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功能量点穴治疗痛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戴姝[1](2021)在《壮医“8”环针法治疗麻邦(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
郑琳[2](2021)在《基于古今文献对印堂穴的认识及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晓川[3](2021)在《推拿手法联合易筋经锻炼治疗冈上肌腱炎(虚寒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推拿手法联合易筋经锻炼治疗冈上肌腱炎(虚寒型),对照单纯推拿手法治疗冈上肌腱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谈论评价推拿手法联合易筋经锻炼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在缓解疼痛、肿胀和恢复及改善功能等方面的优势性,为治疗冈上肌腱炎提供更加经济、有效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年龄范围在40-60岁的虚寒型冈上肌腱炎的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随机设计运用SPSS24.0统计软件完成)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联合易筋经锻炼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手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压痛程度变化情况,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观察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1.经临床观察,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VAS评分、ADL评分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经秩和检验,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3个月后复发率相比,经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的复发率更低。结论:1.推拿手法联合易筋经锻炼治疗冈上肌腱炎(虚寒型),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冈上肌腱炎(虚寒型)均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方面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2.对于患有冈上肌腱炎(虚寒型)的患者,推拿手法联合易筋经锻炼的治疗方法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防治疾病复发方面效果明显,且经济适用,具有中医特色。
许树杰[4](2021)在《针刺足阳明胃经合穴对亚健康青年井穴皮肤温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针刺右侧足三里穴,观察双侧足三里穴和双侧厉兑穴随时间变化的穴位温度,探讨足阳明胃经合穴与井穴之间经气流注与皮温变化的关系。方法:本次试验纳入60例青年受试者,男女不限,年龄在18-30岁之间,其中健康组30例,平均年龄为24.96±0.99岁;亚健康组30例,平均年龄为25.03±0.92岁。在室温26±1℃,湿度30%±10%的环境下进行试验。两组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受试者安静休息40min,体温稳定后,针刺右侧足三里穴,得气后留针,期间不施行针手法。用红外热成像观测双侧足三里穴和双侧厉兑穴的穴位温度。观察内容:(1)针刺前期:从安静休息10min时开始,每隔5min测量一次双侧足三里穴和双侧厉兑穴的穴位温度。经测量在休息30min至休息40min时间段各穴温度变化没有显着差异P>0.05,故取休息40min时刻点的穴位温度为针刺前的对比穴温。(2)针刺期:待休息40min穴位温度稳定后,即刻进针,针刺右侧足三里穴1-1.5寸,得气后留针30min,立即出针,出针后维持坐位30min。在留针2min、10min、20min、30min至出针后2min、10min、20min、30min分别测量一次双侧足三里穴和双侧厉兑穴的穴位温度。应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24.0,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以上数据进行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针刺右侧足三里对健康组穴温的影响:(1)针刺右侧足三里后,双侧足三里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显着下降。右侧足三里穴在留针2min至出针后30min各时间点与针刺前相比温度显着下降,P<0.01;非针刺侧足三里穴在留针2min至出针后30min各时间点与针刺前相比温度显着下降,P<0.01。(2)针刺右侧足三里后,双侧厉兑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显着下降。右侧厉兑穴在留针2min至出针后30min各时间点与针刺前相比温度显着下降,P<0.05;左侧厉兑穴在留针2min至出针后30min各时间点与针刺前相比温度显着下降,P<0.05。2.针刺右侧足三里对亚健康组穴温的影响:(1)针刺右侧足三里后,双侧足三里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显着下降。右侧足三里在留针2min至出针后30min各时间点与针刺前相比温度显着下降,P<0.01;非针刺侧足三里穴在留针2min至出针后30min各时间点与针刺前相比温度显着下降,P<0.01。(2)针刺右侧足三里后,双侧厉兑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显着下降。右侧厉兑穴在留针2min至出针后30min各时间点与针刺前相比温度显着下降,P<0.05;左侧厉兑穴在留针2min至出针后30min各时间点与针刺前相比温度显着下降,P<0.05。结论:1.针刺足阳明胃经合穴可使亚健康青年井穴从留针到出针后过程中温度均下降。2.针刺足阳明胃经合穴,可使本经双侧合穴与井穴的温度出现循经性下降效应,提示足阳明胃经合穴与井穴的经气流注与皮肤温度具有相关性。
吴迪[5](2021)在《针刺足三里穴对不同体质青年内庭穴皮肤温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针刺右侧足三里穴,观察不同体质青年受试者双侧足三里穴及内庭穴皮肤温度在不同时点的变化,探讨不同体质人群针刺循经效应的差异,为针刺疗法与中医体质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本次试验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招募青年志愿者,经体质判定后纳入平和质受试者30例(平和质组),阳虚质受试者30例(阳虚质组)。进行试验时控制实验室温度为26℃±1℃,湿度为30%±10%。两组受试者将测温区域暴露在实验室环境60min后,采用相同手法直刺右侧足三里穴,得气后留针30min,留针期间不进行手法操作。使用红外热像仪记录受试者双侧足三里穴及双侧内庭穴在针刺前30min、针刺前20min、针刺前10min、针刺前2min、留针2min、留针10min、留针20min、留针30min、出针2min、出针10min、出针20min、出针30min共12个时点的皮肤温度,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针刺前30min至针刺前2min,两组受试者双侧足三里穴及内庭穴皮肤温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针刺前2min,阳虚质组受试者双侧内庭穴皮肤温度显着低于平和质组受试者(P<0.01),两组受试者双侧足三里穴皮肤温度比较无差异(P>0.05)。3.针刺右侧足三里穴后,两组受试者各穴位皮肤温度在观测时间内均显着下降(P<0.01)。4.平和质组受试者针刺右侧足三里穴后,右侧足三里穴在留针2min及留针20min至出针30min各时点的皮肤温度较针刺前2min显着下降(P<0.01或P<0.05);左侧足三里穴在留针2min及留针20min至出针30mi n各时点的皮肤温度较针刺前2min显着下降(P<0.01或P<0.05);右侧内庭穴在留针2min至出针30min各时点的皮肤温度较针刺前2min显着下降(P<0.01或P<0.05);左侧内庭穴在留针2min至出针30min各时点的皮肤温度较针刺前2min显着下降(P<0.01)。5.阳虚质组受试者针刺右侧足三里穴后,右侧足三里穴在留针10min至出针30min各时点的皮肤温度较针刺前2min显着下降(P<0.01);左侧足三里穴在留针10min至出针30min各时点的皮肤温度较针刺前2min显着下降(P<0.01);右侧内庭穴在留针20min至出针30min各时点的皮肤温度较针刺前2min显着下降(P<0.01);左侧内庭穴在留针30min至出针30min各时点的皮肤温度较针刺前2min显着下降(P<0.01或P<0.05)。结论:1.针刺前阳虚质组受试者内庭穴皮肤温度显着低于平和质组。2.针刺右侧足三里穴后,平和质组与阳虚质组受试者双侧足三里穴及双侧内庭穴的皮肤温度呈循经下降状态。3.针刺右侧足三里穴后,阳虚质组受试者各穴位皮肤温度开始下降的时点较平和质组受试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后延,提示不同体质人群的循经效应具有差异。
