特殊机制以及现代学校教育传承渠道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与建议,探讨蒙古族器乐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通过横向比较找出蒙古族器乐合奏在三个地区的共性与差异,从民歌器乐化、变奏手法以及乐队形态三个方面进行规律性的总结。本文的论述从上篇的历时性考察到下篇的共时性比较,紧紧围绕乐器——乐队——合奏这条主线。重视蒙古族器乐音乐史料的梳理,关注当代蒙古族器乐合奏的现状;注重蒙古族乐器以及乐队合奏在其当代所属的文化语境中的涵义与定位。观照蒙古族器乐音乐的发展与社会转型、人文语境、社会功能、表演形态、音乐形态以及审美价值等方面的深层联系;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的结合,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的写作方式为宏观描述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研究方法主要以历史学、资料学、形态学方法为主,辅以比较音乐学、乐种学、民族音乐学、文化地理学、美学的研究方法。本文的创新之处:1、首次全面论述蒙古族器乐合奏的古代历史、近现代发展嬗变及对其当代内蒙古三个典型地区在曲目形态、乐队形态、风格特色、演奏技法、音乐美学内涵等方面的比较研究;2、对察哈尔器乐曲《阿斯尔》、科尔沁器乐曲《八音》的变奏手法进行形态学比较研究。以上对于蒙古族器乐艺术的研究领域、“后集成时代”少数民族器乐资料库建设具有填补空白的性质。对当今的民族器乐曲创作、理论研究、民族器乐表演实践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胡欣欣[3](2019)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宜昌丝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宜昌丝竹是中国丝竹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流行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的传统音乐表现形式。历史上,宜昌丝竹与民间礼俗息息相关,贯穿于鸦鹊岭人传统人生仪礼。现在,宜昌丝竹的文化空间发生变异:就社区而言,宜昌丝竹的文化空间逐渐缩小;但就非遗保护视野来说,宜昌丝竹的文化空间逐渐扩大。2006年,宜昌丝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孕育宜昌丝竹的鸦鹊岭镇也被誉为“湖北丝竹乐之乡”和“中国民间礼俗音乐之乡”。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研究视野,运用人类学、民俗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对宜昌丝竹进行研究。通过田野调查,归纳宜昌丝竹的形成与发展及艺术特色,总结宜昌丝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和价值;通过文献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分析宜昌丝竹和江南丝竹的共性和差异;通过对田野调查结果的提炼和总结,发现宜昌丝竹在传承和保护中的困难,如文化空间的改变、传承人年纪偏大和后继乏人、学校传播缺乏长效机制、保护机构职能分工尚待优化等。根据宜昌丝竹的困境,提出增强社区文化认同,保护传统人生仪礼;健全传承人考核机制,拓展传承途径;健全学校传播长效机制;健全科学管理体系,优化机构职能分工;加强理论研究的对策及建议。本文旨在以宜昌丝竹为研究对象,通过解决宜昌丝竹在传承和保护中的问题,期望对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包耘赫[4](2018)在《《交响》办刊研究》文中指出学报作为一所高校的学术窗口,忠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各高校在学术上的成就与积累。《交响》作为西安音乐学院的学报,以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己任,在几十年的办刊过程中大量地追踪与发表了相关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办刊风格。根据不同时期主编的变化,其办刊方针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放眼世界”,《交响》一直都在与时俱进。目前国内关于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交响》的研究并不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交响》的历史渊源、引文分析和音乐美学等方面,本文从音乐编辑学角度出发对《交响》142期实体刊物进行的整体性研究,因此本论题具有写作空间和价值。从1982年创刊传承至今,在《交响》三十余年的办刊历程中,逐渐沉淀出以深入挖掘、传承陕西地方和西北区域音乐文化传统为立足点,积极追踪音乐学术热点,热情关注音乐教育和实践成果,努力培养学术新人的办刊特点,在不同的办刊时期都编发有享誉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无论对内对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音乐学术界认同度较高的理论期刊。各个时期历任主编都在工作中强调“学报是学校学术窗口”的作用,从研究栏目的设计,到学术活动的跟踪,从教师成果的及时发布,到学生习作的精心修改和编发,无不看重本校这片学术园地的生态维护和果实凝结。为此,在几十年来西安音乐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中形成的标志性成果中,诸如西安鼓乐研究、长安乐派研究、秦派民乐研究、陕西作曲家创作群体研究、陕北音乐文化研究、陕西地方戏曲研究等不同领域,都浸透有学报《交响》的影子,甚至有些理论概念、观念的沉淀、形成与发扬都离不开《交响》的助推作用。同时《交响》也为学校的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学术生态网,学校师生可以通过学报了解并学习到一些音乐资讯和理论知识,可以从学报中找到补充自身认识与研究的切入点,学报为他们提供了文献资料,学报给很多人的创作、研究开启了思路,《交响》真正成为了多向交流、全方位覆盖的思想与理论碰撞平台。

孙晓彤[5](2018)在《明清时期琵琶音乐转型与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时期随着市民阶层不断壮大,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出现,音乐的发展开始趋于世俗化,音乐重心开始由宫廷向民间转型,带动了这一时期时令小曲、民间戏曲、曲艺、器乐乐种等的繁荣发展,民间艺术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随着宫廷音乐重心向民间的转移,明清琵琶音乐艺术也由宫廷转向民间,琵琶从形制上到演奏技巧上都有了极为重要的转变。文章选取这一历史时期的琵琶音乐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背景,历史因素以及与其他音乐形式的互动关系等层面出发,重点对琵琶音乐如何发生历史转型,转型后如何与民间市井音乐进行融合的历史进程进行研究。从历史文化背景入手,分析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对明清艺术文化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琵琶在明清时期的转型与琵琶与民间市井音乐的融合状况,抓住明清时期琵琶音乐发生了由宫廷向民间巨大转向这一重要时间段,对产生该转变的历史与文化环境因素、乐器形制、演奏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究,在民间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与民族器乐合奏等音乐形式繁荣发展的状态下,研究明清时期琵琶音乐的转型与融合。