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针麻胃大部切除效果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邵晶晶,于峥,陈小野[1](2014)在《一种促进证候动物模型应用的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提出限定模拟范围是一种促进证候动物模型应用的有效方法。1不少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由于其生物学特性与其模拟的临床证候典型情况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之处,而致不能获得承认、不能得到应用;2但实际上这些证候模型大多其生物学特性基本一致,为其造模思路来源的临床证候原型;3因此如果我们限定这些证候模型只模拟上述临床证候原型,而不是模拟其证候的临床典型情况,就可以减少争论,使其获得承认、得到应用。
张维政[2](2013)在《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临床研究》文中认为传统药物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对机体生理功能可能产生某些不良影响,如:血流动力学相对不平稳、心律失常、心血管的抑制、呼吸的抑制、中毒反应、过敏反应、恶性高热、神经毒性反应、清醒延迟、术后恶心呕吐等。针刺麻醉用于临床已几十年,安全、简便、生理干扰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相对少等优点已被认同。但单纯针刺麻醉存在镇痛不完善、肌肉松弛效果不好、内脏牵拉反应不能完全控制等问题。而针刺麻醉与药物麻醉方法相结合,可减少单纯药物麻醉和单纯针刺麻醉的并发症及解决了单纯一种麻醉不足的问题,电针刺激穴位后对机体各系统产生的双向调节作用,极大地保护了患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有效地稳定了血流动力学,提高了麻醉手术的安全性。因此,针刺复合全身麻醉比单纯全麻围术期生命体征相对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小,由于麻醉药用量减少和针刺的调节作用,适合于各种全麻手术患者,为患者的康复取得良好的效果。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于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为了对比针药复合麻醉与药物全麻在胃大部切除术中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时间的影响,选择100名择期胃大部切除术的麻醉病例,其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估计分级(ASA)为I或II级。将其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I组,n=50)和针药复合全麻组(II组,n=50),两组均以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诱导,针药复合麻醉组在全麻诱导前应用针麻仪(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上巨墟穴)进行电针刺激,针麻诱导15min后与全麻组一样开始全麻诱导和维持。记录麻醉前10分钟、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即刻、切皮、术中、术毕、拔管、拔管15分钟后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改变;并同时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各监测时段的血压(BP)及心率(HR)变化,II组患者均较I组患者低且平稳,且术后恢复时间更短。结论:针药复合麻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针药复合麻醉较之于药物全麻,在血流动力学上更加平稳,并可显着提高拔管质量和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并且能减少麻醉药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崔嵩生[3](2010)在《耳穴贴压在围手术期辅助镇痛和机体调整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观察耳穴贴压用于围手术期辅助镇痛的效果。2、观察耳穴贴压在围手术期对机体的调整作用。3、探讨耳穴贴压相关的作用机制。4、基于研究结论,总结出一套简便、行之有效的耳穴贴压用于围手术期的方法。方法:1、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92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法分为三组:①耳穴贴压组(耳穴组),31例;②安慰对照组(对照组),31例;③空白对照组(空白组),30例。2、实验步骤:(1)各组操作方法:全部病例均需进行耳廓视诊,并记录阳性反应的类型、部位。①耳穴组:术前一日利用耳穴探测器,选取双侧神门、皮质下、内分泌、耳中、肺、脾和子宫、盆腔等耳穴,常规消毒后敷压磁贴。以拇指、食指对压耳穴,以局部发红、发热,病人可耐受为限。术中操作者每隔30分钟按压1次,每次以60-90次/分的频率按压耳穴,每穴30秒,用力均匀。叮嘱患者或其家属手术前后自行按压耳穴,按压3-5次后,则不痛不压,痛时再压,3天后去除耳穴贴。②对照组:在所选耳穴区敷贴同样外观、数量的无磁珠胶布,不予任何刺激。③空白组:不予任何干预措施。(2)所有患者麻醉前30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0.5毫克和苯巴比妥钠100毫克,术中静脉输注5%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或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万汶),输液速度统一为8ml·kg-1·h-1,并根据失血量按晶体:胶体为2:1补充液体。(3)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连接多功能监测仪(Marquette EA-GLE 3000)常规监测,开放外周静脉。