张帆[6](2021)在《基于根结理论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试验观察基于“根结”理论针刺治疗偏头痛(少阳经证)对于患者疼痛程度、发作次数、生活质量、情绪状态的影响,探讨在“根结”理论指导下针刺治疗偏头痛(少阳经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进一步丰富针灸经典理论奠定临床研究基础,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研究数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3月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针灸科门诊、脑病针灸科门诊就诊的偏头痛(少阳经证)患者,对患者按照诊断、纳入、排除标准,严格筛查,纳入60例,通过Excel生成随机数字,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1.试验组取穴:足窍阴、听会,均取患侧腧穴。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在患侧足窍阴处按压探寻疼痛反应点后,常规消毒后,采用随咳进针法,将规格为0.25 × 25 mm的一次性针灸针(苏州东邦生产)刺入腧穴所在皮肤,深度0.2-0.3寸,并快速捻转约2~3 s。再取患侧听会,将规格为0.25 × 25 mm的一次性针灸针(苏州东邦生产)刺入腧穴所在皮肤,深度约0.5~0.8寸,并快速捻转约2~3 s。疗程:留针30 min。隔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2.对照组取穴:参考高树中《针灸治疗学》(新世纪第四版),丝竹空透率谷、太阳、风池、外关、侠溪、阿是穴,均取患侧腧穴。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将规格为0.25 × 40 mm的一次性针灸针(苏州东邦生产)刺入腧穴所在皮肤,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疗程:同试验组。评分采集时点:(1)嘱患者回忆入组前2周的头痛程度,选取其头痛发作最严重时的相关评分作为治疗前基线评分;(2)疗程结束后,嘱患者继续观察2周,选择在此期间头痛发作最严重时的相关评分作为治疗后评分。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发作次数、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MSQ)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在整个疗程中详细记录其可能出现的所有不良事件。相关数据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医治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并评估它们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变,及其对情绪状态的影响。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VAS评分、发作次数、MSQ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相比较,均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间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两组较治疗前VAS评分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达83.3%,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0.0%,两组针刺医治方案临床疗效差异不显着,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方法治疗均能改善偏头痛患者疼痛程度,且疗效相当。3.发作次数:两组较治疗前发作次数均显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针刺医治方案在改善发作次数方面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提示两种方法治疗均能减少偏头痛患者发作次数,且试验组疗效更佳。4.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两组较治疗前诸量表评分均显着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改善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抑郁自评量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方法均有助于改善患者因偏头痛导致的生活质量降低、改善患者因偏头痛诱发的焦虑、抑郁状态,且试验组对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焦虑状态效果更佳。5.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故可认为两组治疗方案均为安全治疗方案。结论:基于“根结”理论针刺治疗偏头痛(少阳经证),可明显降低患者的VAS评分,并能降低发作次数,改善患者因偏头痛导致生活质量降低和焦虑、抑郁情绪。因其取穴简单,操作便捷,疗效可靠且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临床和基础研究以助于其推广应用。
晏杰[7](2021)在《健脾助运汤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证)的疗效观察及黏膜免疫机制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健脾助运汤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初步探究健脾助运汤治疗小儿厌食的黏膜免疫机制,为健脾助运汤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证)的提供证据支持,为中医临床治疗小儿厌食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本研究收集符合标准的厌食(脾胃气虚证)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中药组、中西合用组和西药组各20例,中药组予健脾助运汤治疗,西药组予适怡治疗,中西合用组予健脾助运汤+适怡治疗,三组疗程均为4周,记录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中医证候积分变化,采取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的唾液,检测唾液中的SIg A含量,治疗结束3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观察其复发率。结果:1一般情况:60例厌食患儿中,女性20例(33.33%),男性40例(66.67%);发病年龄以学龄期(3周岁-7周岁)多见;病程多在1年以上(76.67%);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正常者11例(18.3%),挑食偏食者30例(50%),暴饮暴食者11例(18.3%),既有暴饮暴食,又有挑食偏食者8例(13.3%);饮食结构:饮食结构合理者19例(31.67%),蛋白质偏多者24例(40.0%),糖类偏多者12例(20.00%),多因素者5例(8.33%)。2总有效率分析三组厌食患儿食欲疗效比较:中药组好转率85%,西药组好转率45%,中西合用组好转率90%,三组主要差别是在食欲减退症状是否消失,三组食欲疗效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三组中医证候量表疗效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60%、中西合用组总有效率为95%。