本研究是在对该历史时期的音乐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现存乐谱、雕刻壁画等史料,运用文献综述、史学考辩、音乐学分析等方法,对明清时期琵琶艺术进行全面的考察。文章认为明清时期琵琶艺术与民间音乐相融合,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发展,并为琵琶乐器的制造、演奏技术的发展以及曲目创作的繁荣等提供了基础,这一时期所形成的琵琶艺术特色与风格,对后世琵琶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潘露露[6](2015)在《唐李爽墓吹笛图考》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50年代,在陕西省西安市羊头镇村发掘的李爽墓中,蕴藏着丰富的音乐文物考古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其中,最有学术价值的是甬道和墓室两侧墙壁的25幅人物壁画。这些壁画常年因雨水侵蚀,脱落的较为严重,较完整的仅存16幅。壁画生动的再现了供养人及演奏者演奏时的身姿、神态,刻画的形象细腻,典雅庄重,生动传神。这些历史珍品为后人研究唐代音乐文化艺术的发展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笔者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图像分析法与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相结合,仅对李爽墓吹笛壁画①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本文通过五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阐述了选题目的及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唐李爽墓的发掘。对李爽墓发掘出土的文物、墓志、壁画及李爽生平进行陈述。第三章,唐李爽墓吹笛壁画分析。唐代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民族融合及统治者对音乐的重视,为笛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通过对李爽墓吹笛壁画演奏者持笛方式、服饰特征、唐代供养人服饰进行了分析,服饰不仅反映出唐人的风俗和精神信仰,更是一种文化的标志。第四章,唐李爽墓吹笛壁画中的笛。对李爽墓吹笛壁画中的笛进行分析研究。根据笛的史料记载与诸多学者研究的成果相结合,从中分析唐代笛的形制。笔者又对同时期人物墓葬中的乐舞图像取样分析发现,笛不仅可以作为独奏乐器进行演奏,还可以为乐舞音乐伴奏,使演奏形式多样化,为音乐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容。第五章,从唐代诗歌中解读笛的意象。音乐与唐代诗歌的关系至为密切,笛不仅成为诗人寄托情感的物象,还为唐诗增添了丰富的意蕴和艺术效果。中国唐代音乐艺术出神入化的境界早已为世人所知,通过该墓壁画,探寻隐藏在冰冷壁画背后的漫长音乐史,加深我们对笛音乐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从而体会唐人的音乐生活。

朱文鼎[7](2010)在《明清俗曲理论与音乐形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明清俗曲理论与音乐形态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确凿的古籍文献作为主要参据,以辩证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指导,采用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方法,全面论述了明清俗曲理论及音乐形态所包含的实质性内容。主要涉及明清俗曲概念、发展脉络、文本文献、文学词学、“文化基因分区”概念及划分下的俗曲曲牌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并从各种音乐要素入手,对明清俗曲的音乐形态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对于明清俗曲的概念范畴的界定应该站在历史时代的角度上,重新审视其内涵和外延。2、在对其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的同时,使之归类于小说、词话、诗词、文学笔记、说唱、剧作、刊本和专辑、教派宝典等形式,并明确明清俗曲和明清俗曲曲牌的概念关系。3、关于明清俗曲产生兴起与发展变异情况,尽可能在多层面、多领域、多角度综合地探其原因。这种综合性的涉及范围不仅体现在国内,也体现在国外;不仅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不仅体现在音乐艺术本身领域,也体现在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历史等各个领域,最终归纳出明清俗曲发展演变的普遍性特点和历史性规律。4、“文化基因区”的划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明清俗曲,为明清俗曲的理论研究增加了另一多维视角,并通过对齐鲁燕赵文化基因区苍山[绣荷包]和荆楚文化基因区“湖广腔”[绣荷包]的比对,不仅论证了俗曲在两大文化区的明显不同,也证实了俗曲之间微妙变化的渊源关系。5、针对明清俗曲音乐形态方面的本体研究,从宏观上进行了深度综合的分析与总结。

张晓娟[8](2010)在《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文中指出1949——2009是中国弦乐史研究取得重要发展的六十年。回顾这六十年间中国弦乐史研究所走过的发展历程,总结中国弦乐史研究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特征,探寻其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从中认识其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这对当今与未来的中国弦乐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国弦乐史研究”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阶段、类型、特征、关系四个方面入手,对1949—2009这六十年间“中国弦乐史研究”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文章主要由四个部分的内容构成:首先,以时间为主要线索,分1949—1979、1979—2009两个阶段对这六十年间“中国弦乐史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纵向的梳理,从“独奏音乐研究”与“合奏、重奏音乐研究”两个方面对“中国弦乐史研究”在两个阶段的主要研究领域进行论述,并从研究角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中国弦乐史研究”的阶段发展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次,从“中国弦乐史研究”的三种主要类型入手,通过对中国弦乐史的部类研究、分段研究、专题研究的代表专着、论文的整理、分析,展现它们各自的发展现状,总结这三种类型研究上取得的进展与存在的不足;再次,从学术研究、学术队伍、学术思想三个方面对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来的主要特征作初步的总结。最后,分别就中国弦乐史研究与中国音乐史研究的关系,中国弦乐史研究与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关系进行阐述。