右侧卧位下行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以术中保持病人安静、无痛和手术能顺利进行为前提。记录术中麻醉药的用量。(4)术中保持患者意识清醒,并常规鼻导管吸氧,必要时面罩辅助给氧。(5)术毕时利用耳穴探测器,在耳穴组患者的耳穴区内探查大、小肠及胃、脑点并加敷磁贴。3、观察指标:(1)分别于手术前一天、术后第三天时采用SAS自评量表记录患者神志情绪评分,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神志情绪状况的调整作用。(2)记录麻醉前、麻醉诱导时、手术开始切皮时、分离肿物时、术毕时、术后第一天各个时期的心率(HR)、血压(BP)、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Ramesay评分,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功能的调整作用。(3)观察并记录各种不良反应,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的调整作用。(4)记录患者术后排气及排便时间,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胃肠功能恢复的调整作用。(5)分别于贴压耳穴前、术后第三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构成比、生化等相关指标,以探明耳穴贴压对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作用机制。(6)分别于术前准备期、术毕时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静脉血β-内啡肽和C-反应蛋白等相关指标,以探明耳穴贴压镇痛抗炎的相关作用机制。结果:1、三组病人按照年龄、体质指数、ASA分级、疾病构成、孕产史构成、手术方式构成、中医证型等方面进行对比,其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三组病例耳穴阳性反应的比较:三组的阳性率依次为93.5%、96.8%、93.3%,总阳性率达到94.6%,其中子宫和盆腔穴处血管充盈的阳性反应类型占较大的比例。说明耳穴阳性反应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3、三组病例术前SAS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耳穴组的SA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的分数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的SA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病例各时间点的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Ramesay评分自身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各组的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Ramesay评分在各时间点虽有变化,但无显着的影响。而在术始切皮时、分离肿物时、术毕时各时间点的三组血压的组内比较,以及耳穴组与对照组、空白组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刺激对患者术中的血压有良好的稳定、调整作用。5、术前各组症状程度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空白组在手术前后比较在腹胀痛、神疲乏力、纳呆、恶心呕吐、失眠、皮肤瘙痒等症状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耳穴组在腹胀痛、神疲乏力、纳呆、恶心呕吐、失眠方面,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刺激可降低患者使用麻醉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耳穴组的排气、排便时间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相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7、三组病例的手术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但耳穴组的硬膜外用药量、加用芬氟合剂的例数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相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8、三组病例术前血分析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耳穴组的单核粒细胞总数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的单核粒细胞总数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9、三组病例术前血清β-内啡肽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例术后血清β-内啡肽的组间比较、C-反应蛋白的组间及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刺激可使血清β-内啡肽水平升高而起到镇痛的作用。结论:本研究表明,耳穴磁疗在妇科开腹手术的围手术期中对机体功能的调整作用是肯定的。手术前期通过耳穴刺激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调整体内失调、紊乱的代谢过程或功能状态,使机体朝着正常生理状态方向发展转化,并降低术后腹胀痛、神疲乏力、纳呆、恶心呕吐、失眠等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手术中期可以即时调整、稳定患者的血压,不同程度地减轻病人手术中因内脏牵拉引起的胃部不适、恶心等症状,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后期患者的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说明耳穴贴压可改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但其具体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在麻醉方面,手术中期耳穴组的硬膜外用药量比对照组、空白组的药量少15%-20%,需加用芬氟合剂的例数也较对照组、空白组少,仅占16.1%。目前针药复合麻醉主要还在于辅助镇痛,减少麻醉药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本研究还观察到耳穴刺激可使血清β-内啡肽水平在术前升高;抑制单核粒细胞总数的增加,从而稳定了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