三组中医证候疗效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3中医证候积分分析(1)组内分析(1)中药组治疗2周,患儿食欲、食量、大便、夜寐不安、腹胀、疲乏、呃逆积分较治疗前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形体消瘦、面色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患儿食欲、食量、大便、夜寐不安、腹胀、呃逆、面色、疲乏积分较治疗前改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形体消瘦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西药组治疗2周,患儿食量、大便、食欲、呃逆、夜寐不安积分较治疗前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食欲、食量、呃逆、夜寐不安、大便积分较治疗前改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期间,形体消瘦、面色、疲乏、腹胀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中西合用组治疗2、4周,患儿食欲、食量、大便、夜寐不安、腹胀、面色、呃逆、疲乏积分较治疗前改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形体消瘦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数据表明,健脾助运汤、适怡、健脾助运汤联合适怡,在治疗期间均可以改善患儿食欲、食量、呃逆、夜寐不安、大便症状。此外,健脾助运汤、健脾助运汤联合适怡还可以改善患儿腹胀、疲乏、面色症状。(2)组间分析(1)治疗2周,三组食欲、食量、疲乏、腹胀、呃逆、夜寐不安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形体、面色、大便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两两比较,中药组食欲、疲乏积分较西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西合用组食欲、疲乏、呃逆积分较西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4周,三组食欲、疲乏积分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食量、腹胀、呃逆、夜寐不安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形体、面色、大便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两两比较,中药组较西药组疲乏、食欲、腹胀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西合用组较西药组,疲乏、呃逆、食欲、食量、腹胀、夜寐不安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健脾助运汤可有效改善患儿食欲、疲乏症状,中西合用组可有效改善患儿食欲、疲乏、呃逆症状,优于西药组;治疗4周,健脾助运汤可有效改善疲乏、食欲、腹胀症状,中西合用组有效改善患儿食欲、食量、腹胀、夜寐不安、疲乏、呃逆症状,优于西药组;治疗2、4周,三组大便改善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三组均能有效改善患儿大便情况,且三组具有等效性。4唾液SIg A含量:治疗2周组内比较,唾液SIg A含量,P﹤0.05,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三种方法治疗后,患儿SIg A含量均下降,但三者间差异不明显,说明三组疗效相当,具有等效性,推测健脾助运汤可以通过降低唾液SIg A含量,调节黏膜免疫,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证)。5本研究患儿治疗结束后电话随访3个月,中西合用组患儿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15.00%;中药组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15.00%;西药组有10例复发,复发率为50.00%,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健脾助运汤能够有效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证),健脾助运汤的食欲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优于适怡,健脾助运汤联合适怡的食欲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单用健脾助运汤或适怡。2健脾助运汤治疗厌食(脾胃气虚证)患儿,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中药组改善患儿疲乏、食欲、腹胀症状较西药组更优,中西合用组改善患儿食欲、食量、腹胀、夜寐不安、疲乏、呃逆症状较西药组更优。三组大便积分均有好转,提示三组均能有效改善患儿大便情况,三组具有等效性。3根据三组唾液SIg A含量的变化情况,推测健脾助运汤通过降低唾液SIg A含量,提高机体黏膜免疫功能,治疗厌食(脾胃气虚证)。
崔丽军[8](2021)在《粪菌移植联合防风通圣丸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SCFAs-GPR43-胃肠肽通路的影响》文中指出肥胖是指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过多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脂肪的聚集达到损害健康的程度。随着现代社会饮食结构的改变、生存压力的增加,肥胖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的新挑战和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且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饮食是影响肠道菌群的最直接因素,高脂饮食作为肥胖的重要发病因素可改变肠道微生物的丰度,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而粪菌移植能够重建肠道微生态,成为肥胖的潜在疗法。防风通圣散是寒凉派代表医家刘河间创立的名方,功能疏风解表、清热通腑、泄浊利湿,临床报道应用防风通圣散治疗肥胖,具有疗效。故本研究通过复制肥胖动物模型,探索高脂饮食因素对菌群、菌群代谢产物及下游指标的影响,并开展粪菌联合中药防风通圣丸治疗肥胖的研究,探讨其对肥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起效机制。研究一: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对正常大鼠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GPR43—胃肠肽通路的影响目的制备伪无菌大鼠模型,应用粪菌移植技术探索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对正常大鼠“肠道菌群—SCFAs—GPR43—胃肠肽”通路的影响。方法从160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抽取50只作为普通饲料组,饲喂标准大鼠维持颗粒饲料,其余110只为高脂饲料组,饲喂D12492高脂饲料,当高脂饲料组大鼠体重超过普通饲料组体重的10%视为造模成功。剔除未达肥胖标准的老鼠后,从高脂组中随机抽取6只(M组),记录编号,并分别于给予抗生素前1天(MB)和停用抗生素后第1天(MA),取此6只大鼠肠内容物评估抗生素灌胃建立伪无菌大鼠的效果。通过抗生素溶液灌胃诱导伪无菌大鼠,并对伪无菌大鼠分别行正常菌群灌肠、肥胖菌群灌肠。观察完全空白对照的正常组1(NC1)、给予抗生素溶液的正常组2(NC2)、肥胖模型组(M)、肥胖菌群移植组(FMT1)、正常菌群移植组(FMT2)大鼠基本表征,计算其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肠组织、肝脏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的变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短链脂肪酸中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肝脏组织中的GPR43表达;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胃肠肽的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结果造模第10周末,110只高脂饲料组大鼠中72只大鼠体重达标,肥胖成模率约为65.45%。伪无菌模型情况:①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可操作分类单元)分析MB数目显着高于MA;②物种多样性曲线表明样本的测序数据量在合理范围内,MA 组的物种丰度始终显着低于 MB;③Observedspecies、PDwholetree、Shannon、Simpson、Ace、chao1的Alpha多样性指数组间差异分析指数中,与MB组相比,MA指数均显着降低(P<0.05);④由PCoA、PCA、UPGMA可知,抗生素干预可导致肠道微生物群落发生变化;⑤LEfSe组间差异物种检验显示给予抗生素后32个肠道微生物在群落中的比例显着降低。粪菌移植情况:①脏器指数:与M组相比,NC1、NC2、FMT1组大鼠肝指数降低(P<0.05)。