戴俊超[9](2010)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加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相关史料,从社团活动的侧面来了解、透视中国近现代音乐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及特点。本论文的指导思想是,把此间的音乐社团发展史,归入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变迁和中西音乐文化冲突、融合的大背景之下作一个整体观察。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重在对于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对于建立在史料分析基础之上的必要评价,也是力隶‘以史带论”。本论文除‘绪论”与“结语”部分外,正文凡八章,可分为三个部分。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为前二章:第一章“步履维艰的说唱音乐班社”、第二章“凝练国粹的戏曲社团”与第三章“移步换形的传统器乐社团”,主要讨论中国传统班社在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之下的进展情况。其中,说唱音乐班社根据历史擅变过程分为帮会性质的“三皇会,与“长春会”、行会性质的“光裕社”与“润余社”、改良性质的改进会与研究会、顺应世变的救国会与宣传队等;对于中国戏曲音乐社团也是按照历史发展轨迹来叙述,分为清末皇家剧团、传统科班与戏班、民初戏曲改良组织与以民主化、大众化为基础的剧团等部分来叙述;对于中国传统器乐社团,提出了中国传统器乐社团三分法:1、自娱型,2、风俗型,3、专业演出型,此外,还对此间致力于‘国乐改进”的大同乐会与国乐改进社,进行单独的考察。第二部分为第四章和第五章,以西乐东渐为特征的新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第四章‘自西租东的新音乐社团”,第一节按照历史线索将起源于留日学生中的音乐讲习会作为新音乐社团之滥筋,第二节将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成立于知识阶层的乐友社、乐艺社与音乐艺文社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第三节对此间流行音乐社团的发展情况进行历史透视,第四节叙述西洋管弦乐队在中国创立与发展历史。第五章“复兴乐教的音乐教育社团”,对此间与音乐教育密切相关的音乐社团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第一节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作为音乐教育社团来考察,认为其主要功绩在于使得专业音乐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系列占有一席之地;第二节以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为叙述对象,考察其音乐活动的特点与历史意义:第三节以大中学校课余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来考察这些社团对于当时促成社会音乐风尚的实际影响:第四节以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为研究对象,考察建国前夕上海音乐教育的基本状况。第三部分为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六章“与意识形态相关的音乐社团”,主要研究在左翼音乐运动、新音乐运动、抗日救亡运动以及军旅音乐活动中的音乐社团的发展情况;第七章“文化团体中的音乐组织”,以隶属于戏剧、文学以及广播电台组织的音乐社团为例,考察此间音乐社团与文化团体的互动与关联;第八章“侨民音乐社团”,主要对外国侨民在中国组建的音乐社团以及中国侨民在外国组织的音乐社团的发展历史进行大致的分析与归理。本论文的结语部分是对全文基本内容的概括,旨在对此间音乐社团的历史、文化特征与流变过程做一全面总结与归纳。

金顺爱[10](2009)在《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审美体验和创造价值上,同时在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方面也显示出重要的价值。因此,以音乐课程为载体传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毋庸置疑。在经济一体化、教育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大趋势下,如何有效保护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充分挖掘民族音乐课程资源、传承民族文化来树立民族精神,已成为当前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从关注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入手,对音乐课程民族性理论内涵和依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实施现状进行调查与实证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对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民族性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对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传承音乐民族性研究提出具体建议。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学校音乐课程民族性研究的国内外历史发展与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二章对本研究涉及的重要概念,如:民族性、民族音乐、民族音乐课程、课程的民族性等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梳理;针对研究学校音乐课程民族性的理论基础,论文从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视角进行了理论梳理和探讨。第三章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观察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以及个案研究法,对各地区使用的教科书、问卷与访谈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经过分析,在对民族音乐的价值认识上,通过对音乐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的理解,以及教学方法、原则的实施等方面归纳出重要的结论与建议。用直方图、数据图表等方式对掌握的数据进行描述;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得出结果。第四章对国外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当代世界音乐教育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柯达伊、奥尔夫、卡巴列夫斯基等人的音乐课程民族性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对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音乐课程的民族性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了其对我国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启示。第五章以我国中小学实现音乐课程民族性对策研究为内容,即提高对民族音乐课程价值的认识;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材;建设有效的民族音乐教学模式;完善“以人为本”的多元评价体系以及加强民族音乐教学的师资培训。第六章主要在实践层面分析了我国中小学民族音乐课程的优秀课堂案例,提出如何构建具有实践意义的民族音乐教学模式,并对开发优秀的民族音乐校本教材进行实践探索。第七章为本论文的研究结论。笔者认为,在中小学音乐课程民族性的问题上,必须明确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功能,有效地利用民族音乐课程资源,丰富音乐课程的文化内涵,倡导音乐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共存。