马福国[4](2009)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研究相同麻醉深度下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呼气末七氟烷浓度的影响,同时观察机体应激反应激素的变化,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临床使用价值。方法40例ASAⅠ~Ⅱ级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为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七氟烷麻醉组;B组为单纯七氟烷麻醉组。麻醉诱导前,A组经皮穴位电刺激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穴30min,B组在手术室静置30min。然后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静注咪唑安定0.03mg/kg,芬太尼3μg/kg,乙托咪酯0.3mg/kg,维库溴铵0.1mg/kg,肌松完善后经口腔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A组病人持续经皮穴位电刺激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穴,同时静脉连续输注瑞芬太尼0.15μg/(kg·min),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B组病人单纯静脉连续输注瑞芬太尼0.15μg/(kg·min),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麻醉中监测项目:脑电图双频谱系数(BIS)、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无创血压、心率、心电图,同时采静脉血监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血糖浓度。监测时间点:分别在穴位刺激前(T0)、切皮时(T1)、开腹探查时(T2)、开腹探查后30min(T3)、开腹探查后60min(T4)。麻醉深度调控:两组病人术中瑞芬太尼量和BIS(40~50)相同,调整吸入七氟烷浓度维持相同的BIS,若血压波动超过基础值25%,静注瑞芬太尼20μg,间断静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结果1两组病人年龄、体重、性别、手术时间、出血量、BIS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2呼气末七氟烷浓度:A组与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3血流动力学(MAP、HR)变化:组间比较,两组病人MAP和HR在各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T1、T2、与T0时间点MAP和HR升高(P<0.05)。4血浆应激反应激素浓度变化:组间比较,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血糖在各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T1、T2、与T0时间点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血浆浓度升高(P<0.05),T2、T3、与T0时间点血糖浓度升高(P<0.05)。5多元相关分析显示血压、心率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浓度正相关(P<0.05)。6 A组追加瑞芬太尼剂量与B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经皮穴位电刺激能降低呼气末七氟烷浓度。2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麻醉药物,在全麻过程中有协同作用。3在相同BIS下,手术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强度基本一致。4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趋势与血浆应激反应激素浓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能反应出手术所导致的应激反应强度。
陈怀龙[5](2007)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值45~55作为麻醉深度的监测指标,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为穴位电刺激加异丙酚复合麻醉组;B组为单纯异丙酚麻醉组。两组均于麻醉前1h肌注鲁米那纳0.1g,东莨菪碱0.3mg。静脉诱导前,A组先行电刺激双侧内关、足三里穴30min。而B组在手术室静置30min。然后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静注咪唑安定0.03mg/kg,芬太尼、1.5μg/kg,维库溴铵0.12mg/kg。麻醉诱导时异丙酚初始靶浓度设为2μg/mL。术中A组以Han’s穴位刺激仪持续电刺激双侧内关、足三里穴(频率2~100Hz疏密交替,强度8~12mA)。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追加芬太尼,调节异丙酚靶浓度,维持BIS值在45~55范围。