②肠组织病理:NC1、NC2组大鼠结肠组织结构清晰完整;M组大鼠较正常组的黏膜上皮层结构可见有细胞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③肝组织病理:NC1、NC2组结构完整,肝细胞排列整齐,未见脂肪滴;M组脂肪滴呈弥漫性堆积。④肠道菌群变化:M、FMT1组在菌群结构上更加类似,与NC1、NC2、FMT2组有较大的差别。NC1、NC2、FMT2三组相比,NC2组与FMT2组结构更加有趋向性。具体差异物种在表现为:与NC1组相比,NC2组厚壁菌门降低(P<0.05),拟杆菌门增加(P<0.05);M、FMT1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降低(P<0.05)、疣微菌门增加(P<0.05)。与NC2组相比,FMT1组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增加(P<0.05),拟杆菌门减少(P<0.05);FMT2组变形菌门减少(P<0.05),脱硫杆菌增加(P<0.05)。与M组相比,FMT1组厚壁菌门增加(P<0.05),疣微菌门减少(P<0.05),FMT2组拟杆菌门增加(P<0.05),疣微菌门减少(P<0.05)。⑤GPR43表达:在各组大鼠肝组织中,GPR43均可进行表达,且M、FMT1组表达量低于NC1、NC2、FMT2组。⑥短链脂肪酸表达:与NC1、NC2、FMT2组相比,M、FMT1组乙酸和丁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NC1组相比,FMT1组丙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NC2、FMT2组相比,M、FMT1组丙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⑦胃肠肽:与NC1、NC2组相比,M、FMT1组GLP-1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M、FMT1组相比,FMT2组GLP-1含量显着增加(P<0.05);与NC1组相比,M、FMT1组PYY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M组相比,FMT2组PYY含量显着增加(P<0.05);M、FMT1组的MTL含量水平显着高于NC1、NC2、FMT2 组(P<0.05)。⑧血清中 TC、TG 水平:与 NC1、NC2 组相比,M、FMT1、FMT2组大鼠血清TC含量升高(P<0.05);与M组相比,FMT1、FMT2组大鼠血清TC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NC1组相比,NC2、FMT1、FMT2组大鼠血清TG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M组相比,FMT1组大鼠血清TG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1)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模型大鼠复制成功,其肠道内环境发生改变,乳酸杆菌属等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反映了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肠内微生态紊乱,表明不同的饮食和干预方式可导致肠道微生物的不同发展。(2)抗生素干预前与抗生素干预后的肠道菌群存在显着差异,抗生素处理后的肥胖大鼠肠内微生物受到抑制,物种数目显着降低,丰度下降,菌群结构单一,说明此种方法可以建立伪无菌肥胖大鼠。(3)通过正常菌群移植,可使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向正常大鼠恢复;通过肥胖菌群移植,可导致正常大鼠菌群出现与肥胖模型组相似的菌群结构紊乱现象,具体可能通过“肠道菌群—SCFAs-GPR43—胃肠肽”通路影响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进而影响GPR43的表达,从而导致下游胃肠肽的表达异常。研究二:正常大鼠肠道菌群联合防风通圣丸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GPR43—胃肠肽通路的影响目的制备伪无菌大鼠模型,应用粪菌移植技术探索正常大鼠肠道菌群联合防风通圣丸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SCFAs—GPR43—胃肠肽”通路的影响。方法剔除未达肥胖标准的老鼠后,进行随机分组,通过抗生素溶液灌胃诱导伪无菌大鼠,并对伪无菌大鼠行正常菌液灌肠。正常组(NC)、肥胖模型组(M)、正常菌群移植组(FMT)、防风通圣丸组(FFTS)、正常菌群联合防风通圣丸组(LH)、微生态制剂妈咪爱组(MMA)组的观察指标同实验一。并依组分别给予正常菌群、防风通圣丸、正常菌群联合防风通圣丸、妈咪爱治疗。结果①脏器指数:与NC组相比,FFTS、FMT、LH、MMA、M组肝指数升高(P<0.05)。②肠组织病理:NC组大鼠结肠组织结构清晰完整,M组大鼠较正常组的可见有细胞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FFTS、FMT、MMA、LH组大鼠结肠组织的病变程度较M组有所减轻。③肝组织病理:NC组肝细胞排列整齐完整,未见脂肪滴;M组肝细胞排列疏松、紊乱,脂肪滴呈弥漫性堆积。FFTS、FMT、MMA、LH组大鼠肝脏组织的病变程度较M组有所减轻。④肠道菌群变化:LH、FMT组空间分布结构更接近。MMA、FFTS组菌群组成更有趋向性,与M组离散程度接近;与M组相比,FMT、LH组结构与其有所区分,其中与M组相比,LH组在门水平上存在变形菌门降低(P<0.05),脱硫菌门增加(P<0.05);科水平表现为大肠杆菌科、消化链球菌科减少(P<0.05),瘤胃菌科、颤螺菌科等升高(P<0.05)。⑤GPR43表达:在各组大鼠肝组织中,GPR43均可进行表达,且M组表达量显着低于NC组。与M组相比,FFTS、FMT、MMA、LH组表达量有所升高。⑥胃肠肽:与NC组相比,M、MMA、FMT、FFTS组GLP-1显着降低(P<0.05);与M组相比,LH、MMA、FMT、FFTS组GLP-1显着增加(P<0.05);与 LH 组相比,MMA、FMT、FFTS 组 GLP-1 显着降低(P<0.05)。与 NC组相比,M组PYY显着降低(P<0.05),FFTS、FMT组PYY显着增加(P<0.05);与M组相比,LH、MMA、FMT、FFTS组PYY显着增加(P<0.05);与LH组相比,MMA 组 PYY 显着降低(P<0.05),FMT、FFTS 组 PYY 显着升高(P<0.05)。M、MMA、NC、LH 组 MTL 显着高于 FFTS、FMT(P<0.05)。NC、LH、MMA 组 GAS均显着高于FMT、FFTS(P<0.05)。⑦血清中TC、TG水平:与NC组相比,M组大鼠血清TG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M组相比,LH组TG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正常菌群移植、防风通圣丸、粪菌移植联合防风通圣丸、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均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SCFAs—GPR43—胃肠肽”通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模型大鼠产生保护作用,其中粪菌移植联合防风通圣丸可产生协同作用,更具优势。
李涛[9](2021)在《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临床研究通过观察点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功能障碍、腰臀部软组织张力及痛点痛阈的改善作用,评价点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动物研究通过观察点穴手法对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竖脊肌、腰椎间盘组织学影响,以及对腰椎间盘内Wnt3a、β-catenin、GSK-3 β及MMP-13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点穴疗法防治腰椎间退行性变的作用机理。研究一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以1:1 比例分为治疗组(点穴组)和对照组(传统手法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疗程结束)和1个月随访的时点,对两组患者ODI评分、软组织张力、痛点痛阈、VAS评分评定等方面评价治疗效果。两组入选病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基线分析,然后再对两组的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描述,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描述。