总之,中小学音乐课程民族性与多元文化可以相辅相成、和谐共荣,中小学音乐课程无论是从课程设计、教科书的编写,还是课程教学实施,都应该将音乐课程的民族性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加以落实;同时,中小学音乐课程民族性的建设可以通过四个主要渠道:一是通过民族音乐教育树立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二是利用音乐课程内容的民族性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三是以丰富多彩的中小学音乐课程载体再现音乐课程的民族性;四是利用我国各地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资源来丰富音乐课程教材内容促进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和音乐文化素质的养成。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实施民族音乐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同时,有计划有意识地开展中小学音乐课程民族性的教学,可以有效避免音乐教育的“西化”,实现以民族文化为根基的音乐教育价值。同时,加强音乐课程的民族性,也是繁荣世界音乐文化的职责和使命。

二、丝竹乐与江南丝竹——渊源小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丝竹乐与江南丝竹——渊源小考(论文提纲范文)

(1)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标号说明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曲牌的历史演变与分期
    三、研究缘起与意义
    四、研究史回顾
    五、研究创新点、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唐前古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第一节 古曲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古曲曲牌崑化之数量统计与演变考
        二、古曲曲牌演变略论
    第二节 古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一、《诗经》篇章结构与曲牌音乐体制
        二、“乐府”与曲牌音乐
        三、南、北民歌交流与曲牌音乐
第二章 大曲与崑曲曲牌
    第一节 大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一、大曲-曲牌转化之总体统计
        二、大曲曲名-崑化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 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大曲节拍与崑曲曲牌节拍之演变
        二、大曲“遍数”与崑曲曲牌
        三、唐宋大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第三章 词牌与崑曲关系论
    第一节 词牌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词牌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词牌崑化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 词牌格律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词牌与崑曲曲牌格律、结构
        二、词牌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论
        三、宋词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第四章 北曲崑化论
    第一节 北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一、北曲曲牌崑化之概括
        二、南北曲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北曲崑化逻辑论
        一、北曲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
        二、北曲曲牌、崑曲曲牌格律关系论
        三、南、北曲牌界说
第五章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第一节 南戏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南戏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南戏崑化分类考
    第二节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南戏与崑曲演唱方式之差异
        二、南戏与崑曲曲牌格律之分歧
        三、南戏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第六章 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与其他源流
    第一节 民间俗曲与其他曲目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民间俗曲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民间俗曲崑化之主要方式——[节节高]源流个案研究
    第二节民间俗曲与崑曲曲牌关系
        一、民间小调与崑曲
        二、民间宗教音乐与崑曲
        三、边地音乐与崑曲
        四、“琴曲”“琴歌”与崑曲曲牌
余论:曲牌论
    一、将文体学概念的“曲”迁移到音乐文学领域
    二、音乐文学的角度要坚决摒弃“乐文优劣论”
    三、曲谱的刊刻为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四、地域流动是曲牌演变的重要因素
    五、曲牌研究的构型和拓展——叠压
参考文献
附录编制说明
附录A: 《集成曲谱》曲牌检索
附录B: 《六十种曲》曲牌检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後记

(2)蒙古族当代传统器乐合奏的分布格局与风格流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篇 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章 蒙古族悠久的器乐文化传统
        第一节 历史的回溯:北方游牧民族器乐文化
        一、匈奴器乐文化
        二、鲜卑器乐文化
        三、突厥器乐文化
        四、契丹器乐文化
    第二章 蒙古部落、蒙古汗国时期的器乐合奏
        第一节 蒙古部落时期的器乐合奏
        一、蒙古部落的宫廷乐队
        第二节 蒙古汗国时期的器乐合奏
        一、成吉思汗时期的器乐合奏
        二、窝阔台时期时期的器乐合奏
        三、贵由、蒙哥汗时期的器乐合奏
        小结
    第三章 元朝、北元时期的蒙古族器乐合奏
        第一节 元朝时期的蒙古族器乐合奏
        一、宫廷音乐中的乐队与乐器
        二、元代宫廷乐队
        三、元代宫廷乐曲
        小结
        第二节 北元蒙古宫廷乐队
        一、历史背景
        二、宫廷乐队
        小结
    第四章 近现代蒙古社会转型与器乐文化之嬗变
        第一节 清朝末年——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蒙古族器乐
        一、清代蒙古王府乐班