手术结束即停止使用所有药物,并开始尝试唤醒病人,记录各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于麻醉前、插管前、插管后、切皮前、切皮后、术中探查、术毕关腹时记录BIS、HR、MAP、异丙酚靶浓度和术中芬太尼用量,并测定相应时间点外周静脉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和皮质醇的浓度。结果①A组针刺诱导后BIS值、HR和MAP较基础值显着下降(P<0.05),B组在相同时间内虽然三者也略有下降,但与基础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②A组较B组异丙酚有效靶浓度和芬太尼用量明显降低(P<0.01)。③A组较B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P<0.01)。④A组术中血管紧张素Ⅱ和皮质醇浓度波动小与基础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中探查时血管紧张素Ⅱ和皮质醇浓度均显着升高,与基础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⑤A组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着短于B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降低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减少镇痛药剂量,同时能适当地抑制应激反应,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病人手术后迅速苏醒,促进手术后恢复。
许银珊[6](2007)在《国家标准《针灸名词术语》基础研究 ——经络、腧穴部分》文中认为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科学技术中唯一能完整地保留至今并以自身独特的体系仍在继续发展的学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来自于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确切的临床疗效。而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是由独特的概念构成的,中医独特的概念又是由中国独特的语言构成的中医术语所表述的。中医术语的独特性在于其区别于其它自然科学,我国大多数自然科学的术语来源于国外(英、法、德、俄等文字),主要是统一术语的汉字译名。而中医大量的名词术语来源于中国古代,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并构成了自己的名词术语体系。中医名词术语体系的独特性既表现在它的历史性、人文性上,又因我国地域广阔、方言众多、传统文化特色浓厚,以及少数民族医学、外来医学的影响,有相当部分的名词术语外延宽泛、内涵不清,常出现一词多义、一义多词、词义演变等现象,所表现的概念形式与现代医学也不同,中医名词术语的特点决定了其规范化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然而作为中医药基础标准之一的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是其他标准的基础,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将基本建立中医药基础标准体系,覆盖中医药名词术语及其分类与代码等领域,满足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对基础标准的需求,成为中医药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基础与支撑。针灸学在整个中医药学走向国际的过程中,始终居于前列。大力推进针灸标准体系建设,对于规范行业管理、提高针灸学术水平、促进针灸现代化进程、加快针灸的国际传播和学术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灸标准化必然首先涉及针灸名词术语的规范化。针灸学既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与实践体系。针灸现代化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语言的诠释。在这方面我们需要由语言转化为概念,由概念进一步阐述其科学内涵,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与探讨。国家标准《针灸名词术语》的基础研究工作,不是简单的“说文解字”,也不是词句的堆砌,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主要是对整个针灸学科领域中经过筛选纳入的概念进行规范定名,并确定各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再对这些概念的内涵进行科学表述,同时附加国标代码、正名注音等相关信息,从而构建一套规范的针灸名词术语体系。制定标准对于提高一个学科的学术成熟度是非常重要的,针灸标准化离不开针灸名词术语规范化这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目前虽然已有部分针灸学相关名词术语规范问世,如《十四经穴的标准名称》、《奇经八脉的标准名称》、《奇穴的标准名称》、《头针穴线的标准名称》、《耳穴的标准名称》、《针灸针的标准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定位》(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部位》)等,但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尚未见有对覆盖整个针灸学领域,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针灸治疗、实验针灸、针灸医史文献等分支学科的名词术语进行系统全面的归纳整理。已完成的《中医药学名词》收录的针灸学名词术语只有708个,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中仅收录了48个针灸学名词术语,还存在数量众多的针灸学名词没有被规范为国家标准,故而亟须对整个针灸学的名词术语进行规范,以适应针灸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并为针灸体系其它项目标准化建设提供必需的基础保障。