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的基线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者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基线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多个观察时点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每个时点各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二分类资料的重复测量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统计分析。P<0.05将被认为差别有统计意义。安全性分析主要以描述性统计为主,包括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不良事件的具体描述。结果:1.疗程进行中,有2个病例脱落,最终86个病例进入数据统计,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2.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的基线情况,各评价指标治疗前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经2周治疗,两组组内比较,ODI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时点,ODI和VAS评分较前进一步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个月随访时点测评中,ODI及VAS评分的下降趋势减缓,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但1个月随访时ODI及VAS评分均比治疗前要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4.对0.5kg载荷下竖脊肌、臀大肌位移值的测量显示,两处软组织位移值均呈上升趋势。两组组内比较,在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点,软组织位移测量值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4周测量所得软组织位移值也较治疗2周时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测量竖脊肌、臀大肌压痛点阈值结果显示,两组组内比较,压痛点痛阈均呈上升趋势。治疗2周、治疗4周两个时间点所测得痛阈值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点痛阈也较治疗2周时上升,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治疗2周、治疗4周、1个月随访三个时点,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0DI和VAS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在治疗2周、治疗4周两个时点,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竖脊肌、臀大肌软组织张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竖脊肌、臀大肌的压痛点痛阈测量结果显示,在治疗2周时点,治疗组痛点痛阈较对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4周时两组痛阈改善无显着差异。而主体间效应对比结果进一步表明,整体上两组痛阈改善无显着差异,提示两组在痛点痛阈改善方面疗效相当。7.根据ODI评分综合评价两种疗法的临床有效率,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有效率相当,无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点穴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导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并有效降低竖脊肌、臀大肌软组织张力,提高压痛点痛阈值。点穴与传统手法整体上疗效相当,同时具有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提高痛点痛阈的临床疗效。实验二 点穴干预大鼠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 i n信号转导通路的实验研究方法:1.造模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20±20g,随机抽取10只大鼠为空白组,剩余44只大鼠接受前肢截除手术。术后大鼠单笼饲养72小时,然后转到正常鼠笼中适应性饲养1周。1周后,将双足大鼠移至特制可调高组合鼠笼中饲养。空白组不接受手术和造模,在正常鼠笼中饲养。总造模时间为5个月。在造模第5个月的最后1周,从接受造模的44只大鼠中随机抽4只大鼠,取材腰椎间盘进行H&E、番红固绿染色。结果显示腰椎间盘均出现了明显退行性改变,提示造模成功。2.干预措施在前肢截除手术后第6个月的第一天,将剩余40只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模型组、假手法组、点穴组和DKK-1组。各组根据对应干预措施开始进行干预,总干预疗程为30天。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点穴组干预方法:将大鼠固定后,在腰阳关、第五腰椎棘突下缘,第四、第五腰椎夹脊穴(双侧)、大肠俞(双侧)、关元俞(双侧)穴位上实施模拟点穴手法,每穴5分钟,每日1次。实验人员在每次干预前均在MFF多点薄膜压力测试系统上进行训练,使点穴压力和频率保持在适当范围。假手法组干预方法:将大鼠以相同形式固定后,不施力按压,每日1次。DKK-1组干预方法:大鼠腹腔注射DKK-1(0.1 μ g/100g),每日1次。3.组织学评价采用H&E染色大鼠第二至第六腰椎节段的竖脊肌组织,采用H&E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L4/5椎间盘。在显微镜下观察对比各组肌肉组织和腰椎间盘的组织学改变,以Boos评分评价各组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4.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表达影响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qPCR等方法,测量并比较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的变化,以评价干预方法对该通路的影响。5.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组腰椎间盘的Boos评分,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如数据属正态分布,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方差齐性者,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组间差异显着性,任意两组的比较使用Bonferroni检验分析,方差不齐时采用Tamhane’ s T2检验分析。若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描述,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cheffe法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空白组大鼠,竖脊肌肌束排列规则、有序、较紧密,肌横纹可见,胶原纤维呈均匀卷曲状,定向束状排列。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模型组、假手法组、DKK-1组竖脊肌肌细胞明显增大。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大部分大鼠的竖脊肌肌束排列显着疏松,肌横纹模糊或消失,胶原纤维结构排列明显疏散、扭曲,部分甚至出现断裂、挛缩等改变。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肌束排列较规则、有序、紧密,胶原纤维呈卷曲状,部分出现疏松、扭曲等改变。2.H&E染色下,空白组的纤维环和髓核结构清晰,软骨终板和髓核之间的边界清晰,大量的脊索细胞存在在髓核之中。模型组腰椎间盘高度下降,大部分纤维环和软骨终板之间发现了细微裂缝,髓核内脊索细胞大量减少。假手法组中髓核明显缩小,纤维环的层状结构紊乱,大部分出现细微裂缝。点穴组部分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层状结构出现紊乱和细微裂缝,髓核内脊索细胞轻度减少。同样,在DKK-1组中,髓核皱缩,脊索细胞的数量则轻度下降,但大部分纤维环和软骨终板的结构完整,偶可见髓核和纤维环之间有小裂纹出现。以Boos评分标准评价各组腰椎间盘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空白组、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腰椎间盘的Boos评分显着低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点穴组和DKK-1组平均得分显着高于空白组。