        二、蒙古族民间乐队的兴起
        第二节 蒙汉音乐交流与蒙古族器乐的繁荣
        一、蒙汉杂居,音乐文化密切交流
        第三节 当代蒙古族器乐合奏发展嬗变轨迹
        一、新时代蒙古族器乐合奏艺术的嬗变轨迹
        第四节 蒙古族器乐理论研究状况
        一、起步阶段:介绍和描述
        二、准备阶段:编写教材—出版资料—乐种评述—发表专题论文
        三、繁荣阶段:形态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非遗保护研究
        小结
下篇 近现代内蒙古地区民间器乐合奏的风格流派
    前言
    第五章 科尔沁民间器乐合奏风格流派
        第一节 历史文化背景
        一、科尔沁蒙古部落——迁徙与整合中发展壮大
        二、科尔沁蒙古部落的器乐艺术——音乐文化交流与整合中繁荣发展
        三、科尔沁草原的移民潮——民族器乐发展的新契机
        第二节 科尔沁音乐风格色彩区概述
        一、科尔沁音乐风格色彩区
        二、东西部科尔沁音乐风格的不同色彩
        第三节 民间器乐合奏——科尔沁器乐文化的基本形式
        一、科尔沁民间器乐合奏的乐队编制
        第四节 科尔沁民间合奏曲目及其风格特色
        一、民歌曲调——民歌套曲连奏
        二、史诗曲调——说书曲牌
        三、民歌曲调发展而成的器乐独奏曲
        四、汉族古曲与民间乐曲
        小结
    第六章 察哈尔——锡林郭勒民间器乐合奏风格流派
        第一节 察哈尔:忽必烈的龙兴之地
        一、察哈尔:“上都——大都”,元朝首善之区
        第二节 “察哈尔——锡林郭勒”音乐风格色彩区概述
        一、历史上的察哈尔:蒙古族器乐文化的渊薮
        二、察哈尔——举部西迁的历史记忆
        三、察哈尔音乐文化——流失与重构
        第三节 察哈尔八旗——新宴乐的产生与发展
        一、《阿斯尔》乐曲——察哈尔器乐合奏的奇葩
        第四节 《阿斯尔》乐曲所谓社会功能
        一、《阿斯尔》是察哈尔文化重构的产物
        二、《阿斯尔》音乐与察哈尔蒙古人的礼仪活动
        第五节 《阿斯尔》乐队的编制与乐器
        一、马头琴
        二、四胡
        三、雅托噶
        四、三弦
        五、林比
        六、火不思(改良)
        第六节 《阿斯尔》套曲及其风格特色
        一、《阿斯尔》的曲目名称及其表演程式
        第七节 《阿斯尔》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发展(1949—2018 年)
        一、正蓝旗关于《阿斯尔》的相关活动
        二、镶黄旗乌兰牧骑关于《阿斯尔》的相关活动
        小结
    第七章 鄂尔多斯民间器乐合奏风格流派
        第一节 鄂尔多斯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成吉思汗陵迁入河套地区
        二、鄂尔多斯——礼乐之邦
        三、鄂尔多斯高原:赤潮澎湃,革命摇篮
        第二节 鄂尔多斯音乐风格色彩区概述
        一、宫廷音乐——祭祀仪式——民俗活动
        二、短调为主——古朴高亢——载歌载舞
        三、坐唱形式——唱奏结合——遍地开花
        第三节 “奈日”(宴会)活动与民间坐唱乐队
        一、坐唱形式的基本特点
        二、乐队编制
        第四节 坐唱演奏曲目及其风格特色
        一、传统演奏的民歌
        二、民歌套曲连奏:鄂尔多斯民间器乐合奏的独特形式
        第五节 鄂尔多斯民间器乐与二人台曲牌
        一、“二人台”曲牌——蒙、汉民族音乐交流的典范
        二、二人台牌子曲的灵活性
        小结
    第八章 新时代蒙古族民间器乐合奏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蒙古族器乐文化的传承渠道
        一、蒙古族器乐文化的传承渠道
        二、特殊机制的传承与保护
        三、现代学校教育传承渠道
        第二节 科尔沁、察哈尔、鄂尔多斯三地区蒙古族民间器乐合奏的比较
        一、音乐形态的共性规律
        二、乐队编制、乐器组合、声部关系的共性与差异
        第三节 科尔沁、察哈尔、鄂尔多斯三地区民间器乐合奏的风格特征与美学内涵
        一、科尔沁民间器乐合奏的风格特征与美学内涵
        二、察哈尔民间器乐合奏的风格特征与美学内涵
        三、鄂尔多斯民间器乐合奏的风格特征与美学内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访谈录
附录 (二)谱例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宜昌丝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献综述
        二、宜昌丝竹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二、田野调查
        三、跨文化比较研究
第一章 宜昌丝竹概述
    第一节 宜昌丝竹的形成与发展
        一、宜昌丝竹之乡——鸦鹊岭镇
        二、宜昌丝竹的形成
        三、宜昌丝竹的发展
    第二节 宜昌丝竹的艺术特色
        一、宜昌丝竹的音乐特征
        二、宜昌丝竹的乐器及组合形式
        三、宜昌丝竹的乐队建制
        四、宜昌丝竹与江南丝竹的比较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宜昌丝竹
    第一节 宜昌丝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一、地域性
        二、流变性
        三、综合性
    第二节 宜昌丝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一、历史价值
        二、文学价值
        三、艺术价值
第三章 宜昌丝竹的传承与保护
    第一节 宜昌丝竹的传承
        一、宜昌丝竹的传承主体
        二、宜昌丝竹的传承方式
    第二节 宜昌丝竹的保护
        一、宜昌丝竹的保护主体
        二、宜昌丝竹的保护实践
第四章 宜昌丝竹传承和保护中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宜昌丝竹传承和保护中的问题
        一、文化空间的变异性
        二、传承人年纪偏大,后继乏人
        三、学校传播缺乏长效机制
        四、保护机构职能分工尚待优化
        五、理论研究基础薄弱
    第二节 对策与建议
        一、增强社区文化认同,保护传统人生仪礼
        二、健全传承人考核机制,拓展传承途径
        三、健全学校传播长效机制
        四、健全科学管理体系,优化机构职能分工
        五、加强理论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交响》办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的国内音乐期刊
    第一节 音乐期刊发展的基本状况
        一、普通期刊
        二、核心期刊
    第二节 音乐院校学报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 《交响》的办刊缘起
    第一节 《延安歌声》时期
        一、《延安歌声》办刊前身及缘由
        二、《延安歌声》的编辑特点分析
    第二节 《交响》时期
        一、更名与复刊
        二、《交响》办刊三十余年的历史分期
第三章 《交响》的编辑实践与特色
    第一节 《交响》的编辑实践分析
        一、编辑主体的历史更替
        二、不同时期作者群的形成与发展
        三、专题栏目的内容设置
    第二节 《交响》的编辑特色分析