而本论文计划完成的国家标准《针灸名词术语》基础研究的经络和腧穴部分就是整个针灸学名词术语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对国家标准《针灸名词术语》的经络和腧穴部分进行前期的基础研究。在科学技术名词和中医药学名词术语标准化各项原则指导下,运用术语学、目录学、文献学和标准化研究的相关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整理针灸经络、腧穴相关文献,并参照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建立系统规范的针灸经络、腧穴名词术语体系(中文),以达到统一术语,便于应用与交流的目的。笔者首先通过对针灸经络、腧穴名词术语的广泛搜集,筛选出1836条名词术语,其中经络部分367个词条,腧穴部分1469个词条。并将经络学名词术语概念体系分为总论和经络系统两个部分;腧穴学名词术语概念体系分为总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耳穴、头针穴线、人体骨骼名称和人体古代体表部位名称七个部分。接下来按照拟定的选词原则对初选出的1836个词条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的选择取舍,最后确定为900个词条,其中经络部分152个词条,腧穴部分748个词条。并且将这900条名词术语按照其位于整个名词术语概念体系中的唯一位置确定层级关系,形成概念树状结构。然后遵循单义性、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习惯性、民族性、国际性、学术性等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中制定的定名规范,对针灸经络、腧穴名词术语进行规范定名。接着运用内涵定义、外延定义等定义方法,根据《GB/T 10112-1999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中的定义原则,在相关重要文献定义的基础上对900条名词术语进行严格而有据的定义。在对一千余条名词术语选词、定名、定义的研究过程中,还要慎重处理本次名词术语规范与现行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之间的关系。对于已纳入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的名词,尽量沿用国标中的定义,以保证各标准之间的协调性;而对于少数笔者认为确有异议的名词定义,笔者在本次研究中将新的定义列出,并对采用新定义的理由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表述,作为《针灸名词术语》国标定义的参考依据;其余不涉及采用国标定义的名词术语,笔者将严格遵照本文所述的定义方法和定义原则,在相关权威文献定义的基础上斟酌定义。最后,对900条针灸经络、腧穴名词术语作出的简释由以下七个部分组成:①条目编号:指代词条唯一位置的标志;②正名:给出本概念规范的中文名称;③标准代码:已确定的腧穴标准代码(国际标准、国家标准);④汉语拼音:汉字的注音符号;⑤定义:对本概念作出的表述;⑥文献汇考:查考相关文献对该名词术语及其指称概念的记录;⑦按语:对所作出的定义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其中,“编号”、“正名”、“汉语拼音”和“定义”为固定项,“标准代码”、“文献汇考”和“按语”为可选项。笔者还利用计算机创建了针灸经络、腧穴名词术语数据库,旨在探索文献研究的新方法,以作为对针灸名词术语标准化研究的初步尝试。此外,还对十四经穴穴名释义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包括腧穴命名的分类、穴义混乱的原因、穴名释义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最后对十四经穴的穴名进行了逐条释义。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或是今后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的地方。例如:本次研究虽然对针灸经络和腧穴两个分支学科的名词术语进行了广泛搜集,但是最终筛选纳入的仅是一部分基础性的学科名词,特别是对于一些多义名词,由于尚缺乏详尽考证而暂缓纳入,因此,今后应对这部分名词术语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在穴名释义方面,本文现只对其进行了归类收集,而尚未对所罗列的释义详细考证,以确定每一个经穴穴名的唯一含义(或许这些穴名的含义也并不唯一),此后续工作还有待以后再补充完善;另外,在计算机的文献辅助研究方面,本次研究创建了相关数据库,为后续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平台,今后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和更新。综上所述,针灸名词术语标准体系的建立是针灸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产业进步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针灸名词术语标准化建设是一项跨专业、跨学科的庞杂工作,更是一个逐渐统一和完善的过程。本论文仅是国家标准《针灸名词术语》研究的起步工作,今后还需大量后续研究共同构建针灸名词术语标准体系的基础平台。
肖亮,指导,彭海东,蔡清萍[7](2006)在《腹部针麻手术穴位选择和药物配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针刺麻醉创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在头颈部外科有较好的镇痛效果。目前针麻下颅窝手术、颈椎前路手术、甲状腺手术、拔牙术等已通过部级科研成果鉴定,进入常规麻醉手术行列。但在腹部外科仍存在镇痛不全、肌紧张、脏器牵拉反应等缺陷,制约了针刺麻醉的应用与推广。本文综述了近年针麻穴位选择与药物配伍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提高麻醉效果提供参考。