点穴组与DKK-1组之间腰椎间盘Boo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3.番红固绿染色下,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软骨终板软骨细胞增殖明显,且肥大软骨细胞显着增多。两组软骨终板番红素0染色均变浅,提示软骨终板中胶原蛋白含量降低。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组软骨终板细胞未见明显增殖、肥大。Boos评分结果显示空白组、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的软骨终板平均得分显着低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但点穴组和DKK-1组的Boos评分也显着低于空白组。点穴组与DKK-1组之间软骨终板Boo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4.免疫组织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内Wnt3a、β-catenin和MMP-13阳性显着表达。相反,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腰椎间盘内GSK-3 β呈弱阳性。点穴组和DKK-1组椎间盘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为弱阳性表达,但GSK-3 β则为强阳性表达。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增加,GSK-3 β蛋白表达被抑制。点穴组和DKK-1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减少,GSK-3 β表达明显上调。但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中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量显着增加,但GSK-3 β蛋白表达量显着减少。点穴组和DKK-1组中,以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无显着性差异。6.RT-qPCR检测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 mRNA的表达显着增加,GSK-3 β mRNA表达被显着抑制。点穴组和DKK-1组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减少,GSK-3 β表达明显上调。但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组MMP-13 mRNA表达量显着增加,GSK-3 β mRNA表达显着减少。结论:点穴能改善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的竖脊肌和腰椎间盘退变状态,抑制腰椎间盘内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这可能是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之一。
聂文婷[10](2020)在《循经远取动法结合背部阳经透刺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循经远取动法结合背部阳经透刺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以探讨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72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二门诊符合纳入和诊断标准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循经远取动法结合背部阳经透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背部阳经透刺治疗。两组均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6次,1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作为症状是否改善的主要观察指标,并采用尼莫地平法拟定VAS减分率进行评价,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作为次要观察指标。采用SPSS25.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由于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两独立样本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1)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有明显改善(P<0.01)。(3)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由于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1)治疗前:两组功能障碍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功能障碍指数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后功能障碍指数有明显改善(P<0.01)。(3)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功能障碍指数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由于分组指标是二分类变量,分析指标是有序多分类变量,故采用秩和检验。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1.82%,两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1.循经远取动法结合背部阳经透刺能够改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2.与单纯背部阳经透刺相比,循经远取动法结合背部阳经透刺疗效更显着,是治疗腰背肌筋膜炎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气功能量点穴治疗痛症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功能量点穴治疗痛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3)推拿手法联合易筋经锻炼治疗冈上肌腱炎(虚寒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中医学研究进展 |
1.1 病名的认识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 |
1.4 中医治疗 |
2.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2.1 临床特点 |
2.2 发病机理 |
2.3 治疗方法 |
3.推拿手法临床上的应用 |
3.1 推拿手法在骨关节疾病上的应用 |
3.2 推拿手法在儿科疾病上的应用 |
3.3 推拿手法在内科疾病上的应用 |
4.关于易筋经的研究 |
4.1 易筋经功法简介和功效 |
4.2 易筋经功法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剔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3.资料收集 |
4.疗效评定标准 |
5.不良事件反应及处理 |
6.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1.一般资料 |
2.评分表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1.本研究立题思路 |
2.推拿手法的作用 |
3.易筋经功法动作的研究分析 |
4.分析总结 |
5.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介 |
(4)针刺足阳明胃经合穴对亚健康青年井穴皮肤温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现代医学对皮肤温度的认识 |
1.1 皮肤温度与下丘脑的关系 |
1.2 皮肤温度与血管血流量的关系 |
1.3 皮肤温度与神经内分泌的关系 |
2 祖国医学对皮肤温度的认识 |
2.1 卫气、营气与皮肤温度的关系 |
2.2 脏腑与皮肤温度的关系 |
3 针灸对皮肤温度的影响 |
4 足三里穴的临床应用 |
5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研究 |
5.1 红外线成像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
6 循经感传 |
6.1 古代医家对循经感传的论述 |