        一、办刊方针的变化与调整
        二、栏目设计和内容选择变化
        三、读者定位及其拓展
        四、外部装帧设计的进步
第四章 《交响》重要栏目的代表性文论评析
    第一节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栏目
        一、西安鼓乐
        二、敦煌乐谱研究
        三、西北区域音乐及其秦派民乐研究
    第二节 音乐史研究栏目
        一、中国音乐史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二、西方音乐史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第三节 大学生研究生学术园地
        一、研究选题的多样性分析
        二、研究内容的关联性分析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982 年--2016 年《交响》目录汇总
致谢

(5)明清时期琵琶音乐转型与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明清时期音乐发展趋向
    第一节 明清时期隋唐乐制的延续
    第二节 明清时期音乐文化走向
    第三节 明清时期宫廷音乐的下移现象
第二章 明清时期琵琶音乐转型发展
    第一节 明清琵琶音乐走向民间化
    第二节 乐器的改进与演奏方法的转变
    第三节 民间琵琶谱的出版
    第四节 民间演奏家的涌现与流派的产生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明清琵琶音乐与民间音乐的融合现象
    第一节 与民间时曲的融合
    第二节 与说唱音乐的融合
        一 弹词中的琵琶音乐
        二 鼓词中的琵琶音乐
        三 牌子曲中的琵琶音乐
    第三节 与戏曲音乐的融合
        一 明代诸声腔与琵琶音乐的融合
        二 清代地方戏与琵琶音乐的融合
    第四节 明清时期琵琶在其他乐种中的运用
        一 在西安鼓乐中的运用
        二 在“十番鼓”、“十番锣鼓”中的运用
        三 在丝竹乐中的运用
    第五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唐李爽墓吹笛图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本课题研究方法
    1.4 本论文写作思路及创新之处
第2章 唐李爽墓的发掘
    2.1 李爽墓的基本情况
    2.2 李爽生平
第3章 唐李爽墓吹笛壁画分析
    3.1 笛在唐代的发展条件
        3.1.1 经济高速发展
        3.1.2 国家政治稳定
        3.1.3 统治者对音乐的热爱和重视
        3.1.4 开放的教育理念
        3.1.5 唐代笛乐名家
    3.2 李爽墓吹笛壁画描述
        3.2.1 演奏者持笛方式
        3.2.2 演奏者服饰描述
        3.2.3 唐代供养人服饰
第4章 唐李爽墓吹笛壁画中的笛
    4.1 唐代笛的称谓
    4.2 唐代笛的形制
    4.3 唐壁画中的笛
    4.4 唐乐舞中的笛
第5章 从唐代诗歌中解读笛的意象
    5.1 唐诗中笛的意象
    5.2 唐代音乐诗歌复兴
    5.3 唐诗中笛的情感寄托
        5.3.1 思念家乡
        5.3.2 送别友人
        5.3.3 感时伤事
        5.3.4 田园情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明清俗曲理论与音乐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明清俗曲的概述
    第一节 明清俗曲的界定
    第二节 不同称谓的明清俗曲和各种名称概念范畴
    第三节 明清俗曲和富有争议的歌谣
    第四节 明清俗曲的社会作用和功能及研究的价值意义
第二章 明清俗曲曲牌文献资料研究
    第一节 明清俗曲曲牌文献资料记载及研究分类
        一、明代以前俗曲曲牌
        (一) 诗词中的俗曲
        (二) 说唱中的俗曲
        (三) 剧作中的俗曲
        二、明代俗曲曲牌
        (一) 俗曲刊本和专辑
        (二) 剧作中的俗曲
        (三) 词话、小说、诗词、文学笔记中俗曲
        (四) 教派宝典中的俗曲
        (五) 其他着作文献中的俗曲
        三、清代俗曲曲牌
        (一) 俗曲专辑、撰作、拟作刊本
        (二) 小说、词话中的俗曲
        (三) 教派宝典中的俗曲
        (四) 说唱音乐中的俗曲
        (五) 其他着作文献中的俗曲
    第二节 明清俗曲曲牌分类与曲谱遗存研究
        一、明清俗曲的曲牌分类
        (一) 曲牌的名称与来源
        (二) 俗曲曲牌分类方法
        二、明清俗曲的曲谱遗存
    第三节 明清俗曲的目录研究
第三章 明清俗曲的产生兴起与发展变异研究
    第一节 明清俗曲产生与兴起的研究情况
    第二节 明清俗曲产生、发展、变异原因
        一、明清俗曲产生、发展之客观原因
        (一) 政治历史和社会时代背景
        (二) 经济原因
        (三) 哲学思想影响
        (四) 文化权利下移、市民文化崛起
        (五) 社会风俗及意识形态
        二、明清俗曲产生、发展、变异之主观原因
        三、明清俗曲流行变异的其他动力要素
    第三节 明清俗曲的流行传播与变异研究
        一、明清俗曲存活于民歌中的发展
        二、明清俗曲存活于戏曲中的发展
        三、明清俗曲存活于说唱中的发展
        四、明清俗曲存活于器乐中的发展
        五、明清俗曲在歌舞音乐中的发展
        六、明清俗曲在海外异域的流变研究
    第四节 明清俗曲的流变形式与特点
第四章 明清俗曲的文学理论、词学、题材与美学研究
    第一节 明清俗曲的文学理论研究
    第二节 明清俗曲的词学研究
    第三节 明清俗曲的题材内容、美学与艺术特点
第五章 明清俗曲的音乐学研究
    第一节 史学专着中的明清俗曲
    第二节 明清俗曲的专论研究
        一、综述专论
        二、民歌专着与专论
        三、定义专论
        四、曲目整理
        五、曲目(曲牌)专论
        六、音乐形态研究
下编 明清俗曲“文化基因区”划分与音乐形态研究
    第一章 明清俗曲"文化基因区"划分
        第一节 明清俗曲"文化基因区"划分的作用和依据
        第二节 明清俗曲"文化基因区"的基本特征
        一、荆楚文化基因区
        二、夏、商、周文化基因区
        三、齐鲁燕赵文化基因区
        四、吴越文化基因区
        五、巴蜀文化基因区
        六、滇文化基因区
        七、岭南文化基因区
        第三节 文化基因区与个案曲牌研究
    第二章 明清俗曲音乐形态研究
        第一节 明清俗曲的声、音与骨干特征音
        第二节 俗曲的音阶调式与句法结构
        第三节 俗曲的板眼和节奏
        第四节 俗曲的均、宫、调
        第五节 俗曲的旋律线条及旋法
        第六节 俗曲的音乐结构形式
        一、单曲体
        二、联曲体
        三、套曲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着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一、本文选题与意义
    二、研究基础与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的两个阶段
    第一节 初步展开的三十年(1949-1979)
        一、研究的主要领域:琴史研究,崭露头角
        二、研究的主要特征:研究维度,趋于单一
    第二节 繁荣发展的三十年(1979-2009)
        一、研究的主要领域:百花齐放,成果迭出
        二、研究的主要特征:研究维度,多元专精
    小结