秦必光,胡北喜,张兰英[8](2003)在《中国近10年针刺复合麻醉临床研究概况》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手检近 10年来刊登在国内 2 3种期刊的论文共 174篇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文 40余篇 ,施行各种手术 13 40 0余例 ,针刺复合麻醉方法有针刺复合局麻、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针刺复合全身麻醉 (静脉、吸入 )等。文献提示麻醉效果基本满足临床需求 ,麻醉方法日趋规范 ,结论更为严谨 ,并正在采用现代科研手段肯定针刺复合麻醉的优越性 ,有部分单位继续坚持临床选用
顾陈怿,胡军,蔡云彪[9](2002)在《如何提高针麻效果述评》文中研究指明针麻最大的缺陷就是镇痛不全 ,为提高针麻效果 ,人们从多方面着手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针药复合麻醉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对穴位、刺激参数等的正确选择 ,也与麻醉的效果密切相关。今后应多方面进行临床探索 ,最大限度地发挥针麻的优势 ,完善和提高针刺麻醉
尹利华[10](2002)在《针刺在复合全身麻醉中的效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针刺麻醉应用于临床,并得到大力推广。但由于其镇痛强度不足等缺点,不能满足临床麻醉的需要,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而且一直没有较客观的指标评价针刺麻醉的镇痛效能,所以甚至有人对针刺麻醉持怀疑的态度。如何客观评价其效能是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现代麻醉学中,常以呼气末气体中吸入全麻药的最低有效浓度(Minimum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来客观地评价吸入全麻药的作用强度,并有人利用镇痛药减少吸入全麻药MAC的多少来评价镇痛药的作用强度。故本实验利用MAC客观地观察针刺在复合全身麻醉中的镇痛效能。并通过全身麻醉后再针刺,以观察全身麻醉对针刺镇痛效能的影响。全文分文献研究及实验研究两部分: 一、文献研究 本文简要地综述了中医学中麻醉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并例举了过去各个时期中医和针灸对麻醉学及其相关急救措施的主要贡献。探讨了针刺麻醉的现代起源与发展历程,针刺麻醉在临床上的分类法、操作注意事项及近十年来临床上的运用情况。近年来,关于针刺麻醉的研究主要是其临床运用,对其机理仅有少量报道。如何充分发挥针刺在现代麻醉中的作用及阐明其机理,是每个针刺麻醉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实验研究 (一)研究目的: 1.利用麻醉药MAC客观地评价针刺在复合全身麻醉中的镇痛效能。 2.探讨针刺诱导后全麻与全麻后再针刺两组患者中针刺镇痛效能是否相同,以明确全麻对针刺镇痛效能是否有抑制作用。 3.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所需全麻药MAC,为临床筛选针刺麻醉适宜对象提供参考。 4.观察针刺对患者术中的应激反应、术后炎症反应及胃肠功能恢复的调节作用。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将广东省中医院麻醉科69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针刺诱导后全麻组(Acupuncture before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AGA组)、全麻后针刺组(GeneralAnesthesia before Acupuncture group,GAA组)及单纯全麻对照组(GeneralAnesthesia group,GA组),通过对三组病人术中所需异氟醚MAC,血氧饱和度、呼出末二氧化碳浓度、心率、血压、血糖、术后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及肠鸣音和肛 99级硕士研究生 尹利华门排气恢复时间的观察而达到目的。 (三)研究结果: 1.AGA组、GAA组及GA组患者所需异氟醚MAC分别为1.35%及1.49%、1.64%,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刀1)。**A组与OA组异氟醚相差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刀1),与**A组相差0.14%,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刀5);0*A组与*A组异氟醚**C相差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0刀5)。 2.AGA组湿热蕴结、气阴两虚及气滞血瘀型患者所需的异氟醚MAC分别为1.50%、1.22%及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刀5);OA组及**A组三种证型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3.三组患者术中血氧饱和度与呼出末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不大,均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插管前后、手术开始切皮前后三组患者心率、平均血压均升高,*A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刀5或0刀1),而**A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中心率、平均血压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中血糖的升高幅度以AGA组最小,GAA组次之,GA组最大。 4.三组患者术后外周血白细胞以AGA组上升幅度最小,恢复最快,明显优于GA组。术后肠呜音及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以AGA组最快,GAA组次之,GA组最慢。 (四)结论 1.