6.2 现代医家对循经感传的研究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剔除标准 |
2 试验前准备 |
2.1 对受试者的要求 |
2.2 对红外扫描室工作人员要求 |
2.3 对操作者的要求 |
3 试验方案 |
3.1 穴位定位 |
3.2 试验工具 |
3.3 试验环境 |
3.4 试验方法 |
3.5 观察指标 |
3.6 意外情况处理 |
3.7 统计学方法 |
4 试验结果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针刺前期各穴位温度变化研究 |
4.3 针刺期各穴位温度变化研究 |
讨论 |
1 针刺与皮肤温度的关系 |
2 中医学对亚健康的认识 |
3 选穴依据 |
3.1 足三里穴 |
3.2 厉兑穴 |
4 结果分析 |
4.1 针刺前期各穴位温度变化分析 |
4.2 针刺期各穴位温度变化分析 |
4.3 健康组和亚健康组皮肤温度变化分析 |
5 安全性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5)针刺足三里穴对不同体质青年内庭穴皮肤温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穴位皮肤温度的研究进展 |
1.1 穴位与非经穴区域皮肤温度的差异 |
1.2 穴位皮肤温度与穴位敏化的研究 |
1.3 不同干预手段对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 |
2 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进展 |
2.1 传统医学对循经感传现象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 |
2.3 循经感传理论的临床应用 |
3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医学应用 |
3.1 红外热成像技术与中医辨证诊断 |
3.2 红外热成像技术与经络腧穴理论 |
3.3 红外热成像技术与中医体质辨识 |
3.4 红外热成像技术与疾病诊断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中医体质判定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标准 |
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器材 |
2.2 试验环境 |
2.3 穴位定位 |
2.4 针刺方法 |
2.5 试验流程 |
2.6 观察指标 |
2.7 不良事件处理 |
2.8 统计学处理 |
3 试验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针刺前两组受试者穴位皮肤温度变化 |
3.3 针刺前2min两组受试者同一穴位皮肤温度比较 |
3.4 针刺后两组受试者穴位皮肤温度变化 |
讨论 |
1 观测穴位皮肤温度的理论依据 |
2 对中医体质的研究 |
3 选穴依据 |
3.1 足三里穴 |
3.2 内庭穴 |
4 试验结果分析 |
4.1 针刺前足三里穴、内庭穴皮肤温度变化分析 |
4.2 针刺前2min两组同一穴位皮肤温度差异分析 |
4.3 针刺后足三里穴、内庭穴皮肤温度变化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6)基于根结理论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传统医学对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
1 病名沿革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论治 |
4 中医治疗 |
5 少阳经证 |
6 根结理论的临床应用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调查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研究方案 |
1.4 病例选择标准 |
1.5 干预措施 |
1.6 观察疗效及指标 |
2 技术路线 |
3 统计结果与分析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研究结果 |
3.3 安全性分析 |
4 讨论 |
4.1 结果分析 |
4.2 研究现状 |
4.3 经络辨证 |
4.4 基于“根结”理论治疗偏头痛 |
4.5 腧穴定位及针刺手法 |
4.6 疗效差异分析 |
4.7 创新之处 |
5 小结 |
结语 |
1 研究意义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人口学资料表 |
附录2 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评分) |
附录3 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MSQ) |
附录4 焦虑自评量表(SAS) |
附录5 抑郁自评量表(SDS) |
个人简历 |
(7)健脾助运汤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证)的疗效观察及黏膜免疫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诊断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2.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病例剔除或脱落标准 |
4 研究方案 |
4.1 分组方法 |
4.2 治疗方法 |
4.3 用药疗程及观察方法 |
5 评价指标 |
5.1 一般情况 |
5.2 疗效观察 |
5.3 证候评分 |
5.4 实验室指标 |
5.5 复发率 |
5.6 安全性评价 |
6 疗效及安全判定标准 |
6.1 食欲不振疗效标准 |
6.2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
6.3 安全性评价标准 |
7 统计学方法 |
8 结果 |
8.1 一般资料描述 |
8.2 疗效比较 |
8.3 主症积分比较 |
8.4 次症积分比较 |
8.5 唾液SIgA含量比较 |
8.6 复发率比较 |
8.7 安全性分析 |
典型病例 |
讨论 |
1 结果分析 |
1.1 一般资料分析 |
1.2 疗效分析 |
1.3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1.4 唾液SIgA含量分析 |
2 立法依据 |
3 健脾助运汤的方义及药理分析 |
3.1 方义分析 |
3.2 基础方药药理分析 |
4 厌食与唾液SIgA的相关性 |
4.1 唾液SIgA是“脾在液为涎”的具体体现 |
4.2 唾液SIgA是“脾为之卫”的具体阐释 |
4.3 厌食患儿唾液SIgA含量变化 |
结论 |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小儿厌食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1 中医学对小儿厌食的认识 |
1.1 定义及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证型分类 |
1.4 中医内治法 |
1.5 中医外治法 |
1.6 小结 |
2 西医学对小儿厌食的病因研究及治疗现状 |
2.1 病因研究 |
2.2 治疗方法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粪菌移植联合防风通圣丸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SCFAs-GPR43-胃肠肽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肥胖的中医认识及现代研究概述 |
1 肥胖的病因与发病认识 |
2 肥胖的临床治疗概述 |
3 儿童肥胖概述 |
4 防风通圣散治疗肥胖概述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粪菌移植医学研究进展 |
1 粪菌移植的历史沿革 |
2 粪菌移植与肠道菌群 |
3 粪菌移植的操作过程 |
4 粪菌移植与现代临床疾病 |
5 粪菌移植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 |
6 粪菌移植联合中医药可产生协同作用 |
7 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研究一 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对正常大鼠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GPR43—胃肠肽通路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正常大鼠肠道菌群联合防风通圣丸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GPR43—胃肠肽通路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1.1 腰椎间盘的解剖特点 |
1.1.2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
1.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假说 |