第二章 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的三大类型
    第一节 对中国弦乐史的部类研究
        一、拉弦乐史研究:初具规模
        二、弹拨乐史研究:微观居多
    第二节 对中国弦乐史的分段研究
        一、按历史阶段的断代研究
        二、自主设定的各种时段研究
    第三节 对中国弦乐史的专题研究
        一、琴、筝等卧弹乐器的专题研究
        二、琵琶、三弦等抱弹乐器的专题研究
        三、二胡等拉弦乐器的专题研究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学术研究:多元繁荣
        一、研究成果书文并茂
        二、研究对象空前广泛
        三、研究角度多种多样
        四、研究方法丰富多彩
        五、研究热点层出不穷
    第三节 学术队伍:空前壮大
        一、学术队伍多样化
        二、学术队伍专业化
        三、学术队伍年轻化
    第四节 学术思想:中西交融
        一、中国音乐史学研究观念对中国弦乐史研究的影响
        二、中国史学思潮对中国弦乐史研究的影响
        三、西方音乐思潮对中国弦乐史研究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的两种关系
    第一节 中国弦乐史研究与中国音乐史研究的关系
        一、音乐史研究奠定了弦乐史研究的基础
        二、弦乐史研究丰富了音乐史研究
    第二节 中国弦乐史研究与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关系
        一、弦乐史研究是音乐史学研究的分支
        二、音乐史学研究推动了弦乐史研究的发展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概述
    二、研究基础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步履维艰的传统说唱音乐班社
    一、传统的浸染——三皇会与长春会
        1、社会转型中的说唱音乐
        2、三皇会
        3、长春会
    二、初浴现代——光裕社
        1、光裕公所
        2、光裕社
    三、顺天应时——训练班、改进会与研究会
        1、艺人训练班
        2、改进会与研究会
        3、改进说唱艺术的“宝全堂”
    四、涅磐新生——救国会与宣传队
        1、抗战期间说唱艺术的境遇
        2、说唱艺人救国会
第二章 凝练国粹的戏曲社团
    一、奢华的终结——皇家剧团的收场
        1、清末宫廷剧团
        2、晚清民间戏班在宫廷中的演出
    二、“梨园军营”——传统科班与戏班
        1、富连成班
        2、从科班到职业戏班
        3、民间戏班与“玩友”戏班
    三、统制与分途——禁戏与戏曲改良组织
        1、精忠庙
        2、正乐育化会
        3、秦腔易俗社
    四、中西交汇——从戏班到剧团
        1、戏社与剧社
        2、梅兰芳剧团的访美演出
        3、雪声剧团
第三章 移步换形的传统器乐社团
    一、同好会奏——琴社与雅集社的民族器乐活动
        1、自娱型器乐班社
        2、琴社组织
        3、雅集社
    二、展现风俗——民俗性器乐组织
        1、风俗型器乐班社
        2、锣鼓乐与鼓吹乐班社
        3、丝竹乐与弦索乐班社
    三、定格传统——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班社
        1、传统型音乐班社
        2、江南丝竹社团
        3、广东音乐社团
    四、以西补中——大同乐会与国乐改进社
        1、改进型音乐社团
        2、大同乐会
        3、国乐改进社
第四章 西乐东徂的新音乐社团
    一、社团滥觞——讲习会与传习所
        1、音乐讲习会
        2、音乐传习所
    二、学贯中西——乐友社、乐艺社与音乐艺文社
        1、乐友社
        2、乐艺社
        3、音乐艺文社
    三、俗雅之间——流行音乐社团的发展
        1、流行乐队组织
        2、明月社的前前后后
        3、上海新兴音乐社
    四、竞奏新声——西洋管弦乐队的演进
        1、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
        2、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管弦乐队
        3、中华交响乐团
第五章 复兴乐教的音乐教育社团
    一、学术归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1、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社团性质
        2、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发展历史
        3、意义——专业音乐教育的“预演”
    二、特种教育——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
        1、历史背景
        2、发展过程
        3、活动特点
    三、尚乐之风——学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1、中小学中的课外音乐社团
        2、普通高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3、专业艺术院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四、憧憬未来——音乐教育协进会
        1、音乐教育的协会组织
        2、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
        3、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的相关活动
第六章 与意识形态相关的音乐社团
    一、双重变奏——左翼音乐社团与新音乐运动社团
        1、历史背景
        2、左翼音乐社团
        3、新音乐运动社团
    二、中国呼声——民众歌咏会与武汉合唱团
        1、民众歌咏会
        2、武汉合唱团
    三、民族脊梁——抗敌演剧队的演变
        1、救亡演剧队
        2、抗敌演剧队
        3、抗敌演剧宣传队
    四、精神支柱——军旅音乐社团的活动
        1、军乐队与警乐队
        2、军乐研究会与陆军军乐学校
        3、八路军战斗剧社
第七章 文化团体中的音乐组织
    一、同源共祖——春柳社的音乐活动
    二、倡导美育——中华美育会
        1、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2、中华美育会
        3、中华美育会的音乐活动
    三、艺术革命——南国社的音乐活动
        1、南国社成立的背景
        2、南国社的演变
        3、南国社的音乐活动
    四、近传远播——广播电台的音乐组织
        1、广播电台与音乐组织的互动
        2、桂林广播电台管弦乐队
        3、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
第八章 侨民中的音乐社团
    一、臣服与“自由”——俄侨与犹太侨民的音乐社团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聚居中国的难民潮
        2、俄侨音乐社团——哈尔滨交响管弦乐协会
        3、犹太侨民音乐社团——上海欧洲犹太艺术家协会
    二、五方杂处——上海租界中的音乐社团
        1、租界的历史
        2、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