针刺在复合全身麻醉下行直肠癌手术中确有一定麻醉镇痛效果,相当于0.29%的异氟醚,可相对减少异氟醚MAC17.68%。 2.全身麻醉后,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再行针刺,仍有一定麻醉镇痛作用,相当于 of 5%的异氟醚,但较针刺诱导后再全麻中的针刺效能差,说明全麻对针刺效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不同中医证型直肠癌患者中,针刺对气阴两虚型患者麻醉效果较佳,气滞血瘀型次之,湿热蕴结型欠佳。 4.针刺复合麻醉中针刺可减轻患者因麻醉及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及改善应激状态下糖代谢的异常。 5.针刺复合麻醉中针刺可减轻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并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早日恢复。 针刺对人体是一种整体性的调节作用,在复合全身麻醉中,不仅具有一定的麻醉镇痛作用,而且可以减轻麻醉及手术对患者所致的应激反应,改善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二、提高针麻胃大部切除效果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针麻胃大部切除效果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促进证候动物模型应用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限定模拟范围———一种促进证候动物模型应用的方法 |
2 举例 |
2.1 高位小肠侧瘘法阴虚证模型[1] |
2.2“恐伤肾”法肾虚证模型[3] |
2.3 羟基脲法肾阳虚证模型[7] |
2.4 部分肠切除法脾气虚证模型[10, 11] |
2.5 阿霉素法心阳虚证模型[14, 15] |
2.6 风寒湿损伤法痹证模型[18] |
2.7 胃大部切除手术气滞血瘀、心神受扰、胃气上逆证模型[20] |
(2)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诊断标准 |
1.3 病例分组 |
1.4 医疗器械 |
1.5 麻醉用药及组方 |
2 麻醉前准备 |
2.1 麻醉术前病情估计 |
2.2 麻醉手术中基本监测 |
2.3 麻醉手术中基本监测设备 |
2.4 麻醉前一般准备 |
2.5 麻醉诱导前即刻期的准备 |
3 麻醉管理 |
4 统计学方法 |
5 结果 |
讨论 |
1 祖国中医药学对本研究的指导 |
2 西医学对本研究的指导 |
3 全身麻醉期间的药物相互作用 |
4 本组研究没有加入区域麻醉组 |
5 组方依据 |
6 存在问题 |
7 应用前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1 胃大部切除术使用针药复合麻醉的现状 |
2 现代中医药麻醉对用于胃大部切除术的理论依据 |
3 西医麻醉方式用于胃大部切除术现状 |
4 中西医结合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的组方与手法依据 |
5 术后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耳穴贴压在围手术期辅助镇痛和机体调整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针刺麻醉研究概述 |
一、针刺镇痛 |
二、针刺麻醉 |
三、针刺复合麻醉 |
四、耳针麻醉 |
五、耳针麻醉的国内外现状 |
六、针刺麻醉的研究与不足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一) 一般临床资料 |
(二) 耳穴阳性反应的观察 |
(三) 手术前后主要症状的观察 |
(四) 各时间点的心肺功能及Ramesay评分比较 |
(五) 手术时间、麻醉用药的比较 |
(六) 手术前后血分析、生化指标的比较 |
(七) 手术前后血清β-内啡肽和C-反应蛋白的比较 |
(八) 手术前后SAS和术后VAS评分的比较 |
(九) 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的比较 |
三、不良反应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耳穴贴压在围手术期的作用评价 |
三、耳穴贴压的中、西医理论基础 |
四、耳穴敷压磁贴的作用机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器材 |
1.2 主要试剂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2.1 A、B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
2.2 A、B两组病人呼气末七氟烷浓度比较 |
2.3 A、B两组血压及心率比较 |
2.4 A、B两组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血糖比较 |
2.5 血压、心率与血管紧张素Ⅱ、血浆皮质醉在相同时间点相关分析 |
2.6 术中追加瑞芬太尼剂量的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综述一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综述二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和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6)国家标准《针灸名词术语》基础研究 ——经络、腧穴部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
1.1 定义 |
1.2 分类 |
2. 中医药标准化 |
2.1 中医药标准化的重要性 |
2.2 中医药标准化现状分析 |
2.3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剖析 |
2.4 中医药标准化未来展望 |
3. 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化 |
3.1 科技名词术语标准化 |
3.2 中医药名词术语的特点 |
3.3 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化的重要性 |