1.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1 卧床休息 |
1.2.2 药物治疗 |
1.2.3 物理治疗 |
1.2.4 运动疗法 |
1.2.5 手术治疗 |
1.2.6 再生疗法 |
1.3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认识 |
1.3.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脏腑关系 |
1.3.2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经络的关系 |
1.3.4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筋骨的关系 |
1.4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
1.4.1 中药方剂 |
1.4.2 推拿手法 |
1.4.3 针刺治疗 |
1.4.4 功法锻炼 |
1.5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相关实验研究进展 |
1.5.1 正常椎间盘组织的结构和成分组成 |
1.5.2 引起椎间盘退行性变因素 |
1.5.3 椎间盘退变的评价 |
1.5.4 椎间盘退行性变相关通路研究 |
1.6 中医药对椎间盘退变相关信号通路影响实验研究进展 |
1.6.1 中药单体研究 |
1.6.2 中药复方研究 |
1.6.3 针刺 |
第二章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1.3 对不良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
2.1.4 合并用药 |
2.1.5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研究统计结果及分析 |
2.2.1 基线比较 |
2.2.2 各观察结果比较 |
2.3 讨论 |
2.3.1 疗效分析 |
2.3.2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机制探讨 |
2.3.3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机制探讨 |
2.3.4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
2.3.5 安全性评价 |
2.4 创新点与不足 |
2.4.1 创新点 |
2.4.2 不足与展望 |
2.5 结论 |
第三章 点穴干预大鼠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饲养环境、条件和动物伦理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药物及试剂 |
3.2 造模及干预方法 |
3.2.1 IVDD模型造模方法 |
3.2.2 实验分组 |
3.2.3 干预方法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本取材 |
3.3.2 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实验步骤 |
3.3.3 H&E染色实验步骤 |
3.3.4 番红固绿染色实验步骤 |
3.3.5 组织学评价方法 |
3.3.6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
3.3.7 Western Blot实验方法 |
3.3.8 RT-qPCR实验方法 |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3.5 实验结果 |
3.5.1 H&E染色和番红固绿结果 |
3.5.2 免疫组化结果 |
3.5.3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
3.5.4 RT-qPCR检测结果 |
3.6 讨论 |
3.6.1 点穴对大鼠退行性腰椎间盘的保护作用 |
3.6.2 点穴对大鼠竖脊肌组织的影响 |
3.6.3 点穴对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3.6.4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的选择 |
3.7 创新点与不足 |
3.7.1 创新点 |
3.7.2 不足与展望 |
3.8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10)循经远取动法结合背部阳经透刺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于腰背肌筋膜炎的认识 |
1.1 病名及相关文献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 |
2 西医学对腰背肌筋膜炎的认识 |
2.1 病名及临床特点 |
2.2 肌筋膜的生理功能 |
2.3 腰背肌筋膜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病理特点 |
2.4 发病原因 |
2.5 西医治疗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针具设备 |
2.3 分组治疗 |
2.4 不良事件及处理 |
2.5 疗效观察及评定标准 |
2.6 统计学处理 |
2.7 医学伦理准则 |
2.8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与统计 |
3.1 一般资料的统计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
3.3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3.4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3.5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比较 |
3.6 两组患者随访1个月后VAS评分比较 |
3.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障碍指数比较 |
3.8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9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循经远取动法的应用依据 |
2 背部阳经透刺的应用依据 |
3 循经远取动法结合背部阳经透刺的应用依据 |
4 电针及波形的应用依据 |
5 疗效分析 |
6 小结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四、气功能量点穴治疗痛症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壮医“8”环针法治疗麻邦(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戴姝.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古今文献对印堂穴的认识及运用研究[D]. 郑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推拿手法联合易筋经锻炼治疗冈上肌腱炎(虚寒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晓川.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针刺足阳明胃经合穴对亚健康青年井穴皮肤温度的影响[D]. 许树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针刺足三里穴对不同体质青年内庭穴皮肤温度的影响[D]. 吴迪.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基于根结理论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D]. 张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健脾助运汤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证)的疗效观察及黏膜免疫机制初探[D]. 晏杰.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粪菌移植联合防风通圣丸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SCFAs-GPR43-胃肠肽通路的影响[D]. 崔丽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9]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D]. 李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10]循经远取动法结合背部阳经透刺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聂文婷.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