        3、上海租界中的其它音乐社团
    三、粉饰太平——日本侨民音乐社团
        1、聚居东北的日本侨民
        2、日侨在大连的音乐社团
        3、日侨在长春的音乐社团
    四、中国情结——海外华侨音乐社团
        1、海外华侨的发展历史
        2、东南亚华侨中的中国音乐社团
        3、北美地区华侨的中国音乐社团
余论
    一、音乐社团的文化源流考察
    二、音乐社团的文化阶层考察
    三、音乐社团的文化生命考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0)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 音乐教育的“西化”现象严重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价值
    五、研究综述
        (一) 文献回顾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六、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观察法
        (三) 调查法
        (四) 比较分析法
        (五) 个案研究法
    七、研究设计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分析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 民族性
        (二) 民族音乐
        (三) 音乐课程
        (四) 音乐课程的民族性
    二、音乐课程民族性的研究依据
        (一) 人类学依据
        (二) 社会学依据
        (三) 文化学依据
        (四) 教育学依据
    三、音乐课程民族性的价值分析
        (一) 精神价值
        (二) 文化价值
        (三) 审美价值
第三章 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民族性现状研究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一) 个案抽取
        (二) 抽样对象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问卷调查
        (三) 教师访谈
    三、影响因素分析
        (一) 教师方面
        (二) 社会方面
        (三) 评价方面
    四、研究结果分析
        (一) 对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二) 对目标和内容的理解
        (三) 对方法和评价的运用
第四章 20 世纪国外中小学音乐课程民族性研究
    一、理念
        (一) 柯达伊民族音乐教育理念
        (二) 奥尔夫本土化音乐教育理念
        (三) 卡巴列夫斯基民族音乐教育理念
    二、实践
        (一) 韩国
        (二) 日本
        (三) 俄罗斯
    三、启示
        (一) 以母语音乐培养民族音乐个性
        (二) 以本土音乐传承民族文化
        (三) 以民族音乐塑造民族精神
第五章 彰显中小学音乐课程民族性的对策研究
    一、提高对民族音乐课程价值的认识
    二、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材
        (一) 民族音乐教材资源的开发
        (二) 充分开发民族音乐校本课程
    三、构建有效的民族音乐教学模式
        (一) 体验式的民族音乐教学模式
        (二) 以课堂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
        (三) 课外民族音实践为主的辅助式教学模式
    四、完善“以人为本”的多元评价体系
    五、加强民族音乐教学的师资培训
        (一) 要有民族主体意识
        (二) 结合新课程理念进行民族音乐教学
        (三) 做民族音乐教育的创新者和研究者
        (四) 肩负传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职责
第六章 优秀案例分析
    一、以情感体验为教学导引
    二、以民族音乐为内容主线
    三、以风俗文化为学习拓展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一) 坚定音乐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信念
        (二) 建立以民族音乐为母语的音乐教学体系
        (三) 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的互补共存
        (四) 课堂教学与课外艺术活动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关于中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情况的调查(汉族地区)
    附录2:关于小学的民族音乐教学情况的调查(少数民族地区)
    附录3:韩国保护国乐的问卷调查(韩语)
    附录4:民歌曲库
    附录5:《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传统音乐统计
    附录6:《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中外音乐作品数量统计表
    附录7:《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总目标及学段目标
    附件8:韩国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关于民族音乐内容的统计表
    附件9:日本音乐培养目标及教材内容统计
    附件10:俄罗斯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大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着作及科研情况

四、丝竹乐与江南丝竹——渊源小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崑曲曲牌源流研究[D]. 黄金龙. 苏州大学, 2020(06)
  • [2]蒙古族当代传统器乐合奏的分布格局与风格流派研究[D]. 庆歌乐. 中国音乐学院, 2019(06)
  •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宜昌丝竹研究[D]. 胡欣欣.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4]《交响》办刊研究[D]. 包耘赫. 西安音乐学院, 2018(11)
  • [5]明清时期琵琶音乐转型与融合研究[D]. 孙晓彤. 郑州大学, 2018(01)
  • [6]唐李爽墓吹笛图考[D]. 潘露露.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2)
  • [7]明清俗曲理论与音乐形态研究[D]. 朱文鼎. 山东大学, 2010(01)
  • [8]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 张晓娟.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1)
  • [9]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 戴俊超. 中国音乐学院, 2010(07)
  • [10]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 金顺爱. 东北师范大学, 2009(07)

标签:;  ;  ;  ;  ;  

丝竹音乐与江南丝竹——起源小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