3.4 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化现状 |
4. 针灸名词术语标准化 |
4.1 针灸名词术语标准化的重要性 |
4.2 针灸穴名标准化 |
4.3 针灸名词术语标准化现状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章 国家标准《针灸名词术语》基础研究——经络、腧穴部分的思路和方法 |
1. 选词 |
1.1 搜集词条 |
1.2 整理归类 |
1.3 确定词条 |
2. 定名 |
2.1 单义性 |
2.2 科学性 |
2.3 系统性 |
2.4 简明性 |
2.5 习惯性 |
2.6 民族性 |
2.7 国际性 |
2.8 学术性 |
3. 定义 |
3.1 定义方法 |
3.2 定义原则 |
3.3 定义过程 |
第二章 国家标准《针灸名词术语》基础研究——经络、腧穴部分的基本问题 |
1. 经络部分 |
1.1 定义考释 |
1.2 国标引用 |
2. 腧穴部分 |
2.1 定义考释 |
2.2 国标引用 |
3. 针灸经络名词术语(见附录一) |
4. 针灸腧穴名词术语(见附录二) |
第三章 计算机数据库的建立 |
第四章 针灸十四经穴穴名释义 |
1. 腧穴命名的分类 |
1.1 取类比象 |
1.2 审形推理 |
2. 穴义混乱的原因 |
2.1 字形舛错 |
2.2 音义混淆 |
2.3 附会太甚 |
3. 穴名释义的目的 |
4. 穴名释义的意义 |
4.1 由表知里 |
4.2 顾名知用 |
4.3 见名求位 |
4.4 提高学养 |
5. 穴名释义的方法 |
5.1 旁通《道藏》 |
5.2 兼涉训诂 |
5.3 明辨玉石 |
5.4 勿泥古义 |
5.5 力求简练 |
6. 十四经穴穴名释义(见附录三) |
第三部分 附录 |
1. 撰写说明 |
2. 凡例 |
2.1 分类及编号说明 |
2.2 名词术语简释构成 |
附录一 针灸经络名词术语 |
针灸经络名词术语索引 |
附录二 针灸腧穴名词术语 |
针灸腧穴名词术语索引 |
附录三 十四经穴穴名释义 |
十四经穴穴名释义索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腹部针麻手术穴位选择和药物配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三关”的生理学基础 |
2 全方位取穴的设想 |
2.1 上下兼顾 |
2.2 深浅结合 |
2.3 腹部手术配穴方案 |
2.3.1 循经取穴+同神经节段取穴+耳针法 |
2.3.2 同神经干取穴+切口穴+耳针法 |
3 辅助用药 |
4 结 语 |
(8)中国近10年针刺复合麻醉临床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针刺复合局麻 |
2 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15] |
3 针刺复合全麻 |
4 针刺麻醉[1~3, 37] |
(9)如何提高针麻效果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精选穴位 |
2 电极及刺激参数的影响 |
3 探索新的针麻方法 |
3.1 针药复合麻醉 |
3.2 其它方法 |
4 某些药物的协同作用 |
(10)针刺在复合全身麻醉中的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古代文献对麻醉的认识 |
一、 中药与麻醉 |
二、 针刺与麻醉 |
三、 中医急救与麻醉复苏 |
第二节 针刺麻醉的现代研究 |
一、 针刺麻醉的现代起源及发展历程 |
二、 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 |
三、 针刺麻醉的机理研究 |
四、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实验设计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一、 针刺对异氟醚MAC的影响 |
二、 三组患者麻醉前后及术中呼吸、心血管功能和血糖浓度变化 |
三、 三组患者手术后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
第三节 讨论 |
一、 针刺复合麻醉与异氟醚MAC |
二、 针刺复合麻醉与手术应激反应 |
三、 针刺复合麻醉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
四、 中医对直肠癌的认识与选穴 |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提高针麻胃大部切除效果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促进证候动物模型应用的方法[J]. 邵晶晶,于峥,陈小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09)
- [2]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临床研究[D]. 张维政.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09)
- [3]耳穴贴压在围手术期辅助镇痛和机体调整作用的研究[D]. 崔嵩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4]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D]. 马福国. 青岛大学, 2009(11)
- [5]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D]. 陈怀龙. 青岛大学, 2007(01)
- [6]国家标准《针灸名词术语》基础研究 ——经络、腧穴部分[D]. 许银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7]腹部针麻手术穴位选择和药物配伍研究进展[J]. 肖亮,指导,彭海东,蔡清萍. 上海针灸杂志, 2006(03)
- [8]中国近10年针刺复合麻醉临床研究概况[J]. 秦必光,胡北喜,张兰英. 针刺研究, 2003(04)
- [9]如何提高针麻效果述评[J]. 顾陈怿,胡军,蔡云彪. 辽宁中医杂志, 2002(05)
- [10]针刺在复合全身麻醉中的效能研究[D]. 尹利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2(02)